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OCKS & MINERALS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论文文献综述)
陈正山[1](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阮梦飞[2](2021)在《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逸度和物质迁移是当前俯冲带过程研究的前沿课题。变价元素V和高场强元素Zr的地球化学行为分别是俯冲带氧化还原状态和物质迁移的重要指标,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俯冲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俯冲板片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及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开展了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我们通过研究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钒(V)的地球化学行为,评估了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是否显着迁移,并利用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的关系式估算含单斜辉石天然样品的氧逸度。另外,我们通过开展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实验,系统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及为俯冲带熔/流体迁移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我们使用活塞圆筒装置模拟含水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并用于估算地幔楔氧逸度。钒(V)是常见的变价元素,其在矿物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主要受氧逸度控制。近年来,V的分配行为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于揭示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板块俯冲过程中,V能否迁移是理解俯冲带V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探讨俯冲带地幔楔氧逸度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初始物为含5.0wt%H2O的平均洋中脊玄武岩,压力为2.5GPa,温度为900~1125℃,样品管为金钯铁合金管。测定了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与硅酸盐熔体之间V的分配系数,并计算了实验氧逸度ΔFMQ介于-5.24到0.7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1)V在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中为相容元素,并且DVrut>DVcpx>DVgrt。(2)V的分配系数也是氧逸度、温度和熔体聚合度的函数,并与氧逸度和温度呈负相关,与熔体聚合度呈正相关。部分熔融模拟结果表明在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地幔楔不能明显改变地幔的V含量。因此,我们认为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应当是不运移的,并且可利用V在矿物和熔体间的分配系数估算地幔氧逸度。其次,单斜辉石作为地幔微量元素的重要储库,在地幔部分熔融与结晶分异过程中,对许多微量元素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活塞圆筒在0.5GPa、1000~1100℃和NNO、HM氧逸度条件下模拟了V在单斜辉石和安山质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受控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结合前人数据拟合了V在单斜辉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log DVcpx/melt=-4.19(±0.33)+0.94(±0.15)?DAl+5730(±480)/T-0.24(±0.01)?△FMQ(n=71,r2=0.92),可用于估算含有单斜辉石天然岩石样品的氧逸度。最后,我们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近年来,俯冲带锆的化学迁移及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含锆的熔/流体交代当地幔橄榄岩,当Zr含量达到饱和时,将结晶大量的交代锆石,因此研究地幔矿物中锆的溶解度对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利用活塞圆筒装置和六面顶砧大压机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测定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2.0-6.0 GPa和1050-1200℃;初始物为橄榄岩与碧玄岩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加入1.5~5.0wt%的锆石(Zr Si O4);水含量:5.0~10wt%。实验结果表明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为SZrol(3.68±0.27 ppm)<SZropx(4.67±0.23ppm)<SZrcpx(28-1403 ppm)≤SZrgrt(294-2222 ppm),角闪石和氧化物中Zr的溶解度分别为SZramp:189-546ppm和SZroxide:263-630 ppm。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Zr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受温度、压力及组成的影响。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中Zr溶解度的变化取决于各自的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两种矿物中Zr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单斜辉石中Zr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矿物组成Al2O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石榴石中Zr的溶解度随着端元组分XAlm的升高而增大。从这些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报道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数据。(2)在地幔橄榄岩中,Zr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的溶解度最低,单斜辉石中次之,石榴子石中最高。因此,当含Zr熔体交代地幔楔时,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很容易达到Zr饱和产生锆石;石榴子石是地幔橄榄岩中主要的Zr储库。(3)石榴子石中的Zr溶解度与铁铝榴石端元组分(XAlm)和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log SZrgrt=6.87(±0.36)+0.023(±0.003)?XAlm+5990(±490)/T(n=12,r2=0.96),为含石榴子石的岩石(石榴橄榄岩和榴辉岩等)提供了潜在的锆石饱和温度计。
田济语[3](2021)在《TBM盘形滚刀磨损机理与破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具有掘进速度快、安全性高、劳动强度低、施工质量好以及环保等优点,在交通、市政、水电、矿产、民防等隧道工程中被广泛使用。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的发展不断加快,对TBM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盘形滚刀作为TBM的核心部件,在掘进施工过程中直接接触并破碎硬岩,其服役工况十分恶劣,导致盘形滚刀的消耗十分巨大,进而影响施工的效率和成本,成为制约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减少盘形滚刀的磨损失效,提高其服役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盘形滚刀的失效主要受掘进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因素(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和推力等)和地质因素(岩石强度、硬度以及磨蚀性等)的影响,由于天然岩石是由不同种类的矿物颗粒、胶结物以及局部缺陷组成的混合体,是经过自然界长期复杂的地质变迁形成的复杂材料,其力学性能表现出极大的非连续性,严重影响了盘形滚刀服役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此外,盘形滚刀在破岩过程中与岩石的接触形式较为复杂,这对研究盘形滚刀的损伤机制也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TBM盘形滚刀在复杂服役工况下的巨大磨损消耗,本文对盘形滚刀的破岩特性和滚刀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了相关研究,基于摩擦学原理揭示了盘形滚刀的损伤机制并对其磨损量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施工现场反馈,部分失效刀圈因摩擦升温导致表面出现局部发黑现象,造成盘形滚刀的非正常失效。为研究盘形滚刀异常失效的成因和性能变化,本文针对典型盘形滚刀材料开展了接近服役条件下的力-热耦合性能测试研究,获得了滚刀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行为、硬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确定了盘形滚刀材料的适合服役温度范围。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盘形滚刀材料和四种典型岩石进行了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基于测试过程中的摩擦系数、盘形滚刀材料的磨损失重和磨损形貌以及对磨岩石材料磨痕深度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盘形滚刀材料在不同温度下与岩石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其磨损行为随温度的升高而愈发加剧,当温度升高至400℃时,盘形滚刀材料的表面出现氧化现象。揭示了盘形滚刀材料的主要磨损机理,即在室温至300℃时以磨粒磨损为主,在温度为400℃时则以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盘形滚刀已不适合在此温度下掘进岩石。对盘形滚刀材料的成分和制备工艺提出了优化方向,以期提高盘形滚刀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寿命。(2)在TBM掘进施工中,掘进参数、地质条件以及盘形滚刀的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盘形滚刀的寿命。本文研制了一套盘形滚刀旋转破岩测试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经济适用、操作安全方便等特点;同时,根据盘形滚刀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刀刃形状的盘形滚刀模型,并对四种典型岩石块体进行了破岩测试,以研究滚刀-岩石的匹配性。通过分析两种盘形滚刀模型在破坏不同种类岩石过程中的垂直载荷、测试后岩石的磨痕深度和形貌,以及产生岩屑的相关信息等,研究了盘形滚刀的破岩效率;通过分析盘形滚刀的磨损失重和磨损行为,揭示了盘形滚刀在破岩过程中的损伤机制。最后分析总结了盘形滚刀与岩石的匹配关系,即当TBM掘进较软的岩石时,可适当增加盘形滚刀的刀刃宽度,使其在具有较高服役寿命的同时提高破岩效率;而当TBM掘进强度较高的岩石时,在保持刀刃角不变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小盘形滚刀的刀刃宽度,并增加刀刃过度圆弧的尺寸,以降低磨损、提高破岩效率,为盘形滚刀的结构设计和TBM掘进施工中刀具的选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3)在确定滚刀-岩石匹配性之后,对盘形滚刀在接近服役条件下的破岩特性和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添加不同冷却介质后盘形滚刀的破岩效率和磨损行为,提出了滚刀-岩石的相互作用关系机理,并分析了盘形滚刀的磨损机理,进而揭示了盘形滚刀在服役工况下的损伤机制。添加冷却介质后,尤其是在冷却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有效缓解盘形滚刀在破岩过程中的磨损行为,进而提高其服役寿命,对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起到积极作用,对TBM掘进施工中冷却介质的选用和研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基于磨粒磨损计算模型和CSM破岩载荷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TBM盘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并根据四条隧道掘进施工中前400 m至1.4 km左右的盘形滚刀磨损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磨损量预测的误差范围,研究结果对TBM盘形滚刀的磨损预测以及开仓换刀时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罗泽彬[4](2021)在《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钙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聚焦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元素地球化学和Ca同位素作为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埃达克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研究。评估了在K-Ca同位素体系中,40K衰变所造成的放射性成因40Ca(R40Ca)的累积对稳定Ca同位素数据的影响,确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R40Ca校正的算法;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大陆上地壳的Ca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评估。探讨了Ca同位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馏机理;反演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的地质演化历史。在K/Ca较高和年龄较老的岩石中,由40K经过β-衰变形成的40Ca会大量累积,导致δ44/40Ca值变大,给数据解释带来困扰。本文基于双稀释剂法,通过优化计算参数和算法,可以准确地对R40Ca进行监控并进行扣除。研究结果表明,R40Ca在迭代计算中与样品真实的δ44/40Ca之间呈线性相关。因此,可以先通过衰变定律计算出R40Ca,进一步得到样品真实的δ44/40Ca。这种算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化学分离和质谱测定去获得δ44/42Ca值,进而计算出样品的δ44/40Ca。这种算法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早白垩世的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例如:长江中下游,南郯庐断裂带,以及大别山造山带。然而,它们的成因仍然存在争议。本论文中,对安徽中部的管店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它以前被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北带的一部分,后来又被划分到南郯庐断裂带。管店岩体由石英二长岩构成,准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样品具有高Si O2(59.15-62.32%),Al2O3(14.51-15.39%),Sr(892-1184 ppm)含量,Sr/Y(56.74-86.32)比值,以及低Y(12.65-18.05 ppm)含量,这些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管店岩体具有较高的K2O(2.88-3.86%)含量,Mg O(3.89-5.24%)含量和Mg#(55-60)值,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以及Ba,Pb和Sr正异常。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9.2±0.7 Ma。基于原位锆石微量元素分析,计算得出锆石Ce4+/Ce3+=(6.97-145),(Eu/Eu*)N=(0.23-0.42)。相比于长江中下游和德兴铜矿含矿的埃达克质岩,管店岩体具有较低的氧逸度,这与该区域不含矿的事实一致。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管店埃达克质岩岩体是由发生在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和伊泽奈崎板块的洋脊俯冲所诱发的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所形成。在洋脊俯冲过程中,物理碰撞导致了加厚下地壳的拆沉,而热化学侵蚀引发了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型花岗岩通常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出露,并在认识地球的地壳演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A型花岗岩的成因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本论文选择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露的典型的A型花岗岩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高精度的Ca同位素测定。前人的研究表明这些岩体具有相似的形成年龄和均一的Sr、Nd和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来自相同的岩浆源区。本文的结果表明,这些A型花岗岩的δ44/40Ca从0.51‰变化到0.99‰,与Ca O、Sr、Ba以及Eu异常(Eu*)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Ca同位素的分馏是由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引起的。模拟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样品中约有70%的斜长石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这一结论与矿物学观察结果一致。演化程度最低的样品代表了岩浆的初始成分。因此,A型花岗岩中最低的δ44/40Ca(0.51‰)暗示存在一个具有轻Ca同位素组成的岩浆源区。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长江中下游的A型花岗岩来自一个被俯冲沉积物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区。在强烈的伸展构造背景下,沿断裂侵入地壳形成A型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以及轻微的同化混染作用。
闫顶点[5](2021)在《基于测井资料评价蚀变火山岩储层的润湿性》文中认为储层润湿性是油藏中的孔隙流体和岩石互相作用的综合反映,是影响油气藏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也影响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由于润湿性会通过控制流体的分布而影响到饱和度指数9),因此润湿性影响着饱和度的计算精度。现阶段,对于储层润湿性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的研究方法多在实验室中开展,耗时耗力。另一个问题是岩石的润湿性可能会在岩心钻取、实验运输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改变,因此,直接通过测井资料判断润湿性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问题。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核磁共振(NMR)对于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强度非常敏感,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NMR一直被认为是润湿性测定研究的最佳方法之一。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为实现基于测井资料(常规、核磁)评价储层润湿性,基于润湿性的差异,进行更可靠的测井储层评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1)基于岩石润湿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对比了解目前测量润湿性的方法,选取适合本研究区的接触角测量法作为润湿性判断的对比实验。(2)通过接触角测量方法对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的蚀变火山岩储层的润湿性进行评价;(3)利用人造岩样进行了单粘土矿物润湿性及其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粘土矿物对火山岩储层润湿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绿泥石与润湿性之间呈正相关,随着绿泥石含量的增加,岩石更偏向于油润湿。蒙脱石、伊利石会使得岩石更加偏向水湿;通过分析研究润湿性与饱和度指数9)的关系,得到润湿性与9)值大小成正比,以二者关系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常规测井资料和核磁测井资料(T2谱提取)与9)关系的研究。(4)研究了润湿性对岩石核磁T2谱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频率下,岩样绿泥石含量不同时对核磁T2主峰偏移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其他参数均一致的条件下,频率增大时,绿泥石含量越高,岩样核磁T2谱主峰向左偏移程度越高。在实验室中,研究了同一频率下横向弛豫时间为0.1ms时离心前后核磁孔隙度分量变化量与9)的关系;(5)分别利用常规和核磁测井数据计算9)值与胶结指数8)值,进而达到直接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储层润湿性的目的;(6)结合研究区实际地层概况,通过定义新的蚀变因子判断火山岩储层的蚀变程度,拟合计算蚀变粘土含量,分析粘土尤其是绿泥石对润湿性的影响,进而研究对储层评价造成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考虑润湿性的储层测井评价。
周昱程[6](2021)在《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文中认为人类使用的80%以上物质均源自矿业,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地球表面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理论上,地球的成矿空间分布从地表至地下10,000 m,因此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但是,深部地层“高应力、高渗透压、高地温和强腐蚀”的环境特点对工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矿井安全的咽喉,井壁混凝土的选择是地下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中国东部滨海正在建设的纱岭金矿,根据现实地下环境设计并研发一种由石英砂、微丝纤维和纳米硅灰等组成的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材料(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 HSTCC),探明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特征,明确典型种类混凝土受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能量特征和损伤程度,揭示相应硬化净浆受温度—复合盐耦合影响下的物相变化和破坏机理,通过探测受环境影响后的硬化净浆中C-(A)-S-H的结构形态以及纳米尺度力学性能反演宏观性能特征。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混凝土具有与岩石一样,能够积蓄变形能并产生冲击破坏的性质,称为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对不同强度等级、掺量和种类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和脆性指数测定。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冲击倾向性越强。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HSTCC的相关冲击倾向性参数均最为优异,钢丝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次之。(2)采用单轴伺服压力机、声发射(AE)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超声检测分析仪研究C70普通高强混凝土(NHSC)、C70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HSTCC三种典型种类井壁混凝土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静载条件下,NHSC中多条裂纹的汇合形成一个贯通裂纹,而在动载作用下,破坏时释放的弹性能会造成巨大的损伤。SFRC中纤维的存在使单个裂缝分割成多个扩展方向,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是一种有效的耗能方式。HSTCC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特征储存裂纹,耗散能量,并保证其完整性。(3)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定量方法研究了硬化净浆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孔结构特征,并计算了水化程度(DoH)和火山灰反应程度(DoPR),以表征SFRC和HSTCC在滨海超深井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高强度、高韧性硬化净浆(HSTHP)相比较于高性能硬化净浆(HPHP),其早期的DoH和DoPR很低,而受深部高地温影响后DoH和DoPR上升极为明显,这有利于HSTCC的抗渗性和耐久性。SFRC的失效原因复杂,其可能主要是由于水化氯铝酸盐(Friedel盐)的结晶压力诱发的,而导致最终的强度退化。(4)采用29Si和27Al固体核磁共振(NMR),SEM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硬化净浆中C-(A)-S-H的分子结构特征,元素变化和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STHP受60℃和复合盐环境影响后C-(A)-S-H平均主链长达7.19,Ca/Si大幅降低及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凝胶含量上升,其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宏观性能进一步提升。通过综上试验,HSTCC纱岭金矿进风井标高-1,120m的马头门处得以应用。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保障深部地下工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7](2021)在《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并综述了2011-2020年间我国在岩石与矿物分析测试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元素含量分析、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岩矿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主流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研发等。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发出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岩矿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现代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需求和人类保护生存环境的责任共同对岩矿分析测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据此对未来岩矿分析测试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黄勇[8](2021)在《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罗甸软玉矿产在贫Mg的二叠系四大寨组二段灰岩与硅质岩地层中,其品质优良,接近于新疆和田玉。然而,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宝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对影响玉矿成矿的地质因素少有涉及,其成矿元素Mg的来源众说纷纭,矿床成因类型仍未确定,成矿机理还有待阐述。本论文对制约成矿的地层化学成分、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其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机理,为发现更多优质的罗甸玉矿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综合研究确定罗甸玉的成矿作用类型为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而不是以往的接触交代型。该接触-热液交代叠生矿床类型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为一种新的软玉矿床成因类型。其从四大寨组二段灰岩和硅质岩沉积开始,经历了基性岩床侵入作用和引发的接触热变质作用、岩床自身的自变质作用和对围岩发生的矽卡岩化作用和最后的花岗岩浆侵入导致的青磐岩化作用和气液交代变质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历时约200Ma。时间之长,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之复杂,极为罕见。2.综合研究系统厘定了罗甸玉矿区的矿体赋存围岩特征、鉴别出成矿过程发生的三期岩浆作用事件和两期变质作用事件的组成、性质、年龄和时代。岩体赋存的围岩为四大寨组二段沉积于中晚二叠世,主要岩性为贫Mg、Fe、Al等成分的高纯度灰岩和可含不等量的灰质成分但也贫Mg硅质岩。三期岩浆作用中的第一期发生在二叠纪晚期,年龄为260Ma~256Ma,与峨眉山大岩浆岩省的同类岩石同龄,先后由远程侵入的辉绿岩床、中性岩囊和酸性岩脉组成。基性岩浆成分为演化岩浆,呈幕式侵入和输送。中性岩囊为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后底劈到新就位的玄武质岩浆中的产物,酸性岩脉为最晚期结晶分异的残余岩浆贯入的结果。第二期和第三期中酸岩浆作用分别发生在160Ma~170Ma和86Ma~90Ma,前者总体富Na,后者富K。第一期变质作用于辉绿岩床侵位期间,幕式侵入的基性岩浆在围岩中持续发生接触热变质,在幕间则发生过矽卡岩化作用,在期后发生辉绿岩床岩石的自变质作用。第二期变质作用与第三期86Ma~90Ma的富K中酸性岩脉侵入有关,以青磐岩化作用开始,以热液交代变质作用至成矿而终结。3.综合分析确定辉绿岩床岩石是罗甸玉关键成矿元素Mg提供者,而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分解则是Mg的重要物源。在整个成矿过程中,辉绿岩床分3次向围岩提供Mg。第一期变质作用中,玄武质岩浆多幕侵位的幕间,岩浆一定程度的冷却产生热液在岩床与围岩之间发生单向交代的矽卡岩化作用,第一次使岩浆中的Mg向围岩迁移;而第二次Mg输送受岩床期后的自变质作用控制。第三次的Mg输送则与第二期变质作用中的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相关。第一次提供的Mg主要来自未固结的玄武质岩浆;第二、三次输送的Mg是通过单斜辉石分别分解为绿泥石和绿帘石,溶解出来的Mg2+提供。4.确定罗甸玉的成矿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而不是以往的海西晚期。成矿缘于~86Ma富K花岗岩脉的侵入作用,它首先导致先期自蚀变了的辉绿岩,包括岩囊、和164Ma~172Ma的中酸性脉岩还有该期先侵入的岩脉发生了青磐岩化气液变质作用。喜马拉雅早期叠加的热液交代作用成矿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基性岩床中的单斜辉石继续分解出Mg并带入富含碱金属K和Na离子的岩浆水和变质水、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并带入围岩中,浸蚀原来赋存Mg的矿物如透辉石使之溶解,释出Mg,生成富Mg的矿液;第二阶段是这些矿液在合适的物化条件下最终玉化成矿。因此,罗甸玉与新疆和田玉不同(它的形成是在所谓的“成岩阶段”发生了透闪石对透辉石的交代反应),是溶解透辉石形成富Mg或高Mg的矿液(矿液形成阶段),而最后的阶段为矿液转变为软玉石的玉矿化阶段。5.研究第一次提出将辉石分解出的Mg、Fe、Al等多组分热液纯化为高Mg热液的机制,即蚀变过程中高Fe2+/(Fe2++Mg)值的铁绿泥石和理论上不含Mg绿帘石的形成吸纳了大量的Fe,提高矿液中的Mg纯度,为生成优质的白玉和青白玉创造了物质前提。总之,本研究基于罗甸玉形成的研究提出的接触-热液交代叠生软玉矿床类型、岩浆幕式输送过程中以接触热变质为主的幕间矽卡岩化作用、基性岩浆与硅质灰岩之间的单向交代作用、热液交代成矿中的矿液形成阶段和玉化阶段划分、蚀变过程中铁绿泥石和绿帘石的形成可提高Mg纯热液的作用机制观点和首次确定罗甸玉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的结论,刷新了软玉石成矿作用机理的认识。
张六六[9](2021)在《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层段吸水特征、孔隙结构差异性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继四川盆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获得重大突破后,寒武系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将是我国南方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寒武系页岩气勘探在湖北宜昌、四川威远等地区多口钻井获得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是迄今为止对其页岩储层发育孔隙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认识仍然还很薄弱,制约着进一步的有效勘探开发。本论文选取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ZK003井的岩芯样品,通过开展岩石小柱体吸水实验、氦孔隙度测试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系统对比研究该钻井剖面在纵向上不同层段页岩储层吸水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XRD矿物组成和有机碳含量,进一步探讨和评价影响富有机质层段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主控因素和顶底板条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结合研究区内已报道的钻井现场水井沱组页岩解析含气量测试结果,初步预测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层段。具体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宜昌地区下寒武统不同层段页岩吸水特征存在显着的差异,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四分性,页岩吸水量、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参数与其矿物组成和TOC含量等均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底部第一层段和上覆第四层段TOC含量平均值均小于1.0%,平均吸水量分别为3.8mg/g岩石和5.4mg/g岩石,孔隙度平均为1.0%和1.5%;富有机质第二层段和第三层段页岩TOC含量平均分别为5.0%和3.4%,吸水量平均分别为14.9mg/g岩石和16.0mg/g岩石,孔隙度平均为3.2%和4.1%,且富有机质层段页岩吸水量与氦孔隙度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TOC含量较低的第三层段页岩吸水量、孔隙度要比TOC较高的第二层段略高,黏土矿物第三层段高于第二层段。(2)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孔径小,以微孔和介孔为主,页岩中发育的纳米级微孔和介孔对页岩气保存、孔隙网络连通性起重要作用。水井沱组贫有机质第一层段和第四层段均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富有机质二层段和三层段泥页岩平均比表面积分别为19.4m2/g和17.5m2/g,平均孔体积分别为17.3ul/g和18.1ul/g,主要发育孔径范围在<2nm和2~50nm的微孔和介孔;其中富有机质二层段和三层段页岩发育的微孔和介孔对整个孔隙的贡献大于85%,而宏孔的贡献只有10%左右,其中三层段页岩微孔对孔隙的贡献低于二层段,这可能和TOC含量有关。(3)TOC含量、石英、黏土矿物粒间孔和层间孔、钙质矿物的胶结作用是影响宜昌地区寒武系富有机质泥岩孔隙度、孔隙结构和岩石脆性的重要因素。富有机质三层段页岩黏土矿物含量比二层段明显高,而二层段的碳酸盐矿物含量比三层段高,其中第二层段和第三层段页岩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岩石饱和吸水量均与TOC含量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三层段页岩吸水量与石英含量无明显相关性,黏土矿物在第二层段与第三层段与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吸水量均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三层段正相关性更显着,碳酸盐矿物在这两层段与吸水量、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表现为很强的负相关性,但第三层段比第二层段这种负相关性更好,水井沱组石英、碳酸盐等脆性矿物含量使得了富有机质层段页岩储层的脆性指数大于68%,这表明TOC含量和矿物组成是影响水井沱组页岩孔隙发育和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矿物组成是影响二层段和三层段页岩孔隙差异主要因素之一。(4)水井沱组富有机质第三层段页岩顶部发育相对致密的泥灰岩和泥岩互层以及底部发育泥灰岩夹层对第三层段页岩储层页岩气保存起到很好的封隔作用;而第二层段页岩底板封闭性差,造成排烃效率高,使得该层段中有机质孔隙变小。其中三层段页岩平均吸水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比二层段页岩高0.4%、0.9%,其中总孔体积三层段比二层段高0.7ul/g,在二层段底部与一层段岩性分界处发现沥青的存在,表明二层段页岩向下沿着岩性界面发生排烃,这可能是导致第二层段和第三层段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因素之一。(5)鄂西宜昌地区水井沱组富有机质第三层段页岩是该地区页岩气勘探的优质储层。水井沱组第三层段页岩TOC含量平均为3.4%,具备良好的原始生气基础,有利的顶底板保存条件,无机孔隙和有机纳米孔共同构成水井沱组富有机质第三层段页岩有利的储集空间,该层段页岩脆性指数介于58.3~77.0%,平均为68.1%,显示较好的可压裂性。结合邻近研究区的宜地2井已报道含气性结果,三层段页岩解析气含量和总含气量平均分别为3.5 m3/t和5.5m3/t,初步认为鄂西宜昌地区水井沱组富有机质第三层段页岩是该地区页岩气勘探的优质储层。
赵梅善[10](2021)在《西藏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源区和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蛇绿岩是古代大洋板块构造侵位于大陆板块边缘的残余,是古板块缝合线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为研究古大洋板块海底扩张过程中的岩浆作用、大洋俯冲带构造作用和流体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它对于研究俯冲起始、恢复古板块的构造格局和构造拼合过程,以及认识板块拼合过程中的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博士学位论文对出露于藏南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蛇绿岩的地幔源区性质、地幔熔融过程和时限、洋底蛇纹石化和异剥钙榴岩化过程以及俯冲起始阶段的流体交代作用提供了新的制约,丰富了对蛇绿岩成因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对日喀则蛇绿岩中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的研究,为探究蛇绿岩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以及地幔源区的特征提供了重要信息。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的K2O、Na2O和MnO含量较低,Al2O3、CaO、MgO和SiO2的含量变化较大。同时,它们具有相对均一的稀土元素含量、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但总量总体上显着低于N-MORB,表明这些岩石来自于比通常洋中脊地幔更为亏损的地幔源区。同时,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都具有较高的εNd(t)值,其中辉长岩为7.3-8.5,异剥钙榴岩为6.5-8.5,表明其形成源区较为亏损。样品中的锆石根据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和第二类锆石具有相同的U-Pb年龄124.4±1.2 Ma,记录了这两类岩石的形成年龄。第一类锆石具有陡峭的重稀土配分模式,而第二类锆石具有相对平坦的重稀土配分特征。两组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辉长岩的εHf(t)值为0.07-20.6,异剥钙榴岩的εHf(t)值为10.8-25.0,指示源区Hf同位素组成异常不均一,既包括古老地壳物质,也包括εHf(t)值高的亏损地幔物质。这两组锆石的δ18O值较低,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分别为4.5-5.6‰和4.6-6.0‰,总体上都低于正常地幔锆石值,指示其结晶于低δ18O值的熔体。通过模拟计算表明,这些岩石的源区经历了地壳物质的交代作用,加入了 30%左右的高温热液蚀变洋壳。结合全岩微量元素和钕同位素以及锆石Hf-O同位素组成,揭示了日喀则蛇绿岩基性岩的地幔源区具有极其不均一性的特征,可能与其地幔源区在洋壳俯冲时有地壳物质加入有关。对日喀则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研究,为研究新生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中新特提斯洋闭合前的俯冲起始和弧前交代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方辉橄榄岩中高的尖晶石Cr#、全岩CaO和Al2O3含量以及稀土元素的强烈亏损,表明大洋扩张过程中地幔经历了高程度的部分熔融。根据矿物和全岩的主要元素组成估计熔融比例为约10-20%。部分样品中透闪石和白云石的出现和全岩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正异常,表明橄榄岩在俯冲带经历了流体交代作用。基于样品中碳酸盐矿物的有无,可以识别出两种类型的流体。一种是富水溶液,它的交代形成了透闪石,引起单斜辉石中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另一种是含碳酸盐流体,它交代橄榄岩,形成了白云石、透闪石和低镁数(Mg#=79-82)的次生橄榄石。交代作用同样导致了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中结构羟基含量和全岩δ18O值的升高。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流体交代作用是新特提斯洋中脊转化为海沟后不久,由新生的新特提斯洋板块在弧前深度的初始俯冲所引起的。在此过程中,下沉的洋中脊地壳在弧前深度加热脱水交代上覆新生地幔楔,使蛇绿岩原岩在岩石化学上亏损的方辉橄榄岩中叠加了富集水溶性不相容元素这一地球化学特征。因此,蛇绿岩中橄榄岩的弧前交代作用可以作为俯冲起始的地球化学指标。日喀则蛇绿岩是中生代俯冲起始的洋中脊-海沟转换产物,然后在新生代侵位于亚洲大陆南缘。日喀则蛇绿岩中有较多蛇纹岩出现。对日喀则蛇纹岩的研究表明,这些蛇纹岩是洋中脊橄榄岩在洋底扩张过程中受到海水蚀变发生蛇纹石化形成的,在俯冲起始阶段经历了大洋板片来源流体的交代作用。蛇纹岩中蛇纹石矿物以利蛇纹石为主,具有低的Na2O和CaO含量以及高的MgO和Si02含量,其中CaO、Lu、Sr与MgO呈显着负相关。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蛇纹岩具有“U”型的配分型式和轻稀土元素的弱富集特征,在蛛网图上表现为U和Sr的正异常。根据蛇纹石和磁铁矿的O同位素组成以及平衡条件下它们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获得蛇纹岩的形成温度在250-350℃。同时,蛇纹岩中代表性大离子亲石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比值总体上落在全球洋底蛇纹岩的范围,揭示这些蛇纹岩初始形成于洋中脊附近的洋底环境。大洋俯冲起始发生后,蛇纹岩又经历了弧前深度的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使蛇纹岩的轻稀土含量显着升高。总体上,蛇纹石化过程不改变稀土元素组成,但流体活动性元素会发生部分变化。因此,蛇纹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不仅可以制约蛇纹石化过程中的流体来源和元素迁移特征,还可以限定蛇纹石化的温度和环境,从而为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提供制约。
二、ROCKS & MINERALS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OCKS & MINERALS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气象 |
2.1.3 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岩相古地理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
2.3.2 地热异常构造 |
2.3.3 地温场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试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矿物岩石特征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微量元素特征 |
3.2.4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常量组份特征 |
3.3.2 微量组分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1 地质成因类型 |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试 |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
5.2.1 热矿水起源 |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
5.2.5 热储温度估算 |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
5.5.1 碳同位素 |
5.5.2 锶同位素 |
5.5.3 硫同位素 |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
6.1.1 热储层和盖层 |
6.1.2 构造 |
6.1.3 水源 |
6.1.4 热源 |
6.1.5 物质来源 |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1 流行病学调查 |
7.1.1 调查方法 |
7.1.2 调查结果 |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氧逸度 |
1.1.2 榴辉岩部分熔融 |
1.1.3 V的性质及其应用 |
1.1.4 V进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金红石的方式 |
1.1.5 Zr的性质及锆石在地质中的应用 |
1.1.6 造山带橄榄岩中的锆石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的研究现状 |
1.2.2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存在的问题 |
1.2.3 锆石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4 锆石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1.3.2 地幔矿物中锆石溶解度的测定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初始物制备 |
2.2 装样及封装过程 |
2.3 活塞圆筒装置 |
2.3.1 活塞圆筒工作原理 |
2.3.2 实验样品管选择及设计 |
2.3.3 活塞圆筒样品腔组装 |
2.3.4 活塞圆筒部件组装及实验过程 |
2.4 六面顶砧大压机 |
2.4.1 样品组装 |
2.4.2 大压机实验操作步骤 |
2.5 实验样品制靶 |
2.6 分析及测试方法 |
2.6.1 扫描电镜 |
2.6.2 电子探针分析 |
2.6.3 LA-ICP-MS元素分析 |
2.6.4 EPMA与 LA-ICP-MS分析结果对比 |
第3章 实验平衡判断依据 |
第4章 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钒分配 |
4.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配实验的结果 |
4.1.1 实验产物及矿物组成 |
4.1.2 熔体和样品管组成及氧逸度计算 |
4.1.3 V在榴辉岩各矿物相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4.2 讨论 |
4.2.1 V在榴辉岩矿物与熔体间的分配 |
4.2.2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迁移性 |
4.2.3 V分配系数的应用 |
4.3 结论 |
第5章 钒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影响因素 |
5.1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实验结果 |
5.1.1 实验产物 |
5.1.2 矿物及熔体组成 |
5.1.3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5.2 讨论 |
5.2.1 氧逸度和温度对V分配的影响 |
5.2.2 体系组成对V分配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6章 地幔橄榄岩中锆石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产物 |
6.2 产物组成及Zr在矿物中的溶解度 |
6.2.1 橄榄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2 斜方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3 单斜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4 石榴子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5 角闪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6 氧化物组成及Zr溶解度 |
6.2.7 熔体组成及Zr溶解度 |
6.3 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 |
6.4 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启示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TBM盘形滚刀磨损机理与破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TBM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盘形滚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盘形滚刀的分类及构成 |
1.3.2 盘形滚刀破岩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3 盘型滚刀刀圈磨损及寿命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4 盘形滚刀磨损测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测试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测试用材料 |
2.1.1 盘形滚刀刀圈材料的成分及基础性能 |
2.1.2 测试用岩石成分及基础性能 |
2.2 测试设备及方法 |
2.2.1 盘形滚刀刀圈材料高温压缩测试的设备及方法 |
2.2.2 盘形滚刀刀圈材料高温压痕测试的设备及方法 |
2.2.3 盘形滚刀刀圈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测试的设备及方法 |
2.2.4 盘形滚刀接近服役条件下破岩性能测试的设备及方法 |
2.2.5 显微观测分析设备 |
2.2.6 其他设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刀圈材料接近服役条件下力-热耦合性能研究 |
3.1 刀圈材料的高温压缩测试 |
3.1.1 力-位移曲线分析 |
3.1.2 测试后硬度分析 |
3.1.3 测试后金相组织分析 |
3.2 刀圈材料的高温压痕测试 |
3.2.1 测试参数及实施过程 |
3.2.2 测试结果分析 |
3.3 刀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测试 |
3.3.1 测试参数及实施过程 |
3.3.2 摩擦系数分析 |
3.3.3 磨损失重分析 |
3.3.4 磨损形貌分析 |
3.3.5 岩石磨痕分析 |
3.3.6 磨损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盘形滚刀-岩石匹配性研究 |
4.1 盘形滚刀-岩石匹配性测试参数及过程 |
4.1.1 参数设置 |
4.1.2 测试过程 |
4.2 盘形滚刀-岩石匹配性测试的载荷分析 |
4.2.1 平刃盘形滚刀-岩石匹配性测试的载荷分析 |
4.2.2 圆刃盘形滚刀-岩石匹配性测试的载荷分析 |
4.3 盘形滚刀的磨损行为分析 |
4.3.1 磨损失重分析 |
4.3.2 磨损形貌分析 |
4.4 岩石块体的破坏效果分析 |
4.4.1 岩石磨痕分析 |
4.4.2 岩石碎屑分析 |
4.5 滚刀-岩石相互作用关系及磨损机理分析 |
4.5.1 滚刀-岩石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4.5.2 匹配性测试中盘形滚刀的磨损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盘形滚刀接近服役条件下的破岩性能研究 |
5.1 盘形滚刀接近服役条件下的破岩测试方案及实施过程 |
5.2 水/泥水冷却介质作用下的破岩测试结果分析 |
5.2.1 测试载荷分析 |
5.2.2 盘形滚刀磨损失重分析 |
5.2.3 盘形滚刀磨损形貌分析 |
5.2.4 岩石破坏效果分析 |
5.3 水/泥水-洗衣粉冷却介质作用下的破岩测试结果分析 |
5.3.1 测试载荷分析 |
5.3.2 盘形滚刀磨损失重分析 |
5.3.3 盘形滚刀磨损形貌分析 |
5.3.4 岩石破坏效果分析 |
5.4 接近服役条件下滚刀-岩石相互作用关系及磨损机理分析 |
5.4.1 滚刀-岩石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5.4.2 盘形滚刀的磨损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磨粒磨损的TBM盘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研究 |
6.1 TBM盘形滚刀磨粒磨损计算模型 |
6.2 TBM盘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 |
6.2.1 TBM盘形滚刀破岩力学模型 |
6.2.2 TBM盘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 |
6.3 TBM盘形滚刀磨损预测模型的工程验证 |
6.3.1 广东东莞某隧道TBM盘形滚刀磨损数据验证 |
6.3.2 山东文登某隧道TBM盘形滚刀磨损数据验证 |
6.3.3 浙江台州某隧道TBM盘形滚刀磨损数据验证 |
6.3.4 新疆北部某隧道TBM盘形滚刀磨损数据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钙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长江中下游 |
1.2 埃达克岩 |
1.3 A型花岗岩 |
1.4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钙同位素 |
2.1 钙同位素地球化学 |
2.2 钙同位素研究发展历史 |
2.3 钙同位素研究现状 |
2.3.1 钙同位素分馏机理 |
2.3.2 硅酸岩地球的Ca同位素组成 |
2.3.3 其他端元储库的Ca同位素组成 |
2.3.4 岩浆过程中的Ca同位素分馏作用 |
2.3.5 钙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 |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处理与实验分析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
3.1.2 早中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 |
3.1.3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3.2 样品采集 |
3.3 样品制备 |
3.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5 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 |
3.6 钙同位素分析 |
3.6.1 实验室准备工作 |
3.6.2 样品溶解 |
3.6.3 化学分离 |
3.6.4 质谱测定 |
3.6.5 数据处理 |
第4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埃达克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4.1 样品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3.1 管店岩体的成因 |
4.3.2 斑岩矿化、板片熔融和氧逸度 |
4.4 小结 |
第5章 上地壳的Ca同位素组成和~(40)K衰变校正 |
5.1 上地壳的Ca同位素组成 |
5.2 K-Ca同位素体系 |
5.3 常用的~(40)K衰变校正方法 |
5.4 基于迭代计算的~(40)K衰变校正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Ca同位素研究 |
6.1 样品 |
6.2 结果 |
6.3 讨论 |
6.3.1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岩浆源区 |
6.3.2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中的Ca同位素变化 |
6.3.3 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的动力学机制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测井资料评价蚀变火山岩储层的润湿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结构与章节说明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岩石润湿性及实验测量方法 |
2.1 岩石润湿性及来源 |
2.1.1 岩石的润湿性 |
2.1.2 岩石润湿性的来源 |
2.2 岩石润湿性实验室测量方法 |
2.2.1 润湿性测定方法 |
2.2.2 岩石润湿性指数 |
第三章 蚀变火山岩润湿性测量与特征分析 |
3.1 火山岩润湿性测量 |
3.1.1 实验原理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2 实验样品与实验数据 |
3.2.1 火山岩岩样与人造岩样 |
3.2.2 火山岩岩样润湿性测量 |
3.2.3 人造岩样的润湿性测量 |
第四章 岩石润湿性影响因素 |
4.1 润湿性指数和饱和度指数n的关系 |
4.1.1 润湿性对孔隙流体微观分布的影响 |
4.1.2 润湿性对饱和度指数的影响 |
4.2 粘土矿物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
4.2.1 单粘土矿物对润湿性的影响 |
4.2.2 人造岩样单粘土矿物润湿性实验分析 |
4.3 影响润湿性的其他因素 |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蚀变指标与润湿性研究 |
5.1 研究区储层地质概况 |
5.2 火山岩储层蚀变及蚀变程度分析 |
5.2.1 火山岩蚀变机理 |
5.2.2 火山岩蚀变类型及产物 |
5.2.3 研究区蚀变类型及蚀变程度分析 |
5.3 利用蚀变因子判断研究区蚀变程度 |
5.3.1 蚀变因子I_A |
5.3.2 蚀变因子I_S |
5.3.3 研究区蚀变粘土含量的测井估计 |
5.4 蚀变火山岩润湿性特征分析 |
5.4.1 蚀变火山岩润湿性特征 |
5.4.2 蚀变产物对储层润湿性的影响 |
第六章 润湿性对岩电参数及核磁T2 谱的影响 |
6.1 粘土矿物对岩电参数的影响 |
6.2 粘土矿物对核磁T2 谱的影响 |
6.3 核磁共振T2 谱与岩石润湿性 |
6.4 考虑蚀变粘土与润湿性的饱和度方程 |
第七章 基于测井资料评价蚀变火山岩储层润湿性 |
7.1 蚀变火山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7.2 基于测井资料判断储层润湿性 |
7.2.1 常规测井资料判断储层润湿性 |
7.2.2 核磁测井资料判断储层润湿性 |
7.3 储层综合评价 |
7.3.1 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7.3.2 应用效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匹配深地属性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
1.2.2 深部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的破坏行为 |
1.2.3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物相变化特征以及劣化机理 |
1.2.4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微结构特征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深地高应力环境下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4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与强度等级间相关关系 |
2.4.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2.4.2 混凝土的弹性能量指数 |
2.4.3 混凝土的冲击能量指数 |
2.4.4 混凝土的动态破坏时间 |
2.4.5 混凝土的脆性指数 |
2.4.6 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表征方式 |
2.4.7 高强混凝土声发射特征 |
2.5 钢纤维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1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2 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6 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STCC)的设计 |
2.6.1 功能型混凝土材料设计思路 |
2.6.2 现阶段深部矿井混凝土的不适用性 |
2.6.3 新井壁材料的设计方法 |
2.6.4 HSTCC相关力学性能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机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井壁混凝土受荷载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3.1 单轴加卸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3.2 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演化 |
3.4 井壁混凝土在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4.1 动力荷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4.2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
3.4.3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应力和应变特征 |
3.4.4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能量与损伤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3 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变规律 |
4.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
4.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演变规律 |
4.4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含量演变规律 |
4.4.1 硬化净浆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 |
4.4.2 结合XRD-Rietveld分析硬化净浆中的主要晶体物相 |
4.4.3 结合TG分析硬化晶体中的主要非晶体物相 |
4.5 硬化净浆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4.5.1 结合SEM-EDS分析硬化净浆表面微观形貌 |
4.5.2 结合MIP分析硬化净浆的孔结构特征 |
4.6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6.1 化学滴定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方法 |
4.6.2 不同种类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C-(A)-S-H结构演化历程及其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硬化净浆中C-(A)-S-H结构特征 |
5.3.1 NMR测试及分析C-(A)-S-H结构方法 |
5.3.2 干拌胶凝材料(原材料)中主要物相的结构特征 |
5.3.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含Si物相结构特征 |
5.3.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的含Al物相结构特征 |
5.4 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
5.4.1 SEM协同EDS的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的试验方法 |
5.4.2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单种类化学元素分布特性 |
5.4.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复合化学图像 |
5.4.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C-(A)-S-H凝胶的Ca/Si变化特征 |
5.5 硬化净浆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5.1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
5.5.2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
5.5.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能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量元素分析 |
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 |
1.3 其他仪器方法 |
2 微量元素分析 |
2.1 全岩样品溶液ICP-MS/ICP-AES分析 |
2.2 矿物样品电子探针分析 |
2.3 矿物及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2.4 传统的样品制备和前处理方法与LA-ICP-MS的结合 |
2.5 矿物微区面扫描技术 |
3 放射成因同位素分析 |
3.1 U-Th-Pb同位素 |
3.2 Rb-Sr同位素 |
3.3 Sm-Nd同位素 |
3.4 Lu-Hf同位素 |
3.5 Re-Os同位素 |
4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1.1 质谱仪稳定性 |
4.1.2 化学提纯流程 |
4.1.3 质谱测量 |
4.2 近期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进展 |
5 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 |
6 岩矿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 |
6.1 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研发 |
6.2 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同位素组成定值 |
7 岩矿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研发 |
7.1 光谱仪器 |
7.1.1 原子吸收光谱(AAS)仪器 |
7.1.2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
7.1.3 原子荧光仪器 |
7.2 质谱仪器 |
7.2.1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器 |
7.2.2 二次离子质谱(SIMS)仪器 |
8 展望 |
(8)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软玉矿床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全球主要软玉矿床成因与存在问题 |
1.2.2 罗甸玉矿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和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概况、工作量和选题的创新性和特色及主要研究成果 |
1.5.1 论文概况 |
1.5.2 与本研究有关的工作量 |
1.5.3 创新点与特色 |
1.5.4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和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系统特征 |
2.2.2 岩浆作用 |
2.2.3 变质作用 |
2.2.4 构造事件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赋矿地层特征 |
3.2 含矿带及矿体特征 |
3.2.1 含矿带特征 |
3.2.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组分 |
3.3.3 结构构造 |
3.3.4 物理光学特征 |
第四章 矿床围岩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剖面特征 |
4.1.1 罗暮四大寨组剖面(KPM07) |
4.1.2 罗悃上饶四大寨组剖面(LD16) |
4.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4 讨论 |
4.4.1 四大寨组地层化学成分特点 |
4.4.2 四大寨组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盆地环境条件及其水化学成分 |
4.4.3 四大寨组与区域上的栖霞组、茅口组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
5.1 基性岩体的产状和岩相分带 |
5.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5.3 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 |
5.3.1 锆石特征 |
5.3.2 年龄分析结果 |
5.3.3 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5.4 辉石矿物化学特征 |
5.5 岩石地球化学 |
5.5.1 主量元素 |
5.5.2 微量与稀土元素 |
5.5.3 构造环境 |
5.6 讨论 |
5.6.1 多幕岩浆侵位 |
5.6.2 基性岩床的就位深度 |
5.6.3 岩浆分异作用 |
5.6.4 罗甸高Ti与低Ti辉绿岩的成因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中酸性侵入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
6.1 岩体产状 |
6.1.1 中性岩囊 |
6.1.2 中酸性岩脉 |
6.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6.2.1 岩囊中性岩 |
6.2.2 岩脉中性岩 |
6.2.3 岩脉酸性岩 |
6.3 锆石年代学 |
6.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
6.3.2 分析结果 |
6.4 岩石地球化学 |
6.4.1 主量元素 |
6.4.2 微量元素 |
6.5 讨论 |
6.5.1 罗甸中性岩浆岩的年龄和岩浆作用期次 |
6.5.2 中性岩囊和中酸性脉岩的成因 |
6.6 小结 |
第七章 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气液变质作用 |
7.1 接触热变质作用 |
7.1.1 接触变质带特征 |
7.1.2 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7.1.3 特征变质矿物结构关系 |
7.1.4 特征变质矿物的EDS谱图 |
7.1.5 岩石化学特征 |
7.2 侵入岩的气液变质作用 |
7.2.1 气液变质岩的产状 |
7.2.2 岩石类型和岩相学特征 |
7.2.3 变质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
7.2.4 岩石化学特征 |
7.3 气液变质岩锆石测年 |
7.3.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 |
7.3.2 分析结果 |
7.4 讨论 |
7.4.1 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鉴别 |
7.4.2 单向对流矽卡岩化作用 |
7.4.3 接触递增变质带特征和温度条件估计 |
7.4.4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引起的成分改变 |
7.4.5 绿泥石化和青磐岩化作用年龄 |
7.5 小结 |
第八章 罗甸玉同位素测定和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8.1 锆石定年 |
8.2 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8.2.1 氢氧同位素 |
8.2.2 硅同位素 |
8.3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8.3.1 流体包里体显微岩相学特征 |
8.3.2 流体包里体温度和盐度 |
8.3.3 流体包裹体密度 |
8.3.4 成矿深度 |
8.4 罗甸玉的成矿年龄 |
8.5 小结 |
第九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机理 |
9.1 罗甸玉的成矿物质来源 |
9.1.1 钙和硅的来源 |
9.1.2 镁的来源 |
9.2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类型 |
9.3 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
9.3.1 成矿机理 |
9.3.2 成矿模式 |
9.4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Ⅰ 实验分析方法 |
1 锆石LA-ICP-MS原位U-Pb定年 |
2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 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5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及流体成分 |
6 氢氧同位素分析 |
7 硅同位素分析 |
附件Ⅱ本文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 |
附第4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5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6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7 章测试分析数据 |
附第8 章测试分析数据 |
(9)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层段吸水特征、孔隙结构差异性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页岩孔隙特征的研究现状 |
1.2.2 页岩孔隙表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沉积演化特征 |
2.2 研究井特征 |
第三章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 岩石小柱体吸水实验 |
3.2 氦孔隙度测试 |
3.3 低温N_2吸附测试 |
3.4 总有机碳测试 |
3.5 矿物成分测试 |
第四章 页岩层段有机地球化学及矿物组成特征 |
4.1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 页岩矿物组成及脆性特征 |
4.2.1 页岩矿物组成特征 |
4.2.2 页岩脆性特征 |
4.3 页岩层段的划分 |
第五章 水井沱组页岩层段吸水特征 |
5.1 页岩层段吸水特征 |
5.1.1 页岩层段吸水曲线特征 |
5.1.2 页岩层段吸水特征对比 |
5.2 水在页岩中赋存状态 |
第六章 水井沱组页岩孔隙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6.1 低温氮气吸附与孔径分布特征 |
6.1.1 吸附、解吸等温线 |
6.1.2 页岩孔径分布 |
6.1.3 页岩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
6.2 影响页岩储层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
6.2.1 有机质对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影响 |
6.2.2 无机矿物对页岩孔隙发育的影响 |
6.3 三种页岩孔隙测定方法对比 |
第七章 页岩层段孔隙特征差异性对储层评价的意义 |
7.1 吸水特征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 |
7.2 孔隙结构差异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 |
7.3 保存条件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 |
7.4 孔隙结构差异对页岩气勘探的指示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西藏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源区和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蛇绿岩的定义和分类 |
1.1.2 蛇绿岩的侵位机制 |
1.1.3 蛇绿岩套记录的流体活动 |
1.1.4 锆石学和蛇绿岩形成的时限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雅鲁藏布蛇绿岩 |
2.1.1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地质概况和岩石特征 |
2.1.2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2.1.3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构造背景 |
2.2 日喀则蛇绿岩 |
2.2.1 日喀则蛇绿岩地质概况 |
2.2.2 路曲蛇绿岩 |
第3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和单矿物氢氧同位素分析 |
3.3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4 矿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3.5 矿物结构羟基含量分析 |
3.6 矿物背散射(BSE)照相和薄片微区XRF面扫分析 |
3.7 锆石内部结构分析和矿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3.8 锆石SIMS原位氧同位素分析 |
3.9 锆石SIMS U-Pb定年 |
3.10 锆石激光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11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记录的地幔源区特征 |
4.1 引言 |
4.2 样品描述 |
4.3 结果描述 |
4.3.1 全岩地球化学 |
4.3.2 全岩Sr-Nd同位素 |
4.3.3 锆石学 |
4.4 讨论 |
4.4.1 日喀则蛇绿岩的形成时间 |
4.4.2 蚀变和异剥钙榴岩化过程中的元素迁移 |
4.4.3 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的源区性质 |
4.4.4 地质意义和启示 |
4.5 小结 |
第5章 藏南日喀则蛇绿岩中橄榄岩对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阶段弧前交代的记录 |
5.1 引言 |
5.2 样品描述 |
5.3 结果描述 |
5.3.1 全岩地球化学 |
5.3.2 矿物地球化学 |
5.4 讨论 |
5.4.1 方辉橄榄岩记录的熔体提取过程 |
5.4.2 富水溶液对方辉橄榄岩的交代 |
5.4.3 含碳酸盐流体对方辉橄榄岩的交代 |
5.4.4 方辉橄榄岩在俯冲开始起始阶段的弧前交代作用 |
5.5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成因的启示 |
5.6 小结 |
第6章 日喀则蛇绿岩形成过程的蛇纹岩记录 |
6.1 引言 |
6.2 样品描述 |
6.3 结果描述 |
6.3.1 全岩地球化学 |
6.3.2 全岩和单矿物H-O同位素 |
6.4 讨论 |
6.4.1 蛇纹石化发生的构造环境 |
6.4.2 蛇纹石化过程中的流体来源和元素迁移 |
6.4.3 地质意义启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四、ROCKS & MINERALS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2]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 阮梦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TBM盘形滚刀磨损机理与破岩特性研究[D]. 田济语. 吉林大学, 2021
- [4]长江中下游早白垩世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和钙同位素研究[D]. 罗泽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基于测井资料评价蚀变火山岩储层的润湿性[D]. 闫顶点. 吉林大学, 2021(01)
- [6]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D]. 周昱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7]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J].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 [8]贵州罗甸玉矿床成因研究[D]. 黄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9]宜昌地区寒武系页岩层段吸水特征、孔隙结构差异性对页岩储层评价的意义[D]. 张六六. 兰州大学, 2021(09)
- [10]西藏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源区和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研究[D]. 赵梅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