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烟支切割支撑装置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斌,罗志伟,张辉[1](2021)在《高速旋转式空间四连杆机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为满足高速连续棒状制品切割系统对于切割支撑装置在速度、振动和噪声方面的要求,提出一种空间四连杆支撑机构,在切割过程中实现高速圆周平动以动态跟随支撑切刀。通过对空间四连杆机构建立力学分析模型,进行原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计算分析,获得其动力学特性;基于ADAMS建立空间四连杆支撑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中心支撑点和连杆铰点约束力变化曲线。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机构高速旋转时支撑中心摆动力矩趋于0且中心点作用力始终为恒定值,动平衡特性满足高速运转要求,可以替代传统行星轮式支撑机构应用于高速切割系统。
李世成[2](2021)在《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煤炭的转运过程中,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上用来运输和承载物料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决定了运输任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但断带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90%以上的断带事故发生在输送带接头硫化处。输送带一旦断裂,严重威胁一线人员的生命安全,且断裂后接头重新硫化过程需要数天时间,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输送带剥皮发生在硫化胶接前。在新带和旧带连接之前都需要对输送带接头部位进行剥皮,分离出钢丝绳。目前剥皮工作采用人工操作,工艺繁琐,由数人通过美工刀一层层划开输送带,工作强度大,既费时又费力,严重影响物料搬运的连续性,因此提高输送带硫化接头剥皮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对整个硫化胶接过程尤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的结构设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对剥皮机实现剥皮操作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各关键机构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合理建立切割装置圆锯齿刀片切割输送带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LS-DYNA软件实现圆锯齿刀片切割输送带过程的动态仿真。根据所建立的刀具切割系统有限元模型,对刀具切割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研究模型的合理性,设计了多组仿真数据对比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在验证切割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合理的情况下,对切割力进行单因素切割模拟实验,分别改变刀片转速、进给速度和刀片的安装角度三因素进行仿真,根据有限元数值仿真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各因素对切割力和切割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切割合力随刀片转速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进给速度增大而增大、随刀片安装角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通过设计虚拟正交实验,分析相关因素对锯切分力影响的主次顺序,得出选取切割转速为40r/s、进给速度为30mm/s、安装角度为12°时为较合理的切割参数;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合理的确定切割参数的匹配关系以及研究圆锯齿刀片的临界切断速度。接着通过LMS Test.Lab平台对圆锯齿刀片进行模态和振动实验,利用ABAQUS软件模态仿真分析得到圆锯齿刀片的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与模态实验结果相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建立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中的剥胶装置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软件数值模拟不同进给速度下的剥胶器对剥胶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进给速度增加,剥胶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最大剥胶力随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进给速度越大,剥胶器受输送带冲击作用增大从而引发轴向分力,轴向分力易使剥胶器产生振动,导致钢丝绳芯表面剥胶不平整,进给速度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丁源[3](2020)在《牧草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机捡拾切割装置设计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畜牧业大多数是集中经营,牧场面积较大,圆捆机和小方捆打捆机已不适应市场需求。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为牧草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机的捡拾切割装置提供设计依据,最终研制出一款符合畜牧业生产要求,且具有预切割功能的牧草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机的捡拾切割装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和打捆机的使用情况,论述研制牧草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机的优势和必要性。通过对打捆机捡拾切割装置的研究,阐明该装置具有预切割功能的重要性。(2)提出捡拾切割装置的机械设计思路和装配方案,运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捡拾切割装置三维模型,对捡拾和旋转切割喂入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和转速等进行设计计算,获得了捡拾切割装置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参数。确定电动机与捡拾装置采用侧边链传动方式连接,并在传动装置中设置反转机构;电动机与旋转切割喂入装置采用侧边V带传动方式连接。(3)采用ANSYS软件分别对捡拾切割装置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静力学结果说明该结构刚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模态分析得到弹齿和旋转切割喂入装置的固有频率范围分别为90Hz~100Hz和155Hz~165Hz;其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52Hz~77Hz)不重叠,表明捡拾切割装置不会产生共振现象,稳定性良好。(4)采用ADAMS软件对捡拾装置进行运动学分析,获取牧草与弹齿之间的接触力、弹齿端部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结果表明,在一个捡拾周期内,弹齿匀速运行,与牧草最大接触力为28.8N,呈递减趋势,说明捡拾装置能有效的捡拾牧草。(5)通过Hyper mesh软件对回转刀盘进行拓扑优化分析,确定了旋转切割喂入装置采用打孔和空心结构的轻量化方案,优化后Omni-cut整体转子减重49.66kg,约为优化前质量的10.07%,校核计算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优化效果较好,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钱继春,林朝辉,陈德辉,陈文[4](2020)在《一种新颖的增速降噪烟条切割机构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一种新颖的增速降噪烟条切割机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该烟条切割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分析,获得了该烟条切割机构中各部件间的运动关系和关键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现有烟条切割机构噪音大、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烟条切割机构,该烟条切割机构取消了机械传动,刀盘和喇叭嘴改为独立的伺服电机驱动,简化了结构,突破了影响烟条切割噪声和速度的主要瓶颈.测试结果表明,整个机构的速度大幅提升,噪音明显降低,切割效果要明显优于现有烟条切割机构。
张雯[5](2019)在《果园小型圆盘式割草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水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林果业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消费前三之一的水果—柑橘,目前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柑橘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目前我国柑橘行业仍以人力生产为主,其机械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柑橘生产中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的是果园除草,果园除草常见的方法有三种:人工除草、化学除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费时费力,且因为目前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工除草成本增加。化学除草虽然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在除草的同时化学药剂渗入土壤也会损伤果树根系。而目前,对果园杂草的管理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生草覆盖技术。生草覆盖技术对果园刈草割茬整齐度、割茬高度等方面要求较高,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难以满足要求。且目前市面上又缺乏适用于柑橘果园刈草的小型割草机。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一款适用于果园的小型圆盘式割草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割草机设计的研究和分析,通过调查果园环境情况并结合生草覆盖技术的除草作业要求,设计了一款适合于果园的小型割草机。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1)通过对果园常见杂草的观察比较,根据杂草的种类及特点,将杂草分为两类:以小飞蓬为首的硬草和以葎草为首的藤蔓型软草,并提出了双切割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硬草的切割,进行了切割器的台架试验,得出的结果为:刀盘直径为600mm,刀盘转速为900r/min,刀片选用矩形白钢带齿刀片,刀片数量为4片,定刀选择上定刀。针对软草的切割,进行了市场调查和理论计算,得出的结果为:刀盘直径为300mm,刀盘转速为1500r/min,刀片选用60齿的圆盘刀片,刀片厚度为1.5mm。2)设计了果园小型割草机的四大组成部分:动力及传输系统、切割器、行走及支撑系统、排草装置。根据割草机的设计要求确定了割草机整机及各零部件的参数,并确定了割草机的工作原理。3)对割草机的关键部件(切割系统、排草装置和主梁)进行了软件仿真分析。对切割系统进行了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和ANSYS/wb模态分析,对排草装置进行了ANSYS/wb模态分析,对主梁进行了ANSYS/wb的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软件的仿真,分析了割草机横、纵切割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工作性能,探讨了切割系统的各种工作情况,并验证了割草机在结构设计上的合理性。4)基于以上研究,进行了果园小型割草机的样机试制工作,并进行果园实地割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出现的问题,对割草机相关参数进一步分析和优化。经设计和试验验证,确定割草机的割幅为600mm,割茬高度为10mm。共有四个档位:快割档、慢割档、行走档和空挡,可满足割草机在各种环境下的工作要求。割草机采用双切割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方向的切割要求,在果园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陈文,聊勇吉[6](2019)在《基于Pro/E和LMS的烟支切割系统振动与噪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一种新的用于超高速卷烟机上的烟支切割系统,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当行星轮式喇叭嘴装置速度超过800转/分后,该装置振动和噪声会突然变大。阐述了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和LMS仿真分析与测试平台进行动力学仿真和振动噪声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运用LMS Test.Lab对装置进行振动噪声的测试,同时运用LMS Virtual.Lab Motion对轮式喇叭嘴装置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并基于LMS系统级振动噪声方法进一步运用LMS Virtual.Lab NVM进行振动噪声分析,从而找到引起振动和噪声问题的根源。通过测试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快速进行机械故障诊断和设计优化,提高设计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和风险。
毕初[7](2019)在《跑条、废烟支、烟末分时自动分选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ROTOS是各大卷烟厂都广泛使用的卷接机,其优异的性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烟草公司的生产效率。但是现有的机型无法完成跑条、废烟支、烟末三种废料的分离,导致生产中的烟丝消耗量居高不下,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文针对PROTOS-M5型卷接机无法分离废料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分时自动分选回收装置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气吹式分离法和振动分离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振动筛中物料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实验的方案。结合卷接机的实际工作情况选择了分时段分选的工作方案,在对三种物料分离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配套的自动回收箱的整体设计并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基于分选系统的工作方案选择了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作为控制硬件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在Adams中建立烟末振动筛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研究振动筛的四组工作参数(激振力大小、弹簧刚度、振动方向角、振动频率)对烟末振动筛筛分性能的影响。用颗粒物料的透筛个数占总颗粒个数的百分比来表示物料的透筛率,通过一一实验法研究每组参数组合对透筛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对物料的透筛率影响较大的是激振力和振动频率,影响较小的是振动方向角和弹簧刚度。通过动力学仿真研究四组参数对振动筛质心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结合透筛实验得到了能使振动筛工作效率提高的参数组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回收箱的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通过模态分析确定了振动筛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通过谐响应分析确定了回收箱的整体结构满足烟末振动筛的工作要求。结合实机的运行测试,证明了该回收系统工作情况良好,能够有效完成三种物料的分离。本文对跑条、废烟支、烟末三种物料的分离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废烟支回收系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明[8](2019)在《水下立式金刚石绳锯机设计及磨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油气资源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油气平台和海洋油气管道是海上油气勘探和海洋油气运输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迅猛发展,废弃的海上油气平台和长时间服役的海洋油气管道逐年增多,废弃海上油气平台的拆除和失效油气管道的维修刻不容缓。摆脱国外技术限制,依靠国内技术和装备实现安全、经济的管道拆除和稳定、高效的管道维修是我国海洋石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水环境下金刚石串珠绳切割钢基材料切削及磨损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167051260)进行,目的是研制出一种能够切割20″30″(φ508φ762mm)的以钢质材料为基底的海底复合材料立管的水下金刚石绳锯机,明确水下金刚石绳锯机的作业环境,规划水下金刚石绳锯机的作业流程,确定水下金刚石绳锯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金刚石绳锯机切割海洋立管过程是众多金刚石串珠对钢基材料的磨削过程,金刚石串珠的磨削过程是大量离散分布在金刚石串珠表面的金刚石磨粒完成滑擦、耕犁和磨削作用的综合。通过建立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X65管线钢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磨削速度、磨削深度和磨粒前角对金刚石磨粒磨削工艺的影响,为串珠绳在不同应用情况下切割海洋立管时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从理论上对金刚石磨粒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产生进行预测,结合金刚石磨粒磨削X65管线钢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深入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特性,并根据实际应用中,金刚石串珠胎体对金刚石磨粒把持力的要求,对金刚石串珠的制造工艺提出可行性建议,改善金刚石串珠切割工件时的自身性能。以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的仿真分析为基础,建立金刚石串珠切削管线钢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了金刚石串珠上磨粒密度对管线钢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削力的影响,并利用改装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金刚石串珠切削的相关试验,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金刚石串珠磨削钢基材料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周长江,肖帆,张文敏,李小平[9](2017)在《喇叭嘴机构碳纤维振动片参数测试与动态应力计算》文中指出为研究双倍长烟支切割时振动片动态应力变化规律,以ZJ116型卷接机组往复式喇叭嘴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试验测出振动片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密度,根据测试结果和刚柔耦合计算理论建立了喇叭嘴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烟支切割过程中振动片的动态应力,测试与计算结果表明:1振动片的弹性模量为94.140 4 GPa,泊松比为0.296 7,密度为1 599.69 kg/m3;2在烟支切割过程中,振动片的动态应力由中部向两端变大,与支架和喇叭嘴相连接的部位容易发生劈裂和折断,与试件疲劳破坏结果一致。
张文敏[10](2016)在《ZJ116型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仿真分析及动平衡研究》文中认为喇叭嘴机构作为卷接机组烟支分切系统的重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对烟条进行引导,并在切割过程中给烟条提供支撑。在烟支切割过程中,烟条以很高的直线速度作进给运动,支撑装置和切割刀具需要以与烟条相同的方向和速度运动。因此,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的设计、加工、装配及调试等性能,直接影响到双倍长烟支的切割质量。本文将以ZJ116型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理论计算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研究双倍长烟支切割时该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对其偏心驱动机构进行动平衡优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喇叭嘴机构工作原理分析与数字建模。基于喇叭嘴机构的工作原理,建立其理论计算模型,并确定喇叭嘴机构的主要工作参数。建立喇叭嘴机构各零件的数字模型,完成喇叭嘴机构数字模型的总装配和工作参数的调整。基于喇叭嘴机构数字模型,进行传动原理分析。(2)喇叭嘴机构的柔性体材料属性测试与刚柔耦合建模。以振动片为试验对象,测试喇叭嘴机构柔性体构件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材料参数。基于喇叭嘴机构数字模型与柔性体材料参数建立喇叭嘴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校验。(3)喇叭嘴机构运动仿真与应力分析。基于喇叭嘴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对切割不同双倍长烟支时喇叭嘴机构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重点研究双倍长烟支切割过程中喇叭嘴中心位置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和柔性体构件的应力分布,以及二者与双倍长烟支切割质量的关联性。(4)喇叭嘴偏心驱动机构动平衡性能研究。在Adams计算平台上,基于平衡块参数化模型对喇叭嘴偏心驱动机构进行动平衡优化。通过减小驱动轴不平衡重量降低喇叭嘴机构的振动,根据驱动轴惯性力来评判优化结果。本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完成ZJ116型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仿真分析及偏心驱动机构动平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取得的研究结论,对于提高双倍长烟支切割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高速烟支切割支撑装置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烟支切割支撑装置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旋转式空间四连杆机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行星轮机构原理 |
2 空间四连杆机构原理 |
3 四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
4 空间四连杆机构仿真分析 |
5 结束语 |
(2)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钢丝绳芯输送带模型研究及剥皮机方案设计 |
2.1 钢丝绳芯输送带混合本构模型 |
2.1.1 钢丝绳广义Maxwell模型 |
2.1.2 橡胶基体标准线性固体模型 |
2.1.3 本构模型参数辨识 |
2.2 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总体方案设计 |
2.3 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关键机构方案设计 |
2.3.1 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切割机构组成设计 |
2.3.2 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驱动机构组成设计 |
2.3.3 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剥胶机构组成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丝绳芯输送带切割装置动力学分析 |
3.1 切割机构几何模型的构建 |
3.1.1 切割机构模型的简化 |
3.1.2 建立几何模型 |
3.2 切割机构仿真模型的构建 |
3.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3.2.2 材料模型的确定 |
3.2.3 划分网格并生成组件 |
3.2.4 载荷和约束 |
3.2.5 定义圆刀片和钢丝绳芯输送带之间的接触 |
3.2.6 求解与求解控制 |
3.3 切割系统模型后处理结果分析 |
3.3.1 圆刀片切割力结果分析 |
3.3.2 切割过程运动轨迹分析 |
3.3.3 切割过程中的受力和节点运动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切割装置切割工艺参数优化仿真研究 |
4.1 不同因素下切割力变化规律数值仿真与研究 |
4.1.1 切割力随刀片转速变化规律数值仿真与研究 |
4.1.2 切割力随进给速度变化规律数值仿真与研究 |
4.1.3 切割力随刀片安装角度变化规律数值仿真与研究 |
4.2 合理切割参数的选择 |
4.2.1 分析切割性能的虚拟正交试验 |
4.2.2 影响切割力因素之间的合理匹配 |
4.3 圆刀片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 |
4.3.1 结构模态分析理论 |
4.3.2 圆刀片模态分析过程 |
4.4 模态实验分析 |
4.4.1 实验设备及连接方案 |
4.4.2 实验建模与参数设置 |
4.4.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剥胶装置剥胶过程运动仿真 |
5.1 剥胶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5.1.1 剥胶系统几何模型建立 |
5.1.2 网格划分并生成组件 |
5.1.3 定义接触和约束类型 |
5.1.4 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
5.2 剥胶系统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牧草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机捡拾切割装置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捡拾装置 |
1.2.2 旋转切割喂入装置 |
1.2.3 切割机理分析 |
1.3 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捡拾切割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
2.1 捡拾装置 |
2.1.1 弹齿式捡拾装置工作原理 |
2.1.2 捡拾装置凸轮轨道设计 |
2.1.3 捡拾装置弹齿与弹齿杆设计 |
2.1.4 捡拾装置转速设计 |
2.2 旋转切割喂入装置 |
2.2.1 回转刀盘设计 |
2.2.2 Omni-cut整体转子尺寸设计 |
2.2.3 旋转切割喂入装置转速设计 |
2.3 传动装置 |
2.3.1 捡拾装置 |
2.3.2 旋转切割喂入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3 捡拾切割装置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 |
3.1 静力学分析 |
3.1.1 弹齿 |
3.1.2 旋转切割喂入装置 |
3.2 模态分析 |
3.2.1 弹齿 |
3.2.2 旋转切割喂入装置 |
3.3 打捆机外部激励频率 |
3.4 捡拾装置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
3.4.1 简化、导入模型 |
3.4.2 增加约束、驱动 |
3.4.3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结构优化及优化模型建立 |
4.1 拓扑优化 |
4.1.1 仿真原理 |
4.1.2 仿真设置 |
4.1.3 仿真结果 |
4.2 尺寸优化 |
4.2.1 扭转强度验算 |
4.2.2 扭转变形验算 |
4.3 优化仿真验证 |
4.3.1 静力学分析 |
4.3.2 模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一种新颖的增速降噪烟条切割机构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与结构 |
1.1 刀盘单元 |
1.2 旋转喇叭嘴 |
2 切割过程分析 |
3 应用效果 |
3.1 噪声测试 |
3.2 同步精度测试 |
4 结 语 |
(5)果园小型圆盘式割草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果园杂草状况分析与切割器基本参数分析 |
2.1 果园杂草分类 |
2.2 切割器要求 |
2.3 割草机切割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
2.3.1 影响割草机横向切割系统性能的基本参数 |
2.3.2 横向切割系统的基本参数确定台架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3 切割器的纵向切割系统基本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割草机的整机方案与传动系统设计 |
3.1 割草机的设计要求 |
3.2 割草机的整机结构设计 |
3.2.1 割草机整机三维建模 |
3.2.2 割草机的整机设计 |
3.3 割草机工作原理 |
3.4 割草机的功率分析与计算 |
3.5 传动系统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割草机切割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切割系统的设计 |
4.1.1 横向切割系统设计 |
4.1.2 纵向切割系统设计 |
4.2 割草机切割系统主要部件模态分析 |
4.2.1 割草机横向切割系统刀盘主要部件模态分析 |
4.2.2 割草机纵向切割系统刀盘主要部件模态分析 |
4.2.3 纵向切割系统主轴模态分析 |
4.3 切割系统动力学分析 |
4.3.1 割草机横向切割系统运动学分析 |
4.3.2 割草机纵向切割系统动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排草装置设计与分析 |
5.1 排草装置设计 |
5.2 排草装置主要部件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割草机主梁设计与分析 |
6.1 割草机主梁设计 |
6.2 割草机主梁仿真分析 |
6.2.1 主梁静力学分析 |
6.2.2 主梁模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样机试制与割草机功能试验 |
7.1 割草机样机试制 |
7.2 试验条件 |
7.3 试验要求与指标 |
7.4 割草机功能试验 |
7.4.1 试验方法 |
7.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Pro/E和LMS的烟支切割系统振动与噪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烟支切割系统组成 |
2 喇叭嘴装置测试 |
2.1 常规振动噪声测试 |
2.2 整机传递函数测试 |
3 喇叭嘴装置振动与噪声仿真分析 |
3.1 建模及模型验证 |
3.1.1 结构网格划分 |
3.1.2 结构传函仿真与实验验证 |
3.1.3 噪声传函仿真与实验验证 |
3.2 激励载荷获取 |
3.3 振动与噪声仿真分析 |
4 故障诊断与改进方案 |
4.1 贡献量分析 |
4.2 改进方案 |
5 总结与展望 |
(7)跑条、废烟支、烟末分时自动分选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课题由来 |
1.3 废烟支回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废烟支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废烟支分离技术的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气吹式分离法理论基础 |
2.1.1 气吹系统的组成 |
2.1.2 气吹技术的理论基础 |
2.2 振动法分离理论基础 |
2.2.1 单个物料的透筛概率研究 |
2.2.2 物料群透筛概率研究 |
2.2.3 筛分过程数学模型 |
2.3 双激振器直线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分析 |
2.4 振动筛上物料的运动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选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
3.1 分选系统工作方案的设计 |
3.1.1 烟丝消耗量高的原因分析 |
3.1.2 分选系统工作方案的设计 |
3.2 分选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
3.2.1 分选口结构的设计 |
3.2.2 气吹法分离废烟支与烟末的研究 |
3.2.3 烟末振动筛结构的设计 |
3.3 自动回收箱三维实体造型 |
3.4 分选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
3.4.1延时时间的实验 |
3.4.2 控制系统硬件的选择 |
3.4.3 输入/输出点的确定 |
3.4.4 PLC的接线设计 |
3.4.5 PLC的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末振动筛筛分效率的研究 |
4.1 实验参数的设置 |
4.1.1 筛网密度的选择 |
4.1.2 模型的设置 |
4.1.3 接触模型的建立 |
4.1.4 实验环境的设定 |
4.1.5 实验参数的设定 |
4.2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4.3 物料的透筛实验过程 |
4.4 振动筛的动力学分析 |
4.4.1 弹簧刚度对振动筛运动状态的影响 |
4.4.2 振动方向角对振动筛运动状态的影响 |
4.4.3 频率对振动筛运动状态的影响 |
4.4.4 激振力大小对振动筛运动状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收箱的有限元分析及实机测试 |
5.1 三维模型的简化 |
5.2 回收箱的模态分析 |
5.2.1 模态分析设置 |
5.2.2 模态分析结果 |
5.3 回收箱的谐响应分析 |
5.3.1 谐响应分析的设置 |
5.3.2 谐响应结果分析 |
5.4 实机的制造及组装 |
5.5 分选系统工作情况测试 |
5.5.1 工作效果测试 |
5.5.2 经济效益分析 |
5.6 烟末振动筛工作时长的选择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水下立式金刚石绳锯机设计及磨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3 水下金刚石绳锯切割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水下金刚石绳锯切割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水下金刚石绳锯切割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金刚石串珠绳切割技术研究现状 |
1.4.1 金刚石串珠绳的制造工艺 |
1.4.2 金刚石串珠磨削研究现状 |
1.4.3 金刚石磨粒磨削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下立式金刚石绳锯机本体设计 |
2.1 水下金刚石绳锯机作业工况及设计要求 |
2.1.1 水下金刚石绳锯机作业工况 |
2.1.2 水下立管金刚石绳锯机的技术要求 |
2.2 水下立管金刚石绳锯机总体方案设计 |
2.2.1 水下立管金刚石绳锯机基本组成 |
2.2.2 金刚石绳锯机进给装置设计方案 |
2.2.3 金刚石绳锯机导向装置设计方案 |
2.2.4 金刚石绳锯机夹紧装置设计方案 |
2.2.5 金刚石绳锯机张紧装置设计方案 |
2.3 水下立管金刚石绳锯机本体设计与分析 |
2.3.1 进给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2 主切割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3 夹紧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4 关键零部件校核 |
2.4 水下立管金刚石绳锯机作业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工艺研究 |
3.1 工件表面性能和切屑 |
3.1.1 磨削表面残余应力 |
3.1.2 磨削表面冷作硬化 |
3.1.3 磨削表面材料去除 |
3.2 金刚石单颗磨粒磨削模型建立 |
3.2.1 管线钢磨削仿真中的损伤过程分析 |
3.2.2 磨削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3 条件模型的建立 |
3.2.4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 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仿真参数的设计 |
3.4 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1 磨削深度对工件表面性能和切屑的影响 |
3.4.2 磨削速度对工件表面性能和切屑的影响 |
3.4.3 前角对工件表面性能和切屑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磨削参数对金刚石磨粒磨削力的影响 |
4.1 磨削力的预测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4.4 金刚石磨粒前角对磨削力的影响 |
4.5 磨削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刚石串珠切削钢质材料仿真与试验研究 |
5.1 试验条件 |
5.1.1 试验设备 |
5.1.2 数据采集设备 |
5.2 金刚石串珠切割仿真模型 |
5.2.1 金刚石串珠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2 金刚石串珠切削过程模型的建立 |
5.3 金刚石串珠切割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1 切削力的对比分析 |
5.3.2 切屑的对比分析 |
5.3.3 工件表面加工性能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喇叭嘴机构碳纤维振动片参数测试与动态应力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喇叭嘴机构几何模型与振动片参数测试 |
1.1 喇叭嘴机构几何模型 |
1.2 振动片材料特性测试 |
2 喇叭嘴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 |
2.1 刚柔耦合计算理论 |
2.2 喇叭嘴机构刚柔耦合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10)ZJ116型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仿真分析及动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国外卷接机组发展 |
1.1.2 国产卷接机组发展 |
1.1.3 虚拟样机技术应用 |
1.2 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喇叭嘴机构工作原理分析与建模 |
2.1 喇叭嘴机构工作原理与理论计算模型 |
2.2 喇叭嘴机构曲柄长度的确定方法 |
2.3 喇叭嘴机构三维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片材料属性测试与刚柔耦合建模 |
3.1 喇叭嘴机构振动片的材料属性测试 |
3.1.1 振动片材料密度 |
3.1.2 振动片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喇叭嘴机构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及校验 |
3.2.1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3.2.2 刚柔耦合模型的校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喇叭嘴机构运动仿真与应力分析 |
4.1 双倍长烟支切割过程的运动仿真 |
4.1.1 喇叭嘴机构坐标系的定义 |
4.1.2 切割 140mm双倍长烟支运动仿真 |
4.1.3 切割不同规格双倍长烟支运动仿真 |
4.2 双倍长烟支切割过程振动片应力分析 |
4.2.1 切割 140mm双倍长烟支振动片应力分析 |
4.2.2 切割不同规格双倍长烟支振动片应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喇叭嘴偏心驱动机构动平衡性能研究 |
5.1 喇叭嘴偏心驱动机构及其失衡原理 |
5.2 喇叭嘴偏心驱动机构参数化建模与动平衡优化 |
5.2.1 平衡块参数化建模 |
5.2.2 偏心驱动机构动平衡优化 |
5.2.3 不同烟支切割长度下喇叭嘴驱动机构优化 |
5.3 基于驱动轴偏心距优化前后动平衡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项目研究情况) |
四、高速烟支切割支撑装置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旋转式空间四连杆机构设计与研究[J]. 周斌,罗志伟,张辉. 机电工程技术, 2021(09)
- [2]钢丝绳芯输送带剥皮机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研究[D]. 李世成.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牧草高密度大方捆打捆机捡拾切割装置设计与优化[D]. 丁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一种新颖的增速降噪烟条切割机构设计分析[J]. 钱继春,林朝辉,陈德辉,陈文.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02)
- [5]果园小型圆盘式割草机的研究与设计[D]. 张雯.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Pro/E和LMS的烟支切割系统振动与噪声分析[J]. 陈文,聊勇吉. 机电工程技术, 2019(04)
- [7]跑条、废烟支、烟末分时自动分选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毕初.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水下立式金刚石绳锯机设计及磨削性能研究[D]. 刘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9]喇叭嘴机构碳纤维振动片参数测试与动态应力计算[J]. 周长江,肖帆,张文敏,李小平. 烟草科技, 2017(02)
- [10]ZJ116型卷接机组喇叭嘴机构仿真分析及动平衡研究[D]. 张文敏. 湖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