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晋子振,秦翔,孙维君,陈记祖,张晓鹏,刘宇硕,李延召[1](2019)在《祁连山西段冰川区与非冰川区气温梯度年内变化特征》文中指出为研究冰川区与非冰川区不同下垫面对气温梯度的影响。本文利用祁连山老虎沟流域4 180 m, 4 550 m和5 040 m处的三个气象站及肃南、肃北、托勒、玉门、酒泉、瓜州、敦煌等七个国家气象站2011-2013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祁连山西段冰川区与非冰川区年内气温梯度特征,并结合相应时段的降水资料以及其他气象因素对其变化特征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非冰川区,气温梯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大,且有明显的月际波动特征,年内梯度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气温梯度为0.50℃·(100m)-1;(2)在冰川区,气温梯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夏季最小,冬季最大,年气温梯度为0.61℃·(100m)-1,日内变化特征为白天气温梯度变化幅度大但值较小,夜间变化幅度小,稳定在0.83℃·(100m)-1左右,日内平均气温梯度为0.49℃·(100m)-1;(3)冰川区与非冰川区年内温度梯度与降水梯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降水对气温梯度变化有一定的影响。(4)由于非冰川区与冰川区下垫面不同,气温梯度呈相反的年内变化趋势,在由非冰川区气温推算冰面气温时必须考虑温跃值影响,老虎沟12号冰川年平均温跃值为1.30℃。
崔祥斌[2](2010)在《基于冰雷达的南极冰盖冰厚和冰下地形探测及其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缘冰体,其物质收支和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有重要的影响。冰雷达(Ice radar),又称无线电回波探测(Radio-echosounding,RES)或探冰雷达(Ice-penetrating radar),主要用于极地冰盖冰厚、内部结构和冰下地貌调查,是冰川学家调查南极冰盖冰下特征的主要方法。这些参数是计算冰盖体积和物质平衡、重建过去冰雪积累和消融率以及冰盖动力和沉积过程的基础。现在,冰雷达测量覆盖了南极绝大部分区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南极冰盖和全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本文首先重点评述了冰雷达在探测研究南极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内部反射层、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冰床粗糙度以及冰晶组构等主要领域的进展,并且对未来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给出了我国的现状。冰雷达的性能,如探测深度、分辨率和精度等,直接决定了观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冰盖的物质平衡和稳定性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被引入极地冰盖调查和研究以来,冰雷达性能、探测方法和研究内容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发展,成为冰盖研究不可获取的手段。本文分三个时间段(1960s~1980s,1980s~2000年和2000年之后)综述了冰雷达的发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Dome A(冰穹A)位于东南极冰盖中央,是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盖演化模式显示,Dome A区域很可能保存了过去超过百万年的地球古气候和古环境记录,被认为是深冰芯钻孔的理想位置。冰厚和冰下地形是模式评估冰芯年代尺度和深冰芯钻孔选址的重要依据。中国第21次和24次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 21,2004/05;CHINARE 24,2007/08)期间,车载冰雷达系统被用于Dome A区域中心30km×30km范围内冰盖的三维调查,成功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冰厚和冰下地形数据,得出140.5m×140.5m网格分辨率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DEM。调查结果显示,Dome A中心方形区域内的冰厚平均值为2233m,冰厚最小值1618m,昆仑站位置冰厚最大,为3139m;冰下地形起伏相对剧烈,海拔范围949-2445m,呈现典型、清晰的山地冰川作用地貌格局,很可能反映了南极冰盖的早期演化。依据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特征,认为昆仑站位置适合开展首支分辨率高、年代久远深冰芯的钻探。不过,冰盖内部层序结构和冰底消融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南极冰盖的形成始于~3400万年前,当时的地球气候出现显着而快速的变化。冰盖和气候模式研究的结果显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不到工业化前280ppm的3倍),以及南极绕极流的形成,导致了地球的大幅度降温,并出现与地球轨道变化相关的冰川作用。基于现有的南极冰盖冰下地形,数值模拟得出的南极冰盖发源地在南极的山脉区域,包括位于东南极冰盖中央Dome A区域的Gamburtsev山脉。尽管如此,由于缺少对Gamburtsev山脉现在地形特征的了解,使得现在关于南极大陆型冰盖的早期冰川作和后续发展仍然很不确定。根据我们通过冰雷达获得的Dome A区域的冰下地形,冰下地貌呈现了经典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形特征,发育有经过山地冰川剥蚀的早期河流谷底,而这样的地形特征的形成需要平均约3℃的夏季表明温度。Dome A区域的冰下地形很可能形成于南极冰盖冰川作用的初期。根据南极的气候历史(来自深海沉积记录),认为Gamburtsev山脉的形成可能早于3400万年前,并且该区域是南极冰盖起源的核心区域。此外,1400万年以来,Dome A区域的冰下地形很可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东南极冰盖中山站至Dome A断面是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核心断面之一,途经过伊丽莎白公主地,沿Lambert冰川东侧上游至Dome A下覆的Gamburtsev冰下山脉区域。东南极冰盖中山站至Dome A断面的冰厚和冰下地形源于CHINARE 24期间的车载冰雷达探测,测线总长1170km,其中在82%的测线上成功探测到冰岩界面,实测数据的水平分辨率<5.6m。测量结果显示:断面上的平均冰厚为2037m,730km处冰厚最大,冰盖边缘位置冰厚最小(891m),内陆1020km位置冰厚略大于冰厚最小值,为1078m;冰下地形平均海拔728m,远高于东南极冰下地形高程平均值,其中1034km处海拔最高,达到2650m,765km处海拔最低。内陆深处900-1170km范围内冰下地形海拔较高,与该段位于Gamburtsev冰下山脉区域有关。除900km位置冰下地形的剧烈升高在冰面造成明显的地形抬升外,总体上,冰下地形对冰面地形的影响不大。在冰雷达探测到冰岩界面的部分,小尺度的冰厚和冰下地形变化相对密集且剧烈,表明沿断面的冰床粗糙度较大,认为是冰流运动、冰下环境和冰下地质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冰雷达未能探测冰岩界面的部分,冰厚明显较大。此外,由于该段冰流运动较强,增加了冰盖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冰雷达信号在冰体内传播的衰减严重。
王帮兵[3](2007)在《基于双频极化雷达技术的东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南极冰盖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状态和变化趋势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温盐环流变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理解冰流机制和动力过程对于解释冰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非常重要。双频极化雷达技术提供了一种间接推测冰介质物性的技术手段。本文基于双频极化雷达技术的现状和需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从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横向各向异性介质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FDTD)公式,并使用前人试验测得的冰介质介电参数制作模型,验证了前人关于冰内雷达反射层性质的推断。其次,总结双频极化雷达技术的资料处理方法,针对目前缺乏相应处理软件的现状以及中国21次南极考察冰雷达数据处理的需求,笔者开发出一套处理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并改善了处理效果。最后,应用这套软件处理中国21次南极考察冰雷达数据,分析和解释处理结果,取得了一些列重要成果。其中包括:在Dome A顶部发现超过冰厚3000m的深谷,为中国深冰芯计划确定了目标靶区。获得了Dome A——中山站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数据。根据双频极化雷达资料推断解释Dome A——中山站之间冰盖内部冰晶组构特性等。
张小伟,康建成,周尚哲[4](2003)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冰芯研究——冰雪层定年、微粒记录及离子迁移》文中指出在分析南极乔治王岛冰帽大冰穹顶部降水和成冰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冰芯上部层物理特征参数确定的5个年层及其附近气象站相应的降水记录,结合多年降水资料将大冰穹45m冰芯划分为15个年层.应用此年层剖面,证实了微粒含量的两个异常峰值分别对应于1987年Deception岛和1980年的SealNunataks两次火山喷发.乔治王岛冰帽属于温性冰帽,大、小冰穹冰芯阴阳离子受沉积后融水渗浸淋溶作用的影响.对冰芯阴阳离子的淋溶次序分析显示,大冰穹为SO2-4>Mg2+>Ca2+>K+>Cl->Na+>NO-3>Br-,而小冰穹为Mg2+>Ca2+>SO2-4>K+>Cl->Br->Na+.
温家洪,康建成[5](2001)在《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柯林斯冰帽具有显着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据笔者实测资料 ,该冰帽冬季和夏季温度垂直递减率相当 ,为 0 .6 5℃ 1 0 0m ,冰区与无冰区间的温跃值约为 0 .3℃。年、日较差小 ,夏季气温较低 ,平衡线上夏季 (1 2月— 2月 )的平均温度为 0℃。同时 ,云雾多 ,湿度大 ,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小 ,形成了有利于冰川发育的热量条件。同时频繁的极地气旋活动给冰帽区带来了以固态降水为主的较丰沛的降水 ,成为有利于冰川发育的物质条件。夏季温度较低和年降水较丰沛是该冰帽发育有利的水热条件。
程国栋[6](1998)在《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40年来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及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冰冻圈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以及在气候转暖条件下开展干旱与寒区水资源和寒区工程及减灾防灾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加快发展地理信息科学的必要性
张斐华,刘嘉麒[7](1996)在《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SDT)中火山物质成分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柯林斯冰帽小冰穹冰芯中物质成分的研究,发现冰芯中有九层火山灰沉积。它们由玻屑(橙玄玻璃)、岩屑(黑色)和晶屑(长石、辉石、橄榄石和微量的钛铁氧化物)组成。长石为钠钙系列的中长石到拉长石。橄榄石为镁质的贵橄榄石。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火山灰为玄武质成分,其SiO2含量在50wt%左右,Na2O大于K2O,并具有轻稀土元素轻微的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正异常的特征。这些火山灰的存在,证实了近百年来南极地区的企鹅岛和欺骗岛的火山喷发活动。
谢自楚,温家洪,韩建康[8](1994)在《柯林斯冰帽小冰穹物质平衡多年变化的推算》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991-1992年物质平衡观测结果及附近的马尔什基地弗雷气象中心的夏季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多年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有关物质平衡线处的当量物质平衡等概念推算出柯林斯冰帽小冰穹1971-1992年物质平衡的多年变化。结果表明,80年代中期以前,冰川以负平衡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由于降水增加有利于冰川的发育,以正平衡为主。20余年来冰川处于稳定状态。
韩建康,康建成,温家洪,尤贝拉斯,F.罗德里格斯[9](1994)在《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层位和密度变化的一般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柯林斯冰帽两支冰芯层位记录证实了该冰帽主冰穹顶部(海拔约700m)属暖渗浸带,小冰穹顶部(海拔约250m)属渗浸带。雪、冰的层位分布和密度变化包含了一定的测年信息。主冰穹顶冰芯密度-深度曲线在表层呈现韵律性变化,与层位记录中的融化冻结现象相对应,据此粗略划分年层,断定当地年积累雪层厚度为3-3.5m,折合水当量1650-1925kg/m2a,年平均积累速率约为2.0m/a(冰当量)。主冰穹顶成冰深度为38-39m,此深度以上密度自上而下缓慢增加,但以下由于含水层的出现,密度迅速升高,在5-6m区间达到900kg/m3。小冰穹冰芯除表层外,密度基本在800-900kg/m3之间,冰芯中雪冰互层,存在污化面,40m以下发现很厚的火山灰沉积物。小冰穹平均年积累率约为0.7m/a(冰当量),成冰深度7-8m,成冰年限为10年左右
温家洪,谢自楚,韩建康,康建成,朱国才,井晓平,高新生[10](1994)在《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小冰穹物质平衡特征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柯林斯冰帽小冰穹属于冷季补给型冰川。该冰穹高差不大,但末端比顶部的消融期长两个月;暖季消融随高度上升迅速递减。冷季积累随高度的变化显着。SDS断面1991/1992年度物质平衡差额为163mm,零平衡线海拔高度为140m,比动力平衡线低20m。其物质平衡特征表现为物质平衡梯度较大,而物质平衡水平较低,稳定性系数较小,反映了亚极地海洋性气候下冰川物质平衡的特有性质
二、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西段冰川区与非冰川区气温梯度年内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选取 |
2.2 方法介绍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非冰川区年内气温梯度变化 |
3.1.1 非冰川区各气象站气温降水分布 |
3.1.2 空间变化 |
3.1.3 季节变化 |
3.2 冰川区气温梯度变化 |
3.2.1 季节变化 |
3.2.2 日内变化 |
3.3 非冰川区过渡至冰川区的温跃值变化特征 4 讨论 5 结论 |
(2)基于冰雷达的南极冰盖冰厚和冰下地形探测及其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展现状 |
1.3 主要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性结果 |
2 冰雷达原理及其技术发展 |
2.1 电磁波理论 |
2.2 冰盖冰体特征 |
2.3 冰盖冰体电磁特性 |
2.4 冰雷达性能指标 |
2.5 冰雷达技术发展 |
3 Dome A区域冰厚和冰下地形探测及其冰盖演化意义 |
3.1 研究区域和意义 |
3.2 现场观测 |
3.3 数据处理 |
3.4 Dome A区域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特征 |
3.5 Dome A区域深冰芯钻孔位置分析 |
3.6 南极冰盖演化 |
3.7 结论 |
4 中山站至Dome A断面冰厚和冰下地形及其冰川学意义 |
4.1 研究区域和意义 |
4.2 现场观测 |
4.3 数据处理 |
4.4 冰厚分布和冰下地形特征 |
4.5 结论和讨论 |
5 总结 |
5.1 Dome A区域冰厚和冰下地形 |
5.2 Dome A深冰芯位置选择 |
5.3 南极冰盖的起源和演化 |
5.4 中山站至Dome A断面冰厚和冰下地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双频极化雷达技术的东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极概况 |
1.2 南极冰盖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2.1 南极冰盖的研究意义 |
1.2.2 南极冰盖考察历史 |
1.2.3 冰雷达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应用双频极化雷达研究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的可行性 |
1.4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章节介绍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双频极化雷达基本理论 |
2.1 冰盖冰的物理特性 |
2.1.1 冰盖冰的密度及冰晶组构 |
2.1.2 冰盖冰的电磁特性 |
2.2 双频极化雷达技术方法原理 |
2.2.1 双频雷达探测技术 |
2.2.2 多极化测量技术 |
2.2.3 接收功率分析 |
2.3 雷达系统 |
2.4 研究工作布置 |
2.4.1 双频极化剖面测量 |
2.4.2 多极化点测 |
2.4.3 Dome A顶部三维雷达探测 |
第三章 电磁波理论和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
3.1 电磁波理论 |
3.2 时间域有限差分电磁波数值模拟(FDTD) |
3.2.1 FDTD原理和Yee元胞 |
3.2.2 吸收边界条件 |
3.3 各向异性介质的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
3.3.1 测量坐标系与介电常数张量坐标系重合 |
3.3.2 测量坐标系与介电常数张量坐标系不重合的情形 |
3.3.3 对非Yee元胞节点的空间插值处理 |
第四章 冰介质对雷达波响应特征模拟成果分析 |
4.1 模型参数设置 |
4.1.1 FDTD激励源的选择 |
4.1.2 模型设置目标 |
4.1.3 其它参数 |
4.2 电导率变化的模拟结果 |
4.2.1 模型参数设置 |
4.2.2 试验结果 |
4.3 各向异性冰对极化面旋转响应特征分析 |
4.3.1 模型参数设置 |
4.3.2 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介质模拟结果比较 |
4.3.3 各向异性介质在天线旋转状态下的输出结果分析 |
4.3.4 实际冰盖中各向异性冰在天线旋转状态下的输出结果分析 |
4.4 不同排列方向天线特性正演模拟 |
4.4.1 天线方向设置及输出设置 |
4.4.2 模拟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
5.1 冰雷达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格式 |
5.2 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
5.2.1 预处理 |
5.2.2 功率补偿 |
5.2.3 求差 |
5.2.4 显示 |
5.2.5 其它处理技术 |
5.3 冰雷达数据处理显示软件的开发 |
5.3.1 数据格式 |
5.3.2 处理模块 |
第六章 成果分析 |
6.1 DOME A 三维雷达探测成果分析 |
6.1.1 背景和目标 |
6.1.2 探测结果分析 |
6.2 多极化点测探测成果分析 |
6.3 中山站——DOME A雷达剖面成果分析 |
6.3.1 冰盖厚度及冰下地形 |
6.3.2 大尺度冰盖内部结构特征分析 |
6.3.3 局部冰盖内部结构特征分析 |
6.3.4 小尺度特征分析 |
6.3.5 一种新的评价冰内层各向异性的方法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4)西南极乔治王岛冰芯研究——冰雪层定年、微粒记录及离子迁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冰芯定年 |
3 微粒分布火山 |
4 雪层中离子淋溶及迁移次序 |
5 结论 |
(1) 通过由物理特征得到的大冰穹顶冰芯前5 |
(2) 乔治王岛冰帽冰雪层温度较高, 冰芯各离子受淋溶作用的影响较大. |
(5)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天气背景 |
3 温度 |
3.1 温度垂直递减率和温跃值 |
3.2 气温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3.3 垂直递减率随天气系统的变化 |
4 降水 |
5 其他天气气候条件 |
5.1 相对湿度 |
5.2 蒸发 |
5.3 能见度 |
5.4 云量 |
6 讨论 |
7 结论 |
(6)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冰川学研究进展 |
1.1 冰雪资源和环境 |
1.2 南极冰川学 |
1.3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
2 冻土学研究进展 |
2.1 冻土环境 |
2.2 冻土力学 |
2.3 土冻融过程研究 |
3 寒区和干旱区水文研究进展 |
3.1 寒区水文 |
3.2 干旱区水文 |
3.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 |
4 寒区工程与减灾、防灾研究进展 |
4.1 寒区工程 |
4.1.1 道路工程 |
4.1.2 水利工程 |
4.1.3 工业和民用建筑 |
4.1.4采矿工程 |
4.1.5 工程模型试验 |
4.2 冰川灾害 |
4.2.1 冰川进退变化预测 |
4.2.2 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 |
4.2.3 冰碛阻塞湖溃决洪水 |
4.3 雪害 |
4.3.1 风吹雪 |
4.3.2 雪崩 |
4.3.3 牧区雪灾 |
4.4 泥石流 |
4.4.1 “两宝”铁路泥石流研究 |
4.4.2 泥石流沉积特征研究 |
4.4.3 区域泥石流研究 |
4.4.4 泥石流防治研究 |
5 寒区地理信息研究 |
5.1 雪冰遥感的基础研究 |
5.2 积雪监测与融雪径流的研究 |
5.3 雪灾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 |
5.4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
5.5 雪冰遥感综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
6 展望 |
四、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西段冰川区与非冰川区气温梯度年内变化特征[J]. 晋子振,秦翔,孙维君,陈记祖,张晓鹏,刘宇硕,李延召. 冰川冻土, 2019
- [2]基于冰雷达的南极冰盖冰厚和冰下地形探测及其演化研究[D]. 崔祥斌. 浙江大学, 2010(08)
- [3]基于双频极化雷达技术的东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特性研究[D]. 王帮兵. 吉林大学, 2007(03)
- [4]西南极乔治王岛冰芯研究——冰雪层定年、微粒记录及离子迁移[J]. 张小伟,康建成,周尚哲. 冰川冻土, 2003(05)
- [5]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J]. 温家洪,康建成. 极地研究, 2001(04)
- [6]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研究40年进展和展望[J]. 程国栋. 冰川冻土, 1998(03)
- [7]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SDT)中火山物质成分特征[J]. 张斐华,刘嘉麒. 岩石学报, 1996(03)
- [8]柯林斯冰帽小冰穹物质平衡多年变化的推算[J]. 谢自楚,温家洪,韩建康. 南极研究, 1994(02)
- [9]南极洲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层位和密度变化的一般特征[J]. 韩建康,康建成,温家洪,尤贝拉斯,F.罗德里格斯. 南极研究, 1994(01)
- [10]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小冰穹物质平衡特征的初步分析[J]. 温家洪,谢自楚,韩建康,康建成,朱国才,井晓平,高新生. 南极研究,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