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论文文献综述)
蒋波[1](2021)在《收入群体视角下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分解及消费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与欧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虽然短时期内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令世人惊奇,但这背后也揭示出我国现阶段所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譬如贫富收入差距过大、内需不足以及产能过剩等。这些经济问题在短时期内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呈现出来,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时期发展阶段相对比,我国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的阶段。消费作为最终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良性循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动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基于不同收入群体进行消费率和消费结构的研究具有时代意义,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测算不同收入群体的范围和比重,采用结构分解法和QUAIDS法来探析居民消费率的变动效应及消费结构的差异。第一,基于结构分解法,在不同收入群体视角下对消费率变动效应进行分析。采用结构分解法将总消费分解为消费率变动效应、收入差距变动效应以及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等七个效应。研究发现:在低收入群体中,除了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平均贡献率为负,其余主要变动效应的贡献率均为正,消费率变动效应平均贡献率均为正。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率变动效应、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的总趋势均下降,收入差距变动效应、组内消费率-收入差距变动协同效应和总效应的总趋势上升;消费率变动效应、组内消费率-收入差距变动协同效应和总变动效应平均贡献率为正,收入差距变动效应、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平均贡献率为负。对高收入群体而言,除了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平均贡献率为负,其他主要的变动效应均为正,主要的变动效应的总趋势均下降。第二,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借助于QUAIDS法建立模型,从支出弹性、马歇尔价格弹性和希克斯价格弹性找出消费结构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收入群体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低收入群体更愿意增加文教娱乐、衣着、家庭设备及日用品的消费支出。中等收入群体更愿意增加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文教娱乐和其他消费的支出,来得到更大效用。高收入群体具有较强的购买支付能力,对高端奢侈品、珠宝等其他商品,以及对子女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综合消费率变动分解和消费结构差异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整政策,注重分配制度的公平性;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场消费;满足多样性衣着的需求,保障均衡性食品的供应;增加科教文娱类商品服务的供给并规范市场。
张鹏[2](2021)在《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到总人口约13%,远超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标准7%,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建立起来。退休是我国城镇居民迈入老年生活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退休居民消费已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把握退休居民消费特征,激发退休居民消费活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理性经济人将在一生之中平滑其消费,退休这一事件不会导致消费骤降。但是学界发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并将此称之为“退休消费之谜”。根据消费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理论,本文着力研究退休是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严重影响,构建退休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实证检验影响效应,从提振退休居民消费角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探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构建退休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整体研究框架:文献梳理——基础分析——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政策建议。其次,构建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机制框架。一方面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角度分析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就业与劳动力供给、收入与财富等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目标和内容,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消费理论、退休消费之谜研究以及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第三章是现状分析。详细阐述我国退休制度、居民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老年居民消费的发展演变与特征,探究基于时间分布的交互变化规律,刻画退休与消费的影响关系。第四章是理论分析。深入剖析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收入变动、消费供给、消费需求、财富积累等是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发生改变,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宏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带动收入与财富的变动,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继而推动消费产生变动。第五章是微观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2017年数据(CHFS),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计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引起轻微变动,总消费支出略微增加,食品、医疗、旅游等家庭日常消费以及健康消费显着增加,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家政服务、娱乐等消费显着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保障、房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的变动。第六章是宏观实证检验。基于2005年至2018年的宏观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影响方面,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休之后城镇居民消费率出现下降现象,退休对消费产生负向抑制作用;第二,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显示,退休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与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支出降低;第三,收入对退休消费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退休导致收入变动,继而影响消费。第七章是政策建议。结合目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提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李旭洋[3](2020)在《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是重要的消费条件,也是消费方式的重大革命。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支撑。消费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当前,消费新动能、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从电子商务发展、移动支付普及,到远程资源共享,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消费效应,助推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形成数字化生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把握我国互联网发展、居民消费变动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一,构建了互联网发展通过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归纳出互联网影响消费结构的机制是价格效应、市场效应、收入效应和信贷约束,并通过数理模型进行了影响机制的理论推演;第二,构建了涵盖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大维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选取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和比较分析;第三,建立了附加互联网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和QUAIDS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QUAIDS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省域宏观视角,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回归、倾向得分匹配、面板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从微观消费者行为层面,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了不同作用渠道的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1)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迅猛,互联网用户与普及率持续提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网络消费市场快速扩展,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品质升级,食品、衣着等必要生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消费领域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在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领域,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已超过城镇居民。(2)我国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均有提高,但是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依然较大。从全国来看,2003-2018年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平稳上升态势,年均增速为7.59%。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互联网普及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速达到13.12%,在三个维度中排名第一位,对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最大。从区域看,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间差异扩大,省际互联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极化趋势明显。(3)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着,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互联网化程度高的地区,互联网发展对消费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每增长1单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15.43%。但是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互联网对消费水平的正效应并不显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呈现正向促进关系,表明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消费函数仍然成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显着降低储蓄,增加居民消费,而失业率对消费水平存在抑制作用。(4)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除了居住支出外,互联网对食品、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类型的支出比重存在显着影响。其中,互联网发展会显着提高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等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对衣着和医疗保健的影响为负。(5)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能够促进家庭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6.44个百分点,推动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就价格效应而言,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消费支出越多的家庭中影响更大。在市场效应方面,与不存在网络购物行为相比,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网购行为对居民消费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市场效应的发挥在不同群体中具有异质性。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市场效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按地区和年龄分组来看,互联网的市场效应对农村地区和青年人的消费升级作用更强。在收入效应方面,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者收入水平具有显着正影响,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收入回报,即互联网的收入效应显着存在。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劳动者相比,互联网使用能够带来27.3%的收入溢价。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互联网的收入效应体现出一定的技术偏向性特征,收入效应对高中学历就业者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回报在性别间的差异不大。在不同的收入阶层方面,相比于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互联网的收入溢价效应在中等阶层中的效果最为明显,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缩小中高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提供可能。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建设普惠互联网,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推动网购市场发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者购买力;加强消费者教育,改善消费能力;优化网络环境,提高数字安全。
涂先进[4](2020)在《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缓解消费者流动性紧张的重要举措之一,消费信贷(1)主要以财富为中介来影响农户消费,传统研究也大都以效用最大化公理来探讨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决策的影响,而忽略了借款者基于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预期活动对其消费决策的影响。事实上,农户借款者(2)在获得信贷融资支持后会根据各种影响消费决策变量的期望值来调整其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借款者会对金融财富的未来价值产生预期,从而采取适应财富变化的消费决策行为。虽然行为经济学关注到了农户心理活动对其消费决策的影响,然并没有关注到借款者会产生财富预期及其对农户消费决策的影响。究其原因,学术界对农户消费决策机制的探讨主要基于理性人假设和效用最大化公理,而忽略了借款者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而对其消费决策的影响。事实上,消费信贷不仅通过会计账户产生物质(货币)财富,还可以通过心理账户(3)产生财富预期。对于农户而言,其往往面临着收入不稳定、流动性约束等复杂的消费环境,因此在金融活动中,借款者会根据经济环境变化而对未来有无还款能力或者违约(履约)风险等不确定性经济后果(Kahneman则把这种不确定性后果被称之为前景)进行预期,同时会建立心理账户对不同前景下的金融财富价值进行重新估价(价值判断),最终形成财富预期。因此,财富预期主要满足农户借款者的心理需求下金融财富价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在心理账户中对消费信贷进行价值判断的结果,可以说财富预期是财富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财富预期结果也反映出决策者对未来有无违约风险或还款能力的一种研判。心理账户作为监测、控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特定机制,会在心理上根据估价结果对消费进行预算调节,并设置要达到的消费目标。因此,借款者通过心理账户形成财富预期会影响农户消费决策,故对消费函数的构建而不应该将借款者财富预期这一内生变量做外生化处理,只有将财富预期纳入到行为决策函数才能对农户行为决策过程做出最合乎实际的解释。但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是什么?财富预期是如何产生及量化?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是否有财富预期效应?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并未给予明确的回答,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更好释放消费金融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基于此,为深入剖析在金融活动过程中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产生过程及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决策的影响,论文清晰界定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财富预期的产生机制及量化方法,厘清了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决策的逻辑链条。据此,论文使用Probit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总体效应,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时间维度、生存型支出和改善型支出的结构维度来考察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我国区域及农村内部差异,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影响效应的异质性,从东中西不同区域和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来分析消费信贷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总之,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而提出研究假设,以CFPS数据为统计分析基础,最后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表现为:一、研究主要结论:第一,提出了消费信贷会产生财富预期的思想。农户借款者在获得融资支持后,会担心未来是否违约的不确定性后果(前景),从而建立心理账户对不同前景下的金融财富价值进行重新估价,最终形成财富预期。总之,借款者会依据经济环境变化而对金融财富进行估价从而产生财富预期。第二,明确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的内涵及量化方法。财富预期是心理账户中对消费信贷进行估价的结果,主要满足决策者心理需求,是财富内涵和外延的一种拓展。从财富预期创造过程看,财富预期规模的大小主要和参照点的选取以及沉没成本大小有关。第三,构建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效应发挥的逻辑框架。财富预期主要通过参照点效应和沉没成本效应来影响消费规模,而通过对财富预期的认知属性和情绪反应来影响消费内容选择,财富认知或乐观情绪时,农户倾向于改善型消费,而债务认知或悲观情绪时,则倾向于生存型支出。第四,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有积极影响。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决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应,在静态与动态、规模视角下,财富预期与农户消费呈同方向变动,在结构视角下,财富预期对生存型支出的影响效应要高于改善型支出。第五,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区域上和不同主体上均表现出异质性:财富预期对东部地区的拉动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财富预期对高收入群体的促进效应要高于中低收入群体。二、研究主要创新(1)从行为经济学视角探讨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丰富了财富的内涵与外延。从行为经济学出发,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借款者对金融活动未来不确定性后果存在明显预期,进而会通过建立心理账户而对不同前景下的金融财富价值进行重新判断,最终形成财富预期。可以说,消费信贷产生财富预期的研究发现丰富了财富的内涵和外延,弥补了传统消费信贷财富研究的不足。(2)构建了财富预期影响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奠定了财富预期效应的微观基础。论文通过捕捉到借款者对未来不确定性后果(前景)的预期,提出通过计算不同前景下金融财富价值最终加总成财富预期的量化方法,厘清了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决策的逻辑链条,从概念界定-产生过程-量化方法-作用路径建立财富预期效应分析的完整分析框架,从而为相关实证奠定微观基础。(3)验证了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财富预期效应的存在,从而弥补了传统消费信贷财富效应研究的不足。论文将借款者对消费信贷的心理活动结果财富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农户消费决策函数中,从总体效应和异质性来验证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影响效应的存在,得出稳健和可靠的结论,从而弥补了传统消费信贷财富效应研究的不足。
郭宜武[5](2019)在《习惯形成、预防性储蓄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获得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不断攀升,而城乡居民消费却总体呈现不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高储蓄低消费”这一现状?本文基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建立一个一般分析居民消费与储蓄跨期优化决策问题的理论框架,推导出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最优消费函数,并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4-2017年的城乡居民消费面板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中可能存在的习惯形成效应以及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在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衡量的财富积累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中发现储蓄对当前消费存在抑制效应。居民消费惯性越强,越依赖前期消费,则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将越低,二者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中国城乡居民存在显着的内部习惯形成效应和外部习惯形成效应,城乡居民当期消费不仅受上一期消费支出的影响,还受到周围人群平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城乡居民存在非理性攀比。通过引入收入不确定性和消费不确定性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借助相对谨慎系数测算得到城镇居民相对谨慎系数为12.3,农村居民相对谨慎系数为6.3,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约为农村居民的2倍,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显着高于农村居民。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地区差异,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表现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越弱;而对于农村居民,则不存在上述结论。习惯形成效应和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存在均会阻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是导致我国当前高储蓄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文章为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以及解决“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万千[6](2019)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两个问题。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7%,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了2016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5亿,占总人口10.8%。与此同时,中国始终存在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制约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作为消费的主体,居民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居民消费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选择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这有利于深化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理论,也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在理论部分,本文首先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指标和成因进行介绍;之后梳理了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等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和马克思消费力、消费信贷理论,总结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最后结合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个体和整体的影响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居民消费的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居民消费:在个体方面人口老龄化会改变个体的收入、消费倾向进而影响居民消费;在整体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社会绝对生产力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最终影响居民消费。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然后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中国城镇老年人口的收入、消费情况;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收入、消费情况具体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在个体层面,进入老年阶段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倾向都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其消费能力降低;在整体层面,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城镇的社会绝对生产力、扩大城镇人口间收入不平等程度、压缩劳动力人口的收入,从而降低城镇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理论与具体分析之后,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构建了关于平均消费倾向与人口老龄化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确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然后利用1991-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显着降低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根据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建议从以下几点改善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第一,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提高老年人消费倾向;第二,改善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公平度;第三,增加养老资金来源,降低年轻人养老负担。
陈浩[7](2019)在《习惯形成、消费异质性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新矛盾新形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关键所在,为此完善促进消费的制度供给,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进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消费与投资、出口同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供给侧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的潜力,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潜力并未被充分释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这种不协调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格局的演变愈加突出。近年来,我国经济于2008年越过了刘易斯拐点,于2014年越过了房地产长周期峰值,经济已步入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新常态,加之国际经济复苏的缓慢、贸易形式的日益严峻,投资驱动和出口拉动已难以为继,此消彼长之下,消费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凸显;同时,由消费潜力释放不足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宏观来讲,消费总量相对不足、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制约了供给侧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等优化的速度和深度,微观来讲,消费的规模、层次尚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居民在“能消费”基础上的“敢消费”、“愿消费”的水平有待提高,制约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释放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要求之一。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是最终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后者的规模、变化和趋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本质也在于提高居民消费的规模和层次,因此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的增强,关键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具体如何?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其是否已改变了过去“消费不足、储蓄偏高”的基本面?不同居民之间日益显着的异质性对其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基本情况的梳理,以及横向、纵向的比较,可以发现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主要是因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和投资、出口的疲软而综合导致的被动“虚增”,居民消费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消费总量有待扩大、消费倾向有待提高、消费结构有待升级的状况并未从本质上有所改善,总量化、结构化问题日益突出,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趋势,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受到政策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为探寻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的方法,全面、准确的分析消费现状的成因是前提基础。居民消费现状是消费行为的结果,消费行为是居民适应消费环境的过程,唯物辩证法启示我们,对居民消费而言,体现居民适应过程的行为特征为居民消费变化的内在依据,消费环境是居民消费变化的外在条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将其辩证统一于消费问题的研究中,并系统的探究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质量的一般性和异质性影响,是探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方法的应有的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快速增长、不断转型的经济环境,“摸着石头过河”、马尔科夫式的制度建设,以及潜移默化、历久弥新的儒家文化传统,导致了居民面临的消费环境具有增长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了居民消费形成和变化的外部条件,国内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研究多从该角度入手,但消费环境仅是居民消费变化的外部条件,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此为视角,难免形成虽百家争鸣却难有定论的现实,因此比较而言,从行为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才应是主要的角度,其中习惯形成即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习惯形成理论,是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居民消费跨期影响的客观规律,认为居民通过平滑消费的增长而非消费来保证消费效用的逐期提升,其改变了居民的风险偏好,影响了外部因素的作用机制,体现了居民提升消费水平的动机,并且该特征在不同居民之间具有异质性的表现。因此,基于客观的消费环境,从习惯形成的角度入手,结合居民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对于更为全面、准确的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的成因,进而探寻释放消费潜力的方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边际价值。以城镇居民为例,居民消费是否存在显着的习惯形成特征,为何存在?其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影响机制?在居民异质性的假设下,其使居民消费行为呈现怎么样的差异?其对居民的消费总量、消费倾向、消费结构具有怎样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影响?对于居民消费的现状具有怎样的解释力?对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具有怎样的政策启示?全面的回答以上问题,是从更本质的角度理解城镇居民消费现状,进而分析居民消费现状成因,探寻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方法的前提,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并未能系统的、准确的解答以上问题。为完善相关研究,本文从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消费现状落后于经济发展趋势之间的不协调矛盾出发,为探寻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方法,在充分梳理、总结和完善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客观现实出发判断居民面临的消费环境的特点,从量、质两个维度以及消费总量、消费倾向、消费结构三个角度来判断居民消费的现状,将习惯形成和消费环境辩证统一起来,综合运用动态化、系统化、总量化、结构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符合消费环境与消费现实的分析框架,在分析消费习惯形成的产生机制、作用方式、异质性影响的基础上,全面探究了城镇居民消费总量有待扩大、消费倾向有待提高、消费结构有待升级的现状,并结合异质性消费理论,进一步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结构化分析,对城镇居民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解释,进而为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优化消费结构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理论方面,本文将习惯形成理论与现代消费理论、异质性消费理论相结合,以缓冲存货模型(Buffer Stock)、收入阶层消费函数(Income Stratum Consumption)、近乎理想的需求系统模型(LA/AIDS)等为基本框架,借鉴Alessie、Dynan、Naik等对消费习惯形成的分析的设计,构建了符合消费环境与消费现实的分析模型;实证方面,本文综合采用时间序列数据、省际面板数据、阶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时间序列ARMA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CSTS-FGLS)、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似不相关回归(SUR)等动态化、系统化、总量化、结构化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变量、数据、方法等多个维度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三章为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环境分析;第四章为消费总量视角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检验与产生机制的分析;第五章为消费倾向视角下,对习惯形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动态机制的分析;第六章为收入阶层视角下,从习惯形成的角度对城镇居民的异质性消费行为与消费潜力释放的分析;第七章为消费结构视角下,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总量化、结构化影响,进而消费潜力释放的分析;第八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纵观全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呈现显着的习惯形成特征,其显着性不随变量的控制而改变,其产生并变化于居民适应客观消费环境的过程。面对具有增长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消费环境,在收入禀赋的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尤其是支出不确定的影响下,为维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导致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较大,消费行为较谨慎,进而抑制了居民消费,成为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总量有待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具有动态的影响,在收入禀赋的约束下,面对不确定性的冲击,习惯形成强度随之增大,促使居民降低边际消费倾向,并在不确定影响弱化后,抑制边际消费倾向的回升,在前者制约后者的回升、后者制约前者的减小的过程中,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最终趋于降低,体现了居民消费的谨慎性。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供给侧的多次不确定冲击,引致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较大,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并抑制了其回升,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持续降低的重要因素;第三,消费的习惯形成在不同收入阶层具有显着的差异,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阶层异质性。具体而言,低收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较弱、消费倾向较高,消费谨慎程度有限;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强度较大、消费倾向较低,消费较为谨慎;高收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强度较大、消费倾向也较高,地位性消费较活跃。当前“金字塔”型的收入分布、不断扩大但谨慎的中等收入居民、地位性消费的外流共同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扩大,故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主要是一种结构性的问题;第四,习惯形成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着影响,且该影响存在明显的阶层异质性。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整体上抑制了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比逐渐下降、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逐渐上升的演变趋势,生存型消费仍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但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结构处于不同的演变阶段,习惯形成通过减缓低收入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阻碍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的结构化影响,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显着存在的习惯形成特征,习惯形成强度整体较大,并通过异质性的影响,限制了居民消费扩大、抑制了消费倾向提高、阻碍了消费结构升级,成为制约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应从居民消费总量、消费倾向、消费结构角度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居民消费因具有异质性的习惯形成特征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综合发挥制度、机制、政府、市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从多角度、多层次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首先,构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立足供给侧改革,稳定并完善制度供给,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产品供给结构,以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为居民消费的扩大和升级提供良好的变化条件;其次,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强度和影响,通过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减免个人所得税等,保持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的提高,增加居民用以保持消费水平逐期提升的禀赋,并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完善信贷环境,尤其是完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减小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引导并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降低居民消费“三思而后行”的谨慎性;再次,从异质性的角度建立针对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地区的结构化机制,针对各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特点,努力保持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多方面减弱中等收入居民的谨慎性,并努力提高国内消费品的质量和层次。如此,在保证居民“能消费”、保障居民“敢消费”、引导居民“愿消费”的基础上,不断促使居民扩大消费、提高消费倾向、优化消费结构,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增强其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李扬[8](2019)在《中国家庭微观消费结构及特征研究 ——基于拓展需求系统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消费、投资和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和出口都是手段,消费和福利才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消费和福利增加了,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的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由于生育政策等原因,中国家庭的人口和年龄构成等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中,影响着中国家庭户的消费模式。因此,研究中国家庭户的消费模式以及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对于快速转型中的中国具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需求系统是用来研究消费需求的结构化模型,该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别消费与其价格和总支出的关系,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消费情况。本研究在估计经典需求系统的基础上,从家庭微观结构和不同家庭之间的相关结构两个维度进行了拓展。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贡献体现在:1.不同于现有的大部分中文文献,文章采用结构化模型进行分析。经典模型部分采用中国数据对消费系统进行了估计,计算出不同商品类别的价格弹性,结果能为已有文献提供中国经验的比较。2.在家庭微观角度的拓展方面,本文参照近年来文献中出现的集合模型(Collective Model),并根据中国数据的实际简化了模型结构和修改了假设条件,来对家庭内部成员消费所占家庭总消费的比重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每个成员的资源占比,该资源占比允许我们对家庭内部的个体进行研究,比如男女之间的议价能力,一孩家庭与二孩家庭消费模式的区别等等。3.在家庭之间关系的扩展方面,本文结合目前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前沿的社会网络模型,将同群效应(Peer Effect)引入家庭消费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人际交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将家庭分配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采用网络内其他人的平均消费作为关键变量,将其引入需求系统的总消费函数中,最终量化组内其他人平均消费对自身消费的影响。借助面板模型的方法,本文对每个分组的异质性采取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处理方法,并对数据采用了组内配对的方法,让每个组内的观测值都能有一个与之组内配对的观测值,以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消除每个分组的异质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四章首先采用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和二次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0,2012,2014 共 3 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总支出分为食品、生活用品、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居住和其他共8大类,得出对应的总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以此分析居民的消费情况、产业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研究发现:8类消费的总支出弹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其他>教育文娱>医疗保健>居住>交通通信>食品>衣着>生活用品,总支出弹性越大,当收入增加时,其在总支出中的占比也会增加的越多,即奢侈品性越大。教育文娱的总支出弹性在1.3以上,表明当前居民对教育文娱的需求特别高,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教育文娱行业的市场会迅速壮大;医疗保健、居住和交通通信的总支出弹性维持在1左右,说明居民对这三类消费的需求很稳定;食品、衣着和生活用品的总支出弹性低于1,属于必需品,这三类消费属于满足生存的基本支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必需品在消费中的比重会逐渐降低。8类消费的价格弹性除教育文娱和交通通信外均小于0,绝对值从小到大分别为:其他<居住<生活用品<衣着<食品<医疗保健,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越大,代表居民对该类消费的价格越敏感。居民对对居住、生活用品、衣着和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敏感性较低,当这些必需品价格上涨会挤占家庭其他消费,损害福利水平。第五章通过基于改进需求系统模型的集合模型(Dunbar等,2013),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2011年数据进行估计,得出成年男性、女性和孩子的资源占比和并验证不同人口特征对资源占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孩子消费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占总支出的比例为24%,约占家庭资源的四分之一,在二孩家庭中占38%。此外,在控制其他条件下,总体上女性的资源占有率比男性高15个百分点,说明女性在家庭中的议价能力已经全面超越男性,但农村中男性的资源比城镇高约6.7个百分点,说明农村中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仍较高。总体上,由于贫困家庭总消费低且主要消费的都是必需品,而富裕家庭的奢侈品消费更多,但孩子的奢侈品消费很少,所以会导致贫困家庭孩子的资源占比更高,但本文发现农村家庭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比在城镇孩子少很多,说明农村儿童的生存环境比城镇儿童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消费也水涨船高,逐渐挤占了父母的消费,且主要挤占了父亲的资源。我们还发现,年龄越小,男女年龄差距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女性在家庭中的议价能力越高。此外,母亲会为儿子牺牲更多自己的资源,而父亲则会为女儿贡献更多的资源。第六章从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个体所在的社会网络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讨论同群效应在消费中的作用机制,包含其对效用水平和必需消费的影响。文章采用引入同群效应的需求系统模型,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其他人消费增加会损害我们自身效用,降低幸福感,并且收入越低受到的边际影响越大,因此贫富差距的增大会通过同群效应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效用,从而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降低;其次,自己组内其他人的平均消费每上升100元,自己的必需消费就会因此增加38元,意味着我们的必需消费中有38%是为了追上身边其他人的消费,当全民收入普遍上升时,会有约38%的收入因为同群效应变成必需支出,导致增收的效果降低,相反,当全民收入普遍下降时,居民也会因此减少相应的必需支出。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结合近年来中国发展的新形势,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当增加科教文娱类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并规范市场。其次,应当遏制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并在房价过高的城市增加如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降低孩子抚养成本,关注农村贫困儿童。再次,审慎评估增收、扶贫和减税等政策的效果,防止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实施精准扶贫。最后,继续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加快推进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民生工程。
徐翠蓉,张广海,汪立新[9](2017)在《一般消费函数理论可否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经济增长带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加,通过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函数实证分析发现:西方传统消费函数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宏观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不能被任何一个消费函数理论所直接描述;我国宏观旅游消费行为可由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来描述,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函数可由理性预期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所解释;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同收入及余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各变量短期波动造成的偏离均衡水平存在较强的自我调整机制,同时,我国城镇居民存在较高的自发性旅游消费,且受假期影响高于受收入因素的影响。
杨阔,郭克莎[10](2017)在《结构跃变带来的新变化:一个消费函数理论的新假说——“消费函数之谜”的破解》文中指出消费行为除了受到收入因素、心理因素等微观因素的决定外,是否还受宏观结构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关乎消费函数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现存消费函数理论普遍忽视了宏观结构性因素对于微观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构跃变会中断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连续递减的过程,使之跃升、回归至稳态的长期水平;长期消费曲线CL为短期消费曲线Csn的包络线,表现出斜率稳定的线性特征;Csn沿CL阶梯式跃升;长期中,MPCL=APCL。因此,产业结构跃变是决定消费函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经常性结构跃变能够带来"高收入、高消费率"的消费组合,而结构跃变停滞则会导致"低消费率、低收入陷阱"的组合。文章由此构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框架,提出基于结构跃变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模型,并运用美、日两国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这为"消费函数之谜"等悖论现象的破解提供了新视野,同时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思路。
二、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收入群体视角下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分解及消费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收入与消费关联的理论分析 |
2.1 收入和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 |
2.2 收入与消费关联的理论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居民收入与消费分布曲线的拟合 |
3.1 非参数估计方法 |
3.2 收入与消费分布曲线的拟合结果与分析 |
3.3 收入分布与消费分布的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收入群体的界定及测度分析 |
4.1 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现状分析 |
4.2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 |
4.3 收入群体的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率变动分解 |
5.1 理论分析 |
5.2 消费率变动分解模型的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分析 |
6.1 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 |
6.2 QUAIDS模型的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2)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1.6.1 关键问题 |
1.6.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1.1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1.2 跨期消费理论 |
2.1.3 其他相关消费理论 |
2.1.4 我国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2 退休消费之谜研究 |
2.2.1 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2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3 对退休后消费下降现象的解释 |
2.3 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的研究 |
2.3.1 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 |
2.3.2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 |
2.3.3 老年消费 |
2.4 相关述评 |
第三章 退休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退休制度发展演变 |
3.1.1 基于时间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2 基于逻辑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3 基于实践维度的退休制度 |
3.2 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分析 |
3.2.1 退休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3.2.2 退休制度的复杂性 |
3.2.3 退休制度仍有待完善 |
3.3 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3.1 居民宏观消费 |
3.3.2 居民微观消费 |
3.4 老年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4.1 我国人口老龄化 |
3.4.2 我国的老年居民消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分析 |
4.1 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1 收入变动 |
4.1.2 财富资产 |
4.1.3 消费供给 |
4.1.4 消费需求 |
4.1.5 其他因素 |
4.2 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作用机理 |
4.2.1 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 |
4.2.2 对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微观层面 |
5.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5.1.1 模型推导 |
5.1.2 实证策略 |
5.2 数据与变量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主要变量选择与处理 |
5.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5.3.1 实证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影响机制分析 |
5.4.1 收入保障 |
5.4.2 房产财富 |
5.4.3 消费需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宏观层面 |
6.1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1.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1.2 数据来源 |
6.1.3 计量模型 |
6.1.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1.5 基准回归 |
6.1.6 相关检验 |
6.2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2.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2.2 数据来源 |
6.2.3 计量模型 |
6.2.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2.5 基准回归 |
6.2.6 相关检验 |
6.3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3.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3.2 数据来源 |
6.3.3 计量模型 |
6.3.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3.5 基准回归 |
6.3.6 相关检验 |
6.4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4.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4.2 数据来源 |
6.4.3 计量模型 |
6.4.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4.5 基准回归 |
6.4.6 相关检验 |
6.5 影响机制分析 |
6.5.1 实证策略 |
6.5.2 数据来源 |
6.5.3 计量模型 |
6.5.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5.5 计量分析结果及相关检验 |
6.6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
1.2.3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消费结构 |
2.1.3 消费者行为 |
2.2 搜寻理论 |
2.3 居民消费理论 |
2.3.1 “短视”的消费者与“前瞻性”消费者 |
2.3.2 “不确定性”与“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 |
2.4 消费结构的主要理论模型 |
2.4.1 线性支出系统(LES) |
2.4.2 线性支出系统(LES) |
2.4.3 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 |
2.4.4 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 |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事实 |
3.1 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
3.1.1 互联网基础资源 |
3.1.2 互联网普及 |
3.2 网络消费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中国居民消费总体演进 |
3.3.1 居民消费需求的现实考察 |
3.3.2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 |
4.1.1 互联网与价格效应 |
4.1.2 互联网与市场效应 |
4.1.3 互联网与收入效应 |
4.1.4 互联网与信贷约束 |
4.2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框架 |
4.3 理论模型推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 |
5.2 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5.2.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2.2 熵值法的原理 |
5.3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的测度 |
5.4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结果分析 |
5.4.1 国家层面 |
5.4.2 区域层面 |
5.4.3 省域层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宏观视角 |
6.1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1.3 模型估计 |
6.2 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
6.2.1 QUAIDS模型拓展 |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互联网使用与居民消费结构:微观机制 |
7.1 问题引入 |
7.2 模型与变量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分析 |
7.3.2 内生性处理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影响路径分析:价格效应视角 |
7.5 影响路径分析:市场效应视角 |
7.5.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市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7.6 影响路径分析:收入效应视角 |
7.6.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
7.6.2 稳健性检验 |
7.6.3 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探索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消费函数理论 |
2.1.2 心理账户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2 心理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3 其它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4 简要评述 |
第3章 理论构建与分析框架 |
3.1 消费信贷需求产生的理论机制和现实诉求 |
3.1.1 消费信贷的产生理论机制 |
3.1.2 消费信贷产生的现实诉求 |
3.2 消费信贷与财富预期:产生机制和量化公式 |
3.2.1 财富预期的概念界定 |
3.2.2 财富预期的产生机制 |
3.2.3 财富预期的量化公式 |
3.3 财富预期与消费决策:分析框架和作用机制 |
3.3.1 参照点效应 |
3.3.2 沉没成本效应 |
3.3.3 认知匹配效应 |
3.3.4 情绪标签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财富预期与农户消费:总体效应分析 |
4.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
4.1.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规模分析 |
4.1.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结构分析 |
4.1.3 主要结论 |
4.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静态与动态分析 |
4.2.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静态分析 |
4.2.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动态分析 |
4.2.3 主要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富预期与农户消费:异质性分析 |
5.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1 问题提出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实证分析 |
5.1.4 主要结论 |
5.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主体差异分析 |
5.2.1 问题提出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实证分析 |
5.2.4 主要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含义 |
6.2.1 提高消费金融的可获得性,为财富预期的产生创造前提 |
6.2.2 创新消费金融服务,改善财富预期效应的作用环境 |
6.2.3 降低消费金融融资成本,扩大财富预期的规模 |
6.2.4 夯实经济收入基础,释放财富预期效应的影响空间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习惯形成、预防性储蓄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概述及模型构建 |
2.1 理论概述 |
2.2 效用函数介绍 |
2.3 构建消费函数和相对谨慎系数公式 |
3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现状分析 |
3.1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分析 |
3.2 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分析 |
3.3 城乡居民消费现状总体分析 |
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
4.1 计量实证模型 |
4.2 样本和变量选取及说明 |
4.3 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人口老龄化概念、指标及成因 |
2.1.1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界定 |
2.1.2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指标 |
2.1.3 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
2.2 居民消费理论 |
2.2.1 西方消费函数理论 |
2.2.2 马克思消费力理论与消费信贷理论 |
2.2.3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
2.3 人口老龄化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
2.3.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个体消费能力的影响 |
2.3.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影响 |
2.3.3 小结 |
3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老年人口消费现状分析 |
3.1 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概况 |
3.1.1 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特点 |
3.2 中国城镇老年人口消费情况分析 |
3.2.1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情况 |
3.2.2 城镇老年人口收入情况 |
3.2.3 城镇老年人口消费情况 |
3.3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
3.3.1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个体消费能力的影响 |
3.3.2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影响 |
3.3.3 小结 |
4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整理 |
4.1.1 模型构建 |
4.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 |
4.3 实证结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7)习惯形成、消费异质性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习惯形成理论:继承、发展与创新 |
2.2 长期以来对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不足的探索 |
2.3 从习惯形成角度对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 |
2.3.1 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分析 |
2.3.2 习惯形成与居民消费倾向 |
2.3.3 习惯形成与居民消费结构 |
2.3.4 习惯形成与居民消费的异质性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与消费环境分析 |
3.1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格局 |
3.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 |
3.3 我国城镇的消费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总量视角下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检验与产生机制分析 |
4.1 试析习惯形成的性质与来源 |
4.2 消费函数的构建 |
4.3 数据说明、变量选择、模型设定与研究设计 |
4.3.1 数据说明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模型设定 |
4.3.4 研究设计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基本分析 |
4.4.2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倾向视角下习惯形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动态机制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动态消费函数的构建 |
5.2.1 对Dynan (2000)模型的改进 |
5.2.2 消费函数动态化 |
5.3 面板VAR实证分析 |
5.3.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5.3.2 不同省际的习惯形成强度、边际消费倾向的测算 |
5.3.3 不确定性下习惯形成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关系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习惯形成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6 附注: 不同省际城镇居民的异质性消费习惯形成跨期参数 |
第6章 习惯形成与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基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收入阶层消费函数的构建 |
6.3 实证分析 |
6.3.1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和计量方程的构建 |
6.3.2 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的再检验 |
6.3.3 习惯形成的阶层差异与居民异质性消费行为分析 |
6.3.4 对居民消费行为阶层异质性的进一步分析 |
6.3.5 对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不足的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习惯形成、消费结构升级与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基于省际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界定与现状 |
7.3 消费结构函数的构建 |
7.4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
7.4.1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与计量方程构建 |
7.4.2 3SLS系统估计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基于收入阶层异质性的分析 |
7.5.1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与方程构建 |
7.5.2 面板SUR系统估计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家庭微观消费结构及特征研究 ——基于拓展需求系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和主要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研究现状 |
2.1.1 消费经济学发展概述 |
2.1.2 中国消费研究现状 |
2.2 需求系统 |
2.2.1 需求系统主要模型 |
2.2.2 需求系统的应用 |
2.3 集合模型 |
2.4 社会网络和同群效应 |
第3章 中国家庭消费宏观分析 |
3.1 居民消费的变迁 |
3.2 消费的城乡差别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需求系统模型及其应用 |
4.1 需求系统模型的理论推导 |
4.1.1 线性支出系统(LES)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 |
4.1.2 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AIDS) |
4.1.3 二次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QUAIDS) |
4.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3 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回归结果 |
4.3.1 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的总支出弹性 |
4.3.2 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的价格弹性 |
4.3.3 分城乡的AIDS回归 |
4.4 二次几乎完美的需求系统模型回归结果 |
4.5 带有控制变量的需求系统模型回归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合模型及其应用 |
5.1 集合模型基本思想和结构 |
5.2 集合模型应用 |
5.2.1 模型假设和推导 |
5.2.2 数据简介和描述统计 |
5.2.3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带同群效应的需求系统模型及其应用 |
6.1 社会圈子的定义和范围 |
6.2 消费的同群效应对效用的影响 |
6.2.1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
6.2.2 实证结果 |
6.2.3 工具变量检验 |
6.2.4 稳健性检验 |
6.2.5 结论 |
6.3 消费同群效应对消费影响的初步探究 |
6.3.1 同群效应的一般化模型 |
6.3.2 一般模型的固定效应 |
6.3.3 一般模型的随机效应 |
6.3.4 一般模型的数据处理和回归结果 |
6.4 结合同群效应的需求系统 |
6.4.1 社会网络应用到完整的需求系统 |
6.4.2 带同群效应需求系统的固定效应估计 |
6.4.3 带同群效应需求系统的随机效应估计 |
6.4.4 不同分组条件下的稳健性检验 |
6.4.5 结论 |
6.5 本章小结和启示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一般消费函数理论可否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消费函数理论及模型假设 |
二、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 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 |
(三) 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 |
1. 单位根检验 |
2. 我国旅游消费函数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
三、结论与启示 |
(10)结构跃变带来的新变化:一个消费函数理论的新假说——“消费函数之谜”的破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结构跃变消费函数:概念与假说 |
(一) 结构跃变的概念 |
(二) 结构跃变假说 |
(三) 消费是收入Y与结构跃变J的函数:结构跃变假说的函数形式 |
(四) 结构跃变假说的几何形式 |
(五) 补充说明 |
三、实证分析与验证 |
(一) 美国、日本消费函数经验模型及实证验证 |
(二) 典型消费悖论现象的验证 |
1.库兹涅茨悖论的验证 |
2.“高收入、高消费率”与“低收入、低消费率”:另一悖论现象的验证 |
四、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
五、结语 |
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论文参考文献)
- [1]收入群体视角下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分解及消费结构的研究[D]. 蒋波.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 张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李旭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D]. 涂先进. 西南大学, 2020(01)
- [5]习惯形成、预防性储蓄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分析[D]. 郭宜武. 暨南大学, 2019(02)
- [6]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D]. 万千.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7]习惯形成、消费异质性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潜力释放[D]. 陈浩. 山东大学, 2019(09)
- [8]中国家庭微观消费结构及特征研究 ——基于拓展需求系统的分析[D]. 李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9]一般消费函数理论可否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J]. 徐翠蓉,张广海,汪立新. 商业研究, 2017(10)
- [10]结构跃变带来的新变化:一个消费函数理论的新假说——“消费函数之谜”的破解[J]. 杨阔,郭克莎. 经济学家,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