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谷氨酰胺发酵过程中主要游离氨基酸(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梁克红,朱宏,王靖[1](2021)在《游离氨基酸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游离氨基酸是动植物体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和风味物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多样且应用研究进展迅速,汇总整理各类检测方法及其相关应用不可或缺。本文综述了常用于检测分析游离氨基酸的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氨基酸分析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种方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2种新技术,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并对各检测方法列举了相关应用研究。现代新型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多元化离子化方式、高分辨质谱、多级串联质谱等技术将会使游离氨基酸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分析速度及自动化程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前处理简便的检测手段将是游离氨基酸检测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冯萌萌[2](2021)在《氨基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炎症性肠病中补充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隶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方便营养型蛋制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2018YFD0400301)。氨基酸(Amino Acids,AAs)是一种具有生物基础意义的化合物,在食品科学和制药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和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是分离技术的主要分析工具,同时结合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FLD)、电化学检测(ECD)和质谱检测器(Mass Spectrum)来测定各种样品中的氨基酸。氨基酸分析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氨基酸分析物数量多、分子极性变化大、检测灵敏度低。氨基酸分子不包含发色团,因此分子吸收系数低,紫外检测的灵敏度往往不够,而柱前衍生化是提高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有效方法。氨基酸分析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的氨基酸可用作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而食源性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疲劳、抗氧化、抗病毒、保护心血管、降血糖等多种药理功效,为了提升食源性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优化衍生反应缓冲溶液、缓冲溶液p H、缓冲溶液浓度,色谱条件中流动相流速、梯度洗脱条件、检测波长等AQC衍生氨基酸的衍生条件,建立了AQ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氨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显示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范围为0.9905~0.996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1.0198~3.1348 ng/L和3.0594~9.4044 ng/L的范围内,日内、日间精度分别在1.39%~3.21%和3.17%~7.45%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在90.33%~110.66%范围内。本衍生方法步骤操作简单,无干扰峰,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血清中氨基酸的定量分析。(2)通过DSS诱导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AQC柱前衍生氨基酸的方法检测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蛋清发酵酸乳对结肠炎小鼠体内氨基酸的补充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了Asp、Gln、Ala、Thr和Ile,之外,结肠炎模型组血清中其他氨基酸的含量水平显着降低(P<0.05);经过蛋清发酵酸乳干预治疗后,20种氨基酸在血清中含量上升,其中Thr、His、Ile、Trp、Phe、Tyr、Ala、Glu、Asp和Ser含量显着升高(P<0.05)。(3)通过对快速且稳定的衍生试剂(OPA和FMOC-Cl)进行条件优化和对比,选择FMOC-Cl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对衍生条件中萃取条件,质谱条件中质谱参数和驻留时间的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FMOC-Cl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质谱法测定血清中氨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显示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范围为0.988~0.998),检出限范围为0.0237~0.2391ng/m L,定量限范围为0.079~0.7971ng/m L,日内和日间精度范围分别在1.34~4.94%和2.19~7.78%,加标回收率范围在73.98~117.98%。本衍生方法操作步骤简单,结果无杂峰干扰,可以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血清中氨基酸的定量分析。(4)通过DSS诱导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FMOC-Cl柱前衍生氨基酸的方法检测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蛋清肽对结肠炎小鼠体内氨基酸的补充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血清中20种氨基酸的含量水平发生了显着降低(P<0.05);经过蛋清肽干预治疗后,20种氨基酸在血清中含量上升,其中Cys、Tyr、Arg、Phe和Lys的含量水平显着升高(P<0.05)。
刘平香[3](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大蒜生长贮藏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蒜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营养成分丰富,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蒜种植范围广,栽培品种多。但目前我国不同品种及产地大蒜鳞茎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水平及差异尚不清晰,大蒜生长贮藏过程中物质变化趋势也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建立了大蒜中特征性成分的靶向和非靶向检测方法,然后基于建立的方法结合代谢组学技术手段,对我国不同品种及产地大蒜营养品质特征差异以及大蒜生长贮藏过程中物质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大蒜的科学种植生产及加工消费提供基础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建立了大蒜鳞芽中7种风味前体物质和21种游离氨基酸同时测定的UHPLC-MS/MS靶向检测方法;除Met外,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大蒜其它4个组织(叶片、假茎、鳞茎外皮和鳞芽内皮)中特征性成分的定量分析。同时建立了大蒜中特征性成分非靶向分析的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方法,该方法可对大蒜中部分代谢物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对我国6个省份共242份大蒜样品中的Allicin、7种风味前体物质和21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水平及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中Alliin、Methiin、GSAC和Arg的含量相对最高;我国南北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省份之间大蒜鳞茎中的含硫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平均存在显着差异,Trp、GABA、SMC、Tyr、Arg和Thr是6个省份大蒜间主要的差异代谢物。该结果可为大蒜的品种选育提供评价依据和材料基础,同时为大蒜深加工产品原料的选择提供指导。对山东(金蒜3号、金蒜4号和金乡白皮)和黑龙江(阿城紫皮)大蒜鳞芽生长过程中的代谢通路及物质累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大蒜其它组织(叶片、假茎、鳞茎外皮和鳞芽内皮)生长过程中的代谢轮廓进行了表征,从而分析代谢物在不同组织间的分配与转运规律,进一步为大蒜鳞芽品质的形成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山东省3个不同品种大蒜鳞芽生长过程中物质累积模式较为一致,但与黑龙江大蒜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含硫化合物和氨基酸等代谢物的合成与转化通路较为活跃,是大蒜鳞茎质量品质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大蒜鳞茎发育初期,代谢物在大蒜植株的地上部分大量合成,同时运输至鳞茎中用于鳞茎的发育膨大;当大蒜叶片开始萎凋时,γ-谷氨酰肽等大量代谢物由叶片、假茎、鳞茎外皮和鳞芽内皮等组织转运至鳞茎中进行贮藏。此外,通过OPLS回归模型,可基于大蒜农艺形态特征对不同生长期鳞芽中功能性成分的含量进行预测。该结果为大蒜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并为大蒜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新思路。对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大蒜鳞茎中特征性成分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OPLS回归模型对大蒜在冷库中的贮藏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大蒜在生理休眠期结束后开始发芽,由于GTP酶活性的提高,γ-谷氨酰肽类化合物发生分解代谢反应,生成相应的游离氨基酸类化合物,该趋势与生长过程中γ-谷氨酰肽类化合物变化趋势相反。在低温贮藏环境下,大蒜进入强制休眠期,低温抑制了大蒜内芽的生长,代谢物变化幅度相对较小。SMC、Phe和Gln共3个指示性代谢物可用于大蒜贮藏时间的预测和评估。该结果为大蒜的科学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不同贮藏阶段大蒜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有益信息。
陈思肜[4](2020)在《红蓝光对茶树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文中提出光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的主要气象因子,光质、光强对茶树叶片的形态建成和品质成分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红蓝光对茶树叶片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本研究以福建水仙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光强的蓝光(450nm,50μmol·m-2·s-1、100μmol·m-2·s-1、200μmol·m-2·s-1)和红光(660nm,120μmol·m-2·s-1、240μmol·m-2·s-1、480μmol·m-2·s-1)补光处理35 d,通过分析茶树的叶片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究红蓝光对茶树叶片生长的影响。采用AQC衍生—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建立、优化茶叶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方法,测定了茶叶中的35种氨基酸组分含量,分析了红蓝光处理对茶叶氨基酸组分含量及代谢产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蓝光处理对茶树叶片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光强红蓝光补光处理的茶树嫩梢叶片形态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蓝光不同光照强度补光处理对茶树嫩梢叶片生长的影响效果依次为200μmol·m-2·s-1、100μmol·m-2·s-1、50μmol·m-2·s-1。红光不同光照强度补光处理对茶树嫩梢叶片生长的影响效果依次为480μmol·m-2·s-1、240μmol·m-2·s-1、120μmol·m-2·s-1。红蓝光补光处理对茶树嫩梢叶片厚度的影响较小,蓝光补光处理有利于嫩梢叶片厚度的增长,而红光240μmol·m-2·s-1、120μmol·m-2·s-1补光处理抑制嫩梢叶片增厚。测定不同光强红蓝光补光处理的茶树嫩梢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随红蓝光的补光强度增加,F0、NPQ值增加,Fv/Fm、Fv/F0、q P值减小,表示过强的红蓝光补光处理会减弱茶树叶片的潜在光合能力,使光化学反应降低,并造成茶树嫩梢叶片的光抑制。2.茶叶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方法的建立、优化及其应用本研究采用AQC衍生-液质联用,可在20 min内完成35种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均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2,定量限在2.1×10-6~1.8×10-2 mg/L,检出限为6×10-7~5.5×10-3 mg/L,各种氨基酸的日内重现性小于4.6%,日间重现性小于5.5%;加标回收率81.0%~99.9%,RSD小于9.5%。该方法满足氨基酸组分定量分析的要求,具有可靠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很好的应用于检测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参试的六大茶类及不同等级白牡丹的氨基酸构成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绿茶和黄茶的氨基酸构成较为接近,其它茶类的氨基酸构成均呈现各自的特征。对参试的不同等级白牡丹茶的氨基酸构成特征进行统计分析,3个等级白牡丹茶的游离氨基酸构成与其品质等级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为白牡丹茶滋味构成及品质等级的科学评价提供基础性参考。3.红蓝光处理对茶树嫩梢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强度的红蓝光对茶树进行补光照射处理后,采集茶树嫩梢测定了游离氨基酸构成,结果显示,检测到茶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丙氨酸、L-2-氨基己二酸、β-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精氨酸、天冬氨酸、瓜氨酸、羟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羟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鸟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肌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豆叶氨酸,共2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含量受红蓝光补光光强、照射时间的影响较大,具体而言,当红光补光的光强为480μmol·m-2·s-1、照射时间为14 d时,茶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精氨酸含量与红蓝光无明显相关性。此外,谷氨酰胺含量在红光240μmol·m-2·s-1照射下第14 d含量达到最高,在红光480μmol·m-2·s-1照射下第14 d茶氨酸含量达到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红光不同光照强度补光处理会抑制茶树嫩梢咖啡碱的合成,50μmol·m-2·s-1蓝光处理21 d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含量较高。从上述氨基酸的呈味角度分析,因茶氨酸鲜爽带甜,谷氨酰胺、天冬氨酸鲜甜带酸,精氨酸呈苦味,上述氨基酸的含量应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特定强度的红光补光处理,有利于提高茶鲜叶滋味品质。4.红蓝光对茶树嫩梢代谢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光强红蓝光补光处理茶树嫩梢的代谢物进行分析,总共检测到鲜叶中405种非挥发性成分,其中脂类和类脂分子200个,苯丙酸和聚酮61个,有机氧化合物44个,有机酸及其衍生物35个,有机杂环化合物33个,苯环型化合物14个,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7个,有机氮化合物4个,有机锡化合物4个,木脂素、新木脂素及相关化合物1个,有机化合物1个,有机金属化合物1个。在不同强度蓝光下共鉴定出48种差异代谢物,而在不同强度红光下共鉴定出30种差异代谢物。红蓝光处理对茶树嫩梢中氨基酸、脂类、苯丙酸和聚酮,以及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其结合物、核苷酸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产生影响。部分黄酮类物质、脂类和类脂分子在240μmol·m-2·s-1红光和200μmol·m-2·s-1蓝光处理时含量增加。
许锐[5](2020)在《灰树花鲜味肽的制备及关键滋味物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灰树花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呈味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鲜味呈味肽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及呈味特性研究;最后采用重组缺失方法对灰树花关键滋味物质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的灰树花产品附加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其他食用菌调味基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高压蒸煮、常压蒸煮和酶解分别提取灰树花中的呈味物质,以提取液的固形物含量、感官评价以及水解度为评价依据,分别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高压蒸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时间1.5h,压力40k Pa;常压蒸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时间2h,温度100℃;酶解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作用,料液比为1:20,酶解时间各1.5h,其中纤维素酶的温度为45℃,p H 3.5,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0.5%;风味蛋白酶的温度为50℃,p H 6.0,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0.4%。(2)在上述提取条件基础上,结合闪式高速提取对提取液中的呈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常压蒸煮相比,其他处理方式的可溶性糖总量都呈现显着性降低,尤其采用闪式高速提取处理后的高压蒸煮制备液降低最多;相反,有机酸总量在处理后都呈现显着性增加,且在经过闪式高速提取器处理后有机酸总量一定程度增加;两种酶作用后的游离氨基酸总量都有所增加,高压蒸煮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减少,复合酶解制备液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以及苦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着增加;两种酶解制备液中肽分子质量分布变化小于3000 Da的组分含量最多,经过闪式高速提取后其含量减少,说明闪式高速提取对游离氨基酸的提取不利。PCA分析发现无论酶解还是高压蒸煮处理,味感及呈味物质都与常压蒸煮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闪式高速提取处理后其味感及呈味物质也发生了明显改变。(3)使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灰树花提取液中分离和纯化呈味肽,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呈味肽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鉴定出2个肽,氨基酸序列为RSGV和YHGPF。结果发现两种合成肽都具有涩味和一定的酸味。在水溶液中,肽RSGV表现出甜味、酸味、鲜味和咸味,肽YHGPF表现出强烈的苦味、涩味以及酸味。肽RSGV和YHGPF的阈值分别为7.19 mmol/L和3.23mmol/L。在MSG溶液中,肽RSGV具有强烈的鲜味增强作用,而YHGPF没有鲜味增强作用。同时,肽RSGV的味精溶液的鲜味增强阈值为8.39 mmol/L。(4)根据灰树花滋味轮廓重组试验,鉴定出10种化合物为灰树花的关键滋味活性物质,包括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脯氨酸、AMP、GMP、IMP、琥珀酸和Cl-。更特别地,呈味肽RSGV可以显着增加灰树花的鲜味和浓厚感特征滋味。灰树花的整体味道可通过这些滋味物质更加完整的重构。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灰树花美味的奥秘,并为灰树花风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阳辉蓉[6](2019)在《小麦面筋蛋白活性肽调控酵母增殖和代谢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超高浓(VHG)发酵中,渗透压和乙醇是影响酵母生理活性和发酵性能的主要因素,其可引起酵母活力丧失、发酵滞缓,最终造成乙醇产量降低。因此,如何改善酿酒酵母的多重耐性,促进酵母增殖和代谢是提高发酵效率的关键。本论文以提高酵母对山梨醇和乙醇胁迫的耐受性及其发酵性能为目标,首先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WGH)及其分离组分对酵母增殖、细胞活性及发酵性能的影响,揭示其改善酵母胁迫耐受性和发酵性能的可能机制;然后对具有显着促进酵母增殖与代谢的WGH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获得结构清晰的目标活性肽;最后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目标活性肽在VHG发酵中调控酵母增殖和发酵性能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以期为提高高浓发酵效率和优质氮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山梨醇和乙醇胁迫对酵母细胞生长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因子浓度的提高,其对酵母生长和细胞活性的抑制程度增大。在1.5 M山梨醇和10%(v/v)乙醇存在的情况下,WGH的补充显着提高了酵母细胞的多重胁迫耐性,促进了酵母的增殖和代谢。(2)探究了大孔树脂D101、DA-201E、AB-8、XAD-16、DM130和HPD-826对WGH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六种大孔树脂均能快速吸附WGH,准二级动力学为描述WGH吸附行为的最佳模型,其吸附过程受颗粒内扩散和表面扩散的共同影响。热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可准确反映六种树脂对WGH的等温吸附行为,且WHG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XAD-16树脂对WGH具有最突出的吸附和解吸能力,WGH的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Mw)分布具有明显差异,这是其具有不同的改善酵母增殖和代谢性能,提高酵母多重胁迫耐性的主要原因。(3)考察了WGH超滤组分对酵母抵抗山梨醇和乙醇胁迫能力的影响。WGH经超滤富集后,透过组分(WGH2)中Mw<1 kDa的组分占比高达86.50%。WGH和WGH2可显着提高酵母对渗透压和乙醇胁迫的耐受性,其中WGH2提升效果最好。此外,酵母细胞的耐受性与细胞膜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及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密切相关,WGH超滤组分的添加可明显改善酵母细胞膜完整性、维持ΔΨm以及降低胞内ROS含量,从而提高了酵母的多重胁迫耐受性。(4)揭示了WGH及其分离组分(超滤分离组分和大孔树脂分离组分)对两种不同VHG发酵体系中酵母生理活性和发酵性能的影响机制。在VHG发酵中,WGH及其分离组分的补充能显着促进酵母的增殖、增强细胞活力和提高细胞的发酵性能。在两种VHG发酵体系中,WGH的XAD-16大孔树脂40%乙醇分离组分(WGH5)均显示出了最好的酵母发酵促进活性。VHG发酵过程中酵母生理活性和发酵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WGH组分的添加提高了胞内保护性物质(如甘油和海藻糖)的含量、降低了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维持了ΔΨm的稳定以及减少了胞内ROS的含量。(5)研究了WGH目标活性肽段对酵母多重胁迫耐受性的影响机制。运用C18柱层析法结合UPLC-ESI-MS/MS技术从WGH5中分离鉴定出了LL、LW、EP、LLL、LLW、LML、LPL和EFPL8种小分子肽,并评价了高浓条件下8种小分子肽促进酵母发酵的效果,结果显示LL、LLL和LML具有促进酵母增殖和提高发酵性能的活性。相关机理研究发现LL、LLL和LML的补充提高了酵母的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和细胞膜完整性并降低了胞内ROS水平;其中ROS水平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活力提高以及非酶抗氧化系统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所致。(6)利用代谢组学分析了二肽LL的添加对VHG发酵中酵母胞内代谢物表达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了12个主要差异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8个重要代谢物上调,4个重要代谢物下调,其中甘油、谷氨酰胺、赖氨酸、苯丙氨酸、正亮氨酸和苹果酸等代谢物差异表达显着。这些主要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倍半萜与三萜代谢途径、鞘脂类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和甘油脂代谢等。
卢慧茵[7](2019)在《谷氨酰胺酶合成γ-谷氨酰肽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文中指出γ-谷氨酰肽是由谷氨酰胺或谷氨酸的γ-羧基和氨基酸或肽分子的α-氨基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所得的一类小分子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中。γ-谷氨酰肽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得到,也可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得到,但酶法合成法是应用更为广泛的制备γ-谷氨酰肽的方法,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是最为常用、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酶制剂。已有研究证明,部分微生物来源的谷氨酰胺酶也能催化γ-谷氨酰基转移反应,但关于将其应用于合成γ-谷氨酰肽的研究则是近年来才有所进展,对谷氨酰胺酶合成γ-谷氨酰肽的研究可扩大谷氨酰胺酶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可为合成γ-谷氨酰肽提供新的酶制剂来源,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来源的谷氨酰胺酶,分别以半胱氨酸和色氨酸为γ-谷氨酰基受体,谷氨酰胺为γ-谷氨酰基供体,合成γ-谷氨酰肽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γ-谷氨酰肽的抗氧化活性。本论文首先探究了两种商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来源谷氨酰胺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酶A和酶B均能催化水解和转肽反应,在pH 10.0、温度37℃的条件下,其水解酶活分别为66.21 U/g和5.27 U/g,酶A的转肽酶活为101.28 U/g,在该条件下酶B未检出转肽活性,因此酶A具有更优的转肽活性和水解活性,选择酶A作为合成γ-谷氨酰肽的酶制剂。在此基础上,采用LX-1000EP环氧基树脂对酶A进行吸附,探究了将谷氨酰胺酶固定于树脂的可能性。探究了pH、吸附时间和相对加酶量对固定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的固定化条件:在pH 10.50,吸附时间1 h,相对加酶量为3.92%的条件下,酶A的固定化率为76.77%。通过UPLC-MS/MS对两种酶促反应液进行定性研究,在半胱氨酸-谷氨酰胺酶促反应液中鉴定出γ-EC、γ-EEC、γ-EEEC和γ-EEEEC四种γ-谷氨酰肽;在色氨酸-谷氨酰胺酶促反应液中鉴定出γ-EW、γ-EEW、γ-EEEW和γ-EEEEW四种γ-谷氨酰肽。利用HPLC对两种酶促反应液体系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合成γ-谷氨酰肽的最优条件为:pH 10.0、反应温度37℃、酶添加量为0.1%(m/v)、谷氨酰胺和半胱氨酸(或色氨酸)的浓度为0.1 mol/L,反应产物的产率为:40.92%(γ-EC)、22.79%(γ-EEC)、1.75%(γ-EEEC)、0.64%(γ-EEEEC);51.02%(γ-EW)、26.12%(γ-EEW)、1.91%(γ-EEEW),半胱氨酸和色氨酸的转化率分别为66.10%和79.05%。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Fe2+螯合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为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为阳性对照,评价了γ-谷氨酰肽及酶促反应液的抗氧化活性,证实了γ-谷氨酰化可增强游离氨基酸的抗氧化活性。γ-EC具有非常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ABT 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值分别为0.0525 mg/mL、0.0309 mg/mL、0.0196 mg/mL、3.1858μg/mL,其抗氧化活性甚至高于作为阳性对照的GSH,其后依次为S-1、γ-EEC、γ-E W、S-2、γ-EEW。由于作用机理不同,Fe2+螯合率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各样品螯合Fe2+能力大小排序为γ-EEC>γ-EEW>S-1>γ-EC>S-2>γ-EW。
范思华[8](2019)在《沙蟹汁中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对其鲜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蟹汁是广西北海特有的一种水产发酵调味品,本文以沙蟹汁为原料,研究了其中的鲜味组分,着重对沙蟹汁中天然存在的小分子肽进行分离、纯化与鉴定,并确定其小分子肽的氨基酸序列。首先测定并分析了沙蟹中初滤液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含盐量、多肽含量、灰分等基本指标,确定其营养价值。然后再采用超滤、乙醇提取、凝胶柱层析、阴离子交换吸附技术,并辅助感官评价法和电子舌滋味分析,从沙蟹汁中分离纯化出小分子肽,分析其氨基酸组成与呈味特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小分子肽的氨基酸序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沙蟹汁初滤液的基本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为3.95%,多肽含量为2.95%,其粗脂肪含量为0.10%,盐含量为13.18%,灰分含量为22.99%,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而有营养价值的水产发酵调味品;沙蟹汁鲜味浓郁,也是一种制备鲜味肽的优质原料。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 kDa、3 kDa的超滤膜依次对沙蟹汁逐级截留后得到UF-1(10kDa截留液)、UF-2(3kDa截留液)和UF-3(3kDa透过液)三个组分,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滋味分析,选出鲜味最强的UF-3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色谱分离,线性洗脱得到3个组分GF-1、GF-2和GF-3,对其进行感官评价、电子舌滋味分析和氨基酸分析,选用鲜味最强的GF-3组分,含有39.38%鲜味氨基酸,再对其进行组分鉴定,经分析型RP-HPLC鉴定GF-3组分中的化合物极性相似,杂质较少,且可用于下一步结构分析。选用食品级乙醇溶液对沙蟹汁进行分级分离,以鲜味TD值为指标优化乙醇添加浓度,在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的条件下,醇沉组分的鲜味最强,对醇沉后的组分采用阴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来提取小分子肽,对吸附前后的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和感官评价、电子舌滋味分析,分析结果为通过阴离子树脂吸附的组分IE-3鲜味最强,含有56.38%的鲜味氨基酸,可用于下一步结构分析。采用MALDI-TOF-MS/MS分析测定经过凝胶柱层析提取出的小分子肽序列,鉴定出LF(Leu-Phe,279.1713 Da)、TTD(Thr-Thr-Asp,336.2211 Da)两条小肽序列,且可能含有的小分子肽序列有TC-、-RE、-HE、DS-和NM-;同样采用MALDI-TOF-MS/MS分析测定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出的小分子肽序列,吸附后的组分中鉴定出ER(Glu-Arg,304.0973 Da)、DVD(Asp-Val-Asp,348.1124 Da)、DPC(Asp-Pro-Cys,334.1015 Da)、WF(Trp-Phe,352.0688 Da)、DVC(Asp-Val-Cys,336.1543 Da)五条小肽序列,且可能含有的小分子肽序列有-LD、-RE、-GH和-HR;由结果可知,所检出的小分子肽序列所含有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较多,且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所处理的吸附组分中,可有效富集含有鲜味氨基酸(Asp和Glu)的小分子肽。
周文斯[9](2019)在《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制备鲜味酱油及呈味肽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酱油是一种用豆、麦、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造成的传统调味品,最早起源于中国,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酿造酱油常用的微生物为米曲霉,过程中产生丰富的酶系。其中,谷氨酰胺酶是控制发酵食品风味的一种关键酶,它能催化谷氨酰胺分解为具有鲜味的谷氨酸和氨。目前市面上,酱油酿造过程中谷氨酰胺酶的活性较低,分解得到较少的谷氨酸,导致酱油成品鲜味和风味欠佳;而人工投入谷氨酰胺酶的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低温胁迫属于环境胁迫的一种,能够诱导微生物自溶,引起生物体生化特性和生理机能的显着变化,如细胞膜、酶活性等。至今,关于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产谷氨酰胺酶对高盐稀态酱油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包括酱醪发酵初期在低温胁迫条件(无盐或高盐)过程中多种酶活力和核酸含量的变化、酱油滋味物质的形成和释放规律,探究不同酱醪pH值发酵对酱油色、香、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混合型阴离子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酱油中的鲜味及厚味肽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旨在为应用低温胁迫于高盐稀态酱油的发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实验结果如下:分析了不同酱油酿造工艺下,酱醪初期多种酶活力、核酸含量、pH值等变化以及酱油成品的基础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成和滋味感官评价。在低温条件下(4℃),远低于微生物生长的正常温度范围(25℃),核酸含量提高了15.67%以上,指示米曲霉菌丝体的自溶程度更大。在第9 d时,与对照组Control相比,LTSF滤渣中的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加了3倍,上清液中谷氨酰胺酶活性提升了65.17%;发酵60 d后,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分别增加5.73%和3.47%,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合滋味感官评价,酱油的鲜味和厚味呈LTSF>LTSH>Control的趋势。不足的是,低温胁迫条件下,酱油的红、黄色指数降低,导致色泽更浅。研究了酿造过程中酱醪pH值对酱油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pH值的酱油,调控酱醪pH值在6.5附近,其红、黄色指数、色深物质、色率均得到了显着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32.23%,18.29%,14.74%和21.05%;保留的谷氨酰胺酶和蛋白酶的活力越高,但总氮、氨基酸态氮、总糖含量无显着性差异。发酵90 d后,在调控pH值样品中,>5 kDa肽段所占比例降低,而具有重要呈味作用的1-5 kDa肽段所占比例提高8.65%。QDA感官评价表明,调控pH值酱油的鲜味、厚味和咸味最为明显,苦味最淡。利用顶空固相萃取法(HS-SPME)提取酱油中的香气成分,并使用GC-MS分析结果,调控pH值和自然pH值酱油总共鉴定出10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且醇、酯、醛、酮、酸等化合物种类较为丰富,而吡嗪、醇、酸、醛、酯等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大,是酱油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调控pH值酱油中,除呋喃和酚类外,其他物质均显着增加(P<0.05)。其中,吡嗪、醇、醛,分别提高了258%,211%和166%。酱油整体香气提升,具有更突出的焦糖香、醇香和土豆香,但烟熏香不如自然pH值下发酵的酱油。采用UPLC-MS/MS对Oasis MAX混合型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分离的酸性组分进行多肽纯化和结构鉴定。共鉴定出18种呈味肽,分子量均小于700 Da,除了三种五肽外,其他均为小分子的二肽、三肽或四肽。其中,肽ED、EE、EF、ESAY、AELY、FELT呈鲜、酸味,口感丰富,具有较低的阈值,肽ESAY还有利于浓厚感的延长;肽EM、EDD、QLLN稍鲜,口感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阈值;肽QNM阈值最高,呈酸、涩味;肽SV、LLVVQ、ALVLL具有较突出的浓厚感;肽FELT、FLTW、LL、QVELF、NVP、LDP则具有苦、酸味。选择离子响应强度较大的多肽进行定向合成,将其反添加至酱油中,呈味特征分析表明,大多数含有一个或多个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的小分子肽具有鲜味;含有缬氨酸的小分子肽具有厚味。
温志鹏[10](2019)在《海带鲜味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海带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解法提取鲜味成分,以复合蛋白酶作为工具酶,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料液比、酶添加量对海带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根据响应面模型构建,通过验证试验,得到海带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0.3%,pH值为6.38,料液比为1:50(g/mL),酶解温度为52.60℃,酶解时间为7.64 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海带蛋白水解度为24.94%。对海带酶解液进行脱色脱腥处理,采用活性炭进行海带酶解液的脱色处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活性炭脱色的最优工艺条件:活性炭添加量为1.0 g/100mL,温度为45℃,时间为50 min,此时脱色率为56.34%,多肽损失率为20.02%。选择生物发酵联合活性炭脱腥方法对海带酶解液进行脱腥处理,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分析,得到酵母菌对海带酶解液脱腥工艺的最优条件:酵母菌添加量为0.4 g/100mL,温度为30℃,处理时间为50 min,此时感官值为6.75,多肽损失率为6.17%。用活性炭对酵母发酵脱腥后的海带酶解液进行二次脱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分析,得到二次脱腥工艺的最优条件:活性炭用量为1.5 g/100mL,时间为50 min,脱腥温度为45℃,处理后的酶解液感官值为9.5分,多肽损失率为29.38%。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酶解液进行分析,在脱腥前、酵母发酵脱腥后、酵母—活性炭联合脱腥后分别检测出26、35和18种挥发性物质。经过酵母菌发酵脱腥后,总峰面积增加了288.90%,醛类、醇类及酮类的峰面积都有所增加。经过酵母—活性炭联合脱腥后,总峰面积减少了74.16%,以上主要的挥发性成分都有所减少,其中主要的腥味物质醛类大相对于脱腥前减少了78.80%,特别是戊醛、己醛、庚醛等腥味突出成分。采用超滤分级,凝胶过滤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一系列分离纯化手段对海带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海带鲜味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发现3种海带鲜味肽,分子量分别为763.38 Da、885.37 Da和871.83 Da,氨基酸序列分别为TDIRPY(Thr-Asp-Ile-Arg-Pro-Tyr)、KMGYWDA(Lys-Met-Gly-Tyr-Trp-Asp-Ala)、ESGVIPY(Glu-Ser-Gly-Val-Ile-Pro-Tyr)。对分离纯化鲜味肽冻干组分进行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性质分析,发现海带鲜味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表观粘度及高压灭菌稳定性。体外抗氧化性实验结果显示,海带鲜味肽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和还原力。通过与酵母抽提物的风味对比,发现海带鲜味肽与酵母抽提物鲜味相当,降盐效果突出。与酵母抽提物F3803按2:3的比例进行复配,具有最好的增鲜降盐效果。
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谷氨酰胺发酵过程中主要游离氨基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谷氨酰胺发酵过程中主要游离氨基酸(论文提纲范文)
(1)游离氨基酸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分光光度法 |
2 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 |
3 氨基酸分析仪法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6 新技术方法 |
7 讨论 |
(2)氨基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炎症性肠病中补充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氨基酸概述 |
1.1.1 氨基酸的定义 |
1.1.2 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 |
1.1.3 氨基酸的应用 |
1.2 常见氨基酸分析方法 |
1.2.1 非衍生化检测分析法 |
1.2.2 衍生化间接检测分析法 |
1.3 氨基酸代谢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
1.3.1 氨基酸的主要功能 |
1.3.2 炎症性肠病概述 |
1.3.3 氨基酸代谢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HPLC技术的AQC衍生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饲养方法 |
2.3.2 液相色谱条件 |
2.3.3 氨基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4 衍生溶液的配制 |
2.3.5 血清样品的制备 |
2.3.6 柱前衍生步骤 |
2.3.7 方法的内部验证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4.2 流动相缓冲溶液p H的优化 |
2.4.3 流动相缓冲溶液浓度的优化 |
2.4.4 洗脱条件流速的优化 |
2.4.5 流动相洗脱条件的优化 |
2.4.6 方法的有效性 |
2.4.7 血清样品中20 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蛋清发酵酸乳对结肠炎小鼠氨基酸补充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鸡蛋发酵酸乳的制备 |
3.3.2 动物饲养方法 |
3.3.3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3.3.4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评价 |
3.3.5 血清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3.3.6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血清中20 种氨基酸的含量 |
3.4.2 血清中必需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4.3 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4.4 血清中疏水性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4.5 血清中支链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PLC-ESI-MS/MS技术的FMOC-Cl衍生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3.2 OPA的衍生化效果 |
4.3.3 FMOC-Cl的衍生化效果 |
4.3.4 液相色谱条件 |
4.3.5 质谱条件 |
4.3.6 氨基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
4.3.7 血清样品的准备 |
4.3.8 方法的内部验证 |
4.3.9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OPA衍生氨基酸结果分析 |
4.4.2 FMOC-Cl衍生氨基酸结果分析 |
4.4.3 质谱参数的优化 |
4.4.4 驻留时间的优化 |
4.4.5 色谱参数的优化 |
4.4.6 萃取条件的优化 |
4.4.7 衍生条件的优化 |
4.4.8 血清样品的前处理 |
4.4.9 方法的有效性 |
4.4.10 血清样品中20 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蛋清肽对结肠炎模型小鼠氨基酸补充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饲养方法 |
5.3.2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5.3.3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评价 |
5.3.4 血清中20 种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
5.3.5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样本中20 种氨基酸的检测结果 |
5.4.2 样本血清中必需氨基酸浓度水平比较 |
5.4.3 小鼠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5.4.4 小鼠体内疏水性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5.4.5 小鼠体内支链氨基酸的补充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大蒜生长贮藏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蒜生产及发展现状 |
1.2 大蒜中的特征成分及检测方法 |
1.2.1 风味前体物质 |
1.2.2 风味物质 |
1.2.3 其它特征性成分 |
1.3 大蒜中特征成分的合成转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1.3.1 生物合成 |
1.3.2 转运规律 |
1.3.3 影响因素 |
1.4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 |
1.4.1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
1.4.2 代谢组学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蒜中28种特征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3 样品预处理及前处理 |
2.2.4 仪器条件 |
2.2.5 方法学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仪器及前处理条件优化 |
2.3.2 线性关系、LOD和 LOQ |
2.3.3 回收率、精密度和基质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不同品种及产地大蒜鳞茎中特征成分差异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采集方法 |
3.2.3 检测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硫化合物及游离氨基酸总体含量水平 |
3.3.2 不同品种及产地大蒜鳞茎中特征成分差异 |
3.3.3 多元数据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蒜鳞芽生长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样品采集方法 |
4.2.3 检测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化合物鉴定与结构解析 |
4.3.2 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
4.3.3 靶向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
4.3.4 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蒜不同组织生长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样品采集方法 |
5.2.3 检测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
5.3.2 靶向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
5.3.3 大蒜植株生长过程中物质的累积、分配与转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蒜鳞茎贮藏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样品采集方法 |
6.2.3 检测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VID和水分含量变化 |
6.3.2 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
6.3.3 靶向代谢组学结果分析 |
6.3.4 大蒜鳞茎贮藏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 |
6.3.5 大蒜鳞茎贮藏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大蒜中特征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
7.2 我国不同品种及产地大蒜鳞茎中特征成分的差异 |
7.3 大蒜植株生长过程中特征成分的变化趋势 |
7.4 大蒜鳞茎贮藏过程中特征成分的变化趋势 |
7.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红蓝光对茶树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比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质对植物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 光质对茶树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茶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4 茶树中主要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
1.4.1 氨基酸 |
1.4.2 儿茶素 |
1.4.3 生物碱 |
1.5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红蓝光对茶树叶片生长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2.2.1 茶树嫩梢叶片大小和叶片厚度调查 |
2.2.2 茶树嫩梢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叶片大小的影响 |
2.3.2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叶片厚度的影响 |
2.3.3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茶叶中氨基酸组分测定方法的建立、优化及其应用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样品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提取及AQC衍生 |
3.2.2 UPLC-MS/MS分析 |
3.2.3 数据分析 |
3.2.4 游离氨基酸的味觉活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方法学考察 |
3.3.2 各茶类游离氨基酸的构成分析 |
3.3.3 不同等级白牡丹游离氨基酸的构成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主要代谢产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游离氨基酸组分测定方法 |
4.1.4 儿茶素组分及生物碱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2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2.2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8种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
4.2.3 红蓝光对茶树嫩梢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红蓝光对茶树生长过程中代谢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代谢物提取 |
5.1.3 UPLC-MS/MS分析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茶树代谢物质的构成分析 |
5.2.2 蓝光对于茶树生长过程中代谢组的影响 |
5.2.3 红光对于茶树生长过程中代谢组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灰树花鲜味肽的制备及关键滋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灰树花简介 |
1.1.1 灰树花概述 |
1.1.2 灰树花研究现状 |
1.2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形势 |
1.3 食用菌风味研究进展 |
1.3.1 食用菌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
1.4 食用菌滋味物质的分析 |
1.4.1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提取 |
1.4.2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分离鉴定 |
1.4.3 食用菌呈味肽的分离 |
1.4.3.1 超滤技术 |
1.4.3.2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
1.4.3.3 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
1.4.4 食用菌呈味肽的鉴定研究概况 |
1.4.4.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1.4.4.2 核磁共振技术 |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2章 灰树花呈味物质的制备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灰树花干品基本理化特性测定 |
2.3.3 灰树花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2.3.4 感官评价方法的建立 |
2.3.5 提取条件的筛选及优化 |
2.3.5.1 高压蒸煮条件的优化 |
2.3.5.2 常压蒸煮条件的优化 |
2.3.5.3 酶解条件的优化 |
2.3.6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灰树花基本成分 |
2.4.2 高压蒸煮条件优化结果 |
2.4.2.1 压力对呈味物质提取的影响 |
2.4.2.2 料液比对呈味物质提取的影响 |
2.4.2.3 蒸煮时间对呈味物质提取的影响 |
2.4.3 常压蒸煮条件优化 |
2.4.3.1 料液比对呈味物质提取的影响 |
2.4.3.2 蒸煮温度对呈味物质提取的影响 |
2.4.3.3 蒸煮时间对呈味物质提取的影响 |
2.4.4 酶解条件优化结果 |
2.4.4.1 料液比对酶解过程的影响 |
2.4.4.2 时间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2.4.4.3 pH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2.4.4.4 温度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2.4.4.5 加酶量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灰树花呈味物质释放规律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前处理 |
3.3.2 灰树花常压蒸煮液制备 |
3.3.3 灰树花酶解液的制备 |
3.3.4 灰树花高压蒸煮液的制备 |
3.3.5 灰树花闪式高速提取液的制备 |
3.3.6 呈味物质的测定 |
3.3.6.1 可溶性糖测定 |
3.3.6.2 有机酸测定 |
3.3.6.3 游离氨基酸测定 |
3.3.6.4 分子质量分布测定 |
3.3.7 电子舌的测定 |
3.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处理方式对灰树花可溶性糖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方式对灰树花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方式对灰树花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4.4 不同处理方式对灰树花肽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3.4.5 样品的PCA结果 |
3.4.5.1 基于电子舌检测的PCA |
3.4.5.2 基于呈味物质含量检测的PCA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灰树花呈味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灰树花粗提液的制备 |
4.3.2 灰树花呈味肽的分离纯化 |
4.3.2.1 呈味肽的超滤 |
4.3.2.2 呈味肽的凝胶过滤层析 |
4.3.2.3 呈味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 |
4.3.3 通过UPLC-Q-TOF/ MS鉴定呈味肽的结构 |
4.3.4 感官评价 |
4.3.4.1 超滤后三种馏分的感官评价 |
4.3.4.2 滋味稀释分析(TDA) |
4.3.4.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组分的感官评价 |
4.3.4.4 合成肽的定性描述性感官分析 |
4.3.4.5 合成肽与其组成氨基酸的比较评价 |
4.3.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三种超滤组分的感官评价 |
4.4.2 凝胶色谱分离组分的滋味稀释分析 |
4.4.3 反相液相色谱分离组分的感官评价 |
4.4.4 UPLC-Q-TOF/ MS分析 |
4.4.5 合成肽的感官评估 |
4.4.5.1 合成肽的描述性评价 |
4.4.5.2 剂量反应实验 |
4.4.5.3 合成肽及其组成氨基酸混合物的感官评价比较分析 |
4.4.5.4 呈味肽Arg-Ser-Gly-Val(RSGV)的呈鲜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灰树花关键滋味物质轮廓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原料前处理 |
5.3.2 呈味物质的测定 |
5.3.2.1 游离氨基酸测定 |
5.3.2.25 ’-核苷酸测定 |
5.3.2.3 有机酸测定 |
5.3.2.4 无机离子测定 |
5.3.3 感官评价 |
5.3.3.1 感官训练 |
5.3.4 感官实验 |
5.3.4.1 滋味特征分析 |
5.3.4.2 缺失实验 |
5.3.4.3 附加实验 |
5.3.4.4 剂量反应实验 |
5.3.4.5 TAV的测定 |
5.3.4.6 EUC的测定 |
5.3.4.7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定量分析 |
5.4.2 灰树花滋味特征分析 |
5.4.3 缺失实验 |
5.4.4 附加实验 |
5.4.5 呈味肽对灰树花滋味贡献 |
5.4.6 剂量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小麦面筋蛋白活性肽调控酵母增殖和代谢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高浓酿造技术 |
1.2 超高浓发酵过程中酵母所遭受的环境胁迫 |
1.2.1 渗透压胁迫 |
1.2.2 乙醇胁迫 |
1.2.3 氧化胁迫 |
1.3 改善超浓发酵效率的方法 |
1.3.1 选育高性能酵母新菌株 |
1.3.2 调整发酵工艺 |
1.3.3 添加外源营养物 |
1.4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在超高浓发酵中的研究概况 |
1.5 肽与酵母 |
1.5.1 肽对酵母的影响 |
1.5.2 酵母对肽转运研究概况 |
1.6 肽的分离技术 |
1.7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对酵母山梨醇和乙醇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的制备 |
2.3.2 乙醇沉淀法分离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 |
2.3.3 水解度的测定 |
2.3.4 小麦面筋蛋白酶解样品Mw分布分析 |
2.3.5 不同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组分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组成 |
2.3.6 培养基 |
2.3.7 不同浓度山梨醇胁迫实验 |
2.3.8 不同浓度乙醇胁迫实验 |
2.3.9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补充对山梨醇胁迫条件下酵母生长的影响分析 |
2.3.10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补充对乙醇胁迫条件下酵母生长的影响分析 |
2.3.11 酵母细胞活力的分析 |
2.3.12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的制备 |
2.4.2 不同组分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的Mw分布和氨基酸组成 |
2.4.3 不同山梨醇和乙醇浓度下酵母的生长情况 |
2.4.4 小麦面筋蛋白组分对不同胁迫条件下酵母生理活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WGH大孔树脂分离组分对酵母多种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制备 |
3.3.2 预处理大孔树脂 |
3.3.3 大孔树脂对WGH的静态吸附和解吸 |
3.3.3.1 大孔树脂对WGH的吸附动力学 |
3.3.3.2 大孔树脂对WGH的解吸 |
3.3.3.3 大孔树脂对WGH的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行为 |
3.3.3.4 本章相关方程式 |
3.3.4 大孔树脂XAD-16柱层析分离WGH |
3.3.5 酵母细胞乙醇和山梨醇耐受性的点滴实验 |
3.3.6 细胞活力测定 |
3.3.7 扫描电镜观察酵母形态 |
3.3.8 大孔树脂分离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3.3.9 大孔树脂分离组分Mw分布分析 |
3.3.10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WGH在六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3.4.2 六种大孔吸附树脂对WGH的吸附和解吸能力 |
3.4.3 大孔树脂对WGH的等温线吸附和吸附热力学行为研究 |
3.4.4 XAD-16树脂柱层析分离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 |
3.4.5 WGH及其XAD-16树脂分离组分对酵母胁迫耐受性和活力的影响 |
3.4.6 WGH及其XAD-16树脂分离组分对胁迫条件下酵母细胞形态的影响 |
3.4.7 WGH大孔树脂分离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和Mw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WGH及其超滤组分对酵母渗透压和乙醇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超滤分离不同分子段小麦面筋蛋白活性肽 |
4.3.2 WGH-超滤组分的Mw分布分析 |
4.3.3 WGH-超滤组分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组成分析 |
4.3.4 测定山梨醇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补充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5 测定乙醇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补充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4.3.6 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补充对酵母细胞活力的影响 |
4.3.7 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补充对酵母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3.8 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补充对酵母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4.3.9 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和 WGH-超滤组分补充对酵母细胞ΔΨm的影响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WGH-超滤组分的得率 |
4.4.2 WGH-超滤组分的Mw分布 |
4.4.3 WGH-超滤组分的氨基酸组成 |
4.4.4 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添加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
4.4.5 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和WGH-超滤组分添加对酵母细胞活力的影响 |
4.4.6 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添加对酵母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4.7 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添加对酵母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4.4.8 不同胁迫条件下WGH及其超滤组分添加对酵母ΔΨm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高浓发酵中WGH及其组分对酵母增殖和发酵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5.3.2 生物量的测定 |
5.3.3 细胞活力的测定 |
5.3.4 麦汁浓度、葡萄糖浓度和酒精度的测定 |
5.3.5 胞内甘油和海藻糖含量测定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VHG发酵中补充WGH及其分离组分对酵母增殖和细胞活力的影响 |
5.4.2 VHG发酵中补充WGH及其分离组分对发酵性能和乙醇产量的影响 |
5.4.3 VHG发酵中补充WGH及其分离组分对酵母胞内甘油和海藻糖水平的影响 |
5.4.4 VHG发酵中补充WGH及其分离组分对酵母细胞膜完整性、ΔΨm和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小麦面筋蛋白肽改善酵母增殖和发酵性能的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WGH5的分离纯化 |
6.3.2 Mw分布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
6.3.3 酵母山梨醇和乙醇耐受性测定 |
6.3.4 小麦面筋蛋白活性肽段的结构鉴定 |
6.3.5 380g/L葡萄糖VHG发酵 |
6.3.6 生物量,降糖和乙醇产量的测定 |
6.3.7 细胞ADH和MDA的测定 |
6.3.8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6.3.9 胞内ROS水平测定 |
6.3.10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6.3.11 细胞中抗氧化酶和GSH含量的测定 |
6.3.12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C18分离组分的Mw分布和氨基酸组成 |
6.4.2 C18分离组分对酵母多重耐受性的影响 |
6.4.3 UPLC-ESI-MS/MS质谱分析小麦面筋蛋白水解物生物活性肽序列 |
6.4.4 VHG发酵过程中肽及其相应组成氨基酸对酵母增殖和发酵性能的影响 |
6.4.5 肽及其相应组成氨基酸对VHG发酵中酵母ADH活力的影响 |
6.4.6 VHG发酵过程中肽及其相应组成氨基酸对酵母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6.4.7 VHG发酵过程中肽及其相应组成氨基酸对酵母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
6.4.8 肽及其相应组成氨基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6.4.9 VHG发酵过程中肽及其相应组成氨基酸对酵母胞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二肽LL改善酵母发酵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主要仪器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样本收集 |
7.3.2 胞内代谢物提取和衍生化 |
7.3.3 上机检测 |
7.3.4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酵母胞内代谢物的检测与定性定量分析 |
7.4.2 主成分分析(PCA) |
7.4.3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
7.4.4 差异代谢物分析 |
7.4.5 代谢通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谷氨酰胺酶合成γ-谷氨酰肽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谷氨酰胺酶的概述 |
1.2 γ-谷氨酰肽的概述 |
1.3 天然的γ-谷氨酰肽 |
1.4 γ-谷氨酰肽的分析检测 |
1.5 γ-谷氨酰肽的生理活性 |
1.5.1 γ-谷氨酰肽与病理学指标 |
1.5.2 γ-谷氨酰肽与神经系统 |
1.5.3 γ-谷氨酰肽与炎症反应 |
1.5.4 γ-谷氨酰肽与肝肾功能 |
1.5.5 γ-谷氨酰肽与钙离子敏感受体的变构调节作用 |
1.5.6 其他生理活性 |
1.6 γ-谷氨酰肽的制备方法 |
1.6.1 自然提取法 |
1.6.2 化学合成法 |
1.6.3 微生物发酵法 |
1.6.4 酶合成法 |
1.7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肽 |
1.7.1 活性氧簇的概述 |
1.7.2 氧化应激与疾病 |
1.7.3 抗氧化肽的研究现状 |
1.8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8.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1.8.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两种谷氨酰胺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谷氨酰胺酶的水解及转肽酶活力 |
2.3.2 pH对谷氨酰胺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2.3.3 pH对谷氨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
2.3.4 温度对谷氨酰胺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2.3.5 温度对谷氨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
2.3.6 盐含量对谷氨酰胺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X-1000EP环氧基树脂固定化谷氨酰胺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溶剂pH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
3.3.2 吸附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
3.3.3 相对加酶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
3.3.4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谷氨酰胺酶合成γ-谷氨酰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γ-谷氨酰基受体的筛选结果 |
4.3.2 UPLC-MS/MS分离鉴定反应液体系中的γ-谷氨酰肽 |
4.3.3 HPLC检测反应液体系中的γ-谷氨酰肽 |
4.3.4 pH对产物种类及产率的影响 |
4.3.5 温度对产物种类及产率的影响 |
4.3.6 酶添加量对产物种类及产率的影响 |
4.3.7 反应时间对产物种类及产率的影响 |
4.3.8 底物浓度对产物种类及产率的影响 |
4.3.9 底物比例对产物种类及产率的影响 |
4.3.10 降低产物浓度对γ-谷氨酰肽产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γ-谷氨酰肽及其酶促反应液的抗氧化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γ-谷氨酰肽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5.3.2 γ-谷氨酰肽的还原力 |
5.3.3 γ-谷氨酰肽螯合Fe2+的能力 |
5.3.4 γ-谷氨酰肽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
5.3.5 γ-谷氨酰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 |
5.3.6 γ-谷氨酰化对氨基酸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沙蟹汁中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对其鲜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蟹汁简介 |
1.2 沙蟹汁的鲜味成分及研究进展 |
1.3 鲜味物质 |
1.3.1 鲜味物质的种类 |
1.3.2 呈鲜机理 |
1.3.3 鲜味评价 |
1.4 鲜味肽的研究进展 |
1.4.1 鲜味肽的特点 |
1.4.2 鲜味肽的制备方法 |
1.4.3 鲜味肽的分离纯化技术 |
1.4.4 鲜味肽序列的鉴定方法 |
1.5 呈味肽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沙蟹汁中的小分子肽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内容 |
2.3.1 沙蟹汁的基本成分 |
2.3.2 肽含量的测定 |
2.3.3 总氨基酸的测定 |
2.3.4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3.5 超滤分离沙蟹汁中的鲜味物质 |
2.3.6 凝胶柱层析法分离沙蟹汁中的小分子肽 |
2.3.7 电子舌味觉检测 |
2.3.8 感官评价 |
2.3.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小分子肽 |
2.3.10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沙蟹汁初滤液的基本成分 |
2.4.2 超滤后组分的感官分析 |
2.4.3 凝胶柱层析结果及其感官分析 |
2.4.4 凝胶柱层析后组分的氨基酸组成 |
2.4.5 RP-HPLC对组分GF-3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沙蟹汁中的小分子肽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内容 |
3.3.1 不同浓度乙醇对沙蟹汁中鲜味物质的提取 |
3.3.2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沙蟹汁中的小分子肽 |
3.3.3 肽含量的测定 |
3.3.4 总氨基酸的测定 |
3.3.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3.3.6 电子舌味觉检测 |
3.3.7 味道稀释分析 |
3.3.8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组分的鲜味强度 |
3.4.2 树脂量对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小分子肽的影响 |
3.4.3 上样量对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小分子肽的影响 |
3.4.4 阴离子交换后组分中的肽含量分析 |
3.4.5 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后氨基酸组成与鲜味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蟹中小分子肽序列的鉴定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小分子肽样品预处理 |
4.3.2 采用MALDI-TOF-MS/MS测定小分子肽的氨基酸序列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MALDI-TOF-MS/MS鉴定沙蟹汁中的小分子肽 |
4.4.2 沙蟹汁中可能存在的小分子肽序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文章创新点 |
5.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9)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制备鲜味酱油及呈味肽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酱油概述 |
1.1.1 酱油的历史 |
1.1.2 酱油酿造工艺的演变 |
1.2 酿造酱油的主要成分 |
1.2.1 含氮化合物 |
1.2.2 碳水化合物 |
1.2.3 有机酸 |
1.2.4 色素成分 |
1.2.5 香气成分 |
1.3 影响酱油酿造的因素 |
1.3.1 发酵菌株 |
1.3.2 发酵温度 |
1.3.3 发酵盐水浓度 |
1.3.4 发酵pH值 |
1.4 酱油酿造的酶系组成 |
1.4.1 谷氨酰胺酶 |
1.4.2 蛋白酶 |
1.4.3 淀粉酶 |
1.4.4 其他酶类 |
1.5 鲜味肽和厚味肽研究进展 |
1.5.1 鲜味肽、厚味肽的简介 |
1.5.2 鲜味肽、厚味肽的特点 |
1.5.3 鲜味肽、厚味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
1.5.4 鲜味肽、厚味肽的结构鉴定技术 |
1.6 本文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酱醪酿造初期低温胁迫对酱油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酱醪酿造初期pH值的变化 |
2.3.2 酱醪酿造初期米曲霉菌丝体的自溶情况 |
2.3.3 酱醪酿造初期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变化 |
2.3.4 酱醪酿造初期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
2.3.5 酱油成品的基本指标 |
2.3.6 酱油成品的游离氨基酸组成 |
2.3.7 酱油成品的滋味感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酱醪pH值对酱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酱醪pH值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3.2 酱醪pH值对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 |
3.3.3 酱醪pH值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3.3.4 酱醪pH值对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5 酱醪pH值对氨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6 酱醪pH值对总糖含量的影响 |
3.3.7 酱醪pH值对总酸含量的影响 |
3.3.8 酱醪pH值对色泽的影响 |
3.3.9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肽分子量分布 |
3.3.10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滋味感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酱醪pH值对酱油香气物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香气感官评价 |
4.3.2 不同pH值酱油成品的香气物质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PLC-MS/MS鉴定酱油中的鲜味肽与厚味肽及其呈味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E和 UPLC-MS/MS分离鉴定酱油中的鲜味肽与厚味肽 |
5.3.2 多肽的呈味阈值及其特性 |
5.3.3 多肽对酱油的呈味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海带鲜味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带研究现状概述 |
1.2.1 海带多糖的提取 |
1.2.2 碘的提取 |
1.2.3 甘露醇的提取 |
1.2.4 海带膳食纤维的提取 |
1.3 海带酶解液脱色脱腥研究方法及进展 |
1.3.1 海带酶解液脱色 |
1.3.2 海带酶解液脱腥方法研究 |
1.4 鲜味的研究进展 |
1.4.1 概述 |
1.4.2 鲜味肽的研究进展 |
1.4.3 鲜味肽的制备和鉴定方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白酶酶解海带蛋白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海带蛋白酶解工艺流程 |
2.3.2 海带主要成分测定 |
2.3.3 水解度的测定 |
2.3.4 蛋白酶的选择 |
2.3.5 酶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3.6 响应面分析实验 |
2.3.7 游离氨基酸分析 |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海带中主要成分 |
2.4.2 最佳酶种类的选择 |
2.4.3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4.4 响应面实验分析 |
2.4.5 验证试验 |
2.4.6 游离氨基酸分析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带酶解液脱色脱腥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3 脱色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脱色率的测定 |
3.3.2 多肽损失率的测定 |
3.3.3 脱色剂的选择 |
3.3.4 活性炭最佳脱色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3.3.5 活性炭最佳脱色条件的正交实验 |
3.4 脱腥实验方法与步骤 |
3.4.1 海带酶解液感官评价方法及标准 |
3.4.2 酵母发酵脱腥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3.4.3 酵母发酵脱腥最佳条件的正交实验 |
3.4.4 活性炭二次脱腥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3.4.5 活性炭二次脱腥最佳条件的正交实验 |
3.4.6 HS-SPME-GC-MS对海带酶解液脱腥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
3.4.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脱色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脱色剂的选择 |
3.5.2 活性炭脱色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3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 脱腥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1 酵母发酵脱腥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2 酵母发酵脱腥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3 活性炭二次脱腥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3.6.4 活性炭二次脱腥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5 HS-SPME-GC-MS技术分析的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带鲜味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海带蛋白酶解工艺流程 |
4.3.2 超滤分级 |
4.3.3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 |
4.3.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 |
4.3.5 纯化组分游离氨基酸分析 |
4.3.6 UPLC-MS/MS鉴定海带鲜味组分 |
4.3.7 理化性质的测定 |
4.3.8 海带鲜味肽的体外抗氧化性测定 |
4.3.9 海带鲜味肽的应用分析与感官评价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膜超滤法分离纯化发酵液鲜味肽 |
4.4.2 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海带鲜味肽 |
4.4.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纯化海带鲜味肽 |
4.4.4 纯化组分游离氨基酸分析 |
4.4.5 纯化鲜味肽分子量及序列鉴定 |
4.4.6 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分析 |
4.4.7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4.4.8 海带鲜味肽的应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谷氨酰胺发酵过程中主要游离氨基酸(论文参考文献)
- [1]游离氨基酸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 陈雪,梁克红,朱宏,王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8)
- [2]氨基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炎症性肠病中补充规律研究[D]. 冯萌萌.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代谢组学的大蒜生长贮藏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研究[D]. 刘平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红蓝光对茶树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D]. 陈思肜.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5]灰树花鲜味肽的制备及关键滋味物质研究[D]. 许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6]小麦面筋蛋白活性肽调控酵母增殖和代谢的机理研究[D]. 阳辉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谷氨酰胺酶合成γ-谷氨酰肽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D]. 卢慧茵.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沙蟹汁中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对其鲜味影响的研究[D]. 范思华. 广西大学, 2019(01)
- [9]低温胁迫米曲霉自溶制备鲜味酱油及呈味肽的分离鉴定[D]. 周文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海带鲜味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性质研究[D]. 温志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