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傅鹏霄,王珏,李广浩,陆卫平,陆大雷[1](2021)在《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为江苏省夏玉米高产高效轻简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江玉877(江苏省主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夏玉米籽粒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在4种栽培模式[基础地力水平(CK)、农户栽培模式(FL)、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超高产栽培模式(SH)]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有显着影响。与FL模式相比,HH、SH模式3年平均千粒质量分别增加4.3%和0.8%,产量分别增加20.6%和23.6%,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5.6%和20.2%,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6.3%和28.1%,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分别增加6.6%和2.4%,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3.9%和31.9%,氮素转运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9.2%。不同模式下,HH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率。SH模式较FL模式氮素利用率增加。在江苏省夏玉米生产中,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肥料改普通复合肥基施+拔节期撒施氮肥为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种肥同播,可达到节省肥料、增产的目标,实现绿色优质高产高效轻简生产。
曾涛,邹军,付梅,章洁琼,凡迪,冯文豪,金明,冯泽蔚,熊玉唐[2](2021)在《贵州粮油低产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贵州粮油高质量发展,对比贵州与全国粮油单产情况,分析单产较低的原因,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范亦新,凌延平,邓才生,翁钰玲,邱剑华[3](2021)在《雪甜7401在三明市的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随着福建省玉米调结构、转方式的进行,三明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但在鲜食玉米生产中盲目种植、选用品种不当、缺乏配套技术等问题也愈加凸显。因此,应加强鲜食玉米优质品种的引进示范种植,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鲜食优质玉米品种,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种植效益。雪甜7401是由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以AC822 W为母本、AC802W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型甜玉米杂交种,
苏晓舟[4](2021)在《小麦与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阐述了小麦与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小麦和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陈洋[5](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贾志锋[6](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任高磊[7](2021)在《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省属黄海农场院士创新试验基地进行。本次试验以优质中熟中粳徐稻9号与南粳5718为材料,设计了宽窄行钵苗机插和等行距毯苗机插2种机插方式,配套了 3种控混肥配方(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各占50%,控释氮肥又由10%短效控释肥和40%长效控释肥混合而成;N1:50%速效氮肥+10%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60天的控释肥;N2:50%速效氮肥+10%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80天的控释肥;N3:50%速效氮肥+控释期为40天的控释肥+40%控释期为100天的控释肥),以常规尿素定量分施为对照(CK)。系统研究了不同机插条件下不同配方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淮北地区优质中熟中粳机械化种植配套轻简、高效的新型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试验条件中,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相比,宽窄行钵苗机插更具高产优势,产量增幅达2.92%-6.20%。主要因为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生育期长,穗大粒多,群体颖花量大。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均高于或显着高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与CK相比,控混肥N2、N3处理均具有增产优势,产量增幅可达1.60%-8.08%,均以N2处理产量最高。N2、N3处理能协调好产量各构成因素间的关系,通过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形成足够的群体颖花量获得高产。N2、N3处理在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高于或显着高于CK,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与控混肥N3处理相比,控混肥N2处理在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拥有了更大的高光效物质生产群体,从而产量更高。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处理可获得较高产量,其中控混肥N2、N3处理一次性施肥模式产量较高,且N2>N3。2.在本试验条件下,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在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与积累量和抽穗后水稻叶片氮素转运量及穗部氮素积累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回收利用率、百千克籽粒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 2.92%-6.20%、0.15%-8.19%、0.80%-8.63%、0.25%-4.52%。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3种控混肥处理氮素积累在各生育阶段有所差异。控混肥N2、N3处理氮素积累量在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均高于或显着高于CK,抽穗后水稻叶片、茎鞘和穗部氮素积累量也高于或显着高于CK。控混肥N2处理在拔节至抽穗阶段有较高氮素积累量,而控混肥N3处理在抽穗至成穗期仍能持续供应养分,使得后期氮素积累量较高。控混肥N2、N3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均高于或显着高于CK,氮素回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1.81%-19.83%、13.15%-21.43%。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N2、N3处理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更高,可减少氮素养分的损失。3.在本试验中,同一品种的相同肥料处理下,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改善了稻米的营养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 0.09%-1.07%、0.61%-2.93%和0.17%-2.15%,蛋白质含量提高了 5.48%-10.20%,但其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值略高,因而外观品质受到影响。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能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优化了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其稻米食味值与等行距毯苗机插处理无显着差异。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控混肥处理均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而控混肥N2、N3处理稻米垩白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值分别比CK低4.11%-13.85%、3.69%-25.64%、1.16%-19.10%,蛋白质含量比 CK 高 1.28%-7.33%,因而稻米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变优。与控混肥N2、N3处理相比,N1处理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和降低了蛋白质含量,而且提高了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优化了水稻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最高。综上,宽窄行钵苗机插条件下控混肥处理可改善部分稻米品质;与CK相比,控混肥N2、N3处理可提高稻米加工品质、改善外观品质和提升营养品质,而控混肥N1处理的蒸煮食味品质最佳。综上所述,宽窄行钵苗机插处理比等行距毯苗处理表现更优,增加了水稻产量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稻米品质方面,钵苗机插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优于毯苗机插处理,外观品质及食味值略低。在钵苗与毯苗机插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控混肥N2处理表现优越,一次性施用既能增产增效,又可以节本增益;在稻米品质方面,控混肥N2处理可改善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和提升营养品质,其蒸煮食味品质也较好。故宽窄行钵苗机插配套N2处理一次性控混肥配方的插秧施肥一体化技术更适用于淮北地区中熟中粳的优质高效生产。
张磊[8](2021)在《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是全国第二大粳稻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粳稻的30%。提高粳稻生产竞争力对促进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多视角的作物生产竞争力指标体系;选取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以来至2019年的时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等3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浙江、安徽等2省粳稻生产竞争力水平差异;基于改良波特“钻石模型”,探究了影响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推动江苏粳稻生产竞争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4年至2019年,江苏省粳稻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647.76×103hm2 增长到 2019 年的 1854.58×103hm2,增加了 12.55%;粳稻总产由 2004年的1250.47×104t增长到2019年的1677.58×104t,增加了 34.16%;粳稻总产占全国比重从2004年的26.23%降至2019年的21.62%,下降了 4.61个百分点。2007年,黑龙江省粳稻总产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粳稻生产第一大省,东北3省粳稻总产超过长三角地区3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粳稻产区。(2)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单产)、物质投入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1位、第5位、第3位。江苏粳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优势显着主要是由于有效积温较高、粳稻生育周期长、农化投入水平较高、技术创新与推广较快等。江苏粳稻生产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优势不显着主因在于高农化投入增加了物质与服务费用。受水稻经营规模等影响,江苏粳稻小规模机械化作业较为普遍,用工数量相对较高,导致劳动生产率优势不明显。(3)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4位和第6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形成主要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投入较低,但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较高,削弱了粳稻生产的成本优势;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产值在6个省中居第2位,单产高是产值高的主要原因。江苏省粳稻生产年度之间产值的变化取决于价格的变化;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利润在6个省中居首位,年度间利润的变化主要受产值影响。(4)近年来,江苏培育出南粳46和南粳9108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优质粳稻品种培育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优质食味稻的比重不断增加,粳米品质有了较大提升。与东北地区相比,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江苏粳米品质总体上与东北大米有一定差距。东北3省政府特别重视粳稻产业发展,稻米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强于江苏。江苏粳稻生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口粮消费的基本需求,加之东北地区粳米品质品牌优势突出,使得江苏粳稻价格偏低。与其它5省相比,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江苏粳稻价格在6个省中居第5位。(5)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农药、化肥投入较高,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均分别在6个省中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粳稻生产农药施用强度较高,造成消费者对江苏粳米质量安全水平的认同度不高,导致江苏粳米在中高端大米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带动粳稻价格的提高。(6)与其它5省相比,江苏粳稻生产具有显着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粳稻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显着高于东北3省,规模比较优势显着。尽管江苏粳稻单产水平较高,但江苏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单产水平高,导致效率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规模比较优势的带动效应,综合比较优势仍十分明显。(7)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粳稻的竞争力,江苏粳稻生产应在巩固单产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稻米品质,聚力攻克“双减”瓶颈,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做响品牌,走“三品一标一绿”(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夯实“良地”、培育“良种”、创新“良法”、强化“良经”、唱响“良牌”、优化“良策”。
于国琦[9](2021)在《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肥料种类、用量及运筹方式是作物生产中主要的栽培技术,是调控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手段。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禾谷类作物,根据用途不同,大麦分为啤用大麦、食用大麦和饲用大麦,不同用途大麦籽粒的品质要求不同。为进一步提高大麦原料的专用品质,本文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和饲食兼用大麦品种扬饲麦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钾肥配施对啤酒大麦扬农啤7号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施肥方式对扬农啤7号和扬饲麦3号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扬农啤7号增施氮肥比增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显着。相同氮肥水平,扬农啤7号产量基本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产幅度差异不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氮钾配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的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实现;增施氮、钾肥均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氮钾肥配施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程度因试验年份不同而异。2、氮肥对麦芽品质的调控作用显着大于钾肥的调控作用,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麦芽α-氨基氮、糖化力呈逐渐上升趋势,麦芽脆度、浸出率、库尔巴哈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同氮肥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麦芽α-氨基氮与糖化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余麦芽品质性状对钾肥处理不敏感。综合扬农啤7号产量性状、籽粒品质性状及麦芽品质性状表现,扬农啤7号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原料的氮肥用量以150 kg/hm2纯氮为宜,钾肥用量以75 kg/hm2~150 kg/hm2 K2O为宜。3、综合扬农啤7号和扬饲麦3号籽粒产量、籽粒品质性状及麦芽品质在四种施肥方式下的表现,表明氮肥前移,可促进大麦有效分蘖数增加,提高穗数从而提高产量。在大麦的育种工作中,既要选择千粒重较高的品种,同时也要选择不同年份及不同施肥方式下千粒重比较稳定的品种;增施拔节肥氮含量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适当减少拔节后氮肥用量,可有效防止籽粒蛋白质含量偏高,确保籽粒蛋白质含量不超过优质啤酒大麦籽粒蛋白含量标准。4、同一施肥方式,扬农啤7号的麦芽品质指标均优于于扬饲麦3号麦芽品质指标。扬农啤7号在施纯氮228 kg/hm2,基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苗肥施75 kg/hm2,拔节肥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的施肥方式下,可达7285.12~7820.58 kg/hm2的高产水平,籽粒蛋白含量较低,品质性状较优;扬饲麦3号在施纯氮211.5 kg/hm2,基施尿素75 kg/hm+复合肥750 kg/hm2,拔节肥施尿素112.5 kg/hm2+复合肥375 kg/hm2的施肥方式下,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较高。扬饲麦3号只能作为饲料或食用大麦原料生产,不宜用于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
刘虎[10](2021)在《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文中指出北疆干旱荒漠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牧区,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草畜失衡、灌溉水管理粗放、饲草水肥响应等基础研究相当薄弱,本研究针对该区域灌溉饲草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灌溉用水规律不明晰、饲草作物系数缺失、灌溉水管理策略缺乏、水肥利用效率低、施肥量与灌水量时空不协调等问题,以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为主要试验对象,并结合苏丹草、披碱草等当地优势且常见的饲草作物,通过在北疆阿勒泰地区开展单作和混间播条件下非充分灌溉试验、水肥耦合试验,从水量平衡原理、饲草作物水模型、灌溉水优化配置、作物混间播高产栽培和水肥耦合理论等角度,提出单作灌溉饲草作物灌溉关键指标和灌溉制度;通过分析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产出效应及灌溉水效益,提出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最优间播组合模式;优选了缺资料地区ET0简化计算方法,并对FAO推荐的饲草作物系数Kc进行了修正;基于最小二乘法确定了苏丹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的饲草作物水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法对灌溉水进行了优化配置,提出了不同可供水量条件下饲草地灌溉水管理决策方案;构建了单作条件和混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料的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并提出最佳水肥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规模化高效开发利用饲草地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饲草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紫花苜蓿在全年中收获两茬,每茬生长期约为60 d,充分灌溉条件下需水量为690 mm。全生育期连续受旱时,需水量为607 mm,仅为充分灌溉时的88%;苏丹草的需水量随着作物受旱情况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充分灌溉的需水量为431 mm,重旱条件下需水量仅为充分灌溉的48.0%;青贮玉米抽穗—开花期不灌水条件下需水量最小,仅为341.0 mm,为充分灌溉时的60%。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产量最大时的灌溉定额分别为407 m3/亩、264 m3/亩和367 m3/亩,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时的灌溉定额为367 m3/亩、172 m3/亩和286 m3/亩。间播条件下,采用2行青贮玉米与12行紫花苜蓿组合可以得到较多的粗蛋白质、钙以及磷,而紫花苜蓿单作是营养产出最高的种植模式。4行青贮玉米与8行紫花苜蓿间播的光能利用率最高,并且对地表会起到较好的覆盖作用,能在保证较低需水水平下(需水量为660.5mm),得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0计算方法优选与Kc值修正以FAO56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ET0为标准,通过比较与其他4种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在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段FA056 PM法与FAO Penman法和IA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PT法和HS法计算的ET0较FAO56 PM计算值总体偏大,且偏差较大。IA法所需要的气象资料仅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并且计算结果有较高精度,IA法可以代替FA056 PM法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完成ET0计算。经过修正后,青贮玉米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8、0.96、1.03和0.7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2。苏丹草在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的Kc分别为0.66、0.77、0.91、和0.84,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80。紫花苜蓿第一/二茬的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快速生育期的Kc分别为0.94/0.51、1.03/1.18、0.86/1.09,全生育阶段平均Kc为0.93。苏丹草、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的全生育期修正后的全生育期作物系数Kc较FAO56推荐值,分别提高了10.00%、13.04%、5.38%。(3)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和苏丹草均为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最高,苏丹草产量与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紫花苜蓿在返青-分枝期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苏丹草全生育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受重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高;青贮玉米在抽穗-开花期受轻旱时水分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连续受旱时水分生产效率最低。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需(耗)水量与饲草料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可用Jensen模型、Stewart模型和Jensen模型来进行模拟预测,三种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1%、9.24%和9.25%,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作物各自生长最为敏感阶段分别是紫花苜蓿的分枝-孕蕾期(第一茬)、苏丹草的灌浆-乳熟期和青贮玉米的苗期。(4)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当灌溉供水量M出现轻度紧缺时(紫花苜蓿420 mm≤M≤500 mm、苏丹草250mm≤M≤360 mm、青贮玉米200 mm≤M≤450 mm),应分别优先保证紫花苜蓿蔓枝延长期、苏丹草孕穗开花期和青贮玉米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当灌溉供水量十分紧张时(紫花苜蓿M≤420 mm、苏丹草M≤250 mm、青贮玉米M≤200 mm),紫花苜蓿、苏丹草和青贮玉米应分别优先保证第二茬开花成熟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的供水量。(5)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北疆干旱荒漠地区膜下滴灌青贮玉米,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拔节期青贮玉米的株高和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青贮玉米株高增长最快的处理为高肥轻旱,在不受旱和轻度受旱条件下,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旱和受重旱条件下,中肥和低肥的叶面积指数相当。灌溉量在250m3/亩,追肥施肥量在10 kg/亩,青贮玉米产量可达3000 kg/亩。当灌溉量、追肥施肥量大于上述量时,产量增加幅度不大。水利用效益最大的是高肥重旱处理,化肥利用效益和水肥耦合效益均为低肥不受旱处理;产值较高的为高肥不受旱、中肥不受旱和中肥轻旱处理。紫花苜蓿和不同饲草进行混间播时,混播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组合,施农家肥量1231 kg/亩,灌溉定额为240 m3/亩;间播的最优组合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施农家肥量2248.9 kg/亩、灌溉定额180 m3/亩。混播条件下饲草生育期内最大需水强度为5.73 m3/(亩·天),混播饲草料作物干旱年灌水8次,灌溉定额为240m3/亩。混间播饲草地饲草料作物在需水强度、产量、肥料利用等方面都由于单作饲草地。
二、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1.2 气象概况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 |
1.3.2 干物质积累 |
1.3.3 叶面积指数(LAI) |
1.3.4 氮素含量测定 |
1.4 参数测定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2.4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氮素积累的影响 |
2.5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氮素转运的影响 |
2.6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7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2.8 不同种植模式下夏玉米产量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3 讨 论 |
(2)贵州粮油低产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粮油产量基本情况 |
2 贵州大田作物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2.1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
2.2 贵州优质粮田非粮化严重,中低产粮油田比重大幅上升 |
2.3 高产粮食作物被边缘化 |
2.4 粮油生产重视力度不够,投入少,支持资金不增 |
2.5 种植粗放,良种良法配套到位率不高 |
2.6 粮食技术推广系统不健全 |
3 粮油增产技术研究与储备情况 |
4 提高粮油单产对策建议 |
4.1 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
4.2 坚决禁止粮地非粮化,提高高产粮食作物比例 |
4.3 强化粮油增产技术推广 |
4.4 积极开展高产技术协作研究与高产竞赛 |
4.5 进一步完善全省农技推广系统 |
(3)雪甜7401在三明市的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表现 |
1.1 产量表现 |
1.2 生育期 |
1.3 农艺性状 |
1.4 品质 |
1.5 抗性 |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2.1 选种处理 |
2.2 田块选择 |
2.3 隔离种植 |
2.4 精细播期 |
2.5 穴盘育苗 |
2.6 合理密植 |
2.7 田间管理 |
2.7.1 科学肥水管理。 |
2.7.2 除蘖打杈疏穗。 |
2.7.3 病虫害防治。 |
2.8 适时采收 |
2.9 秸秆利用 |
(4)小麦与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
1.1 科学优化选种 |
1.2 种子处理 |
1.3 精细整地与施基肥 |
1.4 适时播种 |
1.5 加强田间管理 |
2 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
2.1 科学合理选地整地 |
2.2 选择优质品种 |
2.3 适时播种 |
2.4 田间管理 |
(5)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水稻机械种植主要栽培方式 |
2.2 缓控释肥的应用 |
2.3 一次性施肥技术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产量形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 穗型结构 |
2.3 茎蘖动态 |
2.4 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2.5 阶段干物质积累 |
2.6 群体生长率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含氮率 |
2.2 阶段氮素积累量 |
2.3 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差异 |
2.5 抽穗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
2.6 氮素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积累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 |
2.4 淀粉RVA谱特征值 |
2.5 食味值 |
3 讨论 |
3.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产量的影响 |
1.2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氮素利用的影响 |
1.3 不同机插条件下控混肥一次性施用对优质中熟中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作物竞争力的界定 |
2.1.1 作物竞争力内涵 |
2.1.2 作物竞争力研究方法 |
2.1.3 作物竞争力指标体系 |
2.2 水稻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2.2.1 生产效率评价 |
2.2.2 成本与效益竞争力分析 |
2.2.3 质量、安全与绿色发展竞争力分析 |
2.2.4 比较优势分析 |
2.3 水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提高水稻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2.4.1 提高生产效率 |
2.4.2 提高水稻品质 |
2.4.3 创建稻米品牌 |
2.4.4 降低生产成本 |
2.5 相关评述 |
第3章 江苏省粳稻生产的时序变化及其省际比较 |
3.1 全国粳稻总产时序变化 |
3.2 江苏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 |
3.3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时序变化比较 |
3.3.1 播种面积比较 |
3.3.2 单产比较 |
3.3.3 总产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与其它5省粳稻生产竞争力的比较 |
4.1 生产效率 |
4.1.1 物质投入生产率 |
4.1.2 劳动生产率 |
4.2 成本与收益 |
4.2.1 单位面积成本及其构成 |
4.2.2 单位产量成本及其构成 |
4.2.3 价格 |
4.2.4 产值 |
4.2.5 利润 |
4.2.6 成本利润率 |
4.3 农化投入水平和效率 |
4.4 品质 |
4.5 品牌 |
4.6 比较优势 |
4.6.1 规模比较优势 |
4.6.2 效率比较优势 |
4.6.3 综合比较优势 |
4.7 综合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与东北3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分析框架 |
5.1.1 传统波特钻石模型 |
5.1.2 粳稻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条件 |
5.2.1.1 积温条件 |
5.2.1.2 日照时间 |
5.2.1.3 水资源情况 |
5.2.1.4 耕地质量 |
5.2.2 社会经济状况 |
5.2.2.1 农村劳动力素质 |
5.2.2.2 粳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
5.2.2.3 经营规模 |
5.2.2.4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
5.2.2.5 农林牧渔产值占地区GDP比重 |
5.2.2.6 粳稻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 |
5.2.3 需求条件 |
5.2.3.1 运输方式 |
5.2.3.2 销售市场 |
5.2.3.3 市场细分 |
5.2.4 相关及支持产业 |
5.2.4.1 稻米加工业发展 |
5.2.4.2 农业机械化水平 |
5.2.5 政府重视程度 |
5.2.6 技术创新与推广 |
5.2.6.1 创新研发能力 |
5.2.6.2 品种创新与技术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相关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相关对策建议 |
6.2.1 夯实“良地”,保护并提升稻田土壤质量 |
6.2.2 突出“良种”,积极选育优质粳稻品种 |
6.2.3 创新“良法”,继续开发新型稻作技术 |
6.2.4 强化“良经”,不断完善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体系 |
6.2.5 唱响“良牌”,加强品牌整合和创新 |
6.2.6 优化“良策”,进一步完善粳稻生产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国内外大麦生产概况 |
1.1 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
1.2 我国大麦生产概况 |
2 我国啤酒大麦品质现状 |
3 我国肥料利用现状 |
4 氮磷钾肥料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氮肥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钾肥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不同种类肥料配合施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大麦品质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氮钾配施对啤酒大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田间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氮钾肥配施对杨农啤7号麦芽品质的影响 |
2.4 产量性状与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麦芽品质的影响 |
3.4 大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第三章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2.2 施肥方式对大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施肥方式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
2.4 产量性状与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3.2 施肥方式对大麦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施肥方式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用途大麦品种优质原料的最适施肥方式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_0与作物系数K_c研究 |
1.2.2 作物水分模型及水资源配置研究 |
1.2.3 饲草高产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
1.2.4 饲草作物对水肥耦合响应机制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田间试验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代表性分析 |
2.2 试验区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农业气象灾害 |
2.2.4 植被土壤 |
2.3 试验饲草料作物选择 |
2.3.1 供试作物 |
2.3.2 供试材料 |
2.4 主要试验观测仪器设备 |
2.5 基本土壤物理化学指标测定 |
2.5.1 田间持水量与容重 |
2.5.2 土壤物理化学组成 |
2.5.3 土壤粒径分析 |
2.6 基于定位通量法的地下水补给量测定 |
3 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需水规律与滴灌灌溉制度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 |
3.2.2 观测技术指标 |
3.3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需水规律与需水量 |
3.3.1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 |
3.3.2 适宜水分条件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强度 |
3.3.3 不同水分处理下饲草作物单作需水量与需水模数 |
3.4 基于作物灌水特征的不同目标灌溉制度 |
3.4.1 灌溉饲草作物单作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的灌水特征 |
3.4.2 不同目标条件下单作饲草作物灌溉制度 |
3.5 小结 |
4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及种植模式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田间试验设计 |
4.2.2 观测技术指标 |
4.3 间播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与产出效应 |
4.3.1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群体需水规律 |
4.3.2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生长指标 |
4.3.3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产量及其品质 |
4.3.4 间播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经济效益 |
4.4 基于SPSS主因子方法的间播模式综合评价 |
4.4.1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指标的优选 |
4.4.2 饲草料作物综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4.4.3 饲草作物综合评价结果 |
4.5 小结 |
5 基于FAO推荐方法的ET_0计算方法优选与K_C值修正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计算方法 |
5.3 干旱地区气象资料缺失条件下ET_0算法优选 |
5.3.1 不同水平年下ET_0计算结果比较 |
5.3.2 不同计算方法结果偏差与原因分析 |
5.3.3 潜在腾发量ET_0与对应气象要素间的灵敏性分析 |
5.4 灌溉饲草料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K_C值修正 |
5.4.1 基于FAO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推求饲草作物K_c |
5.4.2 基于田间试验实测数据计算饲草作物Kc |
5.4.3 饲草作物实测K_c与FAO推荐K_c值比较分析 |
5.5 小结 |
6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饲草产量响应与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
6.1 引言 |
6.2 不同水分处理对单作饲草作物产量影响 |
6.2.1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产量影响 |
6.2.2 对单作饲草料作物减产率的影响 |
6.3 国内外常用作物水—模型 |
6.3.1 作物水模型定义 |
6.3.2 模型基本假定 |
6.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水模型确认分析 |
6.4.1 模型选取 |
6.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作物敏感指标推求 |
6.4.3 饲草作物敏感指标分析与作物水模型优选 |
6.5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及验证 |
6.5.1 饲草作物-水模型表达式 |
6.5.2 饲草作物-水模型验证 |
6.6 小结 |
7 基于饲草作物-水模型与DP法的有限灌溉水量优化配置 |
7.1 引言 |
7.2 DP法基本原理 |
7.3 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构建 |
7.3.1 目标函数 |
7.3.2 阶段变量、决策变量与状态变量 |
7.3.3 系统方程及约束条件 |
7.3.4 初始条件与递推方程 |
7.4 作物水模型的有限水量优化配置求解 |
7.4.1 DP法所需计算参数 |
7.4.2 作物水模型优化配置求解 |
7.5 基于DP法的优化配置结果与灌溉管理策略 |
7.5.1 优化配置结果 |
7.5.2 饲草作物灌溉管理策略 |
7.6 小结 |
8 水肥耦合条件下饲草料地水肥响应分析 |
8.1 引言 |
8.2 试验方法 |
8.2.1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
8.2.2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 |
8.3 单作条件下灌溉饲草料作物水肥响应分析 |
8.3.1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8.3.2 水肥耦合对青贮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8.3.3 青贮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构建 |
8.3.4 水肥耦合利用效率与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
8.4 混、间播条件下多年生灌溉饲草作物-水肥响应研究 |
8.4.1 水肥因子对多年生灌溉饲草料作物产量的影响 |
8.4.2 基于回归分析的试验结果分析 |
8.4.3 混间播饲草作物水肥耦合产量数学模型 |
8.4.4 混间播饲草料作物生育期需水量与灌溉制度优选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傅鹏霄,王珏,李广浩,陆卫平,陆大雷. 江苏农业学报, 2021(05)
- [2]贵州粮油低产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J]. 曾涛,邹军,付梅,章洁琼,凡迪,冯文豪,金明,冯泽蔚,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 2021(05)
- [3]雪甜7401在三明市的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范亦新,凌延平,邓才生,翁钰玲,邱剑华. 中国农技推广, 2021(09)
- [4]小麦与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 苏晓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5)
- [5]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淮北地区不同机插条件下优质中熟中粳控混肥一次性施用技术研究[D]. 任高磊. 扬州大学, 2021
- [8]江苏省粳稻生产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省际比较的视角[D]. 张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9]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于国琦. 扬州大学, 2021
- [10]北疆荒漠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饲草作物水肥响应关系与灌溉水优化配置[D]. 刘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