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氟-4-溴甲苯、2-氟-4-溴苄基溴的合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管若伶,王海增[1](2018)在《溴资源与主要化工品》文中指出溴是第一个从海水中被发现并单离成功的元素,有"海洋元素"之称。近年来,溴素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阻燃剂、医药、农药及军工等领域,其需求量随全球产业的发展而骤增。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统计资料、各大领先生产企业的年鉴信息报告及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溴素资源的基本性质、主要类型与分布情况,着重介绍了溴素资源的开发应用领域以及主要化工品,指出了中国溴素资源开发及生产加工方向。
孙朋[2](2018)在《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化学领域研究中,尤其是有机化学领域,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一直都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临床应用的药物中,与天然化学成分相关的药物依然占领着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天然产物的提取量极小,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要,所以人工合成是药物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天然产物的合成历来都是我国学者重要的研究对象,尤其是生物碱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物碱的研究日趋深入,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效靶点追踪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结构新颖,药理活性好的生物碱结构被发现。已知的生物碱在实际应用中仍然被原有结构带来的弊端所限制。所以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是药物化学领域中另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化学结构修饰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选择性;降低药物毒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溶解度等等。据报道,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草中提取了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以苦参碱和槐果碱为代表的生物碱结构,目前仍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豆科植物苦豆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槐果碱为先导化合物,根据药效基团拼合原理对槐果碱13位进行结构修饰,从而得到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苦参碱衍生物。旨在为抗肿瘤新药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槐果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槐果碱的抗肿瘤新药开发,到目前为止已有诸多文献报道槐果碱在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抗病毒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槐果碱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喹诺里西啶结构的生物碱,与苦参碱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仅是槐果碱的13位有α,β不饱和双键,可以发生经典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因此,参考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实例对槐果碱开展结构修饰的实验研究。槐果碱的分子中存在4个环状结构(如图1),而其中A、B环就属于喹诺里西啶结构,通过查阅文献不难看出,A、B、C三环为槐果碱的母环,对抗肿瘤活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刚性骨架不易修饰,故母体不作为结构改造的考虑范畴,给予保留。D环是内酯环结构,如果D环被破坏会使抗肿瘤活性大大降低。所以在本实验方案中,采取保留D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佐证,本文拟对槐果碱13位着手进行结构修饰成为槐果碱衍生物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本实验方案以弱碱作为适合的反应条件,首先在双键上引入乙醇胺结构,通过引入羟基可以增大化合物的水溶性。再在仲胺中引入可能增强抗癌活性的基团,如:苄基,磺酰基等等。得到相应的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采用MTT测试法对所得到的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开展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本文共合成了31个新的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并通过1H-NMR、13C-NMR和LC-MS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测试法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对所得到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对于肝癌细胞Hep G-2而言,化合物SP-6,SP-7,SP-10,SP-14,SP-17,SP-18显示出强于槐果碱和苦参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对于宫颈癌细胞Hela而言,化合物SP-1,SP-6,SP-7,SP-9,SP-10,SP-14,SP-17,SP-18显示出强于槐果碱和苦参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SP-6,SP-7,SP-14,SP-17对于两种肿瘤细胞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抑制活性。结论:本文成功合成了31个新的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采用MTT法对合成得到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SP-6,SP-7,SP-14,SP-17对于两种受试肿瘤细胞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抑制活性,且活性优于槐果碱和苦参碱。这对于今后抗肿瘤新药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柳采秀[3](2017)在《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合成与杀菌活性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具有很好杀菌活性的环己磺菌胺为先导化合物,经过还原氨化制备得到中间体2-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再与卤代烷烃、取代苄溴、2-氯乙基苯、3-氯丙基苯、2-卤代乙酸酯、5-氯甲基吡啶、5-氯甲基噻唑、N-取代-2-氯乙酰胺进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八种不同类型的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共59个化合物(Ⅳ-1~Ⅳ-59)。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红外谱图确认,此外,Ⅳ-8,Ⅳ-16,ⅣV-47这三个化合物还通过了 X-射线单晶衍射的确认。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杀菌谱筛选,杀菌谱筛选试验对象有黄瓜灰霉菌(Botrytsic cinerea)、水稻稻瘟菌(Pyricularia grisea)、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solani Kuhn)、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 sorokiniana)、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玉米大(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共七种病原菌,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对黄瓜灰霉菌和水稻稻瘟菌有很高的防效,在50μg/mL下,有28个化合物对灰霉菌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有5个化合物对水稻稻瘟菌的抑制率是100%。为进一步验证目标化合物对灰霉菌和稻瘟菌的活性,对其进行了杀菌毒力测定。选用三种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黄瓜灰霉菌株CY-09,HLD-15,DL-11以及稻瘟菌。杀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取代基是取代苄基、取代苯乙基、取代甲基噻唑以及N-取代-2-氯乙酰胺这四类时化合物表现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表现最好的是5-氯甲基噻唑类,以化合物Ⅳ-24为例:对CY-09,HLD-15,DL-11三种灰霉菌的EC50值分别是3.17μg/mL,1.41 μg/mL,2.37 μg/mL 均低于对照药剂腐霉利(10.3 μg/mL,6.03 μg/mL,4.04 μg/mL)、嘧霉胺(-,3.88 μg/mL,2.79 μg/mL)的EC50值,与啶酰菌胺和嘧菌环胺相比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此外,其对稻瘟菌的EC50值是4.62μg/mL低于对照药剂稻瘟灵的(EC50=6.11μg/mL)。采用活体盆栽法对化合物进行活体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活体盆栽试验中有6个化合物的抑制率达到90%,而对照药剂的抑制率分别是多菌灵(59.6%),腐霉利(83.5%),嘧霉胺(82.0%),嘧菌环胺(88.6%),再番茄活体盆栽试验中,化合物ⅣV-38(88.1%),ⅣV-39(79.0%),ⅣV-41(87.8%)的防治效果均高于啶酰菌胺(78.2%),嘧霉胺(50.4%),腐霉利(65.7%)。综合离体和活体条件下的生物活性,选出活性较高的化合物Ⅳ-24对其进行室内初步药害试验。试验表明:在高浓度700μg/mL时,化合物Ⅳ-24对番茄幼苗和黄瓜幼苗的株高和叶片量均未产生药害。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取代基R3为烷烃类和羧酸脂类时化合物活性较低;胺基与苯环之间的碳链长度对活性影响较大,取代苯乙基的活性>取代苄基>取代苯丙基的活性,苯环上连有氟原子、溴原子等化合物活性有明显提高;取代甲基噻唑和取代甲基吡啶作为两类杂环取代基,均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取代噻唑类的活性明显高于取代吡啶类;N-取代-2-氯乙酰胺类化合物总体活性很高,但当取代基在3-位和5-位时化合物基本无活性,取代基在苯环的2-位和4-位时,化合物活性较高,氟和溴原子连接在2-位和4-位时活性最高;改变环烷基结构(R1)发生变化时活性也有很大变化,六元环的活性高于五元环和七元环,环烷基上连接的取代基团越大活性越差。本论文对2-氨基环烷基磺酰胺进行衍生化合成和杀菌活性测定,最终筛选出两类活性优异的取代基,分别是取代甲基噻唑类和N-取代-2-氯乙酰胺类,这些研究为后续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谢晓强[4](2017)在《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官能化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过渡金属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H活化官能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好,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单齿导向基团,双齿导向基团能够实现低活性的C(sp3)-H活化官能反应。发展新型的高活性和易移除的双齿导向基团是目前研究C-H活化领域的一大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官能化反应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醋酸钯催化三氮唑导向的氨基酸底物C-H键活化芳基化近年来,Click反应生成的三氮唑基团在药物开发、催化剂固载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三氮唑基团展示出了较强的配位能力。基于此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的Click-三氮唑双齿导向基团,实现了醋酸钯催化的氨基酸衍生物的β-位C(sp3)-H活化芳基化反应。反应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对含各种取代基的碘苯均可以顺利参与实现芳基化反应,将底物放大至克级规模时反应也可顺利进行,导向基团移除后依旧能够保持底物的高光学纯度。2.钯/碳催化三氮唑导向的C-H键活化芳基化为了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我们以商业化的钯/碳为催化剂,二苯基高碘鎓盐[Ar2I]BF4作氧化剂和芳基化试剂,成功实现了三氮唑导向芳香酰胺邻位C(sp2)-H键活化芳基化反应。这也是首次将钯/碳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导向基团辅助的C-H活化芳基化反应的报道。钯/碳催化剂回收套用两次后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催化活性。3.钯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H活化官能化的应用为了发展C-H活化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将钯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H活化官能化的思路运用到药物中间体合成中,实现了醋酸钯催化沙坦类抗高血压药关键中间体2-氰基-4’-甲基联苯的合成,相比以前的工作,具有反应路线短,三废污染少等优点。同时我们运用钯/碳作催化剂实现了杀虫剂氟虫双酰胺关键中间体碘代双酰胺的合成,具有产品收率高,异构体少,路线简单等优点。
倪春林,余林梁,蔡重全,谭梓欣,张春梅,张耀谋,周武艺[5](2016)在《溴化双卤取代苄基季鏻盐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综合化学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2,4-双卤代甲苯和三苯基膦为原料,制备了3种溴化双卤取代苄基三苯基季鏻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平板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该实验作为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综合化学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取代季鏻类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张淑贞[6](2016)在《新型磺酰类和异喹啉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一种由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引起的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这些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物质的代谢紊乱,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升高。当血糖无法控制时,不可避免会诱发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微血管病变、冠心病和中风等各种慢性并发症,这些综合症严重降低了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尽管各国药物学家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有效药物的研发依然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截止目前,人们提出了五种潜在的致病机制,其中多元醇通路的增强是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且最具说服力的发病机制。该机制认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升高会导致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增强及其代谢产物山梨醇在细胞内的累积,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醛糖还原酶(EC 1,1,1,21)是多元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直接促进山梨醇在细胞内的迅速积累,因此能够有效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抑制剂在开发高效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药物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本论文综合论述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设计中的应用,并在前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完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酰类和异喹啉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生物活性测试,为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除此之外,本人曾于2013年11月-2015年2月作为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麦可林医院(Mclean Hospital)从事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相关内容在本论文中也一并加以介绍。首先,论文对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中的44个芳香噻嗪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计算(3D-QSAR),于子结构叠加和分子对接叠加条件下分别建立了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模型。研究结果显示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0.649,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74.4%和25.6%,表明了空间效应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0.746,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受体场的贡献分别是12.3%、24.2%、41.9%和21.6%,表明了疏水场效应对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实验结果还显示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实测值与两个模型的预测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两个模型的等值线图表明:苄基侧链是此类化合物的重要药效基团,其c2位受立体场和静电场的影响较大,适合引入带有位阻的电负性基团,如no2,cf3,ccl3,cbr3等;c3位置受疏水场、立体场和静电场的影响,适宜引入电负性强、体积大的亲水性基团,如(ch2)nno2,(ch2)ncf3,哌啶,哌嗪等基团。苯并噻嗪母核c5位置受疏水场和立体场的影响,适宜引入小体积亲水性基团,如oh,f,cl等;c7位置主要受疏水场和静电场的影响,可考虑引入疏水性基团如直链或环状烷基,并在连接苯环位置引入电负性原子o,s,co等。接着,我们在3d-qsar的理性指导下完成了苯并噻二嗪衍生物c7位置取代基的改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苯并噻二嗪类化合物,并完成了体外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的测试,探索和完善了c7位置取代基的构效关系。结果显示化合物[7-(二乙酰胺基)-2-(2,4,5-三氟苄基)-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嗪-1,1-二氧]乙酸(化合物73l)具有最高的生物活性,ic50值高达2.8nm。同时我们还发现在c7位置引入酰胺基团不仅提高了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同时还降低了其对醛还原酶的抑制效果,提高了此类抑制剂的选择性;而c7位置亲水性基团(羧基)的引入降低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73l的羧酸基团和苄基取代基团分别与阴离子口袋和特异性口袋结合,苯并噻二嗪母核被残基trp20、phe122、trp79和trp219形成的疏水笼包围,而c7位置取代基刚好进入一个由残基phe121、phe122、gln49和val47形成的新结合口袋,因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为了扩展磺酰类抑制剂的结构,我们在苯并噻二嗪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环外苯磺酰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测定了这类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讨论和分析了其构效关系。结果显示化合物81a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值可达790nm。此外,我们发现在苄基上引入了硝基时有利于抑制活性的提高,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清晰地反映了化合物81a与醛糖还原酶的结合方式:硝基可以与残基thr113和cys303形成氢键;磺酰酯结构不如磺酰胺对化合物生物活性贡献大,酰胺n原子上的取代基类型也对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当n原子上连接甲基时,活性最高,乙基次之,不含取代基时活性最差。随后,论文介绍了本人在美国联合培养期间所从事的异喹啉生物碱-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衍生物的全合成研究,测试了此类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和抗氧化方面的应用。在这部分研究中,本人经过16-18步反应完成了一系列l-THP及其衍生物的全合成,产率达到了3%-5%。同时,鉴于生物碱类化合物显示了一定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我们首次测试了l-THP及其衍生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能力。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当酚羟基出现在D环时比出现在A环时有利于生物活性的提高。接着,我们以水溶性维生素E(Trolox)为阳性对照,通过使用稳定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的模型反应研究了l-THP及其衍生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我们发现,苯环上带有酚羟基的此类化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带有两个酚羟基的l-5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抗氧化活性超过了阳性对照物维生素E。因此,可将l-THP及其衍生物作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引入新的功能基团改善其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开发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制活性的双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魏会强[7](2015)在《乏氧组织靶向苯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肿瘤中普遍存在的乏氧现象,通过结构修饰将硝基咪唑基团引入苯胺喹唑啉类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结构中,以得到具有乏氧组织靶向功能的新型EGFR/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方法:本文综合了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乏氧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根据已有的苯胺喹唑啉类EGFR/VEGFR-2抑制剂和硝基咪唑类放射增敏剂的构效关系,以凡德他尼为先导化合物,采用分子拼接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方法设计了目标分子,并对其进行化学合成、结构确证和生物活性筛选。结果:本文合成了五大类共计3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均经1H-NMR和13C-NMR分析确证,分子量经质谱分析确证。药理活性筛选实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接近先导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对该类化合物的初步构效关系进行了总结。结论:本文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肿瘤抑制活性,其中部分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可作为有潜力的乏氧组织靶向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候选药物,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改造与药理筛选研究值得继续进行。
王亚运[8](2015)在《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取代基位置的不同,本文研究的二取代乙二胺包括N,N-二取代乙二胺与N,N’-二取代乙二胺,是乙二胺的两种不同的取代衍生产物。由于结构与性质的特殊性,二取代乙二胺做为合成中间体和药物中间体在化学合成、催化、药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实验合成了需要的目标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反应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所有计算均是在Gaussian 03上完成,计算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型为B3LYP杂化模型,计算基组采用6-311+G(d)。输入文件及结果分析采用GaussView 5.0.8。首先,本论文对Delepine反应进行改进,以N,N-二取代乙醇胺为原料,经过氯化和氨化,分别制备了 N,N-二异丙基乙二胺(收率为81.07%)、N,N-二甲基乙二胺(收率小于37.80%),并同时采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了乙二胺(收率小于1%)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取代基对反应效果影响很大,取代基的空间体积越大,目标产物的收率越高。为了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我们对反应过程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分析。首先,我们对反应过程中涉及到N,N-二取代氯乙胺与乌洛托品进行了结构优化和HOMO、LUMO分析,结果显示N,N-二取代氯乙胺存在自身缩合的可能。然后,我们进一步对N,N-二取代氯乙胺与乌洛托品生成季铵盐的反应过程(主反应)和N,N-二取代氯乙胺自身的缩合反应(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对主反应的影响较小,但对于副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取代基的空间体积的减小,主副反应之间的反应能垒逐渐接近(由44.81 KJ/mol至14.78KJ/mol再到11.26 KJ/mol),导致目标产物的收率降低,这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我们采用PCM模型,以甲醇为溶剂,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溶剂效应的考察,结果显示,所有分子的能量及反应能垒均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不同,并且最终的结论与无溶剂时一致,即主副反应之间的能垒差值越来越小(由32.85 KJ/mol至5.57 KJ/mol再到0.19 KJ/mol)。实验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均说明,只有取代基的空间体积足够大(如取代基为异丙基时),采用本方法才能获得较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接着,本论文采用伯胺与二氯乙烷的N-烷基化反应合成N,N’-二取代乙二胺,该方法具有反应步骤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和易于工业化的特点。首先,我们以叔丁胺与二氯乙烷的反应为模型反应,得到最佳的操作条件,即伯胺与二氯乙烷的摩尔比为5: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h,少量水。然后将该反应体系应用到其他伯胺,如异丙胺、正丁胺、苯胺与苄胺,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不同取代基的伯胺具有不同的反应收率,其对应的收率为叔丁胺(78%)>苄胺(74%)>苯胺(70%)>异丙胺(48%)>正丁胺(36.7%),此时苯胺对应的反应中二氯乙烷并没有完全转化。我们进一步对不同伯胺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不同取代基的伯胺具有不同的最合适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对应的收率为苯胺(84%)>叔丁胺(78%)>苄胺(74%)>异丙胺(64.3%)>正丁胺(56%)。基于对反应过程的分析,实验结果说明不同伯胺的收率与最佳操作条件均与它们的反应活性有关,即反应活性越高,相同条件下的收率越低,同时其最佳操作条件越温和。为了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我们采用Gaussian 03软件,首先对反应所涉及的伯胺进行NBO,EPS及Scan计算,从伯胺的亲核性与可进攻性对其反应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伯胺的反应活性顺序为正丁胺>异丙胺>叔丁胺、苄胺>苯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然后采用OPT=TS及IRC计算对伯胺与二氯乙烷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有伯胺,第一次亲核取代过程为速度控制步骤,该过程的反应能垒均高于第二次,这可以解释反应体系的中间产物浓度很低的实验现象,同时采用该步骤的能垒数值比较伯胺的反应活性,顺序为正丁胺(122.044 KJ/mol)>苄胺(123.101 KJ/mol)>异丙胺(124.496 KJ/mol>叔丁胺(128.563 KJ/mol)>苯胺(141.766 KJ/mol),可以看出,除苄胺外,其他伯胺的活性顺序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我们在计算体系中引入水分子,结果显示水分子的存在能够显着降低控速步骤的反应能垒,此时的反应活性顺序为苄胺(101.746 KJ/mol)>正丁胺(103.258 KJ/mol)>异丙胺(106.401 KJ/mol)>叔丁胺(109.906 KJ/mol)>苯胺(128.310 KJ/mol)。同时,水分子的存在也能够降低反应产物的能量,这可以进一步解释反应体系中水对反应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进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一、N,N-二取代乙二胺可以采用改进的Delepine反应来制备,但是取代基的空间体积要足够大,才能保证较高的收率,这可以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进行解释说明。二、N,N’-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通过伯胺与二氯乙烷的反应可以实现,但是不同伯胺具有不同的收率和最佳操作条件,我们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得到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的计算结果。本论文的工作可以一方面用来实验合成二取代乙二胺,另一方面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从理论上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说明,能够帮助加深对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反应的理解,以及提供了以理论计算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的可能。
周代营,田宇光,杜志云,赵肃清,郑希,张焜[9](2014)在《新型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氮烷基化、羟基保护、醛酮缩合的三步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等手段进行确认.并采用MTT染色法体外检测所合成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对肺癌细胞H1299、结肠癌细胞HT-29、胰腺癌细胞BxPC-3和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抗肿瘤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结果显示:所合成的8个姜黄素类似物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A6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在0.65μmol/L以下,抗癌活性比姜黄素提高40倍以上.
于浩[10](2013)在《芳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指出吡唑类衍生物在当今农药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氟虫腈(fipronil)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芳香基吡唑类杀虫剂,是一个GABA-氯离子通道抑制剂。但氟虫腈对蜜蜂和水生生物毒性很大、对环境不友好制约了该药的广泛使用。为了降低氟虫腈的毒副作用,筛选出杀虫性更好的药物,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共十八个新型芳基吡唑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1,以取代苯胺、邻氟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出邻氨基二苯甲酮衍生物,然后和水合肼发生缩合、关环反应,然后经过吲唑环上的N位烷基化、芳香胺的重氮化形成重氮盐,可以直接和2,3-二氰基丙酸乙酯经过缩合、成环合成出3,5-取代基1-[2,4-取代基-2-(1-烷基吲唑)-苯基]-吡唑;也可以还原成肼,然后和1,3-二酮或3-乙氧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反应形成含有吲唑环的芳基吡唑衍生物,最后吡唑环用NBS溴代合成出芳基溴代吡唑衍生物。2,上述合成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和丙酮肟经过缩合、关环合成出含有1,2-异恶唑的芳胺,然后用上述的方法最后合成出含1,2-异恶唑环的芳基吡唑衍生物,这类吡唑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在还原重氮盐的反应中,由于含弱吸电子基团的多环芳香胺不溶于水,本文用冰醋酸代替文献报道的水作为溶剂,解决了溶解性问题,提高了反应效率。本文用相关软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预测。
二、2-氟-4-溴甲苯、2-氟-4-溴苄基溴的合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氟-4-溴甲苯、2-氟-4-溴苄基溴的合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溴资源与主要化工品(论文提纲范文)
1 溴资源概况 |
2 主要溴系化工品 |
3 结语 |
(2)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2 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设计 |
2.1 设计依据 |
2.2 设计路线 |
2.2.1 槐果碱与乙醇胺的反应 |
2.2.2 13-羟乙胺基苦参碱与磺酰氯类化合物的反应 |
2.2.3 13-羟乙胺基苦参碱与溴化苄类化合物的反应 |
2.3 设计的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
3 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合成 |
3.1 实验用材料 |
3.1.1 实验用仪器 |
3.1.2 实验用药品及试剂 |
3.2 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 |
3.2.1 13-羟乙胺基苦参碱的合成及产物结构鉴定 |
3.2.2 13-羟乙胺基苦参碱与磺酰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2.3 13-羟乙胺基苦参碱与溴化苄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果 |
3.3.2 讨论 |
4 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4.1 实验用材料 |
4.1.1 实验用细胞及其培养 |
4.1.2 实验用药品及试剂 |
4.1.3 实验用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原理 |
4.2.2 药品配制 |
4.2.3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实验结果 |
4.3.2 实验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目标化合物部分谱图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综述 槐果碱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合成与杀菌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进展 |
1.1 磺酰胺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 2-胺基乙磺酸的研究进展 |
1.4 2-胺基乙磺酸衍生物研究进展 |
1.5 2-取代氨基乙磺酰胺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的合成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2-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Ⅱ)的合成 |
2.1.4 N-取代-2-氯乙酰胺的合成 |
2.1.5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
2.2.1 2-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Ⅱ)合成结果 |
2.2.2 N-取代-2-氯乙酰胺(Ⅱ)的合成结果 |
2.2.3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Ⅳ)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的离体杀菌活性 |
3.2.2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的离体杀菌毒力活性 |
3.2.3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的黄瓜活体盆栽试验活性 |
3.2.4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的番茄活体盆栽试验活性 |
3.2.5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3.2.6 化合物Ⅳ-24的药害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N-取代-2-氯乙酰胺的合成方法 |
4.2.2 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Ⅳ)的合成方法 |
4.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4)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官能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钯催化双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形成C-C键 |
1.3 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C-N键形成 |
1.4 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形成C-O键 |
1.5 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形成C-X(X=F,Cl,Si,Ge,S)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醋酸钯催化三氮唑导向氨基酸底物C(sp~3)?H键活化芳基化 |
2.1 研究背景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 底物拓展研究 |
2.4 放大实验及导向基团的移除 |
2.5 反应机理研究 |
2.6 实验部分 |
2.7 本章小结 |
2.8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钯/碳催化三氮唑导向的C-H键活化芳基化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反应机理研究 |
3.4 实验部分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钯催化导向基团辅助的C-H活化官能化的应用 |
4.1 2-氰基联苯的合成 |
4.2 氟虫双酰胺碘代中间体合成 |
4.3 本章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已发表论文及专利 |
已申请专利 |
(5)溴化双卤取代苄基季鏻盐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综合化学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药品与仪器 |
1.2 合成路线 |
1.3 合成步骤 |
1.4 抗菌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 |
2.2 红外光谱 |
2.3 电子喷雾质谱 |
2.4 抗菌活性 |
3 实验教学安排与要求 |
4 结论 |
(6)新型磺酰类和异喹啉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1.1.1 糖尿病及其分类 |
1.1.2 糖尿病并发症 |
1.2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
1.2.1 五种潜在发病机制 |
1.2.2 最具说服力的发病机制——多元醇通路的增强 |
1.3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1 合成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
1.3.2 天然产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
1.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与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 |
1.4.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简介 |
1.4.2 定量构效关系方法介绍 |
1.4.3 QSAR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芳香噻嗪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 3D-QSAR研究 |
2.1 引言 |
2.2 化合物的选择和建模过程介绍 |
2.2.1 建模化合物的选择 |
2.2.2 模型建立过程介绍 |
2.3 芳香噻嗪类抑制剂 3D-QSAR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子结构叠加条件下 3D-QSAR模型的建立 |
2.3.2 分子对接叠加条件下 3D-QSAR模型的建立 |
2.3.3 3D-QSAR模型的等值线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C-7 位改造的苯并噻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3.3 C-7 位改造的苯并噻二嗪衍生物的合成 |
3.3.1 C-7 位改造的苯并噻二嗪衍生物合成路线 |
3.3.2 C-7 位改造的苯并噻二嗪衍生物合成要点 |
3.4 C-7 位改造的苯并噻二嗪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 |
3.4.1 对ALR2的抑制活性和构效关系分析 |
3.4.2 对ALR1的抑制活性和构效关系分析 |
3.5 分子对接研究 |
3.6 实验部分 |
3.6.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6.2 测试表征方法 |
3.6.3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6.4 C-7 位改造的苯并噻二嗪衍生物体外活性实验 |
3.6.5 分子对接研究的操作步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磺酰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4.3 苯磺酰类衍生物的合成 |
4.4 苯磺酰类衍生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和构效关系分析 |
4.5 苯磺酰类衍生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
4.6 实验部分 |
4.6.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6.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6.3 苯磺酰类衍生物体外生物活性测定实验 |
4.6.4 分子对接研究的操作步骤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5.3 l-THP衍生物的合成 |
5.3.1 合成路线的确定 |
5.3.2 产物的合成及机理 |
5.4 l-THP衍生物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
5.4.1 l-THP及其衍生物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测试 |
5.4.2 l-THP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试 |
5.5 实验部分 |
5.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5.2 测试表征方法 |
5.5.3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乏氧组织靶向苯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及其治疗现状 |
1.2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2.1 蛋白酪氨酸激酶 |
1.2.2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
1.2.3 凡德他尼 |
1.3 肿瘤放疗增敏剂 |
1.3.1 放射治疗 |
1.3.2 乏氧 |
1.3.3 肿瘤放疗增敏剂 |
1.3.4 放射增敏剂的发展现状 |
1.3.5 以硝基咪唑为乏氧靶向基团的药物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1 作用机制的设计 |
2.2 目标分子结构设计 |
2.2.1 苯胺喹唑啉类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
2.2.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
2.3 目标化合物与EGFR/VEGFR的结合模式研究 |
2.3.1 凡德他尼和目标化合物与EGFR的结合模式分析和理论计算 |
2.3.2 凡德他尼和目标化合物与VEGFR的结合模式分析和理论计算 |
2.4 hERG K~+通道抑制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1 逆合成分析 |
3.1.1 第一/二/三类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 |
3.1.2 第四类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 |
3.1.3 第五类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2.1 苯胺喹唑啉母核的合成路线 |
3.2.2 第一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2.3 第二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2.4 第三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2.5 第四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2.6 第五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四章 合成实验部分 |
4.1 实验试剂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操作方法 |
4.3.1 苯胺喹唑啉母核的合成 |
4.3.2 第一类化合物的合成 |
4.3.3 第二类化合物的合成 |
4.3.4 第三类化合物的合成 |
4.3.5 第四类化合物的合成 |
4.3.6 第五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五章 生物活性筛选部分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操作方法 |
5.4 目标化合物活性数据 |
5.4.1 第一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结果 |
5.4.2 第二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结果 |
5.4.3 第三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结果 |
5.4.4 第四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结果 |
5.4.5 第五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结果 |
5.5 初步构效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
致谢 |
(8)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题背景 |
2.1.1 N,N-二取代乙二胺 |
2.1.2 N,N'-二取代乙二胺 |
2.1.3 量子化学计算介绍 |
2.2 本文研究内容 |
2.2.1 N,N-二取代乙二胺的实验合成 |
2.2.2 N,N-二取代基乙二胺的理论计算 |
2.2.3 N,N'-二取代乙二胺的实验合成 |
2.2.4 N,N'-二取代乙二胺的理论计算 |
第3章 N,N-二取代乙二胺的实验合成 |
3.1 引言 |
3.1.1 氯化 |
3.1.2 胺化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操作 |
3.2.4 产品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化 |
3.3.2 胺化 |
3.3.3 不同取代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N,N-二取代乙二胺的量子化学计算 |
4.1 引言 |
4.1.1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
4.1.2 过渡态理论 |
4.2 计算方法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结构优化 |
4.3.2 HOMO与LUMO分析 |
4.3.3 过渡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N'-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原料 |
5.2.3 实验操作 |
5.2.4 产品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物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5.3.3 反应体系中水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 |
5.3.4 缚酸剂对反应的影响 |
5.3.5 反应体系中伯胺的不同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N,N'-二取代乙二胺的量子化学计算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 |
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3.1 结构优化 |
6.3.2 NBO电荷分析 |
6.3.3 静电势分析 |
6.3.4 扫描计算 |
6.3.5 过渡态分析 |
6.3.6 水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新型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1. 1 试剂与仪器 |
1. 2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 |
1.2.1中间体A'的合成 |
1.2.2 B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 3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结构表征 |
1. 4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抗肿瘤活性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分析 |
A':4-溴-2-氟苄基哌啶-4-酮 |
A1: 1-( 4-溴-2-氟苄基) -3,5-二( 4-氟苯亚甲基) 哌啶-4-酮 |
A2: 1-( 4-溴-2-氟苄基) -3,5-二( 4-氯苯亚甲基) 哌啶-4-酮 |
A3: 1-( 4-溴-2-氟苄基) -3,5-二( 4-溴苯亚甲基) 哌啶-4-酮 |
A4: 1-( 4-溴-2-氟苄基) -3,5-二( 4-羟基苯亚甲基)哌啶-4-酮 |
A5:1-(4-溴-2-氟苄基)-3,5-二(3-甲氧基-4-羟基苯亚甲基)哌啶-4-酮 |
A6: 1-( 4-溴-2-氟苄基) -3,5-二( 3,5-甲氧基-4-羟基苯亚甲基) 哌啶-4-酮 |
A7: 1-( 4-溴-2-氟苄基) -3,5-二( -3,5-氟-4-羟基苯亚甲基) 哌啶-4-酮 |
A8:1-(4-溴-2-氟苄基)-3,5-二(3,4-羟基苯亚甲基) |
2. 2 合成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
2. 3 合成的姜黄素类似物抗癌活性构效关系 |
2.3.1两侧苯环3、4、5位—OH和—OCH3取代基的影响 |
2.3.2中间连接桥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 |
(10)芳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杀虫剂的发展 |
1.2 吡唑类杀虫剂 |
1.3 氟虫腈的毒作用机制 |
1.4 氟虫腈的合成方法 |
1.5 中间体 1-(2,6- 二氯-4- 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5- 氨基吡唑的合成 |
1.6 吲唑类以及异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1.7 N-芳香基吡唑环的合成 |
1.7.1 底物为卤代芳香烃的反应 |
1.7.2 取代苯肼为底物 |
1.7.3 底物为芳基重氮盐的吡唑衍生物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芳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 |
2.1 论文设计 |
2.2 合成目标产物路线图 |
2.2.1 含吲唑环的芳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图 |
2.2.2 含1,2异恶唑环的芳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图 |
2.3 仪器与化学试剂 |
2.3.1 主要的仪器及型号 |
2.3.2 主要试剂及规格 |
2.3.3 特种试剂的处理方法 |
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4.1 3,5-二取代基-2-氨基-2’-氟二苯甲酮的合成 |
2.4.2 3-取代苯基吲唑的合成 |
2.4.3 N-烷基取代吲唑的合成 |
2.4.4 芳香胺生成3-氰基-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反应 |
2.4.5 芳香胺生成芳香肼盐酸盐的反应 |
2.4.6 3,5-二甲基吡唑衍生物的反应 |
2.4.7 4-羧基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反应 |
2.4.8 1,2-异恶唑衍生物的合成 |
2.4.9 芳基吡唑衍生物的溴代 |
2.5 实验数据 |
2.6 光谱数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2-(3-吲唑)-4-氯苯胺的结构鉴定 |
3.2 2-(1-乙基-3-吲唑)-4-氯苯胺的结构鉴定 |
3.3 中间体吲唑基及异恶唑基苯胺的结构鉴定 |
3.4 5-氨基-3-氰基-[4-氯-2-(1-乙基-吲唑)-苯基]-吡唑的鉴定 |
3.5 5-氨基-3-氰基-[4-氯-2-(1,2-异恶唑)-苯基]-吡唑的鉴定 |
3.6 影响合成3,5-二取代基-2-氨基-2’-氟二苯甲酮的因素 |
3.7 影响合成中间体异恶唑衍生物的因素 |
3.8 合成吲唑环的路线选择和反应机理 |
3.9 影响吲唑环N-烷基化的因素 |
3.10 影响生成含吲唑环的芳香吡唑衍生物的因素 |
3.10.1 2-氯-吲唑[2,3-c][1,2,3]苯并三唑的结构鉴定 |
3.10.2 生成含吲唑环的芳香吡唑衍生物的机理 |
3.11 影响合成含吲唑环和异恶唑环的芳香肼的因素 |
3.11.1 芳香胺生成芳香肼的方法和机理 |
3.11.2 影响重氮盐的反应的因素 |
3.13 1,3-二羰基化合物及溶液酸碱性对合成吡唑环的影响 |
3.14 影响合成3-氰基-5-氨基吡唑衍生物的因素 |
3.15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 |
3.1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2-氟-4-溴甲苯、2-氟-4-溴苄基溴的合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溴资源与主要化工品[J]. 管若伶,王海增. 无机盐工业, 2018(04)
- [2]槐果碱13位加成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孙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3]2-取代氨基环烷基磺酰胺合成与杀菌活性构效关系研究[D]. 柳采秀.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4]钯催化双齿导向基团辅助的C-H键活化官能化及应用研究[D]. 谢晓强.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2)
- [5]溴化双卤取代苄基季鏻盐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综合化学实验[J]. 倪春林,余林梁,蔡重全,谭梓欣,张春梅,张耀谋,周武艺.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11)
- [6]新型磺酰类和异喹啉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张淑贞.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7]乏氧组织靶向苯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 魏会强. 天津大学, 2015(03)
- [8]二取代乙二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D]. 王亚运. 浙江大学, 2015(02)
- [9]新型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周代营,田宇光,杜志云,赵肃清,郑希,张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0]芳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 于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