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小注(论文文献综述)
石锐[1](2021)在《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正确处理“三农”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解决农业生产缺乏激励问题后,中国农村经济在四十余年的时期内高速增长,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机械等要素投入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农业环境问题却愈发严重,其中,化肥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化肥施用过量或施用不当是造成化肥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何处理好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尤其是规范农户种植行为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的阐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亟需我们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建设美丽中国。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文以黑龙江省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冗余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初步判定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其次,生产效率分解测算化肥施用冗余,将化肥施用过量问题的定性描述转化为化肥施用冗余的定量测度,进一步分析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施肥行为的调整对解决化肥施用冗余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动机,探究解决化肥施用冗余的有效途径。全文按照“研究基础”→“问题界定”→“问题量化”→“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逻辑展开研究,以期对以下问题进行解析:黑龙江省是否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若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程度如何?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通过关键影响因素以有效降低化肥施用冗余?全文在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化肥施用冗余这一核心问题,在对其进行界定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规范农户施肥行为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研究基础:首先,对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效率、化肥施用冗余和农户施肥行为概念进行界定,详细阐述了经济增长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其次,梳理了全文的逻辑机理框架,为实证分析提供良好的逻辑基础。再次,在分析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和关联因素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解剖,以期充分掌握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的现状及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支撑。第二,问题界定: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初步判定。通过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因果-时滞”关系,实现对化肥过量施用的科学界定,以明晰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了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动态影响,分析两者的相互冲击效果和累积贡献程度,在经济意义上证明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客观事实。第三,问题量化:化肥施用冗余测度。在证明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过量情况进行量化,即对化肥施用冗余程度进行测度。本部分以农业生产效率分解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上测算了农业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省级和农户视角下的化肥施用冗余率,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以期从农户的视角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第四,问题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冗余影响因素分析。化肥施用冗余的解决需要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及调整,有效推动化肥施用冗余问题的解决。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为下文从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出发探寻化肥施用冗余的解决途径做出了铺垫。第五,问题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决的落实。在对化肥过量施用进行科学界定并对其冗余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施肥行为的改善是解决化肥施用冗余的主要方向,也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根本途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多角度探讨农户施肥认知、施肥意愿、施肥行为、政策认知和测土配方施肥需求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路径,从单一关系到混合关系多层面分析这些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农户施肥行为进行综合探讨,深化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动机的理解,以期为提出黑龙江省化肥合理施用对策建议提供依据。
赖雪梅[2](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卫兴华[3](2019)在《关于《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与〈资本论〉》前言》文中研究指明《资本论》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要摆脱对苏联有关教材的"学术路径依赖",一定要结合150年来新的历史发展和新的实际变化,要应用最新的经济资料,对《资本论》的科学理论既要坚持和继承,又要创新与发展。学习、研究《资本论》以及马克思的其他着作,要力求按马克思的本意进行解读,不能误解、错解、曲解其基本原理,应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原理的基础上,以其为指导,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应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现代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遵照党的十九大理论指导,按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
张京凯[4](2018)在《宋代户绝田流转及其对财税法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符合时代潮流的经济思想影响下,宋代没纳入官的户绝田通过多元化流转,成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实现了"尽地力之教"。户绝田流转收益作为宋廷的杂税收入,常用于移助常平籴本或赡学赡军,由此推动了宋代赈济制度的发展,加强了学校教育的物质保障,缓解了军费不足的窘迫状况,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同时,宋代户绝田的流转对宋代财税法制的发展和完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推动并实现了户绝田财税收支的法制化管理,而且促进了宋代役法的实施与改革。因此,研究宋代户绝田流转及其对财税法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上述主题展开讨论,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贺团卫[5](2018)在《《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文中指出《哥达纲领批判》成书于1875年4、5月间,公开发表于1891年。《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的一部纲领性文献。这部着作中马克思彻底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及其经济、政治观点和策略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本选题通过《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摘译、片段、全译本的形成为轨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哥达纲领批判》零星传播进行重点梳理,全面系统地对《哥达纲领批判》几个主要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内容,对于深化经典着作研究、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899年以来与《哥达纲领批判》有关的多达22种文本或译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译介文献的详细查阅、梳理,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传播过程中“左倾”意识形态逐渐扭转,马克思主义核心概念译法逐渐回归原文。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哥达纲领批判》形成、发表的历史过程,总结其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形成和发表对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准确地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特征做出了判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整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的分配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第二章对《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早期零星传播的梳理。清末民初,《译书汇编》拉开了《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开始零星传播的序幕。五四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被连续以摘译、释译、评析等传播模式出现,再次表明了《哥达纲领批判》这一重要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影响的影响日益笃厚。第三章梳理和考察1922年至1925年主要全译本及刊布情形。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真正传播。1922年至1925年,《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译介达到了高潮。革命人士熊得山、李达、柯柏年等人在国内主要刊物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了全译。四大全译本所收录的《哥达纲领批判》内容逐渐丰富、结构安排趋于合理,符合了中国政治斗争的需要,也为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理论武器,极大促进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第四章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版本变迁情况。全译本通过对几个主要文本精细的对读,概括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在中国的翻译、传播达到了一个高潮,特别是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片段、零星传播、再到全译本;文本的转换经过了日译本为主,到英译本、法译本、德译本、俄译本等平分秋色时期,再到俄译本为主,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原始文字的回归;从早期的期刊杂志露面,到单行本的出现、专题言论集、笔记、摘要、手稿,再到大部头马克思、恩斯全集、选集、文集的编译出版,标志着中国人自觉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争取话语权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被某些人将其理论阉割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扭曲的意识形态被教条化和狂热化所代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些人“左倾”的口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左倾”意识形态逐渐扭转,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核心概念译法逐渐回归原文第五章对《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核心概念的变迁研究。《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资产阶级法权”“资产阶级权利”“高级阶段”“过渡时期”的核心概念的变迁,表明了概念变化受译本来源、内容选择、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译者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术语在翻译过程中被歪曲、误解、误读等情况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核心术语,在理解和实践上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
张京凯[6](2018)在《以敷国用:宋代户绝田流转与规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宋代户绝田是依据《户绝条贯》没纳入官的户绝之家的田产,主要来源于无人继承的民田和逾一定年限的逃田。没纳入官并非户绝田的最后归宿,它通过出卖、租佃、拨充和转拨等方式再次进入土地流转环节,成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户绝田是观察宋代田产制度的一个重要窗口。文章通过详考户绝田的产生、来源和管理,并透过户绝田的流转观察其对宋代财税制度产生的影响,探寻宋代田产和财政之相关问题。研究宋代户绝田的流转与规制,对我国当前规范和加强土地管理,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以及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史鉴价值。
修亚南[7](2017)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通信和协调成本的降低,国际化生产分割过程日益深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专业化生产经营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从而获得相应的增加值收入,同时这也改变了全球生产网络、贸易以及利益分配状况。由于各国各行业对产品价值链进行不断地分割整合,国际竞争的本质也随之改变。基于商品贸易额的传统竞争力评价指标,存在着重复性统计,不能准确地衡量一国的竞争力水平。后来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学者们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分析法,该方法能够沿着产业链把某一产品的价值链增加值纵向分解,参与其生产活动的各国各行业通过获得的增加值收入来衡量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竞争力。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力度的加强,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正逐步丧失,并且当前我国工业制成品的特点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从增加值的角度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既具有理论层面的意义,又可以为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提供现实性的指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2000—2014年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地理及行业分配特点,并且根据我国各制造业部门获得的增加值从而计算得到RCA指数,以此来反映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活动中的竞争力。另外,本文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FDI、产业规模、需求条件以及研发投入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15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前文计算出的RCA(GVC income)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因素的理论分析,选取相应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以及数学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工活动中获取的增加值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而发达国家的增加值收入出现了缩减。第二,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以初级产品部门和制造业产品部门对我国总增加值的贡献程度较大,而服务业部门及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增加值份额较小,表明我国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增值环节。第三,我国在纺织服装类产品制造、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电气设备及其他机械设备制造价值链生产活动中,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具有比较优势;2000-2014年间,我国在交通运输设备价值链生产活动中的比较优势明显提升;但我国在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医药产品、化学品及化学品制造、木材制品等产品价值链生产活动中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低。第四,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及仓储业、金融保险业、贸易开放度以及国内需求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显着性的促进作用;而专业和科技活动、平均生产规模、研发强度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最后,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从增加值的角度测度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竞争力,规避了以出口额数据衡量制造业竞争力所存在的重复性计算问题。第二,将测算出的RCA(GVC income)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FDI、平均生产规模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三,本文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计算数据来源于2016年更新的WIOT,样本时间为2000—2014年,目前在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采用的是2013版的WIOT,样本时间是1995年至2011年。
郭兆斌[8](2017)在《清代民国时期晋商簿记报告研究 ——以编制方法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簿记报告是每年年终之时商业字号编制的一种商业账簿文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年终之时商号的资产、资本、收入和支出等类别以及各类之下各项的细目和数额。商号据此计算本年的盈亏。编制簿记报告的方法曾先后出现原始计量记录、三柱结算法、四柱结算法和龙门账等,依据编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柱式簿记报告、四柱式簿记报告和龙门账簿记报告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刘建民先生搜集了近600份清代、民国时期的晋商簿记报告。对它们展开分析、研究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会计史研究的进展,尤其是清代以来簿记报告编制方法及其变化发展等内容。三柱结算法及由其编制而成的三柱式簿记报告在秦汉以前即已出现,到两汉时期达到成熟阶段,产生了以“收﹣支=余”为结算公式的形式。但是,汉代以后的会计史研究中,三柱结算法和三柱式簿记报告便从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似乎在汉代以后的民间商业活动中不再使用这种方法。然而,由这批晋商簿记报告可知,三柱结算法及三柱式簿记报告仍广泛应用于民间商业活动之中。只不过,由于连续性合伙经营组织的出现,使得这种结算法由“收﹣支=余”变为“存﹣该(除)=利”。四柱结算法与四柱簿记报告在东汉即已萌芽,在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并应用于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活动之中。它的结算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最早应用于官府统计钱粮、人口等经济活动中。即便到明代,官府编制的赋役黄册依然用这一结算方法。在这批晋商簿记报告中同样有采用四柱结算法编制的簿记报告,但它们所使用的结算公式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基础上发展出商号盈亏的计算,其计算盈亏的方法分别有“实在﹣旧管=余利”和“新收﹣开除=余利”两种。并且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衍生出的“实在﹣旧管=新收﹣开除”则是龙门账结算公式出现的理论基础之一。龙门账的名称来自其双轨制结算方法,或许正因如此,一些学者仅将龙门账视为一种结算法。但通过对山西票号总清账上各项业务分析后可知,山西票号的记账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复式记账方法。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学者们都将“进﹣缴=存﹣该”作为龙门账的结算方法。但通过这批晋商簿记报告来看,最初的龙门账结算方法要比这一方法繁琐、复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账务性质认识的变化而逐步精简至成熟形态。虽然“实在﹣旧管=新收﹣开除”是龙门账结算公式的基础,但二者之间绝非是简单的术语更换。龙门账结册以“进﹣缴”为一线、“存﹣该”为一线分别编制进缴结册和存该结册,最后分别计算各自差额用于稽核账务,这与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而得到的“实在﹣旧管=新收﹣开除”是不相同的。结合西方社会经济史理论可知,与西式复式簿记的产生一样,龙门账的产生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存在着联系。清末民初,由于留学归来学者的影响,中国国内逐渐开始了一场针对中国传统簿记制度的改良运动。运动起初由理论引进发展到实践运用,根据对中国传统簿记制度的态度不同,分为改良派和改革派。两派都以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为活动范围推广各自的方法。与此同时,山西地区也在进行着“会计改良”,不同的是山西地区的改良主要是对现有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总结。从这批晋商簿记报告来看,直到民国末期,晋商的会计制度才受到西方复式簿记的影响。晋商在编制簿记报告时,除采用一定的结算方法外,还会使用到苏州码、印章等。通过分析晋商簿记报告,可知苏州码在编制簿记报告时的有着不同的用途,而同一类的印章在不同的商号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可见当时并没有使用印章的严格规定。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认为打厚成是资本家用于隐藏利润、剥削无产者的一种手段。但通过分析晋商合同及簿记报告内容后,可以发现打厚成作为一种财务处理手段,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处理商号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股东和伙友利益分配等之间的矛盾。同时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理财思想中的开源节流、培本固元等思想,并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在商业活动中的体现。裕庆协记是开办于平遥侯冀村的一家当铺。利用它的簿记报告,结合其他史料,可以对其创办、发展等情况有所了解。其簿记报告记录了股东、资本等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其历年利润变化情况的分析,可知由于当时山西省政府紊乱的金融政策和战争因素严重影响了该当铺的经营。
刘晓旭[9](2014)在《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以及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2014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重点强调。玉米作为与小麦和水稻比肩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粮食用途以及工业用途,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突出的作用。从发展趋势看,玉米是我国未来需求增长最快、增产潜力最大的粮食品种,因此,抓好玉米生产,是促进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的研究对探讨如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整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从玉米播种面积、产量以及单产情况三个方面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规模、总体水平以及单产水平进行分析,并在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产量水平较高,并呈上升趋势,黑龙江省已经成为中国玉米产量最多、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水平呈波动状态,但总体变化不大;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具有区位优势,但比较优势并不强。其次,从一般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因素三方面对黑龙江省玉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一般影响因素中的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药施用量以及农村用电量是逐年提高的,但玉米品种培育、化肥施用的科学性、配套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农药用量的掌握以及劳动力的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不科学的施用化肥及农药对玉米生产有负向的影响;自然因素中的成灾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变动,对玉米生产有负向的影响,而近年来的气候变暖对玉米生长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补贴政策对玉米生产有积极的影响。再次,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农药施用量对玉米产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成灾面积对玉米产量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以及农村用电量对玉米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对策,包括:保证玉米播种面积,推进规模经营;科学施用化肥,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未来农村劳动力。
张智[10](201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的中国,物质的丰裕已直追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生活曙光”也已经光芒万丈,但公民的“现代性”依然踯躅在艰难的转型路上。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移植了有效的管理,创制了完善的制度,兴建了现代化的都市,形成了强大的国家硬实力。而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和经济运行背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面的冲突和失范频现,国民的现代化水平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现代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人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物的建设”。人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十字路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承担着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现代化的时代重任,还肩负着推动人的观念需要、素质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分支。国内外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动因、模式和结果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究和阐释。人的现代化是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密切相关的。以社会形态为准,我们可以将人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开启的人的现代化的征途,但是“以资为本”的现代化模式与人的现代化有着多重悖反,它并不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合理路径和最佳模式。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者、替代者和超越者。科学的理论言说和历史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世界现代化形态和模式。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它是人的现代化的最佳模式设计和合理路径选择。从一般意义上探究人的现代化的内涵、本质、动因、模型、过程、结果、规律、经验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一座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富矿。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个人需求”为内驱动力,以“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为基本前提和基础动力,以“普遍交往”、“联合劳动”为重要条件,以“自由个性”为重要标注和评价依据,摒弃“异化的人”的历史阵痛,最终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的科学理论体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资本主义化的认识,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卓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6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实着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指引人的解放、发展及现代化的科学学说,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最佳道路和合理制度。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总依据,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精气神。当前,处在“人的依赖关系”与“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的个人独立性”并存阶段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既面临着重重的现实阻滞和困境,诸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民主政治制度或缺、社会阶层结构固化、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价值观念浮躁、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数量相当庞大等。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利好的发展机遇和诱因,如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人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前提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底线公平;完善参与型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现代化的权利保障;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现代化的机会公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现代化的精神品质;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优化中国人现代化的天人关系;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世界交往。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小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小注(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化肥面源污染 |
1.2.2 化肥施用量 |
1.2.3 化肥施用效率 |
1.2.4 农户化肥施用行为 |
1.2.5 化肥施用视角下农业可持续发展 |
1.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逻辑机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面源污染 |
2.1.2 农业生产效率 |
2.1.3 化肥施用冗余 |
2.1.4 农户施肥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成本收益理论 |
2.3 逻辑机理框架 |
2.3.1 化肥施用冗余的逻辑机理 |
2.3.2 农户施肥行为的逻辑机理 |
2.3.3 全文的逻辑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 |
3.1.1 化肥施用量特征 |
3.1.2 化肥施用强度及生产力特征 |
3.2 化肥施用关联因素现状 |
3.2.1 从业人员现状 |
3.2.2 农业机械现状 |
3.2.3 农村用电量现状 |
3.2.4 农药使用现状 |
3.3 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化肥施用过量 |
3.3.2 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 |
3.3.3 化肥施用效率低下 |
3.3.4 化肥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初步判定 |
4.1 相关研究动态 |
4.2 指标选择 |
4.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EKC检验 |
4.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述 |
4.3.2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 |
4.3.3 化肥施用增长与农业增加值的关系 |
4.4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
4.4.1 分析方法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的脉冲响应分析 |
4.4.4 化肥施用增长与农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及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1 数据包络模型 |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5.2.1 指标选择 |
5.2.2 数据处理 |
5.3 农业生产效率的演变特征 |
5.3.1 省级农业生产效率演变特征 |
5.3.2 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演变特征 |
5.4 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4.1 省级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4.2 农户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问卷设计和调查 |
6.2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 |
6.2.2 测量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户化肥施用的信度、效度检验 |
6.3.1 农户化肥施用信度检验 |
6.3.2 农户化肥施用效度检验 |
6.4 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数据处理 |
6.4.3 实证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
7.1.2 模型适配度指标选择 |
7.2 农户施肥认知、施肥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7.2.1 农户施肥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2.2 农户施肥认知对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2.3 农户施肥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2.4 农户施肥认知、意愿与行为的路径结果 |
7.3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7.3.1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认知的路径结果 |
7.3.2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3.3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3.4 农户政策认知、施肥认知与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3.5 农户政策认知、施肥认知、意愿与行为的路径结果 |
7.4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的认知、意愿与行为路径分析 |
7.5 农户化肥施用问题多维关系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化肥合理施用的对策建议 |
8.1 针对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8.1.1 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8.1.2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8.1.3 调整农业财政补贴方式 |
8.2 针对技术层面的对策建议 |
8.2.1 增加设立配肥服务网点 |
8.2.2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推广 |
8.2.3 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体系 |
8.3 针对农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
8.3.1 提升农户生态环境认知 |
8.3.2 提高农户科学文化素质 |
8.3.3 加强农户施肥技术培训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技术措施指导意见 |
附录2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问卷基本信息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
4.1 教学理念分析 |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
4.2 教学方法分析 |
4.2.1 专题式教学法 |
4.2.2 案例教学法 |
4.2.3 合作学习法 |
4.2.4 服务性学习法 |
4.2.5 研究式教学法 |
4.3 实践教学分析 |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4.4 教学考核分析 |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
5.1 教学实施原则 |
5.2 教学整体设计 |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教学内容解析 |
5.3.2 学生学情诊断 |
5.3.3 教学目标分析 |
5.3.4 教学策略分析 |
5.3.5 教学流程 |
5.3.6 课堂实录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关于《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与〈资本论〉》前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资本论》的写作情况 |
二、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 |
(一) 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有全面系统的论述 |
(二) 有些《资本论》中讲得很明确的观点, 在我国的有关教材和论着中做了颠倒其原意的解读 |
(三) 如何正确把握《资本论》的方法 |
(四)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 |
三、关于《资本论》内容的简繁取舍与评介问题 |
(一) 关于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问题 |
(二) 关于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问题 |
(三) 关于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学术态度问题 |
(4)宋代户绝田流转及其对财税法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代经济思想影响下的户绝田流转 |
(一) “义利统一”的事功思想影响下的宋代户绝田流转 |
(二) “先义后利”的理学思想影响下的宋代户绝田流转 |
二、宋代户绝田流转收益的分配 |
(一) 以户绝田流转收益移助常平籴本 |
1. 以租佃户绝田的收益移助常平籴本 |
2. 以鬻卖户绝田的收益移助常平籴本或瘗埋之费 |
(二) 以户绝田收益赡学赡军 |
1. 以户绝田拨充学田的收益充任赡学之资 |
2. 以户绝田招募弓手的收益充任赡军之资 |
三、宋代户绝田流转对宋代财税法制的影响 |
(一) 实现了宋代户绝田财税收支的法制化管理 |
(二) 促进了宋代役法的实施与改革 |
四、结语 |
(5)《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哥达纲领批判》国内研究 |
二、《哥达纲领批判》国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重点和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形成和发表 |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形成 |
一、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与拉萨尔主义的形成 |
二、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的合并 |
三、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主义的原则分歧 |
四、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合并代表大会和哥达纲领大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哥达纲领批判》的发表 |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公开发表 |
二、恩格斯对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 |
第三节 《哥达纲领批判》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意义 |
一、《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准确地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和特征作出了判断 |
二、《哥达纲领批判》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零星传播 |
第一节 清末民初《译书汇编》对《哥达纲领批判》的零星介绍 |
一、《译书汇编》转译《近世政治史》 |
二、《社会党镇压及社会政策》与《哥达纲领批判》 |
第二节 五四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传播 |
一、蔡和森《共产党之重要讨论》中“无产阶级专政”与“过渡时期”的思想 |
二、李达在《新青年》连续撰文讨论“无产阶级专政”与“政治过渡时期”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哥达纲领批判》的翻译和传播 |
一、陈独秀对《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
二、施存统对《哥达纲领批判》传播的贡献 |
三、周佛海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部分引用 |
四、郑振铎对《哥达纲领批判》中重要思想的论述 |
五、赭选译《马克思学说之两节》中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引用 |
六、胡南湖撰文《马克思传》对《哥达纲领批判》的介绍 |
七、邓中夏《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对《哥达纲领批判》段落的摘译 |
八、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翻译的贡献 |
九、吕一鸣在《新民意报副刊》中摘译《哥达纲领批判》 |
第四节 大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国内的传播(1924-1927) |
一、《孤军》和《哥达纲领批判》的关系 |
二、王首春《近世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区别》一文对《哥达纲领批判》的引用 |
第五节 土地革命时期《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传播(1927-1937) |
一、费觉天着作《阶级斗争原理》中引用《哥达纲领批判》 |
二、熊得山着《社会问题》一书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评析 |
三、着作《大众政治经济学》对《哥达纲领批判》的译述 |
四、罗敦伟着《马克思主义评论之评论》对《哥达纲领批判》内容的释译 |
第三章 1922年—1925年间《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版本 |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全译本 |
一、熊得山第一个全译《哥达纲领批判》 |
二、李达《哥达纲领批判》全译本 |
三、彭学霈全译《德意志劳动党党纲栏外批评》 |
四、柯柏年与《哥达纲领批判》 |
五、柯柏年译本在历史上的意义 |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各种译本的历史特点 |
一、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四大全译本比较 |
二、20世纪2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全译本的历史特点 |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的版本变迁 |
第一节 1930年李一氓译本 |
一、李一氓译本结构 |
二、李一氓译本评价 |
第二节 1939年延安解放社译本 |
一、何思敬、徐冰《哥达纲领批判》译本 |
二、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 |
三、1939年何思敬、徐冰译本的整体评价及影响 |
第三节 成仿吾重新校订《哥达纲领批判》 |
一、成仿吾重新校订《哥达纲领批判》 |
二、成仿吾小组校译本结构 |
第四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版本对读 |
一、20世纪30年代全译本结构方面异同 |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哥达纲领批判》文本变化 |
三、1972年版、1995年版、2012年版引文、注释删减、译文结构等变劝 |
四、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版本变迁的特点 |
第五章 《哥达纲领批判》不同版本中核心概念的变迁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法权”概念的变迁 |
一、不同版本中的翻译 |
二、从“资产阶级法权”到“资产阶级权利”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不同翻译 |
一、不同全译本中对“高级阶段”“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不同译法 |
二、解释史视域下“高级阶段”的研究 |
第三节 “过渡时期”概念的变迁 |
一、列宁对“过渡时期”认识的深化 |
二、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以敷国用:宋代户绝田流转与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户绝田的产生和来源 |
二、户绝田的管理机构 |
三、户绝田的多元化流转 |
(一) 出卖 |
(二) 租佃 |
(三) 拨充和转拨 |
四、户绝田流转收益管理与宋代财税制度完善 |
五、结语 |
(7)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全球价值链定义的演进过程 |
1.2.2 全球价值链下利益分配的研究 |
1.2.3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2 国际分工理论 |
2.3 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
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
3.1 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地理分配情况 |
3.1.1 整体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地理分配情况 |
3.1.2 2000-2008年间制造业增加值变化额的分解情况 |
3.1.3 细分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地理分配情况 |
3.2 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部门分配情况 |
3.2.1 整体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部门分配情况 |
3.2.2 细分制造业增加值的部门分配情况 |
3.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细分制造业产品基于“GVC income”的RCA指数变化 |
3.3.2 基于出口额的RCA指数和基于“GVC income”的RCA指数的比较 |
3.3.3 基于“GVC income”的RCA指数的国际比较 |
4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4.1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
4.1.1 生产性服务业 |
4.1.2 FDI |
4.1.3 产业规模 |
4.1.4 需求条件 |
4.1.5 研发投入 |
4.2 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清代民国时期晋商簿记报告研究 ——以编制方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晋商簿记报告整理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民间簿记报告演变概述 |
第二节 晋商簿记报告的分类整理 |
第三节 晋商簿记报告的价值 |
第二章 晋商簿记报告中单式簿记报告的演变 |
第一节 晋商的股俸合伙制 |
第二节 晋商单式簿记报告类型分析 |
一、三柱式簿记报告分析 |
二、捞锅底式簿记报告分析 |
三、四柱式簿记报告分析 |
第三节 晋商单式簿记报告的演变 |
一、三柱式簿记报告的演变 |
二、四柱式簿记报告的演变 |
第三章 晋商簿记报告中的龙门账 |
第一节 龙门账产生的基础 |
第二节 龙门账:记账方法及其簿记报告 |
第三节 龙门账:编制方法的演变 |
第四节 龙门账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关系 |
第四章 会计改良运动时期的晋商簿记报告 |
第一节 会计改良运动概述 |
一、清末的会计改良 |
二、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的会计改良运动 |
第二节 山西地区的会计改良 |
第三节 会计改良运动对晋商簿记报告的影响 |
第五章 编制簿记报告相关技术问题 |
第一节 苏州码在晋商簿记报告中的应用 |
一、用于记录日期 |
二、用于盘点商号存货及其价格 |
三、用于记录银钱兑换比率 |
四、其他应用情况 |
第二节 印章在晋商簿记报告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打厚成”在晋商簿记报告中的应用 |
第六章 晋商裕庆协记当铺簿记报告分析 |
第一节 裕庆协记清单册概述 |
第二节 裕庆协记的资本组织形式 |
一、股俸制和账期制 |
二、借贷资本 |
第三节 簿记报告中所见裕庆协记的经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晋商簿记报告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清单图片(部分) |
后记 |
(9)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玉米 |
2.1.2 玉米的主要用途 |
2.1.3 玉米生产影响因素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规模与水平 |
3.1.1 玉米播种面积 |
3.1.2 玉米产量 |
3.2 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水平 |
3.2.1 玉米单产变化 |
3.2.2 玉米单产与全国的对比 |
3.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优势分析 |
3.3.1 区位优势 |
3.3.2 规模优势 |
3.3.3 效率优势 |
3.3.4 综合优势 |
4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4.1 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玉米品种 |
4.1.2 化肥施用 |
4.1.3 科学技术 |
4.1.4 农业机械化 |
4.1.5 农业基础设施 |
4.1.6 生长辅助用品 |
4.1.7 农药 |
4.1.8 农村用电量 |
4.1.9 劳动力 |
4.2 自然因素分析 |
4.2.1 成灾情况 |
4.2.2 气候 |
4.3 政策因素分析 |
5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模型检验 |
5.3.2 结果分析 |
6 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对策建议 |
6.1 保证玉米播种面积,推进规模经营 |
6.2 科学施用化肥,实现可持续发展 |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建设管护机制 |
6.4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 |
6.5 加快发展新技术,注重技术推广 |
6.6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未来农村劳动力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本研究的研究历程与文献综述 |
三、本研究的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及局限不足 |
第一章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 |
一、人的现代化基本原理概述 |
(一)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 |
(二) 人的现代化的动因及模式 |
(三) 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 |
(四) 人的现代化的规律和经验 |
二、资本主义与人的现代化的悖反 |
(一) “物的人格化”与“人的物化” |
(二) “资本的增殖”与“人的贬值” |
(三) “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 |
(四) “总体发展全面性”与“人的主体性” |
(五) “人的异化生存”与“人的自由本性” |
三、社会主义之于人的现代化的价值 |
(一) 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现代化形态 |
(二) 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三) 生活资料按劳分配:人的现代化的生活保障 |
(四) 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的现代化的生态条件 |
(五)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
(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终极旨归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渊流精要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源泉 |
(一) 理论渊源: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承继 |
(二) 现实根源:对资本宰制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 |
(三) 方法论基源: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过程 |
(一) 孕育期(1839—1843):承接和批判“抽象的人” |
(二) 雏形期(1843—1846):发现和立足“现实的人” |
(三) 成熟期(1847—1895):解放和发展“现代的人”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义 |
(一) “现实的人”: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
(二) “个人需要”:人的现代化的内驱动力 |
(三) “物质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前提 |
(四) “人类自身生产”:人的现代化的第一动因 |
(五) “精神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动能 |
(六) “社会关系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七) “普遍交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
(八) “人的异化”:人的现代化的历史阵痛 |
(九) “联合劳动”: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 |
(十) “自由个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注 |
(十一) “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理想目标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创新与探索 |
(一)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探索 |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现代化实践 |
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一) 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与国民性改造思潮 |
(二) 毛泽东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探索 |
(三)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创新 |
(四) 江泽民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发展 |
(五) 新世纪新阶段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三、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 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 |
(二) 类的现代化与个人现代化相统一 |
(三) 社会现代化与个体现代化相统一 |
(四) 理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相统一 |
(五) 党的现代化与群众现代化相统一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方位判定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现代化的必由路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现代化的总依据 |
(三) 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中国人现代化的精气神 |
(四) 人的依赖与物的依赖并存:中国人的存在状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阻滞 |
(一)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二) 民主政治制度或缺 |
(三) 社会阶层结构固化 |
(四)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
(五)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六) 文化价值观念浮躁 |
(七)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八) 人口数量相当庞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诱因 |
(一) 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三)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四) 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五) 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六) 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建设策略 |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 |
(二) 坚持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 |
(三) 坚持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 |
(四) 坚持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 |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 |
(一) 国内外人的现代化测度相关指标体系概览 |
(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初探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
(一) 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 |
(二) 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三)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实现中国人现代化的底线公平 |
(四) 完善参与型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现代化的权利保障 |
(五) 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现代化的机会公正 |
(六)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 |
(七) 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现代化的精神品质 |
(八) 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优化中国人现代化的天人关系 |
(九) 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世界交往 |
结语 挑战与机遇: 13亿多人的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小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D]. 石锐.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3]关于《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与〈资本论〉》前言[J]. 卫兴华. 东南学术, 2019(02)
- [4]宋代户绝田流转及其对财税法制的影响[J]. 张京凯.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 [5]《哥达纲领批判》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主要版本研究[D]. 贺团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6]以敷国用:宋代户绝田流转与规制问题研究[J]. 张京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 [7]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修亚南.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8]清代民国时期晋商簿记报告研究 ——以编制方法为中心[D]. 郭兆斌. 河北大学, 2017(12)
- [9]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刘晓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5)
- [10]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D]. 张智. 兰州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