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铎[1](2021)在《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海岛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海岛文化备受旅游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的海岛上进行度假放松。但是在发展海岛旅游的同时疏于对海岛生态的保护,也导致海岛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强调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加快完善海岛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政策偿实施力度,推动海岛旅游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定义以及海岛旅游生态补偿的探讨,研究和总结了国内外各领域的生态补偿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启示和先进经验。本文还分析了长海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补偿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其它海岛县的生态补偿进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适用于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的独特模型,并且重点对生态补偿机制中海洋生态补偿标准部分进行了调查和估算。该调查运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海岛生态补偿标准进行评价和估算,并根据条件价值评估法和调查结果以及SPSS软件分析总结出,公众及游客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度都会对支付意愿产生影响,目前海岛旅游者的海岛生态保护意识仍然很薄弱,非常需要社会媒体和生态保护组织等加强关于海岛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宣传,也需要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于公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在支付意愿层面,可以看出公众和游客对于海岛旅游生态系统服务费用的收取是愿意配合和支持的。本文还运用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估算出来长海县进行海岛旅游的游客每人每次的生态补偿标准为387.87元;在年度生态补偿金额方面,评估出长海县一年的旅游生态补偿金额大概在52×107元左右,为长海县海岛旅游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借鉴依据,有利于日后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行和推进以及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文章还通过对国内外各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对完善长海县今后的海岛旅游生态补偿提出了七点想法和建议。分别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以及配套制度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促进生态补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加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杨明[2](2021)在《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不懈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以及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人遗忘、濒临消亡的危险境地。尤其是广大民族贫困地区,人们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面临严峻的传承意识淡漠、传承主体缺失、生存土壤消亡等状况。近年来,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许多民族村寨都在开发乡村旅游业,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资源等相互融合,开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活动,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既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振兴,又为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方式,最后,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云南省弥勒市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民族生态学、民俗学等视角出发,对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起源、项目种类、形态特征、文化内涵、价值功能以及传承与发展状况等进行全面的系统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现存发展状况、面临困境,探析影响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可邑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何进行科学、有效传承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郑蔚恒[3](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施官俊[4](2020)在《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且从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层面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其次,从区位交通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等环洪泽湖区域的基本情况,对环洪泽湖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立足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优势以及不足等方面对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情况全方位的进行深度剖析;第三,根据当前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不足,阐述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定位、开发原则以及开发布局,对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提出开发策略,并对其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提出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类,从生态旅游发展条件上而言,无论是区位交通、自然地理还是社会经济环境都为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2)目前,尽管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体定位不明确、开发布局缺乏整体性、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特色和交通体系不完善等方面。(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从定位、开发原则、开发布局、产品设计、开发策略以及交通等方面提出了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议,考虑到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实际,提出在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坚持整体开发、统一协调。
马莉[5](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西部特昭盆地的特克斯县,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山区县。近年来,特克斯县以全域旅游、全域绿色为发展方向,旅游业发展速度及质量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并入选2016年11月公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名单,特克斯县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尽管特克斯县旅游业发展势头好,但在2019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中未能入围。这说明,特克斯县域旅游发展与全域旅游理念要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契机下,文章基于当前大众旅游和“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及相关要求,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等,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展开研究,以期推动特克斯县全域旅游发展及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全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从宏观层面梳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阐述县域经济、县域旅游、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对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进行分类及评价,并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游客感知及经济贡献五个方面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及相关要求分析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承上启下,从全局出发分析特克斯县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提出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原则引领后续旅游开发工作。第六章通过上述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把握,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全产业”融合和“全领域”联动两条开发路径及其具体实施措施。第七章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支撑保障体系,全方位为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基础。第八章结论与展望。经调研得知,特克斯县具有优质而丰富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类型多样,涵盖8个主类,26个亚类,49个基本类型,约120个代表资源,全域旅游发展潜力大。旅游产品集聚,政府、企业、居民的参与度与游客满意度均较高,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大,全域旅游发展是大势所趋。由于特克斯县域旅游总体开发力度不足;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够;资源利用缺乏统筹规划;旅游管理体系渗透力弱,导致其旅游开发存在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执行力水平略显不足等问题。为解决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问题,提出“全产业”融合及“全领域”联动两条县域旅游开发路径,通过把握资源、产品、市场、技术和政策因素,加强产业融合,促进“文化业围绕旅游创特色,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工商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提质量”的全产业融合开发态势,未来要积极实现“融合共生”,将旅游融入不同的产业形成新业态,走“旅游+”的发展之路,并列举了“旅游+农牧业、文化业、工业、康养、环保、体育、互联网”等融合开发途径,进而提出通过县际政府联动、旅游企业联动、景区资源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共生式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并从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人才与营销、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旅游安全与监管四个层面完善旅游开发保障体系。研究对于特克斯县全域旅游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学文[6](2020)在《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心中越来越热的词汇,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跃居到等同于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各种战略指导和建设措施,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齐备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立法结构。辽河是我国的七大江河之一,属于平原型河流,流域范围广阔,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和脆弱,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在长时间的人类的不当的开发利用活动当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辽河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内容及“生态城市”的追求极不相符。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辽河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以满足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立足于辽河沈阳段展开分析,第二章中把整个流域视为开放化、变化的一个有机系统来剖析,分析和梳理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中对辽河流域当前的水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例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如何应对保护与开发的问题,第四章中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针对辽河流域旅游资源,提出可行性、保护性开发利用要求及方案,基于生态旅游带的保护与建设促进城镇生态旅游经济的繁荣.此外笔者分别从生态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的相关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在今后辽河全域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褚英敏[7](2020)在《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旅游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分注重景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许多湿地景区遭到了严重干扰与破坏,湿地旅游发展前景堪忧。湿地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平衡湿地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创收的关系?景区旅游接待规模是否合理?值得深入研究。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白洋淀景区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加上水源不足,水位不稳、干淀现象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正在衰退。目前,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为白洋淀景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水足迹、碳足迹等模型与方法,分析了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碳足迹和旅游水足迹,综合评价了景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白洋淀湿地景区旅游合理接待量,为制定合理的景区旅游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它湿地景区的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问卷与实地调查资料与白洋淀旅游统计数据,估算了白洋淀景区旅游各环节的旅游碳足迹、旅游水足迹与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白洋淀景区2016年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1.73×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和旅游住宿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游客人均碳足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白洋淀景区2016年的旅游水足迹总量达0.40×104 hm2,其中旅游餐饮水足迹所占旅游水足迹总量比重最大,旅游水足迹强度低于河北省水足迹强度。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达4.76×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旅游淡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所占总旅游生态足迹比重较大。(2)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超过了其旅游生态承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但景区的碳承载力大于旅游碳足迹,景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也略大于旅游水足迹,因此,旅游生态足迹是制约白洋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Dematel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游客人数、景区宾馆规模、游客逗留时间以及游客出行方式。由此开展情景分析发现,当游客人数约减少15%时,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持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白洋淀景区宾馆规模缩小10%,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约减少2.5%,旅游碳足迹约减少3.6%,旅游水足迹约减少0.9%;当游客在白洋淀景区逗留时间减少1/3时,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15%、旅游碳足迹将减少约21%、旅游水足迹将减少约32%;如90%的游客乘坐大巴车前往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25%,总旅游碳足迹减少约27%;如90%的游客乘坐私家车出行,则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增加约24%,旅游碳足迹增加约27%。(3)探讨了白洋淀景区旅游适宜接待规模,找到了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量阈值,即旅游全年接待人数约200~210万,平均逗留时间在36小时以内,45%~60%的游客大巴出行,这种情况下,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持平,从而保障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最后提出促进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景区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2)低碳出行,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3)节约用水,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4)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5)通过一系列修复保护工作,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6)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付静[8](2020)在《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以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1年水利部公布全国第一批水利风景区之后,我国水利旅游快速发展。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是我国水利风景区中数量最多、发展最早的一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学界和业界关注,如产品缺乏特色、旅游产品质量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健全、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找到解决路径,将会严重影响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找出影响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根据研究范围,本文对国内外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综述了水利风景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引入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把影响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个主要核心利益相关者优化为9个主要影响评价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构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包含3个一级评价指标(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能力、旅游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旅游经济社会效益),水库型风景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业内部结构竞争力等9个二级评价指标,旅游业收入水平、旅游收入占当地旅游业总收入比等46个三级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建立权重矩阵,对旅游评价指标中各个关键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再利用yaahp和excel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直观地展示各评价指标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为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奠定理论基础。以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原则,本文选取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途径掌握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并依据调查问卷进行数据采集,在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对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评价结果看,南湾湖风景区旅游经济达到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能力为基本可持续发展水平,旅游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和旅游社会效益处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但是也存在景区码头游船的利益的纠葛、景区个体商业者管理无序、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现象。最后提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强资本引入,加强旅游营销,走法治化发展建设之路,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库区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等。
张江峰[9](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郑美华[10](2019)在《体验经济视角下新疆水体旅游创意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游客需要日益深层化,消费体验化需求日益渗透到旅游领域中,体验式旅游是旅游消费的方向和未来。水体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的核心物质基础。当今,水体旅游开发做好体验文章迫在眉睫。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系统理论、旅游体验、旅游开发等理论,对体验经济、水体旅游资源、水体旅游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明晰。通过解读前人水体旅游研究进展,发现将“新疆水体旅游”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进行研究至今仍是个空白点。本文进而梳理了新疆水体旅游资源类型以及存量情况,结果显示出在新疆所有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类型中,水体旅游资源比重最大。对新疆水体旅游资源评价后,发现高品质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游憩湖区和现代冰川。经过分析新疆水体旅游开发利用现状,找寻出了新疆水体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地方水体文化转化为水体旅游体验产品停滞不前等;通过客源市场分析,发现哈萨克斯坦是新疆最大的海外客源国等客源特征,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指明了旅游客源开发方向及策略。为了科学有效的探寻体验视角下新疆水体旅游的开发路径与策略,本文对天山天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放松身心、享受水域宁静、与家人相处融洽情感等是游客访问天山天池最主要的动机。旅游体验由环境体验、设施体验、活动体验、环境体验、情感体验等构成。通过IPA方法分析发现,天山天池景区应该继续保持高品质的水体质量,重点改善主题表演活动、独特旅游纪念品等。新疆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应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筛选。在对新疆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层次的选择时,应该把湖泊和冰川放在水体旅游资源首位进行开发。结合案例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体验导向下的新疆水体旅游开发的理念及对策。
二、水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
1.1.2 海岛旅游热度日渐增高 |
1.1.3 海岛旅游发展对生态保护的疏忽 |
1.1.4 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海岛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
1.1.5 关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研究尚不成熟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条件价值评估法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2 研究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态补偿的概念 |
2.1.1 生态补偿的定义 |
2.1.2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定义 |
2.2 海岛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
2.2.1 生态环境价值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科斯产权理论 |
2.2.6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我国海岛旅游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补偿现状 |
3.1 我国海岛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
3.2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生态现状及影响 |
3.2.1 海岛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 |
3.2.2 海岛旅游开发获得的生态效益 |
3.3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现状 |
3.3.1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现状 |
3.3.2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参考案例 |
4 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长海县旅游发展环境资源条件 |
4.2.1 地理位置优越 |
4.2.2 生态环境优美 |
4.2.3 旅游资源多样 |
4.3 长海县旅游生态补偿现状与问题 |
4.3.1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意义及必要性 |
4.3.2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现状问题 |
4.3.3 长海县与国内其他海岛县生态补偿差距对比 |
4.4 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模型的构建 |
4.4.1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4.4.2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原则与标准 |
4.4.3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方式 |
4.4.4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途径 |
5 长海县海岛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5.1 海岛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5.2 海岛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方法 |
5.3 海岛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
5.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支付意愿调查 |
5.3.2 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 |
5.3.3 生态补偿标准评估结果 |
5.3.4 结论与讨论 |
6 完善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以及配套制度措施 |
6.2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 |
6.3 促进生态补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 |
6.4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
6.5 加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 |
6.6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监督和评估机制 |
6.7 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1 选题依据 |
2.1.1 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的需要 |
2.1.2 丰富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体系的需要 |
2.1.3 促进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
2.1.4 推进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的需要 |
2.1.5 探索乡村旅游中民族体育传承发展规律的需要 |
2.2 研究意义 |
2.2.1 有利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
2.2.2 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
2.2.3 有利于我国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发展 |
2.2.4 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 |
2.2.5 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第3章 相关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解读 |
3.1.1 乡村旅游 |
3.1.2 乡村旅游开发 |
3.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3.1.4 传承 |
3.1.5 发展 |
3.2 相关研究现状 |
3.2.1 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3.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研究 |
3.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研究 |
3.2.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功能研究 |
3.2.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
3.2.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
3.2.7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相关研究 |
3.2.8 有关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实地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逻辑分析法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可邑村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状况 |
5.1.1 可邑村自然环境状况 |
5.1.2 可邑村社会历史状况 |
5.2 可邑村彝族社会习俗与民间体育活动 |
5.2.1 可邑村彝族社会习俗 |
5.2.2 可邑村彝族民间体育活动 |
5.3 可邑村彝族传统体育形成源流 |
5.3.1 自然环境中萌芽 |
5.3.2 生产劳动中塑型 |
5.3.3 宗教活动的流变 |
5.3.4 民族歌舞的衍化 |
5.3.5 民俗生活的延伸 |
5.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质与价值功能 |
5.4.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质 |
5.4.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 |
5.5 可邑村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
5.6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 |
5.6.1 文化传承人的传递 |
5.6.2 民俗节庆中的流传 |
5.6.3 民间组织中的沿习 |
5.6.4 乡村旅游中的传播 |
5.6.5 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
5.6.6 宗教祭祀中的延传 |
5.6.7 竞技活动中的推广 |
5.7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 |
5.7.1 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 |
5.7.2 民族体育传承后继乏人 |
5.7.3 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
5.7.4 民族体育展演商业化倾向偏重 |
5.7.5 学校体育传承体系不完备 |
5.8 促进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
5.8.1 树立民族体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
5.8.2 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传承和培养 |
5.8.3 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 |
5.8.4 保持民族体育文化原真性发展 |
5.8.5 充实完善学校体育传承体系 |
第6章 结论 |
6.1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形成 |
6.2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特征与类型 |
6.3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6.4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困境 |
6.5 可邑村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研所获相关图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岛 |
2.1.2 海岛生态系统 |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
2.1.4 陆海统筹 |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
3.1.1 资源价值转化 |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 其他开发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5.1 研究对象选择 |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
6.1.1 研究对象选择 |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
6.2.1 研究对象选择 |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生态旅游的介绍和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的介绍 |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 生态旅游的特点 |
2.1.3 生态旅游的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
3.1 环洪泽湖区域基本情况 |
3.1.1 区位交通条件 |
3.1.2 自然地理条件 |
3.1.3 社会经济环境 |
3.2 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
3.2.1 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资源 |
3.2.2 环洪泽湖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3.3 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总体定位不明确 |
3.3.2 开发布局缺乏整体性 |
3.3.3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特色 |
3.3.4 交通体系不完善 |
4 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建议 |
4.1 明晰环洪泽湖区域发展总体定位 |
4.1.1 发展方向定位 |
4.1.2 性质定位 |
4.1.3 市场定位 |
4.2 确立环洪泽湖区域开发原则 |
4.2.1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2 保护性开发原则 |
4.2.3 特色突出原则 |
4.2.4 整体性原则 |
4.3 完善环洪泽湖区域开发布局 |
4.3.1 三圈 |
4.3.2 两带 |
4.3.3 五区 |
4.4 环洪泽湖生态旅游产品差异化设计 |
4.4.1 设计思路 |
4.4.2 旅游产品设计 |
4.5 确定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
4.5.1 可持续发展策略 |
4.5.2 差异化策略 |
4.5.3 品牌化策略 |
4.5.4 精品化策略 |
4.6 完善环洪泽湖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
4.6.1 完善陆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4.6.2 完善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5 论文总结及局限和未来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局限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概念 |
2.1.1 县域经济 |
2.1.2 县域旅游 |
2.1.3 全域旅游 |
2.1.4 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联 |
2.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禀赋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产业集聚理论 |
第三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及开发现状 |
3.1 特克斯县概况 |
3.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及评价 |
3.2.1 以草原、湖泊、山脉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以周易文化、乌孙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
3.2.3 以社会环境、节事活动为主的社会旅游资源 |
3.2.4 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评价 |
3.3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现状 |
3.3.1 政府主导 |
3.3.2 企业参与 |
3.3.3 居民支持 |
3.3.4 游客感知 |
3.3.5 经济贡献 |
第四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1 旅游产品具备特色吸引力,但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 |
4.1.2 县域旅游经济效益显着,但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
4.1.3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但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
4.1.4 重视旅游改革与创新,但执行力水平略显不足 |
4.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问题的成因 |
4.2.1 旅游总体开发力度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发展结构失衡 |
4.2.2 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够,导致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
4.2.3 资源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
4.2.4 旅游管理体系渗透力弱,导致旅游执行力水平不足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开发原则 |
5.1 特克斯县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5.1.1 是推动特克斯县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2 是推进特克斯县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
5.1.3 是增强特克斯县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5.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分期目标 |
5.2.3 形象定位 |
5.3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原则 |
5.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2 党政统筹原则 |
5.3.3 融合共享原则 |
5.3.4 特色发展原则 |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路径 |
6.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全产业”融合开发路径 |
6.1.1 旅游+农牧业,打造景区周边休闲业态 |
6.1.2 旅游+文化业,突出特色旅游元素 |
6.1.3 旅游+工业,强化产业链延伸 |
6.1.4 旅游+康养,打造高端康养旅游目的地 |
6.1.5 旅游+环保,促进旅游与环保共赢 |
6.1.6 旅游+体育,构建竞技休闲旅游方式 |
6.1.7 旅游+互联网,实现智慧旅游服务 |
6.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全领域”联动开发路径 |
6.2.1 县际政府联动,打破行政壁垒 |
6.2.2 旅游企业联动,增强内生动力 |
6.2.3 景区资源联动,形成优势互补 |
第七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支撑保障体系 |
7.1 旅游政策与法规保障 |
7.1.1 旅游政策保障 |
7.1.2 法律法规保障 |
7.2 旅游人才与营销保障 |
7.2.1 旅游人才保障 |
7.2.2 市场营销保障 |
7.3 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7.3.1 基础设施保障 |
7.3.2 公共服务保障 |
7.4 旅游安全与监管保障 |
7.4.1 旅游安全保障 |
7.4.2 旅游监管保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4.3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研究趋势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的研究 |
2.1.1 旅游资源相关研究 |
2.1.2 生态旅游相关研究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生态可持续 |
2.2.4 自然保护区 |
2.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
2.3.1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涵义 |
2.3.2 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 |
2.3.3 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
2.3.4 保护性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 |
2.4 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
2.4.1 国外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
2.4.2 国内河流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
2.4.3 研究小结 |
3 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
3.1 辽河保护区基本条件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生态环境条件及治理情况 |
3.1.3 城镇居民分布及社会经济条件 |
3.1.4 文化资源条件 |
3.1.5 综合交通条件 |
3.2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统计分析 |
3.2.1 旅游资源的基础类型 |
3.2.2 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
3.2.3 旅游资源的统计分析 |
3.3 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
3.3.1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
3.3.2 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3.3.3 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 |
3.3.4 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 |
3.4 生态敏感性研究分析 |
3.4.1 主要生态敏感因子 |
3.4.2 研究分析结论 |
3.5 辽河旅游业的调查研究 |
3.5.1 辽河旅游发展热点 |
3.5.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4 建立辽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策略 |
4.1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
4.1.1 保护中适当开发利用为前提 |
4.1.2 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资源 |
4.1.3 注重旅游资源之间的协调 |
4.2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策略 |
4.2.1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
4.2.2 确定重点保护的旅游资源单体 |
4.2.3 预测旅游资源保护的环境容量 |
4.3 辽河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4.3.1 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 |
4.3.2 复合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4.3.3 控制旅游资源开发强度 |
4.3.4 优化旅游资源产业结构 |
4.4 辽河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建设实施策略 |
4.4.1 确定保护性开发的建设主体 |
4.4.2 建立管理结构的框架体系 |
4.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4 投资政策保障 |
4.4.5 政策法规保障 |
4.4.6 建设保护性开发旅游示范区 |
4.5 本章小结 |
5 辽河沈阳段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规划 |
5.1 完善生态旅游系统规划 |
5.1.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
5.1.2 河流生态绿廊控制 |
5.1.3 旅游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
5.1.4 挖掘旅游资源文化特色 |
5.2 景观资源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
5.2.1 空间布局结构 |
5.2.2 景观功能分区 |
5.3 旅游资源线路及产品规划 |
5.3.1 旅游景观线路 |
5.3.2 旅游资源产品 |
5.4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
5.4.1 旅游交通系统 |
5.4.2 其他配套设施 |
5.5 辽河旅游业的营销与管理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白洋淀旅游资源环境情况 |
3.3 白洋淀旅游开发状况 |
3.4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
4.1 旅游足迹计算方法介绍 |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白洋淀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
5.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5.2 白洋淀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 |
5.3 白洋淀旅游足迹赤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
6.1 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 白洋淀旅游开发情景分析 |
6.3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
7.2 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 |
7.3 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 |
7.4 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 |
7.5 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 |
7.6 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以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水利风景区 |
(二)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水利风景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评价指标筛选 |
(一)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
(二)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确定 |
三、指标因素集及权重确定 |
(一)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二)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各指标权重分析 |
(三)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各指标权重分析 |
(四)旅游社会效益各指标权重分析 |
(五)评价体系综合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一、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概况 |
(一)景区概况 |
(二)景区总体发展状况 |
二、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 |
(一)指标数据搜集 |
(二)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能力评价与分析 |
(三)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评价与分析 |
(四)旅游社会效益评价与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能力提升对策 |
二、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提升对策 |
三、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社会效益提升对策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10)体验经济视角下新疆水体旅游创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体验经济 |
2.1.2 水体旅游资源 |
2.1.3 水体旅游 |
2.1.4 旅游体验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旅游体验理论 |
2.2.3 旅游开发理论 |
2.2.4 体验与旅游耦合关系理论 |
3 新疆水体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水体旅游发展现状 |
3.1 新疆水体旅游资源类型 |
3.2 新疆水体旅游资源评价 |
3.3 新疆水体旅游发展现状 |
3.3.1 资源开发粗浅,体验产品单一 |
3.3.2 管理体制及机制创新不足,体验产品开发创新型人才匮乏,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
3.3.3 地域气质的维系保育力度不够,地方文化转化产品停滞不前 |
3.3.4 在创意开发上,新疆旅游先行区未能有效带动后发区 |
3.3.5 水体旅游文创产品项目体系开发与建设缓慢,本土设计研发欠缺 |
4 新疆水体旅游开发影响因素、客源市场分析及定位 |
4.1 新疆水体旅游开发影响因素 |
4.1.1 自然环境因素 |
4.1.2 社会环境因素 |
4.1.3 技术因素 |
4.1.4 法律因素 |
4.2 新疆水体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定位 |
4.2.1 客源市场分析 |
4.2.2 客源市场定位 |
5 新疆水体旅游案例研究 |
5.1 案例天山天池概况 |
5.1.1 基本概况 |
5.1.2 水体景观概况 |
5.1.3 旅游接待及发展情况 |
5.2 案例研究目的 |
5.3 案例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及分析 |
5.3.1 调查问卷设计 |
5.3.2 调查对象和时间 |
5.3.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5.3.4 总结及建议 |
6 新疆水体旅游创意开发对策与建议 |
6.1 旅游六大要素协同发展,打造水体旅游全产业链 |
6.2 创意开发体验型水体旅游纪念品 |
6.2.1 以水生动植物的真实形象设计旅游纪念品 |
6.2.2 创意开发水实体纪念品 |
6.3 挖掘水文化深度和内涵,熔铸有文化的创意水景观 |
6.3.1 培育艺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特色多样的水文化旅游项目 |
6.3.2 从文化空间视野出发,解构、阅读和营建水体旅游文化空间 |
6.3.3 摒弃对他文化的依附,实现本土水体旅游文化突围 |
6.3.4 以文化作为新疆水体旅游开发的重要主题意趣 |
6.3.5 着力关注新疆水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打造母亲河文化 |
6.4 合纵连横,综合拓展,关联开发 |
6.4.1 合纵连横 |
6.4.2 左右贯通,上下关联 |
6.5 打造地域环境和度假环境兼备的水生态休闲体验产品 |
6.5.1 营造系统完整的亲水环境、生活环境里的度假氛围等内部环境 |
6.5.2 塑造基于“两境”的生态休闲体验产品 |
6.6 区域整体打造,合筑鲜明主题产品 |
6.6.1 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坚持绿色开发,提供纯“绿”色产品 |
6.6.2 开展反季节冰雪游以及“水体+避暑”游 |
6.6.3 力推水体或“水土”养生旅游 |
6.6.4 拓展喀什稻作主题旅游 |
6.6.5 打造新疆博斯腾湖“诗经意境”主题游 |
6.6.6 推出“西域特色”水体写生旅游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水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D]. 张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可邑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彝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杨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环洪泽湖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 施官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D]. 马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辽河干流保护区沈阳段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D]. 杨学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 褚英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以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为例[D]. 付静.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体验经济视角下新疆水体旅游创意开发[D]. 郑美华. 新疆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