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优良自交系D黄212的选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胜[1](2021)在《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文中提出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使得其在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Whole Genome Genotyping,WGG)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测序数据产量的稳步提升相比,测序文库的制备流程仍然效率较低,导致在目前的WGG应用中,文库构建成本远远高于测序成本,尤其是其中耗时且费力的文库片段分选和定量步骤,已成为涉及大样本项目文库制备的瓶颈。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我们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开发了All-In-One sequencing(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将传统文库制备中每个文库都需进行片段分选及定量的繁琐流程,替换为按照每个文库的靶区域浓度(Target Region Concentration,TRC)及预期的数据产出预先将所有文库混合在一起、而后只进行单次片段分选及定量的高效操作;(2)利用AIO-seq测序技术对少量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小数据量测序,以及多样本混合后的文库进行包Lane测序,都可以获得预期的测序数据产出;(3)AIO-seq测序技术可以用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文库测序,获得预期各样本间相等或不等的测序数据产出;(4)利用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对一个玉米BC1F4群体进行WGG,共鉴定到19个株型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部分QTLs含已知的功能基因。AIO-seq测序技术提高了测序文库的制备效率,降低了文库制备成本,在群体遗传学以及植物育种等相关项目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玉米(Zea mays)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和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构成玉米株型的主要因素中,叶夹角(Leaf Angle,LA)、株高(Plant Height,PH)和穗位(Ear Height,EH)的变化,会对玉米最终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前人已利用不同的分离群体,对控制这三个性状的遗传机制展开研究,但玉米株型调控的复杂机理仍未被完全解析。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玉米巢式关联作图群体(HNAU-NAM1)及其全基因组基因型数据(玉米9.4K芯片和百万来源于亲本的SNP标记),通过单个亚群的连锁分析(Separate Linkage Mapping,SLM)、整合的连锁定位(Joint Linkage Mapping,JLM)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三种QTL定位方法,分别对LA、PH以及EH三个株型性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遗传解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由13个亲本杂交而成、包含1,625个BC1F4或BC2F4株系的玉米HNAU-NAM1群体进行了进化树分析、表型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结果显示HNAU-NAM1群体的亲本和所有株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且内部群体结构微弱、LD衰减距离小,表明HNAU-NAM1群体可以用于LA、PH和EH三个性状的遗传解析;(2)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借助S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41、31和26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基于JLM定位方法,共鉴定到84、78和88个分别控制LA、PH和EH的QTLs;通过GWAS定位方法,共鉴定到22、23和18个分别与LA、PH和EH显着关联的SNPs;此外,每个株型性状的三种定位结果间都存在部分重叠;(3)全基因组上共鉴定到10个可同时影响LA、PH和EH的QTL热点区域,且每个区域内控制某一个株型性状的QTLs可至少被两种定位方法检测到;(4)13个可同时被三种定位方法检测到的主效QTLs区间内,结合每种方法的定位区间及区间内基因功能注释,预测了潜在的候选基因:含4个已知功能的基因,和8个新基因。本研究对玉米HNAU-NAM1群体的群体结构及LD水平等遗传特性进行了深入评估,并全面解析了控制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基础,这不仅为玉米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群体资源,而且加深了我们对株型复杂调控网络的认识,为后期玉米理想株型的培育及高产、耐密植新品种的分子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鲁俊田,任丽丽,赵洪绪,吕春波,曲江波,刘忠杰,王亮,丰光,孙九超[2](2020)在《Iodent玉米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利用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资源,以优良选系PB-2、PB-3、PB-7、PB-8、PB-10为母本,以与旅系具有强杂种优势的丹988、铁0322、M54、Mo17、铁7922为测验种,组配获得25份杂交组合,分析5份改良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Iodent种质改良旅系群体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能有效降低杂交种株高、穗位高、果穗行数,增加杂交种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子粒品质和果穗长度。丹598和丹99长改良群体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容易组配高产杂交组合,在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刘真真,胡春辉,董永彬,张龙,张桂芳,邹强,王苗,田明昆,李玉玲[3](2019)在《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获得优良的玉米自交系,从而培育优良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11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11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并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从而筛选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自交系间除第一层气生根数呈显着差异外,其余均为极显着差异;各植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雄穗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99%,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4%;聚类分析将211份自交系划分为9个类群,G1~G4类群包含192个自交系,占91%;与优良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比较,筛选出14个植株性状优良的自交系。总之,本研究采用的211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材料之间遗传差异大,代表类型丰富,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11个植株性状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筛选出14个植株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可为优良植株性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朱世杨[4](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赵久然,李春辉,宋伟,王元东,张如养,王继东,王凤格,田红丽,王蕊[5](2018)在《基于SNP芯片揭示中国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选择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用344份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玉米自交系,其中包括美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由国内地方种质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由美国商业化杂交种选系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以及近年来在中国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种质。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包含3 072个SNP位点的Maize SNP3072芯片对供试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在344份自交系中,3 072个SNP标记所检测到的基因多样性为0.028—0.646,平均为0.44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28—0.570,平均PIC值为0.344。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K=8时,△K值最大,即本研究所采用的自交系群体可以划分为8个类群,分别为旅大红骨群、黄改群(又称塘四平头群)、Iodent群、兰卡斯特群、P群、改良瑞德群、瑞德群和X群,其中前7个群已有报道且基本被育种家所公认,第8个群为近年来以X1132X等杂交种作为基础材料选育出的优新种质,命名为X群。比较8个类群,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319—0.512,遗传距离为0.229—0.514。AMOVA结果表明类群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38.6%,类群内的遗传变异占58.1%。PCA(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X群与黄改群、兰卡斯特群遗传关系较远,与Iodent群遗传关系较近。各类群平均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类群改良年代的增加,类群平均基因多样性降低,其中X群种质平均基因多样性最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美国种质类群(兰卡斯特群、瑞德群和Iodent群)和国内地方种质改良系(旅大红骨群和黄改群)核心材料多样性下降幅度较大,P群和改良瑞德群核心材料下降幅度较小,X群核心材料则没有下降趋势,说明X群核心材料仍然保留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未来还有很大的育种潜力可挖掘。【结论】近年来,以X1132X等杂交种所构建的基础材料选育而成的京724等系列优良自交系,区别于其他已知的7大类群,可以单独成群,称之为X群。该群与黄改群之间存在较远的遗传距离,从分子水平验证了"X群×黄改群"这种强杂优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袁刘正[6](2017)在《玉米自交系耐阴性评价体系及遗传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内工业和饲料需求的逐年增加,我国玉米产量已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进口量迅速增加。提高玉米产量迫在眉睫,但玉米在生长季节,易遭受非生物灾害,如阴雨寡照、高温、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给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自然灾害中阴雨寡照发生的概率较大,在中国的三大玉米主产区中,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尤为严重。这两大区的玉米产量占中国玉米产量的1/2左右,因而保证两大区玉米的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有战略意义。在阴雨寡照多发地区,筛选耐阴性强的玉米种质资源,明确玉米自交系耐阴性鉴定的最佳时期以及评价指标,建立一套科学的玉米自交系耐阴性鉴定体系;明确玉米自交系的耐阴性遗传规律;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玉米的耐阴机理,可以为选育耐阴雨寡照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建立了玉米自交系耐阴性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40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和美国15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耐阴性鉴定,筛选出一批耐阴种质资源,明确了玉米自交系耐阴性遗传规律;分析了耐阴性强的自交系中72和耐阴性弱的自交系502在遮阴条件和自然光照下玉米自交系雌穗中miRNAs的差异表达,明确了关键miRNAs和靶基因在遮阴条件的功能及作用,为玉米的耐阴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玉米自交系的耐阴性评价体系,在开花期进行人工模拟遮阴,遮阴时期为大喇叭口期至散粉后10d结束,以雌雄间隔期和吐丝天数为鉴定指标,以其平均隶属函数值为依据进行耐阴性评价,该评价体系具有准确、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实用等特点,可以进行大规模耐阴性鉴定。2、对国内骨干玉米自交系类群进行了耐阴性划分,塘四平头(SPT)、PB类群耐阴性较好,PA、BSSS类群为中等耐阴,兰卡斯特(Lanc)、旅大红骨(LRC)类群耐阴性较差;将158份美国自交系分为耐阴性强、中等耐阴和耐阴性弱3类,耐阴性强的自交系24份,中等耐阴的自交系37份,耐阴性弱的自交系97份,为玉米耐阴育种提供了耐阴种质资源。3、选择9个耐阴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在花期采用人工模拟弱光胁迫,遮阴时间为大喇叭口期至吐丝后10d,利用GriffingⅠ方法对抽雄天数、吐丝天数、雌雄间隔期、雄穗长、雄穗分支及产量等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昌7-2、齐319、中72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能提高后代的耐阴能力。除了雄穗分支,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特殊配合力除了产量外,其余均达到显着水平,雄穗分支由非加性效应控制,产量由加性效应控制,其余性状均有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在选育自交系时,雌雄间隔和雄穗分支数性状应在高世代进行选择;抽雄天数、吐丝天数、雄穗长、产量这4个性状应在低代进行选择。根据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可以得出,在组配玉米单交种时应遵循以下规律:(1)双亲的耐阴性都强,其组合的耐阴性特殊配合力高,组合耐阴性强;(2)双亲中一个耐阴性强,另一个耐阴性中等,其组合耐阴性特殊配合力相对较高,组合的耐阴性中等,应选择耐阴性强的自交系作为父本;(3)一个耐阴性强的亲本和耐阴性弱的亲本配组合时,耐阴性强的亲本应做父本,可以提高组合耐阴性的特殊配合力,即提高组合的耐阴性。4、以耐阴性敏感自交系502和耐阴性迟钝自交系中72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遮阴10天的雌穗为样品进行测序,在自交系502文库中共发现隶属于21个家族的130个保守的miRNA,在自交系中72文库中共发现隶属于21个家族的128个保守的miRNA,在对于中72和502雌穗中的大部分miRNA遮阴条件的表达量高于自然光照,其中仅在中72雌穗中表达的有12个miRNA,仅在502雌穗中表达的有13个miRNA,成熟miRNA在耐阴性敏感材料502和耐阴迟钝材料中72雌穗中的表达量大部分呈相反趋势;自交系502在遮阴下94个miRNA上调,48个miRNA下调;自交系中72在遮阴下33个miRNA上调,95个miRNA下调,在中72和502自然光照和遮阴条件下4个数据库中共发现了17个新的miRNA;并对差异的miRNA和新的miRNA及其靶基因进行了qRT-PCR验证;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调控激素平衡、代谢过程、生长发育和开花时间,进而调控玉米遮阴条件下的反应。
付庭伟,张林,辛鑫鑫,刘显君,邸宏,王振华[7](2016)在《掖81162回交导入系产量相关性状评价及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53个玉米自交系为供体创造的85份掖81162回交导入系(BC3F6)为材料,评价其产量及相关性状,并将供试回交导入系与分属不同类群的4个测验种按照NCII设计配制344个杂交组合,评价供试回交导入系的配合力水平。结果表明,C22、C39、C40、C46、C47、C61、C69、C75和C85等9个回交导入系各有6个性状上优于轮回亲本。回交导入系C14、C64各有5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优于轮回亲本,C06、C26、C28、C29、C30、C43、C69、C73、C79和C84各有4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优于轮回亲本。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排在前5位的组合分别是四-444-1208×C12、四-444-1208×C79、四-444-1208×C84、Mo17-042×C40、四-444-1208×C38。
刘昌林[8](2015)在《利用高密度SNP标记分析中国240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与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有利于解析其遗传多样性,并为种质改良与育种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包含561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标记的MaizeSNP50 BeadChip分析了240份中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基因型,包括3个骨干亲本丹340、Mo17与黄早四及其衍生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B73基因组上仅有1个匹配位点的40757个SNP成功地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其平均间距为50 Kb。利用稀有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 MAF)大于0.200的4000个高质量SNP将240份玉米自交系划分成了5个亚群,即Lan、LRC. PB、Reid 和 SPT。在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r2小于0.100水平下,玉米10条染色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差异较大,分布于397 Kb到819 Kb之间,平均衰减距离643 Kb。在r2<0.100水平下,根据同源传递片段(Identity By Descent, IBD)所在染色体平均LD衰减距离与IBD所在染色体区域LD衰减距离,丹340、黄早四与Mo17衍生系中分别检测到26、35和23个IBD。同时,基于3个衍生系群体,分别在控制穗行数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qkrn7、控制甘蔗花叶病毒抗性的QTL scmvl和控制丝黑穗病抗性的QTL qHS2.09内检测到了Tajima’s D的低峰。本研究结果为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与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结构解析奠定了基础。
张野[9](2015)在《玉米黄早四及其改良系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国内重要种质塘四平头类群的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及其改良系进行了遗传研究。第一,设置3个密度梯度:6.0×104株/hm2、7.5×104株/hm2、9.0×104株/hm2,对黄早四、昌7-2、中106、A87和哲461进行了耐密性分析。第二,以黄早四及其改良系等5个自交系与其他类群6个骨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种,在6.0×104株/hm2、7.5×104株/hm2、9.0×104株/hm2等密度梯度下,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遗传参数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黄早四及其改良系的耐密优势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黄早四的耐密优势性状为穗长、秃尖长和轴粗等3个主要性状;昌7-2的耐密优势性状为单株产量、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轴粗和轴重等8个主要性状;中106的耐密优势性状为单株产量、穗长、秃尖长、行粒数和穗粗等5个主要性状;A87的耐密优势性状为单株产量、穗长、穗位、秃尖长、行粒数、穗粗和轴粗等7个主要性状;哲461的耐密优势性状为株高、穗位、轴粗和轴重等4个主要性状;2、黄早四及其改良系的耐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昌7-2的耐密稳定性好,属于耐密植自交系;黄早四、中106、A87在密度压力下各性状稳定性一般,属于中等耐密植自交系;哲461对高密度压力反应敏感,耐密稳定性差,属于不耐密植自交系;3、塘四平头类群与其他类群骨干系的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黄早四及其改良系与Reid、PN、Lancaster和旅大红骨类群骨干系均有普遍的杂种优势,部分组合在9.0×104株/hm2高密度压力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表明塘四平头类群种质具有一定的耐密利用价值;4、黄早四及其改良系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早四的单株产量、穗长、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和轴重在各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正值,秃尖长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负值;昌7-2的株高、穗位、秃尖长、穗行数、穗粗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正值,单株产量、穗长、轴粗和轴重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负值;中106的单株产量、穗长、株高、穗位、行粒数、轴粗和轴重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正值,穗行数在各个密度下GCA均为负值;A87的单株产量、穗长、秃尖长和穗粗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正值,株高、穗位和轴重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负值;哲461的单株产量、穗长、株高、穗位、秃尖长、行粒数、穗粗和轴重在各个密度下GCA效应值均为负值;5、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6WC×黄早四、J1255×黄早四等9个组合在各个密度下SCA效应值均为正值,具有耐密植潜力;6、遗传参数分析单株产量和轴重在6.0×104株/hm2密度下的狭义遗传力最高;穗行数、穗长、株高、行粒数和穗粗在7.5×104株/hm2密度下的狭义遗传力最高;秃尖长、穗位和轴粗在9.0×104株/hm2密度下的狭义遗传力最高,说明,7.5×104株/hm2密度是对本试验材料选育的最佳试验密度,但单株产量和秃尖长在7.5×104株/hm2密度下狭义遗传力较低,不宜在该密度下进行早代选择;7、回归分析在中低密度,株高、穗位和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在高密度,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果穗穗部性状的选择是提高单株产量的关键。
吴迅[10](2013)在《玉米重要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株型性状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精细遗传评价不仅能为揭示重要自交系形成的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支撑,还是等位基因发掘、复杂性状关联分析的重要基础。玉米株型性状作为重要的产量影响因子,在抗倒性、光能利用效率以及增加籽粒产量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具有理想株型性状的玉米种质中所蕴藏的优异等位基因以及株型性状较差的玉米种质中隐蔽的等位基因是发掘控制理想株型性状QTL位点以及基因克隆的必要研究工作,不仅能够揭示理想株型形成的遗传基础,还能为育种实践中的株型性状改良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本研究在前期构建的多样性种质群体基础上,筛选出一套包含367份重要自交系的关联作图群体。以该群体为试验材料,在表型水平上,对不同玉米生态区、不同年份的株型相关性状进行鉴定: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包含56110个SNP标记的高密度玉米芯片对其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和连锁不平衡(LD)进行分析。此外,本研究还对群体中所包含的43份黄早四衍生系进行遗传组分比较。最后,基于全基因组扫描的关联分析策略定位到158个与株型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97个位于基因内,其余SNP位点则位于基因间隔区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56110个SN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83638个等位变异,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364,平均PIC为0.291。群体结构分析表明,367份重要自交系群体首先被划分成2个亚群,分别对应于中国玉米育种中的外引种质和本地种质。深入分析发现,以遗传相似性比例≥50%为标准,该群体被进一步细分为5个亚群,分别对应于中国玉米育种中的5大杂种优势类群:瑞德、兰卡斯特、唐四平头、温热Ⅰ和P群,各亚群在所有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45%、8.99%、9.54%、42.23%和5.18%。另外,还有94份自交系与任何亚群的遗传相似性比例均<50%,因此将这些材料划分为一个亚群,称为混合亚群,占总材料的25.61%。亚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温热Ⅰ亚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余依次是兰卡斯特、瑞德、唐四平头,而P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94.97%的配对亲缘关系系数分布于0.05-0.28之间;0.17%的配对亲缘关系系数等于0;其余配对亲缘关系系数则分布于0.30-0.50之间,说明该群体内个体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亲缘关系。黄改系遗传组分比较显示,黄早四的遗传组分在其衍生系785中所占比例最低为1.35%,在72-125中所占比例最高为93.79%,变异幅度较大。共发现15个黄早四的特征区段,分别位于染色体1,2,3,4,5,6,8和10上,这些区段在超过60%的黄早四衍生系中表现出一致性,揭示了骨干自交系黄早四极其衍生系的遗传相似性,为其重要表型性状利用和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分子遗传学依据。LD评价结果表明,367份重要自交系群体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74.08kb,不同连锁群的LD存在显着差异,其中Chr1的LD衰减距离最短为48.31kb, Chr10的LD衰减距离最长为183.04kb。另外,不同连锁群的LD受群体大小和群体组成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当群体样本量减小时,LD衰减距离会增大;群体遗传组成复杂会导致遗传多样性增加从而降低LD衰减距离;不同连锁群上或同一连锁群上不同遗传区域间也表现出LD水平的显着差异。2.方差分析显示,株型相关性状在不同自交系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株高的变异系数为43.83%,雄穗一级分支数和穗位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59%和22.83%,雄穗主轴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87%,其次是“穗位高/株高”,变异系数为14.69%。另外,5个株型相关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在2以上,揭示了本研究群体丰富的表型多样性。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P<0.0001水平下,共检测到28个与株高性状显着相关的SNP位点,其中6个在2个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到;3个位点同时在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在50个与穗位高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中,10个在两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1个位点在3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3个位点在4个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到,分别为PZE-105098995、SYN31958和PZE-105099028,均位于第5染色体上;另外一个穗位高显着相关的SNP位点(PZE-104109619)在5个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到,位于第4染色体上;其余穗位高相关的SNP位点则仅在单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在34个与“穗位高/株高”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中,4个在2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出来;8个位点在3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2个位点在4个环境条件下均被检测出来,分别为PZE-105090603和PZE-105090633,均位于第5染色体上;说明这些区域可能与控制“穗位高/株高”的基因位于相近区域;其余“穗位高/株高”相关的SNP位点则仅在单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14个与雄穗长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以及32个与雄穗分支数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均仅在单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BlastN比对显示,在株型性状显着相关的SNP中,部分位点位于已知基因所在区域,如Rht基因所在区域共发现3个株型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PZE-101080319在两个环境下均与株高和穗位高显着关联;PZE-101137671和SYN2469则分别与雄穗主轴长显着关联。sdl基因所在区域发现PZE-102120220与穗位高显着关联。除此之外,大量与株型性状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位于一些预测基因内部或基因间隔区域,说明了这些基因或基因间隔区域可能在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进化、改良等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关于这些位点的连锁验证仍在继续中。
二、玉米优良自交系D黄212的选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优良自交系D黄212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应用 |
1.1 引言 |
1.1.1 测序技术发展概述 |
1.1.2 DNA超声波机械打断和生物酶切法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
1.1.3 Tn5 转座酶在测序文库制备中的应用 |
1.1.4 测序文库的分选和质控 |
1.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实验材料及表型测定分析 |
1.2.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 |
1.2.3 测序数据的分析流程 |
1.2.4 Bin map图谱构建及玉米株型性状QTL定位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AIO-seq测序技术构思 |
1.3.2 利用少量样本验证AIO-seq测序技术的可行性 |
1.3.3 利用多样本包Lane测序探索AIO-seq技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
1.3.4 运用AIO-seq测序技术获得样本间预期不等的数据产出 |
1.3.5 AIO-seq技术在RNA-seq测序文库制备中的运用 |
1.3.6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玉米BC_1F_4群体株型QTL定位研究中的运用 |
1.4 讨论 |
1.4.1 Tn5 转座酶在组学技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
1.4.2 AIO-seq测序文库制备流程的改进 |
1.4.3 简化的AIO-seq测序技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4 后续工作展望 |
第二章 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
2.1 引言 |
2.1.1 玉米生产和研究概况 |
2.1.2 常用分离群体类型及特点 |
2.1.3 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定位 |
2.1.4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克隆 |
2.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亲本选取及HNAU-NAM1 群体构建 |
2.2.2 玉米HNAU-NAM1 群体株型性状考察及分析 |
2.2.3 HNAU-NAM1 群体基因型数据分析 |
2.2.4 HNAU-NAM1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5 利用S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
2.2.6 利用JLM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
2.2.7 利用GWAS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株型性状QTL定位 |
2.2.8 株型性状QTL热点区域分析 |
2.2.9 株型性状主效QTL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NAU-NAM1 群体特征分析 |
2.3.2 群体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2.3.3 亚群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3.4 叶夹角性状遗传解析 |
2.3.5 株高性状遗传解析 |
2.3.6 穗位性状遗传解析 |
2.3.7 株型性状QTL定位热点区域分析 |
2.3.8 主效QTL区间内候选基因推断 |
2.4 讨论 |
2.4.1 HNAU-NAM1 群体特点 |
2.4.2 株型性状QTL定位方法及结果特征 |
2.4.3 株型性状候选基因 |
2.4.4 基因组de novo组装对基因克隆的影响 |
2.4.5 后续工作展望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3.1 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和应用 |
3.2 玉米HNAU-NAM1 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Iodent玉米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方差分析 |
2.2 Iodent/旅系改良系一般配合力分析 |
2.3 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群体配合力分析 |
3.2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资源效果分析 |
3.3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杂种优势表现及利用价值探讨 |
3.4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抗病性表现及利用探讨 |
(3)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田间试验设计 |
1.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 |
2.2 供试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的变异分析 |
2.3 供试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4 供试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4)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
1.1.1 花椰菜的起源 |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性状调查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 |
3.1.4 PCR扩增 |
3.1.5 电泳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性状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
4.3 讨论 |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
5.2.2 联合方差分析 |
5.2.3 配合力分析 |
5.2.4 杂种优势分析 |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
5.3 讨论 |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SNP芯片揭示中国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基因型鉴定 |
1.3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群体结构 |
2.2群体分化及主成分分析 |
2.3群体遗传多样性 |
2.4位点多样性反应育种潜力和改良进程 |
3讨论 |
4结论 |
(6)玉米自交系耐阴性评价体系及遗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植密度与耐阴性的关系 |
1.2 玉米耐阴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与耐阴性 |
1.2.2 玉米光合作用与耐阴性 |
1.2.3 玉米光合色素与耐阴性 |
1.2.4 玉米酶系统及活性氧与耐阴性 |
1.2.5 玉米亚显微结构与耐阴性 |
1.2.6 玉米产量与耐阴性 |
1.3 玉米耐阴性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3.1 玉米耐阴遗传规律研究 |
1.3.2 玉米耐阴性分子机制研究 |
1.4 MIRNA与植物抗逆及植物组织生理作用研究 |
1.4.1 Mi RNA与植物抗逆研究 |
1.4.2 MIRNA与植物组织生理作用研究 |
1.4.2.1 miRNA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关系 |
1.4.2.2 miRNA与植物叶片生长发育的关系 |
1.4.2.3 miRNA与植物开花期的关系 |
1.4.2.4 miRNA与植物种子生长发育的关系 |
1.5 玉米耐阴性评价方法和耐阴性指标的数据分析 |
1.6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自交系耐阴性评价体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耐阴指标的方差分析 |
2.2.2 耐阴指标的相关分析 |
2.2.3 耐阴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2.4 耐阴性评价指标筛选和评价时期的确定 |
2.2.5 国内骨干自交系耐阴性评价 |
2.2.6 国内自交系类群耐阴性的初步划分 |
2.3 讨论 |
2.3.1 玉米自交系耐阴性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2.3.2 不同时期耐阴性评价的优缺点 |
2.3.3 隶属函数值和耐阴指数在耐阴性鉴定中的应用 |
2.4 结论 |
第三章 美国玉米自交系的耐阴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遮阴条件下玉米不同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遮阴对玉米花期性状的影响 |
3.2.3 遮阴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4 美国自交系耐阴性等级划分 |
3.3 讨论 |
3.3.1 美国种质的耐阴性评价 |
3.3.2 美国耐阴种质的利用 |
3.4 结论 |
第四章 玉米耐阴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调查项目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遮阴条件下玉米不同性状的方差分析 |
4.2.2 遮阴条件下玉米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4.2.3 遮阴条件下玉米各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4.2.4 遮阴条件下玉米各性状遗传效应及遗传力分析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遮阴条件下玉米自交系雌穗miRNA差异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与样品准备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玉米雌穗在遮阴和自然光照下表型差异 |
5.2.2 玉米雌穗miRNA高通量测序结果 |
5.2.3 成熟miRNA |
5.2.4 新miRNA |
5.2.5 miRNA的差异表达和qRT-PCR |
5.2.6 自然光照和遮阴下miRNA功能的差异表达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mi RNAS的茎环结构 |
附录2 成熟miRNAS的靶基因 |
附录3 新miRNAS的靶基因 |
ABSTRACT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7)掖81162回交导入系产量相关性状评价及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回交导入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评价 |
1.2.2 回交导入系配合力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回交导入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评价 |
2.1.1 回交导入系产量及相关性状方差分析 |
2.1.2 植株性状 |
2.1.3 产量性状 |
2.2 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 回交导入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4 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8)利用高密度SNP标记分析中国240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前言 |
1.1 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性 |
1.2 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1.3 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 |
1.4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特征 |
1.4.1 遗传标记 |
1.4.1.1 简单串联重复标记 |
1.4.1.2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
1.4.2 连锁不平衡 |
1.4.3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1.4.4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5 骨干亲本与同源传递片段 |
1.5.1 黄早四 |
1.5.2 Mo17 |
1.5.3 丹340 |
1.5.4 同源传递片段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基因组DNA提取及基因型分析 |
2.3 SNP与注释基因位置关系确定 |
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 群体结构分析 |
2.6 SNP标记间LD分析 |
2.7 衍生系的选择特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NP标记的分子特征 |
3.2 供试自交系的群体结构 |
3.3 亚群的遗传多样性 |
3.4 SNP标记间的LD |
3.5 遗传组份 |
3.6 同源传递片段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中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群体结构 |
4.2 遗传多样性 |
4.3 连锁不平衡 |
4.4 衍生系的选择特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1240份玉米自交系的系谱及各亚群的遗传相似性 |
作者简历 |
永久通信地址 |
(9)玉米黄早四及其改良系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 |
1.2 我国杂种优势的利用概述 |
1.3 我国扩大种质利用的途径 |
1.4 耐密植育种的现状 |
1.5 塘四平头类群种质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黄早四及其改良系耐密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黄早四及其改良系的遗传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玉米重要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株型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1.1.1 玉米种质资源简介 |
1.1.2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1.3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特征的研究进展 |
1.2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1.3 数量性状位点(QTL)研究策略 |
1.3.1 连锁分析 |
1.3.2 关联分析 |
1.4 已有研究基础 |
1.5 立题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立题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玉米重要自交系群体的遗传特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基因型鉴定 |
2.1.3 群体结构分析 |
2.1.4 亲缘关系系数估计 |
2.1.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6 连锁不平衡(LD)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型数据的质量控制 |
2.2.2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 |
2.2.3 遗传多样性 |
2.2.4 黄早四衍生系中的重要基因组区段 |
2.2.5 连锁不平衡(LD) |
2.3 讨论 |
2.3.1 中国玉米育种进程中的群体结构演化 |
2.3.2 黄早四衍生系中的遗传组分变化 |
2.3.3 遗传多样性评价 |
2.3.4 连锁不平衡(LD) |
3 玉米重要自交系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 |
3.1.3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多样性及频率分布 |
3.3 讨论 |
3.3.1 367份重要自交系群体株型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
4 群体多维度分析和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扫描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基因型鉴定 |
4.1.3 mds计算以及SNP标记与株型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群体多维度(mds)分析 |
4.2.2 不同mds水平下的λ值 |
4.2.3 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扫描 |
4.3 讨论 |
4.3.1 367份重要自交系的多维度分析 |
4.3.2 株型性状显着关联的SNP位点 |
5 结论 |
5.1 玉米重要自交系的遗传特征 |
5.2 玉米重要自交系的株型相关性状多样性 |
5.3 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扫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玉米优良自交系D黄212的选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AIO-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及玉米NAM群体遗传特性和株型性状QTL定位研究[D]. 赵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Iodent玉米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J]. 鲁俊田,任丽丽,赵洪绪,吕春波,曲江波,刘忠杰,王亮,丰光,孙九超. 玉米科学, 2020(06)
- [3]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J]. 刘真真,胡春辉,董永彬,张龙,张桂芳,邹强,王苗,田明昆,李玉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4)
- [4]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5]基于SNP芯片揭示中国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J]. 赵久然,李春辉,宋伟,王元东,张如养,王继东,王凤格,田红丽,王蕊.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4)
- [6]玉米自交系耐阴性评价体系及遗传特征研究[D]. 袁刘正.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7]掖81162回交导入系产量相关性状评价及配合力分析[J]. 付庭伟,张林,辛鑫鑫,刘显君,邸宏,王振华. 玉米科学, 2016(03)
- [8]利用高密度SNP标记分析中国240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D]. 刘昌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4)
- [9]玉米黄早四及其改良系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特性研究[D]. 张野.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3)
- [10]玉米重要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株型性状关联分析[D]. 吴迅.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