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火烈鸟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火烈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温度对火鹤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跃强[1](2021)在《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温度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以“916”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温室番茄在昼温/夜温分别为20℃/12℃(T1)、24℃/16℃(T2)、28℃/20℃(T3)、32℃/24℃(T4)、36℃/28℃(T5)条件下,植株生长量、不同果穗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特征,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番茄稳产优质的温度条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显着。20℃/12℃低温下番茄在整个生长期内发育缓慢,果实成熟期延迟,造成产量下降,其果实成熟需要62天,较28℃/20℃晚熟16天,单株产量1.5千克,较28℃/20℃降低34.5%;32℃/24℃、36℃/28℃高温下,番茄植株前期生长较快,但导致植株早衰,坐果率降低,果实发育时间缩短,果个较小,如32℃/24℃、36℃/28℃的坐果率分别为45%、37.5%,较28℃/20℃降低了46.7%、54.2%,单果重分别为77.6g、64.8g,较28℃/20℃分别降低了47.9%、56.5%。相较于第一穗果和第二穗果,温度对第三穗果影响更大,导致产量严重降低。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质量、根系活力、果实鲜重及产量均以28℃/20℃下表现最优,其次是24℃/16℃。2.不同温度处理显着影响番茄果实品质。果实中、糖酸比、番茄红素、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8℃下达到最大值。如20℃/12℃、24℃/16℃、28℃/20℃、32℃/24℃、36℃/28℃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91%、4.12%、4.73%、3.56%、3.34%;糖酸比分别为8.08、10.56、11.24、5.48、4.12。可滴定酸等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大,32℃/24℃、36℃/28℃高温下可滴定酸含量为0.65%、0.81%,较28℃/20℃分别升高了54.8%、92.7%。3.温度显着影响番茄植株的生理代谢进程。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在28℃/20℃处达到最大值;随温度的升高,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值先升高后降低,在28℃的时候达到最大值。生长前期,高温处理的番茄净光合速率大于低温处理的番茄,如20℃/12℃、24℃/16℃、28℃/20℃、32℃/24℃、36℃/28℃处理的叶片Pn分别为15.34μmol·m-2·s-1、17.43μmol·m-2·s-1、19.47μmol·m-2·s-1、16.38μmol·m-2·s-1、15.12μmol·m-2·s-1;生长后期,高温处理下的番茄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分别为13.46μmol·m-2·s-1、14.95μmol·m-2·s-1、17.84μmol·m-2·s-1、9.13μmol·m-2·s-1、8.35μmol·m-2·s-1。在28℃/20℃温度下,番茄叶片的蒸腾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较高,但水分利用效率以24℃/16℃最高。

王岩松[2](2020)在《生物炭对黄土陡坡土壤改良与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不同改良材料在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下对晋西黄土区35°陡坡地区的土壤改良和紫穗槐生长效果的影响,筛选出生物炭与保水剂混施处理的最佳改良效果混施配比。本研究以紫穗槐为供试植物,采用3种单施处理(保水剂、椰壳炭、竹炭单施处理)和2种混施处理(椰壳炭+保水剂、竹炭+保水剂混施处理),研究了不同改良材料单施或混施处理对紫穗槐生长生理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植物生长指标的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了不同改良材料单施或混施对植物生长及土壤改良的效果,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保水剂和椰壳炭单施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和土壤的改良效果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竹炭单施处理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椰壳炭+保水剂混施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和土壤改良效果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竹炭+保水剂混施处理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保水剂、竹炭、椰壳炭+保水剂、竹炭+保水剂分别在S1T3(保水剂45g/株)、S3T4(竹炭600g/株)、M1T2(保水剂30g/株+椰壳炭300g/株)、M2T4(保水剂30g/株+竹炭600g/株)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和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椰壳炭单施处理中S2T3(椰壳炭450g/株)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S2T2(椰壳炭300g/株)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所有处理中M1T2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M2T4的土壤改良效果最好。(2)对于相同施用量的生物炭单施处理而言,在植物生长方面,竹炭与椰壳炭对株高、叶和茎有机碳含量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显着,椰壳炭在一定施用量下相比于竹炭有利于增加植株含水量、根有机碳含量、植物干重、地径;在土壤改良方面,在较低施用量下椰壳炭对土壤改良的效果优于竹炭,在较高施用量下二者则相反,主要体现在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率和毛管持水量的变化。(3)对于相同生物炭施用量的混施处理而言,椰壳炭+保水剂对植株含水量以及在较低施用量下对株高、根有机碳含量、植物干重的促进作用优于竹炭+保水剂,而竹炭+保水剂在较高施用量下对地径、SPAD值、叶和根有机碳含量、植物干重的促进作用优于椰壳炭+保水剂;在土壤改良方面,在较低施用量下,椰壳炭+保水剂对土壤改良的效果优于竹炭+保水剂,而在较高施用量下二者则相反,主要体现在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率和毛管持水量的变化。(4)在生物炭中添加保水剂有利于株高、地径、植物干重、植株含水量、叶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对SPAD值和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在较高生物炭施用量下甚至会有所减小;在椰壳炭和竹炭中添加保水剂对茎有机碳含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前者是促进作用,后者则是抑制作用。(5)在生物炭中添加保水剂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尤其在较高生物炭施用量下添加保水剂产生的促进作用更显着;在椰壳炭中添加保水剂对土壤容重无显着影响,而在较高施用量竹炭中添加保水剂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生物炭中添加保水剂有利于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尤其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促进作用更显着。(6)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的总解释程度50.6%,20~40cm土层土壤的饱和含水率对紫穗槐生长生理指标的解释程度最大,为26.71%;相比于0~20cm土层,20~40cm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因此,在陡坡造林中应注重深层土壤的改良。综上,在陡坡造林过程中选择M1T2或M2T4能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的起到较好的效果。

张文婷[3](2020)在《淡黄花百合响应热胁迫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合(Lilium spp.)为六大切花之一,性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多能经受低温,但耐热性较差。目前我国主栽的百合品种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6-24℃,超过30℃便被抑制。而国内夏季常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这使得切花品质降低,种球退化,制约其周年生产。培育耐热的百合品种,是解决夏季百合生产问题的一大途径。我国有大量百合属种质,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对培育适宜我国推广种植的耐热百合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Baker apud Hook.f)展开了耐热机理研究,且建立和优化了其遗传转化体系,为耐热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百合属植物耐热性鉴定。通过百合属植物田间物候观测统计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筛选鉴定到淡黄花百合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适宜作为百合耐热育种资源。(2)淡黄花百合响应热胁迫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对淡黄花百合的3年生苗进行42℃热处理0 h、0.5 h、2 h、6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以研究热激对淡黄花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CAT活性呈现下降趋势。42℃不间断胁迫96 h对淡黄花百合产生了不可逆的的热激伤害。(3)淡黄花百合耐热机理分析。基于RNA-seq测序技术对42℃热处理0 h、0.5 h、2 h、12 h和48 h的淡黄花百合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GO和KEGG数据库的比对和注释发现,热激下淡黄花百合叶片在响应逆境、氧化还原过程、蛋白质泛素化、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钙离子结合和代谢合成等生命过程中表现活跃。对热激下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进行分析,鉴定到许多热响应基因,其中有大量信号转导、转录因子、胁迫蛋白、抗氧化胁迫、抗渗透胁迫和蛋白质泛素化相关编码基因,包括Ca2+信号、HSF、MYB、ERF/AP2、b ZIP、Trihelix、MADS-box、b HLH、WRKY、NAC等转录因子编码基因、HSP、GST、NU6M、GOLS和SKIP27基因等。(4)淡黄花百合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适宜3、6和9 mm3抗性愈伤组织筛选的Hyg浓度分别为15、30和30 mg/L。300、350和400 mg/L分别为3、6和9 mm3愈伤组织适宜的Cef抑菌浓度。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携带GUS基因的DX2181质粒,当条件参数为9 mm3的愈伤组织、EHA105为菌株、预培养3 d、侵染25 min、共培养5-6 d时,稳定转化率最高。

郑爱英[4](2019)在《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及其生长结果对昼夜温度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草莓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上市,夏秋季节是草莓供应的空档期,大大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四季草莓也叫日中性草莓,因其对光周期不敏感,即使在夏季只要温度适宜也可连续开花结果,栽培四季草莓是填补草莓生产空档期的有效手段。本试验引进‘蒙特瑞’‘圣安德瑞斯’‘波特拉’‘阿尔比’4个抗性较强的四季草莓优良品种。在人工气候室模拟不同昼夜温度,探究四季草莓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变化,筛选四季草莓适宜的生长温度。并在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引种试栽,对其生物学特性、花粉活力、果实品质进行观测研究,筛选适合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栽培的四季草莓品种,为今后福建省四季草莓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人工气候室对不同昼夜温度(25℃/16℃、28℃/19℃、30℃/21℃、33℃/24℃)四季草莓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显示:(1)生物学特性方面:随昼夜温度的升高,四季草莓株高、叶柄长、叶面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昼夜温度超过30℃/21℃时,植株矮小、生长势下降,出现叶片卷曲现象。同时生长特性的差异也跟品种有关系,4个四季草莓品种中,阿尔比株高、叶面积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品种,且叶片卷曲尤为严重,生长势差。(2)光合特性方面:不同的生长阶段,光合作用存在着差异。处理温度为25℃/16℃和28℃/19℃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净光合速率(Pn)先增加后降低。处理温度为30℃/21℃和33℃/24℃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Pn逐渐降低。当生长天数不超过35 d,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Pn在30℃/21℃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在当生长天数超过35 d,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Pn逐渐下降。(3)果实品质方面: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四季草莓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但是总体差异不显着。昼夜温度在25℃/16℃下蒙特瑞、圣安德瑞斯2个品种果实大,花芽分化好,产量高。2.初步研究了4个草莓品种的高山引种表现,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方面:4个品种中,蒙特瑞、圣安德瑞斯田间性状表现较好,定植25 d后成活率均达到95%,且株高、叶柄长、叶面积均高于其它两个品种,生长势旺。波特拉和蒙特瑞结果期比圣安德瑞斯提前35 d,波特拉在温度高于28℃时,花粉活力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波特拉开花结果量多,产量高,是圣安德瑞斯的2倍,但畸形果率高达18.75%,蒙特瑞产量仅次于波特拉。圣安德瑞斯花芽分化相对较少,产量低,阿尔比未开花结果。蒙特瑞、圣安德瑞斯抗根腐病和灰霉病较强。(2)在果实品质方面:波特拉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仅为3.15%,显着低于其它两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含量、硬度均最低,结果期烂果、畸形果多,果实品质差;圣安德瑞斯糖酸比可达5.56,显着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果实风味好,品质佳;蒙特瑞果实品质仅次于圣安德瑞斯,硬度是圣安德瑞斯的2倍,较耐贮藏。综合比较得出:在营养生长阶段,30℃/21℃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在生殖生长阶段,25℃/16℃条件对植株的光合作用更有利。品种选择方面,蒙特瑞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作为当地的主推品种;圣安德瑞斯产量相对较低,但抗根腐病和灰霉病、红蜘蛛能力强,果实品质好;波特拉品种虽花芽分化好,但生长势一般,抗病虫害能力、果实品质较差。

史华[5](2018)在《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每年都会生产大量农业废弃物。如何处理植物废料,特别是大量的秸秆,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难题。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资源,已成为土壤改良、水环境污染控制、重金属吸附、生物能源和废物处理领域关注的焦点,但生物炭在改良基质方面的研究较少,生物炭用于作物种植基质的改良,既解决了秸秆浪费问题,又能改善土壤,增加土壤含碳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中国也是一个主要的缺水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壤保水力增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具有超强保水能力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保水剂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土壤持水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抗旱性和抗逆性,保持土壤肥力具有显着效果,是重要的栽培基质。火鹤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花卉,因其色泽鲜艳,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开花,广受人们欢迎,广泛用于盆栽观赏。本试验深入探索在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的生物炭和保水剂对基质保水性、保肥性以及火鹤花不同生长阶段地上叶部与地下根部的生长生理特性、叶片光合特性以及N、P、K吸收量等的变化规律。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生长3个月和6个月的火鹤花根系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火鹤花不同时期根系、叶片及花苞片中保护酶(CAT、POD)的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水势,叶片光合指标等进行了分析;以及对火鹤花不同时期N、P、K吸收量的测定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用量生物炭和保水剂对基质的保水性和保肥性的影响。生物炭和保水剂对于基质的保水性和保肥性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有利于基质对水分的吸持和养分的吸附。2.不同用量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根系生长的影响。对火鹤花的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投影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根分枝数及根系活力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各指标随着生物炭和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生物炭用量10%、保水剂用量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在生物炭用量10%、保水剂用量4‰处理下最有利于火鹤花根系的生长,火鹤花根系生长状况最好。3.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火鹤花POD活性、CAT活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叶片水势均在C10H4处理达到最大值,类胡萝卜素与丙二醛含量在C10H4处理降至最低。随生物炭和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保护酶(CAT、POD)活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CK至C10H4先升高,在C10H4至C20H6逐渐下降的趋向,类胡萝卜素与丙二醛含量则呈现相反规律。4.对火鹤花观赏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主要从火鹤花花苞片数、花苞长度、花蕾长度、株高等指标分析生物炭和保水剂不同用量对火鹤花观赏性指标的研究,研究表明:10%生物炭和4‰保水剂配比处理组对火鹤花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最显着,火鹤花花苞片个数增幅为18.52%,火鹤花的花苞长度增大了31.1%,花蕾的长度增加了20%,株高增加8.9%。综上所述,在生物炭和保水剂不同用量处理对火鹤花观赏性状影响的试验中,以10%生物炭和4‰保水剂处理为效果最好,为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处理的最佳添加量配比。5.火鹤花N、P、K等养分吸收量。研究发现:火鹤花植株根系和叶片的N、P、K的吸收量在不同生物炭和保水剂处理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火鹤花植株的N、P、K吸收量。6.不同用量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随生物炭和保水剂用量的增大,火鹤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呈先逐渐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都在C10H4处理达到最大值;蒸腾速率(Tr)呈逐渐下降趋势。综上所述,生物炭用量10%、保水剂用量4‰处理条件下的火鹤花生长状态最好,为此研究条件下最适宜的生物炭和保水剂用量。

王金华[6](2017)在《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调查及分析》文中认为山野菜作为药食同源的一种新型蔬菜,近几年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为人们长久以来对山野菜不合理的采挖,使其野生环境遭到较大破坏,造成山野菜种群分布密度、生存范围逐渐缩小,无限制采摘的后果势必造成某些野生资源匮乏。开展黑龙江省6个积温带12个有代表性林区的主要山野菜种类及其分布、自然生境、营养成分、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旨在摸清我省主要山野菜资源的分布状况,为建立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信息系统及对山野菜的驯化、仿野生栽培等综合利用与保护山野菜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本次调查中,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共有18科35属36种。包括老山芹、柳蒿、展枝唐松草、紫苏、黄花菜等草本山野菜33种;龙牙楤木和刺五加木本山野菜2种;五味子藤本山野菜1种。其中以菊科和百合科种类最多,分别占调查种类的22.2%和19.4%。(2)龙牙楤木、刺五加、老山芹、柳蒿和展枝唐松草5种山野菜的分布密集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积温呈正相关,与纬度和海拔呈负相关。(3)初步确定了在本次调查中5种山野菜生长的生境条件范围。老山芹、柳蒿、展枝唐松草、龙牙楤木、刺五加5种山野菜的积温范围为1900-2950℃;老山芹、柳蒿海拔分布范围较广为100-1450 m、展枝唐松草分布在海拔100-550 m之间;龙牙楤木、刺五加分布在100-700 m;这5种山野菜均喜欢生长在微酸性、营养含量丰富的土壤中。(4)自然生境条件影响5种山野菜的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积累。在本研究范围内,龙牙楤木、刺五加、老山芹、柳蒿和展枝唐松草5种山野菜的脂肪、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积温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积温含量呈正相关。刺五加、老山芹、柳蒿和展枝唐松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其含量与土壤中碱解N呈极显着负相关,此外,这四种山野菜的黄酮含量还分别与土壤速效K、速效P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性。龙牙楤木、刺五加和老山芹中含有特效活性物质—皂苷,龙牙楤木和刺五加的皂苷含量均与土壤全N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而老山芹皂苷含量与积温呈极显着正相关性。老山芹的香豆素类物质含量与全N和全P呈极显着负相关。(5)在同一栽培条件下,不同地区来源的山野菜其生育期有所差异。不同地区老山芹、柳蒿、刺五加的生育期相差不大,都在11天之内;不同地区展枝唐松草的生育期相差14天,其中东宁展枝唐松草生育期最长(为123天);龙牙楤木的生育期在134151天内,其中东宁、阿城龙牙楤木生育期最长(为151天)。(6)不同地区来源的龙牙楤木、刺五加、老山芹、柳蒿和展枝唐松草5种山野菜对同一栽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差异。以东宁地区5种山野菜的适应性最好,其萌芽期最早且各形态指标优于其他地区,其次为阿城、海林、七台河三个地区的山野菜。

贺功振[7](2017)在《风信子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花色丰富,花香馥郁,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着名观赏类球根花卉,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喜爱。经过了长期的栽培种植,风信子已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以及变种,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然而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加之对于风信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繁殖研究不足,风信子引入我国后常有种球退化以及病害等现象,种质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利用。故本实验以风信子的26个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探讨风信子在上海地区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及其观赏价值,为风信子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对风信子的生长调控技术及其遗传多样性做了进一步探索,以期为风信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6个风信子品种能够在上海地区正常生长,出苗期基本集中在2月下旬,除‘上农早粉’等极早花品种外,各品种在3月上旬至中旬开花,非常适合作为早春花坛花境的种植材料。风信子花期相对持久,花期长度与出苗期的早晚呈正相关关系。风信子在引进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害侵染,较为常见的为叶锈病及软腐病,各品种对于病害的抗性不同,一些品种如‘Blue Pearl’对软腐病感病极为严重,不适宜在上海地区栽培,因此在引种时应当有所选择,不引进或者少量引进。2.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信子观赏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对在上海地区生长状况相对较好的22个风信子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22个风信子品种在综合评价后被划分为4个等级,从风信子观赏价值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综合观赏价值为Ⅰ级的风信子品种有5种,该类品种的花序较为饱满,株型美观,且花色纯正,观赏品质较高,适宜在杂交育种中考虑将其作为亲本以及在园林植物景观中推广应用。观赏价值为Ⅱ级的风信子品种有7种,该水平的品种在引进种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以及适应性,适宜在园林绿化中加以应用。观赏价值为Ⅲ级的风信子品种有6种,该类风信子品种在园林应用中可以适当推广以丰富应用植物的种类。观赏价值为Ⅳ级的品种有4种,该品级的风信子品种植株矮小,花朵稀少,花序疏落,观赏价值低,在园林应用以及引种中需慎重考虑。3.利用四个不同浓度的激动素(Kinetin,KT)水溶液对风信子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激动素能够增加风信子的植株高度、叶长、花葶长度,提前初花期23 d,延缓进入末花期13 d,整体花期延长25 d。其中,50 mg/L的的激动素水溶液叶面喷施所取得的综合效果最佳,该处理的风信子平均株高达到23.25 cm,叶长达到19.43 cm,花序长度达到11.43 cm,分别较对照组高9.3%、19.8%、9.4%,并提前对照组3 d进入初花期,提前2 d进入盛花期,盛花期延长了5d。4.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0个风信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93条指纹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7条,占扩增条带总数的72.0%。使用NTSYS-pc2.10对扩增出的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20个风信子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及亲缘关系树状图,以遗传相似系数0.83为分界线将20个风信子品种分为两个大类,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相同色系的品种在聚类中基本聚为一类;风信子在引进栽培过程中,在环境的驯化作用下产生了一些芽变品种,这些品种提高了风信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

丰雅茹[8](2016)在《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克隆及花青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鹤(Anthuriuma,andraeanum)是国际上流行的高档切花材料,世界名贵花卉之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花由佛焰苞和肉穗花序组成,佛焰苞是主要观赏部位,有红、白、橙、粉红和绿等颜色,但缺乏黄、蓝等色;肉穗花序具黄、红、粉红以及绿等颜色。火鹤花色总体偏粉红色系及白色系,花色多样性不足。肉桂酸-4-羟化酶(C4H)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第2个关键酶,参与催化合成多种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拟以火鹤’阿拉巴马’品种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研究该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表达变化。拟选取火鹤花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调控基因,研究其在不同花发育阶段、不同pH值条件下的表达模式。为火鹤花色调控机制,未来进行火鹤花色分子改良以及基于增加花色鲜艳度的优质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火鹤’阿拉巴马’佛焰苞为材料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得到1个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AaC4H。AaC4H基因长1813 bp,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共1512bp。BLASTN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桑树、郁金香、银杏等植物的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有76%-87%的相似性。2.进行了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火鹤C4//蛋白分子式是C26I0H4133N7210719S16。由20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量为57629.8 D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AaC4H与单子叶植物的C4H基因聚类在一起,反映了它们之间较近的亲缘关系。3.采用RT-PCR半定量的方法,研究花青素合成途径中7个关键基因在火鹤不同品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C4H、CHS、F3H、DFR、ANS,R2R3MYB等6个基因,在白花品种‘White sun’中,各基因在营养器官及展开前佛焰苞均近乎等量表达,在展开后佛焰苞及肉穗花序弱表达或不表达。在橙花品种’Madici’中,上述6个基因在营养器官中弱表达或不表达,在展开前佛焰苞中表达量最高,在展开后佛焰苞及肉穗花序不表达或弱表达。在红花品种‘Alabama’中,CHS、F3//、ANS、R2R3MYB在营养器官及展开前佛焰苞均近乎等量表达;DFR在营养器官及肉穗花序中不表达,仅在佛焰苞中表达;C4H在根、茎中最高表达,在展开前佛焰苞表达次之,叶中弱表达,展开后佛焰苞和肉穗花序不表达。(2)F3’H在‘Whitesun’、‘Madici’各器官中均未检测到表达,在’Alabama’中仅在展开前的佛焰苞检测到微弱表达。可见,上述不同品种的花青素关键基因表达模式各有特点。本研究为阐明不同花色品种的呈色机理提供依据。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在‘Alabama’花发育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4CL、DFR、R2R3MYB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阶段1表达最高,在阶段4、阶段5表达最低;CHI、C/HS总体呈上升趋势,在阶段I表达最低,在阶段4、阶段5表达最高;F3//呈N型表达模式,在3-3中间阶段表达量高,阶段5表达量次之,在其它阶段表达量均较低。C4H、ANS、A/YBl 的表达呈波动趋势。研究为火鹤花色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研究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在不同pH值营养液浇灌条件下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对于品种‘Madici’,除4CL基因外,各基因均是在pH 7.0时表达量最高;对于品种‘White sun’和’Alabama’,大部分基因在pH 5.5或pH 6.0时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上述研究为栽培火鹤不同品种时,进行基质或营养液最适pH值调控提供了依据。

陈青竹,张洪伟[9](2013)在《不同复合肥料对火鹤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火鹤又名安祖花、花烛、火鹤花,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热带雨林中,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火鹤花具有掌状花苞,肉穗花序,花型独特,色泽艳丽,深受广大人们的青睐,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室内装饰绿化植物。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业的崛起以及国际热带花卉市场不断升温的影响,人们对中高档花卉的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刺激了红掌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培养优质的火鹤产品,肥料的选择尤为重要。但目前市场肥料种类繁多,品质也参差不齐。基于此,以阿拉巴玛等火鹤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3种不同复合肥探讨它们对火鹤生长的影响,从而对今后火鹤生长所需肥料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的肥料对比实验中,花多多复合肥效果最佳。而考虑到经济成本,德美肥则是最优选择。

王敏艳[10](2011)在《盆栽花卉缺素症及硫高效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营养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常见的盆栽花卉: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孔雀草(Tagetes patula),万寿菊(Tagetes erecta),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a Rchb. F.),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文心兰(Oncidium),‘名宝剑’(Vriesea’Tiffany’),‘丹尼斯’(Guzmania Dnise’),金边凤梨(Neoregelia carolinae var. variegata),‘粉菠萝’(Aechmea fasciata cv.),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鸡冠花(Celosia plumos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火鹤花(Anthurium andraeanum)和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进行了一系列元素缺乏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在完全缺S的营养液中能够很好的生长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推断其具有较高的从大气中吸收S的能力,对千日红的营养生理做了进一步研究,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菊科花卉缺素症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金盏菊、万寿菊缺N,孔雀草缺K时症状最为明显;缺N对金盏菊、孔雀草、万寿菊的植株生物量影响最大;与全素(CK)相比,金盏菊和万寿菊缺K处理植株N浓度增加,3种花卉缺N、缺K处理均增加植株的P含量,但缺P处理降低植株K浓度,缺K处理增加含Ca量,缺Ca处理增加含K量和含Mg量,金盏菊缺Mg处理的含K量增加,3种花卉缺S处理植株S含量降幅不大,孔雀草和万寿菊缺N、P、K、Ca处理均可导致植株S含量增加。2.缺素栽培观赏凤梨的生长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缺S处理的金边凤梨和‘粉菠萝’植株N含量较对照有显着增加,缺N和缺K处理均能极显着刺激P在四种观赏凤梨植株体内的积累。缺Ca、缺Mg和缺S处理对‘名宝剑’、‘丹尼斯’和金边凤梨植株K含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缺K处理利于Ca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丹尼斯’和‘粉菠萝’缺K处理的植株Ca含量较对照有显着的增加,但‘名宝剑’和金边凤梨缺K处理后植株Ca含量增加不显着。缺P处理利于Mg在‘名宝剑’、‘丹尼斯’和‘粉菠萝’植株体内的累积,缺N和缺K处理也利于P在‘丹尼斯’和‘粉菠萝’植株的积累,缺Ca利于Mg在‘粉菠萝’体内的积累。‘丹尼斯’缺N处理能促进S在其体内的积累。3.缺素栽培兰科花卉生长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蝴蝶兰植株试验前后增重最少的是缺N处理,其次是缺Ca、缺P、缺K处理,大花蕙兰、蝴蝶兰和文心兰缺N、缺K处理的植株均大幅增加了P含量,P浓度高达0.6%-1.2%,为一般植物P过量水平:大花蕙兰和文心兰在P、K、Ca缺失时会显着减少其植株的N含量,影响植株的生长,而蝴蝶兰在其他元素缺失时不会降低植株的N含量;N的不足影响了这三种兰科花卉对K的吸收,严重缺N植株可能存在K素失调的现象;蝴蝶兰和大花蕙兰的缺Ca,缺Mg处理植株K浓度均显着提高,但文心兰缺Mg处理的K含量不变,而蝴蝶兰在缺K和缺Mg处理的Ca浓度降低。4.缺素栽培对其他一些常见花卉生长的影响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对长春花,缺K处理显着抑制其地上部的生长,而缺P处理能显着增加根系生物量。缺素处理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植株N、Ca, Mg和S含量;缺N和缺K处理能显着促进P在长春花体内的积累。对于鸡冠花,缺K株高的值最小,花序也最小;缺N地上部生物量最少,根系最短;缺N和缺K处理能显着促进P在鸡冠花体内的积累,缺K处理还能显着促进Mg在植株体内的积累。缺素处理鸡冠花植株Ca含量均下降。缺Ca处理植株K含量最高;缺P处理鸡冠花S含量最高。对于一串红,缺N处理对植株生物量影响最为显着。所有缺素处理均降低了一串红植株N浓度,缺N和缺K处理能显着促进P在一串红体内的积累,缺Mg促进了一串红K的吸收,缺N促进Mg的吸收,缺N和缺P促进S的吸收。缺N对一品红植株生物量的影响最为显着,缺P处理的植株根系最长,缺Ca处理的植株根系生物量最高。缺K促进了一品红N的吸收,缺P和缺Ca减少一品红的N浓度。N, K,Ca和S的缺失增加了一品红的含P量。缺N减少植株K浓度,缺Ca,缺Mg和缺S处理提高植株K浓度。缺K增加一品红S浓度。缺K处理对火鹤花生物量影响最为显着。缺K和缺Ca处理火鹤花植株N含量下降。缺N时P植株浓度上升。缺N处理植株K含量下降。Ca和Mg缺失促进K的吸收。缺P火鹤花和缺K处理的Ca浓度上升。缺N和缺S处理减少了植株Ca浓度。缺N致使火鹤花的Mg浓度降低,缺Ca促进Mg的吸收。缺S只降低了火鹤花的S浓度,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千日红缺P处理的植株生物量最低。缺S处理的植株生物量最高,缺S栽培的千日红在所有处理中长势最佳,分枝和花量明显多于对照,缺S处理千日红植株的S含量也是最高,且千日红各个处理的S浓度普遍高于其它5种花卉。5.根系缺S对千日红生长以及各种元素含量的影响千日红在根系缺S栽培初期表现出缺素症状,而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缺素症状消失。到了末花期,缺S处理植株花、茎叶和根的干重都高于加S处理,这可能与持续缺S处理扩大了植株的根表面积,促进根吸收力有关。本试验表明千日红可以在正常的大气S浓度以及根系完全缺S的状况下正常生长开花,且缺S处理不会减少千日红的开花率。缺素栽培前期,缺S处理千日红体内的S浓度不到加S处理植株的30%,缺S处理植株P、K和Ca的浓度也低于加S处理。缺S处理植株体内的S浓度随着千日红的生长而增大,同时P、K、Ca和Mg的浓度也趋向接近加S处理,在微量元素上也有着类似的变化趋势。开花前可通过测定根系N/S值来诊断千日红是否缺S,而开花后的测定花N/S值来判断更有效。千日红能在根系完全无硫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有较强吸收利用气态S的能力,可作为固定大气有害硫气体改善环境的园林植物,提高的大气S浓度有利于缺S千日红的生长。6.根系缺S对千日红生理特性的影响根系缺S栽培对千日红叶绿素a影响较为明显。缺S千日红的光合并没有较大的影响。缺S处理千日红叶片可溶性蛋白比加S植株显着增加128%,表明在这一时期缺S栽培的千日红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根系缺S处理显着降低了千日红叶片的GS、GPT和NR的活性,根系缺S会降低千日红的氮素同化能力。缺S处理增强了千日红叶片的ATPS和OASS的活性。两个处理的千日红,无论是茎叶还是花中的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均含量稀少,推测千日红为需S量少的植物。缺S千日红茎叶的氨基酸有所增加,但不明显;花中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缺S处理对千日红根的生长影响较大,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都显着劣于加S千日红。缺S栽培降低了于日红的抗逆性。7.不同供S方式的千日红生长状况及植株硫浓度变化0.2μL-1至0.8μL L-1浓度的SO2可较快的被千日红吸收利用,1.0μL-1浓度的SO2无法被千日红有效利用。千日红对酸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较千日红的生长状况,叶色,叶片SPAD值以及干重株高,根系加S在本试验3种供S方式中最为理想,气态S次之。不同供S途径中,千日红的植株S浓度随着处理浓度增加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根系添加S对增加千日红体内S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叶面喷施次之。

二、温度对火鹤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对火鹤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番茄产业现状
    1.2 国内外温室设施及环境控制的现状
        1.2.1 国外温室设施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温室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3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温度对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1.3.2 温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3.3 温度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量及产量
        2.3.2 果实品质的测定
        2.3.3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5 叶片色素的测定
        2.3.6 根系活力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温室温度动态变化
    3.2 温室温度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2.1 不同温室温度下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叶面积的动态变化
        3.2.2 不同温室温度处理下番茄各营养器官生长量的动态变化
        3.2.3 不同温度对果实膨大的影响
        3.2.4 不同温室温度对不同果穗坐果数、单果重及单穗果鲜重的影响
        3.2.5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3.3 温室温度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3.3.2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4 温室温度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3.4.1 温室温度对番茄第一穗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2 温室温度对番茄第二穗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3 温室温度对番茄第三穗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4 对不同温度处理下番茄的感官评价
    3.5 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3.5.1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5.2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5.3 不同温室温度对番茄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3.6 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3.6.1 评价指标的测定
        3.6.2 多目标绝对差值的确定
        3.6.2.1 多目标“最佳性状值”的构造
        3.6.2.2 多目标无量纲化处理
        3.6.2.3 求多目标绝对值差
        3.6.3 计算多目标关联度系数及权重
        3.6.4 计算多目标加权关联度系数及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温室温度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2 温室温度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4.3 温室温度对番茄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生物炭对黄土陡坡土壤改良与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保水剂在土壤改良及植物生长上的研究概况
        1.2.2 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及植物生长上的研究概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置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置
    2.2 指标测定与数据分析
        2.2.1 植物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2.2.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技术路线
3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生长的影响
    3.1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生长量的影响
        3.1.1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株高增长量的影响
        3.1.2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地径的影响
    3.2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SPAD值的影响
    3.3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各器官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1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干重的影响
    3.5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紫穗槐植株含水率的影响
    3.6 单施和混施处理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的分析
    3.7 小结
4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2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3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4.4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4.5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饱和含水率的影响
    4.6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毛管持水量的影响
    4.7 不同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8 单施和混施处理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分析
    4.9 小结
5 植物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6 讨论
    6.1 不同改良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2 不同改良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植物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淡黄花百合响应热胁迫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耐热研究进展
        1.2.1 热激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2.2 植物热激响应途径
        1.2.3 百合耐热研究进展
        1.2.4 基于RNA-seq技术的植物耐热分子机制研究
    1.3 百合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3.1 遗传转化方法
        1.3.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百合的优化研究
        1.3.3 遗传转化的检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百合属植物耐热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百合属植物田间物候耐热性鉴定
        2.2.2 百合属植物热激生理指标测定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百合属植物田间物候耐热性鉴定
        2.3.2 42℃热激对百合属植物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百合属植物田间物候耐热性鉴定
        2.4.2 百合属植物热激植株形态变化
        2.4.3 百合属植物热激生理指标测定
        2.4.4 百合属植物耐热性鉴定
3 淡黄花百合热激生理学研究和Ls HSFAs基因表达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热激处理
        3.2.2 热激处理下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3.2.3 淡黄花百合Ls HSFA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42℃热激对淡黄花百合植株形态的影响
        3.3.2 42℃热激对淡黄花百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3.3 42℃热激下淡黄花百合Ls HSFAs基因的表达模式
    3.4 讨论
        3.4.1 42℃热激对淡黄花百合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3.4.2 42℃热激下淡黄花百合Ls HSFAs基因的表达分析
        3.4.3 42℃热激下淡黄花百合耐热特性
4 淡黄花百合响应热激的转录组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热激处理
        4.2.2 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RNA质量检测
        4.3.2 测序质量分析与组装结果统计
        4.3.3 Unigenes统计及长度分布
        4.3.4 Unigenes的功能注释
        4.3.5 样本重复性分析
        4.3.6 淡黄花百合热激下不同时间节点转录组比较分析
        4.3.7 响应热激的重要基因类型
        4.3.8 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分析
    4.4 讨论
        4.4.1 淡黄花百合响应热激的整体转录模式
        4.4.2 信号转导与热激响应
        4.4.3 转录因子与热激响应
        4.4.4 胁迫蛋白与热激响应
        4.4.5 抗氧化胁迫与热激响应
        4.4.6 抗渗透胁迫与热激响应
        4.4.7 植物激素与热激响应
        4.4.8 泛素化修饰与热激响应
5 淡黄花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5.1 试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根癌农杆菌菌株与质粒
        5.1.3 培养基
    5.2 试验方法
        5.2.1 诱导、增殖淡黄花百合愈伤组织
        5.2.2 Hyg对淡黄花百合愈伤组织的筛选
        5.2.3 淡黄花百合愈伤组织抑菌素Cef浓度的确定
        5.2.4 预培养
        5.2.5 农杆菌菌液制备
        5.2.6 侵染
        5.2.7 共培养与选择培养
        5.2.8 抗性苗分化
        5.2.9 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研究
        5.2.10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愈伤组织Hyg筛选浓度的确定
        5.3.2 愈伤组织Cef抑菌浓度的确定
        5.3.3 愈伤组织大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3.4 菌株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3.5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3.6 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3.7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5.3.8 抗性苗分化
        5.3.9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5.4 讨论
        5.4.1 遗传转化受体的选择
        5.4.2 抗生素筛选浓度与抑菌素抑菌浓度
        5.4.3 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研究
        5.4.4 遗传转化阳性检测
        5.4.5 淡黄花百合遗传转化前景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测序样品相关性分析
附录二 淡黄花百合各类型热激响应基因的差异表达(部分)
致谢

(4)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及其生长结果对昼夜温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草莓的分类
    3 草莓生产现状
        3.1 世界草莓生产现状
        3.2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
        3.3 我国四季草莓生产现状
    4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温度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4.2 温度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4.3 温度对植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4.4 温度对四季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福建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调查内容
    2 调查结果
        2.1 福建省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调查
        2.2 福建省草莓种种植区分布
        2.3 福建省草莓主栽品种
        2.4 福建省草莓种植模式
        2.5 福建省草莓批发、采摘平均售价比较
    3 调查总结
        3.1 存在的问题
        3.2 拟解决措施
第三章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生物学指标测定
        1.2.3 光合参数测定
        1.2.4 果实品质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植株性状的影响
        2.2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生育期的影响
        2.3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2.3.1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2.3.2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蒸腾速率(Tr)的影响
        2.3.3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胞间CO_2 浓度(Ci)的影响
        2.3.4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气孔导度(Gs)的影响
        2.4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2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3.3 昼夜温度对四季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成活率统计
        1.3.2 植株性状测定
        1.3.3 物候期观察
        1.3.4 花粉活力测定
        1.3.5 产量测定
        1.3.6 抗病虫性调査
        1.3.7 品质指标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生物学特性比较
        2.1.1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成活率比较
        2.1.2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植株性状比较
        2.1.3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物候期比较
        2.1.4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花粉活力比较
        2.1.5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产量比较
        2.1.6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抗病虫害比较
        2.2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果实品质比较
        2.2.1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外观品质比较
        2.2.2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果实硬度比较
        2.2.3 不同品种四季草莓理化品质比较
    3 讨论
        3.1 生物学特性
        3.2 果实品质
        3.3 综合评价
    4 小结
第五章 四季草莓山地高效栽培技术总结
    1 栽培管理
        1.1 品种选择
        1.2 园地选择
        1.3 土壤准备
        1.4 起垄
        1.5 定植
    2 肥水管理
        2.1 施肥
        2.2 水分
    3 植株管理
    4 病虫害防治
    5 采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2 不同基质在观赏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1.3 保水剂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保水剂性能
    1.5 保水剂对作物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根系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地上部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1.2.2 环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1.2.3 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中国山野菜研究的基本现状
        1.2.5 黑龙江省山野菜研究的基本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种类、分布及自然条件的调查
        2.2.2 自然生境对五种山野菜营养成分的影响
        2.2.3 同一环境对不同地区5种山野菜物候期和形态指标的影响
        2.2.4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2.2.5 数据处理方法
    2.3 试验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种类、分布及自然条件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
        3.1.2 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的种类、分布的调查与分析
        3.1.3 主要山野菜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3.1.4 主要山野菜的分布密集程度与自然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3.2 自然生境对五种山野菜营养成分的影响
        3.2.1 自然生境对老山芹营养成分的影响
        3.2.2 自然生境对柳蒿营养成分的影响
        3.2.3 自然生境对展枝唐松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3.2.4 自然生境对龙牙楤木营养成分的影响
        3.2.5 自然生境对刺五加营养成分的影响
    3.3 同一环境不同来源的五种山野菜物候期和形态的调查与分析
        3.3.1 同一环境不同来源的五种山野菜物候期调查与分析
        3.3.2 同一环境不同来源的5种山野菜主要形态指标调查与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山野菜资源分布与自然生境关系的讨论
    4.2 关于山野菜营养成分与自然生境相关性的探讨
    4.3 关于不同来源的山野菜在同一环境下生长发育的探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风信子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风信子概述
        1.1.1 产地及栽培历史
        1.1.2 种质资源
        1.1.3 文化内涵
        1.1.4 景观应用
    1.2 植物品种评价研究进展
        1.2.1 百分制记分法
        1.2.2 模糊数学法
        1.2.3 灰色系统理论
        1.2.4 层次分析法
    1.3 RAPD分子标记在植物方面应用现状
        1.3.1 物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1.3.2 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1.3.3 植物基因指纹图谱构建
    1.4 植物生长调控研究进展
        1.4.1 温度调节
        1.4.2 光照调节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
    1.5 研究内容
        1.5.1 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上海地区栽培风信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风信子品种物候期分析
        2.2.2 不同风信子品种营养生长特性分析
        2.2.3 不同风信子品种花部观赏特性分析
        2.2.4 不同风信子种球生长及感病状况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风信子观赏品质综合评价
    3.1 风信子观赏特性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外源喷施激动素对风信子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喷施不同浓度KT对风信子营养生长的影响
        4.2.2 喷施不同浓度KT对风信子花部观赏性状的影响
        4.2.3 喷施不同浓度KT对风信子花期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RAPD的风信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及药品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风信子DNA提取结果
        5.2.2 引物扩增结果
        5.2.3 基于RAPD的风信子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风信子在上海地区栽培的适应性
        6.1.2 风信子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6.1.3 激动素处理对风信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6.1.4 基于RAPD的风信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克隆及花青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1 引言
    1.1 植物花色素研究进展
    1.2 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
        1.2.1 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1.2.2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1.2.3 甜菜色素生物合成途径
    1.3 调控花色的因素
        1.3.1 环境因子对花色素合成及呈色的调控
        1.3.2 转录因子对花色素合成及呈色的调控
    1.4 火鹤花色基因的研究概述
    1.5 RT-PCR半定量技术
    1.6 荧光定量PCR技术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主要内容
2 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1.4 常规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1
    2.2 试验方法
        2.2.1 火鹤佛焰苞RNA的提取
        2.2.2 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3'RACE的克隆
        2.2.3 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火鹤佛焰苞RNA提取质量分析
        2.3.2 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3'RACE克隆结果
        2.3.3 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 火鹤C4H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火鹤C4H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3.2.2 火鹤C4H蛋白一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3.2.3 火鹤C4H蛋白二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3.2.4 火鹤C4H蛋白三级结构预测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4 火鹤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半定量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样品
        4.1.2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火鹤的不同植物组织R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4.2.2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4.2.3 引物设计
        4.2.4 火鹤基因的PCR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4.4.1 RNA的质量
        4.4.2 关于半定量的结果
5 火鹤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组织材料第一链cDNA的准备
        5.2.2 实时荧光PCR和基因相对定量表达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6 结论
    6.1 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6.2 火鹤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半定量分析
    6.3 火鹤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功能基因及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复合肥料对火鹤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肥料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肥料对植株株高生长速度的影响
    2.4 不同肥料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10)盆栽花卉缺素症及硫高效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营养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植物营养缺素研究概述
        1.1 粮食作物缺素研究
        1.2 经济作物缺素研究
        1.3 药用植物缺素研究
        1.4 园艺植物缺素研究
    2. 观赏植物矿质营养研究概述
        2.1 矿质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矿质营养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2.3 栽培基质的开发与研究
    3. 植物S营养研究概述
        3.1 硫的生理功能
        3.2 植物对硫的吸收和转运
        3.3 硫和其它营养代谢的相互协调
        3.4 缺硫对于植物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5 植物对硫营养的高效利用
    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缺素栽培对菊科花卉生长的影响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缺素症状
        2.2.2 缺素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2.2.3 缺素对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影响
    2.3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缺素栽培对观赏凤梨生长的影响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缺素症状
        3.2.2 缺素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2.3 缺素对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缺素栽培对兰科花卉生长的影响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缺素症状
        4.2.2 缺素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4.2.3 缺素对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缺素栽培对其他一些常见花卉生长的影响及植株养分含量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缺素症状
        5.2.2 缺素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5.2.3 缺素对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根系缺S对千日红生长以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品种和前处理
        6.1.2 试验地点和设计
        6.1.3 样品处理与测定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千日红生长状况
        6.2.2 千日红的生物量
        6.2.3 千日红体内的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含量
        6.2.4 千日红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
    6.3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根系缺S对千日红生理特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品种和前处理
        7.1.2 试验地点和设计
        7.1.3 样品处理与测定
        7.1.4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千日红植株生理指标
        7.2.2 千日红植株的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
    7.3 讨论与小结
第8章 不同供S方式下千日红生长状况及植株硫浓度变化
    8.1 材料与方法
        8.1.1 品种和前处理
        8.1.2 试验地点和设计
        8.1.3 样品处理与测定
        8.1.4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千日红生长状况和生物量
        8.2.2 千日红植株S含量变化及养分利用效率
    8.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温度对火鹤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吕跃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生物炭对黄土陡坡土壤改良与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D]. 王岩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淡黄花百合响应热胁迫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转化研究[D]. 张文婷.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福建省四季草莓引种及其生长结果对昼夜温度的响应[D]. 郑爱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5]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火鹤花生长的影响[D]. 史华. 聊城大学, 2018(09)
  • [6]黑龙江省主要山野菜资源调查及分析[D]. 王金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7]风信子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贺功振.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8]火鹤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克隆及花青素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D]. 丰雅茹. 北京农学院, 2016(05)
  • [9]不同复合肥料对火鹤生长发育的影响[J]. 陈青竹,张洪伟. 北京农业, 2013(33)
  • [10]盆栽花卉缺素症及硫高效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营养生理研究[D]. 王敏艳. 浙江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温度对火烈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