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动物试验确证中毒案1例(论文文献综述)
宋占腾[1](2021)在《鸡羽毛及组织中典型抗生素的残留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被大量使用,自发展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积极的成效。但部分养殖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规滥用抗生素,家禽体内的抗生素残留会通过食物链聚集在人体并造成危害。同时以母体或代谢物的形式排泄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对于家禽组织以及废弃物中抗生素的残留监测尤为重要。在少数文献研究中,表明抗生素在羽毛中以未分解状态存在,是检测家禽生产中抗生素使用的合适基质。即使在可食用组织中没有明显的痕迹,但对羽毛的分析可以判断是否有任何非法的抗生素添加,并监测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现象。目前抗生素在家禽尤其是废弃物(羽毛和粪便)中残留检测技术几乎空白,在家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消除规律研究缺乏。因此本研究将重点集中于此,结合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与液相色谱-新型的质谱联用技术,以喹诺酮类、磺胺类及磺胺增效剂、喹恶啉类和四环素类等四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鸡羽毛等基质中四类抗生素的高通量、快速、灵敏的同步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究典型抗生素在鸡组织及废弃物用药至停药过程中残留代谢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了鸡羽毛中26种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步检测方法。实验操作简便,稳定性高,26种QN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在标准添加量为10、100、200μg/kg的条件下,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78.9%~110%和<14.6%。选择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进行鸡饲喂实验,深入研究ENR药物日常摄入从母体到鸡羽毛的残留代谢规律。结果显示:用药后ENR在鸡羽毛中残留量逐步积累,在停药第5天达到峰值且在至少5天内保持相对稳定存在,经休药期计算,鸡羽毛中ENR残留代谢至完全消除水平大约需要49天。(2)建立了鸡羽毛及不同组织中26种磺胺类药物及5种磺胺增效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率质谱同步检测方法。31种化合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组织在不同浓度水平添加下回收率达到81.0%~112.1%。精密度<12.2%。LOD和LOQ分别为0.1~1μg/kg和0.3~3μg/kg。同时选择磺胺喹恶啉(Sulfaquinoxaline,SQX)及其增效剂二甲氧苄啶(Diaveridine,DVD)联用进行饲喂实验,研究各组织样品及废弃物中的残留代谢规律,结果显示:在肌肉、肝脏、皮脂中,SQX和DVD都于休药第1天达到峰值,其中肌肉中SQX在休药21天仍有残留。羽毛中残留量相对较低,但代谢消除最为缓慢。利用WT1.4软件计算了SQX和DVD在不同组织中的休药期。(3)建立了鸡羽毛及不同组织中5种喹恶啉类(Quinoxalines,QELs)药物和3种代谢物的UPLC-Q Exactive HF,HRMS同步检测方法。8种化合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组织在不同浓度水平添加下回收率达到72.8%~112.8%。精密度<12.8%。LOD和LOQ分别为0.04~0.1μg/kg和0.12~0.3μg/kg。选择喹乙醇(Olaquindox,OLA)和喹烯酮(Quincetone,QCT)进行饲喂实验,研究各组织样品及废弃物中残留代谢水平和消除规律,并考察鸡饲喂实验对环境中土壤的渗透水平,结果显示:OLA的残留标识物是3-甲基-喹恶啉-2-羧酸(Methyl-3-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MQCA),在肝脏、肾脏、皮脂、肌肉、血液中休药第1天达到峰值;QCT在肌肉中休药第3天达到峰值;休药21天时,MQCA在皮脂、肌肉、血液中仍有检出。利用WT1.4软件计算了MQCA和QCT在不同组织中的休药期。饲养环境土壤中,MQCA残留水平最高达到67.28μg/kg,约渗透至土壤第5层7.5~10cm处;QCT残留水平最高达8.34μg/kg,约渗透至土壤第3层4.5~6cm处。(4)建立了鸡羽毛中8种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QTRAP)同步检测方法。羽毛中8种TC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组织在不同浓度水平添加下回收率达到82.79%~101.95%。精密度<11.4%。LOD和LOQ分别为0.3μg/kg和1μg/kg。可以满足鸡羽毛中8种TCs的有效同步测定。为下一步进行残留代谢规律研究打下了基础。
陈晨[2](2018)在《致肝毒性的吴茱萸中两种成分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茱萸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 Benth.(Juss)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吴茱萸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辛、苦、热,属肝、脾、胃、肾经。能降逆止呕,驱散风寒,是临床温中止痛的必备良药。吴茱萸易耗伤肝血,历代文献记载其有小毒,现在临床应用中也可见吴茱萸不良反应的记录,报道文献中对其毒性的研究早有记载,且多以肝毒性研究为主。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具有肝毒性,并筛选得到了5个潜在的肝毒性成分,其中包括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目前,关于两种成分在毒性剂量下的体内过程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对于探索吴茱萸肝毒性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吴茱萸的潜在肝毒性成分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为研究对象,建立两种成分在吴茱萸药材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在血浆中两种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吴茱萸致肝毒性后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探讨两种生物碱的体内过程,也为临床合理运用吴茱萸药材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是吴茱萸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经前期实验证明吴茱萸50%乙醇提取部位为吴茱萸的肝毒性作用部位,所以本实验采用50%乙醇回流提取吴茱萸,并运用HPLC法同时测定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两种生物碱分离度良好,响应高,在10~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而且分析时间仅需要20min。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专一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考察结果均符合样品测定的相关要求。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二氢吴茱萸新碱含量为(149.83±2.79)μg/g,吴茱萸新碱的含量为(462.53±0.89)μg/g。第二部分利用UPLC-MS/MS技术建立大鼠血浆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对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选择了回收率较高的乙酸乙酯萃取法。采用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两种生物碱及内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且分析时间在5min以内。血浆中两种成分在0.1~25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与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10%,并且两种成分的基质效应均在80%~120%之间,提取回收率也均在80%~120%之间。方法学考察结果证明该方法专一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考察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相关要求。第三部分是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代谢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在体内被迅速吸收,血浆中的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0.54±0.10h、0.58±0.13h,平均峰浓度分别为36.38±9.89、22.07±8.34 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19.8±29.8、67.25±21.12 ng/mL.h。二者的半衰期分别为 2.80±0.61 h 和 3.49±0.74 h,经过约4个半衰期,血中残留量大幅降低。第四部分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经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相关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在血浆中药物浓度为5~60μg·mL-1范围内,吴茱萸新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7.43±2.34)%,二氢吴茱萸新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9.53±1.32)%。以上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中药吴茱萸肝毒性的研究,以及加强临床用药安全,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黄琼,赵敏,王凤岩,谭剑斌,梁骏华,陈壁锋,李雪琪,周轶琳,汤莉,刘哲,谢晓萍,卢玲玲,黄俊明,邓小玲,杨杏芬,张永慧[3](2017)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小鼠体内触发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用动物试验研究小龙虾相关人群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确证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子提供动物试验筛查的问题样品。方法基于2016年广东省48例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结果,找到可能的问题小龙虾样品,分离虾肝胰腺、虾肉,分别经口灌胃小鼠,在小鼠体内触发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观察血清学和骨骼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2016年79月广东报告的48例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肉酸痛、乏力、呼吸困难和胸闷等,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异常的比例超过85%,符合哈夫病的诊断。人群中发生的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与小龙虾的批次、个体进食量和个体体质差异均有关。36起事件中涉及同一场所的有A、B两家餐馆,分别报告了2起。30 g/kg BW剂量的A餐馆的雌虾肝胰腺可引起小鼠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升高,高于其他剂量组(10、3.3和1.1 g/kg B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g/kg BW剂量的A餐馆和B餐馆的虾肉可引起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升高;同一动物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相关的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呈现正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理改变主要在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的动物中观察到,主要表现为小鼠股二头肌内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嗜伊红染增强,横纹模糊消失。结论小龙虾在部分小鼠体内可触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率与小龙虾批次有关,与给样量多少有关。动物试验与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罗海峰[4](2016)在《新型快速诊断方法对牛疫病和饲料安全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其核心内容便是畜牧业的安全体系的建立,包括生物安全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及环境安全体系。在生物安全体系中疫病的防控是其核心,而满足疫病防控所需求的检测试剂是多方面工作的基础条件,可以帮助了解疫病流行情况、监控疫病爆发趋势、评估免疫质量,甚至为疫病净化提供决策性信息。而对于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而言,确保饲料安全,控制兽药滥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源头,因此对满足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检测试剂开展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后自然也促进了环境安全体系的完善。牛支原体感染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性疾病,其感染牛群后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导致牛的乳房炎、关节炎、肺炎、结膜炎以及母牛流产等,最终影响畜牧业的生产效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牲畜中一种重要的病原体,其属于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目,BVDV感染会造成动物免疫系统抑制,从而导致牲畜易于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害,并且由于持续感染牛的存在,BVDV会持续影响牛的生长或者产奶,给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是畜牧业中的违禁药物,其可以促进动物肌肉的生长,但是同时经过畜产品会传递给人类,造成急性中毒或者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最致癌的物质,污染的饲料中的黄曲霉会产生该毒素,经由动物吸收后会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本研究关注诊断学在畜牧业安全体系中的应用,因此选择了病原体抗体检测、抗原检测、非法药物及饲料毒素残留四个方面,运用侧向层析技术、胶体金技术以及上转换发光技术进行系列快速检测试剂的开发。其中上转换发光技术运用稀土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开发成相应的上转换纳米材料,运用于免疫检测中,用于开发快速定量检测试剂,为创新性检测方法。最终本研究建立了上转换发光法检测技术平台和胶体金检测技术平台,开发了牛支原体抗体快速检测试剂(P48-CG)、BVDV快速检测试剂(BVDV-CG)以及克伦特罗上转发光快速检测试剂(CL-UPT)和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试剂(AFB1-UPT)。其中P48-CG与ELISA检测试剂相符率达到93%以上,灵敏度与ELISA试剂一致,可以有效检测牛支原体抗体。BVDV-CG检测619份血清血浆样本,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8.4%和99.4%;检测858份全血样本,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6.5%和99.1%;检测440份耳组织样本,灵敏度特异性均达到100%。CL-UPT检测灵敏度达到0.05ppb,与LC-MS/MS相比定量结果偏差在15%以内。AFB1-UPT检测灵敏度达到0.39ppb,与HPLC相比定量结果偏差在15%以内。针对动物疫病和饲料安全的系列检测试剂的开发将有助于完善畜牧业安全体系。
李楠[5](2014)在《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1912-1949)是传统本草向现代中药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中药学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民国学者“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基础上,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并开展中药科学研究,推动中药学术发展,更为现代中药学奠定基础。民国时期留下了大量中药文献,为我们研究该阶段中药学术发展提供宝贵资料,目前民国中药文献的价值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并已在文献保护与整理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相关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还未发现以民国期刊内刊载的中药论文为对象的研究;另一方面,亦未发现民国中药着作与中药论文相结合,从整体角度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民国时期中药文献展开,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梳理,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特色与影响,为当前中药学发展提供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计量文献学、口述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分析其具体内容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与特点,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脉络及其规律。研究对象以民国时期中药着作、期刊中药论文为主,具体选择标准如下:着作选择标准:①成书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不论是否正式出版均纳入研究之列;④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着作。期刊中药论文选择标准:①论文发表时间为1912-1949年之间;②内容或部分内容与中药相关;③期刊检索范围包括中医药期刊与其他期刊两部分,其他期刊主要包括药学期刊、西医相关期刊及各科研机构连续发行的研究报告等;④期刊发行地区为中国大陆;⑤中文论文。文献搜集方法:首先利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文期刊大词典》、《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及中药史、中药文献方面着作,等获取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刊载中药论文的期刊线索;其次以民国、中药、国药、汉药、本草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获取资料及相关线索;第三,以民国、中药、本草、汉药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网站查询馆藏图书与期刊目录;第四,根据搜集的线索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查阅原始资料,对于重要内容通过抄录、复印、拍照等方式加以保存。文献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资料,根据文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整理与分析方案。中药着作整理与分析:①对搜集的中药着作进行编目,核实着作名称、作者、出版者、成书年代、出版时间、版本情况、馆藏信息等内容;②阅读着作内容,撰写图书简介;③根据着作内容的学术特点进行分类;④横向比较不同类别图书间的差异,归纳民国时期中药图书的共性,分析不同类别图书的个性特征;纵向比较该类着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其对现代中药学术产生的影响。期刊中药论文整理与分析:①阅读论文内容,提炼作者主要学术观点;②根据内容与学术观点,对搜集到的中药论文进行分类;③总结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与特色。结合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从整体角度分析两者在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特点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索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整体脉络、学术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学术的影响。在本研究调研过程中,共阅览民国时期中药着作182种,其中各图书馆藏原本161种,《中国本草全书》收录的民国中药着作影印本21种;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着录着作26种,着录信息有误的着作31种。阅览期刊50种,其中中医药期刊45种,研究报告2种,西医药期刊3种,全文阅览中药论文400余篇,浏览并纳入统计分析论文1000余篇。论文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对民国以前的“本草”,民国时期的“本草”、“中药”、“国药”、“汉药”,以及现代“中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从“本草学术主流”与“本草学术分支”对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的脉络进行简要梳理,总结本草学术发展特点。第三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分为“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三节。“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按文献的内容特点分为“综合类中药着作”、“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辞典类中药着作”、“教材类中药着作”、“科普类中药着作”、“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等七类,简要介绍每类着作的总体特点及代表性着作的学术特色。“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则首先介绍收录中药论文的相关期刊简要情况,重点分析民国时期中药论文的内容特点,并将其分为“中药学术发展”、“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知识整理”、“中药科学研究”、“中药专题研究”等五类。“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则以调研资料为基础,对纳入研究的中药着作数量、馆藏情况、类别、成书年代以及十种主要中医药期刊内中药论文的发表比例、中药论文的分类构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反映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的大致情况。第四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文化思想以及科学引进等因素对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分析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及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作为文献载体,忠实地记录下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历程,同时作为当时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取得新的发展,通过着作编排体例、形式等变化得到体现,并最终以中药着作的形式系统地展现出民国时期中药学术的总体框架;着作与期刊的流通,促进了中药学术的交流,期刊中药论文的出现,则使学术交流与争鸣更为活跃;科普着作与论文则很好地促进了中药知识普及,使更多的社会民众了解并认可中药。二、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甚为深远。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总体特征为,在继承传统本草学术的基础上,通过融汇吸纳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发展中药学术。具体表现为“发扬传统”、“复古求新”、“中药科学化”三种倾向,其中“发扬传统”在民国中药学术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复古求新”则通过回溯中药学术源流,正本清源,提供新的探索思路;“中药科学化”是民国中药学术发展的新风向。三、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对今天中药学术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药辞典、中药科普着作等,在今天仍是中药着作的重要形式,在中药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教材的编写与中药学校教育的开展,更与当前的中药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药临床应用的深入探索,为现代“临床中药学”奠定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则为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并从民国时期的萌芽,逐渐发展为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及其分支学科。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中药学术发展仍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民国时期的许多学术思想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当前的中药学术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借鉴。
何婉瑛[6](2014)在《大鼠口服灌胃腰痛宁粉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腰痛宁胶囊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有几十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历史。其所含君药马钱子毒性大、药理作用强,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数据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腰痛宁胶囊临床疗效的发挥及用药安全性。本文选取马钱子两种主要药效成分,即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为观测指标,采用血药浓度法开展大鼠口服灌胃腰痛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提取方式、提取流程、提取试剂的优选,建立了大鼠血浆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不同质控浓度水平马钱子碱及士的宁的回收率均高于6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值均低于15%,稳定性及线性关系良好,满足生物样品定量分析要求;(2)大鼠单剂量(800mg/kg)灌胃给予腰痛宁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代谢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为14.03min和17.22min, T1/2β为471.97min和639.31min,T1/2Ka为5.397min和4.598min, AUC(0-∞)为16555(ng/mL)min和.8015(ng/mL)min,MRT(0-∞)为513.87min和746.94min,与士的宁相比,马钱子碱吸收较慢,消除较快,生物利用度较低;(3)进行连续给药实验评价腰痛宁短期口服给药后的药物累积效应,结果显示,连续给药实验组与单次给药对照组实验大鼠的各组织脏器系数、血药浓度、肝药物浓度及肾药物浓度均有所不同,但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马钱子碱的血药浓度降低及士的宁的肾药物浓度增加程度相对较为明显。本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适于腰痛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研究;连续给予腰痛宁,药效强度会逐渐降低,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而对肾的毒性作用会逐渐增大,建议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注意监测肝功能及肾功能;后续可进一步展开药动-药效同步分析,建立时效、时量关系,指导腰痛宁用药剂量及疗程优化。
李敏[7](2011)在《二十五味珊瑚丸安全性评价及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经典藏成药“二十五味珊瑚丸”进行系统的急毒、长毒等安全性研究,形成规范的安全性评价模式;观察分析主要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成分乌头类生物碱在血中的浓度和主要组织器官的蓄积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以最大浓度(0.464g/m1)最大给药量(0.4ml/10g)对小鼠进行一次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天,每天定时观察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2.长期毒性试验: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制定大鼠高、中、低给药剂量组(0.333、0.667、1.333g(原生药)/kg)和比格犬给药剂量组(0.25、0.5、1(原生药)g/kg),连续经口给药90天,观察动物因连续用药而产生的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以及停药后的发展和恢复情况。3.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取三个月长期毒性试验大鼠和比格犬的生物样本,采用LC/MS/MS测定血清及组织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浓度,运用DAS2.1.1程序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4.铜、汞、铅体内分布研究:取三个月长期毒性试验大鼠和比格犬组织器官,微波消解仪进行消解,原子吸收仪测定铜、汞、铅含量。结果:1.急性毒性实验:小鼠在刚灌胃后出现静伏不动,眼睑下垂,呼吸深快,竖毛等症状。4h之后上述症状逐渐恢复。连续观察14天,动物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大小便及其颜色、被毛、肤色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试验前后小鼠体重呈正常增长状态,未见动物死亡。试验结束时肉眼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最大给药量为18.56(原生药)g/kg。2.长期毒性试验:以二十五味珊瑚丸0.33、0.67、1.33g(原生药)/kg,分别相当于临床每日推荐剂量的20、40、80倍,给大鼠灌胃给药;以二十五味珊瑚丸0.25、0.5、1g(原生药)/kg,分别相当于临床每日推荐剂量的15、30、60倍,给比格犬灌胃给药,未见二十五味珊瑚丸引起各剂量组大鼠和比格犬一般体征、外观、行为、粪便、进食量、体重以及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主要脏器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明显变化。大鼠停药后2周和4周,比格犬停药后35天观察,亦未见二十五味珊瑚丸引起上述指标的明显变化。3.相伴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内源性杂质不干扰乌头类生物碱的测定,且未出现明显的基质效应;线性范围为0.1~200ng/ml(r=0.997),回收率大于60%,最低检测限为0.1ng/ml,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4.铜、汞、铅体内分布研究: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个月大鼠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肾脏、肝脏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心脏中铅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个月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肾脏、肝脏、脑中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脑中铅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停药恢复35天后,高剂量组脑中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安全性评价:二十五味珊瑚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从所试剂量以及给药后毒性表现判断,本品属无明显毒性药物;大鼠和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未见二十五味珊瑚丸有明显毒性作用,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涎腺分泌增加和流涎,提示可能对植物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2.相伴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LC/MS/MS测定大鼠和比格犬血清及组织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准确,获得的毒代动力学参数和组织分布数据,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服用二十五味珊瑚丸提供科学依据。3.铜、汞、铅体内分布研究: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个月大鼠长期毒性试验,汞在高剂量组肾脏和肝脏可能有一定蓄积性,铅在高剂量组心脏可能有一定蓄积性;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个月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汞在高剂量组肾脏、肝脏、脑中可能有一定蓄积性,铅在高剂量组脑中有一定蓄积性;停药恢复35天后,汞在高剂量组脑中仍有蓄积。
苗虹[8](2010)在《食品及生物材料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及污染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瘦肉精,又称克伦特罗,是一系列β-激动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瘦肉率的作用,经常被违禁添加在动物饲料中;而另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β-阻断剂则用于动物运输过程中,防止动物因应激而造成的突然死亡。食用动物中违禁使用β-激动剂或β-阻断剂会导致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摄入β-激动剂或β-阻断剂残留的动物组织,存在食物中毒的风险或引起潜在的健康危害。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还是《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规定的禁止在体育赛事中使用的兴奋剂。因此针对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势在必行。本研究建立了由检测、监测、暴露评估以及风险预警的全套技术支撑体系,使得食品安全中亟待解决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风险评估预警成为可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动物性食品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多组分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建立经样品制备和检测参数的优化后,分别采用混合型阳离子固相萃取技术和分子印迹(MIP)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动物性食品的前处理,以甲醇和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电离,三级质谱选择离子监测(CRM)模式进行扫描,以9种氘代β-激动剂为内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HPLC-LIT-MS3)测定动物性食品中25种β-激动剂及23种β-阻断剂残留的检测方法。采用AtlantisT3-150 mm(或Supelco Ascentis(?) express Rp-Amide-150 m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甲醇和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动物性食品中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在0.015~0.3μg/kg之间(MCX)和0.001~0.06μg/kg之间。(MIP)。以空白猪肉、猪肝和猪肾样品为代表基质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MCX净化方法的加标水平为5、10、20μg/kg,MIP净化方法的加标水平为1、2、4μg/kg,各化合物的回收率在40.7%~131.9%之间,RSD在0.9%~30.0%,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好。对阳性样品进行测定,获得良好的确证结果。建立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而且定性准确、定量可靠,可以用于动物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类药物残留的确证检测。2.生物样品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建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分别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技术(MSPD)和MIP技术建立了尿液中25种β-激动剂及23种β-阻断剂的HPLC-LIT-MS3测定方法。2种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分别为:(1)MSPD技术:尿液样品以三氯乙酸酸解后离心,上清液经ExtrelutTM硅藻土以乙酸乙酯进行洗脱净化;(2)MIP技术:尿液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后调pH7.0,直接以混合型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MIP固相萃取柱净化。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试验,各化合物定量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L,在尿液中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在0.001~0.13μg/L(MSPD)和0.001~0.06μg/L(MIP)。采用MSPD净化的方法的空白尿液加标水平为5、10和20μg/L,各化合物回收率在38.8%~133.4%之间,RSD在1.5%~38.1%;采用MIP净化的方法的空白尿液加标水平为0.5、1和2μg/L,各化合物回收率在40.4%~125.6%之间,RSD在1.0%~33.3%。以阳性尿液样品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很高,检测限可达ppt级,而且该方法简便快速,完全能满足人或动物尿液中的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3.北京市动物性食品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药物的污染监测及评价采用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北京市场采集的94份鸡肉、猪肝和猪肾样品以及北京市2009年总膳食研究的动物性食品混样样品进行了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的监测。在良好的质量控制保证下,1份市场采集的猪肾样品中检出沙丁胺醇,含量为31.38μg/kg。其他样品中均未检出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表明仍存在对食品动物违禁使用β-激动剂的情况。北京市2009年总膳食样品中未检出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说明北京市场动物性食品中不含有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但鉴于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均为我国禁止用于食用动物的兽药,其违禁使用时有发生,为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加强动物性食品中禁用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多残留监测实属必要。4.我国动物性食品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残留状况、溯源分析及膳食安全性评价采用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我国2007年总膳食研究的动物性膳食样品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进行了检测。在48份动物性膳食混合样品中,有2份样品(江西肉类混样和上海肉类混样)同时检出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的污染水平远高于莱克多巴胺,未检出β-阻断剂的残留。通过溯源分析发现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主要来源于猪制品-猪肉和猪肝。由此可见,在我国食用动物的饲养中仍存在β-激动剂的违禁使用。以检出的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量进行膳食暴露评价:克伦特罗全国平均暴露量为0.0827μg/人/天,占ADI的32.8%。莱克多巴胺的全国平均膳食暴露量很低,为0.0055μg/人/天,占ADI的0.009%,因此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而对于肉类样品中检出克伦特罗的上海和江西来说,其膳食暴露量较高,分别为0.4764μg/人/天和0.4783μg/人/天,占ADI的189.0%和189.8%,这说明当地居民存在食用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健康风险。由克伦特罗的极端暴露量分析可见,极端暴露风险较大的是猪肝制品。由于动物的内脏器官特别是肝脏是β-激动剂如克伦特罗等的体内代谢的主要残留场所,因此为降低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健康风险,建议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动物内脏。
易鹊[9](2010)在《术后养身口服液大量和长期服用对动物安全性影响的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动物口服术后养身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术后养身口服液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实验,以44,22,11g生药·kg-1·d-1三个剂量的术后养身口服液(相当于临床拟给药量的50.57,25.29,12.64倍)灌胃SD大鼠,连续13周,观察给药13周及停药4周后,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1天内口服术后养身口服液最大给药量为637.6g/kg(相当于临床拟给药量的733倍)。长期毒性实验中,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一般状况、食量、体重,主要脏器系数,肉眼观察及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均无明显差异。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中,给药13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MCHC降低,中剂量组NEU升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停药恢复4周后,高剂量组BAS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PT及PTINR,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延长,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血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中,恢复观察4周后,低剂量组C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养身口服液临床用药范围内应用比较安全,但是要注意大量长期服用后对凝血酶原时间(PT)影响(迟发毒副作用)
亓春花[10](2009)在《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文中提出微生物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医院环境的生物污染可以引起一系列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气载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传播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过去对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培养皿的自然沉降法检测细菌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菌耐药性及某些致病菌含量等方面来确认的。然而,未能证明医院病房环境、门诊房间内外环境分离的微生物气溶胶的起源及其同源性,未能用国际上通用的ANDERSEN-6采样器等来测定气溶胶微生物的含量等。因此,本课题测量了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空气环境(5个医院的ICU病房环境及楼道、门诊注射室3个房间及走廊和大厅)的气载需氧菌的含量,在此基础上,(1)统计ICU病房环境、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2)对从ICU病房环境分离的87株气载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ESBLs耐药基因的进行了检测;(3)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ERIC-PCR)对ICU病房和门诊注射室空气环境中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共131株大肠杆菌(其中病房87株、门诊44株)的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图的比较;(4)采用血清学分型方法,进一步对从门诊注射室环境、ICU病房环境及周围空气环境中分离的131株大肠杆菌同时进行了4组致病性因子的鉴定;(5)结合RFLP、PFGE、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er, FCM )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异质性进行了检测。通过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和PI(propidium iodide)的双染色,做了细菌凋亡(apoptosis)的研究探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评估了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性及其向环境中的传播。1 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本试验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5个医院的ICU病房环境及距病房环境5m、10m的走廊和大厅,一个医院门诊注射室环境的3个房间及其公共走廊和大厅的不同距离收集气溶胶微生物,一方面,通过对医院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气载大肠杆菌含量、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检测,以及它们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来推断其对病人及医务工作人员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人们对医院空气环境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健康威胁的高度重视。研究结果表明,5个病房环境内总的需氧菌含量和可吸入的需氧菌含量平均分别为126.8和70.38 CFU/m3空气。可吸入的需氧菌与需氧菌总的含量之比在47.9~70.2%之间,并且在5个病房环境内所检测的结果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5个ICU病房环境内总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63和96 CFU/m3空气;可吸入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43和81 CFU/m3。而且,每一个ICU病房环境内气载大肠杆菌和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在5个病房环境内可吸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占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比例在59.8~79.2%之间,而且它们之间并没有显着差异(p>0.05)。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需氧菌和大肠杆菌在五个采样点(Room A、B、C、Corridor、Hall)的浓度分别是211和18 CFU/m3;206和18 CFU/m3;304和13 CFU/m3;567和22 CFU/m3;651和18 CFU/m3。走廊和大厅中需氧菌和可吸入的需氧菌浓度明显高于房间内的(p<0.05)。气载需氧菌中主要以葡萄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需氧菌总数40.08%~46.98%。2 ERIC-PCR对医院空气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向室外环境传播的鉴定本课题测定了5个ICU病房和1个注射室及其公共走廊和大厅不同距离的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含量,在细菌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ERIC-PCR方法对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鉴定其同源性,获得大肠杆菌ERIC片段指纹图谱,通过该片段在细菌基因组内的数量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比较其遗传相似性,确定医院环境内微生物气溶胶向环境中的传播。ERIC-PCR结果表明,从ICU病房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距病房环境不同距离楼道内(5m和10m)分离到的40株大肠杆菌相似性可达100%,22株大肠杆菌的相似性在90%以上;从注射室环境三个房间、公共走廊和大厅内分离到的大肠杆菌10株相似性可达100%,18株大肠杆菌相似性在90%以上。由此,可得出结论,ICU病房环境内和楼道内的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极有可能来源于病房环境内的同一菌株,注射室环境内,公共走廊和大厅内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也可能来源于同株大肠杆菌。说明源于医院环境内微生物气溶胶能够通过气体交换和人员的流动向周围环境传播,通过气象条件和人员流动传播到不同的距离,造成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引起医院环境的获得性交叉感染。3医院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分型采用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进一步对从门诊注射室和ICU病房及周围空气环境中分离的共131株大肠杆菌同时进行了4组致病性因子的血清学鉴定,一方面,可以验证各种引起婴幼儿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否通过医院环境中空气的传播,造成医院环境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为研究分离的131株大肠杆菌是否存在O111、O55、O26、O119、O127、O157:H7和O128等血清群已被确认为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婴儿腹泻爆发的致病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血清学凝集试验, EPEC阳性的有27株,共有7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O142:K86(B) 12株、3株O26:60(B6)、3株O127a:K63(B8)、3株O44:K74(L)、3株O114:K90(B)、2株O125:K70(B15)、1株O111:K58(B4); ETEC阳性有10株,有3种血清型,其中6株O25:K19(L)、2株O8:K40(A)K47、2株O78:K80; EIEC凝集的有9株,共有2种血清型,其中O112ac:K66有5株、4株O124:K72;未检到O157:H7。4医院ICU病房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鉴定通过对医院ICU病房环境及楼道空气中分离的87株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医院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室内外气体的交换而相互传播,可能对周围环境及其周边病人、医务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同时还对87株医源性大肠杆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yumβ-Lactamase,ESBLs)耐药基因(TEM、SHV、CTX-M)做了筛查。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和碳青烯酶类抗生素、对第一、二、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单环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对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和碳青烯酶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通过与ERIC-PCR的同源性比较,其同源性在100%的菌株其耐药菌谱也相同,进一步证明了医院环境中的气载大肠杆菌可通过空气传播,造成医源性的交叉感染。87株大肠杆菌的ESBLs耐药基因谱以TEM基因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还显示,大肠杆菌耐药率高,多重耐药菌株多,耐药菌谱宽,且与我们在取样时了解到的医院环境的日常药物使用情况相吻合,说明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治疗过程中用药情况复杂,种类繁多,而且用药不合理,以及与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有关。5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细菌的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分离的E.coli和25922标准菌株进行了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药物敏感试验;还通过PI(propidium iodide)和AnnexinⅤ双荧光染色技术,对E.coli的细菌凋亡进行了试验分析;另外结合RFLP、PFGE、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er, FCM )对E.coli进行了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与抗生素共孵育后,PI染色E.coli的DNA,可以很准确的计算出其MIC值,从而可确认E.coli的药物敏感结果;与抗生素共孵育后可以在DNA直方图上正常二倍体细胞的G0/G1峰前出现一个亚二倍体峰(sub-G1峰,即AP峰,Apoptotic peak),峰的面积代表凋亡细胞中的DNA含量。根据此亚二倍体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凋亡细胞在总细胞数中的所占的百分比。利用PI和AnnexinⅤ的双染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能够可以区分正常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结合RFLP、PFGE、流式细胞仪技术(FCM )不仅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异质性进行了快速、高灵敏的检测,还可以建立E.coli的指纹图谱、发现新菌株新亚型,这将对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技术平台。
二、用动物试验确证中毒案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动物试验确证中毒案1例(论文提纲范文)
(1)鸡羽毛及组织中典型抗生素的残留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简介 |
1.2 羽毛检测意义 |
1.3 分类概述 |
1.3.1 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
1.3.2 磺胺类药物概述 |
1.3.3 喹恶啉类药物概述 |
1.3.4 四环素类药物概述 |
1.4 残留检测技术 |
1.4.1 微生物法 |
1.4.2 酶联免疫分析法 |
1.4.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残留代谢规律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实验 |
2.2.2 样品采集制备 |
2.2.3 样品前处理 |
2.3 色谱与质谱条件 |
2.3.1 液相色谱条件 |
2.3.2 质谱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色谱条件选择 |
2.4.2 提取条件选择 |
2.4.3 净化条件选择 |
2.4.4 基质效应考察 |
2.4.5 方法学验证 |
2.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2.6 羽毛中残留与代谢规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磺胺类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残留代谢规律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动物实验 |
3.2.2 样品采集制备 |
3.2.3 样品前处理 |
3.3 色谱与质谱条件 |
3.4 试验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色谱条件选择 |
3.5.2 质谱条件选择 |
3.5.3 提取条件选择 |
3.5.4 净化条件选择 |
3.5.5 基质效应考察 |
3.5.6 方法学验证 |
3.6 组织中残留浓度与代谢规律 |
3.6.1 鸡可食用组织中SQX与 DVD的残留消耗 |
3.6.2 鸡废弃物中SQX与 DVD的残留消耗 |
3.6.3 SQX和 DVD休药期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喹恶啉类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残留代谢规律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1.3 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动物实验 |
4.2.2 样品采集制备 |
4.2.3 样品前处理 |
4.3 色谱与质谱条件 |
4.4 试验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色谱条件选择 |
4.5.2 质谱条件选择 |
4.5.3 提取条件选择 |
4.5.4 净化条件选择 |
4.5.5 基质效应 |
4.5.6 方法学验证 |
4.6 组织中残留浓度与代谢规律 |
4.6.1 鸡可食用组织中OLA与 QCT的残留消耗 |
4.6.2 鸡废弃物中OLA与 QCT的残留消耗 |
4.6.3 OLA和 QCT在各组织中休药期的确定 |
4.6.4 OLA和 QCT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消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环素类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材料 |
5.1.3 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3 色谱与质谱条件 |
5.4 实验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色谱条件选择 |
5.5.2 提取条件选择 |
5.5.3 净化柱的选择 |
5.5.4 基质效应考察 |
5.5.5 方法学验证 |
5.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致肝毒性的吴茱萸中两种成分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吴茱萸的概述 |
1.1.1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 |
1.1.2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
1.1.3 吴茱萸毒性的研究进展 |
1.1.4 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药理研究进展 |
1.2 药物致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
1.2.1 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 |
1.2.2 药物肝毒性机制概况 |
1.3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
1.3.1 生物效应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吴茱萸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的制备 |
2.3.2 色谱条件 |
2.3.3 方法学考察 |
2.3.4 HPLC法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含量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4.2 专属性实验 |
2.4.3 HPLC测定吴茱萸新碱含量实验 |
2.4.4 HPLC测定二氢吴茱萸新碱含量的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3 大鼠血浆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测定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3.3.2 溶液的配制 |
3.3.3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3.3.4 方法学考察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的考察 |
3.4.2 方法学考察 |
3.5 本章小结 |
4 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灌胃溶液的制备与给药 |
4.3.2 血浆样品的采集 |
4.3.3 实际样品的测定及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色谱条件 |
5.3.2 缓冲溶液的配置 |
5.3.3 透析内液(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5.3.4 透析外液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5.3.5 平衡时间的考察 |
5.3.6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透析内液(血浆)样品的系统适应性实验 |
5.4.2 透析外液(缓冲液)样品的系统适应性实验 |
5.4.3 血浆蛋白结合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讨论 |
6.1 吴茱萸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确立 |
6.2 建立大鼠血浆中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测定方法 |
6.3 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6.4 吴茱萸新碱和二氢吴茱萸新碱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小鼠体内触发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1.2.2 动物分组及样品前处理 |
1.2.3 标本采集 |
1.2.4 一般观察 |
1.2.5 血生化和免疫学试验 |
1.2.6 骨骼肌组织病理学检查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2.1.1 病例临床表现和三间分布 |
2.1.2 小龙虾进食情况和溯源调查 |
2.2 动物试验结果 |
2.2.1 一般观察 |
2.2.2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2.2.3 小鼠血清电解质和免疫学检测结果 |
2.2.4 小鼠骨骼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3 讨论 |
(4)新型快速诊断方法对牛疫病和饲料安全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及畜牧业安全体系 |
1.2 运用于诊断学的上转换发光技术 |
1.3 本研究关注的领域、目标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牛支原体重组膜蛋白表达及检测方法的构建 |
2.1 牛支原体研究综述 |
2.2 牛支原体重组膜蛋白表达及检测方法建立的材料与方法 |
2.3 牛支原体重组膜蛋白表达及检测方法建立的结果与分析 |
2.4 牛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的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
3.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构建所用材料与方法 |
3.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构建结果及性能分析 |
3.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应用的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克伦特罗快速定量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克伦特罗研究综述 |
4.2 克伦特罗快速定量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构建的材料与方法 |
4.3 克伦特罗快速定量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
4.4 克伦特罗快速定量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的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黄曲霉毒素B_1快速定量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的研究 |
5.1 黄曲霉毒素B_1综述 |
5.2 黄曲霉毒素B_1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的材料和方法 |
5.3 黄曲霉毒素B_1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的构建及性能分析 |
5.4 黄曲霉毒素B_1上转换发光检测方法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应用的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民国中药文献研宄概况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国时期以前“本草”的概念 |
1.1.2 民国时期“本草”、“汉药”、“国药”、“中药”的概念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搜集方法 |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
2 民国以前本草学术发展 |
2.1 本草学术主流 |
2.2 本草学术分支 |
2.3 小结 |
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概述 |
3.1 民国时期的中药着作 |
3.1.1 综合类中药着作 |
3.1.2 临床应用类中药着作 |
3.1.3 专题研究类中药着作 |
3.1.4 辞典类中药着作 |
3.1.5 教材类中药着作 |
3.1.6 科普类中药着作 |
3.1.7 生药研究类中药着作 |
3.2 民国时期的期刊中药论文 |
3.2.1 收录中药论文的期刊简介 |
3.2.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内容 |
3.3 民国时期中药文献的计量分析 |
3.3.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的计量分析 |
3.3.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的计量分析 |
4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社会环境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2 文化思想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3 科技引进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4.4 经济因素对中药学术之影响 |
5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探析 |
5.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1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2 民国时期期刊中药论文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5.1.3 民国时期中药着作与期刊中药论文在形式上的结合 |
5.2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
5.3 民国时期中药学术发展的新进展 |
5.3.1 中药基原考订 |
5.3.2 中药实验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大鼠口服灌胃腰痛宁粉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药代动力学概述 |
1.1.1 中药药代动力学简介 |
1.1.2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1.3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
1.2 腰痛宁胶囊概述 |
1.2.1 腰痛宁胶囊简介 |
1.2.2 腰痛宁胶囊研究进展 |
1.2.3 腰痛宁胶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概况 |
1.3 马钱子概述 |
1.3.1 马钱子简介 |
1.3.2 马钱子研究进展 |
1.3.3 马钱子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概况 |
1.4 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简介 |
1.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液相色谱条件 |
2.2.1 溶液配制 |
2.2.2 紫外扫描 |
2.2.3 色谱柱的选择 |
2.2.4 液相色谱条件 |
2.2.5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2.6 线性关系与灵敏度 |
2.2.7 精密度 |
2.2.8 连续进样重复性 |
2.2.9 保留时间 |
2.3 血浆样品预处理流程选择 |
2.3.1 液液萃取法与沉淀蛋白法对比 |
2.3.2 萃取过程变量控制 |
2.3.3 血浆样品预处理流程优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实验设备 |
3.2 液相色谱条件 |
3.3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 |
3.4 标准溶液配制 |
3.4.1 对照品溶液配制 |
3.4.2 血浆样品溶液配制 |
3.5 方法学验证指标 |
3.5.1 系统适应性评价 |
3.5.2 残留效应 |
3.5.3 检测限与定量限 |
3.5.4 校准曲线制备 |
3.5.5 日内及日间精密度 |
3.5.6 回收率与准确度 |
3.5.7 稳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药品与试剂 |
4.1.3 实验设备 |
4.2 药品与试剂配制 |
4.2.1 腰痛宁粉体制备方法 |
4.2.2 腰痛宁灌胃悬浊液的配制 |
4.2.3 麻醉剂的配制 |
4.2.4 抗凝剂的配制 |
4.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3.1 液相色谱条件 |
4.3.2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 |
4.3.3 动物给药及采样方案 |
4.3.4 房室模拟及统计矩分析 |
4.4 马钱子碱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 |
4.4.1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
4.4.2 最佳房室模型选择及分析 |
4.4.3 统计矩参数 |
4.5 士的宁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 |
4.5.1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
4.5.2 最佳房室模型选择及分析 |
4.5.3 统计矩参数 |
4.6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药物累积评估 |
4.6.1 药物累积实验方案 |
4.6.2 连续给药对大鼠各组织脏器的影响 |
4.6.3 连续给药对血、肝、肾药物浓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二十五味珊瑚丸安全性评价及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二十五味珊瑚丸急性毒性实验 |
1.1 实验目的 |
1.2 实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实验结论 |
2.二十五味珊瑚丸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
2.1.实验目的 |
2.2 实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实验结论 |
3 二十五味珊瑚丸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实验结论 |
4 二十五味珊瑚丸大鼠和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乌头类生物碱相伴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4.1 大鼠长毒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方法学评价 |
4.1.5 实验结果 |
4.1.6 实验结论 |
4.2 比格犬长毒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及组织分布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实验结果 |
4.2.5 实验结论 |
5 二十五味珊瑚丸大鼠和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铜、汞、铅体内分布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方法学考察 |
5.5 实验结果 |
5.6 实验结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二十五味珊瑚丸大鼠三个月长期毒性实验 |
6.2 相伴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
6.3 二十五味珊瑚丸大鼠和比格犬长期毒性试验铜、汞、铅体内分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食品及生物材料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及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节 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简介 |
1.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简介 |
2.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临床应用 |
第二节 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违禁使用 |
1.克伦特罗的毒性作用及残留特征 |
1.1 毒性 |
1.2 残留 |
2.违禁使用状况及中毒事件 |
2.1 β-激动剂 |
2.2 β-阻断剂 |
第三节 各国对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作为兽药和兴奋剂的管理规定 |
1 各国有关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管理规定 |
1.1 各国禁用的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管理规定 |
1.2 各国允许使用的β-激动剂 |
1.3 监控 |
2 在体育赛事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作为兴奋剂的有关规定 |
2.1 β-激动剂 |
2.2 β-阻断剂 |
第四节 食品及生物材料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残留的检测方法 |
1.样品前处理方法 |
1.1 样品提取 |
1.2 净化 |
2.测定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2 气质联用法(GC-MS) |
2.3 液质联用法(LC-MS) |
2.4 毛细管电泳技术(CE)和离子色谱技术(IC) |
2.5 免疫分析法 |
3.展望 |
第二章 动物物性食品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材料 |
2.1.1 试剂、标准及标准溶液 |
2.1.2 材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采用MCX柱净化的前处理步骤 |
2.3.2 采用于MIP柱的净化的前处理步骤 |
2.3.3 液相色谱条件 |
2.3.4 质谱条件 |
2.3.5 基质匹配的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备 |
2.3.6 测定 |
2.3.7 结果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仪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3.1.1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
3.1.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样品前处理优化 |
3.2.1 采用MCX柱的样品前处理优化 |
3.2.2 采用MIP柱的样品前处理优化 |
3.3 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的选择 |
3.4 方法验证 |
3.4.1 线性范围 |
3.4.2 检出限和定量限 |
3.4.3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4 方法的应用—阳性样品测定 |
4.1 饲喂阳性样品 |
4.2 监测阳性样品 |
小结 |
第三章 尿液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检测方法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材料 |
2.1.1 试剂、标准及标准溶液 |
2.1.2 材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前处理方法1-MSPD技术 |
2.3.2 样品前处理方法2-MIP技术 |
2.3.3 液相色谱条件 |
2.3.4 质谱条件 |
2.3.5 基质匹配的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备 |
2.3.6 测定 |
2.3.7 结果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MSPD方法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3.1.1 尿液的酸解 |
3.1.2 净化 |
3.2 MIP方法的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 |
3.3.1 线性试验 |
3.3.2 检出限和定量限 |
3.3.3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4 方法的应用—样品测定 |
4.1 阳性尿液样品测定 |
4.2 阴性尿液样品测定 |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地区动物性食品中β-激动剂及β-阻断剂的残留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样品采集及制备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制备 |
3 样品测定 |
3.1 测定方法 |
3.2 样品测定及测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3.2.1 一样品测定 |
3.2.2 质量控制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分析质量保证的结果 |
4.2 样品测定结果 |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动物性膳食样品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的残留状况、溯源分析及膳食安全性评价 |
摘要 |
1 引言 |
2 总膳食样品 |
2.1 总膳食样品概况 |
2.2 总膳食样品的制备过程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烹调 |
2.2.3 样品混合 |
3 总膳食样品测定 |
3.1 测定方法 |
3.2 样品测定及质量控制 |
3.2.1 样品测定 |
3.2.2 质量控制 |
4 膳食暴露量评估方法 |
4.1 计算方法 |
4.2 低水平数据的处理 |
5 结果与讨论 |
5.1 分析质量控制结果 |
5.2 样品测定结果 |
5.3 污染状况与溯源分析 |
5.3.1 污染状况 |
5.3.2 溯源分析 |
5.4 暴露评估 |
5.4.1 我国人群暴露水平 |
5.4.2 克伦特罗的极端膳食暴露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已发表论文附录 |
(9)术后养身口服液大量和长期服用对动物安全性影响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术后养身口服液急性毒性实验 |
1 实验材料 |
1.1 受试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统计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章 术后养身口服液长期毒性实验 |
1.实验材料 |
1.1 受试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统计方法 |
2.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试验时间 |
2.4 检查项目 |
2.4.1 一般情况检查 |
2.4.2 血液学检验 |
2.4.3 血液生化学检验 |
2.4.4 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
3.实验结果 |
3.1 外观指标 |
3.2 摄食记录 |
3.3 体重增长 |
3.4 血液学指标 |
3.5 血液生化指标 |
3.6 脏器系数指标 |
3.7 病理组织学检查 |
第二部分 讨论 |
1.方中各药毒理的研究 |
1.1 刺五加 |
1.2 绞股蓝 |
1.3 枸杞子 |
1.4 甘草 |
2.急性毒性实验中最大给药量(MAD)与最大耐受量(MTD)辨析 |
3.长期毒性实验指标意义及综合评价 |
3.1 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和体征记录 |
3.2 血液学指标 |
3.3 血液生化学指标 |
3.4 系统尸体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
3.5 综合评价 |
4.长期毒性实验基本内容的确定 |
第三部分 结论 |
1.术后养身口服液急性毒性实验 |
2.术后养身口服液长期毒性实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病理切片(部分) |
综述 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10)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及其耐药性研究背景 |
1 医院感染 |
1.1 医院感染的现状 |
1.2 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 |
1.3 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 |
1.4 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
1.5 医院感染与气载细菌的关系 |
1.6 医院感染与耐药菌的关系 |
2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
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
4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 |
4.1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 |
4.1.1 来源的多相性 |
4.1.2 活力的易变性和沉降的再生性 |
4.1.3 扩散的三维性和感染的广泛性 |
4.2 微生物气溶胶医院感染形式 |
4.2.1 呼吸道的MA 感染 |
4.2.2 切口的MA 感染 |
4.2.3 创伤性的MA 感染 |
5 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 |
5.1 自然沉降法 |
5.2 惯性撞击式采样法 |
5.2.1 固体撞击式采样器 |
5.2.2 液体喷冲式采样器 |
5.3 离心式采样器法 |
5.4 其他采样器 |
6 减少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感染的措施 |
6.1 空气消毒的重要性、难度和效果 |
6.1.1 同食物和水一样 |
6.1.2 空气微生物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粒子 |
6.1.3 空气消毒效果的持久性差 |
6.1.4 医院环境空气消毒的效果 |
6.2 几种空气消毒法概述 |
6.2.1 紫外线空气消毒 |
6.2.2 臭氧(O_3) |
6.2.3 消毒剂喷洒或熏蒸 |
6.3 各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比较 |
6.4 静电空气生物洁净 |
6.5 过滤通风除菌 |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8 本论文的整体构思和体系结构 第二章 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1 引言 |
1.1 Andersen-6 级生物采样器概述 |
1.2 工作原理 |
1.3 本研究的历史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医院环境情况 |
2.1.2 主要试剂、选择性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样本的采集 |
2.2.3 样本的处理 |
2.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PCR 方法鉴定结果 |
3.2 门诊注射室、I C U 病房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 |
3.2.1 ICU 病房环境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 |
3.2.2 门诊注射室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的含量 |
3.3 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Andersen 各层级上的分布特征 |
4 讨论 |
4.1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
4.2 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
4.3 门诊注射室环境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析 |
4.4 细菌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分析 |
4.5 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性 |
4.6 存在的缺点 |
5 结论 第三章 ERIC-PCR对 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大肠 杆菌气溶胶的同源性的鉴定 |
1 引言 |
1.1 ERIC-PCR 技术 |
1.1.1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ERIC)的发现与分布 |
1.1.2 ERIC 结构特征及功能 |
1.1.3 ERIC-PCR的原理及特点 |
1.1.4 ERIC-PCR产物形成规律 |
1.1.5 ERIC-PCR技术的应用 |
1.1.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 DNA 的提取 |
2.2.2 PCR 反应 |
3 结果 |
3.1 不同医院 ICU 病房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 ERIC-PCR 结果 |
3.2 医院注射室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 ERIC-PCR 结果 |
4 讨论 |
4.1 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的依据 |
4.2 ICU 病房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外环境的传播 |
4.3 注射室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外环境的传播 |
5 结论 第四章 医院空气环境中E.coli的血清学分型 |
1 引言 |
1.1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
1.2 大肠杆菌血清分型 |
1.3 EPEC 作为婴儿腹泻病原的早期证据 |
1.4 EPEC 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试剂 |
2.2 11 种侵袭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 |
2.3 16 种侵袭性、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 |
2.4 O157:H7 诊断血清 |
2.5 菌株来源 |
2.6 血清学鉴定流程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引起爆发大流行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
4.2 131 株气载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分型 |
4.3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现状 |
5 结论 第五章 医院 ICU 病房空气中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鉴定 |
1 引言 |
1.1 我国医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1.1.1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
1.1.2 产ESBLs菌株如何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
1.2 常用药物 |
1.3 多重耐药与交叉耐药 |
1.4 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 |
1.5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传播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药敏试验 |
2.2.3 ESBLs 的检测 |
2.2.4 TEM、SHV、CTX-M 耐药基因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CU 病房 A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
3.2 ICU 病房 B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
3.3 ICU 病房 C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
3.4 ICU 病房 D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
3.5 ICU 病房 E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
3.6 ICU五个病房空气环境87株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 |
3.7 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
3.8 ICU五个病房环境87株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 |
3.9 ESBLs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医院 ICU 病房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4.2 产 ESBLs 大肠杆菌国内外流行现状、特征及其治疗原则 |
4.2.1 产ESBLs 大肠杆菌国内外流行现状 |
4.2.2 产ESBLs 细菌的主要特征 |
4.2.3 对产ESBLs 细菌的治疗原则 |
4.3 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 |
5 结论 第六章 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细菌凋亡 |
1 引言 |
1.1 流式细胞仪的一般原理 |
1.2 流式细胞仪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应用的原理 |
1.2.1 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测定 |
1.2.2 直接测定病原菌及其毒素 |
1.2.3 病原体的血清学诊断 |
1.2.4 构建细菌的指纹图谱 |
1.2.5 流式细胞周期与DNA倍体分析的基本原理 |
1.3 RFLP 的实验原理 |
1.3.1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
1.3.2 XbaⅠ的酶切位点 T↓CTAGA |
1.4 PFGE 的实验原理 |
1.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菌凋亡 |
1.5.1 PI 单染色法 |
1.5.2 Annexin V/PI 双染色法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荧光染料与培养基及各种RFLP、PFGE 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PFGE 的操作流程 |
3 结果 |
3.1 FCM 检测细菌的耐药性 |
3.1.1 大肠杆菌的设门 |
3.1.2 死活大肠杆菌与PI 孵育后的荧光强度 |
3.2 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
3.2.1 敏感与耐药大肠杆菌的FCM 检测 |
3.2.2 大肠杆菌的菌落计数 |
3.3 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大肠杆菌耐药异质性 |
3.3.1 PFGE 检测大肠杆菌的异质性 |
3.3.2 RFLP,FCM 结合检测大肠杆菌 |
3.4 FCM 检测细菌凋亡 |
3.5 FCM 检测细菌的DNA 倍体 |
4 讨论 |
4.1 流式细胞术在细菌免疫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4.2 操作方面 |
4.3 资料分析方面 |
4.4 大肠杆菌的凋亡机理 |
4.4.1 大肠杆菌的mazEF 系统 |
4.4.2 抗生素与mazEF 系统 |
4.4.3 其他微生物基因组中的类mazEF 系统 |
4.5 流式细胞仪在构建细菌指纹图谱鉴定细菌中的作用 |
4.6 流式细胞仪在细胞凋亡中的应用价值 |
4.7 细菌的耐药异质性 |
5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References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四、用动物试验确证中毒案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鸡羽毛及组织中典型抗生素的残留代谢研究[D]. 宋占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致肝毒性的吴茱萸中两种成分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3]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小鼠体内触发试验研究[J]. 黄琼,赵敏,王凤岩,谭剑斌,梁骏华,陈壁锋,李雪琪,周轶琳,汤莉,刘哲,谢晓萍,卢玲玲,黄俊明,邓小玲,杨杏芬,张永慧.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3)
- [4]新型快速诊断方法对牛疫病和饲料安全应用的研究[D]. 罗海峰. 宁夏大学, 2016(02)
- [5]民国时期(1912-1949)中药文献及其学术考察与研究[D]. 李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6]大鼠口服灌胃腰痛宁粉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 何婉瑛.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7]二十五味珊瑚丸安全性评价及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D]. 李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
- [8]食品及生物材料中β-激动剂和β-阻断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及污染评价[D]. 苗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12)
- [9]术后养身口服液大量和长期服用对动物安全性影响的评价[D]. 易鹊.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6)
- [10]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D]. 亓春花.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标签:中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