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伟民[1](2021)在《1917—1927年苏俄-苏联对华“双轨”外交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苏联在对华政策上实施"双轨"外交,以达到推进世界革命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双重目标。由外交人民委员部承担的对华公开外交事务主要解决与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由共产国际系统承担的非正式外交活动主要支持中国的革命政党、推进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帝民族运动。20年代中国政局的混乱和南北政府的分立给"双轨"外交提供了特殊条件。从当时的实践效果看,这种"双轨"外交使苏俄-苏联在对华外交中掌握了主动权,实现了其国家利益。但从长远的目标看,共产国际将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以及对国民党的改造上,则是失败的。
王晓雨[2](2020)在《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对苏复交研究》文中指出中苏关系史在历史学界和政治学界都备受关注。自1924年5月31日中苏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正式建交,中苏两国之间的矛盾便没有中断过。1929年,中苏双方因中东铁路和外蒙古领土主权问题,导致关系破裂。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正在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暂缓“剿共”内政,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在寻求国际帮助无望的情况下不得不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并经过多次调停协商,于1932年12月12日与苏联无条件复交。国民政府与苏联复交,意在通过联苏牵制日本,顺利实现“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也是1932年中苏复交的实质。全文共分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和意义,陈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介绍了1932年中苏复交的历史背景。由于中苏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中苏矛盾日益恶化。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中苏两国从大局利益出发逐渐从“恶化”走向“缓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激化,日苏关系紧张,中苏关系有了缓和,加之南京国民政府请求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加以干预的计划落空,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中断了第三次剿共战争。为了尽快恢复局势稳定的局面,国民政府开始着手准备对苏复交事宜。第二章具体分析了中苏之间从“有条件”复交到“无条件”复交的曲折过程。南京国民政府决策层对与苏联复交一事由于中东路、外蒙古等问题心存忌惮。在为处理东北问题而召开的国民党政治会议上,提出了“对苏复交”和“联苏制日”的方针。随着一·二八事变的爆发,中日矛盾升级,国内抗日高潮风起云涌,国民政府不得不暂时调整政策转而抗击日本侵略。在与苏联复交事宜上,南京国民政府出于意识形态和国际因素的考虑表示先与苏联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再复交,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南京国民政府放弃订立互不侵犯条约的主张,宣布与苏联“无条件”复交。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对苏复交政策实质。对苏复交意在通过联合苏联牵制日本,顺利实现“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其主要表现在中苏复交后双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分歧严重,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实行剿共政策,中苏关系缓慢推进,直至卢沟桥事变后才有明显的改进。
周丽斯[3](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列强与军阀关系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列宁曾指出,“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与资本的集中,而此种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垄断”。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过渡到垄断阶段。为此,列强加快了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的步伐。在此过程中,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北洋政府时期列强与军阀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国际背景:列强大力输出资本和商品并进行海外殖民拓殖,遂在瓜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矛盾。就列强与军阀关系的具体内容而言,一方面,北洋政府时期,列强分别选择了不同地区与派系的军阀作为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并通过军阀的配合与协助实现了在华利益诉求,最终形成了列强与军阀关系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通过与列强的交往和交易,军阀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与割据势力,最终形成了两者关系的另一个侧面。总体而言,列强与军阀之间相互利用、各谋私利的复杂关系,导致了北洋政府时期动荡与混乱的时代特点,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与人民利益,最终激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对。
杜依璘[4](2020)在《加拉罕在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1923—1926)》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苏联对华政策具有双重目的性,体现在外交与革命两方面。一方面,苏联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并维护在华利益,另一方面,苏联谋求在东方构建反帝国主义阵线,中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故而必须推进中国国民革命。作为执行苏联对华政策的总负责人,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来华的任务就是实现苏联对华双重目标,不仅如此,加拉罕十分了解中国国情,拥有灵活的外交手腕与灵敏的政治嗅觉,因此,他总是能够迅速地掌握情况、处理问题,并为莫斯科当局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与建议。通过分析加拉罕在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可以了解苏联对华政策落实的方法、过程与结果,进而可以对加拉罕的在华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
宋铁勇[5](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指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张恒[6](2019)在《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作霖上台后,对苏关系成为其内政外交事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张作霖逐步把持东北的军政大权,与俄国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十月革命后,大批俄侨迁居东北境内,处理白俄问题是张作霖与苏俄的首次接触。此后,双方围绕着领土争端问题和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展开了谈判协商。1924年9月,《奉俄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远东权益纷争暂时中止。11月,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执掌了北京政府,与苏俄的关系却继续恶化,并在1927年4月张作霖搜查苏联大使馆和逮捕李大钊事件后达到了顶点,随后因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和张作霖被炸身亡而宣告终止。张作霖主政期间的对苏关系有着显着变化,即从局部的、温和的、小规模的对抗演变为全面的、暴烈的、大规模的对抗,终至彻底破裂,而产生变化的原因在于核心利益。张作霖对苏关系的变化不仅对国内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远东国际格局的变迁与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张作霖与苏俄产生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对双方关系进行概括总结,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开端,论述张作霖逐步崛起成为“东北王”后,开始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产生各种关系,双方关系以白俄事件为开端。第二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领土争端问题、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大使馆问题、李大钊被害事件及中国革命问题,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论析为总结双方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总结,对双方关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张作霖的反苏缘由进行探析。
李晓磊[7](2019)在《《顺天时报》对中苏关系认知研究(1922-1929)》文中指出《顺天时报》是近代日本在中国创办的中文报纸,对中国民众和社会舆论影响极大。目前学术界对该报及其对同时期历史事件态度的研究相当薄弱。20世纪20年代是中苏关系剧烈变动的年代,通过考察这一时期《顺天时报》对中苏关系的看法与态度,能够揭示此时期中苏关系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维护和扩大日本在华利益是《顺天时报》初创时期的宗旨,而突出舆论公共性又成为该报20世纪20年代的重要舆论倾向。《顺天时报》虽然对1924年中苏建交充满怀疑,但仍宣称苏联建交对中国利大于弊。《顺天时报》全力攻击苏联支持和援助国共两党发动的国民革命,抨击苏联对中国的“赤化”阴谋。《顺天时报》非常关注1927年国民党反共导致的中苏关系恶化,其基本态度是攻击苏联,批评苏联的对华政策,以维护和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顺天时报》从维护日本在中东路的利益出发,呼吁中苏友好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中苏之间的战争。
丁灵芝[8](2017)在《从中东铁路问题看早期苏俄对华政策(1917-1924)》文中认为中东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中苏关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苏俄在1917-1924年间对中东铁路问题的态度变化,可以梳理出苏俄早期对华政策的基本脉络。它既要推进世界革命,又要服务于苏俄远东战略,而且是现时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结果。
李士峰[9](2015)在《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指导,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作了科学分析,形成了列宁处理无产阶级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思想。其中,关于俄中关系的思想是颇具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具有基于国家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双重内容:从国家关系讲,它涉及对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认识和剖析、关于苏俄对华外交的思想和探索;从阶级关系看,它涉及对俄中两国革命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和推动。通过对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苏俄时期的俄中关系及苏俄对华政策,从而深化对列宁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的认识,深化对无产阶级国家应有的对外关系立场和原则的经验总结,从中吸取对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和发展中俄关系的有益启示。本文研究论述的主要内容从基本结构上来说,有以下几大方面:其一,揭示了列宁俄中关系思想的形成条件。中国是俄国最大的邻邦,所以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苏俄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始终关注俄中关系和中国的变革发展。近代以来沙俄对华侵略造成的俄中关系不平等状况,是列宁俄中关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关系思想为列宁俄中关系思想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关系思想指导下,以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分析和对沙俄外交关系的批判,作为他思考俄中平等关系的现实依据。列宁最早论述中国问题的《对华战争》一文,是他俄中关系思想形成的标志。其二,论述了十月革命前列宁俄中关系思想的基本要点。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以十月革命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十月革命前列宁主要是揭露和抨击沙俄对华政策的侵略性及俄中关系的不平等性,剖析其阶级实质。在此基础上,列宁把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国际资本的压迫、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作为实现俄中平等关系的基本要求;把开展俄中两国人民革命运动,作为实现俄中平等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积极促发俄中两国革命的互动影响与革命力量的联合。只有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后,才会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才会有真正平等的对外关系。其三,阐明了十月革命后列宁俄中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苏俄通过发布《和平法令》、废除“秘密外交”、积极开展争取国际和平的斗争,确定了苏俄外交的国际和平立场,从而为建立新型俄中关系奠定了基础;通过阐明苏俄的民族平等政策,为建立新型俄中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苏俄对华和平外交政策的宣传鼓动,为建立新型俄中关系赢得了舆论支持;通过积极主动表明苏俄对华友好态度,特别是发布第一次和第二次“对华宣言”,宣布放弃沙俄侵华而攫取的一切不义权益,为建立新型俄中关系凝聚了共识。列宁这些思想的提出和政策推行,标志着苏俄同沙俄时期不平等外交的彻底决裂,开启了俄中平等关系的新进程。其四,考察了列宁为推动俄中外交关系正常化在实践上所作的努力。在列宁领导下,苏俄逐步建立起国家外交机关及专门对华工作机构,积极与中国北京政府原驻俄外交官及驻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进行接触和联系,表明苏俄政府对华友好政策。为实现苏俄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列宁和苏俄政府通过远东共和国的对华交往推动俄中关系的发展。列宁还高度重视俄中历史悬案问题的处理,推动俄中两国互派使团进行直接外交谈判,最终于1924年5月实现了俄中外交关系正常化。其五,探讨了列宁对中国革命事业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这也是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曾予以积极评价,对中国的辛亥革命给予声援和支持,还推动孙中山同苏俄和共产国际建立联系,确立并实施援助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和国民党的政策。列宁高度重视向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积极帮助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中国共产党,并通过设置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相关对华工作机构推动中国革命,具体指导和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其六,评析了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新范式,奠定了俄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改善了苏俄社会主义事业的外部环境,也促成了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其积极功效是主要的。但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也存在某些历史局限,如他的一些正确设想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对待中国革命和俄中分歧也有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尽管有这些不足,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在当今新的国际关系下,仍对我们坚持正确的国际关系立场和准则,正确开展对外交往和处理各种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应俊[10](2014)在《列强与中苏关系研究(1917-1924)》文中提出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到1924年5月中苏两国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列强积极地参与其中。列强的参与使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对中苏关系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列强与1917-1924年北京政府对苏外交的关系问题,以揭示此阶段中苏关系发展的全貌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除绪论和结束语之外,主体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0年初,列强对中苏关系的干涉与影响。此时由于国际、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苏之间主要是对立的关系,这与列强的对苏政策密切相关。列强出于不同的原因与目的,对中国政府与苏俄之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参与和干涉,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列强的干涉体现在胁迫中国参与武装干涉苏俄、扶植旧俄势力、阻止中国停付旧俄庚子赔款、反对中国停止与旧俄代表的关系、干涉外蒙和争夺中东铁路等方面。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及列强的影响,此时中国采取了与列强一致的对苏政策,完全与苏俄对立,中苏两国没有直接的外交接触与交涉,但是中国对中苏间重要问题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政策和手段,力图维护中国应该享有的权益,但由于列强的干涉,收效不大;列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与抢夺增加了事件的复杂性,也给中苏关系的发展制造了困难。第二章主要分析从1920年初到1922年上半年,中苏两国开始初步地外交接触时期,列强对中苏关系的干涉与影响。在这一时期,苏俄开始积极地对华外交活动,发表对华宣言,表明愿与中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立场。由于列强的阻挠,中国对于苏俄对华宣言未予回复,对苏俄来华代表也未能深入接触,错失了与苏俄接触、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良机。同时,由于日本图谋外蒙,扶植旧俄匪军作乱,中国内部争斗无暇顾及外蒙局势,致使苏俄有了出兵外蒙的借口,并趁机扶持蒙古人民革命党,致使外蒙最终脱离了中国。由于中东铁路的特殊经济及战略意义,列强坚持共管铁路,苏俄也改变初衷,坚持对中东铁路的权益。此阶段中苏虽有接触,但未能建交,中国由于列强的干涉与压迫,没有及时把握机会,在对苏问题上屡失良机,并且逐渐失去了对苏外交的主动权。第三章主要分析1922年下半年到1924年5月,苏俄(联)代表越飞与加拉罕来华谈判期间,列强对中苏关系的干扰。此阶段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苏俄(联)改变了对华策略,并且积极利用中国内部政治斗争来对北京政府施加压力,在中苏建交谈判中居于上风。列强虽已与苏俄(联)有所交往,但出于对部分利权的觊觎,还是出面干扰中苏谈判。列强的压力、苏俄(联)态度的变化及自身的内乱,致使中国完全失去了对苏外交主动性。最终中苏两国正式建交,但部分问题结局却不尽人意。结束语部分综述列强对1917-1924年间中国与苏俄(联)关系的干预所造成的影响。列强对中苏关系的影响在不同阶段也是不同的:前期由于十月革命,列强一致对苏,并试图争夺旧俄在华权益,积极干涉中苏关系,中国与列强采取一致,与苏俄完全对立,但维护了部分利权;中期列强对苏态度发生变化,部分国家开始与苏接触,但对于中苏间重要问题依然不肯放弃干涉,其行动也影响了北京政府的对苏政策,使中国错失了许多良机;后期苏联地位基本稳定,对华态度日益强硬,列强也进行干扰,北京政府两面受制,难以摆脱外交困境,最终部分放弃了中国的主权与利权。列强干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为防止共产主义思想的蔓延,另一方面是对旧俄在华利益的觊觎。影响此时中苏关系的因素除了列强对在华利益及国际霸权的争夺外,苏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北京政府的软弱也是重要的原因。列强对中苏关系的干涉,一方面使中苏两国的建交之路充满坎坷,一波三折;一方面使中国更加倾向于与苏俄(联)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一方面也使苏俄(联)有了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时间与借口。列强对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干涉,并未使其在中国得到更多的利益,反而使苏俄(联)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受惠方。
二、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对苏复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32年国民政府对苏复交的背景 |
第一节 陷入困境的中苏关系 |
一、 《奉俄协定》与《苏日协定》导致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
二、 中苏会议夭折致使中苏关系陷入僵局 |
三、 中东路事件导致中苏关系中断 |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
一、 中日关系恶化 |
二、 苏日关系紧张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需要 |
第四节 国民政府希望依靠国际帮助愿望的破灭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苏复交的过程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有条件”对苏复交 |
一 南京国民政府决策层对苏复交犹豫不决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有条件”对苏复交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无条件”对苏复交 |
第三节 中苏外交关系的恢复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苏复交政策实质与表现 |
第一节 中苏复交后分歧巨大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剿共”政策的继续 |
第三节 中苏关系的缓慢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北洋政府时期列强与军阀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北洋”、“军阀”、“列强” |
二、北洋政府时期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综述 |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秩序与远东局势 |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述 |
一、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与矛盾 |
二、资本输出与殖民拓殖并行 |
第二节 远东地区的列强格局 |
一、金融帝国主义国家 |
1、政治经济属性及远东战略 |
2、在远东的力量格局 |
二、军事帝国主义国家 |
1、政治经济属性及远东战略 |
2、在远东的力量格局 |
第三章 列强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第一节 英国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一、在华利益 |
1、势力范围:以长江流域为主 |
2、关键利益:商业利益 |
二、对华外交 |
1、对代理人的选择 |
2、从“一家独占”到“门户开放”的转变 |
3、对地缘枢纽的总体控制 |
第二节 法国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一、在华利益 |
1、势力范围:云南、两广 |
2、关键利益:金融利益 |
二、对华外交 |
1、对代理人的选择 |
2、对租界的控制与经营 |
3、对文化与思想的长线渗透 |
第三节 美国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一、在华利益 |
1、势力范围:借“门户开放”向各地渗透 |
2、关键利益:商业利益与金融利益 |
二、对华外交 |
1、对代理人的选择 |
2、“门户开放”政策的制定与推进 |
3、对文化与思想的长线渗透 |
第四节 日本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一、在华利益 |
1、势力范围:以东北地区南部、福建和台湾为主 |
2、关键利益:土地及资源利益 |
二、对华外交 |
1、对代理人的选择 |
2、人口拓殖政策的制定与推进 |
3、对口岸和市场的快速渗透 |
第五节 俄国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一、在华利益 |
1、势力范围:以东北地区北部、内外蒙古为主 |
2、关键利益:土地及资源利益 |
二、对华外交 |
1、对代理人的选择 |
2、俄国:对华拓殖政策的制定与推进 |
3、苏联:对华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
第六节 德国在华利益与对华外交 |
一、在华利益 |
1、势力范围:山东地区 |
2、关键利益:商业利益与资源利益 |
二、对华外交 |
1、对代理人的选择 |
2、“模范殖民地”的设立与维护 |
3、帝国解体后对华外交的“变”与“不变” |
第四章 军阀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第一节 袁世凯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一、军阀的来源与流变 |
二、与列强的交往 |
1、以美德为主,英日为辅 |
2、主要利益目标:获得政治承认与经济援助 |
第二节 皖系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一、军阀的来源与流变 |
二、与列强的交往 |
1、以日本为主,美国为辅 |
2、主要利益目标:获得金援与军援以控制全国统治权 |
第三节 直系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一、军阀的来源与流变 |
二、与列强的交往 |
1、以英美为主,德日为辅 |
2、主要利益目标:获得金援与军援以争夺全国统治权 |
第四节 奉系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一、军阀的来源与流变 |
二、与列强的交往 |
1、以日本为主,英美德苏为辅 |
2、主要利益目标:获得金援与军援以扩充割据势力 |
第五节 西南军阀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一、军阀的来源与流变 |
二、与列强的交往 |
1、滇系与列强的交往 |
2、桂系与列强的交往 |
3、川系与列强的交往 |
4、其他西南军阀与列强的交往 |
第六节 国民党新军阀对列强的反应与对策 |
一、军阀的来源与流变 |
二、与列强的交往 |
1、蒋系与列强的交往 |
2、其他新军阀与列强的交往 |
第五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加拉罕在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1923—192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加拉罕来华执行政策的背景 |
第一节 中苏外交序幕的拉开 |
一、苏俄对华政策的形成原因与运行特点 |
二、加拉罕来华前的苏俄对华外交情况 |
三、苏俄对华外交政策的初步调整 |
第二节 加拉罕来华开启中苏关系新局面 |
一、加拉罕其人 |
二、加拉罕肩负的两大使命 |
三、加拉罕在华进行的“人民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加拉罕在实现苏联对华外交目标中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加拉罕与北京政府谈判的第一阶段 |
一、谈判双方的程序之争与主要矛盾 |
二、加拉罕在谈判暂停后的思索与打算 |
第二节 谈判的重启与中苏建交 |
一、加拉罕修改协定草案的思路 |
二、协定草签遭北京内阁否认 |
三、谈判的最终阶段与《中苏协定》的签订 |
四、建交后加拉罕对互派大使及移交旧俄使领馆舍等问题的处理 |
第三节 加拉罕与奉苏谈判 |
一、加拉罕同奉天当局的首次交涉 |
二、加拉罕在奉苏谈判中的策略 |
三、《奉俄协定》的签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拉罕在推进中国国民革命中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一节 苏联为推进中国革命采取的策略 |
一、与孙中山国民党确立合作关系 |
二、指导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第二节 加拉罕争取莫斯科当局对广州政府的援助 |
一、加拉罕与孙中山的联系 |
二、加拉罕在发放援助问题上的态度 |
三、苏联展开对广州的全面援助 |
第三节 加拉罕促成莫斯科当局对冯玉祥国民军的支持 |
一、国民军将领主动接近加拉罕寻求帮助 |
二、加拉罕对中国革命近期发展的设想 |
三、苏联对国民军有条件的援助 |
四、苏联与冯玉祥合作的高潮与破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联对华政策的全面调整与加拉罕离华 |
第一节 中东路危机促使苏联调整在铁路上的政策 |
一、铁路机构苏方人员执行的错误政策及加拉罕在其中的指导作用 |
二、莫斯科当局对中东铁路上现存问题的反思与调整 |
第二节 苏联修改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 |
一、苏联的“喘息政策” |
二、加拉罕与莫斯科当局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意见分歧 |
三、加拉罕在张作霖的反苏攻势下离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对时间与概念的界定 |
0.4 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 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开端 |
1.1 张作霖的崛起与东北的统一 |
1.2 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 |
1.3 开端:东北白俄事件 |
1.3.1 白俄事件的出现和形成 |
1.3.2 白俄事件的经过 |
1.3.3 白俄事件的影响 |
2 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重大事件 |
2.1 张作霖与领土争端问题 |
2.1.1 外蒙古问题 |
2.1.2 近代以来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活动 |
2.1.3 奉张收复旧俄特权及边界的努力 |
2.2 张作霖与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 |
2.2.1 中东铁路的修筑 |
2.2.2 张苏双方对路权的争夺 |
2.2.3 路权矛盾的激化 |
2.2.4 中东铁路问题的影响 |
2.3 张作霖与大使馆问题 |
2.3.1 接收旧俄使馆 |
2.3.2 驱逐加拉罕事件 |
2.3.3 搜查苏联大使馆事件 |
2.4 张作霖与李大钊被害事件 |
2.4.1 李大钊与中国革命 |
2.4.2 时人对李大钊被害事件的报道 |
2.5 张作霖与中国革命问题 |
2.5.1 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
2.5.2 革命形势的发展与奉张统治的垮台 |
3 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总结 |
3.1 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发展历程 |
3.1.1 双重利用,互相牵制 |
3.1.2 利益纷争,矛盾显现 |
3.1.3 冲突激化,罅隙加剧 |
3.1.4 内外交困,全面破裂 |
3.2 张作霖的反苏缘由 |
3.2.1 核心利益因素 |
3.2.2 地缘政治因素 |
3.2.3 国际关系因素 |
3.2.4 个人及时代因素 |
3.3 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的主要特征 |
3.3.1 维护核心利益是基本取向 |
3.3.2 “联日制俄”的倾向性明显 |
3.3.3 “反苏抗俄”的政治立场贯穿双方关系的始终 |
3.3.4 双方关系的决裂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顺天时报》对中苏关系认知研究(1922-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研究专着 |
二、研究论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顺天时报》的最初宗旨及20年代办刊宗旨 |
第一节 《顺天时报》创办的背景、经过及最初宗旨 |
一、《顺天时报》创办的背景及经过 |
二、《顺天时报》的最初宗旨 |
第二节 《顺天时报》20年代办报宗旨 |
一、《顺天时报》20世纪20年代的办报宗旨与态度 |
二、《顺天时报》宗旨调整的成功 |
第二章 “对苏俄疑惑之心未尝稍减”:《顺天时报》对中苏建交的观察(1922.8—1924.6) |
第一节 《顺天时报》对越飞和加拉罕来华的观察 |
一、《顺天时报》对越飞来华的评论 |
二、《顺天时报》加拉罕来华的评论 |
第二节 《顺天时报》对中苏谈判和对《中苏协定》的认知 |
一、《顺天时报》对中苏谈判的看法 |
二、《顺天时报》对《中苏协定》的评论 |
第三章 “赤化不能行之于中国”:《顺天时报》对苏联与国民革命关系的认知(1923.1—1927.3) |
第一节 《顺天时报》对国民党联俄政策的认知 |
一、“俄国与帝国主义”:《顺天时报》对《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评论 |
二、“借重外国断不可行”:《顺天时报》对国民党一大联俄政策的观察 |
第二节 “共产主义不可行于中国”:《顺天时报》对苏联与北伐战争关系的观察与指责 |
一、从理论上否认苏联式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可行性 |
二、对苏联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的分析与评论 |
第四章 《顺天时报》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后中苏关系的观察(1927.4—1929.12) |
第一节 《顺天时报》对1927年中苏关系恶化的观察 |
一、“苏俄对华阴谋之确证”:《顺天时报》对北京苏联使馆被搜查的认知 |
二、“苏俄之险诈手段中国人应自觉”:《顺天时报》对四一二政变的评论 |
三、“阶级斗争不可行之于中国”:《顺天时报》对广州起义的看法 |
第二节 《顺天时报》对1929年中东路事件的观察 |
一、密集报道与冷眼旁观:《顺天时报》对中东路事件初起的态度 |
二、“中俄可望和平乎”:《顺天时报》对中东路事件爆发和升级的观察 |
三、“和平解决为唯一之途”:《顺天时报》对中东路事件落幕的评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中东铁路问题看早期苏俄对华政策(1917-1924)(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苏俄对中东铁路问题的态度变化 |
二、从中东路问题看早期苏俄对华政策 |
1、承诺“无偿归还”中东铁路, 是苏俄和共产国际实施东方战略、建立反帝联盟的需要 |
2、从“另订条约”到“中苏共管”, 体现了苏俄对华政策从革命理想主义向政治现实主义转变 |
(9)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列宁俄中关系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 历史背景:沙俄时期的不平等俄中关系 |
(一) 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对中国东北的侵犯 |
(二) 十九世纪沙俄对华侵略扩张的加剧 |
二、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 |
(一) 确立分析国际问题的阶级原则 |
(二) 提出反对民族侵掠的正义要求 |
(三) 倡导民族平等交往的重要准则 |
(四) 阐明实现国际和平的良好愿望 |
(五) 抨击列强侵略中国的野蛮暴行 |
三、 现实依据:列宁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考察 |
(一) 对时代及其特征的揭示 |
(二) 对沙俄外交关系的审思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俄中关系思想 |
一、 揭示沙俄时期俄中关系的不平等性 |
(一) 抨击沙俄对华政策的侵略性 |
(二) 谴责沙俄侵华的野蛮暴行 |
(三) 剖析沙俄侵华的阶级实质 |
二、 提出实现俄中平等关系的要求 |
(一) 推翻沙皇专制是前提 |
(二) 反对资本压迫是要务 |
(三) 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是保证 |
三、 探索实现俄中平等关系的途径 |
(一) 努力开展俄中两国人民的革命 |
(二) 促发俄中两国革命的互动影响 |
(三) 实现俄中两国革命力量的联合 |
(四) 推翻临时政府,实现和平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俄中关系思想 |
一、 确定苏俄国际和平立场:为新型俄中关系奠定基础 |
(一) 发布《和平法令》,宣示和平主张 |
(二) 废除“秘密外交”,公布掠夺条约 |
(三) 以坚决斗争谋求国际和平局面 |
(四) 公开阐明新政权对华和平原则 |
二、 阐明苏俄民族平等政策:为新型俄中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
(一) 与沙俄民族压迫政策决裂 |
(二) 承认并奉行民族自决原则 |
(三) 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
(四)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 对华外交的宣传鼓动策略:为新型俄中关系寻求支持 |
(一) 阐明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要性 |
(二) 苏俄外交的宣传鼓动策略运用 |
(三) 积极开展对华宣传鼓动工作 |
(四) 以公开宣言形式发布对华政策 |
四、表达苏俄对华友好态度:为新型俄中关系凝聚共识 |
(一) 宣布奉行“睦邻外交”政策 |
(二) 发布第一次、第二次“对华宣言”,争取中国政府的承认和支持 |
(三) 致力于消除中国政府对苏俄的疑惧和规避态度 |
(四) 积极推动建立新型俄中关系,改善苏俄外部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宁对俄中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
一、 谋求俄中外交关系正常化的最初努力 |
(一) 设置相关外交工作机构开展对华工作 |
(二) 与中国原驻俄外交官进行非正式接触 |
(三) 通过中国驻丹麦外交官开展双方联系 |
二、 通过远东共和国对华外交促进俄中关系 |
(一) 远东共和国与苏俄的特殊关系 |
(二) 重视远东共和国在俄中关系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
(三) 远东共和国为俄中关系正常化作出的贡献 |
三、 重视处理俄中历史悬案问题 |
(一) 列宁关于夺取中东铁路内部管理权的指示 |
(二) 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政策及其变化 |
(三) 关于外蒙古问题的基本政策和行动 |
四、 积极推动实现俄中直接外交谈判 |
(一) 推动张斯麟使团访俄 |
(二) 亲自接见张斯麟使团 |
(三) 推动直接谈判的交涉 |
五、 高度重视苏俄赴华外交使团的作用 |
(一) 推动裴克斯使团赴华谈判 |
(二) 指导越飞使团的在华工作 |
(三) 加拉罕与俄中正式建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列宁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指导和帮助 |
一、 向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经验 |
(一) 利用旅俄华工及其组织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思想 |
(二) 尝试依托华工组织创建“俄共(布)模式”的中国共产党 |
(三) 直接派遣革命者秘密赴华开展宣传和革命工作 |
二、 通过俄共(布)和共产国际推动中国革命 |
(一) 制定俄共(布)和共产国际对华工作原则 |
(二) 设置俄共(布)相关机构开展对华工作 |
(三) 组建共产国际工作机构推动中国革命 |
三、 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的指导 |
(一) 积极评价孙中山革命思想及辛亥革命 |
(二) 推动同孙中山南方政府的联系和接近 |
(三) 确立并实施援助孙中山南方政府的政策 |
四、 推动和帮助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中国共产党 |
(一) 选派维经斯基赴华帮助建党 |
(二) 维经斯基积极开展建党工作 |
(三) 推荐马林来华参与中共筹建 |
五、 指导和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
(一) 提出国共两党合作的设想 |
(二) 推动国共合作策略的形成 |
(三) 推动中共接受“党内合作”的方式 |
(四) 促成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评析 |
一、 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的积极功效 |
(一)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二) 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新范式 |
(三) 奠定了俄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 |
(四) 改善了苏俄社会主义事业的外部环境 |
(五) 促成了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有利条件 |
二、 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局限 |
(一) 一些正确设想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 |
(二) 以实现“世界革命”对待中国革命 |
(三) 以维护苏俄利益考量俄中关系分歧 |
三、 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的有益启示 |
(一) 始终奉行和平与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 |
(二) 正视历史问题妥善解决国家间的争议 |
(三) 积极稳妥地维护多方面国家安全利益 |
(四) 着力构筑好相邻大国的地缘政治关系 |
(五) 根据世态变化采取灵活务实外交方略 |
(六) 尽己所能地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
(10)列强与中苏关系研究(1917-192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列强与中苏对立(1917.11-1920.3) |
2.1 中国参与出兵干涉苏俄 |
2.1.1 列强与中国出兵干涉苏俄的原因 |
2.1.2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
2.1.3 中国参与的主要军事活动及影响 |
2.2 列强支持旧俄压制中国 |
2.2.1 列强对中国停付旧俄庚款的干涉 |
2.2.2 列强干涉中国停止旧俄使领待遇、收回使馆、租界 |
2.3 十月革命与外蒙古的“撤治” |
2.3.1 十月革命后外蒙古的情况 |
2.3.2 日本的“大蒙古国”阴谋与外蒙古“撤治” |
2.4 列强对中东铁路的争夺 |
2.4.1 中东铁路问题的出现 |
2.4.2 列强提议共管中东铁路 |
第3章 列强与中苏接触(1920.4-1922.7) |
3.1 列强干扰中国回应苏俄宣言 |
3.1.1 列强干扰中国回复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 |
3.1.2 列强干扰中苏接触与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 |
3.2 列强干涉中国与苏俄及远东共和国代表的接触 |
3.2.1 优林使华 |
3.2.2 裴克斯使华 |
3.3 日本图谋外蒙与外蒙独立 |
3.3.1 日本扶植匪军外蒙作乱 |
3.3.2 苏俄出兵与外蒙独立 |
3.4 列强与苏俄争夺中东铁路的权益 |
3.4.1 苏俄对中东铁路政策的变化 |
3.4.2 各国对中东铁路权益的争夺 |
第4章 列强与中苏谈判(1922.8-1924.5) |
4.1 越飞使华 |
4.1.1 中苏商讨谈判 |
4.1.2 列强策略的改变与越飞的态度 |
4.2 列强与中苏建交 |
4.2.1 加拉罕来华谈判 |
4.2.2 列强干扰中苏交涉 |
4.2.3 中苏建交与列强干涉失败 |
第5章 结束语 |
5.1 列强干涉中苏关系的原因 |
5.2 列强的干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5.3 影响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917—1927年苏俄-苏联对华“双轨”外交述略[J]. 余伟民. 历史教学问题, 2021(06)
- [2]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对苏复交研究[D]. 王晓雨. 齐齐哈尔大学, 2020(02)
- [3]北洋政府时期列强与军阀关系探究[D]. 周丽斯. 外交学院, 2020(07)
- [4]加拉罕在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1923—1926)[D]. 杜依璘.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6]张作霖与苏俄关系研究[D]. 张恒. 辽宁大学, 2019(01)
- [7]《顺天时报》对中苏关系认知研究(1922-1929)[D]. 李晓磊.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从中东铁路问题看早期苏俄对华政策(1917-1924)[J]. 丁灵芝.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8)
- [9]列宁俄中关系思想与实践研究[D]. 李士峰.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10]列强与中苏关系研究(1917-1924)[D]. 应俊. 吉林大学, 2014(03)
标签:中东铁路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 中苏关系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