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04年1月国内外要闻(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玲[1](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指出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万健[2](2020)在《清末云南学生留日活动研究(1902-1911)》文中认为十九世纪下半叶,英法两国加紧了对云南的势力扩张,客观上也推动了云南省的近代化进程,为云南省此后能够对外派遣留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1901年,为顺应清政府的“新政”,云南省开始进行教育和军事体制的改革。而当时的云南省几乎没有能够满足改革需要的人才。恰逢甲午战争之后留学日本风潮的兴起,云南省为了获得改革所需的师范与军事类人才,也开始向日本派出留学生。从1902年云南省派出第一批的官费留学生起,到1911年爆发重九起义为止,云南省至少向日本派出了数百人的留学生。1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清政府驻日本留学生监督所发行的《官报》、清国留学生会馆所发行的《清国留学生会馆报告》以及《清末各省官费自费留学生姓名表》等资料,以人数的变化为基准将这场留日活动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02年到1903年,这个时期是云南省留日活动的初始阶段,留学生的数量少,留日的学生基本都进入了各类预备学校进行学习。第二阶段是1904年到1906年,云南省的留日活动进入了全盛时期,大量的云南留学生聚集到日本,其中以学习速成师范的学生居多。第三阶段起于1907年直至1911年为止,清政府对留学生的管理趋于严格,速成留学被取消,留学生开始减少。云南省也不例外,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减少,政府也开始积极引导留日学生进入各类实业学校进行学习。同时,云南省的留日活动也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其他省份的留日学生相比,云南的留日活动以官费生为主,他们的学费主要来源于盐税的抽成、各地的地方经费以及云南裁减军费后的结余。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对这些留日学生以及他们的留学经费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进入云南省政府规定的学校学习可以获得官费资格,而无故地旷课以及进修规定范围以外的专业都会被取消官费资格。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云南省的留日学生前期多以学习师范、军事类专业为主,后期则开始转向学习铁路、矿务等实业类专业。这些留日学生回国后,利用他们的所学知识,积极地活跃在了云南省近代化建设的一线。本文重新考察了这场给云南省的近代化带来了巨大影响的清末留日活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同时也证明了清末云南省的留日学生在各个领域都为云南省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范文[3](2020)在《词语法框架下现代汉语动—名转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词语法思想及其术语体系,本文运用《大公报》和《人民日报》的语料,勾勒分析了“总理”“裁判”“装置”“装备”和“会议”五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动-名转类过程。“总理”“裁判”“装置”“装备”“会议”这五个词语均经历了独立充当谓语的分布下降,充当主、宾语的分布上升这一语法变化趋势,“总理”“裁判”继承其搭配的主语语义而获得名词语义内涵,“装置”“装备”继承其搭配的宾语语义而获得名词语义内涵,“会议”一词经历了事件转场景的过程而获得名词语义内涵。本文并非是对现代汉语中所有动词-名词转类词语的具体研究,而是选择若干例证,进行示例,观察在动-名转类过程中句法分布对范畴转类及语义获取的影响,从而让我们可以更微观、更具体、更科学地分析、认识动词转类为名词的具体过程、机制及语义变化。
刘泽军[4](2020)在《清末革命派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以《警钟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0年,俄国一面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面独自侵略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拒不撤离侵占的土地,经过多方交涉,才勉强同意分期撤军。1903年4月,第三期撤军最后期限将至,俄国百般推诿,寻找种种借口拒不撤兵,直接引发了国内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同年冬,俄军重新占领奉天城,东北局势再度紧张,中华民族危机日趋加深。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蔡元培、王小徐、汪元宗等爱国志士在上海发起了“对俄同志会”,并创办了《俄事警闻》。日俄战争开启后,又更名为《警钟日报》,后者于2月26日发刊,至1905年初被清廷查封,共刊行338号。《警钟日报》高举民族主义旗帜,运用新闻报道、广告、漫画等多种形式,对外控诉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对内批判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号召人民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本文主要分为四个层面,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为下文做好铺垫。其次概述了《警钟日报》的基本情况,包括诞生背景和主要内容,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警钟日报》。随后阐述了《警钟日报》是如何围绕民族主义思想的宣传的,揭露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颂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分析了《警钟日报》的宣传方法,并与同时期革命派报刊《浙江潮》、立宪派报纸《新民丛报》对比,再分析《警钟日报》的影响。
刘炎飞[5](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映雪[6](2020)在《《大公报》清末预备立宪报道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公报》自1902年6月17日由创始人英敛之于天津创刊以来,一直到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之前的这段时期,其一直站在改良派的一方,大力宣传君主立宪,是立宪运动的报道者和推进者。自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举措后,《大公报》积极刊登与宪政改革相关的朝廷谕旨、官员要折与各省要闻等,还以言论和闲评的形式发表评论,并及时刊登社会各界人士对君主民主的探讨以及立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来函,尽职担任着立宪运动的监督者。本文以此段历史为背景,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大公报》对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具体报道情况。与传统文本分析相比,话语分析更为关注文本本身内容结构组织与语言运用的分析。本文通过抽样选取《大公报》的立宪报道文本,参考梵·迪克等人的话语分析理论,并综合借鉴其它相关理论,对《大公报》的预备立宪报道的宏观文本结构、语义结构以及微观文本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试图揭示《大公报》所呈现的预备立宪报道的媒介建构手法,即《大公报》是如何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突出主题,并传递给受众的。此外,本文还试图探究《大公报》针对立宪报道的话语特性。通过对《大公报》预备立宪报道的话语分析,本文发现在这段历史下《大公报》作为立宪运动的倡导者和监督者在对立宪报道的话语进行了一系列的构建,以加强对受众的宣传效果。包括在排版上优先报道、篇幅与命题成正比、新闻标题简要精练、主题关联方式遵循一定逻辑、词汇与句式的运用多样化、话语特性富有时效性、风格多变、针对性强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新闻报道结构逻辑较为单一、主观引导性过强,有违新闻客观性原则等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当代媒体发展提供警示和借鉴,从而提升媒体新闻话语构建与舆论引导能力。
王海凤[7](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陈亮[8](2020)在《袁世凯的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教育等方面。当前学界对袁世凯在教育层面有着诸多研究,但多侧重于其任期内的教育活动方面,其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政策的互动关系及其系统演变过程还有待系统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以往多出自奏折,并不细致系统深入。客观地说,袁世凯的教育思想是随着他一些教育主张的提出以及教育举措的推行而逐步形成的,大致上以其官职上的变化为直接线索。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上层政策、幕僚团体等多方面因素,主要梳理袁世凯在担任不同官职时期的教育主张及实践举措,研究他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与各方的互动关系,决策过程,以此来透析其教育思想,揭示他在教育上的个性特征,从而达到一种较为全面的分析。袁世凯早年希图科举入仕,科考失败后,他弃文从武,凭借政治智慧与军事造诣而步入官场。从官职上来看,他先后担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天津小站练兵官、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民国大总统等。因为官职的不同,也使得他在教育上的主张与实践前后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驻扎朝鲜时,出于外交方面的需要,他于汉城设立韩语学堂,培养韩语翻译人才。小站练兵时,他建立军事学堂,培养军事将领。担任山东巡抚后,他主张变革科举制度,教化地方官吏,设立山东大学堂。就任直隶总督时,他积极对外派遣留学生,开展警察教育,构建直隶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机制以及近代学制体系,重视女子教育。民国总统时期,作为最高当权者,先后颁布反映其思想意志的教育法令与规章,提出一些教育理念,如义务教育、全民教育,强调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大力开展社会教育以启迪民智、开展尊孔读经运动来整合国内政治失调的旧有范式等。在研究中发现,随着官职的不断上升,袁世凯在教育上的作为越来越广泛,已经突破单一性限制,其教育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综合来说,培养具备近代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性人才成为了他教育思想上的重心。通过他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我们可以归结出其在教育上的个人特色,分别为“奉行”、“因袭”、“排斥”、“创新和发起”。清末民初,袁世凯开展的教育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其突出表现在军事教育近代化、学堂教育近代化、警察教育近代化等方面。而教育在发展进步的同时,又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当然,受时代等因素的限制,袁世凯开展的教育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地方上未能按照法令规章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这些都是阻碍因素。
吕天石[9](2019)在《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来,逐渐成长为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至民国时期,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洋货进口港。天津港的贸易数据成为反映华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晴雨表。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梳理了1912年至1937年间的天津港进口贸易的各项有关数据,以洋货为抓手深入研究了其在津的进口转运情形、销售流程、售价、商家、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探讨了天津港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的互动关系。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的洋货涵盖了纺织品、食品、五金、工业制品、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燃油类等几大类。本文的研究主体部分按衣、食、住、行这民众日常生活的四方面来分别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进口商品,且多为近代工业制成品作为研究抓手。同时运用大量档案、报刊广告与图表等资料加以阐释民国时期天津港洋货贸易与民众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在“衣”部分,笔者研究了天津港进口的纺织品、成衣、鞋帽与日化用品,探究了这些商品与民众身体变迁的关系。“食”部分则通过研究天津港的进口食品与药品贸易,从而探究这些商品与民众餐饮习俗变迁的关系。“住”的部分通过研究一些与民众居住空间有关的近代特色洋货产品在天津港的进口情形及华北地区的销运情况,探讨了天津港进口贸易与民众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行”的部分研究民众出行与沟通。这一部分主要研究交通工具、通讯传媒设备与民国时期华北民众的交通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变迁。观察进口商品货物类型的变化,则呈现出以纺织品、食品为重点向以工业制成品、交通工具为重点的转变趋势。而进口来源国别的变化趋势更是非常明显,即由英、德、法等老牌欧洲国家向日、美、苏等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转变。纵观1912年至1937年二十余年间天津港进口贸易,棉布、成衣、日化产品等生活用品改变了民众的衣着与穿戴;面粉、糖类等食品原料或制成制品的进口改变了民众的餐饮习惯与消费意识;五金、机器、电料等则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空间与生存条件;车辆与通讯工具的进口更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民众的沟通效率。然而港口贸易的繁盛之下还有许多幻象。首先就是关税主权的丧失使得海外贸易收入并不能用来改善民生,而正常的中外贸易本身就已经是外国压迫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再辉煌的贸易数额都只能是虚假的繁荣。其次在华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洋货所带来的影响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别。大部分普通民众不可能享受到所有进口产品的红利,只能停留在个别进口货品的使用这一层次。第三个幻象来自于洋货与国货的竞争关系。洋货的进口对于民族工业而言有两方面作用:从正面驱动力而言,各类进口产品先进的技术启发了国货的改良,进口机器与外国技师的到来更是直接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力;而从反面来看,摧毁民族产业的罪魁正是大量倾销的外国货品。最后,日本因素不容忽视,日本势力在华北地区先倾销后走私的经济侵蚀政策严重破坏了天津港口正常的洋货贸易。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天津港进口的商品已经全面呈现了由欧美货品向日本货品的趋势。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与华北民众的生活变迁有很大关联性。虽然还存在很多幻象,但这些商品毕竟能够开一时风气之先,为华北地区的民众打开了近代化生活的大门。
谈丽娜[10](2019)在《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以来,在晚清时局动荡、东西方文化碰撞、媒介技术不断更嬗的影响下,纸媒设计的发展日新月异。创办于上海的《申报》更是历经了晚清、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三个政权的更迭,见证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特殊历史时期,其前后刊行达77年之久,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近代纸媒设计在当时媒体环境激变下的演变轨迹,对于探索新世纪面临媒体环境的再次剧烈变化,当代纸媒设计的出路在何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以传统纸媒《申报》为例,基于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利用媒介环境学、图像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以媒体环境激变下,传播方式变化、媒介技术发展、传播语境改变、读者群体心理变化、编辑群体思想观念革新为依托,详细阐述《申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内容编排、报型形态、不同版面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演变特征。总结出在媒体环境激变的情形下,《申报》如何运用突出重围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分析其对当代纸媒设计面临媒体环境变化时的启示。论文认为,纸媒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现今,面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而导致媒体环境的再次激变,论文提出当代纸媒设计应坚持分化与融合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强调理性思维,明确理念定位;实施资源有机整合,形式有效分化;坚持内容为王,促进媒介融合转型。应在内容编排设计方面精准定位,探寻纸媒内容精选的针对性、注重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把握内容表达的鲜明个性。应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突破创新,保持纸媒报型形态的时代性、遵循系统化原则的视觉构架、重视纸媒设计的可读性与用户体验的发展策略及方向。
二、1904年1月国内外要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04年1月国内外要闻(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
三、译者来源 |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
第二节 发展脉络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
三、翻译小说插图 |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突出刊物 |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第二节 名篇译作 |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
第二节 总体评价 |
一、成就与缺陷 |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2)清末云南学生留日活动研究(1902-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1.问题提起 |
2.文献调査の概要 |
3.研究方法と本文构成 |
第一章 清朝末期の留日学生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1 留日学生の全体を対象とした研究 |
1.2 各地域の留日学生を対象とした研究 |
1.3 云南省の留日学生に関する研究 |
第二章 云南省における留日の始まり |
2.1 全国的な留日ブーム |
2.2 清朝末期における云南情势 |
2.3 清末新政と云南省の动き |
第三章 清朝末期云南省における日本留学 |
3.1 云南省留日活动の概况 |
3.1.1 1902-1903年云南省留日活动の萌芽期 |
3.1.2 1904-1906年云南省日本活动の最盛期 |
3.1.3 1907-1911年云南省留日活动の衰退期 |
3.2 云南省留日活动の特徴 |
3.2.1 『官报』と云南省の留日学生 |
3.2.2 『官报』からみる云南省の留日活动 |
3.2.3 云南省の留日経费 |
3.3 云南省留日学生の学习状况 |
3.3.1 云南省留日学生の卒业学校 |
3.3.2 云南省留日学生の学习内容 |
第四章 留日学生と云南省の近代化 |
4.1 云南省の教育近代化と留日学生 |
4.1.1 云南省师范留学生の代表人物――周锺岳 |
4.1.2 教育の现场で活跃した师范留学生――赵家珍 |
4.2 「锡都」个旧と留日学生 |
4.2.1 鉱务留学生の曾鲁光と个旧の锡産业 |
4.2.2 鉄道留学生の李全本と个碧石鉄道 |
4.3 云南省农业近代化の先駆者――呉锡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付録 |
谢辞 |
(3)词语法框架下现代汉语动—名转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词语法理论简介 |
1.2.2 国内关于汉语动-名转类的研究 |
1.3 创新之处 |
1.4 选词缘由及分类标准 |
2 指人名词的动-名转类过程 |
2.1 “总理”一词的转类过程 |
2.1.1 “总理”转类早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2.1.2 “总理”转类中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2.1.3 “总理”转类完成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2.2 “裁判”一词的转类过程 |
2.2.1 “裁判”转类早中期的句法部分与语义连接 |
2.2.2 “裁判”转类完成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2.3 本章小结 |
3 实体名词的动-名转类过程 |
3.1 “装置”一词的转类过程 |
3.1.1 “装置”转类早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3.1.2 “装置”转类中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3.1.3 “装置”转类完成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3.2 “装备”一词的转类过程 |
3.2.1 “装备”转类早中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3.2.2 “装备”转类完成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3.3 本章小结 |
4 场景名词的动-名转类过程 |
4.1 “会议”一词的转类过程 |
4.1.1 “会议”转类早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4.1.2 “会议”转类中期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4.1.3 “会议”转类完成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连接 |
4.2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动-名转类的认知机制 |
5.1.1 语言网络与扩散激活 |
5.1.2 认知变化机制 |
5.2 本文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末革命派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以《警钟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警钟日报》的创刊背景及概况 |
第一节 民族主义观念的传入 |
一、民族主义概念的引入 |
二、中国思想界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诞生的报刊 |
一、俄国的侵略与拒俄运动爆发 |
二、《警钟日报》创刊 |
第三节 《警钟日报》概况 |
一、编辑群 |
二、栏目类别 |
第二章 《警钟日报》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
第一节 揭发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野心 |
一、沙俄的侵略行径 |
二、日本的侵略野心 |
三、其他列强趁火打劫 |
第二节 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
一、清政府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
二、清政府对内统治腐朽 |
第三节 颂扬中国人民的反抗 |
一、东北人民的反俄斗争 |
二、广东人民的保路运动 |
三、民变 |
第三章 《警钟日报》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及作用 |
第一节 具有鲜明特色的宣传形式 |
一、广告 |
二、新闻漫画 |
三、史谭 |
第二节 《警钟日报》与同时期报刊的比较 |
一、与《浙江潮》的比较 |
二、与《新民丛报》的比较 |
第三节 《警钟日报》的传播效果及其评价 |
一、《警钟日报》的传播效果 |
二、《警钟日报》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 |
(6)《大公报》清末预备立宪报道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成果 |
1.3.2 国外研究成果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话语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2 《大公报》与清末预备立宪 |
2.1 预备立宪:日暮途穷的应急之策 |
2.1.1 预备立宪直接原因:日俄战争 |
2.1.2 预备立宪具体措施 |
2.1.3 预备立宪的性质与影响 |
2.2 《大公报》的立场与立宪报道梳理 |
2.2.1 清末时期《大公报》的政治立场 |
2.2.2 《大公报》对预备立宪的报道梳理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公报》关于预备立宪报道的宏观文本结构 |
3.1 宏观文本分析之排版、篇幅与命题 |
3.1.1 立宪报道排版特点 |
3.1.2 篇幅与命题 |
3.2 宏观文本分析之结构 |
3.2.1 新闻图式 |
3.2.2 结构组织形式 |
3.3 本章小结 |
4 《大公报》关于预备立宪报道的语义结构 |
4.1 主题的实现方式 |
4.2 主题的关联方式 |
4.2.1 整体逻辑语义结构 |
4.2.2 局部语义一致性 |
4.3 本章小结 |
5 《大公报》关于预备立宪报道的微观文本结构 |
5.1 词汇分析 |
5.1.1 高频词汇呈现分析 |
5.1.2 动词、形容词和语气副词 |
5.2 句子分析 |
5.2.1 反问句 |
5.2.2 设问句 |
5.2.3 祈使句 |
5.2.4 感叹句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公报》关于预备立宪话语特性 |
6.1 话语内容特性——富有时效性,紧扣时代脉搏 |
6.2 话语风格特性——风格多变,针对性强 |
6.2.1 白话文——语言通俗,贴近民众 |
6.2.2 闲评——嬉笑怒骂,文笔犀利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
一、“学监制”的续存 |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
一、“导师制”的先行 |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袁世凯的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相关史料集 |
(二)相关着作 |
(三)相关文章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袁世凯早期入职军中之际 |
第一节 袁世凯早年个人履历 |
第二节 袁世凯早期教育思想及实践 |
(一)袁世凯与早期军事教育 |
(二)设立韩语学堂 |
小结 |
第二章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期 |
第一节 山东地区的教育改革背景 |
(一)近代教育知识的传播 |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 |
(三)山东地区现状 |
第二节 山东地区的教育改革内容 |
(一)从变革科举到兴办学堂 |
(二)从教官吏到开民智 |
(三)山东地区的军事教育 |
(四)山东地区的商业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期 |
第一节 袁世凯在直隶地区的教育改革背景 |
(一)庚子国变冲击下的晚清新政 |
(二)直隶地区社会现状 |
第二节 袁世凯在直隶地区的教育改革内容 |
(一)从变革科举到废除科举 |
(二)建立直隶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制 |
(三)构建直隶近代学制体系 |
(四)官吏教育的延续与变革 |
(五)直隶地区的军事教育 |
(六)开展警察教育 |
(七)直隶地区的社会教育 |
(八)注重女子教育 |
小结 |
第四章 袁世凯执政北洋时期 |
第一节 民初袁世凯及其政府的教育改革背景 |
(一)袁世凯的复出与清王朝的覆灭 |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第二节 袁世凯及其政府的教育改革内容 |
(一)民初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二)教育宗旨的制定与学校法令的颁布 |
(三)民国初期的警察教育 |
(四)重视留学教育 |
(五)积极开展社会教育 |
(六)开展义务教育 |
(七)其它形式的教育举措 |
(八)思想上的尊孔读经 |
小结 |
第五章 政策形式和社会变动中的袁世凯 |
第一节 奉行 |
第二节 因袭 |
第三节 排斥 |
第四节 创新和发起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17年4月各省通俗教育会一览表 |
后记 |
(9)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路 |
四、概念界定 |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北方洋货集散地:民国时期的天津港进口贸易总体情况 |
1.1 国际航运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港口与进口船舶情况 |
1.2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洋货的情况与变化趋势 |
1.2.1 进口洋货的总体情况 |
1.2.2 进口洋货的历年变化趋势 |
1.3 民国时期天津港进口货品结构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穿戴与装扮 |
2.1 棉纱与棉布——天津港进口大宗纺织品情况 |
2.1.1 棉纱的情况 |
2.1.2 棉布的情况 |
2.1.3 纺织品的贸易——“西货”与“东货”的此消彼长 |
2.2 洋装在身——天津港进口洋装、洋帽及装饰物情况 |
2.2.1 洋装成衣与国产“机制洋装” |
2.2.2 进口洋帽及装饰物 |
2.3 从“多余物”到“必需品”——天津港进口日化用品情况 |
2.3.1 进口香皂与天津制皂工业 |
2.3.2 进口牙膏、香水和其他化妆品 |
小结 |
第三章 饮食与医药 |
3.1 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及相关商品情况 |
3.1.1 面粉与糖——天津港进口大宗食品的规模化 |
3.1.2 农作物种子、肥料——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 |
3.1.3 从传统香料到味精——调味品的转变 |
3.2 天津港新式食品、饮料的进口与餐饮风气变迁 |
3.2.1 进口洋酒的销售与管控 |
3.2.2 西式汽水饮料与甜品的引进 |
3.2.3 罐头食品的进口与国产化 |
3.2.4 天津与世界非主要国家食品贸易情形 |
3.3 天津港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进口与转运 |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工程与居住环境 |
4.1 天津近代住建材料的引进与使用 |
4.1.1 从木材到钢筋水泥——天津进口住建材料的新变化 |
4.1.2 从洋漆垄断到国货崛起——天津油漆工业的奇迹 |
4.2 天津港进口工程机器及设备的情况 |
4.2.1 精密建工仪器的引进 |
4.2.2 大型建工机器的引进 |
4.3 天津港进口贸易下的城市住宅内部空间变迁 |
4.3.1 新式室内用品的进口情形 |
4.3.2 冰箱——现代家用电器的出现 |
小结 |
第五章 交通工具与通讯传媒设备 |
5.1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 |
5.1.1 汽车入津与民众对汽车的认识 |
5.1.2 自行车的传入及在华北地区的推广 |
5.2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通讯设备的引进 |
5.2.1 无线电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2.2 电话设备与技术在天津及华北的扩散 |
5.3 天津港口贸易与近代新型传媒设备及传媒技术的引进 |
5.3.1 照相机的引进与国产化 |
5.3.2 电影、电视技术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章 繁盛与幻象:对天津港口贸易与华北民众生活变迁的思考 |
6.1 洋货贸易影响下的民国时期天津民众生活 |
6.2 数据繁盛的背后 |
6.2.1 关税与主权 |
6.2.2 城市与乡村 |
6.2.3 洋货与国货 |
6.3 日本因素与走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媒体环境与纸媒设计的相关概述 |
2.1 媒体及媒体环境的概念界定 |
2.1.1 媒体的基本定义 |
2.1.2 媒体环境的范畴 |
2.2 纸媒及纸媒设计的发展演变 |
2.2.1 纸媒的源起及发展 |
2.2.2 纸媒设计的流变 |
2.3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纸媒设计 |
2.3.1 媒介环境学的思想内涵 |
2.3.2 媒介环境学的研究重点 |
2.3.3 媒介环境学理论命题对纸媒设计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体环境激变下《申报》发刊与内容编排设计的发展轨迹 |
3.1 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及《申报》的创刊 |
3.1.1 中国近代报纸的起源 |
3.1.2 《申报》的创刊缘起 |
3.2 《申报》发刊的历史沿革 |
3.2.1 创建与发展时期(1872-1912) |
3.2.2 鼎盛时期(1912-1937) |
3.2.3 滞缓衰退时期(1937-1949) |
3.3 《申报》内容编排设计的变革轨迹 |
3.3.1 大而化之的初期内容规划(1872-1905) |
3.3.2 强化消息分类的首度改革(1905-1911) |
3.3.3 兼顾“详尽”与“简便”的二次改革(1911-1930) |
3.3.4 注重专业化的内容模块(1930-1937) |
3.3.5 精简保守的时政内容编排(1937-1949)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环境激变下《申报》设计的演变特征 |
4.1 媒介技术突破影响下的报型设计 |
4.1.1 契合刊印条件的报型构成设计 |
4.1.2 追求表现内容丰赡的报型设计 |
4.2 功能需求改变影响下的报头结构设计 |
4.2.1 凸显详尽信息的横栏报头 |
4.2.2 突出简明特征的通栏报头 |
4.3 读者群体心理变化影响下的新闻版式设计 |
4.3.1 逐渐分级的字号字体选择 |
4.3.2 着眼阅读效率的分栏设计 |
4.3.3 渐富现代感的句读安排 |
4.3.4 烘托写实色彩的新闻摄影及插图配置 |
4.4 编辑群体思想革新影响下的商业广告设计 |
4.4.1 保守统一的初期排版装饰 |
4.4.2 网格化分类的块状分栏 |
4.4.3 引领潮流的广告版式设计 |
4.4.4 多种艺术手法融合的插图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申报》的历史启示:当代纸媒设计策略探析 |
5.1 分化与融合统一的设计原则 |
5.1.1 强调理性思维与明确理念定位 |
5.1.2 资源有机整合与形式有效分化 |
5.1.3 坚持内容为王与媒介融合转型 |
5.2 精准定位的内容编排设计 |
5.2.1 探寻纸媒内容精选的针对性 |
5.2.2 注重纸媒内容编排的逻辑性 |
5.2.3 把握纸媒内容表达的鲜明性 |
5.3 突破创新的视觉传达设计 |
5.3.1 彰显纸媒报型形态的时代性 |
5.3.2 遵循系统化原则的视觉架构 |
5.3.3 多样组合集版方便可读性 |
5.3.4 继承传统文化的符号形式 |
5.3.5 强调舒适的用户互动体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近代主要中、外文报刊择要一览表(1815-19世纪末) |
附录2 《申报》发刊历史阶段简表 |
附录3 《申报》内容编排设计演变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专业实习 |
致谢 |
四、1904年1月国内外要闻(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2]清末云南学生留日活动研究(1902-1911)[D]. 万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词语法框架下现代汉语动—名转类研究[D]. 范文. 暨南大学, 2020(04)
- [4]清末革命派对民族主义的宣传 ——以《警钟日报》为例[D]. 刘泽军. 扬州大学, 2020(05)
- [5]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大公报》清末预备立宪报道话语分析[D]. 康映雪.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袁世凯的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陈亮.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民国时期天津生活类洋货贸易变迁研究(1912-1937)[D]. 吕天石. 河北大学, 2019(05)
- [10]媒体环境激变下的纸媒设计研究 ——以《申报》为例(1872-1949)[D]. 谈丽娜.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