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机械抛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礼好,李翼南[1](2021)在《中联抛秧机,种田农民的新选择》文中研究表明9月13日,黑龙江方正县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微风徐来,稻浪摩挲,一派丰收到手的景象。广袤无垠的黑土地散发出淡淡的稻谷芳香,让人心旷神怡。当天,由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方正县农业农村局和县农机总站承办,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农机")协办的哈尔滨市水稻钵体育苗机械有序抛秧技术(下简称"水稻有序机械抛秧技术")成果观摩培训会在方正县召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方正县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方正县副县长高守星、中联农机副总裁刘忠礼等参加了此次观摩会。
夏倩倩,张文毅,纪要,李坤[2](2019)在《我国机械抛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文中提出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被国家列为重点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然而,在当前尚缺乏成熟可靠的机械抛秧技术和装备的情况下,水稻抛秧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介绍机械抛秧技术的优势,对国内外抛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进行概况,梳理几种典型抛秧机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我国当前机械抛秧配套装备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并阐述机械抛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铺垫。
严串串[3](2019)在《水稻钵苗有序宽幅抛秧机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抛栽技术与传统的插秧作业相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水稻生产机械化、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抛秧机抛栽钵苗的均匀性较差、钵苗破坏严重、漏栽漂秧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水稻钵苗有序宽幅抛秧机构,可实现多行钵苗同时抛栽,提高钵苗抛栽的质量。对水稻机械化抛栽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高水稻钵苗抛栽效率和性能为出发点,分析国内外关于水稻钵盘育秧、水稻抛秧机、水稻抛栽技术规范等研究,了解水稻钵盘育秧的过程、水稻抛秧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稻钵盘育秧,对秧龄为三叶期的水稻钵苗进行物理特性试验,建立水稻钵苗的数学模型。文中提到水稻钵苗有序宽幅抛秧机构,包括8组纵置式送秧装置。每组送秧装置的设计主要包括接秧槽、送秧带、张紧装置、动力装置和出秧装置。本文借助Solidworks2016三维建模软件对该机构各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装配,利用该软件运动仿真干涉检查功能,优化各零部件结构设计参数。再运用运动学理论知识,分析了水稻钵苗在各组送秧装置中的运动状态及落地位置,得出影响机构抛秧性能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送秧带速度、行走装置速度、悬挂位置的相对高度。在设计的水稻钵苗有序宽幅抛秧装置试验台上,以湘早籼45号水稻钵苗为试验材料,对影响钵苗抛栽均匀性合格率、破坏率及抛栽深度合格率的行走装置速度、送秧带速度、悬挂位置的相对高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设置钵苗标准栽植行距为250mm,株距为200mm。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作对比,发现送秧带的速度为0.40m/s,行走装置速度为1.1km/h,悬挂位置的相对高度为0mm时,,此时水稻钵苗的栽植均匀性合格率为91%,钵苗损坏率为1.3%,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8%。验证水稻抛秧机构的设计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
喻登科,彭静,刘彦宏,肖欢[4](2017)在《农业专利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以水稻抛秧技术为例》文中提出[目的/意义]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维持粮食增产丰收的主要途径,农业新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水稻抛秧专利技术为例,建立农业新技术扩散的时空模型:空间维度,构建Bass、MI和SWMI等三种网络模型,探索农业专利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时间维度,以专利累计数据为基础,拟合农业技术扩散的生命周期模型;最后,融合时空两个维度,总结技术扩散的演化、增长规律及其累积效应。[结果/结论]水稻抛秧专利扩散实证研究结果表明:SWMI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稻抛秧专利技术的扩散过程,其扩散方式主要受省际间"亲密型"关系影响;水稻抛秧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生命周期,抛秧机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发展中占主导力量;水稻抛秧专利技术扩散具有东北和东部沿海两个增长极,形成向内陆地区逐渐发展的显着规律;各区域在水稻抛秧专利技术发展方面总体水平较低,且处于非均衡状态;毗邻省市间存在显着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出版块聚集特征。
林剑明[5](2017)在《基于小型底盘的气力抛秧机改进与研究》文中指出机械抛秧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气力有序抛秧技术是一种不伤根、不伤苗的机械抛秧技术。目前气力有序抛秧技术已研发有五代样机,第五代为四轮驱动气力有序高速抛秧机,工作速度能达1.0m/s,是最具备推广可能的抛秧机。本文围绕四轮驱动气力有序高速抛秧机作深入研究,对洋马VP6G乘坐式水稻高速插秧机的水田行走底盘进行改装,设计制造第六台样机。具体内容如下:1)对改造底盘采集数据,完成了带传动设计、副变速箱与工作装置之间的传动设计、秧架位置设计等相关工作。根据气力有序抛秧特性,测出副变速箱与底盘行走距离关系和发动机的转速;设计副变速箱到工作装置之间的传动方案为联轴器-锥齿轮传动-链传动,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完成了链传动设计、锥齿轮传动选型、万向节选型;设计发动机到空压机之间的传动方案为二级带传动,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v带的型号,中心距等相关数据;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分析了续秧手续盘过程中的动作,提出将秧架设置在续秧手位置两侧的有利于减轻续秧手工作强度方案;绘制整机设计图。2)理论计算结合Adams仿真软件对带传动离合机构进行设计。发动机到空压机的第一级传动中设计有离合机构,对张紧轮、主动轮、从动轮的相对位置建立简化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由“离”状态转换成“合”状态时,张紧轮至少转动32°;利用Adams分析仿真离合机构中脚踏杆与钩子之间的运动关系,直接在Adams中对钩子的外形以及脚踏杆与钩子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修改,最终得出理想的设计参数;通过Adams仿真结果结合理论计算,确认人操作离合机构时的脚踏力在合理范围。3)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工作装置安装架、小支架、续秧托盘进行了力学分析。在安装架的静力学分析中得出危险截面在安装架与底盘销连接处,提出将此处的材料由原本40×40×3的方管更换为40×40×4的方管;对安装架进行了模态分析,从分析结果得安装架避开了共振频率,结构安全可靠;对小支架分析了离合机构安装轴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分析了小支架的固有频率,得出小支架设计合理的结果;对续秧托盘进行了强度刚度校核,并分析了其模态,第一和第二阶固有频率与主要振动源振动频率相近,而且对应振型主要为托盘与秧盘接触面的振动,有利于降低托盘与秧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4)对本研究样机进行了行走速度、气压平衡点等测试,对秧架后置的续秧动作分析;在国际性的会议上公开演示气力有序抛秧,为气力有序抛秧技术推广作了贡献。本研究样机工作状态下陆地行驶速度能达1.13m/s,在此工作速度的情况下,气罐的气压稳定在0.5MPa,空压机转速在设计转速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续秧手只需“侧身,取秧盘,喂入秧盘”三个动作就可以完成一次续盘,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离开椅子上;在国际性会议上进行了气力有序抛秧演示,在9个国家450名代表前展示本研究的样机,并与在场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尹其祝[6](2015)在《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文中提出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了水稻种植的主流发展技术。文章对机械直播、机械抛秧、机械插秧、机械播秧这几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李瑞,卢钰升,徐培智[7](2015)在《浅谈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免耕抛秧是保护性耕作方式之一,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功效高等优点。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为中国农民带来了方便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革新。回顾了免耕抛秧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简述了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免耕抛秧技术的研究前景。通过归纳总结免耕抛秧配套技术的发展,分析免耕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田的生态效益,可以得知免耕抛秧技术确实能够减轻这个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且符合中国环境友好型发展。不过免耕抛秧技术在病虫草害、立苗慢等方面还没有有效完善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今后加大研究力度,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此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使之有更长远的发展。
徐世宏[8](2013)在《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大背景下,提高水稻免耕抛秧这一创新技术的普及率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推广向现代农业推广过渡的阶段,需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体系。结合水稻免耕抛秧创新技术已经在广西推广应用10多年的情况,本文以此技术为例,从创新扩散和农户采纳行为的角度出发,对技术扩散规律和机理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力求反映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方向及其面临的本质问题。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对免耕抛秧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设计及扩散路径选择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本研究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详细介绍本文应用的研究理论;第三部分:对社区技术传播网络及其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社区内部传播网络结构和技术扩散过程、社区外部网络联结和社会建构,对微观农户技术采纳行为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对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效果进行评估,分别从推广效果的量化评估、时间维度下的技术扩散趋势、不同群体的技术吸纳偏好、不同空间的技术扩散效率进行研究,最终力图构建完备的技术评估与社会评估框架;第五部分:对农民采用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调研点农户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入访谈,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因素分析,探寻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社区实现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第六部分:系统构建广西水稻免耕抛秧创新技术扩散模式,对技术推广和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改革与创新提供实证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1)以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社会结构是技术扩散过程的决定因素;(2)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人际传播是创新扩散的主要路径;(3)单一的技术推广目标与多样的个体农户需求是技术扩散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4)开展扩散过程评估可以减少创新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5)技术扩散效果取决于目标群体对技术的认知取向和评价标准;(6)农民技术采纳行为受到农户、技术和社会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建议:(1)寻找更加有效的技术扩散路径;(2)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注重受众本位与参与式;(3)应用目标群体策略进行技术推广;(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考虑在社会转型不同阶段中的农民需求;(5)除政府推广机构以外,要注重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在提升技术扩散效率中的作用;(6)开展技术推广工作要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评估。
宋巍然[9](2011)在《浅淡水稻机械抛秧技术》文中指出水稻抛秧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水稻秧苗移栽技术在东丰县应用了几年,通过对比试验后,效果显着。文章就水稻抛秧技术的使用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作以简要介绍。
杨国利[10](2010)在《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及杂草防治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铁力市种植水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栽培方式经历了撒播、直播、旱育稀植、超稀植等四次变革,无论采用哪种栽培方式,优质、高产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目前生产上普通育苗在插秧上存在的缓苗时间长、机械损伤、秧苗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水稻前期生长造成生育进程延误,水稻后期成穗率低、穗小,对水稻取得高产极为不利。相比之下,钵体育苗抛秧与摆栽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机械损伤、缓苗快、秧苗素质高、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节省成本等诸多特点。抛秧水稻由于抛插早、苗体小,田间透光率高,且大田整地上水早,前期灌溉水层浅,更有利于杂草的萌发、生长和繁殖,易形成草害,成为夺取抛秧水稻高产的一大障碍。为了有效地控制草害,实现抛秧水稻的稳产、高产栽培,研究杂草防治技术,对水稻抛秧技术应用具有实践意义。水稻抛秧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不同区域本田中杂草种类有较大差异,通过对杂草类型进行调查,设计不同除草剂试验,对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水稻抛秧杂草防治技术。通过在铁力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该项技术比机插水稻节省投资,比人工插秧水稻省种、省工、省秧田;具有移栽植伤低,抗寒能力强,发苗快,长势旺,群体分布合理,光合效率高,成穗多,产量高等优点,技术简单,容易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实现了水稻高产、节水、节能,并且形成了具体的栽培技术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颇受群众欢迎。钵育育苗与抛秧栽培的结合,加之钵体摆栽的完善,形成了完整的栽培技术模式,融合了传统农业技术和国外的先进技术的一种适合铁力市的农业创新栽培技术,是把铁力市精耕细作与现代机械化大农业相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充分体现了农业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的一个具体步骤。抛秧相关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对于水稻抛秧在稻区的应用和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部实现机械系列化和自动化,还需要在先进技术和机械创新上下功夫,使这个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升华,使其进一步完善,指导铁力市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水平晋升一个新的台阶,栽培技术上升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水稻抛秧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前,田间不建水层,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对杂草特别是稗草种子的萌发与生长极为有利,因此杂草的发生数量明显多于普通插秧移栽稻田,而且发生高峰提前,杂草的大田生长为害时间拉长,对水稻的危害加重。农艺除草措施。①实行水旱轮作,适时翻耕,提前诱发灭草,铲埂清沟,净种除杂。②抛秧时要力求均匀,早生快发,形成繁茂的群体,抑制杂草滋生。③利用工作道下田人工拔除杂草。(2)化学除草。杂草发生严重的稻田必须进行化学除草。抛秧前须用药剂封闭,抛秧前期(抛秧后10天以内)施用,以防除一年生杂草为主;中期(水稻分蘖期)施用,以防除多年生杂草为主。抛秧立苗后,即抛秧后5—7天是本田杂草大量集中萌发时期,抓住这一时机,浅水层施药进行土表封闭处理。
二、水稻机械抛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机械抛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联抛秧机,种田农民的新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示范项目再次表明增产效果显着 |
开辟水稻种植新方式 |
优势明显南北“通吃” |
强大的综合实力背书 |
(2)我国机械抛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机械抛秧技术的优势 |
2 国外机械抛秧技术与装备发展概况 |
3 国内机械抛秧技术与装备发展概况 |
3.1 无序抛秧 |
3.2 有序抛秧 |
1) 机械手式抛秧机。 |
2) 对辊夹持式抛秧机。 |
3) 顶杆推出式抛秧机。 |
4) 旋转式抛秧机。 |
5) 气吸式抛秧机。 |
6) 气流振动式抛秧机。 |
7) 气力有序式抛秧机。 |
8) 湖南农民和企业发明新型抛秧机。 |
4 发展趋势 |
4.1 抛秧稻栽培农艺技术 |
4.2 工厂化育秧技术 |
4.3 机械抛秧关键技术 |
1) 有序抛秧技术。 |
2) 全自动喂秧技术。 |
3) 秧苗无损伤技术。 |
5 结论 |
(3)水稻钵苗有序宽幅抛秧机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2.1 无序抛秧机 |
1.2.2.2 有序抛秧机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稻钵苗的特性研究 |
2.1 水稻钵苗的农艺要求 |
2.1.1 抛秧机构对育秧的要求 |
2.1.2 抛秧机构对平整地的要求 |
2.2 水稻钵苗物理特性研究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的前期准备 |
2.2.3 水稻钵苗的空间参数测定试验 |
2.2.4 水稻钵苗的质量和湿度试验 |
2.2.5 土钵重心的测定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的结构设计 |
3.1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的设计要求 |
3.2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1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结构 |
3.2.2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工作原理 |
3.2.3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的整体技术参数 |
3.2.3.1 技术参数计算 |
3.2.3.2 技术参数的确定 |
3.3 张紧装置结构设计 |
3.3.1 外形设计 |
3.3.2 工作原理及功能 |
3.3.3 参数确定 |
3.3.3.1 第一组张紧装置高度的确定 |
3.3.3.2 第二组张紧装置高度的确定 |
3.3.3.3 第三组张紧装置高度的确定 |
3.3.3.4 第四组张紧装置高度的确定 |
3.4 电机参数确定 |
3.5 送秧带与滚筒设计 |
3.5.1 送秧带确定 |
3.5.2 滚筒参数确定 |
3.6 出秧装置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抛秧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4.1 钵苗随送秧带运动理论分析 |
4.1.1 钵苗在接秧槽处送秧带上的运动分析 |
4.1.2 钵苗在张紧轮处送秧带上的稳定性分析 |
4.2 钵苗在出秧装置内运动理论分析 |
4.2.1 选取参照系 |
4.2.2 钵苗在落秧装置处送秧带上的速度分析 |
4.2.3 钵苗落地的相对位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稻钵苗抛秧机构的性能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 |
5.2.1 水稻抛秧机构的评价指标 |
5.2.2 试验评价指标的计算 |
5.2.3 试验方法 |
5.3 前期验证试验 |
5.3.1 预试验的目的 |
5.3.2 预试验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5.3.3 不合理问题的改进 |
5.3.4 机构改进前后抛秧均匀性对比 |
5.4 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 |
5.4.1 送秧带的转速v_s对钵苗抛栽栽植均匀性、破坏率、栽植深度的影响 |
5.4.1.1 试验方法 |
5.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2 行走装置速度v_x对钵苗抛栽栽植均匀性、破坏率、栽植深度的影响 |
5.4.2.1 试验方法 |
5.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3 机构悬挂高度?对钵苗抛栽栽植均匀性、破坏率、栽植深度的影响 |
5.4.3.1 试验方法 |
5.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多因素正交试验 |
5.5.1 正交试验设计 |
5.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农业专利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以水稻抛秧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抛秧专利技术的发展现状 |
2 空间维:网络扩散模型 |
2.1 模型优越性比较分析 |
2.2 内外部影响分析 |
2.3 亲疏关系分析 |
3 时间维:生命周期模型 |
3.1 生命周期模型的拟合 |
3.2 不同类型专利技术的生命周期模拟 |
4 时空规律分析 |
4.1 时空演化规律 |
4.2 时空发展规律 |
4.3 时空分布规律 |
5 结论与展望 |
(5)基于小型底盘的气力抛秧机改进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抛栽技术发展概况 |
1.3 气力有序抛秧机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1.4.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整机方案设计 |
2.1 水田行走底盘分析 |
2.2 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 |
2.2.1 发动机转速 |
2.2.2 空压机相关参数 |
2.2.3 副变速箱与底盘行走距离关系 |
2.3 发动机与空压机之间的传动设计 |
2.3.1 确定空压机安装位置 |
2.3.2 带传动设计计算 |
2.4 副变速箱与抛秧工作装置之间的传动设计 |
2.5 秧架位置设计 |
2.6 整机设计总图 |
2.7 本章小结 |
3 带传动挂钩式离合机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
3.1 张紧轮的大小及其行程设计 |
3.2 扭簧以及拉簧的选择 |
3.3 基于Adams的离合机构主要部件设计 |
3.3.1 Adams介绍 |
3.3.2 模型建立 |
3.3.3 仿真结果以及部分数据分析 |
3.4 校核v带受到最大拉力以及最小脚踏力 |
3.5 带传动离合机构整体效果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键部位的力学分析 |
4.1 ANSYS介绍 |
4.2 工作装置安装架仿真分析 |
4.2.1 安装架静力学分析 |
4.2.2 安装架模态分析 |
4.3 小支架受力分析 |
4.3.1 小支架静力学分析 |
4.3.2 小支架模态分析 |
4.4 输秧托盘分析 |
4.4.1 输秧托盘静力学分析 |
4.4.2 输秧托盘模态分析 |
4.4.3 振动对摩擦系数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整机性能测试以及农业推广 |
5.1 抛秧机性能测试 |
5.1.1 抛秧机的行走速度测试 |
5.1.2 空压机转速与气压平衡点 |
5.1.3 秧架后置效果 |
5.1.4 抛秧株距测量 |
5.2 农业推广相关工作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工作与成果 |
附录B 副变速箱转动圈数n_b和底盘行走路程s的关系 |
附录C 应变值与时间关系 |
附录D 株距统计表 |
(6)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种植的机械化 |
1.1 水稻机械直播 |
1.2 水稻机械抛秧 |
1.3 水稻机械插秧 |
1.4 水稻机械播秧 |
2 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对策 |
2.1 政府加大推广力度 |
2.2 增强技术推广科学性 |
2.3 创新机械种植技术 |
2.4 建设农机服务体系 |
(7)浅谈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形成 |
1.1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 |
1.2 水稻抛秧技术的研究 |
1.3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形成及特点 |
2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免耕抛秧面积不断扩大 |
2.2 免耕抛秧配套技术逐渐完善 |
2.3 免耕抛秧水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2.4 肥料运筹对免耕抛秧稻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2.5 免耕抛秧对土壤生态效应的研究 |
3 免耕抛秧技术的问题与展望 |
3.1 免耕抛秧技术的问题 |
3.2 展望 |
(8)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技术创新研究 |
1.2.2 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
1.2.3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
1.2.4 具体技术推广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与框架 |
第二章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创新及农业技术创新 |
2.1.2 扩散及农业技术扩散 |
2.1.3 农业技术推广 |
2.1.4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 |
2.1.5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经济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诱发理论 |
2.2.2 农业创新的采用及扩散理论 |
2.2.3 技术空间扩散理论 |
2.2.4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2.2.5 农业信息系统理论 |
2.2.6 人际传播理论 |
第三章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在广西的扩散过程分析 |
3.1 技术扩散的过程分析 |
3.1.1 创新扩散的因素分析 |
3.1.2 创新扩散的路径分析 |
3.1.3 创新扩散的网络构建 |
3.1.4 个体创新采纳行为 |
3.2 外部网络中的技术扩散过程分析 |
3.2.1 社会功能性扩散过程 |
3.2.2 社会建构性扩散过程 |
3.3 内部网络中的技术扩散过程分析 |
3.3.1 社区内部的技术扩散方式 |
3.3.2 社区内部的技术扩散效率 |
3.3.3 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 |
3.4 内外技术扩散的交互运行 |
3.5 社区内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
3.5.1 早期采用者的识别 |
3.5.2 创新者的扩散功能 |
3.6 小结 |
第四章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效果评价 |
4.1 技术扩散效果评价的内容框架 |
4.1.1 技术扩散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2 技术推广工作评价的内容框架 |
4.1.3 社区影响评价 |
4.2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状况评价 |
4.2.1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程度 |
4.2.2 推广速度与推广难度 |
4.3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经济效益评价 |
4.3.1 经济效益预测 |
4.3.2 实际经济效益 |
4.4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评价 |
4.4.1 经济效益评价 |
4.4.2 社会效益评价 |
4.4.3 生态效益评价 |
4.5 不同角度的技术扩散评估分析 |
4.5.1 时间维度下的技术扩散效果 |
4.5.2 不同群体的技术偏好差异 |
4.5.3 不同空间的技术扩散效率 |
4.6 社区层面的技术扩散效果评价 |
4.6.1 农户技术需求 |
4.6.2 采纳与不采纳 |
4.6.3 技术扩散的持续性 |
4.7 认知差异与评价方式 |
4.7.1 不同类型农户的技术应用效果 |
4.7.2 扩散系统与扩散效率 |
4.7.3 免耕抛秧技术扩散效果评价方式 |
4.8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采纳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调查设计与数据 |
5.2.1 调查社区基本概况 |
5.2.2 调查样本情况 |
5.3 Logistic模型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变量描述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农户采纳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外部因素分析 |
5.4.1 农户接收信息渠道与采纳行为选择 |
5.4.2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自身的影响 |
5.5 基本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以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社会结构是技术扩散过程的决定因素 |
6.1.2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人际传播是创新扩散的主要路径 |
6.1.3 单一的技术推广目标与多样的个体农户需求是技术扩散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
6.1.4 开展扩散过程评估可以减少创新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 |
6.1.5 技术扩散效果取决于目标群体对技术的认知取向和评价标准 |
6.1.6 农民技术采纳行为受到农户、技术和社会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 |
6.2 建议 |
6.2.1 寻找更加有效的技术扩散路径 |
6.2.2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注重受众本位与参与式 |
6.2.3 应用目标群体策略进行技术推广 |
6.2.4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考虑在社会转型不同阶段中的农民需求 |
6.2.5 除政府推广机构以外,要注重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在提升技术扩散效率中的作用 |
6.2.6 开展技术推广工作要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评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浅淡水稻机械抛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抛秧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
2 水稻机械抛秧的增产机理 |
2.1 水稻抛秧返青快、植株活力强、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通风透光好, 光合效率高, 具有早发优势 |
2.2 分蘖早、有效分蘖多, 籽粒成实饱满, 增产、增效幅度大 |
3 水稻机械抛秧技术的要领 |
3.1 机械技术 |
3.1.1 抛秧机的工作原理它的工作原理是: |
3.1.2 抛秧机的使用方法 (1) 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抛秧斗、连接杆等工作部件。 |
3.1.3 抛秧机的安全使用醉酒的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病患者、孕妇等不能操作使用本机。 |
3.1.4 抛秧机的保养要随时清理机器表面上的油污和尘土; |
3.2 农艺技术 |
3.2.1 育苗要求一是育秧盘的选择, 选用434穴/盘, 秧苗土坨大, 重量大, 不易散花, 有利抛秧。 |
3.2.2 整地要求整地质量对抛秧质量有直接影响。 |
3.2.3 抛秧时间的确定要准确把握抛秧时间, 适时抛秧。 |
4 水稻机械抛秧作业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
4.1 遵循的原则 |
4.1.1 顺抛逆补顺风抛秧, 逆风补秧。 |
4.1.2 先远后近先抛远处, 后抛近处。 |
4.1.3 少拔快送每次拨苗要少, 拨动速度要快。 |
4.1.4 稍稀勿密先抛大面后补稀, 将计划好有数的秧苗均匀地抛在相应的田块中。 |
4.2 注意事项 |
(10)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及杂草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动态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水稻种植现状 |
1.2.2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
1.2.3 水稻田杂草的防治历史与现状 |
1.2.4 水稻田杂草防治与杂草抗药性产生情况 |
1.2.5 水稻田杂草群落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章 铁力市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现状和技术特点 |
2.1 铁力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
2.1.1 培育壮秧 |
2.1.2 抛秧质量 |
2.1.3 抛秧稻水层管理 |
2.1.4 施肥试验 |
2.1.5 水稻抛秧技术特点 |
2.2 寒地水稻抛秧技术要点 |
2.2.1 育苗前准备 |
2.2.2 大棚大钵体培育壮苗 |
2.2.3 本田抛秧技术 |
2.2.4 抛秧后的管理 |
2.3 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
2.3.1 铁力市基本情况 |
2.3.2 推广应用情况 |
2.4 寒地水稻抛摆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2.4.1 秧苗内在素质好 |
2.4.2 返青快有利于适时插秧,充分利用积温 |
2.4.3 抛秧分蘖节位低、分蘖多、成穗率高 |
2.4.4 有利于合理密植,保证公顷穴数和基本苗数 |
2.4.5 产量高效益好节省成本 |
第3章 水稻抛秧田杂草防治试验效果 |
3.1 水稻抛秧田杂草发生特点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抛秧田杂草种类 |
3.1.3 抛秧田主要杂萆田间消长动态 |
3.2 抛秧田杂草防除试验 |
3.2.1 试验地点 |
3.2.2 供试药剂 |
3.2.3 试验设计 |
3.2.4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水稻抛秧杂草的防治方法 |
3.3.1 抛秧田杂草化学防除配套技术 |
3.3.2 稻稗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
致谢 |
四、水稻机械抛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联抛秧机,种田农民的新选择[J]. 朱礼好,李翼南.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10)
- [2]我国机械抛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夏倩倩,张文毅,纪要,李坤.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6)
- [3]水稻钵苗有序宽幅抛秧机构设计与试验[D]. 严串串.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农业专利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以水稻抛秧技术为例[J]. 喻登科,彭静,刘彦宏,肖欢. 情报杂志, 2017(12)
- [5]基于小型底盘的气力抛秧机改进与研究[D]. 林剑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J]. 尹其祝. 中国农业信息, 2015(21)
- [7]浅谈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李瑞,卢钰升,徐培智.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3)
- [8]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D]. 徐世宏.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浅淡水稻机械抛秧技术[J]. 宋巍然. 吉林农业, 2011(04)
- [10]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及杂草防治效果研究[D]. 杨国利. 黑龙江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