兰州地区养殖中华树鼩生物学特性观察

兰州地区养殖中华树鼩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中国树鼩在兰州地区饲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蔡绮,高德煜,史建峰,于浩,韩妍,杨柳,赵蕾,王召旭[1](2021)在《以树鼩为微核试验新型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探讨建立树鼩体内微核试验体系,将树鼩作为试验动物模型应用于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法:将30只树鼩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样品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和阳性对照组,样品组按照10 mL/kg两次腹腔注射受试物进行诱导。各组树鼩取股骨骨髓细胞检测微核率,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电解质检测,计算脾、肝、肾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同时,用小鼠进行试验,作为体系参考。结果:树鼩和小鼠的微核试验中,阴性对照组、供试样品组的微核率均<5%,供试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显着(P<0.01),树鼩微核试验结果与小鼠微核试验结果一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样品组树鼩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与小鼠比较,树鼩的脏器系数更接近于人类。结论:树鼩可以作为模式动物进行微核试验,有可能将其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高诚[2](2021)在《《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创刊40年重要文献回顾》文中提出岁月荏苒,白驹过隙。2021年是《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创刊4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本实验动物科学专业杂志,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受到业内专家们的关注和呵护,每有重大事件或逢重要时段,皆有前辈们撰文寄语[1-10]。《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杂志创刊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当时以《上海畜牧兽医通讯·上海实验动物科学专辑》的形式内部发行;1983年12月经上海市科委批准,从1984年第1期起更名为《上海实验动物科学》,并独立内部发行;

李海军[3](2020)在《限食和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白色脂肪组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界中,动物所需的食物资源会随生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生存机制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中小型哺乳动物在应对食物资源短缺时也具有相对应的适应策略。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作为主要的能量储存器官,是动物在面临食物资源短缺条件下的重要能量来源。WAT内线粒体活性较低,线粒体内膜的解耦联蛋白基本不能发生解偶连作用,但冷驯化和激素可刺激WAT褐化,增加解偶联蛋白-1(Ucoupling protein-1,UCP1)表达量。目前,关于低温诱导小型哺乳动物白色脂肪组织产热的研究的报道很多,而关于限食是如何影响小型哺乳动物白色脂肪组织产热变化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以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为研究对象,继续从个体、组织和分子水平等方面来探究在限食及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的生理指标和WAT产热的变化情况,为中缅树鼩具有多变的能量稳态机制以适应野外食物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的适应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来系统的展开研究:1、限食和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基础指标的研究限食及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脂肪含量、肺湿重以及消化道中的小肠、盲肠和胃的湿重均会发生表型可塑性。限食28天期间,结果发现中缅树鼩的体重、摄食量和RMR与对照组相显着下降,重喂食28天期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限食28天,中缅树鼩的心、肝、肾及大肠无显着变化,而消化道中的小肠、盲肠和胃湿重显着上调,重喂食28天后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可通过调节基础指标以适应食物资源多变的自然环境。2、限食及重喂食后中缅树鼩腹股沟脂肪组织PET/CT扫描及形态学研究腹股沟脂肪组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 technique,PET/CT)扫描:通过对限食及重喂食后的中缅树鼩腹股沟脂肪组织的PET/CT扫描来探究其在食物资源短缺条件下的生理代谢活性。结果显示:食物限制28天后会导致中缅树鼩的腹股沟WAT吸收18氟-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glucose,18F-FDG)的平均辐射值(Standerdized uptake value,SUV)相比对照组值显着下降,动物重喂食28天后平均辐射值却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表明中缅树鼩会降低其生理代谢活性以应对食物资源短缺问题进而维持机体稳态平衡。(2)腹股沟脂肪组织形态学研究:腹股沟脂肪组织主要为白色脂肪组织,利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其形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限食28天后的脂肪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形态明显缩小,但颜色变化不显着,并且没有发现多腔室小脂滴的脂肪细胞。重喂食28天后其形态大小和颜色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表明中缅树鼩在食物给予的能量不足时会消耗脂肪组织,且消耗过程中可能仅均匀消耗每个脂肪细胞中的一部分,而细胞数量保持不变。3、中缅树鼩在限食和重喂食后腹股沟脂肪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利用UCP1抗体和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抗体标记腹股沟脂肪细胞,探究限食对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室驯化28天后,腹股沟脂肪组织中UCP1和CD137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0.14%和14.45%,食物限制28天后表达量分别下降至13.01%和4.35%,重喂食28天后UCP1和CD137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8.57%和15.8%,出现了一定的恢复现象(P>0.05)。表明中缅树鼩可通过减弱白色脂肪组织褐化以降低限食条件下的能量消耗。4、限食和重喂食后PRDM16、BMP7、COX-2、PPARα和PGC-1α基因的变化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与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相关的5个调控基因P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 protein 16,PRDM16)、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coactivator 1α,PGC-1α)在限食和重喂食期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限食28天后的COX-2和BMP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而PRDM16、PPARα和PGC-1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变化(P>0.05)。重喂食28天后,COX-2和BMP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增加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表明限食可能抑制了中缅树鼩WAT的产热活性,减少不必要的能量产热消耗。综上所述,限食可降低中缅树鼩体重、摄食量和RMR,促使肺、小肠、盲肠和胃的湿重上升,同时降低腹股沟脂肪组织中UCP1和CD137的阳性表达以及COX-2和BMP7的相对表达量,从而抑制中缅树鼩WAT发生褐变。重喂食后以上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本研究证实了在限食及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的生理指标具有表型可塑性,并且限食可降低中缅树鼩WAT的产热活性,为探究中缅树鼩适应食物资源短缺时的能量稳态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生理依据。

王启辉[4](2020)在《动物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树鼩致病特性及抗感染免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具有宿主范围广、型别多、易变异、传播迅速等特点,常导致流感反复季节性局部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且部分型别可跨种属传播至人,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疾病的感染传播过程、发病机制、宿主抗病免疫机制以及评价新型药物和疫苗的效果及安全性等极为重要。目前已尝试建立了多种流感病毒动物模型,但各有利弊,迄今尚未有十分理想的流感病毒动物模型。树鼩(Tupaia belangeri,tree shrew)在亲缘关系和种系发育上与人类非常接近,是灵长类动物的旁亲,基因组测序结果也证实树鼩与灵长类具有很高的亲缘性。因其体型小,生长繁殖快,驯养条件及成本较黑猩猩、猴类低,且其生理特征、解剖特点、神经发育、免疫、生化代谢和心理压力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利用树鼩作为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日渐受到极大关注。迄今国内外已有用树鼩成功建立人H1N1亚型流感病毒以及H9N2、H5N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的案例,但尚未利用树鼩模型对具有感染人潜能的低致病性猪和陆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感染和免疫特征等进行详细研究。为了阐明具备感染人潜能的低致病性猪和陆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免疫特点,以及跨种属感染的潜力,为流感大流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策略依据,本研究选用前期证实可体外感染猪和人肺组织、体内可未经适应感染小鼠引起病变的具有感染人潜力的两株不同种属来源的IAV:基因组整合了2009新甲型H1N1大流行流感病毒(pdm/09)基因片段的新现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简称SW2783)和我国家禽中呈主要流行的陆禽鸡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简称ZZ346),以树鼩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两株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免疫特征及跨种属感染的潜力;利用高通量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SW2783感染树鼩呼吸道组织的m RNA表达谱,从分子水平较全面分析动物IAV感染与宿主免疫相关m RNA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具有感染人潜能的低致病性动物流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树鼩在抗病毒药物、疫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另外,为深入研究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树鼩后的免疫应答及免疫病理机制奠定分子检测基础,本研究还探讨了人、小鼠和大鼠三种不同物种抗体芯片检测树鼩抗感染免疫相关分子的可行性,为解决目前缺乏树鼩相关分子检测试剂难题提供参考。方法:1.建立SW2783和ZZ346树鼩呼吸道组织体外感染模型,同时以pdm/09疫苗株CA09(简称CA09)和水禽鸭流感病毒H9N2亚型(简称ST3208)为参考病毒株,采用病毒血凝试验(HA)、半数组织细胞感染试验(TCID50)、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4种病毒株对树鼩体外呼吸道组织的感染和复制能力及致病性特征。2.建立SW2783和ZZ346树鼩体内感染模型,通过HA、TCID50、HE染色、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等实验方法观察两种不同种属来源低致病流感病毒体内感染树鼩的能力、致病特征及抗病毒免疫分子的变化情况。3.利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检测SW2783体内感染树鼩后第3 d、5 d、7 d鼻甲组织中差异表达m RNA,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及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观察m RNA差异表达谱特征以及其变化趋势。4.采用人、小鼠和大鼠三个物种抗体芯片检测树鼩脾细胞中抗感染相关免疫分子,探讨采用非树鼩种属特异性抗体检测树鼩相应分子的可行性。结果:1.4株流感病毒未经适应性培养均能体外感染树鼩呼吸道组织,但感染能力存在差异。新现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2783株和陆禽H6N6亚型鸡流感病毒ZZ346株对树鼩体外上呼吸道鼻甲、气管组织具有较好的感染能力(TCID50),SW2783复制能力(HA)较ZZ346强;人pdm/09疫苗株CA09也可在树鼩呼吸道组织中复制,但其复制能力相对较弱;而鸭流感病毒株ST3208虽然也能感染树鼩呼吸道组织,但显现出有限的感染能力。2.SW2783和ZZ346未经适应性培养均可体内感染树鼩,显现出一定的致病性,但感染能力(TCID50)、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类似于人类普通流感感染,其中SW2783感染能力强于ZZ346,提示其可能进化成具有较好结合人型SAα2,6-Gal受体的能力而具有跨种属感染人的潜能。3.SW2783和ZZ346感染树鼩后第3 d、5 d、7 d抗病毒及炎症效应分子Mx1、MDA5、TNF-α、IL-6、MCP-1、IP-10、IFN-γ、IL-10等表达上调,提示感染早期启动有效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感染后第7 d,部分动物产生流感病毒特异抗体,第14 d所有动物均产生流感病毒特异抗体,提示流感病毒感染树鼩后,能激发有效的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4.通过对新现猪流感病毒SW2783株感染树鼩后第3 d、5 d、7 d的鼻甲组织RNA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得到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m RNA表达谱,与未感染组相比,SW2783感染后第3 d、第5 d、第7 d差异表达的m RNA分别为878个、1460个、833个;通过韦恩分析,发现三个时间点共同差异表达的m RNA共有146个;对差异表达m 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及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得到SW2783感染树鼩后不同时间点鼻甲组织m RNA的功能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病毒感染后第3 d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早期表达;第5 d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进一步增强,同时启动了黏膜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相关基因以及多种免疫负调控基因的高表达;感染后第7 d,固有抗病毒免疫基因和促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基因迅速抑制,而适应性免疫基因得以维持。5.利用人、小鼠和大鼠抗体芯片检测树鼩脾细胞抗感染相关40个分子,共有38个可与三个物种抗体芯片中相应抗体之一发生反应,人、小鼠和大鼠抗体芯片反应率分别为20.0%(8/40)、89.7%(35/39)、45.8%(11/24);树鼩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共有35个分子能与三个物种相应抗体之一发生反应,总反应率为87.5%(35/40);细胞裂解液中共有20个分子能与三个物种之一抗体发生反应,总反应率为50%(20/40);TLR8刺激剂(R848)作用于树鼩脾细胞后,TLR8信号通路下游效应分子IL-12、IFNs等表达上调。结论:本研究以低致病性动物流感病毒为研究对象,以树鼩为动物模型,围绕其跨种属感染、致病性和免疫学特征以及免疫分子检测手段问题开展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成功建立低致病性动物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树鼩模型。体内外实验证明具有感染人潜能的新现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2783株和陆禽H6N6亚型鸡流感病毒ZZ346株均可未经适应跨种属感染树鼩;体内能激发有效的抗病毒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2.通过对SW2783感染树鼩鼻甲组织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感染后第3 d、5 d、7 d的m RNA表达谱,获得三个时间点差异表达m RNA分别为878个、1460个、833个;对差异表达m 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SW2783感染树鼩后不同时间点鼻甲组织m RNA的功能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及抗感染免疫应答基因表达的初步规律。病毒感染后第3 d固有免疫基因早期表达;第5 d固有免疫基因表达过渡至适应性免疫相关基因以及多种免疫负调控基因的高表达;感染后第7 d,固有免疫基因迅速抑制,而适应性免疫基因得以维持,提示树鼩具有较完善的免疫功能。3.部分人、小鼠和大鼠抗体芯片可与树鼩抗感染免疫分子发生交叉反应,人、小鼠和大鼠抗体芯片反应率分别为20.0%(8/40)、89.7%(35/39)、45.8%(11/24);不同物种抗体检测树鼩脾细胞不同样本(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的结果存在差异;树鼩TLR8可被R848刺激活化,与人TLR8功能更加接近。综上所述,低致病性动物流感病毒可未经适应跨种属感染树鼩,其中SW2783致病力相对较强,可在树鼩体内激发较全面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对SW2783感染后的m 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转录组学变化趋势规律;而人、小鼠和大鼠部分抗体可用于树鼩相关免疫分子的检测。本研究结果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的致病及免疫机制、抗病毒药物靶点及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罗鹏昊[5](2020)在《树鼩节律活动及节律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文中提出哺乳动物的许多生命过程都表现出接近24小时的自发节律周期,这些过程主要受到核心生物钟的调控,也被许多钟基因控制的下游基因所影响。然而目前对近日节律的研究大部分来自于实验室的夜行啮齿类,一些研究结果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树鼩作为攀鼩目的代表,在进化上十分接近灵长类,同时因其具有类似于人的昼行特性,以及繁殖周期较短饲养成本较低等优点,在最近几年已被较多地应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关于树鼩节律系统的报道,相关的钟基因以及下游受生物钟调控的节律基因的表达模式在树鼩中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树鼩的节律活动模式以及节律基因在树鼩中的表达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记录分析正常黑暗光照循环下树鼩的自发活动,我们再次证实了树鼩典型的昼行特性。同时我们发现驯养的雌性树鼩在白天的相对活动量要显着高于雄性(p=0.040),雌性树鼩活动开始的时间也显着早于雄性(p=0.002)。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我们描绘了 BMAL1标记的雄性树鼩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解剖结构,并发现树鼩SCN体积是小鼠的3-4倍大。我们通过qPCR检测了12个核心节律基因在雌雄树鼩不同中枢脑区和外周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外周中的节律基因尤其是ARNTL和NPAS2振荡更强,而CLOCK和CRY2在中枢和外周中始终保持较弱的节律。此外外周组织中PER3,DBP和NR1D1的相位相比中枢脑区有2-4小时的显着提前,同时在雌性树鼩中CRY1的表达相位相对于雄性树鼩也有3-4小时的显着提前。与夜间活动的小鼠相比,这些核心节律基因在树鼩中有接近12小时的相位偏移。(2)通过高通量测序,我们获得了雌雄树鼩下丘脑和小脑的转录组表达数据。在检测到有表达的14721个基因中,140个雄性下丘脑的基因,539个雌性下丘脑的基因,1280个雄性小脑的基因,以及730个雌性小脑的基因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振荡,而四组共有的振荡基因仅有19个。通过对树鼩节律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我们发现许多生物学过程都呈现节律振荡,其中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显着富集在白天,而核糖体生物合成通路显着富集在夜晚。雌雄转录组的基因表达也表现出性别差异,下丘脑中更为明显,并且大部分差异基因在雌性中表达量更高。此外下丘脑的一些激素受体(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和性激素受体)和神经肽类(例如血管加压素、血管活性肠肽等)在雌性和雄性中与一些节律调控基因呈现出相反的相关性,指示了在节律调控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与狒狒和小鼠的节律转录组相比,树鼩基因的表达相位与狒狒比较接近,而与夜行的小鼠呈接近反相的关系,并且来自野生型和BMAL1敲除鼠的不同的节律转录组数据进一步支持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的节律性以及这一通路受到核心节律基因调控的可能性。(3)在长光照周期条件下,树鼩的节律活动出现activity onset延迟和activity offset提前两种模式。在持续光照条件下,树鼩的自发活动周期缩短,节律活动发生相位提前,同时核心节律基因的表达相位也发生提前。而在持续光照条件下小鼠的自发活动周期发生延长,节律活动发生相位提前,同时核心节律基因的表达相位也出现延迟,此外持续光照可以通过增强节律基因的节律性来维持小鼠内在节律。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节律基因的表达是相对保守的,树鼩的基因表达模式比较接近已有的昼行灵长类的,同时也具有不同于昼行灵长类和夜行啮齿类的独特性。这些发现为研究昼行节律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同时也有望推动树鼩成为下一个富有潜力的昼行节律动物模型。

黄兆欢[6](2020)在《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文中认为日间活动的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属攀鼩目(Scandentia)树鼩科(Tupaiidae),外形似松鼠,广泛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系统发生进化表明,树鼩与灵长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树鼩在解剖结构、神经发育和心理应激模式等生理特征方面也与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高度相似。最近,树鼩逐渐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可用替代模型。单胺能系统(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调节情绪、认知、运动核神经内分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描述树鼩大脑中多巴胺能(以酪氨酸羟化酶(TH)为代表的)和5羟色胺(5-HT)能系统的解剖结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首次详细地描述了树鼩下丘脑中TH免疫反应性(-ir)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TH-ir神经元广泛分布于树鼩下丘脑的诸多脑区,其大部分位于下丘脑的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TH-ir神经元在人脑中的分布于树鼩中类似;相反地,在正常大鼠的PVN和SON很少能观察到TH-ir神经元分布。在树鼩PVN和SON中我们观察到大量的TH-ir神经元与加压素(AVP)共定位,而催产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未与TH共定位。而且在下丘脑其他脑区也观察到TH与AVP的共定位。此外,树鼩PVN和SON中的TH-ir神经元表达了其他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标记(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和2型囊泡单胺转运体),进一步支持PVN和SON中的TH-ir神经元为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这些结果详细描述了树鼩下丘脑中TH-ir神经元的分布,并证明了该酶在物种间的分布差异。通过使用5-HT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对含5-HT的神经元及其纤维在树鼩大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结果显示大量的5-HT-ir细胞集中定位在中缝背核和正中中缝核中,而在尾线性核、背侧背盖核、内侧丘系、内侧纵束、中缝大核、中缝隐核和中缝苍白核有少量至中等量的5-HT-ir细胞分布。仅有很稀少的核周体散布在腹侧、外侧以及背侧网状结构中。我们也观察到5-HT-ir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纺锤形和多极形态,大小各异,染色强度也不均一,且一些细胞存在较长的突起。根据免疫反应性纤维的大小和形态,可分为非曲张、小曲张和大曲张性纤维。曲张性纤维在树鼩大脑灰质的几乎每个区域都有分布。皮层中免疫反应性纤维密度的变化一般遵循解剖学上的分区,在一些核团内也能观察到,尤其是在具有层状结构的核团中。在嗅结节、视前区、脑室周围灰质、脚间核、蓝斑、面神经核、孤束核以及下橄榄腹外侧等区域包含极其丰富的5-HT-ir 神经纤维丛。这些数据首次详细描绘了树鼩大脑中 5-HT 能系统的分布图谱。总之,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多巴胺能和5-HT能在树鼩大脑中的解剖图谱,为研究单胺能递质调控树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行为提供神经生物学基础。

李道群[7](2019)在《人类疱疹病毒8型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属于γ疱疹病毒亚科猴疱疹病毒属。KSHV是人类重要的DNA肿瘤病毒,它是诱发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原发性渗出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多中心卡斯特曼病(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和炎症细胞因子综合症(KSHV inflammatory cytokine syndrome,KICS)及共感染HIV/AIDS患者高度致瘤死亡的重要病原体。全球每年KSHV新发感染癌症肿瘤患者病例可达34000例。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KSHV感染率高达95%并引起超过50%的HIV/AIDS患者死亡。KSHV可以感染多种人源细胞,包括内皮起源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KSH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KSHV潜伏和裂解感染转换、感染组织细胞嗜性、KS致癌与机体免疫应答机制,及开发疫苗和筛选治疗药物必要技术平台。虽然KSHV感染的免疫缺陷小鼠和绒猴的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但仍存在与人类物种差异大和价格昂贵等诸多问题,建立合适的KSHV感染动物模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树鼩属低等灵长类动物,与人类进化关系较为密切,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病毒性疾病研究。因此,我们用树鼩作为感染对象,从体内外不同水平建立KSHV感染树鼩的动物模型。本研究利用iSLK.219病毒株细胞培养体系,培养获得rKSHV.219重组病毒。采用胶原酶和胰酶消化法分离出原代肝窦内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肾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上皮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树鼩六种原代细胞,经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用KSH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经荧光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KSHV病毒能够高效感染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GFP表达比率达97%),对其他原代细胞的感染性依次为: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TSKEC)>HEK293T(TSKEC vs HEK293T,p<0.05)>树鼩原代肝窦内皮细胞(TSKEC vs TSLSE,p<0.01)>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TSKEC vs TSLEC,p<0.05)>树鼩原代血管内皮细胞(TSKEC vs TSVEC,p<0.001)>树鼩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TSKEC vs TSSFC,p<0.001)>树鼩外周血淋巴细胞(TSKEC vs TSPBMC,p<0.001)。与啮齿类大鼠和兔原代肾细胞对KSHV病毒易感性相比较,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具有显着的种属优势。对感染的树鼩肾上皮细胞感染特性研究表明,TSKEC胞内病毒粒子在感染24 h后其病毒复制、蛋白表达和病毒滴度达到最大值。对感染TSKEC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和病毒检测发现,KSHV可以长期潜伏感染原代TSKEC,每个代次都有LANA蛋白表达,而裂解期蛋白ORF26仅可在早期P0和P1代表达。进而,我们选用3-5月子代幼龄树鼩经尾静脉注射接种KSHV病毒(5×107GFU/只)。在长达119 d的感染观察时间内,树鼩血液以及树鼩各组织均可检测到病毒DNA、mRNA和病毒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并在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中观察到GFP荧光。组织病理检测显示,感染树鼩的脾脏、肺和肝脏组织中均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灶性聚集,肺泡壁增厚,肝细胞水肿和坏死现象。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LANA或ORF62蛋白在脾、肺、肝和肾中表达,主要以潜伏感染LANA蛋白表达为主,表明KSHV可以在树鼩建立潜伏感染。对树鼩体内抗病毒相关炎症因子检测发现,树鼩机体内免疫排斥相关炎症因子呈现上升趋势,IFN-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增加了1000倍),而与KSHV致病性相关IL-6和IL-8炎症因子也增加了近百倍,说明KSHV感染可以引起树鼩体内强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综上所述,树鼩可以支持KSHV潜伏感染和病毒复制,为进一步建立KSHV感染的树鼩疾病模型奠定了研究基础。

梅丽[8](2019)在《中缅树鼩脂肪组织季节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栖息于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具有各自的生存适应对策,小型哺乳动物可通过增加产热的方式抵御严寒。NST为小型哺乳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下的主要产热方式,其发生部位通常被认为是BAT。近年来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刺激下,WAT可诱导产生米色脂肪细胞,该细胞能表达褐色脂肪细胞的产热基因—UCP1。本论文以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为研究对象,在本研究组之前的研究基础上,从个体、组织器官、分子层面探究自然环境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的季节性变化情况,为建立中缅树鼩在不同季节变化环境下能量稳态维持机制及其生存适应模式提供基础材料。本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1.中缅树鼩体重和产热的季节性变化中缅树鼩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NST及UCP1含量均出现显着季节性差异。其中冬季中缅树鼩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UCP1含量极显着高于夏季,春秋差异不显着。冬季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UCP1含量、NST较夏季分别增加了23.67%、36.74%、22.65%、28.69%、44.34%。表明中缅树鼩在冬季通过增加摄食量,从而增加体重,通过增加UCP1的含量促进NST适应寒冷环境。中缅树鼩冬季体重增加可能与其生境有关。中缅树鼩常栖息的热带、亚热带及其高原地区,食物资源也相对充足,即使在冬季,中缅树鼩仍可通过增加食物储存来满足能量消耗,因此中缅树鼩冬季摄食量高于夏季,以增加体重抵御严寒。其冬季体重的增加有一部分可能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增重。2.中缅树鼩PET/CT扫描及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季节性变化研究(1)PET/CT扫描:本研究利用PET/CT对不同季节下的中缅树鼩进行扫描,探究其脂肪组织的代谢活性。结果显示:(1)白色脂肪组织:冬季中缅树鼩腹股沟WAT的18氟—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吸收后,平均辐射值(SUV)最大,夏季SUV最小,春秋两季介于冬夏之间。(2)褐色脂肪组织:冬季中缅树鼩肩胛BAT的18F-FDG吸收后,SUV最大,夏季SUV最小,春秋两季介于两者之间。表明处于冬季的中缅树鼩WAT、BAT的代谢活性均增强。(2)脂肪组织形态学研究(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HE):(1)白色脂肪组织:夏季白色脂肪细胞形态较大,为单腔室脂肪滴,冬季分化出具有小脂滴的多腔室脂肪细胞,细胞间隙增多,且颜色变暗。(2)褐色脂肪组织:夏季细胞直径最大,排列疏松,冬季细胞直径最小,细胞数量最多,排列紧密。结果表明WAT中冬季的脂肪滴较夏季明显变小,冬季的WAT颜色变深,表现出与褐色脂肪组织相似的形态,这可能是线粒体数量增加所致,WAT中出现了细胞分化。BAT在冬季细胞数量增多,脂肪滴变小,表明BAT通过分化增加褐色脂肪数量使脂肪组织增重,从而增加UCP1含量,促进NST。3.中缅树鼩脂肪组织流式分析的季节性变化(1)白色脂肪组织:中缅树鼩WAT进行UCP1抗体标记,夏季白色脂肪细胞UCP1阳性表达最低,为8.98%,冬季UCP1阳性表达最高,为60.91%。进一步利用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抗体CD137对中缅树鼩腹部WAT进行标记,发现其变化趋势与UCP1标记趋势一样:随着气候变冷,CD137阳性表达的细胞增加。(2)褐色脂肪组织:中缅树鼩BAT进行UCP1抗体标记,夏季BAT有22.38%的细胞显示出阳性,冬季有83.78%的细胞出现UCP1阳性表达。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在冬季,白色脂肪组织中UCP1及CD137阳性表达均增加,诱导WAT“褐变”,可能产生米色脂肪细胞;BAT中UCP1阳性表达增加,表明其产热活性增强。4.中缅树鼩PPARα、COX-2、PGC-1α基因表达量的季节性变化(1)白色脂肪组织:中缅树鼩WAT中COX-2冬季表达量极显着高于春、夏、秋三季;PGC-1α表达量冬季达到最高,显着高于夏季,春秋两季PGC-1α表达量介于冬夏之间;PPARα基因表达量季节变化不显着。(2)褐色脂肪组织:中缅树鼩BAT中COX-2秋季和冬季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春、夏两季;PGC-1α基因表达量季节变化不显着;PPARα春季和冬季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夏季。中缅树鼩WAT中COX-2、PGC-1α的表达量均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说明WAT发生了“褐变”。中缅树鼩BAT中冬季PPARα、COX-2的表达量均高于夏季,说明冬季中缅树鼩BAT通过促进褐色脂肪细胞分化,增加UCP1含量,提高NST越冬。综上所述,中缅树鼩在冬季,通过诱导WAT发生“褐变”,产生米色脂肪细胞,增加UCP1的表达量,弥补由BAT发生的NST不足;褐色脂肪组织则分化出更多的原生褐色脂肪细胞,使UCP1活性增强,提高NST的方式来抵御严寒。本研究首次证明了中缅树鼩在自然环境的低温条件下WAT也能发生褐变,生成产热细胞,BAT发生分化以增加产热。

张莉[9](2019)在《寨卡病毒在云南的发生风险及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一种虫媒传播的病毒,现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与流行。鉴于寨卡病毒传播媒介的广泛分布及感染导致小头症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云南省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枢纽地区,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有众多的边境口岸及边民互市点,人员跨境交流频繁。同时,云南省也是多种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的高危地区,多种传染病呈现跨境传入、境内高发和病原多样性的典型特征。因此,云南省面临着ZIKV境外输入、本地流行的巨大风险,但目前尚无云南省ZIKV流行及传播影响因素的调查。与云南毗邻的南亚、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寨卡主要疫区,而在2016年1月我国在广州发现首例寨卡输入性病例之前,云南是否存在ZIKV病毒的输入性病例尚不清楚。本研究对2014年8月-2016年2月云南省各口岸不明原因发热的608份样本进行了ZIKV流行病学的回顾性分析。通过针对ZIKV核酸的定性定量检测发现了1例ZIKV输入性病例,在该病例是2014年从孟加拉国由昆明机场入境,并且患者发热明显。通过对该病患血液病毒核酸提取及PCR扩增获得了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命名为ZK-YN001。对此毒株的起源进化分析发现,ZK-YN001属亚洲株,起源时间约为2006年,进化速率为6.819(5.929-7.709)×10-4substitutions/site/year。与亚洲主要流行毒株的序列比对发现,ZK-YN001处于亚洲寨卡低流行阶段和高流行阶段的中间过渡态。ZK-YN001的发现修正了中国寨卡的流行病史。提示云南省面临着邻国输入ZIKV传染源的潜在风险。ZIKV的传播媒介-伊蚊在云南省分布广泛,而云南省全年平均温度18.8℃,平均相对湿度79.2%,月累计平均降水量104.3毫米,气候条件特别适宜伊蚊孳生繁殖,另结合蚊媒的分布密度及活跃程度,云南省每年的6-9月份是寨卡疫情的高危月份,应提前做好应对及防控措施。人感染ZIKV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动物模型是研究病毒感染与发病机制,进行药物、疫苗研发的必要技术平台。自寨卡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应用小鼠、猴子等动物建立了各种寨卡热疾病实验模型,为阐明寨卡病毒致小头症/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候选疫苗药物临床前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感染小鼠虽然出现神经疾病甚至死亡等症状,但与人感染症状差异过大;非人灵长类感染后未能重现人类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且研究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可以模拟人类自然感染及感染后相关临床症状的理想动物模型。树鼩主要分布在以云南省为主的我国西南部地区,是一种易繁殖、易饲养的小型灵长类的哺乳动物。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人类病毒性感染的研究中广泛使用树鼩作为模型动物,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无寨卡病毒感染树鼩的研究报道。为建立ZIKV感染树鼩动物模型,本研究模拟蚊虫叮咬进行皮下注射感染子一代成年树鼩,出现了与人感染类似临床症状:有典型的皮肤疾病皮疹发生,ZIKV的感染可造成皮肤的病理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皮下有病毒颗粒存在及出血现象;出现病毒血症及唾液有规律的排毒;可建立涉及多个组织脏器的全身性感染,其中睾丸组织敏感最高且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进而,用ZIKV体外感染来源于树鼩不同组织的各种原代细胞,以确定病毒对不同原代细胞的嗜性及感染特征。经病毒核酸与抗原检测发现,血管及皮肤原代细胞对ZIKV最为敏感,病毒核酸及蛋白高效复制和表达,释放大量有感染活性的子代病毒;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死亡等严重的细胞病变,从体外细胞水平支持了树鼩可以作为ZIKV的感染动物模型。最后,为探讨ZIKV感染树鼩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对感染后树鼩的PBMC转录组测序发现,ZIKV的感染可刺激机体的多种抗病毒相关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表征皮肤疾病严重程度的S100A12基因在感染期间上调明显;ZIKV感染还激发了树鼩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感染后20dpi树鼩体内中和抗体滴度可达534.8,中和抗体对乳鼠具有保护作用并有效防止继发性感染。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ZIKV的流行病学与环境因素分析,揭示云南面临着ZIKV输入及流行的潜在风险,为ZIKV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研究依据。ZIKV体内感染树鼩疾病模型的建立及体外对原代细胞感染性与不同嗜性的确定,弥补了现有动物模型的不足。ZIKV感染树鼩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产生的中和抗体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为研究ZIKV的抗原靶点及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何永旺[10](2019)在《GLUT1、GLUT3在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天麻素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建立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BBB模型,从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各组树鼩给药后的差异,探讨GLUT1、GLUT3在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BBB中的作用及天麻素是否对两者协同损伤树鼩BBB具有干预治疗作用。[方 法]选择70只普通级健康成年雄性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天麻素干预组。对照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天麻素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METH组、HIV-Tat蛋白组和METH+HIV-Tat蛋白组;天麻素干预组分别为低天麻素+METH+HIV-Tat蛋白组和高天麻素+METH+HIV-Tat蛋白组,每组10只树鼩建立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BBB模型。每天将树鼩放入实验箱中适应1小时,让其自由活动,连续适应3天,适应的第3天开始采用视频监控进行观察和上海欣软Super Maze系列动物行为分析软件跟踪记录树鼩在实验箱中的精神状况、运动状态和行为改变等相关指标。第4天开始给药并观察和记录树鼩在实验箱中的精神状况、运动状态和行为改变等相关指标,连续给药10天。天麻素对照组按照8mg/kg·day腹腔注射天麻素;生理盐水对照组按照天麻素对照组给药标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ETH组按照8mg/kg·day腹腔注射METH;HIV-Tat蛋白组按照100ng/只·day尾静脉注射HIV-Tat蛋白;METH+HIV-Tat蛋白组按照100ng/只day尾静脉注射HIV-Tat蛋白后立即按8mg/kg·day腹腔注射METH;低天麻素+METH+HIV-Tat蛋白组先按10mg/kg·day腹腔注射天麻素,1h后再按METH+HIV-Tat蛋白组给药方式给药;高天麻素+METH+HIV-Tat蛋白组先按20mg/kg·day腹腔注射天麻素,1h后再按METH+HIV-Tat蛋白组给药方式给药。在最后一次给药24h后,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取材,然后用酶标仪进行各组树鼩脑组织中EB及NaF含量检测,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树鼩脑组织纹状体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通过蛋白印迹技术来检测各组树鼩前额叶皮质中GLUT1、GLUT3以及JAM-A、Occludin和ZO-1三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 果](1)成功建立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BBB模型。(2)成功建立树鼩清醒状态尾静脉注射单人操作方法:采用帆布手套套取和文件夹夹紧手套的方法固定树鼩,左手固定树鼩尾巴,右手持1ml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药物。(3)尾静脉注射EB及NaF后,各对照组、实验组和天麻素干预组树鼩的脑组织颜色改变程度和脑组织中EB及NaF含量均不一致(P<0.05),实验组树鼩的脑组织颜色明显改变,脑组织中EB及NaF含量增加,且以METH+HIV-Tat蛋白组最为显着;干预组树鼩的脑组织颜色改变程度和脑组织中EB及NaF含量介于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且低天麻素+METH+HIV-Tat组较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明显。(4)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和天麻素干预组树鼩脑组织纹状体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以METH+HIV-Tat蛋白组最为显着,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明显肿胀,基膜断裂,血管周围水肿严重,与微血管基底膜分离;天麻素干预组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程度和血管周围水肿情况有所减弱。(5)给药数分钟后,各实验组(METH组、HIV-Tat蛋白组和METH+HIV-Tat蛋白组)和天麻素干预组(低天麻素+METH+HIV-Tat组和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树鼩活动增加。并出现程度不同、持续时间不等的刻板行为(P<0.05),具体表现为:活动伴随反复探索,反复攀爬、跳跃,反复沿周围快速奔跑、绕圈,反复扭头、翘尾巴,反复抽搐打嗝背曲运动,反复抬头竖尾摇晃、步态不稳,反复抓嘴、自残,原地迅速甩尾旋转等;以METH+HIV-Tat蛋白组树鼩表现最为显着,METH组、低天麻素+METH+HIV-Tat组和HIV-Tat蛋白组次之,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树鼩的刻板行为较低天麻素+METH+HIV-Tat组树鼩的刻板行为弱。而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天麻素对照组)树鼩行为未见明显改变。(6)成功建立树鼩刻板行为评分标准:0分,静止不动或几乎没有活动;1分,正常活动伴随原地反复探索,无固定方向反复探索;2分,沿周围快速奔跑、绕圈,反复攀爬、跳跃;3分,反复扭头、翘尾巴,反复抽搐打嗝背曲运动;4分,反复抬头竖尾摇晃、步态不稳,反复抓嘴、自残;5分,原地迅速甩尾旋转。(7)各对照组、实验组和天麻素干预组树鼩在旷场中的静止时间、运动轨迹和运动总路程均不一致(P<0.05),对照组树鼩在旷场中的静止时间较长,运动轨迹较为清晰简洁,运动总路程较小;实验组树鼩在旷场中的静止时间较短,以绕圈为主且较为复杂,运动总路程较大,且以METH+HIV-Tat蛋白组最为显着;干预组树鼩在旷场中的静止时间、运动轨迹和运动总路程介于两者之间,且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较低天麻素+METH+HIV-Tat组静止时间长、运动轨迹较为清晰简洁、运动总路程小。(8)与首次给药前的体重相比,各实验组和天麻素干预组树鼩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天麻素对照组树鼩的体重则呈正常生长的增加。(9)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与天麻素干预组的JAM-A、Occludin和ZO-1三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以METH+HIV-Tat蛋白组降低最为显着;与METH+HIV-Tat蛋白组相比,天麻素干预后三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有所改善,且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改善更为明显。(10)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与天麻素干预组的GLUT1和GLUT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以METH+HIV-Tat蛋白组降低最为显着;与METH+HIV-Tat蛋白组相比,低天麻素+METH+HIV-Tat组和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树鼩脑组织前额叶皮质中GLUT1和GLUT3的表达情况均有所上升,且以高天麻素+METH+HIV-Tat组最为显着。[结 论](1)METH和HIV-Tat蛋白能协同损伤树鼩BBB,并导致树鼩行为学改变(表现为刻板行为显着增强、运动总路程显着增高、静止时间显着降低等)。(2)GLUT1、GLUT3在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BBB的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3)天麻素对METH和HIV-Tat蛋白引起的树鼩BBB损伤具有良好的干预治疗作用。

二、中国树鼩在兰州地区饲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树鼩在兰州地区饲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以树鼩为微核试验新型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选择
        1.1.2 样品和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微核试验
        1.2.2 组织病理学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和树鼩微核试验结果
    2.2 小鼠和树鼩血常规、血生化和电解质检测结果
    2.3 小鼠和树鼩脏器系数
    2.4 小鼠和树鼩的肝、脾、肾组织病理学检测
3 讨论

(2)《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创刊40年重要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无菌和高等级实验动物
2 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
    2.1 狨猴
    2.2 仓鼠、沙鼠和小家鼠
    2.3 鼠兔
    2.4 旱獭
    2.5 东方田鼠
    2.6 树鼩
    2.7 长爪沙鼠
    2.8 裸鼹鼠

(3)限食和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白色脂肪组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动物处理
    2.3 实验方法
        2.3.1 摄食量和体重的测定
        2.3.2 RMR的测定
        2.3.3 PET/CT扫描
        2.3.4 组织形态学观察
        2.3.5 流式细胞分析
        2.3.6 基因表达量分析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限食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基础指标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限食及重喂食后中缅树鼩腹股沟脂肪组织PET/CT扫描和形态学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2.1 限食和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PET/CT扫描
        4.2.2 限食和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腹股沟WAT的形态学研究
    4.3 讨论
第5章 中缅树鼩在限食和重喂食后腹股沟脂肪组织的流式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第6章 限食和重喂食后PRDM16、BMP7、COX-2、PPARα和PGC-1α基因的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2.1 总RNA的提取
        6.2.2 中缅树鼩腹股沟脂肪组织中PRDM16、BMP7、COX-2、PPARα和因的相对表达量
    6.3 讨论
第7章 文献综述
    7.1 表型可塑性
    7.2 限食对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
    7.3 食物限制延长动物寿命的机理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4)动物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树鼩致病特性及抗感染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现H3N2亚型SIV和H6N6亚型AIV跨种属感染树鼩致病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现H3N2亚型SIV感染树鼩呼吸道组织基因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人、小鼠和大鼠抗体芯片检测树鼩抗感染免疫分子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流感病毒及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树鼩节律活动及节律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近日节律与生物钟
    1.2 近日节律的分子基础
    1.3 中枢与外周节律的调控
    1.4 节律系统的性别差异
    1.5 树鼩节律研究基础
第二章 树鼩节律活动及核心节律基因表达模式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节律活动记录
        2.2.3 动物组织取材
        2.2.4 免疫组织化学及成像
        2.2.5 RNA提取及cDNA制备
        2.2.6 实时定量PCR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树鼩基础节律活动
        2.3.2 树鼩视交叉上核形态学描述
        2.3.3 树鼩核心节律基因表达图谱
        2.3.4 雌雄树鼩核心节律基因的表达差异
        2.3.5 昼行和夜行动物核心节律基因的表达差异
    2.4 讨论
第三章 树鼩节律转录组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动物组织取材
        3.2.3 RNA提取及cDNA制备
        3.2.4 实时定量PCR
        3.2.5 转录组测序
        3.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树鼩昼行转录组的节律基因表达及功能注释
        3.3.2 树鼩节律转录组的性别差异
        3.3.3 下丘脑受体及神经多肽与节律调控相关的性别差异
        3.3.4 昼行和夜行节律转录组对比
    3.4 讨论
第四章 探究不同光照周期对节律活动及节律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节律活动记录
        4.2.3 动物组织取材
        4.2.4 RNA提取及cDNA制备
        4.2.5 实时定量PCR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长光照周期对树鼩活动的影响
        4.3.2 持续光照对树鼩节律基因表达的影响
        4.3.3 持续光照对小鼠节律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名词解释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树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1.1.1 树鼩的生物学特性
        1.1.2 树鼩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1.3 树鼩的脑解剖与脑图谱研究
    1.2 大脑神经元部分表达多巴胺能的表型
        1.2.1 个体发育期神经元部分表达DA能表型
        1.2.1.1 具体特征
        1.2.1.2 大脑中的分布
        1.2.2 成年期神经元部分表达DA能表型
        1.2.2.1 具体特征
        1.2.2.2 大脑中的分布
        1.2.3 单酶神经元的功能
        1.2.3.1 单酶TH神经元的功能
        1.2.3.2 单酶AADC神经元的功能
        1.2.3.3 单酶TH和AADC神经元为一个功能单元
        1.2.4 单酶神经元在生理和病理学中的功能意义
        1.2.5 单酶神经元的调节
        1.2.5.1 单酶神经元的神经调节
        1.2.5.2 单酶神经元的旁分泌和内分泌调节
    1.3 小结
第二章 树鼩下丘脑中酪氨酸羟化酶的分布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手术和秋水仙碱注射
        2.2.3 组织准备
        2.2.4 抗体特性
        2.2.5 Western印迹
        2.2.6 免疫组织化学
        2.2.7 单标和双标免疫荧光染色
        2.2.8 数字化成像和神经解剖学分析
        2.2.9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抗体特异性的表征
        2.3.2 树鼩下丘脑TH免疫反应性(TH-ir)神经元的分布
        2.3.3 树鼩、大鼠和人下丘脑TH-ir神经元的分布比较
        2.3.4 树鼩下丘脑TH与AVP、OXT和CRH共标染色
        2.3.5 树鼩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TH-ir神经元共表达AADC和vMAT2
    2.4 讨论
第三章 树鼩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的解剖分布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组织准备
        3.2.3 抗体特征
        3.2.4 尼式染色
        3.2.5 免疫组织化学
        3.2.6 数字化成像和神经解剖学分析
    3.3 结果
        3.3.1 5-HT免疫反应性胞体分布
        3.3.2 5-HT免疫反应性纤维分布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7)人类疱疹病毒8型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流行与危害
    1.2 KSHV传播的环境因素
        1.2.1 地理因素
        1.2.2 人群因素
        1.2.3 环境因素
    1.3 KSHV病原生物学
        1.3.1 KSHV传染源
        1.3.2 KSHV传播方式
        1.3.3 KSHV易感人群
        1.3.4 KSHV临床症状
        1.3.5 KSHV的诊断和治疗
        1.3.6 KSHV的预防和控制
    1.4 KSHV流行病学
        1.4.1 KSHV的发现和分类
        1.4.2 KSHV的病毒粒子结构
        1.4.3 KSHV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编码蛋白
        1.4.4 KSHV的生命周期及感染特点
    1.5 KSHV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应用
        1.5.1 裸鼠模型
        1.5.2 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1.5.3 人源化小鼠模型
        1.5.4 绒猴模型
    1.6 树鼩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6.1 树鼩生物学地位
        1.6.2 树鼩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
        1.6.3 树鼩在病毒感染的研究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树鼩原代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树鼩原代细胞的培养结果
        2.3.2 树鼩原代细胞的形态学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2.3.3 树鼩原代细胞的增殖曲线测定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KSH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易感性筛选及肾上皮细胞感染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iSLK.219 病毒细胞株的培养及r KSHV.219 病毒滴度检测
        3.3.2 KSHV感染树鼩六种原代细胞结果
        3.3.3 KSHV感染不同物种来源的原代肾细胞结果
        3.3.4 KSHV对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最佳感染复数的探究结果
        3.3.5 KSHV感染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特性的研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KSHV感染树鼩动物特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2.4 实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KSHV感染树鼩血液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4.4.2 KSHV感染树鼩外周血淋巴细胞荧光表达结果
        4.4.3 KSHV感染树鼩组织定量检测结果
        4.4.4 KSHV感染树鼩组织中病毒m RNA表达结果
        4.4.5 KSHV感染树鼩组织病毒蛋白表达的结果
        4.4.6 KSHV感染树鼩各组织器官HE和 IHC检测结果
        4.4.7 KSHV感染树鼩抗病毒免疫反应因子的检测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KSH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和肾上皮细胞的研究
        5.1.2 KSHV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研究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中缅树鼩脂肪组织季节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动物处理
    2.3 实验方法
        2.3.1 摄食量的测定
        2.3.2 RMR、NST的测定
        2.3.3 UCP1 的测定
        2.3.4 PET/CT扫描
        2.3.5 组织形态学
        2.3.6 流式分析
        2.3.7 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中缅树鼩基础生理学的季节性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中缅树鼩PET/CT扫描及脂肪组织形态学的季节性变化··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2.1 中缅树鼩PET/CT扫描的季节性变化
        4.2.2 中缅树鼩脂肪组织形态学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4.3 讨论
第5章 中缅树鼩脂肪组织季节性变化的流式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白色脂肪细胞的流式分析
        5.2.2 褐色脂肪细胞的流式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中缅树鼩PPARα、COX-2、PGC-1α基因表达量的季节性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2.1 脂肪组织总RNA的提取
        6.2.2 白色脂肪组织PPARα、COX-2、PGC-1α基因表达量的季节性变化
        6.2.3 褐色脂肪组织COX-2、PGC-1α、PPARα基因表达量的季节性变化
    6.3 讨论
第7章 文献综述
    7.1 动物对季节性变化的适应
        7.1.1 体重适应性变化
        7.1.2 能量代谢及产热特征
        7.1.3 UCP1
    7.2 脂肪组织
        7.2.1 褐色脂肪组织
        7.2.2 白色脂肪组织
        7.2.3 米色脂肪组织及褐变
    7.3 PET-CT简述
    7.4 流式细胞分析概述
        7.4.1 流式细胞分析的发展
        7.4.2 流式细胞分析在动物学中的应用
        7.4.3 流式细胞仪在动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7.4.4 小结
    7.5 展望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寨卡病毒在云南的发生风险及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寨卡病毒(ZIKV)流行与危害
    1.2 ZIKV的病原学
        1.2.1 传染源
        1.2.2 传播媒介
        1.2.3 传播途径
        1.2.4 易感人群
        1.2.5 临床症状
        1.2.6 ZIKV的诊断与治疗
        1.2.7 ZIKV的预防
    1.3 ZIKV传播的环境影响因素
        1.3.1 自然因素
        1.3.2 地理分布
        1.3.3 社会因素
    1.4 ZIKV的流行病学
        1.4.1 ZIKV的基因组结构
        1.4.2 ZIKV的复制周期
        1.4.3 ZIKV的主要病毒株
    1.5 ZIKV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1.5.1 免疫健全小鼠模型
        1.5.2 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1.5.3 孕胎鼠模型
        1.5.4 性传播小鼠模型
        1.5.5 非人灵长类模型
    1.6 树鼩动物模型的应用现状
        1.6.1 树鼩在人类疾病模型上的应用
        1.6.2 树鼩在病毒感染模型上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南省寨卡疫情回顾性分析及流行的环境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和资料来源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不明原因发热样本ZIKV回顾性分析结果
        2.3.2 ZIK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
        2.3.3 ZIKV阳性样本全长扩增及病毒分离
        2.3.4 ZK-YN001 同源关系及起源进化分析
        2.3.5 云南ZIKV传播的影响因素
    2.4 讨论
        2.4.1 ZIKV在云南的流行病学调查
        2.4.2 ZIKV在云南地区传播的影响因素
        2.4.3 ZIKV在云南的防控
    2.5 小结
第三章 ZIKV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ZIKV感染树鼩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GZ01 病毒株的培养及检测
        3.3.2 ZIKV感染树鼩的结果
    3.4 讨论
        3.4.1 ZIKV感染树鼩的症状表现
        3.4.2 ZIKV感染树鼩的体液排毒
        3.4.3 ZIKV感染树鼩的组织分布
        3.4.4 ZIKV对乳树鼩的神经毒力
    3.5 小结
第四章 ZIKV对树鼩原代细胞感染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主要试剂和配方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2.4 实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ZIKV对树鼩不同组织原代细胞的易感性
        4.4.2 ZIKV感染树鼩的原代皮肤和血管细胞的荧光检测
        4.4.3 ZIKV感染树鼩的原代皮肤和血管细胞的WB检测
        4.4.4 ZIKV感染树鼩的原代皮肤和血管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检测
        4.4.5 ZIKV感染树鼩的原代皮肤和血管细胞的子代病毒的活性检测
        4.4.6 ZIKV感染树鼩的原代皮肤和血管细胞的细胞病变
        4.4.7 树鼩原代皮肤和血管细胞的鉴定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IKV感染树鼩的免疫反应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实验方法
    5.3 结果
        5.3.1 ZIKV感染树鼩后机体的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
        5.3.2 ZIK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后细胞因子的变化
        5.3.3 ZIKV感染树鼩后的体液免疫反应
    5.4 讨论
        5.4.1 ZIKV感染树鼩的天然免疫反应
        5.4.2 ZIKV感染树鼩的体液免疫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0)GLUT1、GLUT3在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天麻素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中国树鼩在兰州地区饲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树鼩为微核试验新型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 蔡绮,高德煜,史建峰,于浩,韩妍,杨柳,赵蕾,王召旭. 癌变·畸变·突变, 2021(05)
  • [2]《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创刊40年重要文献回顾[J]. 高诚.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01)
  • [3]限食和重喂食条件下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白色脂肪组织的研究[D]. 李海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4]动物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树鼩致病特性及抗感染免疫研究[D]. 王启辉. 广西医科大学, 2020
  • [5]树鼩节律活动及节律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 罗鹏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树鼩脑内单胺能系统解剖图谱的研究[D]. 黄兆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人类疱疹病毒8型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环境影响研究[D]. 李道群.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8]中缅树鼩脂肪组织季节性变化的研究[D]. 梅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寨卡病毒在云南的发生风险及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D]. 张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GLUT1、GLUT3在METH与HIV-Tat蛋白协同损伤树鼩血脑屏障中的作用及天麻素干预研究[D]. 何永旺.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兰州地区养殖中华树鼩生物学特性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