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效应的四种分解与福利的度量(论文文献综述)
孙晔[1](2019)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1.9%。按照国际通行的判断准则,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不同于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背景,“未富先老”的经济特征和尚不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迫使我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时面临重大的挑战。其中,收入不平等势必也会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逐渐增加而有所改变。现有考察我国收入不平等成因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大多将其归咎于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造成的影响,但却忽视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由于经济人口的异质性构成,在不同群体的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也有所不同。由此可以推断,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领域中的收入不平等结构发生改变。一方面,老龄化意味着不同年龄群体的相对人口规模构成发生变化,这势必会改变不同年龄组的收入差异程度,从而影响整体的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经济年龄组获取收入的渠道,老年群体获取收入的渠道主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而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也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福利水平,甚至加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如果忽略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变迁现实,则很有可能高估体制或制度因素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同时也忽略了人口结构转变对收入结构影响的政策含义。本文根据人口转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收入分配相关理论,沿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趋势特征→构建机制模型→验证作用机制→得出论文结论”这一基本研究思路。在梳理了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后,基于年龄结构因素和行为因素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路径进行分析;其次,选取WIND数据库的基尼系数原数据和老龄化数据,构造时变协整模型来考察人口老龄化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关系是否稳定,第三,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微观数据对收入不平等进行方程分解,以期考察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在组内和组间效应。最后,在充分考虑微观家庭的异质性基础上,采用门限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一步分析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传导路径,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并分别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检验经济行为要素和非经济行为要素在其中的传导效应。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面板模型、时变协整检验、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和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最终得出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时变的协整关系,且发现具体的时间断点是1999年。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稳定关联机制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显着变化。尽管协整向量在样本区间内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但无论是顶部老龄化,还是底部老龄化均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显着的影响。此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下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影响特征。进一步而言,在低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的群体中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小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影响效果。在利用统计工具发现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存在着显着的相关关系后,通过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年龄越大和出生组越靠后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年龄组累积不平等、累积行为差异,以及家庭初始资本的异质性。人口结构、出生组效应、年龄效应对收入不平等变化具有重要解释能力。其中,老龄化仍然是促使我国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教育回报的时变差异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在剔除教育因素地对收入的影响后,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仍有近20%的贡献率。家庭作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无论是从劳动力市场还是资本市场的角度,老龄化都通过作用微观家庭的储蓄、借贷等经济行为对家庭收入产生影响。老年家庭和青年家庭的不同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差异同样对收入不平等产生异质性的影响,并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基于本文的研究发现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首先,应充分重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其次,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要兼顾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经济环境以及地区差异;再次,应在教育上设计更为均衡的发展策略;最后,继续营造“孝文化”氛围,减少“资历歧视”,构建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
杜鹏程[2](2018)在《劳动力成本上涨与企业生产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微观数据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以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为标志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在此过程中,本文的研究致力于从生产效率指标的选取与测度、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和机制解释三个角度探讨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引致的效率后果,由此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劳动力政策、引导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政策建议。在最低工资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诸多指标中,本文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1)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影响机制;(2)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及其影响机制;(3)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变动趋势及影响机制。最后,本文构建了理论模型对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利润率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目前的政策宏观背景,给出总结性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全文共分为九个章节,按照制度背景——观察现象——梳理文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一展开研究。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给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在“新常态”经济增长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劳动力政策使得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时实现生产效率的同步提高,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第二章介绍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国内外背景,并基于手动收集的各年各区县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对其历年变动趋势和变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给出了由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事实,从而引出本文研究的动机和出发点。第三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回顾。较为全面地从两个方面梳理了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效应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总结评述现有文献的空白和不足进一步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创新性和价值所在。同时,借鉴现有文献,选取全要素生产率、劳动资源配置效率、价格加成率和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四个指标。第四章为数据描述。介绍了本文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式和变量指标。第五章从企业市场演化的视角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生产率效应、市场份额效应与企业净进入效应三个部分,发现企业净进入效应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正是通过促进企业的净进入效应提高了总量生产率。第六章通过估计生产函数的方法构造了一个直观反映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同时基于断点回归模型(RD)评估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评估结果来看,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使得企业减少了劳动要素投入5.6%、增加了资本要素投入3.4%,这种生产要素的调整行为导致劳动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了3.61%-5.71%。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竞争型企业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更大。第七章通过借鉴De Loecker et al.(2012)的方法计算了企业价格加成率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效率,将价格加成率同企业生产行为结合起来,讨论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价格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涨可以“倒逼”企业参与创新活动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效率。第八章构建了一个劳动力成本模型,在该模型下讨论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企业利润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DID)以进行实证检验模型预测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同与有文献研究结论不同,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企业长短期利润率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生产要素调整机制使得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在长期并未降低企业的利润率,并且存在上升的可能。第九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并指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1.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引发的“市场选择效应”会淘汰生产率较低企业退出市场、挑选生产潜力较高企业进入市场,从而推动了总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分解结果来看,企业进入和退出效应对生产率增长贡献度最大,为47.9%,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通过增强企业进入效应和退出效应,进而提高了总体全要素生产率。2.《最低工资规定》引致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使得企业降低劳动要素投入、增加资本要素投入,更少的劳动投入和更高的资本投入提高了劳动边际产出。然而,由于劳动边际成本在短期内并无显着变化,企业的要素调整行为将导致边际劳动产出和劳动边际成本的不匹配程度加大,从而引发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3.提高产品价格、更多地从事产品的创新研发活动和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提高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关键渠道。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倒逼效应”可以促进企业优化生产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4.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利润率的理论模型表明,短期来看,企业来不及作出生产要素的调整行为,因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率的绝对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通过逐渐适应政策冲击而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企业长期会大幅度降低劳动要素的投入,当劳动要素使用的下降幅度超过边际劳动成本的上涨幅度时,企业的利润率反而会增加。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研究视角的创新和实证方法的创新。具体阐述如下:1.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虽然现有文献对劳动力成本的研究非常丰富,也有不少研究采用不同的测度方法构建了企业生产效率指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但是,现有国内研究还没有集中讨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更鲜有关注企业生产行为在此过程中的变化。本文通过引入企业进入退出市场行为、生产要素投入调整、创新活动和定价行为,深入阐述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其次,最低工资制度作为劳动市场最直接的管制手段,对劳动力市场和企业行为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虽然目前学界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引致的经济效果讨论非常热烈,但主要集中于考察其公平效应,缺少经济学文献对最低工资的效率效应进行细致、系统的研究。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有益尝试和研究补充。再次,现有文献在研究劳动力成本对企业生产行为影响时,其出发点普遍企业会根据外部的劳动力成本政策冲击调整其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引发要素资源在企业间的重新配置,引致效率损失或改善的结果。但是,鲜有文献重点回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如何变化、要素资源配置在企业间如何变动等问题。而本文关于对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正是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和深入拓展。最后,目前国内学者对企业利润率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由于利润率是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另一个等价测度,因此该研究也是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重要探索。2.实证方法的创新首先,本文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企业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在估计企业的生产率时,我们选用OP法(Olley&Pakes,1996)消除了由企业进入和退出导致的样本选择问题;在估计企业的价格加成率时,我们选用ACF法(Ackerberg et al.,2015)将投资作为所有要素投入的函数以解决生产率和要素投入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参数的无偏估计值。其次,在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中,我们采用断点回归(RD)识别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性检验,同时通过放宽识别策略中的“伪随机性”假设条件,得到区间估计结果,降低了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内生性问题,所得实证结果更具有信服力。目前,据我们所知,这种方法在国内直接用于劳动力政策评估的情况还不多见。再次,在对企业利润率的研究中,不同于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我们视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将企业划分为受最低工资政策影响较大的实验组和基本不受最低工资政策影响的参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最低工资政策对各组别企业利润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政策评估结果。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数据测量偏误和回归设计本身所带来的结论性偏差问题。最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是否稳健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是结论可靠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文章的魅力和多样性所在。在本文中,结论的稳健性将占据非常重要的篇幅,我们采取了Bartik(1993)构造的工具变量(IV)法、交互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来进行大量的稳健性检验,以验证实证结果的无偏性和稳定性。
李辛一[3](2017)在《粮食补贴对中国水稻生产效率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步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粮食安全问题的凸显,中国农业政策开始了“由取及予”的全面转型。中国政府自2002年来先后试点并推出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主要针对粮食的补贴政策,在取得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显着成绩的同时,也导致了国内粮市“三量齐增、两板挤压”的不利局面;单方面追求粮食产量引致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市场机制受到扭曲等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国家开始对现行农业支持政策进行大规模改革,以期建立市场主导、精准高效、成本节约的新型农业支持政策框架。在农业支持政策逐步调整的背景下,探究粮食补贴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具体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粮食作物中的水稻为研究对象,运用DEA-F?re Primont指数法,分别对我国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4种水稻在2002-201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与分解,并进一步运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探究粮食补贴等因素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针对生产效率的分解发现:(1)各水稻品种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了增长,经分解发现,可行的技术最大值(TFP*)是增长的主要源泉。(2)各水稻品种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品种与地区之间的分化,早籼稻、粳稻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着,中晚籼稻的增长较为缓慢;优势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增幅都普遍高于非优势产区,并且除粳稻外,其余稻谷品种的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距未见缩小趋势。(3)各水稻品种综合效率(TFPE)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投入导向技术效率(ITE)与混合效率(IME)的下降分别是籼稻与粳稻综合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针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粮食补贴有效促进了籼稻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对粳稻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2)耕种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较有效地促进了晚籼稻和粳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经济环境的发展对各水稻品种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微弱,自然灾害对各水稻品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明显负向影响。(3)稻谷销售价格上涨与耕地有效灌溉率的提升对各水稻品种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无显着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表明:2002-2013年,中国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技术推动型增长,补贴政策的实施、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都有效促成了这一转变。但不应忽视,各品种水稻的综合效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稻谷销售价格的上升可能并未起到促进水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考虑到“三农问题”在我国国情中的重要地位,未来应坚持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向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改革的方向,农业补贴的改革也应在坚持总量不减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补贴对象的针对性和发放操作的精准性,以期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国家粮食持久安全的长期目标。
谭秀阁[4](2016)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飞速发展,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突破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思维束缚,对一国出口扩张模式给予了全新阐释。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零”贸易流量,即某种商品只针对部分国家出口,其余许多国家不存在该商品的贸易流动。当贸易壁垒下降时,这些“零“贸易流量也有可能由零变正,从而新的贸易关系被建立。出于对这种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相关研究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进行拓展,从企业行为角度进行分析,二元边际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从而为出口贸易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也为中国出口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的出口贸易自开放至今经历了举世瞩目的空前繁荣,出口贸易增长率和出口贸易额接连创出新高。中国也因此一跃成为贸易大国,但当世界经历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出口贸易却是脆弱不堪的。同时,随着中国出口增长的波动,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得减少,这就暴露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的深层次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从二元边际视角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分解,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找出解决之策,显然是现实之需,更是与理论热点的呼应。随着研究的展开,相关研究从概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和效应等方面逐渐开展。但纵观现有研究文献,针对中国情况进行分析的还不够丰富。而且现有研究没能将中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表象与现实问题进行很好的融合,没能将研究视角深入到中国出口贸易因二元边际而导致的约束,当然更缺乏对二元边际约束成因及破解措施的思考。基于这样的理论发展背景和对中国出口贸易现实的思考,本文围绕着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展开研究。从内容上看,全文共包含五章内容。前两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通过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介绍为读者呈现论文研究主要脉络,以保证读者对本文有一个通篇把握。第二章则在对现有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在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分别从产品、企业和国家层面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二元边际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集约边际拉动的结论。之后,分别基于产品、企业和国家层面对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进行分解。在产品层面的分解中,为尽可能弥补HK指标法的缺陷,对出口产品集合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采用HK指标法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和集约边际的进一步分解。并选取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与这几个贸易伙伴间的出口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分解结果同样显示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主要通过集约边际扩张。并且集约边际中的数量效应明显强于价格效应,这就说明我国出口贸易一直以来呈现的是“低价格、高数量”的增长特征。基于企业层面的二元边际分解,我们同样得出了集约边际在中国出口贸易中贡献最大的结论,扩展边际中,企业数量的贡献要显着高于产品种类。国家层面的分解中,我们选取美国和德国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并将其与中国进行对比。在第三章的第四节中我们根据前文的初步分解和进一步分解结果,深入探讨了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为了有效找到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成因及破解之策,我们在第四章分别从产品和企业层面对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在经验性分析部分,一方面,将双边贸易距离、进口国市场规模、多边贸易阻力、劳动生产率四个变量,以及外部冲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控制变量分别纳入模型对中国出口贸易产品层面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进口国经济规模、劳动生产率、双边贸易距离、多边贸易阻力、外部冲击对集约边际具有反向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发展水平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正。进口国市场规模、劳动生产率、双边贸易距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扩展边际具有反向影响,而多边贸易阻力、外部冲击、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企业数量在中国出口贸易企业层面二元边际中的重要作用,而企业存活率将直接影响企业数量,这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存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都是企业存活率的正向促进变量,并且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行业平均进入率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与企业存活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集中度对企业存活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估计结果不显着,同时,企业的财务性指标——负债率,与企业存活率的正相关关系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基于四章的分析我们深入探寻了造成我国当前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成因,当然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不乏微观层面的因素。最后,根据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影响因素及成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套可行的破解之策。
孙小丽[5](2012)在《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福利影响》文中指出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关系到其他产业的稳定发展。近几年,食品价格波动剧烈,推动了经济膨胀,引致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上升,最终影响了福利水平。同时,不同收入群体具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一般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低收入组受到的影响相对于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更大一些,因为低收入组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当食品价格上涨10%时,不同收入群体的福利变化如何?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面对同一食品价格波动时,其福利受影响程度的差距有多大?当价格对低收入群体产生的影响超过其承受能力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去扶持低收入群体呢?因此本文通过福利效应模型来分析这些问题。本文直接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选取城镇家庭三个组,即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各组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0%、20%和10%;同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选取粮食、蔬菜及肉禽及其制品三种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城镇居民1995~2010年不同收入组的各类食品的人均消费量、消费支出金额等相关数据,利用AIDS模型,估算出不同收入组在不同年份的各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希克斯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借鉴Minot和Goletti提出的农作物价格变动的福利效应模型,分析各类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长、短期福利影响,并对不同收入组的长、短期福利进行比较。通过对城镇居民福利变化的研究发现:(1)各类食品的价格变动与城镇居民短期福利变动呈负相关的关系;(2)短期人均福利的变化程度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价格波动对低收入者的福利影响相对于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更大一些;(3)我国食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福利效应同短期福利效应的基本结论一致;(4)食品价格的波动,为城镇居民带来的长期福利优于短期福利,但是长期福利优于短期福利的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低收入者的人均福利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属于较脆弱的群体,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稳定粮食、蔬菜和肉禽及其制品的消费价格,增加食品的供应量,加强价格补贴力度以及提高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世兰[6](2011)在《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 ——二元边际视角的分析与实证》文中研究说明出口扩张模式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之一,不同的贸易理论的解释不尽相同。产业间贸易理论基于产品同质性的假设,强调了同类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而产业内贸易理论则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强调出口种类的扩张。两种理论暗含着同样的假定条件:一是一国出口面对所有国家;二是贸易模式具有“锁定”效应。然而现实的情形是,针对特定的商品一国会对特定的目的国出口,许多国家并没有该产品的贸易流动,即国际贸易双边贸易存在大量“零”贸易流量,而且随着贸易壁垒的下降,这些零贸易流量也会逐渐变成正值,新的贸易关系开始建立,“锁定”效应亦被打破。为了解释双边贸易流量的变化,相关研究借鉴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并进行拓展,从企业行为视角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变化的条件和方式,“二元边际”的概念便随之诞生。随后的相关研究从二元边际的概念、测度、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效应方面做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是现有研究并没有具体分析出口二元边际是如何被决定的,以及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相关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的特征,具体分析在二元边际视野下,出口扩张的具体决定因素和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中国出口产品层面微观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本文首先对二元边际视角下出口扩张路径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从概念的提出、指标测度、驱动因素和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聚焦于中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本文随后选取两个常用的指标并采用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不论采用Feenstra指标进行的时间序列特征的分析还是采用HK指标进行的横截面对比分析,中国的出口扩张模式都主要来源于集约边际,而且对二元边际进一步分解的结果显示,在集约边际中数量指数占主导地位。采用贡献度指标对中国出口扩张模式的动态演进模式进行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扩张正在向为以数量为主导的模式转变,尤其是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这个演进模式表现的更加明显。基于中国出口扩张的模式特征,接下来本文对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模式的企业决策过程进行了演示。从理论上看,市场距离、市场准入成本和进口国收入水平是企业进入市场前如何决定出口市场范围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进入成本进而影响出口市场范围即出口扩展边际,从而带来贸易扩张效应。而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对企业的产品组合决策产生影响。首先,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该国家或者区域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熟练劳动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在熟练劳动集中的产业出口更多的产品种类,反之亦然。其次,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从而影响出口的产品组合,同时一国技术水平也决定了出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从而通过市场垄断力量影响出口产品组合。再次,资本投入对出口产品组合的影响表现为: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对扩展边际产生影响,而对集约边际则未产生显着影响,而区域知识禀赋的差异通过影响出口产品的单价进而影响出口集约边际。最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模型显示,在出口扩张市场范围决策中,市场距离和进口国的收入水平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市场准入成本效应并不明显。在出口扩张产品组合决策中,贸易成本的影响最大,产品价格次之,贸易伙伴的人均收入水平最小,要素价格水平对出口并未产生显着影响。随后本文对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模式的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中国的出口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比较优势效应的分析显示,集约边际可以强化出口比较优势,但是过度的集约边际比例会使得出口贸易模式锁定在固有的出口比较优势上;而扩展边际可以弱化出口比较优势,但是可以降低出口比较优势低端锁定的可能性。其次,价格指数调整效应的分析显示,如果出口沿着集约边际进行扩张,则供给曲线的外移使得产品数量增加的同时带来价格的下降;如果出口沿着扩展边际进行扩张,则新增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更多的偏好需求,需求曲线也会同时外推,使得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价格下降幅度减少,甚至是价格上升。再次,出口收入波动效应的分析显示,出口沿着集约边际扩张会加大出口的波动性,增加出口风险;而出口扩展边际则可以降低出口波动性,减少出口风险。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中国出口扩张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并能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同时,本文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郭继强,郭继强,陆利丽[7](2009)在《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评述Oaxaca、Blinder、Cotton和Neumark等学者关于"指数基准问题"(index number problem)研究之演进及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一种更具解释力的"无歧视工资结构"新形式,以更准确地推断Oaxaca-Blinder分解中歧视的大小程度。文章在对指数基准进一步挖掘、矫正和逼近的同时,从理论抽象和现实操作两个层面优化了工资差异的均值分解,深化了对歧视的理解和刻画。
王智慧[8](2000)在《价格效应的四种分解与福利的度量》文中提出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价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方式存在着Hicks分解与Slutsky分解的不同.以及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解顺序的差别.从实际收入如何定义与表示出发.说明了4种分解的经济意义与合理性.指出了4种分解其实对应着福利的不同测算方法.
二、价格效应的四种分解与福利的度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价格效应的四种分解与福利的度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人口老龄化及界定标准 |
二、收入不平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人口转变理论 |
二、生命周期假说 |
三、收入分配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发展现状 |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
二、收入不平等现状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时变特征 |
一、时变特征 |
二、时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城乡差异 |
一、城乡差异特征 |
二、城乡差异特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理论机制构建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结构性分析 |
一、组间效应分析 |
二、组内效应分析 |
三、年龄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行为因素分析 |
一、家庭经济行为 |
二、社会非经济行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关系检验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时变效应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我国收入不平等与老龄化的时变协整检验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因果关系检验 |
一、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的构建 |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脉冲响应分析 |
一、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STVAR)的构建 |
二、非线性关联机制检验 |
三、脉冲响应分析 |
第四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
二、总体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三、空间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结构性影响 |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的组群效应分解 |
一、分组样本统计 |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
三、收入不平等程度度量及效应分解 |
第二节 收入不平等组群效应的方差分解 |
一、O-S分解介绍与改进 |
二、改进后的O-S分解结果 |
第三节 剔除教育因素的方差分解 |
一、教育因素与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性识别 |
二、方差分解 |
第四节 剔除非线性教育因素的方差分解 |
一、教育因素与收入非线性关系判别 |
二、方差分解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行为因素影响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一、变量与数据选择 |
二、基于门限模型的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三、城乡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非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一、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测度非经济行为因素 |
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测度非经济行为因素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劳动力成本上涨与企业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3.2 实证方法的创新 |
2.制度背景 |
2.1 国外最低工资制度 |
2.2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 |
3.文献回顾 |
3.1 最低工资的相关研究 |
3.1.1 最低工资的收入效应 |
3.1.2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
3.1.3 最低工资的其他效应 |
3.2 企业生产效率的相关研究 |
3.2.1 生产率(TFP)的相关研究 |
3.2.2 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究 |
3.2.3 价格加成率的相关研究 |
3.3 总结与评述 |
4.数据说明 |
4.1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
4.2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 |
5.最低工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5.1 概述 |
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
5.2.1 生产率估计 |
5.2.2 最低工资与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模型设定与基准结果 |
5.3.1 基准模型设定 |
5.3.2 基准结果 |
5.4 影响机制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最低工资与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6.1 概述 |
6.2 模型设定 |
6.2.1 劳动资源配资效率的测算 |
6.2.2 断点回归模型 |
6.3 数据描述 |
6.4 估计结果 |
6.4.1 基准结果 |
6.4.2 影响机制 |
6.4.3 有效性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异质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最低工资与企业加成率研究 |
7.1 概述 |
7.2 数据描述 |
7.2.1 价格加成率的测算 |
7.2.2 描述性统计 |
7.2.3 价格加成率的演变趋势 |
7.3 模型设定与基准结果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基准结果 |
7.4 影响机制 |
7.5 异质性分析 |
7.6 稳健性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8.最低工资与企业利润率研究 |
8.1 概述 |
8.2 数据描述 |
8.3 模型设定 |
8.3.1 理论模型 |
8.3.2 实证模型 |
8.4 实证结果 |
8.5 稳健性检验 |
8.6 异质性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9.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粮食补贴对中国水稻生产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产效率研究相关文献 |
1.3.2 水稻生产效率相关文献 |
1.3.3 补贴对粮食生产及效率的影响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1.4.1 生产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1.4.2 面板数据截断回归分析法 |
1.4.3 研究结构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2 效率与补贴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效率相关概念定义 |
2.1.2 补贴相关概念定义 |
2.1.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与分解 |
2.2.1 生产效率测算原理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
2.3 补贴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理 |
2.3.1 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 |
2.3.2 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 |
3 中国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 |
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全国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解 |
3.2.1 全国各水稻品种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特征 |
3.2.2 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及分析 |
3.3 分品种水稻生产效率测度分解与区域比较 |
3.3.1 早籼稻 |
3.3.2 中籼稻 |
3.3.3 晚籼稻 |
3.3.4 粳稻 |
3.4 本章小结 |
3.4.1 分析结论 |
3.4.2 政策含义 |
4 中国粮食补贴概况及其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4.1 中国粮食补贴的总量变化与区域比较 |
4.1.1 全国粮食补贴的总量变化 |
4.1.2 粮食补贴数额与比例的省域比较 |
4.2 计量分析框架 |
4.2.1 基本模型与变量选择 |
4.2.2 数据来源 |
4.3 模型设定检验 |
4.4 各水稻品种截断回归结果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4.5.1 分析结论 |
4.5.2 政策含义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5.1 研究结论 |
5.1.1 各水稻品种全要素生产率 |
5.1.2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 |
5.2 政策含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出口二元边际的提出与成型 |
2.1.1 出口二元边际的提出 |
2.1.2 出口二元边际的成型 |
2.2 有关出口二元边际测度的研究 |
2.2.1 出口二元边际的测度方法 |
2.2.2 出口二元边际的理论分解 |
2.2.3 出口二元边际的经验分解 |
2.3 有关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1 理论层面的研究 |
2.3.2 实证层面的研究 |
2.4 有关出口二元边际效应的研究 |
2.4.1 出口二元边际与贸易增长 |
2.4.2 出口二元边际与经济增长 |
2.5 总结与简评 |
第三章 中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分解及二元边际约束 |
3.1 中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统计分析 |
3.1.1 产品层面 |
3.1.2 企业层面 |
3.1.3 国家(地区)层面 |
3.2 中国出口贸易产品层面的二元边际分解 |
3.2.1 分解方法 |
3.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3 分解结果 |
3.3 中国出口贸易企业层面的二元边际分解 |
3.3.1 分解方法 |
3.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3.3 分解结果 |
3.4 中国出口贸易国家层面的二元边际分解 |
3.5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 |
3.5.1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集约边际拉动 |
3.5.2 中国出口贸易商品“数量高、价格低” |
3.5.3 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的两级分化严重 |
3.5.4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增长空间在缩小 |
3.5.5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明显 |
3.5.6 企业参与出口贸易活动存在“两低一高”的问题 |
3.5.7 产品种类对出口增长贡献偏低 |
3.5.8 新出口企业对出口贸易的贡献“量高质低”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的关键因素 |
4.1.1 政府补贴 |
4.1.2 区域一体化 |
4.1.3 汇率水平 |
4.1.4 进口国市场规模与出口国劳动生产率 |
4.1.5 双边距离及文化的相近性 |
4.1.6 融资约束与技术进步 |
4.1.7 行业进入率 |
4.1.8 企业生产率水平及自身特征 |
4.1.9 政治关系与政局稳定性 |
4.2 基于产品层面中国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
4.2.3 计量结果 |
4.3 基于企业层面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4.3.1 模型的建立 |
4.3.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4.3.3 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成因及破解 |
5.1 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成因 |
5.1.1 中国自身要素禀赋决定了参与国际贸易的模式 |
5.1.2 相对集中的出口市场固化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
5.1.3 技术水平低导致出口产品国际分工地位低 |
5.1.4 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政策扭曲了企业的出口选择 |
5.1.5 我国企业的出口意识不强和出口竞争优势不明显 |
5.2 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破解措施 |
5.2.1 充分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 |
5.2.2 培育企业竞争新优势 |
5.2.3 破解出口市场固化的限制 |
5.2.4 加快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
5.3 本章小结 |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福利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动态研究 |
1.3.2 国内动态研究 |
1.3.3 文献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的来源以及建模中的使用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2.1.1 福利的概念 |
2.1.2 补偿问题理论 |
2.1.3 经济福利与社会福利 |
2.2 价格效应及分解 |
2.2.1 希克斯分解 A |
2.2.2 希克斯分解 B |
2.2.3 斯卢茨基分解 A |
2.2.4 斯卢茨基分解 B |
2.3 不同价格体系下的福利度量 |
2.4 价格波动对福利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城镇居民食品的需求弹性估计与分析 |
3.1 食品种类的选取 |
3.1.1 食品的分类 |
3.1.2 食品种类的确定 |
3.2 城镇居民食品的需求弹性估计 |
3.2.1 需求弹性模型(AIDS) |
3.2.2 AIDS 需求系统参数估计结果 |
3.3 城镇居民食品弹性估计与分析 |
3.3.1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粮食的弹性分析 |
3.3.2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蔬菜的弹性分析 |
3.3.3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肉禽及其制品的弹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城镇居民短期福利效应测算与分析 |
4.1 短期福利效应模型 |
4.2 CR 值的计算与分析 |
4.3 短期福利测度 |
4.3.1 不同收入组粮食的短期福利变化分析 |
4.3.2 不同收入组蔬菜的短期福利变化分析 |
4.3.3 不同收入群体肉禽及其制品的短期福利变化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城镇居民长期福利测算与分析 |
5.1 长期福利效应模型 |
5.2 长期福利效应测度 |
5.2.1 不同收入组粮食的长期福利变化分析 |
5.2.2 不同收入组蔬菜的长期福利变化分析 |
5.2.3 不同收入组肉禽及其制品的长期福利变化分析 |
5.3 城镇居民食品价格波动的长期与短期福利变动比较分析 |
5.3.1 城镇居民粮食的短期和长期福利比较 |
5.3.2 城镇居民蔬菜的短期和长期福利比较 |
5.3.3 城镇居民肉禽及其制品的短期和长期福利比较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 ——二元边际视角的分析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模式:文献述评 |
2.1 "二元边际":分析出口模式新视角 |
2.1.1 出口扩张模式:产业间视野 |
2.1.2 出口扩张模式:产业内视野 |
2.1.3 二元边际模式:一个新视野 |
2.2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模式:理论研究 |
2.2.1 基本理论分析 |
2.2.2 主要理论模型 |
2.3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模式:经验证据 |
2.3.1 二元边际的测度 |
2.3.2 二元边际扩张路径的动因 |
2.3.3 二元边际扩张路径的效应 |
2.4 聚焦于中国的二元边际扩张路径研究 |
2.4.1 国外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 |
2.4.2 国内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分解:路径特征 |
3.1 中国出口扩张的时序演变 |
3.2 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时序特征 |
3.2.1 Feenstra指标扩展分解方法 |
3.2.2 中国出口总额分解的时序特征 |
3.2.3 中国出口增长值的二元边际时序特征 |
3.2.4 中国出口增长率的二元边际时序特征 |
3.3 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横截面特征 |
3.3.1 HK相对值指标分解方法 |
3.3.2 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的横截面特征 |
3.4 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模式动态演进 |
3.4.1 整体动态演进特征 |
3.4.2 分段动态演进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形成机制及其效应:机理分析 |
4.1 贸易成本与出口扩张二元边际 |
4.1.1 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 |
4.1.2 贸易成本变化下的二元边际扩张的两个维度 |
4.2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市场维度的影响机制 |
4.2.1 进口国收入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
4.2.2 市场距离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
4.2.3 市场准入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
4.3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产品维度的影响机制 |
4.3.1 要素禀赋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
4.3.2 技术水平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
4.3.3 资本投入对二元边际的影响 |
4.4 出口扩张二元边际的效应影响机制 |
4.4.1 二元边际的比较优势效应 |
4.4.2 二元边际的价格调整效应 |
4.4.3 二元边际的收入波动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出口扩张二元边际形成机制与效应:实证检验 |
5.1 市场维度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1.2 变量检验和模型修正 |
5.1.3 分类实证结果 |
5.1.4 模型稳健性分析 |
5.2 产品维度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
5.2.1 实证模型的引入与修正 |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3 回归方法的选取 |
5.2.4 整体回归结果 |
5.3 出口二元边际效应机制的实证分析 |
5.3.1 比较优势效应实证检验 |
5.3.2 价格调整效应实证检验 |
5.3.3 收入波动效应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涵义 |
6.3 进一步研究的提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价格效应的四种分解与福利的度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 孙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2]劳动力成本上涨与企业生产效率研究[D]. 杜鹏程. 西南财经大学, 2018
- [3]粮食补贴对中国水稻生产效率影响研究[D]. 李辛一. 贵州大学, 2017(03)
- [4]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研究[D]. 谭秀阁. 西北大学, 2016(04)
- [5]食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福利影响[D]. 孙小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6]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 ——二元边际视角的分析与实证[D]. 李世兰. 浙江大学, 2011(08)
- [7]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J]. 郭继强,郭继强,陆利丽. 经济学(季刊), 2009(04)
- [8]价格效应的四种分解与福利的度量[J]. 王智慧.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