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方案》通过评审

《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方案》通过评审

一、《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赵榕[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问题是阻碍喀斯特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限制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是稳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关键,对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同时稳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贫困恶性循环、乡村地域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量化、协同治理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要。在代表南方喀斯特整体环境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对240个贫困村通过统计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问卷调查,以村域为研究单元,从“区域-村-户”多尺度视角,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度模型、A-F法、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围绕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特征,揭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机理与形成机制,集成创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分析村域石漠化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喀斯特地区村域石漠化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村域石漠化规模的驱动因子及作用过程因所在喀斯特地貌类型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13.49%,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23.2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38.38%。研究区整体的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1、0.14和0.12。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坡度的交互q值最大,为0.4。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域地表起伏度、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2、0.15、0.14和0.14,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的村域河网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15和0.12,河网密度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村域平均坡度、水土流失率、平均海拔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1、0.3、0.28和0.23。村域坡度和海拔因子与村域石漠化规模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村域水土流失率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喀斯特地区村域贫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村域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通广播电视率,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区的驱动因子不同。喀斯特高原槽谷区2015年村平均贫困发生率为27.97%,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16.10%,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29.24%。到2018年,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为2.08,高原山地区为4.69,高原峡谷区为9.52。从2015年村域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看,研究区整体的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村通广播电视率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8、0.25、0.19和0.18,村人均纯收入与所属县域GDP的交互q值最大,为0.37。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主要受村人均纯收入、园地比例、距省道距离和耕地比例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6、0.18、0.12和0.1。喀斯特高原山地主要受村域平均坡度、耕地比例、村域内危房户占比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9、0.15、0.11和0.11。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主要受村域内公共服务点数量、村集体经济收入、饮水安全困难户占比、到县政府驻地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3、0.1、0.1和0.1。综上,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村贫困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高原槽谷区主要受经济与资源条件限制,高原峡谷区主要受公共服务设施的限制。(3)喀斯特地区贫困村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相关性,随贫困程度的增加,石漠化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村域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耦合等级和高度耦合协调类型。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关系表现为低水平耦合、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三种类型,大部分村落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等级为高水平耦合,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协调性相似,与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驱动因素也不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受坡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坡度、降雨量越大,耦合度越低。分地貌区看,经济发展维度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影响不显着,但在高原槽谷区,仅受经济维度的显着影响,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且自然环境为负相关,资源禀赋中除村域人均耕地面积外,均为正相关。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受村域海拔和坡度的负向影响,受耕地比例和人均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村域是解决区域石漠化与贫困问题的有效战场和有力对象,开展村域尺度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研究成果,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区域实践。(4)基于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的耦合机理,研发了石漠化环境相对贫困识别技术、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和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并对取得成果进行示范验证。构建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实现了相对贫困家庭和区域相对贫困程度的精准有效识别,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推广技术和诊断技术,能有有效促进治理模式在县域尺度的推广示范,以“成效评价—贫困诊断—诉求分析—路径谋划”为主线构建的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诊断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成效评价、问题诊断、病因分析与路径谋划。未来应以建设生态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产业化工程为目标,构建石漠化地区农户参与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进而实现石漠化地区的乡村振兴。

陈成[2](202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贵州长征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军长征过贵州的历史,记录了长征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光辉篇章。贵州长征文化,是红军长征过贵州历史的真实写照,是长征精神在贵州孕育和升华的生动实践。挖掘和阐释贵州长征文化,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基本经验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对贵州长征文化的内涵和内在机理的探究是题中应有之义。首先,分析贵州长征文化形成的渊源,在此基础上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路径梳理其依托载体,挖掘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其次,探究贵州长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主要从贵州长征文化透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揭示立足具体实际、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地域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规律。最后,根据贵州长征文化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总结贵州长征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提供的具体经验,结合“四个自信”探讨贵州长征文化的现实启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十分必要,正当其时的。深化和拓展对贵州长征文化的认识和系统研究,有其特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下研究贵州长征文化,能够从广度和深度上丰富贵州长征文化蕴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认识,进一步延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理论和实践三维逻辑的认知。

王璐[3](2020)在《ANT视域下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徒步旅游作为一种生态旅游方式,在推动地方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成为旅游者山地旅游产品类型偏好的重要选项。徒步线路作为徒步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其真正的设计主体是谁、需要满足谁的利益、徒步线路设计过程是怎样的、各要素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结果如何等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因此,本研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以下简称“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进行研究,探究徒步线路设计的可行性,用转译过程解释线路设计这一复杂过程背后各行动者的角色、相互作用与利益关系,用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方案来检验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即是否满足不同行动者的利益,为其他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提供经验。研究结果如下。(1)施秉遗产地现有的徒步线路存在不足。从施秉遗产地徒步旅游发展现状、线路分类、徒步者的线路组织方式、徒步者的体验、徒步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等方面分析施秉遗产地徒步旅游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施秉遗产地徒步旅游起步较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以往地方政府对徒步旅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不同群体对徒步线路有不同需求,但目前的线路没有实现不同徒步群体的利益需求;已有的徒步线路多为徒步者自主探索而成,线路虽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部分线路穿过遗产地和缓冲区,但其中连接的展现具有遗产地卓越自然美学和地质地貌演化例证代表性的景观不多,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展示与保护力度有待提升;线路串连的社区较少,徒步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不足,未能很好地推动社区参与旅游;线路选址较为疏散,没有形成环形线路系统,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施秉县人民政府、施秉世界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和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相关管理部门增加了一定的管理保护难度。(2)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的设计具有可行条件。从政策、资源、交通、品牌效应、客源潜力、经验分析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家与地方政府颁布的政策与文件支持徒步旅游及徒步线路的发展;施秉遗产地具有开发山地旅游、打造徒步线路的宝贵资源;此外,施秉便利的交通、较高的可达性,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效应、强大的徒步旅游客源潜力、科研团队拥有关于世界自然遗产丰富经验等为施秉遗产地的徒步线路设计提供了可行条件。(3)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过程的背后实际上是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团队、施秉县人民政府、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社区居民、徒步者等人类行动者和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非人类行动者在各自利益目标驱动下通过OPP缔结的行动者网络。在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的行动者网络中,以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团队为主导,以科研项目征召为主要推力。作为关键行动者的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团队以多样的征召方式征召行动者,通过赋予其他行动者预期利益而将其纳入行动者网络中。异质行动者在行动者网络中扮演各自的角色,不断相互作用,排除异议,构建了较为稳定的网络关系。(4)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团队为关键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在徒步线路设计过程中不断调节利益关系,实现了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的设计。线路包括:线路1:冲头坝-杉木峰-鱿鱼洞-高滩-黄洲河-聂家堰;线路2:冲头坝-杉木峰-鱿鱼洞-高滩-黄洲河-云台山(牌楼冲);线路3:牌楼冲-高家庄-芹菜塘-白垛乡-泡木林-平头-大庆-黑冲;线路4:黑冲-黄土垒-两岔河-蒋家田-冲头坝。这些线路设计在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的项目指导下,实现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进行展示与保护的要求。线路针对不同徒步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了差别化设计,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避免了危险路段,给徒步者以安全保障,满足了不同徒步者的利益诉求。线路串连自然景观和社区,助力社区参与旅游,实现社区居民旅游收入的增长,采纳了社区居民对线路的设计意见,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社区居民这一行动者的遗产话语权。较少的设施建设不仅为施秉县人民政府、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及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节约了建设成本,更有效的保护了施秉的世界遗产价值,体现了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非人类行动者的利益诉求。随着徒步旅游的发展,能够获得品牌宣传和更多的旅游收入。充分利用原生的山路、古道、河流,维持原有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美学、地质地貌演化例证、生物多样性等价值,维护了遗产地的原生性和自然性,所经区域能够较好展示世界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且线路均尽可能减少人工工程量,规避了可能会对世界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这些线路能够满足不同行动者的利益诉求,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效应,有助于维护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指导下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研究发现,认清行动者及网络互动关系,满足不同行动者的利益诉求,对世界遗产地徒步旅游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4](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指出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木粲成[5](2020)在《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间是人类在生活中必须倚赖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的实践既建构着时间,也展开于时间中,受时间形塑。时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时计与时间性。时计是人类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中习得或创造而成的各式各样用于标定过去、现在、未来的手段。时间性则是由回忆、感知、预期三种机能触发的统一于当下的过去、现在、未来意识。时计既展开于时间性中也影响人们的时间性,时间性既化育时计也受时计牵动。时计与时间性统一于时间实践。时间实践与社会文化互构。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时间实践会所有不同,同一社会文化群体内部的时间实践也会因社会身份与实践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是一项以时间为中心论题,以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中上游两岸的苗族方南支系为考察对象的民族志。通过考察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计类型,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实践方式,不同社会场景的时间特点,以及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场景之中时间交叠、时间冲突、时间协调的具体过程,本文既从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来理解时间,也以时间为核心论题来呈现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依照如下框架展开。第一章系统梳理了百余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脉络,明确随之形成的主要问题、概念、理论、方法,确认当前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探究多样场景中不同行动者在实践中牵涉的多样时计、时间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强调,本文涉及的时计主要是方南苗族在生活中频繁使用且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具有密切关联的时间参照,并将对时间性的呈现锁定在方南苗族运用时计而展开的具体实践之中。第二章,从生态人文区位、生计方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信仰观念等层面勾勒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概况,强调方南苗族的核心社会理想是在祖先、神灵护佑下,维系家户、宗族、村落团结,建设跨家户、跨宗族、跨村落交换,实现并延续物与人的丰产。第三章,概要呈现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间起源论,主要时计类型,各类时计的内容、来历、功能、意义,不同时计掌握程度与运用状况的社会差别,多样时计划分的各级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彰显方南苗族的时计愈发数值化、便携化的代际趋势。接下来,以多个民族志个案剖析嵌合着时计与时间性的时间实践过程,讨论方南苗族时间实践的社会差别与场景特征,呼应方南苗族社会文化图景与多样时计概貌。第四章讨论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呈现由基本社会分工带来的老年男性、中青年男性、妇女、儿童的时间实践之别及其交叠、冲突、协调,其中可见中青年男性的市场经济时间如何强势于老年男性的务农时间,在校儿童的国民教育时间如何强势于妇女的家务时间,体现出生计时间的可变性。第五章讨论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一类为仪礼时间,以一个葬礼为例,呈现仪礼时间的突发阈限性与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另一类为节庆时间,以三个节庆为例,呈现方南苗族节庆的时间特点,突出本地节庆时间的固定阈限性与集体惯习的时间效力;两类时间共同体现仪式化时间的固定性。第六章,以龙舟节这一既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又具备高度仪式化特征的大型区域性丰产节庆为个案,呈现方南苗族的生计时间、仪式化时间,家户时间、村落时间,以及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协调混溶到趋于一致的区域时间之中的具体过程,其中不仅分析了龙舟节时间之区域性、周期性与复杂性的由来,也呈现了村民集体议定的出龙之时的强制力,村领导的时间纪律监督权威,以及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并强调,这种足以将多样时间实践混溶为一的根本动因,乃是方南苗族希望在祖先与神灵的护佑下,维系秩序稳定,延续两种丰产的社会文化理想。

田菁蔓[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发展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族地区农村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但这些地方由于资源禀赋不足、交通不便、社会生产力较落后等一系列自然和历史原因,导致了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等情况。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情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和全国乡村振兴的实现成效,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虽然近几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贵州省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探讨了贵州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期提出适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思路如下:一是梳理了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二是阐释了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和分析实际问题,通过以上两点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是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金堡镇的产业发展为案例展开分析,探讨影响其产业发展的因素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窥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四,在个案分析基础上,提炼出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劳动力供需失衡、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低、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等。基于此,提出了乡村产业发展要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要多元参与、各尽其能;产业模式要不断创新、强化管理等能冲破瓶颈,推动产业兴旺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贵州等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段丽红[7](2020)在《“位育”视角下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有了更多机会了解国外的课程模式,这一方面加速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课程理论与实践中本土意识的缺乏。“本土化”带来的“自内的文化殖民”现象及本土文化资源碎片式的渗入幼儿园课程使幼儿园无法很好地为幼儿提供具有本土文化生命土壤的课程。在我国强调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背景下,以培育幼儿具有本土文化生命之“根”的本土课程具有适切性。本土课程内容作为实现本土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构建完整的本土课程内容体系具有核心作用。基于此,笔者在“位育”理论“安所遂生”的价值关照下,选取镇远县Z幼儿园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对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现实状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虽然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本土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目标脱节、本土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方式有待优化、本土课程内容体系评价不完善。经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园长对本土课程构建定位不清晰,缺乏本土课程构建领导力、教师对本土文化认知有限、教师本土课程构建专业素养不高、家长和社区本土文化自觉缺失。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和归因分析,笔者提出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优化策略:回归“位育”,贯彻落实“安所遂生”课程构建价值取向;优化本土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安所遂生”为本土课程内容评价体系标准。

王蓉[8](2020)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扶贫是中国产业扶贫的重要政策措施,在2011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精准扶贫“产业脱贫一批”中实施旅游扶贫,大力推进旅游扶贫产业。贵州省率先开展旅游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功经也得到世界银行赞誉。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富集,贫困人口集中,较早落实旅游扶贫的各项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在贫困地区形成利于贫困人口收入增加和福利改善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实现消除贫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扶贫效率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估和分析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否形成有利于区域贫困人口收入长期稳定增加,贫困地区是否形成利贫性质的经济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曼奎斯特指数(MI)对黔东南州和下辖的16县(市)旅游扶贫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情况,选择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接待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和地区GDP、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作为产出指标,为消除人口规模的影响,每个指标采用评价单元的人均值;以精准扶贫战略政策实施的前1年2013为基期,统计公报数据有效数据年份2018年为末期数据,建立指标数据库;通过模型计算模块DEAP2.1运算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分值,借助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获得以下研究结论。1.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处于较高水平。黔东南州已实施的旅游扶贫政策,通过采取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贫困村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从旅游扶贫效率总的水平上判断,已基本建立利贫性的旅游经济体系,旅游经济发展为区域贫困人口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2.旅游扶贫效率的空间差异受到机会成本的影响。岑巩县的旅游扶贫效率最佳,雷山县的旅游扶贫效率居末尾。岑巩县的旅游综合收入和游客总数规模相对较小,增长幅度小,而地区GDP、农村居民可人均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受其它产业的发展影响可能收入较高,因此旅游扶贫的效率表现最佳。雷山县旅游经济发展最快,旅游综合总收入和游客数量增加非常快,但是,由于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在西江、朗德、雷公山、巴拉河等景区、景点,对带动全县城乡居民增收效果不明显,而其它产业发展较慢,反而旅游扶贫效率最低。3.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尺度波动受非经济因素影响明显。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2015年的明显向下波动,可能是由于旅游综合收入经济指标统计口径变化的非经济因素影响造成的。4.旅游扶贫效率类型划分可为区域旅游扶贫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潜力型(Ⅰ型)的有施秉县、黎平县和榕江县3县,建立旅游扶贫经济体系潜力巨大,应加强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广。发展型(Ⅱ型)的有雷山县、丹寨县、锦屏县和剑河县4个县,利贫性旅游扶贫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旅游扶贫效率将继续增大,重点作好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工作。稳定型(Ⅲ型)包括凯里市、从江县、天柱县、岑巩县、麻江县、台江县和三穗县等7个县,旅游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较小,利贫的旅游扶贫经济体系尚弱小,要加强旅游扶贫带贫机制的建设。衰退型(Ⅳ型)包括镇远县和黄平县2个县,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重点是巩固已有的利贫的旅游扶贫经济体系。

梁倩[9](2020)在《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文中认为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一个研究财政税收的博士生,怎么会研究扶贫问题?似乎研究扶贫问题有些偏离了专业。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有理,但仔细想一下还是有些偏颇。众所周知,扶贫或者说反贫困历来都是政府应当担负的责任。中国政府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把农村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工程,近年来更是把它作为中国政府必成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而政府要卓有成效地进行这项耗资巨大的扶贫工程,在资金方面的主要来源便是财政。因为扶贫或者说反贫困是扶危济困,拯救苍生,它追求的不是盈利赚钱,而是扶危济困,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长治久安。因此,从资金性质来讲,财政资金更加适合用于这项事业。而几十年扶贫事业的发展也正是这样。也因此,研究扶贫或者说反贫困,也应当是从事财政研究的学人应尽的本分。也许有人还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国家不是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吗?既然如此,那么你写这篇关于贵州农村深度贫困与反贫困的论文还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是这样认识的,国家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其前提是按照现行的贫困标准,即贫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这几年已经随着物价指数的变化调整到3000元以上)即为脱贫。而这个标准从国际上看,是介于世界银行公布的极度贫困标准和稳定温饱贫困标准之间的标准。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极度贫困标准,我国在2020年是完全可以实现脱贫目标的,甚至可以说完全可以超额实现的。但如果按照稳定温饱标准,则很可能又会出现新的农村贫困人口。换言之,国家宣布的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村的全面脱贫,还是一种低水平上的脱贫,一旦贫困标准提高,马上又会出现新的农村贫困。比如,我国2011年将农村贫困标准由1274元提高到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立马就由2010年的2688万人上升到1.28亿人,增加1亿多。这一点在贫困范围和贫困程度都居全国前列的贵州将会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农村反贫困很可能是长期性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到2020年中国农村的反贫困,可以说既是完成时又是进行时,即完成进行时。对此,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回顾历史,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便伴随着人类走过每一个发展的阶段,也遍布了每一个人类社会的角落。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的学者们,对于贫困研究的脚步从未有过停滞,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成果,为人类了解贫困和向贫困宣战奠定了优秀的理论基础。比如,对贫困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从朗特里的绝对贫困,到彼得·汤森的相对贫困,再到多维贫困指数、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的提出,人类对贫困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贫困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其表现主要是绝对贫困,也称之为生存贫困;在发达的国家,其主要表现是相对贫困;而在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的贫困现象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交织于一体,而且更多的是绝对贫困。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事业最为复杂,也最为艰巨。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减贫成就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人,下降到2018年的1660万,随着我国反贫困事业的不断推进,到现阶段,扶贫攻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深度贫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目前,我国脱贫攻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深度贫困”。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事业,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同时具有更大的意义。贵州省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反贫困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和诸多历史原因,以及各种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贵州省的贫困状况,较之于全国其他省份,一直以来都更为严峻,可以说,贵州省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是全国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此外,贵州省的深度贫困村,又大多属于少数民族村落,同时又大量地分布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山区,自然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滞后、人地矛盾突出,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贵州省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和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亲自主持召开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特别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现行标准下的贫困现象将在2020年全部消除,而贵州省面临着更为严峻、更为复杂的贫困状况,能否按期保质地完成精准脱贫的目标,在消除绝对贫困后,是否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案,继续消除相对贫困,仍然是摆在贵州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农村的深度贫困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对贵州省农村的深度贫困成因进行系统探究,以及对贵州省农村这些年来政府主导的扶贫事业的利弊得失深入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搞好贵州省农村减贫事业提供比较科学的政策建议。为此,作者阅读了大量关于贫困、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文献着作,查阅了大量国家统计年鉴数据和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作者对贵州省多个市、州下辖的深度贫困村进行了实地的田野调查。作者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基本原理,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五个生计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与贵州农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细分指标,并据此设计了一份详细且具可操作性的调查问卷,通过长期走访调查,获得了大量来自深度贫困农村和深度贫困农户的第一手真实数据。在本文中,作者沿着贫困界定研究、贫困成因研究、反贫困理论,包括财政反贫困理论研究、贵州省贫困状况、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4个深度贫困县的贫困状况、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及实证分析、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财政减贫效率实证分析、贵州省减贫事业的成就与不足,以及今后政策建议研究思路,来进行研究,力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共分析。在本文中,作者对贵州省2013年到2017年的部分经济与社会指标进行梳理,将之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将贵州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部分社会经济指标与贵州省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将贵州省农村深度贫困状态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指导框架,对于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的调查数据,从五个生计指标出发,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客观地呈现了贵州省深度贫困村农户的生计状态以及致贫原因。通过分析,作者发现,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农村,其贫困现象就地理分布而言,主要呈现出“片状集聚”的特征,集中出现在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沟坝河谷区等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同时,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与民族地区又呈现出相当的重叠性,因此又具有民族性特征。就贫困状况而言,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呈现出“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的特点。就致贫因素而言,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的致贫因素,几乎涵盖了“民族的、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所有原因。面对如此严峻的深度贫困状况,贵州省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推进“易地搬迁扶贫”、狠抓“教育扶贫”等多项扶贫措施,有效地缓解了贵州省的贫困状况,但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的各项生计资本,尤其是与财政有关的交通、通讯、水利灌溉、饮用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建设、五保户和低保户的补助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前述分析基础上,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进一步搞好精准扶贫的若干建议。首先提出要正确认识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明确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而避免扶贫工作中出现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其次,提出要处理好贫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战略。再次,论文还从可持续生计理论出发,对加强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各个方面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具体的建议和举措中,提出要完善和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使用,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民主对扶贫资金的监督作用。提出要补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条件、合理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本、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等有效措施,对深度贫困农村农民的五项生计资本进行全面改善和提升,持续推进贵州省深度贫困农村农民的精准扶贫事业。

周伟[10](2019)在《贵州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都要面对的问题之一。金融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扶贫工作新阶段,由于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服务等相关方面针对性不强,使得实际扶贫效果一般。在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从此精准扶贫就成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思想引领。当金融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如何能发挥出金融最大的作用,成为热点研究课题。绥阳县,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处在贵州省北部,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比例相对较高,截至2018年初贫困村发生率为11.12%,贫困人口20648人。虽然当地政府联合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脱贫任务仍然艰巨。所以,本文以绥阳县为研究对象,研究国内外金融扶贫理论与实践,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对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在调研中,发放了数百份的调查问卷,并实地走访了当地居民,并搜集了一些相关的金融数据。对于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绥阳县的主要的扶贫方式,包括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和兜底保障扶贫;其次对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金融机构种类及数量情况、金融精准扶贫主要模式、“特惠贷”与“绥易贷”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第三,指出了当前绥阳县在贫困人口、当地政府、金融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运用DEA模型对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以下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贫困人口方面,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以及加强脱贫意识宣传和脱贫规划指导;在地方政府方面,要不断完善扶贫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审慎选择管理扶贫项目和加强资金管理;在金融体系方面,要更多地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本文期望为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态与贫困
    (二)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
    (三)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和贫困特征
    (一)贫困村石漠化环境特征
        1 村域石漠化的地理格局
        2 石漠化影响因子分析
        3 不同地貌类型区石漠化影响因子比较
    (二)石漠化环境的乡村贫困特征
        1 乡村贫困的地理格局
        2 喀斯特贫困乡村影响因子分析
        3 不同地貌类型区贫困乡村影响因子比较
四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
    (一)石漠化与贫困的地理相关性
        1 石漠化与贫困相关性
        2 石漠化与贫困空间组合
    (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实证
        1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结果
        2 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
        3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分析
五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现有技术措施
        1 石漠化环境贫困识别技术
        2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技术
        3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成效评估技术
    (二)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研发
        1 相对贫困家庭识别技术
        2 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3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4 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三)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石漠化与贫困现状评价及措施布局
        4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措施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贵州长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贵州长征文化的形成
    一、红军长征过贵州的背景与历程
        (一)红军长征过贵州的背景
        (二)红军长征过贵州的历程
    二、历史积淀下的贵州长征文化
        (一)红军长征过贵州的历史见证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结晶
    三、时代赓续下的贵州长征文化
        (一)长征精神的时代传承
        (二)长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二章 贵州长征文化的主要载体及精神内涵
    一、贵州长征文化的主要载体
        (一)长征遗址遗迹
        (二)长征纪念设施
        (三)长征标语口号
        (四)长征故事与文艺作品
    二、贵州长征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长征精神的孕育与升华
        (二)遵义会议精神的形成和延续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生动再现
第三章 贵州长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
    一、贵州长征文化透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历程的表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内涵的提升
    二、贵州长征文化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
        (一)中国革命道路应立足具体实际
        (二)党的政策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紧紧依靠群众
        (四)中国革命事业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四章 贵州长征文化彰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和启示
    一、贵州长征文化彰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二)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法
        (四)政策宣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二、贵州长征文化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铭记历史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自信
        (二)坚持真理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信
        (三)坚定核心意识给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自信
        (四)承续长征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ANT视域下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
    2.1 概念界定
        2.1.1 行动者网络理论
        2.1.2 徒步旅游
        2.1.3 徒步线路
    2.2 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
    2.3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4 徒步旅游研究
    2.5 徒步线路设计研究
    2.6 研究评述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2.1 研究方法
        3.2.2 技术路线
    3.3 研究区概况
4 施秉遗产地徒步旅游
    4.1 施秉遗产地徒步旅游发展现状
        4.1.1 徒步记录
        4.1.2 徒步时间
        4.1.3 徒步时长
        4.1.4 线路选择
        4.1.5 徒步者分析
    4.2 线路分类
    4.3 徒步者的线路组织方式分析
    4.4 徒步者的体验
    4.5 徒步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
    4.6 小结
5 ANT视域下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
    5.1 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的可行性
    5.2 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的行动者
    5.3 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的转译过程
        5.3.1 问题呈现
        5.3.2 利益赋予
        5.3.3 征召与动员
        5.3.4 异议
    5.4 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行动者网络构建
    5.5 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
    5.6 施秉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具体方案
        5.6.1 线路1
        5.6.2 线路2
        5.6.3 线路3
        5.6.4 线路4
    5.7 效应分析
    5.8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1.自然生态基础
        2. 历史人文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1. 文化形象
        2. 跨媒介传播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四、结语

(5)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回顾
        一、涂尔干及其学派:时间作为社会观念
        二、马林诺夫斯基:时间作为文化工具
        三、延续与拓展:“异域化”的“他者”“时间观念”
        四、研究的转向:时间与行动者
        五、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专门化:认知、实践与象征
        六、余论:21世纪的人类学时间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方南苗族社会文化概况
    第一节 生态人文区位
    第二节 社会文化概况
        一、生计与分工
        二、家庭与继嗣
        三、宗族与拟亲
        四、婚姻与交换
        五、村寨与公职
        六、信仰与膜拜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方南苗族的多样时计
    第一节 基本时间概念
    第二节 时间起源论
    第三节 多样时计
        一、天象与物候
        二、历
        三、钟表
        小结
    第四节 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
        一、秒、分、时
        二、日
        三、场
        四、月
        五、季
        六、节
        七、年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第一节 务农之时与务工之时
        一、老年男性、稻作与节气
        二、中青年男性、工资与工时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中断的合耕
    第二节 家务之时与课业之时
        一、妇女、家务与“没空”
        二、儿童、课业与课时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弃置的兼职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第一节 仪礼之时
        一、死亡:突发的阈限时间
        二、择时:占时者的时间权威
        三、下葬:追赶预占之时
        小结
    第二节 节庆之时
        一、可挪的妇女节
        二、不变的敬桥节
        三、避不开的年关
        小结
    本章总结
第六章 诸时混溶:一个龙舟节的案例
    第一节 龙行区域之时
        一、龙的周期性复活与区域联祭
        二、水稻拔节孕穗期与夏旱频发时
        三、节期轮流与区域格局
        小结
    第二节 村寨出龙之时
        一、时机构成:村领导权威与村民荣誉感
        二、连败与出龙时间纪律诞生
        三、出龙:诸时归一
        小结
    本章总结
结论
    一、方南苗族时间实践概观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论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乡村振兴背景下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适用本研究的相关理论阐释与讨论
        (一)国家治理理论
        (二)民族发展理论
        (三)乡村治理理论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三、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第二章 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一、金堡镇产业发展状况
        (一)种植业发展情况
        (二)养殖业发展情况
        (三)规划中的产业
    二、金堡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配套资源缺乏
        (二)产业管理水平低
        (三)产业市场化程度低
        (四)集体经济发展不足
        (五)地方政府强推项目
第三章 冲破瓶颈 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经济发展
    二、因地制宜选择凸显产业特色
    三、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
    四、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产业管理
    五、多元力量参与畅通选产管销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7)“位育”视角下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回应国家政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二)基于本土课程内容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三)基于当前幼儿园本土课程缺失的反思
        (四)基于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位育”
        (二)本土
        (三)幼儿园本土课程
        (四)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
    四、文献综述
        (一)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二)园本课程研究
        (三)幼儿园本土课程研究
        (四)文献述评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位育”理论内涵及幼儿园本土课程构建的价值诉求
    一、“位育”理论渊源
    二、潘光旦“位育”理论内涵
        (一)潘光旦“位育”理论发展历程
        (二)潘光旦“位育”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三、“位育”:幼儿园本土课程构建的价值诉求
        (一)回归“位育”,夯实幼儿“本土生长”的根基
        (二)回归“位育”,帮助幼儿“遂其生”
第二章 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缘起、现状及经验
    一、Z幼儿园基本情况介绍
        (一)Z幼儿园总体情况
        (二)Z幼儿园师资情况
    二、“古韵镇远-童心体验”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缘起
        (一)第一阶段:以教材为课程内容
        (二)第二阶段:选取本土课程资源为课程内容
    三、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现实状况
        (一)“情境分析”:构建本土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势与劣势
        (二)“古韵镇远-童心体验”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目的
        (三)“古韵镇远-童心体验”本土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四)“古韵镇远-童心体验”本土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五)“古韵镇远-童心体验”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成果
    四、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经验总结
        (一)立足本土文化课程资源
        (二)构建完整的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方案
        (三)多元方式组织本土课程内容
        (四)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构建本土课程内容
第三章 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目标脱节
        (二)本土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有待优化
        (三)本土课程内容体系评价不完善
    二、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归因分析
        (一)园长本土课程构建定位不清晰,缺乏课程领导力
        (二)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有限
        (三)教师本土课程构建专业素养不高
        (四)家长、社区本土文化自觉缺失
第四章 “位育”视角下Z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优化策略
    一、回归“位育”,贯彻落实“安所遂生”课程构建价值取向
        (一)准确定位“安所遂生”本土课程构建价值取向
        (二)增强全园教师“安所遂生”本土课程构建意识
    二、回归“位育”,优化本土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增强园长本土文化自信及本土课程构建领导力
        (二)提升教师本土文化认知水平及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三)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选择和组织本土课程内容
    三、回归“位育”,以“安所遂生”为本土课程内容评价体系标准
        (一)课程内容需有助于幼儿“安其所”
        (二)课程内容需有助于幼儿“遂其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
        1.2.2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与贫困地区
        2.1.2 旅游扶贫
    2.2 相关理论
        2.2.1 投入产出理论
        2.2.2 效率理论
        2.2.3 乘数效应
3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3.1.2 曼奎斯特指数(MI)模型
        3.1.3 ArcGIS相关方法
        3.1.4 二维象限分类法
    3.2 研究区概况
        3.2.1 黔东南州基本情况
        3.2.2 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特征
        3.2.3 黔东南州旅游扶贫
        3.2.4 黔东南州下辖县市基本情况
4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4.1.2 旅游扶贫影响对象的可研性分析
        4.1.3 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4.2 数据来源与模型计算
        4.2.1 数据来源
        4.2.2 模型计算过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分析
        4.3.2 旅游扶贫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4.3.3 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尺度分析
        4.3.4 时间演进路径
        4.3.5 效率形态分类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原始数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前言
    1.2 农村贫困问题的相关背景
        1.2.1 中国农村反贫困事业的伟大成就
        1.2.2 我国农村深度贫困问题
        1.2.3 贵州农村深度贫困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创新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2.贫困与反贫困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贫困的界定
        2.1.1 贫困的界定----绝对贫困说
        2.1.2 贫困的界定----相对贫困说
        2.1.3 贫困的界定----缺乏说
        2.1.4 贫困的界定----排斥说
    2.2 贫困的成因
        2.2.1 贫困的成因----社会文化视角
        2.2.2 贫困的成因----自然环境视角
        2.2.3 贫困的成因----人力资本视角
        2.2.4 贫困的成因----社会制度视角
    2.3 反贫困的相关理论
        2.3.1 反贫困体系中参与各方的力量与作用
        2.3.2 财政参与扶贫的必要性
        2.3.3 财政参与扶贫的作用机理
    2.4 可持续生计理论概述
        2.4.1 自然资本
        2.4.2 人力资本
        2.4.3 物质资本
        2.4.4 金融资本
        2.4.5 社会资本
    2.5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5.1 国内外关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研究
        2.5.2 国内外关于深度贫困(Deep Poverty)的研究
        2.5.3 国内外关于财政反贫困的研究
        2.5.4 小结
3.贵州农村贫困和深度贫困的现状
    3.1 贵州省农村的贫困概况
        3.1.1 贵州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分析
        3.1.2 贵州省农村贫困状况及贫困发生率对比分析
        3.1.3 其他指标的对比分析
        3.1.4 小结
    3.2 贵州农村贫困的空间分布
    3.3 贵州农村深度贫困集聚地区的贫困现状
        3.3.1 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的概况
        3.3.2 武陵山片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3.3.3 乌蒙山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3.3.4 滇黔桂石漠化区(贵州省内)的贫困状况
    3.4 小结
4.贵州农村深度贫困致贫因素的分析
    4.1 农村深度贫困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相关性
    4.2 农村深度贫困致贫因素分析的可行性
        4.2.1 指标设计和数据获取的可行性
        4.2.2 致贫因素分析的可行性
        4.2.3 反贫困行动计划制定的可行性
    4.3 基于熵权法对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4.3.1 实证分析数据来源
        4.3.2 基于熵权法的实证分析结果
    4.4 主要致贫因素的面板回归分析
        4.4.1 自然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2 人力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3 物质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4 金融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5 社会资本维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4.4.6 小结
5.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贫困和减贫认知的分析
    5.1 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致贫因素认知的分析
    5.2 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农民关于政府扶贫认知的分析
    5.3 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认知的分析
    5.4 对政府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进一步需求的分析
    5.5 小结
6.对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减贫效率的分析
    6.1 贵州14 个深度贫困县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产出概况
    6.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础数据分析
    6.3 基于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的静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3.1 超效率非期望SBM模型理论
        6.3.2 贵州省14 个深度贫困县静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3.3 县域级地区静态财政减贫绩效分析
    6.4 基于全局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4.1 基于全局技术的Malmquist指数模型理论
        6.4.2 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4.3 县域级深度贫困县的动态财政减贫效率分析
    6.5 模型收敛性分析检验
        6.5.1 静态减贫绩效的收敛性分析
        6.5.2 动态减贫绩效的收敛性分析
    6.6 小结
7.完善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的思路与建议
    7.1 搞好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7.1.1 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7.1.2 不能盲目地进行经验“拿来主义”
        7.1.3 正确处理贫困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7.1.4 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战略
    7.2 搞好贵州深度贫困农村贫困治理的相关建议
        7.2.1 完善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与使用
        7.2.2 补足薄弱基础环节增强物质资本
        7.2.3 改善教育培训医疗条件提升人力资本
        7.2.4 因地制宜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本
        7.2.5 多渠道增加金融资本防范风险
        7.2.6 重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附录:扶贫调查问卷(农牧户)

(10)贵州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框架思路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金融扶贫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2 农村金融理论
        2.2.3 金融排斥理论
        2.2.4 普惠金融理论
3 贵州绥阳县主要扶贫方式与金融精准扶贫现状
    3.1 绥阳县贫困人口情况
    3.2 绥阳县主要扶贫方式
        3.2.1 产业扶贫
        3.2.2 转移就业扶贫
        3.2.3 易地搬迁扶贫
        3.2.4 兜底保障扶贫
    3.3 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现状
        3.3.1 金融机构种类及数量情况
        3.3.2 金融精准扶贫主要模式
        3.3.3 “特惠贷”与“绥易贷”
        3.3.4 政策性农业保险
    3.4 绥阳县金融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贫困人口方面的问题
        3.4.2 当地政府方面的问题
        3.4.3 金融体系方面的问题
4 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效率分析
    4.1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4.1.1 投入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4.1.2 产出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4.2 模型的选取
    4.3 模型的建立
    4.4 实证分析
5 完善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5.1 贫困人口方面
        5.1.1 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
        5.1.2 加强脱贫意识宣传和脱贫规划指导
    5.2 当地政府方面
        5.2.1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5.2.2 审慎选择管理扶贫项目和加强资金管理
    5.3 金融体系方面
        5.3.1 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
        5.3.2 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
        5.3.3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5.3.4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四、《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D]. 赵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贵州长征文化研究[D]. 陈成. 大理大学, 2021(09)
  • [3]ANT视域下世界自然遗产地徒步线路设计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D]. 王璐.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D]. 木粲成.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乡村振兴背景下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研究[D]. 田菁蔓.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7]“位育”视角下幼儿园本土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个案研究[D]. 段丽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D]. 王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贵州农村深度贫困的致贫因素及减贫效率研究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分析框架的视角[D]. 梁倩.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贵州绥阳县金融精准扶贫案例分析[D]. 周伟.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贵州省镇远县旅游深度发展总体方案》通过评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