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成因

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成因

一、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董培海[1](2021)在《滇西边境山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

龚丽兰[2](2020)在《政治系统视角下的村寨治理研究 ——基于云南德宏景颇族木爱寨的形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区域都有其特性,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治理模式。传统时期,村寨是边疆地区实现基层治理的场域,它孕育出边疆地区实现有效治理的特殊制度。村寨制既不同于原始公社,也有别于封建时期的村社,是一种处于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处于特殊的社会形态的边疆村寨通过较为封闭的政治过程,实现村寨的有效治理。当下是历史的延续,虽然传统村寨社会形态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村寨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建构和乡村治理。基于此,论文以西南边疆地区景颇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政治系统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传统时期边疆的村寨制。论文主要考察传统时期在国家能力不及的边疆地区,处于特殊社会形态之中的边疆村寨如何实现有效治理。但研究不仅仅止步于研究边疆村寨治理本身,论文最终目标是想透过村寨治理活动,从人类历史演变历程中考察村寨制这一特殊制度形态,试图探寻隐藏在这政治事实背后的普遍规律。有鉴于此,论文借助政治系统论这一分析工具,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村寨政治的体系是什么,即村寨制运行的基础是什么。从人与自然关系,人口、家庭与村寨关系,村寨的政治关系出发,探讨村寨政治的体系。村寨政治的体系包括环境与生计系统、人口与社会体系、组织与权威体系,三者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也为村寨制的运行提供基础。二是村寨政治系统运行过程逻辑。在村寨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村寨的组织与权威体系对寨民意见进行整合、对村寨资源进行统筹,形成以村寨权威为主的决策模式。在寨民与村寨权威之间的直接有效互动中,获得较好的村寨治理效果。三是村寨制输出的结果。在国家能力不及的背景下,边疆村寨的政治过程较为封闭。通过村寨制运行过程形成和输出的共同规则、村寨意识及集体行动考察村寨治理效果。通过践行以上研究思路,研究尝试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村寨制不是村社制也不是氏族制度,是传统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制度。其二,村寨制是具有封闭性、自足性和自治性的社会单元。其三,王化之外的边疆地区是村寨制形成的前提条件。边疆村寨长期处于国家治理鞭长莫及的地带,这是村寨制产生的前提,所以处于王化之外的边疆村寨才可能实现较为独立的自治。其四,村寨制是从内向外的整体性治理机制。村寨内部的环境与生计系统、人口与社会体系、组织与权威体系层层递进形成有机整体,通过多元权威在村寨政治系统运行过程中尊重寨民主体性,统筹协调村寨资源;再通过村寨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产出共同规则、村寨意识和集体行动等政治产品;进而形成村寨的内聚力,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研究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形态多样性的探讨,挖掘了边疆农村社会的持续机制,进而深化了对边疆地区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认识,在助力边疆村寨乡村振兴、推动边疆社会治理有效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杨艳[3](2018)在《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龙族世居中缅边境,分布于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人口约7000人,与缅甸北部毗邻,少数散杂居于维西、西藏察隅县等地,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其它少数民族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贫原因复杂,扶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也较大。作为“直过”、跨境和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贫困状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落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帮扶政策的前沿阵地和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当前的精准扶贫成效显着,被媒体誉为“独龙江模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以后,独龙江乡修公路、建新居、通4G,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跨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的边境封闭山区,快速进入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封闭的小型社会而言,历史变迁的动力不仅在于生活方式,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文化与观念。在精准扶贫和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的碰撞之中,独龙族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新旧交替中,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一个现代适应的过程,适应不良的情况通过具体社会问题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表现了出来,这是民族贫困地区迅速推进现代化的必然。物质变迁影响认知体系,认知改变又作用于经济结果。社会与观念变迁的特殊性给独龙江乡产业发展打上了极浓厚的乡土烙印,小农式生产在当地有着特殊的生命力。产业扶贫中,村民们在基层政府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具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新小农”模式。伴随观念变迁,村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草果种植,赋予本土元素以现代价值。基层政府以现代技术指导生产和管理,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虽然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新小农”模式在运作中还存在不足,但仍是适宜本土情况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经过“直接过渡”后六十余年的帮扶,独龙江乡的“物质贫困”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观念的发展并未完全跟上物质跨越的步伐,突出表现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文化、教育、组织建设等方面亦较薄弱,“精神贫困”还未能完全得到解决。所以,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除继续完善“新小农”模式,创新旅游扶贫思路,建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还应引导独龙族群众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再生产;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加大基础和职业教育事业投入;落实素质教育与观念扶贫,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协调、发挥各帮扶政策的效能最大化。基于独龙族人口较少、聚居的特点,在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独龙江乡扶贫政策的构建和落实具有很大的可控性和典型性。伴随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扶农业、扶旅游、扶文化、扶智力、扶志向,定能将独龙江乡由过去的原始“秘境”,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美丽乡村,成就扶贫的“中国经验”。

李先帆[4](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认为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韩璐[5](2017)在《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既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又与边境旅游、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等旅游业态息息相关。随着出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市场规模的逐渐壮大、旅游市场需求愈发趋于多元化,而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组织结构却仍徘徊于相互模仿借鉴、无序竞争的发展态势,为实现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于理念融合到时空互嵌直至产业规模化的共谋式发展,立足于“本土化”便成为了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差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以边境民族文化性与边境性为核心属性构成其区别于边境两侧国家内地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标识。因而,基于本土差异性所建构的发展模式也必然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与探索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驱动机制、优化模式及其实践路径成为其发展而至关重要的学理与实践基础。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47)支持下,选择滇西边境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探索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模式与实践路径为核心焦点,借助旅游管理、族群边界、文化再生产等相关理论,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驱动机制和多维度优化模式结构进行解析与建构,并从优化模式中总结其实践路径。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第二章,探析并界定了本文中所讨论的边境民族、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与所具特征;对开展研究所依托的族群边界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符号学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与应用性讨论,并简明地阐述基础理论与研究焦点的关系。第三章,围绕区位、综合环境与边境民族分布等简述滇西边境民族地区情况,基于旅游发展沿革、基本特征、独特优势与存在问题等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模式的耦合关联结构中解析其发展的内外部驱动要素及结构;基于现有模式与驱动要素的互动逻辑,围绕边境民族文化性和边境性对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驱动机制进行了体系重构,以更好地解释优化模式创设的内在机理。第五章,从发展模式意涵中归纳优化模式的内涵与增进特色、拟设优化模式的创建原则,对现有模式的发展缺憾进行了评述,并以此为模式构建的参考系,集中从文化内容体系、文化的边境性嵌入结构、文化旅游资源结构、旅游要素结构和象征性符号体系等层面来梳理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模式建构的结构性支撑要件;以结构要件为依据,从内生发展优化模式与空间优化模式复合构建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内部系统优化模式;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了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区域综合优化模式及其演变趋势。第六章,提出了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模式实践的六大目标,并以此为方向标,延伸探究了实践路径的六重内容结构,提出了科学规划、时序建设,产品提炼、品牌营销,分工明晰、互惠共融,符号建构、演绎文化,族群分层、强化边界,结构统合、模式演进等的实践路径。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创新点、研究不足与需持续深入的研究问题。

谢红雨[6](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何马玉涓[7](2015)在《文化变迁中的仪式艺术 ——以傈僳族刀杆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仪式艺术的跨学科特性,使其研究形成明显的学科整合趋势。前人研究集中于民族志式的专题研究、艺术门类性研究及仪式与艺术互动关系的研究。将仪式艺术的探讨放置于文化变迁之中,注重其动态发展是本文进行仪式艺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仪式艺术并非一成不变,它一直在与社会情境互动,随社会变迁而演变,内涵与外延也超出了原有范围,表现出不断被建构的状态。仪式艺术的功能不仅表现于节日的神圣仪式中,还表现出在民族意识、族群关系、经济驱动等方面中的巨大张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正是处于文化变迁中傈僳族刀杆节中的艺术。傈僳族的迁徙让傈僳族历经不同的文化接触,形成地域性差异。环境适应、文化整合的需求促使仪式中的艺术呈现出变异—固化—再变异的过程。本文以腾冲地区为主要田野点,以泸水地区为佐证,对刀杆节及其中艺术进行纵向、横向的探讨,构建出网状的研究脉络。从纵向历史研究出发,分别以口头叙事与文献记载为研究对象,追溯刀杆节节日起源问题,对刀杆节的文化变迁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推演出刀杆节产生演变的环境因素、外力因素以及内在动力,突破了前人对此研究的局限性。从横向比较研究出发,寻找到不同语境下节日属性演变的异同,在节日属性转变中认知仪式艺术的走向。研究仪式艺术不可能脱离傈僳族的社会语境,傈僳族仪式艺术的发展受历史环境的影响。除了不同区域的比较研究,本文还对同一区域的若干特色村寨进行深入调查,厘清节日仪式中各人物角色的功能变化及相互作用,并在分析傈僳族的“乐”的符号化运用的基础上,作出仪式中艺术“原生”与“衍生”的判断,呈现出仪式艺术的动态发展过程。

王峰,周智生[8](2015)在《藏彝走廊多民族经济共生时空演进模式及其优化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民族共存共生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层面的互动交流,它是基于一定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而共生思想应用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则意义重大。藏彝走廊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一个时空缩影,是研究多民族经济共生的典型范例。文章在对该地区不同时间多民族经济共生空间形态及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得出该区多民族经济共生的时空演进模式,并通过经济共生制约因素的浅析,提出了有利于多民族经济共生的持续稳定优化路径,以期达到对多民族地区经济共生特征的一般性规律研究,为我国多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力求新常态下的多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李和[9](2015)在《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文中提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当地民族众多,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外来各民族的大量入迁。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云南就与内地、西北以及南方等地先民发生联系,说明可能存在着人类迁移现象。此后的数千年来,文献中出现有大量外来各民族入迁云南地区的记载。因此,探讨外来民族移迁云南地区的历史过程、动因、类型、特点及影响,就成为学界普遍关心并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时期,是内地人口大量移迁云南的重要时期,也是云南多民族格局最终形成的时期。大多论着的研究侧重于汉族移民入迁云南的具体情形,但对于云南的发展来说,除汉族移民外,众多少数民族移民在云南移民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本文依凭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及前辈学人所做的研究工作,全面梳理和揭示了这一地区多民族入迁云南的历史过程。其中,源自北方的蒙古、回回、契丹、西番以及满洲等以封王镇戍、随军征战、仕宦任职、谪迁流放、商旅以及自然流徙等方式进入云南;源自南方的苗人、瑶人、侬人、土僚、沙人、仲家、水户等则以政治方面的战败被逐、逃离战乱、躲避杀戮,经济方面的刀耕火种游耕农业要求以及灾荒、婚嫁等入迁云南。这些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的动因比较复杂,大致有:气候环境的恶化、人口的增加、亲缘关系的影响、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且很多迁移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但总的来说,北方民族多因统一多民族国家战略安排的需要而入迁或认为与统治民族有关,而南方民族则多因自发流徙而来。从移民的动因可把这些移民的类型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和强制性移民三种,而且云南的这些移民类型总体呈现出多方位、多层面的特点。同时详尽比对了同期入迁云南的汉族移民,发现两种移民之间的来源、方式、类别以及移民的分布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云南民族分布格局、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元明清时期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后,其分布有规律可寻。他们落籍云南后都有自己相对的聚居区域,并表现为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此外,他们中的部分由于迁徙和国界变动等原因最终成为跨境民族。此时期,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在入滇后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促成了云南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最终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对云南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关系方面,由于移民族属种类繁多,相应的民族关系的类型、特征较之其他地区更加丰富,也更具鲜明的地方特性,导致的影响也复杂多样,虽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但民族间和平交往是主流。经济发展层面上,这些民族的入迁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状态,也促进了云南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方面,不同源流的南北方民族文化进入云南后,与当地原有民族文化、汉族文化全面接触,给云南的多民族文化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样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一起构成了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系统。

杨得志[10](2014)在《中缅跨境民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热点地区民族冲突不断,从跨境民族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正逐渐成为学界的关注点。跨境民族问题纷繁复杂,表现不一,中缅跨境民族问题自有其典型性,即处于相对缓和的状态,尚未引发涉及两国国家安全的矛盾。一般情形下,跨境民族问题会对相关国家的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导致其最终恶化。然而,应对得当以及合作处置也能将跨境民族问题演变为联系双边关系的纽带。本文分析了中缅跨境民族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非法移民和毒品犯罪问题,探讨了中缅两国在处理跨境民族问题上采取的合作措施以及合作中存在的障碍、合作的前景展望等,试图揭示出中缅跨境民族问题与中缅关系良性互动的路径。中缅两国在处理跨境民族问题上的合作将有助于缓解中缅跨境民族问题的负面影响,而健康、稳定的民族关系又能促进中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中缅跨境民族的和平跨居对于中国处理与其他周边国家的跨境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2)政治系统视角下的村寨治理研究 ——基于云南德宏景颇族木爱寨的形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一) 现实研究中的问题
        (二) 研究中的理论意识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六、个案村寨介绍
        (一) 村寨历史由来
        (二) 村寨建制沿革
        (三) 传统村寨社会形态的性质
第二章 体系:环境、社会与权威
    一、环境与生计系统:村寨制运行的物质基础
        (一) 相对独立的自然空间环境
        (二) 相对独立的生产空间:公有私占与刀耕火种
        (三) 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聚寨而居与对外封闭
    二、人口与社会体系:村寨制运行的社会基础
        (一) 家庭内部关系:多生与小家庭
        (二) 横向关系:寨民之间的联结与互助
        (三) 纵向关系:等级有分化与自愿依附
    三、组织与权威体系:村寨制运行的治理基础
        (一) 村寨权威的类型
        (二) 村寨权威的职责
        (三) 村寨权威体系的构建
    四、小结
第三章 过程:意见、资源与决策
    一、意见:诉求导向的权威整合
        (一) 寨民意见的表达
        (二) 权威对寨民意见的回应与统合
    二、资源:以村寨利益连带机制的统筹
        (一) 人员的聚集:权威魅力动员与寨民互助激励
        (二) 物质资源的聚积:共享式的提取
    三、组织:权威式的决策模式
        (一) 村寨集体活动的动议
        (二) 对资源的协调组织与决策
        (三) 对村寨公共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安排
    四、小结
第四章 输出:共同规则、村寨意识与集体行动
    一、共同规则与治理
        (一) 共同规则的内容
        (二) 共同规则的产生
        (三) 共同规则的内化
        (四) 共同规则对村寨秩序的维护
    二、村寨意识与规范
        (一) 对寨民思维的塑造
        (二) 对寨民态度观念的影响
        (三) 对寨民道德行为的型塑
    三、集体行动与绩效
        (一) 村寨对生产的统一
        (二) 村寨集体仅式的举办
        (三) 以村寨为单位交往
        (四) 村寨安全与保护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发现
        (一) 村寨制:一种特殊社会形态制度
        (二) 村寨制是封闭性、自足性与自治性的社会单元
        (三) 王化之外的边疆地区是村寨制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村寨制的运行机制
    三、村寨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四、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类
    学位论文类
    外文文献类
    方志类
致谢

(3)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独龙族研究
        (二)民族地区扶贫研究
        (三)民族发展研究
        (四)现代小农经济研究
    三、研究旨趣与创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重难点与创新
    四、理论关照与核心概念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二)发展的概念与内容界定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点选取
        (三)田野过程
第一章 独龙族与独龙江乡概况
    一、独龙族的历史与文化
        (一)历史图景
        (二)文化素描
    二、独龙江乡的自然生境与沿革
        (一)自然生境
        (二)区位沿革
第二章 独龙江乡扶贫历程与社会发展
    一、早期帮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直接过渡”时期的帮扶工作
        (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的帮扶工作
    二、“十二五”时期整体式扶贫与物质生活水平的飞跃
        (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政策的制定
        (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六大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三)整体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三、精准扶贫与内生式发展的推进
        (一)精准扶贫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三)落实精准扶贫中对象的精准
        (四)精准扶贫阶段的帮扶特点
第三章 扶贫与现代观念发展
    一、扶贫:现代观念形成的背景
        (一)政府鼓励农民进入市场经济体系
        (二)现代生活带来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二、市场意识:现代观念的内容
        (一)经济要素进入知识结构
        (二)工具主义影响价值观念
    三、碎片化:观念转变的特点
        (一)信息获得的碎片化
        (二)知识构成的碎片化
    四、不适:观念发展与物质进程不同步的结果
        (一)观念发展不同步引起的具体社会问题
        (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趋势
        (三)出现不适是发展中的必然
第四章 扶贫与现代特色产业发展
    一、独龙江乡产业扶贫的历程
        (一)有心栽花:旅游业发展缓慢
        (二)无心插柳:草果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三)关键:基层政府的大力扶持
    二、独龙江乡产业发展的“新小农”模式
        (一)“新小农”模式的概念
        (二)“新小农”模式的特点
    三、“新小农”模式中的本土元素
        (一)“懒”与“闲暇”
        (二)“北京时间”与“独龙时间”
        (三)“头人”和“老县长”
    四、“新小农”模式中传统小农元素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小农社区空间结构保留了生存“安全阀”
        (二)小农“生存理性”价值取向降低了市场风险
        (三)小农式生态逻辑保证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五、“新小农”模式运作中的问题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难
        (二)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不足
第五章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一、扶农业:完善“新小农”模式
        (一)培养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帮助小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三)提供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支持
        (四)加大拓宽融资渠道的力度
        (五)面向市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全面推动特色种植品种的产业化经营
    二、扶旅游: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创新旅游发展思路
        (一)新思路:整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元素
        (二)思路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
        (三)整合资源推动旅游扶贫的具体对策
    三、扶文化:推动文化再生产
        (一)帮助群众在实践中增加本土文化认知
        (二)培养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
        (三)引导群众构建地方核心价值
        (四)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四、扶智力:继续加大基础与职业教育事业投入
        (一)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二)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就近就业条件
    五、扶志向:落实素质教育和观念扶贫
        (一)丰富教育形式,落实素质教育
        (二)活用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六、共同发力:实现各帮扶政策的最大效能
        (一)增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发挥政策的综合效能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社会扶贫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3:独龙江乡《村规民约》
附录4:微信截图授权
附录5:独龙江乡巴坡村贫困户名单

(4)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一、丰饶、苍郁之境
        二、雄奇、壮阔之境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一、多变的图境
        二、梦幻的画境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一、野性之境
        二、厚土之境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结语
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边境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定位模糊
        二、发展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是边境旅游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研究
        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第三节 选题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及其讨论
        一、边境民族
        二、边境民族文化旅游
        三、发展模式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族群边界理论
        二、符号学理论
        三、文化再生产理论
        四、产业融合理论和全域旅游理论
第三章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评价
    第一节 滇西边境民族地区概况
        一、研究区范围与区位
        二、研究区的民族及其分布
        三、研究区综合环境分析
    第二节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评价
        一、发展沿革
        二、内涵构成
        三、基本特征
        四、独特优势
        五、存在问题
第四章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与驱动机制研究
    第一节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现有模式分析
        一、内生发展模式
        二、旅游产品组合模式
        三、跨空间旅游合作模式
        四、区域整合模式
        五、案例:德宏州瑞丽市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模式评析
    第二节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驱动要素
        一、内部驱动要素
        二、外部驱动要素
        三、案例:芒市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驱动要素
    第三节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重构
        一、内部驱动机制重构
        二、外部驱动机制重构
第五章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研究
    第一节 优化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构建遵循的原则
        一、内外兼修原则
        二、文化保护原则
        三、结构创新原则
        四、社区参与原则
        五、兼得利益原则
        六、“插空补漏”原则
        七、政府宏观引导原则
    第三节 旅游发展优化模式的构建
        一、现有模式评述
        二、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结构重申
        三、内生发展优化模式构建
        四、空间优化模式构建
        五、系统优化模式重构
第六章 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模式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旅游优化模式实践的目标
        一、推进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系统的构建
        二、理顺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模式的操作时序
        三、调整优化模式所涉入的结构性要素
        四、完善优化模式运作实践的客观条件
        五、带活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模式的再生产链条
        六、修正优化模式的发展逻辑与方向
    第二节 优化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科学规划,时序建设
        二、产品提炼,品牌营销
        三、分工明晰,互惠共融
        四、符号建构,演绎文化
        五、族群分层,强化边界
        六、结构统合,模式演进
第七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6)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区划
        2.1.2 民族文化区
        2.1.3 民族文化传承
        2.1.4 区域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6.1.1 学校教育现状
        6.1.2 家庭教育现状
        6.1.3 社区教育现状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致谢

(7)文化变迁中的仪式艺术 ——以傈僳族刀杆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仪式艺术的界定与研究回顾
        (二) 其他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材料及其说明
    五、田野点概况
        (一) 田野点
        (二) 生计方式
        (三) 文化多样性
第一章 刀杆节文化变迁过程
    第一节 文化变迁理论及运用
    第二节 刀杆节传统属性:祭祀
        一、祭祀型节日
        二、刀杆节溯源
        (一) 刀杆节的口头叙事
        (二) 刀杆节的文献表述
    第三节 刀杆节的现代演变:节庆
        一、刀杆节的地域表现
        二、刀杆节的现代特征
第二章 刀杆节场域下的仪式与艺术
    第一节 关于刀杆节仪式艺术的村落调查
        一、猴桥
        二、中和桃树河
        三、滇滩水城
    第二节 角色重塑对仪式艺术的影响
        一、巫师“香通”的权力局域
        二、艺术行为者的主体化
    第三节 仪式艺术的动态过程
        一、“乐”:艺术符号的扩展
        二、仪式艺术的“原生”与“衍生”
第三章 仪式艺术的发展探析
    第一节 仪式艺术的再造
        一、“再造”前的追问
        二、“再造”:分离与嫁接
    第二节 仪式艺术变迁因素
        一、文化过程的外部动力
        二、民族精英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仪式艺术的现代延展
        一、民族认同的促进力量
        二、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再利用
结语
附录: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藏彝走廊多民族经济共生时空演进模式及其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彝走廊地区及其研究概况
二、藏彝走廊地区多民族经济共生的理论依 据和内在逻辑
    ( 一) 共生理论
    ( 二) 藏彝走廊多民族经济共生的内在逻辑
三、藏彝走廊多民族经济共生模式时空演进 特征
    ( 一) 初期阶段———自然环境依赖型的点、线 状共生格局
    ( 二) 成长阶段———中心地依托型的点轴共生 格局
    ( 三) 成熟阶段———内外并重的外向型网络共 生格局
四、藏彝走廊地区多民族经济共生模式演进 的制约因素
    ( 一) 区位条件的制约性
    ( 二)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 三) 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性
五、藏彝走廊地区多民族经济共生优化路径
    (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反向共生环境 影响
    ( 二) 提高共生单元积极性与参与性,加强正 向共生环境影响
    ( 三) 深度挖掘民族经济共生弹性空间

(9)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
第一章 云南外来移民的历史源流
    第一节 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远古居民
        一、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云南的远古居民
    第二节 入迁云南的汉族移民
        一、汉晋时期
        二、南诏大理国时期
    第三节 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
        一、氐羌系民族
        二、百越系民族
        三、濮系民族
        四、蜀人南迁与楚人入滇
第二章 元明清时期云南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第一节 元初的云南社会及元明清时期云南的设治
        一、元初云南的民族分布及社会经济概况
        二、元明清中央政府对云南的统治与经营
    第二节 北方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一、蒙古人
        二、回回
        三、契丹
        四、西番
        五、满洲
    第三节 南方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一、苗人
        二、瑶人
        三、侬人、仲家、水户等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族移民的比较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动因、类型和特点
        一、动因
        二、类型和特点
    第二节 汉族移民
        一、移民过程
        二、汉族移民入迁的动因、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 入迁云南外来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族移民的比较
第四章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民族的分布格局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分布
        一、元代
        二、明代
        三、清代
    第二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分布特点
        一、自然地理分布广泛
        二、大杂居、小聚居并存
        三、跨境民族较多
    第三节 云南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 少数民族移民对云南的影响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一、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
        二、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经济发展
        一、入迁云南少数民族移民原有经济状况
        二、农牧业的重视
        三、工商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民族文化发展
        一、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二、大杂居小聚居状态下各族社会习俗的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缅跨境民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现实意义:维护边疆稳定、促进中缅关系进一步发展
        (二) 理论意义: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拓展中缅关系研究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跨境民族与跨境民族问题的研究
        (二) 关于跨境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互动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跨境民族与跨境民族问题
    第一节 跨境民族的概念辨析
        一、跨界民族
        二、跨国民族
        三、跨境民族
    第二节 跨境民族问题
        一、跨境民族问题的界定
        二、跨境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影响跨境民族问题的因素
第二章 中缅跨境民族问题
    第一节 中缅跨境民族概况
        一、缅甸概况
        二、中缅跨境民族
    第二节 跨境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中缅跨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多重不平衡
        二、跨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第三节 非法移民问题
        一、云南边民外流问题
        二、缅甸非法移民问题
        三、中缅非法移民问题对云南的影响
    第四节 毒品犯罪问题
        一、云南的禁毒形势
        二、缅北毒源地的毒品问题
第三章 中缅在跨境民族问题上的合作
    第一节 中缅的经贸合作与中缅跨境民族问题
        一、中缅经贸合作
        二、中缅经贸合作与中缅民族问题
        三、中缅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第二节 中缅在非法移民问题上的合作
        一、合作形式
        二、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三节 中缅在毒品问题上的合作
        一、合作形式
        二、合作的具体的措施
        三、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一、现阶段中缅跨境民族问题呈现缓和态势
    二、应继续加强中缅在跨境民族问题上的合作
    三、缅甸国内形势对于中缅在跨境民族问题上的合作具有重大影响
    四、中缅经贸合作对于中缅跨境民族问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后记

四、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边境山区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效应研究[D]. 董培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政治系统视角下的村寨治理研究 ——基于云南德宏景颇族木爱寨的形态调查[D]. 龚丽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D].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5]滇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D]. 韩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7]文化变迁中的仪式艺术 ——以傈僳族刀杆节为例[D]. 何马玉涓. 云南大学, 2015(05)
  • [8]藏彝走廊多民族经济共生时空演进模式及其优化路径[J]. 王峰,周智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8)
  • [9]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D]. 李和. 云南大学, 2015(08)
  • [10]中缅跨境民族问题研究[D]. 杨得志.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