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初级拳法同时教学的实验研究

太极拳与初级拳法同时教学的实验研究

一、关于太极拳与初级拳同步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京[1](2021)在《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的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及生活方式。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微课资源日渐成熟,以精致化、系统化、形象化,便携性强,易操作的优势极大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通过对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弥补和完善传统武术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实现学校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系统设计法、专家评定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依据现实问题总结适用于中学武术教学的微课解决方案。结合微课特点按设计步骤选定并制作《功夫青春》第一节和第二节微课案例,通过专家评定法对微课案例的内容设计与技术设计进行权威评定,再将评定修改后的微课案例传送给随机抽取的100名中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将学习后所反馈的问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使微课案例更加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术微课在微传播时代背景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改善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专项教师紧缺、教学时间空间受限、教辅资源分散滞后,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2)微课案例通过对运动技能、文化认知和功能价值三个不同层面的挖掘、扩展与延伸,使中学生武术微课在教学要素的展示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中具有一定优势。学生运用听、视觉感知器官,可以轻松做到同步模仿,并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进行重复性的回放与暂停。为学生个性化的技能学习提供了学习便捷性。(3)微课案例的设计步骤包含内容选取、目标设定、环节设计、视频脚本四方面内容,遵循微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具备完整与合理的应用形式,能够为后续的武术微课应用研究提供较为科学的设计范例与经验基础。(4)经专家与学习者两个维度的评价,微课案例在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设计上具有创新性,结构上具有实用性。在交互性方面仍需补充与完善。

靳子豪[2](2019)在《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作市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当地于2010年,将太极拳纳入中考体育加试这一重要措施,并在全市初中内开展太极拳课程,通过课程这一重要途径去传播和发展太极拳。本文通过研究当前焦作市中考太极拳课程建设的情况,找到太极拳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症下药、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提高和完善焦作市初级中学的太极拳课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田野调查法和实验法研究焦作市中学太极拳课程。通过以上方法研究出的结果为: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内容单一,课程衔接不科学,且没有相应的课程评价。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焦作市初级中学中的太极拳课程主要为满足中考体育加试的要求,并未完成太极拳课程的课程目标,表现为“急功近利”,更偏向于技术和应试,导致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不完整,太极拳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播;(2)太极拳课程建设存在很大问题,没有相应课程评价体系,导致太极拳课程无法及时优化和调整,并且太极拳课程衔接不够科学,导致课程目标没有完成,催生了“太极拳课外辅导班”的新兴产业;(3)部分太极拳教师专业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马婧[3](2019)在《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武术选修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学校作为传播武术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其教学也越来越走向正规化、科学化。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一味的灌输知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求,能够更好的适应校园中武术的发展和推广。该文将PBL结合LBL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中,不仅保留了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也将先进的PBL教学方法结合其中,不仅使得体育课形式多样化,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动力。目的是为未来学校武术的发展和推广奠定基础,并为其提供参考。该篇文章以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武术选修课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武术选修课中对PBL结合LBL教学法进行了 36个课时的教学实验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与传统的LBL教学法相比,采用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实验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情况方面更具有优势。(2)实验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得学生学习态度有所改善与转变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学生。(3)两种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实验证明,实验组的25名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名学生。(4)在整套规定动作评估中,实验组的学生在动作表现能力上比对照组的学生更为突出。两种教学方法在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情况上,没有显着性差异。(5)在武术动作的创编能力上,实验组的学生也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改革,在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发掘创新能力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对照组的学生也更加突出。为了使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更有效地实施和推广,提出以下建议:(1)将每班人数严格控制在25-26人左右,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其中。(2)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性格等方面差异合理分组,避免学习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愿参与其中。(3)无论学生还是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课程能够顺利的实施。(4)定期针对教师进行PBL相关专业的培训,相同的教学方法不同水平的运用会导致悬殊的教学效果。(5)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更新体育设施。

潘华威[4](2019)在《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及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抑制控制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是研究执行功能的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运动协调能力作为体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学习运动技能,流畅完成动作上起着重要作用。近期,有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此外,当前关于运动协调能力和抑制控制对运动技能学习是否有影响?此前少有研究探讨。本研究拟通过行为学任务以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探讨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及其脑激活模式。此外,本研究还拟探究运动协调能力和抑制控制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丰富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理论,为运动实践提供指导。研究方法:通过招募的方式,选取华东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共42人(女25人;男17人)。首先,进行运动协调能力(伊利诺伊)与抑制控制(Stroop任务)的行为学数据和f NIRS脑数据的采集。其次,进行为期16周的运动技能学习,男大学生学习太极拳,女大学生学习网球。最后,在16周学习结束后,对技能学习水平进行测试,使用SPSS 22.0对运动协调能力和抑制控制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做相关检验和T检验。研究结果:通过对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行为与f NIRS脑数据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1)女大学生的伊利诺伊测试成绩与其完成的Stroop任务一致与不一致条件反应时呈显着的中度正相关,并且与完成不一致条件时左侧额极区的激活存在显着的中度正相关;男大学生的伊利诺伊测试成绩与Stroop任务反应时、正确率和相关脑区均无显着相关;2)与低运动协调能力组女大学生比,高运动协调能力组女大学生的Stroop任务一致条件与不一致条件反应时更快,且在左侧额极区的激活更强,而两组男大学生在行为与f NIRS脑数据上均无显着差异;3)女大学生抑制控制的行为表现与其f NIRS脑数据结果存在显着的中度正相关,而男大学生的相关未达到显着性水平;4)女大学生的Stroop任务不一致条件反应时与网球技能学习成绩存在显着的中度负相关,而男大学生的Stroop任务一致条件反应时与太极拳技能学习成绩存在显着的中度负相关,不一致条件反应时与太极拳技能学习成绩存在的中度负相关非常接近显着性水平;5)女大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与其网球技能学习成绩存在显着的中度正相关,并且高运动协调能力组的女大学生网球运动技能成绩显着好于低运动协调能力组,而男大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与太极拳技能学习成绩的相关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研究结论:1)女大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越好,其抑制控制能力越强;男大学生则不存在此关系。并且左侧额极区是大学生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相关联的主要脑区。2)抑制控制能力越好,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的越快且越规范。3)女大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越好,网球运动技能学习的越快且越规范;而男大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高低并没有影响其太极拳学习成绩。

杨亮斌[5](2017)在《建构主义视阈下中小学校武术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启动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现已进入深化阶段,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形式下,满足武术课程改革的深化需求,使武术课程改革与课程改革理念更加契合是本研究的目标之一。从武术课程的发展理念而言,现代武术课程的发展突出了武术的中心地位,武术教育的意义被武术的发展诉求所掩盖,改变武术课程以武术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模式,使武术教育的发展遵从教育需求是本研究的目标之二。在武术项目中生理学、文化学、训练学、武术学等知识内容众多,从知识的角度探索学生对武术课程的需求,从而构建出课程模型这是本研究目的之三。近年来武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武术作为课程内容开始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因此本研究也希望为传统武术进入学校课程的开辟一条科学路径,使传统武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的同时凸显自身的价值,这是本研究的目的之四。本研究以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为切入点。知识论和学习论直接影响了现代课程建设,知识论主要影响了课程的内容和对象,学习论则主要影响了课程的形态、研究范式、范围。知识论设立了一个精神框架,对课程的知识进行筛选,因此知识观决定课程内容,也就是决定了学生“知”的维度;学习论主要指导课程的实践,知识必须经过思考、批判等认知过程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学习的最终结果是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思想,因此学习论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致思”。课程论主要是融合知识论和学习论的内容对课程建设进行指导,因此课程论对“知”与“思”的实践进行指导。现代武术课程建设的知识论、学习论和课程论基础是武术课程现状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从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出发对武术课程知识、学习、课程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知识论的角度而言,当今武术课程建设以科学知识论为基础,在科学知识论下武术知识呈现出封闭性、单一性和伪逻辑性特征;从学习论的角度而言,虽然心理科学已经发展至认知心理学阶段,但是武术课程基本还是沿用了行为主义学习观,在行为主义学习论下武术课程程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内容方面武术课程以封闭性替代开放性,动机方面武术课程以外在利益取代内在需求,互动维度武术课程以单一维度的灌输取代多方位的交流。从课程论的角度而言,现代以学科为单位的课程模式构建了一个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在结构化的课程体系下武术课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课程内容根基虚浮;政治因素成为了课程的立身之本;课程发展矛盾重重。建构主义视阈下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的改变是建构性武术课程与现有武术课程差异的来源,因此研究对建构主义视阈下的知识论、学习论和课程论特征进行分析。从知识论的角度而言,建构主义否定了知识的绝对性,建构主义并不认为知识存在本质,知识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关系,因此建构主义知识观表现出以下五点特征:知识的社会性、调和性、开放性、适用性和流动性。建构主义学习论建立在认知主义心理理论基础上,但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突出了学习过程是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的结合,突破了传统学习理论注重单一层面的不足,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重视学习过程主体性和差异性;第二,将学习视解构与建构不断循环的过程;第三,注重学习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将课程视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建构主义视阈下课程论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消解了课程的知识限定属性;第二,打破了知识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第三,消除了课程的工具属性;第四,改变了传统课程的结构。分析建构主义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的变化对武术课程产生的具体影响是建构主义武术课程建设指导刚要,因此文章对建构主义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下武术课程发生的具体变化进行了分析。知识论的变化对武术课程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是武术课程内容的设置标准和评价标准;第二,武术中的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得到协调;第三,扩展武术课程知识的来源;第四,课程内容以探索性项目替代确定知识。学习论对武术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武术学习方式以互助式的学取代结构式的教;第二,武术学习目标以能力增长取代知识获得;第三,武术学习环境以生动情景取代单调课堂。课程论的变化对课程形式的影响;第一,武术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将逐步融合;第二,改变了传统的武术课程结构和界线。通过对建构主义知识论、学习论和课程论的分析可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中心地位,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评价的实施都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学生的认知是课程建设的起点。为了了解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确立课程建设的基础,研究编定《中小学生武术学习期望》调查问卷,探索学生对武术课程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进行课程建设。在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后武术的学习期望表现为四个维度;武术知识、生理知识、社会化目标和成就期望,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结合建构主义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的特征确定了课程的四个目标。武术知识目标主要包括了解武术技术、历史、器械、拳种、礼仪等相关知识,对武术文化有直观的了解,并形成稳定的武术观念。生理知识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武术学习掌握身体部位和器官等生理知识;并从生理学角度理解武术运动对健康促进原理,能将生理学知识用于编创武术动作和指导运动。成就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武术课程中的学习动机,掌握基本的动机调控方法,知道用动机调控学习。社会化目标学生了解武术运动中基本道德、伦理,并且用武术伦理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形成一定的道德修、伦理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武术课程的需求必然存在差异,研究沿用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划分方式,对上海市26所中小学,6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不同年级学生对武术课程期望的差异。重复量数方差分析后显示不同年级对武术课程的需求存在显着性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对不同年级的知识需求进行排序,不同水平学生对武术课程知识的需求如下;水平二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期望的排序依次为武术知识、生理知识、成就期望、社会关系;水平三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期望的排序依次为成就期望、生理知识、武术知识、社会化期望;水平四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期望的排序依次为成就期望、武术知识、生理知识、社会化期望。在对武术课程内容确定之前确立了建构主义课程内容的组织需遵循三条准则:第一,注重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连接;第二,内容形式以独立性动作取代封闭套路;第三,注重内容的引导性和探索性。课程内容从教师活动、探索项目、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四个方面进行了建设。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资料准备和组织引导两个方面,资料由教师根据所交拳种的特征进行准备;教师的组织引导主要包括下面6个任务:组建学习团队、布置任务、构建情境、提供指导、检查学习效果、调节学生关系;水平二学生共设置了5探索任务,水平三学生设置了6个探索任务,水平四学生设置了7个探索任务。建构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德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建构性武术课程评价以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从评价主体而言改变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地位,从评价形式而言将评价分为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四个板块,并且确定了每个版块的评价指标。

杨军霞[6](2016)在《跨文化视野下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研究》文中提出武术代表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课程在孔子学院开设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提升,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武术专家把孔子学院作为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行研究。女子防身术课程在孔子学院开设较少。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进行全面调查,从跨文化的视角考察武术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现状;探讨了女子防身术课程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及其开设的内容;指出了影响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女子防身术课程在孔子学院开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武术国际传播寻找新出路。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武术课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以教职工兴趣班和大学生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教职工兴趣班的教学内容是太极拳,大学生选修课是教授女子防身术。(二)阿拉扎大学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能提升阿拉扎大学女大学生防身自卫能力,使女大学生更加了解武术本质本质;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升女性在印尼当地的社会地位有积极影响。阿拉扎大学的体育场地、武术器材和武术教师配置情况,为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提供了前提,女大学生对女子防身术课程很感兴趣和女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奠定了基础。(三)阿拉扎大学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内容包括内容设计、内容实践和学习效果评价三部分。(四)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学校问题、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五)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对策: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规范系统化;国内要提升武术志愿者教师的师资培训;在印尼进行武术文化的宣传。

蒋宏宇[7](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王霞[8](2012)在《我校大学生习练太极拳的状况和分析》文中认为中国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深厚的哲学底蕴,明显的健身效果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学习和引入这一项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项目,最重要的是希望他们了解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能够长期坚持练习,从中受益。

黄震[9](2012)在《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武术不仅是一个人体外部肢体动作的技艺问题,而且是中国的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她植根于中华沃土,经过千锤百炼凝聚而成,融汇了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理、医、兵等诸学科之精华,涵融了中国传统文化各种要素和成分之精髓,经过千百年来历史长河的融纳和沉淀,形成了一种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华武术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宝藏,珍贵精妙的文物古迹、千奇百怪的武术拳种、交相辉映的刀光剑影、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同内涵丰富的拳理拳法,汇聚成了中华文化一道奇异瑰丽的风景线。中华武术带着自己的文化尊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智慧和遗传基因,为促进人类的幸福、诠释人生的信仰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安全而在世界各国的国际传播道路上奋勇前行。中华武术作为中国的文化向世界传播是时代呼唤、历史必然和国家需要,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需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传播模式,形成中国文化传播模式和中国模式,以促进其在世界上更强更大更快的发展。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技术含量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风范必将在国际化的传播道路上乘风破浪、高歌猛进、波澜壮阔、千姿多彩。构建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阐述具体措施,力争为中华武术文化传遍世界,让世人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智慧,借以美化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世界影响力,提高国家在国际大环境中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能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建国后中华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进行了构建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竞技武术的成型和武术表演的生机勃发;“文化大革命”时期,武术受到摧残和文革后期的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多元化的繁荣发展。(2)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优势有:文化底蕴深厚;拳种资源丰富,适应性广泛;功能价值优势;国家对武术外交和国外推广的重视;国家经济的强盛为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创造了经济基础;多元互补世界文化环境使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兴起一股热潮,并形成中华武术国际品牌优势。(3)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所存在的问题有: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翻译和传播存在误读、曲解;武术管理机制不适应社会发展,国际宣传普及程度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不足;科学化、理论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国际化人才匮乏;武术对外交流团队缺乏国家意识、精品意识,审批和管理混乱。(4)中华武术国际上的传播从宏观模式上来看,包括了中华武术国际性的传播者、传播的内容、对象、途径、效果、阐释和环境七个关键结构要素和运转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保证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动态的正常运转。中华武术的对外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价值链。此工程的实施需要国家职能部门的牵头进行,国家政府部门要以民族文化品牌的高度认识它、设计它、推广它。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是一个理论模型,理论必需与实践相结合。此研究虽然吸取了不少已有理论成果,但毕竟还是纸上谈兵。以上所见,作者希望国家相关部门以此成果为蓝本,可邀请国内外专家进一步进行讨论和完善,力求使成果变成现实。

郑媛[10](2012)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学校体育已迎来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的全方位变革期。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学科自身完善的需要,学校武术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根据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针对目前武术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发展的主要脉络,并分析总结中小学武术教材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武术教材内容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新形势下武术教材的发展态势,以期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今后提高武术教材编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发展演变历程,本论文将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沿革与改革分成以下四个时期:雏形阶段(1949年一1976年),该时期大纲对武术教材内容和课时分配强调整齐划一,套路占据了主导地位和绝对的优势。调整阶段(1977年——1988年),此阶段的武术教材内容改革增加了攻防动作,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是本大纲新提出的教材内容和概念,增加了五禽戏、八段锦等民间体育的内容。拓展阶段(1989年——2000年),该阶段大纲内容增加了形神拳和太极拳,并首次提出武德教育。深化改革阶段(2001年—2011年),跟以往大纲相比新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武术教学内容,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仅规划了一个大体范围,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为:①武术教材内容围绕社会需要,服务社会;②武术教材的改革与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紧密结合;③武术教材的改革紧跟武术的发展;④武术教材编排考虑了不同学段的学习衔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存在的问题是:①受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武术不受重视;②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缺失;③武术认识上的缺陷导致套路占主导地位;④武术教材体系改革欠缺。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论文认为,当代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发展态势是:传承与超越已有的武术教材;教材内容以一两种武术技能为主,实现终身体育教育;凸显武术教材文化教化功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一纲多本,以校本教材为主。

二、关于太极拳与初级拳同步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太极拳与初级拳同步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互联网教学趋势的兴起
        1.1.2 微课在武术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
        1.1.3 中学生武术教学改革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国外微课研究现状
        1.4.3 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1.4.4 微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1.4.5 关于学校武术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系统设计法
        2.2.4 专家评定法
        2.2.5 问卷调查法
        2.2.6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生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微课解决方案
        3.1.1 中学生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3.1.2 中学生武术教学的微课解决方案
    3.2 中学生武术微课的教学案例设计
        3.2.1 主体内容的选取
        3.2.2 微课的目标设定
        3.2.3 微课的环节设计
        3.2.4 微课视频脚本设计
    3.3 中学生武术微课教学案例的开发
        3.3.1 武术微课教学案例的制作
        3.3.2 武术微课案例的应用过程
        3.3.3 中学生武术微课案例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
    附件2
    附件3 《功夫青春》第一节、第二节示范动作拍摄脚本
    附件4 《功夫青春》微课案例专家评价表
    附件5 中学生武术微课案例教学反馈问卷
    附件6 专家效度检验

(2)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2.1 本研究的重点
        1.2.2 本研究的难点
        1.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课程的研究进展
        2.1.1 课程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2.1.2 课程的构成要素研究
    2.2 学校太极拳课程的研究进展
        2.2.1 太极拳课程目标的研究
        2.2.2 太极拳课程结构的研究
        2.2.3 太极拳课程内容的研究
        2.2.4 太极拳课程评价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田野调查法
        3.2.6 实验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目标的研究
        4.1.1 国家体育课程目标的调查
        4.1.2 焦作市太极拳课程目标的分析
        4.1.3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目标完成情况的研究
    4.2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结构的研究
        4.2.1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计划的调查与分析
        4.2.2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2.3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开设依据的研究
    4.3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内容的研究
        4.3.1 以选择准则为依据研究太极拳课程内容的完善性
        4.3.2 以组织原则为标准研究太极拳课程内容的合理性
    4.4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评价的研究
        4.4.1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教师对太极拳课程评价的研究
        4.4.2 焦作市初级中学学生对太极拳课程评价的调查
5 研究与对策
    5.1 完善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内容的对策
        5.1.1 完善太极拳课程内容设计
        5.1.2 提高太极拳课程衔接性
        5.1.3 利用太极拳推手提高初级中学学生兴趣
        5.1.4 利用与开发太极拳课程资源
        5.1.5 建设太极拳课程评价体系
    5.2 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的对策
        5.2.1 提高太极拳教师专业性的措施
        5.2.2 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创新
    5.3 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对策的验证
        5.3.1 实验前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5.3.2 实验后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5.3.3 实验前与实验后结果的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录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焦作市初级中学学生对太极拳认知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关于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的调查问卷
    附录 D 体育教师太极拳专业性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武术选修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实施
        1.1.2 武术在校园发展中的现状
        1.1.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1.4 PBL+LBL教学法为武术在校园中的发展提供机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PBL教学法的概念
    2.2 LBL教学法的概念
    2.3 PBL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及流程
        2.3.1 PBL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
        2.3.2 PBL教学法实施的流程
    2.4 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2.5 国内相关研究
        2.5.1 体育教学方法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2.5.2 PBL教学法在国内的发展研究
        2.5.3 PBL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研究
        2.5.4 PBL+LBL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 国外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时间和地点
        4.3.1 实验时间
        4.3.2 实验地点
    4.4 实验内容
    4.5 实验流程
        4.5.1 教学实验前期分析
        4.5.2 实验组课堂教学实施流程
        4.5.3 实验组基于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初级棍》中具体教学实施
        4.5.4 对照组课堂教学实施流程
    4.6 实验控制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组间对比分析
        5.1.1 学生武术基础情况调查
        5.1.2 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情况调查
    5.2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分析
        5.2.1 实验组实验前、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组内对比分析
        5.2.2 对照组实验前、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组内对比分析
    5.3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组间对比分析
        5.3.1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影响比较分析
        5.3.2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学习态度情况影响比较分析
        5.3.3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情况比较分析
        5.3.4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学习全套规定动作测评比较分析
        5.3.5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武术动作组合创编能力比较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及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
        1.1.2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概念与评价方法
        2.1.2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研究现状
        2.1.3 抑制控制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现状
        2.1.4 运动协调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现状
    2.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实验程序
    3.3 抑制控制测试
    3.4 运动技能学习与测试
        3.4.1 网球技能学习与测试
        3.4.2 太极拳技能学习与测试
    3.5 运动协调能力测试
    3.6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3.7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
    3.8 数据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
        4.1.1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相关检验
        4.1.2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关系的差异检验
    4.2 抑制控制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4.3 运动协调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5 讨论与分析
    5.1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
    5.2 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5.3 运动协调能力、抑制控制以及运动技能学习三者之间的关联
6 研究结论
7 研究不足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5)建构主义视阈下中小学校武术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武术教育的历史性提出了建立武术课程的需求
        1.1.2 国家政策的变化为武术课程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1.3 新的课改理论为武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确实的保障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知识论下武术课程知识内涵研究
        1.3.2 课程论下武术课程的本质和现状研究
        1.3.3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1.3.4 总结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逻辑分析法
2 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的发展历史及影响
        2.1.1 知识论的发展历程
        2.1.2 学习论的发展历程
        2.1.3 课程的发展历史及课程观的演变
        2.1.4 知识论、学习论的发展对课程的影响
    2.2 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2.2.1 课程建设中知识论的作用——致知
        2.2.2 课程建设中学习论的作用——致思
        2.2.3 课程建设中课程论的作用——指导“知”与“思”的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武术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及课程建设现状
    3.1 武术课程的知识论及课程内容
        3.1.1 指导武术课程建设的知识论的特征
        3.1.2 科学知识论下武术课程内容
        3.1.3 科学知识观下武术课程内容的特征
    3.2 武术课程的学习论基础及学习实践
        3.2.1 武术课程的学习论基础
        3.2.2 学习论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实践的影响
    3.3 武术课程建设的课程论基础及其影响
        3.3.1 武术课程建设的课程观基础
        3.3.2 课程论对武术课程建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建构主义理论下课程建设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4.1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内涵及特征
        4.1.1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内涵
        4.1.2 建构主义视阈下知识论特征
    4.2 建构主义视阈下学习论的内涵及特征
        4.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
        4.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4.3 建构主义课程论的内涵与特征
        4.3.1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课程内涵
        4.3.2 建构主义视阈下课程的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建构主义视域下基础理论的变化对武术课程建设的影响
    5.1 知识论的改变对武术课程内容的影响
        5.1.1 社会成为了武术课程内容的确定标准和评价标准
        5.1.2 武术课程中的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得到协调
        5.1.3 网络成为武术课程知识的重要来源
        5.1.4 武术课程内容以探索性项目替代确定知识
    5.2 学习论的改变对武术课程实施方式的影响
        5.2.1 武术学习以互助式的学取代结构式的教
        5.2.2 武术学习结果以增长的能力取代给予的知识
        5.2.3 武术学习环境以生动的情境取代单调的课堂
    5.3 课程论的改变对武术课程形式的影响
        5.3.1 武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逐步融合
        5.3.2 改变了武术的课程结构和界线
    5.4 本章小结
6 建构性武术课程的建设
    6.1 建构性武术课程目标建设
        6.1.1 建构性武术课程目标维度确定
        6.1.2 中小学武术课程目标的建构
        6.1.2.1 中小学武术课程武术知识目标
        6.1.2.2 中小学武术课程生理知识目标
        6.1.2.3 中小学武术课程的成就目标
        6.1.2.4 中小学武术课程的社会化目标
    6.2 中小学建构性武术课程内容的建构
        6.2.1 中小学武术课程内容的确定准则
        6.2.2 建构性武术课程内容的设置
    6.3 建构性武术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6.3.1 小组内评价的目的和指标
        6.3.2 小组间评价的目的和指标
        6.3.3 学生自评的目的和指标
        6.3.4 教师评价的目的和指标
    6.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第一轮问卷
附件2 第二轮问卷
附件3 中小学生武术学习期望调查问卷
附件4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跨文化视野下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相关概念研究现状
        1.3.2 关于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1.3.3 关于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研究现状
        1.3.4 关于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的研究现状
        1.3.5 关于女子防身术课程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现状
        1.3.6 关于“女子防身术”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课堂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及理论
        3.1.1 跨文化概念及理论
        3.1.2 女子防身术的概念及理论
        3.1.3 课程的概念
    3.2 武术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的开设现状
        3.2.1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
        3.2.2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武术课程
        3.2.3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现状
    3.3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3.3.1 提升防身自卫能力
        3.3.2 使学生更加理解武术本质
        3.3.3 提高阿拉扎大学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升在印尼社会地位
    3.4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3.4.1 阿拉扎大学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3.4.2 阿拉扎大学武术器材情况
        3.4.3 阿拉扎大学武术教师配置情况
        3.4.4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大学生对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兴趣与动机调查
        3.4.5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现实需求
    3.5 女子防身术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内容
        3.5.1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内容的设计
        3.5.2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开设内容的实践
        3.5.3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大学生学习女子防身术效果的评价
    3.6 制约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主要因素
        3.6.1 学校问题
        3.6.2 教师问题
        3.6.3 学生问题
    3.7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对策
        3.7.1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规范系统化
        3.7.2 提升武术教师师资培训
        3.7.3 在阿拉扎大学校园内进行武术文化宣传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附录一 关于阿拉扎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调查问卷
附录二 (印尼语)
附录三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4.1.1 社会背景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1.1 社会背景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1.5 总体评价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2.2.1 社会背景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2.2.5 总体评价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2.1 社会背景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2.5 总体评价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4.3.3.1 社会背景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4.3.3.5 总体评价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8)我校大学生习练太极拳的状况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练习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养生保健作用。
2. 我校大学生习练太极拳的基本情况。
    2.1 学习锻炼太极拳的人数。
    2.2 分析对了解太极拳养生保健作用的人数的状况及不愿意参加锻炼的原因。

(9)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促进中华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提供理论依据
        1.2.2 展现中华武术功能,促进世人身心健康,彰显民族智慧
        1.2.3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武术国际化发展方面的研究
        1.3.2 关于武术国际传播模式及方法措施方面的研究
        1.3.3 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逻辑归纳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国际化
        3.1.2 传播
        3.1.3 模式
        3.1.4 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3.2.1 建国初期(1949-1966 年)武术的发展与变化
        3.2.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9 年)的武术状况
        3.2.3 改革开放以来武术的多元化发展与繁荣(1979 年至今)
    3.3 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优势分析
        3.3.1 文化底蕴深厚
        3.3.2 拳种资源丰富,适应性广泛
        3.3.3 功能价值优势
        3.3.4 国家对武术外交和国外推广的重视
        3.3.5 国家经济的强盛为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创造了经济基础
        3.3.6 多元互补的世界文化环境兴起中华武术国际热潮,形成国际品牌优势
    3.4 国际化传播所存在的问题
        3.4.1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3.4.2 翻译和传播存在误读、曲解
        3.4.3 武术管理机制不统一,国际宣传普及程度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不足
        3.4.4 科学化、理论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国际化人才匮乏
        3.4.5 武术对外交流团队缺乏国家意识、精品意识,审批和管理混乱
        3.4.6 国际同类项目对中华武术的冲击
    3.5 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系统分析
        3.5.1 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的设想
        3.5.2 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系统阐释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阐释
        1.2.1 教材
        1.2.2 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新课程标准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现状的研究
        1.3.2 有关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发展趋势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历史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
        3.1.1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雏形阶段
        3.1.2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调整阶段
        3.1.3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拓展阶段
        3.1.4 中小学武术教材的深化改革阶段
    3.2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的基本经验
        3.2.2 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当代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改革发展态势
        3.3.1 传承与超越已有的武术教材
        3.3.2 教材内容以一两种武术技能为主,实现终身体育教育
        3.3.3 凸显武术教材文化教化功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3.3.4 一纲多本,以校本教材为主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件
7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研究成果
8 致谢

四、关于太极拳与初级拳同步教学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武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董京.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2]焦作市初级中学太极拳课程建设的研究[D]. 靳子豪.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3]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武术选修课为例[D]. 马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抑制控制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及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D]. 潘华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5]建构主义视阈下中小学校武术课程研究[D]. 杨亮斌. 上海体育学院, 2017(01)
  • [6]跨文化视野下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研究[D]. 杨军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8]我校大学生习练太极拳的状况和分析[J]. 王霞. 考试周刊, 2012(61)
  • [9]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研究[D]. 黄震. 河南大学, 2012(10)
  • [10]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变革研究[D]. 郑媛. 苏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太极拳与初级拳法同时教学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