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覆盖地膜技术在冷凉地区的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魏宏磊[1](2021)在《冷凉地区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田土壤温度、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陈谢田[2](2021)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和灌溉模式粗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河西绿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食用向日葵作为一种耐低温、耐盐碱和抗干旱的经济作物,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目前在河西绿洲地区被广泛种植。本文基于2020年4-9月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开展的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水分调亏试验,研究了食用向日葵生理生长特性、耗水特性、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机制。试验共设了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充分灌溉(75%~85%田间持水量,FC)和轻度(65%~75%FC)、中度(55%~65%FC)、重度(45%~55%FC)水分亏缺。试验包括1个全生育期充分灌溉处理(CK)和9个水分亏缺处理,其中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苗期轻度水分亏缺(T1)、苗期轻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2)、苗期轻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3)、苗期中度水分亏缺(T4)、苗期中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5)、苗期中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6)、苗期重度水分亏缺(T7)、苗期重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8)、苗期重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9)。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0-25cm土壤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为:重度水分亏缺>中度水分亏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在同一生育期,膜下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变幅较大,而膜下2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变幅较小。(2)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趋势,叶面积指数(LAI)呈“单峰”变化趋势。苗期不同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苗期末,水分亏缺处理下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下降8.48%-24.53%、2.72%-23.23%,5.10%-24.49%和8.73%-23.72%。现蕾期和开花期复水之后,苗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T1、T2、T3)能够产生完全补偿恢复性生长,其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到开花末期与CK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成熟期的水分亏缺对株高、茎粗已无影响,但降低了LAI和干物质积累量,与CK相比降幅分别为7.58%-44.01%和8.69%-26.71%。(3)苗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均会显着降低食用向日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P<0.05),且降幅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苗期重度(T7、T8、T9)和成熟期中度(T3、T6、T9)水分亏缺会显着降低同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和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n)。此外,食用向日葵叶片羧化效率(CE)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呈显着下降趋势。(4)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在410.67-348.00mm之间,较CK显着下降4.77%-19.31%(P<0.05)。各阶段耗水强度呈现的变化规律为:现蕾期>开花期>苗期>成熟期。(5)所有水分亏缺处理中,T1、T2、T4和T5处理的产量与CK处于同一水平(P>0.05),其中T1处理的食用向日葵产量最高,较CK高出1.14%。其余水分亏缺处理的产量均显着低于CK(P<0.05),降幅在2.43%-10.48%之间。在水分利用方面,水分亏缺处理显着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较CK分别增加6.25%-14.29%和15.44%-38.26%。(6)T1、T2、T4处理的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与CK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T1处理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较CK分别提高1.93%和0.61%,T4处理的粗蛋白含量较CK高出1.32%。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3、T6、T9)会显着降低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P<0.05)。(7)综合食用向日葵耗水量、灌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品质分析,T4处理在达到稳产的情况下,耗水量和灌水量较CK分别降低9.55%和16.37%,节约水量为53.65mm,WUE和IWUE较CK分别提高10.71%和18.80%,同时还改善了食用向日葵品质,所以可将苗期中度水分亏缺(T4)作为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8)利用Blank模型和Jensen模型拟合了食用向日葵不同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Jensen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Blank模型,可将Jensen模型作为适合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其中由Jensen模型拟合得到的水分敏感指数(i?)是现蕾期最大,为0.417,开花期次之,成熟期再次之,苗期最小,为0.163。
朱金儒[3](2021)在《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残膜累积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和地膜使用量均为全国首位,但是膜下滴灌种植导致的棉田土壤地膜残留问题已成为膜下滴灌技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对于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残膜的治理和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长期膜下滴灌棉田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棉花根系形态参数和分布特征、棉田土壤水盐运动和养分的影响,以揭示不同残膜累积量下棉花生长发育和对棉田土壤的影响规律,为新疆地区长期覆膜棉田残膜污染的危害研究和农田土壤残膜回收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试验以桶栽试验为基础,结合大田试验,采用“新陆早23号”为供试棉花品种,根据绿洲覆膜滴灌棉田残膜累积特点,设置6个不同残膜累积处理和1个无残膜处理对照组,共7个处理,每处理设定3个重复。并在石河子市121团六连6块不同覆膜滴灌年限棉田取样监测。结果:(1)棉田土壤残膜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显着,棉花不同的生育时期,在土壤残膜的阻碍作用下,棉花株高、茎粗与叶面积指数都随残膜累积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覆膜滴灌年限小于20 a时,残膜累积对棉花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没有显着影响,随着覆膜滴灌年限的增加,残膜量在超过391.73 kg·hm-2时(覆膜20 a)棉花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开始显着降低。在棉花生长发育前期,残膜的胁迫效应较小,蕾期和花铃期棉花生长旺盛的时期,残膜胁迫效应变强,各处理之间差异显着。(2)各残膜处理的棉花叶片SPAD含量显着下降,蕾期和花铃期叶片SPAD含量大小均表现为:CK>T1>T2>T3>T4>T5>T6。棉田残膜累积对棉花光合特性影响显着,随残膜累积量的增加,棉花各光合特性指标均逐渐减小。覆膜滴灌15 a时,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相同观测时段内,棉花叶片Pn蕾期最多减少5.30%,Tr吐絮期最多减少15.06%,Gs花铃期最多减少54.13%,Ci蕾期最多降低23.58%。(3)随棉田土壤残膜累积量的增加,棉花生育期末地上部分和根系干重均逐渐减小。无残膜处理时,棉花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为最大,残膜累积量越大,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下降越明显,相应的根冠比也明显减小;2 a试验含残膜量最大处理根干重降幅为38.86%和35.40%,地上部干重降幅为23.31%和21.12%。与无残膜处理相比,残膜处理的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明显减小,导致残膜处理的棉花产量降低。棉花产量与土壤残膜量呈负相关关系,当残膜量≥309.88 kg·hm-2时(覆膜15 a),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无残膜处理会有显着下降。产量与各生长指标和产量组成因素相关性显着,说明棉花受残膜影响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地膜残留于农田土壤中影响了棉花根系在耕作层中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状态。研究发现,棉花根系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系体积和根系直径与土壤残膜量呈负相关关系,各残膜处理的根系指标形态参数均低于无残膜处理。含残膜量最大处理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和根系直径分别下降36.6%、23.2%、13.3%和32.2%,差异显着。棉花根系在耕作层0~40 cm的空间分布受残膜影响明显;从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在各土层分布来看,棉花根系在残膜较为集中的10~30 cm土层受影响更为明显。(5)土壤中的残膜导致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发生变化。随残膜量增大,土壤容重变大,土壤孔隙度各土层变化规律不一致。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变影响了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分布,残膜的存在使土壤含水率降低,水分分布均匀性降低,保水能力下降,个别土层出现盐分积累。同时土壤养分含量也随残膜增加而发生显着变化。结论: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残膜对棉花生长和土壤水分、盐分等均具有显着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覆膜滴灌15 a~20 a(残膜量为309.88~391.73 kg·hm-2)的棉田土壤残膜污染影响显着,棉花的生长性状、光合特性、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相比于无残膜处理均有显着降低;随覆膜年限的增加,残膜累积量增加导致棉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改变,土壤水盐分布均匀性和土壤养分下降;覆膜滴灌20 a地上部干物质量降低20.3%,根部干物质量降低38.4%,产量与近五年地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相比降低10.96%。综合以上分析,对于长期覆膜滴灌年限达到15 a~20 a的棉田应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和推广可降解地膜的使用,长期覆膜滴灌棉田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保障。
赵少婷,韩艳妮[4](2021)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实践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增温、保墒、除草以及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果毋庸置疑,但随着地膜使用范围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地膜残留于土壤中,带来一系列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农膜回收是控制农田残膜污染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农膜使用基本情况和抽样调查情况,以及农膜回收利用项目应用技术及运行模式,查找农膜回收利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推进农膜回收及利用的对策。
戚迎龙[5](2020)在《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西辽河流域农业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日益突出,必然要求限制农业水资源的使用,而推行节水优先的用水理念,要求有适宜的灌溉技术配合科学合理的水分调控手段才能兼顾稳产和节约农业水资源。基于当地的背景和需求,围绕西辽河流域玉米灌溉技术的优选、分阶段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及水分消耗利用的调控机制、农业水模型比选及使用过程中的参数敏感性和模拟精度问题,开展了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覆膜提高了玉米生育前期及快速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缩短了群体冠层发育时间。在播后75d内提高了 1m 土层贮水量达3.9%~15.7%,冠层发育完全后接近或小于裸地。土壤热增减随水分供应与消耗呈现交替循环的波动性,覆膜明显增加了生育前期及快速生长期土壤温度,5cm 土层75d多得到44.92℃的日均地积温,显着表现在井灌水和降雨后至地温回升期,能稳定地温振幅且在土壤冷凉时获得更多的地积温。综合效益分析得出膜下滴灌仅技术效果得分最高,而覆土浅埋滴灌获得经济效益最高分0.369和环境效益最高分0.577使其总分1.012排序第一,优选为适宜的灌溉技术。(2)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10%变化时全生育期土壤蒸发量E、作物蒸腾量T、蒸散量ET最大值较最小值分别高18.72%、25.37%、19.9%。模拟E的敏感参数为土壤表层可蒸发水量TEW、生长中期基础作物系数Kcb(mid),其全局敏感性指数为0.662、0.321,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3.6~69.4倍。模拟T的敏感参数为根系不受水分胁迫的临界土壤贮水量Wj、Kcb(mid)、田间持水量Wfc,其敏感性指数为0.569、0.485、0.455,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4.5~43倍。(3)AquaCrop和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比较相似地表达了冠层发育到最大而未开始衰减期间玉米对土壤水分的消耗过程,而对快速生长期与后期1m 土层贮水量SWS的模拟差异大。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低估SWS的情形较多,AquaCrop模型多数情况模拟正负偏差分布较均匀而在SWS偏低时会高估。AquaCrop模型描述各生育期蒸散量ETstage因亏水情形而变化的能力略优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2 模型模拟 ETstage 的均方根误差 NRMSE 分别为 8.158%~9.510%、5.980%~15.022%。AquaCrop的模拟精度总体略优,推荐为适宜于当地覆土浅埋滴灌的玉米水分管理模型。(4)分阶段亏水(0.6ETc)对玉米冠层覆盖度CC影响最小的情形是初期亏水(DI-α),不会影响生殖阶段的冠层水平。快速生长期亏水(DI-β)降低冠层快速发育期间CC的同时会持续影响至生殖阶段。中期亏水(DI-γ)会降低冠层维持在最大水平的持续时间而引起冠层早衰。初期及快速生长期连续亏水(DI-αβ)明显降低了生殖阶段CC。快速生长期及中期连续亏水(DI-βγ)削弱冠层的程度最深。相比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I,单阶段亏水降低了 3.27%~10.91%的最终生物量B,2阶段连续亏水减少B达16.84%~25.86%。分阶段亏水不同情形玉米籽粒产量Y由高而低排序为:DI-α、DI-β、DI-γ、DI-αγ、DI-αβ、DI-βγ,初期亏水不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初期或快速生长期亏水均能促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籽粒,而生殖阶段亏水会降低收获指数HI,不同情形2阶段亏水均降低了HI。快速生长冠层期间亏水会持续影响到中期蒸散量ETmid,会削弱生殖阶段蒸腾能力,而初期亏水并不降低ETmid。初期亏水对生育期总蒸散量ET影响程度最小,冠层快速生长期间或生殖过程的单个生育阶段亏水均显着降低了 ET。相比充分灌溉FI,相邻2阶段连续段亏水处理DI-αβ、DI-βγ降低了10.40%~12.32%、12.01%~13.14%的ET。初期亏水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显着高于单阶段亏水发生在生殖阶段的WUE,2阶段连续亏水对Y和WUE均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快速生长期及中期连续亏水的WUE最低。生长初期0.6ETc的亏水可做到节水增效稳产,是最佳的分阶段亏水调控方式。(5)AquaCrop模型原始参数不能有效描述不同分阶段亏水情形对作物系统产生的变化,本研究校准取得的一套修正模型参数可获得较好的模拟精度,各项模拟指标的平均绝对误差比原始参数低25.39%~67.08%。模型对CC、Bi(随时间变化的生物量)测量值较低和较高时模拟精度高,而对CC快速变化阶段模拟误差大,在茎叶快速生长的前半段会明显高估生物量。模拟充分灌溉CC的NRMSE为7.523%~9.865%,模拟单阶段、相邻2阶段连续亏水CC的NRMSE分别为6.395%~18.714%、11.935%~19.537%;模拟Bi时充分灌溉、单阶段亏水、相邻2阶段连续亏水的NRMSE分别为 10.718%~11.810%、12.852%~20.372%、17.588%~26.033%。AquaCrop 模型对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情形模拟效果更好,而有水分亏缺时误差增大,2阶段连续亏水情形下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模拟精度明显降低,模型使用时须注意此缺点而避免决策失误,此模型描述生物量与作物蒸腾的关系及水分亏缺的响应程度方面仍须从机理方面做出改进。
胡宇[6](2020)在《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覆膜的增产效应》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吉林省低温冷凉区光热资源高效利用为前提,以引进中熟玉米品种、增加东部地区玉米品种的选择范围为研究目的。试验于2018年-2019年在敦化市翰章乡田元专业农场进行,以中熟玉米品种富民985为试验材料,研究可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壤温度、生长指标、灌浆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在明确中熟玉米品种覆膜种植后的增产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中熟玉米品种覆膜条件下的适宜播种期,以期更合理的利用光热资源,为吉林省东部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2018年,对中熟玉米品种富民985进行覆膜种植,以早熟品种新合916裸种做对照,在此基础上进行产量、地温、灌浆速率和生长指标的相关测定。2018年和2019年,以中熟玉米品种富民985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种期,即,T1(4月30日)、T2(5月6日)、T3(5月12日)和T4(5月18日),根据各时期测定要求进行取样测量。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覆膜能够显着提高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率。可降解地膜覆盖的日平均地温比裸地高出6.4%,积温比裸地高出163.9℃。覆膜后,土壤体积含水率较裸地有了提高。2.覆膜玉米的株高、穗位分别为274.1cm、95.4cm,比裸地玉米分别高出10.8%、29.5%。3.覆膜玉米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时的玉米生长量(Wmax)为10.46g,比裸地种植的玉米高28.8%,灌浆持续时间(T)为37.35d,比裸地玉米延长8.87d。4.覆膜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群体生长速率(CGR)、净同化率(NAR)和果穗的生长速率(EGR)分别为157.6 gm-2d-1、36.5 gm-2d-1、80.5 gm-2d-1,比裸地种植的玉米分别提高27.4%、11.1%和14.0%。5.覆膜玉米的百粒重、穗行数、穗粒数分别为24.6g,17.2行和622.6粒,比对照品种分别高出21.8%、27.4%、8.6%。产量比对照高出43.0%。6.2018年和2019年两年,4月 30 日播种的玉米产量的平均值为12144.65kg/hm2,显着高于其他播期的产量。因此,在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通过覆膜种植可以引进中熟玉米品种,并在4月末至5月初进行播种。增加生育期内积温的同时,为玉米百粒重增加和后期脱水赢得时间,实现玉米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罗崇亮[7](2020)在《东非高原半干旱区垄沟覆盖结构变化对小麦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对提高作物生产力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生产力经常受系统结构因子的影响,包括垄沟尺寸、覆盖材料、覆盖方式、种植密度和土壤可利用营养元素等。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生产力与结构变化的耦合关系属于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对该问题的探索及机理揭示涉及该系统适应性管理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科学问题,尤其在东非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位于肯尼亚东部半干旱区-Juja开展了四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包含了4个相对独立,但又紧密相关的试验。具体包括:1)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方式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水热调控机理和土壤质量变化;2)垄沟覆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小麦异速关系和产量形成的影响;3)不同垄沟尺寸条件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及水热调控机理;4)垄沟覆盖条件下氮磷施加对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和土壤质量变化。试验采集了气候因子、小麦生长、水分利用、产量形成、土壤储水、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等土壤质量和作物生态指标。探究了垄沟覆盖条件下小麦生产力与结构变化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分析了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不同垄沟覆盖方式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及水热调控机理。试验包括六个不同垄沟覆盖栽培方式,分别为1)垄上覆黑膜沟内覆秸秆(RFBG),2)垄上覆透明膜沟内覆秸秆(RFtS),3)垄上覆黑膜沟内无覆盖(RFb),4)垄上覆透明膜沟内无覆盖(RFt),5)垄和沟均覆秸秆(RFS)以及6)垄沟无覆盖对照组(CK)。结果表明,RFbS,RFtS,RFb,RFt和RFS在四个生长季的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9-125.4%,75.1-133.7%,59.3-86.3%,46.3-93.6%和35.4-44.1%;而水分利用效率则分别增加了125.7-163.2%,118.6-170.2%,71.6-105.3%,60.5-110.5%和37-54.4%。相比于对照,RFbS和RFtS的经济效益增幅最大,RFb和RFt次之,RFS增幅最低。与对照相比,RFbS,RFtS,RFt,RFb和RFS在四个生长季中均显着提高了土壤水分。RFbS和RFtS土壤水分增加幅度最大,RFb和RFt次之,RFS增加幅度最小。不同垄沟覆盖处理中土壤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RFt,RFtS,RFb,RFbS,RF和RFS。与对照相比,覆膜增加了土壤温度,白膜较黑膜增加幅度大;覆盖秸秆则显着降低了土壤温度。在所有垄沟覆盖栽培方式中,垄沟地膜和秸秆二元覆盖对肯尼亚旱作小麦增产增效潜力最大,改善了土壤水热条件,增加了小麦生产力和经济效益。2.不同垄沟覆盖方式下土壤质量变化。与对照相比,RFbS,RFtS和RFS显着增加了耕层(0-30 cm)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STN)含量;而RFb和RFt则显着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RFb和RFt相比,RFbS和RFtS增加了土壤C:N比。在RFbS和RFtS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RFbS,RFtS和RFS显着增加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容重。RFtS和RFbS显着提升了土壤养分并改善了土壤质量和结构,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效减缓耕地土壤退化。3.垄沟覆盖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密度依赖曲线特征及机理。试验设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两组处理。耕作方式设2个处理:1)垄沟覆膜(RFM)和2)传统平作(CK);种植密度设6个处理,播种量分别是60,140,220,300,380和460 kg ha-1。结果表明,小麦个体的繁殖分配和繁殖效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群体水平上,最大产量出现在中密度,但个体繁殖分配较小。通过主成分分析,在密度为220 kg ha-1时,有着较好的群体表现。在RFM耕作方式下,尽管小麦群体产量在中密度之后开始降低,但是群体生物量在密度为300,380和460时并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相比,RFM耕作方式在不同密度下均显着增加了小麦个体的繁殖分配和繁殖分配效率。4.不同垄沟尺寸对小麦生产力及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试验包括垄沟覆膜栽培方式下7个不同的垄沟宽度比,分别是1)40:20(R4F2),2)30:20(R3F2),3)20:20(R2F2),4)30:40(R3F4),5)20:40(R2F4),6)30:60(R3F6)和7)20:60(R2F6),以传统平作无覆盖作为对照组(CK)。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温度随垄沟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R4F2,R3F2,R2F2,R3F4和R2F4的土壤水分显着较高;而R4F2,R3F2和R2F2的土壤温度显着高于对照。垄沟覆膜显着增加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R2F2增加幅度最大,产量比对照增加了83.8%-90.3%,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103.7%-115.6%。通过非线性拟合,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垄沟比为1.3-1.38,1.37-1.45和1.45-1.56之间。通过线性拟合,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垄沟带型宽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R3F2和R2F2垄沟覆膜栽培方式显着改善了土壤水热状况,是提升小麦生产力的最优垄沟比。5.不同垄高对小麦生产力及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垄沟覆膜栽培方式下设3个垄高梯度,具体包括1)高垄(HR),2)中垄(MR),3)低垄(LR)和4)传统平作无覆盖对照组(CK)。三种垄高处理中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均显着高于对照。随着垄高的增加,土壤水分逐渐增加,而土壤温度则逐渐降低。相比于对照,不同垄高处理均显着增加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中垄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82.8%-90.3%和103.7-115.6%。中垄显着改善了土壤水热条件,能够较好地为耕地土壤增温保墒,小麦增产效果明显。6.垄沟覆膜条件下氮磷施加对小麦生产力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子为耕作方式:垄沟均覆盖地膜(RFM)和传统平作无覆盖处理(FP)。副因子为氮和磷肥施加:对照组无化肥添加(CK)、氮添加(N)、磷添加(P)和氮磷添加(NP)。结果发现,耕作方式和氮磷肥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小麦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影响。在垄沟覆膜(RFM)和传统平作(FP)处理中,N、P和NP添加均显着增加了小麦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产量而言,在RFM处理中N,P和NP添加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5.5-80.4%,69.3-90.6%和116.4-129.6%;在FP组中,N、P和NP添加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6.5-135.3%,100-126.3%和119.3-169.5%。对于水分利用效率,在RFM处理中N、P和NP添加较对照分别增加了97.8-101.4%,94.1-114.5%和155.5-181.3%;而在FP组中,N、P和NP添加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8.1-187%,137.5-179.2%和208.6-261.3%。氮磷显着增加了小麦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7.垄沟覆盖条件下氮磷施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显着降低了土壤C-CO2释放,而P添加则显着增加了土壤C-CO2释放,NP添加则对土壤C-CO2释放无显着影响。N添加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导致土壤酸化,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从而降低有机质的分解;而P添加增加了土壤可溶性碳和速效磷含量,提高了分解纤维素、氨基葡萄糖、多胺及木质素的酶活性,降低了酸性磷酸酶活性,并最终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相比于传统平作(FP),垄沟覆膜(RFM)显着增加了土壤可溶性碳,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进而加速了土壤C-CO2释放。综上所述,垄沟覆盖系统结构变化导致旱地小麦农田生产力发生改变,土壤质量和土壤墒情也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立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理论,揭示了垄沟尺寸、覆盖方式、植物种群密度和氮磷添加等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规律。总结得出,垄沟地膜和秸秆二元覆盖、小麦种植密度为220 kg ha-1、垄沟比为1-1.5、垄沟单元尺寸为40 cm、垄高为15 cm和合理的氮磷肥配施是东非高原半干旱地区最优的垄沟结构配置,对农田生产力和土壤质量具有双重促进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王璐[8](2020)在《水分调亏对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用向日葵栽培多采用露天大水漫灌方式,不仅灌水周期长,单次灌水量大,而且易造成土壤板结,对食用向日葵生长不利,最终会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文以河西绿洲冷凉灌区大田试验为基础,开展了膜下滴灌水分调亏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动态、耗水特征、光合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根据食用向日葵不同生育期需水特性,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75%85%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FC)为对照CK,在其他生育期充分灌溉条件下,分别在食用向日葵苗期进行轻度(65%75%FC)、中度(55%65%FC)、重度(45%55%FC)水分调亏和成熟期轻度、中度水分调亏,即苗期轻度调亏—成熟期(轻度T1,中度T2)调亏、苗期中度调亏—成熟期(轻度T3,中度T4)调亏、苗期重度调亏—成熟期(轻度T5,中度T6)调亏。结果表明:(1)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土壤根系水热状况,大气温度升降对土壤表层温度具有显着影响作用,土层深度愈深,土壤温度变幅愈小,滞后现象明显,010cm土层深度温度波动较大,最大变幅为21.54℃,在现蕾初期达到最大,为33.56℃;膜下滴灌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稳定,苗期和成熟期对照CK10cm土层平均日地温较水分调亏降幅分别为0.51.33℃和0.581.38℃。(2)苗期不同水分调亏均能显着(P<0.05)抑制食用向日葵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重的增加。与对照CK相比,苗期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调亏处理株高分别降低12.18%13.12%、20.11%20.72%和29.03%29.78%,叶面积指数分别降低20.11%22.75%、32.80%33.86%和43.39%44.97%,地上干物重分别降低13.71%14.02%、25.13%26.01%和33.25%33.54%。苗期轻度水分调亏较对照CK茎粗则显着提高10.10%11.92%,而苗期重度水分调亏较对照CK盘径、根干重分别显着降低21.30%22.32%、29.34%29.82%。与对照CK相比,成熟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调亏对食用向日葵株高、根干重无显着(P>0.05)影响。与对照CK相比,成熟期轻度水分调亏对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重无显着影响,但成熟期轻度水分调亏较对照CK食用向日葵茎粗、盘径则分别显着提高7.81%、5.94%。(3)灌水后,不同水分调亏处理土壤含水率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峰值趋于平缓。较其他水分调亏处理,对照CK土壤含水率最大,峰值最陡,在整个食用向日葵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都相对较大。与对照CK相比,苗期不同水分调亏均能显着(P<0.05)降低食用向日葵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和耗水模数,降幅分别为10.10%46.08%、10.68%46.60%和7.57%34.58%;与对照CK相比,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和耗水模数分别显着降低27.77%30.29%、27.78%30.34%和15.45%23.45%。(4)苗期重度和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均显着(P<0.05)降低食用向日葵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对照CK相比,苗期重度水分调亏降幅分别为40.30%45.98%、43.99%47.37%、38.20%42.10%。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降幅分别为14.23%32.07%、15.98%51.23%、10.02%28.45%。苗期重度水分调亏较对照CK食用向日葵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日积、作物生长率、比叶面积分别显着降低3.41%6.83%、43.38%44.98%、32.48%32.66%、16.01%18.35%。苗期重度水分调亏较对照CK净同化率、比叶重分别显着提高19.19%22.62%、19.50%22.82%。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较对照CK叶日积、作物生长率、比叶面积和净同化率分别显着降低8.05%27.60%、5.84%14.49%、10.43%20.17%和18.79%34.55%。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比叶重较对照CK显着提高8.40%24.79%。(5)食用向日葵苗期轻度—成熟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T1)产量最高(4223kg·hm-2),较对照CK产量提高0.98%,无显着(P>0.05)差异。苗期中度—成熟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T3)产量为4145kg·hm-2,较对照CK产量降低0.88%,无显着差异。T1处理单盘粒质量、百粒重均最大,分别较CK和T3处理提高1.08%、1.42%和2.42%、3.76%,均无显着差异。对照CK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均最小,分别为9.04 kg/hm·2mm、14.77 kg/hm·2mm。T3处理WUE、IWUE均最大,分别为10.07 kg/hm·2mm、17.33 kg/hm·2mm,较对照CK分别显着(P<0.05)提高11.39%、17.33%,较T1处理分别显着提高7.36%、8.18%。(6)灌水过多或过少均对食用向日葵品质不利。苗期重度—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处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最小,分别为29.56%、18.41%。苗期中度—成熟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23%、23.68%,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较对照CK分别显着提高10.84%、14.90%(P<0.05),较苗期重度—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处理分别显着提高25.95%、28.63%。苗期轻度—成熟期轻度水分调亏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大,较对照CK显着提高4.25%;苗期重度—成熟期中度水分调亏处理经济效益最小,较对照CK显着降低15.23%。(7)通过Jensen和Blank模型构建分析食用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开花期和现蕾期水分敏感指数最大,灌浆期次之,成熟期较小,苗期最小。因此,需在两个需水关键期和灌浆期充分灌水(75%85%),以保证食用向日葵优质高产。
吴清林[9](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任冬雪[10](2020)在《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西北寒旱区为华北马铃薯的主产区,该地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差,降水较少,春季干旱多风高额蒸发、夏秋降水极不稳定,导致作物出苗保苗难,产量水平低,水分是该区域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华北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需减少农业灌溉用水,而只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期限量补水。探究区域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运动特征以及不同供水情景下的马铃薯耗水效果,是采取和创新农艺措施保蓄农田土壤水分,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进行,选用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以露地旱作栽培方式为对照,设置覆膜旱作、膜下滴灌补22.5mm、膜下滴灌补45mm、露地滴灌补45mm、露地滴灌补67.5(57.5mm)五个处理,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农田土壤水热动态变化,以及马铃薯生长动态、产量、水分利用效果等,明确不同处理间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和利用效果,为半干旱区马铃薯田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为0~80cm,块茎形成至膨大期为补水关键期覆膜旱作和补水处理与露地旱作对照的耗水量差异不显着,其土壤贮水变幅较露地旱作小。草甸栗钙土马铃薯田的主要供水层受降水年型影响,2018年0~40cm 土层是主要供水层,2019年0~80cm是主要供水层。2018年覆膜处理的耗水高峰在块茎形成期,露地处理的耗水高峰在块茎膨大期,2019年各处理的耗水高峰均在块茎形成期。块茎形成期为补水关键期。2.覆膜可提高农田土壤温度,补水降低农田土壤温度覆膜能明显提高生育前期、后期马铃薯田的土壤温度,对马铃薯生育中期影响较小;与露地旱作相比,覆膜可使农田土壤温度提高-0.12℃~3.14℃;露地补水后土壤温度较旱作降低0.01~4.20℃;膜下滴灌处理补水后与覆膜的土壤日均温无差异。3.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覆膜旱作能明显地增加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促进苗期的株高增长。覆膜旱作的叶面积指数较露地旱作提高1.13%~75.16%;株高在出苗期较露地旱作提高6.17%~35.43%,在块茎形成期以后,覆膜的株高始终低于露地旱作处理。补水明显增加马铃薯的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2018年各处理补水后株高、主茎粗、叶面积指数较旱作分别增加0.18%~24.34%、-8.33%~19.28%、5.69%~128.05%。2019年前期降水较多,补水对植株生长无明显作用,株高、主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较旱作分别提高-3.60%~27.58%、-6.82%~21.23%和-14.64%~173.45%。4.覆膜和补水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大薯率覆膜旱作较露地旱作增产13.71%~76.44%;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较露地旱作增产38.07%~90.39%和28.34%~123.47%。覆膜和补水能增加马铃薯的大薯率,对商品薯的影响不明显,2018年覆膜旱作大薯率较露地旱作提高106.25%,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大薯率较露地旱作增加138.02%~194.86%和186.60%~191.23%。2019年露地补水大薯率较露地旱作极显着增加7.45%~9.63%。若马铃薯块茎形成阶段遭遇干旱,覆膜和补水措施增产效果显着,若块茎形成期降水充沛,覆膜和补水措施增产幅度较小。5.覆膜和补水显着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覆膜旱作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较露地旱作极显着提高,分别达22.17%~83.33%、13.71%~76.46%。露地补水和膜下补水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旱作提高27.73%~80.61%和27.97%~122.51%。补水处理之间的灌水利用率相比较,随着补水量的增加,灌水利用效率逐渐降低。4个处理的灌溉效益相比,膜下滴灌补22.5mm处理最高,膜下滴灌补45mm处理最低。综上所述,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马铃薯田的供水层受降水年型影响,主要为0~80cm 土层;覆膜马铃薯补水关键期为块茎形成期,露地马铃薯补水关键期为块茎膨大期。覆膜和补水均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覆膜能提高马铃薯的降水生产效率;马铃薯的灌水利用效率随补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个补水处理相比,膜下滴灌补22.5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效益最高。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膜下补水22.5mm可成为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限量补水的最优补灌方案。
二、机械覆盖地膜技术在冷凉地区的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覆盖地膜技术在冷凉地区的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2)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食用向日葵生产概况 |
1.2.2 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
1.2.3 调亏灌溉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3 田间进程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气象资料测定 |
2.4.2 土壤参数测定 |
2.4.3 灌水量 |
2.4.4 耗水量 |
2.4.5 生长动态指标 |
2.4.6 光合生理指标 |
2.4.7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2.4.8 品质 |
2.4.9 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气象因子及其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
3.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气象因子 |
3.1.1 降水 |
3.1.2 大气温度 |
3.1.3 相对湿度 |
3.2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
3.2.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3.2.2 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温度日变化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动态指标的影响 |
4.1 水分亏缺对株高的影响 |
4.2 水分亏缺对茎粗的影响 |
4.3 水分亏缺对盘径的影响 |
4.4 水分亏缺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5 水分亏缺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净光合速率 |
5.2 蒸腾速率 |
5.3 气孔导度 |
5.4 胞间CO_2浓度 |
5.5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5.6 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 |
5.7 羧化效率 |
5.8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耗水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土壤水分变化 |
6.2 耗水特性 |
6.2.1 耗水量 |
6.2.2 耗水强度 |
6.2.3 耗水模数 |
6.3 食用向日葵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6.3.1 百粒重 |
6.3.2 盘粒数 |
6.3.3 空秕率 |
6.3.4 单株产量 |
6.3.5 产量 |
6.4 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
6.4.1 水分利用效率 |
6.4.2 灌溉水利用效率 |
6.5 食用向日葵籽粒品质 |
6.5.1 粗脂肪 |
6.5.2 粗蛋白 |
6.6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食用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7.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 |
7.1.1 模型描述 |
7.1.2 结果与分析 |
7.2 食用向日葵阶段水分生产函数 |
7.2.1 Blank模型构建及其求解过程 |
7.2.2 Jensen模型构建及其求解过程 |
7.2.3 结果与分析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3)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残膜累积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残膜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生理生长的影响 |
3.1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
3.2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
3.3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光合指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
4.1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干物质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4.2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 |
4.3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
4.4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棉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
5.1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2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5.3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影响 |
5.4 不同残膜累积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膜使用概况 |
2 农膜回收及利用实践分析 |
2.1 农膜回收方式 |
2.2 废旧农膜再利用技术 |
2.3 农膜回收及利用项目运行模式 |
2.3.1 培育废旧农膜再利用主体。 |
2.3.2 建立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
2.3.3 加强政策推动和过程监管。 |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源头防控意识有待提升。 |
2.4.2 环保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
2.4.3 配套农艺措施有待改进。 |
2.4.4 废膜再利用能力有待加强。 |
3 农膜回收及利用对策 |
3.1 继续加大政策推动力度 |
3.2 培育废旧农膜再利用市场主体 |
3.3 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
3.4 探索回收及利用新机制 |
3.5 统筹改进配套农艺措施 |
3.6 宣传引导群众观念转变 |
(5)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与优选 |
1.2.2 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及其灌溉调控机制 |
1.2.3 农业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1.2.4 基于双作物系数理论估算蒸发蒸腾量的模型模拟 |
1.2.5 AquaCrop模型对作物-土壤系统的模拟 |
1.3 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与方案 |
2.2.1 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水热的调控及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优选 |
2.2.2 模拟蒸发蒸腾量及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的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
2.2.3 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水分亏缺调控机制的试验研究 |
2.2.4 玉米覆土浅埋滴灌应用不同模型的精度比选 |
2.2.5 AquaCrop模型对玉米分阶段亏水情形系统模拟与精度分析 |
2.3 田间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
2.3.2 玉米株高及冠层发育 |
2.3.3 玉米地上生物量 |
2.3.4 玉米氮磷钾养分含量 |
2.3.5 土壤含水率 |
2.3.6 蒸发蒸腾量 |
2.3.7 土壤温度 |
2.3.8 玉米籽粒产量 |
2.4 模型与算法 |
2.4.1 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 |
2.4.2 AquaCrop模型 |
2.4.3 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2.5.1 数据运算及统计指标 |
2.5.2 模拟误差评价 |
3 覆膜对滴灌土壤水热的调控及玉米灌溉技术评价优选 |
3.1 覆膜对玉米冠层发育及滴灌土壤水热的影响 |
3.1.1 覆膜对滴灌玉米冠层叶片发育的影响 |
3.1.2 覆膜对滴灌土壤1m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
3.1.3 覆膜对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 |
3.1.4 覆膜对滴灌土壤水热动态的影响 |
3.2 西辽河流域玉米节水灌溉技术评价与优选 |
3.2.1 技术优选方法与评价模型构建 |
3.2.2 各评价指标值及数据规范化处理 |
3.2.3 构造比较矩阵与判断矩阵 |
3.2.4 矩阵计算与层次排序 |
3.2.5 一致性检验 |
3.2.6 各节水灌溉技术总得分及其综合评价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覆土浅埋滴灌分阶段水分亏缺对玉米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4.1 各生育阶段的蒸散发耗水量 |
4.2 玉米冠层发育过程 |
4.3 最终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其收获指数 |
4.4 全生育期蒸散发耗水总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及ET_0的气象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
5.1 浅埋滴灌典型种植区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气象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1 数据运算过程 |
5.1.2 气象因子与ET_0的相关性 |
5.1.3 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指数 |
5.1.4 不同条件下ET_0的分布 |
5.2 基于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
5.2.1 模型运算所须的田间试验数据 |
5.2.2 数据处理与敏感性检验运算流程 |
5.2.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指数 |
5.2.4 敏感参数对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的影响 |
5.2.5 土壤蒸发、作物蒸腾总量为最值条件下的耗水过程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模拟土壤水及蒸散发的精度对比 |
6.1 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的参数化及精度评价指标 |
6.2 不同模型模拟土壤水分的对比 |
6.2.1 生育期土壤贮水量连续模拟值与离散测量值 |
6.2.2 土壤贮水量模拟值和测量值的关系 |
6.2.3 模拟土壤贮水量的误差评价指标 |
6.3 不同模型模拟各生育阶段蒸散发耗水量对比 |
6.3.1 蒸散发耗水量的模拟值和测量值 |
6.3.2 蒸散发耗水量模拟值和测量值的关系 |
6.3.3 模拟各生育阶段蒸散发耗水量的误差评价指标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7 AquaCrop模型对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的系统模拟与精度分析 |
7.1 AquaCrop模型的参数化及精度评价指标 |
7.2 AquaCrop模拟冠层覆盖度 |
7.2.1 冠层覆盖度CC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
7.2.2 冠层覆盖度CC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
7.3 AquaCrop模拟生物量积累 |
7.3.1 生育期内地上生物量Bi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
7.3.2 生物量Bi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
7.4 AquaCrop模拟总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 |
7.4.1 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
7.4.2 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
7.5 AquaCrop模拟最终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 |
7.5.1 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
7.5.2 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
7.6 小结与讨论 |
7.6.1 讨论 |
7.6.2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揭示了滴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的调控机制 |
8.1.2 综合评价选出了适宜节水灌溉技术 |
8.1.3 揭示了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水分亏缺的调控机制 |
8.1.4 取得了模型全局敏感参数并探讨了玉米田蒸散发耗水结构变化的成因 |
8.1.5 基于分阶段亏水试验对比了2个模型的模拟精度而选出适宜模型 |
8.1.6 获得了一套适宜的作物-水模型参数并找到模型精度的变化规律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覆膜的增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玉米覆膜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 覆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3 低温冷害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3.1 玉米低温冷害的定义和分类 |
1.3.2 玉米低温冷害的研究机理 |
1.3.3 玉米低温冷害的指标研究进展 |
1.3.4 低温冷害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
1.3.5 物理方法提高玉米抗冷性的研究进展 |
1.4 吉林省东部地区低温冷害的特征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膜覆盖对中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1 年降雨量、气温和地温测定 |
2.1.4.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1.4.3 生育进程和植株性状调查 |
2.1.4.4 干物重和生长参数的测定 |
2.1.4.5 玉米子粒灌浆速率的测定 |
2.1.4.6 产量及构成因素测定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玉米生育期内年降雨量、气温和覆膜后地温变化情况 |
2.2.2 覆膜对玉米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影响 |
2.2.3 覆膜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4 覆膜对玉米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5 覆膜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2.2.5.1 玉米子粒百粒重与灌浆速率动态变化 |
2.2.5.2 玉米子粒灌浆参数分析 |
2.2.6 覆膜对玉米干物重和生长参数的影响 |
2.2.7 覆膜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8 覆膜条件下玉米百粒重和产量与灌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2.9 覆膜条件下玉米产量与整个生育期生长参数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播期对吉林省东部冷凉区中熟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1 生育进程和植株性状调查 |
3.1.4.2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3.1.4.3 干物重和生长参数的测定 |
3.1.4.4 产量及构成因素测定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播期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2 播期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 |
3.2.3 播期对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2.4 播期对玉米干物重和生长参数的影响 |
3.2.5 播期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6 播期玉米产量与各时期生长参数的相关性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论文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东非高原半干旱区垄沟覆盖结构变化对小麦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旱地雨养农业及可持续性科学研究进展 |
1.2 垄沟覆盖系统 |
1.2.1 垄沟覆膜 |
1.2.2 秸秆覆盖 |
1.2.3 垄覆地膜沟覆秸秆 |
1.2.4 垄沟比例及垄高 |
1.2.5 种植密度 |
1.2.6 施肥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方式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土壤水热调控机理及肥力变化规律 |
1.4.2 垄沟覆膜条件下密度对小麦异速关系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1.4.3 不同垄沟尺寸条件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及水热调控机理 |
1.4.4 垄沟覆膜条件下氮磷施加对小麦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
1.5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方式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土壤水热调控机理及肥力变化规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气候地理概况 |
2.2.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2.2.3 田间管理 |
2.2.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试验地降雨量和气温 |
2.3.2 土壤水分和温度 |
2.3.3 土壤有机碳、氮、容重和pH |
2.3.4 产量、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因子 |
2.3.5 经济效益 |
2.4 讨论 |
2.4.1 土壤水分和温度 |
2.4.2 土壤pH和土壤容重 |
2.4.3 土壤有机碳和氮贮量 |
2.4.4 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 |
2.4.5 经济效益 |
2.5 小结 |
第三章 垄沟覆膜条件下密度对小麦异速关系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气候地理概况 |
3.2.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3.2.3 田间管理 |
3.2.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 |
3.3.2 小麦个体繁殖分配异速关系 |
3.4 讨论 |
3.4.1 小麦个体特征和群体表现 |
3.4.2 异速繁殖分配 |
3.4.3 应用异速分配理论探究最适密度和垄沟覆膜栽培体系的高产高效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垄沟尺寸条件下小麦生产力响应规律及水热调控机理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气候地理概况 |
4.2.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4.2.3 田间管理 |
4.2.4 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土壤水分和温度 |
4.3.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4.3.3 小麦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构成因子 |
4.4 讨论 |
4.4.1 土壤水分和温度 |
4.4.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垄沟覆膜条件下氮磷施加对小麦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气候地理概况 |
5.2.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5.2.3 田间管理 |
5.2.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土壤C-CO2释放量 |
5.3.2 土壤碳、氮、磷和pH |
5.3.3 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 |
5.3.4 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5.4 讨论 |
5.4.1 土壤理化性质 |
5.4.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5.4.3 土壤酶活性 |
5.4.4 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水分调亏对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膜下滴灌技术 |
1.2.2 调亏灌溉的内涵 |
1.2.3 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 |
1.2.4 调亏灌溉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土壤含水量 |
2.4.2 土壤温度 |
2.4.3 土壤容重 |
2.4.4 株高、茎粗、盘径 |
2.4.5 叶面积指数和叶日积 |
2.4.6 干物质 |
2.4.7 光合生理参数 |
2.4.8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与品质 |
2.4.9 向日葵耗水量、耗水强度及耗水模数 |
2.4.10 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
2.4.11 气象资料 |
2.5 田间管理 |
2.5.1 覆土压膜 |
2.5.2 放苗、间苗及除草 |
2.5.3 作物收获 |
2.6 数据处理分析 |
第三章 基本气象因子分析及食用向日葵根区温度变化 |
3.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降雨量 |
3.2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大气湿度 |
3.3 食用向日葵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
3.3.1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3.3.2 不同生育期地温日变化 |
3.4 讨论 |
第四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动态的影响 |
4.1 株高 |
4.2 茎粗 |
4.3 盘径 |
4.4 叶面积指数 |
4.5 干物质 |
4.6 讨论 |
第五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食用向日葵耗水特性的影响 |
5.1 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
5.2 耗水特性 |
5.2.1 各生育阶段耗水量 |
5.2.2 各生育期日耗水强度 |
5.2.3 全生育期耗水量 |
5.2.4 耗水模数 |
5.3 讨论 |
第六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食用向日葵光合特性的影响 |
6.1 各生育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
6.1.1 净光合速率 |
6.1.2 气孔导度 |
6.1.3 蒸腾速率 |
6.1.4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6.2 光合生态特征 |
6.2.1 叶日积 |
6.2.2 作物生长率 |
6.2.3 净同化率 |
6.2.4 叶比重 |
6.2.5 比叶面积 |
6.3 讨论 |
第七章 膜下滴灌调亏对食用向日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
7.1 食用向日葵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7.1.1 产量 |
7.1.2 百粒重 |
7.1.3 单盘粒质量 |
7.1.4 盘粒数 |
7.2 食用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 |
7.2.1 水分利用效率 |
7.2.2 灌溉水利用效率 |
7.3 食用向日葵品质 |
7.3.1 粗脂肪 |
7.3.2 粗蛋白 |
7.4 食用向日葵经济效益分析 |
7.5 食用向日葵阶段水分生产函数 |
7.5.1 食用向日葵Jensen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7.5.2 食用向日葵Blank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7.6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8.2.1 存在的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9)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10)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区域背景 |
1.1.2 生态背景 |
1.1.3 生产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
1.3.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趋势 |
1.3.3 覆膜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4 滴灌技术的发展 |
1.3.5 补水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6 补水效果评价 |
1.4 研究内容、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处理 |
2.2.2 田间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及相关参数计算公式 |
2.3.3 土壤温度的测定 |
2.3.4 产量的测定 |
2.3.5 大薯率及商品薯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3.1.1 覆膜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 |
3.1.2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
3.1.3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主茎粗的影响 |
3.1.4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
3.2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3.2.1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贮水量时序变化特征 |
3.2.2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土层含水量垂直变化特征 |
3.2.3 覆膜与补水的马铃薯田阶段耗水量动态变化 |
3.3 覆膜和补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1 覆膜和补水对土壤日均温的影响 |
3.3.2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田各土层温度的影响 |
3.3.3 覆膜和补水对不同时刻土层温度的影响 |
3.4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5 覆膜与补水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1 覆膜和补水对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2 覆膜和补水对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3 覆膜和补水对块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4 覆膜和补水对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6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商品率、单株薯重及产量的影响 |
3.7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 |
4.2 马铃薯产量与耗水量关系 |
4.3 补水时期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4.4 马铃薯垄作覆膜与滴灌补水的效果与应用 |
5 结论 |
5.1 马铃薯田主要供水层为0~80cm,块茎形成至膨大期为补水关键期 |
5.2 覆膜提高薯田地温,露地补水明显降低地温 |
5.3 覆膜和补水对马铃薯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5.4 覆膜和补水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大薯率 |
5.5 覆膜和补水显着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四、机械覆盖地膜技术在冷凉地区的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冷凉地区不同地膜覆盖对玉米田土壤温度、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D]. 魏宏磊.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D]. 陈谢田.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残膜累积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D]. 朱金儒.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实践与对策研究[J]. 赵少婷,韩艳妮. 中国农技推广, 2021(01)
- [5]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D]. 戚迎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6]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覆膜的增产效应[D]. 胡宇. 延边大学, 2020(05)
- [7]东非高原半干旱区垄沟覆盖结构变化对小麦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罗崇亮. 兰州大学, 2020(01)
- [8]水分调亏对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王璐.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9]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10]冀西北寒旱区马铃薯田水分特征与节水生产效果研究[D]. 任冬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