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阈值的确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无氧阈值的确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一、无氧阈的测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孟超[1](2021)在《上肢和下肢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能量代谢特征》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上肢和下肢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的能量代谢变化特征。研究方法:将36名上海体育学院在校运动员随机分为上肢、下肢实验组和空白对照3组,分别进行为期4周,每周3次,共12次的上肢、下肢HIIT干预课程和空白对照,单次干预课程为期60min,准备活动、主体部分、拉伸放松时间比为2:3:1,主体部分包含8个动作的循环HIIT训练,每个动作20s,间歇10s,耗时230s,组间间歇3min,重复3组;在干预前后通过上肢和下肢功率自行车HIIT测试,均佩戴气体代谢仪采用全力运动20s,间歇时间10s,连续做6组耗时170s的力竭测试。收集整理干预课程中心率,以及测试中的心率、血乳酸、RPE和能量代谢数据;其中能量代谢数据采用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快速部分,运动中累积血乳酸、累积摄氧量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探究上肢、下肢HIIT的能量代谢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HIIT干预后,上肢组心率的最大值比干预前高出5.80±13.44次/min,处在无氧及以上心率区间的时间比干预前多约39.52s。下肢组心率最大值比干预前提升6.75±7.63次/min,无氧及以上心率区间增加约39.95s。其中,下肢组心率最大值、无氧阈及以上区间的时间提升最为显着。(2)HIIT干预后,上肢、下肢组最大血乳酸值较干预前提升分别为4.11±2.21mol/L、4.12±1.77mmol/L。并且,干预前后两实验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在上肢HIIT测试中,上肢和下肢组净血乳酸、最大血乳酸值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着时间*组别交互效应(P<0.01),并且,上肢组与下肢组亦具有非常显着时间*组别交互效应(P<0.01)。此外,在下肢HIIT测试中,两实验组最大血乳酸和净血乳酸值与对照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非常显着(P<0.01),且下肢组与上肢组具有非常显着时间*组别交互效应(P<0.01)。HIIT干预后对机体乳酸产生和耐受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上肢组和下肢组干预后RPE值均在17-18之间,且干预前后均无显着差异。两实验组干预前后提升分别约为0.5±0.71、0.41±1.13、0.42±0.68、0.67±0.98。(4)干预前后,累积摄氧量、快速摄氧量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上肢HIIT测试中两实验组快速部分摄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交互效应(P<0.05)。下肢HIIT测试中两实验组累积摄氧量和快速部分摄氧量与对照组均具有交互效应(P<0.05),且上肢组快速部分摄氧量与下肢组具有交互效应(P<0.05)。(5)上肢、下肢HIIT测试均是以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和磷酸原供能为辅;干预后供能方式基本不变,上肢组三大供能系统提升分别为:43.23±29.47k J、15.30±8.22k J、15.43±12.86k J;下肢组三大供能系统提升分别为:41.03±26.40k J、17.25±9.93 k J、17.88±8.89k J。HIIT干预前后,上肢组和下肢组的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原和总供能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并且,在上肢HIIT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上肢组的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原和总能量供能均具有非常显着交互效应(P<0.01);与下肢组相比,糖酵解、有氧氧化供能具有显着交互效应(P<0.05);下肢组磷酸原供能与对照组具有显着交互效应(P<0.05)。在下肢HIIT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下肢组的能量代谢均具有非常显着的交互效应(P<0.01),与上肢组相比,糖酵解具有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1)通过HIIT干预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明显提升,表现为实验组心率最大值以及在无氧阈及以上区间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心率调动和极限心率维持时间显着增加。(2)两实验组的血乳酸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上肢、下肢HIIT干预显着改善运动员乳酸的耐受力。(3)通过干预后累积摄氧量和快速部分摄氧量的显着提升,说明4周HIIT提升运动员有氧能力。(4)上肢HIIT能量代谢均以有氧供能为主,磷酸原供能次之,糖酵解供能最少,下肢HIIT能量代谢均以有氧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次之,磷酸原供能最少。上肢、下肢HIIT均可显着提升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原和总能量供能水平。

梁红红[2](2021)在《基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无氧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安静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与无氧阈(AT)之间相关关系,探索其与无氧阈关联的生理学机制,建立预测无氧阈的数学模型,提高无氧阈预测的准确性,为评价有氧耐力以及指导大学生科学健身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无创心排量监测技术在运动心脏监控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五所高校进行招募、纳入了266例受试者(男134人,女132人),均为在校大学生。利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将受试者分成2组:建模组(男97人,女103人),验证组(男37人,女29人)。将建模组按照人群分类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经常锻炼组(男77人,女33人)和不经常锻炼组(男20人,女70人)。抽静脉血测血液指标,采用CORTEXMETALYZER3B系统和美国Cheetah NICOM系统监测气体代谢和安静心功能,通过线性负荷递增运动方案测试AT。所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经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无氧阈存在显着线性相关的指标作为自变量,AT作为因变量,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基于安静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无氧阈的回归方程,并对所建立的方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和回代检验。研究结果1、大学生安静心功能指标:HR、SBP、CP、SV、TPRI、SVI、CO、TFC具有显着的性别和锻炼差异(p<0.05)。非参数检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男生的安静CO、SV、TPRI、SBP显着高于女生,而CP、VET显着低于女生(p<0.05);锻炼人群的安静SV、SVI显着高于普通组,HR显着低于普通组(p<0.05);2、大学生的血液指标:TC、RBC、HDL、HGB、HCT、T具有显着的性别和锻炼差异(p<0.05)。且非参数检验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男生的RBC、HGB、HCT、T均显着高于女生(p<0.05),而TC、HDL女生显着大于男生(P<0.01);这些指标在不同锻炼背景人群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学生的体成分指标:躯干、上身、下身、上肢、大腿、全身组织和区域的脂肪百分比、大腿和下身脂肪,躯干、上身、下身、上肢、大腿、全身肌肉质量具有显着的性别锻炼差异(p<0.05)。且非参数检验的组间比较显示:男生的躯干、上身、下身、上肢、大腿、全身肌肉量均显着高于女生(p<0.05),并且锻炼组和普通组结果一致;而上肢、大腿、躯干、上身、下身、全身的区域脂肪百分比以及上肢、大腿脂肪含量均显着低于女生(p<0.05),锻炼组与普通组结果一致。4、将所有安静心功能、血液和体成分指标和无氧阈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出具有显着线性相关的指标,再分别控制锻炼情况、性别和体重三个因素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偏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安静心功能指标:SV、TFC、SVI,血液指标:EO%,体成分指标:躯干、上身、下身、上肢、大腿、全身的肌肉含量与无氧阈均呈正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HCT、HGB,躯干、上身、下身、上肢、大腿、全身组织和区域的脂肪百分比、脂肪含量都与无氧阈呈负相关,且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最后筛选出与无氧阈存在显着线性相关的安静心功能指标:HR、SV、SVI、TFC,血液指标:HGB、HCT、EO%,体成分指标:全身体脂百分比、全身脂肪(kg)、全身肌肉(kg)共10个指标和体重、锻炼情况一起进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最具代表性和拟合优度最优的回归方程:?VO2AT=0.372+0.022*体重-0.022*全身体脂百分比-0.004*TFC+0.171*锻炼情况+0.004*安静SV(R2=0.715,p<0.01;锻炼情况取值(经常锻炼=1,不经常锻炼=0))。6、将验证组的各项指标代入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回代结果显示:AT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研究结论1:安静SV、SVI、TFC、全身肌肉含量与无氧阈成显着正相关;而HR、HGB、HCT、全身脂肪、全身体脂百分比与无氧阈呈显着负相关。2:纠正性别、锻炼和体重因素后,安静SV与VO2AT成正相关;全身体脂百分比、安静TFC与VO2AT成负相关。3:基于安静心功能、血液和体成分指标建立的大学生无氧阈预测方程拟合优度检验较好,且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能够较好的预测我国大学生的无氧阈。

伍亿[3](2021)在《利用心率变异性判定普通男大学生无氧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指导当代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选取适合的运动强度,既能促进他们科学有效地锻炼身体,在体育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又能保证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性,已成为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已被广泛证明是安全有效的运动训练强度,判定AT的方式主要通过血液乳酸的变化判定乳酸阈(LT),或通过呼吸代谢分析的方法确定通气阈(VT),虽然这两种判定AT的技术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但实际推广和应用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近年来,运动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可能是一种准确、有效且简便的判定AT的方法,HRV的指标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可能会出现类似AT的“阈值”又被称为心率变异阈(HRVT)。相关研究尝试在不同人群中验证其准确性,但是,这些研究的样本数量都较少,研究的差异性大,且样本多集中在欧洲,国内相关研究依然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HRV是否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来测量中国普通男性大学生的AT。研究方法:本实验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中征集健康男学生志愿加入,所有志愿者学生均经过详细的健康询问,身体健康者符合入选标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共28名受试者顺利完成了递增负荷的功率自行车测试,测试方案为以25w的初始负荷,60rep/s的速度蹬踏功率自行车,每1分钟增加25w的运动负荷,直到受试者力竭。测试期间,利用气体代谢分析仪采集气体代谢指标,使用通气阈法判定VT;同时利用Polar H10心率带采集受试者的HRV,导入到Kubios软件中进行HRV分析,使用SD1指标作为判定AT的依据,当连续两个运动负荷的SD1变化小于1ms时定义为HRVT。利用SPSS和Medcalc软件对HRVT和VT的摄氧量(VO2)、心率(HR)、功率(W)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利用HRV判定的HRVT-HR、HRVT-W、HRVT-VO2与VT-HR、VT-W、VT-VO2相比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都存在相关性(r=0.3766,r=0.495,r=0.9874)。Bland-Altman图表明,两种方法存在一致性。结论:(1)以25w初始负荷,每1min递增25w的功率自行车测试适合普通男大学生用于HRVT和VT的测量。(2)利用SD1指标判定的HRVT,与VT相比,HRVT-HR、HRVT-VO2、HRVT-VO2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存在相关性且一致性。(3)HRV分析可以作为判定普通男大学生AT的有效方法。与通气阈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简便的特点。

吴云鹤[4](2021)在《对残疾人坐式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随之而来的冬季残奥会也将进入备战的关键环节,越野滑雪是冬奥会最重要的竞赛项目之一,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也是冬残奥会重要比赛的项目之一。但是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在我国关注度不高,且发展比较滞后,相对于欧美其他的冰雪强国,我国的冰雪运动还处在起步阶段,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从我国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至今,仍未在坐式越野滑雪项目获得奖牌。因此,本文秉着习近平主席:“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精神指示,聚焦于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项目的运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的分析,并且借助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国家坐式越野滑雪重点运动员与其他类型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对比分析,以期得到强化我国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乃至于竞技水平的针对性建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测验法、数理统计法,针对我国国家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男女共计26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测试并统计了运动员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在内的共计23项指标,然后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整体水平不高,与世界级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2身体形态方面:男子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我国城市普通男子的身体形态指标,但不存在明显优势。女子运动员在体重方面的指标均值低于我国城市普通女子身体形态指标,充实度未达标,男子运动员身材体型达标,女子运动员身体体型不达标,上肢长度指标女子运动员上肢比例要优于男子上肢比例,反应运动员围度、宽度、厚度克托莱指数与体脂指数方面,国家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未达到优秀标准。3生理机能方面:国家男子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有氧水平整体不高,与世界优秀的越野滑雪运动员存在差距,但存在一定的提升潜力。女子运动员有氧水平指标表现优秀,有氧水平要优于我国优秀的越野滑雪运动员,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血清睾酮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均值偏低,能够承受的大负荷训练的能力不足。4身体素质方面: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素质测试均达到合格标准,男子运动员力量素质表现优秀,女子运动员力量素质表现较差,坐式越野滑雪男子运动员耐力素质更好,肌肉的耐酸能力更强,女子运动员耐力素质表现一般,肌肉的耐酸能力较弱。在柔韧素质方面国家坐式越野滑雪女子运动员肩关节的柔韧性表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肩关节柔韧性表现较差。5可以作为反映我国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指标有:上肢长指标、肩距宽指标、上肢/身高指标、克托莱指标、最大摄氧量指标、无氧阈指标、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指标、卧推杠铃1RM指标、30s引体向上指标、15公里轮椅滑行指标。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坐式滑雪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共性检验和个性化建议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共性建议包括:建议坐式滑雪运动员队伍拓宽选材渠道,在必要时可以考虑进行跨项目选材;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坐式滑雪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个性化建议包括: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数据进行定期采集记录,形成个人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个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强化教练员指导坐式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能力;适当增加坐式滑雪运动专职体能教练的人数等,

吴世伟[5](2020)在《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吴世伟2014年重庆全国马拉松锦标赛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吴世伟备战2014年重庆国际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的赛前训练安排为研究对象,其赛前训练任务、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训练负荷安排和机能监控的控制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为科学合理地分析吴世伟备战此次比赛的赛前训练特点,本文采用了文献法、测试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跟踪研究。吴世伟在5000米、10000米项目上均为国家级健将,在这样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基础之上,于2010年吴世伟成功转型为全程马拉松选手(也达到国家级健将),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全程马拉松成绩保持了一个长期稳定的高水平状态,不仅作为主力选手参加2011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暨马拉松世界杯,而且在2014年重庆国际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国内A类赛事)上夺得冠军,其成绩是当年男子全程马拉松的全国最好成绩。吴世伟在马拉松项目上的超高能力依赖于其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尤其是2014年全国锦标赛的备战方案,在没有安排高原训练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训练计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对吴世伟赛前十四个周训练的整体安排以及身体机能状态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吴世伟作为中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之一,虽然成绩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参与马拉松训练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思路上敢于尝试新,在训练中及时与教练团队沟通,及时的吸收、运用前沿的运动训练的科研成果。2.吴世伟此次赛前训练刚好与常年的冬训期重合,低气温给训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其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仍然达到了教练的训练预期,总训练量是2707公里,平均每周的跑量是193公里,训练强度也达到了预期目标。3.糖脂协调供能训练是此次赛前训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糖脂协调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树立了又一典型的范例。马拉松运动员糖脂协调供能训练在马拉松训练中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在训练中掌控好运动员机体供能的方式,才能在长距离的马拉松比赛中合理分配体力,赢得比赛的胜利。4.阶段性测试时间的选取与训练计划的完美融合是此次赛前训练中从比赛实战出发的理念的又一次成功的实践。合理的安排测试的时间能够更好的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助力。在具体的训练中应当认真分析,合理安排阶段测试的时间。5.赛前减量训练采用双周的调整训练,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上第十三周的训练兼顾大负荷强度和减量两个核心内容,使赛前减负荷量不至于过早、过快。第十四周的训练在负荷量逐渐减下来的同时通过短距离、中等负荷强度的刺激,积极调动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的兴奋性,从而让运动员的巅峰状态出现在3月23号左右。这一训练安排值得教练员、运动员认真研究、借鉴。6.无氧阈速度、无氧阈的测试结果真实的反映了吴世伟在训练中的机能状态不断的提升,为训练计划的设计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长距离训练中应当对无氧阈的变化引起重视。7.生理生化指标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清睾酮、最大摄氧量、AT、晨脉等指标在训练中值的变化,能及时的反映运动员对训练计划的适应程度,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为教练员设计下一步的训练计划提供指导。

章凌凌[6](2020)在《高水平轮椅竞速运动员能量供应、能量消耗C和最大乳酸稳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轮椅竞速项目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促进在战争中受伤的退伍军人康复而逐渐开展起来,并于1964年成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该项目已成为残疾人群参与率最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参加轮椅竞速项目的运动员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脊髓损伤、肢体残疾和脊髓灰质炎运动员(T5i,i.e.,i=1,2,3,4级,包括脊髓损伤水平在C5-6,C7-8,T1-7和T8-S4);第二类是脑瘫运动员(T3i,i.e.,i=3和4级,包括痉挛型、共济失调型和手足徐动型)。轮椅竞速项目是以上肢发力为主的周期性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存在下肢功能缺失、肌肉萎缩、脊髓损伤、神经协调控制能力障碍等问题;运动员需借助竞速轮椅参与运动,同时该项目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周期性水上和陆上项目的能量消耗C具有较大差异。能量消耗C是周期性速度项目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教练员制定年训练量和营养方案的主要依据。我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轮椅竞速不同比赛距离能量供应的认识主要基于Astrand等人于1970年提出的有大肌肉群参与的高强度运动时有氧和无氧供能比例的数据,但是针对轮椅竞速项目的能量供应特征以及能量消耗C特征还缺少相应的直接研究。最大乳酸稳态(Maximal Lactate Steady State)指恒定负荷运动时不引起乳酸持续堆积的最高乳酸浓度和最大运动负荷,是划分有氧训练强度标准的重要生理学依据。然而,不同运动方式由于参与肌肉量不同,对应的MLSS也不相同,而我国轮椅竞速项目教练员仍参照跑步项目的MLSS来划分耐力训练强度。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高水平轮椅竞速运动员的能量供应、能量消耗C和最大乳酸稳态特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营养饮食方案和训练监控指标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1)能量供应特征研究招募高水平男子T54级轮椅竞速运动员10人(年龄22.90±5.17岁、坐高90.90±3.21 cm、体重59.27±8.31 kg,训练年限4.00±2.74年),受试者均使用自己的竞速轮椅参与测试。所有受试者需要完成1次递增负荷测试(5 min一级,每级之间间歇1 min)和100 m5000 m比赛距离的全力运动测试。测试全程使用气体代谢仪(K4b2)、心率带(Polar)和血乳酸分析仪(EKF),对每次呼吸的VO2,心率和血乳酸变化进行分析。运用MAOD和PCr-La-O2计算方法对男子T54级轮椅竞速运动员不同比赛距离的供能比例数据进行比较。(2)能量消耗C特征研究招募高水平男子T54级轮椅竞速运动员10人(年龄22.90±5.17岁、坐高90.90±3.21 cm、体重59.27±8.31 kg,训练年限4.00±2.74年),受试者均使用自己的竞速轮椅参与测试。受试者需要分别完成1次1500 m全力运动和1次多级递增负荷测试(5min一级,每级之间间歇10 min)。使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Polar心率带、血乳酸分析仪(EKF)、GPSports运动表现追踪系统对受试者每次呼吸的VO2、血乳酸、心率、速度和距离变化进行监控。通过全力运动和每级递增负荷测试的总能耗与速度的比值计算出男子T54级轮椅竞速运动员不同速度下单位距离的能量消耗C。(3)最大乳酸稳态特征研究招募10名T53/54级轮椅竞速运动员(年龄21.89±4.02岁,坐高89.56±3.47 cm,体重53.91±6.11 kg,训练年限4.00±2.74年)在户外标准400 m田径场分别完成1次1500 m全力运动测试、1次5级递增负荷测试和26次30 min恒定负荷测试。两次测试之间间隔24 h以上,在30 min恒定负荷测试的热身前后、测试开始前和测试开始后每5 min即刻和测试全部结束后1、3、5、7、10 min采集10μl耳血进行血乳酸分析,对测试全程的速度和心率变化进行监控。根据个体在递增测试中计算得出的V-LT4为第一次恒定负荷测试强度。下一次恒定负荷测试强度根据前一次恒定测试中的血乳酸变化进行调整(±1.55%),直至受试者个体血乳酸不能维持稳态为止。MLSS的判定标准为在最后20 min恒定负荷测试中乳酸浓度上升不超过1.0 mM。同时,运用内插法计算出递增负荷测试中血乳酸值在4、5、5.3 mM时所对应的速度。结果:(1)能量供应特征研究轮椅竞速100 m5000 m项目的无氧能量供应量分别为11.30±3.57 KJ、20.78±11.89 KJ、37.9545.40 KJ、43.5253.36 KJ、58.3759.23 KJ、53.49104.74 KJ,有氧能量供应量分别为3.02±1.28 KJ、7.11±2.75KJ、19.84±6.23 KJ、65.46±18.93 KJ、127.14±26.00 KJ、535.95±76.14 KJ。MAOD计算得出的无氧和总能量供应量普遍低于PCr-La-O2方法(特别是在400 m项目中,p<0.05),使MAOD计算得出的有氧供能比例普遍高于PCr-La-O2方法(特别是在400 m项目中,p<0.05)。(2)能量消耗C特征研究轮椅竞速1500 m全力运动下的速度为7.20±0.28 m/s,Cw为0.13 KJ/m;递增负荷测试的Cw从0.09 KJ/m(速度5.38±0.25m/s)逐渐增加到0.12±0.02 KJ/m(速度6.45±0.29 m/s),获得Cw与速度、VO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Cw=0.059x1.6175和VO2=379.2x1.8705。(3)最大乳酸稳态特征研究T53/54级轮椅竞速项目的MLSS血乳酸值为5.3±1.0 mM,速度为23.89±1.22 km/h,显着高于递增负荷中计算的4 mM乳酸阈(23.07±1.06 km/h,p<0.05),与递增负荷中计算的5 mM乳酸阈(23.64±1.85km/h,p>0.05)、5.3 mM乳酸阈(23.87±1.86 km/h,p>0.05)接近。结论:(1)轮椅竞速100 m、200 m、400 m项目以无氧供能为主,800 m项目中有氧和无氧供能所占比例较为相近;1500 m和5000 m项目以有氧供能为主。对男子竞速轮椅T54级100 m至5000 m的能量代谢指标时序特征可以作为教练员安排专项训练计划、发展不同供能系统、评价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物学基础。(2)本研究证明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是造成WAER%差异的原因。MAOD计算方法得出的WAER%要高于Pcr-La-O2方法,特别是在轮椅竞速400 m项目中。建议在长期纵向研究中采用同一种计算方法进行诊断和监控,以避免计算方法的不同造成结果上的差异,进而影响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3)残奥会轮椅竞速项目Cw和VO2随着速度的增加成指数增长趋势;轮椅竞速项目具有对抗空气阻力比例高、克服非空气阻力比例低、不参与能量传导的肌肉比例低、上肢参与运动和残疾人生理特异性下有氧能力较弱的特点。在这些特点的共同影响下,使其Cw与健全人走、跑、骑、游、划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与健全人速度滑冰项目较为接近。(4)残奥会T53/54级轮椅竞速项目的MLSS水平要明显高于4 mM乳酸阈,建议采用5.3 mM来代替4mM乳酸阈,作为我国轮椅竞速T53/54级项目有氧训练强度划分标准和训练监控指标。

严敬好[7](2020)在《肌氧饱和度评价赛艇运动员训练强度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旨在通过赛艇递增负荷测试、赛艇不同训练手段测试以及赛艇2000m模拟比赛,探究肌氧饱和度(Muscle Oxygen Saturation,SmO2)作为局部指标评价赛艇运动员训练强度的可行性。研究方法:26名上海市男子赛艇运动员(年龄19.15±2.84yrs,身高189.19±6.18cm,体重80.19±9.59kg,训练年限4.42±2.13yrs)自愿参与测试。受试者先后完成三项测试:赛艇递增负荷测试(起始负荷180W,每级2min,逐级递增30W,无间歇,直至力竭),同步测量安静时、运动中肱二头肌肌氧饱和度(SmO2-BB)、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SmO2-VL)、摄氧量(Oxygen Uptake,V?O2)、心率(Heart Rate,HR)和功率(Power);赛艇不同训练手段以12000m训练、6000m×2训练、30min训练和500m×10训练为测试手段,同步测量安静时SmO2-VL、HR、血乳酸(Blood Lactate,Bla),运动中SmO2-VL、HR、Power,以及运动后即刻Bla、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同步测量安静时SmO2-VL、HR、Bla,运动中SmO2-VL、HR、Power,以及运动后即刻RPE和运动后3分钟Bla。研究结果:(1)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局部评价指标SmO2随运动强度逐级增加而逐渐下降,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V?O2、HR随运动强度逐级增加而逐渐上升。SmO2-BB、SmO2-VL分别与V?O2、HR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0.822≤r≤﹣0.797,p<0.01)。各指标逐级间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SmO2-BB与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均低于SmO2-VL,两者的变化随强度的逐级升高而出现差异(p<0.05)。(2)赛艇不同训练手段测试中,Power基本保持稳定,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HR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局部评价指标SmO2-VL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基本保持稳定。SmO2-VL分别与HR、Power存在中度或高度负相关关系(﹣0.862≤r≤﹣0.652,p<0.01)。各指标在评价训练强度上不具有一致性。(3)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Power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HR逐渐上升,而局部评价指标SmO2-VL呈现先下降、后稳定、再下降的变化趋势。SmO2-VL与HR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r=﹣0.859,p<0.01);与Power亦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r=﹣0.841,p<0.01)。各指标在评价比赛强度上不具有一致性。研究结论:(1)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局部评价指标SmO2-BB、SmO2-VL与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间高度的相关性反映了其对运动强度高度的敏感性。SmO2-VL与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均高于SmO2-BB,两者随着运动强度的升高而出现差异。认为SmO2-BB、SmO2-VL可作为赛艇运动员递增负荷测试中局部运动强度的评价指标,且SmO2-VL优于SmO2-BB。(2)赛艇不同训练手段中,局部评价指标SmO2-VL与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间存在中度或高度的相关关系;两者间变化的差异反映了在训练中赛艇运动员局部承受的强度与全身承受的强度之间的区别。认为SmO2-VL可作为赛艇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局部训练强度的评价指标。(3)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局部评价指标SmO2-VL与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两者间变化的差异反映了在模拟比赛中赛艇运动员局部承受的强度与全身承受的强度之间的区别。认为SmO2-VL可作为赛艇运动员模拟比赛中局部运动强度的评价指标。(4)鉴于SmO2-BB、SmO2-VL与全身性运动强度评价指标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其作为局部评价指标,可以评价赛艇运动员测试、训练和模拟比赛中局部的运动强度。

杜鑫[8](2020)在《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冬训前、后有氧能力变化特征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10名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通过测试和分析冬训前、后,运动员气体代谢、血常规及血流变的变化,探讨冬训对其有氧能力的变化及产生的影响,为帮助教练员进一步修订冬训训练计划、评价冬训训练效果、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等提供理论贡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游泳运动及冬训生理生化监控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咨询游泳教练、体育工作者和领域专家,对测试对象进行气体代谢测试、血常规、血流变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冬训前、后对比及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将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用X±SD表示测试结果,所得数据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的前、后比较,差异显着性水平以P<0.05表示。测试结果:1.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冬训后TV、VO2、HR、VO2/HR略大于冬训前(P>0.05),与RR、VE、VEO2、VCO2略小于冬训前(P>0.05)。2.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在无氧阈负荷下,冬训后TV、VO2、VCO2、VO2/HR、HR略大于冬训前(P>0.05)。VE、VEO2小于冬训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冬训后RR略小于冬训前(P>0.05)。3.运动员在最大摄氧量负荷下,冬训后TV、RR、VE、VO2、VO2/HR略大于冬训前(P>0.05)。VEO2、HR略小于冬训前(P>0.05)。4.冬训后RBC、HGB、HCT、MCV、MCH、MCHC略大于冬训前(P>0.05)。冬训后RDW无变化。5.冬训后ηb、ηm、ηL、ηp、ESR、ESR K、Arbc均略小于冬训前(P>0.05)。冬训后ηh、TK显着小于冬训前(P<0.05)。6.在通气阈负荷下,冬训前,长距离游泳运动员VO2与VEO2呈中度负相关,冬训后VO2与VO2/HR呈高度正相关,与TV、VE呈中度正相关,与VEO2呈中度负相关,最大摄氧量临界负荷下,冬训前运动员VO2与VO2/HR呈高度正相关,VO2与TV、RR、VE中度正相关,VO2与VEO2中度负相关。冬训后运动员VO2与VO2/HR呈高度正相关,VO2与TV、RR、VE呈中度正相关,VO2与VEO2呈中度负相关。7.在通气阈负荷强度下,冬训前,运动员VO2与MCH呈高度正相关,与HGB、HCT、MCHC呈中度正相关,与RBC低度正相关,冬训后运动员VO2与MCH呈高度正相关,与HGB、HCT、MCHC呈中度正相关,与RBC呈现低相关。在最大摄氧量负荷下,冬训前运动员VO2与RBC、HGB、HCT、MCH、MCHC呈中度正相关,冬训后运动员VO2与RBC、HGB、HCT、MCH、MCHC呈中度正相关。8.通气阈负荷强度下,冬训前,运动员VO2与ESR、TK、ESR K呈中度负相关,与ηH、ηM、ηL、ηP、Arbc呈中度负相关,冬训后运动员VO2与ESR K呈中度正相关性,与ηH、ηM、ηL、ηP、ESR、Arbc、TK呈中度负相关,最大摄氧量负荷下,冬训前运动员VO2与ηH、ηM、ηL、ESR、Arbc、TK呈中度负相关,与NP、ESR K呈低度负相关,冬训后运动员VO2与ηH、ηM、ηL、ESR、Arbc、TK呈中度负相关,与ηP、ESR K呈低负相关。结论:(1)冬训后,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均有所提高;(2)冬训后,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肺通气效率显着提高是其气体代谢的改善主要特征;(3)冬训后,陕西省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流变性和血液携氧能力提高;(4)冬训后,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血液流变性改善的主要与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有关;(5)冬训后,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改善与其心脏功能、肺通气效率、血液流变性的提高与改善等因素有关;

郐明琦[9](2020)在《皮艇(静水)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阶段性测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皮划艇队正值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关键时期,而我国在皮划艇项目上取得的成绩总是差强人意,纵观整个项目的比赛奖牌分布,欧洲国家在该项目上占据霸主地位。但近几年来,我国在该项目成绩上不断取得突破,证明我国在该项目中具有很大的夺金潜力。目的:为了让运动员在长期的、枯燥的系统训练中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为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提高训练质量,最终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对运动员进行阶段性的、系统的专项运动能力测试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使用专项运动能力测试评估方案,帮助队伍在每次集训中筛选出能力突出和拥有巨大潜力的运动员,缩小集训人数;寻找专项能力突出的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分析运动员自身优点与不足,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为备赛阶段运动员的配艇安排提供帮助。方法:根据皮艇项目专项比赛特点,结合运动员的专项身体机能特征,设计出一套完整的专项能力测试模型,在实验室条件下,在皮艇专用测功仪上完成全部测试。以山东省皮划艇队14名皮艇队员为研究对象,男女各7人,在广西北海山东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采集运动员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无氧阈、肺通气量、测功仪功率以及测试前后运动员训练计划及阶段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次阶段测试指标的差异,并及时反馈给教练员,帮助教练员了解现阶段运动员各项指标状况,为下阶段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结果:本次跟踪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14名皮艇运动员第一次进行测试评估后,根据测试评估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训练计划,在第二次测试中,运动员的专项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在速度测试中,14名运动员在10秒内的输出功率有明显提高(男皮P=0.022,女皮P=0.016),30秒功率男皮P=0.028,女皮P=0.046,部分运动员表现出的功率值已经达到了优秀水平,表明经过这一阶段训练,运动员专项最大力量、爆发力得到强化,测试后血乳酸值的变化(男皮P=0.028,女皮P=0.014),反映出无氧供能系统动员速度和调动程度得到改善。耐力测试中,运动员在摄氧量、通气量和无氧阈方面有所提高,在最后的冲刺划测试中,运动员机体对负荷强度的适应性更强,在高乳酸的状态下肌肉做功能力增强,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性,有氧供能系统得到改善。研究发现,通过对运动队整体的测试水平进行分析,调整训练计划,可以有效提高队伍整体的竞技水平,通过此次测试运动员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建立运动员个体的分析体系,在今后开展运动员机能评估做到有据可依。结论:训练过程中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取比赛胜利。本次测试方案设计合理,在实验室环境下对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有氧能力和疲劳状态下的维持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基本涵盖了运动员在比赛时所涉及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通过阶段性的专项能力测试评估,评定运动员现阶段所处的训练水平,找出能力上的不足和潜在优势,再与教练员沟通调整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并对未来运动员能力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多次测试评估,发现冠军数据模型。从测试结果来看,经过冬训这一阶段的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和专项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距离国际标准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运动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选材上,通过测试评估选拔有天赋的运动员,发现运动员的优势比赛距离进行项目分配。

杨志亭[10](2020)在《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评价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重点项目,尤其是在我国取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权之后,其任务更显艰巨。近年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展较快,已经接近世界先进国家运动员水平,但他们却由于体能不足原因,常在世界大赛的最后时刻功亏一篑。体能不足主要是体能训练效率较低问题。我国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训练效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对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缺乏精准的了解,缺少对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评价的标准,导致无法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使体能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探析我国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尝试制定适合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的评价标准,以加强对运动员体能监控能力体系建设,增强运动员体能训练效果,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理论上论证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体能及体能特征的内涵与外延,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69项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测试初选指标;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对初选测试指标进行了2轮专家筛选,最终得到了30项测试指标;第三,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冬管中心随机抽取了70名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30名运动健将、40名一级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并对其进行体能特征指标测试;第四,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参加测试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指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整体项目体能特征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第五,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以参加测试运动员具体项目(500米、1000米、1500米等奥运项目)的运动成绩为因变量,以因子分析法得到的整体项目体能特征指标测试结果为自变量,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三个方面对测试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具体项目体能特征指标,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最后,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型。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综合运用测试法、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评价标准是可行的、有效的。2、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整体项目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身体充实度大、体脂率低、臀部肌肉发达等身体形态特征,较强的无氧代谢供能与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快速消除疲劳能力等生理机能特征,强大的蹲屈滑行无氧耐力与两腿交替蹬伸的爆发力、较快的滑行速度、良好的单腿支撑平衡能力、快速调整身体姿势能力等运动素质特征;其中蹲屈滑行无氧耐力、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身体充实度等特征对其运动成绩影响较大。3、我国优秀男子500米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为:身体充实度大、臀部肌肉发达、磷酸原系统与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强、蹲屈姿势无氧耐力强、两腿连续蹬伸爆发力强、综合力量大、灵敏柔韧性好等特征,其中蹲屈姿势无氧耐力、两腿连续蹬伸爆发力、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等特征对其运动成绩影响较大。4、我国优秀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为:身体充实度大、体脂率低、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强、疲劳恢复能力强、蹲屈姿势无氧耐力强、移动速度快、综合力量大、灵敏柔韧性好等特征,其中蹲屈姿势无氧耐力、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移动速度等特征对其运动成绩影响较大。5、我国优秀男子1500米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为:身体充度实大、体脂率低、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强、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能力强、蹲屈姿势无氧耐力好、移动速度快、综合力量大、灵敏柔韧性好等特征,其中蹲屈姿势无氧耐力、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移动速度等特征对其运动成绩影响较大。

二、无氧阈的测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氧阈的测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上肢和下肢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能量代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路线图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有关HIIT的研究
        2.1.1 HIIT定义
        2.1.2 HIIT方案设计与效果应用
    2.2 有关运动训练能量代谢的研究
        2.2.1 有关能量代谢数据监控、采集以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2.2.2 一般项目能量代谢研究
    2.3 HIIT的能量代谢研究
        2.3.1 HIIT对心率、血乳酸的影响
        2.3.2 HIIT对有氧能力的影响
        2.3.3 HIIT对无氧能力的影响
        2.3.4 HIIT对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测试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上肢HIIT的能量代谢结果
        4.1.1 上肢HIIT负荷监控结果
        4.1.2 HIIT间摄氧量数据结果
        4.1.3 上肢HIIT三大供能系统能量消耗结果
    4.2 下肢HIIT的能量代谢结果
        4.2.1 下肢HIIT负荷监控结果
        4.2.2 下肢HIIT三个供能系统能量消耗结果
5 讨论分析
    5.1 上肢HIIT的能量代谢分析
        5.1.1 上肢HIIT负荷监控分析
        5.1.2 上肢HIIT能量代谢特征分析
    5.2 下肢HIIT的能量代谢分析
        5.2.1 下肢HIIT负荷监控分析
        5.2.2 下肢HIIT能量代谢特征分析
6 结论与局限性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无氧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无氧阈概述
    2.2 无氧阈检测方法
        2.2.1 有创测试法
        2.2.2 无创测试法
    2.3 无氧阈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2.4 影响无氧阈的因素
        2.4.1 心脏泵血功能
        2.4.2 锻炼对无氧阈的影响
        2.4.3 外周肌肉对无氧阈的影响
        2.4.4 年龄、性别、体重和血红蛋白因素对无氧阈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法
        3.2.1 实验流程图
        3.2.2 血液和体成分的测试
        3.2.3 安静心功能的测试
        3.2.4 无氧阈的测试
    3.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安静心功能
        4.1.1 四组人群的安静心功能指标
        4.1.2 安静心功能指标的性别锻炼差异
    4.2 四组人群的血液指标
        4.2.1 四组人群的血常规、血脂、激素比较
        4.2.2 血液指标的性别和锻炼差异
    4.3 体成分指标
        4.3.1 四组人群的体成分指标比较
        4.3.2 体成分指标的性别锻炼差异
    4.4 无氧阈在四组人群间的比较
    4.5 AT与安静心功能、血液和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
    4.6 无氧阈和一般情况的相关分析
        4.6.1 VO_2AT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的偏相关性
        4.6.2 VO_2/kgAT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的偏相关性
    4.7 VO_2AT无氧阈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4.7.1 VO_2AT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自变量的筛选
        4.7.2 VO_2AT无氧阈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4.8 VO_2AT/kg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4.8.1 回归方程自变量的筛选
        4.8.2 VO_2AT/kg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5.预测模型准确性检验
    5.1 验证组受试者一般情况
    5.2 回归方程准确性的验证
        5.2.1 VO_2AT回归方程的验证
        5.2.2 相对无氧阈回归方程准确性的验证
6 分析与讨论
    6.1 心功能与无氧阈之间的相关分析
    6.2 锻炼水平与无氧阈之间的相关分析
    6.3 体脂百分比、肌肉和体重与无氧阈的相关分析
    6.4 回归方程指标的科学性分析
    6.5 推测无氧阈的价值与其他回归方程的比较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利用心率变异性判定普通男大学生无氧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无氧阈概念
    2.2 无氧阈的生理学基础
    2.3 无氧阈的应用领域
    2.4 无氧阈应用的相关研究
    2.5 无氧阈的判定方法
        2.5.1 血乳酸判定法
        2.5.2 动脉血气判定法
        2.5.3 通气阈法
        2.5.4 心率偏离点法
        2.5.5 积分肌电阈
        2.5.6 近红外线光谱法
        2.5.7 其他无创性判定方法
    2.6 心率变异性的研究综述
        2.6.1 心率变异性的基本概念
        2.6.2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设备与软件
        2.6.3 心率变异性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2.7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2.7.1 时域分析法
        2.7.2 频域分析法
        2.7.3 非线性分析法
    2.8 心率变异性判定无氧阈的生理学机制
    2.9 心率变异性判定无氧阈的相关实验研究综述
    2.10 利用心率变异性判定无氧阈在我国的研究综述
    2.11 HRVT在评定健康状况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应用综述
3.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专家访谈法
    3.3 实验法
        3.3.1 实验设备
        3.3.2 预实验
        3.3.3 正式实验
    3.4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
    4.1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4.2 VT与 HRVT判定结果的比较
    4.3 VT与 HRVT的一致性评价
5.讨论
    5.1 本研究的实验仪器保障了实验的严谨性
    5.2 通过预实验制定递增运动负荷方案和选择心率变异阈指标
    5.3 统计结果表明HRVT是判定无氧阈的可靠指标
    5.4 HRVT与 VT的生理学联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5.5 本研究存在的缺陷与值得改进的地方
    5.6 将HRVT应用于实践当中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6.结论
7.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个人简介

(4)对残疾人坐式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能
        2.1.2 专项体能
        2.1.3 坐式越野滑雪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测试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现状
        4.1.1 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4.1.2 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生理机能指标分析
        4.1.3 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4.2 国家坐式越野滑雪重点运动员与预备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对比分析
        4.2.1 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分析
        4.2.2 生理机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4.2.3 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身体形态方面
        5.1.2 生理机能方面
        5.1.3 身体素质方面
        5.1.4 可以作为体现我国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的有
    5.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吴世伟2014年重庆全国马拉松锦标赛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马拉松的起源和项目特点
        1.3.2 世界马拉松发展史
        1.3.3 我国男子马拉松项目的发展现状
        1.3.4 关于马拉松赛前训练的研究
        1.3.5 训练状态诊断的分析与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个案分析法
        2.2.3 测试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吴世伟的基本情况
        3.1.1 吴世伟的运动经历
        3.1.2 吴世伟5000米、10000米和半程马拉松的最好成绩分析
        3.1.3 吴世伟赛前状态分析
    3.2 吴世伟训练周期阶段性安排
        3.2.1 训练负荷量的安排分析
        3.2.2 训练负荷强度的安排分析
    3.3 训练过程中提高竞技能力训练的安排分析
        3.3.1 糖脂协调供能训练安排的分析
        3.3.2 阶段性测试安排分析
        3.3.3 赛前双周训练计划安排分析
    3.4 吴世伟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3.4.1 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分析
        3.4.2 血红蛋白变化的分析
        3.4.3 血尿素氮变化的分析
        3.4.4 血清睾酮变化的分析
        3.4.5 最大摄氧量和AT的分析
        3.4.6 赛前训练晨脉的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水平轮椅竞速运动员能量供应、能量消耗C和最大乳酸稳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问题的提出
        2.1 男子T54级轮椅竞速100m~5000m项目能量供应特征
        2.2 不同速度下T54级轮椅竞速项目单位距离能量消耗~C特征
        2.3 轮椅竞速项目的最大乳酸稳态特征
    3 研究意义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5 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轮椅竞速项目发展脉络
        2.1 萌芽期(轮椅运动起源)
        2.2 形成期(成为残奥会正式项目)
        2.3 成长期(设置医学功能分级和增加比赛项目)
        2.4 成熟期(医学功能分级细化和项目完善)
    3 轮椅竞速的生理学特征
        3.1 轮椅竞速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
        3.2 轮椅竞速运动员比赛的生理学特征
        3.3 轮椅竞速的生物力学特征(轮椅器材)
        3.4 轮椅竞速的训练学特征
        3.5 总结和展望
    4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4.1 人体三大供能系统
        4.2 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交互作用
        4.3 能量供应测试和计算方法
        4.3.1 测试方法
        4.3.2 能量供应计算方法
    5 周期性水上和陆上项目能量消耗~C特征
        5.1 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
        5.2 能量消耗~C定义(Energy Cost)
        5.3 能量来源
        5.4 影响能量消耗~C的决定因素
        5.5 周期性陆上项目的能量消耗~C
        5.5.1 走和跑
        5.5.2 自行车
        5.6 水上和水中项目的能量消耗~C
        5.6.1 游泳项目能量消耗~C
        5.6.2 皮/划/赛艇项目能量消耗~C
        5.7 总结
    6 最大乳酸稳态
        6.1 对有氧能力评估的历史回顾
        6.2 有氧-无氧阈概念的界定
        6.3 最大乳酸稳态影响因素
        6.4 最大乳酸稳态测试方法
        6.4.1 恒定负荷测试
        6.4.2 固定血乳酸值计算方法
        6.4.3 个体乳酸阈强度
        6.4.4 最小乳酸测试
    7 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 男子T54级轮椅竞速项目不同比赛距离能量供应特征研究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流程
        2.2.1 受试者基础代谢率
        2.2.2 多级递增负荷测试
        2.2.3 100m~5000m全力运动测试
        2.3 能量供应计算方法
        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
        3.1 生理学指标
        3.2 能量供应指标
    4 分析与讨论
        4.1 轮椅竞速100m~5000m全力运动测试能量供应比例特征
        4.2 轮椅竞速100m~5000m项目能量供应量特征
        4.3 轮椅竞速100m~5000m项目生理学指标特征
        4.3.1 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特征
        4.3.2 累积VO_2和VO_(2peak)指标特征
        4.4 轮椅竞速100m~5000m项目时序性特征
    5 对训练的指导意见
    6 结论
第四部分 男子T54级轮椅竞速项目能量消耗c特征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测试流程
        1.3 能量消耗~C计算
        1.4 数理统计
    2 研究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结论
第五部分 残奥会T53/54级轮椅竞速项目最大乳酸稳态特征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流程
        2.2.1 1500m全力运动测试
        2.2.2 递增负荷测试
        2.2.3 恒定负荷测试
        2.3 数理统计
    3 研究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轮椅竞速项目的最大乳酸稳态
        4.2 轮椅竞速最大乳酸稳态水平下的强度特征
    5 结论
第六部分 全文总结
第七部分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实验记录表
    附录2:学习工作经历
    附录3:科研情况

(7)肌氧饱和度评价赛艇运动员训练强度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强度概述
        2.1.1 HR评价运动强度
        2.1.2 Bla评价运动强度
        2.1.3 V?O_2评价运动强度
        2.1.4 RPE评价运动强度
        2.1.5 结合HR、V?O_2、Bla对运动强度进行综合评定
    2.2 SmO_2研究综述
        2.2.1 SmO_2的概念及其检测原理
        2.2.1.1 概念
        2.2.1.2 检测原理
        2.2.2 SmO_2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2.2.1 应用SmO_2评价运动强度
        2.2.2.2 应用SmO_2评估运动能力
        2.2.2.3 应用SmO_2检验训练效果
        2.2.2.4 应用SmO_2评价运动表现
        2.2.2.5 应用SmO_2分析技术动作
        2.2.3 肌氧研究存在的问题
        2.2.3.1 肌氧监测技术不成熟
        2.2.3.2 肌氧的变化存在性别差异
        2.2.3.3 局部指标在评价全身性运动中存在疑问
        2.2.4 综述小结
        2.2.4.1 SmO_2在运动训练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
        2.2.4.2 SmO_2在评价骨骼肌对训练的反应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2.4.3 SmO_2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
        2.2.5 研究问题的提出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3.1.2 研究对象的筛选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测试法
        3.2.2.1 测试安排与测试方案
        3.2.2.2 研究中主要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3.2.2.3 研究中主要的测试仪器
        3.2.2.4 研究路线图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各指标的变化
        4.1.1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SmO_2、V?O_2、HR、Power的变化特征
        4.1.2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SmO_2与V?O_2、HR、Power的相关关系
        4.1.3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不同位点SmO_2的差异
    4.2 赛艇不同训练手段中各指标的变化
        4.2.1 赛艇12000m训练手段中各指标的变化
        4.2.1.1 赛艇12000m训练手段中SmO_2-VL、HR、Power的变化特征
        4.2.1.2 赛艇12000m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 HR、Power的相关关系
        4.2.2 赛艇6000m×2训练手段中各指标的变化
        4.2.2.1 赛艇6000m×2 训练手段中SmO_2-VL、HR、Power的变化特征
        4.2.2.2 赛艇6000m×2 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 HR、Power的相关关系
        4.2.3 赛艇30min训练手段中各指标的变化
        4.2.3.1 赛艇30min训练手段中SmO_2-VL、HR、Power的变化特征
        4.2.3.2 赛艇30min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 HR、Power的相关关系
        4.2.4 赛艇500m×10训练手段中各指标的变化
        4.2.4.1 赛艇500m×10 训练手段中SmO_2-VL、HR、Power的变化特征
        4.2.4.2 赛艇500m×10 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 HR、Power的相关关系
    4.3 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各指标的变化
        4.3.1 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SmO_2-VL、HR、Power的变化特征
        4.3.2 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SmO_2-VL与 HR、Power的相关关系
5 讨论与分析
    5.1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各指标分析
        5.1.1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SmO_2与运动强度指标的关系分析
        5.1.2 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SmO_2-BB与 SmO_2-VL的差异分析
    5.2 赛艇不同训练手段中各指标关系分析
        5.2.1 赛艇12000m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运动强度指标的关系分析
        5.2.2 赛艇6000m×2 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运动强度指标的关系分析
        5.2.3 赛艇30min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运动强度指标的关系分析
        5.2.4 赛艇500m×10 训练手段中SmO_2-VL与运动强度指标的关系分析
    5.3 赛艇2000m模拟比赛中各指标分析
    5.4 SmO_2在赛艇测试、训练和比赛中评定运动强度的可行性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8)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冬训前、后有氧能力变化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冬训的研究现状
        2.1.1 冬训的定义
        2.1.2 冬训对运动员生理机制的影响
    2.2 长距离游泳项目的生理学特征
        2.2.1 长距离游泳的项目特征及发展
        2.2.2 长距离游泳能量代谢特征
    2.3 气体代谢的研究现状
        2.3.1 气体代谢的概述
        2.3.2 运动对气体代谢的影响
    2.4 运动对无氧阈的影响
    2.5 运动与最大摄氧量
    2.6 运动与血常规
        2.6.1 血液概述
        2.6.2 血常规及测定指标
        2.6.3 运动与血常规
    2.7 运动与血流变
        2.7.1 血流变概述
        2.7.2 血流变测定与指标
        2.7.3 影响血液流变学的因素
        2.7.4 运动对血流变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专家咨询法
        3.2.1 咨询运动人体科学专家
        3.2.2 咨询长距离游泳教练员
    3.3 测试法
        3.3.2 测试对象
        3.3.3 测试方案
        3.3.4 测试仪器
    3.4 数理统计法
4 测试结果
    4.1 安静状态下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气体代谢特征
    4.2 无氧阈状态下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气体代谢特征
    4.3 最大摄氧量状态下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气体代谢特征
    4.4 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
    4.5 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血流变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
    4.6 气体代谢与通气阈摄氧量、最大摄氧量负荷之间的相关性
    4.7 血常规与通气阈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之间的相关性
    4.8 血流变与通气阈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之间的相关性
5 分析与讨论
    5.1 运动员冬训前、后气体代谢变化特征分析与讨论
        5.1.1 冬训期前、后安静状态下气体代谢变化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1.2 冬训期前、后无氧阈状态下气体代谢变化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1.3 冬训期前、后最大摄氧量状态下气体代谢变化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2 冬训期前、后运动员血常规指标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冬训前、后运动员红细胞变化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2.2 冬训前、后运动员血红蛋白变化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3 冬训期前、后运动员血流变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冬训期前、后运动员血液粘度结果分析与讨论
        5.3.2 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血液变形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5.3.3 冬训期前、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血液聚集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5.3.4 通气阈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与血流变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专家咨询提纲
附件2

(9)皮艇(静水)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阶段性测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皮艇项目概述
        2.1.1 皮艇项目起源发展简介
        2.1.2 国内外项目竞争格局
        2.1.3 皮艇项目技术特征
    2.2 皮艇运动能量代谢特点
    2.3 专项运动能力
        2.3.1 运动能力
        2.3.2 专项运动能力
    2.4 测试指标的相关研究
        2.4.1 最大摄氧量
        2.4.2 肺通气量
        2.4.3 心率
        2.4.4 通气阈
        2.4.5 血乳酸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现场测试法
        3.2.3.1 速度测试
        3.2.3.2 耐力测试
        3.2.3.3 皮艇运动员测试中的训练监控
        3.2.3.4 主要测试仪器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男子皮艇测试结果分析
        4.1.1 男子皮艇运动员速度测试分析
        4.1.2 男子皮艇运动员耐力测试分析
        4.1.3 男子运动员速度测试情况及前后对比分析
        4.1.4 男子运动员耐力测试情况及前后对比分析
        4.1.5 男子皮艇运动员训练计划
        4.1.6 测试评估前后运动员成绩对比分析
    4.2 女子皮艇测试结果分析
        4.2.1 女子皮艇运动员速度测试分析
        4.2.2 女子皮艇运动员耐力测试分析
        4.2.3 女子运动员速度测试情况及前后对比分析
        4.2.4 女子运动员耐力测试情况及前后对比分析
        4.2.5 女子皮艇运动员训练计划
        4.2.6 测试评估前后运动员成绩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10)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奥会夺取金牌的重点项目
        1.1.2 体能对现代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作用凸显
        1.1.3 对体能特征准确了解是实施科学训练的前提
        1.1.4 对体能特征科学评价是规划体能训练过程的基础
        1.1.5 现有的短道速滑体能特征评价研究已满足不了项目发展需求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任务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能概念研究的综述
        2.1.1 体能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2.1.2 国外体能概念的研究
        2.1.3 国内体能概念的研究
        2.1.4 对体能概念的辨析
    2.2 关于体能特征与运动项目特征关系研究的综述
        2.2.1 体能与技术的关系
        2.2.2 体能与战术的关系
    2.3 关于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研究的综述
        2.3.1 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2.3.2 生理机能特征的研究
        2.3.3 运动素质特征的研究
    2.4 关于体能评价研究的综述
        2.4.1 体能指标的确定
        2.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3 评价标准的制定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测试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的理论分析
        4.1.1 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的规则分析
        4.1.2 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的技术分析
        4.1.3 短道速滑体能特征的战术分析
        4.1.4 短道速滑整体项目体能特征与具体项目体能特征关系分析
    4.2 整体项目体能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4.2.1 整体项目体能特征指标的确定
        4.2.2 整体项目体能特征
        4.2.3 短道速滑整体项目体能特征评价标准的制定
        4.2.4 对整体项目体能特征评价结果的分析
    4.3 具体项目体能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4.3.1 男子500米运动员体能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4.3.2 男子1000米运动员体能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4.3.3 男子1500米运动员体能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制定
    4.4 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型的构建
        4.4.1 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整体项目体能特征模型
        4.4.2 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具体项目体能特征模型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无氧阈的测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上肢和下肢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能量代谢特征[D]. 杨孟超.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基于心功能、血液、体成分指标预测大学生无氧阈的研究[D]. 梁红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1(12)
  • [3]利用心率变异性判定普通男大学生无氧阈的实验研究[D]. 伍亿.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8)
  • [4]对残疾人坐式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现状的调查研究[D]. 吴云鹤.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5]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吴世伟2014年重庆全国马拉松锦标赛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D]. 吴世伟.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1)
  • [6]高水平轮椅竞速运动员能量供应、能量消耗C和最大乳酸稳态特征研究[D]. 章凌凌.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肌氧饱和度评价赛艇运动员训练强度可行性研究[D]. 严敬好.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陕西省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冬训前、后有氧能力变化特征的分析[D]. 杜鑫. 西安体育学院, 2020(04)
  • [9]皮艇(静水)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阶段性测试评估研究[D]. 郐明琦.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10]我国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评价标准研究[D]. 杨志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无氧阈值的确定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