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时线程库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左文康[1](2017)在《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水泥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水泥成为必不可少且越来越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它在国民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水泥企业是高耗能、高排放的源头,只有对水泥生产数据实时、无误地掌握,水泥企业管理者才能实现对水泥企业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达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标。因此,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在水泥企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的数据采集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CPU资源利用不充分,二是任务之间独立性差、系统的可靠性低。针对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以.NET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并结合多线程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设计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水泥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NET平台下多线程技术,对线程的分类、实现和操作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掌握。(2)研究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掌握各工序的功能和结构,分析水泥企业生产数据的结构和特点,并给出电能数据的采集点。(3)提出水泥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网络结构,描述了主要的网络接口,并对相关的通信技术SerialPort类、OPC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4)根据多线程技术的思想,设计出本系统的软件框架,对主线程的全局变量声明、初始化、线程操作模块,以及子线程的串口数采线程、电力需求侧线程、OPC数采线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和介绍。(5)设计并创建出分厂数据库和生产线数据库,使用C#语言开发、实现水泥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并给出电能数据的采集成果。
刘秀,李烨,刘兆坤[2](2016)在《基于Android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为实现对家庭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Android手机作为控制终端,发送控制指令,经3G网络由集总控制器接收后进行解析,从而达到控制家居环境中各种智能设备的目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基于Socket的Java编程,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网络通信。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可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且定位精确、响应迅速、应用范围广。
杨洋[3](2015)在《南极臂基于QNX实时多线程控制程序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极地考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机器人帮助科考人员进行探测考察,实现极地考察的自动化、智能化是今后南极考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极地科考装备——南极冰钻采样机械臂”项目的控制系统展开研究和设计。本文负责南极机械臂项目控制系统工程性搭建工作,分别从南极机械臂方案设计、工控系统架构设计(包括工控软件架构和硬件系统)、上位机工控程序设计三个方面研究了机械臂控制系统。该机械臂控制系统不仅满足南极机械臂项目的应用要求,而且拥有良好的模块化和通用性,对于其他机械臂的适用可以直接加载相应模块甚至可以少量改动后即可使用。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在分析南极极地科考机械臂具体任务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南极臂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方案和控制系统方案。其中机械方案侧重运动学相关的部分,因为南极臂运动学控制是后序设计的参考和基础。其次,是系统架构设计和工控线程实现,简单的来说就是完成了南极臂控制系统的搭建,包括以工控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结构和以南极臂工控软件为核心的逻辑架构设计。在参考开放式工业控制系统结构基础上制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结构是工控系统的基础。然后是工控功能逻辑的线程实现。功能模块分析是任务划分调度的基础,在对南极臂功能各个功能进行分析后针对上述提出的软件架构进行线程实现。最后就是通过针对南极臂控制系统的验证实验对系统性能加以评估。通过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本文开发的机械臂控制系统不仅满足南极机械臂项目的应用要求,为极地科考装备的研究开发开拓了技术思路,而且拥有良好的模块化和通用性,对于其他机械臂的适用可以直接加载相应模块甚至可以少量改动后即可使用。
黄明[4](2008)在《EJB构件软件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业竞争日趋激烈,软件系统日益复杂,对于软件的功能,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软件质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实施正确合理的自动化测试能够分担手工测试的工作量,降低测试的难度,从而在保证软件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测试周期,降低软件成本。本文结合J2EE和EJB的体系结构和特点以及自动化测试的理论提出了EJB自动化测试框架ERT。首先,从ERT的实体模型和逻辑功能模型出发,说明了ERT包含的实体,这些实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具备什么样的逻辑功能。其次,分别从业务模型,系统架构,应用逻辑和逻辑框架四个角度来分析ERT测试工具的需求,并为ERT测试工具设计了测试配置文件。接下来,针对ERT业务模型的四个业务流程分别设计了四个对应的模块:配置文件解析模块,随机数据获取模块,测试运行模块和报表生成模块,对每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最后,讲解了如何集成ERT测试工具,并对测试结果实例进行了分析。ERT利用测试管理工具Clear Quest Test Manager集成ERT测试工具,通过设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为测试用例指定各种测试配置实现了序列化测试和多模块测试。在测试对象选择策略上,ERT通过使用高斯随机和正态分布,比较真实的模拟了用户的随机操作并实现了测试覆盖的完整性。通过内存关键参数记录和日志文档挖掘,ERT提供了较完整的测试运行统计信息报表,为测试结果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践证明,本文所提出了EJB自动化测试框架ERT,在保证测试质量的前提下,较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
包剑[5](2007)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综合录井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国内外现存的油田钻井监控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离散井群的综合录井系统,该系统以嵌入式探作系统Linux为核心。由于嵌入式Linux的出现使得构造一个大型机器的复杂控制系统变得简单和容易。同时结合综合录井系统的工艺特点,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应用到综合录井控制系境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是讨论构造其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王刚[6](2007)在《实时线程池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技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各种分布式被广泛应用,这些应用对系统性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线程池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应用中,对截止日期有要求的应用,实时线程池技术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技术之一,它是组织服务器应用的有效工具,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整体性能。现在的分布式应用一般都由多种服务器提供支持,这些服务器通常都会面临着来自远程的数量众多、任务短小的请求。用单个线程来处理所有请求,或对每一个请求都生成一个新的线程进行处理,这两种模式都不理想,会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实时线程池技术为实时线程创建、销毁的开销问题和系统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整体性能。线程池可以改进系统的性能,线程池的大小对线程池的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线程池的大小主要由系统管理员依靠经验来配置。有必要研究一种系统可以动态优化的方法,使系统的性能提高到最好。结合依靠经验和理论的方法,一种动态优化线程池性能的方法被提出。研究了实时CORBA的线程池策略,并给出了实现实时CORBA线程池的两种模型——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和领导者/跟随者模型。基于ARTs-OS系统,实现了两种策略的线程池,分别对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和领导者/跟随者模型进行分析及对它们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得出了结论。
张颖星[7](2005)在《Kylin操作系统线程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线程机制为操作系统提供一种易用的并行处理模型,充分发挥在多处理机环境,特别是SMP环境下的多处理机的处理能力。实现一个高效率的线程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系统的整体性能,这对改善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市场生存环境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Kylin中基于多对多线程模型线程机制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并且,通过这样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在理论上对现有的线程模型机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线程机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对一,一对一和多对多三种线程模型的特点及实现技术,并对Kylin系统所采用的多对多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表明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Kylin系统线程机制的设计和实现做好了铺垫。 然后,基于多对多线程模型的设计思想,本文详细阐述了Kylin线程机制的总体结构,重点介绍了基于多对多线程模型的两级调度模型;并针对传统多对多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Kylin系统线程机制的优化方法,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两级调度器通信,内核调度优化和用户级调度器优化。 接下来,由于Kylin操作系统需要对Linux应用程序二进制兼容,本文介绍了Kylin系统线程机制提供的Kyth线程库对原有LinuxThreads线程库的兼容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线程库版本兼容,系统调用兼容处理和信号兼容处理。 最后,本文对Kylin系统线程机制的性能和兼容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测试,验证课题工作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符策锐[8](2005)在《实时CORBA研究及实时线程池模型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分布计算逐渐成为计算技术的主流。为了使用户能够透明、有效地共享分布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计算资源,分布计算中间件成为实现分布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 分布式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布式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包括了各种异构实体。CORBA是OMG组织制定的规范,用于解决系统的异构性问题。作为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它采用OMG IDL定义的标准接口,通过中间代理ORB实现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透明交互,从而实现不同软硬件产品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操作,具有跨平台、跨语言、跨网络等特点。 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实时应用运行在分布式系统中。然而,现有的CORBA没有考虑分布实时应用的需求,缺少对QoS的支持,缺少实时编程的特征,缺少性能上的优化,在结构上也有其先天的不足。这些局限性限制了CORBA在实时领域的应用。为了能够实现基于CORBA的实时应用,OMG组织发布了实时CORBA规范。本文对实时CORBA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本文对软件开发模式的演变和分布式对象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分布式计算、对象模型和实时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实时系统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分布式实时应用的特殊要求。 接着,研究对象管理体系结构(OMA),CORBA体系结构,包括对象模型、对象请求代理的体系结构、对象接口定义、客户端机制和服务端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OMG的实时CORBA的体系结构、ORB的资源控制(包括处理器资源控制、存储器资源控制和网络资源控制)、同步和调试服务及QoS框架。并展望了实时CORBA在实时领域的应用前景。 然后,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对实时CORBA的线程池策略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实现实时CORBA线程池的两种模型——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和领导者/跟随者模型。分别对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和领导者/跟随者模型进行分析及对它们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得出了结论。 最后,对QoS驱动的CORBA进行了研究。介绍了CORBA为支持QoS所做的相应扩展,探讨了QoS驱动CORBA的系统构架和体系结构及支持服务质量的程序的交互过程。
包剑[9](2005)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综合录井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国内外现存的油田钻井监控系统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离散井群的综合录井系统 ,该系统以嵌入式操作系统 L inux为核心。由于嵌入式L inux的出现使得构造一个大型机器的复杂控制系统变得简单和容易。同时结合综合录井系统的工艺特点 ,将嵌入式 L inux操作系统应用到综合录井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重点是讨论构造其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荆华[10](2005)在《Java虚拟机上实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Java在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关于实时Java的研究已经开始。虽然Java进程委员会(JCP)已经收到了实时Java的规范请求(JSR1),并且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很大,现有的RT JVM还没有实现对所有Java类库的改造:另一方面,可供选择的平台比较少。比如:如果要使用较着名的TimeSys Refimp虚拟机的全部功能,操作系统需要使用TimeSys公司的Realtime Linux:TimeSys Linux。虽然它也能在通用的Linux上运行,但需要损失一些特性。所以,在良好的语言工具出现之前,实现高水平面向对象的实时编程的方法是提供抽象的应用接口(API)。 本文基于这种思想,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Java虚拟机上实现了一个包括实时线程类、实时信号量类、实时互斥量类等多种资源的实时类库,通过封装调度点相关函数来支持固定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并且模拟实现了多种系统资源,在现有JVM上实现了实时系统的特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几种经典的实时调度算法,并结合Java语言本身的特点给出了它们在JVM上的实现方法。然后,本文给出了两种优先级翻转问题经典解决方法的Java语言实现。最后对本文完成的实时类库进行了测试。 利用这种方法,首先可以在Java虚拟机上实现实时特性,提供实时服务。其次,使实时应用程序脱离底层操作系统的束缚,有利于项目的开发、测试、移植。最后,利用Java语言编写实时类库,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操作系统级的定制,比如选择不同的调度算法,采用不同的方法防止优先级翻转等等。综上所述,使用实时类库是当前利用Java语言进行实时系统开发比较合理、方便的一种方法。
二、实时线程库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时线程库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水泥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1.3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线程技术的研究 |
2.1 进程与线程 |
2.1.1 进程 |
2.1.2 线程 |
2.1.3 单线程和多线程 |
2.2 多线程的分类与实现 |
2.2.1 多线程的分类 |
2.2.2 线程的实现 |
2.3.NET对多线程的支持 |
2.4 线程的操作 |
2.4.1 线程的创建 |
2.4.2 线程的优先级 |
2.4.3 线程的状态 |
2.4.4 线程的同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
3.2 水泥企业生产数据的结构及特点 |
3.2.1 生产数据的结构 |
3.2.2 生产数据的特点 |
3.3 生产数据的采集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和接口技术研究 |
4.1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1.1 串口服务器 |
4.1.2 AC800F控制器 |
4.1.3 其他软件系统 |
4.2 SerialPort类 |
4.2.1 SerialPort类的常用属性 |
4.2.2 SerialPort类的常用方法 |
4.3 OPC技术 |
4.3.1 OPC服务器的组成 |
4.3.2 OPC的接口方式 |
4.3.3 OPC的通信方式 |
4.4 ADO.NET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设计框架 |
5.1.1 系统设计思想 |
5.1.2 多线程模型 |
5.2 主线程模块设计 |
5.2.1 全局变量声明 |
5.2.2 初始化 |
5.2.3 线程操作 |
5.3 子线程模块设计 |
5.3.1 串口数采线程 |
5.3.2 电力需求侧数采线程 |
5.3.3 OPC数采线程 |
5.4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4.1 分厂数据库 |
5.4.2 生产线数据库 |
5.5 系统的实现 |
5.5.1 人机交互界面 |
5.5.2 多线程通信 |
5.5.3 数据存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2)基于Android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
1. 1 无线控制系统框架 |
1. 2 控制端 |
1. 3 服务端 |
2 无线控制系统实现 |
3 系统的仿真测试 |
4 结束语 |
(3)南极臂基于QNX实时多线程控制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极地科考机器人装备现状与趋势 |
1.2.1 南极科考机器人研究与装备现状 |
1.2.2 南极科考冰钻采样机械臂概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基于 QNX 实时多线程工控软件方案 |
2.1 通用机械臂控制结构 |
2.2 实时多线程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2.2.1 通用机械臂控制架构 |
2.2.2 实时多线程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2.3 基于 QNX 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 |
2.3.1 实时操作系统选型 |
2.3.2 QNX 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2.3.3 基于 QNX 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架构 |
2.4 机械臂运动控制结构设计 |
2.4.1 机械臂运动控制分析 |
2.4.2 控制结构设计 |
2.5 任务的划分与调度 |
2.6 线程实现中的常用结构 |
2.7 QNX 线程管理 |
2.8 工控代码编写 |
2.8.1 线程安全的问题 |
2.8.2 I/O 流的多线程管理 |
2.8.3 优先级翻转 |
2.9 总结 |
第3章 南极臂任务分析及方案 |
3.1 南极臂任务特点分析 |
3.1.1 南极臂预热保温设计 |
3.1.2 关于南极臂和移动平台的接口问题 |
3.1.3 南极臂任务特点分析 |
3.2 机械方案 |
3.3 控制系统方案 |
3.4 总结 |
第4章 南极臂控制程序开发 |
4.1 上位机硬件结构 |
4.1.1 上位机硬件结构 |
4.1.2 主控计算机选型 |
4.1.3 通信板卡选型 |
4.2 南极臂应用功能模块分析 |
4.2.1 数据采集模块 |
4.2.2 执行模块 |
4.2.3 操纵显示模块 |
4.2.4 其它模块 |
4.3 任务的划分与调度 |
4.4 控制程序运行设计 |
4.4.1 数据结构设计 |
4.4.2 硬件外设管理 |
4.4.3 现场通信 |
4.5 工控重要线程实现 |
4.5.1 手动操纵杆设计 |
4.5.2 键盘操作设计 |
4.5.3 控制率解算线程 |
4.6 总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5.2 南极臂运动学解算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EJB构件软件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为什么研究软件测试技术 |
1.1.2.为什么研究针对EJB构件的测试技术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国内研究现状 |
1.2.2.国外研究现状 |
1.3.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4.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小结 |
2.EJB构件测试技术研究理论基础 |
2.1.J2EE与EJB分析 |
2.1.1.J2EE体系结构和特点 |
2.1.2.EJB构件介绍 |
2.1.3.EJB构件组成 |
2.2.EJB构件自动化测试原理分析 |
2.2.1.访问EJB构件过程 |
2.2.2.软件测试自动化原理与特点 |
2.2.3.实现EJB构件自动化测试的途径分析 |
2.3.EJB构件测试对象选择策略 |
2.3.1.高斯随机选择策略 |
2.3.2.顺序选择策略 |
2.4.EJB构件测试状态跟踪 |
2.4.1.内存关键参数 |
2.4.2.异常和错误分析 |
2.5.小结 |
3.EJB自动化测试框架ERT |
3.1.EJB自动化测试框架ERT提出 |
3.2.ERT测试框架实体模型 |
3.3.ERT测试框架逻辑功能模型 |
3.4.小结 |
4.ERT测试工具需求分析与设计 |
4.1.测试工具需求分析 |
4.1.1.测试工具业务模型 |
4.1.2.测试工具系统架构 |
4.1.3.测试工具应用逻辑 |
4.1.4.测试工具逻辑框架 |
4.2.测试配置文件设计 |
4.3.测试工具模块详细设计 |
4.3.1.配置文件解析模块 |
4.3.2.随机数据获取模块 |
4.3.3.测试运行模块 |
4.3.4.报表生成模块 |
4.4.小结 |
5.ERT测试工具技术实现 |
5.1.多线程技术实现模拟多用户 |
5.2.应用JUnit单元测试框架启动测试 |
5.3.应用Command设计模式封装测试对象 |
5.4.应用Java Reflection机制动态调用EJB和函数 |
5.5.小结 |
6.ERT测试工具集成与实例分析 |
6.1.如何使用测试工具 |
6.2.ERT集成 |
6.3.测试结果实例分析 |
6.4.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总结 |
7.2.应用前景和展望 |
7.3.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实时线程池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编程接口概述 |
1.2 实时线程池的发展 |
1.3 线程池管理技术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2 实时线程库 |
2.1 操作系统特点的影响 |
2.2 线程库的位置 |
2.3 实时线程库的主要功能 |
2.4 实时线程库的总体设计 |
2.5 实时线程池优先级扩展 |
2.6 本章小结 |
3 实时线程池设计 |
3.1 实时线程池的特性 |
3.2 实时线程池的实现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4 实时线程池性能分析 |
4.1 基于经验的方法 |
4.2 基于理论的方法 |
4.3 基于系统自己优化的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5.2 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Kylin操作系统线程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完成的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多处理机系统线程环境 |
§2.1 多处理机系统发展 |
§2.2 线程环境的发展 |
2.2.1 线程概念的提出 |
2.2.2 不同体系结构下线程环境 |
§2.3 线程模型研究 |
2.3.1 传统线程模型 |
2.3.2 多对多线程模型与混合策略 |
2.3.3 多对多线程模型的问题与SA论文 |
§2.4 线程标准与线程库 |
2.4.1 当前主流线程标准 |
2.4.2 线程库位置和功能 |
2.4.3 线程库设计流派 |
§2.5 线程调度 |
2.5.1 Win32线程库 |
2.5.2 Solaris下pthread线程库 |
2.5.3 Java线程库 |
2.5.4 JTC线程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ylin操作系统多线程机制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结构 |
§3.2 重要数据结构 |
3.2.1 进程 |
3.2.2 用户线程与核心线程 |
3.2.3 用户调度实体与内核调度实体 |
3.2.4 KSEG |
3.2.5 数据结构相互关系 |
§3.3 用户级调度模型 |
3.3.1 用户调度队列结构 |
3.3.2 两种用户级调度器 |
§3.4 内核调度模型 |
3.4.1 Kylin系统单队列调度概述 |
3.4.2 内核优线程优先级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Kylin操作系统线程机制优化技术 |
§4.1 两级调度器通信机制 |
4.1.1 用户调度器对内核动作的感知 |
4.1.2 内核调度器对核外信息的使用 |
§4.2 内核调度器优化 |
4.2.1 线程优先级调整策略 |
§4.3 用户级调度器优化 |
4.3.1 调度器逻辑优化 |
4.3.2 优先级翻转问题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yth线程库二进制兼容技术 |
§5.1 概述 |
5.1.1 Kyth线程库概述 |
5.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 线程库版本兼容性 |
5.2.1 symbol versioning技术 |
5.2.2 Kyth线程库版本信息的加入 |
§5.3 Kyth线程库对系统调用的处理 |
5.3.1 概述 |
5.3.2 参数获取 |
5.3.3 返回值的处理 |
5.3.4 系统调用表处理 |
§5.4 信号 |
5.4.1 信号机制概述 |
5.4.2 消除对信号语义的约定存在的差异 |
5.4.3 消除信号处理函数参数传递差异 |
第六章 Kylin系统线程机制评估 |
§6.1 性能测试 |
6.1.1 测试环境 |
6.1.2 测试方案 |
6.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2 兼容性测试 |
6.2.1 测试环境 |
6.2.2 测试方案 |
6.2.3 测试结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8)实时CORBA研究及实时线程池模型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分布式对象计算和实时系统 |
2.1 软件开发模式的演变 |
2.1.1 单机模式 |
2.1.2 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
2.1.3 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
2.1.4 分布式对象系统 |
2.2 分布式计算 |
2.3 对象模型 |
2.4 实时系统 |
2.4.1 实时系统的定义 |
2.4.2 实时系统的特征 |
2.4.3 实时系统应用分析 |
2.5 分布式实时应用的特殊要求 |
第3章 CORBA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结构 |
3.1 CORBA概述 |
3.2 CORBA的发展与演化 |
3.2.1 对象管理组织(OMG)简介 |
3.2.2 CORBA规范的发展历程 |
3.3 对象管理体系结构(OMA) |
3.4 CORBA基本概念 |
3.5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
3.5.1 OMG的对象模型 |
3.5.2 对象请求代理的体系结构 |
3.5.3 对象接口定义 |
3.5.4 客户端机制 |
3.5.5 服务端机制 |
第4章 实时 CORBA基本概念及其体系结构 |
4.1 实时 CORBA规范简介 |
4.2 实时 CORBA的基本概念 |
4.3 实时 CORBA体系结构 |
4.3.1 实时CORBA模块 |
4.3.2 实时ORB |
4.3.3 线程调度 |
4.3.4 实时CORBA优先级 |
4.3.5 本地优先级和优先级映射 |
4.3.6 实时CORBA Current |
4.3.7 优先级模型 |
4.3.8 实时 CORBA互斥体与优先级继承 |
4.3.9 线程池 |
4.3.10 优先级绑定的连接 |
4.3.11 非多工连接 |
4.3.12 调用超时 |
4.3.13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协议配置 |
4.3.14 实时 CORBA配置 |
4.4 ORB的资源控制 |
4.4.1 处理器资源控制 |
4.4.2 存储器资源控制 |
4.4.3 网络资源控制 |
4.5 同步和调度服务 |
4.6 QoS框架 |
4.7 实时CORBA的发展和展望 |
第5章 实时CORBA线程池的实现模型 |
5.1 线程池的基本概念 |
5.1.1 线程 |
5.1.2 线程池 |
5.2 实时CORBA线程池策略的实现模型 |
5.3 半同步/半异步模型 |
5.3.1 问题描述 |
5.3.2 解决方法 |
5.3.3 模型结构 |
5.3.4 模型实现 |
5.3.5 性能评价 |
5.4 领导者/跟随者模型 |
5.4.1 问题描述 |
5.4.2 解决方法 |
5.4.3 模型结构 |
5.4.4 模型实现 |
5.4.5 性能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QoS驱动的CORBA的研究 |
6.1 QoS的定义 |
6.2 CORBA与QoS机制 |
6.3 基于实时CORBA的多维QoS结构 |
6.4 使用 Qos驱动的CORBA系统的好处 |
6.5 QoS驱动的 CORBA的要求 |
6.6 QoS驱动的CORBA的设计 |
6.6.1 QoS驱动的 CORBA的交互接口 |
6.6.2 QoS驱动的CORBA的交互接口的调用层次 |
6.6.3 CORBA系统中支持QoS机制的系统扩展 |
6.6.4 QoS驱动的CORBA应用的交互过程 |
6.7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独创性声明 |
致谢 |
(10)Java虚拟机上实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绪论 |
1.1 背景描述 |
1.2 课题的意义和概述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的组织 |
2 Java虚拟机上实时系统的实现方法 |
2.1 Java虚拟机的相关概念及其线程调度模式 |
2.1.1 Java虚拟机的体系结构 |
2.1.2 Java虚拟机的运行过程 |
2.1.3 Java虚拟机的线程模型 |
2.2 实时系统的相关概念 |
2.2.1 实时系统概述 |
2.2.2 实时系统的分类 |
2.2.3 实时应用软件概述 |
2.3 Java虚拟机上实时系统的实现方法 |
2.3.1 Java实时线程类的创建和销毁 |
2.3.2 Java实时线程类的睡眠机制 |
2.3.3 Java实时互斥量类的实现 |
3 Java虚拟机上实时调度算法的研究 |
3.1 实时调度的分类 |
3.2 现有调度算法的分析及其在Java虚拟机上的实现 |
3.2.1 RM调度算法在Java虚拟机上的实现 |
3.2.2 DM调度算法在Java虚拟机上的实现 |
3.2.3 EDF调度算法在 Java虚拟机上的实现 |
3.2.4 MLLF调度算法在 Java虚拟机上的实现 |
3.2.5 DVDF调度算法在 Java虚拟机上的实现 |
4 Java虚拟机上防止优先级翻转方法的研究和实现 |
4.1 优先级翻转问题的提出 |
4.2 优先级翻转的解决方法 |
4.3 Java虚拟机上避免优先级翻转的方法 |
5 Java虚拟机上实时系统的测试 |
5.1 系统反应时间以及抢占试调度的测试 |
5.2 互斥量申请以及释放的测试 |
5.3 信号量申请以及释放的测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
6.2 本课题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实时线程库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水泥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D]. 左文康. 济南大学, 2017(03)
- [2]基于Android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J]. 刘秀,李烨,刘兆坤. 电子科技, 2016(01)
- [3]南极臂基于QNX实时多线程控制程序开发[D]. 杨洋.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4]EJB构件软件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D]. 黄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5]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综合录井系统研究[J]. 包剑. 微型电脑应用, 2007(07)
- [6]实时线程池的研究与设计[D]. 王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7]Kylin操作系统线程机制研究与实现[D]. 张颖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8]实时CORBA研究及实时线程池模型的实现[D]. 符策锐. 广东工业大学, 2005(06)
- [9]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综合录井系统研究[J]. 包剑. 现代电子技术, 2005(06)
- [10]Java虚拟机上实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荆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