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落实中进步——11月份夜班手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启明[1](2014)在《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 ——以地方首领和官办教育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同治年间,阿古柏侵入并占领新疆大部达十年之久,摧毁了清朝在新疆原有的统治体系。光绪三年(1877)清朝收复新疆后,重新构建自己的统治系统,通过在新疆建省,不仅使巡抚逐步取代伊犁将军成为新疆军政首长,而且在地方上建立各级行政衙门,以类似内地的州县制度和州县官员取代伯克治理当地百姓。然而在地方上改变间接管理模式之后,一个来自内地的汉人官员如何治理一个非汉文化的边疆穆斯林社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光绪三年后的吐鲁番为例,利用新近出版的清代吐鲁番厅档案,研究了这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研究发现,为有效治理迥异于内地汉民社会的吐鲁番穆斯林社会,清朝采取两套措施:第一,按照州县制度运作的需求,将旧有社会中的伯克、苏目、阿洪等“头目”改造成适应州县制度运作的“基层社会组织”首领,纳入官府的管理体系,使之成为官府推动当地社会有效运作的支持力量。第二,为了官府与百姓之间能够进行比较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克服与当地讲突厥语的民众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清朝官员从收复吐鲁番开始,便很重视官办汉语教育的开展。这两套措施互为表里,相互补充,共同成为维护清朝新疆统治的基础,也是衡量晚清新疆治理的重要课题。文章在“绪论”之外分为两大部分。上编“晚清吐鲁番的地方首领”讨论了清朝通过裁改伯克以及每年的点卯制度,逐渐将郡王以外的所有地方“头目”纳入官府的管理体系,使其成为承办官府各种公务的地方基层首领的情况。在第一章对札萨克郡王、协理台吉、苏目(sumun)等的讨论中,指出了《新疆图志》将协理台吉与图萨拉克齐并列记载的错误,因为协理台吉实际上就是蒙文的图萨拉克齐(tusalaqci)台吉。吐鲁番收复伊始,郡王未归,当地官府主要依靠迈引、哎不咱、阿布都拉罕三位台吉承办各种事关军需的紧急差务,他们常常独当一面,对当时社会生产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直到郡王履事后,他们才退居幕后。在论述晚清吐鲁番西部的苏目(sumun,亦即满语的牛录/niru、汉语的佐领)时,文章以托克逊四苏目的个案为例,详细论述了苏目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地社会中替官府承办公务的角色,实与其他头目并无二致。第二章围绕晚清吐鲁番伯克进行研究,不同意以往关于建省后伯克不复存在的观点,认为新疆建省后,原属伯克系统的达尔瓜、米拉布仍广泛存在于当地社会,并详细讨论了被当地社会视作“众民之首”的达尔瓜(dorya)的词义、职缺分布及社会功能;讨论了管理水利事务的米拉布伯克,简要分析了米拉布的养廉地问题,并且发现了以往学者极少提及的一种新的专司各庄分水事务的小伯克——柯柯巴什(kok bas)。第三章探讨了被当地百姓称为“以资领袖”的乡约首领,指出有关学者关于晚清伯克裁改乡约的错误认识,说明了吐鲁番乡约职缺的设置由伯克裁改或者添设而来,当地乡约不仅有缠、汉、回族等群上的区别,而且还有总乡约、台车乡约与俄国乡约功能方面的不同,并详细论述了乡约的出缺与补放情况,以及乡约在当地社会中具有的催缴钱粮、稽查治安、查办纠纷、办理水务、修桥补路以及管理婚嫁等职能。本章还详细论述了吐鲁番保甲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建设情况。第四章讨论了吐鲁番伊斯兰教阿洪在当地的领袖色彩,以及阿洪的职缺补放问题,注意到将达尔瓜和吐鲁番郡王补放阿洪的权力逐渐收归官府的情况,官府强化对当地礼拜寺及阿洪的有效管控的情况等。本章还论述了经济领域中的各类商业行头的角色及其与官府的关系(作为官府征税的实际操作者,实际上成为经济领域的准行政职务,甚至后期变成官府的包税人)。下编“晚清吐鲁番的官办教育”分为两章,分别探讨了光绪年间当地推行的义学教育和光绪末到宣统年间实行的新式学堂教育。第五章在官府增进与当地百姓关系的背景下,详细论述了吐鲁番义学教育机构的设立及其裁撤情况;讨论了吐鲁番义塾的师资(大多为文化层次较低的内地汉民知识分子)和学童情况(不仅有缠、回、汉族等群身份的差异,也有正课、附课、额外附课学识层次上的不同,从而也会影响束修银两的多少;而官府往往给予缠民学童特别的激励与关照);教材情况(普遍采用汉语儒学教材,但在识字阶段也会采用双语词汇性质的教材)、考试内容(儒家学说)、考试方式(八股文)、义塾经费(几乎全靠地方官府自筹)。本研究指出,因为文化差异大以及塾师、教材、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当,加上学生出路有限等因素,义塾教育收效不大。第六章围绕学堂教育进行讨论,详细论述了吐鲁番蒙养学堂、小学堂、艺徒学堂、实业学堂、半日学堂、汉语学堂、简易识字学塾等各类学堂的设立及其课程、学生与师资等内容,指出官立学堂明显优于私立学堂教育;研究了新疆省府用于激励缠民的“缠师范生奖励义务章程”;探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志教材的编纂情况,研究了档案中发现的一份“吐鲁番乡土志稿”的史料价值。文章通过对档案中保存的学生试卷的分析,指出当时国文、体操、算算、习字、修身等试卷显示出的近代学堂特色。而对学堂的放假与转学制度的分析,指出地方官府对学堂放假时间的调整,意在使其与传统的土着生活相适应。近二十余年来,一些清史研究者非常关注清朝在边疆地区采用的不同于汉地的政治制度。但实际上阿古柏动乱后,清廷对以往“间接治理”的新疆模式有所反思。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新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清朝在晚清有意通过行省制度和类似内地的州县衙门治理新疆,但当地社会中的各级“头目”仍然是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基层社会新制度的构建,也离不开对这些“头目”社会角色和职能的安排。本研究认为晚清社会制度新建设的这一工作,总体上讲是有成就的。不过晚清新疆官府在安排各种“头目”社会职能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汉语言的教育实现官府与百姓之间比较直接的沟通,甚至加强边疆百姓对朝廷的认同。虽然用心良苦,但成效不大。其原因和经验教训值得关注。
殷晓锐[2](2012)在《社会变迁与《人民日报》改版研究(1978-2012)》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日报》改版进行研究,在时代变迁的视角下考察报纸改版的变化与趋向。文章主要从内容、形式、版面三个方面探讨《人民日报》的革新与变化。其一,在内容上,不断扩版增加信息量、遵循新闻规律提高新闻质量,报道题材更为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焦点难点、网络热点等也成为报道的重要方面。其二,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文体更为多样,交叉融合的新文体成为报纸与新媒介形式竞争的特色;新闻语言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一改往日僵硬面孔,呈现出清新活泼的文风;逐渐脱离“假大空”的陈述方式,而是注重在平时说理、交流互动中达成共识,注重刻画细节、突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手段。其三,报纸版面形成了庄重大气的风格,版式设计更为精致,版面编排更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气息。《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核心媒体,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各个历史阶段,《人民日报》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服务于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随着时代变迁不断革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发挥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重任,为社会建设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媒介格局剧烈变革的互联网时代,《人民日报》还将面临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时代在不断变迁,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也在不断调整,《人民日报》还需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提出的新需求。
李理[3](2011)在《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 ——汉口《大刚报》史研究(1945.111951.12)》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就是1945年到1951年间从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初期新闻史的个案汉口《大刚报》。论文对汉口《大刚报》的历史作了以详尽全面的梳理,把新闻史上值得研究的一块原地的这些特殊史料抢救出来,并解释了民营报纸在抗战胜利后以及建国初期两个历史转折点的生存路径选择之特殊性,从而达到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和借鉴历史的目的。在具体写作策略上,采用历史学的实证法和新闻学的个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依据历史文献,搜集发掘相关史料,通过对具体事实的征引和考论,用个案研究来检验研究客体所具有的特性,以探求历史的本来面目。论文简要回顾了《大刚报》自抗战年代创立起的刊行历程。《大刚报》曾作为西南后方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报纸之一,以三遭轰炸、四次搬迁,始终坚持出版的“愈炸愈奋,至大至刚”大刚精神驰誉国内报坛,在《大刚报》刊行的15年间,经历了中国近代史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的前两年,出版迁移路径与中国近代史的战争战场转移路径息息相关;经历了7座近代城市,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方向都深刻影响《大刚报》的发展。论文详细论述汉口《大刚报》的创立与抗争。考察在国民政府新闻舆论环境下汉口《大刚报》如何秉持衡阳贵阳时期“至大至刚”的办报精神,传承独立民营报纸的性质,以及由此展开与南京《大刚报》总部分庭抗礼的斗争。重点探讨《大刚报》合作社性质的由来与发展,以及汉口《大刚报》作为合作社的内部制度安排的控制权的分配。论文着力论述汉口《大刚报》的独立经营。考察汉口《大刚报》合作社的成熟时期,包括结社策略和经营策略的主要表现。重点讨论汉口《大刚报》在解放战争后期的生存路径的选择以及分析内在动因。论文重点论述汉口《大刚报》的公私合营与改造。重点探讨汉口《大刚报》作为第一家公私合营民营报纸的尝试,在武汉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汉口《大刚报》的公私合营,实际上从组织人事到编辑方针都已经在扮演机关报的角色。报纸完成公私合营的过程实质则是成为促使汉口《大刚报》合作社迅速解散的力量。也为中共武汉市委和武汉市人民政府通过适当途径将汉口《大刚报》改造成为机关报创造了合理性。
赵振宇[4](2008)在《《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研究 ——兼论媒体如何做好经济建设报道》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通过对1998-2007年《人民日报》上的东北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了解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之后,中央主流大报上的东北报道框架是否发生了变化,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无论是振兴前还是振兴后,《人民日报》对于东北地区的报道始终以经济框架,特别是工业框架为主——极少数大型工业企业以及以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得到充分的报道。框架之外的内容往往受到忽视,例如农业、第三产业(包括教育)以及以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都很少得到报道。振兴政策实施之后,这种情况还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加剧。文章对这种报道框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中央级主流媒体的地方经济报道工作有所启示。
江绍高[5](2004)在《在落实中进步——11月份夜班手记》文中研究说明
二、在落实中进步——11月份夜班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落实中进步——11月份夜班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 ——以地方首领和官办教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创新 |
第四节 研究资料 |
第五节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对本课题的重要意义 |
第六节 几点说明 |
上编: 晚清吐鲁番的地方首领 |
第一章 札萨克首领 |
第一节 札萨克郡王 |
第二节 协理台吉 |
第三节 苏目 |
第二章 伯克首领 |
第一节 晚清伯克的变革 |
第二节 众民之首——达尔瓜 |
第三节 米拉布 |
第三章 乡约、保甲首领 |
第一节 以资领袖——乡约 |
第二节 保甲 |
第四章 宗教、商业首领 |
第一节 宗教阿洪 |
第二节 商业行头 |
下编: 晚清吐鲁番的官办教育 |
第五章 义学教育 |
第一节 义学的设置与裁改 |
第二节 塾师与学童 |
第三节 教材与考课 |
第四节 经费与成效 |
第六章 学堂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
第二节 吐鲁番各类学堂的创设 |
第三节 师资与经费 |
第四节 教材与考试 |
第五节 放假与转学 |
结语 |
附录 |
一、《档案》资料汇编 |
二、《档案》类型详表 |
三、汉文——察哈台文档案举例 |
四、相关数据表格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刊论文 |
后记 |
(2)社会变迁与《人民日报》改版研究(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抽样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第一章 1978-1991《人民日报》改版研究 |
第一节 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及进程 |
一、改革开放为传媒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
二、方针政策的调整为新闻改革提供了保障 |
三、相关探讨促使新闻改革不断深化 |
四、本阶段《人民日报》的改版进程 |
第二节 报道内容有所丰富 |
一、信息量增加 |
二、报道面逐步拓展 |
第三节 报道形式逐渐丰富 |
一、报道文体多样化 |
二、新闻语言艰难的蜕变 |
三、陈述方式尚为空泛 |
第四节 版面趋向庄重简洁 |
第二章 1992-2002《人民日报》改版研究 |
第一节 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及进程 |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传媒发展获得新契机 |
二、传媒大众化浪潮的兴起对党报带来严峻挑战 |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成为新闻工作的主要导向 |
四、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进程 |
第二节 报道题材更注重贴近实际 |
一、注重服务性 |
二、注重趣味性 |
三、注重调查分析 |
四、新闻价值提炼有所不足 |
第三节 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
一、报道文体新变化 |
二、新闻用语趋向简洁准确 |
三、陈述方式更为客观平衡 |
第四节 版面大方美观 |
第三章 2003-2012《人民日报》改版研究 |
第一节 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及进程 |
一、社会转型为党报改革带来契机 |
二、相关政策为传媒发展提供保障 |
三、多元竞争为党报发展带来挑战 |
四、本阶段《人民日报》改版进程 |
第二节 报道题材不断拓展 |
一、增加国际新闻 |
二、增设新媒体版 |
三、突出民生题材 |
四、拓展评议话题 |
第三节 报道形式丰富灵活 |
一、交叉融合的新文体出现 |
二、新闻语言更富表现力 |
三、平等互动的陈述方式 |
第四节 版面清新大气 |
结语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传媒改革相互作用 |
一、社会变迁决定传媒的变革 |
二、传媒不断革新推动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党报改革之路仍艰 |
一、舆论监督亟需加强 |
二、国际传播能力仍显不足 |
三、“三贴近”仍需“走转改” |
结束的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 ——汉口《大刚报》史研究(1945.111951.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2 《大刚报》的刊行历程 |
2.1 郑州、信阳的草创 |
2.2 衡阳的大发展 |
2.3 柳州、贵阳的流离 |
2.4 南京、汉口的分立 |
3 隶属南京总部的汉口《大刚报》(1945.11—1947.8) |
3.1 汉口《大刚报》的创刊与抗争 |
3.2 《大刚报》合作社的由来与发展 |
3.3 汉口《大刚报》合作社的控制 |
4 独立门户的汉口《大刚报》(1947.8—1949.5) |
4.1 解放战争后期汉口《大刚报》的生存环境 |
4.2 《大刚报》合作社的成熟 |
4.3 汉口《大刚报》的生存路径 |
5 公私合营到武汉市委机关报的汉口《大刚报》(1949.5-1951.12) |
5.1 公私合营的先行者 |
5.2 汉口《大刚报》合作社的解散 |
5.3 中共武汉市委对汉口《大刚报》的改造 |
结语 大刚境遇:从合作社的同人报改造为共产党的机关报之经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研究 ——兼论媒体如何做好经济建设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框架理论 |
二、媒体对经济建设的宣传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的框架分析 |
一、1998-2002年报道框架分析 |
二、2003-2007年报道框架分析 |
三、前后两个五年报道框架对比分析 |
四、个案分析 |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东北报道框架的特点及成因 |
一、报道框架的主要特征 |
二、报道框架的优点、不足及影响 |
三、报道框架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对主流党报东北报道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
一、对未来报道的建议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在落实中进步——11月份夜班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 ——以地方首领和官办教育为中心[D]. 王启明. 南京大学, 2014(12)
- [2]社会变迁与《人民日报》改版研究(1978-2012)[D]. 殷晓锐. 南京大学, 2012(10)
- [3]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 ——汉口《大刚报》史研究(1945.111951.12)[D]. 李理.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4]《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研究 ——兼论媒体如何做好经济建设报道[D]. 赵振宇. 兰州大学, 2008(01)
- [5]在落实中进步——11月份夜班手记[J]. 江绍高. 新闻战线,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