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韧带骨化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常亚南,舒丽,张驰[1](2021)在《黄韧带骨化机制与骨质疏松症治疗策略》文中指出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失衡造成。目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药物旨在抑制骨吸收。为了更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刺激新骨形成将是重要策略。成骨细胞特异转录因子Osterix(Osx)是骨形成及成骨细胞分化必需的转录因子,被认为是骨分子开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已经证实Osx与骨质疏松表型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Osx的作用机制,包括探索Osx上游调节因子。骨质疏松症迫切需要促骨形成新药,Osx是理想的新靶点。而临床上的另外一种疾病为寻找Osx上游因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那就是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黄韧带骨化是脊柱韧带病理性异位骨化性疾病,在骨外组织黄韧带里刺激了新骨的形成,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黄韧带骨化的一些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力学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以及微量元素、Notch信号通路、miRNA及炎症因子等。最新发现的一些参与黄韧带骨化的相关因子能够刺激Osx基因的表达,希望通过对黄韧带骨化致病机制的研究,为寻找Osx上游调节因子进而研发促骨形成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
王宝剑[2](2021)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文中认为黄韧带肥厚(Ligamentum flavum hypertrophy,LFH)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主要病理表现之一。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LF)位于上、下椎板之间,从颈椎延伸至骶椎,起到保护和稳定脊柱的作用。黄韧带在纤维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其自身体积发生增厚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其自身弹性的下降在脊柱后伸时出现皱褶、折叠,使椎管容积减小,导致马尾神经、神经根的受压和缺血缺氧。与此同时,肥厚黄韧带中增多的炎性介质会透过硬脊膜而扩撒至神经根,易造成神经根的炎症及水肿。另外,炎性介质还可以激活多种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而加速纤维化的进程。因此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而导致了 DLSS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在退行性脊柱疾病的促炎细胞因子中,IL-1β、TNF-α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其在肥厚黄韧带中的高表达已得到初步证实,另外TGF-β 1/Smads被认为是引起纤维化的最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它在各种组织与器官的纤维化和瘢痕组织纤维性修复过程中有着核心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关于黄韧带炎性或纤维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少。至于Smads通路是否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的肥厚,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中的相关原件与黄韧带厚度、纤维化程度的具体相关性尚未见报道。而在中医机制方面,“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黄韧带肥厚的病机阐明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与现代医学“炎症-纤维化”的病理机制相契合。但目前尚无从该角度探讨黄韧带肥厚的报道。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基础,也是探索黄韧带增厚机制、发现药物潜在治疗靶点的前提。但极少数研究涉及腰椎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该动物模型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一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目的:通过对比增厚黄韧带与未增厚黄韧带的纤维化程度以及IL-1β、TNF-α和TGF-β 1/Smads通路相关原件的表达水平,探索黄韧带厚度与纤维化程度和以上原件表达的具体相关性,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角度阐述黄韧带肥厚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药干预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在取得医学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临床手术中收集废弃的DLSS组增厚黄韧带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组未增厚黄韧带,各25例。(2)通过MRI测量两组黄韧带的厚度并对比其差异。(3)对两组标本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4)进行Masson三色法染色后,通过纤维化分级标准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值来对比两组黄韧带总体与各层(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纤维化程度的差异。(5)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韧带IL-1β、TNF-α、TGF-β 1/Smads(TGF-β1、p-Smad2/3、Smad7)、collagen Ⅰ(Col 1)、collagen Ⅲ(Col 3)的定位、半定量表达。(6)Real-Time PCR 法检测两组黄韧带 IL-1β、TNF-α、TGF-β1/Smads(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 和 Col 3 mRNA 的定量表达。(7)相关性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明确DLSS组黄韧带的厚度与其各层纤维化程度、mRNA表达的具体相关性。结果:(1)DLSS 组的黄韧带厚度为 5.13±0.80mm,大于 LDH 组 3.52±0.67mm(p<0.01)。(2)HE染色下,LDH组的未增厚黄韧带弹性纤维呈直线状,排列紧密且整齐,表面光滑连续,以弹性纤维为主,含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数目较少。DLSS组增厚的黄韧带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紊乱、疏松,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增多。(3)DLSS组的总体纤维化分级为2.44±0.31级,高于LDH组的1.62±0.22级(p<0.05);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是逐渐递增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DLSS组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面积比值为1.85±0.54,低于LDH组的2.92±0.37(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均低于LDH组(p<0.05或p<0.01);DLSS组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是逐渐递减的,即腹侧层>中间层>背侧层(p<0.05或p<0.01)。(4)免疫组化:DLSS 组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和Col 3的蛋白表达均高于LDH组(p<0.05或p<0.01或p<0.001)。DLSS组的Smad7的蛋白表达低于LDH组(p<0.01)。(5)Real-Time PCR:DLSS 组 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 和 Col 3 的 mRNA 表达高于 LDH 组(p<0.05 或 p<0.01 或 p<0.001)。DLSS 组 Smad7 的 mRNA 表达低于 LDH 组(p<0.05);DLSS 组的 IL-1β、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高,腹侧层最低,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减的趋势。Smad7的mRNA表达在背侧层最低,腹侧层最高,有从背侧层向腹侧层逐渐递增的趋势。(6)在DLSS组中,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纤维化分级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0.73,0.84,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程度最高。黄韧带腹侧层、中间层以及背侧层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随着黄韧带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层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72,-0.81,说明黄韧带的厚度与背侧层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相关程度最高。(7)在DLSS组中,黄韧带厚度与背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IL-1 β、Col 1等;黄韧带厚度与中间层IL-1 β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Smad7、TGF-β 1等;黄韧带厚度与腹侧层TGF-β 1 mRNA表达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为IL-1 β、Col 3等。结论:(1)相较于未增厚黄韧带,肥厚黄韧带中TGF-β1、Smad2、Smad3(或p-Smad2/3)、Col 1和Col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Smad7的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初步证实Smads通路可以介导TGF-β1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2)在肥厚黄韧带中,背侧层的纤维化程度大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纤维化程度呈正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在肥厚黄韧带中,IL-1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 1和Col 3 mRNA表达均高于中间层和腹侧层,Smad7 mRNA表达低于中间层和腹侧层。其厚度也与各层的mRNA表达呈正线性(或负线性)相关,且以背侧层相关性最高,中间层次之,最后是腹侧层。说明黄韧带炎症与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由背侧向腹侧逐渐递减,其病理改变可由背侧向腹侧逐渐发展。(3)结合“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黄韧带在增龄、急性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作用下易出现微损伤,并诱导了局部炎症反应,当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时,这种损伤尚能引发适度的炎症反应,以及正常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而当机体处于阴阳失衡、阳不化气状态时,持续的炎症反应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代谢产物长期聚集于黄韧带局部,形成了炎症微环境,从而诱发了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的形成。该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中炎症反应诱发过度的纤维化修复和瘢痕形成的理论相类似。实验二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并将其与人肥厚黄韧带组织进行比较、评估。同时,探讨腰椎活动范围的增加所诱发黄韧带增厚的机制。方法:(1)将72只大鼠分为A假手术组(切开皮肤等组织后缝合)、B肌肉切除组(切除L5-L6椎旁肌肉)、C骨关节切除组(切除L5-L6棘突和棘上韧带,磨除L5/6双侧关节突关节的一半,关节囊不做缝合处理)以及D肌肉+骨关节切除组(B+C混合)共4组,于造模后的4w、8w、12w共3个时间点取材。(2)通过对黄韧带的HE染色和Masson染色,测量L5/6节段黄韧带总体和背侧层的厚度以及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比值。(3)通过X线片测量屈曲和背伸位时L5/6节段的活动范围和椎间隙高度。(4)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法检测黄韧带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TGF-β1/Smads通路相关原件和Col 1、Col 3的表达。(5)将大鼠黄韧带与人肥厚黄韧带的退变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1)HE染色与黄韧带厚度的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厚度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整体厚度是假手术组的1.35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14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06倍。但三种造模方法均不能引起黄韧带宽度的额外增加。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背侧层厚度是假手术组的2.09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1.2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6倍。三种造模方法中只有骨关节切除法和肌肉+骨关节切除法可以引起黄韧带背侧层厚度及其所占比例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2)Masson染色与纤维化程度: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引起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值的下降,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为明显,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12w时肌肉+骨关节切除组黄韧带的弹性-胶原纤维比是假手术组的0.43倍,骨关节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66倍,肌肉切除组是假手术组的0.95倍。(3)影像学测量: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造成屈曲位椎间隙后方高度和活动范围的增加,其中以肌肉+骨关节切除法最明显,骨关节切除法次之,最后是肌肉切除法。(4)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eal-Time PCR: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 IL-1 β、TNF-α、TGF-β 1、p-smad2/3、Col 1 和 Col 3的蛋白表达量最多,Smad7的表达量最少,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②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和Col 1的蛋白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肌肉+骨关节切除组所产生的IL-1 β、TNF-α、TGF-β1、Smad2、Smad3、Col1和Col 3的mRNA表达量最多,其次为骨关节切除法,最后为肌肉切除法。(5)造模术后12w时假手术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79,将其与实验一中数据比较,其退变程度类似于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肌肉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2.65,退变程度仍接近人未增厚的黄韧带(2.92);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84,退变程度接近人轻度肥厚的黄韧带(1.66-2.23);肌肉+骨关节切除组的弹性-胶原纤维的比值为1.19,退变程度与人中度肥厚的黄韧带相近(1.08-1.66)。结论:(1)建立了一种新的黄韧带肥厚大鼠模型,其退变程度可能类似于人类中度肥厚的黄韧带。(2)三种造模方法均能引起黄韧带退变与增厚,其程度依次为肌肉+骨关节切除法>骨关节切除法>肌肉切除法。(3)在大鼠模型中,黄韧带背侧层的增厚占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背侧层在屈曲位受到更大的应力导致的。说明机械应力可能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增厚的重要因素。(4)腰椎屈曲范围的增加所引发的机械应力可导致黄韧带中炎性因子TNF-α、IL-1 β的高表达,并诱导TGF-β 1/Smads通路致使细胞外基质沉积而导致黄韧带肥厚。
许国峰,陈雄生[3](2019)在《脊柱韧带骨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脊柱韧带骨化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与多种因素相关且病因不明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正常韧带纤维组织转变成骨性组织且不断增生。脊柱韧带骨化是一种脊柱韧带异位骨化症,将导致椎管管径变窄,继发不同程度的脊髓和神经根压迫,造成脊髓神经功能损害,主要包括后纵韧带骨化和黄韧带骨化。对于脊柱韧带骨化病,手术干预是目前仅有的有效治疗措施,但手术疗效并不十分满意。因此了解脊柱韧带骨化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对韧带骨化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脊柱韧带骨化发病机制复杂,理想的动物模型对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关于脊柱韧带骨化多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进行综述,为今后相关实验的动物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李学斌[4](2017)在《骨桥蛋白在介导黄韧带骨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黄韧带骨化病会导致严重的脊髓神经损伤,因其缺乏有效的药物及其它保守治疗手段,手术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手术后脊髓神经恢复程度有限。前期研究发现黄韧带骨化组织中骨桥蛋白及其受体的表达,能诱导体外黄韧带骨化细胞的骨化指标表达增加,并能诱导黄韧带骨化动物模型,说明骨桥蛋白在黄韧带骨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骨桥蛋白在黄韧带骨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从分子通路方面进一步阐明骨桥蛋白在黄韧带骨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2.研究方法通过组织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手段明确骨桥蛋白在诱导黄韧带骨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模型进行验证,从而明确OPN在诱导人黄韧带细胞骨向分化中的作用。2.1人OLF骨化组织和未骨化的黄韧带中的OPN和OPN受体的表达。分组:将黄韧带骨化标本分成两个组,分别为黄韧带骨化组以及非黄韧带骨化组,两组各8例。免疫组织化学:将手术中取的黄韧带骨化标本经过多聚甲醛固定,并组织脱钙,石蜡包埋后切片后进行OPN、CD44以及Integri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封片观察染色结果。2.2黄韧带细胞分离、培养及OPN的骨化诱导。分离与培养: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人的黄韧带细胞,分离后的组织块继续贴壁使用,分离出来的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形态,长到汇合后传代,多的细胞液氮冻存备用。诱导:将体外培养的第三代黄韧带细胞种到六孔板中,培养24h后用浓度为100ng/ml的OPN进行干预48h,WB检测骨化指标ALP以及OCN在干预前后的表达变化。2.3骨桥蛋白诱导黄韧带骨化的分子通路的检测与确定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检测:将体外培养的第三代黄韧带细胞种于六孔板中,用浓度为100ng/ml的OPN进行干预,分别在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时间点终止干预,WB检测MAPK信号通路分子ERK1/2、P38、JNK在时间梯度上的磷酸化情况。信号通路阻滞:分别用ERK1/2、P38特异的抑制剂U0126、SB203580抑制ERK1/2和P38信号分子的磷酸化24h后,WB检测在OPN诱导黄韧带细胞48h后的骨化指标ALP以及OCN的表达变化。2.4 SB203580抑制P38信号分子对OPN诱导OLF动物模型的影响动物模型的处理:在4℃下分别将OPN组:OPN-matrigel、P38阻滞组:OPNSB203580-matrigel和ERK阻滞组:OPN-U0126-matrigel,经椎板间隙注入到黄韧带。术后12周Micro-CT检查各组黄韧带骨化情况。3.研究结果3.1 OLF黄韧带和骨化组织中的OPN和OPN受体的表达在所有8例黄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软骨细胞周围可见OPN和CD44表达阳性,而Integrin表达阴性;而OPN、CD44和Integrin在未骨化的黄韧带细胞周围表达均阳性,而且在黄韧带内血管内皮细胞周围也均成阳性表达。3.2黄韧带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组织块贴壁分离出的黄韧带细胞大小形状不一,细胞基质透亮,细胞形态以梭形以及纺锤形为主,同时也有部分细胞形态呈五角形和椭圆形。原代黄韧带细胞自胸椎黄韧带组织块爬出的早期呈散在性分布,随后进展逐渐生长密集,并以黄韧带组织块为中心,细胞向外周呈辐射状生长,在和其他黄韧带组织块中的原代细胞交会时,则会发展为涡旋状生长。黄韧带骨化组细胞中呈五角形和椭圆形的细胞比非黄韧带骨化组多,并在显微镜视野中可见多个散在细胞结节分布。WB检测骨化组的黄韧带细胞较正常组细胞OPN表达水平增加。OPN干预OLF-LFC,WB检测可见骨化指标ALP、OCN的表达增加。3.3骨桥蛋白诱导黄韧带骨化的分子通路的检测与确立在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不同时间点,随着OPN干预时间的增加通过WB检测的ERK1/2以及P38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也逐渐增加,但JNK的磷酸化水平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在P38的抑制剂SB203580的作用下,OPN诱导的骨化组黄韧带细胞的骨化指标ALP以及OCN的表达水平较未阻滞组显着下调,且跟空白组的表达水平接近。但在ERK1/2的抑制剂U0126作用下则对OPN诱导的骨化作用抑制不明显。3.4 SB203580阻断P38通路对OPN诱导OLF动物模型的影响术后12周Micro-CT检查见OPN组和ERK阻滞组均可见黄韧带区可见高密度影,而P38阻滞组未见黄韧带区高密度表现。4.结论4.1黄韧带骨化区域中表达OPN及其受体CD44,但未发现其受体integrin的表达,而在未骨化区中特别是在血管内皮细胞周围表达OPN、CD44以及integrin。4.2通过体外组织块贴壁法能有效的培养出黄韧带细胞,OPN能诱导体外培养的骨化组黄韧带细胞表达ALP等成骨指标表达增加。4.3 OPN能激活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1/2以及P38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而JN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激活并不确切。抑制ERK1/2信号分子的磷酸化不能有效阻断OPN诱导的黄韧带细胞骨化,而抑制P38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可以有效的阻断OPN诱导的黄韧带细胞骨化。4.4抑制P38信号通路分子能有效抑制OPN诱导的家兔黄韧带骨化模型的骨化进程。
张喜善,范锡海,张延明,韩瑛光,吕尧,李建民[5](2009)在《黄韧带退变早期的超微结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建立的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模型的研究,观察早期退变黄韧带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模型,术后3d、5d、15d、30d、60d共5个时间点分别取材,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颈后肌肉切除术后3d,黄韧带中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术后5d,成纤维细胞代谢活跃,成纤维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明显增多。术后15d,成纤维细胞减少,纤维间隙内有较多的基质成分。术后30d,成纤维细胞细长,纤维束粗大呈波浪状。术后60d,成纤维细胞数量及形态接近纤维细胞,纤维束排列规整粗大。[结论]颈椎动力失衡性大鼠黄韧带中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胶原纤维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姜铁斌,何元诚[6](2009)在《退变腰椎黄韧带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腰椎黄韧带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致使其较易发生黄韧带肥厚、钙化和骨化等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其主要表现为弹力纤维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显着增加,并出现骨化、钙盐沉积、透明变性、囊性变以及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等超微结构的改变。最近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TGFβ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等生长因子在黄韧带退变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张喜善[7](2008)在《颈椎动力失衡与黄韧带退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颈椎黄韧带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DLF)表现为黄韧带的增生、肥厚和骨化,黄韧带的退变导致其弹性下降,预张力的作用丧失,当脊柱后伸时,颈椎黄韧带不是缩短,而是出现皱褶或折叠而凸入椎管,使椎管容量明显减小,以致压迫颈髓及神经根,尤其在合并颈椎间盘突出或关节突增生肥大时,可使颈椎管的有效空间进一步减小,从而引起一系列颈椎疾患,如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颈椎黄韧带叠压症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黄韧带退变所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常见,这些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而许多情况下手术又具有一定的风险,如胸椎黄韧带骨化造成的椎管狭窄,手术容易出现截瘫等并发症,另外,椎管的狭窄绝大多数发生在盘-黄间隙(interdiscoligamentous space)水平,这也是神经受压最常见的部位,因此,如何预防或延迟黄韧带肥厚、退变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Sairyo K等人认为黄韧带的纤维化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累积的机械应力的增加是造成黄韧带纤维化(fibrosis)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背侧面(dorsal aspect)的黄韧带受到牵拉刺激后,其纤维化程度更为明显。而且发现在黄韧带中有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nflammation-related gene)的表达。VonMisses等的研究也显示,位于背侧的黄韧带纤维比两端的黄韧带受到较高的应力。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黄韧带退变早期阶段对黄韧带的退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刺激间质纤维化,尤其是在黄韧带肥厚早期阶段。目前对于黄韧带纤维化及黄韧带肥厚分子水平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黄韧带退变的始动因素还未见报道,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对DLF发病机制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建立合理的实验动物模型,从多角度对颈椎黄韧带退变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黄韧带肥厚病人80%以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脊柱后凸患者中60%发生了韧带的肥厚,说明脊柱的前屈导致局部黄韧带所承受的牵张力增高,在黄韧带退行性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应用颈后肌肉切除的方法建立起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大鼠黄韧带退变动物模型,应用投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动力失衡大鼠黄韧带早期(2月内)变化规律,并与对照组、肌肉剥离组黄韧带标本进行对照研究,从多个角度探索颈椎动力失衡对颈椎黄韧带退性形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的清洁级Wistar健康雄性大鼠120只,重量195-215g,随机分为3组,A组为颈后肌肉切除组,B组为颈后肌肉剥离组,C组为对照组。颈后肌肉切除组:取颈部后正中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止血,沿棘突及双侧椎板向两侧剥离椎旁肌,上下剥离范围为2cm,横向分别切断浅层的颈阔肌、颈斜方肌、头颈菱形肌及深层的颈夹肌、头、颈、寰最长肌、颈髂肋肌、头半棘肌,并切除1.5cm长一段,防止断端愈合,逐层缝合切口。颈后肌肉剥离组:取颈部后正中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止血,沿棘突及双侧椎板向两侧剥离椎旁肌,上下剥离范围为2cm,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取颈部后正中切口,长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缝合切口。术后15天、术后30天、术后60天,各组取实验动物8只,拍摄颈椎正、侧位CR片。运动功能评价:各组大鼠单笼自由放养,分别于术后3d、5d、15d、30d、60d对各组动物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实验中将大鼠身体纵轴与斜板纵轴一致,分别采用大鼠头高位和头低位,测试大鼠能够停留在橡胶斜板上10秒的斜板最大倾斜角度,取两个角度的平均值作为大鼠斜板实验值,本方法参考宋沛松的方法并稍加改进。术后3d、5d、15d、30d、60d共五个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每组取3只大鼠,甲醛灌注处理后,显微镜下取出其颈5~6、颈6~7椎板间隙黄韧带,置于小标本瓶内预冷的戊二醛固定液中,4℃保存,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每个时间点取大鼠5只,将所取得的标本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ABC法染色,光镜下观察黄韧带组织内内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情况;按TRIzol Reagent说明书提取总RNA,检测RNA完整性,以randerm primer为引物合成cDNA,将PCR产物进行纯化、检测,将TNF-αmRNA PCR产物的灰密度值与管家基因β-actin的灰密度值之比作为TNF-αmRNA相对含量,为TNF-α的半定量值,观察内源性TNF-α在颈椎动力失衡大鼠黄韧带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X-线检查:肌肉切除组:术后15天CR显示大鼠颈椎生理屈度自然,椎间隙无狭窄,无骨赘形成。术后30天,大鼠颈椎生理屈度与术后15天相比变化不大,个别大鼠椎间隙略狭窄,未见明显骨赘形成。术后60天,大鼠颈椎生理屈度变化仍然不大,但出现颈椎间隙变狭窄,椎体前缘轻度骨质增生,关节突间关节及钩椎关节有硬化表现;肌肉剥离组与对照组术后15天、术后30天及术后60天时的CR表现未见明显异常改变。2.运动功能评价:术后3天、5天,肌肉切除组较肌肉剥离组、对照组功能角度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显着性,术后15天,差异仍然有显着性,p*+<0.05,而术后30天及术后60天,肌肉切除组与B、C两组同时间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3.超微结构观察: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变化不大,表现为纤维细胞数量少,胞浆少,胞核细长,细胞器数量少,线粒体呈幼稚状态,线粒体嵴显示不清;弹力纤维排列规则、致密,纤维横纹规律,明暗带相间排列,暗带间距离相等;可清楚显示出纤维束呈波浪状排列。肌肉切除组:3天时,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细胞粗短,胞浆丰富,内质网增大、增粗,排列规则,线粒体数量多,嵴突起,体积大,部分内外膜不完整,呈代谢活跃状态,胞内散在高电子密度颗粒,成纤维细胞周围有新形成的少量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弹力纤维粗细均匀,排列规整,有明显规律的周期性明暗带,但弹力纤维较正常对照组略变粗,纤维间质成分增多。5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较3天时有所减少,细胞外观仍粗短,胞浆丰富,内质网形态规则,线粒体数量较多,嵴突起,内外膜不完整,呈代谢活跃状态,成纤维细胞周围新形成的胶原纤维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排列仍规整,明暗带周期性条纹规律,纤维较正常对照组仍略粗。15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变得细长,但胞质仍较丰富,细胞器数量下降,线粒体内嵴显示不清晰,表现为功能下降状态,细胞周围新形成的胶原纤维较5天时明显增多,结构致密,粗大,纤维排列较紊乱,明带与暗带排列不规整,间距不等;弹性纤维间隙增宽,纤维间隙内有较多的基质成分。30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细长,胞核染色深,胞浆量少,细胞器进一步变少、浓缩,线粒体嵴不易分辨,许多视野中见不到成纤维细胞。细胞周围新形成的胶原纤维粗细不等,但可见清晰的明暗交替的带状条纹,排列较规整。纤维束粗大呈波浪状。60天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及形态接近纤维细胞,胞浆及细胞器明显减少,纤维束排列规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粗大,纤维间隙内仍有较多的基质成分。肌肉剥离组:各时间点纤维细胞数量少,胞体细长,细胞质少,线粒体数量少,内质网稀疏呈泡状。弹性纤维排列致密、规则,明暗带相间排列,暗带间距相等;能清楚显示出纤维束呈波浪状排列。未见明显的弹力纤维断裂等情况,与正常大鼠黄韧带超微结构相似。4.HE染色结果:大鼠颈椎黄韧带组织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组织,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弹力纤维呈亮粉红色,二者不易区分,黄韧带纤维间有少量的纤维细胞。肌肉切除组:3天时韧带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胞核呈圆形、椭圆形,周围纤维组织稀少;术后5天,韧带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目仍然较多,胞核略细长呈椭圆形,周围纤维组织疏松稀少;术后15天,纤维组织逐渐增加;术后30天可见成纤维细胞被染成深褐色,数量较多,呈长梭形,周围有大量肥厚的纤维组织,纤维束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匀;术后60天,纤维束明显肥厚、增粗,排列紊乱,缺乏规律性波浪状走行。对照组及肌肉剥离组:术后各时间点组织学变化不大,均可见纤维组织排列规整,呈明显波浪状排列,无明显纤维束断裂等情况,黄韧带纤维间有少量的纤维细胞。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中黄韧带的纤维组织中TNF-α多无阳性表达,染色不明显,因此大部分显示不清晰,而只有组织染色阳性的部位组织结构显示清晰。肌肉切除组:术后3天出现黄韧带强阳性表达,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胞浆及胞膜呈浅黄色或棕黄色,细胞间质及纤维组织内无明显表达;术后5天时TNF-α表达最强,胞浆呈棕褐色,细胞间质呈阳性表达;术后15天表达开始减弱,胞浆呈棕黄色,细胞间质有局灶性淡染区;术后30天表达较15天时减弱,胞浆呈浅黄色,细胞间质偶有淡染区;术后60天,成纤维细胞变细长,已表现为纤维细胞形态,部分成纤维细胞胞浆内仍有淡黄色表达,细胞间质内无明显阳性表达。肌肉剥离组及对照组:未见TNF-α明显的阳性表达。6.RT-PCR: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TNF-α的RT-PCR产物为363bp,经DNA测序证明片段为TNF-α。组内比较:颈后肌肉切除组:术后3天可见到TNF-αmRNA的表达,5天时达到高峰,15天、30天、60天时依次逐渐下降,3天、5天时TNF-αmRNA的表达较后三个时间点明显为高。肌肉剥离组和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表达均较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颈后肌肉切除组与肌肉剥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肉剥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Wistar大鼠黄韧带的结构和功能接近人类,切除颈后方的肌肉,大鼠出现了低头行走的异常行为模式,颈椎黄韧带受到了过度牵拉刺激,成功建立起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动物模型,本实验模型对研究黄韧带退变简单、易行,是目前研究黄韧带退变较理想的动物模型,这与人类长期低头工作造成的颈椎退行性变,最终形成颈椎病的情况十分相似。2.大鼠颈后方肌肉再生能力较强,术后二个月,大鼠步态完全正常,能够正常觅食,因此,本动物模型最为适合于观察颈椎动力失衡早期对黄韧带的影响,是否适合于观察长期颈椎动力失衡对黄韧带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3.大鼠颈椎动力失衡X线早期表现为颈椎间隙的变窄,关节突间关节硬化,而颈椎生理屈度的变化出现较晚;颈椎后方肌肉切除造成的颈椎动力失衡,可以明显加速黄韧带纤维组织的增生、排列紊乱,黄韧带发生肥厚、退变。4.颈后肌肉切除术后早期,黄韧带中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周围新形成少量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随着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逐渐向纤维细胞转化,细胞周围胶原纤维不断增多,术后二个月,成纤维细胞形态接近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纤维束排列规整、粗大,纤维间隙内仍有较多的基质成分。5.大鼠颈后方肌肉切除术后各时间点黄韧带中都有TNF-α的阳性表达,3天、5天时表达明显,术后30天,其表达水平有下降趋势。6.颈后肌肉剥离及对照组大鼠黄韧带中,TNF-α的表达水平非常低,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未能看到阳性表达,而在RT-PCR法可以测到弱阳性表达,与肌肉切除组大鼠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7.大鼠颈椎动力失衡可以使黄韧带中TNF-α的表达明显增强,内源性TNF-α可能在黄韧带的退变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路全立,刘瑞,高斌礼,杨勇,王建华[8](2006)在《退变黄韧带的病理改变与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通过对黄韧带形态学、生物力学及其组织化学的深入研究,对其病理状态及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有了较深的认识。
秦德安[9](2006)在《脊柱黄韧带骨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脊柱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本质属于软骨内成骨,但是,关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分歧较多,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手术是唯一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大且远期效果不确切。如何预测骨化是否进展,如何防止骨化的继续发展和术后复发,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建立在对发病机制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因此,从多角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已知局部解剖力学和生长因子BMPs、TGFβ是黄韧带骨化的可能因素,黄韧带骨化初期有丰富的血管增生,血管生成是骨化的必备条件。调节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众多,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骨形成蛋白(BMPs)、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环氧化酶2(COX2)等,推测BMPs和TGF β可能是通过促进局部血管生成而发挥促韧带骨化的作用。VEGF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COX2是炎症因子PGE2介导的血管生成的关键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实验从血管生成和黄韧带局部解剖学角度,研究血管生成和胸椎椎板倾斜角在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从宏观生物力学到微观分子生物学研究脊柱黄韧带骨化发病的可能中心环节,提出药物预防和控制的可能性,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为黄韧带骨化的综合施治寻找可能的途径。 方法 脊柱后路手术切取的正常(NL,5例)、退变(DL,9例)和骨化(OL,18例)的黄韧带标本,作HE染色,地衣红染色,SP法作VEGF、COX2、ON、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比较各组纤维组成、血管生成和各因子的表达,分析OL组CD34表达与CT、MRI影像学表现
张永兴,王全平,王哲,吕荣,孙辉生[10](2003)在《高氟摄入致家兔胸椎黄韧带退变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引起黄韧带退变的病因和机理 ,研究慢性氟中毒与黄韧带退变的关系。方法 将氟化钠注入家兔皮下 ,使其发生氟中毒 ,观察高剂量氟摄入对家兔黄韧带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 高氟摄入后 ,家兔胸椎黄韧带组织内弹力纤维减少、断裂。胶原纤维大量增生 ,排列不规则。在电镜下 ,可见钙盐结晶在增生的胶原纤维间沉着。结论 高氟摄入可以引起黄韧带的退变与钙化。提示低氟摄入 ,可能具有预防和减少黄韧带退变的作用。
二、黄韧带骨化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韧带骨化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韧带骨化机制与骨质疏松症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韧带骨化 |
2 黄韧带骨化流行病调查 |
3 黄韧带骨化治疗现状 |
4 黄韧带骨化致病机制 |
4.1 力学因素 |
4.2 遗传易感基因 |
4.2.1 Runx2基因: |
4.2.2 骨形态发生蛋白: |
4.2.3 COL6A1: |
4.2.4 HLA-DQA1基因: |
4.2.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4.3 内分泌因素 |
4.4 微量元素 |
4.5 Notch信号通路 |
4.6 miRNA |
4.7 新方向机制-炎症因子 |
5 小结 |
(2)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IL-1β、TNF-α和TGF-β1/Smads在LFH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收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影像学测量 |
1.4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5 手术方式 |
1.6 标本的取材、运输等标准操作规程 |
1.7 HE染色与组织形态学观察 |
1.8 Masson染色与纤维化观察 |
1.9 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黄初带IL-lp、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和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10 实时焚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HE染色结果 |
2.3 Masson染色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Real-Time PCR结果 |
2.6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2.7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弹性-胶原纤维比的相关性分析 |
2.8 DLSS组内黄韧带厚度和各层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炎症与纤维化是黄韧带肥厚的主要病理机制 |
3.2 黄韧带背侧层是退变的起点 |
3.3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黄韧带“炎症-纤维化”病理过程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DLSS的中医药治疗 |
3.5 其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三种造模方法诱导大鼠黄韧带肥厚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器械、设备、试剂等 |
1.3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取材 |
1.4 实验动物的造模 |
1.5 影像学测量 |
1.6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测量 |
1.7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观察 |
1.8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黄初带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p-Smad2/3、Smad7)、Col1、Col3蛋白的定位、半定量表达 |
1.9 免疫印迹法定性、半定量分析IL-1β、TNF-α、TGF-β1和Coll蛋白在各组黄韧带内表达 |
1.10 Real-Time PCR检测 IL-1β、TNF-α、TGF-β1/Smads (TGF-β1、Smad2、Smad3、Smad7)、Col1、Col3的mRNA表达 |
1.11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E染色与大鼠黄韧带厚度的结果 |
2.2 Masson染色与大鼠黄韧带纤维化的结果 |
2.3 影像学测量结果 |
2.4 免疫组化结果 |
2.5 免疫印迹结果 |
2.6 Real-Time PCR结果 |
2.7 大鼠黄韧带与人增厚黄韧带的比较 |
2.8 模型成功率 |
3 讨论 |
3.1 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建立方法 |
3.2 大鼠黄韧带肥厚的病理表现 |
3.3 机械应力是诱发或加速黄韧带肥厚的重要因素 |
3.4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大鼠黄韧带增厚模型的建立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附件 |
(4)骨桥蛋白在介导黄韧带骨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课题总体设计 |
第一部分:OLF黄韧带和骨化组织中的OPN和OPN受体的表达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黄韧带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与阻断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SB203580阻断P38通路对OPN诱导OLF动物模型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以及致谢 |
致谢 |
(5)黄韧带退变早期的超微结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模型制备方法 |
1.3 取材 |
1.4 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 |
2 结果 |
3 讨论 |
(6)退变腰椎黄韧带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正常黄韧带超微结构的表现 |
2 退变腰椎黄韧带超微结构的表现 |
3 腰椎黄韧带退变的分子机制 |
(7)颈椎动力失衡与黄韧带退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黄韧带退变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退变早期黄韧带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颈椎动力失衡早期黄韧带中TNF-α的基因表达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编写论着一览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The Expression of TGF β1 and BMP-2 in the Experimental Ligamentum Flavum of the Unstable Cervical Spine |
Mechanical Mechanism and Relative Problems of Lumbar Traction |
(9)脊柱黄韧带骨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血管生成在脊柱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体外培养脊柱骨化黄韧带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低氧刺激和药物抑制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脊柱黄韧带骨化韧带细胞COX2、VEGF和BMP2mRNA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黄韧带骨化生物力学机制研究及胸椎椎板倾斜角在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小结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黄韧带骨化超微结构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韧带骨化机制与骨质疏松症治疗策略[J]. 常亚南,舒丽,张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1(08)
- [2]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研究TGF-β1/Smads影响黄韧带肥厚的机制及模型的建立[D]. 王宝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脊柱韧带骨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许国峰,陈雄生. 中华骨科杂志, 2019(14)
- [4]骨桥蛋白在介导黄韧带骨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学斌.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5]黄韧带退变早期的超微结构实验研究[J]. 张喜善,范锡海,张延明,韩瑛光,吕尧,李建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17)
- [6]退变腰椎黄韧带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姜铁斌,何元诚. 颈腰痛杂志, 2009(02)
- [7]颈椎动力失衡与黄韧带退变的相关性研究[D]. 张喜善. 山东大学, 2008(05)
- [8]退变黄韧带的病理改变与机制的研究进展[J]. 路全立,刘瑞,高斌礼,杨勇,王建华.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S1)
- [9]脊柱黄韧带骨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 秦德安. 山东大学, 2006(12)
- [10]高氟摄入致家兔胸椎黄韧带退变的实验研究[J]. 张永兴,王全平,王哲,吕荣,孙辉生. 脊柱外科杂志, 2003(04)
标签:成纤维细胞论文; 肌肉论文; 颈椎压迫神经的症状论文; 颈椎退行性变论文; 韧带断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