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立全面更新微控制器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鸣[1](2020)在《电梯运行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改革开放至今以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的便民工具,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但由于目前国内电梯厂商在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上主要采用集中式,因此很大程度上会存在硬件性能不足,软件耦合度高,故障查找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电梯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后,把对电梯运行控制逻辑进行归纳整理,并且按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分为三大类型,运行控制模块、原子操作模块、集选控制模块。运行控制模块具体细分为六种状态,负责满足电梯正常运行模式下的业务需求。原子操作模块实现了电梯的松/抱闸操作、楼层计数、平层开关判断等不可被分割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功能被电梯所有的模式所通用。集选控制模块负责制定电梯的速度控制策略、电梯常见的故障处理功能以及使电梯运行效率得到提高的集选控制功能。基于这三个模块,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在功能需求分析方面,对涉及到的多个模块和主控以及扩展功能模块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绘制业务流程图,用以明确各角色之间协同工作的分工和数据传输的具体过程。并按照对模块的划分以及微控制器原理图的研究,设计规范完善的变量表,报文格式,传输协议,状态迁移图等,以便后续功能的扩展。在软件的实现方面,依据业务需求,通过上位机模拟了外呼36个楼层上下行呼叫,内呼18个楼层上下行呼叫、遮挡/取消遮挡、超载/取消超载、开/关门到位、取消开/关门到位、使能开关门功能。通过CAN总线与主控,电机,变频器等进行实际工作环境模拟,妥善的解决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传输问题。在系统测试方面,硬件环境搭建上使用工业环境下所需的硬件器材(电梯模拟柜,电机,变频器),搭配设计实现的微控制器。软件环境下,使用相关的测试工具,用随机生成的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轿厢模块的设计在电梯系统中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从电梯控制系统的整体研发过程来看,按照模块化的分离思想把对电梯的运行控制进行分离,系统仍可以持续稳定的运行。这样的设计不仅极大简化了开发的复杂度,而且使得在系统架构上更加清晰直观,便捷了故障的定位和排查,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孙超[2](2020)在《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半导体产品发明以来,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作为设计的核心器件在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产品、汽车电子等众多产品中广泛使用,其产业规模巨大,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行业。近年来,半导体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行业加速整合以及中国国产半导体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半导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正在推动新的企业、行业、应用市场涌现、发展,中国半导体市场出现了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如何应对新的市场形势以及客户需求,科学规划半导体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并实现与终端电子客户的战略互赢,成为每个半导体厂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在M公司青岛分公司运营情况分析以及微控制器产品的市场营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产品市场营销的主要问题。之后,使用PEST模型分析了 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产品市场营销的宏观营销环境,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 M公司微控制器产品所面临的行业竞争,并使用SWOT模型对M公司微控制器产品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STP模型分析,提出加大发展工业、汽车电子、物联网细分市场的发展战略;基于4Ps和4Cs理论,提出了营销组合策略。其中,根据半导体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客户的特殊需求,着重将4Cs理论中的顾客需求归纳为三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额、控制风险;进而提出“完整客户解决方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其两大组成要素:半导体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业务解决方案。最后,基于发展策略,提出了在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
杨丽[3](2020)在《孕激素检测仪电控及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二胎政策的颁布,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了生育计划,女性生育健康问题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高龄产妇而言,她们面临的生育问题尤为突出,及时了解身体内各激素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是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的第一步。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定量检测等优点已在食品、医疗安全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不同激素检测产品的优缺点,并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原理进行深入学习后,提出并设计了一款基于荧光纳米免疫层析技术的便携式孕激素检测设备,实现对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尿孕酮(P)三种激素浓度的即时检测。该检测仪利用丝杆双极性步进电机推动一维运动平台卡槽里的待测试纸条向前移动,采用落射式光学系统将365nm波长的光源照射到移动的试纸条上,使其激发出615nm波长的荧光。在电控系统设计方面,检测仪使用STM32F407ZGT6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可调控的光源驱动电路,选用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不同强度的荧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流值。然后通过I/V转换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对输出的电流值进行预处理后送至微控制器进行AD采集。仪器还扩展了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集成微嵌入式扫描仪,4.3寸触摸屏,微型打印机,蓝牙串口,EEPROM,SD卡。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首先介绍了AD采集初始化设置,设计通过DMA传输的方式直接将采样值送到内存中,减少MCU的使用频率。同时在硬件上搭载了小型实时操作系统UCOSIII,利用UCOSIII的多任务机制将程序分为多个子任务运行,并结合STemVin编写出简洁明了的人机交互界面。最后完成了对各部分硬件的软件驱动编写。最后,对于数模转换后的原始波形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小波变换去噪后通过面积法得到C线、T线处的比值,将St/Sc的值与实验的样本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不同激素项目的浓度检测方程,存入检测仪备用。通过配置不同质量浓度的LH、FSH、P样本对仪器进行重复性和精确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仪的检测精确度高、实时性好、变异系数<2%,能较好的满足应用领域的要求。
胡琴琴[4](2020)在《用于环境能量收集的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场景中,传感器节点、可穿戴可植入设备等产品的使用寿命受限于其能量存储器件使用寿命。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可作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使相应产品电池被取代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可利用环境中机械能、热能、风能、太阳能等能量转换产生电能,其具有能量来源广泛的特点。但由于环境中能量来源的不稳定、能量转换收集效率低等问题,现有环境能量收集技术还无法为电子产品供电使其完成连续有效的工作,而通过提高环境能量利用率、降低负载功耗等方式可解决此问题。能量利用率指能量收集供负载有效工作的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则可通过改进能量收集器件、储能结构、能量管理方案等方式实现。本文从降低负载功耗以及使用能量管理方案改进供能结构两方面着手来处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还无法为电子产品供电使其完成连续有效的工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能量收集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从能量管理策略设计以及低功耗能量管理电路出发实现提高能量利用率。对能量收集管理技术的供能模型进行分析,在环境微能量收集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低功耗非均匀信号采样理论,以心率探测为例,搭建完成基于环境能量收集心率系统。在基于环境能量收集心率模型基础上,完成本地计时及掉电存储设计方案,使用系统、电路、器件等层级的低功耗技术对微型电子产品的功耗进行优化,完成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系统的搭建。本文主要内容简述如下:1、本文分析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总结了环境微能源收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了基于压电式振动能量收集的环境微能量收集管理电路、能量管理策略及相应能量管理电路的设计。2、本文信号采样理论的研究现状展开叙述,对非均匀信号采样的理论框架以及非均匀采样信号还原进行了讨论。对环境能量收集管理模型进行分析结合非均匀采样理论搭建完成过基于环境能量收集心率系统。3、本文在基于环境能量收集心率模型基础上,采用实时时钟以及铁电存储技术完成本地计时及数据掉电存储设计方案,完成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系统本地计时版本的搭建,并对整体系统性能的实现进行了实验验证。
郑琦[5](2019)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甲基橙废水同步产能及应用》文中提出偶氮染料具有长期潜在危害,是一种难降解的典型污染物,其无害化处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甲基橙是印染废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偶氮染料之一,将其作为典型污染物进行研究,对其它染料的降解性能研究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废水的生物电化学技术,具有无污染,同时可获得清洁能源的特点。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因此,该技术具备环保和节能两大重要特性。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有偶氮染料甲基橙等的废水是一直经济高效的方法,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闽南地区富含甲基橙的偶氮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运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实现甲基橙的高效生物脱色。以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能力、降低废水处理时消耗的巨大电能为基本出发点,为了充分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甲基橙脱色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设计了一系列的能量收集电路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初步实现了为无线传感器模块提供电能。实验使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碳毡为电极材料,将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活性污泥接种到不同pH值(3,5,7和9)条件下的MFC阳极中,驯化对四种不同酸碱度具有耐受能力的优势产电菌群,比较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产电周期、电池内阻、功率密度曲线、COD去除率及库伦效率等产电特性。分析不同pH条件下MFC阳极内的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特点。研究结果发现阳极液为pH7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阻最小,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最大,产电性能最好,最适合微生物生存。同时,从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电极碳毡中分离筛选得到两株在厌氧条件可以高效脱色偶氮染料甲基橙的菌株,通过不同检测手段研究两株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不同环境条件(pH、盐度、染料浓度)下菌株对甲基橙的脱色效果、降解途径以及菌株的电化学活性。经扫描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后,两株菌分别鉴定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 SP.A,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B C.B。菌株SP.A和C.B可用于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处理。菌株SP.A和C.B不仅能够有效脱色甲基橙,同时具备电化学活性,可提高MFC的产电功率输出。甲基橙脱色的原理是由生物降解所致,其降解机制是分子中的发色基团偶氮键发生断裂,C6H6O2S是最终产物。将两株菌及混合菌对甲基橙进行脱色同步产电,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同等条件下菌株C.B对甲基橙的脱色率最高,可达96.32%,产电能力也最强;混合菌其次,菌株SP.A最次。说明菌株C.B可作为同步脱色高浓度甲基橙和产电的优势菌株。为了有效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实验设计了一系列的能量收集电路系统。针对单个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和功率很低的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够在0.3V输入电压、0.5 mA输入电流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量收集电路,该电路利用电荷泵控制开关,周期性让储能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以此间歇性驱动传感器负载。此外,实验对比了带负反馈回路和不带负反馈回路的两种方案,能够点亮同一个LED的时间分别为3.76 min和3.63 min,证明了带负反馈回路的系统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能量。对于直接将多个微生物燃料电池串联后引发的极性反转问题。实验设计了一种将电池串联转化为电容串联的方案,并搭建了相应的电路和系统进行测试、验证。此外,为了适应实际的应用环境,解决基于时序控制电路系统布线复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自动控制原理的能量收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串联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均能够有效收集电能,同时杜绝或降低反转现象对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的破坏性影响。最后,将设计的能量管理系统用于无线传感器系统中,作为智能传感器的供电电源。实验设计了基于上述能量管理系统驱动的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的收发硬件电路、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和数据传输程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充分应用于无人值守的环境监测领域。
冯昭奎[6](2018)在《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赶超与创新——兼谈对加快中国芯片技术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20世纪40—50年代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先后在美国诞生,日本相继引进相关技术,并研发出晶体管收音机和集成电路计算器等大众化个人化产品,以其巨大销路推动了本国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通商产业省对企业引进消化美国先进技术实施了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在60年代对尚处于初创阶段的集成电路产业实施严格保护;富于团队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半导体科技工作者、技能工人和企业经营者,构成了赶超美国先进技术所需各种人才的"绝佳搭配";在战前及战后的工业化基础上,迅速形成了独立的由集成电路产业、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产业和集成电路材料产业组成的全产业链。进入21世纪,日本顺势而为,推动产业结构改革,开拓新兴技术领域,大力培育半导体产业发展新优势。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7](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赵艳[8](2014)在《基于竞争力的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半导体产业作为尖端技术及高附加值产业,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关键性技术产业之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半导体产业是最具活力和渗透力的战略性产业,被称为“食金虫”产业,它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据IMF测算,半导体芯片1元的产值可以带动整个ICT产业10元的产值,进而带动100元的GDP产值,是高科技核心支柱产业。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客观地分析西安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及西安如何利用三星等重点项目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模式。运用比较分析和结合数据是本文的特色。具体分析中,本文借鉴了波特的“钻石模型”和SWOT分析法,针对半导体产业特点和具体情况,基于竞争力和产业发展等理论探讨西安的竞争力优势,结合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成功发展模式的要素,得出西安半导体产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优化与产业集群相结合驱动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中国内地转移,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西安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西安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西安乃至西部的经济发展。
陈刘奎[9](2010)在《人体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信息社会中,个人的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生物特征的个人识别技术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优点,利用身体内部的生理学特征和身体的行为特征来识别个人身份是非常便利的。现在许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例如指纹、人脸等,广泛地应用于安检、门禁、加密等,但这些体表的生物特征很容易被伪造,难以满足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需求。信息社会提出了基于体内生物特征识别的需求。随着近红外成像技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利用体内生物特征—手指静脉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的个人身份识别系统研制方案,为该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有:1)系统地研究了现有的人体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分析了静脉识别的特点和实现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的个人身份识别系统方案。2)研制了一套基于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的个人身份识别原型机,该系统是由采集终端+PC联机组成。其中采集终端用来采集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由光源、滤波片、镜头、传感器和通信接口等模块组成,在采集终端中使用光强可调的近红外光透射手指,再用CMOS光学传感器采集手指静脉图像。由于每个手指厚度不同,本系统采集不同光强下的手指静脉图像序列进行图像融合,以提高手指静脉图像的质量。3)提出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来扩展静脉图像的动态范围,该方法利用CMOS光学传感器的光照响应曲线进行成像质量评估,在不同光强下的手指静脉图像中进行最优图像块选择,再进行加权的融合,得到高动态范围的手指静脉融合图像,均匀化了图像的灰度和对比度,提高了手指静脉图像的质量。4)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形态学的灰度剖面线谷底检测方法,使用组合形态学操作进行平滑滤波和波谷检测,提高了谷底检测的抗噪性能和灵敏度,应用到重复线形跟踪法提取静脉纹路是有效的,本文还提出一种图像缩放和中心增强滤波的方法来消除静脉跟踪轨迹上的毛刺噪声,可以提取出较理想的静脉纹路。5)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值图像的静脉特征匹配方法。针对重复线形跟踪法得到的跟踪轨迹中静脉边缘有随机性造成的模糊问题,本文先将跟踪轨迹划分为三值图像:跟踪次数较多的点分割为静脉主干,记为目标区域并赋值1,跟踪次数较少的点分割为静脉边缘,记为模糊区域并赋值0.5,其余点分割为非静脉,记为背景区并赋值0,使用此三值图像做为静脉特征模板,匹配时计算两模板间非0值区域间最小距离之和的平均值作为相似分数,分数越低则模板越相似。本文增加模糊区域的距离范数,减小模糊区域在匹配时的影响,弹性匹配能力强,不要求点与点之间的绝对位置匹配,对具有一定随机性的静脉边缘匹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现有静脉识别技术相比,本文深入分析了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和静脉特征提取和匹配。虽然本文的近红外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原型机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个人身份识别需求,但其成果和经验也使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向实用化迈进了一大步。
吴聘奇[10](2008)在《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IC产业是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高风险行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娱乐、军工等方面。由于IC技术处于现代科技的核心地位,因此IC产业的发展程度常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的水平。为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IC产业的发展。台湾的IC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现已成为世界重要的IC产业基地。其集成电路代工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都居世界之首,IC设计领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尤以代工领域占据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让人刮目相看。况且,在台湾IC产业的快速成长过程中,创造了逆向发展、垂直分工、科技赶超、政策引领等方面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IC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和总结台湾IC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发展趋势,对了解世界IC产业的发展脉络和台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理论层面上,研究台湾的IC产业,有利于深化认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律,总结出IC产业的最佳发展模式。大力发展IC产业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转移IC产业的热点地区,IC产业发展迅猛,特别在晶圆代工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IC设计领域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深入探索台湾IC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对我国IC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实践价值。本文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对研究对象及其特性作出解释,并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架构,归纳出几个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在第二章中,本研究在吸收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学习曲线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当今IC产业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对IC产业进行研究的不转型模式和以威盛为代表的Fabless专业模式。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第六章即在空间尺度上对台湾的IC产业发展做出研究,分析了台湾IC产业的空间扩散态势。以台湾IC产业的岛内布局为起点,以台湾IC产业的全球扩散为指向,重点讨论了台湾IC产业的大陆布局和扩散动因。台湾IC产业的岛内布局呈现出以新竹科学园区为核心的源头集聚,而在全球扩散中则呈现明显的中国大陆布局指向。在经济位势、市场位势、技术位势的三大位势选择下,台湾IC产业的空间布局具有高度特殊性,即IC制造企业的布局扩张带有极其慎重的战略决策意识,对所在区位的投资环境要求也格外严格,不仅考虑到生产所需的材料来源、环境要求、智力环境等因素,还受到其产业链上下游其它企业布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跟随性。与传统的电子制造业相比,IC制造业在布局定位之后二次转移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具有极强的区位根植性。随后表明,当局政策成为台湾IC产业对外扩散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发现了台湾IC企业规避政策障碍所进行的间接扩散规律。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与第八章。第七章对台湾IC产业对大陆IC产业发展的启示进行探讨。在分析中国大陆IC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台湾IC产业对大陆的影响在于高低阶的分工与协作;同时就中国IC产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进行分析,指出台湾与大陆的IC企业均面临着海外企业的竞争威胁,以及对自身定位的再思考与探索问题,并根据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大陆的IC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的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再次的归纳与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
二、日立全面更新微控制器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立全面更新微控制器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电梯运行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微控制器技术 |
2.2 CAN总线技术 |
2.3 USB-CAN转换模块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梯运行控制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业务逻辑层需求分析 |
3.1.1 运行控制模块 |
3.1.2 原子操作模块 |
3.1.3 集选控制功能模块 |
3.1.4 其他模块 |
3.2 总体设计 |
3.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2.2 控制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梯运行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运行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待机状态功能实现 |
4.1.2 开门状态功能实现 |
4.1.3 关门状态功能实现 |
4.1.4 平层状态功能实现 |
4.1.5 启动状态功能实现 |
4.1.6 运行状态功能实现 |
4.2 原子操作模块实现 |
4.2.1 松/抱闸操作实现 |
4.2.2 楼层计数功能实现 |
4.3 集选控制模块实现 |
4.3.1 故障处理 |
4.3.2 速度控制 |
4.3.3 集选控制运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1.1 硬件环境搭建 |
5.1.2 软件环境搭建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CAN总线通信测试 |
5.2.2 电梯业务逻辑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 |
2.2 市场营销的分析工具 |
2.3 半导体产品营销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营销现状分析 |
3.1 M公司及其微控制器产品概况 |
3.1.1 M公司概况 |
3.1.2 M公司微控制器概况 |
3.2 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营销现状分析 |
3.2.1 M公司青岛分公司概况 |
3.2.2 M公司青岛分公司客户分析 |
3.2.3 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市场营销分析 |
3.3 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主要营销问题 |
第4章 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营销环境分析 |
4.1 微控制器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微控制器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
4.2.1 微控制器行业特征分析 |
4.2.2 微控制器行业新进入者分析 |
4.2.3 微控制器行业买方议价能力 |
4.2.4 微控制器行业现有竞争者竞争 |
4.2.5 微控制器行业供方议价能力 |
4.2.6 微控制器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
4.3 M公司微控制器SWOT分析 |
4.3.1 潜在机会分析 |
4.3.2 潜在威胁分析 |
4.3.3 优势分析 |
4.3.4 劣势分析 |
第5章 M公司青岛分公司营销战略与策略选择 |
5.1 目标市场战略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产品市场定位 |
5.2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2.1 客户需求策略 |
5.2.2 成本营销策略 |
5.2.3 便利营销策略 |
5.2.4 沟通营销策略 |
第6章 M公司青岛分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组织结构保障 |
6.1.1 加强前端销售团队建设 |
6.1.2 加强中国地区的产品部团队组建 |
6.1.3 成立公共关系部门 |
6.1.4 在中国地区设立芯片设计部门 |
6.2 信息技术保障 |
6.3 考核激励保障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孕激素检测仪电控及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素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2 荧光免疫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孕激素检测仪系统设计 |
2.1 孕激素检测仪系统原理 |
2.1.1 荧光检测原理 |
2.1.2 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关系 |
2.1.3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
2.2 孕激素检测仪系统组成 |
2.2.1 系统总体框图 |
2.2.2 光电检测模块 |
2.2.3 机械运动模块 |
2.3 孕激素检测仪性能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孕激素检测仪电控系统设计 |
3.1 电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微控制器介绍 |
3.1.2 微控制器电路 |
3.1.3 光源驱动电路 |
3.1.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3.2 信号调理采集模块 |
3.2.1 I/V转换电路 |
3.2.2 放大滤波电路 |
3.3 人机交互模块 |
3.3.1 触摸屏模块 |
3.3.2 外部SRAM模块 |
3.3.3 条形码扫描模块 |
3.3.4 打印机模块 |
3.3.5 蓝牙模块 |
3.4 存储模块 |
3.4.1 EEPROM |
3.4.2 SD卡 |
3.5 电源模块 |
3.6 电控系统PCB板和实物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孕激素检测仪软件系统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2 信号采集软件设计 |
4.3 UCOSIII操作系统 |
4.3.1 UCOSIII移植 |
4.3.2 多任务创建 |
4.3.3 多任务调度 |
4.4 交互界面设计 |
4.5 外围设备软件设计 |
4.5.1 触摸屏驱动软件设计 |
4.5.2 打印机驱动软件设计 |
4.5.3 步进电机驱动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法研究与检测性能分析 |
5.1 算法研究与检测性能分析 |
5.1.1 数据平均值处理 |
5.1.2 光电信号去噪处理 |
5.1.3 基线矫正处理 |
5.1.4 面积检测算法 |
5.1.5 浓度曲线拟合 |
5.2 检测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1 ADC、DAC性能测试 |
5.2.2 LED光源与荧光强度测试 |
5.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5.2.4 系统重复性测试 |
5.2.5 系统精确度测试 |
5.2.6 影响检测系统精度的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用于环境能量收集的能量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意义 |
1.2 论文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环境能量收集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信号采样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课题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环境能量收集管理技术电路设计与供电模型分析 |
2.1 环境能量收集管理模块设计方案 |
2.1.1 压电材料 |
2.1.2 压电式环境能量收集管理整体方案设计 |
2.2 能量管理设计方案 |
2.2.1 能量管理技术 |
2.2.2 能量管理电路设计 |
2.3 环境能量收集管理电路供电模型分析 |
2.4 环境能量收集管理电路专利检索与分析 |
2.4.1 环境能量收集管技术专利检索结果分析 |
2.4.2 相关专利检索详细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理论基础 |
3.1 均匀采样理论介绍 |
3.2 非均匀采样理论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本地计时及掉电存储设计方案 |
4.1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本地计时方案 |
4.1.1 环境能量收集场景对实时时钟的要求及选型 |
4.1.2 实时时钟数据通讯及测试 |
4.2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掉电存储方案 |
4.2.1 铁电存储及器件选型 |
4.2.2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掉电存储方案软件设计及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系统设计及验证 |
5.1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系统设计 |
5.1.1 系统硬件设计 |
5.1.2 系统软件设计 |
5.2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心率采样系统实验验证 |
5.2.1 测试使用仪器 |
5.2.2 处理后端相关处理算法 |
5.2.3 实验验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研究成果 |
(5)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甲基橙废水同步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种类 |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
1.3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1 偶氮染料废水的主要特点 |
1.3.2 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3 偶氮染料废水的微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
1.3.4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1.4 甲基橙降解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甲基橙的主要降解技术 |
1.4.2 甲基橙废水降解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1.5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1 单个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收集电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2 串联微生物燃料电池组能量收集电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3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搭建与稳定运行 |
2.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搭建 |
2.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与稳定运行 |
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主要电化学参数 |
2.3.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开路输出电压 |
2.3.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内阻 |
2.3.3 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 |
2.4 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评价和计算方法 |
2.4.1 COD去除率 |
2.4.2 库伦效率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1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2.5.2 高通量测序技术 |
2.6 甲基橙降解菌的鉴定及电化学活性分析 |
2.6.1 甲基橙降解菌的富集鉴定 |
2.6.2 两株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 |
2.6.3 分离菌株对甲基橙的脱色作用及电化学活性测试分析 |
第3章 不同pH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能力及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同pH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能力分析 |
3.2.1 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对阳极液pH值的影响 |
3.2.2 启动时间 |
3.2.3 不同pH值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的时间变化曲线 |
3.2.4 电池内阻和功率密度曲线 |
3.2.5 COD去除率与库伦效率 |
3.3 不同pH值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群落及多样性分析 |
3.3.1 不同pH值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2 不同pH值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甲基橙高效降解菌分离鉴定及产电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化学活性甲基橙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4.2.1 甲基橙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 |
4.2.2 电化学活性甲基橙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 |
4.3 菌株SP.A与 C.B的鉴定 |
4.3.1 菌株SP.A与 C.B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3.2 菌株SP.A与 C.B的形态学鉴定 |
4.3.3 菌株SP.A和 C.B的生理生化分析 |
4.4 菌株SP.A和 C.B不同生长时期的电化学活性 |
4.5 菌株SP.A和 C.B的甲基橙脱色降解及产能研究 |
4.5.1 菌株SP.A和 C.B对甲基橙的脱色作用研究 |
4.5.2 菌株SP.A和 C.B及混合菌种的甲基橙脱色和产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收集电路的设计与构建 |
5.1 引言 |
5.2 单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管理系统 |
5.2.1 超级电容 |
5.2.2 单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电路方案 |
5.2.3 基于电荷泵的能量收集电路设计 |
5.2.4 带有负反馈回路的能量收集电路设计 |
5.2.5 实验结果分析 |
5.3 串联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管理系统 |
5.3.1 微生物燃料电池串联时的反转现象 |
5.3.2 串联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电路方案 |
5.3.3 基于开关时序控制的能量收集电路设计 |
5.3.4 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能量收集电路设计 |
5.3.5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驱动无线传感器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6.1 引言 |
6.2 无线传感器系统整体架构 |
6.3 无线传感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6.3.1 无线传感器系统数据发送端的硬件电路设计 |
6.3.2 无线传感器系统数据接收端的硬件电路设计 |
6.3.3 无线传感器系统电路实物 |
6.4 无线传感器的程序设计 |
6.4.1 数据采集流程 |
6.4.2 无线传输模块nRF24L01 的程序设计 |
6.5 微生物燃料电池驱动的无线传感器的系统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赶超与创新——兼谈对加快中国芯片技术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进美国晶体管技术, 开发半导体收音机等民用产品, 促进晶体管工业的发展 |
二、以电子计算器等民用电子产品打开集成电路的广阔市场 |
(一) 日美IC竞争激化 |
(二) 日本开发个人计算机等民生产品 |
三、启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 实现成功跳跃 |
四、战后日本半导体产业持续赶超美国的影响因素 |
(一) 国家扶持 |
(二) 人的因素 |
(三) 构筑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
(四) 善于运用市场竞争的推动力 |
五、日本半导体产业面对新形势的创新与发展 |
(一) 日本半导体产业推行结构性改革的代表性案例 |
(二)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新技术优势 |
1.用于自动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的芯片 |
2.物联网相关芯片 |
3.机器人芯片 |
4.半导体材料技术 |
六、结 语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8)基于竞争力的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问题、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有关竞争力研究与半导体产业发展理论 |
2.1 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区域竞争力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半导体产业概述 |
2.2.1 半导体产业相关概念 |
2.2.2 半导体产业主要特征 |
2.3 产业发展模式理论 |
2.3.1 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
2.3.2 产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
3.1. 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及模式比较分析 |
3.1.1 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及模式 |
3.1.2 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及模式 |
3.1.3 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及模式 |
3.1.4 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及模式 |
3.1.5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模式 |
3.2 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与模式探讨 |
3.2.1 成功发展模式的几个要素 |
3.2.2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
3.2.3 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第四章 基于竞争力的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
4.1 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环境与条件分析 |
4.1.1 SWOT 分析 |
4.1.2 竞争力分析 |
4.1.3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分析 |
4.2 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
4.3 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4.3.1 充分发挥政府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的作用 |
4.3.2 促进产学研结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4.3.3 加强知识产权 IP 核拥有 |
4.3.4 重点扶持汽车电子与物联网等领域的半导体技术发展 |
4.3.5 借半导体国际转移之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
(9)人体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背景 |
1.1.2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难点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体手指静脉成像机理 |
2.1 近红外手指静脉造影 |
2.1.1 手体静脉的生理特点简介 |
2.1.2 近红外手指静脉造影 |
2.1.3 近红外光源 |
2.2 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设备 |
2.2.1 光学传感器 |
2.2.2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
2.2.3 镜头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 |
3.1 采集终端的硬件设计 |
3.1.1 近红外手指静脉造影的光源设计 |
3.1.2 光学传感器模块 |
3.1.3 镜头和滤波片 |
3.1.4 通信接口模块 |
3.1.5 电源管理 |
3.2 图像采集时的光源控制 |
3.2.1 PC机的光强控制 |
3.2.2 采集终端中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光强手指静脉图像的融合 |
4.1 图像融合和高动态范围图像 |
4.1.1 图像融合概述 |
4.1.2 图像融合的方法 |
4.1.3 动态范围和曝光量 |
4.1.4 扩展图像动态范围的方法 |
4.2 多光强的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序列融合 |
4.2.1 CMOS成像设备的光敏响应函数 |
4.2.2 多光强图像直接融合的评价方法 |
4.2.3 多光强的近红外手指静脉图像序列的融合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手指静脉图像的预处理 |
5.1 手指静脉图像预处理的流程 |
5.2 手指静脉图像预处理的具体方法 |
5.2.1 手指边缘提取 |
5.2.2 手指指体中线的拟合 |
5.2.3 手指静脉图像的归一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手指静脉图像的特征提取 |
6.1 静脉纹路的分割算法 |
6.1.1 局部阈值分割 |
6.1.2 方向模板法 |
6.1.3 基于灰度形态学的重复线形跟踪法提取静脉 |
6.2 静脉特征选取 |
6.2.1 基于统计的静脉特征提取 |
6.2.2 基于结构的静脉特征提取 |
6.2.3 基于模糊理论的静脉三值分割和特征提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手指静脉图像匹配 |
7.1 常用的图像匹配方法 |
7.2 现有的手指静脉匹配方法 |
7.2.1 灰度图像空域和频域的归一化相关 |
7.2.2 Hausdorff距离 |
7.2.3 Miss-match点统计匹配 |
7.2.4 矩特征匹配 |
7.2.5 结构特征点匹配 |
7.3 手指静脉图像的三值模板模糊匹配 |
7.3.1 三值模板间的距离 |
7.3.2 三值模板的模糊匹配 |
7.4 搜索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8.1 实验环境 |
8.2 实验评估 |
8.3 三值模板模糊匹配识别 |
8.3.1 三值模板匹配结果分析 |
8.3.2 三值模板模糊匹配的参数讨论 |
8.3.3 三值模板模糊匹配的系统实时性分析 |
8.4 常见手指静脉匹配方法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特性 |
(一) IC产品的基本分类 |
(二) IC产业的主要特性 |
(三) IC产业的环节分解 |
(四) IC产业的下游延伸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架构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 创新点 |
(二) 研究局限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生命周期理论 |
(一) 产品生命周期 |
(二) 产业生命周期 |
(三) 企业生命周期 |
第二节 学习曲线理论 |
(一) 学习曲线的概念解释 |
(二) 学习曲线的理论发展 |
(三) 学习曲线的实证应用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第四节 IC产业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发达国家的研究 |
(二)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研究 |
(三) 中国大陆的研究 |
(四) 研究展望 第三章 世界IC产业的发展规律 |
第一节 发展阶段性 |
(一) 发展简史 |
(二) 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内在周期性 |
(一) 决定因素 |
(二) 周期图谱 |
(三) 近年发展分析 |
(四) 短期发展预测 |
(五) 产业成长空间 |
第三节 未来趋势性 |
(一) 产业整合趋势:大者恒大 |
(二) 企业战略趋势:分合轮替 |
(三) 市场变迁趋势:角色更新 |
(四) 空间迁移趋势:西业东渐 |
第四节 国际案例 |
(一) 美国 |
(二) 日本 |
(三) 韩国 |
(四) 欧洲 第四章 台湾IC产业的成长背景与全球地位 |
第一节 成长背景 |
(一) 产业转型与升级要求 |
(二)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一) 成长阶段 |
(二) 发展特征 |
(三) 主要企业 |
第三节 全球地位 |
(一) 全球市场地位 |
(二) 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三) 技术进步态势 第五章 台湾IC产业发展模式与案例实证 |
第一节 世界IC产业的发展模式演化 |
(一) System House模式(系统厂商模式) |
(二) IDM模式(整合组件制造商模式) |
(三) Fabless & Foundry模式(晶圆代工厂商模式) |
(四) Fabless/Fab-lite模式(无晶圆厂和晶圆厂轻省化模式) |
第二节 台湾IC产业的角色嵌入 |
第三节 不同模式选择下的案例实证 |
(一) Foundry成长模式——以台积电为例 |
(二) IDM转型模式——以联电为例 |
(三) Fabless专业模式——以威盛电子为例 |
第四节 未来发展模式预测 第六章 台湾IC产业的空间扩散 |
第一节 岛内布局——源头集聚 |
第二节 全球扩散——大陆指向 |
(一) 全球地域迁移 |
(二) 大陆扩散指向 |
(三) 大陆布局现状 |
第三节 空间扩散的机制和布局选择 |
(一) 经济位势 |
(二) 市场位势 |
(三) 技术位势 |
(四) 地方根植性 |
第四节 当局政策影响:扩散中的冲突 |
(一) 对大陆经贸投资政策的历史变迁 |
(二) 政策障碍所造成的损失 |
(三) 台资IC企业的应对选择 第七章 对大陆IC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的IC产业发展 |
(一) 发展现状 |
(二) 忧患分析 |
(三) 世界影响 |
第二节 台湾IC产业对大陆的影响 |
第三节 选择与启示 |
(一) ODM与OBM的矛盾 |
(二) DMS与EMS的选择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日立全面更新微控制器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梯运行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刘一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M公司青岛分公司微控制器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研究[D]. 孙超. 山东大学, 2020(05)
- [3]孕激素检测仪电控及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丽.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4]用于环境能量收集的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 胡琴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甲基橙废水同步产能及应用[D]. 郑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赶超与创新——兼谈对加快中国芯片技术发展的思考[J]. 冯昭奎. 日本学刊, 2018(06)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8]基于竞争力的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探讨[D]. 赵艳. 长安大学, 2014(02)
- [9]人体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研究[D]. 陈刘奎. 武汉大学, 2010(09)
- [10]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 吴聘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