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旅游开发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任奚娴[1](2021)在《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近几年,作为生态大省,青海省通过开发优质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增长,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期,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全面发展,但其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满足的背后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日渐下降,在此情形下,渴望亲近自然、渴望回归自然成为众多民众的重要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对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加之不太成熟的旅游景点管理体系,由此导致的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致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探索,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路子,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想动力要素,生态旅游是“尊重自然和文化的异质性,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摸清青海省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也为满足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本文针对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特征,系统分析了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两山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青海省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比较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青海省8个州市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并进行了分区,最后提出了适合不同潜力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的定量计算,发现在四个潜力指标中,生态旅游产业保障潜力(0.6354)>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0.2468)>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潜力(0.1017)>生态环境潜力(0.0162)。(2)总的来说,青海省各区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值差异较大,除西宁市之外,其余各州市综合值偏低,具体是西宁>海东>玉树>海西>海南>果洛>海北>黄南。(3)在不同的区域,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市场需求潜力、产业保障潜力和生态环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4)通过GIS与聚类分析发现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在空间上分为4级。
周桂花[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特色民族村寨指明发展路径并奠定发展基调。旅游业取得的发展成果推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特色建筑保护、培育特色产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阵地。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喷涌式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产业发展不充分、村民参与度低、传统文化异化、专业人才紧缺、景区规划有待提升等问题困扰着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除去绪论和最后的结论与展望,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对相关基础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区参与理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回顾阐述,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着重阐述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第三章对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及目标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岜沙苗寨旅游发展进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归纳,找出岜沙苗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则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岜沙苗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定位,探索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本论文以从江县岜沙苗寨旅游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以及综合分析法相结合,运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参与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岜沙苗寨旅游发展进行剖析。经过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发现岜沙苗寨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试图立足于乡村振兴视角,实施“六大工程”来弥补当前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不足,以期为民族村寨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马莉[3](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西部特昭盆地的特克斯县,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山区县。近年来,特克斯县以全域旅游、全域绿色为发展方向,旅游业发展速度及质量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稳步增长,并入选2016年11月公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名单,特克斯县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尽管特克斯县旅游业发展势头好,但在2019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中未能入围。这说明,特克斯县域旅游发展与全域旅游理念要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契机下,文章基于当前大众旅游和“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及相关要求,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等,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展开研究,以期推动特克斯县全域旅游发展及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全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从宏观层面梳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阐述县域经济、县域旅游、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对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进行分类及评价,并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游客感知及经济贡献五个方面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结合全域旅游理念及相关要求分析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承上启下,从全局出发分析特克斯县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提出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原则引领后续旅游开发工作。第六章通过上述对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整体把握,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全产业”融合和“全领域”联动两条开发路径及其具体实施措施。第七章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支撑保障体系,全方位为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基础。第八章结论与展望。经调研得知,特克斯县具有优质而丰富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类型多样,涵盖8个主类,26个亚类,49个基本类型,约120个代表资源,全域旅游发展潜力大。旅游产品集聚,政府、企业、居民的参与度与游客满意度均较高,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大,全域旅游发展是大势所趋。由于特克斯县域旅游总体开发力度不足;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够;资源利用缺乏统筹规划;旅游管理体系渗透力弱,导致其旅游开发存在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执行力水平略显不足等问题。为解决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问题,提出“全产业”融合及“全领域”联动两条县域旅游开发路径,通过把握资源、产品、市场、技术和政策因素,加强产业融合,促进“文化业围绕旅游创特色,农业围绕旅游增价值,工商业围绕旅游出产品,服务业围绕旅游提质量”的全产业融合开发态势,未来要积极实现“融合共生”,将旅游融入不同的产业形成新业态,走“旅游+”的发展之路,并列举了“旅游+农牧业、文化业、工业、康养、环保、体育、互联网”等融合开发途径,进而提出通过县际政府联动、旅游企业联动、景区资源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共生式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并从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人才与营销、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旅游安全与监管四个层面完善旅游开发保障体系。研究对于特克斯县全域旅游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葛梦[4](2020)在《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山区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市的主城区之一,其境内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非常的丰富,而且交通十分的便利,发展全域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徐州市铜山区凭借着自身的地理区域特色、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把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作为推动整体经济又稳又好的发展的重要推手,改变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模式,对经济产业结构也起到了很大的调整作用,围绕“产业融合,全域旅游”的中心思路,不断提高铜山区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的质量,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和档次,也能够不断促使其打破传统旅游业要素的桎梏,推动旅游业成为落实铜山“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综合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调查研究,发现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在许多方面比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相关职能,主要体现在强化宏观引领作用,绘制了铜山区全域旅游顶层设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奠定了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利用宣传营销手段,提升了铜山旅游品牌认可度等方面;当然,在铜山区全域旅发展的进程中,政府职能履行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宏观调控作用发挥不够;政府财政投入的持续性不足;政府市场监管乏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相对欠缺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对全域旅游发展认识偏差、政府履职定位不准确导致职能越位;政府管理机制不顺畅;考核机制力度不够;旅游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政府人才培育职能欠缺。针对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立足于本地实际,优化政府职能履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确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政策规划体系;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要素保障;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政府人才培养职能,壮大旅游人才队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刘师言[5](2020)在《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的不断推进,生态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结合,彼此推动,互相发展。黑龙江省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良好发展。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结合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善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中现存的问题,同时将其中蕴含的长处、优点最大化,推动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生态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并且阐述了二者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长远发展,生态旅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以及生态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在理论基础上展开研究。并且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指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包括生态得到改善,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从业者以及游客的整体思想素质得到提升,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地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全国范围内传播;其次,分析其主要经验,教育方式上的经验,如传统宣传为主,发展多媒体宣传教育;教育内容上的经验,如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的生态、历史、地域、商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经验,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旅游团体组织、基层自治组织、旅游从业者、游客为主,构成教育主体,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从业者、游客为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旅游从业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时还需要担负起教育主体的功能,向旅游活动中的游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黑龙江省生态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常见问题如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休闲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部分不合理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依然存在等等,并且要具体指明这些问题的危害性所在;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四部分原因,如教育形式过于陈旧、不够丰富,教育内容流于表面、不能因地制宜、针对性不足,以及教育主体职权相对模糊、教育客体相对被动等原因。根据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原因,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提出改进对策,使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深刻化、教育载体丰富化;继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明确教育主体的责权范围、对教育对象适当设立奖惩机制。从政府、旅游从业者、旅游企业经营者、游客角度出发细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及内容。
张江峰[6](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张婷婷[7](2019)在《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融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升,我国旅游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旅游成为我国民众日常生活常态化的重要选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并且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和国民休闲旅游新阶段。近年来,体育旅游已经成为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朝阳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国务院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内蒙古紧紧抓住体育旅游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丰富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以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导向,提高体育旅游发展重视度,推动当地体育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内蒙古体育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常见,尤其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育旅游创新、体育旅游市场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体育旅游作为内蒙古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蒙古体育旅游的创新发展是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概述了全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体育旅游概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介绍了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情况、体育旅游市场情况、体育旅游类型情况以及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和特征,然后,指出了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创新的对策和保障措施。具体得到以下几方面结论:(1)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民族旅游资源,还有文化旅游资源;内蒙古体育旅游市场初步形成了分别以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区、赤峰市和锡林浩特市为中心旅游市场。(2)内蒙古体育旅游类型日渐多元化,主要有草原沙漠观光体验型体育旅游、休闲度假体育旅游、森林狩猎体育旅游、冰雪滑翔体育旅游以及红色体育旅游五种类型。(3)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规模日渐增大,主要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与地方性、丰富性与时节性、其它资源的良好配套性以及多功能性等特征。(4)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仍然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体育旅游市场开拓不足、体育旅游产品推介不足以及体育旅游基础保障不足四大方面。(5)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创新策略,主要包括草原生态旅游、民族传统节会旅游、养生旅游以及“互联网+”与体育旅游的有机结合四方面出了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创新的策略。(6)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创新的保障措施,内蒙古体育旅游若想实现创新发展,必须需要政府支持引导、优化产业环境、多渠道宣传推广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创新中需要提供的保障措施。
朱宝莉[8](2019)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灾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纷纷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旅游扶贫已然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村寨”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从区域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现阶段,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村寨贫困人口受益成为了当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特征,也是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扶贫目标进一步向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此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旅游扶贫模式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了不足。政府主导下的旅游扶贫虽然可在短期内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成效,暂时改善民族村寨和居民的贫困面貌,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提供持久性的保障和支持。就旅游扶贫开发而言,其在本质上系一种兼具了产业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扶贫方式,贫困居民脱贫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合法性基础,经济运作的成功则构成了旅游扶贫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和行动逻辑上的冲突,既可能对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使旅游扶贫偏离本来的扶贫目标。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在确保贫困人口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达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有效合作的实现。因此,亟需构建一套能切实保障村寨贫困人口获益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文章在总体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展开。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形成对影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问题的初步认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案例地旅游扶贫开发中贫困人口受益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进一步明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综合运用反贫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等,对影响民族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为确保贫困居民旅游脱贫目标的实现,主张建立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应对措施。通过系统考察和论证,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当前民族村寨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亟需实现扶贫体制机制上的转变;其二,民族村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地区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旅游扶贫中必须注重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其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斥着“权力—利益”纷争的博弈过程。找到参与各方利益上平衡点,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是保证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其四,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构建一个以贫困人口为核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至关重要。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整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给予了必要说明;其次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最后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理论有反贫困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反贫困理论为旅游扶贫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反贫困历经的各主要发展阶段及关注内容;内源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以上两章的梳理和分析,本章中初步提出了研究假设:一是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主体性地位必须得以确立;二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机制建立是保障贫困人口受益的关键。第三章是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的介绍和回顾。具体内容包括近些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出台的相关经济和文化政策;贵州旅游开发的过程,以及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历程、路径和已经取得的重要成绩。第四章是对案例地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案例地---黔东南州的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各自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和非经济受益两个方面对村寨贫困人口的实际旅游受益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最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影响案例地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具体因素入手,探索了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居民对旅游扶贫政府管理评级和旅游扶贫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和社会正效应、居民对政府管理评价均显着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其中居民对政府管理政策评价影响程度最高;尽管两地旅游发展历程和特点存在差异,但从社区获益来看,两地旅游收益大部分均被外来经营者和少数社区精英所获取,而当地贫困人口实际承担了更多的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体现出极大的不公平。第五章是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各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和贫困人口等五大类,并以具体案例地为例分析了各自主体参与旅游扶贫的行动逻辑和发展策略(因当前力量较弱,对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影响不大,没有单独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连续、权利分配的不平衡和组织力量的不均衡等是造成旅游扶贫效应低下的滥觞。第六章为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及路径选择。基于合作型反贫困的基本要义和现实的推逼,亟待构建一套能切实凸显村寨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的多元合作的旅游扶贫机制。首先对五大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贯彻“有限政府”理念;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推进社区精英为引领的民族村寨组织化建设;从产权改革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
张莞[9](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叶瑞玲[10](2018)在《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产业一直是西双版纳州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以来,在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迅猛发展,整体经历了由“事业接待型”到“产业经济型”再到“支撑产业型”的历史性转变,西双版纳的知名度已享誉国内外,旅游产业在经济上的支撑作用也日益凸现。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新增旅游目的地的激烈竞争,西双版纳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体制、开发旅游新产品,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的实际过程,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对比分析,得出西双版纳旅游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西双版纳政府制定了多项旅游配套政策和制度,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完善了以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娱、购)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营销宣传活动,使西双版纳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因周边省市和东南亚国家旅游业的崛起,竞争加剧,西双版纳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旅游产品同质性强、结构不合理、服务不规范,与游客的期望值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格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给西双版纳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要实现西双版纳旅游的转型升级,可借鉴国外(泰国、韩国)和国内(桂林、无锡)发展旅游的经验,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要顺应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突出“热、傣、水、边”的特色和国际旅游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做好旅游规划,不断提升旅游线路的核心竞争力;要找准潜在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大气魄、高水平的开展旅游营销;要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提升旅游发展软实力,实现西双版纳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西部旅游开发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旅游开发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潜力 |
2.1.2 生态旅游 |
2.1.3 生态旅游产业 |
2.1.4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两山理论 |
2.2.2 旅游系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环境 |
3.2 人文历史概况 |
3.3 经济发展状况 |
3.4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4.1 青海省A级景区现状 |
3.4.2 青海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第四章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说明 |
4.1.4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 指标构建 |
4.2.1 一级指标的构建 |
4.2.2 二级指标的构建 |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处理 |
第五章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 |
5.1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及分析 |
5.1.1 生态旅游产业供给潜力评价及分析 |
5.1.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潜力评价及分析 |
5.1.3 生态旅游产业保障潜力评价及分析 |
5.1.4 生态环境潜力评价及分析 |
5.2 青海省各州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
5.2.1 西宁市 |
5.2.2 海东市 |
5.2.3 海南州 |
5.2.4 海西州 |
5.2.5 海北州 |
5.2.6 黄南州 |
5.2.7 果洛州 |
5.2.8 玉树州 |
5.3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潜力综合评价和潜力分区 |
5.3.1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
5.3.2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分层潜力分区 |
5.3.3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潜力分区 |
5.3.4 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
第六章 提升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对策 |
6.1 一级潜力发展区 |
6.2 二级潜力发展区 |
6.3 三级潜力发展区 |
6.4 四级潜力发展区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二)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一)乡村振兴 |
(二)民族村寨旅游 |
二、基本理论 |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二)社区参与理论 |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 |
一、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民族村寨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二、以民族村寨旅游撬动乡村振兴 |
第三章 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背景、意义与目标 |
一、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
二、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
(一)解决民族村寨旅游面临的瓶颈 |
(二)提升民族村寨旅游竞争力 |
(三)实现民族村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一)村民参与旅游并提升就业率 |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宜居村寨 |
(三)深挖传统文化实现保护和传承 |
(四)实现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
第四章 岜沙苗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岜沙苗寨基本概况 |
(一)岜沙苗寨概况 |
(二)旅游发展状况 |
二、岜沙苗寨旅游发展调查研究 |
(一)调研区域 |
(二)问卷设计 |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三、岜沙苗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产品体系不健全、产业要素未能整合 |
(二)村民参与度不高,缺少主动话语权 |
(三)传统文化功能弱化,有待深入挖掘 |
(四)专业人才紧缺,服务水平不高 |
(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
(六)政企资金投入有限,景区规划待提升 |
第五章 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
一、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定位 |
(一)战略定位 |
(二)市场定位 |
(三)产品定位 |
(四)形象定位 |
二、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
(一)坚持两大转型理念 |
(二)确立三个阶段目标 |
(三)推动四个转变 |
三、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
(一)实施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产业振兴 |
(二)实施组织优化工程实现民族村寨旅游组织振兴 |
(三)实施文化保护与创新工程确保民族村寨旅游文化振兴 |
(四)实施人才驱动工程保障民族村寨旅游人才振兴 |
(五)实施村寨建设工程实现民族村寨基础振兴 |
(六)实施整体规划工程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系统发展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3)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概念 |
2.1.1 县域经济 |
2.1.2 县域旅游 |
2.1.3 全域旅游 |
2.1.4 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联 |
2.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禀赋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产业集聚理论 |
第三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及开发现状 |
3.1 特克斯县概况 |
3.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赋存及评价 |
3.2.1 以草原、湖泊、山脉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
3.2.2 以周易文化、乌孙文化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
3.2.3 以社会环境、节事活动为主的社会旅游资源 |
3.2.4 特克斯县域旅游资源评价 |
3.3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现状 |
3.3.1 政府主导 |
3.3.2 企业参与 |
3.3.3 居民支持 |
3.3.4 游客感知 |
3.3.5 经济贡献 |
第四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1 旅游产品具备特色吸引力,但旅游产品发展结构不均衡 |
4.1.2 县域旅游经济效益显着,但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
4.1.3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但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
4.1.4 重视旅游改革与创新,但执行力水平略显不足 |
4.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问题的成因 |
4.2.1 旅游总体开发力度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发展结构失衡 |
4.2.2 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不够,导致旅游产业要素不健全 |
4.2.3 资源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旅游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
4.2.4 旅游管理体系渗透力弱,导致旅游执行力水平不足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开发原则 |
5.1 特克斯县进行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5.1.1 是推动特克斯县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2 是推进特克斯县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
5.1.3 是增强特克斯县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5.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分期目标 |
5.2.3 形象定位 |
5.3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原则 |
5.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2 党政统筹原则 |
5.3.3 融合共享原则 |
5.3.4 特色发展原则 |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路径 |
6.1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全产业”融合开发路径 |
6.1.1 旅游+农牧业,打造景区周边休闲业态 |
6.1.2 旅游+文化业,突出特色旅游元素 |
6.1.3 旅游+工业,强化产业链延伸 |
6.1.4 旅游+康养,打造高端康养旅游目的地 |
6.1.5 旅游+环保,促进旅游与环保共赢 |
6.1.6 旅游+体育,构建竞技休闲旅游方式 |
6.1.7 旅游+互联网,实现智慧旅游服务 |
6.2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全领域”联动开发路径 |
6.2.1 县际政府联动,打破行政壁垒 |
6.2.2 旅游企业联动,增强内生动力 |
6.2.3 景区资源联动,形成优势互补 |
第七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支撑保障体系 |
7.1 旅游政策与法规保障 |
7.1.1 旅游政策保障 |
7.1.2 法律法规保障 |
7.2 旅游人才与营销保障 |
7.2.1 旅游人才保障 |
7.2.2 市场营销保障 |
7.3 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7.3.1 基础设施保障 |
7.3.2 公共服务保障 |
7.4 旅游安全与监管保障 |
7.4.1 旅游安全保障 |
7.4.2 旅游监管保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基础理论概述 |
2.1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界定及其必要性 |
2.2 分析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理论基础 |
3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成效与问题 |
3.1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调研 |
3.2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基本成效 |
3.3 铜山区全域旅游业发展中政府履职的主要问题 |
3.4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问题的成因 |
4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4.1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国外经验借鉴 |
4.2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履职的国内经验借鉴 |
5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
5.1 确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转变政府职能 |
5.2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政策规划体系 |
5.3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优化要素保障 |
5.4 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
5.5 强化政府人才培养职能壮大旅游人才队伍 |
5.6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 |
5.7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履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履职情况访谈记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本论文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1.3 生态文明观教育 |
2.2 生态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2.1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
2.2.2 生态旅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
2.3 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2.3.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成效及经验 |
3.1.1 生态旅游从业者素质提高 |
3.1.2 游客受到黑龙江生态文化的教育及引导 |
3.1.3 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
3.1.4 有利于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 |
3.1.5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经验 |
3.1.6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经验 |
3.1.7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经验 |
3.1.8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经验 |
3.2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经济效益、休闲功能与教育功能的矛盾 |
3.2.2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
3.2.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才流失严重 |
3.2.4 旅游产品和项目的思想政治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
3.2.5 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还存在不足 |
3.2.6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趋于同质化 |
3.2.7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率低 |
3.3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原因 |
3.3.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职能缺失 |
3.3.2 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教育不足 |
3.3.3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
3.3.4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1 明确教育主体的功能与职能 |
4.1.1 明确政府部门管理者职责 |
4.1.2 发挥生态旅游团体组织辅助作用 |
4.1.3 完善生态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
4.1.4 加强旅游从业者团队建设 |
4.1.5 实现游客的自我教育 |
4.2 积极落实对教育客体的教育 |
4.2.1 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教育 |
4.2.2 完善对生态旅游从业者的多元化教育 |
4.2.3 针对游客的全面教育 |
4.2.4 推动旅游从业者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转化 |
4.3 提升现有教育方式 |
4.3.1 打造针对性教育方法体系 |
4.3.2 树立完善的激励与处罚教育体系 |
4.3.3 实践教育法 |
4.3.4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
4.4 优化教育内容 |
4.4.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
4.4.2 结合景区实际,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
4.4.3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
4.4.4 优势互补,各景区联动发展 |
4.4.5 加强人才培养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7)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融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体育旅游概要 |
1.2.1 体育旅游的概念 |
1.2.2 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 |
1.2.3 体育旅游的特点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2.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
2.1 内蒙古体育旅游概况 |
2.1.1 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情况 |
2.1.1.1 自然资源分析 |
2.1.1.2 文化资源分析 |
2.1.1.3 经济资源分析 |
2.1.2 内蒙古体育旅游市场情况 |
2.2 内蒙古体育旅游类型 |
2.2.1 草原、沙漠观光体验型的体育旅游 |
2.2.2 休闲度假型的体育旅游 |
2.2.3 骑马、狩猎、射击等项目 |
2.2.4 冰雪、滑翔等体育项目 |
2.3 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及其特征 |
2.3.1 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规模现状 |
2.3.2 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特征 |
3.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3.1 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不足 |
3.1.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偏低 |
3.1.2 体育旅游产品精细程度偏低 |
3.1.3 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矛盾 |
3.1.4 部分民族体育项目被遗忘和忽视 |
3.2 内蒙古体育旅游市场开拓方面不足 |
3.2.1 体育旅游市场不规范 |
3.2.2 体育旅游市场营销不全面深入 |
3.2.3 体育旅游创新发展存在局限性 |
3.3 内蒙古体育旅游产品推介方面不足 |
3.3.1 体育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
3.3.2 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差 |
3.3.3 体育旅游推介人员素质低 |
3.4 内蒙古体育旅游基础保障方面不足 |
3.4.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3.4.2 交通条件不便利 |
3.4.3 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
3.5 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 |
4.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4.1 加强体育旅游合作交流,制定长远规划 |
4.2 加大宣传力度 |
4.3 培养高素质体育旅游人才 |
4.4 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5.内蒙古体育旅游创新发展策略 |
5.1 草原生态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5.1.1 发挥草原生态旅游优势 |
5.1.2 遵循需求导向开发草原体育旅游产品 |
5.2 民族传统节会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5.2.1 依托民族传统节日发展民族体育旅游 |
5.2.2 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 |
5.2.3 打造精品化民族体育旅游项目 |
5.3 养生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5.3.1 依托生态养生庄园发展体育旅游 |
5.3.2 依托温泉度假区发展体育旅游 |
5.4 “互联网+”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5.4.1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
5.4.2 树立多元化体育旅游品牌 |
5.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5.5.1 充分挖掘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
5.5.2 推动创意要素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5.5.3 大力开发红色体育旅游资源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学术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田野点的选择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1.4 研究思路、限定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必要的限定和说明 |
1.4.3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和技术路线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反贫困主要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
2.1.2 权威干预反贫困理论 |
2.1.3 参与式反贫困理论 |
2.2 内源性发展理论 |
2.2.1 内源性发展理论的背景和内涵 |
2.2.2 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的区别 |
2.2.3 内源式发展理念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分类 |
2.2.4 内源式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契合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影响 |
2.3.2 利益相关者参与 |
2.3.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2.3.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3.1 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扶贫 |
3.1.1 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
3.1.2 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 |
3.1.3 特色村寨建设助推旅游扶贫开发 |
3.2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 |
3.2.1 贵州贫困现状和原因 |
3.2.2 贵州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
3.2.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历程 |
3.3 贵州旅游扶贫取得的成绩 |
3.3.1 乡村旅游是贵州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
3.3.2 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成绩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应 |
4.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4.1.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社区概况 |
4.1.2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1.3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实际受益状况 |
4.2.1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 |
4.2.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非经济受益 |
4.3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调查 |
4.3.1 研究假设 |
4.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3.3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效应感知 |
4.4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验证与分析 |
4.4.1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差异分析 |
4.4.2 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感知对旅游态度的影响 |
4.5 两个村寨贫困居民旅游参与存在主要问题 |
4.5.1 贫困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 |
4.5.2 村寨整体参与层次较低 |
4.5.3 贫困居民旅游受益的持续性不强 |
4.5.4 贫困居民旅游参与的可实现性不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 |
5.1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政府因素 |
5.1.1 科层制工作机制自身影响了扶贫实效 |
5.1.2 重经济发展轻扶贫目标 |
5.1.3 地方政府的“自利性” |
5.2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市场因素 |
5.2.1 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益贫性体现不足 |
5.2.2 旅游漏损弱化了扶贫效应 |
5.2.3 旅游企业的逐利本质与扶贫的弱关联性 |
5.3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社区因素 |
5.3.1 社区权利约束 |
5.3.2 社区精英俘获 |
5.3.3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缺位 |
5.4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贫困人口因素 |
5.4.1 参与旅游的动力不足 |
5.4.2 参与旅游的资本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和路径选择 |
6.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
6.1.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 |
6.1.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意义 |
6.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和内容 |
6.2.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 |
6.2.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内容 |
6.3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 |
6.3.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 |
6.3.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原则 |
6.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角色职能定位及相互合作 |
6.4.1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 |
6.4.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合作机制 |
6.5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的实施路径 |
6.5.1 贯彻“有限政府”的旅游扶贫开发理念 |
6.5.2 激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内生动力 |
6.5.3 依托本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5.4 精英引领民族村寨的组织化建设 |
6.5.5 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 |
结论 |
附录1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10)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线路 |
第一章 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的内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政府职能 |
二、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
三、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职能 |
一、宏观调控,做好旅游规划 |
二、完善制度,规范旅游市场 |
三、沟通协调,各部有序运转 |
第二章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现状 |
第一节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概况 |
一、资源的多样性 |
二、资源的原始性 |
三、资源的脆弱性 |
第二节 政府管理视角下的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现状 |
一、制定配套政策,助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
二、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旅游要素产业体系 |
三、开展旅游宣传,提升西双版纳影响力 |
四、完善相关制度,依法治旅取得新成效 |
第三节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州政府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政府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观念转变不足,协调力度偏弱 |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需矛盾突出 |
三、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综合效益不高 |
四、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市场不够规范 |
五、智慧旅游发展薄弱,服务水平不高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政府在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管理缺位 |
二、政府角色错位 |
三、政府职能越位 |
第四章 国内外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探索 |
第一节 韩国、泰国旅游发展的探索 |
一、韩国旅游发展探索 |
二、泰国旅游发展探索 |
第二节 国内旅游发展探索 |
一、桂林市旅游发展探索 |
二、无锡市旅游发展探索 |
第三节 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探索 |
一、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开发战略 |
二、坚持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制度 |
三、坚持多方位的营销战略 |
四、坚持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 |
第五章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完善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原则 |
第二节 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完善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
二、加强统筹规划,确保规划落地生根 |
三、加强旅游营销,塑造版纳良好形象 |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兴旅质量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西部旅游开发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D]. 任奚娴.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岜沙苗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 周桂花.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3]全域旅游视角下特克斯县域旅游开发研究[D]. 马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铜山区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葛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5]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刘师言.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7]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融合创新研究[D]. 张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12)
- [8]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D]. 朱宝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叶瑞玲.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