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广小额农贷建立信用村镇(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胜[1](2011)在《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辽宁省铁岭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铁岭市实际,深入研究和分析了铁岭市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信贷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探索性地提出了促进铁岭农户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农村小额信贷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铁岭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形成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互信局面,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农村经济环境、条件及信用社自身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小额农贷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本文分析,为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给予政策扶持,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其次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应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再次农村信用社在农户信用评级、小额农贷发放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四个度”,做到“四个结合,严把“四关”;然后要真正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为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提供有力支持。
方昕[2](2010)在《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从国际小额信贷经典机构的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剖析总结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并指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创新是其实现高还款率进而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所在。在此研究框架基础上,着力分析中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分别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的改进和创新策略。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小额信贷机构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主要历程。提出以下观点:1.国际小额信贷经历了对低收入人群的有效触及、实现高还款率、收益覆盖成本、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四个发展阶段。2.国内小额信贷发展以扶贫为切入点,有许多有益的尝试,但缺乏对小额信贷核心激励机制的有效把握和借鉴,因此难以发展壮大。3.格莱珉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其极高的贷款回收率,而高还款率的关键是格莱珉独创的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今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成功小额信贷机构都或多或少受到格莱珉的影响,格莱珉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是其最值得借鉴的地方。4、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主要特征:主要针对乡村没有土地或土地极少的赤贫人口;反高利贷;合理的激励机制;垄断性的市场基础。二、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历史回顾总结以及对现有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理论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了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四个核心支柱,即垄断性市场结构、团体(联保)贷款、动态激励机制以及信贷员模式。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其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信贷员模式则是其激励机制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团体(联保)贷款和动态激励机制分别是早期和后期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1.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基础。2.团体贷款(联保、小组贷款)机制是早期小额信贷机构的经典模式,而当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对市场的进入深度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动态激励机制逐渐取代早期的团体贷款模式,成为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激励机制。3.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构在组织形态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区别,也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三、在完成了从理论上对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总结以后,本文着重就中国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分析和反思。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当前信贷政策的总体格局以及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困境,然后分五章对农村小额信贷、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贷款、助学贷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贷款等五项重要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辅之以案例。本文研究并提出以下观点:1.我国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现实困境是: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法律基础缺失导致其他行政力量的介入,政策激励机制出现扭曲;微观信贷政策效应难以评估。2.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在具体金融业务形态上都表现为小额信贷;微观信贷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应的贷款业务回收率过低,违约风险和贷款损失严重,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导致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违约严重、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是政策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改进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关键在于充分借鉴运用小额信贷激励原理,设计正向激励机制,实现相关业务的商业可持续。3.完善激励机制、改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设想是:依托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依托现代化支付工具,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贷4.作为非独立经济主体的小额信贷,助学贷款创新政策、改进激励机制的设想是:借款人主体身份的完善——从非独立经济主体向独立经济主体的演变;从“一次性”政策到动态激励——构建非独立经济主体与独立经济主体之间连续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财政补贴应防止对激励机制的扭曲和误导;完善对高校的正向激励机制。5.重构和创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设想是:重新明确政策定位、重新明确借款主体和重新设计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明确借款人还款义务;明确贷款银行的风险管理责任;财政资金介入要充分考虑正向激励,尝试建立信贷信用保险机制;改变“一次性”政策做法,建立动态激励机制。6.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是: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总体来看,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功经验,改造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就成为提高中国微观信贷政策有效性的一个现实选择。而在充分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和积极探索现代金融运行规律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成为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的核心理念,这也就是本文希望得出的最终结论。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以往对小额信贷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方面,即重点关注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行以及监管当局如何创造适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直接切入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专门就其信贷激励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创造性地将市场结构和信贷员管理模式与信贷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2.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微观信贷政策进行系统反思,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不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借鉴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3.从资料收集的角度,收集整理微观信贷政策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收集整理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的资料。微观信贷政策的系统总结和反思是一个在金融管理部门内部一直在进行但尚未完成的课题。本文的研究以及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但系统收集微观信贷政策的实施效应、面临的困境等资料用于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另外,特别要提出的是,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信贷政策的相关资料,作为学术研究,肯定是第一次,因为相关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一些事关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坚持,事关此项贷款业务能否实现较高还款率的重要工作仍在进行中。4.在微观信贷政策的创新改进方面,提出要在遵循现代金融运行规律和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这可能是今后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发展创新的主要方向,也是本文研究想要得出的结论。
卢钦[3](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关键之所在。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七年出台了支农惠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批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措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出来。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资金配置效率低、市场运行机制受阻、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等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显着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研究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探索重构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成果,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运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和政府对金融干预理论,对全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失衡表现及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了农户信贷供求现状问题,分析了邯郸市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以及对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启示;第五章阐述了商业性金融在“三农”经济的地位;第六章阐述了政策性金融对“三农”发展支持的必要性;第七章论述了合作性金融的理论基础、改革进展状况及对“三农”服务的有效形式;第八章讨论了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方向;第九章从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进行阐述,提出了改革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除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阐述外,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服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创新地提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征信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区别于其它一般论着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构成了本文的主要成果资源。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改善“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从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规律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改革发展应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并非是固定模式,而是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前进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改革的成功经验,遵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构建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金融基础。
叶文浩[4](2010)在《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状况调研报告》文中指出众所周之,关系中国未来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这也是政府和广大农民迫切关注并且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收入低。与之相关的因素众多,其中很突出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服务效率的缺失。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诸多金融服务方式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非常重要而且适合农村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是全球最早成功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金融机构。由于全球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地域性很明显,有一部分家庭和企业很少甚至不能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农贷)正是为了弥补这个缺口而应运而生的,它以低收入人群为主要目标客户。小额农贷要运作良好至少有以下特点:小额交易;程序流畅、简单、透明;操作方便;服务持续循环、交易及时可靠。小额农贷不只是一种金融活动,更是一种发展方式。除了提供金融服务,现在大部分小额农贷机构还进行客户财务知识培训、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将客户分组、进行相关社会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辐射力量。1998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江西省婺源县农村信用社视察工作时,高度评价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是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对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寄予了厚望。为了解决农民的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效益性发展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把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开始在全国农村信用社普遍推广小额农贷业务。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总结全国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实践经验教训后,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导意见》出台;2001年12月,人民银行颁布《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标志着过去主要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的社会担保扶贫贷款的小额农贷正式纳入正规金融制度的框架内。这种金融制度安排和资金供给方式极大的适应了农村家庭经济分散性和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有效配合了农村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农村生产和消费需求,拓展了农村信用社服务群体和空间。因此,通过总结分析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的经验教训,完善政策和制度,能更好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能更有效的服务“三农’2000年,江泽民同志到江西婺源考察,针对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贷款难问题,提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贷方式。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包括南昌中支等分支机构)在婺源县随即展开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调查、论证和试点工作。试点过程中,婺源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宣传发动、调查摸底、资信评定、核贷发证、贷款发放”的步骤规范操作,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方式,并紧密依靠当地政府支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在较短时间内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婺源县农村信用社不断探索和规范小额农贷的操作程序,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并率先推出了与农村基层组织互动的农贷协管员制度,小额农贷的运作和管理走向成熟。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小额农贷工作现场会在婺源县召开,会议总结了婺源小额农贷的做法随后在全国农信社推广。这就是所谓的小额农贷的“婺源模式”。8年来,先后为6万多户农户核发了贷款证,贷款农户达4.8万户,累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23.9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促进了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2008年2月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论证,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论证的金融产品,具有贷款门槛低、利率优惠、方式灵活、操作方便、管理严密等优势和特点。笔者的家乡江西省上高县离婺源县不到200公里,也深受“婺源模式”的影响,笔者曾经在上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实习和调研,并且跟随乡村信贷员跑遍全县十个乡镇,因此收集的相关数据比较公正客观,具有参考意义。传统理论否定了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农贷业务的可能性。然而国际小额农贷的成功实践表明正规金融机构具备开展小额农贷的诸多优势并且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在我国,最早开展小额农贷业务的正规金融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是小额农贷在我国发展的里程碑。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开办小额农贷业务时在组织结构、业务经营、法律环境、地缘方面都具有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农村信用社最具特色的金融产品之一,小额农贷在近年来逐渐发展为农信社信贷支农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小额农贷发展之路,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信社效益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现行的小额农贷模式,自创模式是主流,外来模式势单力薄、影响力有限。同时,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户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包含不少贫困人口,小额农贷有利于农户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其中农村信用社在小额农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诸如农户对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的理解误区、贷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信贷员管理制度和人员配置上的不足、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农贷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不充分、保障制度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小额农贷利率体系、小额农贷分类发放、优化小额农贷的管理质量、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小额农贷风险防范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笔者在对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进行了充分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相结合的调研方式)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用比较和对比、从共性到个性和从个性到共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并找出了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法律、政策、市场、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这就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重点以江西省上高县信用合作联社为例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发现并找出了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找到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希望能对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三农提出政策性的思考和建议,具备指导实践的意义。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引言,包括本文选题背景、文献综述、写作目的和意义、创新之处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是小额农贷的基本理论,包括小额农贷的概念、可行模式、利率、监管指标和小额农贷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我国各种小额农贷机构推广小额农贷的总体情况和对其可持续性的思考。第四章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实践,主要阐述农信社小额农贷的推广优势、农信社小额农贷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和全国各地总体运作情况。第五章重点以江西省上高县信用合作联社为例子,分析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针对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中的问题,从法律、政策、市场、服务等方面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合理利率推进农村信用生态建设等。总之,小额农贷是一种兼顾政策性、福利性、商业性的重要金融项目,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蓬勃发展,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使我国农村众多低收入人群从中受益,同时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有效的控制其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省上高县信用合作社小额农贷运作的案例分析,以小见大,为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找到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并且希望能对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三农提出政策性的思考和建议,具备指导实践的意义。
王兴顺[5](2007)在《欠发达地区推广小额农贷业务思考》文中指出小额农贷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推广小额农贷,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华青,杨杰,鸿雁[6](2005)在《丰碑树在民心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山西省农村信用联社,近年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兴晋富民”的总体战略规划,把工作重点放在为“三农”服务的这个中
冷秋,刘伟[7](2003)在《小额农贷:借来春风助农桑》文中研究表明青岛 架起农民致富桥 本报记者 冷秋 本报通讯员 刘伟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区农村信用联社立足区位优势,以满足“三农”的资金需求为目的,积极推广小额贷款,不断加大支农力度。自2000年以来,该社平均每年发放的农户贷款都超过了一亿元。在?
顾振武[8](2003)在《打好信用牌 唱好支农戏——古浪县“推广、创建”工作纪实》文中研究表明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古浪县结合本地实际,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为切入点,在地方党政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全面展开了创建信用村(镇)建设活动。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又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农民高兴、政府满意、信用社受益的显着成效,实现了社农双赢。
贾凤伟,刘洁[9](2003)在《搞好小额农贷和信用村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小额信用贷款和信用村镇建设 ,是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 ,要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做好农户信用评定等工作
旺堆[10](2003)在《加大小额信贷力度 拓展支农支牧新路子——对西藏农牧区金融服务工作情况的调查》文中指出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本文结合实际,在对西藏农牧区小额信贷工作开展情况的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工作举措。
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广小额农贷建立信用村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广小额农贷建立信用村镇(论文提纲范文)
(1)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铁岭的农业特点及历史地位 |
1.1.2 当前特殊的经济金融形势对铁岭"三农"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铁岭"三农"发展困境 |
1.2.2 小额农贷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
1.2.3 小额信贷的自身优势与发展空间 |
1.2.4 小额信贷的实践效果与成就 |
1.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概况 |
2.1 小额信用贷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
2.2 国外小额信贷的基本经验 |
2.2.1 孟加拉模式 |
2.2.2 国外小额信贷经验借鉴 |
2.3 我国的农业经济环境与小额信用贷款 |
2.4 我国小额农贷急需解决的四个矛盾 |
2.5 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比较分析 |
第三章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 |
3.1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历程 |
3.1.1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起步 |
3.1.2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历程 |
3.2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与铁岭市农业经济 |
3.2.1 铁岭市农村信用社基本概况 |
3.2.2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布 |
3.2.3 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典型经验---以昌图县为例 |
3.2.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铁岭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
第四章 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小额农贷风险形成 |
4.2 小额农贷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与存在的问题 |
4.2.1 铁岭小额农贷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
4.2.2 铁岭小额农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4.2.3 小额信用贷款有待规范与拓宽 |
4.2.4 农民对小额农贷的认识存在误差 |
4.2.5 任务高压造成小额农贷质量度缺失 |
4.2.6 信用镇(村)、户的非信用危机 |
4.2.7 小额农贷的"农转非" |
第五章 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1.1 实施财税优惠政策 |
5.1.2 扩大呆账核销自主权 |
5.2 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机制 |
5.2.1 提高"四度" |
5.2.2 注重农业的"四个结合" |
5.2.3 严把"四个关口" |
5.3 建立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
5.4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
5.4.1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5.4.2 健全内控制度,强化贷前调查工作 |
5.4.3 严格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制 |
5.4.4 落实各级责任制,强化贷后检查制度 |
5.4.5 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
5.4.6 健全农户资信综合评价体系 |
5.4.7 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5.5 建立品牌形象,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
5.5.1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信贷资金稳定投放 |
5.5.2 稳步推出大额农业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
5.5.3 创新信贷担保方式,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
5.5.4 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5.5.5 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5.6 强力拓展融资渠道,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 |
5.6.1 坚持优质服务与网点整合相结合 |
5.6.2 坚持"四类资金"与自身增存相结合 |
5.6.3 坚持金信卡发行与业务拓展相结合 |
5.6.4 坚持城区网点与乡镇网点相结合 |
5.6.5 坚持旺季吸存与淡季吸存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小额信贷的发展与问题的提出 |
1.1 国际小额信贷运动的发展历程 |
1.1.1 强调信贷资金对低收入人群有效触及的阶段 |
1.1.2 实现高还款率的阶段 |
1.1.3 追求收益覆盖成本的阶段 |
1.1.4 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性的阶段 |
1.2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1.2.1 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客观背景和实际历程 |
1.2.2 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以来政策法规演变 |
1.3 小额信贷发展所提出的重要问题 |
1.3.1 小额信贷有效触及特定人群的途径 |
1.3.2 小额信贷机构实现信贷高还款率的激励机制 |
1.3.3 社会理想与商业可持续的兼容问题 |
1.3.4 对改进我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借鉴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关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小额信贷的含义 |
2.2 团体贷款 |
2.2.1 连带责任 |
2.2.2 最优贷款合约 |
2.2.3 团体贷款的不足 |
2.3 动态激励 |
2.3.1 重复贷款 |
2.3.2 利率激励 |
2.3.3 重复性的分期还款安排 |
2.4 社会资本与声誉效应 |
3. 经典小额信贷机构——格莱珉银行发展述评 |
3.1 第一代格莱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
3.1.1 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个人经历 |
3.1.2 创建格莱珉银行之前的探索 |
3.1.3 格莱珉银行的诞生 |
3.1.4 第一代格来珉模式的基本特征 |
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变革 |
3.2.1 小组基金的"扬弃"——"贷款信用保险"的产生 |
3.2.2 基本贷款 |
3.2.3 多次贷款 |
3.2.4 借款上限的修订 |
3.2.5 房屋贷款与特别投资项目(微小企业)贷款 |
3.2.6 灵活贷款与贷款重组 |
3.2.7 贷款者保险 |
3.2.8 储蓄动员 |
3.2.9 教育贷款和奖学金计划 |
3.2.10 极度贫困人群工程 |
3.2.11 绩效"奖星"与退休金计划——员工激励 |
3.3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主要创新 |
3.3.1 格莱珉银行贷款产品的演变 |
3.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主要创新 |
3.3.3 第一代格莱珉银行和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比较 |
3.4 格莱珉银行的成就 |
3.5 格莱珉银行历史变迁的重要启示 |
3.5.1 宗教情怀与商业才干的完美结合 |
3.5.2 服务对象并非农民 |
3.5.3 反对高利贷 |
3.5.4 高还款率的基础是合理的激励机制 |
3.5.5 小额信贷机制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 |
3.5.6 市场基础更接近于垄断市场 |
3.6 本章小结 |
4 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 |
4.1 垄断性市场结构 |
4.1.1 一般性分析 |
4.1.2 垄断情况下小额信贷市场的特征 |
4.2 团体(联保)贷款 |
4.2.1 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信息问题 |
4.2.2 团体贷款的主要原理 |
4.2.3 团体(联保)贷款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
4.3 动态激励机制 |
4.3.1 分期还款机制 |
4.3.2 贷款灵活重组机制 |
4.3.3 贷款额度激励 |
4.3.4 金融产品交叉激励 |
4.4 信贷员模式 |
4.4.1 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制的基础 |
4.4.2 信贷员模式的运作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的小额信贷政策的现实困境 |
5.1 关于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区分 |
5.1.1 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差别 |
5.1.2 信贷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区别 |
5.2 信贷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
5.2.1 关于信贷政策的性质及含义 |
5.2.2 中国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分类 |
5.3 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施模式 |
5.3.1 行政化 |
5.3.2 配套化 |
5.3.3 内部化 |
5.4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小额信贷政策的特殊困境 |
5.4.1 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 |
5.4.2 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 |
5.4.3 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 |
5.4.4 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 |
5.4.5 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 |
5.4.6 法律基础缺失,政策激励机制扭曲 |
5.4.7 政策效应难以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微观信贷政策之一: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研究 |
6.1 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演变 |
6.1.1 我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必要性 |
6.1.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演变 |
6.2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例 |
6.2.1 基本情况 |
6.2.2 业务流程与激励机制 |
6.2.3 政策实施效果 |
6.2.4 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 |
6.3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实例——美信小额贷款公司 |
6.3.1 经营方向及宗旨 |
6.3.2 法人治理结构 |
6.3.3 经营管理组织模式 |
6.3.4 信贷风险管理及决策机制 |
6.3.5 人员分工及人力资源管理 |
6.3.6 员工激励措施 |
6.4 改进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6.4.1 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
6.4.2 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 |
6.4.3 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 |
6.4.4 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5 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4.6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微观信贷政策之二:重大灾害背景下的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
7.1 政策制定的背景 |
7.2 金融支持农房重建政策出台前的考虑 |
7.2.1 政策覆盖面的问题 |
7.2.2 信贷需求估计问题 |
7.2.3 政策性质和激励机制问题 |
7.2.4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问题 |
7.2.5 贷款利率问题 |
7.3 政策决策中对激励机制的考虑 |
7.3.1 此项信贷政策的性质 |
7.3.2 政策设计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 |
7.3.3 国家和省级政策出台前的政策建议 |
7.4 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的过程以及核心 |
7.4.1 基本原则 |
7.4.2 信贷条件 |
7.4.3 贷款金额 |
7.4.4 利率定价 |
7.4.5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
7.4.6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
7.4.7 建立担保机制 |
7.4.8 充分履行政府职责 |
7.5 政策实施中对激励机制的坚持与偏离 |
7.5.1 不同金融机构的实施模式 |
7.5.2 地方政府对农房建设的安排部署 |
7.5.3 对口援助省市对农房重建的支持 |
7.5.4 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分歧与激励机制面临的威胁 |
7.6 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7.7 重大灾害背景下小额信贷与一般意义上小额信贷的比较 |
7.7.1 目标群体 |
7.7.2 业务驱动 |
7.7.3 金融机构操作 |
7.7.4 政府资源介入 |
7.7.5 激励机制设计 |
7.8 本章小结 |
8. 微观信贷政策之三:助学贷款政策研究 |
8.1 助学贷款政策理念及演变过程 |
8.1.1 国家助学贷款 |
8.1.2 生源地助学贷款 |
8.1.3 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比较 |
8.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理论分析 |
8.2.1 助学贷款业务流程 |
8.2.2 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
8.2.3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分析 |
8.2.4 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
8.3 国家助学贷款第二阶段政策效果及显现的问题 |
8.3.1 政策效果 |
8.3.2 突出问题1:违约率偏高 |
8.3.3 突出问题2:贷款管理弱 |
8.3.4 突出问题3:发展不均衡 |
8.4 政策缺陷与创新建议 |
8.4.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缺陷 |
8.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激励机制的再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9. 微观信贷政策之四: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研究 |
9.1 西方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
9.1.1 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
9.1.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9.1.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
9.1.4 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
9.1.5 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
9.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沿革 |
9.2.1 解决就业问题的历史背景 |
9.2.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变化 |
9.3 小额担保贷款操作流程 |
9.3.1 个人贷款流程 |
9.3.2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流程 |
9.4 政策实施面临的矛盾和政策本身的缺陷 |
9.4.1 政策定位上存在严重问题 |
9.4.2 激励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 |
9.5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重构与创新 |
9.5.1 重新明确政策定位 |
9.5.2 重新明确借款主体 |
9.5.3 重新设计激励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10. 微观信贷政策之五: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
10.1 扶贫贴息贷款历史沿革 |
10.2 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失败案例以及教训 |
10.2.1 基本情况 |
10.2.2 扶贫贴息贷款高不良率原因分析 |
10.3 扶贫贷款成功案例及对小额信贷的借鉴 |
10.3.1 成功案例1 通江县小额信贷组织情况 |
10.3.2 成功案例2:扶贫性小额贷款模式——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 |
10.4 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 |
10.4.1 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 |
10.4.2 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 |
10.4.3 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
10.4.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10.4.5 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 |
10.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回顾 |
1.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历程 |
1.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
1.2.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 |
1.3.1 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呈现“断层现象” |
1.3.2 县域金融机构支农职责“名实不符” |
1.3.3 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
1.3.4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呈“弱化现象”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分析 |
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 |
2.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及因素分析 |
2.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 |
2.2.2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因素分析 |
2.3 政府在农村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
2.3.1 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基础 |
2.3.2 国外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干预 |
2.3.3 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干预 |
第3章 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邯郸个案 |
3.1 邯郸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
3.1.1 农户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3.1.2 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信用形式分析 |
3.1.3 农户借贷利率分析 |
3.1.4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 |
3.1.5 农户信贷资金的用途分析 |
3.2 邯郸市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1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2 农户个体的信贷供给 |
3.3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缺陷 |
3.3.1 农村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 |
3.3.2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不足 |
3.3.3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
3.3.4 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空间 |
3.3.5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
第4章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启示 |
4.1 农村政策性金融 |
4.1.1 主要国家的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 |
4.1.2 主要国家的信用担保机构 |
4.1.3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4.1.4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经验 |
4.2 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1 发达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3 国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经验 |
4.3 农村合作金融 |
4.3.1 美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2 日本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3 法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4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借鉴 |
4.4.1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 |
4.4.2 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既分工又竞争的模式 |
4.4.3 完善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及金融基础设施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
5.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5.1.1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
5.1.2 农业发展的竞争性 |
5.1.3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 |
5.1.4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
5.2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
5.2.1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
5.2.2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
5.3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
5.3.1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
5.3.2 加速农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造进程 |
5.3.3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
5.3.4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4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
5.4.1 邮政储蓄体制发展概况 |
5.4.2 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
5.5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 |
5.5.1 关于农村民营银行的定义 |
5.5.2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
6.1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6.1.1 政策性金融内涵 |
6.1.2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6.2 政策性金融在新农设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功能 |
6.2.1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6.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与新农村建设 |
6.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
6.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 |
6.4.1 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领域 |
6.4.2 明确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客户 |
6.4.3 农业发展银行转变的具体途径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
7.1 合作性金融概述 |
7.1.1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2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3 简要评价 |
7.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 |
7.2.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 |
7.2.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历程 |
7.3 国外主要合作金融的比较 |
7.3.1 德国 |
7.3.2 日本 |
7.3.3 美国 |
7.3.4 几点启示 |
7.4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思考 |
7.4.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
7.4.2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
7.4.3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的改革成效 |
7.4.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7.5 小额信贷 |
7.5.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7.5.2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7.5.3 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民间金融 |
8.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8.1.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8.1.2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 |
8.2 中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8.2.1 农村社会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基础 |
8.2.2 正规金融对农村供给不足 |
8.2.3 小规模经济遭受正规金融的规模歧视 |
8.2.4 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的支持 |
8.3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
8.4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
8.4.1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
8.4.2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
8.5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
8.5.1 加速民间金融正规化进程 |
8.5.2 民间金融合作化 |
8.5.3 入股正规金融机构 |
8.5.4 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 |
第9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
9.1 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
9.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准入机制 |
9.1.2 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机制 |
9.1.3 农村金融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 |
9.1.4 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补偿机制 |
9.1.5 农村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 |
9.1.6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回流机制 |
9.1.7 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创新机制 |
9.2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 |
9.2.1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特征 |
9.2.2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创新 |
9.3 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建设 |
9.3.1 我国农村现有支付体系简介 |
9.3.2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
9.3.3 我国未来农村支付体系架构 |
9.3.4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路径探讨 |
9.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9.4.1 中国目前信用环境及农村融资现状 |
9.4.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9.4.3 国外主要国家信用体系借鉴 |
9.4.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
9.4.5 邯郸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介绍 |
9.5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
9.5.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
9.5.2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和建设概况 |
9.5.3 中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状况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实践经验和教训 |
1.2.3 策略和建议 |
1.3 写作目的和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1.5 基本框架 |
2.小额农贷的基本理论 |
2.1 小额农贷的基本概念 |
2.2 运行小额农贷的必要性 |
2.2.1 小额农贷帮助贫困人口改善自身状况 |
2.2.2 小额农贷符合农户的特点 |
2.2.3 小额农贷机构必须可持续性发展 |
2.2.4 完善小额农贷机构的基层组织 |
2.3 小额农贷的可行模式 |
2.4 小额农贷的利率 |
2.5 小额农贷的监管指标 |
3.我国小额农贷的实践 |
3.1 我国小额农贷的开展状况 |
3.2 我国小额农贷的总量和覆盖面 |
3.3 我国小额农贷的可持续性 |
4.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实践 |
4.1 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农贷业务的优势 |
4.2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总体情况分析 |
4.2.1 微观机制 |
4.2.2 操作流程 |
4.2.3 全国各地总体运作情况 |
5.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情况分析 |
5.1 调研方法 |
5.2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外部环境分析 |
5.2.1 江西省上高县基本情况 |
5.2.2 江西省上高县金融环境 |
5.2.3 江西省上高县信用合作联社基本情况 |
5.3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具体操作模式 |
5.3.1 基本概念 |
5.3.2 管理方式、原则和基本制度 |
5.3.3 贷款客户条件与借款用途 |
5.3.4 资信评定和信用额度 |
5.3.5 贷款期限与利率 |
5.3.6 贷款流程 |
5.3.7 贷后管理 |
5.3.8 小额农贷档案管理 |
5.3.9 责任与考核 |
5.4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绩效评价 |
5.4.1 支农功能日益强大 |
5.4.2 客户数量持续增加 |
5.4.3 信贷业务稳定增长 |
5.4.4 资产质量稳步提高 |
5.4.5 经营收入逐年提高 |
5.4.6 资本实力持续增强 |
5.5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实践和运行中的问题 |
5.5.1 上高县三乡(泗溪、徐家渡、芦洲)农信社小额农贷运作情况对比分析 |
5.5.2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5.3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供需现状分析 |
5.5.4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6 主要对策 |
5.6.1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小额农贷利率体系 |
5.6.2 小额农贷分类发放 |
5.6.3 优化小额农贷的管理质量 |
5.6.4 加大政策扶持 |
5.6.5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5.6.6 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相关激励机制 |
5.6.7 构建小额农贷风险补偿和保障机制,以助推"三农"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推广小额农贷建立信用村镇(论文参考文献)
- [1]铁岭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李国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2]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 方昕.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 卢钦. 河北大学, 2010(10)
- [4]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运行状况调研报告[D]. 叶文浩.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5]欠发达地区推广小额农贷业务思考[J]. 王兴顺. 青海金融, 2007(12)
- [6]丰碑树在民心中[N]. 华青,杨杰,鸿雁. 科学导报, 2005
- [7]小额农贷:借来春风助农桑[N]. 冷秋,刘伟. 金融时报, 2003
- [8]打好信用牌 唱好支农戏——古浪县“推广、创建”工作纪实[J]. 顾振武. 甘肃金融, 2003(09)
- [9]搞好小额农贷和信用村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 贾凤伟,刘洁. 理论观察, 2003(01)
- [10]加大小额信贷力度 拓展支农支牧新路子——对西藏农牧区金融服务工作情况的调查[J]. 旺堆. 西南金融, 2003(02)
标签:三农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农村信用社贷款政策论文; 信用贷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