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三个面向”与“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星璐[1](2020)在《台湾2018年历史课程纲要中能力培养指标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的是台湾地区本次教育改革重点提出的“三面九项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所有素养中提取出来的精华,是态度、情意、价值的综合,期望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加以实践。它并不指向于某一门特定的学科或者具体的领域,不仅存在于某一阶段,而以学习者和终身学习为共同核心。由于台湾地区独特的历史地位,台湾历史学科的课程纲要一直以来都是海峡两岸较为关注的课题,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或以介绍的形式来向大陆地区呈现新版课程纲要,而结合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仍然不多,这也是本文撰写的目的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台湾地区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以及在课程纲要中的体现,并结合教科书和教学实践对其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台湾地区初中历史课标和课纲中能力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的是从1994年至今的三次大变动,分析其原因背景、变化之处,阐述台湾地区课程纲要从“课程标准”到“课程纲要”的历史沿革,点出每次课程纲中对能力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分析其在社会领域尤其是历史学科中的体现,其是如何从知识本位教育,到十大基本能力的培养,再到如今以核心素养为主。台湾地区课纲修订与其政治意识形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地方是需要加以批判的,将在此基础上分析台湾历史课程内容的变化趋势。其次,立足于教材,以台湾地区刚刚出版的康轩版七年级上册社会领域历史教科书为基础,从课程纲要中对课程基本内容编写的框架对比入手,分析在培养核心素养时期初中历史的变化,对比分析新课程纲要中对于知识内容的表述和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中结构、内容的变化。以核心素养为主时期的台湾历史课堂,学习内容相对减少,加入大量“原住民”的历史,且增加了历史学习的方法,课文辅助系统的大量更新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影响。最后,立足教学实践,本节并非主要论述授课情况的变化,而是从课程纲要出发,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台湾地区在核心素养为主的历史学科学习时,历史教师的教案设计、历史课堂形式和历史教学评量的方式有哪些变化,在台湾地区课程纲要中这一点被称之为教学实施,以此来体现在教学之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变化。教案设计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明显是围绕着核心素养而展开;课堂的形式更加丰富,且这一点从课纲中就有所体现,要求学校校订课程加紧研发,且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因地制宜加入了有关生活地区的历史,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这就是核心素养的初步体现。且台湾地区的教学评量,在原有多元评量的基础上,趋向于形成性评量,这种多方位的评量方式,大大弱化了考试的作用,试题也不仅是知识的背诵,而趋向于灵活。
徐怀玲[2](2020)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了极具魅力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能够较好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类事物更新换代速度显着提升,但是中华文化依然能够展示出独特的魅力而获得较好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中华儿女的努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并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同时指出要不断挖掘此方面的教育资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对应的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倘若能够将其充分应用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便可为开阔思想政治教育视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奠定良好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相通,进而为融入工作开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融入具有必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同时又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的充分拓展,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和任务得以实现的同时,课程实用性也会获得显着提升,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也能起到积极影响。由此可知,将中华传统文化合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均须承担的责任。在本文研究中,首先针对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究,了解文化、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其次,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推进的有利条件和二者相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即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契合;再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甘肃省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同时探讨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难点所在;最后,建立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的融入给予了相应建议,主要是从强化传统文化认识、提升师资力量、创新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载体、优化校园环境等层面展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创新性的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心,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闫昌锐[3](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表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于晓玲[4](2018)在《新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依据,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是初中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进行教学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优良品格。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以《课标》(实验稿)为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编辑出版了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实验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部又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教育部着手进行新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并于2016年9月在全国中学投入使用,中学历史教材开启了“一标一本”的时代。本选题拟对新旧版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进行比较,旨在总结两版教材此部分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对初中历史关于此部分的教学提出建议。通过比较,新旧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内容选取上都体现了全面性和精简性的特点,结构比较清晰;其次,注重吸收史学发展研究的新成果,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再次,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分析能力;最后,两版教材在文化史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品格发展,实现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对两版教材的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进行比较后,笔者总结出两版教材间存在较多差异性。首先新教材在内容体系上更加完整和系统,逻辑性更强;在内容的选择上增删古代思想史的内容,在课文表述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力图创造相对真实的历史情境;其次新版教材单元导入和课前导入等前设栏目与正文联系更为密切,文献资料、课中思考、课后练习、活动探究等的课文旁设栏目辅助作用增强,更适合于教学。通过分析了新旧版历史教材的共性和差异性,笔者认为新版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课程内容,以“点”连“线”,以“线”穿“点”,体系更为完整,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同时新教材也存在以下不足:个别课文容量较大,知识的整合度较低;部分图片存在错误且出处不清;内容体系较为固定,难以创新;结论性语言较多,正文内容较为枯燥。针对新教材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师进行新版初中历史教材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的课堂教学拟提出以下应对之策:首先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知识和结构进行整体把握,以便整合;其次合理使用教材插图,活跃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再次突破固有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充实自身素养,补充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辛志军[5](2018)在《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经过无数艰难曲折,探索到的一条被事实所证明的成功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凝心聚力、艰苦奋斗的精神纽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开的国门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不良思想对青年大学生不断地产生着冲击,形成着多样化的影响,这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警惕和防范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了未来,赢得了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也就赢得了这条道路继续发展所需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也就赢得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明天。大力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是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性重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大学生的凝聚作用,如何赢得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多学科辨析,根据党的十八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结合十九大报告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概括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应包括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目标引领的认同教育、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和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15.0 FOR WINDOWS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陕西15所院校的1860余份调查问卷分别从历史观、对资本主义认识、对社会主义认识,以及对两条道路的比较认识进行统计分析,把握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影响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辨析。本文进一步对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原则、特点和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等基本要求展开了学理分析,对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今天百年来,在高等学校开展的道路认同教育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成功经验,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学生开展道路认同教育的状况、内容、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可以借鉴之处。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最终提出应通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环体育人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道路自信,为提高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途径进行了探索。
李元[6](2018)在《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段力佩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1950年起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1984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校长,直到1996年离休,领导和影响育才中学近半个世纪。期间,段力佩分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领导育才中学进行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先后产生“十六字”经验、“八字”教学法和“三自”教育思想,享誉中国教育界。本文考察了段力佩家世、教育实践历程、教育思想形成的脉络及其思想内涵,尝试系统地梳理段力佩教育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探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段力佩在育才中学半个世纪的教改历程,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考: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经验,突出的是对“教”的改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转而为对“学”的关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三自”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育”的层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是一条由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思路,是一条由关注“他者”到关注学生“自体”的思路。除了形成“教—学—育”的思路,段力佩还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开展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的整体改革,以保障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从“教”到“学”、再到“育”,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局部走向整体;已不再限于“如何育才”,而对“为谁育才”和“育什么才”的认识也有了根本转变,反映出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从“教”到“学”、再到“育”,既是一条段力佩探索“适合我国实情的教育法”、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道路,也是我国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所走过的路。段力佩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本主义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思想。段力佩的教育探索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段力佩成长为教育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就一位教育家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除了要有能充分开展教育实践的土壤或舞台,教育工作者还需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专业意识、探索精神、独立人格等优秀品质,树立实践思想和群众观念,更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断积极地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孙世梅[7](2018)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教学价值取向即教学的本位价值,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价值,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基于教学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处理各种教学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倾向。本研究以F小学的四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所秉持的教学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取向、个案研究策略,通过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搜集田野研究数据,描述并分析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事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报告讲座等。研究呈现了他们的教学实践样态,运用丰富的数据凝练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并对教学价值取向生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阐释。四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样态主要表现为对识字教学的探索、对阅读教学的变革和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坚持“人”的立场;秉持“双基”为基;注重培养思维品质;立足学科的系统性;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时代的引领、学校环境的塑造和个人素养的完形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一旦形成,也会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四,对小学语文教师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梳理了F小学四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典范例,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探究。期待能够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助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抢救性”研究,能在一定意义上完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样貌。
王春颖[8](2014)在《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具有社会性,而大学则是形成社会化的重要转型时期,大学生开始逐渐脱离家庭,走向成熟、独立。而恰恰也是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开始充分接触网络——通过网络浏览专业学科资源、报考各类考试、参与社会现象讨论、进行网络购物、利用人力资源网站获取就业信息等等。大学生从互联网中得到无限便捷的同时,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不良现象的侵蚀,导致网络行为产生偏差,这就使如何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成为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的表现和特征处着手,结合相关学科范畴,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该问题的有效防御、规制对策——针对于社会监管体系不完善、网络立法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的行政监督、技术监控和立法干预等手段,加强高校网络信息中心管理和信息来源过滤等措施予以应对;针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心理、意识动机等方面的特殊性、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不全面的问题,可以展开网络素质教育以辅助大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网络素质;针对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亲子沟通不畅等难题,可以以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增强家庭归属感、构筑家校教育一体化、提高双亲网络素养等方式予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最后,就大学生个人而言,针对其网络文化自觉程度不足的问题,可以充分借鉴儒家经典修身方法的思想精髓,以提升个人网络责任意识、网络理性意识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以达到完善个人网络自觉、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巫盼盼[9](201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也在不断推进。在所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因素中,相关政策处于核心地位,它是连接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因此,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的研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大对相关政策的认识。本文从四个历史时期梳理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一是选择初创时期(1949-1956年);二是探索异化时期(1957-1977年);三是改革恢复时期(1978-1992年);四是全面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分析出相关政策发展的四个特征:时代性、实践性、主导性、创新性。总结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背后动因:一是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变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创新;三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四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同时,厘出其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是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二是始终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方法;三是始终以改革发展为主线;四是始终以继承与创新为基础和源泉。阐述了相关政策发展的规律:一是政策必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二是政策必须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政策必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的发展提出建议,即政策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政策应走向法制化;政策应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以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健康、完善的向前发展。
杜登明[10](2013)在《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文中指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次学校体育改革进行梳理,总结学校体育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存在的众多问题进行反思,为以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学校体育改革分为八次。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事业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恢复和改造,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思潮,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进行了三次改革。改革开放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共经历了五次改革。纵观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八次学校体育改革,成果颇丰,如: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不断改进;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然而,学校体育改革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校体育实践与学生体质健康形成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反差;区域与城乡学生发展失衡;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未能厘清;运动技术在教学中被淡化;学科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等方面。
二、浅议“三个面向”与“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三个面向”与“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2018年历史课程纲要中能力培养指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台湾地区初中历史课纲(标)中教育目标的沿革 |
第一节 知识本位教育时期 |
一、培养民族认同感为主的历史教育 |
二、课标中知识本位历史教育的体现 |
第二节 由知识本位到十大基本能力培养 |
一、知识本位教育的不足 |
二、十大基本能力的提出与表述 |
第三节 由能力培养到素养教育 |
一、台湾社会的变化与能力培养的不足 |
二、核心素养在课纲中的体现 |
小结 |
第二章 新课纲中七年级历史教科书的改变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反映知识体系的变化 |
一、七年级上册知识内容的具体表达 |
二、“学习内容”的特色 |
第二节 核心素养反映教科书内容的变化 |
一、台湾地区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概况 |
二、历史教科书结构的对比分析 |
三、历史课文内容的对比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新课纲中历史教学实施的改变 |
第一节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变化 |
一、不同时期课纲对教学设计的不同要求 |
二、教学设计案例对比 |
第二节 历史课堂的变化 |
一、影响历史学习的因素 |
二、历史课堂模式的变化 |
第三节 历史学科教学评量的变化 |
一、台湾地区的评量方式 |
二、教学评量的案例对比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重点 |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传统文化 |
(一)文化的涵义 |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 |
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
第二章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支持 |
二、传统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
(一)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
(二)自强不息信念有助于大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 |
(三)优秀传统美德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
(四)以诚为本原则有助于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 |
(五)脚踏实地作风有助于大学生务实态度的培养 |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能性 |
(一)教育目标的契合 |
(二)教育内容的契合 |
(三)教育方法的契合 |
第三章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困境 |
一、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问卷编制和样本选取 |
(二)统计工具和样本分析 |
(三)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 |
(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薄弱 |
(二)思政课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较少 |
(三)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欠佳 |
(四)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滞后 |
(五)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新不足 |
第四章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 |
一、提升教育对象的传统文化认知水平 |
(一)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
(二)提升大学生学习主动性 |
(三)丰富大学生的学习内容 |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 |
(一)鼓励传统文化写进思政课教材 |
(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
(三)利用现代化媒体推广网络课程 |
(四)设置全面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
三、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 |
(一)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专题培训 |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
(三)通过人才引进改善思政课的师资水平 |
四、探索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
(一)将学生亲身实践纳入教学 |
(二)将传统节日庆典嵌入教学 |
(三)将非遗文化传承汇入教学 |
五、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
(一)丰富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活动 |
(二)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带头作用 |
(三)重视高校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六) 概念界定 |
一、新旧版历史教材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的共性 |
(一) 内容全面且精简,结构清晰 |
(二) 吸收史学发展研究的新成果 |
(三) 教材内容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四)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二、新旧版历史教材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的差异性 |
(一) 新版教材的正文编写水平更高 |
1. 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
2. 内容体系更为完整和系统 |
3. 在体例和结构方面更有逻辑性 |
4. 在古代思想史方面增删更为适宜 |
(二) 新版教材的课文辅助系统更适合于教学 |
1. 课文前设栏目与正文联系更为密切 |
2. 课文旁设栏目的辅助作用更突出 |
三、新教材存在的不足及其应对之策 |
(一) 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
1. 个别课文容量较大,知识的整合度较低 |
2. 部分图片存在错误且出处不清 |
3. 内容结构体系较为固定,难以创新 |
4. 新编教材结论性语言较多,正文内容较为枯燥 |
(二) 应对之策 |
1. 认真研读新教材,整合知识结构 |
2. 合理使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 |
3. 突破固有体系,实现创新教学 |
4. 补充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历史的感悟 |
1.1.2 现实的感召 |
1.1.3 新时代的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认同”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与道路认同的研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域下的道路认同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道路认同 |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道路认同 |
2.1.3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道路认同 |
2.1.4 历史唯物主义观与道路认同 |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范畴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基本规律 |
2.3 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2.3.1 客观认知:道路认同教育的起点 |
2.3.2 情感共鸣:道路认同教育的重点 |
2.3.3 思维想象:道路认同教育的深化 |
2.3.4 理性选择: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化 |
2.3.5 意志行为:道路认同教育的升华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内容 |
3.1 历史选择的认同教育 |
3.1.1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1.2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
3.2 目标指引的认同教育 |
3.2.1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3.2.2 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3 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 |
3.2.4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 |
3.3 党领导地位的认同教育 |
3.3.1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 |
3.3.2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 |
3.3.3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性保障执政的长期性 |
3.4 基本国情的认同教育 |
3.5 中心任务的认同教育 |
3.5.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
3.5.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容 |
3.5.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 |
3.5.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
3.6 发展布局的认同教育 |
3.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
3.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3.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3.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 |
3.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道路 |
3.7 发展路径的认同教育 |
3.7.1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
3.7.2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实状况 |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调查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3 问卷发放和统计 |
4.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状况的实证调研分析 |
4.2.1 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分析 |
4.2.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比较分析 |
4.2.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主流 |
4.3.1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4.3.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
4.3.3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4.3.4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
4.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道路发展历程认知欠缺 |
4.4.2 社会主义理论内涵认知不准确 |
4.4.3 社会主义制度认知不清晰 |
4.4.4 社会主义比较性优势认知不足 |
4.4.5 部分学生价值观认知受西方影响较重 |
4.5 调研分析结论 |
4.6 影响当代大学生道路认同的主要因素 |
4.6.1 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
4.6.2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挫折 |
4.6.3 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 |
4.6.4 价值多元化的博弈 |
4.6.5 社会思潮的冲击 |
4.6.6 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6.7 家庭教育因素与个人心理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5.1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正确导向原则 |
5.1.2 实事求是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灌输引导原则 |
5.1.5 全面渗透原则 |
5.1.6 多层推进原则 |
5.1.7 激励驱动原则 |
5.1.8 以身示范原则 |
5.2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基本特点 |
5.2.1 社会性 |
5.2.2 计划性 |
5.2.3 引导性 |
5.2.4 渐进性 |
5.2.5 复杂性 |
5.2.6 实践性 |
5.3 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
5.3.1 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
5.3.2 主导与多样相协调 |
5.3.3 灌输与说服相配合 |
5.3.4 课堂与实践相贯通 |
5.3.5 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
5.3.6 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6章 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成功经验 |
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道路的选择与认同教育 |
6.1.1 革命初期与大革命时期 |
6.1.2 土地革命时期 |
6.1.3 抗日战争时期 |
6.1.4 解放战争时期 |
6.2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2.1 从建国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
6.2.2 社会主义改造后至改革开放前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 |
6.3.1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道路认同教育 |
6.4 道路认同教育的成功经验 |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6.4.2 坚持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
6.4.3 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为根本保障 |
6.4.4 坚持实践需要为逻辑起点 |
6.4.5 坚持以人为本为育人理念 |
6.4.6 坚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核心骨干 |
第7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认同教育及其启示 |
7.1 美、英、德、新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1 美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2 英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3 德国的道路认同教育 |
7.1.4 新加坡的道路认同教育 |
7.2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1 美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2 英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3 德国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2.4 新加坡道路认同教育的特点 |
7.3 美、英、德、新道路认同教育的启示 |
7.3.1 引进“政治社会化”合理内核 |
7.3.2 开展广泛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7.3.3 加强隐性教育和渗透教育的力度 |
7.3.4 打造合力教育系统网络 |
7.3.5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7.3.6 重视社会实践的成长功能 |
第8章 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
8.1 课程育人:推动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时代化 |
8.1.1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8.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
8.1.3 抓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
8.2 实践育人:实现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多维化 |
8.2.1 推广实践体验促进自我教育 |
8.2.2 提高社会实践质量 |
8.2.3 加强党团建设和红色教育 |
8.2.4 丰富教育实践的方法 |
8.3 管理育人:强化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责任制 |
8.3.1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 |
8.3.2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
8.3.3 加强全体教职工思想建设 |
8.4 网络育人:推进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信息化 |
8.4.1 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
8.4.2 强化网络教育主阵地 |
8.4.3 净化网络环境 |
8.5 环体育人:构建大学生道路认同教育长效机制 |
8.5.1 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社会环境 |
8.5.2 营造“三位一体”的道路认同教育架构 |
8.5.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
(二)研究的主要集中点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为教育而生 |
第一节 出生教育世家 |
一、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
二、生性叛逆,求学坎坷 |
第二节 从教育者到革命者 |
一、奔走上海,投身革命 |
二、执掌储能,初露锋芒 |
第二章 为育才而来 |
第一节 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 |
一、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 |
二、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 |
第二节 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 |
一、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 |
二、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 |
第三节 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 |
一、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 |
二、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 |
第三章 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 |
第一节 教改的背景和初衷 |
一、恢复“以教学为中心” |
二、致力减负,改革教法 |
第二节 经验的产生与褒贬 |
一、形成“十六字”经验 |
二、“文革”中被打倒 |
第四章 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 |
第一节 因势利导:在乱中看到生机 |
一、变“授”为“学” |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
第二节 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 |
一、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
第五章 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 |
第一节 深化教改,辐射全国 |
一、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 |
二、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 |
第二节 教育立场,全面育人 |
一、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 |
二、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 |
下编 |
第六章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 |
第一节 教育的性质 |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
二、普通教育的性质 |
第二节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 |
一、教育对象 |
二、教育目的的取向 |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
第七章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
一、“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第一”的提出 |
二、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 |
第二节 人的个性发展 |
一、“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 |
二、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 |
三、“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 |
第八章 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
第一节 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 |
一、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
二、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 |
第二节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 |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 |
二、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 |
三、教材改革的意义 |
第九章 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 |
第一节 关注“学”的教学改革 |
一、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 |
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
第二节 人性化的评价改革 |
一、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 |
二、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 |
第十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
一、德育的地位与功能 |
二、德育工作“时不宜迟” |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与途径 |
一、德育的原则 |
二、德育的实现途径 |
第十一章 体育工作 |
第一节 健康是第一 |
一、“健康是第一”的思想渊源 |
二、如何理解“健康是第一” |
第二节 如何做到“健康第一” |
一、“男拳女舞” |
二、体卫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段力佩大事年表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初心不忘——滚烫在胸的语文教育情怀 |
(二)把根留住——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传统 |
二、研究背景 |
(一)呼唤教育家型教师崛起的时代诉求 |
(二)传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现实需求 |
(三)语文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实践探求 |
(四)反思个人专业发展理路的内心寻求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育观研究 |
(三)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
(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一)相关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基本概况 |
(三)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探索 |
(四)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由来与发展 |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一)我国小学特级教师的研究现状 |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
(一)相关研究概况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研究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级教师 |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育价值 |
(四)教育价值取向 |
(五)教学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的规划 |
二、研究方法的选用 |
(一)秉持质性研究取向 |
(二)采用个案研究策略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一)数据的收集 |
(二)数据的整理 |
五、研究效度的提升 |
六、研究伦理的谨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从教环境和职业发展历程 |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所在的F小学历史回眸 |
(一)概述F小学的发展历史 |
(二)定格F小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轻描 |
(一)Y教师:业精于勤 |
(二)S教师:钻之弥坚 |
(三)X教师:独辟蹊径 |
(四)L教师:行稳致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样态 |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探索 |
(一)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方法指引 |
(二)突出识字重点,加强基础训练 |
(三)理解汉字意涵,体现构字规律 |
(四)融合观察体验,加强写字指导 |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阅读教学变革 |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与整合能力 |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
(三)注重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
(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三、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教学尝试 |
(一)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
(二)写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
(三)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实践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 |
一、坚持“人”的立场 |
(一)切勿让“匠气”掩盖了“人气” |
(二)做片子、答卷子、压担子要不得 |
(三)不是从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出发 |
(四)写字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 |
二、秉持“双基”为基 |
(一)扎扎实实练技能 |
(二)语文教学的“十字真经” |
(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四)教好“三个一”,语文教师则功德无量 |
三、注重培养思维品质 |
(一)写好字也要动脑筋 |
(二)“放电影” |
(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下工夫 |
(四)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场 |
四、立足学科的系统性 |
(一)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 |
(二)不能忽视兴趣、方法、习惯的培养 |
(三)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件事 |
(四)不能教孩子“哑巴”语文 |
五、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
(一)孩儿们,操练起来 |
(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
(四)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一、时代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引领 |
(一)时代的主流思想 |
(二)笃定的职业选择 |
(三)时代楷模的导航 |
二、学校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塑造 |
(一)学校是铺好“路”的地方 |
(二)学校是写满“爱”的地方 |
(三)学校是充盈“文化”的地方 |
三、教师个人素养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完形 |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
(二)崇高的道德品质 |
(三)厚重的文化底蕴 |
(四)精深的备课功夫 |
(五)敏锐的科研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具有整合性 |
(二)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具有实践性 |
(三)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
(四)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性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二 研究资料(部分) |
附录三 资料图片(部分) |
后记 |
(8)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概述 |
2.1 大学生网络行为基本情况 |
2.1.1 大学生与互联网络 |
2.1.2 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
2.2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基本内涵 |
2.3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
2.3.1 网络交际行为失范 |
2.3.2 网络依赖型行为失范 |
2.3.3 网络技术行为失范 |
2.4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成因的学理分析 |
3.1 失范成因的网络传播学层面分析 |
3.1.1 网络传播环境独特 |
3.1.2 社会于网络信息监管不完善 |
3.1.3 校园网络监管存在漏洞 |
3.2 失范成因的心理学层面分析 |
3.2.1 自我独立意向强烈 |
3.2.2 身心发展异步 |
3.2.3 在校特定阶段的心理动机 |
3.2.4 网络认知存在偏失 |
3.3 失范成因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分析 |
3.3.1 个人网络文化自觉修养不足 |
3.3.2 三观教育课程设置不全面 |
3.3.3 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不到位 |
3.4 失范成因的其他学科层面分析 |
3.4.1 网络法规缺少系统性和前瞻性 |
3.4.2 社会分层和地域差异 |
3.4.3 家庭教育功能障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危害性分析 |
4.1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导致的自身指向危害分析 |
4.1.1 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危害 |
4.1.2 对自我人格养成的危害 |
4.1.3 对个人社会功能的危害 |
4.2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家庭指向危害分析 |
4.2.1 影响亲子关系破坏家庭氛围 |
4.2.2 激发反叛心理家庭教育功能受损 |
4.3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社会指向危害分析 |
4.3.1 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
4.3.2 增添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
4.3.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危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分析 |
5.1 加大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完善网络立法 |
5.1.1 借鉴他国经验加强我国网络信息监管力度 |
5.1.2 对比他国网络立法设置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
5.1.3 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
5.2 引入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2.1 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意义 |
5.2.2 网络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建构 |
5.3 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建立亲子高效沟通渠道 |
5.3.1 营造和谐氛围增添家庭归属感 |
5.3.2 调整教养方式构建家校教育一体化 |
5.3.3 提高双亲网络素养理智科学处理失范问题 |
5.4 援引儒家修身思想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识自我教育 |
5.4.1 结合天人观思想提高网络责任意识的修养 |
5.4.2 结合格物致知精神加强网络理性意识修养 |
5.4.3 结合内省慎独要义促进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历程 |
(一) 选择初创时期的教育教学相关政策(1949-1956年) |
(二) 探索异化时期的教育教学相关政策(1957-1977年) |
(三) 改革恢复时期的教育教学相关政策(1978-1992年) |
(四) 全面发展时期的教育教学相关政策(1992年至今)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特征 |
(一) 时代性 |
(二) 实践性 |
(三) 主导性 |
(四) 创新性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动因及基本经验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动因 |
(一) 国内外社会形势的变化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创新发展 |
(三)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
(四) 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 始终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 |
(三) 始终以改革发展为主线 |
(四) 始终以继承与创新为基础和源泉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规律及启示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规律 |
(一) 政策必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 |
(二) 政策必须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 |
(三) 政策必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发展的启示 |
(一) 政策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
(二) 政策应走向法制化 |
(三) 政策应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
1.2.2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
1.2.3 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比较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逻辑分析法 |
1.3.3 比较法 |
1.3.4 访谈法 |
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的演变历程 |
2.1 第一次学校体育改革(1950年) |
2.1.1 政府对旧教育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2.1.2 学校体育的恢复与改革 |
2.2 第二次学校体育改革(1956年) |
2.2.1 学校教育的大革命 |
2.2.2 “大跃进”中的学校体育改革 |
2.3 第三次学校体育改革(1961年) |
2.3.1 学校教育的调整与整顿 |
2.3.2 学校体育的第三次改革 |
2.3.3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体育的停滞 |
2.4 小结 |
3 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 |
3.1 第四次学校体育改革(1978年) |
3.1.1 文革后学校教育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
3.1.2 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全面恢复 |
3.2 第五次学校体育改革(1987年) |
3.2.1 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阶段 |
3.2.2 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
3.3 第六次学校体育改革(1992年) |
3.3.1 素质教育的应用 |
3.3.2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
3.4 第七次学校体育改革(2000年) |
3.4.1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3.4.2 人文体育在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回归 |
3.5 第八次学校体育改革(2001年) |
3.5.1 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 |
3.5.2 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推出 |
3.6 小结 |
4 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就与问题以及建议 |
4.1 学校体育改革中取得的成就 |
4.1.1 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成果丰富 |
4.1.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不断改进 |
4.1.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完善 |
4.1.4 体育师资的培养得到改善 |
4.1.5 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
4.2 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4.2.1 学校体育实践与学生体质健康形成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反差 |
4.2.2 区域与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失衡 |
4.2.3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未能厘清 |
4.2.4 学科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
4.2.5 运动技术在教学中的淡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构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 |
5.2.2 加快促进城乡和区域学校体育均等化 |
5.2.3 正确认知运动技术教学 |
5.2.4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动摇 |
5.2.5 不断完善体育实践发展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议“三个面向”与“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2018年历史课程纲要中能力培养指标变化研究[D]. 张星璐.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D]. 徐怀玲.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旧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中国古代文化史部分为例[D]. 于晓玲.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5]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D]. 辛志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D]. 李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D]. 孙世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8]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 王春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研究[D]. 巫盼盼. 广西大学, 2013(03)
- [10]新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反思[D]. 杜登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