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树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昕[1](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周婷婷[2](2020)在《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为提高果园综合经济效益,枣园间作苜蓿栽培模式在新疆南疆地区逐渐被推广应用;合理的种植间距既能避免植物间激烈的水分和养分竞争,又能改善土壤质量,进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因此,筛选出本地的最佳种植间距,能够对该地区枣苜间作系统的管理进行精确指导,同时为枣苜间作技术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本试验于20192020年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和高产栽培实验室进行枣苜间作试验,设计三种间距(分别为0.55 m,0.85 m,1.15 m),以红枣单作和苜蓿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苜蓿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枣苜间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数量随时期推进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细菌在6月19日、真菌和放线菌在7月21日达到峰值;与单作相比,枣苜间作能够显着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不同间距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当间距为0.55 m时,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平均数量最高。2、枣苜间作系统中,土壤化学性质随时期推进发生相应变化,土壤pH值、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规律,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pH值大小总体表现为间作<单作,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间作>单作,说明枣苜间作能有效降低土壤pH值,显着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表现为苜蓿单作>间作>红枣单作,碱解氮含量降低,说明枣苜间作存在营养竞争;当间距为0.55 m时,土壤pH平均值最小(7.62),分别比苜蓿单作、红枣单作降低2.31%、2.06%,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261.94 mg·kg-1);当间距为0.85m时,土壤碱解氮(90.38 mg·kg-1)、速效磷(43.10 mg·kg-1)含量最大。3、枣苜间作系统中,土壤物理性质随时期推进发生相应变化,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9月为最低值,土壤容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与红枣单作相比,枣苜间作能够显着提高土壤平均含水量和降低土壤容重;不同间距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当间距为0.55 m时,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容重下降幅度最大,土壤状况最好。4、枣苜间作系统中,比较不同间距下苜蓿生物学性状,头茬和二茬草在0.85 m间距时均表现最优,具有丰产的潜在能力;不同间距下头茬苜蓿生长速度平均值(1.56 cm/d)大于二茬(0.59 cm/d);在整个生育期,M3处理苜蓿生长速度快,M1生长慢。5、枣苜间作系统中,当间距为0.85 m时,全年苜蓿产量最高(40820.00 kg·hm-2),不同处理对红枣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M1、M2处理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相较单作,均能增产;其中,当间距为0.85 m时,LER最大(1.32),增产率最高,有产量优势。6、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速效磷、钾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真菌数量呈极显着负相关;速效磷与真菌数量呈显着正相关,速效钾和土壤含水量、土壤真菌数量呈显着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枣苜间作能够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湿度和养分含量,同时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和pH值,增加产量;当枣苜间距为0.55 m时,土壤疏松、绵软,透气性好,蓄水保墒能力强,土壤微生物数量丰富繁多,对土壤pH值的改善最明显;当枣苜间距为0.85 m时,土壤养分含量最高,苜蓿生物学性状表现最优,增产率最高。
李晓敏[3](2020)在《水分调控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间作红豆草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传统种植模式下连作障碍严重、生产力及水分利用低下等问题,探究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和水分调控模式已成为当地枸杞产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枸杞和红豆草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种水分处理(充分灌水:75%85%(W1)、轻度亏水:65%75%(W2)、中度亏水:55%65%(W3))和3种种植模式(枸杞单作(DG)、红豆草单作(DH)、枸杞间作红豆草(JZ)),研究水分调控和间作模式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光合、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叶片和农田尺度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得出适宜当地枸杞和红豆草高产高效的水分调控模式和种植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亏水程度的加深,各处理0-12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呈减小趋势;W2和W3处理下,间作较相应单作含水率减小了2.93%5.30%。随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60 cm或80 cm处取得最大值;W3处理下,间作较枸杞单作增加了7、8月份0-60 cm土层的含水率。间作模式下,总耗水量随亏水程度的加剧呈递减趋势。轻度亏水有利于提高枸杞单作与间作0-60cm各土层的有机质含量。与枸杞单作相比,间作使0-20 cm土层有机质增加了14.88%32.95%,铵态氮减小了2.53%6.38%。W2处理下,间作较相应单作减少了0-6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2)随亏水程度的加深,枸杞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南北/东西冠幅增长量呈递减趋势。水分处理相同时,间作对枸杞地径和冠幅增长量影响不显着,但W2处理下,间作使枸杞株高增长量显着提高了24.21%。随亏水程度的加深,红豆草株高逐渐降低,且同一水分调控下表现为间作低于单作。随刈割次数的增加,红豆草粗蛋白含量增加了3.21%29.54%,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依次减小了11.52%21.21%和11.51%14.75%。W1处理下,红豆草间作第二茬牧草的品质较好,且间作较红豆草单作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21%,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减小了2.43%和0.72%。(3)随亏水程度的加深,红豆草单作和间作的叶绿素含量呈递减趋势;枸杞单作和间作的叶绿素含量分别在W1和W2处理下最大。W2和W3处理下,间作使枸杞叶绿素含量提高了8.95%和5.27%。枸杞、红豆草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均值随亏水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小。枸杞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在W3处理下最高,且间作较单作显着增加了2.81%。W1处理下,红豆草间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最高,且间作较单作显着增加了23.98%。(4)W2处理下,枸杞单作的干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546.80kg·hm-2、4.87 kg·hm-2·mm-1)。随亏水程度的加深,红豆草单作和枸杞间作红豆草模式下总产量和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呈递减趋势。W1处理下,枸杞间作较单作干果产量显着增加了9.69%,红豆草间作与单作干草产量差异不显着。受枸杞和红豆草收获物产量差异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表现为枸杞间作红豆草>红豆草单作>枸杞单作,且同一水分调控下,间作系统较单作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80.86%109.66%。(5)基于枸杞、红豆草不同尺度下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枸杞叶片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间不存在显着相关,红豆草叶片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综合得出,轻度亏水(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有利于枸杞单作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充分灌水(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5%)时,枸杞间作红豆草可提高枸杞产量、牧草品质和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马史琛[4](2020)在《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文中指出论文采用沙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利用极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提取供试材料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砂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4周后,制备幼苗浸提液,划分浸提液浓度为:0.25dwg·L-1,0.5dwg·L-1,1dwg·L-1,2dwg·L-1(1dwg·L-1代表1L蒸馏水中含有1g幼苗干物质提取物),蒸馏水作为空白试验对照,总共5个浓度梯度,所有供试品种两两相互之间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23种不同品种牧草与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成分测定与供试品种相互之间他感效应检测,旨在了解牧草与作物幼苗化感物质的成分种类,并筛选相互间他感效应明显的品种,可为进一步研究他感作用机制,延长牧草与作物种植年限、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为生产选育低自毒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3种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差异较大。测定出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67种;甘农9号紫花苜蓿55种;阿尔冈金紫花苜蓿104种;一年生紫花苜蓿蒺藜苜蓿37种;陇燕1号燕麦59种;白燕7号燕麦124种;丹麦444燕麦49种;德美亚玉米60种;陇单339玉米34种;陇单8号玉米69种;德胜高粱52种;海牛高粱51种;牛魔王高粱35种;陇春bJ103小麦37种;西旱3号小麦33种;甘啤5号皮大麦36种;甘肃红豆草13种;捷达黑麦草19种;宁农苏丹草60种;得力高丹草29种;墨西哥玉米92种;新哥莱德草地早熟禾22种;大力士杂交甜高粱95种。2、牧草或作物种内品种之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且他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幼苗浸提液浓度为2dwg·L-1时最强;不同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大多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浸提液浓度低于0.5dwg·L-1时为表现为正效应,浸提液浓度高于1dwg·L-1时表现为负效应,且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dwg·L-1>1dwg·L-1)。3、部分牧草与作物存在特性他感效应。4种苜蓿作为供体品种,白燕7号燕麦作为受体品种时,苜蓿品种与白燕7号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当白燕7号作为供体品种对苜蓿品种皆表现为负效应;苜蓿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玉米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宁农苏丹草作为浸提液供体对大部分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他感效应表现为副效应,而作为受体时,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对宁农苏丹草既有表现低促高抑的,也有表现负效应的;草地早熟禾作为受体品种时,其他所有品种对其皆表现为负效应;甘啤5号皮大麦作为供体,对多个品种(苜蓿、燕麦、玉米、甘肃红豆草、捷达黑麦草、宁农苏丹草)都表现低促高抑。4、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的关系。供试材料间他感效应表现差异取决于根系分泌物的相近程度与,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多,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由于累加作用而增大,故他感效应表现为负效应;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少,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累加作用小,故他感效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李恩慧[5](2020)在《冬小麦间套作苜蓿的土壤与作物产量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间套作作为一种多元化种植模式,通过苜蓿与小麦间套作种植能够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改善土壤中因施肥不当造成的养分累积现象,提高土壤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整个生长期内不仅收获了小麦,缓解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而且增加了饲草料,丰富了农田产出作物,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改善了当今人民膳食习惯,确保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田间试验,阐明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与养分、作物产量与养分吸收效率的变化状况,以期为粮草间套作种植体系以及新时代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于晋西南东杜村设置田间试验,以冬小麦与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立小麦单作、苜蓿单作与小麦苜蓿间套作三种种植模式。通过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PSS等软件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水分与养分、作物产量与养分吸收效率以及系统作物种间竞争能力。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从土壤水分来说,不论哪种种植方式,小麦返青期与休耕期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麦收期,且土壤含水量依次为小麦单作>小麦苜蓿间套作>苜蓿单作。小麦苜蓿共生期水分消耗远高于小麦地休耕苜蓿单独生长期。间套作种植系统水分利用率较小麦单作提高19.81%~28.28%,较苜蓿单作提高20.37%~63.28%,水分当量比为1.31~1.71,因此小麦与苜蓿间套作种植具有显着的水分优势。(2)从土壤养分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后,因苜蓿根系发达,与小麦根系在土壤中形成了一个养分集聚区域,进而成为两种作物摄取养分的主要来源。在小麦苜蓿共生期间套作种植后因苜蓿生长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经过整个生长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又显着降低。土壤剖面氮素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小麦苜蓿生长前期间套作种植系统因苜蓿对小麦的竞争关系显着降低了0-60cm层土壤氮素含量;随着小麦苜蓿生长进入旺盛期氮素消耗逐渐增大,根际土壤逐渐进入缺氮阶段;小麦地休耕后土壤氮素又得到了恢复,此时土壤中的硝态氮随其剖面垂直淋失并导致氮素在深层土壤中出现了累积现象,间套作种植后又因苜蓿的继续生长规避了土壤剖面氮素淋失风险,提高了土壤氮素的利用率。0-100cm层土壤磷素由于苜蓿的生长而显着降低,间套作后不仅减缓了磷素的大量消耗,而且提高了根际周围土壤磷活性,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需施用磷肥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苜蓿生长也消耗了0-60cm层土壤钾素含量,间套作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作物对其钾素的消耗,并降低了60-200cm层土壤钾素含量,在生产实践中仍需施用钾肥。(3)从作物养分含量与吸收效率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后既提高了小麦植株(籽粒和茎叶)氮含量,又提高了小麦茎叶磷含量,较小麦单作茎叶氮含量提高了8.0%~12.5%,磷含量提高了14.3%~35.7%,籽粒氮含量提高了8.5%~14.0%。相比小麦单作,间套作种植复合系统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10.7%~17.4%;相比苜蓿单作,间套作复合系统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32.8%~74.3%,磷素积累量提高了34.4%~76.3%,钾素积累量提高了40.7~74.4%。间套作种植复合系统作物植株氮素吸收效率比小麦单作提高了10.8%~17.2%,比苜蓿单作提高了20.0%~49.5%;植株磷素与钾素吸收效率比苜蓿单作分别提高了33.3%~76.5%、40.8%~74.6%。因此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有利于提高系统作物植株养分含量与吸收效率。(4)从作物产量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因两种作物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效应,导致小麦籽粒产量比其单作降低了19.68%~46.50%,生物量降低了28.32%~38.76%,苜蓿生物量降低了13.64%~19.27%。但间套作复合系统作物产量显着提高,较小麦单作提高了14.64%~32.14%,较苜蓿单作提高了21.13%~63.60%,实现了系统作物产量优势,可为粮草间套作种植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5)从系统作物种间竞争能力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作物净增产1710.39~4251.19kg·hm-2,土地当量比高达1.34~1.67,相比单作种植,具有显着的间套作优势。间套作系统中苜蓿对小麦种间相对竞争能力(Aaw)为-0.55~(-1.33)且小于0,苜蓿对小麦竞争率(CRaw)为0.49~0.68且小于1,表明随着苜蓿种植年限与人为管理措施的干预使苜蓿的竞争能力逐渐减弱,在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中小麦仍具有产量优势。故冬小麦与苜蓿间套作种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地力,增加了作物产出,发展了畜牧业,转变了农业结构,满足了新时代人类粮食需求。
吴文霞[6](2019)在《具有自净功能的棕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且息息相关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也使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污染,在众多污染中工业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对场地水土的危害尤为严重。这种污染也逐渐激化了人们对污染场地的矛盾。然而棕地并不是以土地的形式孤立存在的,常常与周边水系相互影响,重金属土地污染通过食物链、河流、地下水的转移。这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多个层面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危害可以直接危及生命健康,限制城市前进的脚步,阻碍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治理修复棕地中的重金属污染变得迫在眉睫。又因为我国当下正处于快速转型和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工业用地被污染乃至废弃成为城市内部转型的重要矛盾,也成为城市废弃地再利用再开发的一大难题。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影响城市转型升级的因素,将棕地修复设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中需要重点支持的工作,并于2015年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双修”的理念想法,鼓励提倡用绿色生态的方法去修复治理棕地的污染,从而实现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的环境策略。故本文就我国国情,综合我国气候环境和棕地场地情况,针对重金属污染棕地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提出具有自净功能的棕地,其核心就是利用生态的方法去净化棕地中的重金属污染,从而激活水土中的自净能力。由于重金属污染至今没有太好的治理办法,目前植物吸收净化是最好的方式,本文把植物净化场地水土污染和景观提升相融合,在满足净化功能的同时具有最佳的景观效果,使棕地的场地污染治理具有美感、文化感、设计感。对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棕地的发展和以又的理论案例进行分析,对棕地污染类型及具体净化治理办法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分析其优点及不足。然后,对棕地的面积、结构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镉、铜、铅、锌四种重金属污染进行净化植物的筛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气候和污染分区位置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植物配置,根据场地水、土分布位置总结净化植物在配置时平面维度和竖向维度的规律要点,按必存水区域、临时淹没区域、近水区域和远水区域来配置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其次,在满足净化功能的前提下根据美学原则对景观进行营造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从而使净化技术和美学达到融合,提升场地承载力,更好的激活场地的自净功能。最后,以我国具有代表特色的重庆钢铁厂旧址棕地治理为例,分析将净化植物的筛选、配置、营造方法在项目中实践应用。以期在生态学相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设计,将技术和艺术进行融合提升,来满足人们对安全环境的需要以及对具有自净功能且低污染环境的渴望。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魏玉强,徐占伟,叶新华,龙再俊,祁永春[8](2018)在《杨树林带套种苜蓿栽培技术及效益调查分析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杨树林带套种苜蓿种植管理模式及技术效果进行定点调查,并对产量与效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出杨树林带套种苜蓿的技术建议。
王林娜[9](2017)在《枣林间作牧草品种筛选及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虽然占国土面积较大,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少,水资源紧缺,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大,饲草料不足和营养价值低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因此,本试验开展林下间作牧草,解决饲草料短缺和品质差等问题,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枣林下种植衡谷13(Setaria italica)、汾绿肥豆2号(Glycine max)、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四个紫花苜蓿(Madicago sativa)品种,通过对牧草种子耐盐性、林下牧草生产性能、营养价值和光合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以及对枣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地区枣林间作的牧草品种。研究结果如下:(1)耐盐能力测定,HM1和HM2随复盐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0.3%复盐浓度下HM1、HM2和汾绿肥豆2号发芽率最高,其他5个品种随复盐浓度增加而降低。汾绿肥豆2号耐盐性最好,其次是HM2>HM1>HM3>HM4>衡谷13>草木樨。(2)对牧草生产潜力和营养价值测定,苜蓿净光合速率HM2>HM1>HM4>HM3。干草产量衡谷13号为1020.51kg·667m-2,汾绿肥豆2号为663.07kg·667m-2,HM2、HM1、HM3、HM4,草木樨干草产量由高到低平均分别为:963.84 kg·667m-2、881.02 kg·667m-2、786.51 kg·667m-2、773.56 kg·667m-2,737.65kg·667m-2。豆科牧草蛋白含量在18.08%12.47%,禾本科为7.25%,相对饲喂价值豆科牧草在155.30142.95,禾本科为92.48。综合分析产量和营养成分HM1>HM2>HM3>HM4>草木樨>衡谷13>汾绿肥豆2号。(3)枣林下间作牧草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改善作用,牧草可降低土壤p H(p<0.05)。草木樨和HM1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了83.43%、86.26%,020cm土层差异显着(p<0.05),碱解氮含量HM2、HM1、HM3、HM4比对照提高了96.54%、81.64%、67.18%、26.17%。速效磷含量HM1、HM2、HM3、HM4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9.66%、93.42%、89.75%、42.31%。速效钾含量HM1、HM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93%、3.79%。综合分析改良土壤肥力HM1>HM2>HM3>HM4>草木樨>汾绿肥豆2号>衡谷13。(4)对枣林经济产量和果品测定,种植紫花苜蓿HM1和HM2红枣产量比枣林单作分别提高了5.97%、4.28%,HM3总糖含量46.66ug·ml-1,总酸含量0.45%,分别比纯枣林提高19.37%、11%。综合分析HM3改善红枣口感最佳,其次是HM2>HM1>HM4>草木樨。枣林间作HM1和HM2净利润分别提高了5.98%和4.28%,其次是HM3>HM4>汾绿肥豆2号>草木樨>衡谷13。综合分析推荐林下种植品种为HM1。
李科[10](2012)在《洞庭湖区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郁闭前及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条件下,对林木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1)探讨了洞庭湖区杨树林下间作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在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不同作物使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蓄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0.8%、19.6%和91%以上;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麦冬第3a,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蓄积分别比对照提高8%、4.8%和21.3%,使5a生的杨树林蓄积量增加11.7m3/hm2;郁闭后林下套养土鸡使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分别比对照提高6.8%、7.1%和20.6%,使5a杨树蓄积增加14.2m3/hm2。(2)探讨了洞庭湖区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棉花、南瓜和冬瓜1a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16.4%以上,土壤全N、土壤速效P含量分别提高19.4%和14.7%以上;郁闭后杨树林下套养本地土鸡2a,土壤的各主要养分含量比不套养均有所提高。(3)探讨了洞庭湖区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棉花年均利润达到10488元/hm2,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麦冬年均利润达到14276元/hm2,郁闭后杨树林下套养土鸡年均利润达到22237.5元/hm2。(4)提出了适合在洞庭湖区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棉花、南瓜、冬瓜的林农模式,郁闭后间作麦冬的林草模式与套养本地鸡种的林禽模式。
二、杨树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树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 |
1.3.1 河道与河岸 |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
1.3.3 沿河防护林 |
1.3.4 混交林带 |
1.3.5 河流廊道 |
1.3.6 河流生态系统 |
1.3.7 绿道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河堤林带建设 |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1.1 新河河道概况 |
2.1.2 上位规划条件 |
2.1.3 规划设计范围 |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2.2.1 场地现状 |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
3.1 场地认知 |
3.1.1 场地周边环境 |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4 设计研究小结 |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
3.3.1 树种选择 |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
4.1 场地认知 |
4.1.1 场地周边环境 |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
4.2.5 设计研究小结 |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
4.3.1 树种选择 |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
5.1 场地认知 |
5.1.1 场地周边环境 |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
5.2.1 宫胁造林法 |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
5.2.3 具体实践研究 |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
5.3.1 树种选择 |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2)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果草间作概念 |
1.2.2 果草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3 果草间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4 果草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5 果草间作对苜蓿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微生物数量 |
2.3.2 土壤化学性质 |
2.3.3 土壤物理性质 |
2.3.4 苜蓿生物学性状 |
2.3.5 产量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1.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3.1.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3.1.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3.1.4 可数微生物培养照片 |
3.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p H值的影响 |
3.2.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3.2.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2.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3.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容重的影响 |
3.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4.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头茬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4.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二茬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4.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生长速度的影响 |
3.5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及红枣产量的影响 |
3.6 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1.2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3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4 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苜蓿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分调控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间作红豆草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分调控研究进展 |
1.2.1 水分调控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2 水分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水分调控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林草间作研究进展 |
1.3.1 间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3.2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3 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土壤水分和养分测定 |
2.3.2 枸杞生长指标测定 |
2.3.3 红豆草生长和品质指标测定 |
2.3.4 枸杞和红豆草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
2.3.5 枸杞和红豆草产量测定 |
2.4 计算及统计方法 |
2.4.1 计算方法 |
2.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
3.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0-120cm土层平均含水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各月份0-120cm土层平均含水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贮水量及耗水量的影响 |
3.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枸杞株高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枸杞地径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枸杞冠幅的影响 |
4.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红豆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红豆草株高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红豆草茎叶比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红豆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枸杞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1 净光合速率 |
5.2.2 蒸腾速率 |
5.2.3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5.3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红豆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
5.3.1 净光合速率 |
5.3.2 蒸腾速率 |
5.3.3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1.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枸杞百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6.1.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红豆草干草产量的影响 |
6.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6.4 不同尺度下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
7.1.2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3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7.1.4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4)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1.1 牧草与牧草间的他感作用 |
1.2 牧草与作物间的他感作用 |
2 牧草与作物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 |
2.1 化感物质的分类 |
2.2 苜蓿中的化感物质 |
2.3 禾本科牧草或作物中的化感物质 |
2.4 化感物质的提取方法 |
3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
3.1 培育新品种 |
3.2 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 |
3.3 利用牧草的他感作用抑制恶性杂草 |
3.4 生物除草剂、杀虫剂的开发利用 |
第二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测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2 燕麦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成分种类分析 |
2.3 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4 高粱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5 小麦与大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6 其他牧草及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检测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2 燕麦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3 玉米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4 高粱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5 小麦及大麦品种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6 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关系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冬小麦间套作苜蓿的土壤与作物产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 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3 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4 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1 大田试验调查采样 |
2.2.2 室内实验测定与分析 |
2.2.3 种间竞争能力评定 |
2.3 数据处理 |
3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 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分布规律 |
3.2 不同时期土壤储水量变化与消耗特征 |
3.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4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全量养分元素的影响 |
4.2.1 土壤剖面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
4.2.2 土壤剖面全磷含量分布特征 |
4.2.3 土壤剖面全钾含量分布特征 |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1 土壤剖面速效氮含量分布特征与累积量变化情况 |
4.3.2 土壤剖面速效磷含量分布特征 |
4.3.3 土壤剖面速效钾含量分布特征 |
5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作物养分与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植株养分N、P、K含量的影响 |
5.1.1 小麦与苜蓿植株氮含量及其作物携出氮量 |
5.1.2 小麦与苜蓿植株磷含量及其作物携出磷量 |
5.1.3 小麦苜蓿植株钾含量及其作物携出钾量 |
5.2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
5.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与构成要素 |
5.3.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5.3.2 苜蓿生物量 |
5.3.3 不同种植模式下系统作物总产量 |
5.4 间套作种植模式中作物种间竞争能力评定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具有自净功能的棕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 |
1.2.2 具有自净功能的景观设计研究 |
1.2.3 国内外棕地治理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治理棕地污染的意义 |
1.4.2 水体、土壤自净的意义 |
1.4.3 植物营造景观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综合分析法 |
1.7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棕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界定 |
2.1.1 城市棕地的概念 |
2.1.2 棕地污染物概况 |
2.2 具有自净功能的棕地景观设计理论 |
2.2.1 景观的永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设计理论 |
2.2.3 污染生态学理论 |
2.3 影响棕地生态自净设计的主要因素 |
2.3.1 场地内的水体与土壤的关系 |
2.3.2 场地内的水土污染情况 |
2.3.3 气候因素对生态治理的影响 |
2.4 场地内主要污染物的生态治理 |
2.4.1 棕地重金属污染以及生态治理的概况 |
2.4.2 主要污染物生态修复的具体办法 |
2.4.3 生态治理激活土壤、水体的自净能力 |
2.5 小结 |
3.国内外净化功能棕地景观案例分析 |
3.1 约克威尔公园案例分析 |
3.1.1 场地概况 |
3.1.2 覆土掩埋配合植物净化的公园化再利用 |
3.1.3 打造高密度地区的生态净化公园 |
3.2 宁波东部新城生态植物绿廊案例分析 |
3.2.1 场地概况 |
3.2.2 设计结合地形+水文+植被 |
3.2.3 打造生态活体过滤器 |
3.3 小结 |
4.我国自净功能棕地的植物筛选与配置 |
4.1 自净功能棕地的概念及生态方法 |
4.1.1 超富集植物 |
4.1.2 植物修复技术 |
4.2 我国环境因子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
4.2.1 植物物候概念 |
4.2.2 我国环境因子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
4.3 环境因子叠加下四种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
4.3.1 环境因子叠加下镉污染的分布特征 |
4.3.2 环境因子叠加下铅污染的分布特征 |
4.3.3 环境因子叠加下锌污染的分布特征 |
4.3.4 环境因子叠加下铜污染的分布特征 |
4.4 主要污染物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分析 |
4.5 针对棕地中四种主要单一污染的植物筛选 |
4.5.1 植物筛选原则 |
4.5.2 植物筛选方法 |
4.6 针对棕地中水污染的植物筛选 |
4.7 单一污染物植物配置的维度研究 |
4.7.1 二维空间植物配置 |
4.7.2 三维空间竖向维度植物配置 |
4.7.3 时间维度植物配置 |
4.8 针对棕地中四种单一主要污染物的植物配置研究 |
4.8.1 镉(Cd)污染型棕地植物配置研究 |
4.8.2 铅(Pb)类污染型棕地植物配置研究 |
4.8.3 锌(Zn)类污染型棕地植物配置研究 |
4.8.4 铜(Cu)污染型棕地植物配置研究 |
4.9 小结 |
5.棕地自净功能的景观营造 |
5.1 营造的原则和方法 |
5.2 棕地形态营造的构成要素 |
5.3 自净功能棕地植物的美学营造 |
5.3.1 植物净化美学营造的原则 |
5.3.2 净化植物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
5.3.3 净化植物美学营造的基本形式 |
5.3.4 植物净化美学营造的艺术手法 |
5.3.5 植物净化美学营造的设计要素 |
5.3.6 植物营造空间 |
5.4 小结 |
6.具有自净功能的景观设计实践 |
6.1 重庆钢铁厂旧址改造项目概况 |
6.1.1 区域位置 |
6.1.2 历史沿革 |
6.1.3 场地现状 |
6.2 发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6.3 自净型植物筛选 |
6.4 平面分区及节点设计 |
6.5 工业文明展现区 |
6.5.1 “再见重钢”主题博物馆 |
6.5.2 “艺钢”商业综合体 |
6.5.3 “花钢”生态园 |
6.6 滨江生态生活区 |
6.6.1 “慢钢”游船码头 |
6.6.2 “绿钢”生态堤岸 |
6.7 小结 |
7.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杨树林带套种苜蓿栽培技术及效益调查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点种植与管理概况 |
1. 调查地点 |
2. 林带种植模式、树龄 |
3. 播前施肥整地 |
4. 套种苜蓿品种 |
5. 套种苜蓿播种方式 |
6. 套种苜蓿生长年限 |
7. 主要田管措施 |
二、林带套种苜蓿可行性分析 |
1.杨树与苜蓿之间没有明显共生矛盾 |
2.苜蓿可为杨树提供养分 |
3.套种苜蓿能抑制林带杂草生长, 减少人工除草成本 |
4.种植管理简单、利用周期长 |
5.促进生物多样性, 形成绿色农业生产的网格化诱集屏障 |
6.缓解季节性优质饲草不足的矛盾, 带动农区饲草产业发展 |
7.保护农区生态环境 |
三、调查方法、产量表现与结果分析 |
1. 调查方法 |
2. 产量表现 |
3. 结果分析 |
四、林带套种苜蓿经济效益分析 |
1. 产量产值 |
2. 种植管理成本 |
3. 经济收益 |
五、讨论及建议 |
(9)枣林间作牧草品种筛选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林草复合系统品种筛选 |
1.2.2 林草复合系统改良土壤 |
1.2.3 林草复合系统生物效益 |
1.2.4 林草复合系统对林木及其产品影响 |
1.2.5 林草复合系统种草养禽养畜 |
1.3 展望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方法 |
2.4.1 牧草种子发芽试验 |
2.4.2 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测定 |
2.4.3 光合能力测定 |
2.4.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5 枣林产量及其品质测定 |
2.4.6 种植牧草的经济效益分析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牧草耐盐能力测定 |
3.2 枣林下牧草产量及营养成分 |
3.2.1 牧草产量分析 |
3.2.2 营养成分测定 |
3.3 牧草光合性能测定 |
3.3.1 叶绿素含量变化 |
3.3.2 光合性能日动态变化 |
3.3.3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变化 |
3.4 枣林间作对土壤的影响 |
3.4.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4.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5 牧草对枣树生产性能及果品的影响 |
3.6 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牧草耐盐性评价 |
4.1.2 枣林下牧草产量及营养成分 |
4.1.3 枣林间作对牧草光合性能的影响 |
4.1.4 枣林间作对土壤的影响 |
4.1.5 枣林间作对枣树生产性能及果品的影响 |
4.1.6 枣林间作经济效益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洞庭湖区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3 存在的问题 |
2 林下间作或套养研究进展 |
2.1 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 对土壤的影响 |
2.3 经济效益 |
2.4 发展模式 |
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的意义 |
3.2 技术路线 |
4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杨树造林 |
4.2.2 间作作物种类 |
4.3 试验方法 |
4.3.1 间作与套养 |
4.3.2 调查方法 |
4.3.3 土壤测定 |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 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 |
5.1.1 间作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5.1.2 间作对林地土壤的影响 |
5.1.3 间作经济效益分析 |
5.2 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 |
5.2.1 间作麦冬、百合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5.2.2 间作麦冬、百合对林地土壤的影响 |
5.2.3 间作经济效益分析 |
5.3 郁闭后杨树林下套养 |
5.3.1 套养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5.3.2 套养对林地土壤的影响 |
5.3.3 套养经济效益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 |
6.2 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 |
6.3 郁闭后杨树林下套养 |
6.4 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 |
6.4.1 郁闭前杨树林下间作模式 |
6.4.2 郁闭后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杨树套种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间距对枣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D]. 周婷婷. 塔里木大学, 2020
- [3]水分调控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间作红豆草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李晓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4]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D]. 马史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5]冬小麦间套作苜蓿的土壤与作物产量效应[D]. 李恩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具有自净功能的棕地景观设计研究[D]. 吴文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杨树林带套种苜蓿栽培技术及效益调查分析报告[J]. 魏玉强,徐占伟,叶新华,龙再俊,祁永春. 农村科技, 2018(02)
- [9]枣林间作牧草品种筛选及综合评价[D]. 王林娜. 塔里木大学, 2017(07)
- [10]洞庭湖区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研究[D]. 李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