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土地整治现状分析及启示

杭州市土地整治现状分析及启示

一、杭州市土地整理现状分析和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陈煜琛[1](2021)在《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运河是世界工程的奇迹,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世纪后半叶,运河工业污染严重及杭州市发展带来的退二进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运河杭州段面临污染整治,沿岸空间面临工业区的迁出和衰败,处于工业化向消费服务化的转型阶段,为此急需寻找转型再生模式,构建工业遗产廊道。进入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并于本世纪初开始对沿岸工业遗产在内的历史风貌片区进行保护,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丞待解决。本文以构建运河杭州段的工业遗产廊道为研究目标,选取了28个历史文化段与工业遗产相关的节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及相关实践、理论的研究,结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研究对象特性,提出了运河杭州历史文化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评价要素,并引入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从项目启动、建造到使用全过程视角构建评价体系,通过行内专家评估,计算获得更新评价体系内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数据,由此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评价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目标下的更新实践,通过行业专家和非专业民众两类主体的评价打分,同时对综合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的转型再生策略。最后以桥西历史街区为例进行了策略应用。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工业遗产现状的分析或对未来设计愿景的描述,缺乏对实现路径的梳理分析。本文创新点为:针对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提出了工业遗产廊道内单节点转型再生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提出依据更新项目的生命周期,分启动、建造、使用3个阶段,由此得出的改进策略可以兼顾愿景与路径。

杨玥[2](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阮一晨[3](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尕让卓玛[4](2021)在《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复杂综合系统,城市用地因此需要承载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类功能。随着城市形态演化和经济结构更迭,对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和配置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诉求,故城市地价的细分和精细化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新趋势。商务办公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是城市空间承载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商务办公楼地价(简称为城市商办地价)作为城市商务空间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因此,探究商务办公楼用地及其主要细分地类地价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对城市经济空间精细化管理具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商办地价与其他城市地价一样,其时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无论是商办地价的时间波动还是空间分异,必然都是在某些特定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受某种机理的支配。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商办地价的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提炼和构建了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2006年-2015年杭州市主城区商务办公楼地价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OLS、GTWR、GWR、TWR等模型比较分析,识别那些主导这一特征形成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探究城市商办地价的时空演变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是城市经济和空间形态结构在时空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在时间维度不同阶段的特征遵循经典供需理论,而城市商办地价在区位、邻里和个别尺度的空间差异可以用地价竞租理论、亨利·乔治定理及特征价格理论分别解释,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依据其在不同时空维度的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区位因素、邻里因素和个别因素。2、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在时间上总体上呈现“大小年”交替出现的波动状态。其中,201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空间上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在该时间段内有较强的分异特征,表现为由低值集聚逐步向高值集聚转变,且商办地价“热点”主要分布在武林-湖滨CBD区周围,说明现代城市的商务经济依旧对城市成熟CBD具有强空间依赖性。3、构建了由区位中心度、交通通达度、商务集聚度等7个影响因素共17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商办地价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因子体系。对该因子体系的OLS检验结果显示,与湖滨CBD的距离(CBD2)、与钱江CBD的距离(CBD3)商务集聚度(BUN)、区块产业结构水平(EL)、区块住宅地价水平(PL)、生活服务配套成熟度(EN)、宗地面积(AR)等因子统计检验显着,与住宅地价及商业地价的影响因子体系差别明显。4、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时间加权地理回归(TWR)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定量解释和分析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用AIC、R2和RSS来考察GWR系列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证明2006-2015年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影响因子的GTWR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优度,各模型拟合优度GTWR>TWR>GWR>OLS。5、杭州商办细分地类中商业金融兼办公用地(商办地类1)和商业商务用地(商办地类2)地价在时空演变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异特征,受区块住宅地价水平(PL)、生活服务配套成熟度(EN)、宗地容积率(FRO)等为共同的影响因子。而二者影响因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区位中心度和产业结构的敏感度差异显着。6、商办地价时空演变具有区位选择机理、“点-轴”演进机理和功能推动机理,故建议杭州商办地价未来管理可以做以下4点尝试:1)建构商办用地的“阳光型”价格体系,提升区位选择机制;2)学习“香农经验”完善商办用地配套,提高“点-轴”辐射力;3)推进商办用地的“共享模式”创新,升级商办用地承载力;4)依据“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制定政策规则,优化商办用地时空配置

蔡梁[5](2021)在《杭州市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域旅游化、万村景区化的开展与推进,村落景区迫切需要环境更适宜、生态更宜居、服务更完善的景观风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是识别乡村资源内在组成和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村落景区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以杭州市琴山蓝湾村落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方面构建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IPA分析,总结归纳出研究区域景观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评价结果推导出该区域景观资源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村落景区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域资源类型与特征分析,将域内资源划分为3个资源大类、8个资源小类,并总结归纳出该村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较好、社会资源不足等资源基本特征,为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奠定研究基础。(2)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及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大准则层、7大指标层、22个因子层组成的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3)基于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IPA分析法得出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指标“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质量”优异,为今后重点利用对象;“艺术价值”“完善性”“清洁度”“水体质量指数”“水土流失率”和“知名度”6个评价因子得分低于评价均值,为今后重点提升对象。(4)根据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结果,在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基础上,对低于评价均值的6个因子针对性提出“人文资源提升:彰显文化艺术价值”“社会资源提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环境资源提升:导控村域旅游风貌”“生态状况提升:涵养景区水质土壤”“现状条件提升:提高景区知名状况”5大提升措施,以实现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质量提升。

李俊峙[6](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丁潇颖[7](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朱立健[8](2020)在《杭州三墩镇滨水空间演变研究 ——以集镇区近40年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滨水空间是受城镇化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影响最为强烈的区域,理解其演变过程对于保护和利用滨水空间,并将其塑造成生态永续、环境舒适、文脉传承的公共空间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校正、叠加了杭州市三墩镇集镇区多期历史地图、规划图,在整理了历史文档的基础上对水体进行了制图和统计,再现了三墩镇集镇区近40年间水体的演变历程。结合路网、人口、建筑等历史数据,本文从滨水空间影响区域、微气候、视觉感知三个方面及其对应的服务区、缓冲区、气流情况、可视性4个指标,用空间分析和模拟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10年代三个时期水体、滨水空间演变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统计结果看,集镇区水体面积由125.14hm2减少到74.35hm2(非浙大紫金港校区部分水体面积由76.30hm2减少到37.37hm2),水体类型减少,连通性降低,特别是集镇区南部的湿地型水体急剧减少。水体服务区、缓冲区明显缩减,说明水体及滨水空间生态功能的整体性、连续性呈下降趋势。气流分析显示,随建筑密度大幅度增加,场地气流明显减弱,同时气流分布差异性增加,说明受近年的城镇化影响,水面和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主要气流通道,功能性不断降低。可视性分析显示,大部分视点上可见范围下降,可见范围内的水体占比也有所降低。以上分析结果为认识和评价杭州三墩镇城镇化过程中滨水空间总量和城市可持续性提供了参考信息。本文以滨水空间形态演变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发展和水体形态的规划管理优化方向,将学术研究服务于规划管理实践。

李琳[9](2020)在《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景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整个人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不局限于景观风貌的塑造,而是如何深入挖掘景观的生态价值、多元价值,将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经济、社会等方面创造最大价值。伴随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水体景观由过往的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文明的方向转移,水体景观的生态化建设已逐步成为乡村景观建设研究重点。本文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探寻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内涵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要点系,在景观与乡村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模式。首先通过对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水体景观建设的可取之处,将其分类为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五大形态,并剖析水体景观在保护与发展、生境塑造、景观外向组织性、自我修复能力记忆理论技术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AVC评价法,构建了乡村水体景观要素评价体系,比较分析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乡村水体景观的总体设计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规划设计导向,并对其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5大形态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5大策略和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形成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4大实施方法。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将规划设计策略在杭州市双浦镇板桥村项目中进行试验,验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为对未来乡村水体景观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霍雅琦[10](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和技术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开始,我国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就开展了实施评估及实施监测工作,在积极学习西方规划技术和理论及不断展开本土实践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规划实施评估和监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动态监测评估制度。而随着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推进,依托规划数字平台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成为现阶段的核心工作内容,也使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实现成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为目标,并就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框架两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空间规划在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及实施评估的现状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了我国空间规划在实现动态监测评估上的困境;对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历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思想、管控重点、管控手段等方面的转变进行阐述,并详细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在现状一张底图、指标体系、平台基础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基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为动态监测评估带来的变革,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究,重点从指标体系和技术框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支撑动态监测评估的实现。其中,指标体系是监测、评估、预警的主要对象,对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内核-外延”指标体系框架、指标传导及年度监测评估指标筛选进行研究,以支撑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技术框架是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对动态监测评估系统构建的技术环节进行研究,以支撑年度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论证和预警。最后,结合厦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现阶段的相关探索,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本研究的初步成果,提出了厦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相关改进提升建议。

二、杭州市土地整理现状分析和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市土地整理现状分析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概念解读与对象界定
        1.2.1 概念解读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章节安排
第2章 杭州市工业遗产历史与现状
    2.1 近现代产业发展概况
    2.2 近现代代表性工业企业
    2.3 工业遗产地域分布及建筑概况
    2.4 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2.5 保护管理方法
        2.5.1 政策法规
        2.5.2 更新、运作模式和经营主体
        2.5.3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5.4 审批主体
        2.5.5 价值评估标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3.1 滨水工业遗产更新的驱动因素
        3.1.1 城市发展需要
        3.1.2 历史价值
        3.1.3 审美价值
        3.1.4 滨水价值
        3.1.5 运河申遗
    3.2 运河沿岸工业生产历史及建筑
    3.3 沿岸土地利用规划与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3.3.1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3.3.2 基本成熟段
        3.3.3 发展规划段
    3.4 研究节点保护与转型分析
        3.4.1 保护整治政策与实践
        3.4.2 地理位置分析
        3.4.3 经营模式分析
        3.4.4 转型模式分析
        3.4.5 代表性案例现状
    3.5 现状反思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
    4.1 城市更新案例分析
    4.2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建立的考虑
        4.2.1 评价系统的建立方法
        4.2.2 评价主体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3.1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4.3.2 因子集的确定
        4.3.3 评价体系
        4.3.4 评价体系权重因子的确定
    4.4 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系统的评价
        4.4.1 单因子评分规定
        4.4.2 专业主体评价
        4.4.3 非专业使用者评价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
        4.5.1 专业群体反馈及分析
        4.5.2 非专业使用者反馈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策略及应用
    5.1 廊道构建整体考虑
        5.1.1 建立更新区法规导则
        5.1.2 搭建与社会力量合作平台,激活工业遗产项目
        5.1.3 科学确定转型定位,动态调整
        5.1.4 应对房地产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5.1.5 重视规划发展段,加强东西岸联系
        5.1.6 分段、分组织、分目标渐进式更新
    5.2 廊道构建策略
        5.2.1 统筹与法规策略
        5.2.2 空间与规划策略
        5.2.3 业态与定位策略
        5.2.4 建筑与场所策略
    5.3 桥西街区策略应用举例
        5.3.1 概况
        5.3.2 现状与问题
        5.3.3 改进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反思与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公众调查问卷样例
    2.运河杭州工业遗产廊道构建关于评价因子的专家评分表
    3.专家评分样表(以“A统筹与法规”调查为例)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2)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4)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商办用地的概念和特征
        1.1.1 商办用地及商办地价
        1.1.2 商办用地的基本特征
    1.2 研究的背景
        1.2.1 理论背景
        1.2.2 现实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地价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2.1.1 城市地价
        2.1.2 城市地价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2.2 城市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2.2.1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及其分类
        2.2.2 城市地价时空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2.3 商办地价及其时空分异相关研究
        2.3.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时空特征
        2.3.2 商务办公楼及其租金特征
    2.4 文献评述及研究切入点
3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前提
    3.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
        3.1.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2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
    3.2 我国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研究的实证前提
        3.2.1 相对稳定的政策区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政策因素
        3.2.2 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商办地价发展的时间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数据
    4.1 数据选择
        4.1.1 研究区选择
        4.1.2 研究空间范围选择
        4.1.3 研究时间范围选择
        4.1.4 数据类型选择
    4.2 数据的获取
        4.2.1 原始数据的采集
        4.2.2 地价数据的预处理
        4.2.3 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4.3 杭州商办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
        4.3.1 不同年份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4.3.2 不同区域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4.3.3 不同用途分类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杭州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5.1 杭州商办用地价的时间特征
    5.2 商办地价的数据结构与趋势
        5.2.1 杭州商办地价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5.2.2 杭州商办地价的空间趋势
    5.3 商办地价的空间分异总体特征分析
        5.3.1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3.2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异质性分析
        5.3.3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插值分析
    5.4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4.1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样本空间分布特征
        5.4.2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空间分异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体系研究
    6.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与量化
        6.1.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简析
        6.1.2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1.3 影响因子说明与量化
    6.2 基于常规线性回归(OLS)模型的影响因子检验
        6.2.1 常规线性回归(OLS)模型简介
        6.2.2 OLS模型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6.3 基于GWR系列模型的影响因子检验
        6.3.1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概述
        6.3.2 模型构建
        6.3.3 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及选择
    6.4 本章小结
7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比较分析
    7.1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7.1.1 典型区位因素分析
        7.1.2 邻里因素
        7.1.3 个别因素:宗地面积
    7.2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分析
        7.2.1 商办细分地类地价时空演变影响因子的模型检验
        7.2.2 商办地类1 影响因子分析
        7.2.3 商办地类2 影响因子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8.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演变机理解析
        8.1.1 区位选择机理
        8.1.2 点-轴演进机理
        8.1.3 功能推动机理
    8.2 政策启示
        8.2.1 建构商办用地的“阳光型”价格体系,提升区位选择机制
        8.2.2 学习“香农经验”完善商办用地配套,提高“点-轴”辐射力
        8.2.3 推进商办楼用地的“共享模式”创新,升级商办用地承载力
        8.2.4 依据“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制定政策规则,优化商办用地时空配置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可能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5)杭州市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发展导向
        1.1.2 当今我国乡村建设现状
        1.1.3 由村落向景区进化的迫切需求
        1.1.4 村落景区发展潜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1.1 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系统分析
        1.3.1.2 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1.3.1.3 基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琴山蓝湾村落景区优化策略研究
        1.3.2 研究方法
        1.3.2.1 调查方法
        1.3.2.2 评价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村落景区
        2.1.2 乡村景观
        2.1.3 乡村景观资源
        2.1.4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村落景区研究进展综述
        2.2.1.1 国外村落景区研究进展综述
        2.2.1.2 国内村落景区研究进展综述
        2.2.2 国内外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2.2.2.1 国外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2.2.2.2 国内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2.2.3 小结
    2.3 评价理论基础
        2.3.1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2.3.2 景观美学理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景观资源分类研究
        2.4.1 现行景观资源分类规范
        2.4.2 村落景区景观资源分类
    2.5 本章小结
3 杭州市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现状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气候条件
        3.1.3 生态状况
        3.1.4 社会经济
    3.2 资源条件
        3.2.1 自然景观资源
        3.2.1.1 地文景观资源
        3.2.1.2 水文景观资源
        3.2.1.3 生物景观资源
        3.2.1.4 天象景观资源
        3.2.2 人文景观资源
        3.2.2.1 建筑
        3.2.2.2 风物
        3.2.2.3 历史遗迹
        3.2.3 社会景观资源
        3.2.3.1 交通设施
        3.2.3.2 基础设施
        3.2.3.3 服务设施
    3.3 调研总结
        3.3.1 景观资源质量
        3.3.1.1 自然资源丰富,美学价值高
        3.3.1.2 人文资源较好,但有待进一步挖掘
        3.3.1.3 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提升
        3.3.2 环境条件
        3.3.2.1 自然环境优越,但居住环境有待提升
        3.3.2.2 生态价值高,但承载压力大
        3.3.3 规划利用特点
        3.3.3.1 保护层面
        3.3.3.2 利用层面
    3.4 本章小结
4 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1 指标因子选取的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原则
        4.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因子选取
        4.2.2.1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2 人文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3 社会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4 环境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5 生态状况评价因子选取
        4.2.2.6 区位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2.2.7 现状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3 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4.4 评价因子权重及评分方法
        4.4.1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4.4.1.1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4.4.1.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权重结果
        4.4.2 评价因子权重分析
        4.4.2.1 准则层权重分析
        4.4.2.2 指标层权重分析
        4.4.2.3 因子层权重分析
        4.4.3 评价方法及标准
        4.4.3.1 评分方法
        4.4.3.2 评分标准
        4.4.3.3 评分结果分级标准
    4.5 本章小结
5 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与结果分析
    5.1 景观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5.1.1 隶属度的确定
        5.1.1.1 定量因子隶属度
        5.1.1.2 定性因子隶属度
        5.1.2 建立模糊评价集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分层分析
        5.2.2 IPA分析
    5.3 小结
6 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优化策略
    6.1 总体定位与规划布局
        6.1.1 总体定位
        6.1.2 规划布局
        6.1.2.1 三轴
        6.1.2.2 五区
        6.1.2.3 多点
    6.2 具体优化策略
        6.2.1 人文资源提升:彰显文化艺术价值
        6.2.1.1 提取艺术形态
        6.2.1.2 渲染艺术氛围
        6.2.2 社会资源提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6.2.2.1 交通道路规划
        6.2.2.2 生活设施规划
        6.2.2.3 旅游设施规划
        6.2.3 环境资源提升:导控村域旅游风貌
        6.2.3.1 建筑风貌导控
        6.2.3.2 道路风貌导控
        6.2.4 生态状况提升:涵养景区水质土壤
        6.2.4.1 生态植物模式
        6.2.4.2 生态驳岸模式
        6.2.4.3 生态公园模式
        6.2.5 现状条件提升:提高景区知名状况
        6.2.5.1 定位品牌形象
        6.2.5.2 打造主题活动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附录 E: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植物名录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相关概念
        1.5.1 村庄规划
        1.5.2 共同缔造
        1.5.3 乡村治理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2.3 问题成因分析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3.1.5 经验借鉴总结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3.2.5 经验借鉴总结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3.3.1 实践过程
        3.3.2 实践方法总结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4.1.1 实用性原则
        4.1.2 整体性原则
        4.1.3 村民主体原则
        4.1.4 多方参与原则
        4.1.5 小事入手原则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4.6.1 设立监督组织
        4.6.2 制定监督机制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4.7.1 设立评比方法
        4.7.2 制定奖励机制
    4.8 工作流程总结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5.1 村庄基本情况
        5.1.1 自然条件
        5.1.2 人口结构
        5.1.3 村庄文化
        5.1.4 村庄产业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5.3.3 小结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杭州三墩镇滨水空间演变研究 ——以集镇区近40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评述
3 城镇与滨水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3.1 三墩镇发展与滨水空间演变
        3.1.2 研究地概况
        3.1.2.1 区域范围
        3.1.2.2 气候特征
    3.2 水体形态变化与影响范围分析
        3.2.1 建成区与水体形态分析
        3.2.2 水体影响范围分析
        3.2.2.1 基于路网的服务距离分析
        3.2.2.2 基于直线距离的缓冲带分析
    3.3 形态演变对规划管理启示
4 滨水空间微气候演变分析
    4.1 条状滨水空间
        4.1.1 宦塘河及周边
        4.1.1.1 宦塘河冬季
        4.1.1.2 宦塘河夏季
        4.1.2 徐家门港及周边
        4.1.2.1 徐家门港冬季
        4.1.2.2 徐家门港夏季
    4.2 河流交汇滨水空间
        4.2.1 芦荡漾及周边
        4.2.1.1 芦荡漾冬季
        4.2.1.2 芦荡漾夏季
        4.2.2 族滨漾及周边
        4.2.2.1 族滨漾冬季
        4.2.2.2 族滨漾夏季
    4.3 微气候分析对规划管理启示
5 滨水空间视觉演变分析
    5.1 节点视觉分析
        5.1.1 沈家桥
        5.1.2 范家塘
        5.1.3 大港桥-环龙桥
    5.2 沿河视觉分析
    5.3 视觉分析对规划管理启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1.1.2 乡村生态景观的兴起
        1.1.3 水体景观的重要地位
        1.1.4 杭州地区乡村水环境特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乡村景观
        2.1.2 水体、水体周边环境
        2.1.3 乡村水体景观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2.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2.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3 国内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3.1 国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3.2 国内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4 国内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4.1 国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4.2 国内乡村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2.5 水体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2.5.1 人居环境理论
        2.5.2 乡村规划学
        2.5.3 景观生态学
        2.5.4 环境心理学
        2.5.5 园林美学
    2.6 本章小结
3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调研计划
        3.1.1 地形地貌对水系特征的影响
        3.1.2 调研乡村名单选取
        3.1.3 调研要素确定
    3.2 调研方法
        3.2.1 资料收集法
        3.2.2 实地调研法
        3.2.3 访谈和问卷调查
        3.2.4 综合归纳与分析
    3.3 乡村基本概况
        3.3.1 调研乡村区位
        3.3.2 社会经济
        3.3.3 历史沿革
    3.4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情况
        3.4.1 调研乡村建设情况综述
        3.4.2 调研乡村典型案例分析
    3.5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形态分类
        3.5.1 乡村水体生产景观
        3.5.2 乡村水体生活景观
        3.5.3 乡村水体生态景观
        3.5.4 乡村水体聚落景观
        3.5.5 乡村水体社会景观
    3.6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面临突出问题
        3.6.1 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3.6.2 乡村水体生境亚健康
        3.6.3 乡村水体景观外向性组织欠缺
        3.6.4 乡村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匮乏
        3.6.5 水体景观营造缺乏理论与技术指导
    3.7 本章小结
4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确定权重
    4.3 综合评价
    4.4 评价分析
        4.4.1 乡村水体景观生命力分析
        4.4.2 乡村水体景观吸引力分析
        4.4.3 乡村水体景观承载力分析
5 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探索
    5.1 乡村水体景观设计原则
        5.1.1 整体连续性
        5.1.2 维持生态优先
        5.1.3 保持景观多样化
        5.1.4 强调地域特色性
        5.1.5 舒适度与可达性原则
    5.2 基于农田-水网格局的新时期生态基底建设要求
        5.2.1 传统“水—田—林—宅”生态基底的新时期要求
        5.2.2 生态基底满足生物栖息需求
        5.2.3 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3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优化策略
        5.3.1 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
        5.3.2 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
        5.3.3 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
        5.3.4 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5.3.5 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
    5.4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具体措施
        5.4.1 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
        5.4.2 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
        5.4.3 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
    5.5 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
        5.5.1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5.5.2 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塑造
    5.6 本章小结
6.板桥水网乡村规划设计
    6.1 区位分析
    6.2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综合评价
    6.3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评价分析
    6.4 现状研判
    6.5 奠定交融的生态网络基础
        6.5.1 自然要素识别
        6.5.2 基地生态敏感度分析
    6.6 板桥水网乡村规划策略
        6.6.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江南水乡品牌形象
        6.6.2 生态安全层面——中心控制区划定保障安全格局
        6.6.3 景观复合机能——生态网络连接实施技术手段
        6.6.4 社会综合职能——场地存量更新丰富乡村多元价值
        6.6.5 时域动态特性——建立管控机制与弹性发展策略
        6.6.6 小结
    6.7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部分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三: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10)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和技术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探索
        1.1.2 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政策和部署
        1.1.3 开展动态监测评估的紧迫性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空间规划
        1.3.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1.3.3 监测、评估、预警
        1.3.4 动态监测评估
        1.3.5 动态监测预警
        1.3.6 指标体系
        1.3.7 技术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空间规划监测评估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1.1 国外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2 国内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2 空间规划体系及“一张图”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2.2.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及“一张图”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现状与变革
    3.1 我国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现状分析
        3.1.1 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现状
        3.1.2 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的困境
    3.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变革
        3.2.1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转变
        3.2.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
    4.1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与指标体系
        4.1.1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特征
        4.1.2 指标体系和指标库
        4.1.3 指标选取原则
    4.2 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4.2.1 “一张图”指标体系总体架构
        4.2.2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体系
        4.2.3 “一张图”指标体系传导
        4.2.4 “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筛选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的技术框架
    5.1 总体技术框架
    5.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5.2.1 自动化采集
        5.2.2 部门填报汇交
        5.2.3 项目流程信息监控
    5.3 指标管理技术
        5.3.1 指标库管理模型
        5.3.2 指标库管理系统
    5.4 模型管理技术
        5.4.1 模型库管理与运行
        5.4.2 模型库框架
        5.4.3 模型应用
        5.4.4 模型阈值
    5.5 监测结果分析技术
    5.6 反馈控制
        5.6.1 年度监测评估报告
        5.6.2 警情发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厦门“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实践及改进建议
    6.1 背景介绍
    6.2 厦门“一张图”的构建
        6.2.1 空间规划“一张蓝图”
        6.2.2 全域现状“一张图”
        6.2.3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6.3 厦门“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6.3.1 市级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体系
        6.3.2 核心指标体系的传导
    6.4 厦门“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技术框架
        6.4.1 平台和系统建设概况
        6.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6.4.3 指标模型管理
        6.4.4 智能结果分析
    6.5 厦门市“一张图”现状评价及改进建议
        6.5.1 现状分析评价
        6.5.2 改进提升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核心指标体系详细解释及计算方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杭州市土地整理现状分析和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D]. 陈煜琛.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4]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D]. 尕让卓玛. 浙江大学, 2021(08)
  • [5]杭州市琴山蓝湾村落景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 蔡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6]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8]杭州三墩镇滨水空间演变研究 ——以集镇区近40年为例[D]. 朱立健.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9]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D]. 李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10]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和技术框架研究[D]. 霍雅琦. 华侨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杭州市土地整治现状分析及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