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逍遥散治疗常见病经验

加味逍遥散治疗常见病经验

一、逍遥散加味治常见病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宗涛[1](2013)在《疏肝愈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疏肝愈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疏肝愈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GU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GU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疏肝愈疡汤,对照组(30例)给予雷贝拉唑,Hp感染患者联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10天,两组均以6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溃疡远期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能明显消除或改善肝气犯胃型GU患者胃脘胀痛,窜及两胁;胸闷喜叹息,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烦躁易怒;口苦;食欲减退等症状,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疏肝愈疡汤是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清除Hp、改善粘膜血流、抗炎止痛、抑酸、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运动、调节中枢神经等有关。

王健[2](2012)在《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胃肠病是中医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脾胃肠病学,对发展充实中医藏象学说、脾胃学说及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导师白兆芝教授是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脾胃病临床40余载,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运用中医传统方法研究脾胃肠病学说,继承整理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小肠腑病学的研究,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调理防治方法,在内科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继承和发扬白兆芝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弘扬传统中医学,本文在探析导师学术渊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导师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内科疑难病及中医小肠病的学术经验及临床经验。分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探析导师的学术渊源。主要从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形成过程及成才之路、中医经典古籍渊薮、中医各家学派源流的关系、继承与创新---小肠腑病学新论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导师学术渊源及成才之路的分析,寻找继承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全面的整理与总结。首先对其学术思想进行高度概括,其次全面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内科疑难急重病的临床经验。通过对上述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要领、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常用药物及临证特点的论述,力求全面反映导师治疗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注重调理脾胃;治疗内科疑难重证,探求证治规律的学术思想。最后详细阐述导师辨治中医小肠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导师通过深入阐发小肠生理功能,系统发挥小肠病机学说,提出小肠腑病的主症、病位、常见病症、发病特点和基本证候,并精心研究小肠腑病临床辨证治疗心法。通过整理白兆芝教授辨治中医小肠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概括总结出白老师治疗中医小肠腑病的辨证施治规律,分别在上述病种后附有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从而对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了更深入地认识。从上述总结研究可以看出:白兆芝教授治疗脾胃肠疾病,重视对胃肠病病机转化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善于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继承与创新并举,首次在国内对中医小肠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证候分布及基本用药规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深化了对小肠生理病理及论治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小肠腑病学、中医脾胃病学说及中医证候学说。

尹倚艰[3](2012)在《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乃奠基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完善于《临证指南医案》,使脾胃理论日臻完善;②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从脾胃转枢、脾统四脏、脾胃升降、脾胃纳化、脾胃润燥五个方面阐述了中焦脾胃在机体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中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③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概括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十八字基本思想;④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主要有善从药物的脾胃归经选药、善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选药、善从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上用药以及善从药量及给药方式上用药四个方面;⑤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列举了胃脘痛、泄泻、便秘等脾胃病以及湿疹、痛风、胸痹、不寐、产后痹、眩晕、头痛、自汗症、咳嗽等内科杂病验案,彰显了调理脾胃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⑥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体现在临证施治、遣方用药、治未病与脾胃调护等临床实践中。第二部分,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Lp(a)、ApoB升高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降低。本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为他汀或贝特类药物,此类药虽调脂效果较好,但同时存在很多弊端,如对肝功有一定的损害、部分病人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血脂指标容易反弹、疗效难以持久等。而在老年人群中此类问题尤为突出。血脂异常属于中医的“痰浊”、“血瘀”、“眩晕”等病证的范畴。以往的研究,认为因虚致实或肝脾失调是其主要病机,人们多从“痰浊”、“血瘀”入手,对老年血脂异常,又多从虚证论治。或祛痰化浊,或活血化瘀,或痰瘀同治,或调理脾胃,或祛邪扶正,总以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为宗旨,具有疗效满意、作用持久、副作用少及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路志正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中医湿病学的研究。路师认为,湿浊与痰饮同质同属,危害相近。所不同乃在于湿分内外,痰无外袭;湿可生痰,渐次所致。故路师论治血脂异常迥异于常规之“痰浊”、“血瘀”之论,着眼于“痰浊”、“血瘀”之先,以调理脾胃、祛湿化浊之法先证用药,截断病势,足见其高明之处。对此,路师言道:调理脾胃可使脏腑充、阴阳和,水谷直转精微而不化生脂浊;祛湿化浊可使脾胃健、运化畅,水液敷布周身而不蕴湿成痰。希冀达到扶正以祛邪,防微以杜渐之目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血脂异常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着。本项研究以随机对照法观察了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一个侧面客观体现了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并对老年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湿浊与血脂、祛湿化浊治疗血脂异常的意义以及祛湿化浊通心方组方原则、用药特点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以绞股蓝总甙片为对照,疗程8周,纳入了符合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湿浊痹阻证中医辨证标准、年龄为60~80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各30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类型、症状积分等方面资料均衡,未见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祛湿化浊通心方)治疗后除高密度脂蛋白(HDL-C)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5.8l±1.70mmol/L.3.05±2.30mmol/L.3.39±1.1lmm01/L,P<0.01或0.05,并优于对照组(绞股蓝总甙片)的6.16±1.91mmol/L.3.03±1.89mm01/L.3.81±0.63mmol/L,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LDL-C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头昏、头重如裹、头痛、口黏不渴、大便不爽、恶心呕吐、肢体沉重等主要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平均秩分别为23.83、38.10、36.10、34.70、36.77、39.82、33.38、34.17);治疗组在血、尿、便常规、心电图、ALT.AST.Cr等安全性指标方面未见异常。结果表明:祛湿化浊通心方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有效调节血脂异常并部分达标,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甙片,值得临床推广。简而要之,第一部分重在理论探讨,为第二部分的立题与实施奠定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临床验证,为第一部分的立论与效用成就辉煌。二者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李小莎[4](2011)在《欧阳恒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①整理欧阳恒教授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临床经验等资料;②深入挖掘欧阳恒学术思想及临床方药的价值;③系统总结欧阳恒学术思想,形成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临床论治思想,出版专着;④继承欧阳恒学术精髓,延伸学术理论,创新论治方药及方法,推广学术成果;⑤总结汇集皮科近现代相关各流派、各医家的学术观点,与欧阳恒教授学术思想进行对比研究;⑥整理欧阳恒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理法方药,探讨其验方—当归玉真汤治疗阳虚寒凝痰阻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①收集整理欧阳恒教授各类资料:欧阳恒从医以来在临床中亲自记录的各类验案验方验证等文字资料、历年来各自跟师学徒的临床笔记、欧阳恒教授临证的各类效验病案、欧阳恒所带学生记录的临床笔记、公开出版的专着、发表的相关论文等。②通过复诊病人或医护随访从侧面了解欧阳恒治疗皮肤病案例,并记录或照相其临床病例、方药、复诊情况等。③分门别类,整理成册,全面总结欧阳恒教授在皮肤性病诊疗中形成的学术思想,包括创新理论、辨病方法、辨证思路、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外治特色、药剂配制、预防调摄等。④精炼出欧阳恒教授论治各类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整理成文,编辑成书,继而推广运用临床。⑤在欧阳恒学术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抽取临床效验方药,进行深入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即“温阳化痰”之当归玉真散经制剂加工成片剂治疗阳虚寒凝痰阻型慢性荨麻疹,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复发随访,结合检测对比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即炎性介质T-工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和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计数等,为当归玉真片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和实验室依据,为该类疾病的辨证与论治提供新的思路。结果:欧阳恒教授在长期皮肤病临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皮肤病中医论治体系。一、辨病辨证特色:①中西医结合应以明病为先;②病证取舍以实用为原则;③病证并论,注重发挥中医特色;④辨病与辨证结合,以提高疗效为出发点。二、诊疗创新特色:对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及慢性荨麻疹的提出了新的诊疗规范,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三、临证方药特色:遵循辨证施治、大法大方的基础,运用取类比象法,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独创直观论治思想,即①以色治色法,即以用药之色反其病色的治疗方法;②以形治形法,即以用药之外形相形病象的治疗方法;③以皮治皮法,即以药之皮部入药治疗皮病的方法;④寓搔意治瘙法,即是模拟搔抓之类外部形象相对选用带勾、刺、棘类药物的治疗方法。其他参以“以毒攻毒”法,“红升、白降外科家当”说等;总结出欧阳恒自创方剂30余首,临床疗效确切,深受医患好评;善用“象”类中药,如色象类中药、有形类中药、核仁类中药、皮类中药、有毒类中药、虫类药等。其次善用“参”类药、对药及引经药;皮病外治:重视外治,提倡外以通内,剂型创制,主张使用中药类软膏,避免激素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创制及改良外用药物,如僧黄膏、紫铜消白酊、小儿湿疹外洗方、皮炎外洗方、肿疡外洗方、汗疱疹方、复方二矾散、白斑外搽剂、扁平疣洗方等。四、各家经验总结:总结了近现代以来皮肤科着名医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如赵炳南、朱仁康、张志礼、榻国维、徐宜厚、王玉玺、张毅等。五、总结了欧阳恒论治慢性荨麻疹的经验:从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出发,认为阳虚寒凝和风痰阻络是本病发病的根本。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收集整理,综合四诊,自拟阳虚寒凝痰阻证,治以温阳散寒、养血通脉、熄风化痰之法,运用经验方当归玉真散,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六、当归玉真片临床研究提示:“温阳化痰”之当归玉真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风团消退时间、减少风团数目、减缓皮肤瘙痒、改善生活质量,在改善症状体征、降低血清IgE及ECP等方面明显优于西替利嗪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比较,x2=9.93>x20.05.1=3.84,(P<0.05),差异有显着性。治疗4疗程后对各痊愈病例进行追踪随访,随访2个月,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欧阳恒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证诊疗特色,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②欧阳恒学术经验的总结继承有较高而深远的学术及临床价值。③以欧阳恒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为中心,立足于临床实际,可发挥名医效应与优势,因地因人制宜,挖掘名医潜力、突显中医特色、培养后背人才、实现中医皮肤科的可持续发展。④可推广欧阳恒学术经验,从学术思想、理论创新、辨病辨证、治法方药、特色外治、专病专药、自制药等诸多方面推广学术成果,惠及业内中医皮科工作者及广大皮病患者。⑤当归玉真片对慢性荨麻疹(阳虚寒凝痰阻证)能显着改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佳,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秦微[5](2011)在《彭氏眼针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挖掘“眼目与脏腑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而阐明眼针的作用机理;追溯彭氏眼针的中医理论渊源,探讨彭氏眼针理论的独创之处。材料与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历代各家相关理论,梳理彭氏眼针学术思想发展脉络,包括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整理研究。古代文献:医经类着作《灵枢经》、《针灸甲乙经》(这两部书也是针灸学专着),针灸学类专着《针灸大成》,脏象类古籍《华佗内照法》,中医眼科专着《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银海精微》、《银海精微补》、《异授眼科》、《眼科阐微》、《目经大成》、《眼科金镜》,全书性质的专着《古今医统》、《医学入门》、《证治准绳》、《医宗金鉴》,医案类着作《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以及汇通医易之理的《医易一理》。现代文献:着作类:如《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医眼科学》、《世界传统医学眼科学》、《中医眼科全书眼科学说源流》、《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结合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论文类:采用计算机为主结合手工检索的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9)、《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9)等为主要资料来源。主要检索策略如下:主题词:五轮八廓学说;眼针关键词:五轮;八廓;眼针观眼or观目or目诊or眼诊or诊目or望目(眼or目) and (心or肝or脾or肺or肾or五脏) (眼or目) and (小肠or胆or胃or大肠or膀胱or三焦or六腑) (眼or目) and (阳明or太阳or少阳or太阴or少阴or厥阴) (眼or目) and (任or督or冲or带or阴跷or阳跷or阴维or阳维) (眼or目) and (气or血or津液or精or神or阴阳or五行)结果:重点整理古籍19部,现代有关眼、目诊的图书20余部,现代文献(包括有关眼、目诊、眼针的相关研究)近千篇,从中整理眼目与五轮八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精、津液、神之间关系方面的理论,从而全面深入挖掘彭氏眼针疗法形成、发展及其重要作用的依据,阐明眼针的作用机理,探讨彭氏眼针理论的独创之处。结论:1.彭老的“观眼识病(证)”利用仅仅一个器官眼,通过眼睛脉络形态、颜色的细微变化来推知全身的疾患,进行临床诊断,更为可贵的是他在此基础上施予针刺治疗,是中医原创“象思维”淋漓的展现。2.彭老观眼理论和五轮学说同为指导临床目诊的理论,二者既有区别亦有联系。均蕴含轮脏相应的思想,双眼对称布区。彭氏运用五轮学说,明确了眼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利用这轮脏隶属关系,在临床中观察眼的外部表现,推断内脏的病变,进行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二者划分方法不同。五轮是以环形划分眼区;彭老眼部分区是主要遵循八卦方位、八廓理论,扇形划分。当然亦有交叉部分。特别是他们辨证论治范围不同。五轮学说指导下的五轮诊法作为中医特色的诊法之一,主要用于眼科疾病的辨证。彭老观眼,主要看白睛,相当于五轮中的“气轮”,那么它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包罗全身脏腑。故五轮学说所揭示的“轮脏相应”思想精髓指导彭氏眼针的临床诊治尤其作为八廓学说指导下的观眼识病(证)的补充,灵活加以配合运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中医为预防医学,善治未病的角度讲,更应发挥此特色,为大众服务。3.彭老通过研读历家经典,首推八方配位的《证治准绳》和《审视瑶函》,主要是这种配位方式各个方位恰可与脏腑相联即作为眼部分区标志,进而为眼周穴位命名提供依据,再结合八廓辨证理论,全面系统。彭老划分眼区的时候,头朝北,脚向南,八廓的相对位置与后天八卦是一致的。眼针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八廓来源于八卦的原理,用后天八卦将眼(目)分为八等区;并改进了华佗的划分方法,舍去命门,保留五脏之络,并把三焦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以类相从,共纳入相关13个脏腑;并根据华佗的“看眼察病”法,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完善发展为通过观察眼睛的血络形态颜色的细微变化的“观眼识病(证)”,进而创造了“眼针疗法”。4.八区十三穴与人身脏腑的关系是眼与五脏六腑关联的细化和深化。八区十三穴和人体五脏六腑建立起的内在联系系统包括观眼系统和眼针系统。细化之处主要在于观眼系统,当某一区的脉络出现变化,提示这一区所主的脏腑出现功能失常,同类相从,形成了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的脏腑病证与八区十三穴的观眼系统,用于病证的诊断和预测。深化之处主要在于眼针系统,彭老的伟大创新更体现在他利用脏腑经络于眼的关系,在八区十三穴上施以针刺来治疗相应区所主的脏腑病证。5.通过眼经络脏腑的内在联系,眼可以反映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亦可以通过眼睛诊断、治疗经络、脏腑疾患,从而调节全身,这是一个双向发生调节的过程。一区、二区在瞳孔上方,基本上属于目上缘部分,所属的经脉大体是可以归为循行于目上的经脉,正经没有在此经过,足太阳之筋散布围绕于上眼胞睑,阳维脉络于眉上。三区、四区在瞳孔外方,基本上属于目外眦部分,所属的经脉大体是可以归为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包括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另外,足少阳之支筋、手太阳之筋、手少阳之支筋、手阳明之支筋结聚于目之外眦;足少阳和足厥阴之经别合于目外眦。五区、六区在瞳孔下方,基本上属于目下眶部分,所属的经脉大体是可以归为循行于目下眶的经脉,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以及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少阳胆经的支脉;另外,督脉的支脉到达目下中央。七区、八区在瞳孔内侧,基本上属于目内眦部分,所属的经脉大体是可以归为循行于目内眦的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还有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另外,手太阳与手少阴之经别合于目内眦;督脉的支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目内眦;阴跷、阳跷均达于目内眦。与目系有联系者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及足太阳膀胱经以及任脉,可以说这四条经脉与八区都有关系。6.眼部各区与气血津精神的关系各有侧重。一区与气和津液,二区与津液精气,三区与气血神,四区、五区和七区与气血,六区与血津液神,八区与津液精的关系密切,灵活加以应用,可丰富眼针的辨证治疗内容。7.阴阳、五行学说不仅在临床上为对某些眼病的辨证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具体可行的方法,而且为彭氏眼针的建立起到了基础性作用。8.彭氏眼针穴位把全身的361个经穴的作用,归纳为13个穴,其穴位分布皆在眼眶边缘2分许。这些穴位是古今针灸书上没有的,但是经过实践和经典理论整理发现的,和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总称为“眼周眶区穴”。这个眶区亦无不玄府,八区的玄府有序,气、血、精等升运出入之通道畅通,五脏六腑和谐正常。通过针刺来调节玄府,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9.历代医家目诊理论和实践,终难突破对于华佗的局部形色丝络和五脏六腑建立关联进行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彭氏的观眼识病(证)做出了创造性的发展。他的眼部分区最详,总结历代观眼的分区,包括三分(天人地三部诊法)、五分(五轮诊法)、六分(六经诊法)、八分(八廓诊法),而彭老将眼分为八区十三穴,涵盖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观眼诊断时可直接定位。对于白睛脉络形色的概括总结较为详细,眼部络脉形状及主病7种,眼部络脉颜色及主病8种。可推测病之寒热虚实、病程之长短、病情之变化、转归及预后,便于对病(证)做定性判断。二者结合可对病(证)做出具体准确的定位定性判断,彭老的观眼将目诊的理论和实践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10.眼针疗法适应症与体针大致相同,目前临床适应病证20余种,其中优势病种包括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各种疼痛、循环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等,是通过调整循环、生化、代谢等指标起作用。体针和眼针的治疗中风作用机制大体相同,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脑血流,调节生化与免疫指标,改善微循环等。取穴上都遵循循经取穴、辨证取穴的原则。不同之处,眼针是以“眼”为主,将人体的全部穴位集中在眼部,出发点也在眼,病属于哪一经或病在哪一条经络线上就取哪一经区穴;病属于哪一脏腑就取哪一脏腑区穴;病在上就取上焦区穴,病在中就取中焦区穴,病在下就取下焦区穴;观察病人的白睛,看哪个经区脉络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就取哪一经区穴。比较而言,眼针更具有方便易行、操作容易、减小痛苦的优点。

李园白[6](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刘成丽[7](2010)在《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广州是岭南地域核心城市,广州地区着名中医学术经验,既源自于传统中医药学学术体系,也是岭南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广州地区着名中医在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过程中,也留下了反映他们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治病验方。对这些验方进行发掘收集调查整理研究,是传承与发扬岭南地域医学乃至传统中医药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在于此,即旨在抢救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和发挥区域中医药资源优势和临床特色,为广州地区名老中医验方的开发利用、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研究方法本论文注重顶层设计。首先是关于广州地区“名医”概念与“验方”界定。名医是一个时期中医学术和临床疗效水平的主要体现者,本论文研究的“名老中医”以及“名中医”的称谓以政府命名为依据,初步统计有177人,涵盖1979年以前省市确定的名中医、1991年以来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管局确定的三批老中医药专家以及广东省确定的两批名中医。验方则是指经临床检验应用有效的药方,其出自名医本人在长期临证实践中,运用中医学理论指导形成的学术经验结晶,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经长期临床验证,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区别于民间的偏方或古代医书上的流传方。具体研究方法有:公文征集法。关于广州地区“名医”概念与“验方”界定,为政府部门以公文征集名医验方方式提供保证。通过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以各大院校和医院为依托,向名医本人及其有直接师承关系的后人发稿征集以确保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公文征集是本论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采访调查法。公文征集得到的验方有局限性,名医验方研究必须进行采访调查,本论文验方来源有直接采访名医其本人获取,对已去世的名医,则采访调查其亲属后人以及有直接师承关系的弟子,并辅以座谈、采访、录像、查阅有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结合,力图以验方为主的形式反映名医学术经验。发掘收集法。重点对1978年以前的名老中医,难以用公文征集方式取得验方者,则需发掘他们宝贵经验,以收集资料为主方式,在中山文献馆和医院的档案室、病案室、院史馆等部门,内容包括年谱、文物、医案、医话、验方、治法等,力图全面反映名医学术经验。归类整理法。主要是对验方文献按照学科病种进行整理与归类,收录入合理验方,剔除部分缺乏把握者。这次调研中,所收集到的反映其学术经验的资料主要是名医所编的讲义、讲稿、专着,这部分验方资料大部分被保留。统计分析法。验方药物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管理,对精选的709首内服验方的药物信息以0、1为代码录入电脑,使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提取药物信息。包括内科各系统病证和常见病多发病用药统计分析。验方评述法。对名医验方的组成、验方学术渊源、验方的理论基础、验方的运用经验作简要评述与分析,通过验方评述对广州地区名中医理论学说进行凝练,总结名医的学术经验与临证特点。按照以上研究方法最后形成学位论文,本论文共整理出验方884首,其中内服验方709首,外治方93首,食疗保健方69首,院内制剂13首。研究结果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研与整理概况,重点收集整理出134位广州地区名老中医的相关资料,其中有验方资料的88位,具体情况如下:①“广州中医药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刘赤选(10首)、邓铁涛(79首)、赵思兢(76首)、沈炎南(26首)、何竹林(20首)、关汝耀(3首)、林建德(3首)、钟耀奎(9首)、陶葆荪(6首)、周子容(2首)、李仲守(1首)、刘庆思(1首)、关济民(1首)、李耀芝(1首)14人,共237首验方;②“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罗元恺(39首)、刘仕昌(18首)、黄耀燊(11首)、杨志仁(20首)、蔡荣(2首)、何志雄(1首)、黎炳南(19首)、王德鉴(9首)、周岱翰(8首)、刘亦选(2首)、欧阳惠卿(1首)、熊曼琪(1首)、丘和明(2首)、王士贞(1首)、陈纪藩(2首)、陈镜合(3首)、崔学教(1首)、刘国普(1首)、许鑫梅(1首)19人,共160首验方;③“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张阶平(107首)、文子源(10首)、岑鹤龄(13首)、甄梦初(17首)、梁乃津(23首)、林夏泉(6首)、刘茂才(1首)、余绍源(6首)、黄春林(2首)、刘伟胜(8首)、梁冰(8首)、李丽芸(4首)、张梅芳(5首)、邓晋丰(5首)、榻国维(2首)、罗笑容(2首)16人,共217首验方;④“广州市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吴灼燊(6首)、郭梅峰(9首)、区少章(6首)、罗广荫(3首)、刘惠纯(1首)、杨干潜(1首)、刘恩祺(2首)、何广贤(2首)、吴维城(4首)9人,共34首验方;⑤“广东省人民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陈治平(93首)、李钰琳(13首)、黎达英(1首)、周伯康(4首)、黄松柏(2首)、卢宗强(6首)、邱志楠(5首)7人,共214首验方;⑥“中山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黄火文(5首)、罗致强(17首)、李俊彪(3首)、董岳琳(2首)、潘静江(1首)、黄省三(10首)6人,共38首验方;⑦“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邱健行(10首)、卢桂梅(6首)、钟玉池(13首)、胡肇基(11首)4人,共40首验方;⑧“暨南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沈英森(7首)、蔡康保(3首)、汤国杰(1首)3人,共11首验方;⑨“广州市荔湾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已完成郭兆仪(5首)、梁天照(2首)、梁端侪(1首)、区金浦(2首)、杜蔚文(1首)5人,共11首验方。本论文共整理出验方884首,其中内服验方709首,外治方93首,食疗保健方69首,院内制剂13首,形成40余万字的《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精选》(详见资料附篇)。内服验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以及温病等7个专科,总计126个病证。其中内科验方444首,涉及47个病证,包括肺系病证(57首,6个病证)、心系病证(38首,6个病证)、脾胃系病证(67首,9个病证)、肝胆病证(128首,10个病证)、肾系病证(47首,5个病证)、气血津液病证(59首,6个病证)、肢体经络病证(46首,5个病证);外科验方有49首,分为5大类19个病证;妇科验方有56首,分为5大类19个病证;儿科验方有52首,包括15个病证;五官验方有50首,分为4大类病的20个病证;骨伤验方有17首,分为3大类病证;温病验方有43首,分为3大类病证。第二部分是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研究评析,包括验方的药物统计分析和学术评述。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药物统计分析,709首内服方共涉及药物553味,岭南中草药401味,广州地区名医用药重健脾祛湿化痰,清热凉血养阴,喜用岭南中草药,重视五脏辨证。五脏系统病证的用药统计分析得出:①肺系病证治疗时以止咳化痰平喘为主,辅以宣肺解表,益气养阴,止血;久病加用益气养阴、补肺滋肾之品。②心系病证采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的原则,化痰祛瘀同补益气阴相互配合。用药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为主。③脾胃系病证常肝胃同治,健脾益气同理气养阴并举,润燥结合、升降相唯、清养并用。用药以理气止痛为主,辅以养阴生津、健脾益气。④肝胆病证以补养肝肾之阴,扶脾益气为根本,佐以平肝潜阳、清热燥湿;用药多和剂,调和肝脾,而理气和血、养阴益气、清热燥湿药要配合使用,润燥结合。⑤肾系病证治疗上攻补兼施,清补兼用,用药以健脾补肾,清热利尿为根本,’佐以益气活血,解毒止血。使不燥不寒,泻中有补,寓补于泻,相辅相成,共奏其效。广州地区名中医在辨治常见病多发病时,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①治疗咳嗽常止咳化痰平喘并举;具体治疗时,止咳常宣降结合,化痰多以温化为主配合清热化痰,久病累及脾肾应肺脾肾兼顾。②胃痛的治疗上常疏肝和胃、健脾养胃并举、气阴两顾,存在“肝脾同治,脾胃分治,重在调气”的特点,并注意饮食调养。③积聚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用药以健脾益气除湿,滋阴行血理气为主,且活血通络与滋阴养血理气药常配合使用。④辨治淋证多从脾虚湿盛,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入手,实证用药以清利湿热或疏肝理气,消瘀化石为主;虚证多以气虚为主,治宜健脾益气,兼能利湿。⑤癌病治疗上养阴救液以治其本,攻毒散结以治其标;扶正与祛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⑥痹证以驱风祛湿,滋补肝肾为基本大法,善用藤类和虫类药祛风湿、通络宣痹。研究结论本论文首次系统对广东省广州市政府部门所授予的省市级名(老)中医的验方资料进行调研和整理汇编,共整理出88位名(老)中医的884首验方,并按照临床学科以及病种分类,形成《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精选》,是为创新点之一。精选之验方,虽未能全面反映广州地区名医临证用药丰富学术经验,但观一斑足以窥全豹,也反映广州地区名医临证善于辨别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注意岭南地理炎热潮湿气候环境,结合人体气阴相对不足禀赋素质,善于应用地方中草药材。处方用药治则,或清热凉血解毒,或健脾祛湿化痰,或益气养阴滋肾,或养肝护心理肺,或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或通利并重攻补兼施,名医验方为广州民众医疗卫生保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论文创新点之二,从中医五脏系统辨证用药角度对名医内服验方进行药物统计分析和学术特点评述。认为广州地区名医验方重视五脏辨证,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辨治特色,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在学术上具有继承性、区域性、实用性、兼容性及创新性特点。本研究工作难度大,尚有部分名医的验方资料未完成,后续研究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更深一步研究,力求最全面整理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并借助数理分析工具,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发现疾病与药物、疾病与脏腑的相关性,寻找疾病治疗的共性与特性,为广州地区名老中医验方的开发利用、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黄张杰[8](2010)在《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和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和方法本课题着眼于岭南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针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资料仍处零散之态,检阅不便,缺乏大样本的收集与归整,难以充分利用的现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统筹计量、中医学术研究等方法,通过广州市各大图书馆、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等三种途径,对1949年以来的广东省名老中医的生平简介、医案及有效经验方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初步呈现出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概貌;并尝试从文献研究和方药研究的角度,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医案中疾病种类、方药运用情况,总结归纳有效经验方中药物配伍特点等,发掘岭南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医家用药的个性与共性,重点探讨具有大样本条件的验方的用药规律,为有效经验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佐证。2内容主要包括:(1)岭南医学及其医家医案(含有效经验方)研究概况;(2)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整理概貌;(3)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家群体特征和个性特点分析;(4)医案中方药的应用情况和有效经验方的统计分析。3结果3.1形成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相关检索目录一份通过图书馆检索收录1949年后对岭南中医名医医案及验方进行收集的着作,共查阅相关书籍28册,包括岭南地区中医药院校学者的学术经验相关着作。利用互联网的大型搜索引擎、期刊数据库等对现代岭南名医医案、验方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检索相关文献579篇,其中医家自撰个人经验、验方及医案类文献312篇,临床观察42篇,相关验方药理研究22篇;医家后人及其学术继承人撰写老中医经验总结类文章166篇,临床观察36篇,相关验方药理研究1篇。3.2汇编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家生平简介、医案及有效经验方一册本课题共收集并确认整理了广东各地区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共108人的相关医学资料,内容包括医家个人简介、医案和有效经验方三部分。总计个人简介108条,105人合计医案717例,84人共存有效经验方479首,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男科、骨伤、皮肤等各科多个病种。以上内容按一定体例汇编资料一册。3.3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家群体特性和个人特点的分析岭南名医之特点,虽各有其学术之偏重,皆可自成特色而各领风骚,但却无门户之偏颇,对仲景伤寒、东垣脾胃、叶氏温病之学,常能博采众长而融古通今。此特点之由因,乃是诸医家对岭南区域地理、气候、人们生活习性之深刻体悟结合祖国医学之精髓而应对的因时因地因人之策。3.4对医案中方药配伍运用特点和有效经验方的归类统计分析岭南之地夏秋炎热多雨,冬春干燥偏冷,粤北山区与东南沿海气候有异,温差有别,前者偏于干燥寒凉,后者则温润炎热多见,故疾病之患略有不同,医家偏重不尽相同,用药受地域之别视情而变之特点略有差异。但总以清热与化湿同行、理气与活血兼具、祛风与通络并立为要;守辨证论治之理法,视气血阴阳之变治。4结论通过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不少有研究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值得作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本课题从文献研究和方药统计对上述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反映了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学术特征的部分客观轮廓;对某些具有大样本优势的经验方所作的解析,尝试为验方的“二次开发”提供新的视角。加强对医案和验方的学术探讨,从不同角度如现代岭南疾病特征、药物用量、配伍宜忌、南药开发利用、食疗养生等方面作更为细致的研究将会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林界峰[9](2000)在《逍遥散加味治常见病体会》文中提出

刘向勇[10](1997)在《治胃痛8法》文中研究说明治胃痛8法刘向勇(江西省永丰县中医院永丰341500)关键词胃痛中医药疗法验案举例胃痛为难治的常见病,胃痛日久,积年不愈,辨证投药,虽能取效一时,但不日复发。医者各抒己见,验方不胜枚举,治法繁多,初学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故笔者将自己治疗胃痛的经验体...

二、逍遥散加味治常见病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逍遥散加味治常见病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疏肝愈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胃溃疡西医诊断标准
        (二) 胃溃疡的胃镜下表现分期
        (三) Hp 感染诊断标准
        (四) 中医诊断标准
        (五) 纳入标准
        (六) 排除标准
        (七) 剔除、脱落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三) 治疗方法
        (四) 观察方法
        (五) 观察指标
        (六) 疗效判定标准
        (七)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治疗后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二)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三) 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比较
        (四)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五) 两组胃镜疗效痊愈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
        (六) 两组 Hp 清除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
        (七) 安全性观察
讨论
    一、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的认识
        (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 胃溃疡复发的因素
        (三) 胃溃疡的治疗
    二、 传统中医学对胃溃疡的认识
        (一) 对病名的认识
        (二) 对胃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 治则治法
    三、 疏肝愈疡汤方药分析
        (一) 传统中医对各味中药的认识
        (二) 方解
        (三) 现代药理对各味中药的研究
    四、 疏肝愈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探讨
        (一) 清除 Hp
        (二) 改善粘膜血流,抗炎止痛
        (三) 抑酸、保护胃黏膜
        (四) 调节胃肠运动
        (五) 调节中枢神经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2)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白兆芝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1 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2 各家学说---历代医家关于小肠腑病学的论述
    3 继承与创新--小肠腑病学新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
    1 学术思想概述
    2 诊疗经验总结
第三部分 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一 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临床研究二 自拟健脾清肠化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疗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结论
        6 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中医小肠病证候规律调查表

(3)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调理脾胃法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1.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渊源
    2.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基础
    3. 路师调理脾胃大法的理论精髓
    4. 调理脾胃大法的用药特点
    5. 调理脾胃大法的临床应用
    6. 学习路师调理脾胃大法之体悟与运用
路志正教授祛湿化浊通心方干预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本课题存在不足及目标措施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4)欧阳恒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欧阳恒教授医事传略及学术思想渊源
    1. 欧阳恒教授医事传略
        1.1 岁月艰辛、立志从医
        1.2 博学经典、精勤不倦
        1.3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1.4 治学严谨、桃李盈门
    2. 欧阳恒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2.1 学术理论渊源
        2.2 皮病论治渊源
        2.3 选方用药渊源
第二部分:欧阳恒教授学术思想
    1. 临证思辨特色
        1.1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1.2 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1.3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1.4 扶正祛邪,中西互参
        1.5 治病求本,未病先防
    2. 直观论治特色
        2.1 以色治色法
        2.2 以形治形法
        2.3 以皮治皮法
        2.4 寓搔意治瘙痒法
        2.5 以毒攻毒法
    3. 弘扬中医特色
        3.1 发挥中医简验便廉的特色
        3.2 运用复方制裁随心特色
        3.3 师带徒之传承特色
    4. 诊疗规范创新
        4.1 湿疮诊疗规范创新
        4.2 白疙诊疗规范创新
        4.3 荨麻疹诊疗规范创新
        4.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规范创新
    5. 选方用药特色
        5.1 自创方药
        5.2 专病专方应用举偶
        5.3 常用中草药解析
        5.4 善用“参”药
        5.5 习惯使用的对药及引经药
        5.6 根据皮损辨证用药
    6. 瘙痒的辨治特色
        6.1 除湿止痒
        6.2 祛风止痒
        6.3 杀虫止痒
        6.4 安神潜阳止痒
        6.5 外治止瘙痒
        6.6 中西结合治瘙痒
    7. 外治法特色
    8. 总结
第三部分:当代名老中医辨治慢性荨麻疹的经验
    1. 赵炳南辨治经验
    2. 朱仁康辨治经验
    3. 张志礼辨治经验
    4. 榻国维辨治经验
    5. 徐宜厚辨治经验
    6. 王玉玺辨治经验
    7. 张毅辨治经验
    8. 小结
第四部分:欧阳恒教授论治荨麻疹
    1. 理论根源
    2. 辨证施治
    3. 临证化裁
    4. 防治对策
    5. 病案举例
第五部分:当归玉真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标准
        1.3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测指标
        2.4 疗效评价
        2.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临床观察结果
        3.3 实验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西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4.2 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4.3 当归玉真片组方分析
        4.4 当归玉真散延伸
        4.5 疗效分析
        4.6 本研究的创新点
        4.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疫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彭氏眼针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课题来源
    二、理论依据
    三、重要意义和价值
    四、研究目的、范围、内容、方法、特点
文献综述
     眼针疗法近十年研究进展
        1.临床研究
        2.实验研究
        3.理论研究
        4.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1979-2009 年文献统计分析
第一部分 彭老的原创思维
    1 彭老与眼针简介
    2 彭老的原创思维
第二部分 彭氏眼针的理论依据
    1 中医对于眼的认识概述及彭氏眼部分区解剖位置
        1.1 解剖及生理
        1.2 功能及重要性
        1.3 病因及病机
    2 五轮理论与彭氏眼针形成发展
        2.1 先秦两汉时期
        2.2 隋唐时期
        2.3 宋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近现代研究
        2.6 五轮学说与彭氏眼针
    3 八廓理论与彭氏眼针形成发展
        3.1 先秦两汉时期
        3.2 隋唐时期
        3.3 宋金元时期
        3.4 明清时期
        3.5 近现代研究
        3.6 八廓学说与彭氏眼针形成发展
    4 眼及八区十三穴与脏腑的关系
        4.1 眼与五脏的关系
        4.2 眼与六腑的关系
        4.3 八区十三穴与人身脏腑的关系
    5 眼及八区十三穴与经络的关系
        5.1 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5.2 眼与十二经筋的关系
        5.3 眼与经别的关系
        5.4 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5.5 八区十三穴与人身经络的关系
        5.6 八区十三穴所属经脉与十二经脉的联系与区别
    6 眼及八区十三穴与气血精津液神的关系
        6.1 眼与气的关系
        6.2 眼与血的关系
        6.3 眼与津液的关系
        6.4 眼与精的关系
        6.5 眼与神的关系
        6.6 八区十三穴与气血津精神的关系
    7 眼与阴阳五行学说
        7.1 眼与阴阳学说
        7.2 眼与五行学说
    8 眼及八区十三穴与玄府学说
    9 经典医案诠释彭氏眼针形成的合理必然性
        9.1 《名医类案》
        9.2 《续名医类案》
        9.3 旁证医案
第三部分 观眼识病(证)
    1 目诊的形成发展
        1.1 祖国医学对目诊理论的认识和应用
        1.2 现代医学对目诊理论的认识和应用
    2 眼区划分
    3 观眼识病(证)
        3.1 眼部络脉形状及主病
        3.2 眼部络脉颜色及主病
        3.3 典型病例
    4 彭老观眼特色之处
第四部分 眼针疗法
    1 优势病种
    2 典型病例
        2.1 中风医案一则
        2.2 眼针与体针作用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7)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研与整理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范围
        (一) 广州地区"名医"概念
        (二) 名医验方的概念
        (三) 调查的范围
    二、研究方法
        (一) 验方资料的调研与收集
        (二) 验方的整理与汇编
        (三) 验方的理论评述与统计分析
    三、验方收集整理概况
        (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二)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有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三)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四) "广州市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五) "广东省人民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六) "中山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七)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八) "暨南大学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九) "广州市荔湾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研究"
    四、验方整理研究内容
        (一) 内服方
        (二) 外用方
        (三) 食疗方
        (四) 院内制剂
第二部分 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研究评析
    一、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药物统计分析
        (一) 内科五脏系统病证用药统计分析
        (二) 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规律统计分析
    二、广州地区名医验方的学术评述
        (一) 学术的继承性
        (二) 学术的区域性
        (三) 学术的实用性
        (四) 学术的兼容性
        (五) 学术的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名医"概述
    2 医案及有效经验方概述
第一部分 岭南医学及其医家医案(含有效经验方)研究概况
    1 岭南医学由来及医案之源流
    2 岭南医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特性
    3 岭南医案的收集整理
        3.1 整理医案的思路与方法学研究
        3.2 医案收集与研究情况
    4 现代岭南名中医有效经验方的整理情况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工作
    1 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标准
        1.1 收集范围
        1.2 收集对象
        1.3 时间跨度
        1.4 收集方式
        1.5 相关问题处理
    2 收集结果
第三部分 现代岭南名老中医群体特征和个性特点分析
    1 仲景伤寒、东垣脾胃、叶氏温病,并行岭南,今古通融
    2 博采众家,触类旁通,开拓创新,自成特色,各领风骚
        2.1 内科胜景,波澜壮阔
        2.2 儿科两端,效方良能
        2.3 妇科传承,奇葩朵朵
        2.4 针刺百痛,桴鼓相应
        2.5 家传续骨,与时并进
        2.6 外科精妙,不弃内治
        2.7 五官居上,云淡风清
        2.8 家传独厚,自学尤能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医案中方药的应用情况和有效经验方的分类统计分析
    1 医案中方药的应用情况
    2 有效经验方的分类统计分析
        2.1 脾胃肠疾病验方
        2.2 肝胆疾病验方
        2.3 心脑血管疾病验方
        2.4 呼吸系统疾病验方
        2.5 肾病验方
        2.6 温病验方
        2.7 痹证验方
        2.8 肿瘤验方
        2.9 血液病(血证)验方
        2.10 男科验方
        2.11 皮肤科疾病验方
        2.12 骨伤科验方
        2.13 五脏虚损证验方
        2.14 小儿发热验方
        2.15 小儿腹泻验方
        2.16 月经病验方
        2.17 慢性盆腔炎验方
        2.18 不孕症验方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四、逍遥散加味治常见病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疏肝愈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D]. 宗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2]白兆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小肠病治法的临床研究[D]. 王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3]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D]. 尹倚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4]欧阳恒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 李小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5]彭氏眼针的理论研究[D]. 秦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12)
  • [6]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7]关于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与整理研究[D]. 刘成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8]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的收集和整理研究[D]. 黄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1)
  • [9]逍遥散加味治常见病体会[J]. 林界峰.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S1)
  • [10]治胃痛8法[J]. 刘向勇. 江西中医药, 1997(02)

标签:;  ;  ;  ;  ;  

加味逍遥散治疗常见病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