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纺织科技外文翻译的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若男[1](2021)在《关于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特点及翻译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提高纺织行业英语翻译水平,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贸易与各国的交流,而且有利于纺织行业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因此,要加强对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特点和翻译的关注和重视,提升翻译专业性,助力纺织行业积极健康发展。现对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翻译技巧的了解和掌握,为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翻译提供可参考意见,从而使相关翻译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赵晓霞[2](2021)在《《中国女儿节-西和乞巧文化》(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孟玮[3](2020)在《健康视域下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 ——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绿地作为能够为大众提供公平、廉价的健康福利的“保健医院”,构建其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健康服务功能,提升人居环境的健康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和指标重要性排序,并以兼具生态保健与运动健康特点的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定性与定量指标进行计算和等级划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健康功能为导向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程度的提高提出优化发展策略。(1)总结国内外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应用领域,归纳梳理出影响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的因素。(2)最终构建了1个目标层指标,6个准则层指标,15个要素层指标和40个指标层评价因子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层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准则层中健康功效感知(0.2663)和大众审美(0.2470)位列一二,然后依次是游憩行为、生态服务、配套设施、区位交通;要素层中排名靠前的评价指标为生理健康(0.1332)、植物景观(0.0988)、空气质量(0.0926)和游憩空间(0.0871);指标层中排名靠前的评价指标为空气清新、活动丰富度、增强机体免疫力、空间人性化和植物群落空间围合。建立40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并对最终的整体评判给出等级划分。(3)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最终整体得分为4.1996,属于优良水平,并对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结果分析。(4)对城市公园绿地提出了提升绿地美景度质量,促进游客健康体验感知;充分发挥绿地生态保健功能,提高公共健康服务水平;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闲游憩需求;构建多元化游憩活动空间,提升全民健康品质;优化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提供公共卫生预留空间5方面的优化发展策略,为类似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王钰瑾[4](2020)在《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在民族传统手工艺、服饰文化、科学纺织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火草布的产品形态远离现代生活,其纺织技艺正在凋零;同时火草布所体现的石林撒尼人生活习俗也在慢慢消失,这给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传承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云南石林地区彝族撒尼人的火草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和我国西南地区其他民族的火草布匹进行整理归纳,为文章的写作提供理论来源;通过实地调研,对石林县、永胜县、丘北县、德昌县四个地区的火草布匹进行详实记录,为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在火草布纺织技艺中,通过对技艺内容的研究,分析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工艺特色。在火草布的使用中,从日常生活使用和节日仪式使用两方面归纳火草布所承载的石林撒尼人的精神文化寓意。在火草布的艺术表现中,通过布匹肌理、材质、色彩、装饰纹样四个方面分析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艺术特征和使用理念。结合对火草布文献资料、调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代表性地区介绍、设计元素提取、使用变化及变化原因、价值分析与发展探究四大部分来探讨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第一部分选取了我国西南地区中四个具有代表性区域的火草布匹进行介绍,其中以石林撒尼人火草布为主要介绍对象,以永胜、丘北、德昌地区的火草麻布进行辅助介绍。第二部分进入文章主体内容,详细分析了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设计元素范围,主要包含了织布工艺、艺术特色设计、使用功能设计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承接上文,着重分析了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变化,并从技艺传承、生活方式、艺术装饰、精神理念四个方面讨论了影响火草布变化的原因。第四部分借鉴当代设计思潮,分析火草布在当代的适应性价值,探讨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鞠斐[5](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匡丽萍[6](2020)在《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衍变特征及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研究,可称之为现今社会体育教育“源”的研究。对于古代学校体育教育衍变特征和动因的研究,可称之为现代体育教育改革“泉”的研究。将现今社会学校体育改革的切入点由对否定传统体育教育、抛弃传统学校体育,转向对传统体育、传统教育精华的探寻上。不否认国外先进体育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但坚信根植于五千年中华大地上的体育教育,必将对现今社会体育教育改革产生不可比拟的影响。故本研究将目光投向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中华古代,通过文献资料、历史学、逻辑分析等方法,走进以原始社会为开端,而后历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华,考究其中体育、教育、学校体育的内容,并基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价值观阐释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衍变特征,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分析导致这些特征衍变的因素,以发掘其当代价值,对现阶段体育教育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不断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一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奴隶社会时期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儒家学说处于正统地位。不同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具有不同的时代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要求。二教育内容自原始社会时期鲜明的生产生活性,至奴隶社会时期初显文武兼备性,后至封建社会时期的儒学至上性。教育途径自原始社会时期的自然特征与非制度化特征,至奴隶社会时期凸显规范化与制度化,后至封建社会时期的多样化。教育价值观自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性,至奴隶社会时期的军事性、阶级性和服务于统治需要的特征,后至封建社会时期从根本上显示出服务于封建政权的特性。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价值观的衍变特征在不同社会时期呈现出于该社会时期相符合的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价值观也要与社会相适应,服务于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三古代社会政治推动并决定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方向;古代社会经济为学校体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古代社会文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培育肥沃的土壤;古代社会教育在制度、理论、思想等方面影响着体育;古代社会军事极大地促进了身体锻炼和体育活动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动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现今社会,学校体育应与这些动因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对国家进步、民族兴盛、经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军队人才引进等的作用。
王晓皇[7](2020)在《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研究 ——以中联创和专利业务拓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品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如何进行专利管理,提升品牌创造力成为服装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议题。伴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专利代理行业不断突破,在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中联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业务范围有待拓展。为此,本文从中联创和的业务拓展角度出发,按照“业务拓展方向—业务拓展需求—业务拓展服务”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阅读、理论分析、企业实践、专家访谈和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在中联创和的企业实践,了解中联创和的企业概况和管理架构,归纳其专利代理业务为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专利诉讼和专利管理咨询,总结其业务代理流程分为商业洽谈、专利代理和后续管理三个阶段。绘制了中联创和专利代理管理流程图。从专利业务性质、合作对象、技术领域三方面展开,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剖析其专利业务,建立中联创和三维度业务模型并分别概括为知识产权类型的长度业务、案件性质类别的宽度业务和涉及行业类别的深度业务。结合对总经理的深度访谈,确定中联创和的业务拓展方向为涉及行业类别深度业务中的服装行业。依据参加中国大学生运动服装时尚科创项目(东华)实验班,得知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并获得李宁公司的支持。故选择李宁品牌为中联创和业务拓展的需求研究案例。通过企业走访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得到分析资料和原始数据,借助专利管理理论,分析李宁专利管理的现状,得出其专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专利地图理论,从专利申请、专利布局及专利价值三方面对比分析李宁及其竞争对手耐克、安踏的专利情况,得到李宁品牌的专利地图和专利优劣势。结合对李宁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从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双角度列举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最后,文章借用PDCA循环管理法,创建PDCA专利管理模型,结合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从中联创和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服务于李宁品牌专利管理需求的PDCA专利管理方案。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先后进行中联创和及李宁公司对该方案的认可度分析。旨在获取双方认可,促成双方合作。
赵乃馨[8](2020)在《商标概念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标是商标法最基本的概念,是商标权的保护客体,商标法所有的制度构建都要围绕商标这一客体进行,厘清商标法中商标的概念问题,对商标进行准确的界定是理解并适用商标法的关键。然而,我国商标立法中没有直接对商标概念进行定义,围绕商标概念立法的工作亦已经提上了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因此急需对商标概念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商标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别之所在,在法律制度中,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则整个法律规制就会缺乏明确性,司法实践也会出现偏差,因此通过历史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商标概念的范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可以深入探讨商标的本质,达到对商标概念的深入理解,完成对商标法进一步制度构建和商标概念的调整与扩充。目前围绕商标概念仍存在一系列有待厘清的问题,诸如商标与商业标识概念的关系,如何对狭义的商标概念进行分离和提取。商标概念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其具体内容与范围如何界定,相关规范对商标概念的范围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法律规范中对商标定义有哪些涉及,法律规定中商标构成要件的范围是什么,包括什么内容,商标概念与商标专用权、商标权取得模式、商标注册条件、商标注册程序、商标使用管理及商标权利维持、商标侵权认定存在什么关系。商标概念如何回应国际公约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如何达到法律政策的需要;非传统商标是否应该纳入商标保护,如何对其进行制度构建,不得作为商标进行使用的标志又有哪些,公序良俗条款的意义及其在立法中如何体现等等。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界定商标概念本身,只有明确了商标的基本概念,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在商标概念明确的基础上对商标法甚至整个民法体系下与商标有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协调,故而,本文以商标概念的内容的揭示为中心而展开。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商标概念及其要素进行概述,从商标概念形成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规律中梳理出对商标概念的通常理解,并将商标与广义的商业标识概念进行界分,对商标概念进行范围的限定。随后,在分析现有学说观点的基础上,对商标概念的基本要素进行讨论,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炼现代普遍理解的商标概念内容,并指出商标概念现有理解中可能存在的时代局限性所在,对商标概念明确中可能出现相关的问题进行总结。第二章是对我国法律规范中的商标权及其与商标概念的关系的考察,其是在初步确定商标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对立法中的商标权概念进行的考察,从商标专用权保护下的商标概念入手,将商标概念作为商标法律制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对与之相关的商标权取得模式、商标注册条件、商标注册程序、商标使用管理及商标权利维持,以及商标侵权认定进行分析,总结提取现行立法中对商标概念的规定,对立法框架下商标权概念的内涵进行梳理和揭示,形成对我国法律规范中的商标权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提出其对商标概念范围明确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讨论了现实需求对商标概念调整的要求,此处运用系统的眼光对商标概念所寄托的现实需求环境进行分析,厘清国际公约要求、市场需求、法律政策等等因素对商标概念明确以及商标制度设计的影响,针对相应背景和需求把握商标概念优化的行进方向。第四章对商标概念优化的考量进行讨论,首先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标概念规范进行梳理,将国际上现有的商标概念和相关规范进行介绍与讨论,针对其规范模式的选择、规范的主要内容、规范的特色及成因进行评价与探讨,以期在吸取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商标概念的明确进行启发。随后就商标概念调整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实证研究对我国商标概念的优化确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第五章提出商标概念优化的具体思路,对商标权的相关内容进行揭示,并对应商标概念问题梳理中产生的问题对商标概念提出补充完善的建议,在对商标权内涵解释的基础上对商标概念进行规范和定义,提出完善商标主体资格审查制度、扩充商标概念范围加强立法对非传统商标的保护、精简商标禁用规定、扩充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优化商标概念促进商标立法框架下相关规范间的协调,并通过优化商标概念促进商标法与其他法律的协调。第六章总结全文,在明确商标概念的基础上,与法律体系中相关子系统规范呼应,最终在全文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商标概念和商标概念有关的立法改革提出建议和构想。
黄诗宸[9](2020)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以Textile Laundering Technology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联系愈加紧密,人们对科技交流的需求日益高涨。英语作为世界官方语言,为科技和其它信息的交流传播奠定了基础。随着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涌入中国,科技英语汉译已经势不可挡。一直以来,人们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关注相当密切,但对于小众科技领域,如纺织洗涤技术领域,翻译研究相当匮乏,翻译实践数量也十分有限。为了加深人们对纺织洗涤技术知识的了解,同时促进国外先进的洗涤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笔者选取Textile Laundering Technology中的部分内容作为翻译材料,旨在探讨此类科技英语文本汉译时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深入分析原文在词汇和句子两方面所呈现的语言特点,遵循科技文本准确、简明、专业的翻译要求,针对不同的语言难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专业词汇一般都有固定的译法,对于没有固定译法的专业词汇,笔者结合自身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其进行直译或意译,对于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笔者多进行转译,长难句的翻译先对其进行拆分再调整语序等。笔者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中英语言的差异性,并结合大量实例,论证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此次翻译实践使笔者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要做好科技英语的翻译,除了要具备较高的双语修养,还要掌握材料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能够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而准确地再现原文。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希望为从事科技英语翻译,尤其是纺织洗涤技术翻译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帮助从事洗涤行业的劳动人员对本行业有更深刻的了解。
覃春芳[10](2020)在《吉尔口译模型下中国首届纺织非遗大会汉英模拟交传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先祖智慧的结晶,是永远的精神家园。纺织非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之悠久,种类之丰富,自身独特的文化色彩吸引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报告旨在使更多人了解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充分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吉尔口译模型的指导下,本报告结合作者在模拟“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交替传译过程中产生的口译失误,试图找出应对此类口译失误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吉尔的精力分配理论详尽论述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精力,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分配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了交替传译过程中的不等式理论,该理论直观地反映了交替传译过程中各个任务的精力分配与译员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交替传译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经过统计,作者在口译过程出现的错译问题,包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漏译、误译、句子之间无逻辑、语不成句和不当停顿。通过对任务的回顾和案例分析,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导致口译失误的诱因有语言外知识和语言内知识的欠缺、笔记方法的缺陷和协同能力的缺失;据此,作者分别总结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如积累语言内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改善笔记方法,加强短期记忆,协调笔记和短期记忆以及自我监测语言产出,以此提高自身的口译水平和质量。希望本篇报告提出的策略能够对此类口译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对纺织科技外文翻译的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纺织科技外文翻译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特点及翻译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词汇特点 |
1.1 客观性 |
1.2 准确性 |
1.3 精炼性 |
2 纺织行业英语翻译技巧 |
2.1 词汇翻译 |
2.2 被动句翻译 |
3 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翻译策略 |
3.1 增减词翻译 |
3.2 引申翻译与其他翻译法 |
4 结语 |
(3)健康视域下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 ——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诱发人群健康问题 |
1.1.2 健康城市绿地系统构建 |
1.1.3 大众游憩保健意识增强 |
1.1.4 城市公园绿地的健康效益显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6.1 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保健效应 |
1.6.2 改善城市人群的健康效应 |
1.6.3 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公园绿地 |
2.1.2 城市保健型绿地 |
2.1.3 保健型植物群落 |
2.1.4 游憩适宜性 |
2.1.5 健康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运动疗法 |
2.2.2 注意力恢复理论 |
2.2.3 压力缓解理论 |
2.2.4 环境养生理论 |
2.2.5 五感疗法 |
2.2.5.1 景观视觉疗法 |
2.2.5.2 景观听觉疗法 |
2.2.5.3 芳香疗法 |
2.2.5.4 景观触觉疗法 |
2.2.5.5 景观味觉疗法 |
3 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的影响因素 |
3.1 生态服务 |
3.1.1 空气负离子 |
3.1.1.1 空气负离子的概念 |
3.1.1.2 空气负离子的功效 |
3.1.2 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 |
3.1.2.1 空气颗粒物 |
3.1.2.2 城市公园绿地的空气净化作用 |
3.1.3 植物精气 |
3.1.3.1 植物精气的概念 |
3.1.3.2 植物精气的功效 |
3.1.4 声环境和视觉环境 |
3.1.5 小气候 |
3.2 大众审美 |
3.2.1 植物景观 |
3.2.1.1 植物群落物种特征 |
3.2.1.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3.2.1.3 植物群落外貌特征 |
3.2.1.4 植物群落季相特征 |
3.2.2 水体景观 |
3.2.3 园路景观 |
3.2.4 人文景观 |
3.3 游憩行为 |
3.3.1 游憩空间特性 |
3.3.1.1 游憩空间安全性 |
3.3.1.2 游憩空间私密性 |
3.3.1.3 游憩空间开放性 |
3.3.1.4 游憩空间人性化 |
3.3.2 游憩活动 |
3.4 配套设施 |
3.4.1 游憩设施 |
3.4.2 基础服务设施 |
3.5 空间分布 |
3.5.1 城市公园绿地的邻里效应 |
3.5.2 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获得性 |
3.5.3 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 |
3.6 健康功效 |
3.6.1 生理健康功效 |
3.6.2 心理健康功效 |
3.6.3 社会健康功效 |
4 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
4.3 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构建判断矩阵 |
4.4.2 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
4.4.3 评价指标总排序及结果分析 |
4.5 评价等级的建立 |
4.5.1 指标评价标准 |
4.5.2 评价等级划分 |
4.6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 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 |
5.1 案例地概况与数据收集 |
5.1.1 案例地概况 |
5.1.2 数据收集 |
5.2 模糊综合评价与分析 |
5.2.1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
5.2.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5.2.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5.2.4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
5.2.5 最终等级评价结果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大众审美评价结果分析 |
5.3.1.1 植物景观 |
5.3.1.2 水体景观 |
5.3.1.3 园路景观 |
5.3.1.4 人文景观 |
5.3.2 生态服务评价结果分析 |
5.3.2.1 空气质量 |
5.3.2.2 环境感知 |
5.3.3 游憩行为评价结果分析 |
5.3.3.1 游憩空间 |
5.3.3.2 游憩活动 |
5.3.4 配套设施评价结果分析 |
5.3.4.1 游憩设施 |
5.3.4.2 基础服务设施 |
5.3.5 区位交通评价结果分析 |
5.3.5.1 区位条件 |
5.3.5.2 交通条件 |
5.3.6 健康功效感知评价结果分析 |
5.3.6.1 生理健康 |
5.3.6.2 心理健康 |
5.3.6.3 社会健康 |
6 优化发展策略 |
6.1 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优势和不足 |
6.1.1 优势 |
6.1.2 不足 |
6.2 发展策略 |
6.2.1 提升绿地美景度质量,促进游客健康感知体验 |
6.2.2 充分发挥绿地生态保健功能,提高公共健康服务水平 |
6.2.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闲游憩需求 |
6.2.4 构建多元化游憩活动空间,提升全民健康品质 |
6.2.5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提供公共卫生预留空间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相关的研究现状 |
1.3.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一、我国西南地区火草布匹概述 |
(一)永胜他留人火草麻布纺织工序及使用概述 |
(二)丘北壮族火草麻布染色与使用概述 |
(三)四川德昌傈僳族火草麻布纺织工具及使用概述 |
(四)石林撒尼人火草布概述 |
1.4.1 石林撒尼人的族群概况 |
1.4.2 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使用现状 |
(五)本章小结 |
二、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设计元素提取 |
(一)火草布的纺织工艺 |
2.1.1 纺织工具 |
2.1.2 纺织工序 |
(二)火草布的艺术特色提取 |
2.2.1 火草布日常使用的实用功能 |
2.2.2 火草布节日中圣洁的精神追求 |
2.2.3 火草布肌理与布料材质的适用理念 |
2.2.4 火草布颜色与刺绣装饰纹样的巧用理念 |
(三)火草植物功能的设计提取 |
2.3.1 火草的纤维特性及功能 |
2.3.2 火草的医疗功能 |
2.3.3 火草的园艺功能 |
(四)本章小结 |
三、石林撒尼人火草当代适应性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
(一)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变化 |
3.1.1 技艺传承方式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
3.1.2 使用方式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
3.1.3 艺术装饰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
3.1.4 精神理念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
(二)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变化原因 |
3.2.1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因素 |
3.2.2 自然生态发展的因素 |
3.2.3 行业分工细化的因素 |
3.2.4 市场对于产品需求与受众的因素 |
(三)本章小结 |
四、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价值分析与发展探究 |
(一)火草布当代适用性的价值分析 |
4.1.1 当代设计思想潮流的启发 |
4.1.2 火草布的布料与工艺价值 |
4.1.3 火草布的可适应性发展分析 |
(二)火草布传承人的培养与创作 |
4.2.1 改变传承人生计模式与推广创作作品 |
4.2.2 提高创作理念与扩大传承队伍 |
4.2.3 改善火草生存环境与提升纺织工艺 |
(三)火草布产品的传承与发展 |
4.3.1 提升火草布的产品设计与创新方式 |
4.3.2 加强火草布的品牌塑造与传播推广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我的经纬之旅》系列设计创作方案 |
1.1 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卡通绘本—《经纬里的秘密》 |
1.2 火草布编织纹样设计—《湖光山色》 |
1.3 火草布纺织品设计—《自然色》 |
(二)访谈对象一览表 |
(三)调研日志 |
1、红河州弥勒市彝族撒尼人 |
2、昆明市石林县彝族撒尼人 |
3、大理宾川县傈僳族 |
4、丽江永胜县彝族他留人 |
5、大理鹤庆县彝族白依人 |
6、文山丘北县壮族 |
7、四川德昌傈僳族 |
(四)学术成果统计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衍变特征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时代呈现 |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中的学校体育教育 |
第二节 奴隶社会中的学校体育教育 |
一 夏、商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二 西周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第三节 封建社会中的学校体育教育 |
一 秦汉三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二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三 隋唐五代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四 宋辽金元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五 明代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六 清代时期的学校体育教育 |
第三章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衍变特征 |
第一节 教育内容的衍变特征 |
一 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性 |
二 奴隶社会的文武兼备性 |
三 封建社会的儒学至上性 |
第二节 教育途径的衍变特征 |
一 原始社会的自然化 |
二 奴隶社会的规范化 |
三 封建社会的多样化 |
第三节 教育价值观的衍变特征 |
一 原始社会的社会性 |
二 奴隶社会的阶级性 |
三 封建社会的服务性 |
第四章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衍变特征的动因 |
第一节 政治环境因素 |
一 原始社会的政治 |
二 奴隶社会的政治 |
三 封建社会的政治 |
第二节 经济环境因素 |
一 原始社会的经济 |
二 奴隶社会的经济 |
三 封建社会的经济 |
第三节 文化环境因素 |
一 原始社会的文化 |
二 奴隶社会的文化 |
三 封建社会的文化 |
第四节 教育环境因素 |
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 |
二 奴隶社会的教育 |
三 封建社会的教育 |
第五节 军事环境因素 |
一 原始社会的军事 |
二 奴隶社会的军事 |
三 封建社会的军事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一节 个人简历 |
第二节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研究 ——以中联创和专利业务拓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产权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 |
1.1.2 纺织服装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严峻 |
1.1.3 我国专利代理服务需求扩大 |
1.1.4 课题引出 |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预期目标与难点 |
1.4.1 预期目标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2 服装品牌专利管理相关理论及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专利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知识产权内容分类 |
2.1.3 专利权的特征 |
2.2 专利管理相关理论及研究 |
2.2.1 概念界定 |
2.2.2 专利管理理论 |
2.2.3 PDCA循环管理法 |
2.2.4 企业专利管理模式 |
2.2.5 企业专利管理评价体系 |
2.2.6 专利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
2.3 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相关研究 |
2.3.1 国外服装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2.3.2 我国服装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
2.4 本章小节 |
3 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专利业务研究 |
3.1 中联创和企业简介 |
3.2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管理体系研究 |
3.2.1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组织架构 |
3.2.2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流程分析 |
3.3 中联创和企业专利业务分析 |
3.3.1 企业业务范围 |
3.3.2 专利业务分析 |
3.3.3 中联创和与服装品牌的合作案例 |
3.3.4 业务拓展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以李宁品牌为例的中联创和业务拓展需求研究 |
4.1 李宁品牌专利管理现状分析 |
4.1.1 李宁专利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
4.1.2 李宁专利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
4.2 李宁及其主要竞争对手耐克、安踏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1 李宁品牌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2 耐克品牌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3 安踏品牌的专利现状分析 |
4.2.4 李宁、安踏、耐克品牌的专利现状对比分析 |
4.2.5 李宁品牌的专利地图 |
4.3 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的问题及需求分析 |
4.3.1 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2 李宁品牌的专利管理需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以李宁品牌为例的中联创和业务拓展服务研究 |
5.1 以李宁品牌为例的中联创和业务拓展服务研究概况 |
5.1.1 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 |
5.1.2 专利管理方案制定原则 |
5.1.3 专利管理方案制定方法 |
5.2 服务于李宁品牌专利管理需求的PDCA专利管理方案制定 |
5.2.1 计划阶段(P) |
5.2.2 执行阶段(D) |
5.2.3 检查阶段(C) |
5.2.4 改进阶段(A) |
5.3 PDCA专利管理方案认可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知识产权主要事件一览表 |
附录2 中国服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 |
附录3 中联创和专利代理收费标准 |
附录4 李宁公司可参与的专利扶持政策一览表 |
附录5 专利检索网站一览表 |
附录6 李宁公司有效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一览表 |
附录7 基于PDCA循环法的服装品牌专利管理方案评价表 |
附录8 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8)商标概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基本研究思路 |
0.3 研究范围的限定 |
0.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商标概念及其要素概说 |
1.1 商标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1.2 商标与商业标识概念的界分 |
1.3 商标概念的发展现状及其评论 |
第二章 我国法律规范中的商标权及其与商标的关系 |
2.1 商标概念与商标专用权 |
2.2 商标概念与商标权取得模式 |
2.3 商标概念与商标注册的条件 |
2.4 商标概念与商标注册程序 |
2.5 商标概念与商标使用管理及商标权利维持 |
2.6 商标概念与商标侵权认定 |
第三章 影响商标概念调整的现实需求 |
3.1 商标概念与国际公约的要求 |
3.2 商标概念与市场的需求 |
3.3 商标概念与法律政策 |
第四章 商标概念优化的考量 |
4.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标概念规范对我国的启示 |
4.2 商标概念调整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及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商标概念优化的具体思路 |
5.1 完善商标主体资格审查制度 |
5.2 扩充商标概念范围加强立法对非传统商标的保护 |
5.3 精简商标禁用规定 |
5.4 扩充未注册商标的保护 |
5.5 优化商标概念促进商标法与其他法律的协调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9)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以Textile Laundering Technology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项目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报告结构 |
第二章 原文文本描述 |
2.1 原文主要内容 |
2.2 原文文体特征和翻译原则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工作 |
3.1.1 背景知识学习 |
3.1.2 平行文本查找 |
3.1.3 术语归纳总结 |
3.2 译中质量控制 |
3.3 译后审校与反馈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层面 |
4.1.1 技术词 |
4.1.2 半技术词 |
4.2 句子层面 |
4.2.1 名词化结构的处理 |
4.2.2 长难句的拆分调序 |
4.2.3 被动句的灵活转换 |
第五章 结语 |
5.1 总结与收获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致谢 |
(10)吉尔口译模型下中国首届纺织非遗大会汉英模拟交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ask |
1.2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3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Before interpretation |
2.1.1 Prepar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conference |
2.1.2 Terminologies of the conference and textile |
2.1.3 Parallel texts analysis |
2.1.4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preparation |
2.2 While-interpreting |
2.2.1 Simulated interpreting |
2.2.2 Difficulties to be solved |
2.3 After-interpretation |
2.3.1 Feedback from the speakers and listener |
2.3.2 Introspection of the feedback |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Gile's Interpreting Model |
3.1 Comprehension equation |
3.2 Gile's Effort Model |
3.2.1 Effort Model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
3.2.2 Requirements of Gile's Effort Model |
4. Case Study |
4.1 Interpreting process |
4.1.1 Problems found in the interpreting process |
4.1.2 Cause analysis |
4.2 Coping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
4.2.1 Accumulation of KL and EKL |
4.2.2 Improvement on note-taking |
4.2.3 Strengthening short-term memory |
4.2.4 Coordination of note-taking and short-term memory |
4.2.5 Self-monitoring of production in reformulation |
4.3 Reflections |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arget Text |
四、对纺织科技外文翻译的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纺织行业英语词汇特点及翻译的探讨[J]. 王若男.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07)
- [2]《中国女儿节-西和乞巧文化》(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赵晓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健康视域下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适宜性评价 ——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D]. 孟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4]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研究[D]. 王钰瑾.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衍变特征及动因研究[D]. 匡丽萍. 郑州大学, 2020(03)
- [7]服装品牌的专利管理研究 ——以中联创和专利业务拓展为例[D]. 王晓皇. 东华大学, 2020(12)
- [8]商标概念问题研究[D]. 赵乃馨.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9]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以Textile Laundering Technology汉译为例[D]. 黄诗宸.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吉尔口译模型下中国首届纺织非遗大会汉英模拟交传报告[D]. 覃春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