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理白族家具起源及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隋鑫[1](2021)在《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白族木雕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民族地区开展经济建设工作的落脚点,也为民族地区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产业兴旺位于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要求之首,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只有产业发展兴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才更具活力。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偏远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帮扶的重点区域。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引导民族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快速发展。剑川木雕是在长期生产劳作与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白族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经过代代相传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木雕是剑川地区独特的文化产业资源优势,主要以建筑类木雕、民居格扇门窗及木雕工艺品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剑川木雕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单独依靠传统作坊式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逐渐地探索中,木雕匠人在以村社为主的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形成独具白族特色的木雕产业化发展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剑川木雕的发展还未完全向产业化模式过渡。传统小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剑川木雕行业中仍占据大部分比重,且现有具备规模的木雕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依旧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剑川白族木雕产业如何走出一条兴旺之路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整理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结合产业兴旺视角,对剑川白族木雕产业如何发展进行探析。以剑川白族木雕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剑川白族木雕产业的生产模式、原材料利用、传承结构、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分析,总结出符合剑川地区白族木雕产业化的发展路径,进而回归主旨探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力图使木雕这项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
李倩[2](2021)在《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白族民间信仰研究 ——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活在这个家园中的“中国各民族”融合汇聚而成的,是各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国各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过程中以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吸收、融合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多元”文化。白族民间信仰是大理地区白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对白族人民的影响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制度化宗教,民间信仰不仅反映了整个社会环境和发展水平,也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白族民间信仰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大量中原汉族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元素,形成的一种民族民间文化。这种民族民间文化能具体反映出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体现白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本论文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在梳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理论基础上,分别从向阳溪村的家庭生活中民间信仰、村落生活中民间信仰、地域生活中的民间信仰来分析各民族间文化交融的情况,最后总结了白族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可以体现出各民族间、白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的交融能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白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运用了宗教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白族民间信仰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白族民间信仰体现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白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关系;从白族民间信仰中分析白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文化交融的分析,使白族人民增强了对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钱祎[3](2021)在《再地方化视角下民居到民宿转型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地区为例》文中认为一方面民宿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相比传统酒店更能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另一方面在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建设出现的再地方化现象来满足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民居建筑的活化与再利用,也促使民居建筑转型为民宿。因此,基于民宿的特性,民宿建筑如何去表征地方文化内涵是急需思考的问题。通过使用再地方化的理论工具,以大理环洱海地区的民宿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民宿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再以时间、事件为线索,对大理环洱海地区民宿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得到民宿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四种民宿类型:传统民居改建型、农村自建房改建型、旅游地产住宅改建型、新建型。再分析自然人文环境、民居形制渊源及形制原型,为民居到民宿的再地方化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借鉴人文地理学地方性理论物质环境、功能活动和情感意义三重属性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析民宿建筑的再地方化特征,具体表现在民宿的“景观向”建筑布局,民居到民宿新、旧建筑的再地方化,平面功能布局重构,民居空间原型再现,细部元素样式再地方化,记忆、印象的再地方化。民居到民宿转型特征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原型的创作、空间的再地方化促使民宿再地方化表现为从化势为形到离形得势,背后是基于文化基因的创新、地方的动态建构。
周树霞[4](2020)在《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具与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之一,云南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艺随着其生产结构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手工艺类型和工艺文化体系。本文以大理区域代表性的村落鹤庆新华村与祥云汪情村为主要田野点,其他地域为辅,对其所从事银器制作工艺的工匠、工坊、传习馆、私人博物馆等进行深入访谈调研,对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匠、制作工具、工艺进行全面的图像采集与文字记录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艺体系提供了真实客观的资料,希望能为后人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纵向的银器工艺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具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习俗以及地域条件对白族工匠手工技艺与其工具产生的影响;从白族工匠的价值观和传承观角度,围绕工具、工艺、器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了白族银器制作工具的演变、工具的系统化、以及工具与工艺对应关系;力求探索推动白族银器技艺中工具的演变对器物形态的影响以及银器工艺发展中与工具、工匠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白族银器制作工艺中工具的重要性。进一步阐释蕴含其中的生存智慧以及其造物思想。本文试图建立起以工匠、工具、工艺物化载体三者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研究框架并进行实践探索,激发相关学者对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的现实境遇的认知和理性思考。为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多元化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刘凯[5](2020)在《论旅游背景下民宿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 ——以大理沙溪古镇寺登村传统民居141号改造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社会的财富还是人们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开始从生产理想逐渐开始向生活理想转变,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的需求,其中旅游度假作为人们追求精神上消遣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种转变也直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最近几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推进了景区住宿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人们在此过程中对旅游提出了新的需求,从原来的“观光式旅游”向注重“文化体验式旅游”转变,而住宿设施作为其中的延伸品,其功能和形式也在悄悄开始发展改变,开始注重地域文化的体现,来契合人们的需求,这种转变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沙溪古镇民宿的兴起。传统民居与民宿两者都有着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作用,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载体且民宿所带的经济属性为传统民居的可持续性注入了动力,一定程度上为两者的转化提供了最原始的依据。虽然沙溪古镇有着丰富的传统民居资源,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并且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设计体系的指导,在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过程中,无论是外来的资本还是当地居民的参与,都导致了传统民居在实际改造成民宿设计过程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甚至给传统民居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对于沙溪古镇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设计的相关研究和设计实践是极具意义的。本论文以大理沙溪传统民居改造成的民宿为研究对象,论文前半部分(导论到第二章节)从选题的背景以及大理沙溪古镇传统民居以及民宿的基本概念和国内旅游业和民宿发展的现状的入手,阐述两者的关联性以及转化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民宿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动态和沙溪古镇的人文环境、传统民居、现有民宿的现状,梳理归纳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相关理论以及沙溪古镇在民宿改造设计中的缺失,为论文后面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设计原则提供理论基础。论文后半部分(第三章节到第五章节)通过一些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设计的经验以及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地域特色之上提出沙溪古镇民宿改造设计的五大设计原则和地域文化融入设计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设计实践,从建筑造型与空间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庭院设计三个大的方面入手,通过实际的实例对改造设计过程中参考的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论证,从而为沙溪古镇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设计实践提供方法论。
李佳雪[6](2019)在《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至关重要,申遗目的在于传承和保护,本身就体现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有利于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的大繁荣。大理石蕴藏于大理苍山,大理自古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因此苍山大理石画的传播和利用,不但属于中国观赏石文化的范畴,还具有艺术品的特性,也体现了白族先民的民族文化和与中原汉族王朝互相交流的历史。大理石画制作工艺于2009年以大理市大理文化馆为责任单位,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计划于2016年至2020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石画在大理白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古代以来白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与精神面貌,又为研究大理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物。本论文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申遗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天然大理石画产业对于实现民族地区产业升级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加紧对于能反映大理文化和白族文化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为大理白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支持。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发展的历史展示出了大理民族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理地区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深入,大理石的用途与加工工艺的变迁。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得以可持续发展,是申遗应实现的重要内容。论文的主要特色:一是以研究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这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从发展、保护和创新的角度展开论述,着重联系其传统工艺保护,从保护的角度为申遗提供对策,力求理论研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为根本,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文本资料,坚持整体性原则,结合理论与实际,对论文进行写作;三是申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一切以保护为本,但同时也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实现协调发展。天然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作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具有民族性。同时由于其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使其具备了申遗的条件与现实,对于实现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带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陈文苑[7](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认为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杨峥峥[8](2019)在《云南滇西地区彝族民居火塘空间形态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云南众多的25个少数民族的中,彝族是最典型的崇拜火、信仰火的民族,彝族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火,他们围绕着火塘起居、炊烟、聚会、活动、祭祀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火塘文化及火塘的具体典型性。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很多火塘这样的物质形态在逐渐的消失,彝族民居的火塘空间面临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扶贫政策下的新型农村民居建设和现代能源的代替,为了更加了解火塘以及火塘空间;也为了目前拥有火塘的民居建筑得到保护与更好的建设发展,这正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意义所在。就目前而言,国内学者对彝族火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杨宏峰、彭卫红、杨甫旺、刘洪涛等先生,主要集中在对彝族文化、审美文化、家族制度等方面;第二阶段:彭多意、诺晗等两位先生虽对火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但主要描述的只是彝族火塘的神话方面,对相关的社会功能方面以及相关居住空间并未深究,管彦波教授、路倩、李玉军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主要研究的是火塘的功能性和社会活动,涉及关于火塘本身这一物质形态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第三阶段:杨大禹、蒋高宸、成斌先生从建筑学领域来研究关于彝族民居,火塘形态略微提及,但没有针对民居的火塘空间进行十分详细的分析研究,包括火塘是否也对彝族民居的室内空间形态有一些的影响,这并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研究,至于相关的专篇和着作也是少之又少。另外,火塘自身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能否对火塘进行设计后更好的适应如今的社会?在当今极力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很多有价值的彝族民居正在逐渐消失,彝族民居火塘空间能否在现阶段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去研究的内容,然而,阐述的专着和文献却少之又少,包括彝族火塘精神,彝族民居住屋精神的延续,这些在学术界所缺失的内容都是本论文将要全面系统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本文笔者在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云南的彝族集中地的滇西地区楚雄、大理、丽江等地为主要代表研究对象,从彝族重要的“火”文化为理论出发点,将“彝族民居的火塘空间形态”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文化人类学与设计学、建筑学相结合研究方法融入进该论文中,扩宽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使研究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具有信服力,为学术界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苏醒[9](2018)在《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大理诺村白族女性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呈现出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性别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诺村白族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中行为规范与女性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性别角色差异往往通过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来。通过对诺村女性的身体惯习与性别建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中的日常行为以及对传统惯习的遵守与打破等几方面的内容,勾勒出诺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当代诺村女性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变迁情况。一方面探讨惯习如何通过性别建构过程对女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探讨惯习如何彰显出女性的主体性。第一章聚焦于日常生活中诺村女性的身体、行为与“德气”的关联。惯习规约着诺村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践,使其符合“德气”的规范,也映射出当地文化场域中所固有的性别因素对诺村女性身体所产生的约束。第二章从诺村女性一天之中的生活安排、一年当中的劳作安排以及年度节庆活动等呈现出的日常生活节奏反映当地女性“以勤为中心”的“德气”象征。第三章通过展现诺村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空间体验,反映出空间行为所凸显的身体惯习与性别构建的关系,空间生产背后隐匿着身体规训、性别权力等关系以及它对诺村女性以“德气”所反映出的行为方式、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就部分诺村女性在两性关系、婚姻家庭、职业选择中追求“德气”的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女性既遵循传统惯习而获得“德气”的赞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着传统惯习,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章则从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出发,以心智结构双重历史性的个体生成与系统生成作为理论框架来讨论表现为“德气”的传统惯习的产生过程。一方面,诺村在多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井地文化”对女性日常行为的形塑是惯习“系统生成”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诺村女性由婴儿养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共同构成、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则是惯习“个体生成”的途径。在对前文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论部分认为诺村经历了近年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然而,多元文化作用下形成的井地文化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它所导致的固有惯习、逻辑、机制仍然在主导着诺村社会的运行以及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诺村女性追寻“德气”的人生轨迹并未停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正如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不是宿命”,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诺村的女性同样也能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或者彻底地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体惯习,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方式进行修正或者重塑,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发现:一方面,诺村人认知中的“德气”是在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也是一套在儒家文化浸润下产生的道德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惯习,它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外表上,同时在女性整个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消除。另一方面,人们的主体性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文化,但这是一个漫长且犹如“水滴石穿”的过程。
李姗姗[10](2018)在《大理白族吉祥纹饰在现代木质家具设计中的开发与延承》文中研究表明大理白族纹饰是长期以来白族人民通过自己的生活习俗和智慧创造积累的结晶。白族本就是个热爱艺术的民族,无论在歌唱、舞蹈,还是在绘画和纹饰上均有很高的造诣和民族文化特色。而白族的纹饰主要可以概括为五种:本民族传统纹饰、本主崇拜纹饰、受佛教影响、受道教影响和受汉文化影响的纹饰。其中,在本民族传统纹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于吉祥语义下的白族吉祥纹饰,所以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大理白族传统的吉祥纹饰。白族吉祥纹饰主要是一种象征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文化形式。白族吉祥纹饰的主要构成方式通常是动物、植物、几何和文字的搭配与组合,主要采用扎染、木雕、刺绣和绘画等方式遍布在白族人民生活起居的各个角落里,随处可见。本论文分别从来源、式样种类、色彩搭配、形式规律四大方面来概述大理白族吉祥纹饰,从而为后期的开发和延承做好坚实的基础。要将白族吉祥纹饰通过开发而延承下去,必须要寻求一个最合适的延承载体,那就是现代木质家具。自古以来,家具就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可以说家具是具有时代见证性和传递性的文化载体,并且在人类未来的生活中也不会消失,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家具可以说是最合适延承白族吉祥纹饰的载体。至于采用现代风格、木质材料的家具,本论文将分别从现代风格的普及性,木质材料的独特性,装饰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木质家具与白族吉祥纹饰的深厚渊源这四点来证明了现代木质家具作为白族吉祥纹饰延承载体的必然性。同时根据我国现代木质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大势所趋,所以结合大理白族吉祥纹饰是符合这一趋势的,并且使用木质材料本身就是一个不变的趋势。根据我国现代木质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出与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在我国众多的民族文化当中,选择了位于云南大理的白族吉祥纹饰与现代木质家具设计相结合,首先,从“形”“神”“意”三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大理白族吉祥纹饰的延承设计理念以及其延承方向;其次,在白族吉祥纹饰中挑选几个代表性纹饰进行合理化的变形设计,分别与餐椅、餐桌、床和衣柜现代木质家具设计结合。既能达到让大理白族吉祥纹饰延承下来的目的,还能进一步丰富我国的现代木质家具设计。
二、大理白族家具起源及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理白族家具起源及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白族木雕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整理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产业兴旺的研究 |
(二)关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剑川白族木雕产业发展的研究 |
五、创新与局限 |
(一)预期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
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乡村振兴的提出 |
(二)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
二、传承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
(一)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新生 |
(二)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
(三)产业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 |
三、依靠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
(一)民族文化在乡村振兴时代的繁荣 |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的振兴 |
第二章 剑川白族木雕发展溯源 |
一、剑川木雕的历史变迁 |
(一)白族木雕文化介绍 |
(二)剑川木雕起源 |
(三)剑川木匠走夷方 |
二、剑川木雕产业的曲折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木雕产业发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木雕产业发展 |
(三)新世纪木雕产业新发展 |
第三章 剑川木雕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
一、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张力 |
(一)传统手工生产效率低 |
(二)创意理念薄弱 |
(三)艺术性与实用性难以平衡 |
二、木料需求与生态保护较难平衡 |
(一)木材资源枯竭 |
(二)新材料拓展面临困难 |
(三)民族传统生态理念有待升级 |
三、工匠传承结构失调 |
(一)老工匠思维固化 |
(二)中坚力量自身培养动力不足 |
(三)青年人才发展后劲薄弱 |
四、市场发展薄弱 |
(一)经营模式有待升级 |
(二)销售方式有待革新 |
(三)市场占有率低 |
第四章 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木雕产业发展路径 |
一、推动手工与机器加工协同生产 |
(一)完善生产加工模式 |
(二)以创意生产为核心 |
(三)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 |
二、提升生态理念优化木雕原材料利用率 |
(一)开发可利用树木材料 |
(二)着力拓展新技术材料研发 |
(三)发扬“大匠无弃材”理念 |
三、夯实工匠传承基础 |
(一)加强老工匠自身培养 |
(二)提升中坚力量创作能力 |
(三)让青年一代看到产业希望 |
四、开发市场以销促产 |
(一)加强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
(二)引进专业销售公司 |
(三)打造剑川文化产业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白族民间信仰研究 ——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田野点简介 |
七、研究综述 |
(一)关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 |
(二)关于文化交融的相关研究 |
(三)大理白族民间信仰的研究状况 |
(四)关于向阳溪村的研究 |
第一章 家庭层面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一、祖先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一)祖先崇拜来源的多元性 |
(二)白族祖先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二、人生礼仪中的文化交融 |
(一)出生礼 |
(二)婚礼 |
(三)丧葬礼 |
三、其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交融 |
第二章 村落层面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一、本主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一)白族本主崇拜中对象的多元性 |
(二)向阳溪村本主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二、孔子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三、杨黼仙人崇拜中的文化交融 |
(一)杨黼家世及生平研究综述 |
(二)杨黼“孝文化”对白族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地域层面民间信仰中的文化交融 |
一、“绕三灵”仪式中的文化交融 |
二、“花子会”中的文化交融 |
三、“城隍仪式”中的文化交融 |
四、“财神会”中的文化交融 |
第四章 白族民间信仰的文化交融功能及其时代意义 |
一、白族民间信仰的交融历史 |
(一)白族文化交融历史悠久 |
(二)文化交融中的白族民间信仰 |
二、白族民间信仰文化交融的时代意义 |
(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融 |
(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融 |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 |
2.期刊文章 |
3.学位论文 |
4.网络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再地方化视角下民居到民宿转型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建设的均质化与地方性凸显 |
1.1.2 旅游发展与民居活化再利用 |
1.1.3 民居、民宿建筑的再地方化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对民居的再认识 |
1.3.2 对乡村建设中民居建筑风貌的地方性建构提出新的视角 |
1.3.3 为环洱海地区民宿建设提供指导 |
1.3.4 为环湖地区从民居到民宿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地方、地方性及再地方化 |
1.4.2 民居、转型 |
1.4.3 民宿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民宿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民宿研究概述 |
2.1.2 国内民宿研究概述 |
2.1.3 民居到民宿的转型研究 |
2.2 环洱海地区民居、民宿的相关研究 |
2.2.1 环洱海地区民居的研究 |
2.2.2 环洱海地区民宿的研究 |
2.3 再地方化理论 |
2.3.1 再地方化理论研究综述 |
2.3.2 传统地域性结合现代功能的提升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环洱海地区民宿概况 |
3.1 环洱海地区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民宿时空总体分布特征 |
3.1.3 民宿总体空间分布发展趋势 |
3.2 环洱海地区民宿发展背景及历程 |
3.2.1 旅游发展与洱海生态廊道建设 |
3.2.2 环洱海地区民宿发展的四个阶段 |
3.3 环洱海地区民宿类型及特征 |
3.3.1 环洱海地区民居类型及特征 |
3.3.2 环洱海地区民宿类型及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民居到民宿转型的基础 |
4.1 民居到民宿转型的自然和人文基础 |
4.1.1 自然环境 |
4.1.2 人文环境 |
4.2 环洱海地区民居形制渊源 |
4.2.1 建筑的本土性与外来形制的本土化 |
4.3 环洱海地区民居形制原型 |
4.3.1 传统民居空间原型 |
4.3.2 传统民居元素样式原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洱海地区民居到民宿转型特征 |
5.1 “景观向”建筑布局 |
5.1.1 景观内向型建筑布局 |
5.1.2 景观外向型建筑布局 |
5.2 新旧建筑的再地方化 |
5.2.1 凸新隐旧,本末倒置 |
5.2.2 新旧统一,层次单一 |
5.2.3 新旧对立,空间丰富 |
5.3 平面功能布局重构 |
5.3.1 功能置换型改造 |
5.3.2 空间结构层次原型再现 |
5.3.3 室内功能分区 |
5.4 民居空间原型再现 |
5.4.1 “坊”的空间重构 |
5.4.2 空间布局的再现 |
5.4.3 院落空间组织的再现 |
5.5 细部元素样式 |
5.5.1 拱形门洞原型的转译 |
5.5.2 材料、结构的再地方化 |
5.6 民宿主与游客的情感体验 |
5.6.1 记忆、印象“再地方化”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民居到民宿的转型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 |
6.1.1 民宿系统 |
6.1.2 民宿发展的推动力 |
6.2 从化势为形到离形得势——空间的再地方化 |
6.3 基于文化基因的创新——地方的动态建构 |
6.4 再地方化对民宿发展的积极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大理环洱海地区重点案例调研一览表 |
(4)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具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 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具与工艺的发展演变 |
4.2 大理白族银器制作中工具与工艺的设计表现 |
4.3 工具与工艺在银器作品中的发展思考 |
(五)研究方法 |
5.1 资料收集法 |
5.2 调查归纳法 |
5.3 个案研究法 |
5.4 行动研究法 |
一、大理白族银工艺的历史沿革 |
(一)历史背景 |
(二)区域背景 |
(三)本章小结 |
二、银器制作技艺中的工具 |
(一)工具的类型 |
2.1.1 工具的材料 |
2.1.2 工具的种类 |
(二)工具的改良 |
2.2.1 因意赋型,因型则具 |
2.2.2 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
(三)本章小结 |
三、特有的地域性工具系统分析 |
(一)工具的整体性 |
(二)工具的定量性 |
(三)工具的综合性 |
(四)本章小结 |
四、从设计角度分析银器制作的工具与工艺 |
(一)工具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
(二)银器主要制作工具与工艺的设计意识分析 |
4.2.1 “锻制”工艺、工具及设计演变分析 |
4.2.2 “錾刻”工艺、功能及设计演变分析 |
4.2.3 其他工具的结构、功能及设计演变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五、银器制作工具与工艺的意义与价值 |
(一)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体现 |
5.1.1 白族银器制作工艺中的人与物 |
5.1.2 白族银器制作工具以简约、朴素、质真为美 |
5.1.3 白族银器制作工具设计以省力便捷为美 |
5.1.4 白族银器制作工艺中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
(二)银器制作工具的设计价值与启示 |
5.2.1 材尽其用取材制美 |
5.2.2 物以致用功能至上 |
5.2.3 物以载道审美追求 |
5.2.4 惜物用物朴素本质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 、制作工具与工艺的创新设计实践 |
(一)特定工具对于特定器物的设计探索 |
1.1.1 “工具”基因符号的重新构建 |
1.1.2 传统文化基因的融入 |
(二)设计概念预设工具的设计 |
2.2.1 工具对器物形态的影响设计 |
2.2.2 工具与工艺建立联系 |
(三)小结 |
附录三 、学位论文相关调研实录 |
一、缘起 |
(一)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
(二)个旧锡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课程实践 |
二、田野初探 |
(一)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集体调研 |
(二)实践-器形制作的尝试 |
三、田野再探 |
(一)当地走访调 |
(二)检验课题研究的价值 |
(三)预想问题与调研内容 |
(四)小结 |
四、访谈记录与总结 |
五、总结 |
六、工具的分类 |
七、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 |
八、相关调研汇总 |
九、设计实践制作过程 |
(一)作品《相由心声》八音盒设计实践过程 |
(二)作品二十四节气-《万物·生》设计实践过程 |
(5)论旅游背景下民宿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 ——以大理沙溪古镇寺登村传统民居141号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1.课题研究背景 |
2.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
3.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 |
4.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不可或缺性 |
5.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论文研究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
1.研究的范围 |
2.研究的对象及界定 |
3.研究的内容 |
(四)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动态 |
1.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动态 |
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动态 |
(五)论文研究方法和主体框架 |
1.研究的方法 |
2.研究的主体框架 |
(六)本章小结 |
一、大理沙溪古镇地域环境及古镇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分析 |
(一)沙溪古镇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 |
(二)沙溪古镇的历史沿革 |
(三)沙溪古镇地理区位及交通分析 |
1.沙溪古镇地理区位 |
2.沙溪古镇交通分析 |
(四)沙溪古镇的人文环境和特点 |
1.民族服饰的特点 |
2.传统手工技艺 |
3.宗教信仰 |
4.传统节日习俗 |
(五)大理沙溪古镇传统民居的特征分析 |
1.建筑布局和空间的特点 |
2.建筑结构的特点 |
3.建筑材料的乡土性特点 |
4.建筑材料的色彩 |
5.建筑的装饰 |
(六)本章小结 |
二、大理沙溪古镇旅游业和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现状分析 |
(一)大理沙溪古镇旅游业现状分析 |
(二)大理沙溪古镇民宿的发展现状 |
(三)大理沙溪古镇民宿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本章小结 |
三、国内外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相关案例 |
(一)国外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相关案例 |
1.日本的合掌村民宿 |
2.西班牙乡村毛石屋民宿 |
(二)国内相关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案例 |
1.台湾卓也小屋民宿 |
2.西坡山乡度假酒店之五号农舍民宿 |
(三)本章小结 |
四、大理沙溪古镇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原则及地域文化融入思考 |
(一)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的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
1.地域文化的传承原则 |
2.传统与现代的共存原则 |
3.最小限度干预原则 |
4.特色个性化原则 |
5.绿色设计原则 |
(二)地域文化与设计的融合 |
1.建筑的形式与布局的地域文化 |
2.室内空间设计的地域文化 |
3.材料运用的地域文化 |
4.色彩表达的地域文化 |
5.装饰符号的地域文化 |
6.精神场所的地域文化 |
(三)本章小结 |
五、大理沙溪古镇寺登村传统民居141号改造成民宿的设计实践 |
(一)项目概况 |
1.项目简介 |
2.项目用地周边环境 |
3.项目现状 |
4.使用者的诉求 |
(二)空间重构及功能重组 |
1.空间重构 |
2.功能重组 |
(三)功能布局及设计思考 |
1.公共空间置入 |
2.住宿空间优化 |
3. 辅助空间的设置 |
4.交通空间以及流线的完善和调整 |
(四)建筑造型与空间设计 |
1. 保留及还原建筑历史布局及结构 |
2.乡土建筑材料的表达 |
3.建筑外部原有主色调的保留及调整 |
4.建筑装饰的提取及融合 |
(五)室内设计 |
1.室内色彩和材料的搭配及使用 |
2.室内界面的设计表达 |
3.家具设计 |
4.陈设设计 |
5.灯具设计 |
(六)庭院设计 |
(七)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1.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 |
2.文化场域 |
3.相关法律法规 |
4.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及亮点 |
第一章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相关理论与政策 |
一、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论 |
二、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
(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 |
(二)国家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
(三)云南省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
(四)大理州传承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 |
第二章 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已有条件 |
一、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扎根于大理地区的文化传统 |
(一)历史发展 |
(二)历史价值 |
二、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展现出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
三、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一)历史进程中的技艺发展 |
(二)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技艺传承的变化 |
四、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对维系白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一)与大理白族密不可分 |
(二)由白族主要聚集地申报 |
五、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凝聚力 |
第三章 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现状与成效 |
一、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发展现状 |
二、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的代表性产品 |
三、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 |
(一)代表性传承人现状 |
(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 |
四、申遗与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保护的关系 |
五、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
(一)坚持政府与各行业协会友好合作 |
(二)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
(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
第四章 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存在的困难 |
一、大理石画申遗条件亟待完善 |
(一)缺乏专项资金和专业人才 |
(二)传承条件苛刻 |
(三)传统工艺濒危,保护和创新不足 |
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 |
(一)传承人后继乏人 |
(二)培养周期较长 |
(三)申报工作有待完善 |
(四)传承人缺乏立法保护 |
三、可持续发展与苍山保护的矛盾 |
(一)禁采对产业发展造成束缚 |
(二)污染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 |
(三)市场缺乏监管,宣传力度不足 |
第五章 以申遗促进大理石画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一、将大理石画纳入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范围 |
二、发展大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
(一)打造大理石画名片,强化文创品牌优势 |
(二)建设大理石画非遗博物馆 |
(三)以展代销,均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
三、申遗与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
(一)少数民族非遗产业与学校人才培养良性互动 |
(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 |
四、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规划 |
(一)整体性保护 |
(二)名录式保护 |
(三)生态型保护 |
(四)培养相关传承人才 |
(五)与高校合作,进行传统技艺的存留与挖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其他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
(一)研究主旨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三)田野经历 |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
(一)剑川历史概述 |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
(二)木雕行业崇拜 |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
(一)双重属性 |
(二)高成本性 |
(三)惯力性 |
(四)传承性 |
(五)商业开发性 |
(六)易转换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教育培训 |
(二)传播交流 |
(三)市场调节 |
(四)权力引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中插图 |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
后记 |
(8)云南滇西地区彝族民居火塘空间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关于选题的缘由 |
1.1.2 关于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2.1 族源概况 |
1.2.2 地域范围 |
1.2.3 内容范围界定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彝族文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火塘研究现状 |
1.3.3 关于彝族建筑民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相关学科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 |
1.5 课题展开及田野过程 |
1.6 小结 |
第二章 火文化在云南滇西彝族社会背景下的投射 |
2.1 滇西彝族火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背景 |
2.1.1 地域概况 |
2.1.2 气候特征 |
2.2 滇西彝族的节日习俗 |
2.2.1 彝族火把节 |
2.2.2 彝族十月年 |
2.2.3 其他节日 |
2.3 彝族火塘的礼仪习俗与丧葬祭祀 |
2.3.1 火塘边的礼仪 |
2.3.2 火塘边的丧葬祭祀 |
2.4 滇西彝族服饰文化中的火符号 |
2.4.1 太阳纹、火焰纹 |
2.4.2 火镰纹 |
2.4.3 火草衣 |
2.5 火塘与艺术 |
2.5.1 音乐 |
2.5.2 舞蹈 |
2.5.3 民间工艺艺术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滇西地区彝族火塘民居的空间形态分析 |
3.1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调研村落选址地概况 |
3.1.1 楚雄州地区村落选址地理位置 |
3.1.2 大理地区选址地理位置 |
3.1.3 丽江地区选址地理位置 |
3.2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建筑形态分析 |
3.2.1 楚雄大姚地区彝族民居建筑形态 |
3.2.2 大理漾濞地区彝族民居建筑形态 |
3.2.3 丽江宁蒗地区彝族民居建筑形态 |
3.3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空间组成要素 |
3.3.1 院 |
3.3.2 堂屋 |
3.3.3 卧房 |
3.3.4 灶房 |
3.3.5 储物房 |
3.3.6 牲畜房 |
3.3.7 主屋的总平面布局分析 |
3.4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构造与营造技术 |
3.4.1 地基 |
3.4.2 屋架 |
3.4.3 墙体 |
3.4.4 屋顶 |
3.4.5 木作 |
3.4.6 建筑材料 |
3.4.7 装饰艺术 |
3.5 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火塘结构的特征分析 |
3.5.1 楚雄彝族地区的火塘结构特征 |
3.5.2 大理漾濞彝族地区的火塘结构特征 |
3.5.3 丽江宁蒗彝族地区的火塘结构特征 |
3.6 滇西彝族与红河、四川凉山州彝族的火塘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
3.6.1 民居建筑形态的对比分析 |
3.6.2 火塘结构的对比分析 |
3.6.3 民居空间平面布局对比分析 |
3.6.4 装饰图案对比分析 |
3.6.5 滇西彝族与云南周边少数民族民居的火塘空间对比 |
3.7 影响滇西彝族火塘民居的室内空间形态的因素 |
3.7.1 自然环境因素 |
3.7.2 火塘住屋成员构成 |
3.7.3 火塘结构形态的影响 |
3.7.4 火塘民居空间尺度 |
3.7.5 彝族民族的支系、宗教信仰、习俗差异 |
3.8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滇西彝族民居建筑的再设计与展望 |
4.1 现代彝族民居建筑设计发展的总目标 |
4.1.1 自然环境下的和谐发展 |
4.1.2 彝族地域文化下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
4.1.3 经济技术制约下的民居建筑的融合与再生 |
4.2 现阶段“火灾害”制约下的民居建筑发展趋势和措施 |
4.2.1 彝族民居火塘空间的安全隐患分析 |
4.2.2 彝族民居的火灾防范体系的现代构想 |
4.2.3 高强度的民居防火减灾设施 |
4.3 彝族民居空间中火塘形态的发展趋势和改进设计 |
4.3.1 火塘缺失的现状分析 |
4.3.2 火塘形态的保留与借鉴 |
4.3.3 民族与现代合璧的火塘造型结构设计 |
4.4 对彝族民居火塘空间未来发展的展望 |
4.4.1 与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宜结合 |
4.4.2 有效资源材料的再利用 |
4.4.3 善于结合多种材料的构建技术 |
4.4.4 绿色设计与健康的居住品质 |
4.5 对彝族民居精神价值保护的永续性传承 |
4.5.1 彝族火塘文化精神的传承 |
4.5.2 旅游开发模式下的彝族民居的发展 |
4.5.3 彝族民居中火塘空间精神的交流与延续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B: 图表说明 |
(9)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田野点与方法论 |
四、概念、框架与意义 |
第一章 身体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健美勤劳”:身体关注与女性“德气” |
一、对面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二、对手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三、对足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第二节 “进退有度”:诺村女性的身体动作 |
一、身体动作与女子“德气” |
二、社会阶层、身体技能与女性“德气” |
第三节 怎么穿:服饰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有德气的穿着打扮:诺村女性的服饰 |
二、为谁而美? |
第四节 “没有德气”的女性身体:破坏传统的身体惯用语 |
一、对传统女性身体形象的破坏 |
二、对传统女性身体行为的破坏 |
小结 |
第二章 日常生活节奏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诺村女性的一天:日常生活节奏的“变”与“不变” |
一、变化的日常生活节奏 |
二、不变”的“德气”衡量标准:以“勤”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节奏 |
第二节 年度时间安排:纵向时间历程中的诺村女性 |
一、盐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卤水的“旺”“淡”同步 |
二、农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劳作周期与自然节律同步 |
三、旅游经营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人潮的“旺”“淡”同步 |
小结 |
第三章 特定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固化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神圣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二、世俗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第二节 出行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出行空间中的人际互动:串门、走亲戚与做客 |
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外出旅行 |
小结 |
第四章 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老实”——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的衡量 |
一、婚前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二、婚后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第二节 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德气”衡量标准的变迁 |
二、婚姻冲突:“女的更不有德气一些” |
三、传统“德气”衡量标准对女性的控制:“尽量不离” |
四、冲破惯习:离婚的女性 |
第三节 “有德种德,以贤继贤”:生育行为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生育子女:衡量女性“德气”的重要标准 |
二、不能生育的女性 |
第四节 职业选择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相夫教子:传统女性的职业选择 |
二、女性职业选择的改变 |
三、冲突——惯习的破坏者 |
小结 |
第五章 “德气”衡量标准的生成:从惯习的双重历史性说起 |
第一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系统生成:井地文化与诺村社会性别建构 |
一、“井地文化”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
二、诺村“井地文化”的特点 |
三、井地文化背景下的诺村社会性别 |
第二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个体生成:诺村女性的个体社会化 |
一、婴幼儿养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学校教育 |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性别教育:微信、微博、网络中诺村女孩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田野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大理白族吉祥纹饰在现代木质家具设计中的开发与延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理白族吉祥纹饰的概述 |
2.1 吉祥语义 |
2.2 来源简述 |
2.3 式样种类 |
2.3.1 动物类吉祥纹饰 |
2.3.2 植物类吉祥纹饰 |
2.3.3 几何类吉祥纹饰 |
2.3.4 文字类吉祥纹饰 |
2.4 色彩搭配 |
2.5 形式规律 |
2.5.1 对称与均衡之美 |
2.5.2 对比与调和之美 |
2.5.3 节奏与韵律之美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木质家具作为白族吉祥纹饰延承载体的必然性 |
3.1 现代风格的普及性 |
3.2 木质材料的独特性 |
3.2.1 木质材料之自然属性 |
3.2.2 木质材料之社会属性 |
3.2.3 木质材料之审美属性 |
3.3 装饰手法的多样性 |
3.3.1 木质家具之绘画装饰 |
3.3.2 木质家具之雕刻装饰 |
3.3.3 木质家具之镶嵌装饰 |
3.4 木质家具与白族吉祥纹饰之间的渊源 |
3.4.1 诞生——南诏、大理国时期 |
3.4.2 发展——元、明至清朝前期 |
3.4.3 成形——清末至近代 |
3.5 我国现代木质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理白族吉祥纹饰在现代木质家具设计中的延承 |
4.1 大理白族吉祥纹饰的延承设计理念 |
4.1.1 “形”的重构 |
4.1.2 “神”的延续 |
4.1.3 “意”的流传 |
4.2 针对“形”“神”“意”的开发设计研究 |
4.2.1 随物赋“形”——餐椅 |
4.2.2 “形”具“神”升——餐桌 |
4.2.3 随“形”达“意”——圆床 |
4.2.4 “意”领“神”会——衣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大理白族家具起源及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兴旺视角下剑川白族木雕发展研究[D]. 隋鑫. 大理大学, 2021(10)
- [2]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白族民间信仰研究 ——以大理市湾桥镇向阳溪村为例[D]. 李倩. 大理大学, 2021(10)
- [3]再地方化视角下民居到民宿转型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地区为例[D]. 钱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大理白族银器制作工具与工艺研究[D]. 周树霞.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5]论旅游背景下民宿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 ——以大理沙溪古镇寺登村传统民居141号改造设计为例[D]. 刘凯.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6]大理石画民族工艺艺术申遗研究[D]. 李佳雪. 大理大学, 2019(02)
- [7]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云南滇西地区彝族民居火塘空间形态的研究[D]. 杨峥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5)
- [9]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D]. 苏醒. 云南大学, 2018(04)
- [10]大理白族吉祥纹饰在现代木质家具设计中的开发与延承[D]. 李姗姗. 长春工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