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中胆固醇的微胶囊脱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周婷[1](2021)在《喷雾干燥葡萄酒粉的制备、性质及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酒中含有有机酸、香味物质等风味成分及其中含有的多酚、黄酮等生理活性成分使其被认为是一种有用的原料,可以用于制作许多不同的健康食品和饮料产品。然而出于健康、民族、社会或宗教原因,含醇的酒类不能作为食品应用配料运用到食品种,使得葡萄酒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对葡萄酒进行脱醇,制备微胶囊葡萄酒粉,对喷雾干燥微胶囊葡萄酒粉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获得的葡萄酒粉的相关性质进行研究,最后将其应用于面包面团中研究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喷雾干燥微胶囊葡萄酒粉制备及工艺优化。以麦芽糊精为载体,对微胶囊葡萄酒粉喷雾干燥工艺过程中进料速率、压缩空气流量及进风温度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喷雾干燥工艺产品集粉率的主次因素依次是进料速率、进风温度、压缩空气流量;而影响喷雾干燥工艺产品分散性的主次因素依次是压缩空气流量、进风温度、进料流量;喷雾干燥最优工艺为:进风温度160℃,进料速率41.9 mL/min,压缩空气流量130 NL/min,在此条件下其集粉率为51.91%,分散性为27 s。(2)喷雾干燥微胶囊葡萄酒粉性质的测定。对微胶囊葡萄酒粉的基本成分、生理活性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加工性质及安全与卫生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葡萄酒粉中水分含量为5.03%,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5.2 g/100g,总酚含量为1.981±0.01 mg/100g,总黄酮含量为1.125±0.02 mg/100g。葡萄酒粉中可溶性固形物为47.28%,水分活度为0.41,葡萄酒粉能够显着影响水分流动性,微颗粒形状良好,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或气孔;葡萄酒粉傅里叶红外光谱中有典型的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特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别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为分散剂对葡萄酒粉的粒径进行分析,葡萄酒粉在不同的分散体系中粒径不同;对其溶液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共检测出484种物质,依据保留时间对面积百分比大于0.1%且匹配度大于70(最大值为100)的鉴定结果进行检索和分析,检索到4种醇类化合物,8种酯类化合物,2种醛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2种烷类化合物。葡萄酒粉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在不同温度下分散性不同;澄清度为84.40±0.14,pH为3.71,色度和色调分别为3.54±0.00、0.57±0.00,L*,a*,b*色值分别为 41.65±0.05,26.11±0.07,17.98±0.04,堆积密度为6.20±0.00 g/mL,0h时结块性为2.516±0.011N,在相对湿度为0.44的干燥器中放置72小时后结块性为11.772±0.013N,吸水性指数与水溶性指数分别为0.024 g/g和91.24 g/100g,在不同相对湿度下,葡萄酒粉的平衡含水量分别为8.49%,8.58%,12.45%和26.11%;葡萄酒粉中砷、铅、锡含量均低于标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卫生指标的要求;葡萄酒粉中菌落总数、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均低于标准,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微生物指标的要求。(3)喷雾干燥微胶囊葡萄酒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葡萄酒粉的加入能够影响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添加量不同对面团弹性模量影响不同;随着葡萄酒粉的添加,面团相位角升高。在不同发酵阶段,葡萄酒粉对面团发酵特性影响不同。随着葡萄酒粉含量的增大,面团L值显着降低(P<0.05),a*值显着增加(P<0.05),b*值显着降低(P<0.05)。添加葡萄酒粉使面筋的网络结构清晰,结构较强,淀粉颗粒大都被镶嵌在面筋网络结构中。不同葡萄酒粉添加量对面包的比容、质构、气孔分布特性影响不同。总体来说,当葡萄酒粉添加量小于3.0%时,能够提高面包品质,大于5.0%时降低面包品质。随着葡萄酒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包芯含水量呈显着性增加(P<0.05)。添加3.0%葡萄酒粉的面包感官综合评分最高,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贮藏过程中,面包的硬度显着增加(P<0.05),面包内聚性和弹性无显着变化(P>0.05),面包胶粘性和咀嚼性随贮藏时间增加而显着增大(P<0.05)。在面包贮藏过程中,葡萄酒粉的加入可以显着影响贮藏过程中面包质构品质的变化。葡萄酒粉对面包不同品质影响程度不同,且对面包贮藏品质影响的阶段不同。面包的含水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显着降低(P<0.05)。随着葡萄酒粉添加量增大,面包含水量降低趋势显着变缓,这说明葡萄酒粉的加入能降低面包贮藏过程中水分损失速率。
徐世涛[2](2020)在《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麻(Perilla frutescens Britt.var.frutescens)为唇形科紫苏属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是一种优质的药食两用特色作物和重要的油料资源。为大力推进苏麻籽油/蛋白质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利用。本文以湿法糖基化和酶解技术改性酪蛋白,研究制备苏麻油微胶囊;考察了以不同蛋白酶水解制备苏麻多肽及其工艺的优化、系统分析研究苏麻多肽呈味特征、氨基酸组成、功能活性及结构序列信息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糖的种类对酪蛋白糖基化改性的影响。醛糖中分子质量较小的葡萄糖更易与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接枝度显着高于酮糖(p<0.05)。酪蛋白与麦芽糖、葡聚糖20 000和40 000的接枝产物具有良好接枝度和抗脂质氧化能力,乳化活性较酪蛋白分别显着提高30.14%,42.47%和52.05%(p<0.05);均具有良好乳化稳定性,其中酪蛋白-葡聚糖40 000共价接枝物乳化稳定性较酪蛋白提高85.91%。酪蛋白与葡聚糖或麦芽糖糖基化接枝改性高效易行,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脂质氧化能力和乳化特性。(2)考察接枝程度和产物特性,确定酪蛋白不同的改性方法。糖基化接枝:酪蛋白浓度4%(40 mg.m L-1)、蛋糖质量比3:1、p H为8.0、80℃反应120 min。酶解改性:酪蛋白浓度4%(w/v),酶底比1.5%,酶解20 min。酶解-糖基化接枝:按照酶解条件酶解后,调节酶解液p H为9.0,蛋糖质量比4:1,85℃反应150min。酪蛋白改性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单,产物性能好,安全性高。(3)改性产物的性能及结构表征。酪蛋白与麦芽糖湿法糖基化接枝改性后,产物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得到显着提升(p<0.05),分别提高了37%和48%。酪蛋白酶解-糖基化接枝物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较接枝前显着提高4.37倍和2.11倍(p<0.05)。通过SEM、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蛋白通过糖基化接枝以后,引入了糖苷键和多羟基糖链,与糖形成相对光滑、完整的结构,且糖基化接枝反应生成的酰胺键没有因酶解而被破坏;在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下,酪蛋白及其接枝产物形成较多胶团。以酪蛋白改性产物作为微胶囊壁材,通过冷冻干燥法可制备得到包埋良好的苏麻油微胶囊。(4)苏麻多肽的酶法提取及工艺优化。以可溶性氮含量及多肽提取指数为指标,考察了原料处理方式及酶解的不同影响因素,优化单-双酶法直接酶解制备苏麻多肽工艺。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单独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底比分别为5%、7%和5%,料液比均为3%,50℃酶解6 h,该条件下,多肽提取指数分别为49.05±0.91%、47.98±0.36%和44.22±0.87%。双酶法酶解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5%,55℃条件下,先加3.5%的胰蛋白酶在p H8.0条件下酶解3 h,调节p H为9.5后再利用3.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3 h,酶解液中可溶性氮含量较单酶酶解显着提高(p<0.05),苏麻多肽提取指数达52.88±0.39%。(5)苏麻多肽的特性表征及序列测定。围绕呈味特征、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功能特性、肽段序列信息以及相互联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中氨基酸总量存在差异,但比例协调,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2.86±0.75%,是一种优质高值的活性天然蛋白肽。苏麻多肽中鲜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0%,且胰蛋白酶提多肽的滋味特征与鸡精更相近。苏麻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碱性蛋白酶和双酶法制备的多肽抗氧化能力较好。对比研究发现,不同蛋白酶提取的苏麻多肽对益生菌种的生长活性有不同影响。其中胰蛋白酶提取的苏麻多肽对嗜热链球菌生长促进作用显着较强(p<0.05),而双酶法制备的则对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促进作用显着较强(p<0.05)。通过对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鉴定,在检测到的96条小于3 k D的多肽肽段中,94%的肽段分子量介于600-1800 Da之间,且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耿鹏飞[3](2019)在《鳀鱼油精炼工艺分析研究及其微胶囊释放动力学和氧化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鳀鱼脂肪含量高,将其加工成鱼粉时,产生大量副产物粗鱼油。鳀鱼毛油中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EPA和DHA含量达20%以上。然而粗鳀鱼油中含较多游离脂肪酸、杂质和氧化产物等,故在加工利用时需精制。本研究着重研究以下四个环节:(1)鳀鱼油脱胶工艺环节和脱酸工艺的响应面工艺优化;(2)鳀鱼油的复配脱色工艺正交优化,以及五种常见脱色剂与复合脱色剂在脱色过程中对鳀鱼油理化性质、感官评价及脂肪酸的影响;(3)在脱臭环节,探究脱臭温度与脱臭时间在脱臭过程中对鳀鱼油品质的变化;(4)最后探究鳀鱼油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的释放动力学研究、氧化稳定性及货架期的预测。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以鳀鱼毛油为实验原料,以脱胶率为指标筛,从磷酸、硫酸、柠檬酸、醋酸四种脱胶剂选得柠檬酸和醋酸脱为基础脱色剂,对脱胶剂的复配比例、脱胶温度、时间以及脱胶剂用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参数。优化结果为:柠檬酸:醋酸为1.3:1(v/v),脱胶温度为70℃,用量为油重的1.80%,时间为29.9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三次试验验证,测得其脱胶率为4.11%,脱胶后的鳀鱼油透明度较好,鱼腥味较淡;(2)以鳀鱼脱胶油为原料,采用单倍理论加碱量进行脱酸工艺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脱酸时间、脱酸温度、碱液浓度和超碱量四个因素进行Box-Behken响应面法实验设计,以脱酸后鳀鱼油的酸价为响应值,对鳀鱼油脱酸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得到鳀鱼油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温度为68.76℃,保温时间为30.14 min,碱液浓度为25.88%,超碱量为24.15%,酸价为0.47744 mg KOH/g,脱酸后的鳀鱼油透明度较好,鱼腥味较淡,油脂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3)本研究从沸石、硅藻土、活性白土、活性炭和皂土中,以脱色率及脱色后油脂的色度为标准,选取活性白土和活性炭为基础脱色剂,进行脱色剂的复配对鳀鱼油脱色复配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复配脱色工艺为:脱色剂添加量为油重的10%,保温时间为30 min,脱色温度为90℃,复合脱色剂的复配比率为2:1(活性炭:活性白土),最终得到的脱色后的鳀鱼油的脱色率为97.57%。(4)本研究探究沸石、硅藻土、活性白土、活性炭、皂土及复配脱色剂6种脱色剂在脱色过程中对鳀鱼油的理化性质、感官评价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鳀鱼油经脱色后,酸价略微下降,活性白土和复配脱色剂作用最为明显;鳀鱼油经脱色后,过氧化值也有所下降,活性白土为最佳;而在碘值和皂化值,以硅藻土为最佳。未脱色的鳀鱼油有较强的鱼腥味和酸败味,经过脱色实验后,脱色油的鱼腥味和酸败味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脱色工艺对油脂气味的脱除有着影响,其中沸石对气味的脱除能力最强,但是沸石的脱色能力较差。同时脱色工艺对油脂的脂肪酸变化有着显着的影响,在6种脱色剂中,复配脱色剂对鳀鱼油脂肪酸的影响较为有利。(5)通过对不同脱臭温度和不同脱臭时间下进行脱臭的脱臭鳀鱼油进行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用以研究不同脱臭温度和不同脱臭时间在脱臭过程中对鳀鱼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鳀鱼油的酸价随着脱臭时间增长和脱臭温度的升高,鳀鱼油的酸价呈下降的趋势。但随着时间持续上升,对鳀鱼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逐渐减弱;不同脱臭温度下,鳀鱼油的过氧化值随脱臭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脱臭时间大过大之后,再增加脱臭时间,鳀鱼油的过氧化值下降缓慢,对鳀鱼油的过氧化值的影响效果降低。(6)通过对不同脱臭温度和不同脱臭时间下进行脱臭的脱臭鳀鱼油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和反式脂肪酸的测定,用以研究不同脱臭温度和不同脱臭时间在脱臭过程中对鳀鱼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脱臭时间,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在逐步下降,反式脂肪酸含量却是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对于脱臭温度,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在逐步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逐步升高,反式脂肪酸含量却是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7)经HS-SPME-GC-MS联用技术检测,发现鳀鱼油脱色油中的烃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高,使鳀鱼油带有浓重的腥臭味、土腥味及不愉快脂肪味,其中主要的烃类物质和醛类物质为十五碳烷、十八碳烷、辛醛、(E)2-辛烯醛和(E)2-壬烯醛;160℃鳀鱼脱臭油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辛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含量有所下降,使鳀鱼油的腥臭味有所减弱,但是在脱臭过程中生成的醇类物质给油样贡献了一定的清香、木香和脂肪香;220℃鳀鱼脱臭油的中的辛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含量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已被脱除,使得油样的腥味大大降低,同时在脱臭过程中生成的四氢-2H-吡喃-2-甲醇、2-乙基呋喃、2-戊基呋喃使鱼油呈现一定的油脂气息、青草味、蔬菜香味。(8)通过将鳀鱼油微胶囊分别放置于25℃、35℃和45℃的储存条件下进行释放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储存条件下的鳀鱼油微胶囊的释放反应均介于扩散动力学和一级释放动力学之间,同时根据所得的释放反应方程,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微胶囊的释放速度是逐渐增加的,所以微胶囊的储存条件应当放置于较低的储存温度进行储存。(9)通过将鳀鱼油微胶囊放置于25℃和45℃储存63天,并将精炼鳀鱼油放置于25℃下进行储藏63天,根据零级反应氧化动力学公式和一级反应氧化动力学公式对三者进行线性拟合,判定三者的氧化动力学反应为一级反应动力学。同时预测出三者的货架期分别为:储存在25℃的鳀鱼油微胶囊和精炼鳀鱼油的货架期为201天和97天,而储存在45℃的鳀鱼油微胶囊的货架期为51天。
朱子豪[4](2019)在《南极磷虾油的精制及其胶囊产品的研究》文中提出南极磷虾油作为一个种新型的产业化产品正在被广泛研究中,本文主要的研究有以下方面:首先研究了南极磷虾油的提取放法,分为采用有机溶剂法与酶解法进行提油,然后以理化指标为基准比较这两种提取方法以及超临界CO2提取法,选取提油效率最优的一组进行精炼工艺研究,主要方法为脱胶、脱酸、脱色和脂肪酸的富集,接着再对精炼油进行贮藏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选取无水乙醇为溶剂的提油工艺为料液比1:5、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5 h,南极磷虾出油率最佳。南极磷虾油贮藏稳定性优良,45 d内EPA的相对含量从(17.53±0.68)%降至(17.06±0.15)%,DHA的相对含量从(8.82±0.17)%降至(8.12±0.12)%,PUFA的相对含量从(32.47±0.45)%降至(30.96±0.44)%。南极磷虾油的ω-3 PUFA的贮藏稳定性极佳,即使是在40℃的高温条件下,也具有高度稳定性。其次对南极磷虾油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脱除工艺的研究,主要针对脱氟和脱砷两方面。脱氟的工艺选择化学-生物法,生物脱氟剂定为经过改性处理的果皮;脱砷工艺以改性沸石作为脱砷剂,研究静态吸附法对脱砷效果以及南极磷虾油品质的影响,并研究南极磷虾油中砷的五种存在形式,结果表明使用化学-生物法脱氟的总脱氟率能到达78.81%左右;而吸附法脱砷的脱砷率在85.26%-88.89%的范围内;其中砷甜菜碱为砷的最主要存在形式,占总砷的88.21%。最后是南极磷虾油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采用的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在单硬脂酸甘油酯添加量1.5%,芯壁质量比1:3,固形物含量25%,乳清蛋白粉:变性淀粉:麦芽糊精=2:1:3的条件下以均质压力为30 Mpa,进风温度170℃,出口温度95℃,进料量15 mL/min制备的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隋晓,冯晓梅,岳荣岩,韩玉谦,薛长湖[5](2015)在《亚临界R134a脱除鸢乌贼卵中胆固醇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从鸢乌贼卵中获得不含胆固醇的优质动物磷脂,分别研究了原料预处理方法、单因素萃取对胆固醇脱除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亚临界R134a萃取技术脱除鸳乌贼卵中胆固醇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对原料进行胶体磨破碎、木瓜蛋白酶酶解和喷雾干燥的预处理后,鸢乌贼卵粉中胆固醇的脱除率比未经过前处理直接冻干得到的鸢乌贼卵粉中胆固醇的脱除率显着提高,亚临界R134a萃取脱除预处理后的鸢乌贼卵粉中胆固醇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6MPa,萃取温度为70℃,动态萃取时间70min。在最佳条件下,预处理后的鸢乌贼卵粉中胆固醇的脱除率可达99.31%。本文为亚临界R134a脱除食品中胆固醇技术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庄建鹏[6](2015)在《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降胆固醇活性及微胶囊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WPCH)是利用蛋白酶水解乳清浓缩蛋白(WPC)获得的,它不仅具有易吸收特点,还具有一些特定的生理功能活性,如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降血压活性等特性。目前对于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WPCH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是以WPC80为原料制备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WPCH。但是由于WPCH具有苦味较重、吸湿性较高以及口服时生物利用度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蛋白水解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应用微胶囊技术可以解决食品成分和添加剂应用受限的问题,因为它可以控制风味的释放,并且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降低物质的挥发性、吸湿性、反应性。微胶囊技术将有望克服WPCH的不良特性。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酶技术、超滤、离子交换色谱制备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WPCH,然后以WPC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WPCH进行微胶囊化的研究,并研究WPCH和微胶囊化WPCH的体外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降胆固醇活性的WPCH制备:以胰蛋白酶为水解酶,在温度为55℃,p H为8.0,WPC的浓度5%,酶的添加量为4.7%的条件下,酶解8h时,WPCH对胆固醇胶束的抑制率最大,即WPCH的降胆固醇活性最高,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为17.26%;酶解之后的WPCH经超滤处理后,WPCH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从17.26%提高到28.63%;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使盐分脱出率达93.14%,WPCH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从28.63%升高到47.53%。因此,利用胰蛋白酶水解WPC可获得降胆固醇活性的WPCH,超滤和脱盐处理能对WPCH进行初步的分离纯化,提高WPCH的降胆固醇活性。微胶囊化WPCH的制备工艺:(1)以WPC、热处理的WPC、WPC和麦芽糊精、热处理WPC和麦芽糊精这四种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WPCH。结果显示未热处理的WPC对WPCH的包埋效率为41.4%,热处理使其包埋效率提升到45.81%,添加麦芽糊精后使其包埋效率分别提升到53.45%和62.41%。风味稀释分析法(TDA)测定产品的苦味,分别以WPC和热处理的WPC为壁材的微胶囊化WPCH的苦味程度降低为原来的1/8,而以麦芽糊精和WPC为壁材的微胶囊化WPCH的苦味程度降低为原来的1/16;微胶囊化处理之后,样品的吸湿性从55.88 g/100g固体降为2224 g/100g固体,而样品的Tg值从64.17℃提高到73.63℃,这表明微胶囊化处理使样品稳定性增加。研究发现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WPCH不会削弱其降胆固醇活性。(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以热处理的WPC和麦芽糊精为壁材的微胶囊化WPCH的工艺参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5:1,WPC和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1,固形物含量为20%,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0℃。在最适条件下获得的终产品的包埋效率为68.97%,与WPCH相比,苦味降低为原来的1/16,WPCH的吸湿性由55.88/100g固体降为19.63g/100g固体,Tg值由64.17℃增加到76.25℃,产品稳定性增强。体外稳定性的结果显示,模拟胃肠道条件下,WPCH的降胆固醇活性下降了9%左右,微胶囊化处理对WPCH的降胆固醇活性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降胆固醇活性的WPCH,利用喷雾干燥法以WPC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对WPCH微胶囊化,可以达到减弱WPCH的苦味,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李莉[7](2010)在《羊脂精炼及粉末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阿勒泰羊尾脂为试验原料,对其进行精炼、脱胆固醇处理,制成羊油粉末,并对原料羊油进行抗氧化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羊油精炼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最终确定:第一,酸法脱胶。加酸量为3%,脱胶温度为90℃,脱胶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50r/min。所得脱胶率为83.52%;第二,碱炼脱酸。超碱量为0.4%,加碱温度为52℃,中途加热温度为85℃,脱酸时间为39min,起始搅拌速度为210r/min,中途搅拌速度为70r/min。所得脱酸率为92.74%;第三,活性白土脱色。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重量的3.5%,脱色温度为85℃,脱色时间为45min,搅拌速度为260r/min。测得脱色率为91.58%。精炼后符合食用油标准。2、对精炼羊油进行脱胆固醇处理,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用胆固醇氧化酶脱除羊油中胆固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羊油重量的2.76%,酶作用时间为6.43h,酶作用温度为44℃。在此条件下胆固醇脱除率可达到57.95%。3、用冷冻干燥法将脱胆固醇精炼羊油制成羊油粉末,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最终确定制粉条件为:包埋剂与羊油比例为1:1.11,乳状液中含水量为81.2%,均质压力为25.7MPa。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羊油粉末包埋率为79.66%。4、对羊油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的效果,最终得出结论:所用三种抗氧化剂对羊油抗氧化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特丁基对二苯酚(TBHQ)>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明显高于单一抗氧化剂,采用TBHQ与BHT复合效果最好,其复合比例为2:1。柠檬酸对各抗氧化剂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作用。添加复合抗氧化剂的羊油抗氧化效果优于精炼羊油,与原油相比存放时间明显延长,能有效地抑制羊油在保存和销售过程中因氧化而产生的酸败,可使羊油在60℃下贮藏时间由10d提高到31d,在20℃下预期贮藏时间由5个月提高到17个月,抗氧化效果明显。
刘辉[8](2009)在《芹菜籽油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芹菜籽为伞形花科草本植物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的种子,在我国资源丰富,且尚未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研究表明,芹菜籽中油脂含量丰富,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散气、消肿、利尿、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本文采用在我国产量最高的旱芹菜籽为试验原料,对其萃取出的芹菜籽油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最佳的制备技术路线,并明确其生理活性,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芹菜籽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有机溶剂法、同时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研究芹菜籽油的提取工艺;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分离轻重组分纯化芹菜籽油;研究了芹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氧化稳定性,分析其营养成分;将芹菜籽油微胶囊化;通过动物实验评价芹菜籽油的毒理安全性,研究了芹菜籽油对高脂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芹菜籽中粗脂肪含量达19.05%;含有19种基本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230.569mg/g,8种必需氨基酸均含有,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芹菜籽中矿物元素钾含量高达8.6mg/g,镁含量为1.0mg/g,钠、铁含量也比较丰富。2、有机溶剂法提取芹菜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60目、液料比3∶1、浸泡48h、旋转蒸发温度50℃,提取率达11.47%。同时水蒸气蒸馏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60目、液料比8∶1、浸泡时间12h、蒸馏时间8h,提取率为4.3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为:粒度60目、萃取压力21MPa、萃取温度46℃、CO2流量16L/h、分离温度30℃、每次进料300g、萃取2h,工艺优化后芹菜籽油提取率达12.04%。3、分子蒸馏纯化芹菜籽油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50℃、蒸发温度111℃、刮膜转速214r/min、进料速率1.6mL/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重组分馏出物收率达71.08%。气质联用分析分子蒸馏后芹菜籽油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共鉴定出占总成分91.6%的19种主要成分。轻组分化合物被分离在蒸出物中,而不饱和脂肪酸、丁基苯酞、瑟单内酯、角鲨烯等有效成分则分离在重组分馏出物中,且相对含量均有提高。4、芹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不稳定。温度、时间、空气和光照可加速芹菜籽油的氧化速度。加入抗氧化剂可有效延缓氧化速度,四种抗氧化剂抗氧化性顺序为TBHQ>PG>BHT>BHA,以抗坏血酸增效,抗氧化效果更好。与Cu2+、Fe3+两种金属离子接触,芹菜籽油过氧化值明显升高,Cu2+的影响更大。芹菜籽油应尽量在低温、隔绝空气、避光条件下保存,避免与金属离子的接触,为延长贮藏期可适当加入抗氧化剂。5、气相色谱法测定芹籽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组成及含量,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六种不饱和脂肪酸达到基线分离,结果表明芹菜籽油中棕榈酸的含量为92.86mg/g,硬脂酸含量为8.46mg/g,油酸含量为98.71mg/g,亚油酸的含量为283.24mg/g,亚麻酸的含量为19.69mg/g,花生酸的含量为34.28mg/g。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芹菜籽油中6-维生素E含量为86.9μg/g,γ-维生素E含量为120.6μg/g,β-维生素E含量为69.7μg/g,α-维生素E含量为132.5μg/g。6、以β-环糊精和明胶为复合壁材微胶囊化芹菜籽油的最佳壁材配方为:芯材占壁材含量24.70%,β-环糊精/明胶3.03倍,固形物浓度18.82%,乳化剂用量0.75%。以最优壁材配方包埋芹菜籽油,通过工艺优化模型得出最佳微胶囊化芹菜籽油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32MPa压力下均质3次、进风温度181℃、出风温度80℃,在此条件下,芹菜籽油的微胶囊化效率达到92.11%,产率为84.46%。制备的微胶囊化芹菜籽油产品溶解性良好,模拟胃液中60min释放率可达90%以上,贮藏稳定性明显优于液态芹菜籽油,电镜扫描观察微胶囊结构均匀呈球形。红外光谱分析微胶囊化前后芹菜籽油的成分基本保留。7、芹菜籽油对小鼠经口LD50>10.00g/kg体重,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所测芹菜籽油属实际无毒级,是安全的。8、与高脂模型组比,灌胃不同剂量芹菜籽油显着降低大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载脂蛋白B(ApoB)含量,显着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载脂蛋白A(ApoA I)含量,动脉硬化指数LDL-C/HDL-C显着下降;能有效防止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及细胞坏死,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并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的SOD活性显着提高,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显着下降,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表明芹菜籽油能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脂质过氧化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机体的损害,可以有效提高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抗氧化水平,从而改善血脂代谢。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制备芹菜籽油的工艺条件,分析芹菜籽油中的活性成分,明确了其降血脂的生理功能,为芹菜籽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周冉[9](2009)在《鹿茸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关键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密生茸毛的未骨化的幼角,是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温肾壮阳、益精补血、强健筋骨等功效。药物分析表明,鹿茸中含有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其中含有的雌激素、孕酮等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次黄嘌呤、尿嘧啶、胆固醇、对羟基苯甲醛等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抗衰老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生长调节素的一种,无论是在活体内还是对离体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均能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有着特殊的疗效。传统的加工方法得到的鹿茸产品加工方式粗放落后,易使鹿茸中的一些活性成分损失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采用先进分离技术对鹿茸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及其活性分析,对科学地利用中国的珍贵中药鹿茸资源,提高其附加值及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建立鹿茸中的性激素和生物碱基(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甲醇作为最佳提取溶剂,优化了热回流提取条件,并利用放射免疫法对鹿茸中的雌二醇和孕酮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建立了快速测定鹿茸中生物碱基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色谱条件下,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分离度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39%103.4%范围内。利用建立的上述方法对鹿茸中的性激素和生物碱基成分分别进行了含量测定,从而为后面的回收率计算提供数据基础。在对鹿茸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利用超临界CO2结合共溶剂萃取技术提取鹿茸中的性激素成分,考察了乙醇浓度、夹带剂流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雌二醇、孕酮提取率和含量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超临界萃取条件。然后采用超声强化萃取技术对鹿茸的超临界萃余物中的IGF-1成分进行了提取研究,考察了溶剂的pH、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对鹿茸的超临界萃余物中的IGF-1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超临界萃取条件对萃余物中IGF-1活性保留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的综合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75%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流速为2.0mL/min,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0min,二氧化碳用量为15L/g的条件下,孕酮和雌二醇的回收率均高于88%,其中孕酮的回收率是热回流提取的1.9倍;雌二醇的回收率是热回流提取的1.5倍。其溶剂消耗仅是热回流提取消耗的1/6。同时萃余物中得到的IGF-1的活性保留率为93.68%。此外,本文还对超声强化萃取法得到的鹿茸提取液中所含蛋白质、氨基酸及酸性多糖等多种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对超临界萃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萃取物中除含有性激素、生物碱基、对羟基苯甲醛、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较高含量的胆固醇成分,如果将其开发成具有一定功效的保健品或药品,可能会由于其中的高胆固醇含量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β-环糊精饱和溶液用量与萃取物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萃取物的水稀释浓度等对鹿茸的超临界提取物中胆固醇脱除率的影响,确定了β-CD饱和水溶液包合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脱除率为91.64%,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三种生物碱基成分保留率分别为77.31%,82.58%,85.19%,雌二醇保留率达到90.30%,孕酮保留率为46.69%。为了研究鹿茸超临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通过以卵磷脂为模型的脂质体系,邻二氮菲-Fe2+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体系,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了考察,并与维生素C溶液,鹿茸75 %乙醇和甲醇回流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鹿茸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脂质和自由基氧化的作用,而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鹿茸超临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鹿茸回流提取物和维生素C溶液。该研究为探讨鹿茸提取物抗衰老作用机理提供数据基础。尿嘧啶是鹿茸提取物中对单胺氧化酶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本文利用动态法实验在温度为308.15K~308.15K和压力为15MPa~40MPa范围内测定了尿嘧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并对尿嘧啶的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分别利用经验方程(Gordillo方程、Abolghasem方程),基于稀释溶液理论的M-S-T方程和修饰的Ziger-Eckert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这四个关联方程中,五参数Gordillo方程的关联误差较小,AARD为9.8%;而三参数修饰的Ziger-Eckert方程则由于方程中的溶解度参数需要基团贡献法进行估算,而产生较大的关联误差。又分别利用从缔合理论概念出发的Chrastil方程、修正的Chrastil方程以及溶剂—溶质团簇方程对尿嘧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修正的Chrastil方程的AARD为10.1%,关联结果与Gordillo方程相当而优于Chrastil方程;而溶剂—溶质团簇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大。本文还通过无因次量纲的引入建立了无因次新缔合方程,此方程具有七个可调参数,关联结果与上述7个方程相比误差最小,AARD为9.2%。上述研究为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谭静,姜子涛[10](2008)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环糊精由于其结构特性和高安全性受到了食品工作者的青睐,近年来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详细论述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各类食品加工,食品分析检测,以及在食品保鲜、防腐等方面的应用。
二、食品中胆固醇的微胶囊脱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中胆固醇的微胶囊脱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喷雾干燥葡萄酒粉的制备、性质及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发酵葡萄酒与皮渣 |
1.1.1 发酵葡萄酒 |
1.1.2 发酵葡萄皮渣 |
1.2 发酵葡萄酒及皮渣中的活性成分 |
1.2.1 发酵葡萄酒中的活性成分 |
1.2.2 葡萄皮渣中的活性成分 |
1.3 发酵葡萄酒及皮渣脱醇产品及技术 |
1.3.1 无醇葡萄酒(皮渣)制品 |
1.3.2 脱醇技术 |
1.4 葡萄酒与皮渣粉末化产品及技术 |
1.4.1 冻干法 |
1.4.2 喷雾干燥法 |
1.5 葡萄酒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1.6 多酚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1.6.1 多酚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1.6.2 多酚潜在的健康益处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喷雾干燥葡萄酒粉工艺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添加麦芽糊精法中喷雾干燥浆液的制备 |
2.2.2 喷雾干燥性质的测定 |
2.2.3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麦芽糊精添加量对喷雾干燥集粉率的影响 |
2.3.2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雾干燥葡萄酒粉性质测定 |
3.1 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基本成分测定 |
3.2.2 生理活性成分测定 |
3.2.3 理化性质 |
3.2.4 加工特性 |
3.2.5 安全与卫生指标 |
3.3 结果分析 |
3.3.1 基本成分及生理活性成分 |
3.3.2 葡萄酒粉理化性质 |
3.3.3 葡萄酒粉加工特性 |
3.3.4 葡萄酒粉安全与卫生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雾干燥葡萄酒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面包制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面团性质的测定 |
4.3.2 面包烘焙学特性的研究 |
4.3.3 面包贮藏品质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面团的性质分析 |
4.4.2 面包烘焙学特性研究 |
4.4.3 面包贮藏期性质测定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苏麻籽中主体物质及利用现状 |
1.1.1 苏麻籽油脂开发应用现状介绍 |
1.1.2 苏麻饼粕蛋白质的应用现状介绍 |
1.1.3 亟待发展的方向 |
1.2 苏麻籽油的前沿研究 |
1.2.1 微胶囊制备技术 |
1.2.2 酪蛋白糖基化改性 |
1.2.3 蛋白质酶解改性技术 |
1.2.4 酶解与糖基化复合改性技术 |
1.3 苏麻蛋白质的前沿研究 |
1.3.1 苏麻多肽分类 |
1.3.2 苏麻多肽功能活性 |
1.3.3 苏麻多肽的提取及应用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苏麻油微胶囊壁材糖基化与酶解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方法 |
2.2.3.1 酪蛋白糖基化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
2.2.3.2 蛋白酶酶解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
2.2.3.3 接枝度测定 |
2.2.3.4 褐变指数的测定 |
2.2.3.5 抗脂质氧化能力测定 |
2.2.3.6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
2.2.3.7 水解度测定(DH) |
2.2.4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种类糖对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
2.3.2 酪蛋白浓度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
2.3.3 接枝温度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
2.3.4 酪蛋白与糖比例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
2.3.5 初始pH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
2.3.6 接枝时间对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
2.3.7 酪蛋白浓度对其酶解改性进程的影响 |
2.3.8 加酶量对酪蛋白酶解改性的影响 |
2.3.9 加酶量对酶解酪蛋白糖基化产物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麻油微胶囊壁材复合改性制备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方法 |
3.2.3.1 酪蛋白糖接枝-酶解产物的制备 |
3.2.3.2 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
3.2.3.3 抗脂质氧化能力测定 |
3.2.3.4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
3.2.3.5 SEM表征 |
3.2.3.6 荧光光谱分析 |
3.2.3.7 红外光谱分析 |
3.2.3.8 苏麻油微胶囊的制备 |
3.2.4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酪蛋白与麦芽糖质量比对酶解-接枝产物特性影响 |
3.3.2 接枝时间对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的影响 |
3.3.3 接枝温度对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的影响 |
3.3.4 酶解液pH对酪蛋白酶解-接枝产物特性影响 |
3.3.5 酪蛋白糖接枝/酶解改性产物的表征对比 |
3.3.5.1 接枝改性产物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 |
3.3.5.2 SEM表征 |
3.3.5.3 荧光光谱分析 |
3.3.5.4 红外光谱分析 |
3.3.6 苏麻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双酶法制备苏麻蛋白多肽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方法 |
4.2.3.1 苏麻饼粕中单宁、植酸的脱除方法 |
4.2.3.2 苏麻饼粕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
4.2.3.3 苏麻饼粕酶解液制备方法 |
4.2.3.4 酶解液中多肽的含量测定方法 |
4.2.3.5 六种蛋白酶单酶酶解的单因素试验 |
4.2.3.6 单-双酶酶解提取苏麻多肽的正交试验设计 |
4.2.3.7 双酶酶解饼粕组合方式的确定 |
4.2.3.8 双酶酶解提取苏麻多肽正交试验设计 |
4.2.3.9 苏麻饼粕粉不同前处理及不同酶解方式对比分析 |
4.2.4 数据统计分析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饼粕原料总蛋白质含量 |
4.3.2 不同因素对酶解苏麻饼粕提取多肽的影响 |
4.3.2.1 酶解时间 |
4.3.2.2 酶解温度 |
4.3.2.3 料液比 |
4.3.2.4 酶底比 |
4.3.3 单酶酶解的最佳工艺 |
4.3.4 双酶酶解的最佳组合 |
4.3.5 双酶酶解的最佳提取工艺 |
4.3.6 不同前处理及酶解作用的饼粕可溶性氮含量及多肽提取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麻多肽的特性表征及序列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方法 |
5.2.3.1 苏麻多肽的单-双酶提取 |
5.2.3.2 苏麻多肽呈味分析方法 |
5.2.3.3 苏麻多肽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检测 |
5.2.3.4 苏麻多肽的抗氧化特性测定 |
5.2.3.5 苏麻多肽促进益生菌生长活性测定 |
5.2.3.6 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双酶提取的苏麻多肽 |
5.2.4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单-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呈味特性分析 |
5.3.2 苏麻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
5.3.3 氨基酸评分 |
5.3.4 呈味氨基酸(DAA)分析 |
5.3.5 抗氧化特性分析 |
5.3.5.1 抗脂质氧化能力 |
5.3.5.2 ABTS+·清除率 |
5.3.5.3 还原能力 |
5.3.6 促进益生菌活性分析 |
5.3.7 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3)鳀鱼油精炼工艺分析研究及其微胶囊释放动力学和氧化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鳀鱼简介 |
1.1.2 鳀鱼油简介 |
1.2 鱼油精炼工艺的研究概况 |
1.2.1 鱼油脱胶工艺的研究概况 |
1.2.2 鱼油脱酸工艺的研究概况 |
1.2.3 鱼油脱色工艺的研究概况 |
1.2.4 鱼油脱臭工艺的研究概况 |
1.3 油脂储藏稳定性研究概况 |
1.3.1 添加抗氧化剂对油脂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的概况 |
1.3.2 油脂的微胶囊化工艺研究概况 |
1.3.3 微胶囊缓释性研究概况 |
1.3.4 微胶囊储藏稳定性的研究概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鳀鱼油的脱胶、脱酸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鳀鱼油脱胶工艺优化 |
2.2.2 鳀鱼油脱酸响应面工艺优化 |
2.2.3 理化性质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3 复合脱色工艺优化研究及6种脱色剂对鳀鱼油品质影响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
3.1.2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脱色率测定波长的确定 |
3.2.2 脱色剂的选择 |
3.2.3 鳀鱼油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分析 |
3.2.4 正交试验优化鳀鱼油脱色工艺 |
3.2.5 复合脱色剂和普通脱色剂在脱色过程中对鳀鱼油的影响对比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脱臭过程中鳀鱼油品质变化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主要试剂及材料 |
4.1.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脱臭过程中鳀鱼油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
4.2.2 脱臭过程中鳀鱼油脂肪酸变化规律的影响 |
4.2.3 脱臭温度在脱臭过程中对鳀鱼油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4.2.4 鳀鱼油风味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鳀鱼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和氧化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鳀鱼油微胶囊在储藏过程中的释放动力学 |
5.2.2 鳀鱼油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
5.2.3 鳀鱼油微胶囊过氧化值的氧化动力学研究及货架期预测 |
5.2.4 鳀鱼油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南极磷虾油的精制及其胶囊产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极磷虾概述 |
1.2 南极磷虾油概述 |
1.2.1 南极磷虾油产品的现状及其营养特性 |
1.2.2 南极磷虾油南极磷虾油提取工艺的主要技术及研究进展 |
1.3 南极磷虾油粗油精炼的简介 |
1.3.1 南极磷虾油脱氟工艺的研究进展 |
1.3.2 南极磷虾油与砷 |
1.3.3 南极磷虾油贮藏性质的分析与研究 |
1.4 南极磷虾油胶囊的概述 |
第二章 南极磷虾粗油提取与精炼工艺的优化极其贮藏性质研究 |
2.0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南极磷虾油的提取工艺 |
2.1.4 南极磷虾油粗油理化总指标的测定 |
2.1.5 南极磷虾油精炼工艺 |
2.1.6 南极磷虾油贮藏稳定性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南极磷虾油粗油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优化 |
2.2.2 南极磷虾油粗油的总指标测定结果 |
2.2.4 南极磷虾粗油的精炼工艺研究 |
2.2.5 南极磷虾油贮藏性质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南极磷虾油中有害物质的脱除 |
3.0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脱氟工艺-化学生物法脱除南极磷虾油中的氟 |
3.1.4 脱砷工艺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脱氟效果分析与研究 |
3.2.2 脱砷效果分析与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南极磷虾油胶囊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
4.0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 |
4.1.4 南极磷虾油微胶囊的性质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
4.2.2 喷雾干燥相关因素确定 |
4.2.3 南极磷虾油微胶囊的性质变化研究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亚临界R134a脱除鸢乌贼卵中胆固醇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鸢乌贼卵预处理方法 |
1.2.2 胆固醇检测方法[20] |
1.2.2. 1 样品处理 |
1.2.2. 2 HPLC色谱条件 |
1.2.2. 3 标准回归方程 |
1.2.2. 4 胆固醇含量计算 |
1.2.3 胆固醇脱除率的计算 |
1.2.4 亚临界R134a萃取试验 |
1.2.4. 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1.2.4. 2 正交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原料预处理方式对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
2.2 单因素萃取试验结果 |
2.2.1 动态萃取时间对脱除率的影响 |
2.2.2 萃取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 |
2.2.3 动态萃取压力对脱除率的影响 |
2.3 正交试验结果 |
2.4 验证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6)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降胆固醇活性及微胶囊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乳清蛋白及乳清蛋白水解物 |
1.2.1 乳清蛋白 |
1.2.2 乳清蛋白水解物 |
1.3 微胶囊技术 |
1.3.1 喷雾干燥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制备 |
2.2.3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制备 |
2.2.4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性质的测定 |
2.2.5 微胶囊化处理对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降胆固醇活性的影响 |
2.2.6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工艺优化 |
2.2.7 微胶囊化前后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体外稳定性研究 |
2.2.8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主要测定指标的标准曲线绘制 |
3.1.1 蛋白酶活力标准曲线 |
3.1.2 水解度的测定标准曲线 |
3.1.3 多肽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 |
3.1.4 胆固醇含量的标准曲线 |
3.2 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降胆固醇活性的评价 |
3.3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 |
3.3.1 包埋效率 |
3.3.2 苦味的评价 |
3.3.3 微胶囊化前后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理化性质 |
3.3.4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微观结构 |
3.3.5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粒径分析 |
3.3.6 微胶囊化前后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对胆固醇胶束的抑制作用 |
3.3.7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优化制备 |
3.4 微胶囊化前后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体外稳定性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降胆固醇活性的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 |
4.1.1 酶法制备降胆固醇活性的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研究 |
4.1.2 超滤浓缩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研究 |
4.1.3 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脱盐的研究 |
4.2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研究 |
4.2.1 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脱苦的研究 |
4.2.2 微胶囊化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壁材的研究 |
4.2.3 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包埋效率的研究 |
4.3 微胶囊化前后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体外稳定性的研究 |
4.4 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羊脂精炼及粉末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羊资源简介 |
1.2 油脂简介 |
1.3 油脂精炼 |
1.4 胆固醇简介 |
1.5 油脂粉末简介 |
1.6 油脂抗氧化简介 |
1.7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8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羊油精炼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精炼羊油脱胆固醇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羊油脂粉末工艺条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氧化剂在羊油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芹菜籽油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芹菜籽中生理活性物质及药理作用 |
1.1.1 芹菜籽中生理活性物质种类 |
1.1.2 芹菜籽的药理作用 |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概述 |
1.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史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3 分子蒸馏技术概述 |
1.3.1 分子蒸馏分离技术的发展史 |
1.3.2 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 |
1.3.3 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4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4.1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史 |
1.4.2 微胶囊喷雾干燥技术的基本原理 |
1.4.3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5 芹菜籽油的研究进展 |
1.5.1 芹菜籽油提取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
1.5.2 芹菜籽油的微胶囊制备研究进展 |
1.5.3 芹菜籽油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
1.5.4 芹菜籽油生理功能性研究进展 |
1.5.5 芹菜籽油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芹菜籽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3 试验设计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芹菜籽营养成分分析 |
2.2.2 有机溶剂萃取法对芹菜籽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
2.2.3 同时水蒸气蒸馏法对芹菜籽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
2.2.4 超临界CO_2萃取法对芹菜籽油提取条件的研究 |
2.2.5 三种提取方法对芹菜籽油提取效果的比较研究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分子蒸馏法纯化芹菜籽油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进料温度对馏出物收率的影响 |
3.2.2 进料速率对馏出物收率的影响 |
3.2.3 蒸馏温度对馏出物收率的影响 |
3.2.4 转速对馏出物收率的影响 |
3.2.5 真空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2.6 分子蒸馏正交试验 |
3.2.7 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工艺试验 |
3.2.8 分子蒸馏纯化芹菜籽油的GC/MS分析 |
3.2.9 分子蒸馏纯化芹菜籽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
4.2.2 气相色谱法测定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4.2.3 RP-HPLC-PDA法测定芹菜籽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芹菜籽油微胶囊化的工艺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试验设计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微胶囊化芹菜籽油壁材的确定 |
5.2.2 响应面法优化壁材配方 |
5.2.3 微胶囊化芹菜籽油喷雾干燥工艺条件的确定 |
5.2.4 响应面法优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 |
5.2.5 微胶囊化芹菜籽油的质量评价 |
5.2.6 微胶囊化芹菜籽油成分分析 |
5.2.7 微胶囊化芹菜籽油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曲线 |
5.2.8 微胶囊化芹菜籽油的储存效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芹菜籽油的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试验方法 |
6.1.4 数据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急性毒性试验 |
6.2.2 Ames试验 |
6.2.3 微核试验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七章 芹菜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7.1.3 试验方法 |
7.1.4 数据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饲养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7.2.2 大鼠主要脏体比值的变化 |
7.2.3 芹菜籽油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7.2.4 肝脏切片HE染色结果 |
7.2.5 芹菜籽油对大鼠血清和肝脏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9)鹿茸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关键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鹿茸的研究进展 |
1.1.1 鹿茸的来源及其资源利用状况 |
1.1.2 鹿茸的化学成分 |
1.1.3 鹿茸的药理作用 |
1.2 鹿茸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
1.2.1 鹿茸药材的传统加工方法及其特点 |
1.2.2 鹿茸中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 |
1.2.3 鹿茸中性激素与IGF-1 的提取 |
1.3 超临界萃取技术 |
1.3.1 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 |
1.3.2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特点 |
1.3.3 影响SFE的因素 |
1.3.4 夹带剂的作用机理 |
1.3.5 夹带剂的应用研究 |
1.4 IGF-1 的超声强化提取技术 |
1.4.1 超声强化提取工艺原理 |
1.4.2 超声强化提取技术的应用 |
1.4.3 超声强化提取中应注意的问题 |
1.5 胆固醇的微胶囊脱除技术 |
1.5.1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5.2 β-环糊精壁材的特点和性质 |
1.5.3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1.5.4 胆固醇脱除技术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
1.6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的体外检测方法 |
1.6.1 活性氧与天然抗氧化剂 |
1.6.2 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
1.6.3 几种抗氧化检测体系简介 |
1.6.4 抗氧化剂——维生素C |
1.7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相平衡研究 |
1.7.1 “压缩气体模型” |
1.7.2 “膨胀液体模型” |
1.7.3 缔合模型 |
1.7.4 实验关联法 |
1.7.5 计算机模拟 |
1.7.6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鹿茸中性激素和生物碱基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含量测定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及预处理 |
2.1.2 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4 鹿茸中性激素的含量测定 |
2.1.5 鹿茸中生物碱基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含量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热回流法测定鹿茸中性激素的含量 |
2.2.2 生物碱基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3 鹿茸中生物碱基的含量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强化技术提取鹿茸中性激素和IGF-1 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及预处理 |
3.1.2 试剂 |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4 超临界二氧化碳结合乙醇溶液萃取鹿茸中的性激素 |
3.1.5 超声强化提取鹿茸萃余物中的IGF-1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超临界二氧化碳结合乙醇溶液萃取鹿茸中性激素的工艺 |
3.2.2 鹿茸提取物中抗衰老活性成分的含量比较 |
3.2.3 超声强化提取鹿茸萃余物中IGF-1 的工艺 |
3.2.4 SFE提取条件对萃余物中IGF-1 保留率的影响 |
3.2.5 粗提液中多种成分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的胆固醇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 |
4.1.2 试剂 |
4.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与萃取物质量比的影响 |
4.2.2 包合温度的影响 |
4.2.3 包合时间的影响 |
4.2.4 萃取物水稀释浓度的影响 |
4.2.5 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脱除的最优工艺条件 |
4.2.6 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三种生物碱基成分的保留率 |
4.2.7 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性激素成分的保留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鹿茸抗衰老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 |
5.1.2 试剂 |
5.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1.4 鹿茸提取物在脂质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
5.1.5 鹿茸提取物在非脂质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鹿茸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
5.2.2 鹿茸提取物对邻二氮菲-Fe2+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
5.2.3 鹿茸提取物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2 溶解度测定的实验步骤 |
6.1.3 HPLC法测定尿嘧啶的浓度 |
6.2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 中溶解度的测定 |
6.2.1 实验装置的验证结果 |
6.2.2 尿嘧啶溶解度的实验结果 |
6.2.3 温度、压力对尿嘧啶溶解度的影响 |
6.2.4 尿嘧啶溶解度与文献数据的比较 |
6.3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 中溶解度的关联 |
6.3.1 经验方程 |
6.3.2 基于稀释溶液理论的M-S-T方程 |
6.3.3 修饰的Ziger-Eckert 方程 |
6.3.4 缔合方程 |
6.3.5 八种方程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鹿茸中各种活性成分的标准曲线实验数据 |
附录二 鹿茸中性激素含量测定的实验数据 |
附录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强化技术提取鹿茸中性激素和IGF-1 的研究的实验数据 |
附录四 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的胆固醇的研究的实验数据 |
附录五 鹿茸抗衰老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实验数据 |
附录六 尿嘧啶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测定与关联的实验数据 |
附录七 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关联Matlab程序示例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食品中胆固醇的微胶囊脱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喷雾干燥葡萄酒粉的制备、性质及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D]. 周婷. 扬州大学, 2021(04)
- [2]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D]. 徐世涛. 贵州大学, 2020(03)
- [3]鳀鱼油精炼工艺分析研究及其微胶囊释放动力学和氧化动力学研究[D]. 耿鹏飞.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4]南极磷虾油的精制及其胶囊产品的研究[D]. 朱子豪.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5]亚临界R134a脱除鸢乌贼卵中胆固醇的工艺研究[J]. 隋晓,冯晓梅,岳荣岩,韩玉谦,薛长湖. 核农学报, 2015(06)
- [6]乳清浓缩蛋白水解物的降胆固醇活性及微胶囊化的研究[D]. 庄建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7]羊脂精炼及粉末技术的研究[D]. 李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8]芹菜籽油的提取纯化及降血脂功能研究[D]. 刘辉. 沈阳农业大学, 2009(01)
- [9]鹿茸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关键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周冉. 天津大学, 2009(12)
- [10]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 谭静,姜子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