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脂干燥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武祥宇[1](2021)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分别应用颈椎自体骨赘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 BMP-2)作为植骨材料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实施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42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植骨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自体骨赘组(22例)和rh BMP-2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节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拍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时的颈椎标准正侧位X线片。比较两组患者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和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着提高(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有少量丢失,但仍高于术前,两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颈椎前凸有少量丢失,但效果仍较满意,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rh BMP-2组融合率(92.3%)高于自体骨赘组(88.0%),但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别以自体骨赘和rh BMP-2作为植骨材料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在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上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与自体骨赘相比,rh BMP-2可加速颈椎融合,在早期取得更高的颈椎融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华堃池,胡永成[2](2020)在《梯度乙醇脱脂对异体松质骨脱脂效果及力学性能的评估》文中认为背景:脱脂被认为是获取同种异体骨移植材料的首要程序,但当前的脱脂方法无法避免有机溶剂的残留问题。目的:观察梯度乙醇脱脂的脱脂效果及该方法是否会降低骨的力学性能。方法:从人的股骨髁中获取新鲜松质骨块60粒,根据脱脂处理的不同平均分为3组,分别是梯度乙醇组、丙酮组及新鲜组(对照组)。大体观察骨块的大体形状以及材料的形态和色泽;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脱脂处理后骨块的剩余脂质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观察不同脱脂方法处理后骨块内各种成分的变化;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用于评价脱脂处理对骨块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天津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见新鲜骨块呈黄色且孔隙中含量大量脂肪,脱脂处理的骨块呈白色且多孔网状结构清晰;②梯度乙醇组和丙酮组骨块的剩余脂质含量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385);③红外光谱图显示,2种脱脂方法的脱脂效果相近,且对骨中其他成分,如PO43-、碳酸盐及羟基磷灰石等无影响;④力学性能检测显示,新鲜组、梯度乙醇组和丙酮组骨块分别进行两两比较,3组间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⑤结果表明,梯度乙醇脱脂与传统的丙酮溶剂萃取脱脂效果相似,且该方法不会降低骨的力学性能。
王耀宗[3](2020)在《多孔n-HA/PGS -M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材料学特性和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骨缺损疾病的治疗始终是困扰临床骨科医生的一大难题。尽管目前采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填充骨缺损进行重建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来源受限以及取材部位并发症等缺点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随着骨组织工程等学科在天然材料改进或人工合成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发展为用于骨缺损治疗的移植材料选择方面提供了希望。利用人工合成有机和无机材料制备成的复合支架材料有多方面的性能优势,如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性和韧性高等而受到研发以及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人工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可降解,复合材料在完成其功能之后,直接在体内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聚癸二酰甘油酯(PGS)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因具有良好的体内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临床研究中广泛被应用。马来酸酐(MAH)能通过为复合物提供羧基和羟基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促进组织形成和生长,提升复合物的性能。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作为骨和牙齿最主要的无机成分,这种材料不会引发明显排异反应,但由于其脆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将聚癸二酰甘油酯(PGS)接枝马来酸轩(MAH)制备成一种可降解的新型高分子材料(PGS-M),促进成骨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进一步将PGS-M与n-HA制备成兼具两者优点的复合支架材料,弥补PGS-M在力学性能上的不足,提高n-HA的生物学性能。方法:用高温真空等步骤制备PGS、PGS-M有机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用核磁共振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化学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形态表征和孔隙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分析系统检测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材料热学性能。用浸泡质量丢失法测定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降解性能。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用CCK8检测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对AD-MSCs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用QPCR、WB和IF检测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对AD-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相关基因指标的影响。用QPCR检测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对AD-MSCs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检测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钙磷沉淀能力。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薄层三维CT和组织学HE染色法检测动物体内PGS-M支架和PGS-M-n-HA-0.6复合支架的成骨诱导分化能力。结果:PGS-M支架制备后检测到PGS的癸二酸的亚甲基(CH2)和甘油部分的质子信号以及马来酸轩上双键的质子信号,43%的羟基被马来酸酐取代。PGS-M-n-HA-0.4、PGS-M-n-HA-0.5、PGS-M-n-HA-0.6系列复合支架制备后,检测到在1036 cm-1有吸收峰代表n-HA的C-O形成的羟基团。从SEM图片看多孔复合支架的孔径可达150-300μm,支架的孔隙率极大,支架内部的大量的孔洞也利于细胞的迁移和粘附。PGS-M-n-HA-0.4、PGS-M-n-HA-0.5、PGS-M-n-HA-0.6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分别为90.13%,88.21%和84.56%。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5℃-30℃之间,表明了复合支架在室温保存或体温下植入都处于高弹态,具有较好的高弹形变的性能。在仪器测试的温度范围内(-50℃-150℃),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没有观察到的结晶峰,氧化峰和熔融状态的吸收峰的出现。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的质量加热到250℃后质量开始下降,到600℃时PGS支架质量变化接近100%,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质量变化至40%60%。PGS-M支架和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降解呈线性关系,8周时PGS-M支架降解的质量丢失百分比最大,降解了33.26%;PGS-M-n-HA-0.4、PGS-M-n-HA-0.5、PGS-M-n-HA-0.6复合支架分别降解了25.21%、21.57%、16.34%。PGS-M-n-HA-0.4、PGS-M-n-HA-0.5、PGS-M-n-HA-0.6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随着n-HA含量比例的提高而提高。AD-MSCs与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共培养后相较于PGS-M支架的增殖能力增加。相较于PGS-M支架,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促进AD-MSCs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Osteocalcin和CollagenI的表达。相较于PGS-M支架,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抑制AD-MSCs炎症因子的释放。相较于PGS-M支架,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有更多的钙磷沉积。大鼠颅骨动物模型三维CT和组织学HE的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PGS-M支架,PGS-M-n-HA-0.6复合支架在体内具有更强的促成骨能力。结论:通过高温熔融法我们成功的制备了PGS-M-n-HA-0.4、PGS-M-n-HA-0.5、PGS-M-n-HA-0.6系列复合支架材料。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材料孔径、孔隙率极大利于细胞的迁移和粘附。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材料在室温和体温下都处于高弹态,能表现出较好的弹性,且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降解时间上呈线性关系,利于新骨逐渐长入,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材料随n-HA比例提高,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不断提升。PGS-M-n-HA系列复合支架材料促进AD-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相关因子的释放,可降低炎症反应。PGS-M-n-HA-0.6复合支架具备促进体内成骨的能力。
陈曦[4](2020)在《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针对经皮全内镜下前路经椎体颈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Full-endoscopic Anterior Transcorporeal Cervical Discectomy,PEATCD)形成的椎体骨通道研制了一种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Supportable Bone Channel Repairer,SBCR)(ZL2018 2 1868594.8),以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并联合可注射骨材料植入骨通道模型中,通过观察骨生长情况初步评价骨通道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修复骨通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SBCR的设计及制备:采集20例行PEATCD的病人术后CT影像资料,在CT矢状面测量椎体骨通道的长度及直径,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作为设计参数,采用CATIA软件和机械力学原理创新性设计SBCR,详细阐述其组成结构及使用原理。根据设计图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采用钛合金材质加工制造成品。2.SBCR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纳入2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处死2只犬将其髂骨及四肢骨制备成同种异体骨粉,将其余20只犬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采取犬的全血后使用“两次离心法”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分别将0.5mL全血及0.5mL PRP在血细胞分析仪中检测血小板的含量。将激活后的PRP与同种异体骨粉以1:1的比例混合即为本实验的可注射骨材料。于每只犬右侧股骨下端建立骨通道模型,A组为空白骨通道,B组骨通道内植入SBCR;C组骨通道内注入可注射骨材料;D组骨通道内植入SBCR+可注射骨材料。术后8周处死所有犬并取得右侧股骨标本20具,通过股骨标本的X线检查、CT检查及CT值测量、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及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来初步评价骨通道的修复效果。结果:1.测量20例PEATCD病人责任颈椎椎体骨通道的长度为17.48mm±0.77mm,直径为7.25mm±0.18mm。采用机械力学原理设计的SBCR主要组成结构包括:中心螺杆、推板、滑动块、螺母和连接组件。其使用原理为:先通过转动螺母相对中心螺杆做旋转运动,推动连接组件托住相应的推板向外运动把推板顶开,形成以中心螺杆为中心并在其外围构成左上、右上和下侧三个方向撑开的三层联动结构。回收运动与打开运动相反。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制备的一批钛合金材质的SBCR成品,其整体长度为16.50mm,闭合时直径为6.20mm,撑开最大时直径达15.20mm。从闭合至完全撑开约需顺时针转动6.5圈,每转一圈能撑开的范围约1.38mm。制备的SBCR成品满足设计参数及设计原理,可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2.(1)血小板含量:PRP中血小板的含量约为全血的4.8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20,P<0.05)。(2)一般情况:所有实验犬术后的精神、饮食可,手术切口愈合良好。(3)X线检查结果:可见C组和D组骨通道内的骨生长情况优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的SBCR撑开固定在位,无变形、塌陷、移动。(4)CT检查及CT值测量结果:CT检查示A组和B组的骨通道内仍可见到未修复完全的空白骨通道部分,同周围的宿主骨相比,其新生骨的密度较低;C组和D组骨通道内的骨生长情况明显优于A组和B组,骨通道内几乎完全骨性愈合,新生骨的密度较高,但仍低于正常部位骨密度。CT值的组间对比:正常骨部位的CT值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0mm处的CT值在C组与A组、B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3mm处的CT值在C组与A组、B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的组内对比:A组、B组、C组和D组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3mm处的CT值与正常骨部位、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0mm处的CT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在0mm处的CT值与正常骨部位的CT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E染色组织学观察:A组:可见较多的骨小梁生长,相互之间无明显连接。B组:可观察到较粗大的骨小梁,数量较多,但排列较为散乱。C组:可观察到大量成熟骨小梁,骨小梁相互连接。D组:可观察到大量的骨小梁,且骨小梁较粗大,新骨的成熟度较高。4组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在组间比较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C组与A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00,P=0.007),C组与B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000,P=0.014),D组与A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600,P=0.004),D组与B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00,P=0.007)。结论:1.本研究针对PEATCD术后形成的椎体骨通道,创新性的采用机械力学原理设计并采用钛合金材质制备的SBCR,可经脊柱全内镜工作通道植入椎体骨通道内撑开后提供支撑性,同时操作方便、可调控、可植骨,可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2.SBCR在犬的骨通道模型中稳固性能良好,联合PRP+同种异体骨粉制备的可注射骨材料后能够加速骨通道的修复,为临床中修复椎体骨通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冯江涛[5](2020)在《粒径及辐照保护剂对辐照中脱矿骨基质内胶原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粒径脱矿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在γ辐照中对胶原结构的影响以及辐照保护剂对保护DBM的有效性。方法取同一供体的冻干皮质骨,皮质骨由冷冻粉碎机粉碎后经泰勒标准筛网筛选出4组粒径皮质骨骨粒:0.51.0mm组骨粒;1.22.8mm组骨粒;3.34.7mm组骨粒;5.77.0mm组骨粒。依据Urist改良法,使用梯度乙醇对骨粒进行脱脂,0.6mol/L盐酸对骨粒脱钙处理,并调节p H值后冷冻干燥真空封存。使用索氏提取法对DBM样品脂残余含量测量,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DBM样品钙残余含量,并测定其p H值。按照不同γ辐照剂量0k Gy、15k Gy、25k Gy、25k Gy(保护剂)进行辐照处理后储存于-80℃冰箱待检测。辐照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原表面形态,以胶原结构紊乱、纤维束断裂等标志对比胶原表面结构损伤的程度;将样品按照0.2g/ml生理盐水比例在50℃条件下浸泡72h,利用浸提液颜色深度观察胶原被辐照损伤的程度;使用2,4-二硝基苯肼对羰基化合物进行痕量测定(吸光光度计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钠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测定样品中胶原分子量的变化;利用差示热量扫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检测样品热变性温度以观察胶原热稳定性。结果经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DBM样品钙含量分别为:1.906±0.468%(0.51.0mm),1.940±0.370%(1.22.8mm),2.090±0.393%(3.34.7mm),2.490±0.252%(5.77.0mm);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1.497,P=0.939)。经索氏提取法测定残余脂含量为0.963±0.132%(0.51.0mm),0.963±0.036%(1.22.8mm),0.946±0.085%(3.34.7mm),0.976±0.137%(5.77.0mm);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0.082,P=0.969)。所有样品p H值均符合规定范围(5.87.5)。样品浸提液颜色与γ辐照剂量相关度较高,未辐照样品浸提液颜色清亮,而在同粒径下随辐照剂量加大浸提液黄色逐渐加深,5.77.0mm粒径组颜色相对较浅;25k Gy相比于25k Gy(辐照保护剂)浸提液颜色加深。扫描电镜观察到γ辐照导致胶原结构紊乱,纤维断裂,025k Gy范围内当辐照剂量增大胶原蛋白损伤加重,当粒径增大时,损伤区域有减少的趋势;此外相比于25k Gy,25k Gy(辐照保护剂)组胶原结构性破坏减少。差示热量扫描法得出样品热交换曲线,随着粒径增大,热变性温度有增高的趋势,粒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F=189.4,P<0.001),但同粒径不同辐照剂量间差异不明显;除5.77.0mm粒径组之外,相比于25k Gy,25k Gy(辐照保护剂)组热稳定性温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SDS-PAGE发现同粒径下γ辐照剂量愈大,胶原分子量愈小;同辐照条件下随粒径较小,高分子量胶原含量减少明显。羰基含量结果显示在同一粒径下,γ辐照使羰基含量增多:0.51.0mm组(F=10.40,P=0.011),1.22.8mm组(F=11.26,P=0.009),3.34.7mm组(F=6.312,P=0.033),5.77.0mm组(F=4.507,P=0.064),同辐照条件下,不同粒径间随着粒径增大羰基含量逐渐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除0.51.0mm粒径组之外,相比于25k Gy,25k Gy(辐照保护剂)组羰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γ辐照与胶原的氧化损伤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着γ辐照剂量的增加,胶原损伤程度逐渐增加;DBM的粒径大小影响着胶原对γ辐照的敏感度,随着粒径的减小,DBM颗粒更易被γ辐照损伤;辐照保护剂在辐照过程中对胶原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郭睿洲[6](2019)在《三种方法处理的牛骨支架材料协同BMP2在不同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松质骨和皮质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比较煅烧骨(TBC)、脱钙骨基质(DBM)、冻干骨(FDB)三种异种支架材料在不同类型骨缺损中成骨效果,并分析BMP2与这三种材料复合后发挥协同作用的规律。研究方法1、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分别制备三种支架材料,并对其进行力学强度、扫描电镜及细胞毒性的检测。2、将三种支架分别与BMP-2进行复合用于修复大鼠股骨髁缺损,并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Micro-CT扫描并分析。3、将三种支架分别与BMP-2进行复合用于修复大鼠桡骨缺损,并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钙黄绿素双标实验进行半定量分析、X线摄片并评分。研究结果一、材料表征1.TBC支架最大压缩强度为1.022±0.09Mpa,屈服强度为0.46±0.06Mpa;DBM支架最大压缩强度为1.73±0.45Mpa,屈服强度为1.02±0.49Mpa。两者之间最大压缩强度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强度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FDB最大压缩强度为12.81±5.29Mpa,屈服强度为9.82±4.3,FDB最大压缩强度及屈服强度最大,并与其他两种支架材料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TBC支架孔径大小在185-462um之间,DBM支架孔径大小在217-342um之间,FDB孔径大小在404-560um之间,三种支架材料均为疏松多孔结构。3.TBC、DBM、FDB的RGR(相对增殖率)分别为95.74±3.43%、89.12±5.68%、82.89±5.72%,其中 TBC 与 FDB 进行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TBC与DBM相比较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DBM与FDB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支架材料均无细胞毒性。二、三种材料在股骨髁模型中的修复效果1、大鼠股骨髁大体观察使用Hitchcock粘连程度分级进行评分:术后各组在第8周时不同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第四周以自体骨组评分最高,为7.8±0.4,其次是TBC/BMP-2和FDB/BMP-2组,分别为为6.0±0.7和4.4±0.5。三种支架材料分别与BMP-2进行复合后,除DBM组外其余两种支架材料均有明显提升(P<0.001)。第八周FDB组评分最低,为2.0±0.7;自体骨组评分最高,为8.8±0.4,其次为TBC/BMP-2,TBC,FDB/BMP-2,分别是6.2±0.4,5.8±0.4,5.0±0.7。三种支架材料除FDB组外,其余两种支架材料在与BMP-2进行复合后,均没有明显提升(P<0.001)。3.TBC/BMP-2组骨量/总体积(BV/TV)分数最高,与DBM/BMP-2组和FDB/BMP-2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DBM/BMP-2组与FDB/BMP-2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支架材料分别与BMP-2复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T)以TBC/BMP-2组最大,其次为TBC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厚度最小的为DBM组,其次为FDB组,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BM和FDB在与分别BMP-2复合之后再进行比较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BC/BMP-2 与 DBM/BMP-2,TBC/BMP-2 与 DBM/BMP-2,TBC 与 DBM,TBC与FDB之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三、三种材料在桡骨缺损模型中的修复效果1、第八周取材时大鼠桡骨Hitchcock粘连程度分级在未复合BMP-2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BMP-2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第四周组织学评分以TBC组评分最低,为0.8±0.4。自体骨组评分最高,为5.8±0.4,其次为DBM/BMP-2组,4.2±0.4.三种支架材料分别与BMP-2复合后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TBC/BMP-2组和DBM/BMP-2组,TBC/BMP-2组和FDB/BMP-2组分别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第八周时评分以DBM/BMP-2和自体骨组评分最高,均为6.2±0.4,其次为TBC/BMP-2组,为4.5 ±0.7;FDB组评分最低,为1.2±0.4。BMP-2能分别提升TBC、DBM支架材料的成骨效果,而FDB支架材料在复合BMP-2前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支架复合BMP-2之后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第八周时,未与BMP-2进行复合的支架材料在植入缺损部位后进行钙黄绿素标记均未见明显“双轨征”的迹象,而这三种支架材料在与BMP-2进行复合后均能看见双轨征,其中以DBM/BMP-2组矿化沉积率最高,与另外两组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TBC/BMP-2与FDB/BMP-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X线评分:TBC组与TBC/BMP-2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M组与DBM/BMP-2组两组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B组与FDB/BMP-2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骨组与TBC/BMP-2组和FDB/BMP-2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余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 论本实验表明,尽管三种支架材料存在着力学强度和骨传导能力的差异,但骨诱导活性仍然在骨缺损的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种支架材料在与BMP-2复合后骨缺损修复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而在股骨髁松质骨缺损模型中,由于局部出血的影响,可能导致缺损部位BMP-2被血流稀释而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周围细胞数量较多,骨传导性能在这一模型中能较好地促进成骨。而在桡骨缺损模型中,由于未进行固定的桡骨缺损局部活动可能影响支架材料的骨传导性能,因而需要添加BMP-2提高其骨诱导性能,骨诱导材料更适合用于这一模型的缺损修复。
陈红庆[7](2019)在《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颅骨的实现及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3D打印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钛合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醚醚酮等颅骨修复植入物的制造,以便能更加方便、高效、准确的加工此类具有特定形状需求的植入物。然而随着颅骨成形术的目标开始从外形重建向骨再生进展,现阶段的3D打印形式仍主要集中在颅骨植入物的形状与骨缺损的匹配上,缺乏实现骨再生的理想材料和活细胞。这显然不能满足颅骨缺损修复的骨再生需求。迄今为止,已被证实具有促进骨再生作用的生物材料中,其中多数仍然存在成本高、异源性、骨再生能力有限等缺点。而且长期的异源性材料植入和异源性细胞的使用不可避免会引起异物反应或免疫排斥。自体颅骨瓣因其在生物来源上具有真正的患者特异性而常被作为颅骨修复材料的首选,却因创伤性颅脑损伤、缺损面积过大、骨瓣碎裂、颅骨修复时间晚等不利因素而出现无菌性骨坏死并最终演变为骨瓣吸收。此外,处于颅骨关键生长期的儿童因活跃的骨质重构而更易出现骨瓣吸收。本研究从个性化颅骨修复再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包括外形特异、材料来源特异(自体骨基质)和细胞来源特异(自体细胞)的多元个性化3D打印植入物解决方案,拟以自体颅骨瓣为原料制造具有材料特异性的3D打印自体颅骨植入物,通过结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一步构建多元个性化颅骨修复植入物。并在不使用外源性成骨活性因子的情况下,对此植入物的体内和体外成骨能力进行评估,以期提供一种真正兼具患者特异性和骨再生能力的颅骨缺损修复解决方案。第一部分3D打印自体骨个性化外形与结构的实现及特性研究【目的】探索建立以自体骨瓣为原料的3D打印体系的可行性;测试该3D打印体系在特异外形和结构方面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评价该体系下3D打印自体骨的理化特性。【方法】低温研磨冻干的兔自体骨瓣获得骨粉并在电镜下进行微观形貌观察,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粒度分布;将自体骨粉与多种溶剂制备的聚(ε-己内酯)(PCL)墨水混合获得骨浆料,评价不同溶剂下自体骨浆料的可打印性;在优化的3D打印参数下,以不同填充率及层间角度进行简易模型及基于人体影像数据的成人尺寸模型打印;电镜下观察3D打印自体骨的微观形貌,以万能测试机进行力学强度测试;以样品浸提液孵育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系,评价样本细胞毒性。【结果】兔自体骨瓣的骨粉得率约47%,骨粉粒径达微米级;以冰乙酸为溶剂的自体骨浆料打印流畅且易于成型,浆料可顺利通过的打印喷头最小规格为22G;打印模型可只经过水处理达到固化作用。通过基于冰乙酸的自体骨浆料可以实现多种结构、多种规格的样品打印;电镜下的微观结构呈海绵样,其杨氏模量为3.50±0.73MPa,水处理72h后细胞毒性达到0级。【结论】(1)以自体骨瓣为原料建立3D打印体系是可行的;(2)基于冰乙酸PCL打印墨水的自体骨浆料体系具有良好的打印稳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3)3D打印自体骨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第二部分自体BMSCs的分离、培养及多细胞分化潜能鉴定【目的】使用骨髓血进行自体BMS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并通过诱导其向多种细胞分化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兔股骨上端骨髓血,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核细胞后贴壁筛选培养,并通过Alamar Blue实验检测P3自体BMSCs的增殖能力;诱导对数生长期的P3 BMSCs分别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定向分化,以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标记细胞以确保其与对应的自体骨瓣来自同一个体。【结果】自体BMSCs呈梭形,束状排列,当细胞传代培养至P3时细胞形态更加均一;P3自体BMSCs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到达第13天时进入平台期。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P)四唑氮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NBT/BCIP)染色及细胞外钙盐茜素红S染色、成脂诱导后细胞内脂滴油红O染色及成软骨诱导后细胞外硫酸糖胺聚糖阿利辛蓝(pH1.0)染色均呈阳性。【结论】(1)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获得的自体BMSCs具有良好的生长活性和多向分化潜能;(2)自体BMSCs有望用于3D打印自体骨以构建多元个性化颅骨修复植入物。第三部分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亲和性研究【目的】明确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上的初始粘附率,增殖情况以及细胞活力。【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3自体BMSCs种植于3D打印自体骨24h后行CCK-8实验,以2D培养同样数量的BMSCs为参照,计算BMSCs的相对有效粘附率;隔天行Alamar Blue实验,检测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增殖情况;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行细胞活/死染色,计算自体BMSCs的细胞存活率;电镜下观察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的细胞形态。分别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异体骨粉为原料的3D打印nHA骨及3D打印异体骨设为对照组。【结果】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粘附率最高;细胞数量在三种3D打印骨中于第15天达到峰值并保持4天;整个培养过程中,3D打印自体骨和3D打印nHA骨中BMSCs的细胞活力明显强于3D打印异体骨;培养第14天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发现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在形态上与成骨细胞类似,3D打印nHA骨中的细胞仍保持BMSCs的细胞形态,3D打印异体骨中的细胞则出现老化迹象。【结论】(1)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2)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有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能;(3)自体BMSCs与3D打印自体骨结合有望构建出具有骨再生能力的多元个性化自体骨植入物。第四部分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研究【目的】明确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为具有骨再生能力的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构建提供分子生物学支持。【方法】于不同时间点对3D打印自体骨中的BMSCs进行ALP活性检测;分别于培养7d、14d及21d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LP、I型胶原α1片段(COL1A1)、骨桥蛋白(OPN)和骨钙蛋白(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检测;3D打印nHA骨及3D打印异体骨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没有外源性成骨因子的情况下,3D打印自体骨中细胞的ALP活性更早、更显着的升高;RUNX2、ALP、COL1A1、OPN和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均提示3D打印自体骨中的自体BMSCs更易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1)3D打印自体骨中的自体BMSCs能更好地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2)3D打印自体骨和自体BMSCs为构建多元个性化自体骨提供了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五部分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目的】结合3D打印自体骨及自体BMSCs,构建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通过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验证这种多元个性化植入物在体内的骨再生能力。【方法】建立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按上述方法制备3D打印自体骨并提取自体BMSCs;将自体BMSCs种植于3D打印自体骨构建多元个性化骨植入物;建模1月后将多元个性化自体骨回植,3个月后收获标本;通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新骨矿化,通过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I型胶原和OCN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评估新骨生成情况,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分析评估新骨血管生成情况;同样方法应用于无细胞的3D打印自体骨、携带细胞及无细胞的3D打印nHA骨以对比评估其体内成骨能力。【结果】Micro-CT分析结果提示多元个性化自体骨能更有效的促进矿物形成和沉积进而形成矿化新骨;HE染色显示植入物内部的新生骨围绕打印纤维丝生成,并在新骨边缘可观察到明显的活跃成骨细胞;新骨大部分被Masson三色染色染成红色,提示新骨为成熟骨;新生骨的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OCN免疫组化染色在新生骨内部及边缘均呈阳性,提示新骨仍处于成骨的活跃状态;vWF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部分成熟骨生成了内生性血管;无细胞3D打印自体骨的打印纤维丝周围也有新骨生成,但骨成熟度和成骨活性均弱于多元个性化自体骨;在3DP打印nHA骨中只观察到一点初始形成的类骨组织,并且当结合BMSCs时只形成了极少量的新骨。【结论】(1)多元个性化自体骨具有良好的天然骨再生能力,具备了患者特异性骨再生植入物的基本特性;(2)这种多元个性化颅骨植入物的制造为实现真正患者特异性的颅骨缺损修复再生提供了可行性;(3)无细胞3D打印自体骨的骨再生能力较弱,可作为多元个性化自体骨的次选方案。
刘子博[8](2019)在《羟基磷灰石骨支架DLP成形工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或HAP)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陶瓷,也是一种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为了促进人体成骨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人工骨材料通常需要被加工成多孔骨支架植入人体。然而多孔陶瓷的传统成形方式存在较多局限性,无法成形一些结构复杂的骨支架,也无法精确控制孔隙结构的孔径、形状和分布。近年来,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在多孔骨支架制造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通过下置式DLP光固化增材制造成形技术,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多孔骨支架成形工艺,研究内容如下:(1)配制一种适用于DLP 3D打印的树脂基羟基磷灰石浆料。使用光敏树脂、分散剂及陶瓷颗粒配制出固含量20-60wt%的浆料,对比各浆料在20-60℃下的流变特性,并通过倒模和投影仪成形验证了浆料的可成形性。(2)使用一台自行研制的高精度DLP陶瓷光固化打印机,针对配制出的树脂基羟基磷灰石浆料,确定和优化了一组坯体成形参数。根据打印机的成形要求,选取了固含量45wt%的浆料。研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等参数对固化层厚的影响,拟合得到了固化层厚与曝光能量的关系,结合成形效率确定固化层厚的参数范围,最后确定坯体成形参数:层厚100μm,光强10000μW/cm2,固化时间4s,成形温度50℃。(3)使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成形后样件质量的表征参数,确定了DLP成形坯体的脱脂烧结曲线,最终烧结出缺陷较少、精度较高的羟基磷灰石样件。测得不同样件的线性收缩率在31.9-39.5%之间,体积收缩率在72-74%,致密度约为94.9%,显微硬度在164.2-280.6HV之间,晶粒尺寸分布基本在在2-10μm;进一步分析测得,样件烧结后部分羟基磷灰石分解为磷酸钙,烧结分解率约为2.3%。(4)设计并成形了一种适用于骨修复领域的多孔支架结构,支架的孔隙率为49.8%,孔径在300-500μm之间。MC3T3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检测表明:羟基磷灰石多孔骨支架结构没有毒性,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及分化。
张敏波,彭齐峰,马亚萍,孔维军,廖文波[9](2019)在《3D打印微小颗粒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文中研究表明背景:3D打印技术为制备具有高度个性化、精确调控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及孔径间连通率的理想骨组织工程支架提供了希望。目的:利用熔炉沉积型3D打印技术制备微小颗粒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可吸收支架,分析其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熔炉沉积型3D打印技术制备微小颗粒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可吸收支架,检测支架的孔隙率、吸水率、水接触角及体外降解率。(1)细胞毒性实验:分别以正常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复合可吸收支架浸提液(实验组)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3,5,7 d,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2)溶血实验:将兔抗凝血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蒸馏水及复合可吸收支架浸提液中,50 min后检测溶血率;(3)急性毒性实验:将生理盐水、复合可吸收支架浸提液分别经腹腔注入兔体内,观察兔一般情况及重要脏器病理改变。结果与结论:①复合可吸收支架的孔隙率为(60.86±2.88)%,吸水率为(53.98±2.04)%,水接触角为(76.27±0.34)°;②体外浸泡于PBS中4周内,复合可吸收支架材料降解相对较慢,支架形态稳定,4周后降解速度加快,11周左右支架基本完全吸收,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可吸收支架材料;③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培养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无差异(P> 0.05),复合可吸收支架的细胞毒性为1级;④复合可吸收支架的溶血率为3.8%,小于5%,符合生物医用材料溶血率要求;⑤注射可吸收支架浸提液72h内,兔未出现急性中毒反应表现,并且注射7 d后未见肝、心、肾等毒性病理改变;⑥结果表明,利用熔炉沉积型3D打印技术制备的微小颗粒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可吸收支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与生物相容性。
修楠[10](2019)在《同种异体牙骨粉在大鼠拔牙模型上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比较同种异体牙骨粉与自体牙骨粉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植入机体引起免疫反应的变化,为临床骨缺损修复替代材料的应用提供临床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5只SPF级SD雄性大鼠,6周龄,体重180±20g。拔除下颌左右中切牙,建立拔牙模型,去除中切牙牙周膜及牙髓,制备牙骨粉。将大鼠随机分成A、B、C、D、E 5组,A组.拔牙窝植入新鲜未处理自体牙骨粉,B组.拔牙窝植入新鲜经过脱矿等处理的自体牙骨粉,C组.拔牙窝植入新鲜未处理同种异体牙骨粉,D组.拔牙窝植入新鲜经过脱矿等处理的同种异体牙骨粉,E组.拔牙窝不植入骨移植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按观察时限,根据术后1、2、4周分为3期。分别在术后1、2、4周取大鼠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并分离下颌骨制作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每个样本随机选取3张切片,分别在50倍、100倍、400倍镜下拍摄照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并对每个样本在400倍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牙骨粉颗粒所占视野面积相近),根据细胞核形态、核浆比例进行人工炎症细胞计数。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同种异体牙骨粉移植后的免疫反应。每个样本50倍镜下拍摄照片使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拼接重建拔牙窝,分析计算各组拔牙窝骨小梁面积,分析各组的成骨效果。结果:一.大体观察:术后1天:面部轻微肿胀,进食量、活动量减少。术后1周:牙骨粉移植部位愈合良好,无红肿流脓现象,面部肿胀消除,大鼠饮食正常,活动恢复正常。二.流式细胞仪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相同时间点不同组间比较:术后1、2、4周同种异体未处理组与其他各实验组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同种异体未处理组相比较其他实验组未引起明显的免疫差异,术后2周同种异体未处理组、自体未处理组CD4+/CD8+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相比较术后1、4周,术后2周各实验组CD4+/CD8+均增加,自体未处理组、同种异体未处理组CD4+/CD8+与术后1周、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未处理组在术后2周可能达到免疫高峰。术后4周,各组CD4+/CD8+降低,与术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HE染色观察分析:术后1、2、4周,各组牙骨粉植入区周围均未发现明显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灶,只存在少量的炎症细胞,术后2周各组拔牙窝内可见少量新生不规则骨小梁,术后4周经过脱矿处理的实验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牙骨粉颗粒降解吸收明显,周围被新生的骨小梁爬行替代,并且新生骨小梁与骨粉紧密相接,骨小梁之间有较多活跃骨细胞。根据细胞核形态人工炎症细胞计数分析检测:相同时间点不同组间比较:同种异体未处理组与其他各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Image Pro Plus 6.0软件骨小梁面积分析:相同时间点不同组间比较:术后2周时各组骨小梁面积均增加,自体未处理组、自体处理组、同种异体处理组增加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同种异体处理组、自体处理组骨小梁面积增加明显,与同种异体未处理组、自体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种异体处理组与自体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2周各组拔牙窝内可见新生不规则骨小梁,骨小梁面积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各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分别与术后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同种异体牙骨粉与自体牙骨粉一致,具有良好成骨效果。2.经过脱矿处理的同种异体牙骨粉与自体牙骨粉均可良好的诱导新骨形成,且优于未处理牙骨粉。3.同种异体牙骨粉、自体牙骨粉植入机体后免疫状态一致,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排斥差异。
二、脱脂干燥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脱脂干燥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梯度乙醇脱脂对异体松质骨脱脂效果及力学性能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3.1 人体股骨 |
1.3.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1.4 实验方法 |
1.4.1 同种异体松质骨块的获取方式如下 |
1.4.2 分组 |
1.4.3 梯度乙醇脱脂处理过程 |
1.4.4 丙酮脱脂处理过程 |
1.4.5 剩余脂质含量测定 |
1.4.6 红外光谱仪测定 |
1.4.7 生物力学测试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大体观察的结果 |
2.2 剩余脂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
2.3 红外光谱仪的测定结果 |
2.4 生物力学检测的结果 |
3 讨论Discussion |
(3)多孔n-HA/PGS -M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材料学特性和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骨缺损主要原因 |
1.3 骨缺损主要治疗材料 |
1.4 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前景 |
1.5 骨组织工程的免疫研究 |
1.6 本论文目标内容及创新 |
第2章 材料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制备PGS-M |
2.3.2 制备PGS-M-n-HA |
2.3.3 氢核磁共振谱(H-NMR)分析化学结构 |
2.3.4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化学结构 |
2.3.5 扫描电镜(SEM)检测材料表面形态孔隙,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 |
2.3.6 热学性能测试 |
2.3.7 降解性能测试 |
2.3.8 力学性能测试 |
2.4 结果 |
2.4.1 PGS-M-n-HA的化学结构特点 |
2.4.2 PGS-M-n-HA的孔隙结构特点 |
2.4.3 PGS-M-n-HA的热学性能特点 |
2.4.4 PGS-M-n-HA的降解性能 |
2.4.5 PGS-M-n-HA的力学性能特点 |
2.4.6 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体外细胞实验检测n-HA/PGS-M复合支架材料生物学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 |
3.3.2 细胞悬液制备 |
3.3.3 接种细胞 |
3.3.4 材料处理 |
3.3.5 CCK-8 实验 |
3.3.6 RNA提取 |
3.3.7 q PCR实验 |
3.3.8 WB检测蛋白表达 |
3.3.9 免疫荧光 |
3.3.10 细胞支架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活性检测 |
3.3.11 结果统计 |
3.4 生物学性能检测的结果 |
3.4.1 PGS-M-n-HA复合材料的细胞活性检测 |
3.4.2 PGS-M-n-HA复合材料的成骨分化能力 |
3.4.3 PGS-M-n-HA复合材料引起的炎症反应 |
3.4.4 PGS-M-n-HA复合材料引起的细胞凋亡情况 |
3.4.5 PGS-M-n-HA复合材料的钙磷沉淀能力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4章n-HA/PGS-M复合支架体内促进成骨功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4.3.2 肉眼大体观察 |
4.3.3 薄层三维CT扫描 |
4.3.4 组织学观察染色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大体观察与颅骨取材时外观 |
4.4.2 CT检测骨缺损处新骨生成和灰度值统计 |
4.4.3 HE组织切片的观察 |
4.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一种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设计及制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粒径及辐照保护剂对辐照中脱矿骨基质内胶原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脱矿骨基质材料的制备与评价 |
1.1 实验对象 |
1.1.1 实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DBM制备 |
1.2.2 残余钙含量检测 |
1.2.3 残余脂肪含量测定 |
1.2.4 DBM材料pH值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1.4 结果 |
1.4.1 DBM外观形貌结构 |
1.4.2 残余钙含量 |
1.4.3 DBM残余脂肪含量 |
1.4.4 pH值测定结果 |
1.5 讨论 |
1.6 小结 |
二、粒径对辐照中胶原结构的影响 |
2.1 实验对象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γ辐照 |
2.2.2 样品浸提液制备 |
2.2.3 胶原表面形态观察 |
2.2.4 胶原热稳定性测定 |
2.2.5 胶原分子量分布观察 |
2.2.6 羰基含量测定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样品浸提液颜色的变化 |
2.4.2 胶原表面形态观察 |
2.4.3 胶原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 |
2.4.4 胶原分子量的分布 |
2.4.5 羰基含量测定结果 |
2.5 讨论 |
2.5.1 γ辐照对胶原结构的影响 |
2.5.2 粒径大小对辐照过程中胶原结构的影响 |
2.6 小结 |
三、辐照保护剂对辐照中胶原结构的影响 |
3.1 实验对象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γ辐照 |
3.2.2 胶原表面形态 |
3.2.3 胶原热稳定性 |
3.2.4 胶原内羰基含量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胶原表面形态观察 |
3.4.2 DBM热稳定性观察 |
3.4.3 羰基含量测定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DBM的临床应用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三种方法处理的牛骨支架材料协同BMP2在不同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种支架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支架材料的制备 |
1.3 支架材料的表征 |
1.4 支架材料与BMP-2复合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种支架材料大体照片 |
2.2 力学强度检测 |
2.3 三种支架材料表面形貌 |
2.4 AMTT细胞毒性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三种支架材料及其分别与BMP-2复合后用于修复股骨髁缺损的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支架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状况及大体观察 |
2.2 苏木素-伊红染色 |
2.3 Micro-CT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三种支架材料及其分别与BMP-2复合后用于修复桡骨缺损的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支架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状况及大体观察 |
2.2 苏木素-伊红染色 |
2.3 钙黄绿素双标 |
2.4 X线摄片观察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颅骨的实现及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颅骨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现状 |
1.1 自体骨瓣 |
1.2 钛网 |
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1.4 聚醚醚酮 |
2 颅骨再生研究进展 |
2.1 磷酸钙 |
2.1.1 羟基磷灰石 |
2.1.2 磷酸三钙 |
2.1.3 双相磷酸钙 |
2.2 硫酸钙 |
2.3 生物活性玻璃 |
2.4 同种异体/异种骨基质 |
2.4.1 脱细胞骨基质 |
2.4.2 脱钙骨基质 |
2.5 植入物的微观结构对骨再生的影响 |
2.6 间充质干细胞 |
3 颅骨修复材料制造工艺进展 |
3.1 颅骨修复材料的传统制造方式 |
3.2 3D打印在颅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
3.2.1 3D打印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3.2.2 3D打印颅骨修复材料现状 |
3.3.3 3D打印在颅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
3.3.4 3D打印可再生自体颅骨展望 |
第一部分 3D打印自体骨个性化外形与结构实现及特性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材料 |
1.3 配置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兔自体颅骨骨瓣获取 |
2.2 自体骨粉及骨浆料制备 |
2.3 3D打印骨模型的个性化结构、外形实现 |
2.4 3D打印自体骨特性研究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自体骨粉得率 |
3.2 自体骨粉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
3.3 自体骨浆料的打印可行性 |
3.4 3D打印自体骨结构个性化实现及冰乙酸PCL墨水多样性应用 |
3.5 3D打印骨模型的外形个性化实现 |
3.6 3D打印自体骨的外观和微观结构 |
3.7 3D打印自体骨的力学强度 |
3.8 3D打印自体骨的生物安全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自体BMSCS的分离、培养及多细胞分化潜能鉴定 |
引言 |
1 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材料 |
1.3 配置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单核细胞分离、BMSCs纯化培养 |
2.2 体外诱导BMSCs向多种细胞分化 |
3 结果 |
3.1 BMSCs的生长特性 |
3.2 BMSCs的多细胞分化潜能鉴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亲和性研究 |
引言 |
1.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配置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3D打印自体骨上自体BMSCs的种植 |
2.2 3D打印自体骨自体BMSCs细胞粘附实验 |
2.3 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增殖实验 |
2.4 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细胞活力实验 |
2.5 3D打印自体骨种植自体BMSCs后的SEM形态学观察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粘附率 |
3.2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增殖特性 |
3.3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活力 |
3.4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形态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配置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LP活性检测 |
2.2 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ALP活性分析 |
3.2 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部分 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材料 |
1.3 配置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兔颅骨极限缺损造模及自体BMSCs提取 |
2.2 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制备 |
2.3 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回植及取样 |
2.4 Micro-CT检测新骨矿化 |
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取材标本大体观察 |
3.2 新生骨矿化分析 |
3.3 新生骨组织形态(HE染色分析) |
3.4 新生骨成熟度评价(Masson染色分析) |
3.5 新生骨特异性标志物表达(I型胶原、OCN免疫组化分析) |
3.6 新生骨血管化评价(v WF免疫荧光分析) |
3.7 新生骨特点总结 |
4 讨论 |
5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羟基磷灰石骨支架DLP成形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骨修复研究现状 |
1.1.2 人工骨材料 |
1.1.3 多孔骨支架 |
1.1.4 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 |
1.2 多孔陶瓷的制备 |
1.2.1 多孔陶瓷的常用制备方法 |
1.2.2 3D打印多孔陶瓷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羟基磷灰石浆料制备及DLP成形验证 |
2.1 羟基磷灰石粉末 |
2.1.1 粉末的粒径选择 |
2.1.2 球磨粉末 |
2.2 浆料制备及其流变性能 |
2.2.1 浆料配制 |
2.2.2 固含量、温度对浆料粘度的影响 |
2.3 浆料光固化成形可行性分析 |
2.3.1 倒模、投影仪成形预制浆料 |
2.3.2 脱脂预烧结样件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DLP成形参数的研究及优化 |
3.1 新型DLP陶瓷打印机及其成形原理 |
3.1.1 JRF-18 DLP打印机结构 |
3.1.2 JRF-18 DLP打印机对比传统倒置式DLP打印机的优势 |
3.2 打印参数设定 |
3.2.1 光强及曝光时间 |
3.2.2 层厚 |
3.2.3 刮刀参数 |
3.2.4 底层成形的强化参数 |
3.3 坯体建模、成形及后处理 |
3.3.0 设计打印模型 |
3.3.1 样件后处理 |
3.3.2 二次固化 |
3.4 坯体成形误差分析 |
3.4.1 散射与透射 |
3.4.2 浆料变质 |
3.4.3 坯体后处理损耗 |
3.4.4 成形膜老化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脱脂烧结的参数优化及性能表征 |
4.1 脱脂 |
4.1.1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1.2 脱脂曲线 |
4.2 烧结工艺 |
4.2.1 烧结气氛 |
4.2.2 烧结温度 |
4.3 烧结样件表征 |
4.3.1 收缩率、致密度、及显微硬度 |
4.3.2 抗弯抗压强度 |
4.3.3 XRD成分分析 |
4.3.4 SEM微观形貌 |
4.3.5 工业CT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羟基磷灰石骨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 |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 细胞形态及粘附 |
5.2.1 细胞形态 |
5.2.2 支架表面粘附情况 |
5.2.3 支架的内部粘附情况 |
5.3 细胞增殖与分化 |
5.3.1 细胞增殖 |
5.3.2 细胞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本文创新性 |
6.3 后期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3D打印微小颗粒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4.1 3D打印微小颗粒骨/PLGA复合支架的制备 |
1.4.2复合支架的扫描电镜观察 |
1.4.3 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及吸水率测定 |
1.4.4 复合支架的水接触角检测 |
1.4.5复合支架的体外降解率测定 |
1.4.6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提取、传代及培养 |
1.4.7 复合支架浸提液的制备 |
1.4.8 CCK-8法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 |
1.4.9 溶血实验 |
1.4.1 0 急性毒性实验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Results |
2.1 复合支架的制备过程、形态及电镜扫描结果 |
2.2 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吸水率、水接触角及体外降解率 |
2.3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CCK-8毒性实验结果 |
2.4 溶血实验结果 |
2.5 急性毒性实验 |
3 讨论Discussion |
(10)同种异体牙骨粉在大鼠拔牙模型上免疫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仪器 |
1.3 实验药品试剂 |
1.4 手术器械 |
1.5 软件分析 |
2.实验方法 |
2.1 手术 |
2.2 制作牙骨粉 |
2.3 植入牙骨粉、缝合 |
2.4 取材及固定 |
2.5 观察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大体观察 |
2.流式细胞仪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3.组织学观察 |
讨论 |
1.动物模型建立 |
2.同种异体牙骨粉抗原成分及降低抗原的方法 |
2.1 牙体组织抗原组成 |
2.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2.3 移植材料降低抗原的方法 |
3.异体移植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同种异体牙骨粉的成骨特性 |
5.移植材料经过脱矿后的优越性 |
6.实验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脱脂干燥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用两种不同植骨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D]. 武祥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梯度乙醇脱脂对异体松质骨脱脂效果及力学性能的评估[J]. 华堃池,胡永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34)
- [3]多孔n-HA/PGS -M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材料学特性和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 王耀宗. 吉林大学, 2020(08)
- [4]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D]. 陈曦.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粒径及辐照保护剂对辐照中脱矿骨基质内胶原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 冯江涛.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三种方法处理的牛骨支架材料协同BMP2在不同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研究[D]. 郭睿洲.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7]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颅骨的实现及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D]. 陈红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羟基磷灰石骨支架DLP成形工艺试验研究[D]. 刘子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 [9]3D打印微小颗粒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J]. 张敏波,彭齐峰,马亚萍,孔维军,廖文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4)
- [10]同种异体牙骨粉在大鼠拔牙模型上免疫反应的研究[D]. 修楠.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标签:血管支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