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蔬产业直面“入世”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蔡庆如[1](2022)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的加剧,造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并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农业出口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与生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受限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加、国际需求萎缩以及出口流通受阻等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保障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未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
庞坤缺[2](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董志崇[3](2020)在《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边境贸易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发展边境贸易是实行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体现,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对内横跨东北、华北、西北邻接8省,对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边境贸易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对内蒙古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稳定北部边疆和兴边利民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提出,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迎来了新机遇,赋予了其“向北开放,联通蒙俄,打通欧亚,西进东欧”的重要窗口定位,同时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也在继续加深,国内外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消极影响,也给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研究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范围,介绍了研究方法,概括了研究框架,说明了不足之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加以分类述评;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首先对边境贸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历程做了概述,然后引出了相关理论,包括地域依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边境效应理论、沿边开放势差理论等;第三章先是回顾了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从边境贸易进出口结构和规模、商品贸易结构、口岸建设、入境旅游等方面对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首先对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外贸政策、外部条件及有关积极因素、消极因素的角度来探讨,随后对边境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内蒙古、俄罗斯、蒙古三个角度出发分别选取对应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从双边贸易结构、贸易秩序、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交流合作、贸易壁垒和政策影响等方面指出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六章针对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提出促进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建议。
孙大江[4](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李晅[5](2017)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大陆建筑市场第一次真正向西方世界打开。西方建筑学跟随西方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完成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演进过程,因而中国大陆建筑学迎进来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碎片的、激变的多元全球现实。随着建筑认知与西方全盘接轨,中国本土建筑创作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常追问“一切从何谈起?”。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把握?本文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切入——当代中国建筑师连续获得国际奖。国际建筑奖,即通过对建筑师和作品的表彰,推动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和共同见解的形成,以应对各自社会土壤上不同的现实问题。中国获奖建筑师作为其中一员,思考与实践与西方有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群体——被国际关注的中国建筑师。这也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们因何而被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前期研究构建”勾勒群像、锁定工具。从11个国际建筑奖中梳理出16组获奖者,组成获国际奖中国建筑师群像。定义“群像”的话语层面为研究视角,放入国际建筑奖所代表的外部语境,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西方哲学为工具,探求当前西方和中国对于建筑价值与本质理解上的相通点,以思考“群像”因何被国际关注。建构外部“镜像”的研究路径,引入哲学视野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分析验证,锁定了以极具建筑学亲缘的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 Delezue)的理论为分析工具。本文随后通过“理论体系认知”和“建筑师群像解读”串联概念,层层解读。先梳理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从其创造的哲学概念中提取“高原”、“游牧”、“根茎”、“生成”四个关键概念对其哲学做体系化认知。后从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三个层面将四个概念运用于建筑学,形成“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建筑价值观:思考原则与思维图像、建筑创作逻辑四个层层递进的解读主题。本研究将获奖建筑师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形成“群像”,从中国大陆外部的国际视野剖析“群像”共同内涵,用德勒兹的方式提出了“碎镜”(Comminuted Mirror)的实践状态为结论。本文“见微知着”,透过国际建筑奖,呈现西方与中国前沿建筑价值的同构与共思,为当下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格局的总体把握提供一个由外及内的新视角,对研究未来中国建筑学如何在国际视野中形成自己的语境有一定借鉴价值。
王童谣[6](2017)在《新时代的“知”与“行” ——以郭沫若、钱钟书、傅雷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探索他们的精神历程。文章选取了郭沫若、钱钟书、傅雷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他们建国后的"知"与"行"。选取以上三位,首先是因为在知识分子与新时代的关系中,三人分别走了参政、避政、言政之路,比较具有代表性;其次,三人性格差异大,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为人为文各具特色,以三人为中心可以勾连起不同特质的知识分子群体;最后,通过相互的对比和碰撞,更能看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由此带来的艰难的选择和探索。虽然三个人分别是诗人、学者、艺术家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与自然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分子多有不同,但具体到建国后三十多年的历史环境中,他们与新时代的关系最终都能归结到参政、避政、言政这三条道路上来。当然,这三条道路只是较为宽泛的分类,且互有交叉,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参政可分主动、被动;避政也有不同的理由、方式;言政又分公开言论与私人言论。但是,不同学科知识分子的差异性被特定历史环境缩小了,他们的精神历程、心态状况和人格特征在当时呈现出很多共性。所以本文虽然着重分析的是文人知识分子,但对自然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分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位知识分子与其说是样本、典型,不如说是观察当时人们精神风貌、社会状况的一个窗口。在历史的变革中,他们力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观念,但因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最后都陷入了与国家民族、政治权力的纠葛之中。在泛政治与泛道德化的年代,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功能的定位与实践,给当代知识分子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国外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种类繁多,成果丰富;国内研究虽起步晚,但具有中国特色。本文力图提供一个研究知识分子的新思路,即人与文相结合,以性格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他们作出不同人生选择的必然性,以及"文如其人"和"文不如其人"的成因、表现。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突出了性格对知识分子为人为文的影响,并突破个体研究的局限,以勾连为方法,把每个人都放在横向对比、纵向比较的视野中,力求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得与失,以此反观知识分子群体的人格特征与心路历程。全文的整体架构如下:第一章选取了 1949年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年份为窗口,观察知识分子在国家民族的转折点中的感受、表现和选择。当时中国共产党在正面战场上胜局已定,与国民党文化领域的争夺达到高潮。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绝望与希望共生,慌乱的局面下他们作出了不同的抉择。左翼知识分子为政治理念奋斗,却没有意识到潜藏的危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认为无愧于民族国家,殊不知形势难料;右翼知识分子反复衡量,斟酌再三,热土难离的魂不知何处,去国的多保平安却成离乡游子。当回过头来看时,他们的选择并非一时兴起,再三考虑恐怕只是表象,1949年的选择与他们之前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其中的必然性多于偶然性。第二章以郭沫若为研究中心,考察他文艺家与革命家兼得的一生中,政治权力给他带来的得与失。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论述郭沫若的人格特征,选取了影响他一生的几个性格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的分析,比如他的聪明、大胆异于常人,他不断破坏又不断创造的进取精神使他能脱颖而出。第二节集中在郭沫若的人生追求和创作上。他有明确的政治理念和勇于实践的能力,虽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过一段时间,但他本身的进取精神以及时代的推动使他走上了文艺家与革命家兼为的道路。对于频繁的身份变动所带来的自我认同危机,郭沫若采用自传的形式加以缓解。第三节研究在权力的漩涡中,个人崇拜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语言的衍变足见当时个人主体性的丧失和理性的窒息。第四节论述知识分子与权力的纠缠所导致的坎坷命运,文艺与政治的矛盾贯穿始终。权力能让知识分子得到荣誉与地位,也能帮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同时也会让他们失去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园。所得所失孰轻孰重,两者之间能否平衡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追求和选择。知识分子参政在当今社会必不可少,在重构当代知识分子的角色和功能上,郭沫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第三章以专心学问,躲避权力的钱钟书为中心,探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追求超然境界的可能性。第一节以钱钟书的性格为主,选取他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加以论述,从他人印象与自我认知的相互印证中分析钱钟书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第二节讨论"知识"对于钱钟书的意义,具体论述他的学术理想与学术成就。作为一个主动探索知识边界、力图突破已有体系的学者,他的尝试成功与否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钱学"的兴起,是相关学者自说自话的夸大还是有其独特价值,都是值得再讨论的问题。第三节集中在钱钟书的人生经历与社会实践上。钱钟书在着作中对知识分子有过零散的论述,"文不如其人"之类的观点虽显偏颇却也深刻。钱钟书杨绛夫妇一直以专业学者自居,他们清醒理智地对待时势变化,与政治权力竭力保持适当的距离。但在泛政治化弥漫全国的非常时期,他们无法拒绝,也无法抽身离开,只能以沉默的方式抵抗极左思潮。这种沉默是守住底限的高贵反抗,还是明哲保身的"驼鸟策略",今天看来是值得人深思的。第四章以傅雷为研究中心。第一节聚焦在傅雷的性格特点上,以几种动物象征傅雷的人格特征,从家人朋友的描述及傅雷的自我评价中,可以推断出傅雷有明显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第二节研究傅雷在翻译上的特色和成就,对"神似论"追根溯源,表明它并不是傅雷的原创,而是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傅雷只是凭借突出的翻译成果成功地实践了这个理论。本节还以《傅雷家书》为切入口,探讨傅雷与新时代的关系。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中有浓重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虽然因个人性格与才能问题,他的社会实践并不多,但私底下指点江山、关心时事,在三四十年代还有公开的言政经历,这都表明他思想中有传统文人"修齐治平"的精神。傅雷在建国后与新政权有一段积极密切的合作关系,但形势的变化又把他逼回了"疾风迅雨楼"。像傅雷这种人文精神深厚的追求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他们与新时代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距离把握得好尚可全身可退,反之则玉石俱焚。第三节分析了傅雷朱梅馥夫妇自杀的主客观原因,研究了自杀对于知识分子的多重意义以及知识分子遗书中透露出的隐秘心态,而不同的心态透露出的是不同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第五章探讨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一代学人的得与失。第一节总结了现代知识分子在与政治权力的纠葛中对自身角色、功能的艰难探索,他们在知识分子参政、避政、言政的道路中,各有得失苦乐。在现代中国泛政治文化和泛道德思维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各种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客观条件制约,因此要客观全面地对知识分子进行批评就不能忽略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要兼具横向对比的眼光与纵向比较的视野。第二节概括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几种较普遍的心结矛盾,指出反思现代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于今天的借鉴指示意义。当代知识分子所处的环境更复杂,面临的选择和诱惑也更多,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不可避免。当今中国正值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功能却不明确,主观原因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思考反省不足,在世俗生活中的摸爬滚打已经远离了他们的本质精神追求。每条道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对人文精神的建构传播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坚守探索是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应努力做到的。结语部分,一方面总结全文,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全面客观地思索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另一方面设想了当代知识分子回归精神追求的可能性。以追求现代性为目标的世俗文明尽管建构了科学、律法、体制等社会结构,但在道德、精神、心灵的建构中却没有多少优势。社会世俗化程度越高,人们对终极意义的追求越迫切,这正是知识分子建构精神王国的坚实土壤。本文虽是研究知识分子,更是在研究人,探讨人的反省和超越精神。形势不由人,但终究也是人造成的。是随波逐流还是开拓进取,是难得糊涂还是先知先行,决定权最终在自己的手里。
朱思柱[7](2014)在《大豆进口对中国种植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农业资源禀赋稀缺的国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升级,国内对农产品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进口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来补充国内供给不足就成为必须的手段,然而在开放农产品进口市场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进口规模和进口节奏可能会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冲击,并且影响到国内农产品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本研究以大豆进口为例,对大豆进口给国内种植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且就进口大豆的贸易集中化给国内大豆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由此来总结我国大豆进口的经验和教训,为将来我国进一步开放其它农产品市场提供方法和经验上的参考借鉴。在行文安排上,本文首先考察了全球和中国大豆的生产及供需状况动态变化过程、中外大豆生产成本效益差异的现状和原因、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地的概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大豆的供求形势。论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利用一个基于中国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局部均衡模型来分别就短缺型大豆进口和价差型大豆进口对全国及区域间的种植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大豆进口对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价差型大豆进口将会对国内大豆种植业造成严重冲击。短缺型大豆进口使得国内大豆面积较基准方案下降45.5%,粮、油、棉、糖以及蔬菜的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分别增加4.7%、2.5%、4.7%、4.7%和10.4%,国内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较基准方案增加1985.3万吨,粮食自给水平提高4.4%。随着大豆进口规模的增加,国内大豆生产呈现出由全国分散生产向东北和黄淮局部萎缩的局面。价差型大豆进口方案将使得国内大豆播种面积较短缺型大豆进口减少31.2%,蔬菜播种面积增加9.9%,但粮食播种面积仅增加不足1%,油料、棉花和糖类的播种面积则会下降。其中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大豆播种面积受价差型大豆进口的影响将分别较短缺型大豆进口下降37.4%和26.4%。大豆进口将会拉大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种植业收入差距。短缺型大豆进口使得中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者通过减少大豆生产、增加果蔬类的生产而受益,而西部地区在减少大豆和蔬菜的生产后主要增加粮食作物的生产,但因粮食类相对收益小于果蔬类农产品导致其总的种植业收入受损。而价差型大豆进口主要使得华北和东北地区减少大豆和蔬菜的生产、增加粮食作物的生产,从而造成其种植业生产者总收入的下降。论文的第四部分从大豆的相对价格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影响的视角,通过利用农户面板数据,对2006-2010年间全国六个大豆主产区1818个大豆种植户的种植结构调整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豆进口将会通过降低大豆的相对价格从而降低大豆的种植比重。大豆相对价格对大豆种植比例具有显着的正影响,但对不同省份农户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由于黑龙江地区所处纬度最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最强,所以大豆相对价格对黑龙江地区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要明显小于其它大豆产区。而黑龙江大豆种植户的大豆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大豆进口对黑龙江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最大。论文最后从产业链的视角就中国进口大豆的贸易集中化给国内大豆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跨国粮商在中国进口大豆的产地资源、贸易渠道、全球大豆定价权、中国大豆加工压榨以及大豆油零售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使得我国的大豆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国跨国公司,中国很容易成为跨国粮商消化国际大豆的主销地,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大豆进口将很快由短缺型大豆进口转向价差型大豆进口,中国国产大豆失去压榨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国内大豆生产不断萎缩进而危及到国家的食用大豆安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对国内大豆种植业的弥补措施、开放其他农产品进口市场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强化国际农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农业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庄园园[8](2013)在《广东省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广东省揭西县作为研究区域,把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到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上,以此来解决农业产业化起步阶段的推动问题。首先,本文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讨论了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背景。其次,对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即特色种植业产业化是基于资源配置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传统农业改造理论提出,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当地独特优势,通过有效的配置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能发挥资源配置最优、能形成规模优势、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在总结讨论了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发展类型等理论基础上,阐述我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特色种植业产业的现状,揭示了特色种植业发展过程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规律及生产集约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栽培设施化、技术和产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对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若干启示。同时,在阐述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对揭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SWOT分析。最后,针对揭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资源如何进行系统规划、产品如何定位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提出揭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必须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完善政策保障、统筹区位布局和特色农业产品等。
赵姜[9](2013)在《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西瓜是我国重要的高效园艺作物,在促进农民快速增收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瓜在种植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将继续为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论文对中国西瓜产业的战略地位、生产、消费、流通、贸易及比较优势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借助产业经济学和相关计量经济学理论,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经济学角度探寻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为中国西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决策参考。西瓜生产在我国瓜果类生产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华东和中南地区是西瓜主产区,其生产规模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运用DEA对20102012年我国18个西瓜主产省(市、市)的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西瓜生产综合效率达到85.2%,但总体上存在生产投入过剩的问题,其中农药和农膜投入冗余状况最为严重;对浙江省和河南省西瓜生产的入户调查显示,近九成瓜农没有参加过任何西瓜生产相关的技术培训,在技术需求方面,52.71%的被调查户认为良种技术是目前最急需的农业技术。从消费趋势来看,我国西瓜消费总量大幅上涨,19962011年西瓜消费年均增长率为6.21%。对我国西瓜消费现状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本文构建了西瓜消费模型,结论表明我国居民长期的消费习惯并未产生棘轮效应,价格仍是影响西瓜购买的重要因素;此外,本研究对北京市和郑州市居民的西瓜消费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两地的西瓜消费者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个人基本特征对西瓜购买决策的影响。流通和市场价格是影响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论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西瓜流通体制及价格政策的演变、流通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我国西瓜产量与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价格是产量的格兰杰原因,西瓜生产周期与滞后一期、二期的价格周期呈正向变动,而西瓜价格则更多的受当期产量影响。我国西瓜的对外贸易发展与生产相比极不相称,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通过比较优势方法得出我国西瓜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并进一步对西瓜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较低,在外贸出口方面尚存在巨大的潜力。基于以上研究,对中国西瓜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生产方面要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加强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西瓜综合生产能力,推动西瓜内涵式增长,保障西瓜生产良性循环;消费方面优化品种结构,实现西瓜优质优价,同时辅以各种西瓜制品;流通方面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升西瓜流通效率,健全西瓜市场体系建设,降低西瓜的生产与市场风险;外贸方面要提高西瓜产品质量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逐步提高我国西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谢翀[10](2012)在《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深远的影响了农业利用外资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引入与利用。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的视角,集中于在农业产业领域进行综合性研究。针对外资并购对我国农业企业造成的实际影响,分析了立法推进过程中的现实基础与法律缺失,集中研究了构建法律审查体系的内容框架。研究进行了如下设计:第一部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研究。这一部分首先界定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农业产业安全等基础概念,指出农业产业安全在国家整体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不断延伸的丰富内涵。以我国为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安全整体现状,重点分析了在以并购模式为主的投资自由化趋势下,我国农业产业利用外资获得的积极意义,以及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第二部分:外资并购境内农业企业的现实环境与法理基础研究。这一部分突出了并购模式与传统投资模式的差异,及其容易引发的垄断风险与产业安全威胁。通过外资并购在典型农业领域的样本性案例,提出当前国内农业产业应对外资并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得出当前农业产业领域的法律监管与保障体系构建,已经具备了适时的基础,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基于我国在监管外资与维护农业安全立法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借鉴典型发达国家的综合保障体系,提出未来我国构建农业产业安全法所应具有的基本认识,确立的基本立法原则与针对农业领域的特殊价值追求。第三部分:本文的主体与核心内容。是并购农业企业的反垄断审查与产业安全审查,二类制度的并行完善与协调研究。这一部分作为产业保障性立法的基础与核心,提出了并行审查的概念。依次介绍我国现行的反垄断审查与产业安全审查的实施效用、意义、缺失,辨析两种制度的联系与功能差异,提出每种审查制度本身的内容中需要改进的法律标准,并特别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农业产业,确立一些仅适用于农业产业领域的风险评估、并购审查、法律保障的标准和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证两种审查制度应该协调在实践中的不同领域,相互配合,实现法律功能上的互补,和法律主旨上的共融,以期能够达到较为完善的保障我国基础产业安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外资准入的引导方向与实际标准也应适时变动与改进,以配套支持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最后,从长远的观点提出构建统一国家产业安全法,并划分基本产业领域的立法建议。第四部分: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的综合法律环境完善。这一部分属于配套性、支持性的立法研究。外资法的转变与完善,应该与产业法、竞争法并行推进。在整体法律环境中统一外资基本法,外资并购法,对于农业领域引资的安全度和合理度将有极大的帮助。同时,综合的投资环境优化也要求补充与提升农业领域吸引外资的环境保护要求、知识产权保障标准。加大支持农业技术投资、农村金融保障的力度,培育可以与跨国农业资本抗衡的主导型农业企业。基于维护农业产业领域的整体经济安全,本研究以在农业领域构建保障性法律体系为目的,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保障性法律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将竞争政策领域的反垄断审查与产业政策领域的产业安全审查并行完善,解决彼此的冲突或重复之处,明确各自的价值取向、审查标准与侧重范围,协调两类审查体制在实践中的法律监管作用。建立的核心是:反垄断审查以防范恶意并购,规制垄断行为,消除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垄断态势为重点,产业安全审查以维护国家重要产业的基本安全与自主权为核心,将东道国引资策略与促进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支持的法律环境是:该体系应容纳配套性和辅助性、支持性的各类法律措施与政策规定。重点是外商投资整体法律环境的优化,包括推进现行外商投资法、外资并购法的统一,关注农业技术引进所引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等。建立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独立统一的《(外资并购)国家经济安全法》,并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基础划分。
二、果蔬产业直面“入世”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蔬产业直面“入世”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产品出口对我国农业的重要意义 |
二、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 |
(一)农产品出口整体下行 |
(二)主要农产品出口变动情况 |
1. 水产品出口受疫情影响最大。 |
2. 蔬菜出口受疫情影响偏弱。 |
3. 肉类制品出口恢复良好,出口额增长强劲。 |
三、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加 |
(二)国际需求萎缩 |
(三)出口流通受阻 |
四、后疫情时代保障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探究 |
(一)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品种及方式多元化 |
(二)加强双边与多边交流,提升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 |
(三)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升级,直面国际竞争压力 |
(四)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出口损失 |
(五)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为出口提供新通道 |
(2)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开放的内涵 |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
3.1.2 国内背景 |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
4.1.2.1 主动开放 |
4.1.2.2 全面开放 |
4.1.2.3 共赢开放 |
4.1.2.4 双向开放 |
4.1.2.5 公平开放 |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
5.1 思想维度 |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
5.2 实践维度 |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6.1 理论创新 |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
6.2 实践意义 |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
6.3 世界影响 |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1.历史背景 |
2.新时期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1、边境贸易理论政策的相关研究 |
2、对于内蒙古边境贸易的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边境贸易概述 |
(一)边境贸易的概念 |
(二)边境贸易的特征 |
二、新时期背景下边境贸易 |
三、相关理论 |
(一)地域依赖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三)“边境效应”理论 |
(四)沿边开放势差理论 |
(五)生产要素移动理论 |
第三章 内蒙古边境贸易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历程 |
(一)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 |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 |
1.重新恢复发展时期(1983至1987年) |
2.快速增长时期(1988—1993年) |
3.下滑低迷时期(1994—1999年) |
4.稳定增长时期(2000年至2008年) |
5.回调波动成长时期(2008年至今) |
二、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一)边贸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情况 |
(二)商品贸易结构及逆差情况 |
(三)边境口岸建设发展情况 |
(四)边境口岸过货量情况 |
(五)入境旅游发展情况 |
第四章 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条件 |
(一)外部条件 |
1.国际政治格局、中俄蒙国家关系 |
2.蒙、俄资源禀赋及对外开放条件 |
(二)内部条件 |
1.自然条件 |
2.社会经济条件 |
二、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一)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
1.有利因素 |
2.不利因素 |
(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1.数据来源 |
2.相关变量选择 |
3.数据检验 |
4.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贸易“轻重”结构失衡,专业人才不足 |
二、双边贸易经营秩序与口岸管理不规范 |
三、双边基础设施建设与政策落实问题 |
四、金融合作滞后,结算体系不完善 |
五、贸易壁垒及相关政策因素阻碍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一、优化商品贸易结构,培养专业人才 |
二、规范边境贸易秩序,严把商品质量关 |
三、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政策细化可持续 |
四、增强金融交流合作,优化贸易结算 |
五、建设沿边经济带,设立自由贸易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WTO时代的起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建筑创作 |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从一元秩序走向多元现实 |
1.1.3 建筑理论的哲学趋向: 探求多元的本源 |
1.2 研究缘起: 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国际关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视阈: 外部语境 |
1.3.2 研究工具: 哲学借用 |
1.3.3 研究策略: 以微知着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解读 |
1.5.2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应用 |
1.6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6.1 研究范围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2 走出去——当代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 |
2.1 现象锁定: 当代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 |
2.1.1 研究对象界定 |
2.1.2 获奖线索与人物 |
2.2 国际奖呈现 |
2.2.1 奖项总览 |
2.2.2 奖项简介 |
2.2.3 主要奖项解读 |
2.3 获奖建筑师呈现 |
2.3.1 评审辞 |
2.3.2 大事记 |
2.3.3 统计表 |
2.4 “群像”作为一种研究视角 |
2.4.1 隐含趋势: 从“个案”到“群体” |
2.4.2 学术价值: 作为建筑话语的建筑师“群像”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3 看回来——哲学工具 |
3.1 研究路线与理论工具 |
3.1.1 研究路线构建 |
3.1.2 哲学工具引入 |
3.1.3 哲学工具验证 |
3.2 德勒兹哲学的思想特征 |
3.2.1 德勒兹简介 |
3.2.2 概念的王者 |
3.3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潜行 |
3.3.1 建筑学的“多元”时期——德勒兹反对理性 |
3.3.2 建筑学的“奇观”时期——德勒兹抵抗虚无 |
3.3.3 建筑学的“纷繁”当下——德勒兹的生命哲学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4 德勒兹哲学的体系化认知 |
4.1 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简述 |
4.2 “高原”(Plateaux) —在地的认识论 |
4.2.1 超线性的时间观 |
4.2.2 地质学的历史观 |
4.2.3 潜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
4.3 “游牧”(Nomadic)——此时此地,打开压抑的生命 |
4.3.1 游牧思想 |
4.3.2 游牧的内心价值 |
4.3.3 无意识与“解域”( De-territorialization)——欲望生产的动力 |
4.4 “根茎”(Rhizome)——此时此地,关联自由的世界 |
4.4.1 根茎思维 |
4.4.2 生产力与“抽象机器”(Abstract Machine)——欲望生产的导管 |
4.5 “生成”(Becoming)——介入的行动论 |
4.5.1 生成—他者 |
4.5.2 生成的概念工具箱 |
4.6 本章小结: 一切皆是此刻——从“潜在”到“现实” |
4.6.1 打碎: 欲望与离散性 |
4.6.2 重塑: 生命与传承性 |
本章参考文献 5 “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商原”(Plateaux) |
5.1 建筑的时间存在——实体的历史 |
5.1.1 重建非线性的建筑史观 |
5.1.2 建筑是具有多重时空的整体 |
5.2 建筑的地域存在——时间的地层 |
5.2.1 建筑的地域性: 三个时间地层 |
5.2.2 建筑学的横断面: 地域主义 |
5.3 高原的文脉——潜在之域的现实化线索 |
5.3.1 刘家琨的《高地》与德勒兹的“高原” |
5.3.2 建筑学: 潜在问题的现实化解决之道 |
5.3.3 文脉: 连续的现实化线索 |
5.4 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6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一: 思考原则——“游牧”(Nomadic) |
6.1 思想转向: 从“本质之思”到“问题之思” |
6.1.1 永恒的建筑: 追寻本质 |
6.1.2 当前的建筑: 直面问题 |
6.2 建筑学的游牧精神 |
6.2.1 “游牧精神”: 与国家形态建筑体系的对话和反叛 |
6.2.2 “游牧民族”: 建筑师的独立与抵抗 |
6.2.3 “游牧行动”: 建造的特殊与具体 |
6.3 将无意识写入建筑——“解域” |
6.3.1 建筑解域: 满足人类潜在诉求的创造 |
6.3.2 解域无意识: 个体—事件 |
6.3.3 碎片的建筑: 事件—空间 |
6.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7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二: 思维图像——“根茎”(Rhizome) |
7.1 思维转向:由“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
7.1.1 纵向思维: 风格之树 |
7.1.2 横向思维: 对象之网 |
7.2 “建筑—世界”: 根茎式的认知框架 |
7.2.1 网络化进程与根茎思维 |
7.2.2 建筑的关系属性 |
7.2.3 建筑: 人类的生活世界 |
7.3 自组织的建筑——“机器” |
7.3.1 建筑机器: 引发事物潜在联系的机制 |
7.3.2 自组织机器: 差异—连接 |
7.3.3 在场的建筑: 连接—建构 |
7.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8 “群像”的建筑创作逻辑——“生成”(Becoming) |
8.1 建筑的生成 |
8.1.1 追寻建筑本体 |
8.1.2 建筑师的黑匣子 |
8.2 介入对象——“图解”(Diagrams) |
8.2.1 内容投射——建筑共同体的形成 |
8.2.2 案例透视: 贝森·西村大院——自主共享的共同体 |
8.3 介入时间——“不合时宜”(Timeless) |
8.3.1 时空抽离——建筑旅程的开启 |
8.3.2 案例透视: 南戴河海边图书馆——不合时宜的戏剧 |
8.4 介入空间——“褶子”(Fold) |
8.4.1 身心折叠——建筑物态的超越 |
8.4.2 案例透视:哈尔滨大剧院——身与心的折叠 |
8.5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9 结语 |
9.1 “碎镜”(Comminuted Mirror) |
9.2 小结 |
9.3 主要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1: 十六位获奖建筑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践概览 附录2: 获奖中国建筑师评审辞 作者简历 |
(6)新时代的“知”与“行” ——以郭沫若、钱钟书、傅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路径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一章 选择:知识分子的去与留 |
第一节 深度介入与人才争夺 |
一、"知识分子的背叛" |
二、国共两党的人才争夺战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选择 |
一、"十字街头" |
二、以郭沫若、钱钟书、傅雷为探索中心 |
第二章 郭沫若:政事的因与果 |
第一节 从"戎马书生"到"人民的打字机" |
一、"他太聪明,又太大胆" |
二、"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努力" |
三、从"戎马书生"到"人民的打字机" |
第二节 "女神"的影子 |
一、歌颂海洋,赞美大地 |
二、双重意味的"失事求似" |
三、忏悔与人格自塑 |
第三节 "顶峰"的旗手 |
一、一辈子的好学生 |
二、巨大的"魔镜" |
三、"一切文艺固是宣传" |
第四节 命运的纠葛 |
一、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
二、"旧朋云散尽" |
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第三章 钱钟书:超然的能与否 |
第一节 "天地一书生" |
一、"狂"与"痴" |
二、"一束矛盾" |
三、"天地一书生" |
第二节 "知识"的限度 |
一、"文不如其人" |
二、"与古今中外为无町畦" |
三、"知识王国"还是"知识迷宫"? |
第三节 "莫随世而轮转" |
一、愿披"隐身衣" |
二、"沉默"的方式 |
三、"钱学"与"国学" |
第四章 傅雷:人文的苦与乐 |
第一节 追梦赤子心 |
一、"仙鹤" |
二、"狮子"或是"小老鼠" |
三、追梦赤子心 |
第二节 "自己的园地" |
一、"神似论"的地位 |
二、一流的"媒婆" |
三、私人书写与政治隐喻 |
第三节 人文的苦与乐 |
一、"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二、救赎或解脱 |
三、生死何欢苦 |
第五章 探索:一代学人的得与失 |
第一节 生活的罗网 |
一、上下而求索 |
二、故交新识 |
三、泛政治与泛道德 |
第二节 交叉小径的路口 |
一、心有千结 |
二、五叉路口 |
三、殊途同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大豆进口对中国种植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学术价值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植业与种植业收入 |
2.1.2 农户与农民 |
2.1.3 粮食安全 |
2.1.4 短缺型进口与价差型进口 |
2.1.5 大豆产业链 |
2.1.6 贸易集中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相互需求理论 |
2.2.3 资源禀赋理论 |
2.2.4 诱致性创新理论 |
2.2.5 结构调整理论 |
2.2.6 农业保护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 |
2.3.2 食物消费需求研究 |
2.3.3 种植目标和种植结构调整 |
2.3.4 贸易自由化对农民与农业的影响 |
2.3.5 中国的油料生产和贸易 |
2.3.6 农产品供需的模拟预测 |
2.3.7 市场开放及农业保护 |
2.3.8 农业产业安全 |
2.3.9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 |
3.1 大豆进口对大豆种植和生产者福利的影响分析 |
3.2 大豆进口对国内种植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
3.3 大豆进口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 |
3.4 大豆进口对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分析 |
3.5 大豆进口背景下农业保护和调整种植结构的分析 |
3.6 大豆产业链、进口大豆控制与中国大豆生产 |
4 大豆进口背景分析 |
4.1 中国大豆生产及供需现状分析 |
4.1.1 大豆生产条件与大豆产区分布 |
4.1.2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
4.2 世界大豆生产与供需现状分析 |
4.2.1 世界大豆生产概况 |
4.2.2 世界大豆贸易状况与供需分析 |
4.3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分析 |
4.4 中外大豆生产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
4.5 中国大豆进口趋势分析 |
4.5.1 中国大豆需求趋势分析 |
4.5.2 中国国产大豆供给趋势分析 |
4.5.3 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大豆出口潜力分析 |
4.6 中国大豆生产政策分析 |
5 大豆进口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
5.1 模拟方案设计 |
5.2 大豆进口对国内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
5.2.1 短缺型大豆进口对国内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
5.2.2 价差型大豆进口对国内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
5.2.3 大豆进口对不同区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
5.3 大豆进口对中国种植结构的影响 |
5.3.1 大豆进口对全国种植结构的影响 |
5.3.2 大豆进口对各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 |
5.4 大豆进口对国内农产品产量的影响 |
5.4.1 大豆进口对粮食安全的作用 |
5.4.2 大豆进口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5.4.3 大豆进口对国内油料产量的影响 |
5.4.4 大豆进口对国内果蔬产量的影响 |
5.4.5 大豆进口对国内不同区域农产品产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大豆进口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 |
6.1 大豆进口对国内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的影响 |
6.2 大豆进口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 |
6.2.1 短缺型大豆进口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 |
6.2.2 价差型大豆进口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大豆相对价格变化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
7.1 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影响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因素的理论推导 |
7.1.2 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实证模型及变量设置 |
7.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7.3.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说明 |
7.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大豆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7.4.1 东北地区农户大豆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7.4.2 黄淮地区大豆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进口大豆贸易集中化对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
8.1 进口大豆粮源控制对中国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
8.2 进口大豆定价权丧失对中国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
8.3 大豆加工控制对国内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
8.3.1 国内大豆压榨产能控制现状 |
8.3.2 压榨环节控制对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
8.4 大豆油零售市场控制对国内种植业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 |
9.1 研究结论 |
9.2 相关讨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广东省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1.1 资源配置理论 |
2.1.2 规模经济理论 |
2.1.3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2.2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基本概念 |
2.3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国外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3.1.1 美国有机农业 |
3.1.2 日本农业合作社 |
3.1.3 荷兰“拍卖市场” |
3.1.4 以色列灌溉农业 |
3.2 国内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3.2.1 山东省优势农业产业带 |
3.2.2 海南省农业保险试点 |
3.2.3 广东省其他种植业产业化发展成功案例 |
3.3 重要经验 |
3.3.1 生产集约化 |
3.3.2 布局区域化 |
3.3.3 经营规模化 |
3.3.4 栽培设施化 |
3.3.5 技术和产品标准化 |
3.4 若干启示 |
3.4.1 确立政府引导地位 |
3.4.2 健全管理体系和理顺运行机制 |
3.4.3 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
3.4.4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3.4.5 投入现代生产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揭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现状 |
4.1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 |
4.2 建设生产示范基地 |
4.3 发展订单农业 |
4.4 打造绿色产品品牌 |
4.5 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
4.6 培养农村发展新生力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总耕地资源较丰富 |
5.1.2 气候资源优越 |
5.1.3 水资源充裕 |
5.1.4 相对科技优势 |
5.1.5 产业基础相对扎实 |
5.1.6 品牌建设初具规模 |
5.2 劣势分析 |
5.2.1 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
5.2.2 农民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 |
5.2.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 |
5.2.4 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
5.2.5 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差 |
5.3 机会分析 |
5.3.1 农产品关税降低 |
5.3.2 农业特产税取消 |
5.3.3 生物质能发展时机 |
5.3.4 特色基层党建项目开展 |
5.3.5 运力提高和运费降低 |
5.4 威胁分析 |
5.4.1 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强化带来的冲击 |
5.4.2 沿海和珠三角地区竞争的压力 |
5.4.3 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滞后 |
5.4.4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5.4.5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运营的常见风险 |
5.5 SWOT矩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 |
6.1.1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 |
6.1.2 统筹发展经济作物 |
6.1.3 开展特色种植标准园创建 |
6.1.4 推进种植业板块基地建设 |
6.1.5 提高农村经营组织化程度 |
6.1.6 集成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
6.2 完善政策保障 |
6.2.1 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
6.2.2 促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制度 |
6.2.3 统筹区位布局 |
6.2.4 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 |
6.2.5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
6.2.6 加强农业实用创新与技术培训 |
6.3 开发特色产品 |
6.3.1 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
6.3.2 建立专业批发市场 |
6.3.3 调整种植业产品结构 |
6.3.4 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化型农业 |
6.3.5 构筑农业信息一体化平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有关农业产业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西瓜产业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主要创新点、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1.5.3 未来展望 |
第二章 西瓜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2.1 西瓜起源与传播 |
2.2 全球分布与产业布局 |
2.2.1 西瓜在水果中的地位 |
2.2.2 世界西瓜的分布 |
2.2.3 世界西瓜生产、消费与贸易的演变 |
2.3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概况 |
2.3.1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2.3.2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现状 |
2.3.3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4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趋势 |
2.4.1 强化科研创新,重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2.4.2 消费季节性减弱,并呈现优质化、中小型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 |
2.4.3 设施栽培面积将继续扩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
2.4.4 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
第三章 中国西瓜的生产与供给 |
3.1 中国西瓜生产的区域布局及演变 |
3.1.1 生产基本情况 |
3.1.2 生产波动周期 |
3.1.3 生产布局 |
3.2 中国西瓜生产效率分析 |
3.2.1 理论方法与数据说明 |
3.2.2 2010~2012 年西瓜生产效率总体分析 |
3.2.3 西瓜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分析 |
3.2.4 2012 年各省(市、区)西瓜生产效率现状分析 |
3.3 西瓜生产者行为分析基于技术需求角度 |
3.3.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瓜农技术需求总体情况 |
3.3.3 瓜农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3.4 技术供给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瓜的消费与需求 |
4.1 历史趋势 |
4.1.1 消费量及其发展变化 |
4.1.2 城乡差异 |
4.1.3 区域差异 |
4.2 我国西瓜消费现状及特征分析 |
4.2.1 人均消费量增速放缓,总产值稳定增加 |
4.2.2 消费仍以夏季为主,季节性特征有减弱趋势 |
4.2.3 城乡西瓜消费量相对差距逐渐缩小 |
4.2.4 城乡不同收入阶层西瓜消费差异明显 |
4.3 影响我国西瓜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西瓜消费影响因素 |
4.3.2 模型设定与估计 |
4.3.3 提升我国西瓜消费水平对策 |
4.4 西瓜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北京和郑州为例 |
4.4.1 调查方法与样本特征 |
4.4.2 西瓜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 |
4.4.3 西瓜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西瓜的流通与市场价格 |
5.1 西瓜流通体制和价格政策演变 |
5.1.1 西瓜流通体制改革 |
5.1.2 西瓜价格政策调整 |
5.2 中国西瓜流通现状 |
5.2.1 西瓜市场体系分析 |
5.2.2 西瓜市场营销主体分析 |
5.2.3 西瓜流通方式分析 |
5.2.4 西瓜市场流通特征 |
5.3 中国西瓜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
5.3.1 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流通效率不高 |
5.3.2 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
5.3.3 商品化处理落后,第三方服务缺失 |
5.3.4 流通渠道单一,瓜农正当利益受损 |
5.4 中国西瓜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
5.4.1 西瓜批发市场价格趋势 |
5.4.2 西瓜价格波动 |
5.4.3 我国西瓜价格波动与生产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5.5 国内西瓜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
5.5.1 市场供需 |
5.5.2 生产成本 |
5.5.3 宏观经济因素 |
5.5.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5.6 西瓜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
5.6.1 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强化产销对接 |
5.6.2 健全物流服务的支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 |
5.6.3 做好技术服务,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
5.6.4 加强宣传引导,保护瓜农利益 |
第六章 中国西瓜的对外贸易 |
6.1 西瓜贸易在我国水果贸易中的地位 |
6.2 中国西瓜对外贸易发展 |
6.2.1 西瓜进口总量与金额变化 |
6.2.2 西瓜出口总量与金额变化 |
6.2.3 中国西瓜净贸易情况 |
6.3 中国西瓜贸易的市场结构 |
6.3.1 西瓜进口的来源地 |
6.3.2 进口省区分析 |
6.3.3 西瓜进口价格趋势 |
6.3.4 西瓜出口流向 |
6.3.5 出口省区分析 |
6.3.6 西瓜出口价格趋势 |
6.4 我国西瓜产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6.4.1 贸易份额与产量大国的地位不对称 |
6.4.2 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销售组织不力 |
6.4.3 西瓜品质不高,产业比较优势下降 |
第七章 中国西瓜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
7.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基础 |
7.1.1 比较优势理论 |
7.1.2 竞争优势理论 |
7.2 比较优势测度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
7.2.1 区域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2.2 国际竞争力分析方法 |
7.3 中国西瓜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7.3.1 西瓜区域化布局现状 |
7.3.2 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 |
7.3.3 提升区域比较优势建议 |
7.4 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分析 |
7.4.1 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结果 |
7.4.2 影响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因素分析 |
7.4.3 提升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建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关注直接投资背景下产业安全的研究 |
0.2.2 对于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 |
0.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0.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0.4 研究创新 |
0.4.1 实证研究的创新 |
0.4.2 理论研究的创新 |
0.5 研究意义 |
0.5.1 现实意义 |
0.5.2 论意义 |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 |
1.1 农业产业安全概述 |
1.1.1 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
1.1.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内涵与特征 |
1.2 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观 |
1.2.1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农业安全 |
1.2.2 投资自由化背景下的农业安全 |
1.3 外资并购背景下的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现状 |
1.3.1 外资并购农业企业的特点 |
1.3.2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现状 |
2 我国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构建基础 |
2.1 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经济基础 |
2.1.1 外资并购的一般法律风险 |
2.1.2 并购的垄断风险 |
2.1.3 并购的农业产业安全风险 |
2.2 反垄断审查规制外资并购的法理基础 |
2.2.1 价值取向 |
2.2.2 国民待遇 |
2.2.3 反垄断的域外效应 |
2.2.4 反垄断法的农业豁免依据 |
2.3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法理基础 |
2.3.1 国家经济主权的行使 |
2.3.2 国家利益至上的国民待遇 |
3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
3.1 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评析 |
3.1.1 反垄断法规制并购的立法依据 |
3.1.2 反垄断规制并购的法律影响 |
3.1.3 农业产业反垄断审查的缺失评析 |
3.2 发达国家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借鉴 |
3.2.1 美国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 |
3.2.2 日本的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 |
3.3 外资并购农业企业的反垄断审查完善 |
3.3.1 农业反垄断审查应重点针对跨国粮商 |
3.3.2 农业反垄断审查标准的改进 |
3.3.3 农业反垄断应建立“有限豁免” |
4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4.1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立法评析 |
4.1.1 安全审查规制并购的立法依据 |
4.1.2 产业安全审查的影响 |
4.1.3 农业产业安全审查的缺失评析 |
4.2 发达国家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立法借鉴 |
4.2.1 美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4.2.2 日本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
4.3 外资并购农业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完善 |
4.3.1 农业安全审查原则——产业开放与适度保护的平衡 |
4.3.2 农业安全审查的内容完善——对等原则下的政治因素 |
4.3.3 农业安全审查标准的立法改进 |
4.3.4 农业安全审查的程序与机构 |
5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协调 |
5.1 外资并购双重审查制度的关系辨析 |
5.1.1 相互关联 |
5.1.2 相互区分 |
5.2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双重审查的协调与完善 |
5.2.1 我国农业外资监管的法律协调问题 |
5.2.2 协调的完善 |
5.3 农业产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的目标共融与功能互补 |
5.3.1 主旨共融的审查框架 |
5.3.2 功能互补的审查手段 |
6 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的完善路径与前瞻 |
6.1 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的发展进程 |
6.1.1 发展路径 |
6.1.2 发展前瞻 |
6.2 构建《国家产业(农业)安全法》 |
6.2.1 立法模式探析 |
6.2.2 农业安全法的重要原则 |
6.2.3 农业安全法的重要内容 |
6.3 外商农业投资的法律环境完善 |
6.3.1 统一外资法,提升外资并购立法层次 |
6.3.2 国内农业法的保障与支持 |
6.3.3 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的法律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果蔬产业直面“入世”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J]. 蔡庆如. 对外经贸实务, 2022(02)
- [2]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D]. 董志崇.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D]. 李晅. 浙江大学, 2017(12)
- [6]新时代的“知”与“行” ——以郭沫若、钱钟书、傅雷为中心[D]. 王童谣. 山东大学, 2017(08)
- [7]大豆进口对中国种植业的影响研究[D]. 朱思柱.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8]广东省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庄园园.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01)
- [9]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赵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10]产业安全视角下中国农业外资并购法律审查研究[D]. 谢翀. 武汉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