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纲[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申玉玲,徐玉凤[2](2021)在《对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学习、理解和领悟;其次是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文学经典阅读,其中中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加强尤为重要;同时,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离不开高校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教育者应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甫玉龙,冯日新[3](2020)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Bicomb2.0和CiteSpaceV软件,对1994—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题的116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成熟阶段和略有趋缓阶段,呈现出人文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四大热点主题,其前沿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联性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侧重研究视角的选择、研究主题的变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白永生[4](2020)在《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发挥文化的涵养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教育部党组于2017年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强调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本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紧扣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文化育人”工作部署要求,聚焦现实问题,思考如何在高校场域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塑造青年,着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研究梳理了高校文化育人的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高校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文化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先进文化的深厚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解决好文化安全这个重大课题;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需要文化的培育,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方针需要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需要文化的熔铸;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需要更加强化价值导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拓展需要更加重视文化涵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更加强化以文化育。高校文化育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原则;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的有关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文化育人的功能、特征、目标、内容以及方法路径,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充分说明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研究回顾总结了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历程和经验。从文化育人的制度政策设计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回顾了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文化育人的政策设计发展大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发展同步,但又有其特殊轨迹。本研究也提出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划分不同时间阶段对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的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文化育人取得了重要成就,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支撑,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得到更加重视,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沃土。立足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必须不断优化文化育人供给,不断改进文化育人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文化育人载体。研究聚焦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实挑战。新时代西方社会思潮更加隐蔽地渗透传染,我国少数群体的焦虑心理和不满情绪在校园中的映射,社会思潮借助全媒体碎片化的传播扩散,都成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复杂环境;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失语”“失踪”“失声”现象时有发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引导管理的形势更加复杂,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用网兴趣习惯发生深刻变化,都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现实挑战;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尚未实现提升“亲和力”的期待,尚未达到“活起来”的要求,尚未呈现“协同效应”,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文化主体性自觉不足,通过“四史”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五个认同”的整体性理解不深,部分学生批判分析外来文化和吸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强,这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必须把握的大学生群体性特征。研究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需要把握时代新人的成长规律和新时代文化育人规律,学深悟透活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育人的基本理论原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探索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育人功能,挖掘内涵创新表达融入生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生命力;创新小课堂发挥大课堂用活“基因库”,深挖红色革命文化的育人力量;优秀文化熏染大学精神滋养优美环境涵育,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优势。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教育,网上网下目标一致过程协同方法互补,筑牢抵御防范错误思潮侵袭的思想堤坝;理念手段基层工作全方位创新,强化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引领凝聚力;情感熏染实践涵育制度保障,厚植大学生情感上的爱国主义深厚情怀。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文化活动隐育、主题教育滋养、原创精品涵育,深化“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教育形式,全面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探索高校文化育人“一体化”育人模式,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基础上的文化育人共同体,创新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框架下的文化育人模式,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下的文化育人机制。完善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增强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的引领性、针对性、激励性。
朱洁[5](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面临重大挑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亟待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安全建设十分重要。因此,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适时适切的对他们从小进行必要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系好人生关键的纽扣,无疑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内容的丰富性、契合性决定了在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中可以而且应当发挥“主阵地”的作用。但在当下,经过调查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中存在对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缺乏相关知识、对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材内容把握不准、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学的评价不够全面、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在遵循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方向性、生活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加强自我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国家安全教育素养;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认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科学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时效性等对策,多途径多方面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司文超[6](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赵颖[7](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文中认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有效纠正大学生亚文化的价值偏离倾向,引领大学生亚文化成为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文化补充,是高校履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亚文化是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发产生,并被特定大学生群体接受、践行,在一定场域中衍生发展的与主导价值具有一定偏离性的文化形态,是一定时间内特定大学生群体社会适应状况的文化表现形式。大学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有发展方向上的同向性也存在差异,在文化实践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大学生亚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当下最大的隐患是大学生亚文化通过其文化场域的封闭性和独立运转能力,屏蔽和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适应性乃至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忽视大学生亚文化的存在及其影响力,而且亟需与大学生亚文化建立起新的引领关系,通过一定的引领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能够改善大学生亚文化场域发展形态的优质文化资本,促进大学生亚文化朝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论文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辩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及大学生亚文化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基本内涵。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在恢复发展校园文化、弘扬主旋律、引领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在认识层面、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揭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面临的新机遇。论文突破了传统的“整合”“收编”思维定式,根据引领需要与规律设计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提出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亚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着眼于改善大学生亚文化场域效应的深层的系统性引领策略: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引领目标、引领原则、引领理念、引领路径等方面不断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巩固和加强引领关系;从大学生亚文化的文化结构入手搭建有效的引领实践平台,为大学生亚文化注入优质文化资本,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场域向积极效应转化;建设完善的引领评估反馈机制,不断提升高质长效引领效果;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引领实践不断优化发展,加强引领保障。这些策略有机协调,形成合力,综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健康发展。
刘梦媛[8](2019)在《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强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素养,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将理工类院校本科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引导理工类本科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理工类院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顺应当代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但目前在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重理轻文理念仍旧盛行,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合理;教师专业素养仍需提高,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减弱;教学环节尚需充分设计,学生人文精神构建被忽视;教学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学生思维评价被边缘化;校园环境建设仍旧不足,学生受不良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论文主要从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麻省理工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国内外各国在加强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秀做法,从中提取可借鉴的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的经验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具体策略。树立文理结合理念,建立和谐的教育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人文科学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强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建立多元评价观,注重知识和思维的双重评价;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程为民[9](2017)在《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和优秀历史资源,提升文化素养,增加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大学阶段,要求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如此之重要,国家层面又是如此之推广和推崇,这就是使得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认同、认同程度、如何认同等问题显得极为有意义和必要。同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行系统研究,力求通过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和认同机理分析,探索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的提升路径,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参考依据,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作为全文的开篇部分,详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缘起,分析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和总结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辩证的吸收接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与不足,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文献评述。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文化认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认同观以及心理学视野下的文化认同理论作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文化内在的矛盾性是文化认同的动因、人的能动性是文化产生认同的根据,以及实践活动是文化认同得以实现的途径。其次,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确立了研究的理论支点。最后,对西方认同理论中心理学视野下的文化认同理论作了借鉴吸收。第三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机遇,主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与魅力、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四方面。之后从现代性思潮的冲击、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部分当代大学生认知的偏差四方面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本章以现有文献理论为基础,结合对不同层次当代大学生展开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数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着的社会功能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的认同三个方面的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最后采用简单理论模型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认同内容。根据广义文化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内容分为行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集体意识、以立德修身为基石的个人道德三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导性内容。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核心性内容。第六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首先提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机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系统中各要素的内在协作方式以及其运行规则,它主要包括认同的过程和认同的层次。其次,从认知、感悟、体验、内化、践行五个环节动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过程。最后,从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四个层次叙述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认同层次,有机分析了构成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第七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索。通过前文的分析,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章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当代大学生自身五个层面入手,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路径,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牢基础。
李文静[10](2012)在《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通过政策法律、改革措施,更加注重了人的整体发展。我国大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1995年开始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过动员发动、试点探索、建立基地、推广普及,十几年的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显着的成绩,引起了包括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观念的变革。安徽省在上世纪末期就开始注意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凭借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唯一省属“211”院校,属于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该校从1994年提出“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口号,从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学制、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实践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尝试,至今取得了重要成绩。因为研究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方法和途径,因此本文总体上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指导,主要采用了历史法、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本文首先通过对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背景、政策文献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研究,分析界定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次从对安徽大学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入手,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对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观察实践和教务数据、校改资料的收集,了解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发现包括领导层、教师、学生和管理过程等各方面问题。通过材料的整理和理论分析,找到深层次的原因。文章最后从宏观的教育思想、大学精神,中观的大学领导、行政人员和广大授课教师,到微观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各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力图为该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以及改革提供参考。
二、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对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 |
2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中外文学经典阅读 |
3 教育者要言传身教,用积极、乐观的精神启迪学生、感染学生 |
(3)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一)文献时间分布 |
(二)主要研究机构 |
(三)作者分析 |
(四)主要期刊来源 |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图谱分析 |
(一)研究热点分析 |
1. 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
2. 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
3. 信息素质教育研究 |
4. 心理素质研究 |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
1.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渊源研究 |
2.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三)研究前沿分析 |
(四)发展阶段划分 |
1.1994—2000年:初步探索阶段 |
2.2001—2007年:逐渐成熟阶段 |
3.2008—2020年:略有趋缓阶段 |
四、结论与展望 |
(4)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1.文化育人 |
2.新时代文化育人 |
3.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2.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研究的理论价值 |
2.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五、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的主要方法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时代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
1.文化需求:创造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答问卷 |
2.先进文化: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
3.文化安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
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需要 |
1.以文培育:造就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 |
2.以文强基: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方针的要求 |
3.以文铸魂: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拓展的需要 |
1.价值导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内在要求 |
2.文化涵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途径 |
3.以文化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 |
1.文化育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
2.文化育人要与社会实践生活相联系 |
3.用先进的社会精神文化教育人 |
二、毛泽东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 |
1.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
2.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教育人 |
3.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文化能动性教育人 |
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 |
1.关于文化培育什么人的思想 |
2.关于用何种文化育人的思想 |
3.关于如何用文化育人的思想 |
四、习近平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 |
1.关于文化为什么能够育人的重要论述 |
2.关于文化育人特征的重要论述 |
3.关于文化育人目标的重要论述 |
4.关于用什么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 |
5.关于文化育人方法路径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历程 |
一、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
1.高校文化育人的政策发展 |
2.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回顾 |
二、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成就与经验 |
1.高校文化育人的主要成就 |
2.高校文化育人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复杂影响 |
1.西方社会思潮更加隐蔽地渗透传染 |
2.我国少数群体的不满情绪在校园中的映射 |
3.社会思潮借助全媒体碎片化传播扩散 |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严峻形势 |
1.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失语”“失踪”现象时有发生 |
2.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引导管理的形势严峻复杂 |
3.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用网兴趣习惯发生深刻变化 |
三、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手段相对滞后 |
1.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尚未现实提升“亲和力”的期待 |
2.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尚未达到“活起来”的要求 |
3.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尚未呈现“协同效应” |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主体性自觉不足 |
1.通过“四史”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视野还不够广阔 |
2.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五个认同”的整体性理解不深 |
3.批判分析外来文化和吸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强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
一、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育人优势 |
1.挖掘内涵创新表达融入生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生命力 |
2.创新小课堂发挥大课堂用活“基因库”:深挖红色革命文化的育人力量 |
3.优秀文化熏染大学精神滋养优美环境涵育: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教育 |
1.网上网下目标一致过程协同方法互补:筑牢抵御防范错误思潮侵袭的思想堤坝 |
2.理念手段基层工作全方位创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凝聚 |
3.情感熏染实践涵育制度保障:厚植大学生情感上的爱国主义深厚情怀 |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 |
1.文化活动隐育:深化“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 |
2.主题教育滋养: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教育形式 |
3.原创精品涵育:全面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 |
四、探索文化育人“一体化”育人模式 |
1.高站位: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基础上的文化育人共同体 |
2.强实践:探索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框架下的文化育人模式 |
3.重实效: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下的文化育人机制 |
五、完善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 |
1.价值导向:增强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的引领性 |
2.过程导向:提升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的针对性 |
3.结果导向:强化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的激励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内容 |
(一) 国家安全的内涵 |
(二) 国家安全的内容 |
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涵与中外比较 |
(一)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涵 |
(二)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中外比较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
(一) 培育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
(二)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内容具有契合性 |
(二)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价值内涵与《道德与法治》课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概况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缺乏相关知识 |
(二) 对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
(三) 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材内容把握不准 |
(四) 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学的评价不够全面 |
(五) 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部分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理论素养偏低 |
(二) 部分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主体性不强 |
(三) 教材中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够聚焦 |
(四) 现有的相关教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
(五) 应试教育理念使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难落实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原则及对策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遵循的原则 |
(一) 方向性原则 |
(二) 生活性原则 |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对策 |
(一) 加强自我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国家安全教育素养 |
(二)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认识 |
(三) 挖掘教材资源,提升教师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能力 |
(四)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科学性 |
(五)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时效性 |
第五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学案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设计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
一、现实需要 |
二、理论诉求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趋势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
一、维护正当权益 |
二、促进德法兼修 |
三、保障全面发展 |
四、推动法治建设 |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二、调查抽样方案 |
三、问卷施测过程 |
四、调查样本分布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
一、法治课堂教学 |
二、法治社会实践 |
三、法治文化涵养 |
四、法治队伍建设 |
五、治理体系建设 |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
一、融入 |
二、引领 |
三、创新 |
四、协调 |
五、联动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
一、内容更加完善 |
二、标准更加健全 |
三、运行更加科学 |
四、保障更加有力 |
五、成效更加显着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学科教学体系 |
二、法律武装体系 |
三、日常教育体系 |
四、队伍建设体系 |
五、治理服务体系 |
六、评估督导体系 |
七、实施保障体系 |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
一、顶层设计机制 |
二、协同推进机制 |
三、资源共享机制 |
四、合作交流机制 |
五、监测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
附录 |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及分析 |
1.2.2 国内研究情况及分析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
1.4.2 大学生亚文化 |
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借鉴 |
2.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理论 |
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理论 |
2.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借鉴 |
2.2.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理借鉴 |
2.2.2 布迪厄场域相关理论借鉴 |
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经验与反思 |
3.1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经验 |
3.1.1 恢复发展校园文化 |
3.1.2 提升大学生亚文化质量 |
3.1.3 引领大学生亚文化贴近主旋律 |
3.1.4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
3.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仍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认识大学生亚文化的新特征新特性 |
3.2.2 传统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未能完全渗透文化主体心灵 |
3.2.3 大学生亚文化自身发展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 |
3.2.4 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自觉尚不稳定 |
3.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大学生亚文化干扰造成引领实践失效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对场域规律把握失真 |
3.3.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着力点失准 |
3.3.4 社会转型发展增加了引领的复杂度 |
3.4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新机遇 |
3.4.1 大学生亚文化主体可塑性强为接受引领提供成长内需 |
3.4.2 大学生亚文化场域的动态发展性为接受引领提供发展内需 |
3.4.3 大学生亚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发展为接受引领提供外部条件 |
3.4.4 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发展为实现引领提供动力 |
4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系统作用机制 |
4.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系统 |
4.1.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要素 |
4.1.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结构 |
4.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
4.2.1 提供引领动力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
4.2.2 开展引领实践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
4.2.3 评估反馈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
4.2.4 系统优化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
4.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文化系统的运行原则和效应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运行原则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系统的基本效应 |
5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实践策略 |
5.1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的新动力 |
5.1.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目标的牵引力 |
5.1.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原则的保障力 |
5.1.3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理念的传导力 |
5.1.4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路径的达成力 |
5.2 搭建有效的引领实践平台 |
5.2.1 搭建有效的物质引领平台 |
5.2.2 搭建有效的行为引领平台 |
5.2.3 搭建有效的制度引领平台 |
5.2.4 搭建有效的精神引领平台 |
5.3 建设完善的引领评估反馈机制 |
5.3.1 确立科学的评估反馈原则 |
5.3.2 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 |
5.3.3 全面研判评估指标反馈评估结果 |
5.3.4 提高评估反馈能力加强评估反馈效果 |
5.4 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保障条件 |
5.4.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5.4.2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空间 |
5.4.3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4.4 增强引领环境的感染力 |
6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人文素养 |
(二)理工类本科生 |
二、理论支撑及研究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章 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理工类院校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二、有利于理工类院校本科生的全面发展 |
三、有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
四、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五、有利于顺应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 |
第三章 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理工类院校人文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重理轻文理念仍旧盛行,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 |
(二)课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
(三)教师专业素养仍需提高,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减弱 |
(四)教学环节尚需充分设计,学生人文精神构建被忽视 |
(五)教学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学生思维评价被边缘化 |
(六)校园环境建设仍旧不足,学生受不良环境影响 |
二、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缺乏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教育理念存在误区 |
(二)人文素养学习缺乏动力 |
(三)校园教育资源缺乏设计 |
(四)社会环境存在负面影响 |
第四章 国内外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及借鉴 |
一、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具体措施 |
(一)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
(二)规定选课要求,注重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 |
(三)设置辅修学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
二、华中科技大学(HUST)的具体措施 |
(一)更正教育观念,重视人文教育 |
(二)进行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三、总结国内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可借鉴之处 |
(一)注重人文教育的导向性 |
(二)注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综合性 |
(三)注重人文教育的民族性 |
(四)注重人文教育的国际性 |
第五章 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
一、树立文理结合理念,构建和谐的教育观 |
(一)改变重理轻文理念,注重文理结合 |
(二)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
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人文科学知识结构 |
(一)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人文课程比例 |
(二)引入人文课程资源,提高人文课程质量 |
三、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
(一)改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养 |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
四、强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 |
(一)高效利用课堂,强化社会实践 |
(二)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素养 |
五、建立多元评价观,注重知识和思维的双重评价 |
(一)改善评价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 |
(二)多维度评价,兼顾人文知识和人文思维 |
六、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一)营造良好学校环境,重视学校隐形资源 |
(二)开展校园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1. 党和国家的积极倡导与有力推动 |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冲突 |
3. 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诉求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1. 文化 |
2. 中国传统文化 |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 认同 |
(四)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1. 规范分析法 |
2. 实证研究方法 |
3. 历史分析方法 |
4. 比较研究方法 |
5. 跨学科研究方法 |
(六) 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的重难点 |
3. 可能的创新点 |
4. 研究的不足 |
二、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文化认同观 |
1. 文化内在的矛盾性是文化认同的动因 |
2. 人的能动性是文化认同和发展的根据 |
3. 实践活动是文化认同得以实现的途径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认同观 |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
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 |
4.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 |
(三) 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化认同理论 |
1. 发展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 |
2. 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 |
3. 跨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 |
三、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 |
(一)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机遇 |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
2. 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
3. 高等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 |
4.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
(二)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
1. 现代性思潮的冲击 |
2.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
3.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
4. 部分大学生认知的偏差 |
四、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现状调研分析 |
1. 调研数据来源 |
2.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
(1)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情况 |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类别调查 |
(3) 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调查 |
3.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分析 |
(1)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调查 |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着的社会功能认同 |
(3)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的认同 |
(二)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理论模型 |
1. 理论模型构建 |
2. 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内容 |
1. 物质文化 |
(1) 四大发明 |
(2) 古迹遗址 |
(3) 典藏古籍 |
2. 非物质文化 |
(1) 口头传统和表述 |
(2) 民族民间表演艺术 |
(3) 社会风俗节庆 |
(4) 传统手工艺技能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导性内容 |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2. 以社会责任为支撑的集体意识 |
3. 以立德修身为基石的个人品德 |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核心性内容 |
1. 讲仁爱 |
2. 重民本 |
3. 守诚信 |
4. 崇正义 |
5. 尚和合 |
6. 求大同 |
六、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 |
(一)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过程 |
1. 认知 |
2. 感悟 |
3. 体验 |
4. 内化 |
5. 践行 |
(二)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层次 |
1. 知识认同 |
2. 情感认同 |
3. 价值认同 |
4. 行为认同 |
七、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索 |
(一) 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
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3.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二) 社会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尚 |
1. 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
2. 运用现代手段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 抵制外来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蚀 |
(三)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
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育人体系 |
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体系 |
(四) 家庭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责任 |
1. 注重家教 |
2. 培育家训 |
3. 传承家风 |
(五) 当代大学生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追求 |
1. 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2. 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3. 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4. 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
研究背景 (二) |
研究目的与内容 (三) |
研究综述 (四)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 |
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二、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一) |
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发展背景 (二) |
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 |
安徽大学文化素质相关数据分析 三、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 |
学校层面 (二) |
教师方面 (三) |
学生方面 (四) |
文化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的问题 四、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
中国高等教育的偏失 (二) |
高校领导层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理解的偏差 (三) |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分离 (四) |
教师理想信念淡薄,职业精神缺失 (五) |
辅导员职能弱化 五、深化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 |
倡导大学精神的回归 (二) |
学校领导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三) |
利用双因素理论,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四) |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水平 (五) |
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六) |
积极向社会、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附录 题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对加强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申玉玲,徐玉凤. 海外英语, 2021(04)
- [3]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甫玉龙,冯日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研究[D]. 白永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0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 朱洁. 扬州大学, 2020(05)
- [6]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7]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D]. 赵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 刘梦媛.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D]. 程为民.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安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 李文静. 安徽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