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危害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纪奕东,邹小舟,裘煜,罗运海,熊哲,刘锋,李丽娟[1](2021)在《房屋建筑楼板裂缝及其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混凝土具有收缩、抗拉强度低等特点,导致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经常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严重影响房屋建筑的美观性和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本文深入分析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开裂机理,分别从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养护等方面对裂缝预防方案进行探讨总结,并提出可行的治理措施,为今后对房屋建筑裂缝的进一步研究、预防及治理提供参考。
田文俊[2](2021)在《多层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结构比选研究》文中指出地下车库结构上要承担上部建筑下传的荷载,下要承担土体作用于他的荷载,同时要考虑地震荷载、周围水压、土压力等问题。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应不同的受力形式,不同的成本造价,不同的使用条件。本文在山西基因诊断及药物研发基地工程地下车库设计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五种常用的地下车库结构:现浇十字梁板结构、现浇无梁板结构、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钢管混凝土十字梁板结构,并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对这五种结构的整体性、各构件单元的变形、内力进行了分析,同时模拟了弹塑性Pushover试验,以及应用造价软件对四种结构造价对比分析和施工工艺方面的比选,最后通过综合选型得出结论:从结构性能上分析,现浇无梁板结构在柱与板之间,冲切严重,受力较集中,现浇十字梁板结构次之,钢管混凝土十字梁板结构、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更接近线性分布,更为合理。现浇无梁板结构对比其它四种结构形式,结构的净高最大。从工程造价与材料损耗方面分析,现浇无梁板结构的造价比较低,但是钢筋和混凝土消耗量很大,不节省材料。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和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的工程总体造价较高,但是最节省建筑材料,而且绿色、节能、环保,满足安全要求。现浇十字梁板结构居于以上两者中间。从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工艺方面分析,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和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两种形式的结构的楼板内部有空芯体,减轻了结构重量且节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建筑导向。装配式肋梁叠合板的结构,工厂化程度高,楼板可以提前在制作厂预制,加快施工工期。制作厂的制造效率要比施工现场高,构件品控高,节省施工材料、节省现场的宝贵狭窄的空间。从使用性能与施工管理方面分析,现浇无梁板结构和现浇十字梁结构的构件尺寸较小,使用空间较大,美观漂亮,便于后期的管道,电气的布设。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和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的实用性能虽然不如以上两种突出,但是相差不大,空芯板绿色效应比较好,自重小,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符合设计初衷。施工管理方面,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的支模、拆模等工艺要求高,施工管理难度较大,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就不同了,不需要支模,就不需要拆除,降低了工程成本。
李辉[3](2021)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Prestress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Laminated Beams,简称PSRCL梁)是指首先预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外壳,待外壳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其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制部分,然后将预制部分运输至现场安装后再进行内部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最终形成部分预制与部分现浇的叠合梁。PSRCL梁可以有效简化现场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临时支撑和模板,大幅地降低造价成本,提升建筑工业预制化程度。国内外关于PSRCL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开展较少,为有效促进PSRCL梁的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充满型型钢和非充满型型钢两种类型的PSRCL梁形式,并分别结合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1、完成了两种类型的15个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预应力程度、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预应力施加顺序以及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性能影响及规律。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2种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进一步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各自建议了一种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2、完成了两种类型的18个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剪跨比、预应力程度、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以及预应力施加顺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剪性能影响及规律。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剪试验结果分析,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5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进一步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分别建议了一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3、结合两种类型的15个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结果,分别分析了预应力程度和预应力施加顺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裂缝宽度与变形的影响及规律。进一步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试验结果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开裂弯矩、裂缝宽度、刚度以及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4、通过上述三部分的研究,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受弯承载能力、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PSRCL梁的开裂弯矩、裂缝宽度、刚度以及变形的计算方法,形成了PSRCL梁的设计方法,可为本文新提出的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4](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白春[5](2020)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文中提出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多年来一直被高强度开采,故而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诸如建筑物、工业厂房、道桥等工程建设逐渐向采空区边缘地带推进。但我国多数矿区位于有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地带,地震作用下采空区边缘地带建筑结构遭受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的不利影响。目前关于煤矿采动灾害与地震灾害影响下,RC框架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试验鲜有报道,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作用下采动区岩层动力失稳与建筑安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474045)”,根据《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利用PKPM软件设计原型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开采沉陷学、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通过现场调研、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采空区边缘地带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结构在经过采动灾害长期影响下产生双向不均匀沉降后,对结构在地震灾害作用下其抗震性能劣化机制及动力灾变规律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煤矿采动影响下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设计。为了模拟采动灾害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设计采动模拟试验台。基于一致相似率理论,设计几何相似比为1/10的强度模型,横向与纵向均为两跨,高宽比为2.25。选用微粒混凝土和镀锌铁丝模拟原型混凝土与钢筋,为了进一步提高振动台试验的精确度,考虑非结构构件自重及活荷载的影响。(2)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在7度设防、8度设防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结构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煤矿采动扰动下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初始损伤,结构自振频率降低。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越多,采动初始损伤会加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采动影响程度增大,结构底部容易过早的发生塑性损伤,消耗地震传到上部结构的能量,不利于地震能量向上层传递与分散,结构底部极易形成塑性损伤薄弱区。强震扰动下煤矿采动损伤建筑最大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限值,薄弱层位置从一层扩展到二层,存在薄弱区向上扩展现象,底部结构塑性铰急剧增加。角柱损坏最严重,中柱损害最小,抗震稳健性降低。动力破坏试验表明,采动损害影响最大的结构,其抗震稳健性衰减速率越快,角柱AI最先发生破坏失稳,倒塌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竖向倒塌区域,且存在P-△二阶效应作用对结构倒塌的贡献,最终导致整个底部结构的垮塌。(3)单向与双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损害。两种不均匀沉降影响下,共同点是:首层构件附加应力或附加变形最大,应力集中主要位于梁端、柱端、框架节点处;随着楼层位置增加,采动影响作用大幅度衰减。不同点是:单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建筑物倾斜方向以单向偏心受力为主,梁以弯曲变形为主。而双向不均匀沉降影响下,柱沿对角线方向呈双向偏心,梁存在弯扭变形。(4)双向地震激励下,分别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与刚性地基假定,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数值模拟计算成本,提高结构仿真分析效率,对地基土体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多种计算,提出了确定有限元模型地基土体有效范围的方法。与刚性地基假设对比可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约束相对减弱,表现为柔性体系,结构自振周期变长。与刚性地基相比,结构在X与Z向的顶层加速度反应减弱,煤矿采动影响越大,加速度降低幅值越大。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的结构顶点位移要大于刚性地基,加速度时程曲线变化较柔,X方向的动力反应要强于Z向。煤矿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作用越大,结构顶点位移变化越显着。当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普遍比刚性地基要偏小,层间位移角的变化趋势比刚性地基要缓,尤其是对于不均匀沉降影响下的结构,这种变化更为显着。与刚性地基相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水平层间剪力随楼层位置增加而减小。(5)对不同土层下的煤矿采动影响下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不同土体条件下,结构的破坏时间所有差别。基于刚性地基假设下的结构破坏时间多数要早于硬土和软土地基,土质越软,这种破坏延迟效果越显着。在采矿采动影响相同的条件下,软土地基结构整体破坏情况要小于硬土地基,小于刚性地基。地基土体越软,不均匀沉降量越大,结构在地震动力作用下沉入土体的深度越大,结构侧向变形越严重。倒塌破坏过程表明结构的破坏既有“柱铰”破坏,又有“梁铰”破坏,存在“混合倒塌”机制现象。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上部结构反应较大,构件不同程度形成塑性损伤,耗散掉部分地震输入能,底部整体倒塌概率降低。该论文有图122幅,表55个,参考文献204篇。
苏春晓[6](2020)在《高掺量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基本力学性能及预制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燃煤和电能,高能耗的同时,水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也会产生大量CO2。除此之外,水泥生产过程中伴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粉尘等污染物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寻求一种水泥的替代品成为一个迫切需要。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国内电力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燃煤发电,电厂粉煤灰的产量也因燃煤发电的兴旺而持续攀升。粉煤灰是一种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灰粉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如不加控制或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本研究用粉煤灰替代水泥作为混凝土胶凝材料,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在硅酸盐水泥生产和使用这两个过程中减少了大量CO2气体的排放。地质聚合物是一种由AlO4和SiO4四面体结构单元组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无机聚合物,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聚物的研究较多,但现有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地聚物反应机理和微观机理方面,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仍有待完善,且关于地聚物混凝土叠合梁抗弯性能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着绿色发展理念以及为实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应用,达到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的目的,该研究从原料组成、配合比、和易性、力学性能及地聚物在叠合梁抗弯性能等方面展开研究,创新实现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在预制构件产品及装配式构件体系中的合理应用。同时,结合有限元分析,验证现有混凝土规范和数值模拟对该地聚物-普通混凝土双材料叠合梁的适用性。研究证明,通过适宜的配合比设计,地聚物性能可以达到目标要求,抗弯试验也初步证明其受弯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梁并无明显差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不同品质粉煤灰以及不同偏高岭土掺量的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在偏高岭土掺量30%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碱胶比、养护温度、粉煤灰品质、机械激发等条件对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提出适用于工程应用的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2)该研究对8根试件进行了抗弯性能的研究,其中1根普通混凝土整浇梁、1根普通混凝土叠合梁、1根粉煤灰基地聚物整浇梁、5根地聚物-普通混凝土叠合梁。重点研究了地聚物-普通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弯破坏机理、裂缝发展、构件变形、筋材和混凝土应变等不同参数控制下的正常使用极限荷载;(3)基于ABAQUS软件,采用国内外现有计算模型,建立了可用于分析双材料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与本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叠合高度、配筋率对地聚物-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受弯性能影响的参数分析。该研究基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一种新型粉煤灰基地聚物-普通混凝土预制叠合梁的预制方法、施工工艺以及设计流程,并已申请发明专利,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韩苗兰[7](2020)在《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并且在建筑业发展中正逐步推广,此结构形式具有工作效率高、建造时间短、产品质量好等优势,能够有效实现建筑业的持续发展的政策,所以是建筑结构发展的趋势之一。在传统节点中,对于刚性节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震改变构件节点的连接形式,有柔性和半刚性的连接方式,节点连接抗震性能能够推动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的发展,但由于半刚性组合节点的研究相对较少,人们对其受力性能和破坏机制的认识相对较少,为了避免和减小地震的灾害,分析了半刚性节点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了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抗震性能,此节点由螺栓连接的干式连接节点形式,将预制混凝土梁放置在明牛腿上,通过研究此节点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曲线等。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由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试件模型,对比分析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输出结果的相关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轴压比下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总结分析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对建筑业的发展,关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形式、抗震性能等,分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2)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由螺栓连接件和端板将梁柱连接起来的干性连接的装配式节点形式,利用螺栓构件的优点,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介绍了试验构件的设计、加载制度和加载方法及试验测量的内容。(3)由于第一组高强度螺栓在节点混凝土压碎破坏时(PC1试件),因为螺栓强度等级的过高,导致了混凝土的破坏先于螺栓的破坏,所以第二组试验将螺栓强度降为普通螺栓(PC2试件)。(4)通过观察试验中两个螺栓强度结构试件的裂缝开裂、屈服、破坏过程及破坏状态,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两个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并研究了各试件的延性系数?(35)和刚度退化分析。两组试验均在节点处发生了破坏,尤其靠近T形端附近混凝土被压碎。(5)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分析软件ABAQUS分析了8.8级螺栓连接的装配式节点,对模型的边界条件的设置与试验时约束条件相同,进行合理的数值建模和分析,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数值模拟结果中的测试结果和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两个方式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具有相似性;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结构分析是可行的;并改变轴压比参数研究了节点的抗震性能。(6)试验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合理地钢筋配置和螺栓连接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节点的数值模拟的滞回曲线较饱满,表明了采用螺栓连接的节点抗震性能良好。PC1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极限位移大于PC2试件,PC2试件的抗震耗能比PC1试件相对稍好,验证了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合理性。(7)总结了本文试验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图[33]表[13]参[100]
潘杰[8](2020)在《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抗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正在积极推进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然而就我国目前的装配式结构推广情况看,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各自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规模化、快速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瓶颈问题。装配式组合结构可结合不同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实现快速高效、成本可控的发展目标。火灾作用下,无论是何种结构形式,都会因为材料劣化产生结构损伤,进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影响恶劣,也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新型结构体系进行火灾下温度场及火灾后抗震性能试验,有助于研究其耐火和抗火性能,便于新型结构体系推广使用。本文总结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本课题组已有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研究其火灾下及火灾后的各项性能。该新型节点弥补现有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的经济性以及施工效率上的不足,解决纯钢结构导致的成本过高的问题,综合装配式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实现组合结构耐久性、耐火性等使用性能上的整体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开展火灾试验、火灾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初步探索了该新型节点的耐火抗火及火灾后抗震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的构造及构件制作方法。(2)本文制作了三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火灾试验和火灾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为普通节点、梁端翼缘设置狗骨的削弱型节点和梁端腹板开洞的削弱型节点三类。在观察记录试验现象和对试验数据分析总结后得到了各试件的典型截面测温点温度曲线,低周反复试验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屈服强度、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关键的抗震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在火灾下的温度场符合热力学基本原理,混凝土温度梯度随深度迅速减小,但下降程度渐缓。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可参照钢结构框架节点梁端塑性铰外移的控制方法,通过设定梁翼缘削弱位置及削弱程度,准确控制塑性铰,利用延性较好、强度一般的钢材进行耗能。剔除火灾试验本身的设计失误和钢绞线的不正常粘结滑移,节点滞回曲线将呈饱满的梭形,承载力稳定且耗能能力强,可有效提高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延性设计的目的。梁腹板开孔削弱形式受力性能和普通节点无明显差别,延性及耗能能力较差。60min火灾后的试件各项性能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明显。极限承载力不低于常温下95%,刚度、延性不低于常温下的90%,结合常温下试验结论并剔除钢绞线的不正常粘结滑移,耗能能力下降不明显。(3)通过有限元分析平台ABAQUS对试件进行了火灾下温度场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Open Sees进行火灾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建模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对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的构件制作、火灾下温度场及火灾后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该新型节点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姚卫忠[9](2020)在《保障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发展保障性住房是改善我国普通民众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是十三五期间住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研国内部分保障房项目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大规模保障房所面临的质量问题,利用具体案例对影响较大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关键区域的开裂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对保障房较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不同原因造成的保障房混凝土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一般性的预防保障房混凝土开裂的措施。(2)对目前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填充法、化学灌浆法、自修复法等常用裂缝修复方法的特点及修复步骤,并比较了不同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实际工程中不同部位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对应的修复措施和效果。(3)针对保障房中的屋面、卫生间等开裂影响较大且经常接触水的区域,提出采用掺加自修复材料的方法来修复裂缝,设计并浇筑了不同渗透结晶材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对其进行了压力荷载下的预开裂,然后经一定时间的浸水养护后,测试了裂缝修复情况和抗压强度修复情况,得出了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最优渗透结晶材料掺量。(4)针对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为避免连续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太大造成开裂,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配合比并在部分配合比中添加了膨胀剂,测试了其水化热,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实际工程的数值模型,并针对不同外部环境及浇筑情况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变化,得出了最大内外温差,预测了浇筑过程中的开裂情况,为实际施工过程提出了建议。实际浇筑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本文对保障房混凝土的开裂原因、表现及常用修复方法的系统总结,可以为目前大规模开展的保障房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其施工质量。同时针对卫生间等有水环境下提出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方法以及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提出的配合比和开裂预测方法可以为保障房中的此类关键工程提供借鉴。
于周健[10](2020)在《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心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首要目标就是保障乡村宜居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目前乡村住房多以传统砖混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较差,保温隔热性能不佳,满足不了农村居民对宜居的需求。现有的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结构其施工方式及经济性远远超出农村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导致在乡村及偏远地区难以推广。故本研究综合现有钢丝网墙板与预制剪力墙板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集承重、保温、隔热一体化新型钢丝网夹芯墙板。此种新型装配式墙体侧面层内布置钢丝网、面层采用的喷射混凝土技术,大大增强了墙板的施工效率;墙体的填充芯材为泡沫混凝土板兼具保温隔热及内模板的功能。为了分析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芯墙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喷射混凝土技术制作了6个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芯墙试件,对其中3个夹芯墙试件进行了受压试验,对另外3个夹芯墙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受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芯墙在轴向或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受压破坏和喷射混凝土面层平面外变形破坏;墙体整体性较好,其中暗柱和喷射混凝土面层以及暗柱纵筋和底部连接筋都能共同工作,共同承担荷载。在一定范围内夹芯墙的受压承载力和刚度随试件高厚比、高宽比减小而增大,尤其是高宽比对墙体的轴压承载力影响较大。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承载能力也有较大影响。偏心距的存在导致墙体两侧混凝土面层应力和竖向位移发展不均匀,降低了墙体的极限承载力。根据墙体的受力特点,墙体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承载力计算可采用叠加的方法来考虑。通过分析国内外较成熟的夹芯墙轴压、偏压承载力计算理论结合新型喷射混凝土夹芯墙的自身特点对公式分析改进后,提出了可用于新型喷射混凝土夹芯墙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芯墙的喷射混凝土面层混凝土和边缘构件为一个整体,能共同抵抗竖向力和水平力,在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墙体和边缘构件间的竖缝连接可靠;在低周往复作用下夹芯墙试件总体表现为弯剪破坏;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均大于1/120,弹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满足抗震要求;试件暗柱中的竖向钢筋和底部连接筋也能共同承重荷载,连接性能较好。通过对国内外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分析和比对,考虑将试件看作剪力墙和普通受剪构件计算,最终得出适合喷射混凝土夹芯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危害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危害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房屋建筑楼板裂缝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常见裂缝的种类及成因 |
2.1 塑性沉降裂缝 |
2.2 塑性收缩裂缝 |
2.3 干缩裂缝 |
2.4 温度裂缝 |
3 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
3.1 裂缝的预防措施 |
3.1.1 设计方面的预防措施 |
3.1.2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预防措施 |
3.1.3 施工方面的预防措施 |
3.1.4 养护方面的预防措施 |
3.2 裂缝的预防措施 |
3.2.1 表面修补法 |
3.2.2 压力灌浆法 |
3.2.3 填充法 |
4 总结 |
(2)多层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结构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多层地下车库结构形式综述 |
2.1 地下车库结构作用以及特点 |
2.2 地下车库结构分类 |
2.2.1 结构形式分类 |
2.2.2 加载预应力分类 |
2.2.3 建造工艺分类 |
2.3 常用多层混凝土地下车库梁板结构形式 |
2.3.1 现浇十字梁板结构 |
2.3.2 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 |
2.3.3 现浇无梁板结构 |
2.3.4 钢管混凝土柱十字梁板结构 |
2.3.5 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梁板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多层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
3.1 山西基因基地工程综述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3.1.3 设计单元优化 |
3.1.4 选取的结构单元模型 |
3.2 地下车库结构荷载取值 |
3.2.1 地下车库结构人防荷载取值 |
3.2.2 地下车库结构永久荷载取值 |
3.3 地下车库结构构件尺寸估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4.1 模拟软件介绍 |
4.2 用建模助手建模 |
4.3 荷载施加 |
4.4 分析设计结论 |
4.4.1 现浇十字梁板结构 |
4.4.2 .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 |
4.4.3 现浇无梁板结构 |
4.4.4 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 |
4.5 在工况下四种类形式结构抗震分析 |
4.5.1 现浇十字梁板结构震型分析 |
4.5.2 现浇肋梁空芯板震型分析 |
4.5.3 现浇无梁板结构震型分析 |
4.5.4 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震型分析 |
4.6 工况下四种形式结构Pushover分析 |
4.7 设计结果造价比较 |
4.8 结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多层地下车库梁板结构方案比选分析 |
5.1 方案选择原则 |
5.2 综合评价方法 |
5.3 多层地下车库要素体系 |
5.3.1 评价要素考核 |
5.3.2 评价要素分配 |
5.3.3 评选得分情况 |
5.4 分析方案评选结果 |
5.5 四种结构形式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4 型钢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充满型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材性试验 |
2.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2.3.1 加载装置 |
2.3.2 加载制度 |
2.3.3 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 |
2.4.1 破坏形态 |
2.4.2 荷载-挠度曲线 |
2.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2.4.4 荷载-应变分析 |
2.4.5 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规律 |
2.5 参数分析 |
2.5.1 预应力程度 |
2.5.2 预应力施加顺序 |
2.5.3 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 |
2.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充满型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 |
3.2.3 材性试验 |
3.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3.3.1 加载装置 |
3.3.2 加载制度 |
3.3.3 测量方案 |
3.4 试验结果 |
3.4.1 破坏形态 |
3.4.2 荷载-挠度曲线 |
3.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3.4.4 荷载-应变分析 |
3.4.5 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规律 |
3.5 参数分析 |
3.5.1 预应力程度 |
3.5.2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3.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RCL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现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国外SRC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2 国内SRC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3 叠合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 |
4.3.1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σ_(pu) |
4.3.2 ξ_p与Δσ_p关系 |
4.4 PSRCL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4.1 PSRCL-Ⅰ受弯梁 |
4.4.2 PSRCL-Ⅱ受弯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满型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件设计 |
5.2.2 试件制作 |
5.2.3 材性试验 |
5.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5.3.1 加载装置 |
5.3.2 加载制度 |
5.3.3 测量方案 |
5.4 试验结果 |
5.4.1 破坏形态 |
5.4.2 荷载-挠度曲线 |
5.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5.4.4 荷载-应变分析 |
5.5 参数分析 |
5.5.1 剪跨比 |
5.5.2 预应力程度 |
5.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5.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充满型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件设计 |
6.2.2 试件制作 |
6.2.3 材性试验 |
6.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6.3.1 加载装置 |
6.3.2 加载制度 |
6.3.3 测量方案 |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1 破坏形态 |
6.4.2 荷载-挠度曲线 |
6.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6.4.4 荷载-应变分析 |
6.5 参数分析 |
6.5.1 剪跨比 |
6.5.2 预应力程度 |
6.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6.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SRCL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国外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2.1 美国ACI318-11 的拉-压杆模型 |
7.2.2 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准则的拉-压杆模型 |
7.2.3 基于变形协调的桁架-拱模型 |
7.3 国内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1 现有SRC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2 叠合梁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3 现有PC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4 PSRCL受剪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4.1 PSRCL-Ⅰ受剪梁 |
7.4.2 PSRCL-Ⅱ受剪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PSRCL梁开裂弯矩、裂缝宽度与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8.1 引言 |
8.2 PSRCL受弯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 |
8.2.1 PSRCL受弯梁截面正应力 |
8.2.2 PSRCL受弯梁开裂分析 |
8.3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1 参数分析 |
8.3.2 现有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3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4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8.4 PSRCL受弯梁变形计算方法 |
8.4.1 参数分析 |
8.4.2 现有截面刚度计算方法 |
8.4.3 PSRCL受弯梁变形计算方法 |
8.4.4 PSRCL受弯梁变形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4)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5)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矿采动灾害对建筑物损害研究现状 |
1.2.1 采动灾害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
1.2.2 采动灾害对地表扰动研究进展 |
1.2.3 建筑物抗采动灾害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
1.2.4 采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采动影响下振动台试验设计与模型制作 |
2.1 引言 |
2.2 相似理论 |
2.2.1 Buckingham定理 |
2.2.2 一致相似率 |
2.3 模型设计 |
2.3.1 原型简介 |
2.3.2 模型构件配筋计算 |
2.3.3 模型材料 |
2.3.4 缩尺模型可控相似常数 |
2.4 结构模型相似关系 |
2.4.1 模型构件自重相似计算 |
2.4.2 非结构构件及活载相似计算 |
2.4.3 物理量相似计算 |
2.5 模型主体及其他配件设计 |
2.5.1 模型主体设计 |
2.5.2 其他配件设计 |
2.5.3 模型配重设计 |
2.6 模型吊装上振动台 |
2.6.1 模型上振动台前的准备工作 |
2.6.2 试验模型上振动台及后续工作 |
2.7 本章小结 |
3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1 试验研究目的 |
3.1.2 试验研究内容 |
3.2 数据采集与加载方案 |
3.2.1 测点布置及采集系统 |
3.2.2 试验用地震波 |
3.2.3 地震波输入顺序及加载工况 |
3.2.4 采动灾害模拟试验台设计 |
3.3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3.4 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
3.4.1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4.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3.4.3 层间变形分析 |
3.4.4 能量耗散分析 |
3.4.5 应变响应分析 |
3.4.6 试验模型宏观破坏分析 |
3.5 动力破坏试验研究 |
3.6 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采动影响下建筑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理论 |
4.2.1 构件模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4.2.2 接触控制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采动灾害下建筑物损害分析 |
4.3.1 建筑物单向不均匀沉降 |
4.3.2 建筑物双向不均匀沉降 |
4.3.3 建筑物破坏损害分析 |
4.4 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4.4.1 结构动力特性 |
4.4.2 位移时程响应 |
4.4.3 动力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5.1 引言 |
5.2 土-结构相互作用机制 |
5.2.1 运动相互作用 |
5.2.2 惯性相互作用 |
5.3 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理论分析模型 |
5.3.1 质点系模型 |
5.3.2 三维实体模型 |
5.3.3 子结构分析模型 |
5.3.4 混合模型 |
5.4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
5.4.1 结构体系动力特性影响 |
5.4.2 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5.4.3 对建筑物地基运动的影响 |
5.5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建筑物系统运动方程 |
5.6 本章小结 |
6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参数 |
6.2.1 土体动力本构模型 |
6.2.2 土体计算范围 |
6.2.3 地基土体与上部结构的连接 |
6.2.4 土体边界条件 |
6.3 煤矿采动影响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6.3.1 模态分析 |
6.3.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6.3.3 顶点位移响应分析 |
6.3.4 层间变形分析 |
6.3.5 结构楼层剪力分析 |
6.4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影响下结构倒塌破坏研究 |
6.4.1 土层参数 |
6.4.2 刚性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3 硬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4.4 软土地基下结构倒塌破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掺量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基本力学性能及预制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碱激发胶凝材料 |
1.2.2 地质聚合物研究现状 |
1.2.3 地聚物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1.2.4 叠合梁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研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混凝土搅拌工艺 |
2.2.3 地聚物配合比设计 |
2.2.4 试件制作过程及试验装置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砂浆试验 |
2.3.2 养护温度 |
2.3.3 偏高岭土占比 |
2.3.4 水胶比 |
2.3.5 机械激发影响 |
2.3.6 粉煤灰种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基地聚物叠合梁抗弯试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材料的力学性能 |
3.2.3 试件加工 |
3.2.4 试验装置及测量内容 |
3.3 加载试验 |
3.3.1 加载试验准备 |
3.3.2 受弯试验过程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煤灰基地聚物叠合梁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开裂荷载和和极限状态试验结果 |
4.3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4.3.1 试验现象 |
4.3.2 破坏模式 |
4.4 整体工作性能 |
4.4.1 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 |
4.4.2 叠合截面粘结性能分析 |
4.5 荷载-位移分析 |
4.5.1 挠度分析 |
4.5.2 荷载特征值与位移延性 |
4.5.3 变形分析 |
4.5.4 不同参数对跨中挠度影响 |
4.6 荷载-应变分析 |
4.6.1 混凝土应变分析 |
4.6.2 钢筋应变分析 |
4.7 裂缝发展分析 |
4.7.1 裂缝数量 |
4.7.2 裂缝宽度 |
4.7.3 压电智能骨料裂缝监测 |
4.7.4 裂缝间距 |
4.8 正常使用阶段参数控制分析 |
4.8.1 混凝土应力控制 |
4.8.2 裂缝宽度控制 |
4.8.3 变形控制 |
4.8.4 正常使用阶段不同参数控制下的荷载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粉煤灰基地聚物叠合梁有限元分析及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与钢筋本构模型选取 |
5.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5.2.2 钢筋本构模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整体模型的建立 |
5.3.2 模型求解 |
5.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4.1 失效模式 |
5.4.2 荷载-位移曲线 |
5.4.3 裂缝形态 |
5.5 有限元参数分析 |
5.5.1 叠合高度 |
5.5.2 配筋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粉煤灰基地聚物叠合梁理论研究 |
6.1 引言 |
6.2 开裂荷载及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 |
6.2.1 开裂荷载理论计算 |
6.2.2 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 |
6.3 叠合梁生产及施工工艺 |
6.3.1 施工工艺 |
6.3.2 正截面受弯计算方法 |
6.3.3 预制梁吊装应力验算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2.3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在ABAQUS软件模拟计算研究 |
1.3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结构节点概述 |
1.3.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分类 |
1.3.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1.3.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研究 |
1.3.4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方式研究 |
1.4 半刚性节点的优点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预制框架梁柱节点设计 |
2.2.1 梁柱节点设计的原则 |
2.2.2 节点抗剪强度的影响 |
2.3 试验概况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件的尺寸及配筋 |
2.3.3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4 试件的制作及装配 |
2.4 试验方法 |
2.4.1 试验加载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4.3 量测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框架梁柱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 |
3.1.1 PC1节点试验现象 |
3.1.2 PC2节点试验现象 |
3.2 梁端滞回曲线分析 |
3.2.1 滞回性能 |
3.2.2 梁端滞回曲线 |
3.3 梁端骨架曲线的分析 |
3.4 梁端延性系数分析 |
3.4.1 延性概念 |
3.4.2 延性系数 |
3.5 梁端刚度退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数值模拟 |
4.1 ABAQUS软件简介 |
4.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4.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4.2.2 钢材本构关系 |
4.3 ABAQUS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4.3.2 分析步的设置 |
4.3.3 接触问题 |
4.3.4 荷载及边界条件 |
4.3.5 网格划分 |
4.3.6 运行分析 |
4.3.7 模型收敛问题 |
4.4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延性分析 |
4.6 试验误差 |
4.7 不同轴压比的影响 |
4.7.1 滞回曲线 |
4.7.2 刚度退化曲线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抗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
1.1.2 火灾的危害 |
1.1.3 装配式结构抗火研究的意义 |
1.2 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
1.2.1 常温下装配式节点研究现状 |
1.2.2 高温下及高温后常规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
1.2.3 预制框架节点抗火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火灾高温作用下装配式组合框架节点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件概述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材料力学性能 |
2.2.3 试件制作 |
2.2.4 试验装置与测量内容 |
2.3 试验过程 |
2.4 试验现象与破坏 |
2.5 测量结果 |
2.5.1 温升曲线 |
2.5.2 实测截面温度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下装配式组合框架节点有限元研究 |
3.1 概述 |
3.2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性能 |
3.2.1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3.2.2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3.2.3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 |
3.2.4 高温下钢筋的热工性能 |
3.3 传热学基本原理 |
3.3.1 基本方程 |
3.3.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3.3 有限单元解法 |
3.4 节点传热分析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温度场分析 |
3.4.3 温度场数据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灾后装配式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件设计 |
4.2.2 加载装置设计 |
4.2.3 加载制度设计 |
4.3 火灾后节点试件试验加载及数据测量 |
4.3.1 试验过程 |
4.3.2 数据测量 |
4.3.3 裂缝开展测量 |
4.4 火灾后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
4.4.1 火灾后A试件 |
4.4.2 火灾后B试件 |
4.4.3 火灾后C试件 |
4.4.4 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 |
4.5 火灾前后试验破坏模式对比 |
4.6 火灾后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4.6.1 P-Δ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4.6.2 节点强度、刚度退化曲线 |
4.6.3 火灾后节点试件延性分析 |
4.6.4 节点耗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灾后装配式组合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研究 |
5.1 概述 |
5.2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的性能 |
5.2.1 火灾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5.2.2 火灾后钢筋的力学性能 |
5.3 Open Sees有限元分析 |
5.3.1 有限元建模 |
5.3.2 有限元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建议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保障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障房混凝土质量问题研究现状 |
1.2.2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研究现状 |
1.2.3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类型及成因分析 |
2.1 荷载裂缝 |
2.1.1 荷载裂缝的开裂原因 |
2.1.2 荷载裂缝的防治措施 |
2.2 收缩裂缝 |
2.2.1 收缩裂缝的开裂原因 |
2.2.2 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
2.3 温差裂缝 |
2.3.1 温差裂缝的开裂原因 |
2.3.2 温差裂缝的防治措施 |
2.4 沉降裂缝 |
2.4.1 沉降裂缝的开裂原因 |
2.4.2 沉降裂缝的防治措施 |
2.5 构造裂缝 |
2.5.1 构造裂缝的开裂原因 |
2.5.2 构造裂缝的防治措施 |
2.6 施工裂缝 |
2.6.1 施工裂缝的类型 |
2.6.2 施工裂缝的开裂原因 |
2.6.3 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 |
第三章 保障房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分析 |
3.1 填充法与化学灌浆法修复裂缝 |
3.1.1 填充法 |
3.1.2 化学灌浆法 |
3.1.3 填充/灌浆法相关的工程应用 |
3.2 表面处理法与结构加固法修复裂缝 |
3.2.1 表面处理法 |
3.2.2 结构加固法 |
3.2.3 表面处理/结构加固法相关的工程应用 |
3.3 自修复法修复裂缝 |
3.3.1 自修复混凝土简介 |
3.3.2 结晶自修复 |
3.3.3 胶囊自修复 |
3.3.4 微生物自修复 |
3.3.5 自修复法相关应用 |
3.4 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比较 |
第四章 水环境下开裂混凝土自修复效应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及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配合比 |
4.2 试件制备及试验过程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CCCW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2 开裂时间对再生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3.3 养护龄期对再生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3.4 预压程度对再生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
4.3.5 CCCW改性再生混凝土裂缝修复及微观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障房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开裂预测 |
5.1 工程简介 |
5.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3 混凝土基本性能测试 |
5.4 混凝土水化热测试 |
5.4.1 水化热试验 |
5.4.2 水化热试验数据分析 |
5.5 大体积底板混凝土开裂预测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心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预制装配式实心墙结构 |
1.2.2 装配式空心墙体结构 |
1.2.3 装配式夹芯墙体结构 |
1.3 喷射混凝土夹芯墙体系介绍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喷射混凝土夹芯墙轴压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材料性能指标 |
2.2.3 试件制作 |
2.2.4 试验装置 |
2.2.5 测点布置 |
2.2.6 加载制度与破坏依据 |
2.3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2.3.1 试件ZPI |
2.3.2 试件ZPE |
2.3.3 试件ZSE |
2.4 承载力分析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荷载-竖向位移分析 |
2.5.2 荷载-平面外位移分析 |
2.5.3 钢筋应变分析 |
2.5.4 混凝土应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射混凝土夹芯墙拟静力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验装置 |
3.2.4 测点布置 |
3.2.5 加载制度与破坏准则 |
3.3 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 |
3.3.1 试件ZPI |
3.3.2 试件NPE |
3.3.3 试件NSE |
3.3.4 破坏形态分析 |
3.3.5 试件承载力分析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钢筋应变分析 |
3.4.2 滞回曲线分析 |
3.4.3 骨架线分析 |
3.4.4 刚度退化 |
3.4.5 耗能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射混凝土夹芯墙设计理论研究 |
4.1 轴压承载力计算理论 |
4.1.1 按普通受压构件计算 |
4.1.2 叠加法 |
4.1.3 轴压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 |
4.2 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理论 |
4.2.1 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4.2.2 Eurocode2/EN1992-1-1:2004 |
4.2.3美国ACI318-19 |
4.2.4 偏压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 |
4.3.1 按剪力墙构件计算 |
4.3.2 按普通矩形受剪构件进行计算 |
4.3.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危害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屋建筑楼板裂缝及其防治措施[A]. 纪奕东,邹小舟,裘煜,罗运海,熊哲,刘锋,李丽娟. 第二十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2]多层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结构比选研究[D]. 田文俊. 中北大学, 2021(09)
- [3]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 李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5]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对RC框架结构模型抗震性能影响与分析[D]. 白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6]高掺量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基本力学性能及预制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D]. 苏春晓. 深圳大学, 2020(10)
- [7]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韩苗兰.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8]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节点抗火性能研究[D]. 潘杰. 东南大学, 2020(01)
- [9]保障房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D]. 姚卫忠. 江苏大学, 2020(02)
- [10]新型装配式喷射混凝土夹心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于周健. 济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