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刚[1](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胡瑶[2](2020)在《绵阳市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研究》文中提出秸秆作为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资源量十分丰富,我国每年生产9亿多吨,其“用则利,弃则废”,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到关于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提出秸秆综合利用“五化”中,秸秆还田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农田质量和有效防治秸秆焚烧。秸秆还田有多种方式,还田方式不同,农户采纳意愿不同,所以探究绵阳市农户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对绵阳市秸秆还田的推广效果和主体部门制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田间试验等,对绵阳市秸秆还田现状、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和各方式的还田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秸秆还田方式中,秸秆堆沤还田的增肥增产效果较好,其产值、净产值、经济产投比和劳动盈利率均表现较好;翻埋还田能显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值均为最高。在绵阳市调查的10个乡镇337个样本中,愿意进行秸秆还田农户有261户,主要愿意采纳的还田方式有三种,为翻埋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其中翻埋还田采纳意愿最高,占44.44%;其次为覆盖还田,占37.93%;对堆沤还田采纳愿意最低,仅占17.63%。农户的年龄、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或其他农业经济组织、耕作面积、当地秸秆还田宣传力度、当地机械化水平、当地地形特征对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有显着影响。将秸秆还田方式的农户采纳意愿和还田效果相结合,提出对策建议:优化堆沤还田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发动,切实提高对较为高效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的研发,完善相关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刘丽[3](2020)在《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人工造林种草、修筑梯田、建设坝系、生态工程等。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的16亿t减少到近年的3亿多t,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在已有的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研究中,往往将工程措施(治坡、治沟、治沙、水利工程)、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耕作措施一并讨论,而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往往是政府进行投入(如修建谷坊、退耕还林等),农户参与;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农户是主体,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做出的技术选择和采用行为,政府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服务。农户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显着减少了径流冲刷,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农业产量。随着农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农户在经济、资源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越来越突出,这些差异导致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的改变,进而影响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学者更多关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如何?农户资源禀赋如何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技术采用意愿、技术采用决策(包括技术采用强度)、技术效果等动态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在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重视。解决以上问题是提高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进行梳理,推导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基于2019年1月-3月对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的1237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Logit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采用意愿、采用决策及效果的影响,旨在把握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在所调查的1237个样本中,农户对技术本身的认知水平较高,70%的农户都听说过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农户对三项技术的便利性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水平不高。仅有25.22%的农户愿意采用等高耕作技术;深松耕技术采用愿意最高,61.68%的农户愿意采用;56.35%的农户愿意采用秸秆还田技术。33.39%的农户没有采用任何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9.64%的农户采用了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32.09%的农户采用了两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14.88%的农户采用了三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74.11%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71.08%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评价中,在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248户农户中,78.2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深松耕技术的448户农户中,85.05%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在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567户农户中,仅有39.32%的农户认为技术效果好。(2)构建衡量农户资源禀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禀赋水平和资源禀赋结构两个角度测度。资源禀赋水平中,经济资源禀赋主要是从农户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角度进行衡量,包括农户家庭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收入来源途径。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耕地规模和耕地质量,包括实际耕种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社会资源禀赋主要考察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情况。资源禀赋结构方面,运用熵值法测度,将样本农户划分为经济占优型、自然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经济占优型农户有413户,占总样本的33.4%;自然占优型农户有366户,占总样本的29.6%;社会占优型农户有458户,占总样本的37%。(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认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三项技术认知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有正向影响。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认知中,不同禀赋类型的农户存在明显差异。(4)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影响中,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占比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灌溉条件对深松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对于等高耕作技术,技术认知在实际耕种面积对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对于深松耕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影响技术采用意愿的为部分中介;对于秸秆还田技术,技术认知在家庭总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实际耕种面积、耕地细碎化、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影响技术采用意愿中为部分中介。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明显差异。(5)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技术采用意愿在资源禀赋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在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实际耕种面积和社会参与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完全中介;技术采用意愿在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程度中是部分中介。在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技术采用意愿在家庭总收入、土地肥沃程度、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影响农户是否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有明显差异。(6)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有明显差异。(7)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影响,家庭总收入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负向影响,实际耕种面积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土地肥沃程度对农户采用深松耕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灌溉条件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用等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对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正向影响。不同资源禀赋类型的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有明显差异。
王璐璐[4](2020)在《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秸秆还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素有黄金玉米带的美称,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目前,吉林省仍存在农民违法露天焚烧、丢弃秸秆现象,浪费资源又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秸秆还田是一项促进秸秆有效利用的手段,对农户秸秆还田意愿进行研究能够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吉林省保障农民家居温暖,环境清洁的总目标。本文在学习和把握循环农业经济理论、成本收益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草谷比法测算出吉林省2010-2019年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可收集资源量和可利用资源量。实地调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意愿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特征、经营特征、认知行为特征、外部环境特征对其采纳秸秆还田意愿的影响,并具体阐明已采纳秸秆还田技术与未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诉求。找出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推进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吉林省秸秆资源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目前,主要形成了以玉米秸秆全覆盖宽窄行免耕栽培技术、秸秆“富集深还”还田技术、秸秆全量粉碎深翻还田为主的还田技术模式,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扶持政策未形成有力抓手、技术不成熟、宣传和技术指导覆盖面积不广等。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过秸秆还田培训、玉米种植面积、获得大型秸秆处理机器难易程度、玉米种植面积、是否创办家庭农场或加入种植合作社、乡镇是否下发秸秆还田补贴、是否知道秸秆还田技术、农户认为秸秆还田难易程度如何。其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意愿存在负向影响,其余因素均存在正向影响。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数量、秸秆焚烧查处力度、秸秆还田宣传力度、农户是否知道秸秆还田与农田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否知道秸秆还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是否知道秸秆还田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没有显着影响。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以及实地调研关于秸秆还田农户诉求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善秸秆还田激励政策;二是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补贴落实到位;三是创新秸秆还田技术,积极研发玉米秸秆还田相关农机;四是加大宣传,扩大技术试点范围;五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六是建立秸秆还田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
杨帆[5](2020)在《莫力达瓦旗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系统性分析呼伦贝尔地区的地貌特征以及气候条件,从节本增产方面入手,通过设置试验对比田,用直观的试验结果佐证大豆免耕播种技术的优势。本次试验区面积10000亩,其中设置对比田5000亩,采用传统耕翻模式;试验田5000亩,采用免耕播种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分别从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两方面研究突破,形成从选种、育种到深松、免耕播种直至械化收获以及秸秆还田的一整套技术路线。本文侧重点在于大豆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推广,基于已经相对成熟的种植环境,通过试验对比,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效益分析,并且总结示范区全年耕播收技术规范要点,系统性阐述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旨在更好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高产量。从试验结果来看,本文所探讨研究并推广的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在呼伦贝尔地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生产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同时也比传统农业生产更加环保。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研究推广具有借鉴作用。
李一[6](2019)在《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而人口多,粮食生产压力大,每年大量施用化肥来满足粮食需求,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严重。秸秆作为优质的可再生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养分。将这些养分还田利用,不但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秸秆养分资源数量、空间分布、利用情况等现状不清楚,对秸秆养分在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造成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秸秆养分在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数量巨大,秸秆养分资源丰富。经估算,3个地区的秸秆资源总量约为5.68亿t,养分量约为509.06万t(N)、161.62万t(P2O5)、869.82万t(K2O)、18994.96万t(有机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通过秸秆还田,归还养分资源潜力巨大。如将秸秆养分还田,可以满足农作物需K量的50%以上,在东北和东南地区可以满足农作物需N量的30%以上。但现实的情况是,研究区秸秆实际还田养分较少。根据估算,3个地区秸秆还田养分占秸秆所含养分的比重,分别为55.29%(N)、75.21%(P2O5)、76.58%(K2O)。其中,东北地区由于其综合利用水平较差,秸秆养分还田量占秸秆所含养分比重最低,约为37.7%(N)、60.28%(P2O5)、61.08%(K2O)。丰富的秸秆养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资源养分在还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对于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在过腹还田利用中,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秸秆还田利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够,有待加强;由于关键问题没有解决,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3)针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在秸秆养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直接还田过程中,要从影响作物腐解及养分释放因素的角度确定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补贴、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在过腹还田利用过程中,应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并合理规划农业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还田利用;对于新型秸秆还田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
赵悦[7](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高思达[8](2018)在《法库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文中认为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每年产生的大量作物秸秆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和优质的可再生资源,秸秆的再利用是我国基层农村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秸秆还田作为秸秆生态利用的一大方法,其技术在基层村镇的推广就尤为重要。在沈阳市法库县,玉米是最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秸秆的产量也最大,在所有作物中占80%左右。长期以来,秸秆作为“不重要”的农产品被人们所忽视,很多被丢弃、焚烧,或者只有一少部分被作为禽畜饲料或者家庭燃料,利用率很低,而且运输消耗的成本较高。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秸秆中富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正确的方式秸秆还田,可以增长土壤肥力,增收增产,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也可以减少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土壤板结。很多研究表明,由于化肥的长期使用,东北土壤的肥力已经远不如当年,黑土厚度也在逐年减少。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针对东北地区出台了相应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政策。法库县是沈阳市的农业生产大县,每年可出产大量的玉米秸秆,但针对区县层次的秸秆还田数据调查还很少。本文根据法库县每年的玉米产量估算了玉米秸秆的产量,并为了了解法库县秸秆还田现状,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对法库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有针对的提出了改善方略和措施。综合法库县内秸秆还田应用情况,法库县下辖19个乡镇,耕地面积198万亩,玉米水稻为主的秸秆总量80.6万吨,秸秆利用综合工作2017年总体目标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秸秆翻压还田15万亩,利用秸秆13.95万吨。通过调查问卷对184个有效农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现存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和方法,针对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培训的建议,从技术培训和机械培训两方面给出建议:1、技术培训包括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的专家讲座,农业技术推广专员下乡指导,还包括远程课堂、网络课程和示范点参观学习等;2、机械培训主要是由企业对所销售的机械进行讲解,政府有关部门所做的是组织协调工作,讲解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和操作步骤等。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1、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深入基层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正确了解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切实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利好政策、制定合乎地域发展特色的推广方略,打消他们的疑虑,激发农户使用秸秆还田新技术的积极性;2、技术选择上,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3、政府扶持力度方面,应意识到秸秆还田技术对生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加大扶持力度,从仅仅是禁止、杜绝焚烧秸秆转变到正确引导、正向激励;4、技术研发上,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积极的与科研院校联系,争取做到共同合作,互利共赢。
赵会云[9](2018)在《辽阳地区秸秆还田模式及配套机具经济性分析》文中认为辽阳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每年产生大量秸秆,如果不进行处理影响第二年耕作,很多农民将秸秆就地焚烧,这样做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也引起空气污染。秸秆还田是一种经济性好、技术难度低、便于大面积推广、适于处理玉米秸秆的一种技术,但辽阳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水平较低,推广面积小,因此,研究秸秆还田机械化生产模式和相关配套机具的经济性对促进秸秆还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辽阳地区秸秆还田发展基础上,提出辽阳地区秸秆还田模式,对辽阳地区秸秆还田主要机具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适宜的作业规模,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在分析辽阳地区地理环境条件及秸秆还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辽阳地区秸秆还田的两种模式,即平原地区的玉米“机收粉碎深翻”秆还田模式和山地的玉米“打捆制肥”模式。为辽阳地区因地制宜进行秸秆还田奠定基础。(2)进行了辽阳地区秸秆还田配套机具的适应性分析。选取平原、山区两种不同种植区域,完成了配套的收获整地、播种机具的试验研究和作业效果评价。为秸秆还田技术在辽阳地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3)对辽阳地区秸秆还田主要环节配套的整地、播种和收获机具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典型作业环节即收获整地、播种等机组的适宜作业规模。对平原地区80hm2农田和山区20hm2秸秆还田玉米种植地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从分析上来看,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均可行。(4)在分析辽阳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以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为辽阳地区因地制宜进行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刘晓永[10](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二、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标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产量测定 |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
8.3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绵阳市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秸秆利用研究现状 |
1.3.2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还田方式研究 |
1.3.4 国外研究进展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1.6 贡献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理性经济人假说 |
2.2.2 技术扩散的市场需求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第3章 绵阳市秸秆还田现状 |
3.1 绵阳市农业发展概况 |
3.2 绵阳市秸秆资源总量估算 |
3.3 绵阳市秸秆还田技术现状 |
3.4 绵阳市秸秆还田的效果现状 |
3.4.1 秸秆还田的培肥效果 |
3.4.2 秸秆还田的经济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绵阳市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
4.2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及还田方式采纳意愿 |
4.2.1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 |
4.2.2 农户还田方式采纳意愿 |
4.3 愿意进行秸秆还田农户的统计描述 |
4.3.1 农户特征统计 |
4.3.2 农户生产特征统计 |
4.3.3 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统计 |
4.3.4 农户外部特征统计 |
4.3.5 愿意采纳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
4.4 农户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4.2 农户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1.1 绵阳市秸秆还田现状 |
5.1.2 秸秆还田方式农户采纳意愿 |
5.1.3 秸秆还田方式采纳意愿与还田效果对比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堆沤还田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5.2.2 加强宣传发动,切实提高对较为高效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 |
5.2.3 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的研发,完善相关技术 |
5.2.4 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户技术采用研究 |
1.3.2 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
1.3.3 农户资源禀赋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禀赋 |
2.1.2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
2.1.3 农户技术采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集体行动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机理 |
2.3.1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2.3.2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2.3.3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决策的影响 |
2.3.4 农户资源禀赋对水土保持耕作采用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情况 |
3.2.1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情况分析 |
3.2.2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情况分析 |
3.2.3 样本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情况分析 |
3.2.4 样本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效果分析 |
3.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不高 |
3.3.2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低 |
3.3.3 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际采用率偏低 |
3.3.4 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生态效果评价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资源禀赋测度 |
4.1 资源禀赋测度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设计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资源禀赋测度过程 |
4.2.1 资源禀赋水平测度方法 |
4.2.2 资源禀赋水平因子分析结果 |
4.2.3 资源禀赋结构测度方法 |
4.2.4 资源禀赋分析结果 |
4.3 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1 经济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2 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3.3 社会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5.3.1 统计推断 |
5.3.2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资源禀赋水平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的影响 |
5.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认知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6.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6.3.1 统计推断 |
6.3.2 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资源禀赋和技术认知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 |
6.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7.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7.3.1 统计推断 |
7.3.2 模型构建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资源禀赋和采用意愿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 |
7.4.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决策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2 数据、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8.3 统计推断与模型构建 |
8.3.1 统计推断 |
8.3.2 模型构建 |
8.4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 |
8.4.1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
8.4.2 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生态效果的影响 |
8.5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分析 |
8.5.1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 |
8.5.2 不同资源禀赋类型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生态效果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秸秆还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及其还田概况 |
2.1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数量测算与区域分布 |
2.2 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及效益分析 |
2.3 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现状 |
2.4 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的困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调查 |
3.1 数据来源 |
3.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3.3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描述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设计 |
4.2 模型构建 |
4.3 模型检验与结果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秸秆还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莫力达瓦旗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大豆生长要求及试验地选择 |
2.1 大豆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2.1.1 大豆对光照的要求 |
2.1.2 大豆对温度的要求 |
2.1.3 大豆对水分的要求 |
2.2 试验地选择依据及具体情况 |
2.2.1 试验地选择依据及具体位置 |
2.2.2 试验地所在旗基本情况 |
2.2.3 试验地所在旗大豆生产现状 |
3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 |
3.1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确定 |
3.1.1 模式概述 |
3.1.2 设置对比田 |
3.2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动力及技术路线 |
3.2.1 配套动力及机具选择 |
3.2.2 技术路线总述 |
3.3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与技术 |
3.3.1 地块选择原则 |
3.3.2 大豆品种选择要求 |
3.3.3 大豆种子处理工艺 |
3.3.4 免耕播种技术 |
3.3.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3.3.6 田间管理技术 |
3.3.7 机械化收获技术 |
3.3.8 秸秆综合利用及地膜回收技术 |
3.4 大豆生产作业各环节展示 |
3.5 大豆生产机械作业记录 |
3.5.1 机械作业记录 |
3.5.2 作业费用支出 |
3.5.3 产量及收益 |
3.6 大豆生产作业结果分析 |
3.6.1 经济效益分析 |
3.6.2 社会效益分析 |
3.6.3 生态效益分析 |
4 莫旗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4.1 大豆全程机械化存在问题 |
4.1.1 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
4.1.2 专业合作社装备储备不足 |
4.1.3 秸秆还田技术适用过程还有待完善 |
4.2 大豆全程机械化推广对策与建议 |
4.2.1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
4.2.2 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
4.2.3 增加新技术适用方面适当政策性补助 |
4.2.4 加大农机研发科研投入 |
5 结论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资源量与养分量估算 |
1.2.2 秸秆利用现状 |
1.2.3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秸秆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 |
2.1.1 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
2.1.2 秸秆养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
2.2 研究区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及秸秆养分还田量 |
2.2.1 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 |
2.2.2 秸秆养分还田量 |
2.3 秸秆养分占化肥投入养分的比重 |
2.4 秸秆还田技术 |
2.4.1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 |
2.4.2 秸秆过腹还田 |
2.4.3 腐熟(堆沤)还田 |
2.4.4 秸秆炭化还田 |
2.5 小结 |
第三章 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 |
3.1.1 秸秆还田技术手段 |
3.1.2 秸秆还田的操作方式 |
3.1.3 农民还田积极性不高 |
3.2 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 |
3.2.1 秸秆饲料化水平不足 |
3.2.2 种植业与养殖业空间区划不合理 |
3.3 秸秆还田新技术有待提升和推广 |
3.3.1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
3.3.2 秸秆炭化还田技术 |
3.4 农民燃烧秸秆依然存在,造成养分资源损失和大气污染 |
第四章 秸秆养分还田利用对策 |
4.1 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对策 |
4.1.1 从影响秸秆腐解因素的角度,确定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 |
4.1.2 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 |
4.1.3 加强秸秆还田的补贴力度 |
4.1.4 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 |
4.2 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的对策 |
4.2.1 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 |
4.2.2 合理规划农业布局 |
4.3 新型秸秆还田技术利用对策 |
4.3.1 加强秸秆腐熟剂的研发和应用 |
4.3.2 加强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及炭化还田技术的推广 |
4.3.3 加快秸秆炭化产业的进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法库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秸秆产量测算方法研究 |
1.2.2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研究 |
1.2.3 秸秆还田的方式研究 |
1.2.4 秸秆还田理论研究 |
1.2.5 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秸秆还田相关理论 |
2.1 秸秆及秸秆还田 |
2.1.1 秸秆 |
2.1.2 秸秆还田 |
2.2 秸秆还田理论基础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民需求理论 |
2.2.4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
2.3 国内外秸秆还田情况概述 |
2.3.1 国外秸秆还田应用 |
2.3.2 国内秸秆还田应用 |
第三章 法库县秸秆还田现状调查分析 |
3.1 法库县玉米生产和秸秆资源情况 |
3.1.1 法库县玉米生产数据 |
3.1.2 法库县玉米秸秆资源估算 |
3.2 法库县主要农用机械情况 |
3.2.1 法库县总体农用机械现状 |
3.2.2 法库县农用机械作业情况 |
3.3 法库县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情况 |
3.3.1 秸秆还田 |
3.3.2 秸秆在棚菜生产中的应用 |
3.3.3 作养殖饲料 |
3.4 法库县秸秆还田现状 |
3.4.1 当前法库县常见的秸秆还田方式 |
3.4.2 法库县秸秆还田推广现状 |
第四章 农户秸秆还田制约因素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
4.1 被访农户基本情况 |
4.2 农户参与秸秆处理及还田行为调查 |
4.3 还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视角 |
4.3.1 成本因素 |
4.3.2 技术因素 |
4.3.3 效果因素 |
4.4 秸秆还田需求调查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促进法库县秸秆还田推广应用的建议 |
5.1 培训建议 |
5.1.1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
5.1.2 技术推广人员 |
5.1.3 实地操作培训 |
5.1.4 秸秆还田示范点 |
5.2 对当地政府的建议 |
5.2.1 确定当地最适合的秸秆还田方式 |
5.2.2 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
5.2.3 推进秸秆还田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
5.2.4 深入基层,了解农户的切实需要 |
5.2.5 利用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
5.2.6 培养高素质的种粮大户,扶持农业合作社和示范点建设 |
5.3 相关政策扶持的建议 |
5.3.1 人才培养及吸引政策 |
5.3.2 科研战略政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影响农户秸秆还田的主要因素 |
6.1.2 针对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培训的建议 |
6.1.3 对促进法库县秸秆还田推广应用方面的建议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法库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问卷 |
致谢 |
(9)辽阳地区秸秆还田模式及配套机具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秸秆还田现状 |
1.2.1 国内秸秆还田现状 |
1.2.2 国外秸秆还田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课题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辽阳平原地区秸秆还田模式及配套机具性能评价 |
2.1 辽阳平原地区秸秆还田模式 |
2.2 平原地区秸秆还田配套机具及其性能评价 |
2.2.1 收获机械 |
2.2.2 耕整地机械 |
2.2.3 播种机械 |
第三章 辽阳山区秸秆还田模式及配套机具性能评价 |
3.1 辽阳山区秸秆还田模式 |
3.2 山区秸秆还田配套机具及其性能评价 |
3.2.1 收获机械 |
3.2.2 打捆机械 |
3.2.3 耕整地机械 |
3.2.4 播种机械 |
3.2.5 制肥机械 |
第四章 秸秆还田机具适宜作业面积及经济性分析 |
4.1 建立机组作业面积函数关系 |
4.1.1 机组作业费用函数关系的建立 |
4.1.2 机组作业面积函数关系的建立 |
4.2 主要作业机组的作业面积分析 |
4.2.1 收获机组的作业面积分析 |
4.2.2 打捆机机组的作业面积分析 |
4.2.3 耕整地机组的作业面积分析 |
4.2.4 播种机组的作业面积分析 |
4.3 辽阳地区秸秆还田机具配备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4.3.1 三种技术经济指标的建立 |
4.3.2 山区秸秆还田机具配备 |
4.3.3 平原秸秆还田机具配备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2]绵阳市农户秸秆还田方式的采纳意愿研究[D]. 胡瑶.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资源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D]. 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秸秆还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璐璐.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5]莫力达瓦旗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D]. 杨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D]. 李一.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法库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D]. 高思达.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9]辽阳地区秸秆还田模式及配套机具经济性分析[D]. 赵会云.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