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打假主要靠谁(论文文献综述)
吕金龙[1](2020)在《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过程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顽疾”,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改的号召下,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如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多种形式。实践证明,尽管这些教学方式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流于形式,仍然存在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突显,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等问题。为了更好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并丰富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将目光锁定在辩论式教学上,探讨将辩论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融合和应用的策略,试图通过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恢复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性并通过营造一种良性竞争、团结合作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本文围绕辩论式教学这个中心概念展开,在叙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后,主要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解释了辩论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含义与特点,进而分析了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辩论式教学是一种具备以生为本、活动化等教学理念,通过辩论的方式,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使其在辩驳中更新观念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内容的思辩性、辩题的针对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等显着特点,能够促进学生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学科素养,有利于教师强化价值观的引领,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转变,形成一种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为了推动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立足于辩论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探究辩论式教学的实施与开展,这也是本文重点部分: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辩论式教学实施的首要一步——辩论主题确立的策略,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而言,其所确立的辩论主题不同于一般辩论赛的辩题,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所确立的辩题应该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基于学生及其学习特点;三是基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辩论式教学的开展与引导策略,笔者认为教师要发挥教师应有的引导性,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辩论、选取适宜的辩论形式以及合理引导辩论的过程,确保辩论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辩论活动朝着理想的目标靠近,从而提高辩论式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第四部分,阐述了辩论成果的总结升华策略,这一部分更加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及时地总结辩论活动、升华辩论成果,在总结过程中要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总结、多个角度参与总结以及多种方式推动总结,及时有效地总结课堂,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教学地发展;其次在升华辩论成果时,教师要梳理知识脉络,推动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并指导学生实践,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的飞跃。
喻和文[2](2019)在《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补贴,主要以扶持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及联赛成绩为理由与依据。既违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又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职业体育市场秩序,难以体现其合理性。美国地方政府因职业体育俱乐部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其视为当地经济的“催化剂”并给予财政补贴,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经济效益是微乎其微甚至是负面的,难以证明地方政府补贴的合理性。此后,补贴理由转向职业体育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效益,既符合公共支出原则也能获得公众的认同与支持。但正外部性效益因具有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属性且无有效排他技术或手段,难以运用市场估值方法估算其产生的非市场价值。条件价值法(CVM)的引入破解了正外部性效益无法货币化的难题,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成为可行。在美国地方政府补贴理由转变的启示下,本研究基于主场城市及其居民视角试图构建一个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正外部性效益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如何合理规范地补贴职业体育俱乐部(即“为什么补贴,补贴多少”的问题),为地方政府补贴提供合理理由并界定补贴范围;基于CVM的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为地方政府补贴金额预算提供依据。以职业体育俱乐部正外部性效益为研究对象,以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支出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主场城市及其居民视角的正外部性效益的理论框架。以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为实证对象,应用条件价值法获取上海市居民对该俱乐部的支付意愿,以此为依据估算其非市场价值。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思辨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等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条件价值法(CVM)的引入为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提供了可能。国外职业体育领域CVM的应用研究案例能为我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其研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职业体育发展环境以及赛制的差异,CVM在我国职业体育领域内的应用不能照搬照抄。应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研究不足之处,有效避免CVM自身存在的偏差问题,确保评估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2)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属性解析是非市场价值构成分析的前提,结果发现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既包含公共产品又包含私人产品。属于公共产品的城市品牌效益、生活质量效益、心理收入效益既具有非竞争性又体现了社会共同需要,是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来源。这些正外部性效益不仅能够证明地方政府补贴的合理性,也为基于主场城市及其居民视角的非市场价值的构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界定了补贴范围。由于正外部性效益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职业体育俱乐部无法向享受的这些效益居民收取任何费用,进而导致总经济价值的损失。地方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补贴是正外部性内部化的政府行为,以激励俱乐部将正外部性效益发挥至最优水平。(3)CV调查方案设计旨在避免或干预各种潜在偏差问题,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支付意愿问卷是CV调查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问卷结构安排、假设情境中俱乐部相关信息描述与虚拟市场构建、引导技术选择、支付方式选择、初始投标值范围及数量、WTP影响因素变量的遴选与修正等方面都将影响到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预调查达到了将部分偏差限制在正式调查之前的目的,样本容量满足了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的要求。(4)申花足球俱乐部每年的非市场价值(WTP总值)约为37.4×108元。其中城市品牌价值为13.8×108元、心理收入价值为16.9×108元、生活质量价值为6.7×108元。申花足球俱乐部巨大的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地方政府应该对其引起重视并给予适当补贴。补贴金额应根据“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公共财政支出原则、当前政府职能与目标、实际财政状况,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依据非市场价值构成比例而定。由于国情与联赛环境差异,WTP影响因素结果既有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一致的也有与国外研究结果相反的。
牟向前,王庆军[3](2019)在《神话重构: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形象及传播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媒介发展视域下,采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传播形象问题进行梳理,旨在探究现象在媒介场域的内在机理,在新媒介场域中探索重塑传统武术的传播形象的路径。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传播模式完成"受传"一体的建构,打造万物皆媒的内群传播时代,网络舆论的浪潮一经掀起便覆水难收,徐晓东打假事件一时将传统武术太极的神化符号消减,陷入众多非议之中。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国家、民族的形象关系密切,新时代背景下,武术形象的传播从"自傲→自卑→自闭→自慰"到如今的消费与表演,以打假为名去神话解构到出于利益的再神话阳谋,传统武术的传播从古至今难以做到为国为民的稳定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面临道、技、艺等方面的对立,对自然武术、竞技武术、媒介武术明确细分与理智融合,完善此三方面传播路径是传统武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覃珊娜[4](2019)在《农村电商成长记 ——聚焦广西百色田东县水果电商发展历程》文中指出自从电商扶贫被纳入十大精准扶贫工程后,“生长”在城市地区的电子商务开始走向农村,打开了农产品上行的新通道。伴随着京东、淘宝等电商企业的渠道下沉、政府的宣传支持、企业力量的加入,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电商行列,走上农村电商之路。他们希望利用电商开辟农产品上行的新渠道,改变传统单一的批发销售模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与城市电商环境不同,农村地区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在与电子商务结合的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新问题。在经验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群农村电商们的成长之路注定充满艰辛。本毕业设计将以芒果之乡——广西百色田东县为主要阵地,从不同的农村电商人物出发,聚焦于农村电商们的选择、困境、探索、期许与担忧,深入接触他们周边的关系群——农户、传统批发商、电商企业员工、政府相关人员等,展现农村电商们各不相同却一样艰辛的电商之路。与此同时,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呈现出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希望能为更多对农村电商领域感兴趣的人提供借鉴。
胡方松[5](2018)在《王运正与温州模式》文中提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不能不想一个人,不能不写这个人——王运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他伴随着温州模式的问世和发展,历任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的秘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永嘉县委书记,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等职,为温州模式的问世和发展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为温州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尽了大力,许多事情都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开先声之举。但由于当年工作性
桂国栋[6](2018)在《新时期多元主体参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物是人们用来充饥的物质保障,食品安全关系社会稳定。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正在经历政府单一管理到多元参与的过程,过去主要依靠政府监管的方式也开始更多的强调了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和监督。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解决了 2009年《食品安全法》尚未解决的食品安全监管分段监管、部门多、权利交叉的问题,2014年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引发了新一轮的公众参与热潮,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对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产生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以获取惩罚性赔偿为目的行为,很多时候也导致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出现厂商与职业打假人的冲突,打假人成为“索赔人”后,净化市场和发挥公众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初衷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索赔人通常熟悉法律规则,只要抓到不论是安全问题还是质量以外的瑕疵,就以投诉举报、行政复议等手段与企业交涉要求赔款,给管理的行政机关施加压力,以期尽快让企业屈服赔偿,从而达到获利的目的,引起了很多参与的新问题。最近几年,不论是工商管理部门亦或者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案件积压、问题不断,这些现象都严重困扰了行政执法部门,众多生产企业也是备受这些举报投诉的影响,导致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混乱。要解决多元参与的这种乱象,本文着眼小微生产企业角度,尝试建议多元参与的共管机制:首先不断明晰司法解释,更加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基础;其次以政府主导,建立多元主体参与且相互制约的的有效监督体系,包括食品的检验检疫,第三方检验市场和公信力建设;在加大对恶意违法生产商惩罚的同时,也建立对恶意举报者的奖惩并举措施,推动各主体在相应环节的问责制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其次在问题无法通过现有手段合理解决的情况下,建立更为便捷和完善的多渠道司法诉讼解决体系;最终形成多元主体有序、高效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发挥各多元主体的参与作用。
王爱琴[7](2017)在《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和愿景。对此,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的发展成为关键。公共服务的供求均衡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供给效率,改善农民满意度,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是其他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和基础,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气候灾害和自然风险等,而且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但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内容不一致是结构性失衡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供求信息传导路径不通畅是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为公共服务供求信息的传导提供了沟通渠道和实践方法,能促进干部和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政府干部既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也是群众路线活动的执行者。而农民则是公共服务的需求者和群众路线活动的接受者。如果群众路线能够实现公共服务供求信息的有效传导,那么就可以实现供求均衡,进而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让农民满意的良好景象。本文以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基于干部开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对政府干部与农民之间的供求信息传导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满意、农业发展、农村繁荣,成为了本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内容。本文在公共服务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政策过程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调查了 6个样本县152名县农业干部和541名农户,从“群众路线”研究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围绕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的认知现状、传导路径的测量、绩效的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层政府干部和农民对生产性公共服务的供求认知存在显着差异。样本地区70%左右的农业干部都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此服务也是干部认为农民最了解、最满意和最需要的公共服务,但却不是农民最了解、最满意和最需要的公共服务。(2)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的不同路径——干部实地实践和农民实地实践观察的群众路线实施路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各样本县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干部实地实践视角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信息传导路径的影响因素因干部到村与干部三同的不同频率而不同,前者主要受干部性别、教育程度和党员身份的影响,而后者主要受干部的农业工作年限的影响。农民实地实践观察的群众路线视角的生产性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传导路径主要受农民参与选举和看新闻的行为影响。(3)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路径的绩效不同。干部实地实践的供给信息传导路径对干部的公共服务认知一致性没有影响,但农民观察的需求信息传导路径能提高了农民的满意度。(4)通过比较基于“群众路线”的供求信息传导路径——新闻宣传路径和实地实施路径对各级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宣传路径对中央政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实施路径对基层政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总体来讲,本文基于“理论分析——认知现状——路径测量——绩效评估——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路径能够促进农民满意度的提高,但却无法提高干部的认知一致性,提出了构建基层政府的公共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制度和规则、服务型政府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干部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一体化的公共政策过程体系及相应的宣传制度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从而共同提高传导的绩效,促进农户的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刘启涛[8](2017)在《“《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中指出《知音》是一份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杂志,它沿着通俗的办刊路线,打造出了一种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亚文学文体,从而营建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争议。《知音》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着重从文化生产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知音》现象",从中了解当前社会一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特征。《知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知音体"。其实,"知音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任何一种文体,它是由一套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运作而成,带有着大众文化商品那种典型的"混合主义"倾向。它一方面紧紧贴近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文学修辞和情节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纪实+传奇"的制作模式。藉着这种生产模式,《知音》杂志成功地游走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地带,它的内容既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富有鲜明的猎奇色彩。同时,它又把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注入其中,从而不但适应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特点,而且也迎合了普遍的文化心理。正是通过这种内容模式,《知音》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也在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也正是通过对《知音》》的策划制作流程的深入考察,为了解"亚文学"的生产特征提供一个样本。我们认识到"《知音》现象"的发生不仅和它那独特的内容模式有关,也与其读者群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我们以《知音》读者群的结构特征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这个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等。并结合了相关理论,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趣味、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知音》的读者群也在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知音》在制作模式上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境地。本文有意跳出以往研究那种从理论到文本的一般模式,重点参照了这几年在山东大学尝试开展的"文学生活"调查的思路与方法,重视田野调查,用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题旨,同时又借用了文化传播研究以及后工业理论等视角,对"《知音》现象"进行"文学/新闻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是对"《知音》现象"的呈现。"《知音》现象"的形成与《知音》杂志的办刊思路、走向分不开,文中对这份杂志的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和内容特色等等,都做了统计分析。在这些方面,《知音》既表现出了与其同类杂志的相似性,也有着其同类杂志无可比拟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特色,才得以形成了它那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并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同时,它也引来了社会上特别是知识群体的质疑,甚至是贬斥之声。文章借助于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站上的相关议论,力图对这种矛盾的文化现象做出一些阐释。我们对"《知音》现象"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理解转型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些侧面。第二章探讨《知音》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知音》的办刊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但它最终还是从一家普通的杂志设扩充为一个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传媒集团。本章重点探讨了《知音》在生产运作上是如何一步步适应文化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工序。我们认为《知音》是一种新生的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制作带有"不断拷贝"和"流水作业"的特征。在这个生产流程中,作者、编辑、主编和总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知音》也就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以牟利为指向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生产机构。它的"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个体性的精神独创的成果,而是依照社会文化心理来"定制"的文化商品,弥漫了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文学也就被当作一种商业元素,用于这些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亚文学"形态。第三章深入剖析"知音体"。所谓"知音体"也就是《知音》在多年的内容生产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体,从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到语言风格,它都是以尽可能地吸引普通读者为目标,带有着较为稳固的模式化特征。文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知音体"在标题设计上是如何运用特有的修辞技巧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文学性策划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如何根据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调整叙事策略,又如何将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了这些不无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藉着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故事,来传达一种带有浓重世俗意味的人生或生活哲理,这也正是"知音体"在普通读者中间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对"知音体"的分析,显现出对当代通俗文化生产得失的某些思考。第四章探讨《知音》的读者群。调查表明,《知音》的读者群以18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的为主,他们的学历则主要集中于高中(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之间,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虽然这一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需求,但是却很容易受到社会阅读风尚的左右。在传播的过程中,《知音》是通过相应的话题制作,把那些处在游离状态下的普通读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过,在不同时期,《知音》的读者群也有极为显着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知音》的话题制作模式。早期《知音》读者群的形成,与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密不可分,也形成了此时它略带精英品味的内容特点。而九十年代的《知音》则迎合了当时功利性、闲适性的阅读风尚,其读者群也获得了飞速膨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尚也是今非昔比。对于《知音》等传统杂志来说,所遭遇的冲击也就在所难免。自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始,《知音》的读者群就开始了大幅萎缩。可以说,《知音》读者群的这种流变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阅读风气的转型。第五章结合前面对"《知音》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当代"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做一总体性把握。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特征,它是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亚文学消费,读者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情思的宣泄。另一方面,亚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天然地带有着娱乐天性。它在生产上注重感官效果和单一的符号逻辑,并以此制作出大量日常性的文化想象。因此,亚文学作品非但不能带给人们以真正的精神提升,反而会销蚀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其实,亚文学的这种两面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处境。
王乐[9](2016)在《风险社会语境下独立媒体人的功能定位和责权考量》文中研究指明现今中国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显着,已显现的社会矛盾和潜在的社会风险逐渐成为舆论焦点。在媒介化社会中,风险的传播主要有赖于媒介活动。在大众媒介承担传播信息和观点任务的同时,脱离媒介机构的独立媒体人往往借助网络传播重新取得话语权。独立于利益集团、规避行政审查、借力个人传媒地位,独立媒体人在社会风险传播中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本文从国内媒体生态出发,首先,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将独立媒体人的演进分为孕育、启蒙、探索与成熟等三个阶段,并将其与“公民记者”和“独立调查人”相互区别,定义为“具有一定新闻专业素养,从社会公义而非经营目的出发,自发从事多种形式的新闻采编及传播活动的个体”。其次,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包括柴静《穹顶之下》、崔永元的反转基因实践、及江雪“雪访”微信公众号,分析独立媒体人在重大社会风险传播中的新闻操作方法、传播方式和影响作用机制。对于其功能定位研究主要落脚两点:其一,选题及文本构建方面的自由性分析,如独立于利益集团和社会组织、规避了行政审查;其二,个人影响力对于风险议题设置、内容传播的作用机制。最后,从现行媒介体制及法律法规出发,以现实传播效果为例,对独立媒体人的风险传播活动进行责权考量。个人影响层面,包括个人多元影响力带来的民间舆论场的聚合与撕裂、个人符号在风险议题中的放大、公众对话性负效应的把控等。制度规范层面,包括采访权不具备特殊性、传媒活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或规范、网络传播规范趋势等问题。新闻专业主义层面,论证自我审查的重要性。以上研究,旨在描摹出中国独立媒体人的成长土壤,指明其区别于一般大众媒介的功能定位,从而进一步探讨其成长空间、现实瓶颈以及进一步规范提升至常态化的可能性。最终落脚于回答: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独立媒体人,是否能够承担弥合社会风险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信息恐慌和舆论紧张的现实,从而起到启发公众合理参与风险议题讨论的作用,以期在流俗化的个人传播和固化的大众传播中,实现独立媒体人稳固独立功能定位,并厘清其责权界限。
李彬[10](2015)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文中提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新闻变革似有一种正反合的三部曲:八十年代高度政治化、九十年代去政治化与新世纪以来再政治化。文章由此政治视角审视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演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在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梳理归结中国新闻变革之轨迹、踪影与脉络。
二、新闻打假主要靠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打假主要靠谁(论文提纲范文)
(1)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
1 问题的缘起 |
2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国外文献 |
2. 国内文献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辩论式教学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
(一) 辩论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含义 |
1. 辩论 |
2. 辩论式教学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特点 |
1. 内容的思辩性 |
2. 辩题的针对性 |
3. 学生的主体性 |
4. 教师的引导性 |
(三) 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
1.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相关的学科素养 |
2. 有利于强化价值观念的引领 |
3.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转变 |
二、辩论主题的确立策略 |
(一)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确立辩论主题 |
1. 基于教学内容的思辨特点 |
2. 基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
3. 基于教学内容的生活特点 |
(二) 基于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确立辩论主题 |
1. 紧扣学生在认知及其价值判断的矛盾点 |
2. 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点 |
3. 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 |
(三) 基于思想政政治课的教学要求确立辩论主题 |
1. 符合学科教学原则 |
2. 把握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话题 |
3. 利用课堂教学中逻辑与情感的契合点 |
三、辩论活动的展开与引导策略 |
(一) 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辩论 |
1. 讲解辩论形式 |
2. 强化辩论规则 |
3. 组织搜集资料 |
(二) 选取合适的辩论形式 |
1. 设置两难情境,进行课堂局部辩论 |
2 设置课堂辩论赛,全员参加与评价 |
3. 开放性辩论试题的讲解,强化辩论思维 |
(三) 合理引导辩论过程 |
1. 调控辩论的内容与方向 |
2. 把控辩论时间 |
3. 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进行规范 |
四、辩论活动的总结与升华策略 |
(一) 总结辩论活动 |
1 多元主体参与总结 |
2 多个角度进行总结 |
3 多种方式推进总结 |
(二) 升华辩论成果 |
1. 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系统 |
2. 引导情感态度,强化价值引领 |
3. 提出行为要求,指导实践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地方政府补贴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理由不具合理性 |
1.1.2 美国地方政府补贴职业体育俱乐部理由的转变 |
1.1.3 条件价值法(CVM)破解了正外部性效益无法货币化的难题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经济效益补贴理由的质疑与批判 |
2.1.2 正外部性效益补贴理由合理性的审视 |
2.1.3 体育领域CVM应用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支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市场价值评估工具:条件价值法(CVM) |
3.1 条件价值法(CVM)概述 |
3.2 条件价值法(CVM)的经济学原理 |
3.3 条件价值法(CVM)的潜在偏差与干预 |
3.3.1 WTP与 WTA的差异 |
3.3.2 引导技术偏差 |
3.3.3 信息偏差 |
3.3.4 假想偏差 |
3.3.5 策略偏差 |
3.3.6 嵌入效应 |
3.4 CVM应用研究指导原则 |
3.5 国外职业体育领域CVM应用研究案例分析 |
3.5.1 美国职业体育领域CVM应用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
3.5.2 欧洲职业体育领域CVM应用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
3.5.3 日本职业体育领域CVM应用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
3.6 基于CVM的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应用启示 |
3.6.1 假设情境描述全面易懂,虚拟市场构建切合实际 |
3.6.2 基于主场城市及其居民视角的评估内容 |
3.6.3 采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投标值数量达到要求 |
3.6.4 开展预调查将部分偏差限制在正式调查之前 |
3.6.5 确定非市场价值的构成比例而非区分使用与非使用价值 |
3.6.6 WTP影响因素更全面更具解释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市场价值构成:基于主场城市及其居民视角的一个理论框架 |
4.1 非市场价值构成分析前提: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属性解析 |
4.1.1 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属性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
4.1.2 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构成-一个产品包的视角 |
4.1.3 基于“非竞争性”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属性解析 |
4.1.4 基于“社会共同需要”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属性讨论 |
4.1.5 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属性-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存 |
4.2 非市场价值构成:主场城市及其居民视角下的正外部性效益 |
4.2.1 城市品牌效益:形象塑造与知名度提升 |
4.2.2 心理收入效益:情感体验与获得 |
4.2.3 生活质量效益: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提升 |
4.2.4 实践启示:我国地方政府补贴理由的转向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市场价值评估:申花足球俱乐部的实证研究 |
5.1 预调查 |
5.1.1 预调查目的与任务 |
5.1.2 WTP值分布 |
5.1.3 支付方式 |
5.1.4 支付动机 |
5.1.5 拒付原因 |
5.1.6 假设情境 |
5.2 正式调查问卷设计 |
5.2.1 问卷结构 |
5.2.2 假设情境之俱乐部相关信息描述 |
5.2.3 虚拟市场、WTP引导技术、投标值设计、支付动机及拒付原因 |
5.2.4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确定 |
5.3 正式调查实施 |
5.3.1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之样本服务 |
5.3.2 抽样框与抽样方法 |
5.3.3 样本量确定 |
5.4 双边界二分式WTP均值估算模型 |
5.4.1 随机效用模型(RUM) |
5.4.2 基于随机效用模型的双边界二分式WTP均值估算模型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样本特征描述性结果与分析 |
5.5.2 Y-Y选择影响因素结果与分析 |
5.5.3 Y-N选择影响因素结果与分析 |
5.5.4 N-Y选择影响因素结果与分析 |
5.5.5 N-N选择影响因素结果与分析 |
5.5.6 双边界二分式下总样本WTP均值计算 |
5.6 讨论 |
5.6.1 CV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完善 |
5.6.2 足球运动涉入度的影响 |
5.6.3 正外部性效益的影响 |
5.6.4 干扰因素的影响 |
5.6.5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CVM应用启示 |
6.1.2 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构成 |
6.1.3 CV调查方案设计 |
6.1.4 申花足球俱乐部非市场价值与WTP影响因素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神话重构: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形象及传播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媒介发展视角下的传统武术的形象流变呈现 |
1.1 古代传统武术:作为民族神话的历史呈现 |
1.2 近代传统武术:媒介下的神话传播与武术技击功能的渐行渐远 |
1.3 武术打假:以打假为名的去神话解析 |
1.4“互联网+”武术传播:出于利益的再神话阳谋 |
2 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神话传播与受众喧闹原因 |
2.1 神话质疑:传统武术传播的文化阐释 |
2.2 众声喧哗:媒介环境因素为神话重构助力 |
3 从解构到建构:未来传统武术传播的路径把脉 |
3.1 借势造势:新媒体时代下提升传统武术的认知与认同高度 |
3.2 技击当道:自上而下的文明对抗重构传统武术形象品牌 |
3.3 媒介助力:艺术武术即需要大舞台也要遵守小规则 |
4 结论与思考 |
(4)农村电商成长记 ——聚焦广西百色田东县水果电商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结缘电商:艰难的选择 |
(一) 曾经的“修船工” |
(二) 高薪白领变“水果电商” |
(三) 农民触电 |
二、成长的烦恼:困难重重 |
(一) 容易受伤的水果 |
(二) 单薄的人才与技术力量 |
(三) 淡薄的法律意识 |
三、路径探寻: 长远发展,有无可能? |
(一) 显示差异: 农产品品牌化 |
(二) 殊途同归: 多渠道营销 |
四、期许与担忧: 电商助农的反思 |
(一) 美好的期待 |
(二) 被忽略的问题与隐患 |
五、作品阐释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现有报道基础 |
(三) 作品简介 |
(四) 创新之处 |
(五) 采写感悟 |
参考文献 |
(6)新时期多元主体参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内外研究 |
(一) 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外研究 |
(二) 多元主体参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 |
(一) 食品安全问题的界定 |
(二) 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 |
(三) 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 |
二、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 |
(一) 多元治理理论 |
(二) 食品安全监管的市场失灵 |
第二章 新时期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新法律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的构架 |
二、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责权利 |
(一) 政府的主导职责 |
(二) 行业协会发挥自律和监督协调作用 |
(三) 消费者发挥食品安全触发与监督职责 |
(四) 企业是产品主体责任者 |
三、我国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监管力量依然薄弱 |
(二) 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 |
(三) 第三方权威性不够 |
(四) 媒体专业性欠缺 |
(五) 消费者鉴别能力和监督渠道不足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 |
一、我国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路径规划 |
(一) 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整体路径规划 |
(二) 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
二、我国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具体路径 |
(一) 继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食品安全监督机构改革 |
(二) 改变食品企业观念,提高自觉遵从度 |
(三) 拓宽协会和媒体等主体参与监督的路径 |
(四)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运行机制 |
三、我国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参与监督的保障措施 |
(一) 进一步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监督的法律基础 |
(二) 以司法诉讼为核心,建立矛盾的多渠道解决路径 |
(三) 鼓励不同监督主体之间相互监督,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 |
(四) 明确落实各监督主体问责机制建设 |
(五) 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前提假设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前提假设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政策的研究综述 |
2.1.1 供给主体 |
2.1.2 供给政策的变迁 |
2.2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现状的研究综述 |
2.2.1 供给现状 |
2.2.2 需求现状 |
2.2.3 供求失衡 |
2.3 农村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综述 |
2.3.1 政策信息传导机制 |
2.3.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 |
2.3.3 “群众路线”作为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综述 |
2.4 公共服务视角评价政府绩效的研究综述 |
2.4.1 服务型政府 |
2.4.2 政府绩效 |
2.4.3 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3.1.2 农村公共服务供求均衡理论 |
3.1.3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构建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 |
第四章 研究设计、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
4.1 研究设计 |
4.2 研究假设 |
4.3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4.4 变量选择 |
4.5 样本基本特征 |
4.5.1 供给主体基本特征——农业干部 |
4.5.2 需求主体基本特征——农民 |
第五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认知的描述 |
5.1 供给概况 |
5.2 供给主体的认知现状 |
5.2.1 供给主体的了解现状 |
5.2.2 供给主体的满意现状 |
5.2.3 供给主体的需要现状 |
5.3 需求主体的认知现状 |
5.3.1 需求主体的了解现状 |
5.3.2 需求主体的满意现状 |
5.3.3 需求主体的需要现状 |
5.4 供求主体的认知现状差异及原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路径的测量 |
6.1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的现状 |
6.1.1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实地实践 |
6.1.2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新闻宣传 |
6.2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的现状 |
6.2.1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实地实践观察 |
6.2.2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新闻获取 |
6.3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的影响分析 |
6.3.1 描述统计 |
6.3.2 构建计量模型 |
6.3.3 计量模型分析 |
6.4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的影响分析 |
6.4.1 描述统计 |
6.4.2 构建计量模型 |
6.4.3 计量模型分析 |
6.5 供求信息传导路径的协调分析 |
6.5.1 供求信息传导路径——实地实践的比较 |
6.5.2 差异背后的原因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的绩效评估 |
7.1 供求信息传导绩效的现状 |
7.1.1 供给信息传导绩效——干部认知一致 |
7.1.2 需求信息传导绩效——农民满意度 |
7.2 供给信息传导路径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
7.2.1 描述统计 |
7.2.2 构建计量模型 |
7.2.3 计量模型分析 |
7.3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
7.3.1 描述统计 |
7.3.2 构建计量模型 |
7.3.3 计量模型分析 |
7.4 需求信息传导路径对各级政府绩效的影响分析 |
7.4.1 描述统计 |
7.4.2 构建计量模型 |
7.4.3 计量模型分析 |
7.5 供求信息传导路径对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政策信息传导机制 |
8.2.2 建立“群众路线”工作制度 |
8.2.3 完善服务型政府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
8.2.4 构建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一体化的公共政策执行和宣传制度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调查表格 |
附录1: 县农业干部问卷 |
附录2: 农户问卷 |
附录3: 县农业干部半结构访谈表 |
附录4: 附表4.1农民对37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排序 |
附录5: 附表4.2农民对37项公共服务的不满意程度排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和范围 |
二 现有成果和材料的梳理 |
三 本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知音》现象"概述 |
第一节 浅谈《知音》的办刊特色 |
第二节 《知音》接受上的尴尬境况 |
第三节 "《知音》现象"的形成 |
第二章 《知音》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模式 |
第一节 《知音》的"托拉斯之路" |
第二节 《知音》"流水线式"的生产机制 |
第三节 《知音》内容生产的后工业逻辑 |
第三章 《知音》的文体剖析 |
第一节 《知音》标题的修辞技巧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纪实+传奇"的叙事模式 |
第三节 《知音》的核心理念及其表述策略 |
第四章 《知音》的读者群观察 |
第一节 影响阅读趣味的几个主要因素 |
第二节 早期《知音》的话题制作和读者群特点 |
第三节 功利化风尚与《知音》读者群的膨胀 |
第四节 语境的刷新与传统读者群的离散 |
第五章 由《知音》看亚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特征 |
第一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理性机制 |
第二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娱乐天性 |
结语 |
附录一 《知音》的内容特点及其生产特征(摘录) |
附录二 《知音》编辑的一次约稿(摘录) |
附录三 初访湖北知音集团研究室(摘录) |
附录四 有关《知音》办刊历程的访谈(摘录)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参考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风险社会语境下独立媒体人的功能定位和责权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2 国内独立媒体人业态发展和研究概览 |
1.3 国外独立媒体人业态发展与研究概况 |
1.4 现有研究缺口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风险社会的到来与独立媒体人的突显 |
2.1 矛盾聚合与风险暗涌突显独立媒体人机能 |
2.2 独立媒体人对于风险社会的主要议题 |
第三章 独立媒体人在风险传播中的功能定位 |
3.1 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 |
3.2 规避行政审查环节 |
3.3 个人影响力助力风险议题设置 |
3.4 以个人为单位走向舆论前台 |
第四章 独立媒体人在风险传播中的责权考量 |
4.1 独立媒体人新闻活动的个人多元影响力 |
4.2 法律角度缺乏明确的主体针对性 |
4.3 新闻专业主义的试金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闻打假主要靠谁(论文参考文献)
- [1]辩论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吕金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职业体育俱乐部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D]. 喻和文.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3]神话重构:新媒体时代传统武术形象及传播路径探析[J]. 牟向前,王庆军.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 [4]农村电商成长记 ——聚焦广西百色田东县水果电商发展历程[D]. 覃珊娜. 浙江大学, 2019(01)
- [5]王运正与温州模式[J]. 胡方松. 温州人, 2018(23)
- [6]新时期多元主体参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研究[D]. 桂国栋. 云南大学, 2018(04)
- [7]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D]. 王爱琴. 西北大学, 2017(06)
- [8]“《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D]. 刘启涛. 山东大学, 2017(08)
- [9]风险社会语境下独立媒体人的功能定位和责权考量[D]. 王乐. 暨南大学, 2016(03)
- [10]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 李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