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北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下一步滚动勘探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张园园[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提出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龚银[2](2021)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由于其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其垂向上与平面上构造差异的特点。福山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上具有西油东气、上油下气的差异分布特征,这种差异特征与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针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复杂的构造,以构造差异特征分析着手,充分利用岩芯、钻录井、地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山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重点讨论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并以此为主线,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福山凹陷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对构造差异的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构造差异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提出典型油气成藏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与认识: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福山凹陷构造格局呈现上下两套构造体系、东西隆凹相间的特点。福山凹陷西部地区临高断层是强烈伸展作用下形成的铲形拆离断层,具有强烈控凹作用;而东部地区长流断层具有一定左行走滑分量,并伴随平移扭动特征,控凹作用较弱;南部斜坡定安断层是在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过隆升程中刚性基底发生脆性破裂而形成的高角度正断层,基本不控凹;西部美台断层始活动性强,对西部凹陷的沉积充填具有显着控制作用。福山凹陷发育深浅两套断裂体系,分别为基底卷入型与盖层滑脱型。此外,受东西隆凹相间构造格局与应力差异的影响,平面上断裂体系可划分为西部伸展断裂体系、中部构造转换体系和东部伸展走滑断裂体系;并且东、西部地区古近系发育差异构造样式:西部地区受到强伸展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东部地区则受到一定走滑作用影响,发育扭动构造样式。通过对沉降史与伸展量的研究,揭示了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活动演化特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沉降过程具有明显差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沉降中心具有由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趋势;伸展作用方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为主,且凹陷各个时期的伸展速率都远大于沉降速率;伸展和沉降过程具有幕式演化的特征,但是伸展和沉降作用的幕式变化又不具有同步性。2、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福山凹陷古近系识别了7个三级层学,各层序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与构造活动紧密相关。(1)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地层的厚度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裂陷Ⅰ幕的长流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中心仅发育于西部洼陷处,东部地层很薄;裂陷高峰期的流沙港组沉积时期,随着裂陷作用的增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地区地层厚度增大最为明显;裂后期的涠洲组沉积时期,裂陷作用减弱,断层活动性减弱,进而对厚度分布的控制作用减弱,沉积中心远离边界主控断层。(2)与构造相关的四种控砂模式:(1)多级断阶控砂模式、(2)构造转换带控砂模式、(3)绕区坡折带控砂模式、走滑调节带控砂模式。(3)沉积体系的发育受到构造阶段性活动影响。3、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本次研究统计了福山凹陷己知钻井的油气分布,结果显示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东部白莲地区油气资源具有极高的气油比,显示出该地区烃源岩具有过成熟生气的特征。在时间上,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一段高位体系域、流二段低位体系域和流三段高位体系域。在空间上,流三段高位域和流一段高位域的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地区。而流二段低位域油气主要富集在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4、基于福山凹陷古近纪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针对凹陷构造差异特征,探讨福山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显示福山凹陷构造-沉积-成藏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不同构造背景产生的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类型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而在不同的构造-沉积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圈闭分布模式。福山凹陷发育的深层反向和浅层顺向两大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层反向断裂形成时间早,活动性差,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和对油气的遮挡成藏,控制了福山凹陷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浅层顺向断裂形成时间晚,长期多期活动,断层遮挡油柱高度小,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下盘,浅层顺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上盘,油气主要富集在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下盘圈闭中。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主要四种成藏模式:西部滚动背斜成藏模式,中部构造转换带成藏模式,东部反向正断层成藏模式,东部牵引走滑构造成藏模式。
姜帅[3](2019)在《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断裂年龄阶段和活动方式是影响沉积盆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解析构造学、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及地质资料,采用资料分析与室内物理模拟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判别济阳坳陷断裂所处的年龄阶段,研究断裂活动方式,并选取了“断距/切割深度”、“深度/长度”、“断面形态”、“派生构造”、“断裂带结构”等参数指标建立了断裂年龄阶段的判别标准。在分析济阳坳陷及其断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基础上,选取部分断裂进行年龄阶段判别,探讨断裂年龄阶段及活动方式与盆地构造、沉积储层、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关系。根据济阳坳陷地质特征,建立了水平均匀伸展模型和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物理模拟,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表现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多阶段变化过程。通过离散元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断裂带内部结构经历了裂缝、局部破裂、裂缝贯通、产生断距和派生构造的过程。在物理和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平衡剖面资料,分析了陈南断裂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结构、地层、沉积等的关系,并依据上述研究将断裂发育的生命阶段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其中胚胎期和幼年期为隐性期(主断面未形成),将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视为显性期(主断面形成并有断距)。分别建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断裂结构模式。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判别标准,对45条断裂(含分段断层)进行判别。判别出王家港、垦东南段、孤东等3条胚胎期断裂,八面河、垦东北段、埕东中段等3条幼年期断裂,这些断裂均为隐性断裂,是断裂发育的早期阶段;罗西、孤西等14条青年期断裂;石村、齐广等17条壮年期断裂,宁南、陈南西段等6条老年期断裂;陈南东段、高青等2两条消亡期断裂。东营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和消亡期,惠民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车镇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壮年期,沾化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青年期。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所处年龄不同,如东营凹陷陈南断层西段处于老年期,东段处于消亡期。断裂各年龄段的特征明显,胚胎期无断面和断距;幼年期无断距,断面断续出现;青年期断面呈板状,断裂带结构简单(以诱导裂缝带为主);壮年期断面呈铲状,断裂带结构复杂(以诱导裂缝带和滑动破碎带为主),派生断裂出现;老年期断面呈铲状和坡坪状,断裂带内部出现断层泥和胶结现象,派生构造出现多级切割;消亡期断裂停止活动,被水平地层覆盖,或者发生反转。通过断层生长指数、活动速率、断层落差三个指标分析了断层的活动方式,济阳坳陷断裂的活动方式主要有:(1)增速式、(2)匀速式、(2)衰减式、(4)稳定式、(5)先增后衰式(增速>降速、增速=降速、增速<降速)、(6)双峰式(连续型双峰式、间歇型双峰式)、(7)三峰式(连续型三峰式、间歇型三峰式)等7类11种。对比分析断层年龄特征和活动方式特征,认为张扭性断层的活动方式影响了断层年龄的持续时间和活动强度,稳定、持续、高强度的断层活动方式利于断层向老年期发展。在济阳坳陷断裂发育年龄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年龄断层的控烃能力、控储层能力、生储盖组合、油气输导和封闭能力、控藏作用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提出了8种控藏模式,总体上随着断裂年龄变大,断裂的控藏作用类型越来越复杂,控制的圈闭类型越来越多,圈闭规模越来越大:(1)胚胎期裂缝-近源控藏模式,以裂缝聚集带或串珠状小断块油气藏为主;(2)幼年期调节型控藏模式,局部破碎间出现以调节不均匀应力为主的调节带,发育横向背斜和侧向斜坡,控制沉积砂体的形成和展布,油气聚集形成调节型复合油气藏;(3)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受青年期断裂控制形成沉降中心和沉积物重力卸载区,断裂为垂向运移通道,形成岩性构造油气藏;(4)青壮年期断-砂匹配阶梯式侧向运聚模式,由断层和砂体共同组成输导体系,油气首先通过断层进行垂向运移,再穿过断层通过砂体侧向运移,聚集成藏;(5)青壮年期断-砂匹配脊式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输导体系为断层、砂体与不整合复式输导,油气通过油源断层向砂体运移,并通过砂体与不整合沿古构造脊的方向运移至斜坡带圈闭中;(6)壮年期断坡控砂控藏模式,在壮年期断坡上发育了丰富的近岸深水浊积扇、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沿断坡垂向排列形成圈闭,油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7)壮年期派生断裂复合控藏模式,上盘派生的滚动背斜和正、反向断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构造圈闭,派生断裂作为油源断层,结合不整合和砂体油气垂向和横向运移,聚集成藏;(8)老年期复合型控藏模式,以大型滚动背斜油藏为主,下部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外带主要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断块山—披覆油藏,局部还有火成岩油藏。
周嘉义[4](2019)在《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永安地区于江苏省江都市。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该区构造特征以及油气藏分布等问题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新开展对永安地区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下一步油田老区稳定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永安地区的复杂地质构造和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以地震、钻井、测井、录井、测试等地质资料为基础,从烃源岩、储层、沉积相、盖层、圈闭等多个方面对永安地区的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来确定主控因素,同时建立成藏模式,对永安地区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最后利用精细构造解释,预测有利圈闭。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成果:(1)研究区内沉积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整体储层砂体较为发育,戴二段的储层物性比戴一段储层物性好;同时该区发育两套主要的储盖组合,分别是以E2d11泥岩为盖层,以E2d12砂岩为储层的储盖组合和以E2d11泥岩为盖层,以E2d12砂岩为储层的储盖组合。(2)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结合成藏期次的研究,明确了生储盖组合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断层的侧向封闭性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辉绿岩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油气成藏起到破坏作用,并以此建立了永安地区油气成藏模式。(3)总结成藏规律,结合构造精细解释,确定4个有利圈闭作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张娟[5](2019)在《金湖凹陷闵桥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闵桥构造带E1f3油藏产量高,是金湖凹陷开发效益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研究区小断层极其发育,组合关系复杂,储层相变快,平面变化大,仍然存在很多难点和潜力,本文主要针对开发阶段的小层精细对比技术、沉积微相分析技术、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和复杂构造的精细解释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并结合对区内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综合评价闵桥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并开展目标评价与优选。本文从基础资料分析入手,对研究区所有探井和开发井的钻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比,对区内典型油藏和重点显示井进行了精细解剖。完成研究区210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完成构造图、沉积微相图、油藏剖面图等各类基础图件共计80余幅。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通过地层精细对比,建立研究区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目的层E1f3进行精细的小层对比,并以单砂体为研究单元,绘制了各个含油砂体的砂岩等厚图,明确主要含油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2)在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井相、连井相的分析,开展研究区E1f3沉积相研究。研究认为闵桥地区E1f3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的建湖隆起,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3)通过对闵桥构造带的整体解剖,总结了闵桥构造带的平面和剖面组合样式,明确了闵桥构造带的构造格局,研究区断裂样式复杂多变,具有多元化断裂样式,包括“反向阶梯状”、“y”字形、“包心菜”、“似花状”等,在平面上组合形式有平行式、分叉式和斜交式等平面组合模式。(4)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油水分布特点等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总结了闵桥地区E1f3的油藏类型与富集规律。油藏类型以构造油藏为主。(5)通过对闵桥地区构造特征、油藏特征及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总结了研究区阜宁组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有利的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的运移与分布格局,断层封闭性是圈闭成藏的重要因素,储层发育程度及物性条件影响了油气的富集程度。(6)经过系统的研究,共提交有利滚动目标12个,提交滚动井位3口,其中闵48、闵49取得成功。
洪国郎[6](2018)在《辽东湾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辽东湾地区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已发现17个大中型油气田和43个含油气构造,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但是,不同构造部位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程度存在差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仍不够明确,未能建立系统的成藏模式。为了深入揭示油气聚集的规律,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总结划分出4类油气聚集带;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明确了不同聚集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相应的成藏模式并预测有利成藏区。辽东湾地区油气分布总体表现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南浅北深”的特征,断裂构造对其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期研究成果认为,沙河街组为主力烃源灶,生储盖组合有4套,以沙三生-沙二储-东三-沙一盖和沙一生-东二下储-东一-东二上盖两种为主;目前发现的油气藏以构造圈闭为主,断层、断层-砂体是主要的输导体系,成藏期以后断层活动较弱,有利于油气保存。根据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划分出洼中走滑拱升带、凸起带、陡坡带、缓坡带4个油气聚集带。洼中走滑拱升带油源、储层较好,分析主断裂应力输导值发现,张应力越大断层输导性越强;拱升幅度决定油气聚集规模。凸起带油源及圈闭条件较好,断层封闭性控制了油气的分布;断层在成藏期活动才能有效输导油气,且倾角越大越有利于输导。陡坡带圈闭、油源较好,结合失利井分析得出,运移指向是油气聚集的关键。缓坡带油气分布较少,但油源和圈闭条件良好,有效储层控制油气聚集。烃源灶特征影响油气分布,生烃量与源-圈距离的比值与油田储量规模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以各油气聚集带为基本单元,根据构造背景、油气来源、输导体系及油气特征等条件,建立4类共8种油气成藏模式。以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烃源岩、断层和砂体等条件,预测出5个有利的成藏区及其相应的成藏模式。辽中凹陷洼中走滑拱升带、陡坡带、缓坡带是有利勘探区。
杨玲婕[7](2018)在《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是中石化天然气的重要勘探地区,其上古生界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评价对该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论文在上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环境和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对富县地区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评价,结合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和典型气藏解剖,研究了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对天然气有利目标区进行了优选。富县地区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以镜质组和惰性组为主,腐泥组和壳质组含量较少,有机质类型以Ⅲ-Ⅱ2型为主。煤有机碳的含量高,生烃能力强。暗色泥岩次之,生烃能力相对较强,对天然气的供应能力仅此于煤。有机质成熟度呈现由北到南,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基本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烃源条件、储层条件、源储组合、构造背景、盖层特征及运移特征条件对天然气运聚成藏有影响。通过典型气井解剖,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沉积微相、储层物性、烃源岩厚度、储层厚度及储层展布。根据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勘探现状和烃源岩评价结果,建立评价标准,将富县地区划分为牛武、宜川、黄陵、洛川四个天然气生成有利区带。建立有利区评价标准,结合烃源岩和砂体厚度分布,确定了Ⅰ类有利区主要分布于牛武地区中部,Ⅱ类有利区主要分布牛武地区南部,Ⅲ类有利区主要分布富县区块黄陵地区和洛川地区东部。
张谦[8](2018)在《歧口凹陷六间房地区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位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构造带中部的六间房地区是受潜山控制的重要油气勘探区域,对该区构造特征的研究还较薄弱。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沉积岩石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深入研究六间房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规律,旨在为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本文通过运用断裂活动性分析等手段,从断裂组合、断裂演化、构造样式等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了六间房地区的构造特征。认为区内存在2-4级断裂,断裂走向以北东、北东东为主,具有多种断裂几何形态和断裂组合。断裂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四幕:沙三中期(震荡性加强)、沙一中期(强烈活动)、东营期(强烈活动—逐步衰退)和明化镇晚期(再次活动)。构造样式具有伸展构造样式为主、走滑构造样式次之的特征。进一步将该区划分为帚状断裂带和陡坡带两个构造带,帚状断裂带位于研究区东部,呈帚状的多个断层组合,陡坡带位于研究区中部,构造特征相对单一。通过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具有多套厚度大、高有机质丰度、高转化能力、高生烃强度和高产烃量的生油层系,新近纪发育有储集条件好的大型河流—三角洲砂体,加之良好的区域盖层,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整体上为多套含油层系、多种油气藏类型共存的复式油气聚集带。进一步剖析了该区构造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构造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富集;油气富集与分布层位与主要断裂活动期密切相关;三、四级断层使油气藏类型具有多样性;构造影响了油气的运移过程和运移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位于研究区东部的帚状断裂带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
郭友哲[9](2018)在《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勘探历史悠久。近年来,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日渐成为该区油气勘探的热点。为了深化该区沉积体系、储层发育特征及规律的认识,建立该区侏罗系煤系地层油气富集模式、落实滚动勘探目标,本论文综合利用该区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了以古地貌、物源及沉积相带组成为核心的沉积研究和以储层四性关系、测井识别图版和优质储层预测为核心的储层地质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将八道湾组一段细分为4个砂层组并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不同时期古地貌恢复,识别出沟槽、低凸、坡折和平台四种古地貌单元,以艾湖15-艾湖9-艾湖14一线分水岭为界,分为夏子街扇、黄羊泉扇两大砂体卸载区,砂体经沟槽输送,在斜坡-平台区卸载。对比古地貌格架与沉积相带展布关系可知,古地貌控制了该区的物源、沉积相带展布。(2)研究区八道湾组一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广泛发育为特征。结合地震砂地比图和古地貌、古水流、物源数据,对油层段八道湾组一段2砂组(J1b12)进行了精细研究。(3)厘定了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层的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97.9%),粒内溶孔仅占2.1%,胶结物溶蚀作用不明显;孔喉连通性较好,以中小孔喉为主。本区油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3.4%,平均渗透率为4.71mD,根据中石油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其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本区储层主要为煤系砂岩、砂砾岩,含丰富的塑性岩屑,制约储层储集及渗流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压实作用。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成岩影响有限,而受碎屑岩粒度的控制明显,其中粒度较大的粗中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储层质量最优,进而结合测井信息建立了该区以粒度为核心的储层分类评价模板。(4)研究区油藏具有典型的“下生上储”特征,油藏的形成受控于受油源断裂,而油气的富集受粒度控制。通过地震GR反演,落实了J1b12高效储层发育区;综合考虑油源断裂等关键成藏条件的基础上,优选了4块油气勘探有利区带,累计面积19.1km2。
朱兆群[10](2017)在《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指出油气的不均一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规律,也是成藏差异性的具体体现,并具有层次性,而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可以定量刻画认识油气的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特征,对深化油气地质认识、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以及提供科学决策指导意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充分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起针对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重点围绕不同层次的评价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开展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通过系统归纳初步给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相关定义、理论基础、评价流程和评价原则等,指出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是以油气不均一分布理论和差异性思维为指导,在立足于已有有限的勘探资料和成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借助于系统评价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进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以实现快速、直观地刻画分析不同层次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和成藏差异性特征,进而能够直接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其中油气分布评价单元的划分、差异成藏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定量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是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的主要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单元的层次划分方案,并通过成藏差异性影响要素分析重点针对油气区带-圈闭单元、钻探目标-储聚单元、油气藏-储层单元所对应层次的评价对象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指标库;对构造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定量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模型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选择评价指标和方法模型的一般原则,并针对不同层次单元的评价特点建立起初步的评价模型库;指出评价指标的有效筛选处理以及不同评价模型的组合改进等是提高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质量的重要手段。以济阳坳陷邵家地区沙四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通过构造特征及流体势分析确定出主要的区带和圈闭单元,并结合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特征采用粗糙集方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评价对象多,钻探结果差异大,油气勘探程度偏低且以定性认识为主的评价特点,围绕地质风险及有利性采用具有不同评价思路的改进的层次分析和地质风险概率法、集对分析法以及分类建模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单元进行组合评价和综合分类,并刻画其平面展布,同时通过多重对应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成藏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揭示出成藏主控因素和差异特征,提供有利目标,为油气勘探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依据。以高邮凹陷永安地区戴一段为例开展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在平面上根据构造特征将永安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三级圈闭和四级圈闭作为主要的钻探目标,在纵向上根据标志层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戴一段划分出不同的砂组作为主要的储聚单元;通过油气分布和差异成藏要素分析并采用条件概率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针对研究区断块“小、贫、碎、散”,勘探程度不均衡且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特点,围绕评价单元的含油气性采用多个含油气概率模型包括变权Topsis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利用空间叠合方法实现含油气性的立体量化表征,并通过星座图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含油气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油气地质认识对评价结果进行成因解释,并提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思路和有利钻探目标。以苏里格气田苏29井区盒8下段为例开展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结合构型分析等对盒8下段低渗透油气藏进行地层细分,以单砂体作为主要的储层单元;通过成藏要素分析指出储层是影响油气不均一分布的关键要素,并采用熵权法筛选出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研究区油气藏储层变化大,不确定性强,开发成果资料不完备以及以定量连续型指标为主的特点,围绕储层非均质性采用多种具有不同评价原理的模型包括改进的模糊灰色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储层综合定量评价;通过空间表征刻画储层的平面非均质和不确定性特征,并采用简单对应分析、应用统计分析等对储层差异性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预测有利区并结合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地质成因解释,以有效指导气田的钻探井位部署和开发方案制定等。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某种意义上隶属于油气资源评价中勘探目标评价的范畴。本文在评价中通过组合集成改进探索形成和引入了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模型,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对丰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方法手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评价中的不足和展望进行了相关讨论说明,并初步设计了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系统。
二、文北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下一步滚动勘探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北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下一步滚动勘探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
2.2.1 小层划分 |
2.2.2 地层对比 |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
3.2.2 构造解释流程 |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剖面特征 |
4.1.2 平面特征 |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空间分布规律 |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
5.2.1 长8_1小层 |
5.2.2 长8_2小层 |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
6.1 静态地质特征 |
6.1.1 井区构造特征 |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
6.3.1 砂岩储层特征 |
6.3.2 成岩作用类型 |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2.1 砂岩展布状况 |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北部湾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概况 |
2.1.2 北部湾盆地地质背景概况 |
2.2 福山凹陷地质概况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 |
3.1 福山凹陷构造格架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 |
3.2 断裂体系差异 |
3.2.1 主控断层差异特征 |
3.2.2 断裂体系差异分析 |
3.3 构造样式差异 |
3.3.1 伸展构造样式 |
3.3.2 扭动构造样式 |
3.4 沉降史差异 |
3.4.1 参数选取及数据采集 |
3.4.2 垂向上沉降演化特征 |
3.4.3 沉降速率平面特征 |
3.5 伸展量差异 |
3.5.1 伸展量的计算方法 |
3.5.2 伸展量的测线选择 |
3.5.3 福山凹陷伸展差异 |
3.5.4 福山凹陷古近系沉降与伸展特征综合分析 |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响应 |
4.1 层序地层学特征分析 |
4.2 构造差异背景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充填演化 |
4.2.1 地层展布对构造的响应 |
4.2.2 构造对物源体系的控制 |
4.2.3 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第五章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与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
5.1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
5.1.1 层序-油气分布规律 |
5.1.2 体系域-油气分布规律 |
5.1.3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
5.2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5.2.1 构造对成藏要素分析 |
5.2.2 断裂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5.2.3 构造样式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典型油气成藏模式 |
5.3 福山凹陷有利勘探区预测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断层年龄阶段、活动方式及控藏能力的内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断裂年龄阶段的研究现状 |
1.2.2 断裂控藏能力研究现状 |
1.2.3 济阳坳陷断裂及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及依据 |
2.1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
2.1.1 水平均匀伸展模型 |
2.1.2 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 |
2.2 基于离散元(DEM)数值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
2.2.1 断层演化的模拟离散元模拟材料满足的线性弹性定律 |
2.2.2 离散元模拟模型建立 |
2.2.3 离散元模拟结果 |
2.3 基于平衡剖面的断裂显性期年龄阶段分析 |
2.3.1 盆地演化过程中断层特征变化 |
2.3.2 陈南断层年龄演化特征 |
2.3.3 陈南断层年龄变化过程中的沉积、成岩响应 |
2.4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 |
2.4.1 断层隐性期和显性期划分 |
2.4.2 隐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
2.4.3 显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
小结 |
第三章 济阳坳陷断裂活动方式 |
3.1 活动速率法揭示的断层活动方式 |
3.2 断层生长指数反映活动方式 |
3.3 断层落差反映活动方式 |
3.4 断层活动方式及其对断层年龄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 |
4.1 济阳坳陷断裂分布特征 |
4.2 济阳坳陷典型断裂年龄阶段识别及活动方式分析 |
4.2.1 识别标准建立及参数分析 |
4.2.2 胚胎期断裂特征 |
4.2.3 幼年期断裂特征 |
4.2.4 青年期断裂特征 |
4.2.5 壮年期断裂特征 |
4.2.6 老年期断裂特征 |
4.2.7 消亡期断裂特征 |
4.3 济阳坳陷主要断裂年龄特征差异性分析 |
4.3.1 不同断裂生命周期完整性不同 |
4.3.2 同一断裂不同部位年龄不同 |
4.3.3 断裂年龄阶段差异性原因分析 |
4.3.4 断裂年龄转化模式 |
4.3.5 济阳坳陷断层活动方式对断裂年龄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断裂年龄与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
5.1 胚胎期和幼年期断裂主控圈闭 |
5.2 青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影响 |
5.2.1 青年期断裂影响控烃能力 |
5.2.2 青年期断主控砂体 |
5.3 壮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输导的影响 |
5.3.1 壮年期断裂主控烃源岩 |
5.3.2 壮年期断裂对储层的影响 |
5.3.3 壮年期断裂对油气输导的影响 |
5.4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
5.4.1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2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储层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3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
5.5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
5.5.1 断层活动方式对成藏动力的影响 |
5.5.2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期次的影响 |
5.5.3 断裂活动方式对主要生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小结 |
第六章 济阳坳陷各年龄断裂的控藏模式 |
6.1 济阳坳陷断裂控藏作用类型及圈闭油气藏类型 |
6.1.1 不同年龄断层的控藏作用类型 |
6.1.2 不同年龄断层控制的圈闭类型 |
6.1.3 各年龄阶段断控油气藏类型实例 |
6.2 济阳坳陷断裂成藏模式 |
6.2.1 胚胎期:裂缝型-近源成藏模式 |
6.2.2 幼年期:调节型成藏模式 |
6.2.3 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 |
6.2.4 青年期-壮年期:断-砂匹配侧向运聚模式 |
6.2.5 壮年期:断坡控砂成藏模式和派生断裂复合成藏模式 |
6.2.6 老年期:复合型成藏模式 |
6.3 断裂年龄及活动方式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
6.4 断裂控藏能力试评价 |
6.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戴南组沉积特征 |
2.5 高邮凹陷勘探概况 |
第3章 油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特征 |
3.2 戴南组储层特征 |
3.3 盖层特征及储盖组合条件 |
3.4 构造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藏模式 |
4.1 典型油藏解剖 |
4.2 典型气藏解剖 |
4.3 成藏期次分析 |
4.4 成藏主控因素 |
4.5 成藏模式 |
第5章 油气富集规律 |
5.1 油气富集规律 |
5.2 有利圈闭预测 |
5.3 应用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金湖凹陷闵桥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工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第3章 闵桥地区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
3.1 构造演化特征 |
3.2 层位标定 |
3.3 低序级断层的识别研究 |
3.3.1 低序级断层的成因 |
3.3.2 低序级断层的识别 |
3.4 断层特征及构造解释模式 |
3.4.1 断裂体系 |
3.4.2 断层剖面解释模式 |
3.4.3 断层平面组合模式 |
第4章 阜三段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阜三段沉积背景 |
4.2 小层划分与对比 |
4.2.1 砂组划分与对比 |
4.2.2 单砂层划分对比 |
4.3 沉积微相类型与识别标志 |
4.4 连井相分析 |
4.5 平面沉积相展布 |
第5章 油藏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
5.1 典型油藏解剖 |
5.2 油藏类型与分布特点 |
5.2.1 油藏类型 |
5.2.2 油气分布特征 |
5.3 控藏关键因素分析 |
5.3.1 油气运移特征 |
5.3.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第6章 滚动勘探潜力分析与有利滚动目标评价 |
6.1 滚动勘探潜力分析 |
6.2 重点目标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辽东湾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油气成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
1.2.2 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
1.2.3 成藏模式研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成果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 |
2.1 构造概况 |
2.2 油气分布特征 |
2.2.1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
2.2.2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
2.2.3 油气聚集带划分 |
2.3 油气成藏条件 |
2.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2.3.2 储盖组合特征 |
2.3.3 圈闭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
2.3.4 输导体系类型及分布特征 |
2.3.5 油气保存条件 |
第三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3.1 洼中走滑拱升带 |
3.1.1 金县1-1 油田、旅大21-2 油田 |
3.1.2 圈闭规模控制油气规模 |
3.1.3 主干断裂输导控制油气聚集 |
3.2 凸起带 |
3.2.1 锦州25-1/1S油田、锦州23-2 油田 |
3.2.2 控藏断层控制油气分布 |
3.2.3 油源断裂输导控制油气聚集 |
3.3 陡坡带 |
3.3.1 锦州20-2N油田 |
3.3.2 运移指向控制油气聚集 |
3.4 缓坡带 |
3.4.1 旅大29-1 构造 |
3.4.2 储层控制油气聚集 |
3.5 主控因素小结 |
第四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预测 |
4.1 油气成藏模式 |
4.1.1 洼中走滑拱升带 |
4.1.2 凸起带 |
4.1.3 陡坡带 |
4.1.4 缓坡带-深层油气成藏模式 |
4.2 不同构造带油气分布规律 |
4.2.1 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 |
4.2.2 有利成藏区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富县地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
2.1.2 鄂尔多斯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划分 |
2.2 富县区块地质特征 |
2.2.1 富县区块概况 |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 富县地区勘探概况 |
第3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发育环境 |
3.2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2.1 太原组煤层 |
3.2.2 太原组暗色泥岩 |
3.2.3 山西组煤层 |
3.2.4 山西组暗色泥岩 |
3.3 有机质类型 |
3.4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4.1 评价标准 |
3.4.2 有机碳 |
3.4.3 生烃潜力 |
3.4.4 其它有机质丰度指标 |
3.5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章 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有利区优选 |
4.1 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
4.1.1 烃源条件 |
4.1.2 储层条件 |
4.1.3 源储组合 |
4.1.4 构造背景 |
4.1.5 盖层特征 |
4.1.6 运移特征 |
4.2 天燃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 |
4.2.1 典型气藏解剖 |
4.2.2 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 |
4.3 有利区优选 |
4.3.1 勘探现状分析 |
4.3.2 有利区优选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歧口凹陷六间房地区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歧口凹陷六间房地区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沉积地层特征 |
2.2.1 沙河街组(Es) |
2.2.2 东营组(Ed) |
2.2.3 馆陶组(Ng) |
2.2.4 明化镇组(Nm)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3.1 构造单元划分及构造特征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六间房地区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断裂级别分类 |
3.1.2 主要断裂特征 |
3.1.3 断裂几何形态及组合特征 |
3.1.4 断裂演化特征 |
3.2 构造样式 |
3.2.1 伸展构造样式 |
3.2.2 走滑构造样式 |
3.3 局部构造带特征 |
3.3.1 帚状断裂带 |
3.3.2 陡坡带 |
3.4 六间房地区构造演化 |
3.5 小结 |
第4章 油气成藏特征 |
4.1 成藏条件 |
4.1.1 烃源条件 |
4.1.2 储层条件 |
4.1.3 储盖组合 |
4.2 油气藏类型 |
4.3 油气富集规律 |
第5章 构造对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 |
5.1 构造控制圈闭的形成与油气富集 |
5.2 构造对沉积和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
5.3 断裂控制油气富集与分布层位 |
5.4 断层使油气藏进一步复杂化 |
5.5 构造对油气运移的控制 |
5.6 有利勘探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依据 |
1.1.1 论文的题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
1.3.2 储层表征、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储层分类评价 |
1.3.3 优选评价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简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地层展布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3.1 地层细分与统层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辫状河三角洲 |
3.2.2 湖泊 |
3.3 沉积特征与展布预测 |
3.3.1 古地貌控沉作用研究 |
3.3.2 井震结合的砂体展布预测 |
第4章 储层发育规律与评价 |
4.1 储层特征 |
4.2 主控因素分析 |
4.3 储层分类与评价 |
第5章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5.1 已有油藏分析 |
5.2 优质储层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理论 |
2.1 评价相关概述 |
2.1.1 评价定义 |
2.1.2 评价流程 |
2.2 评价理论基础 |
2.2.1 油气地质与勘探理论 |
2.2.2 评价学理论 |
2.3 评价一般原则 |
第三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 |
3.1 评价对象单元的划分与表征 |
3.1.1 评价对象单元的级次划分 |
3.1.2 评价对象单元的层次介绍 |
3.1.3 评价对象单元的信息表征 |
3.2 评价因素指标的确立与处理 |
3.2.1 油气成藏差异性影响因素 |
3.2.2 评价因素指标的类型与特点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处理 |
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3.3.1 评价方法模型的分类与比较 |
3.3.2 评价方法模型的优化与改进 |
3.3.3 评价方法模型的选择原则 |
3.3.4 评价的一般方法模型库 |
第四章 基于油气区带-圈闭单元的评价应用 |
4.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4.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4.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4.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4.3.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4.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4.4.1 改进的层次分析评价 |
4.4.2 改进的地质风险评价 |
4.4.3 集对分析评价 |
4.4.4 分类建模评价 |
4.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4.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4.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4.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五章 基于钻探目标-储聚单元的评价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5.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5.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5.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5.3.2 基于条件概率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5.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5.4.1 基于变权TOPSIS模型的评价 |
5.4.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评价 |
5.4.3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评价 |
5.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5.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5.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5.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六章 基于油气藏-储层单元的评价应用 |
6.1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
6.2 评价对象单元的确定 |
6.2.1 油气地质单元的层次划分 |
6.2.2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油气差异成藏评价要素剖析 |
6.3.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优选及权重确定 |
6.4 评价方法模型的应用 |
6.4.1 改进的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6.4.2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
6.4.3 数据包络分析综合评价 |
6.5 勘探目标组合评价及统计分析 |
6.5.1 油气不均一分布组合评价 |
6.5.2 成藏差异性统计比较 |
6.6 油气勘探开发启示 |
第七章 认识与展望 |
7.1 评价不足与展望 |
7.2 评价系统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文北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下一步滚动勘探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龚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D]. 姜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4]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周嘉义. 长江大学, 2019(01)
- [5]金湖凹陷闵桥地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评价研究[D]. 张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辽东湾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研究[D]. 洪国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优选[D]. 杨玲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歧口凹陷六间房地区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研究[D]. 张谦.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9]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D]. 郭友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油气不均一分布及成藏差异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朱兆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