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及常见故障排除

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及常见故障排除

一、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常祯[1](2020)在《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也随之放缓,对于电力需求的增长量也相应的减少。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电厂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显现,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厂由于先天原因,在能源消耗、空气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上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想经得住时代发展的考验长期得以生存,燃煤发电厂就必须要在降低运营成本上下功夫。由于维修费用是燃煤发电厂成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火力发电厂常见故障的分析,具有降低检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实际意义。锅炉汽水系统是燃煤发电厂重要的组成部分,汽水系统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能否安全运行正常发电。而给水泵作为汽水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由于其内部结构及其辅助设备较其他水泵更为复杂,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影响汽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且给水泵组故障的维修周期一般较长、设备停运影响较大、损失较为严重,其运行和维修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对于给水泵常见故障的分析有益于维持发电厂的正常运转,降低电厂的厂用电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将燃煤发电厂锅炉汽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主要设备给水泵为研究载体,从火电厂锅炉给水系统分析、对给水泵的常见故障及修复、定期检验方法及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包括:1.通过各类型发电厂的形势分析,以燃煤发电厂为研究主体,分析了火电厂的成本构成、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锅炉给水泵的驱动方式,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方法的指导。2.分析燃煤发电厂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分析给水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结合企业主要设备近年来生产运营的数据,为后续故障分析和维修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3.针对企业遇到的实际情况对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发现给水泵密封失效是故障的主要类型,通过对密封原理的分析明确密封失效的成因,并针对给水泵现有的密封方式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机械密封的可靠性。针对给水泵泵轴断裂、给水泵芯包磨损、给水泵汽轮机调节汽阀阀杆断裂、给水泵油封烧损、给水泵平衡盘开裂、给水泵叶片断裂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4.归纳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的主要检修任务,同时为了降低维修的时间成本以及维修所占用的企业相关的实际生产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检验成本的机械结构优化。5.根据常见的维修人员出现的不良操作,总结了检修时常见的误区,用以避免因检修造成对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的破坏。阐述了管理制度对工厂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现有流程更好的发挥作用。

周意贺[2](2020)在《基于小波包分解与BP神经网络的气阀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机械设备复杂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日益显着,而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是获得精确诊断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中,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都是热点研究内容,也是研究的前沿。本文首先对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讨论了故障诊断的主要方法及步骤,以2D-90MG往复式压缩机网状气阀故障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采集网状气阀的典型振动信号,对网状气阀故障时振动的时域和频域信号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2D-90MG往复式压缩机网状气阀故障模拟实验,故障实验的模拟效果与实际往复式压缩机生产情况非常接近,非常具有实际研究价值。2、网状气阀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通过在网状气阀阀座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基础上,采集大量的往复式压缩机网状气阀的加速度信号,为下面的故障智能分析奠定了数据基础。3、分析了网状气阀加速度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以及网状气阀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的振动信号特征。4、基于小波包能量谱模型对网状气阀故障特征进行提取,采用小波包分解技术,解决了网状气阀振动信号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将网状气阀原始加速度信号进行适当程度的分解,并以子带信号的能量为元素构造特征向量。5、基于BP神经网络(DNN)的网状气阀故障智能识别;为实现网状气阀故障类别的智能识别诊断,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DNN)的网状气阀故障识别方法,将上面得到的小波包能量谱特征向量输入到设计好的DNN中去训练,得到诊断模型,再将训练好的DNN模型用于对新样本的智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网状气阀故障诊断技术的诊断精度良好,验证了本文基于振动信号和小波包分解技术提取网状气阀故障特征的有效性;以及基于BP神经网络的网状气阀故障智能识别的可行性。

万伏彬[3](2019)在《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红外探测器组件的卫星在对地观测、太空探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空间脉管制冷机为红外探测器组件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低温环境,是红外探测系统的核心部件。空间脉管制冷机具有结构紧凑、振动小、效率高、寿命长及可靠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空间机械制冷机最具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机型。目前我国遥感探测卫星设计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为10年,与之配套的国产某新型号空间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已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但能否在长达10年的设计寿命内可靠工作尚不清楚,寿命和可靠性问题是国产新型号空间脉管制冷机在卫星型号上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针对具有“高可靠、长寿命、小子样”特点的国产新型号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的工程应用需求,本文从试验效率和评估精度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方面引入加速退化试验,建立高效的整机级装备加速试验方法;另一方面引入贝叶斯理论,运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提高装备可靠性评估精度,建立了一套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多源信息融合可靠性评估方法,为空间脉管制冷机等国产新研装备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设计及可靠性评估方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脉管制冷机整机污染性能退化模型。系统深入分析了脉管制冷机的主要潜在失效模式:泄漏、疲劳、磨损和污染,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泄漏、疲劳和磨损失效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脉管制冷机内非金属材料释放杂质气体导致的污染失效问题,是制约脉管制冷机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非金属材料放气规律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是导致脉管制冷机污染失效的敏感应力。基于非金属材料的放气规律,建立了包含敏感应力和运行时间的脉管制冷机整机污染性能退化模型,为开展脉管制冷机整机加速退化试验和可靠性评估奠定理论基础。2.温度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研究了热端温度变化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机理:根据脉管制冷机在轨运行情况和加速试验应力载荷需要,设置热端温度在243~353K范围内变化时,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了脉管制冷机关键部件内的温度分布、质量流和压力波相位差值以及整机制冷性能变化情况,以一台国产空间脉管制冷机试验样机开展了整机高温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分析了脉管制冷机在太空恶劣环境下的热环境适应性,为之后的脉管制冷机加速试验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3.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空间脉管制冷机恒定应力及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分析方法,为空间脉管制冷机在不同轨道下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1)针对恒定应力下加速退化数据建模和可靠性评估问题,在产品寿命分别服从指数寿命型、威布尔寿命型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多源可靠性信息融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建立了可靠性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数学表达式,在得到现场加速退化数据后,利用贝叶斯公式更新模型参数,并利用Gibbs抽样算法解决了贝叶斯公式中的高维积分计算难题。该方法适用于多个寿命分布场合,可以有效提高小子样产品可靠性评估精度。(2)针对循环应力加速退化数据建模和可靠性评估问题,首先提出了循环应力加速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其次建立了基于累积失效原理的循环应力退化数据等效处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温度循环造成的杂质气体扩散和热应力疲劳效应的联合影响,建立了产品非线性退化模型,利用伪失效寿命分布模型,融合先验信息,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可靠性模型;最后采用Gibbs抽样算法,得到可靠性模型参数估计。4.以国产某型空间脉管制冷机为对象,开展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与验证。搭建脉管制冷机加速退化试验平台,综合设计恒定应力和循环应力下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案,开展了多个温度点下的脉管制冷机整机加速退化试验;基于失效机理分析,建立了整机非线性性能退化模型;基于伪失效寿命分布和贝叶斯理论,融合先验信息和退化信息,基于Gibbs抽样算法,提高了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精度。综上所述,本文从失效机理、数值仿真、退化模型、信息融合和加速试验等方面对空间脉管制冷机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解决“高可靠、长寿命、小子样”国产新装备寿命的高效合理预测和可靠性精确评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刘强[4](2019)在《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采煤机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认为采煤机液压系统失效时,部件之间不仅存在静态失效行为,还存在动态失效行为。传统故障树分析方法只能对静态失效行为进行描述,动态故障树可以解决具有静、动态失效行为的复杂系统建模问题,但在求解时无法直接进行定量分析求解。贝叶斯网络具有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推理的优点,将贝叶斯网络与动态故障树相结合,研究了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和重要度算法,解决了液压系统中部件之间静动态失效行为描述及动态故障树求解的问题。首先,对液压系统中的静动态失效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常见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并采用静、动态逻辑门建立动态故障树模型,对液压系统中部件之间存在的静动态失效行为进行描述。其次,研究了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给出了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条件概率表的构建方法及叶节点故障概率和根节点后验概率的求解算法,并通过与Monte Carlo方法求解的动态故障树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为了度量部件失效时对系统失效概率的影响程度,在现有故障树和静态贝叶斯网络重要度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根节点的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F-V重要度、综合重要度算法,并通过与静态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运用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和重要度算法对电牵引采煤机液压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了系统在各个时间段的失效概率和系统在各个时间段失效时各元件的后验概率、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F-V重要度、综合重要度,为寻找液压系统的薄弱环节和系统可靠性提升提供依据。

杨鑫[5](2019)在《炼化关键动设备维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炼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成开工,尤其是化工产品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品结构越来越趋于国际化、产品附加值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设备新技术不断进步,预计2018-2019年合成树脂类产品将新投产至少千万吨,而国内安全、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和颁布就是炼化企业的“紧箍咒”,不断鞭策炼化企业提高管理要求,这就需要生产装置更安全、更平稳、更高效的运行,而关键动设备是装置稳定运行的保障,为提高关键动设备的运行效率、增加开工率、减低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本文以RCM理论为基础研究炼化关键动设备的维修优化,结合安全、环保、经济因素进行决策的综合分析,以提高关键动设备可靠性为目的,持续降低故障频次,减少非计划停车、降低因关键动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环保和经济影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通过对比炼化生产常用的维修理论确定本文研究的维修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RCM理论的炼化关键动设备维修决策理论体系,阐述RCM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结合炼化生产的特点详细制定了关键动设备应用RCM理论分析的主要工作步骤。然后,通过分析关键动设备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准则,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研究目标的风险系数、筛选装置关键动设备,制定炼化关键动设备的筛选方法,并且综合运用设备基础信息和资料,统计、分析设备历史数据,在剔除非功能性故障后确定造成设备失效的功能性故障清单。再次,以FMEA分析小组为核心,通过分析失效原因和机理,结合安全、环保、维修、生产损失的评价标准,建立炼化关键动设备的FMEA分析方法,确定失效模式的影响范围和破坏能力,运用失效模式的风险矩阵确定各失效原因的风险等级。最后,通过分析关键动设备故障的显隐性及其特点,建立显隐性维修策略,选用适合炼化生产设备且具备较强实用性的预防措施和方法,阐述了显隐性维修策略的主要预防措施和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功能,综合运用FMEA分析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分别制定关键动设备各失效模式的维修优化,通过重复分析和评定过程最终制定出关键动设备的维修优化,对炼化关键动设备长周期运行的维修和维护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和清晰的思路。

李克[6](2019)在《Fisher调节阀产品整修技术的研发》文中研究表明调节阀(也称为控制阀)是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终端控制设备,在流体装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程控制系统是由上百甚至数以千计的控制回路组成的,每一个控制回路都经过严格设计,以保证关键的过程变量满足系统工艺要求。调节阀产品的整修技术,关系着过程控制系统能否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本文以气动调节阀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调节阀的结构与原理,以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根据用户订单,论述了调节阀的选型方法,以及五种典型的气动控制设计。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现场和维修中心两种实验环境中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以故障处理为目的,研究调节阀的整修技术。在现场整修的研究中,论述了使用475现场通讯器以及ValveLink阀门诊断软件,对处理故障的重要意义。维修中心的整修,则侧重于调节阀从内到外的全面整修,尤其是不能在线进行的整修,并分别对两种实验环境的整修措施进行了总结。然后,通过实际案例,论述如何运用整修技术处理故障,并论证整修措施的实施。通过整修过程的启发,本文可以为供应商、施工单位和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实用的整修经验。最后,通过对近年来工作的统计,论述了在调节阀整修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现象是:不动作、卡涩、不到位、振荡、外漏、内漏等;故障频率最高的依次是:阀芯、阀座、密封环,以及阀门定位器、气源管路等控制附件,再者就是执行机构中的膜片、活塞、传动部件。整修后的调节阀,可以满足现场工况要求,与原厂的产品性能接近或基本保持一致。调节阀整修技术的研发,可以提高调节阀的利用率,降低系统的故障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刘文[7](2018)在《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及事故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地下工程建设突飞猛进,导致由地铁盾构施工引起的多种安全事故频发。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灾变机理相当复杂,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分析地铁盾构施工事故演化机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点,基于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发生机理,建立了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探索因素分析(EF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相结合的方法,从主观角度探究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然后,利用迭代自组织数据(ISODATA)聚类算法,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从客观角度验证了安全风险“浴盆”曲线规律的有效性,确定事故的主要类型为突涌及地表沉降超限。最后,针对突涌及地表沉降超限事故,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构建了精细化仿真模型,分析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的风险演化过程;采用蝴蝶结分析(BTA)与模糊贝叶斯网络(FBN)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的安全风险演化过程;根据ABAQUS仿真计算结果及BTA-FBN概率分析结论,制定了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了地铁盾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绩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减少因知识缺乏而产生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认知的不确定性,在分析梳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工艺流程及作业要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调查问卷;根据现场施工人员主观经验的问卷调查结果,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拟合得出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浴盆”曲线规律,实现对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分布重点阶段及主导风险因素的可知和预估,为基于ISODATA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聚类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2)在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ISODATA聚类算法研究了客观发生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未遂事件及事故),拟合得出了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浴盆”曲线规律,从客观角度验证了基于EFA-SEM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的有效性。此外,通过聚类分析地铁盾构施工未遂事件及事故,确定了地铁盾构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为后续事故演化机理解析确定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将发生频率高、严重程度低的未遂事件纳入研究范围,扩展数据库的信息来源;其次,根据EFA-SEM模型提取的施工阶段及风险因素基本框架,分析收集的243项安全事件,定义数据库结构所包含类别及变量,形成结构化数据库;最后,通过ISODATA聚类算法建立聚类集群,分析整体数据库变量分布情况,拟合得出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浴盆”曲线;对比分析集群与集群、集群与数据库之间,发生的各种后果严重程度水平,获取集群风险程度的量化结果,确定地铁盾构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为突涌及地表沉降超限。(3)根据地铁盾构施工事故主要类型为突涌的结论,探究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演化机理。以XW盾构区间为研究背景,考虑水土流固耦合作用,管片衬砌不连续性,以及管片、注浆层和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3D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精细化仿真模型;以不同水头差的变化反映涌水量的动态演化,探究了其对盾构施工中管片接缝的机械和变形性能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盾构区间不同阶段突涌事故模型结果,验证了始发-到达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重点阶段;依据突涌事故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土体加固深度以及涌水排放量的安全控制措施。(4)根据地铁盾构施工事故主要类型为地表沉降超限的结论,探究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事故演化机理。以XW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利用模糊统计试验理论定义“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从“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样本数据库提取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利用专家加权聚集模糊数三角形和梯形方法,获取环境失效、操作失误及多重故障发生概率;结合蝴蝶结分析(BTA)及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方法,将蝴蝶结映射到模糊贝叶斯网络,建立了“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因果网络BTA-FBN评价模型;引入伯恩鲍姆测度(BM)、风险增加当量(RAW)及故障树下行法(FV)三个相应的重要措施,确定了“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地表沉降模型的关键节点;通过对比分析盾构施工不同阶段地表沉降超限BTA-FBN模型结果,验证了始发-到达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重点阶段;根据BTA-FBN模型确定的事故动态演化场景的关键节点,制定了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的安全控制措施。

王昊[8](2018)在《国产数控车床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车床是机械加工中重要的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其相关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国产数控车床的可靠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加工零部件的效率、精度和其自身使用寿命。本课题围绕数控车床可靠性问题,以HTC2050i和ETC36系列数控车床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故障数据,对数控车床进行潜在故障分析,对主轴系统进行故障模式风险排序,考虑故障信息、FMECA结果及子系统故障相关性,进行可靠性分配,并提出一种工程中实用的MTBF预估方法。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国产数控车床FMEA问题,本文分别对HTC2050i和ETC36系列数控车床进行了子系统拆分、可靠性框图绘制、潜在故障模式分析、FMEA表格绘制等工作。(2)针对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的故障模式风险问题,本文以ETC36系列数控车床主轴系统为例,在传统RPN分析考虑严重度、发生度和探测度三个变量的基础上,结合故障数据引入故障平均维修时间作为新的变量,进而应用模糊理论结合专家评分计算各故障模式模糊数、求解α截集、去模糊化,最终对故障模式的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将得到的排序用灰色理论加以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排序基本一致,且降低了传统分析方法的主观性。(3)针对数控车床可靠性分配问题,本文首先考虑FMECA分析中的危害度指标,将其中严重度进行指数化转换,并考虑降低子系统失效率所需成本问题,得到修正的危害度。其次考虑包括故障次数比重比、故障停时比重比、可靠性影响度和子系统结构复杂度在内的四种基于客观信息的因素,将数控车床视为串联系统,通过建立比例矩阵、综合分配矩阵、权重向量等过程,得到分配向量,最终得到各子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值。(4)针对数控车床子系统之间的故障相关性问题,本文应用Copula函数相关性理论,建立了具有故障相关性子系统的可靠度模型,进而得到整机可靠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定可靠性分配指标的目标值,提出一种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可靠性分配方法。进一步,考虑严重度三阶转换函数得到修正的危害度取值,结合多种分配因素提出一种具体的可靠性分配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说明了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在降低设计制造成本方面的意义。(5)针对数控车床MTBF计算准则问题,本文以数控车床现场故障数据为基础,计算相邻两个MTBF计算值的偏差量,考虑其随着估计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给出估计准则,以确定试验的截止点并得到估计次数的最小值。通过该方法得到的MTBF估计值与传统方法相比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但有效地控制了估计次数即试验过程中数控车床发生故障的次数,用最小试验样本量得到系统MTBF值,在节约成本方面具有较大意义,为工程上可靠性指标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丁鹏帅[9](2018)在《石化企业中小型转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判别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之一,涉及到的物料多为易燃易爆品。尽管转动设备经过生产检验并且满足严格的标准要求,但是由于异常的工作状态,其他设备的失效影响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的环境都可能触发部件的退化,导致设备失效。石化企业转动设备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对环境、财产造成巨大的破坏,对人员造成较大的伤亡。维修对于维持转动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可用性是十分必要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对于大型机组的故障诊断非常有效,也适用于中小型转动设备的异常状况检测,但是由于中小型设备种类杂、数量多,对所有设备进行监测有一定难度。相对于基于状况的监测,长周期的可靠性预测更加适合中小型转动设备的维护。各类文献对基于状况的维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策略等有很多研究,缺乏对石化企业中小型转动设备维护标准的系统研究。预防性维护的判别标准研究,包括分析研究对象的失效过程,维护策略中维护阈值参数、维护间隔、维护方式的确定与维护的具体实施等。本文首先对典型中小型转动设备进行失效分析,通过设备运行维护数据的记录,分析不同部件的失效特点从而实施不同的维护策略。由于石化设备本身所处的环境以及受到压力、载荷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对影响易损部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易损部件失效时间的比例风险模型。其次,对比各退化预测模型和重要部件的失效特点,对重要部件提出三阶段的失效数学预测模型,形成的可靠性模型中考虑竞争失效及多次维护的影响。通过检测数据和收集运行数据,估计数学预测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出对应于退化模型的维护检测策略,根据退化模型对应的维护策略构建费用优化模型,确定并优化维护策略中重要的维护参数,计算部件在预防性维护策略下的可靠性。最后对预防性维护判别标准的具体实施时的数据收集、组织管理结构进行阐述,建立实施维护过程中的评价指标模型。

何萍[10](2017)在《煤矿用多级离心泵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技术、新产品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更严格的条件,另外人们还认为更重要的标准是产品设备的可靠性。可靠性指系统或产品提供确实可信服务的综合能力,提高产品的实时使用能力。产品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有效的定性可靠程度的方法,他致力于设计产品质量和工艺流程分析。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也称为失效分析,是工程应用中最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之一。它以产品的元件、零件或系统为分析对象,通过人员的逻辑思维分析,预测结构元件或零件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潜在的故障,研究问题及故障的原因,以及对产品质量影响的严重程度,提出可能采取的预防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它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设计评审与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煤矿用多级离心泵为例进行失效模式影响分析,目的是通过确定产品FMEA分析过程的规范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制定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多级离心泵的结构特点,将其按功能分为吸入端、中段系统、联接系统和吐出段四个功能子系统,并给出各功能子系统相关的组成零部件及泵的性能指标。(2)依据各功能子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多级离心泵的潜在故障,列举出目前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完成了各功能子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风险顺序数的评估;依据其结构特点,提出了制造或工作过程应采取的补偿措施,降低了故障的风险顺序数。(3)依据煤矿用多级离心泵质量评估公式,选择七种不同工况,分别对采取补偿前后的离心泵运行试验,得出相应扬程、功率、效率数据,比较两组数据,论证经过采取补偿措施后的离心泵质量得到提高。目前,各行业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使用的大部分为国外的商用软件。由于缺乏国外的FMEA分析软件的源码,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和扩展,对国外软件的依赖必将会制约FKMEA方法在我国的可靠性分析的深入发展和应用。所以,本课题的部分研究数据还有进一步细化空间,也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火电厂生产流程
    1.3 给水泵的驱动方式
        1.2.1 电动给水泵
        1.2.2 汽动给水泵
    1.4 国内外给水泵故障分析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火电厂锅炉给水系统分析
    2.1 主要设备
        2.1.1 锅炉
        2.1.2 汽轮机设备
        2.1.3 给水泵
        2.1.4 液力耦合器
        2.1.5 冷却器
    2.2 给水泵布置形式
    2.3 给水泵组水系统
        2.3.1 主给水系统
        2.3.2 平衡水系统
        2.3.3 中间抽水系统
        2.3.4 轴封冷却水系统
        2.3.5 工业冷却水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修复
    3.1 目前存在问题
    3.2 给水泵密封原理
    3.3 给水泵密封及工作方式
        3.3.1 机械密封措施
        3.3.2 反螺旋密封措施
    3.4 解决方案及检修升级过程
        3.4.1 解决方案
        3.4.2 给水泵密封检修升级
    3.5 其它常见故障原理及解决方案
        3.5.1 给水泵泵轴断裂
        3.5.2 给水泵芯包磨损
        3.5.3 给水泵汽轮机调节汽阀阀杆断裂
        3.5.4 给水泵油封烧损
        3.5.5 给水泵平衡盘开裂
        3.5.6 给水泵叶片断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期检验方法及优化研究
    4.1 主要检修任务
        4.1.1 水质检测
        4.1.2 设备检测
    4.2 降低检验成本优化
    4.3 检修时常见的误区
    4.4 优化管理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小波包分解与BP神经网络的气阀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3.1 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
        1.3.2 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现状
    1.4 往复压缩机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
        1.4.1 往复压缩机常见故障
        1.4.2 往复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的过程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2D-90MG往复压缩机网状气阀故障模拟试验
    2.1 网状气阀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网状气阀的基本组成
        2.1.2 网状气阀的工作原理
    2.2 网状气阀的各种故障原理
    2.3 试验设计
        2.3.1 实验总体设计方案
        2.3.2 传感器安装与数据线的引出方式
    2.4 网状气阀故障模拟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阀座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与分析
    3.1 选定网状气阀检测信号测量参数
    3.2 网状气阀振动信号采集参数设置
    3.3 四种气阀工作状态的时域信号分析
        3.3.1 气阀正常时域信号分析
        3.3.2 气阀阀片断裂时域信号分析
        3.3.3 气阀弹簧失效时域信号分析
        3.3.4 气阀阀片密封面失效时域信号分析
    3.4 四种气阀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
        3.4.1 气阀正常时的频谱分析
        3.4.2 气阀阀片断裂时的频谱分析
        3.4.3 气阀弹簧失效时的频谱分析
        3.4.4 气阀阀片密封面失效时的频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气阀故障特征提取
    4.1 小波包分解的原理
        4.1.1 多分辨分析
        4.1.2 小波包分解与单支重构
    4.2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特征提取方法
        4.2.1 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小波基
        4.2.2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特征提取步骤
    4.3 2D-90MG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特征提取
        4.3.1 实例验证
        4.3.2 2D-90MG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的小波包能量谱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气阀故障诊断
    5.1 人工神经网络
        5.1.1 人工神经元的的基本知识
        5.1.2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
        5.1.3 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
    5.2 BP神经网络
        5.2.1 BP神经网络的主要用途
        5.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5.3 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气阀故障诊断
        5.3.1 网状气阀故障识别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5.3.2 2 D-90MG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
    5.4 2 D-90MG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效果评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BP 神经网络的 Python 实现代码)
附录B (小波包能量谱特征提取的 Matlab 实现)

(3)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间脉管制冷机的发展及应用
        1.2.2 空间脉管制冷机寿命和可靠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基于性能退化数据建模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2.4 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评估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1.3.1 主要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内容安排
第二章 空间脉管制冷机工作原理及失效分析
    2.1 结构特点及制冷原理
        2.1.1 基本组成结构
        2.1.2 长寿命高可靠的支撑技术
        2.1.3 制冷原理
    2.2 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分析
        2.2.1 早期失效模式分析
        2.2.2 主要失效模式及机理分析
    2.3 污染性能退化规律及建模
        2.3.1 杂质气体的释放规律
        2.3.2 污染性能退化模型
    2.4 故障树的建立与分析
        2.4.1 制冷机故障树建模
        2.4.2 制冷机故障树定量分析
        2.4.3 制冷机失效主要预防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对脉管制冷机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3.1 脉管制冷机一维流体热力学理论分析
        3.1.1 脉管制冷机热力学基础
        3.1.2 脉管制冷机内能量流动分析
    3.2 一维数值模型建立
    3.3 实例研究
        3.3.1 热端温度对回热器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3.3.2 热端温度对脉管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3.3.3 热端温度对整机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恒定应力下加速退化数据的可靠性评估
    4.1 基本思想
        4.1.1 退化失效基本概念
        4.1.2 贝叶斯可靠性评估
        4.1.3 可靠性评估基本流程
    4.2 指数寿命型小子样产品的贝叶斯可靠性评估
        4.2.1 基本假设
        4.2.2 伪失效寿命计算
        4.2.3 联合后验分布
    4.3 威布尔寿命型小子样产品的贝叶斯可靠性评估
        4.3.1 基本假设
        4.3.2 伪失效寿命计算
        4.3.3 联合后验分布
    4.4 仿真示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应力下加速退化数据的可靠性评估
    5.1 循环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5.1.1 循环应力常见施加类型
        5.1.2 试验剖面参数选取与设计
        5.1.3 循环应力下数据等效处理
    5.2 脉管制冷机循环应力退化模型
        5.2.1 模型假设
        5.2.2 循环退化模型建立
    5.3 循环应力退化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
        5.3.1 伪失效寿命数据
        5.3.2 可靠性评估
        5.3.3 仿真算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产某型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应用验证
    6.1 概述
    6.2 空间脉管制冷机实验系统
        6.2.1 脉管制冷机系统
        6.2.2 外部电源系统
        6.2.3 温度控制和真空系统
        6.2.4 数据测量及采集系统
        6.2.5 测量误差分析
    6.3 基于恒加退化试验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
        6.3.1 试验对象分析
        6.3.2 失效机理一致性验证试验设计及结果
        6.3.3 恒加退化试验方案设计
        6.3.4 恒加退化试验数据及分析
        6.3.5 恒加退化试验结果讨论
    6.4 基于循加退化试验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
        6.4.1 循加退化试验方案设计
        6.4.2 循加退化试验数据及分析
        6.4.3 循加退化试验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采煤机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可靠性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采煤机液压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1.4 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4.1 静态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
        1.4.2 动态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1 问题提出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内容
第2章 液压系统静动态失效行为分析
    2.1 液压系统失效模式及其机理分析
        2.1.1 故障概述
        2.1.2 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2.2 液压系统静动态失效行为描述
        2.2.1 故障树分析方法
        2.2.2 静态失效行为描述
        2.2.3 动态失效行为描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
    3.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3.2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模型
        3.2.1 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构造
        3.2.2 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算法
    3.3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验证
        3.3.1 基于Monte Carlo方法求解的动态故障树
        3.3.2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重要度
    4.1 根节点的重要度
        4.1.1 根节点的概率重要度
        4.1.2 根节点的关键重要度
        4.1.3 根节点的F-V重要度
        4.1.4 根节点的综合重要度
    4.2 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重要度算法验证
        4.2.1 静态贝叶斯网络重要度算法
        4.2.2 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重要度算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牵引采煤机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5.1 电牵引采煤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5.2 液压系统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
    5.3 液压系统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建立
    5.4 液压系统失效概率分析
    5.5 根节点重要度分析
        5.5.1 根节点概率重要度分析
        5.5.2 根节点关键重要度分析
        5.5.3 根节点F-V重要度分析
        5.5.4 根节点综合重要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炼化关键动设备维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炼化关键动设备维修优化的研究背景
        1.1.2 炼化关键动设备智能维修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国内外设备维修优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2 RCM维修理论概述
    2.1 机械设备的故障模型
    2.2 RCM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3 LS石化公司及PP装置关键动设备维护概况
    3.1 LS石化公司概况
    3.2 LS石化公司PP装置关键动设备维护现状
    3.3 PP装置关键动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PP装置关键动设备主要技术问题
        3.3.2 PP装置关键动设备主要组织问题
4 炼化关键动设备的筛选
    4.1 关键动设备筛选方法
        4.1.1 建立关键动设备的评价准则
        4.1.2 确定研究目标的风险系数
        4.1.3 选定装置关键动设备
    4.2 筛选LS公司PP装置关键动设备
5 功能性故障清单的建立
    5.1 建立功能性故障清单的步骤
        5.1.1 收集研究目标的随机资料并整理
        5.1.2 建立研究目标的历史检修和故障统计分析表
    5.2 建立功能性故障清单
        5.2.1 剔除非功能性故障
        5.2.2 确定研究目标的功能性故障清单
    5.3 建立LS公司PP装置C-203的功能性故障清单
        5.3.1 收集C-203的随机资料并整理
        5.3.2 建立C-203的历史检修和故障统计分析表
        5.3.3 剔除非功能性故障
        5.3.4 确定C-203的功能性故障清单
6 炼化关键动设备的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6.1 成立FMEA分析小组
    6.2 研究目标的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6.2.1 研究目标的失效模式
        6.2.2 设备故障后果的评价准则
        6.2.3 研究目标故障频率的评价标准
        6.2.4 研究目标失效后的影响分析
    6.3 LS公司PP装置关键动设备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6.3.1 PP装置成立PP装置FMEA分析小组
        6.3.2 C-203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7 制定研究目标的维修优化方法
    7.1 常见预防关键动设备失效的措施和方法
        7.1.1 状态监测
        7.1.2 计划维修
        7.1.3 机会维修
        7.1.4 设备改造
        7.1.5 管理手段
    7.2 制定研究目标的维修优化方法
        7.2.1 确定失效模式的显隐性
        7.2.2 失效模式显隐性的维修优化
        7.2.3 制定研究目标的维修优化方法
    7.3 制定LS公司PP装置关键动设备C-203的维修优化方法
        7.3.1 判断C-203失效模式的显隐性
        7.3.2 制定C-203维修优化方法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Fisher调节阀产品整修技术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节阀产品国内外动态
        1.2.2 调节阀整修国内外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调节阀的原理及控制设计
    2.1 调节阀的分类
    2.2 调节阀的结构
    2.3 控制系统与调节阀的原理
        2.3.1 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2.3.2 调节阀工作原理
        2.3.3 定位器工作原理
    2.4 调节阀产品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4.1 压缩机的防喘振调节阀
        2.4.2 防喘振调节阀的功能
        2.4.3 防喘振调节阀的组成
        2.4.4 防喘振调节阀附件的安装方式
        2.4.5 防喘振调节阀的规格及技术参数
    2.5 调节阀选型与典型的控制设计
        2.5.1 657-ET单作用直行程调节阀选型与设计
        2.5.2 585C型双作用直行程执行机构控制设计
        2.5.3 1061型双作用旋转式执行机构控制设计
        2.5.4 Bettis角行程执行机构控制设计
        2.5.5 执行机构三断自锁结构的控制设计
第三章 调节阀整修技术的研究
    3.1 Fisher调节阀在现场整修的研究
        3.1.1 使用现场通讯器故障诊断
        3.1.2 使用软件故障诊断
        3.1.3 调节阀故障分析与现场整修措施的研究
    3.2 Fisher调节阀在维修中心整修的研究
        3.2.1 整修工作的前期准备
        3.2.2 调节阀评估与组件维修
        3.2.3 调节阀组装与测试
        3.2.4 调节阀气路控制安装
        3.2.5 调节阀组件调试与校验
        3.2.6 调节阀在维修中心整修措施的研究
第四章 调节阀整修案例研究与统计
    4.1 Fisher调节阀整修案例
        4.1.1 案例1榆林神华现场调节阀整修
        4.1.2 案例2太钢BOC现场调节阀整修
        4.1.3 案例3大石化双偏心蝶阀整修
        4.1.4 案例4凌源钢厂双偏心蝶阀整修
        4.1.5 案例5大石化气缸式直行程调节阀整修
    4.2 整修统计与分析
        4.2.1 Fisher调节阀现场故障与整修统计
        4.2.2 维修中心调节阀整修统计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5.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7)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及事故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EFA-SEM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2.3 EFA-SEM建模理论
    2.4 基于EFA-SEM的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ISODATA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聚类研究
    3.1 引言
    3.2 ISODATA建模理论
    3.3 基于ISODATA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事件聚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ABAQUS的地铁盾构施工突涌事故演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ABAQUS有限元数值仿真建模理论
    4.3 基于ABAQUS的始发-达到阶段突涌事故演化机理解析
    4.4 基于ABAQUS的掘进阶段突涌事故演化机理解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BTA-FBN的地铁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超限事故演化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BTA-FBN的模型构建原理及步骤
    5.3 基于模糊统计试验理论的“正常地铁盾构施工状态”确定
    5.4 基于BTA-FBN的地表沉降超限事故演化机理解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243项安全事件样本的特征向量
附录2 聚类算法代码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荣获奖励

(8)国产数控车床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FMECA发展概况及现状
        1.2.2 RPN分析研究现状
        1.2.3 可靠性分配研究现状
        1.2.4 故障相关性研究现状
        1.2.5 MTBF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第2章 数控车床FMEA分析
    2.1 引言
    2.2 FMECA分析
        2.2.1 概述
        2.2.2 FMECA分析目的及选择
        2.2.3 功能及硬件FMECA的步骤
        2.2.4 功能及硬件FMECA的实施
    2.3 国产数控车床FMEA分析
        2.3.1 数控车床简介
        2.3.2 数控车床FMEA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故障数据和模糊集理论的数控车床风险分析法
    3.1 引言
    3.2 传统RPN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3.2.1 传统RPN分析技术
        3.2.2 传统RPN分析的局限性
    3.3 基于故障数据和模糊集理论的风险分析法
        3.3.1 数控车床的故障数据
        3.3.2 模糊集理论
        3.3.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风险分析方法
        3.3.4 基于灰色理论的风险分析验证法
    3.4 实例分析
        3.4.1 数控车床风险分析实例
        3.4.2 结果讨论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修正危害度和客观信息的多因素可靠性分配法
    4.1 引言
    4.2 可靠性分配概述及常用方法简介
        4.2.1 可靠性分配定义及作用
        4.2.2 系统可靠性模型与可靠性框图
        4.2.3 可靠性分配原则及影响因素
        4.2.4 可靠性分配方法
    4.3 基于修正危害度的数控车床关键子系统可靠性分配
        4.3.1 严重度指数化转换值
        4.3.2 基于传统危害度的可靠性分配方法
        4.3.3 基于修正危害度的可靠性分配方法
        4.3.4 实例分析
    4.4 基于修正危害度和客观信息的多因素可靠性分配法
        4.4.1 基于客观信息的分配因素
        4.4.2 数控车床多因素可靠性分配法
        4.4.3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子系统相关性的多因素可靠性分配法
    5.1 引言
    5.2 Copula理论
        5.2.1 Copula定义及性质
        5.2.2 相关性指标
        5.2.3 Sklar定理
        5.2.4 Archimedean Copula函数
        5.2.5 Copula函数参数估计
    5.3 基于Copula函数的数控车床可靠度模型
    5.4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数控车床可靠性分配
        5.4.1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可靠性分配法
        5.4.2 一种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可靠性综合分配法
        5.4.3 算例及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一种基于故障数据统计的机械系统MTBF工程算法·
    6.1 引言
    6.2 基于故障数据的机械系统MTBF估计值算法
        6.2.1 MTBF定义及常用计算方法
        6.2.2 基于故障数据的MTBF工程算法
    6.3 实例分析
        6.3.1 ETC36系列数控车床冷却系统MTBF估计
        6.3.2 ETC36系列数控车床MTBF估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科研和获奖情况
作者简介

(9)石化企业中小型转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判别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预防性维护应用现状
        1.2.1 设备维修模式及标准规范的发展
        1.2.2 机械诊断方法与状态预测技术的应用
        1.2.3 预防性维护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失效分析及维修数据统计
    2.1 失效规律研究与可靠性预测
        2.1.1 设备的重要度分级
        2.1.2 设备故障类型分析
        2.1.3 设备退化失效模型
    2.2 易损部件失效过程计算
        2.2.1 易损部件失效模型
        2.2.2 机械密封失效分析
    2.3 预防性维护对部件退化的影响
        2.3.1 预防性维护的作用
        2.3.2 维护对部件退化影响分析
    2.4 状态维修信息数据的统计管理
        2.4.1 设备维修信息功能分析
        2.4.2 设备维修信息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备部件的三阶段退化失效预测模型
    3.1 转动设备的故障预测模型建立基础
        3.1.1 状态检测与故障预测
        3.1.2 不同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对比
        3.1.3 预测方法的选择
        3.1.4 预测结构
    3.2 三阶段退化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建立的依据
        3.2.2 故障偶发期
        3.2.3 退化与冲击竞争失效阶段
        3.2.4 累计失效及频繁维护阶段
    3.3 实例计算
        3.3.1 模型参数的估计
        3.3.2 第二阶段可靠性曲线的形成
        3.3.3 第三阶段的维护间隔
    3.4 模型的讨论
        3.4.1 信息采集与特征选取
        3.4.2 失效阈值的确定
        3.4.3 模型存在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护策略的优化及标准的实施
    4.1 维护检测策略
        4.1.1 设备的维护策略
        4.1.2 检测策略及检测间隔
    4.2 基于费用的优化与参数的计算
        4.2.1 优化问题
        4.2.2 第一阶段N、T的确定
        4.2.3 第二阶段维护阈值的确定
        4.2.4 第三阶段N、τ的确定
    4.3 设备维护中的其他问题
        4.3.1 部件维护优先度
        4.3.2 组合维护
    4.4 预防性维护判别标准的实施与评价
        4.4.1 预防性维护判别标准的建立
        4.4.2 实施预防性维护的评价指标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煤矿用多级离心泵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1.2 矿用离心泵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轴向力的平衡措施
        1.2.2 轴挠度
        1.2.3 抗振减振考虑
    1.3 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
        1.3.1 叶轮叶片和密封环故障
        1.3.2 机械密封渗漏
        1.3.3 泵轴故障
        1.3.4 离心泵平衡装置故障
        1.3.5 联轴器间隙问题
    1.4 FMEA分析及应用现状
    1.5 产品设计质量及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及FMEA分析基础
    2.1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整体结构
    2.2 多级离心泵功能子系统的结构
    2.3 多级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2.4 故障模式分析(FMEA)基础
        2.4.1 FMEA的分类
        2.4.2 设计FMEA
        2.4.3 FMEA应用分析流程
第3章 矿用多级离心泵的故障失效分析
    3.1 矿用多级离心泵FMEA的目的及步骤
        3.1.1 矿用多级离心泵进行FMEA分析的目的
        3.1.2 对矿用多级离心泵的基本分析步骤
    3.2 多级离心泵的故障模式列举
        3.2.1 叶轮和口环故障
        3.2.2 平衡装置故障
        3.2.3 机械密封故障
        3.2.4 泵轴故障
        3.2.5 轴承温度故障
        3.2.6 转子轴向窜动量故障
        3.2.7 联轴器间隙故障
    3.3 离心泵各功能子系统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3.3.1 联接子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3.3.2 吸入段子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3.3.3 中段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3.3.4 吐出段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3.4 矿用多级离心泵风险顺序数(RPN)分析
        3.4.1 矿用多级离心泵风险顺序数评估标准
        3.4.2 矿用多级离心泵的RPN分析过程
        3.4.3 离心泵质量评估的实施及各子系统改进后运行状况
第4章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的设计质量评估
    4.1 离心泵质量评估的准备
    4.2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质量评估公式
    4.3 FMEA分析前后离心泵计算参数结果比较
第5章 总结
    5.1 结论
    5.2 课题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常见故障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发电厂锅炉电动给水泵故障分析及优化[D]. 常祯. 吉林大学, 2020(03)
  • [2]基于小波包分解与BP神经网络的气阀故障诊断研究[D]. 周意贺.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3]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空间脉管制冷机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 万伏彬.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采煤机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D]. 刘强. 燕山大学, 2019
  • [5]炼化关键动设备维修优化研究[D]. 杨鑫.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6]Fisher调节阀产品整修技术的研发[D]. 李克.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7]地铁盾构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及事故演化机理研究[D]. 刘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8]国产数控车床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 王昊. 东北大学, 2018
  • [9]石化企业中小型转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判别标准研究[D]. 丁鹏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煤矿用多级离心泵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D]. 何萍. 东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机械密封失效原因及常见故障排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