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RID LAND GEOGRAPHY(Vol.26.2003)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林[1](2021)在《晚清来华伦敦会医务传教士韩雅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医务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重要群体。西方医学书籍由他们传入中国并改变了中国医学的面貌。韩雅各(James Henderson)是晚清来华的医务传教士中比较重要的一位。他受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于1860年初抵达上海,曾担任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副主席和近代上海第一家西医医院——仁济医院(Jen Chi I Yüan)院长。目前,有关韩雅各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其自传、着作、信件等大量原始文献的综合解读,对韩雅各在华期间传教、行医、科研等三方面的活动进行了探讨。第一,传教方面,本文讨论了韩雅各在华传教活动始末缘由以及晚清来华医务传教士群体对行医与传教的态度。通过对伦敦会成立过程和基督教相关教义的分析,发现医务传教是这两者共同推崇的,并且在韩雅各来华之前各差会在中国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次,对韩雅各少年经历和来华后传教活动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生于基督家庭以及少年时期亲人由于恶疾去世,是他信仰上帝和选择学医的根源所在,而大学期间经常参加医务传教会活动以及曾接受伦敦会生活资助,是他选择成为一名伦敦会医务传教士的直接原因;通过对韩雅各在沪传教活动来看,他始终坚持来华初衷——传播上帝福音。继而,通过大量晚清来华的医务传教士对行医与传教关系看法的分析,发现大部分人认为行医是传播福音的手段,也有少数人在面对中国庞大的病人群体时,专门行医而放弃了传教士的使命。第二,行医方面,对韩雅各担任仁济院长、在仁济行医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韩雅各主掌仁济前后治疗病人数量、接受捐赠金额,发现他治疗病人的数量较同时期其他医务传教士是较大的,体现了他较高的医学水准;他出色地扮演了院长这一身份,为仁济赢得了大量的社会赞助。其次,对韩雅各诊治霍乱、痢疾及麻风等传染病情况和使用氯仿治疗刀伤、枪伤及各种眼科疾病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他在内科和外科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并且具有相当的正义感——抵制鸦片。第三,科研方面,主要通过分析韩雅各的各种医学专着、论文及其他科研短文,对其在华科研活动进行了讨论。发现在此阶段,韩雅各已经开始考虑培养中国医学助手、开办医学院、统一教材和英语教学等如何在华传播西医的问题。其次,《中国的医学与医疗术》(The Medical and Medical Practice of the Chinese)是韩雅各中医观的全面体现,发现他对中医的总体评价是较高的,认为中医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医学;他对中药持中性态度,认为部分中药是好的,但是中药治病原理——保持五行在人体内平衡——是荒唐的;对于针灸与诊脉,韩雅各则持怀疑态度。再次,通过对《上海卫生学》(Shanghai Hygiene)、《改变气候的物理因素》(Notes on Some of the Physical Causes which Modify Climate)的分析,发现其中蕴含了韩雅各在如何维护公共卫生、气候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其中还包括对来华传教士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提出的建议。综上所述,作为晚清来华的传教士,韩雅各一方面积极传播上帝福音,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他竭力救治病患、管理医院、培养助手,促进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另外,他还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着书立说,探讨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在中国近代的公共卫生学与养生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吴洋[2](2020)在《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文中提出在工业发展带来技术革新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雾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英国伦敦雾霾与西安城市雾霾都具有工业化进程中雾霾城市的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两地雾霾的历史演进特征、空间区域分布、污染源、危害性、民众认知态度、治理措施及取得成效等,找寻工业作为城市雾霾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期为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镜鉴,为铸就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必要的学术探索。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别对伦敦和西安两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西安所在的风成黄土、风场作用、季风条件、盆地地形、降水量等因素以及伦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并概述了中外其他爆发雾霾的典型城市所具有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阐述了自然环境对雾霾生成的重要作用。雾霾的爆发除了特殊的自然因素作用之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环节。西安与伦敦均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雾霾问题,在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前提下,两地工业发展迅猛发展,城市雾霾相伴而生。伦敦雾霾从初现期、持续期到爆发期的历史演进及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特征,针对雾霾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监管力度、民众参与程度、科学技术投入是英国城市雾霾治理的三要素。煤炭资源的动力保障及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出台政策、实地考察、工业西迁等开发西北的战略举措成为西安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国以来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西安市工业经济从过渡期、奠基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西安城市雾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以沙尘为主的“风霾”、“灰霾”现象到建国以来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城市雾霾,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西安市工业及家庭燃煤量的攀升,城市雾霾表现出空间区域分布及年代季节变化的特征,针对这一时期的城市雾霾问题,西安市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综合治理及企业层面如发电厂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减排措施等。近三十年来西安城市雾霾呈现出复合型污染以及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的新特征,城市空气污染源的复杂多样性、空气质量的年度及季节变化、雾霾空间分布及主要污染行业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针对西安市近三十年来城市雾霾的新特征,一系列治霾新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对我国雾霾治理路径及英国提升空气质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雾霾治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存在严重的危害性。伦敦与西安雾霾爆发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城市交通运行、动植物与农作物生长、建筑物外观、全球气候及经济发展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外其他典型城市在雾霾发生后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雾霾这一空气污染问题,民众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度。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经历了从曲解到了解的转变过程,西安民众对雾霾则是从盲从转向清晰,可以看出两地民众对雾霾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纵观两地的城市雾霾问题,存在众多异同点。在经济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污染源与雾霾高发季、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与城市雾霾的双重关系这四个方面两地存在一定相似性;民众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雾霾引发的社会问题、所处自然地理环境、雾霾发生的经过及后果、两地雾霾发生时间段均有所差异。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高耗能的工业经济为主导,煤炭依然是现在及未来我国主要燃料来源,因此雾霾的治理任重而道远;从自然地理、燃料结构、群体意识、人地关系四个方面文末对西安雾霾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对未来西安市雾霾治理的自身优势做了分析,并提出雾霾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例如推动科技进步与产品研发、提升民众环保理念等。在环境保护成为人类共同使命的今天,在“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期待“繁荣”与“清洁”和谐共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美丽。
王小允[3](2020)在《陕北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文中指出陕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开发潜力较大。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原因,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陕北能源化工生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干旱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威胁严重。厘清该区干旱发生的时空特征、探索未来旱情的变化趋势对当地制定防灾减灾对策、工农业生产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和多模式集合的GCM模型数据,利用去趋势、MK趋势检验、EOF空间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评估了历史时段(1960-2018)和未来时段(2020-2100)陕北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比了典型年份下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变化;分析了未来该地区农业用水需求的变化趋势。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SPEI干旱指数在陕北地区的应用优于SPI和sc-PDSI。历史参考时段内(1960-2018)陕北地区年度SPEI干旱指数呈显着减小趋势,年际干湿变化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即1960~1990年主要以湿润为主,而干旱时段主要分布在1990~2018年,季节旱情上春旱突出。SPEI指数距平的EOF空间分解显示陕北全域干湿变化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西部和东南部是发生干旱的敏感地区,冬季干湿空间分布对全年影响最大,过去59年干旱变化主周期为3.2a。(2)多模式集合平均在陕北地区对降水和温度的拟合结果较好。未来情景下,陕北地区降水、温度和年均ET0较历史参照时段(1961-2000)均呈显着增加趋势,且RCP8.5情景下增长幅度大于RCP4.5情景。空间分布来看,陕北西部是降水和温度增幅最多的地区,北部降水有所减少;陕北全域ET0在未来各时段均增加,且西部地区仍是ET0变化增长最大的地区。因此,西部是陕北未来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3)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将持续保持干旱指数减小趋势,且季节性干旱加剧。温度是影响该地区未来旱情变化的重要因素。EOF分解显示,在RCP4.5情景中,北部特征值较高,是未来干旱发生的敏感地区,陕北地区年度干湿空间分布受冬季影响稍小;而RCP8.5情景中,中部特征值较高,是未来干旱发生的敏感地区,陕北地区年度干湿空间分布受春夏两季的影响较大。小波分析表明,RCP4.5情景下,干旱变化的主周期为3.8a;而RCP8.5情景下,不存在干旱震荡主周期,干旱将成为常态化事件。(4)陕北地区未来农业用水需求呈增大趋势。由ET0和P的差值(ET0-P)来估计农业用水的需求,利用MK趋势检验分析需求变化。在RCP4.5情景下,春季陕北北部ET0-P的增大趋势明显。RCP8.5情景下,陕北地区年度用水需求呈增大趋势的范围扩大,显示出更严峻的用水需求。其中,夏季用水需求呈显着增大,主要集中在陕北西部、南部和中部范围较广,严重威胁陕北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生长,夏季农业干旱和气候干旱的风险增大。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4](2018)在《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记忆是90年代德国埃及学者扬·阿斯曼首次提出。其内容涉及到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或带有宗教性的仪式等方面。据本文所述,20世纪的中国和泰国的稻谷起源神话研究基本上是基于母题分析、原型和故事形态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仅限于文本的,是共时性的维度。然而,神话还有口头性的一面。当神话被重新讲述的同时,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这就表明了神话是富有历时性的维度,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因考虑到神话的活态性,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试图把神话的历时维度也考虑在内。但是,文化记忆作为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尚有不完善之处,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研究问题,尤其是文化记忆对身份认同的作用。从民俗学和文化记忆的深层结构去探究发现,民俗既是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支柱,而意识形态构成的前提乃是文化记忆。本文通过对神话文本的研究,分析其母题的核心内容,再次引用文化记忆理论分析其文本之经典化的趋向,加上对与神话文本相辅相成的仪式和信仰等进行思考,最终取得的成果包括神话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的解读,如80-90年代与当下搜集到的神话文本的母题之间所产生的微小变化、两国稻谷起源神话形成的推论、巴利语在泰国民间招稻谷魂仪式的使用、两国神话文本经典化的趋向、中国古文物中的鸟纹分析、泰国招稻谷魂仪式的意义、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个案分析及其对神话传承的影响,以及个体记忆造成神话或文化记忆失传的可能性。通过文化记忆,几千年的回忆得以展现。文化记忆通过各种仪式、规范、传统和教育等方式来构建和塑造个人的特征和文化身份。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他们对这些仪式的反应也有利于文化记忆的稳定性,并如此循环下去。神话已经回答了我们归属的问题。如同稻谷起源神话一样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世界观。而既然我们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知道了自己是谁,就不会再迷失方向了。
刘洋[5](2014)在《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业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全球问题”之一。联合国授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分别在1990、1995、2001、2007、2012年发布了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产生与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息息相关,并将引发一系列的全球经济、社会、生态和政治问题,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将远超全球环境气候问题本身。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视角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脆弱性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重点也已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逐渐开始转向全球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同时逐渐开始聚焦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机理、影响途径及其相应的减缓及防范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最集中地体现在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因为海岸带是世界有海岸国家和地区人口、产业、城市、财富高度集聚的黄金地带,同时亦是海、陆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结合部,最易受到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或加剧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盐水入侵、海岸侵蚀、湿地生态退化等海洋灾害和沿海生态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河口海岸地区,由于地处陆、河、海三者的交汇处,更是具有人类强势活动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复杂、敏感、脆弱的双重特征和叠加因素,一旦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易产生一系列衍生效应和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并对其他地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和波及效应。因此,必须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与防范重点放在沿海地区尤其是河口海岸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海岸带的中部,扼居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入海口门,构成了典型的河口城市及河口海岸地区。这里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粹之地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之所在,同时也是人地关系最为复杂、生态系统最为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和社会经济的波及效应、放大效应最为突出的城市化地区。因此,深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不仅对上海及长三角城市群的防灾减灾、转型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全国及全球其他沿海城市化区域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实践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沿海地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BJL087)的重要研究成果,本论文将秉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思路,在全面概括梳理地理学、经济学、灾害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8市为实证分析研究对象,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P-S-R(压力-状态-响应力)模型和基于GIS系统平台之上的未来情景模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深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对河口海岸城市化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评价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定性辨识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机理和途径,在实证上定量评价与测度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协调程度、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程度,以及该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空间情景模拟状况,进而为政府加强防范应对措施和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和实证分析案例。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框架、方法、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等,并对重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及评价方法。本章通过系统阐述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密切相关的地理学、经济学、灾害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全面梳理、评述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从理论上探索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的耦合互动关系,分析气候变化影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机理与途径,并在总结和借鉴已有的气候影响脆弱性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第三章是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现状与协调度评述。本章基于对该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构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对该地区及其内部8市在气候变化影响背景下的协调性状况开展了系统的定量评估及空间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本章通过建立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危险度、敏感度和适应度等三个分级指标对2001-2012年间上海复合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脆弱度进行了时序分析和定量测度,对该地区8市的气候变化脆弱度开展了综合比较评估。第五章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评价。本章以上海作为典型的城市化地区,通过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因子筛选,基于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风暴潮等三种灾害情景的模拟评估方法,对未来20年(2030年)至40年(2050年)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空间暴露性和脆弱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分析。第六章是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对策。本章通过上述实证分析,阐述了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了应对的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可供政府决策参考的具体配套措施。第七章是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对全文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
赵晨[6](2014)在《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省级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我们人类及一切生物都不能离开水资源而生存,并且水资源也是人类从事工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重要物质。中国水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位居世界第121位,是联合国认定的十三个水资源匮乏国家之一。中国由于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等原因,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较大差距,水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出现,阻碍了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合理的评价各个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水资源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他包含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多个子系统,评价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结合水足迹理论对201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的水足迹进行核算,然后根据水足迹核算的结果,选取合适的指标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31个省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农业和工业是我国水资源耗用最大的两个部门,二者对水资源的消费占到水资源消费的80%以上;虚拟水贸易是水足迹耗用第三的部分,有些地区的虚拟水贸易呈现净进口,有些地区呈现净出口,这主要是由当地的贸易结构决定的。(2)从不同省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一般来说东部省份的水足迹高于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总水足迹与人均水足迹呈现了一定的正相关的关系。人均水足迹主要受一下几个因素影响:第一,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人们民族构成,人们生活的习惯;第二,粮食消费的比重;第三,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包含着多种气候类型,从东南沿海的热带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甚至是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第四,城乡的差异,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水平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同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同的,所以会造成不同省区的人均水足迹差异。(3)本文选取了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从业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选取粮食产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采用基于投入的C2R和BC2模型对全国31个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全国分成了五类地区,第一类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各项投入均恰到好处没有冗余;第二类地区的DEA相对效率值在0.9000到0.9999之间,属于良好协调。第三、四类地区分别属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中级、初级协调。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两类情况,但这类中的地区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类是规模递增型,一类是规模递减型,两者在今后水资源利用中需要考虑的点是不同的。第五类地区属于水资源利用还比较落后的地区,今后还需要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加大投入,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从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好于中西部地区,这基本上是由于其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
张雅洲[7](2014)在《基于RS和GIS的南四湖生态风险的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生态风险的研究主要考虑风险的来源和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两个方面,由于能够详细定量的描述区域风险发生的方式方向以及区域在遭受风险后的反应,故对区域的生态管理和环境治理策略的制定有实际的意义。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湿地,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的人为干预是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快速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自然下垫面被快速频繁改变的过程,其改变的速度是自然生态系统不能够适应的。城镇化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效应十分明显,因此,研究城镇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不仅有学术意义,更有指导实践的价值。南四湖是我国北方地区非常重要的淡水湖泊,生态意义显着,同时亦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决定水质的重要控制区。近年来,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南四湖淤积和水体污染问题特别突出,南四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受到损害,湿地的生态功能亦有退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64)和曲阜师范大学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以南四湖生态风险现状及空间分布规律和城镇化与南四湖生态风险的关系为研究目标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重点是:(一)选择干旱洪涝和水体污染为生态风险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生态系统的地位和生态受体的易损性,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度量原理,通过计算综合风险概率及生态综合损失度得到南四湖生态风险值,并通过插值技术分析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二)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分析研究区1987-2010年的地表覆被变化及生态易损性的变化特征,并且通过景观替换研究城镇化对生态易损性带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南四湖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了湖区生态风险的峰值地区,量化了风险受体以及湖区干旱、洪涝和水体三个风险源;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城镇化与生态易损性关系,得到研究区1986年到2010年城镇景观面积平均增长率6.99%,共计增加了463.1km2,但景观损失度变化最大的区域是水域和绿地,通过本研究得出景观损失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城镇用地扩张,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和城镇化用地范围的扩张,南四湖湖区的生态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郑浩[8](2012)在《贫困陷阱: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文中研究说明贫困,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它具有自我强加的持续性,类似于一个陷阱,使得处于该陷阱中的人们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状态。打破低水平均衡、跳出陷阱、终结贫困一直是人类的一个梦想,有无数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贫困陷阱形成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家户福利变动问题,具体研究了技术引致的人力资本升级和风险冲击下的人力资本传递如何影响国家在技术选择、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家户在子女教育获取、人力资本传递方面的决策,进而讨论了这些决策反过来将如何影响国别发展差异以及家户福利及脆弱性,最后对家户脆弱性的特征和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异质性个体对经济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影响。在第三章中,本文尝试通过一个宏观经济模型考察技术引致、人力资本升级与发展陷阱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技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技术的掌握者和使用者在发挥作用,因此技术水平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引致性。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是随着所选择的更新技术水平在进行升级,从而技术的分阶段更迭使得引致的人力资本分阶段累积。据此定义了一类非平滑的、周期性的生产函数,在每个阶段内人力资本是教育投入的凹函数,各阶段内的技术水平是该阶段人力资本水平所能达到的上限,通过R&D的投入实现技术的更新,最终人力资本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模型根据两种差异化的人力资本升级形式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持续式增长模式和颤抖式增长模式,以此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我们通过数值模拟考虑了“循序渐进”式的技术引致和“跨越”式的技术引致这两种极端的技术引致方式引起的人力资本升级的情形并验证了模型中的主要命题。本章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一味的学习和模仿领先国家的高新技术可能无法成为赶超后者的途径,因为前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潜在技术水平差距太大将使得发生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临界值过高,从而使其陷入低水平均衡状态。发展中国家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可以采取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率、选择更为适宜的技术水平引致这两种途径实现人力资本的升级,从而摆脱发展陷阱。在第四章中,本文试图通过一个微观经济模型考察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的问题。文章发现,人力资本积累对于改善家庭持续性贫困是如此重要,但是数据表明相比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无法选择或者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继续接受教育。本章基于Galor和Zeira(1993)构建了一个教育投资决策的微观模型,从教育投资风险阻碍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角度解释了低收入家户持续性贫困的问题。模型分析得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预期收益和风险、机会成本和风险水平之间的三条关系假说,我们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八个年度的数据通过非平衡面板的离散选择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对影响个体接受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如下:第一,分样本处理和Chow式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低收入家户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这意味着越是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会越低;在高收入家户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负相关,但关系较弱。同样,关键变量的虚拟变量模型和二次型回归的结果也印证了上述结论。第二,与通常的直观认识相悖,人力资本投资意愿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统计关系。在地区特征上,农村和城市之间并未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在省份的差异上,各省之间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并未有明显的差异。本章的实证分析结果也从侧面说明了经济强省未必就是教育大省,学校匮乏、师源缺少地区的个体未必不愿意接受教育。第三,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个体收入对于个体接受高中教育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说明了对于决定接受或不接受人力资本投资意愿特别强烈的个体,个体收入的变动对他们原来意愿的改变有很强的影响;处于中间意愿的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对其意愿改变的影响更大。在第五章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家户脆弱性导致贫困陷阱的问题。脆弱性衡量了家户或个体在冲击后复原的能力,在遭受冲击后有的家户能够尽快复原,而有的家户却永久性致贫,因而陷入了贫困陷阱。本文基于VEP法提出了一种反向的脆弱性测度方法,用个人或家户在将来维持于某一返贫概率之上的最小福利水平来描述家户脆弱性。基于CHNS中2000、2004和2006共三年的调查数据为样本,以2009年的家户数据作为检验样本,本章分别计算了在水平为0.1、0.3、0.5、0.7和0.9基础上的家户脆弱性值,并根据不同时期、户主性别、所处地区和户主职业类型等分类考察了家户脆弱性的特征,我们主要发现:第一,家户的收入和其脆弱性之间的正向关系比较显着,但随着家户的收入水平上升,这些较高收入家户的脆弱性差异很大。这表明,贫穷的家户总是很脆弱,高收入家户有时也是脆弱的。第二,不同时间段和地区间的家户脆弱性程度有所区别。从时间趋势上来看,全国家户的整体脆弱性水平随着时间的推进都在改善,东部地区的家户脆弱性水平要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家户,城市地区的家户的脆弱性水平要远好于农村地区的家户。第三,不同户主特征的家户的脆弱程度也有所差异。男性户主家庭的脆弱性水平略优于女性户主家庭,家中拥有老人和子女越多的家户会越脆弱,拥有青壮年越多的家户的脆弱性会改善。第四,户主职业类型对家户脆弱性程度影响不同。从事农业类的家户最弱、从事技术工人类的家户脆弱性水平居中,高级技术人员家户的脆弱性最强。为了考察不同因素对家户脆弱性差距及变动的定量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家户脆弱性的变动和家户脆弱性的差距这两类分解问题。对于前者,我们选取了在2004年和2006年这两个时段间脆弱性发生恶化的家户为样本,通过分解成均值变动和方差变动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家户脆弱性发生恶化的原因既有均值或方差的单向变动,但是绝大多数是由两者同等幅度的变动导致的。对于后者,我们根据上、下1/3分位数线为标准选取脆弱性强弱不同的两组家户为样本,通过使用Oaxaca分解、Shapley分解和Fields分解法将两组变量之间的差异分解为各种不同要素对于造成家户脆弱性差异的贡献度。从分解结果中可以看出,家户压力方面的信息,即家户规模、家户支出和家庭负担导致了家户脆弱性的差距,其中家户支出是强弱脆弱性差距最重要的贡献因素,其Shapley分解贡献程度达到了73.10%!在第六章中,本文试图通过货币模型中时间偏好和经济稳定性的分析重点考察异质性、非理性的个体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既有的实证结果表明个体的时间偏好和个人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统计数据也表明富人更有耐心。贫困主体的“习惯形成”与“追赶效应”会使传统的“平滑消费理论”失效,因此异质性个体的行为可能会使政策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放松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具有完备记忆、稳定的偏好的假设,并假定个体的时间偏好依赖于整个经济的收入、平均消费和货币量,运用动态法在一个货币管理机构采取利率反馈规则的货币模型中研究了具有社会属性的时间偏好是如何影响经济长期均衡处的稳定性的。结论是异质的时间偏好对于货币政策的实现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弄清楚消费者的效用评价变化是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张宏伟[9](2012)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湖泊沉积孢粉特征对比及其环境意义 ——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和内蒙古夏日布日都淖尔》文中研究说明IPCC在2007年公布的《气候变化综合报告》中指出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逐年升高,并且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多模式预估全球降水变化型态”中认为,湿润区将会更湿,环境更好,而干旱区将会变得更干,环境更恶劣。我国的东北正处于该模型的变湿区域内。但是,我国东北地区环境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了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3个鲜明的气候带。那么,它们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和IPCC的预估结果一样,环境会越来越好么?研究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有很多,为了能够直接反映气候与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域性的气候特点。我们选择了湖泊沉积物中的孢粉作为替代指标,以期建立一份高分辨率的孢粉沉积序列来观测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对于全球变暖的响应状况,因此,选择的研究区域一个是位于半湿润区的黑龙江二龙山水库;另一个是位于半干旱区的内蒙古夏日布日都淖尔。经210Pb和137Cs同位素测年,二龙山水库80厘米沉积物短柱的沉积年代为1953-2009年;夏日布日都50厘米湖泊沉积物短柱的沉积年代为1906-2005年。论文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二龙山水库沉积物孢粉组合中蒿、藜为代表的草本植被和以桦(Betula)、栎(Quercus)为代表的木本植被都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属于森林-草原环境。根据孢粉组合变化可分为二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带A为1953年到1981年,这段时间百分含量最高的是蒿65%,藜处于下降趋势从13%直降到5%,桦则处于增长的趋势最高时达到了20%。蒿藜比(A/C)渐增最高时达到了13。这是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时段;孢粉组合带B为1981年到2009年,孢粉组合中蒿的含量降低到30%,藜的含量增加9%-13%,蒿藜比(A/C)由高转低,最低到2,说明这是生态环境相对恶化的时段。2、夏日布日都湖泊沉积物孢粉组合是以蒿属(Artemisia)和藜科(Chenopodiaceae)为代表的草本为主,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环境。根据孢粉组合变化可分为三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带Ⅰ为1906年到1949年,蒿属的百分含量达到了66%-74%,藜科含量有17%-22%,蒿藜比出现了峰值,指示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时期;孢粉组合带、Ⅱ为1949年到1981年,蒿的百分含量由高峰开始降低到了60%,藜科则由低谷向高值攀升到了30%,蒿藜比开始下降,反映一个环境恶化的时段;孢粉组合带Ⅲ为1981年到2005年,蒿继续降低到52%,藜基本维持在30%,蒿藜比转向低谷,反映一个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阶段。3、通过对比分析夏日布日都湖泊沉积物和二龙山水库沉积物孢粉组合特点及其所揭示的植被类型,得出结论为:1)我国东北地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对于20世纪全球变暖的响应不完全一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半干旱区一直处于生态持续恶化的状态;半湿润区则是在50年代后先变湿润,生态环境相对良好,自80年代开始呈变干的趋势,生态环境也由此才开始恶化。2)此次研究结果可为IPCC"多模式预估降水型态”模型补充基础数据。
叶晶晶[10](2010)在《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旱地农业生产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旱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集中有全国85%旱地的北方地区更是成为了国民经济和国家农业增长的战略要地。西北干旱地区旱地灌溉基本上是以自然降水为主,干旱严重影响了农户的旱地种植行为,农户的早地种植决策是两阶段决策行为:他们首先要决定是否种植旱地,然后再决定在旱地上种植何种作物。研究干旱地区影响农户种植旱地的因素有利于寻求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和合理安排旱地作物结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少有人从水资源短缺的角度对农户的旱地种植行为进行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水资源短缺比较明显的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为研究区域。文章通过干旱条件下分析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因素,对农户是否种植旱地的初始决策和如何选择旱地作物种类的二次决策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和指导农户合理安排旱地作物种植结构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然后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文涉及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回顾。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户风险投资行为理论。文献综述包括水资源风险相关研究、农民风险偏好的相关研究、农户投资决策行为和影响农户决策的相关因素等内容;第三章首先回顾了甘肃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然后分析了研究区域张掖市民乐县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最后对该区域的调查资料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第四章首先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经过提炼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说,然后介绍了模型的选择和变量的定义,分析了变量的预期影响效果,然后分别利用二元选择Probit模型和多元排序选择Ordered Probit模型对农户是否种植旱地的初始决策和如何选择旱地作物种类的二次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非农收入、土地产权、人均耕地面积在两个模型中都是显着的。土地肥力只对农户初始决策产生显着影响,地块数量、农机具价值、户主文化和年龄、地区分类变量对农户选择旱地作物种类的影响是显着的。第五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ARID LAND GEOGRAPHY(Vol.26.2003)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RID LAND GEOGRAPHY(Vol.26.2003)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来华伦敦会医务传教士韩雅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学术史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虔诚的信徒:韩雅各在华传教 |
2.1 伦敦会与医务传教 |
2.2 韩雅各传教始末 |
2.3 来华医务传教士身份探析 |
第三章 称职的医生:韩雅各在华行医 |
3.1 韩雅各与仁济医院 |
3.2 诊治内科疾病 |
3.3 施行外科手术 |
第四章 探索的学者:韩雅各在华科研 |
4.1 对培养中国助手的思考 |
4.2 对中医与中药的认知 |
4.3 对气候、环境与公共卫生关系的观察 |
4.4 对人体养生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韩雅各大事年表 |
附录二 韩雅各本人专着、报告、文章、信件目录汇编 |
附录三 本文所涉来华传教士名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雾霾城市的地理环境 |
第一节 伦敦的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 |
第二节 西安的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
二、气候特征及降水条件 |
第三节 地理因素对城市雾霾的影响 |
一、地理环境与伦敦雾霾的关系 |
二、地理环境助推西安雾霾发生 |
第四节 主要雾霾城市的地理特征 |
一、洛杉矶特殊地理因素促成雾霾的形成 |
二、北京地理环境加剧雾霾的严重程度 |
小结 |
第二章 伦敦城市雾霾的历史探究 |
第一节 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特征 |
一、英国煤炭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
二、英国煤炭资源的空间格局 |
第二节 伦敦雾霾的历史回顾 |
一、伦敦雾霾爆发的主要成因 |
二、伦敦雾霾的历史演进及空间特征 |
第三节 伦敦城市雾霾的政府治理及民众应对 |
一、早期环保人士的反烟斗争 |
二、政府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模式 |
三、民间团体参与雾霾治理 |
四、科技进步提升空气监测水平 |
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工业化进程中的雾霾态势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安工业起步的条件 |
一、煤炭资源是能源保障 |
二、政府对西安工业经济的开发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西安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煤炭运输条件的提升为工业生产提供便利 |
二、西安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三节 西安市雾霾的历史演进 |
一、民国前西安市空气质量概况 |
二、民国时期西安空气质量良好 |
三、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安城市雾霾的特征 |
第四节 西安市城市雾霾治理的举措 |
一、限煤运动的开展 |
二、发电厂的废气减排措施 |
三、城市雾霾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呈现的新特征 |
第一节 西安城市雾霾近三十年来变化趋势 |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总体概述 |
二、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雾霾的变化特征 |
三、近二十年来西安市雾霾的变化趋势 |
第二节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阶段性特征 |
一、雾霾呈现复合型特征 |
二、雾霾程度加剧,范围扩大 |
小结 |
第五章 近三十年来西安雾霾的治理及成效 |
第一节 西安市近三十年来雾霾治理的新举措 |
一、政府加大治理力度 |
二、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
三、扩建城市绿地面积 |
四、企业配合,科技支撑 |
五、能源转型、产业升级 |
第二节 中英两国改善空气质量的路径对比 |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雾霾治理的历程 |
二、英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 |
三、我国雾霾治理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
一、伦敦雾霾治理成效显着 |
二、西安雾霾的治理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雾霾的危害性 |
第一节 雾霾危害性概述 |
第二节 国外主要城市雾霾事件及其危害程度 |
一、美国洛杉矶城市雾霾带来的危害 |
二、美国多诺拉镇及其他城市的遭遇 |
三、日本城市雾霾及其危害性 |
四、其他地区雾霾的爆发及负面影响 |
第三节 伦敦雾霾的危害性 |
一、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
二、对建筑物及动植物的损害 |
第四节 西安雾霾的负面影响 |
一、对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
二、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
三、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
四、雾霾造成经济损失 |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雾霾的认知度 |
第一节 从曲解到了解——伦敦社会对雾霾的认知 |
第二节 伦敦雾霾时代的文学书写与历史记忆 |
第三节 从盲从到清晰——西安民众对雾霾的认知过程 |
一、我国公众对城市雾霾的总体认知 |
二、西安市民众对雾霾的认知态度 |
三、了解民众认知有益于政府开展雾霾治理 |
第四节 西安与伦敦对雾霾认知度的差异 |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雾霾的中外异同 |
第一节 两地城市雾霾的相似之处 |
一、经济社会结构与环境问题的辩证关系 |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普遍性 |
三、空气污染源及雾霾高发季的一致性 |
四、城市雾霾与科学技术的双重关系论 |
第二节 伦敦与西安雾霾问题呈现的差异性 |
一、经历过程及后果的差异 |
二、民众参与度形成鲜明对比 |
三、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 |
四、雾霾发生时间段不同 |
五、伦敦雾霾引发社会问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3)陕北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的定义 |
1.2.2 干旱指数 |
1.2.3 未来干旱模拟 |
1.2.4 农业用水对干旱的响应 |
1.3 现状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及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旱情资料 |
2.2.3 水足迹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干旱指数的计算 |
2.3.1.1 自校准的帕默尔干旱指数(sc-PDSI) |
2.3.1.2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
2.3.1.3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
2.3.2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2.3.3 经验正交分解(EOF) |
2.3.4 小波分析 |
2.3.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陕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 |
3.1 三种干旱指数评价结果与历史干旱事件的对比 |
3.2 未来干旱演变趋势 |
3.3 基于EOF分解的干旱时空分析 |
3.4 干旱周期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
4.1 陕北地区2001-2010年间粮食产量和生产水足迹的变化 |
4.1.1 粮食产量的变化 |
4.1.2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变化 |
4.1.3 典型年份下陕北地区作物生产水足迹 |
4.2 未来气候情景下陕北地区农业用水的变化 |
4.2.1 陕北地区未来降水、温度及ET0的变化 |
4.2.2 未来气候情景下农业用水需求的变化趋势 |
4.3 小结 |
第五章 陕北地区干旱应对 |
5.1 干旱指数的选择 |
5.2 未来陕北地区的干旱应对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陕北地区旱情历史记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稻谷起源神话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稻谷起源神话及其分类 |
第一节 稻谷起源神话分类 |
第二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稻谷起源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二节 中西神话学之论述 |
第三节 神话与原型批评 |
第四节 神话与民间文学 |
第三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母题”“互文性”和“经典化”:破解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密码 |
第二节 在道教宇宙观之内展翅高飞: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从“帕拍素”到“彭苏女神”:泰国稻谷起源神话的佛教宇宙观 |
第四节 两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四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和中国鸟信仰之流传及演变 |
第二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三节 两国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五章 稻谷起源神话之民俗型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生活相:民俗深层结构的本真性 |
第二节 记忆链:文化记忆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相互连接的概念 |
第四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新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
第六章 文化记忆之外延:稻谷起源神话的传承与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何为文化发展和传承 |
第二节 变形的形态:中国鸟信仰的演变 |
第三节 导致文化记忆链发生改变的现象: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案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5)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影响不断加剧 |
1.1.2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 |
1.1.3 转型发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
1.2 研究目标 |
1.2.1 探索脆弱性理论在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1.2.2 构建社会经济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综合分析框架及模型 |
1.2.3 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空间脆弱性的分布 |
1.2.4 为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全球气候变化 |
1.4.2 脆弱性 |
1.4.3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 |
1.5 研究设计和框架体系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创新 |
1.6.2 回归地理学传统视角的创新 |
1.6.3 对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理论探索 |
1.6.4 从时空尺度对河口海岸典型地区影响的实证探索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及评价方法 |
2.1 相关理论 |
2.1.1 经济学理论 |
2.1.2 地理学理论 |
2.1.3 灾害学理论 |
2.1.4 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
2.2.1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文献 |
2.2.2 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相关文献 |
2.2.3 相关文献总结和评述 |
2.3 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 |
2.3.1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机理 |
2.3.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3 气候变化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 |
2.4 气候变化影响评价模型理论及其构建 |
2.4.1 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概念模型的理论发展 |
2.4.2 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概念模型 |
第三章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发展与协调度评价 |
3.1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现状与评述 |
3.1.1 经济系统发展概况 |
3.1.2 社会系统发展概况 |
3.1.3 环境系统概况 |
3.2 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评价 |
3.2.1 评价流程及方法选择 |
3.2.2 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3.2.3 数据来源及相对隶属度 |
3.2.4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时序分析 |
3.2.5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区域比较 |
3.3 全球气候变化因素与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
4.1 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的气候变化现状与趋势 |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4.2.3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脆弱性影响的时序分析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2 指标权重计算 |
4.3.3 上海复合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计算与分析 |
4.3.4 上海及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复合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空间评价 |
5.1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因子筛选 |
5.2 全球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空间评价的方法 |
5.2.1 气候变化风险:灾害情景模拟评估 |
5.2.2 影响评价:脆弱性评估 |
5.2.3 社会经济情景预估 |
5.3 上海未来灾害情景模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结果 |
5.3.1 灾害危险性情景模拟 |
5.3.2 人口预测结果 |
5.3.3 经济密度预测结果 |
5.4 上海气候变化影响的暴露性空间分析 |
5.4.1 人口暴露性分析 |
5.4.2 经济暴露性分析 |
5.5 上海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空间评价 |
5.5.1 人口脆弱性分析 |
5.5.2 经济脆弱性分析 |
5.5.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5.4 气候变化脆弱性空间综合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对策 |
6.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基本原则 |
6.2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
6.2.1 产业经济领域 |
6.2.2 城市发展领域 |
6.2.3 防灾减灾领域 |
6.2.4 城市合作领域 |
6.3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配套措施 |
6.3.1 加强顶层设计,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
6.3.2 完善异常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减少城市与区域灾害损失 |
6.3.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领域减缓气候变化技术水平 |
6.3.4 加大资金投入,多途径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投入 |
6.3.5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及行动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
后记 |
(6)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省级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水足迹研究进展 |
2.1.1 水足迹理论的发展 |
2.1.2 国外水足迹研究进展 |
2.1.3 国内水足迹理论的应用 |
2.2 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含义 |
2.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省级水足迹核算 |
3.1 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概况 |
3.2 水足迹核算的基本方法 |
3.2.1 水足迹的概念 |
3.2.2 蓝水足迹 |
3.2.3 绿水足迹 |
3.2.4 作物或树木生长的绿水、蓝水足迹核算 |
3.2.5 国家水足迹核算 |
3.3 水足迹核算结果 |
3.3.1 计算内容与数据来源 |
3.3.2 全国各省区水足迹构成 |
3.3.3 全国各省区人均水足迹 |
第四章 中国省级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
4.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 |
4.2 DEA模型的选取 |
4.3 DEA方法的计算步骤 |
4.3.1 确定问题 |
4.3.2 建模计算阶段 |
4.3.3 结果分析阶段 |
4.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5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结果 |
4.6 DEA模型调整结果 |
第五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
5.1 多渠道开发水资源,保障水资源供给 |
5.1.1 开发非常规水源 |
5.1.2 重视南水北调的国家战略 |
5.1.3 提高污水回用率 |
5.2 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
5.2.1 探索区域农产品虚拟水贸易 |
5.2.2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
5.3 科技进步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
5.3.1 引进提高完善农业节水科技 |
5.3.2 重视发展城市节水科技 |
5.3.3 辩证的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
5.4 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
5.4.1 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 |
5.4.2 加强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
5.5 建立健全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 |
5.6 加强公共宣传,营造节水的社会意识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阶段主要研究成果 |
硕士阶段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基于RS和GIS的南四湖生态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1 概念 |
1.2.2 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 |
1.4 生态风险与城镇化关系研究现状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研究区范围的确定 |
1.5.2 自然条件 |
1.5.3 社会经济情况 |
1.5.4 生态环境状况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主要研究方法 |
1.7.1 3S 技术 |
1.7.2 综合生态风险的度量原理 |
1.7.3 景观格局指数 |
1.7.4 GIS 网格技术 |
1.7.5 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 |
第二章 遥感数据的处理 |
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 遥感数据处理 |
2.2.1 影像的拼接与裁剪 |
2.2.2 组合波段选择 |
2.2.3 遥感图像的解译分类 |
3.2.3.1 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 |
3.2.3.2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
第三章 RS\GIS 环境下的研究区生态风险现状 |
3.1 南四湖区域生态风险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
3.2 受体分析 |
3.3 生态终点分析 |
3.4 生态风险源分析 |
3.4.1 风险源的识别 |
3.4.2 风险源描述 |
4.4.2.1 干旱 |
4.4.2.2 洪涝 |
4.4.2.3 水体污染 |
3.5 暴露与危害分析 |
3.5.1 暴露在风险中的受体 |
3.5.2 生态系统的地位与易损性 |
3.6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
3.6.1 计算综合生态风险值 |
3.6.2 南四湖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四章 多时像遥感解译下的城镇因子变化分析及其对区域生态风险影响 |
4.1 南四湖城镇化与南四湖生态风险的关系研究思路 |
4.2 1987-2010 年研究区的城镇变化分析 |
4.3 南四湖区域生态易损性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1 研究区 1987~2010 生态损失度变化分析 |
4.3.2 研究区 1987~2010 年的生态风险空间变化 |
4.4 基于情景假设的生态易损性变化分析 |
4.4.1 替换后生态损失度的变化分析 |
4.4.2 替换后的生态易损性的空间变化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未来生态风险状况 |
5.1 MARKOV 模型 |
5.2 研究区的未来生态风险状况 |
5.2.1 不同地表覆被的变化预测 |
5.2.3 研究区的生态风险变化趋势 |
5.3 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贫困陷阱: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趋势及本文重点 |
1.1.1 贫困陷阱的特点及其研究趋势 |
1.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2.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2.2 论文的不足 |
2. 贫困陷阱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贫困陷阱:数据和实证 |
2.1.1 持续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 |
2.1.2 贫困陷阱的存在性 |
2.2 贫困陷阱的理论 |
2.2.1 宏观层面 |
2.2.2 微观层面 |
2.3 风险冲击和贫困 |
2.3.1 风险的分类 |
2.3.2 风险应对策略 |
2.3.3 风险与贫困之间的联系 |
3. 技术引致、人力资本升级与发展陷阱 |
3.1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文献回顾 |
3.2 人力资本增长与发展陷阱:基本模型 |
3.3 技术引致、人力资本升级:扩展模型 |
3.3.1 人力资本积累 |
3.3.2 人力资本升级跃迁 |
3.3.3 最优增长路径 |
3.4 数值分析和模型校准 |
3.5 结论 |
4. 风险、人力资本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 |
4.1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文献回顾 |
4.2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型 |
4.2.1 不存在风险的情形 |
4.2.2 存在风险的情形 |
4.3 数值模拟 |
4.4 实证检验 |
4.4.1 实证模型 |
4.4.2 数据和检验方法 |
4.4.3 实证分析结果 |
4.5 结论 |
附录 本章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 家户脆弱性测度和分解 |
5.1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文献回顾 |
5.2 脆弱性测度方法 |
5.2.1 VEP法的测度 |
5.2.2 VEU法的测度 |
5.2.3 VER法的测度 |
5.3 基于反向VEP法的脆弱性测度 |
5.3.1 实证模型 |
5.3.2 数据和检验方法 |
5.3.3 实证分析结果 |
5.4 脆弱性的分解 |
5.4.1 数据和分解方法 |
5.4.2 分解结果 |
5.5 结论 |
6. 货币模型中时间偏好和经济稳定性的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和相关文献回顾 |
6.2 模型 |
6.3 稳定性条件 |
6.4 特例分析 |
6.4.1 ρ(c,y,m)=ρ的情形 |
6.4.2 ρ_m=0的情形 |
6.4.3 ρ_c=ρ_y=0的情形 |
6.5 结论 |
附录A 部分定理证明 |
附录B 主要变量和数据 |
参考文献 |
攻博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中文) |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英文) |
(9)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湖泊沉积孢粉特征对比及其环境意义 ——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和内蒙古夏日布日都淖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及工作过程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工作过程 |
第2章 孢粉简介及研究现状 |
2.1 孢粉简介 |
2.1.1 孢粉的定义及型态特征 |
2.1.2 孢粉化石的优越性 |
2.2 孢粉的研究现状 |
2.2.1 常规孢粉-植被-气候分析方法研究 |
2.2.2 重建古气候方法的研究 |
2.2.3 研究区第四纪以来孢粉研究现状 |
2.3 研究区主要花粉的生态意义 |
2.3.1 主要乔木(Trees)花粉 |
2.3.2 主要灌木(Shrubs)花粉 |
2.3.3 主要草本(Herbs)花粉 |
2.3.4 花粉-气候指数 |
2.4 花粉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域地质、地理特征 |
3.1.1 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地质、地理特征 |
3.1.2 内蒙古自治区夏日布日都淖尔地质、地理特征 |
3.2 研究区域气候特征 |
3.2.1 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气候特征 |
3.2.2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候特征 |
3.3 研究区域植被特征 |
3.3.1 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库区植被特征 |
3.3.2 内蒙古自治区夏日布日都淖尔湖区植被特征 |
3.4 研究区前人研究现状 |
3.4.1 黑龙江省气候环境变化 |
3.4.2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气候环境变化 |
第4章 材料与方法 |
4.1 样品采集及实验室处理 |
4.1.1 样品采集与分样 |
4.1.2 实验室处理 |
4.2 建立年代序列 |
4.2.1 放射性同位素~(210)Pb、~(137)Cs测年原理 |
4.2.2 二龙山水库和夏日布日都淖尔沉积岩芯的年代序列 |
4.3 镜下鉴定和统计 |
4.3.1 鉴定和统计结果 |
4.3.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章 湖泊沉积物短柱的孢粉特征及演化 |
5.1 湖泊沉积物短柱的孢粉特征 |
5.1.1 二龙山水库沉积物短柱孢粉特征 |
5.1.2 夏日布日都淖尔沉积物短柱孢粉特征 |
5.2 孢粉组合特征 |
5.2.1 二龙山水库80cm湖泊沉积物短柱的孢粉组合特征 |
5.2.2 夏日布日都淖尔50cm湖泊沉积物短柱的孢粉组合特征 |
第6章 孢粉组合指示的植被演化特征及变化原因 |
6.1 孢粉组合指示的植被演化特征 |
6.1.1 二龙山水库孢粉组合指示的植被演化特征 |
6.1.2 夏日布日都淖尔孢粉组合指示的植被演化特征 |
6.1.3 二龙山水库和夏日布日都两地植被演化特征对比 |
6.2 研究区域50年来的气象数据分析 |
6.2.1 哈尔滨地区50年来气象数据分析 |
6.2.2 锡林郭勒盟50年来的气象数据分析 |
6.2.3 哈尔滨地区和锡林郭勒盟地区气象分析结果对比 |
6.3 研究区域周边植被类型演替成因分析 |
6.3.1 二龙山水库库区周边植被类型演替成因分析 |
6.3.2 夏日布日都淖尔周边植被类型演替成因分析 |
6.3.3 二龙山水库库区和夏日布日都淖尔区域植被演替成因对比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10)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2.1 生产者风险决策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业风险分类的相关研究 |
2.2.2 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研究和风险偏好的相关综述 |
2.2.3 与水资源有关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调查资料获取 |
3.1 甘肃省民乐县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3.1.1 自然概况 |
3.1.2 民乐县旱情描述 |
3.2 调查资料描述 |
3.2.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3.2.2 样本数据分布 |
3.2.3 研究区域概况 |
3.2.4 调查区域农户的收入情况分析 |
3.2.5 旱地作物种植情况描述 |
3.2.6 拥有旱地的农户的土地基本情况 |
第四章 干旱地区旱地种植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框架 |
4.1.1 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特征分析 |
4.1.2 理论假说提炼 |
4.1.3 模型选择 |
4.2 自变量定义 |
4.3 变量的基本描述统计情况 |
4.4 农户是否种植旱地的二元模型(Probit)构建和实证分析 |
4.4.1 二元选择模型(Probit)中因素的预期影响效果 |
4.4.2 二元选择模型构建 |
4.4.3 模型结果分析 |
4.4.4 小结 |
4.5 农户旱地种植方式的多元选择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4.5.1 多元选择模型(Ordered Logit)中因素的预期影响效果 |
4.5.2 多元排序选择模型构建 |
4.5.3 多元排序模型结果分析 |
4.5.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ARID LAND GEOGRAPHY(Vol.26.2003)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来华伦敦会医务传教士韩雅各研究[D]. 李成林. 东华大学, 2021(09)
- [2]西安城市雾霾演进与治理研究(1912-2019年) ——兼与英国伦敦雾霾的历史比较[D]. 吴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陕北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用水的影响[D]. 王小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D].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5]全球气候变化对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D]. 刘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6]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省级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D]. 赵晨. 南京大学, 2014(07)
- [7]基于RS和GIS的南四湖生态风险的研究[D]. 张雅洲. 曲阜师范大学, 2014(02)
- [8]贫困陷阱: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D]. 郑浩. 武汉大学, 2012(06)
- [9]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湖泊沉积孢粉特征对比及其环境意义 ——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和内蒙古夏日布日都淖尔[D]. 张宏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3)
- [10]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 ——以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为例[D]. 叶晶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