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推进贸易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辉[1](2020)在《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绩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公司并购己经成为市场上的重要活动,公司并购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愈发关键,处于不同行业的公司都会选择通过并购来进行公司资源的配置优化,获得公司的长久发展,而主板公司往往会选择通过并购活动来实现。近年来,新三板市场快速发展,逐步扩容至全国,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三板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制度日趋完善,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的新三板挂牌公司。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主板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主板公司以期通过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实现扩大规模、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公司创新力、发挥协同效应、完善自身产业链或实施战略转型等目的,那么,并购是否达到其目的,并购后的绩效到底如何,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并购及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具体包括并购的概念、并购方式及动因,并购绩效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然后,本文选取众业达并购工控网为本案例的研究对象,在介绍并购各方、并购动因和并购过程的基础之上,从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及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综合财务绩效分析试图得出并购财务绩效评价;从战略升级、内部流程、产品结构、销售渠道、研发能力、人员结构及客户覆盖面的变化方面试图得出并购非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发现,众业达收购工控网后,基本上完成了并购初衷,摆脱了发展瓶颈,通过资源合理整合,实现了战略转型,加快了发展进程,发挥了协同效应,所以从这个角度上,众业达对工控网的收购是成功的。总体绩效是增加的,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并购案例。最后得出案例启示及建议。对众业达并购绩效进行总结,并对主板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在并购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众业达的并购将提供给其他的传统企业一些有益的参考。
周勍[2](2020)在《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中国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已达1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38.3%,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30%,远超过同期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境电商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更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为鼓励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相继出台了大量支持和监管政策。除了国务院出台的宏观指导政策外,国务院各部门在税收、通关监管、商品检验检疫、收付汇、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切实推动了传统外贸和生产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有效帮助了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利于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2013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也受政策影响遭遇了急刹车。另外,在杭州等地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后,跨境电商的试点范围已经遍布全国。这些试点运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试点政策在跨境电商整体运行体系中作用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立、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地比较分析,总结政策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本文共分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在研究阶段上,又分为初步研究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为关于政策评估工作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开展的研究、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研究,并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是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跨境电商的基础概念、模式及特点,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包括积极作用以及对传统贸易的影响,列举和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章还重点介绍了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的范畴和各主要政策类型。最后,还列举了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包括普惠贸易理论、部分法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平台理论等。第三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初步分析。研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导向和要求,重点分析了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以及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包括各类试点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外贸综合服务政策等。本章还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作了分析,并对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作了介绍,包括国外跨境电商体系基本情况和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具体影响等。第四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包括传导机理和要素分析,以及样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本章还以国务院、国务院部门和地方综合试验区三个维度,分别选取2013年-2019年16份国务院文件、2009年-2019年45份部门文件和2010年-2019年21份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跨境电商政策与行业发展“内容-功能”的匹配度分析,进而研究总结出现行政策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基于面向302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的“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问卷调查”,通过搜集企业对4大类22个问题的答卷信息,系统地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情况、政策诉求、模式创新与政策关系、政策制订和调整与对企业创新关系。本章还介绍了研究设计的目的和动因、问卷总体设计的原则和方案具体设计,以及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研究过程等。第六章是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设计了以耦合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基于此,对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本章以2016年-2019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作为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研究13个城市跨境电商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第七章是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对全文主要结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文总结出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和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四方面结论,以及如何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地方如何实现同跨境电商持续发展及政府如何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等三方面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共得出了四方面结论:首先,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一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行业发展确实起到规范和促进效果。三是中国各地、各级政府在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上有协同,仍存在一定问题。四是部分跨境电商政策作用不明显、不清晰,需进一步完善。其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跨境电商政策在传导机制上,保持的较为顺畅。二是试点政策存在缺乏长期规划的问题,容易造成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三是部门政策过于聚焦,缺少平衡性。四是试点的直接优惠政策对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对行业发展是否有利仍有待评估。五是各部门对于跨境电商定位和理解还不统一,应提高科学化和理论化认识。再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一是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对政策更为关注。二是政府的监管政策和试点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联度更高。三是企业创新目标和创新方式都与政策呈显着相关,特别是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方式和创新目标以及路径形成效用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四是企业对政策调整的期望值较高,希望政府根据行业和形势变化定期调整政策。最后,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一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分化不明显,各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大致相当;但在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动方面表现差异较大,即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内在关联方面有很大差异。二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不稳定,即各城市在研究年份这种内在联系水平波动较大,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不理想。本文的建议有三方面: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赋予跨境电商特有的政策功能,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共同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跨境电商,二要正确处理政策优惠与发展的关系,三要提高和增强政策试点的效果。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一是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规划,二是提高企业政策制订的参与感,三是定期调整政策,更好实现政策目标,四是企业要增进与政府的互动协同,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对政策的需求,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本文可能是首次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了跨境电商政策的结构、传导机制,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建议。本文提出,关于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对跨境电商的边界和基本定义缺乏统一认识,导致各方预期的政策目标存在错位。此外,可能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如何完善跨境电商统计的工作建议。
朱贤强[3](2020)在《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国内不利贸易条件的影响下,国际上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缓慢导致需求萎缩,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贸易优势凸显,国内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加大,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下滑。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却快速上升,被业界称为“外贸新引擎”。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深入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基础、实践中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关系,总结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综合比较学术界、有关政策制度和业界实践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是一个生态体系,具体是指分属不同关境企业或个人,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贸易的撮合,继而完成资金结算、货物和服务的交割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论文基于经典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归纳出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出口贸易的内在关系,即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拓展进出口贸易的深度和广度、改变进出口贸易的格局、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率,从而提出跨境电子商务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假设。论文分别整理有关国家层面、城市(地区)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有关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双重差分等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得出进出口贸易双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刺激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扩大本地区(城市)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提高进出口绩效等结论。论文全面总结分析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论文基于我国企业应用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及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着力完善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电子商务增长动力。(2)稳步推进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3)积极推动形成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贸易规则,构建电子商务国际框架。
程雪[4](2020)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升级,网购在全球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中国的跨境电商行业也发展迅猛,成为外贸增长的着力点。然而,新业态带来增长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频频显露。面对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自2015年起,中国国务院先后设立了四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试区”),旨在以试点为单位,解决监管难题,探索跨境电商的发展路径。随着前两批综试区的试点推进,综试区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向中西部、东北部倾斜且不局限于省会城市。这体现了跨境电商行业对中国经济与就业的贡献,也体现了前两批综试区的经验做法已经相对成体系,可以逐渐复制和推广。有鉴于此,本文从规模、渗透力、支撑环境以及创新能力四个维度重点评估了前两批综试区的发展水平,并按发展水平对综试区进行分类,划分为先导城市、强势城市、中坚城市和潜力城市。而后分别介绍四类综试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特色,以期从中分析四类综试区的不同发展模式。对综试区的整体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产业集聚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模式、依托传统外贸拓展海外市场模式、主营B2C零售进口模式、承接“一带一路”的“丝路电商”模式以及立足本土特色拓展双边合作模式。同时,对五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发现由于各综试区的城市基础不同,因而适用于不同的发展模式。此外,还对综试区的内部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深入分析了极具代表性的杭州和郑州两个综试区的内部发展,并总结可借鉴的经验,这也对其他综试区形成启示。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二是按需建设线下产业园区,实现联动发展;三是实现外贸数字化转型,提高全产业链支撑;四是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建设国际组织;五是有针对性地培育专业化特色优势;六是全方位、多角度培育跨境电商技能人才。最后,本文展望了综试区未来的发展,以期实现中国乃至世界跨境电商的突破。
冯晓鹏[5](2019)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不同于传统商业贸易,也不同于国内电子商务的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业务具有前沿性、新颖性、科技性的特征,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与政策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化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规律性、本质性、系统性认识,不断总结实务中出现的新业态、新动向,无论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具有前沿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进行了界定,并对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按照跨境电商运营与合规两条主线分别对跨境电商所涉物流、税收、资金与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合规、走私风险应对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然后分析了《电子商务法》实施后的跨境电商经营者监管法律制度。最后,综合全文的理论梳理和实务分析,结合笔者参与跨境电商立法及司法实务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未来政策走向和实务发展趋势的基本结论,并对跨境电商政策和立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有不同版本的定义,但各种概念的核心涵摄并无争议,可以概括为分属不同国家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电子化通信手段促成交易(交易询价、谈判磋商、缔结合同、履行合同等),并以跨境物流或异地仓储的方式送达商品、提供服务、实现交易的跨境商务活动。广义上的跨境电商可以泛指在跨境交易的任一环节运用到电子商务技术的商业模式。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分类,根据可以分为平台企业、平台内企业和自建平台经营的企业,根据商品流向分为跨境进口和跨境出口,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零售。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电子化、个性化、碎片化、高频次和低货值的特征。近年来,跨境电商在电子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乘着一系列国家重要政策支持和一系列重要事件推动的东风,呈现在迅猛蓬勃的发展态势,并且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新兴贸易业态驱动了科技创新、创造了就业机会、引领了消费潮流,将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世界跨境电商大会、《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审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关一体化建设等政策红利取得进一步长足发展。我国海关法将通关监管对象分为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货物和进出境物品,而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是进出境货物与进出境物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从用途来看,进出境货物具有贸易性质,货物进出境是为了销售;从数量来看,进出境货物数量较大;进出境物品以合理自用数量为限,超出数量限制则会被海关认定为进出境货物;从外汇来看,进出境货物是购进或售出的商品,因此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而进出境物品不属于贸易货物,因此没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从税收来看,进出境货物征税内容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进出境物品仅在进境环节征收进口税;从许可来看,国家对部分限制进出境货物进行许可证管理;除了出境携带的文物外,一般进出境的物品不涉及行政许可问题。对于跨境电商涉及的物流通关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进出口货物和进出境物品的区分界定;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的基本通关监管模式;1039市场采购模式;跨境电商的常用进出口模式以及对跨境电商通关政策的探讨解读。税收征管法律关系是货物和物品在进出关境时所涉及的重要法律关系,对于跨境电商而言也不例外。与一般的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相比较,跨境电商商品的进出口税收征管以一般的进出口环节税款征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基础依据,但同时因为涉及到电子商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特殊管理规定而又有重要区别。与国内电商不同,出口跨境电商需面对各地域法律、经济制度等规则差异以及电商平台、消费者、银行以及境内外支付机构等多个主体间的关系,常面临汇率波动、外汇管制、资金安全等难题。收款结算是否安全合规、流程是否简单顺畅直接关系到出口跨境电商的核心利益。出口跨境电商的收退款方式、不同报关模式的影响、收结汇及人民币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平台的合规风险等不同纬度的问题,均会跨境出口资金流的合规运作。电子商务法通过具体条文规定与《网络安全法》紧密衔接,不仅强调了全体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时应注意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更特别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义务与责任。网络安全的防护,一方面是对技术的高要求,如建立信息防火墙等;另一方面是对法律合规风险认识要求的提高,这需要电子商务经营者对相关法规有充分的理解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于跨境电商经营者而言,不仅要了解境内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同时要注意境外国家或地区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特殊要求。对于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合规问题而言,为了克服电商领域假冒、侵权的顽疾,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电商经营者,尤其是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中国海关近年来也连续开展了“清风”、“龙腾”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活动。此外,知识产权问题也是西方国家和企业“拿捏”中国外贸企业的手段之一。因此,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避免被他人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了跨境电商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走私犯罪作为典型的法定犯并不像杀人放火的自然犯一样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忽视由跨境电商和代购引发的新兴走私方式。“奢侈品平台走私案”、“跨境电商伪报贸易方式案”、“‘代购’被判10年案”等案例的出现说明走私风险离跨境电商并不遥远,跨境电商同样可能逃避海关监管,危害国家的税收监管和外贸秩序。跨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经济形式和新兴业态,从实质上来讲,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自然应当适用电子商务相关的监管规则;同时因为又涉及到商品的进出口环节,因此也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进出口管制方面相关监管要求。跨境电商除了应当遵守电子商务的普遍规定之外,还应当符合进出口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
沈金洲[6](2019)在《贸易便利化角度下福建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以福州关区为例》文中指出福建自贸区作为改革创新试验田,在探索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有先行先试的重任。福州海关作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和平潭片区的主管海关,是福建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核心推动者,必须将自贸区作为探索贸易便利化的试验田,参照国际先进规则,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加快发展,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局的重要作用。目前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已四年多,有必要对海关的系列监管创新制度进行梳理和评估,总结经验,评估成效和风险,进一步发挥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先行先试作用,形成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完备、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促进中国贸易便利化的进程和全面开放格局的构建。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视角,以福州海关所辖福州关区为分析目标,通过对福州关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现状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福州关区在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上取得较好成效,有力推动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但也还存在透明度不够、海关监管创新系统集成性不够、容错激励机制保障不够等问题和短板。为此,根据国际海关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必须从提升制度创新透明度、强化国际对标、优化监管服务模式、推动口岸协同创新和协同治理、完善容错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贺双发[7](2019)在《A快递公司跨境进口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消费升级和国家扩大进口成就了跨境进口电商的爆发式增长,也给快递企业的跨境进口业务带来了发展机遇。A快递公司是中国邮政集团广东省分公司属下从事跨境进出口业务的专业公司,在跨境进口业务上拥有丰富的邮政口岸资源和全面的邮、快件产品体系,可提供跨境仓储、运输、清关、派递等服务满足多层次客户的需求。A快递公司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推进内地与港澳邮政互利合作,借力港澳航运和自贸港便利,发挥区位优势,跨境进口业务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行业始终处于动态竞争,机遇与威胁并存,A快递公司的跨境进口业务急需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解决业务、市场、竞争优势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战略困惑。本文依据战略管理学理论,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宏观和行业环境得出机遇是政策利好、前景广阔、粤港澳湾区优势,威胁是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跨界竞合、政策变化与规范性挑战,关键因素是强大的通关、运营管理、技术支撑、整合创新能力。分析内部环境得出核心专长是业务与研发、通关、运营、产品体系、资源投入有效协同,劣势是结算成本高价格劣势、邮政网络时限和服务质量不佳、人力资源投入不匹配,独特优势是邮件专营和规范通关,可持续优势是坚定的通关规范性承诺、“偏执”的通关资源投入、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通过SWOT分析矩阵匹配,定位以港澳市场为重点,引流欧、美、澳、日、韩市场,选择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境外电商企业、物流渠道商、转运公司等客户中件均重较低的客户,从价值创造方式和价值链的组织活动出发,以通关渠道稳定、客户总成本较低、产品附加服务丰富为基础构建竞争优势,定位出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业务体系化的集中差异化竞争战略。通过推进“一个仓+两个平台+多个口岸”的发展模式,以粤港澳跨境仓储、“跨境易”和“关邮e通”两大综合服务平台为支撑,组合创新“邮件+C2C个人物品+B2C直购+B2B2C保税”模式,叠加增值服务,实现跨境进口清关物流方式全覆盖的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满足人民群众的跨境进口寄递需求,打造全国一流的跨境进口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商。最后将战略实施分为长中短三个阶段并分解目标为打造“全国一流”、“华南首位”、“广东领跑”的三步走目标实施路径,从发力营销、差异化服务、领先的研发、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四方面制定战略实施策略,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架构、配套激励机制以保障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陈红[8](2019)在《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文中提出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与商务应用结合产生的一种贸易方式,凭借独特优势在全球得以蓬勃发展。在我国多年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务活动,平台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利用程度也随之加深。此外,电子商务的经济潜力还受到政府认可,各级政府相继提出促进本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而且电子商务还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电子商务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新途径,买卖双方通过虚拟市场进行交易,原本分散的市场也被整合成为一个有序大市场,降低了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门槛和成本。如何迎上电子商务发展浪潮,并充分利用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因此本文将电子商务作为研究视角,通过理论研究及实证检验分析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试图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本文整体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回顾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梳理总结,接下来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简要阐述影响机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在对该假设进行检验时,本文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体系并测算得出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以该指数为基础开展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部分,本文建立了面板模型,加入了地区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等控制变量,并进行了总效应回归分析及地区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可促进我国各地区出口贸易发展,且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与预期不同的是,促进程度在西部地区最显着。本文认为可能的解释为:第一,电子商务的应用会带来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经济效应,所以可促进出口规模扩大;第二,地区差异可能是由各地区经济基础及外部环境不同导致的,东部地区综合情况良好,经济发展水平、外商投资等因素产生的影响更强大,电子商务的作用相对被弱化;而在西部地区,电子商务打破了信息沟通障碍,降低了该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壁垒,可以使其与东部地区平等地获取外部市场信息,加之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子商务便能更好发挥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考虑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差异,对这三个地区分别进行了描述分析及实证检验,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电子商务对我国不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人力资本、互联网发展状况、电子商务消费情况及发展潜力四个一级指标,尽量保证从多个角度测算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董国芳[9](2018)在《我国电子商务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基于淘宝电商数据的统计测度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几年来,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应政策的支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诸多方面,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国家也适时地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强国战略,更反映了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要性。那么,我国电子商务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作为一种借助于互联网、受地域约束相对较弱的新兴经济产业,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到底怎么样?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阐述,更需要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遗憾的是,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事物,无论是官方或者其它研究机构都尚未有连续多年的、基于省级或者城市层面的电子商务指标数据可用,现有实证研究基本都是局限在某一时间点的截面数据分析,难以全面反映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也难以有效揭示约束各地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同时,电子商务依托于互联网,具有某些有别于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实体经济的属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是最亟待澄清的,甚至引发了所谓“虚实经济”之争。本文通过研究各地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检验其是否脱离了实体经济。而且,本文还试图在对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统计测度的基础上,实证地探讨它对传统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电子商务本身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仍属有限,但在理论上,它能大大降低区域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一体化,从而有可能削弱地理上的经济集聚,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目前方兴未艾的“电商扶贫”即反映了这方面的考虑。不过,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产业又可能具有规模经济,并与其他部门间存在较强的外溢关系,从而也可能强化原有的经济差距。可见,根据区域经济学及新经济地理学的一般理论,电子商务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机制主要表现在其对地区间经济格局的影响上,而且这一影响的方向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传统实体经济中,制造业的地位最为重要,因此,在研究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时,本文将首先检验它对地区间制造业格局的影响。其次,受电子商务发展直接冲击较大的是传统零售业。电子商务由于降低了交易成本,实际上并不减少社会的总零售,但互联网使得零售业不再完全依赖于实体店铺,原有的“黄金旺铺”可能贬值,近年甚至出现了一些商圈倒闭的现象。由此,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影响宏观的地区间经济格局,也通过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影响到城市的商业布局及商业地产的价值,长远来看还对城市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意义不可小觑。文献中对此虽然已有关注,但仍缺乏系统的检验,亦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所以,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本文还将对实体零售业及城市商业地产所受到的冲击进行实证研究。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我们通过网络爬虫工具,根据代表性原则,选取国内最大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上的12个最热门类的皇冠以上店铺以及天猫店铺作为样本,统计了我国31个省的332个城市2003-2015年间注册的样本店铺数并根据这些数据构建反映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指标。基于淘宝电商数据,我们测度了2003-2015年间电子商务在各区域的发展状况,并考察了电子商务空间分布的特征。根据空间基尼系数的测度,发现我国各省电子商务发展十分不均衡,高度集中在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但与我国传统实体制造业的分布却十分类似;同时,长期来看,电子商务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由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趋势。在其影响因素的考察中,发现制造业集聚最终还是对电子商务集聚有重要的影响。这既为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在电子商务这一新经济体下的应用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同时也表明电子商务并不等同于“虚拟经济”,这也有助于澄清近年来的“虚实经济”之争。在研究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上,本文将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技术因素引入通常的经济增长趋同模型中,考察其对制造业及地区经济趋同的作用,发现虽然电子商务对各省经济趋同的作用比较复杂,但对条件趋同却有较稳定促进作用。此结论一方面支持了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趋同的理论机制,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识别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兴技术对区域经济趋同的作用,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最后,我们研究了电子商务对城市零售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如现有文献所述,由于信息成本等机制,传统零售业往往形成商圈等形式的集聚。电子商务降低信息成本后,这一集聚将削弱,实体店可以选择租金更低的地段,从而降低商用房的价值。为了排除影响不动产价值的一般性因素,本文以商用房与住宅价格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它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等变量作回归,发现在控制了商业状况、投资、新开工面积、交通、城市化、时间等因素情况下,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始终表现出对商/住房价比有显着的负效应。这表明电子商务明显抑制了商用房价的上涨,从而验证了它削弱传统商圈、使零售业分布更加分散的理论分析。同时,这一作用反过来也说明,信息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是传统零售商圈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电子商务对商用房价格的影响表现一致,说明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具有普遍性。
孙琪[10](2018)在《哈尔滨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也迎来了新的生机,为我国对外贸易注入了新活力。跨境电子商务自身的特点导致其交易过程和手段较为隐蔽且多样,给海关监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与相对滞后的海关监管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摆在海关人面前的新课题。2012年至今,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中,2016年4月8日,国家正式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并同步调整行邮税的政策,让海关又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引发各方关注。本文对国际、国内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方面的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海关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方面的实践模式和成熟经验,并介绍了当前我国海关和哈尔滨海关关区对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监管的总体状况。哈尔滨海关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贸易状况独具特色。本文在详细阐述了哈尔滨关区贸易状况、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状况的基础上,对目前哈尔滨海关关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按照海关职能将问题分为四大类十三项,通关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现行监管模式局限、海关履职难以匹配、海关监管难度增加、跨境电商信用缺失;税收征管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策法规制约、税款征退存疑、海淘海代难查;海关统计工作中主要有属性难分价格待定、申报制度亟待改革、邮件渠道统计缺位的问题;海关缉私方面存在走私行为难于查发、认定和取证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讨了海关监管、海关税收、海关统计、海关缉私等方面的对策和方案。
二、广州推进贸易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推进贸易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并购动因的文献研究 |
1.3.2 并购绩效评价的文献研究 |
1.3.3 文献总结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并购及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并购及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并购绩效的概念 |
2.2 并购动因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3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2.3.1 并购财务绩效评价法 |
2.3.2 并购非财务绩效评价法 |
2.3.3 两者结合的意义 |
第三章 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案例介绍 |
3.1 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并购背景 |
3.1.1 新三板并购市场整体情况 |
3.1.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动因 |
3.2 众业达及工控网的企业状况 |
3.2.1 公司简介 |
3.2.2 并购前经营状况 |
3.3 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动因 |
3.3.1 摆脱发展瓶颈,促进产业升级 |
3.3.2 实施战略转型,优化公司资源 |
3.3.3 扩展销售模式,增强协同效应 |
3.4 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过程 |
第四章 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财务绩效评价 |
4.1 偿债能力 |
4.1.1 指标的选取 |
4.1.2 偿债能力分析 |
4.2 营运能力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营运能力分析 |
4.3 盈利能力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盈利能力分析 |
4.4 发展能力 |
4.4.1 指标的选取 |
4.4.2 发展能力分析 |
4.5 财务指标综合分析 |
4.5.1 选取原始变量 |
4.5.2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4.5.3 提取公因子 |
4.5.4 因子旋转 |
4.5.5 计算因子得分 |
4.5.6 因子分析 |
第五章 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非财务绩效评价 |
5.1 战略和业务的整合 |
5.1.1 实现战略转型的加速 |
5.1.2 内部流程的整合 |
5.1.3 产品结构的优化 |
5.2 竞争能力的提升 |
5.2.1 销售渠道的扩展 |
5.2.2 研发能力的提高 |
5.3 以人为本的体现 |
5.3.1 人员结构的调整 |
5.3.2 中小客户的覆盖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
(2)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特殊性 |
1.4.2 主要研究形式 |
1.4.3 初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4.4 深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政策评估的研究 |
1.5.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 |
1.5.3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 |
1.5.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研究 |
1.5.5 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 |
1.5.6 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效率的研究 |
1.5.7 关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跨境电商定义 |
2.1.2 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
2.1.3 “货物与个人物品”——两类平行监管模式 |
2.1.4 关于B2B与B2C的差异 |
2.1.5 B2B和B2C模式三个维度比较 |
2.2 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
2.2.1 跨境电商的积极作用 |
2.2.2 对传统贸易的影响 |
2.3 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
2.3.1 行业环境问题研究 |
2.3.2 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研究 |
2.4 跨境电商政策法规 |
2.4.1 税收政策 |
2.4.2 海关监管政策 |
2.4.3 国家试点政策 |
2.4.4 其他政策 |
2.4.5 电子商务法 |
2.5 相关理论 |
2.5.1 普惠贸易理论 |
2.5.2 平台理论 |
2.5.3 法经济学理论 |
2.5.4 长尾效应理论 |
2.5.5 竞争优势理论 |
2.5.6 营销理论 |
第3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初步分析 |
3.1 《电子商务法》 |
3.1.1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演变 |
3.1.2 《电子商务法》对跨境电商的积极影响 |
3.1.3 中国跨境电商法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 关于国家对跨境电商总体政策的研究 |
3.2.1 国务院的总体要求 |
3.2.2 国家级政策 |
3.3 关于具体政策法规的研究 |
3.3.1 进口税收政策 |
3.3.2 出口税收政策 |
3.3.3 监管政策 |
3.3.4 外贸综合服务政策 |
3.3.5 各级试点政策 |
3.3.6 资金支持政策 |
3.3.7 其他政策 |
3.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存在缺失问题的研究 |
3.4.1 关于统计问题的研究 |
3.4.2 关于各地各部门协同和监管标准不统一问题的研究 |
3.4.3 关于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
3.5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研究 |
3.5.1 关于国际规则研究 |
3.5.2 关于欧美监管体系的研究 |
3.5.3 关于各国规则制度的研究 |
3.5.4 关于国际环境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第4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 |
4.1 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 |
4.1.1 跨境电商政策的传导机理 |
4.1.2 影响机理的要素分析 |
4.2 样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4.2.1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意义 |
4.2.2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目标 |
4.2.3 研究方法:范围选取和方法设计 |
4.3 跨境电商政策影响的样本分析 |
4.3.1 政策样本分析 |
4.3.2 关于政策“内容-功能”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关于问卷调查的动因和目的 |
5.1.2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5.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5.1.4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5.2 问卷研究过程 |
5.2.1 问卷的发放和搜集 |
5.2.2 问卷的处理 |
5.3 问卷研究分析和结果 |
5.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5.3.2 被调查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诉求 |
5.3.3 企业创新模式的跨境电商政策选择 |
5.3.4 跨境电商政策制定和调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5.5 研究的不足 |
第6章 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说明 |
6.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面板数据的选取 |
6.2 关于设立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研究 |
6.3 关于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研究 |
6.3.1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情况 |
6.3.2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B2B和B2C模式发展情况 |
6.3.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发展情况研究 |
6.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模型设计 |
6.4.1 基本理论 |
6.4.2 研究框架设计 |
6.4.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型 |
6.4.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模型 |
6.5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实证分析 |
6.5.1 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试点城市层面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6.6 结论与建议 |
6.6.1 结论 |
6.6.2 建议 |
6.7 研究的不足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 |
7.1.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 |
7.1.3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 |
7.1.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 |
7.2.2 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3 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 |
7.3.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部分重点跨境电商政策 |
附录B 支持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 |
附录C 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界定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典贸易理论关于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解释 |
2.1.1 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跨境电商的解释 |
2.1.2 规模经济理论关于跨境电商的解释 |
2.1.3 其他相关经济理论关于跨境电商的解释 |
2.2 关于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机制的研究综述 |
2.2.1 跨境电商的发展降低了国际贸易交易成本 |
2.2.2 跨境电商的发展缩短了国家间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 |
2.3 关于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综述 |
2.3.1 关于跨境电商对于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3.2 关于跨境电商对于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3.3 关于跨境电商对于微观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
3.1 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理论基础 |
3.1.1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分析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3.1.2 基于新贸易理论分析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3.1.3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分析跨境电商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3.2 跨境电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机制分析 |
3.2.1 跨境电商拓展进出口贸易的深度和广度 |
3.2.2 跨境电商改变进出口贸易的格局 |
3.2.3 跨境电商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率 |
3.3 跨境电商对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
3.3.1 跨境电商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和效益 |
3.3.2 跨境电商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削弱服务贸易壁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境电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4.1 全球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发展特点 |
4.1.1 全球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
4.1.2 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
4.2 主要国家的跨境电商发展特点 |
4.2.1 美国电子商务市场较为成熟,集聚了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
4.2.2 欧洲跨境电商市场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
4.2.3 日本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广阔 |
4.2.4 俄罗斯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逐步加快 |
4.2.5 东南亚国家跨境电商发展潜力较大 |
4.3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快速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4.3.1 我国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
4.3.2 我国跨境电商近年来集中发展 |
4.4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特点 |
4.4.1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速远高于传统进出口贸易 |
4.4.2 跨境电商出口为主,进口增速更快 |
4.4.3 跨境电商B2B模式为主,B2C占比不断提高 |
4.4.4 我国跨境电商主要贸易伙伴的新特征 |
4.4.5 我国跨境电商主要贸易品类的新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境电商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5.1 电子商务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1.1 相关文献梳理 |
5.1.2 模型构建 |
5.1.3 实证分析 |
5.2 跨境电商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5.2.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2.4 稳健型检验 |
5.3 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机制 |
5.3.1 理论分析 |
5.3.2 模型和数据 |
5.3.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4 稳健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境电商对中国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6.1 我国实施跨境电商政策措施概况 |
6.1.1 “4.8新政”前的政策以支持激励为主 |
6.1.2 “4.8新政”后政策以规范监管为主 |
6.2 跨境电商政策对我国有关试点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6.2.1 基本统计描述与平行性检验 |
6.2.2 计量方程与实证分析结果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境电商对中国企业进出口绩效的影响 |
7.1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的障碍性因素 |
7.1.1 概述 |
7.1.2 发达国家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因素 |
7.1.3 新兴经济体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性因素 |
7.1.4 我国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性因素 |
7.2 我国外贸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现状 |
7.2.1 我国外贸企业应用跨境电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应用前景看好 |
7.2.2 我国应用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多为中小民营企业 |
7.2.3 应用跨境电商的企业出口目标市场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
7.2.4 应用跨境电商的企业出口产品类型多元 |
7.2.5 以借助国内非自营平台为主 |
7.3 我国企业应用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 |
7.3.1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
7.3.2 企业规模(职工人数) |
7.3.3 目标市场 |
7.4 跨境电商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
7.4.1 理论模型分析 |
7.4.2 实证分析—跨境电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2.1 完善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增长新动力 |
8.2.2 推进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
8.2.3 推动形成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国际贸易规则,构建电子商务国际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综试区建设方向的研究 |
1.2.2 关于综试区的区域研究 |
1.2.3 关于综试区的比较研究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及现状 |
2.1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整体情况 |
2.1.1 中国进口跨境电商的发展 |
2.1.2 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的发展 |
2.2 中国跨境电商的产业链现状 |
2.2.1 平台现状 |
2.2.2 支付结算现状 |
2.2.3 仓储物流现状 |
2.2.4 通关现状 |
2.2.5 财税现状 |
2.3 中国在全球跨境电商发展中的定位 |
2.3.1 全球跨境电商发展概况 |
2.3.2 中国跨境电商的定位 |
2.4 综试区设立的背景 |
第3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评价 |
3.1 指标的选取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的选取 |
3.1.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3 各级指数权重的计算——基于变异系数法 |
3.1.4 确立评价体系 |
3.2 综试区的发展水平排名 |
3.2.1 发展指数下综试区排名情况 |
3.2.2 分项指数下综试区排名情况 |
3.3 区域结构分析 |
3.3.1 区域结构划分 |
3.3.2 先导城市 |
3.3.3 强势城市 |
3.3.4 中坚城市 |
3.3.5 潜力城市 |
第4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整体发展模式分析 |
4.1 五种整体发展模式介绍 |
4.1.1 以产业集聚构建跨境电商生态圈模式 |
4.1.2 依托传统外贸拓展海外市场模式 |
4.1.3 B2C零售进口模式 |
4.1.4 承接“一带一路”的“丝路电商”模式 |
4.1.5 立足本土特色拓展双边合作模式 |
4.2 五种整体发展模式的比较 |
4.3 对综试区持续深化改革的启示 |
第5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内部发展模式分析 |
5.1 杭州模式 |
5.1.1 六体系两平台 |
5.1.2 产业链优化 |
5.1.3 建设eWTP实验区 |
5.1.4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
5.2 郑州模式 |
5.2.1 首创网购保税进口模式 |
5.2.2 差异化的优势地带——物流网络 |
5.2.3 建设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 |
5.3 对其他综试区的启示 |
5.3.1 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 |
5.3.2 按需建设线下产业园区实现联动发展 |
5.3.3 实现外贸数字化转型提供全产业链支撑 |
5.3.4 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建设 |
5.3.5 有针对性地培育专业化特色优势 |
5.3.6 全方位、多角度培养跨境电商技能人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综试区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现状综述及反思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揭示与实践进路 |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语义分析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类型涵摄 |
一、三类企业形态 |
二、双向货物流向 |
三、两种交易性质 |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与演进趋势 |
第四节 中国跨境电商近年来的实践机遇 |
一、“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发展环境 |
二、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释放的发展红利 |
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二章 跨境电商物流通关法律与政策体系解构 |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与进出境物品通关法律制度诠释 |
一、“货物”与“物品”的海关法释义 |
二、“货物”与“物品”的通关流程比对 |
三、“关检一体化”的规范解析 |
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新业态解读 |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物流通关政策体系述评 |
一、跨境电商商品含义简述 |
二、跨境电商进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
三、跨境电商出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
四、市场采购模式的优势与风险述评 |
第三节 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方式基本样态检视 |
一、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选择比较研究 |
二、邮政小包通关政策实践原理提炼 |
三、三类快件通关监管政策扒梳 |
四、困境与出路:美国退出“万国邮联”的影响与对策 |
第四节 跨境电商特殊商品与特殊区域的通关政策解析 |
一、特殊进出口商品监管政策的价值定位 |
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关便利化改革 |
第三章 跨境电商进出口税收征管法律与政策谱系 |
第一节 跨境电商商品关税征收法律制度规范分析 |
一、进出口货物关税法律制度概述 |
二、影响货物关税影响的三重因素 |
三、海关预裁定制度—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文本展开 |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口消费税征收法律与政策探析 |
一、进口消费税计征解析 |
二、进口消费税税率核算 |
第三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增值税征收法律与政策简析 |
第四节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演进与评析 |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监管的政策演进 |
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综合税率的形成与展现 |
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计税方法 |
四、“汇总征税”的制度建构与实践优势 |
五、“代收代缴义务人”的身份与责任 |
第五节 跨境电商出口退税政策定位与机制设置 |
第四章 跨境出口资金流运作政策规制与风险防范剖析 |
第一节 跨境电商出口收退款方式政策规制分析 |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主要方式评介 |
二、不同出口报关模式下跨境收款的政策推演 |
三、出口跨境电商退款资金风险及防范路径 |
第二节 现行政策框架下跨境收款风险研析与规避路径探寻 |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结汇风险分析 |
二、跨境收款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政策梳理与研判 |
三、跨境电商平台收款的资金沉淀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五章 跨境电商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比较研究与规范指引 |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与《刑法》的规制比较 |
一、《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分析 |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面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第二节 域外制度镜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 |
一、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文本分析 |
二、《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法律渊源定位 |
三、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与GDPR的异同比较 |
四、跨境电商领域信息安全典型案例评析 |
第三节 跨境电商合法收集用户信息规范指引 |
一、征得用户明示同意 |
二、保障用户信息权利 |
三、建构应急机制 |
四、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
第四节 海关行政监管过程中获取个人信息合法性的法理基础 |
第六章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概论 |
一、国内外法律与政策概述 |
二、跨境电商海关执法案例与执法特征 |
三、跨境电商商品侵权特征归纳 |
第二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理论蕴含 |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律适用认定阐析 |
二、海关执法对象认定的法律逻辑推演 |
三、行邮渠道海关监管实践的理论提炼 |
第三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规避进路 |
一、跨境电商避免侵权策略——基于《电子商务法》的要求 |
二、跨境电商避免被侵权策略——基于《商标法》的要求 |
第四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特殊法律问题研究——定牌加工(OEM)与平行进口的理论纷争 |
一、对定牌加工(OEM)司法实践的法理回应 |
二、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证成 |
第七章 跨境电商走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走私的司法实践背景 |
一、跨境电商走私类型与特征 |
二、跨境电商企业与平台走私动机审视 |
第二节 刑法走私构成理论之于跨境电商领域的适用 |
一、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构成要件的规范评析与理论重构 |
二、“化整为零”与“低报价格”的走私手段 |
三、偷逃应缴税额计核的理论争议与解构 |
四、跨境电商走私刑事责任考 |
第三节 跨境电商走私风险检视——从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切入 |
一、电商平台“化整为零”包税进口走私案 |
二、电商企业伪报贸易方式走私案 |
三、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代购走私案 |
第四节 实践视域下的跨境电商走私风险防范指引 |
一、电商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
二、电商平台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
三、代购转型建议 |
第八章 跨境电商“母体性”普适规则与跨境零售的特殊规制 |
第一节 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
一、跨境电商国内监管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
二、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的域外借鉴 |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一般监管规定梳理 |
一、市场主体登记要求 |
二、对外贸易和海关登记要求 |
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
四、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要求 |
五、亮照经营及终止公示义务 |
六、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
七、遵守进出口监管规定 |
八、其他义务 |
第三节 《电子商务法》中平台经营者的普适义务与责任 |
一、信息记录与留存义务 |
二、平台竞争的禁止性规定 |
三、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 |
四、平台审核和安保义务 |
五、平台先行赔付义务 |
六、其他义务 |
第四节 跨境零售进出口经营者的特殊监管要求 |
一、跨境零售进口平台监管制度 |
二、跨境零售进口平台内经营者监管制度 |
三、跨境零售进出口服务商监管制度 |
四、跨境零售进出口商品报关规定 |
五、跨境零售进出口作业场所监管要求 |
结论 |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研判 |
二、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政策研判 |
三、跨境电商法律与政策完善方向研判 |
四、走向全球:跨境电商国际标准中的中国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贸易便利化角度下福建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以福州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贸易便利化及海关监管创新 |
(一) 贸易便利化与海关监管概述 |
(二) 海关推进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创新内涵 |
(三) 海关推进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创新历程 |
(四) 我国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及对贸易便利化成效 |
二、福州关区在贸易便利化上监管制度创新现状及成效 |
(一) 福州关区监管制度创新总体情况 |
(二) 基于目标达成模式的福州关区监管制度创新成效评估 |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福州关区监管制度创新成效评估 |
三、福州关区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的短板 |
(一) 福州关区海关监管创新的透明度不够 |
(二) 海关监管创新集成性、整体性、系统性不够 |
(三) 海关监管创新的容错激励机制存在不足 |
四、完善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途径 |
(一) 提升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的透明度 |
(二) 对标国际规则并优化海关监管服务模式 |
(三) 推动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 完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的容错激励机制 |
五、研究结论 |
(一) 研究总结 |
(二)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A快递公司跨境进口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问题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A快递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跨境进口电子商务简介 |
2.2.2 跨境进口快递行业的特点与发展概况 |
2.2.3 跨境进口快递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 竞争对手分析 |
2.3.1 识别竞争者 |
2.3.2 识别竞争对手的策略 |
2.3.3 判断竞争对手的目标 |
2.3.4 评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
2.3.5 判断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 |
2.4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2.4.1 客户需求分析与决策依据 |
2.4.2 关键成功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快递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历史与前期战略绩效 |
3.1.1 公司发展历史 |
3.1.2 公司前期战略绩效 |
3.2 公司资源分析 |
3.2.1 人力资源分析 |
3.2.2 生产资源分析 |
3.2.3 技术资源分析 |
3.2.4 组织资源分析 |
3.3 公司能力分析 |
3.3.1 管理能力分析 |
3.3.2 经营能力分析 |
3.4 核心专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快递公司跨境进口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SO组合 |
4.1.2 ST组合 |
4.1.3 WO组合 |
4.1.4 WT组合 |
4.2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
4.3 战略目标与宗旨 |
4.4 战略定位与选择 |
4.4.1 目标市场定位 |
4.4.2 目标客户定位 |
4.4.3 集中差异化竞争战略 |
4.4.4 价值创造方式及价值链活动的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快递公司的战略实施 |
5.1 战略实施阶段的划分及目标分解 |
5.2 战略实施策略 |
5.2.1 营销策略 |
5.2.2 服务策略 |
5.2.3 研发策略 |
5.2.4 人力资源策略 |
5.3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 |
5.3.2 战略实施的组织架构调整 |
5.3.3 战略实施的激励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电子商务的定义 |
2.2 关于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研究 |
2.3 关于电子商务与贸易发展关系的研究 |
2.4 关于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区域不平衡性问题的研究 |
2.5 文献简评 |
第3章 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和出口贸易发展的典型事实 |
3.1 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1 互联网发展状况 |
3.1.2 交易规模 |
3.1.3 人力资本 |
3.1.4 政策及法律环境 |
3.2 我国各地区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
3.2.1 出口贸易规模 |
3.2.2 出口贸易空间格局 |
第4章 电子商务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机制 |
4.1.1 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作用于出口贸易 |
4.1.2 电子商务通过增强交易主体联系作用于出口贸易 |
4.1.3 电子商务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出口贸易 |
4.2 研究假设 |
第5章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算 |
5.1.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体系的构建 |
5.1.2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 |
5.2 实证分析 |
5.2.1 面板模型建立和变量选取 |
5.2.2 总效应回归分析 |
5.2.3 地区差异回归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我国电子商务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基于淘宝电商数据的统计测度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可能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一、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梳理 |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
(二)电子商务的分类 |
(三)电子商务的特征 |
二、理论基础 |
(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
(二)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理论 |
(三)交易费用理论 |
(四)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
(五)有效市场理论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电子商务的空间分布特征 |
(二)电子商务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三)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 |
(四)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三章 电子商务测度的指标设计及数据说明 |
一、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 |
二、电商数据的样本选取 |
(一)代表性电商平台的选取 |
(二)代表性电商类型的选取 |
(三)数据的采集方案 |
三、电商数据的收集流程 |
四、电商数据说明 |
(一)数据的基本情况 |
(二)统计描述 |
(三)数据的交叉验证 |
第四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空间分布测度 |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规模 |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二、我国电子商务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总体分布状况 |
(二)我国电子商务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基于省域 |
(三)我国电子商务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基于城市 |
三、我国电子商务集聚程度的测度及变动趋势 |
(一)集聚的测度方法 |
(二)基于空间层面集中度的测度及变动趋势 |
(三)基于行业层面集中度的测度及变动趋势 |
四、我国电子商务空间分布的自相关测度及变动趋势 |
(一)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 |
(二)我国电子商务空间分布的自相关测度与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电子商务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一、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空间分布状况 |
(一)电子商务对应实体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状况 |
(二)电子商务与其对应实体制造业的集聚变动趋势 |
二、电子商务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说 |
三、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
(三)变量的描述统计 |
四、实证分析 |
(一)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二)计量方法与内生性检验 |
(三)回归结果 |
五、小结 |
第六章 电子商务对制造业增长趋同的影响 |
一、经济增长趋同的现状 |
(一)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 |
(二)经济增长趋同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 |
二、相关假说与研究方法 |
(一)相关假说 |
(二)研究方法 |
三、电子商务对制造业增长趋同的影响 |
(一)电子商务影响经济增长趋同的渠道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实证分析 |
(四)模型稳健性检验 |
四、小结 |
第七章 电子商务对实体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影响 |
一、相关假说及经验研究 |
二、电子商务影响实体零售业空间分布的的理论分析 |
三、变量设计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设计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四、回归分析 |
(一)变量的数据描述 |
(二)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三)回归结果 |
(四)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五、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哈尔滨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哈尔滨海关简介及哈尔滨关区工作情况概述 |
2.1 哈尔滨海关简介 |
2.2 哈尔滨关区2015-2017 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特点 |
2.2.1 哈尔滨关区2015-2017 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
2.2.2 哈尔滨关区2015-2017 年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2.2.3 哈尔滨海关关区贸易形势劣势分析 |
2.2.4 哈尔滨海关关区贸易形势优势分析 |
2.3 哈尔滨海关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情况 |
2.3.1 跨境电子商务概念及海关监管现状 |
2.3.2 哈尔滨海关2015-2017 年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情况 |
2.3.3 哈尔滨关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利因素 |
2.3.4 哈尔滨关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制约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海关关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工作现存问题剖析 |
3.1 通关监管的问题 |
3.1.1 监管模式局限 |
3.1.2 监管手段落后 |
3.1.3 监管标准不一 |
3.1.4 企业信用缺失 |
3.2 税收征管的问题 |
3.2.1 税收政策制约 |
3.2.2 税款征退存疑 |
3.2.3 海淘海代难查 |
3.3 海关统计的问题 |
3.3.1 属性难分价格待定 |
3.3.2 申报制度亟待改革 |
3.3.3 邮件渠道难度增加 |
3.4 海关缉私的问题 |
3.4.1 走私行为难于查发 |
3.4.2 走私行为难于认定 |
3.4.3 走私案件取证困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善哈尔滨海关关区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对策及保障 |
4.1 对哈尔滨关区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监管的对策 |
4.1.1 创新模式区别对待 |
4.1.2 培养人才改进管理 |
4.1.3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
4.1.4 引导行业自律加快信用分级 |
4.2 对哈尔滨关区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 |
4.2.1 明确责任推进改革 |
4.2.2 探索跨境电商税收新政 |
4.2.3 严防代购偷漏税款 |
4.3 哈尔滨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统计工作保障 |
4.3.1 区分属性核定价格 |
4.3.2 完善统计申报名目 |
4.3.3 加快改革申报制度 |
4.4 哈尔滨海关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缉私保障 |
4.4.1 查发走私行为 |
4.4.2 认定走私行为 |
4.4.3 科学技术取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四、广州推进贸易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众业达收购工控网的并购绩效评价[D]. 李辉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D]. 周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朱贤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模式研究[D]. 程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5]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D]. 冯晓鹏. 吉林大学, 2019(02)
- [6]贸易便利化角度下福建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研究 ——以福州关区为例[D]. 沈金洲. 厦门大学, 2019(12)
- [7]A快递公司跨境进口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贺双发.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不同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D]. 陈红.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我国电子商务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基于淘宝电商数据的统计测度与实证研究[D]. 董国芳. 河南大学, 2018(12)
- [10]哈尔滨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