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市场营销定义的重新演绎谈营销实践的理性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严红玲[1](2020)在《知性视角下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绩效形成与模式匹配》文中认为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以来,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这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学者进行创新研究提供了平台和氛围。这种创新背景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不断涌现,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进行技术创新升级产品、技术和服务,而且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来应对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资源观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认为无形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促进企业成长的关键。而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作为无形资源可以诠释企业成长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在企业创新过程中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希望构建一个新型的二元创新系统,从知性管理的视角解释二元创新系统的驱动力。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华为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其3个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的知识来源、商业模式创新的性格驱动方式以及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方式,从微观层面探索出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内在形成机理;其次,通过收集965家上交所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层面验证新型二元创新的知性驱动力和二元创新对组织成长绩效的形成路径;最后,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96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10次随机抽样进行必要条件分析和条件组合分析,从中观层面梳理和总结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知性驱动类型,以及新型二元创新的创新模式。本文对企业创新和组织管理领域做出来理论贡献:为企业创新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二元视角——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耦合;也为组织管理理论提供了新的管理策略——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融合。同时,本文也为企业实践提供了建议: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统一,从而以共轭双驱动方式为新型二元创新形成创设条件;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帮助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
陈厚合[2](2020)在《GF证券XX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纪业务是证券行业较早出现的项目,也是目前具有盈利的项目之一。不仅有益于公司和营业部收入,而且还可以为其他业务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最近几年,证券市场的改革不断加深,金融供给侧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不仅如此,佣金率也在不断下降,单一的经纪业务遭受了灭顶之灾。所以,券商们的经纪业务竞争在现在是很激烈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经纪业务为证券公司营业部带来的效益正在不断下降,营业部只有在不断调整策略下才能求得生存,在生存之下再谋发展。本文选取的对象是GF证券XX营业部,这是一个坐落在五线小县城的老营业部,本文就是先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这个老营业部中的得出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经过分析它的内部的客观环境与员工的行为规范,了解到它现行的营销策略和它的不足之处。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该营业部所在地区的简单的宏观发展情况。通过内外部相互分析中得到了该营业部内外部机会大于威胁,适合发展自己优势的SO类型。利用SWOT的分析出来的结果,本文就运用市场细分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和7Ps营销理论对其营销策略进行制定。在分析其问题的根源所在之后,本文运用7Ps策略逐一对应上述问题的缘由进行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方案,为GF证券XX营业部经纪业务所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也就是营业部必须利用价格差异化策略去面对佣金率下降的问题;用产品策略去对付业务收入单一的问题;在投放资源方面要关注有形展示、业务服务方面;对日常的人员纪律松散问题要进行人员管理和培训;对宣传方面不得力的就参考多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本文利用7Ps策略既重视了问题发生的条件,也要在疏导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利用这套策略,做到加强部署,最终我希望本文能够达到改进营业部的分工明细,改造了营业部对待客户对待员工的方面,改善了营业部工作的风气和工作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进步的目标。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希望对于其他营业部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使得其他营业部也能在金融供给侧的背景下得到发展壮大。
邹礼祺[3](2017)在《旅游开发背景下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以异质性和真实性文化体验为特点的民俗旅游开发己成为民族地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位于云南东北地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县也在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依托自身相对优质地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展开了新一轮的旅游开发战略布局。会泽县历史上因采铜业的发展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铜商文化,后因采铜业的衰败而逐渐走向衰微。21世纪初,会泽旅游业因历史文化名城的修缮、保护和申报工作而拉开帷幕。回顾近二十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史,由于受限于包括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交通和旅游认知等几大旅游区位条件的整体劣势,以及自身发展战略、地方经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情况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会泽县旅游经济始终无法在云南旅游板块的现有格局中实现突围。在新一轮的旅游产业布局中,会泽县地方政府依托资源和政策优势,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旅游景区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但如何迅速提升知名度,打开客源市场将成为会泽县旅游经济是否能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通过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的形式,利用节庆活动关注引爆性和资源整合性的特点,充分结合具有会泽地方代表性的会馆寺庙文化,重新唤起会泽群众“办会”、“赶会”历史记忆,构建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并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构建服务游客的产品体系和功能分区,并充分整合县域内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形式,打造完善的区域庙会民俗旅游产品。实现游客参与和文化体验,最终达到形成轰动效应、构建地方旅游品牌的目的。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真实性”与“商品化”的平衡、旅游场域中东道主与游客的交往、传统民俗文化的舞台化展示与文化生境保护的共存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会泽县以传统庙会节庆再造为基础的民俗旅游开发能否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包括地方政府主导下与会泽当地民间性组织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竞合等问题,也将成为其无论是庙会节庆再造还是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周欣[4](2016)在《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价值的角度来看,现代西方设计具有典型的二元性。一方面,它是西方工业文明和消费社会共同催生的产物,设计有助于产品赢得利润,这使它染上了功利的色彩;而另一方面,它又携带着源自启蒙运动的崇高“基因”,对平等、民主等价值的实现锲而不舍,致力于服务社会,表现出对人类境遇的深切关注,这又是它超越性的所在。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使得西方设计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气质。正因为如此,所以批评几乎总是伴随着设计而存在,二者是相伴相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技术、审美、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它们依次展开,具有逻辑上的轻重缓急。批评维度的扩展也显示出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表明了设计背后伦理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正因为如此,设计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回归到整体当中,它也将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融合在一起。本课题包含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针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正文下辖6章。第1章是对设计批评的历史进行追溯,以古希腊文明作为起点,对前工业文明时代比较重要的设计文化、物质文化进行梳理,从中呈现出设计批评的雏形。第2、3、4、5章则是以技术、审美、社会、生态等四个维度作为切入点,对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批评发展做深入剖析,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进程,将其中关键性的议题逐一呈现出来。而第6章则是针对设计批评的主体问题加以思考,阐述了在不同主体的参与之下,设计批评所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元的特质。在这四个维度之下,将若干关键性的伦理议题逐一呈现出来,映射出西方设计发展的多元性、矛盾性。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本课题认为,现代设计的发展一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伦理困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设计批评才彰显出它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它也因此而逐渐从一种属于批评家圈子的人文思考活动,渐渐蜕变成为大众对自我权益进行合理的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自觉意识。
谭高乐[5](2015)在《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放松,导致房价下行、消费者信心不足、市场需求低迷。长沙德科公司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调整公司战略目标,将公司从住宅地产向产业地产方向发展。产业园区的市场营销与传统住宅营销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在客户群体上的需求和关注点都是不同的。其次在工程施工和设计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将园区式的办公楼更好的销售给目标客户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为研究对象,第一步,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对国内外市场营销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步,介绍了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的基本情况,并且依据PEST理论对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所处的房地产行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房地产行业环境进行了大致分析,通过阐述德科公司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与营销资源三方面的情况,利用SWOT分析对项目进行优劣势分析,进而提出了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的制定,并通过市场细分,对客户群按地理范围、自身特性进行了细分,确定目标客户群,并进行了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4P组合策略。最后,提出了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的实施步骤与实施保障。本文以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为例,研究工业地产项目的营销过程、系统营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于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运营活力和竞争力,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更好的满足企业客户办公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梁毅斌[6](2014)在《东风本田CR-V越野车媒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04年之前,中国汽车市场对越野车的印象仅停留于粗线条、野外攀山越岭的“野兽级”汽车。同样地,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媒介策略也是以粗放型的方式为主,以“投放=声量=关注=销量”的思路,简单以为投放增加即等于销量增加。在越野车市场竞争未充分阶段,投放与销量成正比。然而,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到今天,活跃的汽车品牌超过50个;而在越野车这个细分市场中,活跃的越野车品牌也超过20个,可见汽车市场媒介环境愈见复杂,竞争亦较以往更为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粗放型的媒介投放策略并不能满足企业需要。东风本田CR-V作为越野车市场的领导车型,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推出更新换代型产品“新世代CR-V”,进一步开拓“都市SUV”这个细分市场。随后,其销量从1500台/月,逐步攀升至15000台/月,确立了在中国都市SUV的王者地位。面对越野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东风本田CR-V每年的媒介投放量亦仅为千万级,与竞争品牌的数以亿计的投放量相去甚远。然而,在媒介投放量远低于竞争对手的情况下,CR-V通过其独特的媒介策略,包括目标受众的选择、媒介的选择及组合,和根据媒介投放评估结果作出的及时反应,由此令到客户来电到店量和销量领先于越野车市场的各个竞争品牌。因此,研究成功产品的媒介策略,对帮助其他企业制定其产品的媒介策略,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本论文将会在基于东风本田CR-V的历史回顾和媒介传播介绍,通过第三方权威数据(CTR、艾瑞数据、Infosys、CMMS等)多角度以事实印证,再以RABOSTIC策划模型为研究的基础贯穿,从八个方面全方位融合:1.前期的市场研究、人群洞察、预算及目标制定;2.中期的战略制定及策略实施,包括媒介投放时期的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介考虑;3.后期的传播方案控制包括效果分析;4.最后由研究和思考中得出结论,东风本田怎样从洞察市场、竞争品牌、人群分析、媒介环境等方面考虑,得出效果最佳的媒介策略,助力CR-V销量持续领先于市场。
许晓军[7](2012)在《LEWA(大连)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产品和化工产品的需求数量有很大的增长,对质量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和化工等行业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工业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石化设备在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举足轻重,而石化设备中的计量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几乎每一套装置中都必不可少,而且计量泵的精确计量注剂功能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设备。这种石化设备的营销方式是有异于消费品营销的,对于我们从事工业品营销的人来说,要想紧跟市场变化,在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有一套完整可行的适合本行业情况和本企业现状的营销发展战略。由于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和化工这些行业对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对产品的品质要求的提高,在生产中设备的标准、稳定性、安全可靠性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生产设备的采购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所以在这些企业中对设备的采购极其重视。这对于LEWA这样世界顶尖的计量泵生产企业在中国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本文是根据LEWA公司目前营销现状的需要而写的。作者在LEWA(大连)公司从事计量泵营销工作多年,对于本行业的市场情况和营销方式有着充分的了解,并有多年的工作中实践经验。作者以工业产品营销理论和实践经验为起点,以自己掌握的国内外本行业市场情况和营销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对LEWA公司营销方面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存在的机会和竞争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最后,在本行业市场情况和LEWA公司目前的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营销管理方案,从而达到组建一个高效有凝聚力的营销团队、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的目的。
高灵娇[8](2012)在《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也是与外界沟通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名片,它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市民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城市形象设计近年来也逐渐受到相关学者和城市相关设计实践者的关注和重视。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形象设计是否有创意、有个性以及能否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并且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城市形象设计创新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现有大多数学者进行的研究,都是针对城市形象某项具体设计如何进行设计创新的,没有对城市形象设计创新进行系统的思考,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和系统的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理论。本文尝试通过研究和运用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结合城市形象设计的特点,尝试建立自身关于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并对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作为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实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的验证并完善形成的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最终归纳概括出了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方式、必要条件、主要途径以及管理在城市形象设计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等相关理论内容。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充实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相关学者和城市形象设计者提供参考。
葛唯龙[9](2011)在《GSL公司中国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合成树脂原材料作为基本塑料产品中最贴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其需求量更是不断的增长。近年来很多国际金融和石化寡头不断地对合成树脂原材料进行投资和扩建,致使国际产能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际需求与产品结构也随着消费群体的多样化而不断变化,供需双方的关系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转移,加之动荡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参杂,供需市场更加跌宕起伏,作为以中国为主要目标市场的GSL公司正处于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特别是近几年来,GSL公司还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公司的销售数量逐年上升,但是市场份额却逐年萎缩,利润更是逐年下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基于GSL公司的经营现状,采用了SWOT分析法从GSL公司目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四个方面了解了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再用“五力”分析法明确了GSL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而找出了GSL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即:GSL公司合成树脂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活动应以外销市场为主,一般贸易为辅,在加强现有薄膜产品销售的前提下,开发近洋货源,完善仓储物流配套服务以便于积极开展终端用户直销业务并相应地推出高附加值产品,针对现有客户具备国内贸易的客户群要重点开发一般贸易,为销售区域向内陆城市渗透做好准备,进而扩大销售区域和市场份额。围绕这一新的发展方向,利用4Ps理论,分别从产品、价格与促销、营销渠道这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以4Cs理论为基础,针对产品策略,从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这四方面,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改善现有营销活动的不足。同时,为了保障GSL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分别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产品技术与服务这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营销计划的顺利进行,最终解决GSL公司虽销售数量上升,但市场份额却萎缩,利润下滑的问题。
陶杰[10](2011)在《基于TOPSIS法的营销流程管控点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好营销工作,而做好营销工作首要的条件就是做好营销流程管控工作。然而,对营销的整个流程进行管控不仅费用巨大,而且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识别合适的营销流程管控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营销流程的理论分析,梳理出营销流程的一般流程。然后,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营销流程各环节的影响重要性程度。然后,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递阶层次模型,识别营销流程的关键环节。最后,再结合影响营销效益的指标分析,通过TOPSIS法建立营销流程管控点的识别模型,识别营销流程的最优管控点。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营销流程可以划分为八个一级环节和二十个二级环节;2、影响营销效益的指标有重要程度、成本、时间和人力四个;3、营销流程的关键环节为渠道管理,客户管理,营销策划和产品管理四个。4、通过中国联通的实证分析得出其营销流程的最优管控点为促销管理环节。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营销流程的管控直接影响整个营销活动的最终效果,而一次营销的成败有可能决定整个企业未来的命运。本文力图通过建立营销流程管控点的识别模型,为企业的营销管控工作提供一个简单可行的管控点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提供针对的管控方法,希望能对当代企业的营销流程管控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二、从市场营销定义的重新演绎谈营销实践的理性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市场营销定义的重新演绎谈营销实践的理性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知性视角下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绩效形成与模式匹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知性管理 |
1.2.2 二元创新 |
1.2.3 组织成长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知识资本 |
2.1.1 知识资本的定义 |
2.1.2 知识资本的理论基础 |
2.1.3 知识资本的二元性 |
2.2 组织性格 |
2.2.1 组织性格的定义 |
2.2.2 组织性格的理论基础 |
2.2.3 组织性格的拓展研究 |
2.3 技术创新 |
2.3.1 技术创新的内涵 |
2.3.2 技术创新的二元性 |
2.4 商业模式创新 |
2.4.1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4.2 商业模式创新的二元性 |
2.5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 |
2.5.1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背景 |
2.5.2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 |
2.5.3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耦合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 |
3.1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3.2 华为公司的创新实践 |
3.3 华为公司的成长阶段分析 |
3.3.1 创业期 |
3.3.2 国内发展期 |
3.3.3 全球布局期 |
3.4 知识资本驱动的技术创新机理 |
3.4.1 创业期: 外源性知识驱动技术创新 |
3.4.2 国内发展期: 内源性知识驱动技术创新 |
3.4.3 全球布局期: 内外源知识双重驱动技术创新 |
3.5 组织性格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 |
3.5.1 创业期: 外在本能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 |
3.5.2 国内发展期: 内在情感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 |
3.5.3 全球布局期: 内外思维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 |
3.6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二元耦合的组织成长路径 |
3.7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提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绩效形成路径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逻辑 |
4.1.2 研究假设 |
4.2 变量测量 |
4.2.1 变量的构成维度分析 |
4.2.2 变量指标设计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样本选择 |
4.3.2 研究方法 |
4.4 基于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分析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5 结果讨论与研究价值 |
4.5.1 结果讨论 |
4.5.2 理论价值 |
4.5.3 实践价值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fsQCA的驱动力与创新模式匹配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驱动力与创新模式匹配的结果分析 |
5.2.1 技术创新驱动力分析 |
5.2.2 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分析 |
5.2.3 二元创新模式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价值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管理启示 |
5.3.3 研究价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GF证券XX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SWOT |
2.1.2 PEST分析 |
2.1.3 STP理论 |
2.1.4 7Ps营销理论 |
2.1.5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CRM)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研究 |
2.2.2 国内文献研究 |
2.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章 GF证券XX营业部简介 |
3.1 GF证券介绍 |
3.2 GF证券XX营业部介绍 |
3.3 GF证券XX营业部现有问题 |
3.3.1 业务收入过于单一受不起冲击 |
3.3.2 忽视客户服务导致收入减少 |
3.3.3 团队建设不完善个体战斗力还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F证券XX营业部PEST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
4.2.2 市场不断萎缩,经纪业务负增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F证券XX营业部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2 劣势分析 |
5.3 机会分析 |
5.4 威胁分析 |
5.5 SWOT分析总结 |
第六章 GF证券XX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策略设计 |
6.1 价格策略(Price) |
6.1.1 客户细分差异化定价 |
6.1.2 投资顾问服务差异化定价 |
6.2 产品策略(Product) |
6.2.1 制定差异化产品 |
6.2.2 丰富产品线 |
6.2.3 借助网络调整产品功能 |
6.3 有形展示策略(Physical evidence) |
6.3.1 有形展示的原理 |
6.3.2 XX营业部有形展示策略 |
6.4 服务过程策略(Process) |
6.4.1 前期引导 |
6.4.2 中期跟进 |
6.4.3 后期维护 |
6.5 人员策略(People) |
6.5.1 人员的招聘 |
6.5.2 员工的培训 |
6.5.3 员工的日常管理 |
6.5.4 员工的激励与考核 |
6.6 渠道策略(Place) |
6.6.1 电话营销 |
6.6.2 社区 |
6.6.3 银行 |
6.6.4 网络 |
6.7 促销策略(Promotion) |
6.7.1 人员促销 |
6.7.2 活动促销 |
6.7.3 广告促销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旅游开发背景下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历史记忆中的会泽铜商盛世 |
第二节 会泽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会泽县传统庙会文化的历史渊源 |
第二章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动力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的外生动力机制 |
第二节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的内生动力机制 |
第三章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的创意性开发路径 |
第一节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的实施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与地方旅游产业开发的协同发展 |
第四章 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理性化思考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参与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庙会节庆再造过程中文化真实性和商品化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旅游交往过程中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旅游目的地与区域旅游之间的竞合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照片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成果 |
致谢 |
(4)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六、研究路径 |
第一章 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由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物质文明的观念变迁 |
一、伦理的价值:造物与伦理的和谐统一 |
二、对待技术的态度 |
三、对待奢侈品与消费的态度 |
四、理性的原则 |
第二节 启蒙运动时期 |
一、理性主义的崛起:批评的基础 |
二、批评与伦理价值 |
第三节 现代设计的多元维度 |
第二章 设计批评的技术维度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 |
第二节 人性化议题:人与机器的抗争、妥协 |
一、技术革新和现代工业 |
二、19世纪英国对待工业化和设计的反思 |
三、穆特修斯的选择: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
四、美国工业的选择:欢迎机器,但要适度 |
第三节 乌托邦议题:人与社会的融合 |
一、设计与“最高的善” |
二、格罗皮乌斯的教育尝试和伦理思考 |
三、纳吉的教育与思考:以人为中心 |
第三章 设计批评的审美维度 |
第一节 个人主义、审美与消费社会 |
第二节 装饰议题:诚实与虚伪 |
一、不合时宜的装饰 |
二、装饰之罪 |
第三节 风格议题:被物驱使的人 |
一、个人主义与商业活动 |
二、消费社会的矛盾性: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
三、对广告和商业文化的批判 |
四、对废止和“流线型”的迷狂 |
第四章 设计批评的社会维度 |
第一节 平等与安全的议题 |
一、时尚与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二、安全:由“消费者”转向“用户” |
三、设计师的觉醒 |
第二节 设计师的责任议题:乌尔姆观念的变迁 |
一、包豪斯的影响 |
二、要求理性的声音 |
三、在科学之外寻求人性 |
第三节 帕帕奈克的历史贡献 |
一、对消费社会的批评 |
二、对设计师的定位 |
第五章 设计批评的生态维度 |
第一节 生态议题的紧迫 |
一、过度膨胀的技术文明 |
二、越演越烈的环境压力 |
第二节 人-社会-自然:从分离到统一 |
一、现代主义者的生态设计观 |
二、由“个体”走向“共同体” |
第三节 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
一、新的伦理思考与可持续发展 |
二、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
三、面向大众的设计批评 |
第六章 设计批评的主体 |
第一节 设计批评与设计改革者 |
第二节 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 |
第三节 设计批评与职业设计师 |
第四节 设计批评与大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2.1 长沙德科企业公元项目简介 |
2.1.1 长沙德科公司概况 |
2.1.2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简介 |
2.2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2.2.2 需求环境分析 |
2.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内部环境分析 |
2.3.1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2.3.2 财务资源分析 |
2.3.3 营销资源分析 |
2.4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SWOT分析 |
2.4.1 机会 |
2.4.2 威胁 |
2.4.3 优势 |
2.4.4 劣势 |
第3章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的制定 |
3.1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的STP分析 |
3.1.1 市场细分 |
3.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3.1.3 市场定位 |
3.2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组合策略 |
3.2.1 产品策略 |
3.2.2 价格策略 |
3.2.3 渠道策略 |
3.2.4 促销策略 |
第4章 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
4.1 营销策略的实施原则与步骤 |
4.1.1 策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
4.1.2 营销策略的实施步骤 |
4.2 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4.2.1 组织架构的优化 |
4.2.2 人力资源保障 |
4.2.3 强化项目流程管理 |
4.2.4 培训保障 |
4.2.5 企业文化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东风本田CR-V越野车媒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理论及实际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理论 |
1.1.3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SUV 品类营销方面研究现状 |
1.2.2 媒介策略方面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东风本田企业介绍 |
2.1 企业简介 |
2.1.1 生产与产品线方面 |
2.1.2 企业理念与战略方面 |
2.2 企业业绩研究 |
第三章 东风本田 CR-V 越野车的营销分析 |
3.1 SUV 车型的营销环境分析 |
3.2 东风本田 CR-V 的背景分析 |
3.3 东风本田 CR-V 销量及市场分布状况 |
3.3.1 CR-V 整体车型销量方面 |
3.3.2 CR-V 销量市场分布方面 |
3.4 东风本田 CR-V 的竞争分析以及媒体效率比较 |
第四章 CR-V 媒介策略分析 |
4.1 前期分析 - Research |
4.1.1 SUV 汽车行业 |
4.1.2 媒介环境 |
4.1.3 自身情况 |
4.2 目标受众 - Audience |
4.3 传播目标 - Objective |
4.3.1 东风本田 CR-V 进入中国市场 |
4.3.2 CR-V 全速发展 |
4.3.3 成熟之时 |
4.4 传播预算–Budget |
4.4.1 导入期 |
4.4.2 发展期 |
4.4.3 成熟期 |
4.5 传播策略 - Strategy |
4.6 决定成败的媒介战术 - Tactics |
4.6.1 电视 |
4.6.2 报纸 |
4.6.3 网络 |
4.6.4 户外 |
4.6.5 杂志 |
4.6.6 电台 |
4.7 实施 - Implementation |
4.8 控制– Control |
4.9 小结 |
第五章 启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LEWA(大连)公司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 |
2.1.1 4P营销理论 |
2.1.2 4C营销理论 |
2.1.3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
2.2 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 |
2.2.1 工业品营销的概念 |
2.2.2 工业品营销相关理论 |
2.2.3 研究工业品营销的原因 |
2.3 工业品营销与消费品营销的区别 |
第3章 LEWA(大连)公司营销环境与营销现状分析 |
3.1 计量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1 国际市场环境 |
3.1.2 国内市场环境 |
3.2 国内计量泵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3.2.1 国内市场中计量泵发展现状 |
3.2.2 计量泵行业的特点 |
3.2.3 计量泵国内市场销售渠道的分析 |
3.2.4 LEWA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5 营销环境和营销现状分析的总结 |
3.3 LEWA(大连)公司现状 |
3.3.1 公司发展过程和企业概况 |
3.3.2 组织结构 |
3.3.3 产品情况和市场定位 |
3.4 LEWA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
3.4.1 整体营销现状 |
3.4.2 营销团队现状 |
3.4.3 主要营销方式现状 |
3.4.4 各地区销售状况分析和市场分布分析 |
3.4.5 产品市场分布分析 |
第4章 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公司产品方面的问题分析 |
4.1.1 产品按时交货率和质量问题 |
4.1.2 是公司在产品长远规划问题 |
4.2 市场拓展问题分析 |
4.2.1 订货和用户过于集中 |
4.2.2 石油天然气开采和运输领域市场开发严重不足 |
4.2.3 新市场和新领域的业务拓展滞后 |
4.3 营销团队建设问题分析 |
4.3.1 营销人员的培养和筛选问题 |
4.3.2 营销团队的薪酬和激励制度问题 |
4.4 客户管理的问题分析 |
4.4.1 客户管理办法问题 |
4.4.2 客户拜访和回访机制问题 |
4.5 品牌建设的问题分析 |
第5章 LEWA(大连)公司的营销战略 |
5.1 公司营销战略方案 |
5.1.1 确定公司营销战略发展方向 |
5.1.2 确立公司长远的战略目标 |
5.1.3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2 LEWA(大连)公司的营销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市场拓展策略 |
5.2.3 营销团队建设策略 |
5.2.4 客户管理策略 |
5.2.5 品牌建设策略 |
第6章 营销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加强产品生产管理 |
6.2 建立规范的信息收集和管理制度 |
6.3 建设高素质的营销团队 |
6.4 加强公司管理制度建设 |
6.5 建立有力财务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设计创新研究现状 |
1.2.2 城市形象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二章 设计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设计创新的基本概念 |
2.1.1 设计管理 |
2.1.2 设计创新 |
2.2 设计创新的内容 |
2.2.1 设计理念的创新 |
2.2.2 设计语言符号的创新 |
2.2.3 设计程序的创新 |
2.3 设计创新的影响因素 |
2.3.1 科技因素对设计创新的重要影响 |
2.3.2 艺术因素对设计创新的重要影响 |
2.3.3 文化因素对设计创新的重要影响 |
2.3.4 管理因素对设计创新的重要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元素与现状分析 |
3.1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概念界定 |
3.2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元素分析 |
3.2.1 从城市形象构成元素看 |
3.2.2 从城市意向五元素看 |
3.3 目前城市形象设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理论研究 |
4.1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方式 |
4.1.2 单一式创新 |
4.1.3 综合式创新 |
4.2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必要条件 |
4.2.1 制定城市形象设计的创新战略 |
4.2.2 设计前期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和环境分析 |
4.2.3 吸纳高水平的专家和设计师参与设计 |
4.3 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主要途径 |
4.3.1 做好前期设计创新 |
4.3.2 适当融合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 |
4.3.3 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
4.3.4 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
4.4 管理在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的重要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创新实例分析 |
5.1 西安曲江文化景区情况简介 |
5.2 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是典型的“综合创新”方式 |
5.3 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创新的有利条件 |
5.3.1 西安建设“人文、活力、和谐”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的支撑 |
5.3.2 曲江文化景区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5.3.3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等单位提供了高水平的专家和设计师 |
5.4 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的主要创新点 |
5.4.1 基于市民需求进行设计创新,让市民真正喜爱景区各项设计 |
5.4.2 现代技术和新材料建成建筑与历史文物建筑的有机结合 |
5.4.3 大唐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大幅提升 |
5.4.4 重视城市形象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 |
5.5 管理在曲江文化景区设计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GSL公司中国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 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
(三)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二、GSL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一) GSL公司概况 |
(二) GSL公司SWOT分析 |
(三) GSL公司竞争态势分析 |
三、GSL公司营销现状的问题诊断 |
(一) GSL公司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GSL公司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GSL公司营销策略的构建 |
(一) GSL公司营销策略构建的整体思路与原则 |
(二) GSL公司营销策略构建的主要内容 |
五、GSL公司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
(一) 组织架构配合保障 |
(二)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配合与支持 |
(三) 产品服务与技术支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TOPSIS法的营销流程管控点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营销发展和营销观念的转变 |
1.1.2 企业营销流程管控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调查法 |
1.3.2 层次分析法 |
1.3.3 TOPSIS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营销流程研究现状 |
2.2 营销管控研究现状 |
2.2.1 集团营销管控 |
2.2.2 营销控制理论 |
2.3 识别方法理论综述 |
2.3.1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和研究 |
2.3.2 TOPSIS法的发展和研究 |
2.4 本文研究视角 |
第3章 营销流程管控点的内涵 |
3.1 营销的目的 |
3.2 营销流程管控的意义 |
3.3 营销流程管控的方法 |
3.4 营销流程管控点的必要因素 |
3.4.1 营销流程的含义界定 |
3.4.2 营销流程管控的假设 |
3.4.3 营销流程管控点内涵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营销流程关键环节识别 |
4.1 营销的一般流程 |
4.1.1 营销的一级环节 |
4.1.2 营销的二级环节 |
4.1.3 营销的一般流程结构图 |
4.2 模型因素的构造 |
4.2.1 模型因素的选择标准 |
4.2.2 模型因素的选取 |
4.3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4.3.1 层次分析法使用步骤 |
4.3.2 问卷的设计 |
4.4 抽样样本及调查结果 |
4.4.1 抽样样本 |
4.4.2 调查结果 |
4.5 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
4.5.1 数据整理 |
4.5.2 结果分析 |
4.6 营销流程的关键环节 |
第5章 基于TOPSIS法的管控点识别模型的建立 |
5.1 影响营销效益的指标分析 |
5.1.1 效益指标的选取标准 |
5.1.2 影响营销效益指标的选取 |
5.1.3 营销效益指标的内涵 |
5.2 TOPSIS法的应用 |
5.2.1 TOPSIS法原理 |
5.2.2 TOPSIS法使用步骤 |
5.3 营销流程管控点的识别模型 |
5.4 营销流程的最优管控点 |
第6章 营销流程管控点识别模型的应用 |
6.1 中国联通营销流程管控 |
6.1.1 中国联通营销现状 |
6.1.2 关键环节的效益指标分析 |
6.2 营销流程管控点的识别 |
6.2.1 营销流程管控点识别模型的建立 |
6.2.2 基于TOPSIS法的模型运算 |
6.2.3 营销流程管控点的识别 |
6.3 中国联通营销流程的管控点策略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从市场营销定义的重新演绎谈营销实践的理性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知性视角下新型二元创新系统的绩效形成与模式匹配[D]. 严红玲. 南昌大学, 2020(01)
- [2]GF证券XX营业部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陈厚合.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旅游开发背景下会泽县传统庙会节庆再造研究[D]. 邹礼祺. 云南大学, 2017(05)
- [4]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研究[D]. 周欣. 苏州大学, 2016(03)
- [5]长沙德科公司企业公元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谭高乐. 湖南大学, 2015(03)
- [6]东风本田CR-V越野车媒介策略研究[D]. 梁毅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LEWA(大连)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许晓军.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1)
- [8]城市形象设计创新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西安曲江文化景区设计为例[D]. 高灵娇. 中南大学, 2012(03)
- [9]GSL公司中国区营销策略研究[D]. 葛唯龙. 兰州大学, 2011(05)
- [10]基于TOPSIS法的营销流程管控点识别研究[D]. 陶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