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度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郑兴飞,董华林,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查中萍,曹鹏,徐得泽[1](2021)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文中提出杂种优势利用是有效应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基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建立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其不育系育性受核基因控制,不受恢保关系制约,与三系法相比,配组更加自由,稻种资源利用率更高,制种程序相对简单。回顾了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历程,总结了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对两系法杂交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提出了展望。
贺晓鹏,边建民,欧阳林娟,徐杰,周大虎,傅军如,陈小荣,彭小松,朱昌兰,贺浩华[2](2021)在《江西省水稻种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种业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江西是我国水稻生产和种业大省,近10年来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稳定在330万hm2和2 000万t以上,均居全国第3位。江西水稻商品种子市场用种量8 880万kg,其中杂交稻总用种量2 700万kg左右。江西年产杂交稻种子5 000万kg以上,约占全国20%,其中约40%供应外省。江西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建设种业强省为目标,发展水稻种业是实现种业强省的基础和关键。为推动江西水稻种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文章在对江西水稻种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在水稻科研和育种推广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江西省水稻种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分析认为,江西水稻种业存在着稻种资源创新利用效率不高、缺乏突破性水稻品种、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分子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缺乏上市领军种企、种子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建设、加强双季稻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做大做强种业、加强新品种区试管理和示范展示、加强良种生产基地建设等促进江西水稻种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助推江西省水稻种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江西省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杨大兵[3](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吴文祥,陈多璞,杨保昌,郭昌恒[4](2021)在《强秆大穗水稻高配合力恢复系R2172的选育与应用》文中提出R2172是以自育优良品系1329(农香16×扬稻6号F4)为母本,与泰丰占杂交,经5年10代系统育种选育而成的优良两系杂交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强秆抗倒、大穗、高配合力、易制种等特点,用其与母本新强01S配组育成杂交水稻新组合欣两优2172,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10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陈启文[5](2021)在《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产量上创造了世界奇迹。本文以翔实的材料讲述了正在研发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的培育过程。海水稻首先被陈日胜发现并培育选种20年,袁隆平发现其价值之后,进行了规模化的科研、扩种及海外开拓。袁隆平团队在海水稻栽培上的探索与成果值得赞赏,中国以及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应该被公众关注。
王丰[6](2020)在《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文中指出回顾了50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研发历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早中熟三系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杂交稻的高产与超高产育种、优质化育种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交稻重要遗传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定向创制出天丰A、五丰A、荣丰A、泰丰A、广8A、GD-1S、RGD-7S等一大批高配合力、高异交率或品质优良的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以及广恢3550、广恢122、广恢998、广恢308等一批具有理想动态株型的优良、抗病恢复系,并广泛应用于测交组配,育成一大批类型丰富,早、中、迟熟配套的杂交稻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其中,天优998、天优122、五优308、淦鑫203、五丰优615、吉优615、吉丰优1002和天优3618等17个组合被认定为超级稻,泰优390、泰优398、泰丰优208、泰优1002获得省级或国家优质稻金奖品种。育成的系列杂交稻在生产上大面积累计推广应用超过4 133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粮食安全和杂交稻种业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就杂交稻未来育种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廖泳祥,徐培洲,吴先军,张红宇,陈晓琼,田芸峰,刘禹彤,高克富,杨洪松,郑建国,罗泉兴,向光荣,姜建莲,高晓彬,彭苏,张向阳[7](2021)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蓉7优313》文中提出蓉7优313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蓉7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31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等特点,2019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90058)。
符辰建,符星学,秦鹏,胡小淳,孙振彪,谢志梅,孙毛山,杨远柱[8](2020)在《广适型优质超级杂交稻隆两优华占的选育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隆两优华占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隆科638S与中国水稻所选育的强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广适、品质优良,2015—2017年相继通过了长江上游中籼、长江中下游中籼、华南晚籼、武陵山区中籼等4个区域的国家审定及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级审定。2017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19年被国家"863"计划"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认定为绿色超级稻。2016—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53万hm2,2017、2018年年种植面积分别列全国杂交水稻品种第2位和第3位,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彭玉林,徐淑英,游月华,戴展峰,陈萍萍,林金虎,蔡建荣,赖丽婷,左生力,马益虎[9](2020)在《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6387的选育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福龙两优6387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强优恢复系龙恢6387配组选育的丰产、稳产的籼型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介绍了福龙两优6387的选育经过、试种产量、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表现、主要农艺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旨在为生产上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汤剑豪[10](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研究指明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二、2003年度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度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发现 |
2 两系不育系的发展历程 |
3 两系不育系育性基因定位 |
4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成就 |
5 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2)江西省水稻种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西水稻生产和种业地位 |
1.1 江西水稻生产地位 |
1.2 江西水稻种子市场概况 |
1.3 江西水稻育种成就 |
2 江西省水稻种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1 稻种资源保护颇具成效但创新利用效率不高 |
2.2 水稻育种成果丰硕但缺乏突破性品种,短板有待补齐 |
2.3 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仍相对不足,分子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滞后 |
2.4 种业企业持续壮大,但缺乏上市领军企业 |
2.5 供种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但抗风险能力较弱 |
3 江西省水稻种业创新发展对策和建议 |
3.1 加快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稻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3.2 推动水稻分子育种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水稻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
3.3 以“优质、高产、安全、高效”为目标,加强水稻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
3.4 提升种业企业竞争力,做大做强种业企业,力争上市 |
3.5 加强水稻新品种区试管理和示范展示,加快水稻良种产业化进程 |
3.6 加强良种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
(3)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强秆大穗水稻高配合力恢复系R2172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R2172选育过程 |
2 R2172特征特性 |
2.1 植株性状 |
2.2 生育期及主茎叶片数 |
2.3 穗部性状 |
2.4 配合力 |
3 欣两优2172的推广应用情况 |
4 制种技术特点 |
(5)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大海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神秘礼物 |
一个稻作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
到沙漠王国去种水稻 |
永恒的课题 |
(6)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研发历程 |
1.1 野败型杂交稻三系配套研究 |
1.2 配子体不育质源的引进与红莲型杂交稻研究 |
1.3 探索化学杀雄途径培育强优势杂交水稻 |
1.4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的引进与两系法杂交稻研究 |
2 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
2.1 弱感光型迟熟三系杂交稻育种实现零的突破 |
2.2 红莲型杂交稻育种首次实现突破,并在国内外大面积种植应用 |
2.3 早、中熟高产杂交稻育种取得突破,为华南北部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 |
2.4 优质抗病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取得巨大成效,并构建了广东两系法杂交稻产业化技术体系 |
2.5 高产与超高产育种成效显着,育成17个超级稻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应用 |
2.6 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
2.6.1 优质恢复系的育种取得突破 |
2.6.2 优质不育系育种成效突出 |
2.7 率先开展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效率大幅提高 |
2.8 杂交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
2.9 构建杂交稻产业化平台,促进了成果转化和种业的发展 |
3 问题与展望 |
3.1 杂交稻面临的问题 |
3.2 杂交稻育种方向 |
3.2.1 培育适合于规模化、机械化、轻减化生产方式的杂交稻新品种,以满足生产方式急剧转变的需求 |
3.2.2 培育品质均匀一致、整精米率高、外观与食味好的高产、抗病虫杂交稻新组合,以提高规模化生产者的种粮效益 |
3.2.3 综合应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新技术,全面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水平与育种效率 |
(7)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蓉7优313(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2 特征特性 |
2.1 生育期 |
2.2 农艺性状 |
2.3 产量表现 |
2.4 稻米品质 |
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播种育秧 |
3.2 移栽 |
3.3 肥水管理 |
3.4 病虫害防治 |
4 制种技术要点 |
4.1 播差期安排 |
4.2 播种育秧 |
4.3 移栽行比 |
4.4 肥水管理 |
4.5“九二〇”的施用 |
4.6 病虫害防治 |
4.7 去杂保纯 |
(8)广适型优质超级杂交稻隆两优华占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特征特性 |
2.1 丰产稳产性 |
2.2 生育期 |
2.3 稻米品质 |
2.4 抗性 |
2.5 氮高效特性 |
2.6 植物学特征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
3.2 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 |
3.3 科学肥水管理 |
3.4 及时防治病虫害 |
4 制种技术要点 |
(9)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6387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1.1 母本福龙S2 |
1.2 父本龙恢6387 |
1.3 组合福龙两优6387 |
2 产量表现 |
2.1 试种产量 |
2.2 区试产量及生产试验 |
3 特征特性 |
3.1 生育期 |
3.2 主要农艺性状 |
3.3 抗性表现 |
3.4 稻米品质 |
4 主要栽培技术 |
4.1 最宜节令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
4.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
4.3 科学管水、合理施肥 |
4.4 注意防治病虫害 |
5 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
5.1 严格选择制种隔离区、确保花期安全相遇 |
5.2 合理密植、构建高产制种群体 |
5.3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使用九二○ |
5.4 人工辅助赶粉、及时去杂,保证种子纯度和质量 |
(10)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4 讨论 |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稻材料 |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
2.1.3 供试的褐飞虱 |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4 讨论 |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
4.3.1 华8049S |
4.3.2 华8050S |
4.3.3 华8051S |
4.3.4 华8053S |
4.3.5 华8054S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2003年度审定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展望[J]. 郑兴飞,董华林,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查中萍,曹鹏,徐得泽. 作物研究, 2021(05)
- [2]江西省水稻种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J]. 贺晓鹏,边建民,欧阳林娟,徐杰,周大虎,傅军如,陈小荣,彭小松,朱昌兰,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03)
- [3]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强秆大穗水稻高配合力恢复系R2172的选育与应用[J]. 吴文祥,陈多璞,杨保昌,郭昌恒. 园艺与种苗, 2021(04)
- [5]中国海水稻背后的故事[J]. 陈启文.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1)
- [6]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J].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7]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蓉7优313[J]. 廖泳祥,徐培洲,吴先军,张红宇,陈晓琼,田芸峰,刘禹彤,高克富,杨洪松,郑建国,罗泉兴,向光荣,姜建莲,高晓彬,彭苏,张向阳. 杂交水稻, 2021(01)
- [8]广适型优质超级杂交稻隆两优华占的选育与应用[J]. 符辰建,符星学,秦鹏,胡小淳,孙振彪,谢志梅,孙毛山,杨远柱. 杂交水稻, 2020(04)
- [9]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6387的选育与应用[J]. 彭玉林,徐淑英,游月华,戴展峰,陈萍萍,林金虎,蔡建荣,赖丽婷,左生力,马益虎. 福建农业科技, 2020(06)
- [10]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