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标准的微处理器应用复位芯片(论文文献综述)
蔡熙[1](2021)在《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桥接子系统硬件研发》文中研究表明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在我国海洋科考、远洋勘探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和“禁售事件”愈演愈烈,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核心部件的关键元器件进口受到了很大限制,暴露出采用进口器件研制的系统存在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风险。因此,自主研制国产化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非常迫切的需求。本文研发了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桥接子系统。该桥接子系统以海思公司Hi3798系列处理器为核心设计,通过扩展高速PCIe接口与国微公司高性能SMQ7K325T系列FPGA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大规模采集信号的接收,预处理和转发。处理器扩展2路千兆以太网电接口用于与后端信号分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扩展1路RS-422串口接收设备传感器数据;FPGA扩展4路百兆以太网光接口用于前端采集节点数据的接收。本系统采用100%国产器件进行设计,具有功耗低、带宽高和扩展性好等特点。本文对桥接子系统进行了板级调试与功能测试,包括硬件电路的电源、关键信号、整机功能、功耗等测试,测试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系统在最大带宽下工作稳定。
范宇聪[2](2020)在《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精细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热量、动量以及物质的交换,因此海洋成为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的温度变化以及分布规律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解释海气耦合作用中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气耦合作用中的物理机制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外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对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的温度变化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测量,其中包括卫星SST遥感技术、现场红外辐射测量技术以及温盐深仪现场测量技术。但卫星SST遥感技术的测量精度与空间分辨率较低,现场红外辐射测量技术的测量准确性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温盐深仪现场测量技术由于仪器自身的尺寸限制,在水下的空间分辨率较低且无法对温度剖面进行同步测量。以上的不足使得这些测量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对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进行观测的需求。因此,开展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的精细化测量技术的研究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解释海气耦合作用中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课题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1)测温敏感元件的选型研究。设计温度传感器阵列,解决测温敏感元件的封装与安装问题,使其具备不渗水、耐海水腐蚀的能力。同时测温敏感元件应该具有微型化的尺寸结构,不能影响测温节点的液位检测精度。设计测温敏感元件的相关测试验证实验,确保选择的测温敏感元件具有±0.01℃的温度测量精度,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高灵敏度与低噪声特性;(2)多路传感器同步测量技术研究。设计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控制电路与软件控制程序,以实现同步时间不大于0.1s的50路温度测量节点数据的同步测量;(3)测温节点液位检测技术研究。通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每一个测温节点是否进入水中以及在水中的深度。在0级或1级海况下测温节点的液位检测精度要达到±0.01m;(4)硬件安装与保护壳体结构小型化研究。对壳体结构、重心等进行优化,使其在水中具有较为稳定的姿态,减小在正常海况下温度测量仪器对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场的扰动,保持温度连续测量的稳定性。
章振[3](2020)在《面向老年人的基于STM32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调查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影响身体机能减弱、灵活性降低和平衡性差等,而现代的智能家居主要体现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面向的对象是社会主要的青壮年群。截止到目前,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面向社会中的青壮年群,针对老年人群的智能家居的需求设计研究相当匮乏。本文的设计思想是解决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灵活性降低和平衡性差等问题,结合当前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研究设计出语音控制、实时监测、定时提醒、及时锻炼等智能一体化的系统。本文全面地概述了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了智能家居的硬件电路与编程调试。主控中心采用STM32F407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实现对光敏电阻模块、烟雾传感器模块、LD3320语音控制和Kinect体感器模块的监测,通过ESP8266WIFI模块与手机的通信。微处理器STM32F407接收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来控制室内的灯光、门窗、窗帘、空调等来调节室内的环境参数,烟雾传感器及时检测和泄漏报警,定时器定时提醒老年人吃药锻炼,Kinect体感器通过跌倒算法监控老年人的状态和跌倒及时报警。老年人可以通过ESP8266WIFI模块与手机通信、非特定LD3320语音识别控制交互,实现手机及时查看居室状态和语音智能控制家居状态。软件部分利用软件Keil MDK v5进行编程,通过调用STM32F4官方函数库对定时器、烟雾光敏传感器模块、ESP8266WIFI模块、LD3320语音控制模块等进行编程实现对家居的监控与控制。本文针对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进行测试与分析表明,系统可以非特定语音控制和手机APP实时监控家居状态,智能控制家居的门窗灯状态、定时提醒老年人运动锻炼吃药、遇到烟气如煤气泄漏及时报警和老年人跌倒及时检测并报警,同时系统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稳定性好和可扩展性,为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居的推广提供可能。
邹敏[4](2020)在《无线数传式三相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高精度多功能的三相电能表一直都是我国电表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各行各业也对电能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具备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外,还具有多种费率计量、多次谐波分析、数据远传等智能化的功能;而精度更高、抗干扰性更强、成本及功耗更低,无疑是这个时代赋予电能表的全新要求。论文首先根据电表行业的发展现状、电参数计量的理论基础和电能表功能设计要求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其次,围绕LPC1227主控芯片和RN8302计量芯片设计硬件电路,包括时钟电路、存储电路、采样和计量电路、人机交互电路、电源电路等,并结合EC20芯片给出4G模块的通讯设计。硬件电路的搭建遵从模块化原则,计量芯片具有多种电参数测量功能,有效地电能表存在的精度不高、功能不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其中,通讯模块还针对当前抄表方式存在的传输速度慢、覆盖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4G通讯技术以无线数据透传的方式实现远程抄表,将电表的测量参数通过4G网络传输到抄表管理平台,实现对电能表的实时监控。再次,基于Keil uvision4环境,用C/C++语言对三相电能表进行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模块、硬件驱动模块、电能计量模块、谐波分析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等。最后,根据电能表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搭建通讯和电能计量测试平台对整个系统就各大功能模块进行联合调试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20℃~60℃的工作温度下,各项功能均能正常工作,电压电流测量精度为0.2级,电能表运行功耗<3W,且EMC指标均符合电能表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满足设计需求。
李晨晔[5](2019)在《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配电网是供电企业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环,配电网络的稳定直接影响是否能为电力客户提供高供电质量和高供电可靠性的电能。配电网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并且基于此直接评估整个电力系统。因此,从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看,它是电力系统和电力消费者之间的关键,这直接影响到用户对供电系统的最终评估。本文在配电自动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其实际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国内外的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一般来说,配电网按照电压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高压配电网(110/66/35kV)、中压配电网(20/10/6/3kV)和低压配电网(380/220V)。以沈阳配电网为例,结合沈阳配电网的结构和特点,说明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的意义。分析系统基本结构,对整体的功能需求和主站软件需求进行说明,提出了整体设计方案。根据模块化设计原理,对监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分类设计。包括主控电路、存储模块、电量采样模块、开关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等监控系统智能终端的软硬件设计的实现。根据主站的功能要求,提出了主站软件的总体设计、主站与智能终端的通信、数据库管理等。通过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的有关要求。通过功能设计、硬件选配、软件程序和调试,实现了监控系统的整体功能。监控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供电企业的配网自动化水平。提高维修管理效率,有效缩短故障检修和处理时间。配电网条件、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改善。
路雅云[6](2019)在《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通信板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铁路现场已经实现了信号设备状态的准确采集、实时监控与可靠传输等功能。现代铁路运输能力逐步升级扩大,对数据吞吐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数据信息传输的周期和传输的速率也将对列车运输、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设计并开发了通信板,用以改善数据的通信方式和缩短通信的周期。通信板主要是利用CAN总线与以太网的相互转换实现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实时通信,缩短了通信周期,提高了集中监测系统的性能。监测通信板将大量的执行模块信息准确的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进行共享交互,为全电子的安全执行提供可靠依据。论文首先阐述了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相关内容,然后阐述与其相关的全电子执行模块,由此针对目前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次课题研究设计的主题。针对提出的问题,研究设计优化方案,并描述了通信板的功能特点及结构优势。其中重点是论述基于ARM监测通信板的实现功能和详细的硬件开发、软件设计及调试过程。本次设计重点在研究主控制器AT91RM9200、CAN总线和以太网的基础上对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通信板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其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主控制器、以太网和CAN总线设计部分。首先使用Cadence软件工具对芯片AT91RM9200进行主控部分电路设计,包括电源、复位等外围电路;在一路网口设计的基础上采用KSZ8863芯片再扩展一路网口,同时设计四路CAN总线,以实现两路网与四路CAN的互联通信。然后使用Cadence软件完成PCB板的设计,制作完成了监测通信板。最后使用Keil MDK3软件设计关于通信板的相关程序,并进行调试,采用VxWorks操作系统做出相应的需求程序,然后将BSP移植到通信板上,使用J-link仿真器对其进行软、硬件连调,并运用测试平台完成对CAN总线和网口的测试,完成监测通信板的整体设计。测试的结果表明,通信板各部分应用功能正常,通信抗干扰能力符合设计要求,能够应用于实际现场。监测通信板不仅可以应用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工业环境,如实现工业设备与网络的对接、现场设备的联网等功能。
颜喜清[7](2014)在《智能低压塑壳断路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可靠性研究》文中认为低压断路器是一种用于接通、分断供电网络的开关器件,在低压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断路器是供电网络中的关键器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方便和安全保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传统断路器正在逐步被淘汰,新型的智能断路器正在不断发展和推广中。与传统断路器相比,智能型断路器具有控制精度高、易整定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不仅具备基本的保护功能,还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参数设置、人机交互和远程通信等功能,为实现配电网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了保障。本文研究了智能塑壳低压断路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该控制器以32位微处理器STM32F107VCT6作为主芯片,包括:自生电源模块、信号采集与控制电路模块、通信电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剩余电流保护模块等。论文介绍了PCB设计的原理和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引起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因素,从PCB的布局布线、接地设计和电源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提高PCB可靠性方法。论文用Hyperlynx软件对影响PCB电磁兼容的因素进行了仿真。重点分析了影响时钟网络信号完整性的因素,并对时钟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除此之外,还对信号线间的串扰进行了仿真,并应用于智能断路器控制器的PCB设计中。最后搭建了硬件测试平台,平台搭建的原理是:用空心互感器从配电网中采集三相电流,此电流既是信号采集的来源,也为控制器的工作提供电源,信号经MCU采样后与设定值比较,判断电网状态并给出相应的指令。测试平台的作用包括:自生电源测试、信号采集与控制测试、各种保护测试、液晶显示与参数设定测试和以太网通信测试等。本文研制的智能型断路器控制器利用了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电流测量标定和以太网通信测试,并经浙江省权威检测机构的性能测试,达到设计要求。
吴桐,张涛[8](2013)在《一种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复位芯片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广泛使用电池供电的系统,由于电源电压监控的要求,系统复位电路的可靠性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并设计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复位芯片,可以在系统上电,掉电的情况下向微处理器提供复位信号。当电源电压低于预设的门槛电压时,输出复位信号并在电源电压恢复到门槛电压以上继续持续复位一段时间,实现整个系统的平稳恢复,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该芯片采用CMSC035标准CMOS工艺实现,采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工作电流仅为10μA。该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类控制系统中。
孟海斌[9](2011)在《基于ARM11和Android的有源RFID手持机的研发》文中提出物联网已经成为目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信息采集技术之一,具有识别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识别率高、能够多目标识别和无机械磨损等很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物流、医疗、防伪、资产管理、交通、航空和军事等很多领域。作为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获取目标对象信息的技术,RFID系统可以分为低频系统、高频系统、超高频系统和微波系统四种,低频系统、高频系统和超高频系统由于读取距离较短仅应用在对阅读距离要求不高的场合,微波系统多为有源系统,具有读取距离远和识别速度高的突出优点。鉴于本课题针对旅游管理应用,对读取距离和便携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选择有源RFID手持机作为研发对象。本文针对有源RFID手持机对便携性和人机界面友好的基本要求,在嵌入式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项目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研究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可行性和硬件开销,并完成了有源RFID手持机系统的微处理器选型。2.对影响嵌入式系统功耗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理论上降低系统功耗的途径,并提出了嵌入式工程实践中降低系统功耗的措施。3.设计了有源RFID手持机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复位电路、时钟电路、JTAG接口电路、USB接口电路、外扩Flash电路、外扩SDRAM电路、键盘电路、LCD显示电路、背光电路、触摸控制电路、SD卡接口电路、RF电路、电池电量检测与保护电路、声响提示电路、充电电路和系统电源电路等模块。4.完成了有源RFID手持机PCB的设计,并提出了解决有源RFID手持机PCB电磁兼容问题的措施。5.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有源RFID手持机系统进行了低功耗设计。6.完成了Android操作系统在有源RFID手持机目标平台上的移植。7.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并对系统的功耗、电池充电时间和读取距离进行了测试。8.最后对课题做了总结,此外,指出了本课题的不足之处并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有源RFID手持机系统的低功耗和小型化设计。2.提供USB和电源适配器两种电池充电方式。3.无论是在USB充电方式下,还是电源适配器充电方式下,充电器都能在电池充电的同时对系统进行供电。
陈小娟[10](2010)在《基于ARM的旋转灌装系统的无线通信》文中指出本课题根据旋转灌装系统的现场环境要求和当前旋转灌装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各种不足,提出了基于旋转灌装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是融合了近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测控等技术的自动化装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性价比。本课题属于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针对项目委托方提出的功能要求,经过对无线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采用高速射频芯片nRF24L01和CAN总线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ARM的集数据无线传输、分析、实时显示为一体的无线通信系统。整个无线通信系统分为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与计算机连接,从控模块与称重灌装控制系统连接。在硬件方面,本文研究和设计了LPC2364外围电路、射频电路、控制电路、CAN接口电路、串口通讯电路及电源电路等重要电路;在软件方面,本文编写、调试了各模块的控制程序,包括无线通信程序、CAN通信程序、串口程序、中断程序等,实现了连接称重灌装控制系统、校零、参数设定、读取采样数据等软件功能;完成了上位机的系统程序设计,设计了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并分析了系统软硬件的抗干扰方法,提出了抗干扰的各种措施。最后将设计的无线通信系统与称重灌装控制系统进行了联调,通过灌装实验对灌装时间进行了测试并实现了灌装数据的采集及灌装曲线的实时绘制。同时还对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各项功能均达到了预定的设计要求。
二、工业标准的微处理器应用复位芯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标准的微处理器应用复位芯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桥接子系统硬件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产化产业现状 |
1.2.3 处理器技术及国产化进展 |
1.2.4 FPGA技术及国产化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2.1 方案可行性分析 |
2.2.2 主要国产芯片选型 |
2.2.3 系统总体架构与模块划分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详细设计 |
3.1 海思处理器模块设计 |
3.1.1 DDR3 SDRAM模块 |
3.1.2 千兆以太网模块 |
3.1.3 PCIe数据传输模块 |
3.1.4 eMMC模块 |
3.1.5 UART模块 |
3.1.6 JTAG模块 |
3.2 国微FPGA模块设计 |
3.2.1 DDR3 SDRAM模块 |
3.2.2 百兆以太网模块 |
3.2.3 与处理器交互模块 |
3.2.4 SPI Flash模块 |
3.2.5 其他模块 |
3.3 系统支持模块设计 |
3.3.1 时钟模块 |
3.3.2 电源模块 |
3.4 国微FPGA逻辑功能设计 |
3.4.1 百兆以太网传输模块 |
3.4.2 DDR缓存模块 |
3.4.3 PCIe传输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硬件实现 |
4.1 PCB布局设计 |
4.2 PCB叠层设计 |
4.3 PCB布线和关键信号仿真 |
4.3.1 PCB布线规则 |
4.3.2 DDR3 SDRAM布线与仿真 |
4.4 系统PCB设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硬件调试 |
5.2 电源测试 |
5.2.1 电源纹波和噪声测试 |
5.2.2 电源上电时序测试 |
5.3 关键信号测试 |
5.3.1 时钟模块测试 |
5.3.2 PCIe眼图测试 |
5.4 系统功能测试 |
5.4.1 接口功能测试 |
5.4.2 整机功能测试 |
5.5 系统功耗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精细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测温敏感元件的选型与测量原理 |
2.1 测温敏感元件的选型 |
2.2 热敏电阻的测量原理 |
2.3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定标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集化温度传感器阵列结构与液位检测技术研究 |
3.1 高精度同步测温仪水密壳体设计 |
3.1.1 测温仪水密壳体设计方案 |
3.1.2 测温仪水密壳体整体结构组成 |
3.2 密集化温度传感器阵列设计 |
3.2.1 热敏电阻的保护方式 |
3.2.2 热敏电阻的安装方式 |
3.3 温度传感器液位检测技术研究 |
3.3.1 基于电容与压力传感器的液位检测 |
3.3.2 基于温度与压力传感器的液位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精度温度剖面同步测量系统的设计 |
4.1 高精度温度剖面测量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2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2.1 中央控制单元最小系统设计 |
4.2.2 电源单元设计 |
4.2.3 时钟单元设计 |
4.2.4 数据存储单元设计 |
4.2.5 数据远程传输单元设计 |
4.2.6 多通道温度同步测量单元设计 |
4.2.7 高精度压力测量单元设计 |
4.3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3.1 主控制程序设计 |
4.3.2 电源管理控制程序设计 |
4.3.3 时钟程序设计 |
4.3.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3.5 数据远程传输程序设计 |
4.3.6 AD7771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设计 |
4.3.7 温度传感器液位检测程序设计 |
4.3.8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剖面同步测量系统实验验证与应用分析 |
5.1 温度传感器阵列的实验室定标与温度测量精度验证 |
5.1.1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定标实验方案 |
5.1.2 热敏电阻温度系数定标结果分析 |
5.1.3 温度传感器阵列温度测量精度验证 |
5.2 温度传感器阵列的采样同步性验证 |
5.3 温度传感器液位检测效果分析 |
5.4 原理样机整机测试 |
5.4.1 整机水密性测试与水槽温度剖面测量 |
5.4.2 数据存储与无线数据传输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面向老年人的基于STM32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居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
2.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2.2 硬件选型 |
2.2.1 微控制器选型 |
2.2.2 无线通讯模块选型 |
2.2.3 语音控制模块选型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 |
3.1 STM32F4梗概 |
3.1.1 STM32F4介绍 |
3.1.2 STM32F4时钟系统 |
3.1.3 STM32F4最小系统 |
3.2 光敏电阻模块 |
3.3 烟雾传感器模块 |
3.4 ESP8266WIFI模块 |
3.5 LD3320语音控制模块 |
3.6 Kinect体感器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4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家居系统程序设计及调试 |
4.1 Keil MDK v5 简介 |
4.2 STM32库介绍 |
4.3 定时器提醒 |
4.3.1 定时器模块程序 |
4.3.2 定时器调试结果 |
4.4 光敏电阻和烟雾传感器模块程序 |
4.4.1 光敏电阻和烟雾传感器部分程序 |
4.4.2 光敏电阻和烟雾传感器调试结果 |
4.5 ESP8266WIFI模块程序 |
4.5.1 ESP8266WIFI模块部分程序实现 |
4.5.2 ESP8266WIFI模块调试结果 |
4.6 LD3320语音控制模块程序 |
4.6.1 LD3320驱动步骤 |
4.6.2 LD3320驱动程序 |
4.6.3 LD3320语音识别控制调试结果 |
4.7 Kinect体感器模块程序 |
4.7.1 跌倒特征监测算法 |
4.7.2 Kinect体感器算法程序 |
4.7.3 Kinect体感器调试结果 |
4.8 实现的功能 |
4.9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无线数传式三相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电能表的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关键技术和组织安排 |
2 电能表设计的总体方案论证 |
2.1 前言 |
2.2 系统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
2.3 系统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前言 |
3.2 最小系统设计 |
3.3 采样和计量电路 |
3.4 通信电路 |
3.5 电源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前言 |
4.2 最小系统程序设计 |
4.3 RN8302程序设计 |
4.4 通讯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前言 |
5.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3 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及需求分析 |
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
2.2 配网自动化存在问题 |
2.2.1 沈阳电网规模 |
2.2.2 沈阳电网网架结构 |
2.2.3 沈阳供电公司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 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
2.3.1 主站层功能需求分析 |
2.3.2 配网子站功能分析 |
2.3.3 监控终端功能分析 |
2.4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2.4.1 设计原则 |
2.4.2 总体设计 |
第3章 智能监控终端软硬件设计 |
3.1 智能监控终端概述 |
3.1.1 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 |
3.1.2 馈线自动化监测终端 |
3.2 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
3.2.1 时钟电路 |
3.2.2 复位电路 |
3.2.3 JATG接口电路 |
3.2.4 电源电路 |
3.2.5 SDRAM(同步动态存储)电路 |
3.2.6 FLASH(闪存)电路 |
3.2.7 存储电路 |
3.2.8 智能终端开关量电路设计 |
3.2.9 智能终端采样电路的设计 |
3.2.10 防干扰措施设计 |
3.3 智能终端软件设计 |
3.3.1 电参数计算 |
3.3.2 智能保护模块 |
第4章 配电网监控系统设计 |
4.1 监控系统功能 |
4.1.1 图形管理模块 |
4.1.2 终端管理模块 |
4.1.3 缺陷分析模块 |
4.1.4 指标分析模块 |
4.1.5 告警信息推送查询模块 |
4.1.6 采集曲线浏览调阅模块 |
4.1.7 馈线自动化模块 |
4.2 监控系统的实现与界面 |
4.2.1 主界面 |
4.2.2 终端运行情况查询 |
4.2.3 终端、设备缺陷统计及分析查询 |
4.2.4 告警信息推送查询 |
4.2.5 采集曲线浏览调阅 |
4.2.6 馈线自动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 |
致谢 |
(6)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通信板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发展现状 |
1.1.2 国外发展现状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布局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布局 |
2 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
2.1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
2.1.1 系统的结构 |
2.1.2 系统的功能 |
2.2 全电子执行单元 |
2.2.1 执行单元的结构 |
2.2.2 全电子执行单元特点 |
2.2.3 执行单元的类型 |
2.3 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监测通信板总体架构设计 |
3.1 总体架构设计 |
3.2 通信板功能特点 |
3.3 设计对比优势 |
3.4 本章小节 |
4 监测通信板原理及电路设计 |
4.1 通信板结构 |
4.2 微处理器原理与外围电路设计 |
4.2.1 微控制器AT91RM9200 |
4.2.2 微处理器的外围电路设计 |
4.3 CAN总线原理和电路设计 |
4.3.1 CAN总线原理 |
4.3.2 CAN总线电路 |
4.4 以太网设计 |
4.4.1 以太网技术 |
4.4.2 UDP协议 |
4.4.3 以太网芯片CS8900 |
4.5 扩展以太网口电路设计 |
4.5.1 以太网扩展芯片KSZ8863 |
4.5.2 以太网扩展电路设计 |
4.6 稳压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 |
4.6.1 稳压电路 |
4.6.2 复位电路 |
4.7 FPGA电路设计 |
4.8 外部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和JTAG电路设计 |
4.8.1 外部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 |
4.8.2 JTAG设计 |
4.9 监测通信板设计 |
4.9.1 PCB板布局与布线设计 |
4.9.2 监测通信板 |
4.10 本章小结 |
5 监测通信板软件设计 |
5.1 通信板软件开发环境 |
5.2 监测通信板软件设计 |
5.3 通信板调试与实现 |
5.3.1 裸板调试 |
5.3.2 测试平台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智能低压塑壳断路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4 本文结构组成 |
第2章 智能塑壳断路器总体方案设计 |
2.1 智能断路器系统的特点和功能需求 |
2.1.1 智能断路器系统的特点 |
2.1.2 智能断路器系统具备的功能 |
2.2 微处理器的选择 |
2.2.1 微处理器的特点 |
2.2.2 微处理器的选择 |
2.3 硬件总体设计 |
第3章 智能塑壳断路器原理设计 |
3.1 最小系统设计 |
3.1.1 启动模式 |
3.1.2 时钟电路 |
3.1.3 复位电路 |
3.1.4 JTAG 接口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2.1 自生电源电路设计 |
3.2.2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
3.2.3 其他电压调整模块 |
3.3 信号采集与控制电路 |
3.3.1 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3.3.2 电压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3.3.3 脱扣控制电路 |
3.3.4 远程控制输出电路 |
3.4 通信电路 |
3.4.1 485 通信电路 |
3.4.2 以太网通信电路 |
3.5 人机交互模块 |
3.5.1 LED 状态指示灯 |
3.5.2 液晶显示电路 |
3.5.3 按键电路 |
3.5.4 拨码开关电路 |
3.6 EEPROM 电路 |
3.7 剩余电流保护 |
3.7.1 基于 MCU 的保护处理模块 |
3.7.2 分立式保护处理模块 |
第4章 PCB 设计及可靠性研究 |
4.1 控制器的元器件的封装和 PCB 布局 |
4.1.1 控制器元器件的封装 |
4.1.2 控制器元器件的布局 |
4.2 PCB 布线 |
4.3 PCB 的电磁兼容性原则 |
4.3.1 电磁兼容定义 |
4.3.2 电磁干扰三要素 |
4.3.3 电磁兼容问题控制技术 |
4.4 智能断路器的可靠性研究 |
4.4.1 电源设计 |
4.4.2 接地设计 |
4.4.3 时钟网络设计 |
4.4.4 减少串扰设计 |
(1)增加线间距减少串扰 |
(2)减少中间介质层厚度 |
第5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 |
5.1 系统调试目的和环境搭建 |
5.1.1 系统调试目的 |
5.1.2 调试环境的搭建 |
5.2 电源和晶振的调试 |
5.2.1 5V 和 3.3V 电源的测试 |
5.2.2 晶振的测试 |
5.2.3 自生电源的测试 |
5.3 信号采集测试 |
5.4 以太网通信模块测试 |
5.5 整体测试结果及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作者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智能断路器原理图(部分) |
附录D 智能断路器控制器 PCB 图 |
附录E 智能断路器实物正面和背面图 |
(8)一种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复位芯片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芯片内部系统框架结构图 |
2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原理和特性分析 |
3 内部张弛振荡器的原理和特性分析 |
4 内部数字控制逻辑电路 |
5 结束语 |
(9)基于ARM11和Android的有源RFID手持机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RFID技术概述 |
1.1.1 RFID技术及其优点 |
1.1.2 RFID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1.3 RFID系统的分类 |
1.1.3.1 根据标签的供电形式分类 |
1.1.3.2 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类 |
1.1.3.3 根据标签的可读性分类 |
1.1.3.4 根据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通信工作时序分类 |
1.1.3.5 根据RFID系统完成的功能不同分类 |
1.1.4 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2.3 应用现状和发展态势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应用背景和切入点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应用背景 |
1.4.3 切入点 |
1.5 课题预期目标 |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各章内容安排 |
1.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 |
1.6.2 本文各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方案选择及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选型 |
2.2.1.1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局限 |
2.2.1.2 本项目嵌入式操作系统选型 |
2.2.1.3 Android操作系统和平台介绍 |
2.2.1.4 Android平台架构 |
2.2.2 微处理器选型 |
2.2.2.1 微处理器的指令集 |
2.2.2.2 常见微处理器架构及特点 |
2.2.2.3 微处理器选型 |
2.2.3 系统总体架构 |
2.2.3.1 硬件总体设计 |
2.2.3.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三章 低功耗系统设计研究 |
3.1 影响系统功耗的因素 |
3.1.1 集成电路的功耗 |
3.1.2 其他功耗 |
3.2 降低系统功耗的途径 |
3.3 系统设计降低功耗的措施 |
3.3.1 硬件方面的措施 |
3.3.1.1 选择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及外围芯片 |
3.3.1.2 对芯片进行低电压供电 |
3.3.1.3 对外围模块进行分区供电 |
3.3.1.4 采用转换效率高、静态电流小和有使能控制的电源芯片 |
3.3.1.5 采用处理器时钟的低频工作方式 |
3.3.1.6 未用引脚的处理 |
3.3.1.7 其他节电措施 |
3.3.2 软件方面的措施 |
第四章 硬件电路的详细设计与PCB设计 |
4.1 硬件电路的详细设计 |
4.1.1 复位电路 |
4.1.2 时钟电路 |
4.1.3 JTAG 接口电路 |
4.1.4 USB接口电路 |
4.1.5 外扩Flash电路 |
4.1.6 外扩SDRAM电路 |
4.1.7 键盘电路 |
4.1.8 LCD 显示电路 |
4.1.9 背光电路 |
4.1.10 触摸控制电路 |
4.1.11 SD卡接口电路 |
4.1.12 RF 电路 |
4.1.13 电池电量检测与保护电路 |
4.1.14 声响提示电路 |
4.1.15 充电电路 |
4.1.16 系统电源电路 |
4.1.16.1 主电源电路 |
4.1.16.2 处理器内部逻辑和锁相环电源 |
4.1.16.3 USB OTG电源 |
4.1.16.4 实时时钟电源 |
4.2 电磁兼容设计 |
4.3 关键信号的走线的处理 |
4.3.1 系统时钟走线 |
4.3.2 SDRAM的走线 |
4.3.2.1 SDRAM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
4.3.2.2 数据信号 |
4.3.2.3 控制信号 |
4.3.2.4 时钟信号 |
4.3.3 USB 走线 |
第五章 有源RFID手持机的低功耗设计 |
5.1 硬件方面 |
5.2 软件方面 |
第六章 Android操作系统移植与系统测试 |
6.1 Bootloader烧写 |
6.2 移植Android到S3C6410目标板 |
6.3 系统测试 |
6.3.1 系统功耗测试 |
6.3.2 充电时间测试 |
6.3.3 读取距离的测试 |
6.4 测试数据分析 |
6.4.1 系统功耗分析 |
6.4.2 读取距离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ARM的旋转灌装系统的无线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况 |
1.2 课题来源 |
1.3 课题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
1.3.1 课题意义 |
1.3.2 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
1.3.3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状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
2.1 设计要求分析 |
2.2 设计方案分析 |
2.2.1 高数据传输率方案 |
2.2.2 无线通信协议方案 |
2.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4 系统工作原理 |
2.4.1 无线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 |
2.4.2 CAN 总线技术的工作原理 |
2.4.3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2 射频电路设计 |
3.2.1 nRF24L01 概述 |
3.2.2 电路设计 |
3.3 CAN 接口电路设计 |
3.3.1 片上CAN 控制器概述 |
3.3.2 CAN 总线驱动器 |
3.3.3 CAN 接口电路原理图 |
3.4 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设计 |
3.4.1 微处理器 |
3.4.2 LPC2364 的SPI 口通信原理 |
3.4.3 控制电路设计 |
3.5 串口RS-232、RS-485 通讯接口电路 |
3.6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3.7 电源电路设计 |
3.8 微处理器周边电路 |
3.9 系统印刷电路板 |
3.10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无线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 |
4.2 各模块程序设计 |
4.2.1 连接称重灌装控制系统模块 |
4.2.2 RS-485 通信 |
4.2.3 nRF24L01 无线通信 |
4.2.3.1 SPI 函数 |
4.2.3.2 无线通信程序 |
4.2.4 CAN 通信的软件设计 |
4.2.4.1 CAN 通信协议的制定 |
4.2.4.2 CAN 通信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通讯系统及系统抗干扰设计 |
5.1 上位机应用软件设计 |
5.1.1 灌装过程介绍 |
5.1.2 串口数据通讯 |
5.1.2.1 通讯协议的制定 |
5.1.2.2 PComm 的使用 |
5.2 系统抗干扰设计 |
5.2.1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
5.2.1.1 电源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
5.2.1.2 PCB 板的抗干扰措施 |
5.2.2 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
5.2.2.1 采用CRC 校验 |
5.2.2.2 采用握手机制 |
5.2.2.3 采用错误重发机制 |
5.2.2.4 采用自动跳频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 |
6.1 无线通信系统调试 |
6.2 误码率的测试 |
6.3 灌装试验 |
6.3.1 试验过程介绍 |
6.3.2 灌装时间的测试 |
6.3.3 采集的数据及灌装曲线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四、工业标准的微处理器应用复位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海思处理器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桥接子系统硬件研发[D]. 蔡熙. 浙江大学, 2021(01)
- [2]海气界面水边界层温度剖面精细测量技术研究[D]. 范宇聪.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2020(12)
- [3]面向老年人的基于STM32智能家居系统设计[D]. 章振.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4]无线数传式三相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D]. 邹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配电网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晨晔. 吉林大学, 2019(03)
- [6]全电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中通信板的设计与实现[D]. 路雅云.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7]智能低压塑壳断路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可靠性研究[D]. 颜喜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09)
- [8]一种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复位芯片的设计[J]. 吴桐,张涛. 电子设计工程, 2013(17)
- [9]基于ARM11和Android的有源RFID手持机的研发[D]. 孟海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10]基于ARM的旋转灌装系统的无线通信[D]. 陈小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