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薛婷婷[1](2021)在《全膜双垄沟播下水肥调控对土壤水氮分布和糯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玉米成为了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农民们片面地追求产量最大化,导致农田土壤灌水施肥量过多,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作物的需水和需肥规律,对作物根区土壤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最终产量,同时对维持土壤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山西地区,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为使天然降雨能更好地被利用,在传统的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通过在地面上起宽窄垄,在沟内进行玉米种植,达到增温、保墒、更好地将自然降雨聚集起来的目的,从而保障了糯玉米的优质高产。本研究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的种植方式,以“晋单糯41号”糯玉米为试验品种,设置灌水和施肥两个因子,灌水次数设两个水平:W0全生育期灌水(播种期、苗期-拔节前期、拔节后期-孕穗期、孕穗期-开花期)、W1部分生育期灌水(播种期、拔节后期-孕穗期);施氮次数设三个水平:N1(全部基施100%)、N2(基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70%)、N3(基施30%+拔节期追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40%),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4次重复。分析不同的水肥处理对土壤剖面的水氮分布情况、氮残留量、糯玉米生长状况、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等的影响,为建立最优的灌水施肥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各水氮处理对糯玉米的根区土壤剖面的水氮分布情况影响显着。在土壤剖面的水平方向上,以源点为中心向两边扩散,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小。在垂直方向上,以源点为中心向下扩散,土壤的湿润范围逐渐扩大,且水分在水平方向的扩散程度大于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程度。在拔节期,同一施氮处理下,不同灌水处理的0-40cm 土层的剖面含水率的大小关系为:W0>W1;追施氮肥比肥料全部基施更有利于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且与只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相比,在大喇叭口期和拔节期分次追施氮肥的施氮处理更有利于糯玉米根系的生长,促进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根据各水氮处理下的土壤硝态氮剖面分布情况来看,在水平方向上的+20cm处(源点)下有明显的硝态氮富集区,N1、N2、N3处理下的硝态氮富集区含量分别为30-95mg/kg、34-62mg/kg、25-75mg/kg,N1处理显着高于其他两个施氮处理,且硝态氮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速度远高于垂直方向上的扩散速度。在拔节期,植株生长速度较快,土壤需提供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N3处理下追施氮肥使得该时期作物根系更好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且在W1的灌水处理下,土壤的硝态氮富集在表层,更利于根系的吸收和利用。(2)不同水氮处理对糯玉米根区土壤的硝态氮残留量影响不同。不当的水肥管理制度造成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运移,土壤环境被污染,不利于该土壤的可持续性种植。在糯玉米生育期结束后,在同一灌水处理下,与N1处理下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相比,N2、N3处理下糯玉米根区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分别增加了29.52%-46.49%、16.37%-16.76%。在同一施氮处理下,与W1相比,W0的处理下糯玉米根区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增加了 8.59%-22.82%。(3)在糯玉米的生育期内氮肥分次追施对糯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氮肥一次性基施对糯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各施氮处理间糯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关系为:N3>N2>N1,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在开花期各施氮处理下糯玉米地上部分的干物质量的大小关系为:N3>N1>N2,追施氮肥更有利于作物地上部分干物量的积累,且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氮肥比只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对糯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更有利。在成熟期,各处理间糯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大小关系为:W1N3>WON3>WON2>W1N2>W0N1>W1N1,在W1N3处理下达到最大,为15.58t/hm2,且差异显着。(4)在同一灌水处理时,各施氮处理下叶片的光合指标(Pn、Tr、Gs、Ci)的大小关系均为N3>N2>N1,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显着提高作物叶片的光合能力。(5)在同一灌水处理下,各施氮处理的糯玉米经济产量的大小关系为:N3>N2>N1,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在糯玉米全生育期内进行氮肥的基施+追施处理下的经济产量远大于将氮肥一次性基施处理下糯玉米的经济产量,且不同的追施处理对糯玉米的增产效果不同,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氮肥的施氮处理对糯玉米的增产效果远大于只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的施氮处理对糯玉米的增产效果。(5)氮肥的分次追施有利于糯玉米的生长,加快了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使得糯玉米全生育内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在同一灌水处理下,随着追施氮肥的次数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在同一施氮处理下,全生育期灌水处理的糯玉米耗水量大于部分生育期灌水处理的糯玉米耗水量。在同一灌水处理下,随着追施氮肥的次数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各水氮处理下糯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在W1N3处理下达到最大。在同一灌水处理下,与N1相比,N2、N3处理下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升了 4.39%-15.37%、17.12%-23.89%,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 3-7kg/kg、9.19-12kg/kg。氮肥的分次追施,有利于糯玉米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实现作物的高产创造有利条件。综上分析,在该试验区环境下,糯玉米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的种植方式,灌水采用部分生育期(播种期、拔节后期-孕穗期控制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施肥采用基施+追施(总施氮量384.62kg/hm2)(基施30%+拔节期追施30%+大喇叭口期追施40%)的处理下,糯玉米生长状况较优,同时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最佳。
吴鹏[2](2021)在《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稻麦轮作区存在着“重稻轻麦”的倾向。为提高水稻产量往往推迟收获时间,导致小麦播种没有足够的晒墒整地时间,且稻茬小麦生产地区播种季节雨水偏多,田间土壤含水量大、质地黏重,严重影响小麦机械化耕播质量、生长发育和最终籽粒产量。因此,机械耕播方式的选择和如何采用相应的密肥栽培措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采用扬麦25作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姜堰开展大田试验,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耕播方式[TS1(旋耕两次+小型摆播机)、TS2(旋耕两次+中型旋耕条播机)、TS3(板茬+中型免耕条播机)]对土壤理化特性、小麦播种质量、幼苗质量、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生理、氮素积累与利用、产量及其结构、籽粒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225×104株·hm-2和300×104株·hm-2)和氮肥施用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分别为5:1:2:2、6:0:4:0、7:0:3:0和7:0:0:3)对其的调控效应,分析土壤理化特性改变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幼苗生长状况与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关系,以期提出有助于稻茬小麦健壮生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耕播方式及配套农艺措施,为稻茬小麦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度,旋耕后播种的TS1和TS2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高于板茬直播的TS3,但相同基本苗下TS3越冬始期幼苗单株干物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植株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较高。说明,TS1和TS2耕播方式有助于保证苗数,但相同基本苗下幼苗质量欠佳,而TS3下幼苗质量较好。TS3方式幼苗期土壤容重虽高于TS1和TS2,但在1.6g.cm-3范围,且表层土壤富集了更多地有效氮、磷和钾养分,因此协同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此外,小麦苗期土壤偏干条件下TS3方式的0-20 cm 土层重量含水量高于TS1和TS2;土壤偏湿条件下耕播方式间差异不明显。相比TS1和TS2,TS3方式的土壤温度随土层加深下降更为平缓,每日变化也较平缓。表明,TS3 土壤条件有利于偏干条件下保湿和低温条件下保温,促进了幼苗生长。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对幼苗个体生长和生理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氮素积累量。增加基施氮肥量可显着提高幼苗质量,但过量施用氮肥无助于单株分蘖数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提升,以施氮量135 kg·hm-2为宜。耕播方式、密度和基肥用量对小麦幼苗生长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总之,不同机械耕播方式下可通过精确控制播种量,在保证基本苗数的同时施用足量基肥,是实现足苗、壮苗的关键。2、两年度,越冬始期单株干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与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越冬始期单株干重、单株叶面积、单株次生根数、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与开花期和乳熟期的SPAD值、rubisco酶活性、SOD酶活性均呈显着正相关。此外,越冬始期单株干重、单株次生根数、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培育冬前壮苗有助于随后的群体发展、提升群体质量,延缓剑叶衰老,促进光合生产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籽粒产量。3、耕播方式对小麦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因年度条件而异。2019年度降雨较多,冬季温度偏低,整体田间茎蘖数低于2020年度。在相同基本苗下,2019年度,TS1和TS3下籽粒产量显着高于TS2。TS1播种方式为撒播,生长空间充足,分蘖较多,田间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花后剑叶还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所以最终产量较高。TS3幼苗健壮,虽然田间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一般,但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耕播处理,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强,最终因显着较高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获得较高产量。2020年度,TS3幼苗健壮,群体质量较优,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强,最终因显着较高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共同作用从而获得最高产量。两年度,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生育中后期的田间茎蘖数、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积累量增加,花后剑叶光合生产能力较强,剑叶衰老缓慢,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提高。两年度,相比其他氮肥施用比例,7:0:3:0处理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光合生产能力提升,最终产量增加,但与5:1:2:2和6:0:4:0差异未达显着水平。总之,在不同耕播方式下,通过基本苗和氮肥运筹的配套调控,更有利于壮苗高产群体的构建。4、两年度,板茬免耕条播(TS3)在相同基本苗下更有助于小麦氮素的吸收,从而实现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采用氮肥运筹7:0:3:0提升了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中氮素积累,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总体而言,不同耕播方式配套采用基本苗300×104株·hm-2和氮肥施用比例7:0:3:0组合可实现较高的氮效率。5、两年度,旋耕后条播TS2和板茬免耕条播TS3方式在相同基本苗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旋耕后摆播TS1方式。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基本苗下无显着差异。氮肥施用比例5:1:2:2和7:0:0:3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高于与6:0:4:0和7:0:3:0处理。总体而言,基本苗对籽粒品质影响有限;在总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氮肥后延有助于中筋小麦籽粒品质提升。结果还显示,耕播方式、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所测籽粒品质指标的影响有着显着的互作效应。6、不同耕播方式下稻茬小麦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存在差异,且年度间也有所差异。两年度,TS3耕播方式配套基本苗225×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组合、基本苗300×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组合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其他耕播密肥组合,可推荐为稻茬中筋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栽培模式。此外,2020年度耕播方式TS3、基本苗225×104株·hm-2和氮肥运筹6:0:4:0组合下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也较高。在耕播方式TS1和TS2条件下,可推荐采用300×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进行配套栽培,有助于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虽然上述组合有助于实现稻茬小麦高产高效,但籽粒品质相比于其他组合并非最佳,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赵国庆[3](2021)在《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中平原作为典型灌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生长季受水分的影响较大,生长季有限的降水量严重影响其产量形成,制约了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灌溉可以缓解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但地表水灌溉方式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灌溉致使西北地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 efficiency,WUE)过低。灌溉水活化处理(磁化、去电子及其相互耦合处理)可以提高灌溉水活性,进而改善作物生理生长特性,但是其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调控尚不清楚,限制了活化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于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产量受到抑制,且其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现状,而灌溉水活化处理可能改善灌溉水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因此将活化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冬小麦生产过程,明确灌溉水活化后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效率改善的作用机制,这将为探索提升冬小麦产量和改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新思路。本论文于2018-202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温室与曹新庄试验农场分别开展活化水理化性质测定与入渗试验、小麦水培实验以及冬小麦田间灌溉试验,分析了地下水与微咸水活化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时效性,明晰了活化水在土壤中的入渗特征及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了活化水环境水培及田间灌溉水活化处理对小麦生理生长特征的影响,量化了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状况,讨论了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分别与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的理化性质及其入渗特征。分别以地下水和微咸水为原样水进行活化处理(磁化、去电子及其按顺序相互耦合)后发现其p H值和溶解氧含量均有所升高,而表面张力与粘滞系数均有所降低。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的表面张力最大降低15.4%与7.4%,其中磁化处理前后差异显着(P<0.05)。各活化处理对地下水和微咸水的表面张力与粘滞系数的影响分别在10 h与2 h后逐渐消失。磁化水与去电子水中·OH(为重要的活性氧)的产生,直接证明了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的氧化能力增强,即水活性得到改善。地下水与微咸水活化处理后的水分入渗试验表明,地下水处理组在入渗100 min时,磁化与去电子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分别较未作处理的地下水显着减少89.3%与153.6%(P<0.05)。活化处理后地下水与微咸水的入渗速率也有所降低,其中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入渗100 min时的湿润锋深度分别显着低于地下水49.2%与59.1%(P<0.05)。地下水经磁化和去电子处理后入渗结束时在湿润锋处的平均土壤含盐量比未作处理地下水分别提高13.3%和37.8%,其中去电子处理的效果较为显着(P<0.05)。(2)探索了不同活化水灌溉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地下水与微咸水经活化处理后浸种能够使小麦发芽率分别提升24.8-78.9%和20.9-100.9%;其中地下水磁化、去电子处理的小麦发芽率较地下水浸种分别提高24.8%和31.1%(P<0.05)。地下水经活化处理后培育小麦,能够使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12.6-25.9%;其中磁化与去电子处理效果相似,分别使叶绿素含量提高26.1%和26.8%(P<0.05)。微咸水经活化处理后培育小麦,可以使小麦叶绿素含量较未作处理的微咸水提高13.1-22.5%。地下水经磁化、去电子及磁化与去电子耦合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分别可以显着提高101.2%、253.7%、100.5%与166.3%(P<0.05)。地下水试验组中,各活化处理使小麦根重密度提高25.1-75.8%;并且磁化与去电子处理下小麦根长密度分别提高67.6%和79.4%。冬小麦田间灌溉试验表明,灌溉水磁化、去电子及磁化与去电子耦合处理使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地下水灌溉分别提高15.1%、18.9%、14.3%与14.9%。就活化水灌溉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而言,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可以使冬小麦扬花期在0-20 cm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重密度分别提高22.7%和24.0%、9.8%和26.0%。(3)明晰了不同灌溉水活化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响应特征。冬小麦生长季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受灌溉处理的影响波动较大。地下水灌溉180 mm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零灌溉处理高出18.2%(P<0.05)。相同灌溉量下,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生长季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4.3%和8.4%。磁化水灌溉量梯度处理下,冬小麦生长季灌溉120 mm与180 mm处理在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较灌溉60 mm分别提高7.6%和15.0%。对于土壤储水量而言,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下冬小麦拔节期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6.2%与9.3%。冬小麦成熟期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1.7%与8.1%,两者冬小麦返青-成熟期土壤有效储水量则分别增加61.1%和66.7%(P<0.05)。2019-2020年地下水灌溉、磁化水灌溉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返青-成熟期在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效储水量分别减少49 mm、34 mm和42 mm。(4)探究了关中平原冬小麦典型灌区较优灌溉策略。在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灌溉处理比零灌溉处理的穗粒数提高8.1-21.0%;相同灌溉量下,活化水灌溉处理比地下水灌溉处理的小麦穗粒数提高2.1-7.3%。总灌水量120 mm时,冬小麦的千粒重比总灌水量60 mm处理提升5.9%,但灌水量为180 mm时冬小麦千粒重降低。相同灌溉量下,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使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1.0%和11.1%,但其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2019-2020年相同灌水量的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地下水灌溉提高21.0%与13.8%,其中磁化水灌溉处理与地下水灌溉处理存在显着差异(P<0.05)。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在冬小麦播种至拔节期的水分生产力分别较地下水灌溉提升16.2%和6.0%。去电子水灌溉120 mm与180 mm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60 mm的灌水量处理降低64.9%和66.7%。2018-2020年冬小麦生长季灌溉磁化水与去电子水120 mm时,平均籽粒产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表现较优,分别达到11.47×103 kg ha-1与10.56×103 kg ha-1、27.45 kg ha-1mm-1与25.81 kg ha-1 mm-1。根据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与灌水量建立的关系方程可得,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平均灌水量为116 mm时最利于籽粒产量的获得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改善。
赵晓[4](2021)在《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半湿润易旱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降水四季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和较低的氮素利用效率引起的面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覆盖地膜与施加缓释氮肥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然而,目前种植模式(尤其是不同地膜颜色)与氮肥类型结合时,水、热、肥的耦合关系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的组合,改善土壤水、热、肥状况,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试验为裂区设计,以“小偃22号”冬小麦品种作为供试作物,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灌溉试验站进行。试验主区为种植模式:平作不覆膜,垄覆白膜,垄覆黑膜;副区为氮肥类型:不施氮肥,缓释氮肥,普通氮肥,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在垄覆黑膜的种植模式下选择不施氮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与土壤贮水量最低的平作不覆膜+缓释氮肥处理相比提高了4.02~25.21%(18.59~73.74 mm)。垄膜沟播处理在苗期到灌浆期的土壤温度比平作不覆膜处理相比提高了0.43~2.12℃。其中,在苗期,垄覆白膜处理在5~25 cm深度处的平均土壤温度比垄覆黑膜处理提高了0.40℃;在拔节期到灌浆期,垄覆黑膜处理在5~25cm深度处的平均土壤温度比垄覆白膜处理提高了0.34~1.03℃。(2)垄覆白膜+普通氮肥处理有效提高了冬小麦苗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化学淬灭参数(q L)。冬小麦拔节后,垄覆黑膜+缓释氮肥处理的上述指标开始占据优势,有效促进了冬小麦拔节后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冬小麦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冬小麦全生育期平作不覆膜+不施氮肥处理的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平均值最高,叶片光能转换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低,不利于冬小麦的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3)冬小麦苗期,垄覆白膜处理的土壤水、热状况以及普通氮肥的速效溶解特性增加了有效分蘖数,使其拥有更高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垄覆黑膜+缓释氮肥处理成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千粒重、每穗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比最低的平作不覆膜+不施氮肥处理提高了72.67%(6580.73 kg/hm2)、36.61%(12.87 g)、26.67%(9.33粒)、87.02%(3955.04 kg/hm2)。(4)垄覆黑膜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冬小麦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增加对降雨的吸收和利用。垄覆黑膜+缓释氮肥处理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可以视为适合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高产、水氮利用率高的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互作组合。本研究结论对于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降雨高效利用,完善垄膜沟播技术和充分发挥缓释氮肥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刘瑶[5](2021)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石家庄市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条件下降水和光热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生态区作物生产的发展。因此,亟需挖掘作物节水丰产潜力,提高作物水、肥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该地区作物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赵县宝丰源农场进行。共采用9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小麦、玉米品种筛选;设置两个施肥和两个灌水水平进行了小麦水肥优化配置试验;喷施吨田宝和保姆菌对小麦和玉米进行化学调控以及玉米宽窄行和等行距的种植效果比较等试验。系统研究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筛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子粒产量变化在5.8t·hm-2~9.8t·hm-2之间,石新828的产量、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次为衡S29和矮抗1号。不同品种夏玉米的产量在5.7t·hm-2~9.9t·hm-2之间,京农科729的产量和光温生产效率最高,且收获时的子粒含水率低于28%,可进行玉米子粒直收。(2)在不同水肥处理下,1水1肥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低于2水2肥和2水1肥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69%和1.67%。由1肥到2肥施肥量增加25%,但产量仅提高8.43%;灌水量由春季2水减到1水,产量降低了 11.21%,但灌水量节省了 50%。因此,小麦春季灌溉1水,可以节约宝贵水资源,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小麦玉米化控试验表明,“吨田宝”处理可提高小麦成穗率、LAI、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27.53%。“保姆菌”处理的效果稍次于“吨田宝”,亦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16.41%。抗倒型和抗逆型的“吨田宝”及其叠加剂型均可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喷施“吨田宝抗倒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8.74%,喷施“吨田宝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16.30%,喷施“吨田宝抗倒剂+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28.52%。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化控剂可提高小麦、玉米的抗逆能力和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表明,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增产10.24%~12.15%。宽窄行种植改善了玉米群体光分布和抗逆能力,优化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综上所述,赵县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选择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并搭配合适的种植方式,优化水肥运筹和合理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提高水肥和光能利用率,优化利用光温资源,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魏硕[6](2021)在《水氮调控对甜高粱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黑龙港地区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农业水肥利用效率低以及“粮改饲”背景下地区饲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的现状,于2019年4-10月在河北省巨鹿县的河北农业大学综合试验站进行甜高粱大田水肥调控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甜高粱生长、耗水特性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提出适宜该地区的甜高粱种植的水氮管理模式,对提高黑龙港地区甜高粱种植水氮利用效率、减少施肥量及增加甜高粱产量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意义。以“能饲2号”甜高粱为试验品种,设置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5%,灌水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90%,充分灌溉灌至灌水上限,灌水定额为I0,根据当地的施肥经验,以300kg/hm2为推荐施氮量。设置水分和氮素两个因素条件,水分因素为重度亏缺W1(25%I0)、中度亏水W2(50%I0)、轻度亏水W3(75%10)和充分灌溉W4(100%10),施氮因素为低氮N1(200kg/hm2)、中氮(300kg/hm2)、高氮(400kg/hm2)。试验共 12 个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研究结论主要有:(1)拔节期—抽穗期是甜高粱获得高产的补水关键期,苗期—拔节期是甜高粱氮素积累的关键期。(2)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甜高粱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且增加了干物质向茎秆的分配比,茎秆干物质积累量W4处理分别比W3、W2和W1高1.75%、52.16%和86.54%;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高粱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表现为:N2>N3>N1。(3)W3N2处理(75%I0灌水处理、300kg/hm2施氮处理),鲜重产量、茎秆鲜重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达到151251.9kg/hm2、120156.2kg/hm2和45284kg/hm2。采用该方案可达到节水减氮稳产高效目的。(4)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甜高粱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3处理分别比W4、W2和W1处理增加4.53%、27.79%和45.1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除充分灌溉(W4)处理外甜高粱的水分利用效率同样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充分灌溉下的水分利用效率N3处理比N2和N1处理增加3.4%和16.76%,W3N2处理获得了最大的水分利用效率10.44kg/m3。不同施氮水平下甜高粱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表现为:N1>N3>N2,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表观回收率均表现为:N1>N2>N3,W4N1处理获得最高的氮素利用效率193.31kg/m3。(5)黑龙港地区水氮调控对甜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氮吸收利用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和施氮对株高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对茎粗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施氮>灌水;对甜高粱干物质量的积累分配、茎秆鲜重及干重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对水分利用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对氮素吸收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
盛坤[7](2020)在《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已经成为现代小麦生产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土壤水分调控是改善小麦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探明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对于小麦生产实施科学灌溉管理、实现优质节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从黄淮麦区当前主推的11个品种中筛选出品质表现十分突出的新麦26,并以其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系统研究了土壤水分调控时期与调控程度对小麦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籽粒灌浆特性、籽粒氮素积累特征、籽粒蔗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糊化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面筋指数有显着的影响。与全生育期高水处理相比,中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淀粉糊化曲线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以及揉混仪曲线的中线峰值时间等指标均显着升高。(2)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程度因胁迫水平和发生时期的不同而差异明显。拔节之后,土壤水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灌浆中后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会引起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显着降低;而抽穗以后,干旱胁迫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提高籽粒面筋指数的趋势,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抽穗至花后10天期间,干旱胁迫能显着提高淀粉的低谷黏度,而在花后11天至成熟阶段,干旱胁迫则显着地提高了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以及揉混仪顶线峰值阻力、中线峰值阻力、中线峰后带宽和中线尾部带宽。(3)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灌浆期的前、中、后3个阶段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灌浆前、中期,干旱胁迫会显着提高面筋指数,低水处理提高最明显;在灌浆中期,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可使面筋指数、主要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等参数较充分供水处理有显着提高,而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在灌浆后期,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至田持的55%,对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没有显着影响,这期间可以维持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以减少灌溉用水需求。(4)适度干旱胁迫会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速率,这是其改善籽粒品质的原因之一。全生育期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胁迫均会缩短籽粒氮素积累持续时间,提高积累速率,这种效应在抽穗至开花后10天期间表现的最为明显,之后会逐渐减弱。在抽穗至花开后10天这一时期,低水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籽粒氮素积累速率升高;而在花后11天至成熟期间,不同处理之间的籽粒氮素积累速率、持续时间和总积累量差异都较小。由于干旱胁迫对籽粒灌浆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氮素积累的抑制作用,使得籽粒氮素积累产生“浓缩效应”,从而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旱胁迫会加速植株衰老,使得籽粒中蔗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但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不是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籽粒氨基酸含量升高,则会促进籽粒蛋白质的积累。(5)上述研究结果指出,优质小麦生产必须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管理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作用。在拔节期之前实施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的基础上,在灌浆后期施加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5%60%)能够较好地实现冬小麦生产高产、优质和节水的有机统一。
徐昭[8](2020)在《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相对缺水、土壤盐渍化和氮肥利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河套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地面灌溉作为灌区基本灌水方式的背景下,研究盐渍化农田作物节水节氮高产理论,确定合理的水氮用量,对促进灌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大田试验,以光合性能为主线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土玉米水氮耦合增产稳产机理;探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氮用量。最后,通过建立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模拟研究了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程度盐渍土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水氮限量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河套灌区畦灌玉米在灌溉期结束后(灌浆中后期)是较容易发生水、氮亏缺及盐分胁迫的生育阶段。在灌溉期结束后,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灌水量225mm,施氮量258.8 kg·hm-2)不仅能提高碱解氮含量、地下水补给量和0-40cm 土层储水量,而且有利于减小土壤盐分含量。此外,中水中氮处理相比常规水氮对玉米生长后期的光能利用及胞间CO2浓度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光合能力的提高。(2)探讨了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水氮耦合增产稳产机理。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不仅在籽粒形成的灌浆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及光合产物累积,而且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期总的光合产物累积量以及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比例。当灌水量超过225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这些光合性能指标增加不显着甚至有降低趋势。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既能在玉米灌浆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面积、相对延长光合时间、显着提高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累积量(P<0.05),又能显着提高玉米生育期总的光合产物累积量(P<0.05),还能将光合产物向籽粒器官的分配比例平均提高14.71%。(3)为更深入的了解玉米光合性能对水氮调控的响应机理,探讨了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度盐渍土玉米灌浆期逆境胁迫,而且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能力,当灌水量超过225 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会加重玉米灌浆期逆境胁迫并降低抗氧化能力。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明显缓解了玉米灌浆期的逆境胁迫,并且有利于提高抗氧化能力。(4)明确了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对水氮调控的响应规律。适度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当灌水量超过225 mm或施氮量超过258.8 kg·hm-2时提高效果不显着,甚至有降低趋势。与常规水氮相比,中水中氮处理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增产4.01%和23.35%,而且显着提高了 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0.05)。(5)探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对水氮限量的响应规律,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对水氮限量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水氮用量。随着土壤盐渍程度的加重,水氮交互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增大。非盐渍土在高灌水量和中等施氮量时才可获得高产,但中水中氮不会显着减产,中度盐渍土在供应中等水氮用量时才可获得高产,重度盐渍土在中等灌水量和较少供氮时才可获得高产。河套灌区玉米节水节氮高产的水氮用量为,非盐渍土(灌水量255.2~284.8mm,施氮量258.9~313.8 kg·kg·hm-2),中度盐渍土(灌水量227.6~269.5 mm,施氮量215.5~267.6 kg.hm-2),重度盐渍土(灌水量 197.4~252.6mm,施氮量 158.1~221.4 kg·hm-2)。河套灌区畦灌玉米的灌水时间受限于引黄灌溉渠道来水时间,在灌区现有的灌水条件下,玉米生长后期不能通过灌溉来补充土壤水分和淋洗盐分,但是在不同降水年型下通过合理的水氮调控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玉米产量。在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化农田上,枯水年供应中等水氮用量才可获得高产,平水年在供水较多和中等供氮时才可获得高产,但中水中氮不会显着减产,丰水年在水氮供应较多时可获得高产。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土玉米合理的水氮用量为,枯水年(灌水量227.6~269.5mm,施氮量215.5~267.6kg·hm-2),平水年(灌水量 259.1~292.9mm,施氮量 232.1~285.4kg·hm-2),丰水年(灌水量267.8~302.2mm,施氮量278.1~342.9kg·hm-2)。(6)建立了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模拟研究了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的影响,初步阐明了不同程度盐渍土以及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机制。根据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较浅、玉米地膜覆盖的特点,以及HYDRUS-1D模型存在高估土壤蒸发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改进的FAO-56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实际土壤蒸发量和潜在蒸腾量,以作为HYDRUS-1D模型的上边界和源汇项,建立了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修正HYDRUS-1D模型)。经模型率定与检验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研究区不同水氮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过程。在非盐渍(S1)、中度盐渍(S2)、重度盐渍(S3)土壤上,常规水氮处理有利于玉米在灌溉期的生长。但是在玉米灌溉期结束后(灌浆中后期),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中水中氮处理改善了 S1 土壤水分状况、S2 土壤水盐状况、S3 土壤浅层盐分环境和地下水补给量,玉米蒸腾量在S1、S2和S3 土壤上分别提高了 10.15%、20.87%、26.58%。在河套灌区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上,中水中氮处理在灌溉期结束后均有利于玉米生长。水氮调控效应在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主要区别在玉米灌溉期结束后。在该时期,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中水中氮处理在枯水年改善了土壤水盐状况,玉米蒸腾量增加了20.87%,有利于玉米生长;在平水年主要是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玉米蒸腾量增加了6.83%,有利于玉米生长;在丰水年土壤水盐状况相对较差,玉米蒸腾量减少了 6.38%,抑制了玉米生长。
杨金宇[9](2020)在《控释氮肥调控对冬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对实现农业生产节水节肥及轻简化生产过程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供试作物,设置3个控释氮肥和普通尿素配施比例,依次为8:2(N2)、7:3(N3)和6:4(N4);2 种施肥方式,掺混肥料全基施(C,简称基施)和基施控释肥+追施尿素(T,简称追施);同时设不施氮(CK0)、单施尿素(基追比4:6,CK1)和单施控释肥(一次性基施,CK2)三个对照。探讨控释氮肥配施尿素的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对冬小麦生长、灌浆、产量、水分利用、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获得能增加冬小麦产量、提高水氮肥利用率的施氮模式。结果表明:(1)掺混肥料基施,随控释氮掺混比例增加,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适宜的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并在灌浆期维持较高水平。(2)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对地上部干物质累积起调控作用,TN2和CN3处理与CK1相比,显着提高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提高约8.79%;干物质累积过程表现为,掺混肥料基施促进拔节期以前干物质累积,基施控释氮+追施尿素增加拔节期以后干物质累积量。花后干物质增长量为3.98~5.16 t/hm2,贡献率60.1%~64.56%,是籽粒质量形成的主要来源。TN2处理花后转运量和花后贡献率最大。(3)适宜的控释氮肥配施尿素的比例和施肥方式能有效调控灌浆特征参数和产量构成参数,优化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促进千粒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合理追施可保证灌浆物质来源更加充分,提高籽粒的起始生长势,协调库源关系,延长灌浆时间,对籽粒累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增加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时间和生长比率;掺混肥料基施处理,主要通过增大最大灌浆速率和推迟最大速率出现日提高籽粒质量,对籽粒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渐增期和快增期。(4)CN3和TN2处理产量最高,无显着差异。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为7:3 时一次性基施,在灌浆期,主要通过增大最大灌浆速率和推迟最大速率出现日提高籽粒质量,并通过分蘖数保证较高有效穗数,进而提高产量;基施控释氮+追施尿素,比例为8:2时可以保证较高有效穗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和缓增期的生长比率提高籽粒质量累积,并获得较优的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5)TN2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率均最优,较CK1分别提高42.41%、40.37%和15.15%,较CK2处理分别提高31.58%、31.58%和18.14%;且TN2处理土壤氮依存率最小,较CK1和CK2分别减少17.15%、13.82%,是氮肥利用最优的处理。(6)施氮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施肥方式、肥料比例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作物耗水量、水分及降水利用效率影响极显着。TN2处理较CK0、CK1、CK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8.59%、12.71%、9.3%,降水利用效率提高57.13%、14.53%、11.44%,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综上所述,适宜的施肥方式和肥料比例显着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和水氮利用过程。TN2处理的施氮模式在较高产量的同时,可获得就较高的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CN3处理的施氮模式在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一次性施肥,可简化生产过程。因此在冬小麦生产过程中,从千粒重和水氮利用角度考虑,推荐TN2处理的施氮模式;从农业生产轻简化角度出发,推荐CN3处理的施氮模式,可在获得高产的同时节约劳动力和成本。
张舵[10](2020)在《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河西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索河西春小麦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与最优灌水量,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永良4号”春小麦为试验材料,设置微喷带灌溉(M1)和滴灌(M2)两种微灌方式,和生育中后期(孕穗期—成熟期)灌水150mm(W1)、200mm(W2)、250mm(W3)和300mm(W4)4个灌水量水平,研究了河西春小麦在微喷带灌和滴灌方式下生育中后期不同灌水量对其生长、产量、耗水特性与水氮利用的影响。试验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生育中后期微喷灌水不足对株高负面效应显着,滴灌在生育前期更有利于小麦分蘖,且低灌水量对株高的影响不明显。各处理的产量均随着生育中后期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递增后减小的趋势,滴灌的增产效果较微喷灌明显,低灌水量下对产量的负面效应较微喷灌小。生育中后期灌水250mm对穗粒数的形成最有利,滴灌比微喷灌更有利于干物质的累积,微喷灌水250mm与滴灌水200mm分别获得了最大的干物质量与产量,产量分别为8106kg/hm2和8233kg/hm2。生育中后期微喷灌水250mm和滴灌水200mm对河西春小麦孕穗—成熟阶段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有利。(2)在两种微灌方式下,全生育期麦田耗水量均随着生育中后期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前期生长中,微喷灌耗水强度高于滴灌,低灌水量会造成水分亏缺抑制农田水分的蒸发,生育中后期灌水300mm以上不利于小麦对水分的持续利用,两者都对麦田产量产生了显着的负面效应滴灌下高灌水量降低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生育中后期微喷灌水250mm和滴灌水200mm分别了获得最大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83kg/m3和2.05kg/m3,有助于为中后期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状况,减少无效耗水,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节水高产。(3)两种微灌方式下,随着生育中后期灌水量的增加,成熟期小麦氮素积累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均在孕穗—开花期吸收的氮素量最大,灌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在低灌水量时微喷灌对小麦吸收氮素的负面影响明显,滴灌水量过多对小麦麦穗发育与植株吸收利用氮素不利。不同处理中小麦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均表现为:籽粒>茎秆+叶鞘>穗轴+颖壳>叶片,随着灌水量的增多,中后期灌水量的增加能够提高花后营养器官向小麦籽粒的氮素转移率与对小麦籽粒的氮素贡献率,生育中后期灌水250mm具有最优的效果。(4)在不同微灌方式下,0~100cm土层内硝态氮累积总量表现为微喷灌多于滴灌,滴灌对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效果强于微喷灌,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浅层土壤内的硝态氮逐渐被运移向更深层土壤,在成熟期,6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着增加,生育中后期微喷灌水250mm或滴灌水200mm能够向作物根系提供良好的水肥状况。
二、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全膜双垄沟播下水肥调控对土壤水氮分布和糯玉米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水肥调控对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
3.1 水肥调控对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的影响 |
3.2 水肥调控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3.3 水肥调控对土壤剖面氮素残留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肥调控对糯玉米生长的影响 |
4.1 水肥调控对糯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 水肥调控对糯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水肥调控对糯玉米产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肥调控对糯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水肥调控对糯玉米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 水肥调控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水肥利用效率与经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耕播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
1.2 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1.3 耕播方式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
1.4 耕播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
1.5 耕播方式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籽粒产量及其结构 |
2.3.2 籽粒品质 |
2.3.3 植株氮素积累量 |
2.3.4 土壤理化性状 |
2.3.5 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 |
2.3.6 幼苗质量 |
2.3.7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
2.3.8 SPAD值 |
2.3.9 SOD、POD、CAT和Rubisco酶活性及MDA含量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籽粒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
3.1.1 籽粒产量及其结构 |
3.1.2 籽粒品质 |
3.1.3 氮效率 |
3.2 机械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2.1 土壤含水量 |
3.2.2 土壤容重 |
3.2.3 土壤温度 |
3.2.4 土壤化学性状 |
3.3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出苗和幼苗质量的影响 |
3.3.1 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 |
3.3.2 幼苗单株特征 |
3.3.3 幼苗群体特征 |
3.3.4 幼苗生理 |
3.3.5 产量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
3.4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4.1 田间茎蘖数 |
3.4.2 群体叶面积指数 |
3.4.3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
3.4.4 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
3.4.5 群体质量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
3.5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花后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
3.5.1 叶片光合特性 |
3.5.2 剑叶抗氧化酶活性 |
3.5.3 产量与花后剑叶生理特性的关系 |
3.5.4 花后剑叶生理特性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
3.6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3.6.1 氮素积累和转运 |
3.6.2 产量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关系 |
3.6.3 氮素积累和转运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
3.6.4 氮素积累和转运与氮效率的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4.1 稻茬小麦壮苗形成 |
4.1.1 机械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4.1.2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调控对稻茬小麦幼苗质量的影响 |
4.1.3 土壤理化特性改变对稻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 稻茬小麦壮苗高产群体形成 |
4.3 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机械耕播方式及配套密肥技术与途径 |
4.3.1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产量的影响与高产途径 |
4.3.2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氮效率的影响与氮高效途径 |
4.3.3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品质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灌水量研究概况 |
1.2.1 灌溉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2 产量构成要素与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量差异的响应 |
1.3 活化水研究概况 |
1.3.1 活化水理化性质 |
1.3.2 土壤水盐运移 |
1.3.3 作物生长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 |
1.4 本研究切入点 |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3.1 活化水理化性质分析试验 |
2.3.2 活化水入渗及其水盐运移试验 |
2.3.3 小麦生物性状水培试验 |
2.3.4 冬小麦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田间耦合试验 |
2.4 研究方法 |
2.4.1 活化水制备 |
2.4.2 活化水理化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含盐量 |
2.4.4 根系活力 |
2.4.5 田间试验根系分布及形态指标 |
2.4.6 小麦生长状况监测 |
2.4.7 土壤水 |
2.4.8 作物蒸散量 |
2.4.9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2.4.10 水分利用指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活化水理化性质及其入渗与水盐运移特征 |
3.1 前言 |
3.2 不同活化水理化性质及其时效性 |
3.3 不同活化水入渗特征分析 |
3.4 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
3.5 土壤滞留盐分浓度分析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处理下小麦生物学性状 |
4.1 前言 |
4.2 水培环境下小麦生长状况对不同活化水处理的响应 |
4.3 冬小麦田间试验生理指标响应 |
4.4 冬小麦田间试验生长指标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灌溉水活化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分析 |
5.1 前言 |
5.2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5.3 土壤储水量与土壤有效储水量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交互影响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
6.1 前言 |
6.2 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 |
6.3 冬小麦水分生产力 |
6.4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 |
6.5 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量关系 |
6.6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垄膜沟播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2 氮肥施用的研究进展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2 冬小麦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3 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
3.1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1 深度 5 cm和10 cm处的土壤温度 |
3.2.2 深度 15 cm和20 cm处的土壤温度 |
3.2.3 深度 25 cm处的土壤温度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理生长的影响 |
4.1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株高的影响 |
4.2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4.1 参数 Fv/Fm、参数 Fv/Fo |
4.4.2 参数q L、参数NPQ |
4.5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4.6 讨论与小结 |
4.6.1 讨论 |
4.6.2 小结 |
第五章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产量的影响 |
5.2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耗水量的影响 |
5.3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土壤水热状况 |
6.1.2 冬小麦生理生长指标 |
6.1.3 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1.2.2 小麦水肥优化配置 |
1.2.3 化学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麦玉米品种筛选与光热资源优化利用 |
2.2.2 小麦水肥一体化优化配置 |
2.2.3 小麦、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
2.2.4 玉米优化种植形式比较研究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冬小麦测定指标 |
2.3.2 夏玉米测定指标 |
2.3.3 植株含氮量、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4 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
2.3.5 光、温生产效率的测定 |
2.3.6 光能利用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 |
3.1.1 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情况 |
3.1.2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1.3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株高变化动态 |
3.1.4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5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
3.1.6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2.1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3.1 PGRs对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的影响 |
3.3.2 PGRs对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3.3 PGR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3.4 PGRs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 |
3.4.1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化动态 |
3.4.2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4.3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4.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茎秆特征 |
3.4.5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 |
3.4.6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4.7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子粒含水率 |
3.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5.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5.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5.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截获的影响 |
3.5.4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特性的影响 |
3.5.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5.6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5.7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6.1 PGRs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6.2 PGRs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6.3 PGRs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6.4 PGRs对夏玉米抗倒伏力的影响 |
3.6.5 PGRs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6.6 PGRs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4.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3 化学调控对小麦、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综述 河北省赵县夏玉米生产概况及增产措施研究 |
参考文献 |
(6)水氮调控对甜高粱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氮调控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2 水氮调控对作物耗水特征的影响 |
1.2.3 水氮调控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生长生理指标 |
2.2.2 土壤容重 |
2.2.3 田间持水率 |
2.2.4 土壤含水率 |
2.2.5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2.2.6 作物系数的测定 |
2.2.7 植株氮素吸收量测定及氮素利用计算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株高的影响 |
3.2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茎粗的影响 |
3.3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叶面积(LAI)的影响 |
3.4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地上部干物质的影响 |
3.4.1 甜高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
3.4.2 成熟期甜高粱各器官干物质分配 |
3.5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 讨论与小结 |
3.6.1 讨论 |
3.6.2 小结 |
4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耗水特征的影响 |
4.1 生育期内不同水氮处理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 |
4.2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耗水量、日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
4.2.1 甜高粱耗水量 |
4.2.2 甜高粱日耗水强度 |
4.2.3 甜高粱耗水模系数 |
4.2.4 充分灌溉条件下全生育期作物系数的动态变化 |
4.4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氮素利用的影响 |
5.1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
5.2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植株各器官氮素分配的影响 |
5.3 水氮调控对甜高粱氮肥利用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小麦籽粒品质的定义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
1.2.1 小麦籽粒品质的分类 |
1.2.2 主要面食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要求 |
1.2.3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加工品质的重要组成 |
1.2.4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2.5 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因素 |
1.3 土壤水分调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1 非控制干旱胁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2 土壤水分的控制方法 |
1.3.3 不考虑湿润层深度的控制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1.3.4 考虑湿润层深度的控制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1.4 土壤水分调控影响籽粒品质的分子基础和生理机制 |
1.4.1 小麦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 |
1.4.2 土壤水分调控对蛋白质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
1.4.3 籽粒蛋白质不同组分的积累与聚合规律 |
1.4.4 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及其聚合特性的影响 |
1.4.5 淀粉糊化特性变异的生化基础 |
1.5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品种与生长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品种和田间试验 |
2.1.2 品质分析 |
2.1.3 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2.2.1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异来源 |
2.2.2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2.2.3 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 |
2.3 讨论 |
2.3.1 易受环境影响的品质性状 |
2.3.2 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典型参数的选择 |
2.3.3 优质品种的选择 |
2.4 结论 |
第三章 土壤水分调控的阶段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实施 |
3.1.3 观测项目及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水分处理的蒸腾蒸发量 |
3.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水分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
3.2.4 水分敏感指数 |
3.2.5 不同水分处理对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6 不同水分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7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8 不同水分处理对面筋指数的影响 |
3.2.9 不同水分处理对揉混仪参数的影响 |
3.2.10 不同水分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2.11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12 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含量与产量、耗水量的关系 |
3.2.13 不同水分处理的籽粒灌浆特征 |
3.2.14 不同水分处理的籽粒N积累特征 |
3.2.15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蔗糖含量的影响 |
3.2.16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全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3.2 单一阶段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3.3.3 土壤水分调控影响籽粒品质的生理机制 |
3.3.4 小麦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关系 |
3.3.5 土壤水分调控的适宜水平 |
3.4 结论 |
第四章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实施与观测项目 |
4.1.3 统计分析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4.2.2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千粒重的影响 |
4.2.3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生物量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
4.2.4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面筋指数的影响 |
4.2.5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揉混仪参数的影响 |
4.2.6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2.7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氮耦合效应研究现状 |
1.2.2 盐渍工作物水氮耦合增产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水氮调控条件下作物光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1.2.4 水氮调控对作物逆境胁迫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2.5 田间尺度土壤水盐运移模型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土壤指标 |
2.3.3 作物指标 |
2.3.4 地下水数据 |
2.3.5 土壤物理性质 |
2.3.6 生育阶段划分 |
2.4 计算方法 |
2.5 田间管理 |
2.6 数据处理 |
3 不同水氮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不同灌水量对玉米最大根深的影响 |
3.2 水氮限量供给下土壤水氮盐状况分析 |
3.2.1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水氮处理对地下水补给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水氮处理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
3.2.4 水氮限量供给下土壤氮素含量分析 |
3.2.5 水氮用量与土壤水盐氮状况的相关分析 |
3.2.6 讨论 |
3.3 水氮限量供给对盐渍土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 |
3.3.1 不同水氮条件下冠层光截获率及其影响要素 |
3.3.2 不同水氮条件下光能利用效率 |
3.3.3 讨论 |
3.4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 |
3.4.1 水氮限量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4.2 水氮限量对玉米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水氮条件下中度盐渍土玉米光合速率 |
4.1.1 水氮限量条件下玉米光合速率生育期动态变化 |
4.1.2 不同水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光合速率均值比较 |
4.1.3 光合速率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4.1.4 讨论 |
4.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 |
4.2.1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作用面积 |
4.2.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作用时间 |
4.2.3 讨论 |
4.3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土玉米光合产物累积与分配 |
4.3.1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地上生物量 |
4.3.2 不同水氮条件下盐渍化农田玉米光合产物分配 |
4.4 小结 |
5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5.1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应激性指标的影响 |
5.2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水氮调控对盐渍土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水氮限量对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1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1.1 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的影响 |
6.1.2 水氮两因素交互效应分析 |
6.1.3 水氮限量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6.1.4 水氮限量对盐渍化农田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2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率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
6.2.1 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下水氮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6.2.2 不同盐渍土条件下水氮耦合产量效应分析及方案优化 |
6.2.3 不同盐渍土条件下水氮处理对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2.4 讨论 |
6.3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3.1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2 不同降水年型下中度盐渍土玉米水氮用量方案优化 |
6.3.3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限量对中度盐渍土玉米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水氮调控下盐渍化农田水盐动态过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7.1 HYRUS-1D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
7.1.1 河套灌区农田玉米适应性分析 |
7.1.2 本研究目标适应性分析 |
7.1.3 HYDRUS-1D模型修正的理论 |
7.2 模型修正 |
7.2.1 HYDRUS-1D模型介绍 |
7.2.2 改进FAO-56双作物系数法 |
7.2.3 修正HYDRUS-1D模型 |
7.3 模型的率定与检验 |
7.3.1 模型建立 |
7.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7.3.3 率定和检验 |
7.4 基于修正HYDRUS-1D模型的农田玉米水盐动态及耗水过程模拟研究 |
7.4.1 水氮对不同程度盐渍土玉米耗水过程及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
7.4.2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对玉米耗水过程及水盐动态影响的模拟研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控释氮肥调控对冬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2.2 氮肥优化管理措施 |
1.2.3 控释肥料研究与应用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生长生理指标 |
2.3.2 植株全氮 |
2.3.3 土壤水分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相关计算 |
2.4.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控释氮肥调控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
3.1 对冬小麦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1 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3.1.2 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1.4 试验因素的影响 |
3.2 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与转运的影响 |
3.2.1 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2 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控释氮肥调控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4.1 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
4.1.1 Richards模型参数分析 |
4.1.2 灌浆特征参数分析 |
4.1.3 各灌浆阶段分析 |
4.2 冬小麦产量及构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五章 控释氮肥调控对冬小麦水氮利用的影响 |
5.1 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1 对冬小麦氮素累积的影响 |
5.1.2 对冬小麦氮素转运的影响 |
5.1.3 对冬小麦氮素分配的影响 |
5.1.4 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
5.2 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河西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滴灌和微喷灌对作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2 灌水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3 灌水量对作物耗水规律的影响 |
1.2.4 灌水量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5 灌水量对土壤氮素运移及累积的影响 |
1.2.6 西北春小麦灌溉制度研究 |
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春小麦生长指标的测定 |
2.2.2 土壤相关指标的测定 |
2.2.3 作物耗水特性的计算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数据计算 |
2.3.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1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株高的影响 |
3.2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3.4 不同微灌方式下春小麦产量与干物质量的关系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1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4.2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耗水量的影响 |
4.3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日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
4.4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量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 |
4.6 讨论与小结 |
4.6.1 讨论 |
4.6.2 小结 |
第五章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5.1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
5.1.1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地上部分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5.1.2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分配的影响 |
5.1.3 春小麦花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的转移 |
5.2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
5.3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影响 |
5.3.1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5.3.2 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5.4 不同微灌方式下小麦产量与植株氮素吸收总量的关系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膜双垄沟播下水肥调控对土壤水氮分布和糯玉米生长的影响[D]. 薛婷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D]. 吴鹏. 扬州大学, 2021
- [3]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D]. 赵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种植模式与氮肥类型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赵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D]. 刘瑶.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水氮调控对甜高粱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D]. 魏硕.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7]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D]. 盛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水氮限量对河套灌区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徐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控释氮肥调控对冬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杨金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微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河西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张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