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发展哈密交通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阿西古·阿布都外力[1](2020)在《新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及时空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给文化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可以让旅游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响应国家和自治区的强力号召之下,探究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时空差异分析,根据各地州市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在探讨两大产业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构建协同度模型,并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两大产业的融合协同度做可视化处理,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可以分析新疆14个地州市两大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则可以用来研究新疆14个地州市之间各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得到几点结论:1.旅游产业发展指数随时间变化有不同程度的递增和递减变化,但总体上都是呈现递增的规律,这说明各地州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良好,新疆整体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并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2.从新疆14个地州市的排名比较来看,文化产业明显的具有地域差异性。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性发展,主要表现为南疆喀什地区较为突出,北疆乌鲁木齐市较为突出。从新疆各地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上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3.新疆各地州市的融合协同水平总体上有好转的走向。从地域分布来看,新疆北疆地区在四个时间结点的融合协同度平均值分别为0.2773、0.2905、0.2887和0.3037,协调等级虽然都处于失调,但从中度失调升级为到了轻度失调。南疆地区在四个时间结点的融合协同度平均值分别为0.2596、0.2612、0.2549和0.1931,协调等级都处于失调状态,而且从中度失调降为了严重失调。东疆(哈密市)在四个时间结点的融合协同度平均值分别为0.0938、0.0871、0.0783和0.1461,协调等级同样处于失调状态,等级从极度失调升级为严重失调。不难发现新疆三个区域的融合协同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4.用探索性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全区和各地州市两大产业融合与协同的空间分布,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情况。再利用全局自相关的方法,得到新疆两大产业在四个时间结点上融合协同的全局自相关Moran’s I值,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做图表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新疆全区两大产业融合协同度的莫兰值都在0附近,而且全局自相关的Z得分绝对值都比1.96小,说明莫兰指数呈现弱显着性,新疆两大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呈现随机分布。另外四个时间结点的Moran’s I值都是负数,说明是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微弱的离散分布特征,没有明显的聚集分布现象。随后选取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这四个时间结点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新疆各地州市的空间演化图。并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建议,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依靠创新创意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跨界跨区合作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与监督。
钱玥希[2](2020)在《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而交通网络是旅游要素中的重要部分,交通环境的好坏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其优化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同时,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的发展状况会投射到城市空间结构上,产生显着作用,例如旅游配套用地的增多影响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交通方式进步引起城市空间尺度变化。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而言,多民族交融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旅游产业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会产生显着影响。而三者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若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局面,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基于该背景,研究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以期为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首先,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概念界定,对三者相互影响作用理论及耦合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梳理了不同时期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总结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探究三者耦合关系提供客观事实依据。其次,搭建三者耦合关系分析框架,归纳出交通可达性、产业结构及城市用地布局等影响三者变化的根植性因素,以及国家发展政策、规划政策等政策因素,总结出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两两系统之间不间断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再进一步得出三者复合系统内子系统间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结果。然后,本文选取了表征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水平的9方面、20项评价指标因子,构建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借助模型进行三者综合发展评价。之后,构建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将综合发展评价结果代入模型,得到两两系统间及三者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最后,在正确认识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依据三者发展现状,总结三者协调发展的现实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相对落后、交通网络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和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开发有待优化等方面。针对现有矛盾,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促进三者协调健康发展。
张江峰[3](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严杰[4](2019)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其在我国数量众多、发展特色明显。然而,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通常具有短视性与盲目性。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在后续发展中极易凸显出产业结构单一、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并陷入“矿竭城衰”的窘境。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对其研究有利于认知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较为准确地把握资源型城市发展态势,为探索健康可持续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变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资源型城市空间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资源型城市空间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特性,符合复杂系统的耗散结构特点。而熵理论作为耗散结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是定量化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过程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尝试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并基于熵理论对资源型城市空间的演变进行定性及定量化测度,以探索与认知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的动态过程、特征及内在规律等。本文以新疆哈密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厘清了哈密用地、产业、人口系统的发展脉络,并对哈密的用地、产业、人口系统的演变态势、演变机制、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然后,分别建立哈密城市用地、产业、人口子系统与哈密城市空间综合系统的相关性模型,分析出各子系统的发展趋势,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用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运用对比法对比分析哈密与阜康、乌鲁木齐市,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哈密城市空间演变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最后,结合哈密城市空间演变的态势及综合评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哈密城市空间发展及优化策略。
王欣怡[5](2019)在《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研究》文中提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举国上下惶惶不安。掌握国家政治大权的国民政府所采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致使东北、东南相继沦陷。迫于国内形势压力,蒋介石将战略目光转移到中国的大后方——陕西西安,标志着西北作为抗日大后方地位的正式确立。政治上的重大决策必然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导向,为顺应政府需求,响应时代号召,各仁人志士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北铁路建设的“零建设”状态,就陇海铁路西段建设在“西北开发”中涉及对中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真知灼见迭出。选线对修铁路来说至关重要,针对当时陇海铁路西段路线走向出现的严重分歧,陇海铁路管理局会同陕甘两省政府组织了三次实业考察活动,文中以20世纪30年代的《陇海铁路西兰线陕西段经济调查报告书》《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陕西实业考察》为基本史料,以陇海铁路西段路线延展方向为切入点,在充分论述考察活动的筹备过程与展开的基础上,分析三次实业考察活动在国难危机下对落后的陕甘地区以及西北大后方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同时在把握战时特点的基础上,对考察活动考察区域的有限性、数据来源的多渠道与不准确性、考察团人员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以及考察内容的单一性等方面展开深度的检讨,在“求真”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能“致远”的意识理念,以兹为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资以启迪。
荆姣姣[6](2019)在《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与延伸”中聚合意指在国家力量作用下具有集散性特质的社会集体在向固定的地理空间内投入情感、需求、欲望、群体认同等后,由物质实体向维系和凝聚群体归属感的文化空间转变的过程。延伸则是此类社会集体受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为突破固定的国家地理空间对边境社会及人群在社会物质和文化现象上产生的规制,所采取的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性的行为,并不断向外界延伸的过程。本文研究对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塔山牧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边境,东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北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相连,东南与奇台县五马场乡相邻,牧场境内有乌拉斯台口岸和北塔山煤矿,且多条公路通往青河和奇台县,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开放的以畜牧业为主的边境团场。以访谈、问卷调查及个人口述等方法对北塔山牧场基本社会面相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此类边境社会的聚合与延伸体现在建立与发展、人口特质、生计方式、学校教育、社会关系、族群认同等方面,其社会面相在不同时期受国家边界的规制不断聚合,而其内部族性的规制也在聚合的过程中日益彰显,族群自身需求以及全球化为主导的社会变迁因素又推动其向外界世界延伸。得出结论:聚合与延伸,正是处于边境社会这一地理空间下,诸如北塔山牧场此类介于传统性村落和体制内单位之间双重社会集体的边境社会现状与特质。
王雪纯[7](2019)在《新疆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道路交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是目的地和游客来源之间交流的桥梁。道路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管理服务能力影响着游客出行消费决策和旅游满意度,进而影响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复杂的,有动力的,外向的,服务导向的和经济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对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就业水平的提升、地区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对交通业的数量、规模、多样性、可达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推动交通运输供给侧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总之,交通与旅游产业通过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促成了区域交通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以新疆14个地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进行有关衡量交通业发达程度的一系列连通性和可达性计算。针对新疆交通的可达性及其演化特征情况做了研究分析,并总结了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和演变特征。梳理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并构建出新疆各地级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分析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土地层面差异和区域空间格局特征;最后,通过拟合分析方法,分析出新疆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关系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新疆道路交通可达性的核心地区是首府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其周边临近地区,且最终发展为从北到南逐渐减小的分层空间格局并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自2007年至2017年,新疆道路交通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铁路交通运输方式,而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不明显。当随着新疆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新疆交通的整体可达性和当地城市的可达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新疆城市的可达性普遍较低且分布不均。未来,我们应该加大对新疆交通建设的投入,打破道路原先的落后状态。(2)通过对新疆各地级市旅游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发现在空间分布上,新疆旅游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现出沿交通主干道逐渐减弱的趋势,而在新疆南部的西部和南部,落后地区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因此可以发现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仍将处于初级生产要素的低级发展阶段,且基础设施及自然环境的状态对其发展情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通过分析显示,道路交通网络是新疆旅游发展水平的纽带、基础,且交通网络与旅游业基础设施的空间作用关系密切,交通路线决定了旅游的空间形态。
谢玮[8](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方创琳,马海涛,何伦志[9](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重点与取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内外联动、创新驱动、重点撬动、开放带动、兵地互动"的联动思路,建议充分发挥哈密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超前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疆能外送大通道;加快发展资源与市场互补性的外向型优势产业及特色创新园区;开辟中蒙经济走廊西部通道,合作建设中蒙国际合作区。建议多方争取将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科学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内外联动发展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申建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和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
杨博惠[10](2017)在《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研究(1917-1933)》文中指出阎毓善作为民国初期新疆第一任实业(建设)厅厅长,在位近17年,通过他对新疆实业的发展,不断形成了 “实业兴疆”的思想,他的思想反过来又促进新疆实业的建设。其思想与实践对新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阎毓善生平经历和思想历程,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并对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实业建设的举措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客观评价。阎毓善作为清末民初新疆实业建设的开拓者,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和军阀混战等重大历史时期,当时国内外局势影响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走势。由于他早年家学和个人的努力,考取了举人,参与过“公车上书”事件,后任职黑龙江兰西县知事、巴彦州知州,1917年起任新疆实业厅长到1933年在建设厅长任上去世。他长期致力于发展实业建设,振兴新疆经济。他的实业兴疆思想源自历代经营西域者留下的宝贵经验,包括左宗棠、严复、张謇、王树楠等人。他的人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在新疆经历两次政治风浪,历三任执政者,一直从事实业建设,初心不改。本文重点在于研究阎毓善“实业兴疆”的思想和实践。其实业思想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一,他主张以开发公路交通运输业为基础,采取派兵筑路,逐段修筑的策略;其二,他以发展教育为前提,主张创办实业学校,选派留学生赴国内外学习先进技术;其三,他以开办各类新式工厂为突破,主要发展轻纺工业、民用企业;其四,他以发展农、林、畜牧业为保障。农业方面注重垦荒,缓解移民压力,采取“齐聚资本”的方式发展农业,畜牧业方面强调“以畜养畜”,林业方面主张植树造林;其五,他认为应该组建商业、金融业机构来促进繁荣,成立了土产公司、筹建了银行;其六,他认为应该以采矿业作为关键,建立健全矿业机关、开设新型企业、改良技术、聘用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围绕这六个方面,阎毓善不断进行实业建设,提出了具体举措。首先,他对公路交通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招商引资,按照“实业兴疆”的思想指导,建设省内外主要公路,采用先进技术、设备,采取派兵修路和逐段修筑的办法;其次,在实业教育上,他购置新教材、优化课程内容,举办实业学校、劳工学校、筹办工业大学,在文化事业上兴建图书馆;再次,他积极筹建新式企业,主要有纺织、电灯、皮革、造纸等企业,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亲自参与企业经营;接着,阎毓善整顿了省城农业试验场、创办了畜牧场、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发展农、林、畜牧业;在矿业方面,他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规范管理、重视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注重交通的配合、维护利权,抵制外资;同时,他成立了 “大天棚”、土产公司,在金融业进行了银行改革;公共事业方面,他负责“同乐公园”的建设,推动了新疆慈善总会的建立;最后,他在实业建设中,想方设法维系好各方关系。主要是处理执政者和同僚之间的关系、政府和商会等民间力量之间的关系。文中两处比较研究。一处是阎毓善与执政者杨增新、金树仁的实业思想进行比较;一处是阎毓善将黑龙江与新疆的实业发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得出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进步性,他旨在以实业建设带动新疆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实现百姓的安居乐业。他对边疆的治理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发展,将黑龙江的实业经验运用到新疆的发展建设中来。本文还对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影响、评价和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其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实业建设为根本、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爱国维权为目的、以科技人才为目标。实践方面阎毓善发展了公路交通业,联通了新疆省内外几条重要的公路;为实业建设培养了大批实业人才,采用了多种教育方式;发展了现代化矿、工企业,重视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培养、引进;农业方面采用“齐聚资本”,以畜养畜,植树造林的方式发展;金融上改革银行业,商贸上采取“大天棚”的形式繁荣市场,对抗侵略。其思想和实业发展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新疆实业建设内容多、范围广、时间长、然而成效浅,成果留存不多。究其原因,首先,他个人实业思想存在历史局限性;其次,主政者政策的改变,带来一定影响;再次,实业企业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如:缺乏管理、技术人才、经费短缺等问题,还包括政局不稳,战乱破坏等因素;最后,国内外局势共同作用下,新疆的实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总而言之,阎毓善作为民国新疆史上实业建设的重要人物,对新疆实业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加快发展哈密交通业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发展哈密交通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及时空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基础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基础 |
1.3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旅游产业 |
2.1.3 文化产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协同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述评 |
第3章 新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2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
第4章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度模型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 |
4.3 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 |
4.4 分析各地州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
4.5 分析各地州市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时空差异分析 |
5.1 构建协同度模型 |
5.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5.2.1 协同度测评 |
5.2.2 融合协同度测评 |
5.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基于各地州市协同发展情况的提升策略与建议 |
6.3 其他提升策略与建议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经济发展 |
1.1.2 城市交通快速发展 |
1.1.3 吐鲁番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业 |
2.1.2 交通网络 |
2.1.3 城市空间结构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相关研究 |
2.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2.3 耦合理论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
3.1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
3.1.1 演变历程 |
3.1.2 演变特点 |
3.2 吐鲁番市交通网络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
3.2.1 演变历程 |
3.2.2 演变特点 |
3.3 吐鲁番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
3.3.1 演变历程 |
3.3.2 演变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 |
4.1 耦合关系分析框架 |
4.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
4.2.1 根植性因素 |
4.2.2 政策因素 |
4.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两两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4.3.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4.3.2 旅游产业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4.3.3 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4.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三者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评价 |
5.1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5.1.1 初始指标体系设计 |
5.1.2 最终指标体系确定 |
5.1.3 指标权重确定 |
5.1.4 数据采集与整理 |
5.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发展评价与分析 |
5.2.1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评价 |
5.2.2 交通网络发展状况评价 |
5.2.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状况评价 |
5.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5.3.1 耦合度模型 |
5.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测度及分析 |
5.4.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的耦合协调分析 |
5.4.2 旅游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
5.4.3 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
5.4.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优化建议 |
6.1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问题分析 |
6.1.1 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 |
6.1.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矛盾分析 |
6.1.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目标 |
6.2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优化建议 |
6.2.1 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
6.2.2 交通网络发展策略 |
6.2.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型城市背景 |
1.1.2 新疆城市背景 |
1.1.3 研究背景述评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研究 |
1.2.2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城市空间耗散结构研究 |
1.2.4 城市空间熵演变研究 |
1.2.5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认知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空间 |
2.1.2 资源型城市 |
2.2 自组织理论 |
2.3 耗散结构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耗散结构的特性 |
2.4 熵理论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应用 |
2.5 其他相关理论 |
2.5.1 协同理论 |
2.5.2 突变理论 |
2.6 小结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系统的特性认知 |
3.1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的认知 |
3.1.1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的基本特性 |
3.1.2 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空间的耗散结构特性 |
3.2.1 开放性 |
3.2.2 远离平衡态 |
3.2.3 非线性 |
3.2.4 涨落 |
3.3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系统与熵 |
3.3.1 资源型城市空间耗散结构与“流” |
3.3.2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演变与熵流 |
3.3.3 资源型城市空间系统熵的计算 |
3.4 小结 |
第4章 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分析 |
4.1 城市基本概况 |
4.2 用地演变分析 |
4.2.1 用地发展脉络 |
4.2.2 用地演化态势 |
4.2.3 用地演化机制 |
4.2.4 用地演变特征 |
4.2.5 用地演化影响因素 |
4.3 产业演变分析 |
4.3.1 产业发展脉络 |
4.3.2 产业演化态势 |
4.3.3 产业演化机制 |
4.3.4 产业演化特征 |
4.3.5 产业演化影响因素 |
4.4 人口演变分析 |
4.4.1 人口发展脉络 |
4.4.2 人口演化态势 |
4.4.3 人口演化机制 |
4.4.4 人口演化特征 |
4.4.5 人口演化影响因素 |
4.5 小结 |
第5章 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综合评析及优化 |
5.1 用地、产业与人口系统与哈密城市空间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
5.2 用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
5.3 哈密与其他城市对比分析 |
5.3.1 哈密与阜康 |
5.3.2 哈密与乌鲁木齐 |
5.3.3 对比总结 |
5.4 城市空间耗散系统演变的SWOT分析 |
5.4.1 优势 |
5.4.2 劣势 |
5.4.3 机遇 |
5.4.4 威胁 |
5.5 城市空间系统的优化 |
5.5.1 用地方面 |
5.5.2 产业方面 |
5.5.3 人口方面 |
5.5.4 综合方面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5)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选题的创新点、重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陇海铁路的修建与西段考察活动的兴起 |
第一节 陇海铁路修建历程回溯 |
一、近代西北地区的路况 |
二、陇海铁路的修建历程 |
第二节 陇海铁路西段考察活动的背景 |
一、西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 |
二、西北开发思潮的高涨 |
第二章 陇海铁路西段考察活动的筹备 |
第一节 考察团的组织机构与人员构成 |
一、筹备处的设立与专员聘请 |
二、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
第二节 考察团的路线分布与考察内容的设计 |
一、陕西实业考察团的路线分布及考察门类 |
二、陇海铁路西兰线陕西段考察团的路线分布及考察门类 |
三、陇海铁路甘肃段考察团的路线分布及考察门类 |
第三章 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的重要事项 |
第一节 陇海铁路沿线的农林业、矿产业考察 |
一、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农林业 |
二、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矿产业 |
第二节 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工商业、交通业考察 |
一、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工商业 |
二、陇海铁路西段沿线的交通业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陇海铁路西段实业考察活动评估 |
第一节 三份实业考察报告的关联性 |
第二节 “甜蜜的事业”—考察活动的积极效应 |
一、西兰线路线走向的敲定 |
二、产业开发方向的明确 |
三、国人对西北关注的加深 |
第三节 “求真与致用”—考察活动的检讨与启示 |
一、对考察活动的检讨 |
二、考察活动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概况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一)已有的边界研究 |
(二)边境地区研究 |
(三)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
(四)哈萨克牧区已有研究 |
(五)移民相关研究 |
(六)边境团场已有研究 |
(七)对北塔山牧场和北塔山地区的已有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调查及研究过程 |
第一章 研究对象概况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对象概况 |
二、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气候特征 |
(二)土地状况 |
(三)水资源概况 |
(四)草原和草场利用情况 |
(五)自然与人文资源 |
(六)主要自然灾害 |
第二章 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与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一、北塔山地区边境的形成 |
(一)清朝中期至1946年 |
(二)1947年“北塔山事件” |
(三)1949-1964年 |
二、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一)从交通要塞上重要的中转站到边境军事防线 |
(二)北塔山牧场成立背景 |
(三)从合作社到国营牧场再到边境团场:北塔山牧场的建立和发展 |
三、北塔山地区的边境管理与北塔山牧场的机构设置 |
(一)国家与地方共同助力下的边境管理 |
(二)眺望远方:从碉堡山到六层白塔 |
第三章 流动与固化:北塔山牧场的人口特质 |
一、人口基本情况 |
二、建场初期的人口来源及基本情况:1950—1959年 |
三、人口结构急剧变化:1960—1979年 |
四、人口趋于稳定:1980年至今 |
第四章 边境的规制与反规制:北塔山牧场的生计方式 |
一、农业 |
二、畜牧业 |
三、其他生计方式 |
(一)边境催生:护边员 |
(二)交通助力:商铺 |
(三)易地搬迁:大区域下的新生计 |
四、人口结构与生计方式的交叉分析 |
(一)家庭牲畜情况 |
(二)人口结构与生计状况分析 |
第五章 外引与内唤:北塔山牧场中的学校教育 |
一、“马背小学”到牧场小学 |
二、支边青年到特岗教师 |
三、生源结构变化分析 |
第六章 重塑与延续:北塔山牧场的社会关系及变化 |
一、族群交往 |
(一)族际交往 |
(二)族群内部交往 |
二、“冬宰”里的社会关系 |
(一)“冬宰”: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传统习俗 |
(二)北塔山牧场三连“冬宰”现状 |
(三)“冬宰”里的社会关系分析 |
第七章 记忆与身份:北塔山牧场哈萨克人的认同 |
一、兵地认同 |
二、第二代、第三代人的认同与选择 |
三、他者的眼光 |
四、从个人经历和故事看北塔山人认同 |
结语 聚合与延伸:双重社会集体的未来之路 |
附录一 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冬宰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2018年7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问卷调查表 |
访谈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新疆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交通发展背景 |
1.1.2 旅游产业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理论基础 |
1.3.1 交通可达性理论与测算方法 |
1.3.2 核心-边缘理论 |
1.3.3 交通与旅游发展的节点与廊道效应(点-轴系统理论) |
1.3.4 协同论 |
1.3.5 旅游区位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1.5.3 数理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研究区域概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新疆各地级市交通网络演化 |
3.1 交通发展概述 |
3.1.1 交通发展背景 |
3.1.2 交通发展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可达性空间演化 |
3.3.1 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3.3.2 各地级市间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3.3.3 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化特征 |
4 新疆旅游业发展水平分析 |
4.1 新疆旅游发展概述 |
4.1.1 旅游发展背景 |
4.1.2 旅游发展概况 |
4.2 旅游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4.3 建立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2 指标权重及实际值量化方法 |
4.4 新疆旅游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 |
5 新疆各地级市交通可达性与旅游发展水平拟合分析 |
5.1 定性分析 |
5.1.1 总体空间格局对比 |
5.1.2 各地级市间空间格局对比 |
5.2 定量分析 |
5.2.1 新疆各地级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与整体旅游发展水平拟合分析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与发表论文 |
后记 |
(8)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重点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战略地位与意义 |
(一) 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战略地位 |
(二) 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
二、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战略优势与联动基础 |
(一) 战略联动优势 |
(二) 内外联动基础 |
三、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的基本思路 |
(一) 内外联动发展的基本原则 |
(二) 内外联动发展的基本内容 |
(三) 内外联动发展的主体功能 |
四、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的战略重点 |
(一) 以战略联动为总揽, 推进形成内外联动开放发展的战略格局 |
(二) 以交通联动为先导, 超前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
(三) 以能源联动为动力, 合作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疆能外送大通道 |
(四) 以产能联动为抓手, 加快发展资源与市场互补性的外向型优势产业 |
(五) 以口岸联动为出口, 开辟中蒙经济走廊西通道, 合建中蒙国际合作区 |
五、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
(一) 多方推动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建立内外联动发展推进机制 |
(二) 科学编制总体规划, 超前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能源战略通道 |
(三) 加快建设中欧国际班列转关场、综合保税区及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 |
(四) 积极争取各类政策, 用政策的力量推动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 |
(五) 多渠道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 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 |
(10)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研究(1917-193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与阎毓善生平 |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
一、国际形势 |
二、国内形势 |
三、新疆社会环境 |
第二节 阎毓善成长历程与变化 |
一、早年求学经历——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
二、黑龙江实业经历——初入边疆,接触实业 |
三、新疆实业经历——思想形成,不断实践 |
第二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形成的来源 |
一、左宗棠发展新疆的思想 |
二、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 |
三、严复的理财思想 |
四、王树楠等人开发新疆的思想 |
五、谢彬、林竞等人的思想 |
第二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孕育及发展 |
一、思想萌芽期 |
二、思想产生期 |
三、思想形成期 |
四、阎毓善实业思想与杨增新、金树仁思想之异同 |
第三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零节 |
一、《建设新疆计划书八条》 |
二、《新疆省工商建设计划书》 |
第一节 开发公路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 |
一、交通运输与邮政业基本情况 |
二、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原因 |
三、开发公路交通运输业的思想 |
第二节 发展实业教育作为前提 |
一、教育、文化的基本情况 |
二、实业教育的具体想法 |
第三节 开办各类新式工厂作为突破 |
一、开办各类新式工厂的原因 |
二、开办工厂的思路 |
第四节 发展农、林、畜牧业作为保障 |
一、农、林、畜牧业基本情况 |
二、发展农、林、畜牧业的战略 |
第五节 组建商业、金融业机构促进繁荣 |
一、商业、金融业情况 |
二、商业、金融业改制方案 |
第六节 开采矿业作为关键 |
一、民国初期新疆矿业概况 |
二、建设矿业机关,调查各属矿产计划 |
三、开设新型矿业企业计划 |
第四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的具体举措 |
第一节 黑龙江与新疆实业建设之比较 |
一、边疆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 |
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 |
三、自然资源大省 |
四、经济发展落后 |
五、实业发展成为关键 |
第二节 公路交通 |
一、招商宣传、加大投资 |
二、倡导开发新绥公路 |
三、新疆境内公路的兴建 |
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
第三节 教育文化 |
一、为医学传习所购置教材 |
二、举办实业学校 |
三、举办劳工学校 |
四、选派技工学员入内地学习 |
五、筹建新疆工业大学 |
六、建图书馆,购置书籍 |
第四节 轻工纺织 |
一、成立新式棉纺企业 |
二、官商合办迪化电灯公司 |
三、皮革厂、造纸厂等企业建设 |
第五节 农林畜牧 |
一、整顿省城农事试验场 |
二、创办畜牧场 |
三、鼓励造林计划 |
第六节 开采矿业 |
一、重视调查研究 |
二、注重规范管理 |
三、重视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
四、重视交通,配合运输 |
五、维护利权,抵制外资 |
第七节 其他实业 |
一、贸易商团金融改制 |
二、阎毓善对公共事业的推动和发展 |
第八节 处理各方关系 |
一、妥善处理与主政者之间的关系 |
二、善于利用民间力量 |
第五章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
第一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
一、以实业建设为根本 |
二、以调查研究为基础 |
三、以爱国维权为目的 |
四、以科技人才为目标 |
第二节 阎毓善“实业兴疆”实践的影响与评判 |
一、公路交通建设初具规模 |
二、实业教育开始起步 |
三、新型企业开始创立 |
四、农、林、畜牧业有所发展 |
五、矿业人才、技术得到提高 |
六、商贸、金融机构改制 |
第三节 “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 |
一、阎毓善个人的原因 |
二、执政者政策的改变 |
三、实业发展先天不足 |
四、内外局势共同作用 |
第四节 对阎毓善的整体评价 |
一、时人的评价 |
二、阎毓善自我评价 |
三、后人的评价 |
结语 |
附录一 阎毓善生平大事记(1872—1933) |
附录二 新疆民国初期实业名人录 |
附录三 档案馆原始资料摘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加快发展哈密交通业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及时空差异分析[D]. 阿西古·阿布都外力. 新疆大学, 2020(06)
- [2]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 钱玥希.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哈密城市空间系统演变研究[D]. 严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西段沿线实业考察活动研究[D]. 王欣怡. 青海民族大学, 2019(01)
- [6]边境团场的聚合与延伸 ——北塔山牧场变迁研究[D]. 荆姣姣.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7]新疆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研究[D]. 王雪纯.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9]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重点与取向[J]. 方创琳,马海涛,何伦志. 改革, 2018(06)
- [10]阎毓善“实业兴疆”思想与实践研究(1917-1933)[D]. 杨博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